第一篇:四年级语文上27虎门销烟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27虎门销烟教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课
件www.xiexiebang.com 教学
要求
.了解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怀。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注意积累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练习写一个节日的有趣的场面。
重点
难点
.回顾历史,了解旧中国的屈辱历史,激发爱国之情。
2.通过阅读课文,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教学
课时
两课时
虎门销烟
1839年6月的一天,广州城沸腾❶起来了。[句导读:开篇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城门边张贴着一张大布告,人们纷纷前来观看。有人大声读着:“钦差❷大臣林则徐,遵照皇上御旨,于6月3日在虎门滩将收缴的洋人鸦片当众销毁,沿海居民和在广州的外国人,可前往观瞻„„”[①“沸腾”说明了什么?这几句话是什么关系?]老年人边听边点头,笑呵呵地捋着胡须;青年人兴奋地挥着拳头,赞不绝口;顽皮的孩子们在人群里钻来钻去,[句导读:这里运用了场面描写的方法,充分抓住了老年人、青年人和孩子们不同年龄段的人们的不同特征来描写。]高兴地叫喊着:“烧洋鬼子的大烟了,快到虎门滩去看哪!”[②人们听到当众销毁洋人鸦片的消息后是什么样的心情?为什么要描写老年人、青年人和孩子这不同的人群?]
第一部分:讲的是1839年6月的一天,广州城沸腾起来了。
6月3日那天,成群结队的百姓,穿着节日盛装,敲锣打鼓,起劲地耍着狮子舞着龙;孩子们用竹竿挑着一串串鞭炮,劈里啪啦,震耳欲聋。[③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浩浩荡荡的人流,从四面八方向虎门滩涌去。[④“浩浩荡荡、四面八方”等词语说明了什么?]
段导读:写百姓听到销烟后的庆贺场面。
虎门滩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段导读:交代了前来观瞻的人很多。
虎门滩高处,挖了两个十五丈见方的销烟池。[⑤从“十五丈见方”看出了什么?]池子前面有一个涵洞,直通大海;后面有一条水沟,可以往里灌水。池子周围搭了几个高台,林则徐等文武官员,在高台上监督销烟。[句导读:对销烟池的描写由远及近,对其构造的介绍遵循了空间顺序,有条不紊。][⑥为什么要具体地描绘销烟池的整体结构?]
段导读:详细介绍了销烟池的结构,以及官员对这次销烟的重视。
销烟民夫先把池子灌上水,然后把一袋袋海盐倒入池内,又把每包烟土切成四块,扔进水里,等烟土泡透后,再把一担担生石灰倒进池子里。[⑦描绘销烟的具体过程用了什么句式?为什么要放海盐和生石灰?]不一会儿,池子像开了锅似的,黑色的鸦片在池子里翻来滚去,一团团白色烟雾从池子里往上蒸腾,弥漫了整个虎门滩。围观的群众欢呼雀跃。在雷鸣般的欢呼声中,通向大海的涵洞被打开了,销毁的鸦片被咆哮的海水卷走了。[⑧“欢呼雀跃”“雷鸣般的欢呼声”等表现出什么?为什么要详细描绘销烟时的壮观情景?]
第二部分:写出了销烟的具体过程以及百姓看到销烟场面的高兴的样子。
许多外国商人看到这惊心动魄的场面,都非常震惊❸。他们恭恭敬敬地走到林则徐的台前,摘下帽子,躬身弯腰,以示敬畏。林则徐对他们说:“现在你们都看到了,天朝禁烟极严。希望你们回去以后,转告贵国商人,从此要专做正当生意,不要违犯天朝禁令,走私鸦片,自投罗网。”[句导读:这句话是林则徐对外国商人说的,体现了林则徐禁烟的坚定决心,“希望”等词也表现了林则徐对外的礼节,不失大国尊严。]商人们垂手恭听❹,连声称是。[⑨从外国人的神态、动作中你看出了什么?]
第三部分:写许多外国商人看到销烟场面非常震惊。
经过二十三天,近两万箱鸦片被全部销毁了。这一壮举,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外国侵略者的威风。[怎样理解最后一句话?]
第四部分:讲销烟的壮举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外国侵略者的威风。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通过上网搜集和处理资料,了解林则徐以及虎门销烟的背景资料。
影片《鸦片战争》。
一 导入
.我们观看了《鸦片战争》,作为一名中国人,这段历史是永远不能忘却的。你们看完了以后,想说些什么呢?
2.影片中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说你的理由。
3.你们了解林则徐吗?
林则徐,字元抚、少穆,福建侯官人。1838年他在湖广总督任上,颁布六条禁烟章程,实行禁烟,并上书道光帝痛陈鸦片之害,主张禁烟。12月,道光帝任命他为钦差大臣,次年3月到广州查禁鸦片,惩办鸦片贩子,迫使外国鸦片商交出鸦片近两万箱,在虎门当众销毁。1840年6月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由于林则徐备战认真,防守严密,英军在广东未能得逞,于是北上占定海,犯大沽。清政府把英军的侵略归罪于林则徐。10月林则徐被革职,不久被发配x疆,垦辟农田。1849年因病返籍。1850年受任钦差大臣,往广西镇压农民起义,途中病逝于广东普宁。林则徐在鸦片战争中,积极抵抗外来侵略,维护中华民族尊严,不愧是一位民族英雄。
二 初读课文
.自读课文。
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画出本课的生词,想象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检查自学效果。
出示词语。
鸦片 遵照 虎门销烟 敬畏 监督 水泄不通 壮举
指名读词。
解释词义。
水泄不通:形容十分拥挤或包围得非常严密,好像连水都不能泄出。
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书写指导。
监:要注意下面是“皿字底”,注意和“盐”的区别。
督:下边是“目”,不要写成“日”。
遵:要注意不要忘记写第八画“横”。
三 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
老师范读课文。
思考: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事情的大致经过怎样?
读后讨论上述思考题。
2.课文可分成四部分。
第一部分:林则徐要在虎门滩当众销毁鸦片,人们赞不绝口。
第二部分:林则徐在虎门滩监督销毁了近两万箱鸦片。
第三部分:外国商人看到销烟的场面非常震惊。
第四部分:虎门销烟增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外国侵略者的威风。
四 小结
我们了解了课文的内容,你还有哪些想知道的问题吗?
1.本文是一篇爱国主义教育的课文。学生对我国历史的不了解,就会导致根本无法理解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因此,在第一课时的时候,教师可花大量的时间讲解鸦片,讲解当时的清政府,向学生介绍鸦片战争,以及用数字让学生明白鸦片对中国国民国力的毒害。为学生学习课文作好铺垫。
2.先要求学生从整体入手,说说自己认为的虎门销烟是个怎样的事件,从而引导到“伟大壮举”,再思考你认为哪些语句体现了这是一个伟大壮举。学生勾画后,请学生说说,根据学生说到的“时间长,数量大”引导朗读第5自然段。提出“这样的壮举,当时有哪些人目睹了呢?”自然过渡到第一自然段“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文武官员、外国商人”,说说看到这些词语你有什么感受。
3.教完课文,可布置一道小练笔,以“我站在林则徐的塑像前”为题,写一段话。看看学生对伟人的崇敬以及内心涌动的爱国主义情感是否被激发出来。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表现人们高兴及销烟过程的句子的投影片,《鸦片战争》影片。
一 导入
让我们随着课文的描述回到一百多年前,感受虎门销烟那惊心动魄的时刻。
二 学习课文
.学习第1自然段。
指名读第1自然段。
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甲:我知道1839年6月3日要在虎门滩销毁鸦片。
学生乙:人们知道要销烟的消息很高兴。
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人们高兴?
老年人边听边点头,笑呵呵地捋着胡须;青年人兴奋地挥着拳头,赞不绝口;顽皮的孩子们在人群里钻来钻去,高兴地叫喊着:“烧洋鬼子的大烟了,快到虎门滩去看哪!”
①说一说人们的表现。
②人们为什么这么高兴?
③人们赞不绝口,他们“赞”的是什么?
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
2.学习第7自然段。
虎门销烟是个值得纪念的事件,到底有什么意义呢?自读第7自然段,理解有关词语。
说说这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作为中国人,你有什么感受?有感情地朗读第7自然段。
3.学习第2、3自然段。
1839年6月3日是不同寻常的一天,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自读第2、3自然段。
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当时的壮观场面。
4.讨论:为什么来到海滩的人这么多?文武官员到场说明了什么?为什么邀请外国商人到场观看?
5.细读第4~6自然段。
哪部分写销烟的经过?
①用自己的话说说销烟是分几步进行的。
销烟民夫先把池子灌上水,然后把一袋袋海盐倒入池内,又把每包烟土切成四块,扔进水里,等烟土泡透后,再把一担担生石灰倒进池子里。
②你有什么感觉?
③文中写的场面是“雷鸣般的欢呼”,当时是怎样的场面?
哪几句写下令禁烟?
①林则徐说这些话时,是什么表情,什么语气?
②读一读这句话。
③哪些词最能突出中国人的气势?
④外国商人有什么表现?
⑤有感情地朗读第6自然段。
6.销毁了近两万箱鸦片说明了什么?销烟持续了二十三天说明了什么?烟渣被卷进咆哮的大海暗示着什么?
三 小结
虎门销烟这件事被称为伟大的壮举,它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1839年的6月3日,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
1.在这堂课上,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谈谈中华民族令我们自豪的历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然后将话题一转,转折到近代百年的屈辱史,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接着通过图片以及资料帮助学生了解鸦片加工的过程以及鸦片的危害,设想长此下去,中华民族会面临着什么灾难,探讨当时社会吸食鸦片成风的原因;然后简要地向学生介绍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的原因;引导学生面对国破家亡的局面,设想挽救危机的好办法,引出虎门销烟;最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补充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灾难,知道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让学生明白了国家强大了才能获得尊严,并结合毒品危害的相关资料,呼吁同学们远离毒品。
2.在上课前,可以先给学生看一组图片,图片上的人个个都是瘦骨嶙峋,皮包骨头,不成人样。在看完图片后,让学生说说看后的感受。当时,学生很激动,说得很多,有的学生说“都是鸦片惹的祸”,有的学生说“是鸦片让老百姓有家不能回,让老百姓家破人亡”,还有的学生说“其实真正的罪魁祸首不是鸦片,是那些外国侵略者,是他们将害人的鸦片运到了中国”„„
3.学完课文,再一次将这些图片呈现在学生面前,并将林则徐的塑像一并出示,“此时,你就站在林则徐的塑像前,你有话想对我们尊敬的林大人说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豪情万丈,激动万分,有的说:“林大人,您放心吧,我是新中国的少年,虽然现在已经没有了鸦片,但比鸦片更厉害的毒品出现了,我是多么憎恨那些制造毒品的人哪,等我长大了,一定要像您一样,将那些毒犯绳之以法。”有的说:“尊敬的林爷爷,虽然您离开了我们,但您的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有的说:“林爷爷,您真伟大,在外国侵略者面前您不畏强暴,您与他们英勇作战,销毁了那么多害人的鸦片,您是我们心目中真正的英雄。”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2.看拼音,写词语。
jiāndū xiāohuǐ yāpiàn
zūnzhào ɡōnɡjìnɡ zhènjīnɡ
3.选词填空。
持续
继续
陆续
下课了,同学们走出了教室。
我军战斗了三天三夜,终于取得了胜利。
他休息片刻,又思考起来。
4.为什么说虎门销烟是一次“壮举”?
5.林则徐为什么邀请外国商人观看销烟过程?
因为外国商人把鸦片运到中国,不但赚取我们的钱财,而且残害中国人。为了打击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显示中国人民禁烟的决心和力量,所以林则徐在布告中邀请外国人观看销烟过程。
林则徐
林则徐,清末政治家。字元抚,一字少穆,福建侯官人。早年家境贫寒,但受过良好的教育。嘉庆十六年进士。与龚自珍、魏源、黄爵滋等人提倡经世之学。为官期间,他廉洁奉公,又重视水利事业,救灾赈民。他最大的功绩是领导了中国历史上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虎门销烟,指挥了抗英斗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的尊严,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和爱国者。同时,他编译的《四洲志》等外文书籍、资料,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和研究西方的风气,是中国近代维新思想的先驱。有《林文忠公政书》等,今辑为《林则徐集》。
课
件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四年级语文《虎门销烟》教案
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语文《虎门销烟》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另有两个多音字要掌握,理解并熟记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懂课文,理解销烟的主要经过。难点: 通过阅读末段,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三:教学评价设计
让学生回顾历史,了解旧中国的屈辱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情动于中而发而外。教师抓住场面描写,并让学生进行表演感受。适合小学生喜欢表现的心理。
四:教具准备:
《鸦片战争》录像、五:课时安排: 两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课前准备: 出示雕像图。
1.讨论下面问题:这幅图上画的是谁?谁知道林则徐是什么人?他曾经做过一件什么了不起的事?
2.观看《鸦片战争》
二、谈观后感受自然导入
1.师:这是一部老电影了,但我却是看了一遍一遍了,因为作为一名中国人,这
段历史是永远不能忘却的。你们看完了以后,想说些什么呢?
(生自由谈论。)
师:影片中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说你的理由。
(可自由谈,只要说出理由就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引出主人公林则徐)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林则徐做过的一件了不起的事,虎门销烟。
2.介绍虎门的位置及鸦片的危害。
鸦片是一种强烈的麻醉剂,毒性很大,上瘾就不会戒除,使人身体日衰,意志萎
靡,当兵的失去战斗力,做工种地的丧失劳动力,最后摧残生命。(查字典理解:
“销烟”的意思。)
3.读了课题后,你现在想知道些什么?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提醒:不动笔墨不读书。掌握生字词。
出示要求:自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象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鸦片 欺侮 烟渣 群情沸腾
历史 响彻 应邀 伟大壮举
(2)指名读词,重点读准翘舌音、前鼻音等。出示:渣、史及沿、斤等注意多
音字“担”
(3)解释词义,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4)分自然段指名试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5)指导写字
描红(师巡视检查,纠正错误)
四、练习巩固
1、描红。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度感悟,重点突破
一、复习导入
1、指名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2、指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精读课文
1.虎门销烟是个怎样的事件?从课文中找一两个词语来说明。
(引导学生读读文章的第一、第六自然段,首尾联系,理解“值得纪念”是
不同寻常的意思,“伟大壮举”是指伟大的举动)(板书:伟大壮举)
过渡:课文中说虎门销烟是“伟大壮举”,在“壮”下加“△”,“壮”在这个词中是什么意思?(雄壮、气势盛大)读读全文,找一找哪些句子能表现
“壮”,将这些地方画下来、读一读,是不是能感悟到“虎门销烟”是一次“伟
大壮举”。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生读第二自然段)你能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这一事件的“壮”?
(2)读后交流。
引导学生体会这一段以销烟前场面的隆重、壮观体现了事件之“壮”。
①出示: 前来观看的人多而广,“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宽阔的海
滩挤得“水泄不通”;除了百姓还有文武官员、外国商人。
销烟要在下午举行,老百姓为什么一大早就来了?交流。
② 隆重,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官
员“身着朝服”。(板书:场面:壮观、隆重)
过渡:销烟在当时来说、对现在来说都是件大事,我们应该怎样来读呢?
(3)指导朗读。
这一段我们应该怎样读?先让学生自读感悟,然后试读,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组织评议,教师适时点拨,然后再读,要求学生读出场面的壮观、隆重,特别提示要把描写人多、场面隆重的词语读好。
3.学习第三至五自然段。
(1)过渡:销烟前的场面是这样的壮观、隆重,可见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
举”。接下来第三、四、五自然段写了这个“伟大壮举”的经过。
默读第三至五自然段,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一说这三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
(虎门销烟的经过)
(板书:经过)让学生概括说说主要经过:下令、销烟、结果。
(2)从“虎门销烟”的经过中,哪里看出“壮”?
①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中描写下令销烟情景的句子。让学生说一说哪些词句写
出了事件的“壮”?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交流:“群情沸腾”、“礼炮轰鸣”反映人民禁烟的强烈愿望,林则徐“一
声令下”,说明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坚强决心,这些词语都写出了事件之“壮”。
指导诵读:抓住上面这些词语进行诵读,让学生读出中国人民激昂奋发之情,读
出气势,显示出“壮”来。先学生试读,再指名读,评价,指点,最后齐读。②
指名读描写销烟方法的句子,边听边想:是分几步销烟的?
(第一步:撒盐巴教师为主概括)
(第二、第三步:抛鸦片、倒石灰让学生自己概括)
(板书:撒盐巴抛鸦片倒石灰)
补充:在虎门销烟以前都是把鸦片倒上油然后烧毁,林则徐向农民了解后,根
据这次烟量特大的特点,使用了这三步简易独特的方法,非常有效。
②自由读描写销烟方法的句子,看看课文用什么词表示这三步的先后顺序,并
用“先„„再„„然后„„”这几个词语复述工人是怎样销烟的。(板书:先
再然后)
③指导朗读;这样的销烟方法真是简易、独特,而且有效。教师引读。师:“随
着林则徐一声令下,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只见„„,先向„„,再
把„„,然后又把„„顿时,„„”然后,自由练读,结合插图在头脑产生图
像,通过销烟的过程感悟这是一次“伟大壮举”。然后,指名读。最后齐读第三自然段。
④找生板演销烟动作表现出来,其它同学读。
(3)老百姓的反映怎么样呢?自读第四自然段,读时你想到什么?想想应该怎么
读?
教师点拨:
①从“跳哇、叫哇”想到销烟大得人心、大快人心。
②让学生想象说话。教师点拨:假如你是小孩„„假如你是吸鸦片的人„„
③从“成千上万”、“欢呼声”想到销烟的声势撼天动地,爱国拒侮的志气、力量震惊中外。你能把这一段读得更好吗?把欢天喜地的“壮情”和撼人的力量
读出来。
(4)想不想来看看当时的情景?师播放虎门销烟的课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5)结果如何?请自读第五自然段,再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引导学生抓住“整
整”、“23天”、“二百多万斤”朗读体会“伟大壮举”战果之大。
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三、拓展练说
(1)教师引导看图:看看咆哮的大海,看看林则徐指挥销烟的场景,再看看林
则徐的塑像,你想说些什么?可以结合现实总结出:(可以播放1999年阅兵式)
中国人民不可侮。
(2)齐读课文。引读: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一天——1839年6月3日。
(3)描写人多的成语:水泄不通、人山人海、济济一堂等。
(4)描写人们高兴、激动的成语:兴高采烈、喜气洋洋、欢天喜地等
四、学法练笔
1、师出示“„„先„„再„„然后„„”及练笔要求。
2、小组合作练说,并互评。
3、推荐或自荐说,师生共评。
4、怎么说就怎么写。
五、练习巩固
1、小练笔
2、同桌互相复述课文。
六,板书设计:
8、虎门销烟
水泄不通彩旗林立打击嚣张气焰
礼炮轰鸣群情沸腾表明不可欺侮
震惊中外伟大壮举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虎门销烟》一课记叙了1839年6月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的经过,揭示了虎门
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讴歌了中国人民爱国御侮的斗争精神,是一篇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这一课我有如下反思:
一、关注学生发言
这是一个大快人心的壮举,因此我在教学时把学生的情绪集中在“壮”这个字眼上。首先带领学生感受销烟前的隆重、壮观,让学生自己从文中找出壮观的场面。学生能很快找到“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文武官员”“外国商人”“水泄不通”等相应的词语,感受到前来观看的人多而广;“彩旗林立”“礼炮轰鸣”感受到仪式的隆重,让学生边读边想像当时的情景,把气势读出来。在学生的回答后,应该及时肯定用词的准确,比如有人说到“摧毁销烟”,显然他想说的是“销毁”。
二、发挥学习主动性
在教学销烟的顺序时,我让学生自主学习,找一找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把销烟的过程简单明了地讲出来。然后再用“先......再......然后......”的句式说一段话。
三、感情升华
林则徐销烟场面,让学生体会群情激奋、人心大块的销烟场景。接着让学生想象说话:让我们回到那个大快人心的销烟场面,如果你是一个小孩,你会说些什么?如果你是一个妇女,你会?如果你是一个吸食过鸦片的人,但现在已经不吸了,你会?学生能够积极表达,此时销烟的大块人心再次深入学生的内心。课尾,让学生看看咆哮的大海,看看林则徐指挥销烟的场景,再看看林则徐的塑像,你想说些什么?引导学生再次感受销烟的伟大壮举,体会林则徐的伟大举动。不足之处:
这节课缺少了课外资料的补充,课外资料不仅能够充实文本,还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促使学生情感的激发。
措施:
今后应让学生多阅读一些历史方面知识,对学生多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山亭区北庄镇高庄小学:邵泽刚黄应强 齐继会
第三篇:四年级虎门销烟教案
四上《虎门销烟》滕州姜屯马厂小学
8、虎门销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的的10个生字,另有两个多音字要掌握,理解并熟记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读懂课文,理解虎门销烟的主要经过。
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教学评价设计:
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采用多种形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识写生字及正确读书的情况。
2.在精读感悟阶段,采取圈点勾画讨论交流分角色、感情朗读等方式了解学生读懂课文情况。
3.借助拓展训练学生练笔,让学生回顾历史,了解旧中国的屈辱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
教具准备:
《鸦片战争》录像、《虎门销烟》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环节
一、整体感知------初步感知,整体把握
一、课前准备:观看《鸦片战争》
二、谈观后感受自然导入
师:这是一部老电影了,但我却是看了一遍一遍了,因为作为一名中国人,这段历史是永远不能忘却的。你们看完了以后,想说些什么呢?
(生自由谈论。)
师:影片中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说你的理由。
(可自由谈,只要说出理由就行,相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引出主人公林则徐)师:你们了解林则徐吗?
先调动学生已知,大致说说对林则徐的认识,引导学生上网查询。然后师总结。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提醒:不动笔墨不读书。掌握生字词。
出示要求:自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象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检查自学效果。
(3)出示词语。
鸦片 欺侮 盐巴 虎门销烟
历史 装点 顿时 伟大壮举
(4)指名读词,重点读准翘舌音、后鼻音。
(5)解释词义,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6)分自然段指名试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四、练习巩固
1、描红。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环节
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一、复习导入
二、精读课文
1.虎门销烟是个怎样的事件?从课文中找一两个词语来说明。(引导学生读读文章的第一、第六自然段,首尾联系,理解“值得纪念”是不同寻常的意思,“伟大壮举”是指伟大的举动)(板书:伟大壮举)
过渡:课文中说虎门销烟是“伟大壮举”,在“壮”下加“△”,“壮”在这个词中是什么意思?(雄壮、气势盛大)读读全文,找一找哪些句子能表现“壮”,将这些地方画下来、读一读,是不是能感悟到“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你能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这一事件的“壮”?
(2)读后交流。引导学生体会这一段以销烟前场面的隆重、壮观体现了事件之“壮”。
①前来观看的人多而广,“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除了百姓还有文武官员、外国商人。②隆重,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官员“身着朝服”。(板书:场面:壮观、隆重)
(3)指导朗读。
这一段我们应该怎样读?先让学生自读感悟,然后试读,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组织评议,教师适时点拨,然后再读,要求学生读出场面的壮观、隆重,特别提示要把描写人多、场面隆重的词语读好。
3.学习第三至五自然段。
(1)过渡:销烟前的场面是这样的壮观、隆重,可见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接下来第三、四、五自然段写了这个“伟大壮举”的经过。默读第三至五自然段,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一说这三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虎门销烟的经过)(板书:经过)让学生概括说说主要经过:下令、销烟、结果。
(2)从“虎门销烟”的经过中,哪里看出“壮”?
①指名读第三自然段中描写下令销烟情景的句子。让学生说一说哪些词句写出了事件的“壮”?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交流:“群情沸腾”、“礼炮轰鸣”反映人民禁烟的强烈愿望,林则徐“一声令下”,说明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坚强决心,这些词语都写出了事件之“壮”。
指导诵读:抓住上面这些词语进行诵读,让学生读出中国人民激昂奋发之情,读出气势,显示出“壮”来。先学生试读,再指名读,评价,指点,最后齐读。②指名读描写销烟方法的句子,边听边想:是分几步销烟的?
(第一步:撒盐巴教师为主概括)(第二、第三步:抛鸦片、倒石灰让学生自己概括)(板书:撒盐巴抛鸦片倒石灰)
自由读描写销烟方法的句子,看看课文用什么词表示这三步的先后顺序,并用“先„„再„„然后„„”这几个词语复述工人是怎样销烟的。(板书:先再然后)
指导朗读;这样的销烟方法真是简易、独特,而且有效。教师引读。师:“随着林则徐一声令下,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只见„„,先向„„,再把„„,然后又把„„顿时,„„”然后,自由练读,结合插图在头脑产生图像,通过销烟的过程感悟这是一次“伟大壮举”。然后,指名读。最后齐读第三自然段。
(3)老百姓的反映怎么样呢?自读第四自然段,读时你想到什么?想想应该怎么读? 教师点拨:①从“跳哇、叫哇”想到销烟大得人心、大快人心。②从“成千上万”、“欢
呼声”想到销烟的声势撼天动地,爱国拒侮的志气、力量震惊中外。你能把这一段读得更好吗?把欢天喜地的“壮情”和撼人的力量读出来。
(4)想不想来看看当时的情景?师播放虎门销烟的课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5)结果如何?请自读第五自然段,再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引导学生抓住“整整”、“23天”、“二百多万斤”朗读体会“伟大壮举”战果之大。
环节
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三、拓展练说
(1)教师引导看图:看看咆哮的大海,看看林则徐指挥销烟的场景,再看看林则徐的塑像,你想说些什么?可以结合现实总结出:中国人民不可侮。(板书)指导朗读。
(2)出示第六自然段。练读,最后齐读。
(3)说说你们读完这句话后有什么想说的?
(4)师总结,激发孩子们为了中国的强大而努力学习。
(5)齐读课文。引读: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一天——1839年6月3日。
四、学法练笔
1、齐读第三自然段
2、师出示“„„先„„再„„然后„„”及练笔要求。
3、小组合作练说,并互评。
4、推荐或自荐说,师生共评。
5、怎么说就怎么写。
五、练习巩固
1、小练笔
2、同桌互相复述课文。
附板书设计:
观看的人多 仪式隆重、销烟彻底伟大壮举
群情激动
销烟二百多万斤
教后反思:
《虎门销烟》是一篇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记叙了1839年6月,林则徐率领文武百官在虎门销毁了200多万斤害人的鸦片,这一举动震惊中外,让外国侵略者看到了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因此在教学是要让学生深入到这一历史事件中,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再通过文中的语言文字来深入了解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由于课前预习比较充分,感觉整堂课上得较成功。细细反思主要表现如下:
1、抓住主线,创设激情,进入情境。
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是一个大快人心的壮举,因此在教学中我时时刻把学生的情绪集中在“壮”这个字眼上,引领学生用心地、细细的品读课文,从哪些语句中我们能深深的感受虎门销烟是壮举?学生在细读课文后,首先感受到的是销烟前人的多而广,抓住了第二自然段中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水泄不通”等词读悟出了人多而广;其次是感受到了销烟的隆重、壮观,让学生自己读了第二自然段之后从文中的“水泄不通”、“彩旗林立”看出场面的隆重、壮观,然后让学生读出这种场面;接着进一步引导从将要下令时的情景和销烟时的情景中发现“礼炮轰鸣”、“群情沸腾”,让学生边读边想像当时的情景,把气势读出来;最后让学生想像自己也在现场,自己也在欢呼,体会出销烟在老百姓的心中是大快人心的,体会出人民的那种爱国的感情,当学生们把自己的情感放在其中后再去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时,更是一种感情的迸发,学生们读得气势磅礴,震撼人心。
2、迁移生活,感情升华
课文结束的时候,当孩子们还沉浸于虎门销烟的壮举中,沉浸于林则徐的英勇斗争精神中时,我话锋一转,“同学们,林则徐虎门销烟,震惊中外,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壮举,人们永远地记住了他,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记忆的模糊,今天我们却看到了和虎门销烟格格不入的现象。目前走私毒品现象依然猖獗。那些大毒枭想尽一切方法从国外贩毒运毒。为了赚取高额的钱财,他们不仅残害着同胞的身体和灵魂,更在危害着国家的安全。面对这样的情况,你最想说什么?”“此时此刻,面对这我没的民族英雄林则徐,你又想说什么?”可能是我问的太急了,也可能是我问题设计的不够合理,孩子们的而回答只停留在面上并不深入,课堂气氛也相当沉闷,在此浪费了很多时间,为此我深感遗憾。除此之外,驾驭课堂的能力和对学生的引导也不够,这也是我今后的课堂上需要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滕州市姜屯镇马厂小学杜荣鹏
第四篇:四年级语文《虎门销烟》教案
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语文《虎门销烟》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另有两个多音字要掌握,理解并熟记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懂课文,理解销烟的主要经过。难点: 通过阅读末段,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三:教学评价设计
让学生回顾历史,了解旧中国的屈辱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情动于中而发而外。教师抓住场面描写,并让学生进行表演感受。适合小学生喜欢表现的心理。
四:教具准备: 《鸦片战争》录像、五:课时安排: 两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课前准备:
出示雕像图。
1.讨论下面问题:这幅图上画的是谁?谁知道林则徐是什么人?他曾经做过一件什么了不起的事? 2.观看《鸦片战争》
二、谈观后感受自然导入
1.师:这是一部老电影了,但我却是看了一遍一遍了,因为作为一名中国人,这段历史是永远不能忘却的。你们看完了以后,想说些什么呢?(生自由谈论。)
师:影片中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说你的理由。
(可自由谈,只要说出理由就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引出主人公林则徐)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林则徐做过的一件了不起的事,虎门销烟。2.介绍虎门的位置及鸦片的危害。
鸦片是一种强烈的麻醉剂,毒性很大,上瘾就不会戒除,使人身体日衰,意志萎靡,当兵的失去战斗力,做工种地的丧失劳动力,最后摧残生命。(查字典理解:“销烟”的意思。)
3.读了课题后,你现在想知道些什么?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提醒:不动笔墨不读书。掌握生字词。出示要求:自读课文(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象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词语。
鸦片 欺侮 烟渣 群情沸腾
历史 响彻 应邀 伟大壮举
(2)指名读词,重点读准翘舌音、前鼻音等。出示:渣、史及沿、斤等注意多音字“担”
(3)解释词义,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4)分自然段指名试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5)指导写字
描红(师巡视检查,纠正错误)
四、练习巩固
1、描红。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度感悟,重点突破
一、复习导入
1、指名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2、指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精读课文
1.虎门销烟是个怎样的事件?从课文中找一两个词语来说明。
(引导学生读读文章的第一、第六自然段,首尾联系,理解“值得纪念”是不同寻常的意思,“伟大壮举”是指伟大的举动)(板书:伟大壮举)
过渡:课文中说虎门销烟是“伟大壮举”,在“壮”下加“△”,“壮”在这个词中是什么意思?(雄壮、气势盛大)读读全文,找一找哪些句子能表现“壮”,将这些地方画下来、读一读,是不是能感悟到“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生读第二自然段)你能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这一事件的“壮”?(2)读后交流。
引导学生体会这一段以销烟前场面的隆重、壮观体现了事件之“壮”。①出示: 前来观看的人多而广,“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除了百姓还有文武官员、外国商人。
销烟要在下午举行,老百姓为什么一大早就来了?交流。
② 隆重,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官员“身着朝服”。(板书:场面:壮观、隆重)
过渡:销烟在当时来说、对现在来说都是件大事,我们应该怎样来读呢?(3)指导朗读。
这一段我们应该怎样读?先让学生自读感悟,然后试读,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组织评议,教师适时点拨,然后再读,要求学生读出场面的壮观、隆重,特别提示要把描写人多、场面隆重的词语读好。3.学习第三至五自然段。
(1)过渡:销烟前的场面是这样的壮观、隆重,可见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接下来第三、四、五自然段写了这个“伟大壮举”的经过。
默读第三至五自然段,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一说这三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虎门销烟的经过)
(板书:经过)让学生概括说说主要经过:下令、销烟、结果。(2)从“虎门销烟”的经过中,哪里看出“壮”?
①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中描写下令销烟情景的句子。让学生说一说哪些词句写出了事件的“壮”?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交流:“群情沸腾”、“礼炮轰鸣”反映人民禁烟的强烈愿望,林则徐“一声令下”,说明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坚强决心,这些词语都写出了事件之“壮”。指导诵读:抓住上面这些词语进行诵读,让学生读出中国人民激昂奋发之情,读出气势,显示出“壮”来。先学生试读,再指名读,评价,指点,最后齐读。②指名读描写销烟方法的句子,边听边想:是分几步销烟的?(第一步:撒盐巴教师为主概括)
(第二、第三步:抛鸦片、倒石灰让学生自己概括)(板书:撒盐巴抛鸦片倒石灰)
补充:在虎门销烟以前都是把鸦片倒上油然后烧毁,林则徐向农民了解后,根据这次烟量特大的特点,使用了这三步简易独特的方法,非常有效。②自由读描写销烟方法的句子,看看课文用什么词表示这三步的先后顺序,并用“先„„再„„然后„„”这几个词语复述工人是怎样销烟的。(板书:先再然后)
③指导朗读;这样的销烟方法真是简易、独特,而且有效。教师引读。师:“随着林则徐一声令下,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只见„„,先向„„,再把„„,然后又把„„顿时,„„”然后,自由练读,结合插图在头脑产生图像,通过销烟的过程感悟这是一次“伟大壮举”。然后,指名读。最后齐读第三自然段。
④找生板演销烟动作表现出来,其它同学读。
(3)老百姓的反映怎么样呢?自读第四自然段,读时你想到什么?想想应该怎么读? 教师点拨:
①从“跳哇、叫哇”想到销烟大得人心、大快人心。
②让学生想象说话。教师点拨:假如你是小孩„„假如你是吸鸦片的人„„
③从“成千上万”、“欢呼声”想到销烟的声势撼天动地,爱国拒侮的志气、力量震惊中外。你能把这一段读得更好吗?把欢天喜地的“壮情”和撼人的力量读出来。
(4)想不想来看看当时的情景?师播放虎门销烟的课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5)结果如何?请自读第五自然段,再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引导学生抓住“整整”、“23天”、“二百多万斤”朗读体会“伟大壮举”战果之大。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三、拓展练说
(1)教师引导看图:看看咆哮的大海,看看林则徐指挥销烟的场景,再看看林则徐的塑像,你想说些什么?可以结合现实总结出:(可以播放1999年阅兵式)中国人民不可侮。
(2)齐读课文。引读: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一天——1839年6月3日。(3)描写人多的成语:水泄不通、人山人海、济济一堂等。
(4)描写人们高兴、激动的成语:兴高采烈、喜气洋洋、欢天喜地等
四、学法练笔
1、师出示“„„先„„再„„然后„„”及练笔要求。
2、小组合作练说,并互评。
3、推荐或自荐说,师生共评。
4、怎么说就怎么写。
五、练习巩固
1、小练笔
2、同桌互相复述课文。六,板书设计:
8、虎门销烟
水泄不通 彩旗林立 打击 嚣张气焰 礼炮轰鸣 群情沸腾 表明 不可欺侮
震惊中外 伟大壮举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虎门销烟》一课记叙了1839年6月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的经过,揭示了虎门
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讴歌了中国人民爱国御侮的斗争精神,是一篇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这一课我有如下反思:
一、关注学生发言
这是一个大快人心的壮举,因此我在教学时把学生的情绪集中在“壮”这个字眼上。首先带领学生感受销烟前的隆重、壮观,让学生自己从文中找出壮观的场面。学生能很快找到“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文武官员”“外国商人”“水泄不通”等相应的词语,感受到前来观看的人多而广;“彩旗林立”“礼炮轰鸣”感受到仪式的隆重,让学生边读边想像当时的情景,把气势读出来。在学生的回答后,应该及时肯定用词的准确,比如有人说到“摧毁销烟”,显然他想说的是“销毁”。
二、发挥学习主动性
在教学销烟的顺序时,我让学生自主学习,找一找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把销烟的过程简单明了地讲出来。然后再用“先......再......然后......”的句式说一段话。
三、感情升华
林则徐销烟场面,让学生体会群情激奋、人心大块的销烟场景。接着让学生想象说话:让我们回到那个大快人心的销烟场面,如果你是一个小孩,你会说些什么?如果你是一个妇女,你会?如果你是一个吸食过鸦片的人,但现在已经不吸了,你会?学生能够积极表达,此时销烟的大块人心再次深入学生的内心。课尾,让学生看看咆哮的大海,看看林则徐指挥销烟的场景,再看看林则徐的塑像,你想说些什么?引导学生再次感受销烟的伟大壮举,体会林则徐的伟大举动。
不足之处:
这节课缺少了课外资料的补充,课外资料不仅能够充实文本,还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促使学生情感的激发。措施:
今后应让学生多阅读一些历史方面知识,对学生多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山亭区北庄镇高庄小学:邵泽刚 黄应强 齐继会
第五篇:虎门销烟教案
《虎门销烟》教案
师:同学们,知道毒品吗?现在有很多种毒品,他们对人的危害无穷,甚至造成人的死亡,大家看这样几幅图,(课件显示图片)你们看了觉得怎么样? 同学们,看过电影《鸦片战争》吗?
生:看过。
师:电影里面的鸦片也叫大烟,它就是一种毒品。你能谈谈你的印象吗? 生:
师:看来,同学们对这段历史有一些了解,今天咱们要学习的课文《虎门销烟》,讲的就是鸦片战争的事。
(板书课题:虎门销烟)
师:(边读边说)“销”是什么旁?右边呢?销的意思是---(销毁)师:销毁“烟”,知道这里的“烟”是指什么吗?
生:指鸦片。
师:对。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看看虎门销烟究竟是怎么回事。可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读,怎么读都行。(生读)
师:读了课文,你想说点什么呢?
生:我想,当时成千上万的老百姓,看到这一情景,该是多么激动啊!生:我觉得咱们中国人应该团结起来,让鸦片进不了中国。生:林则徐是个功臣,要不是他,恐怕鸦片还不一定能被销毁。
师:说得好!林则徐功不可没,如果他还健在,一定会倍感欣慰的。(不管学生说什么内容,一定要引导他们提到林则徐,以便导入下文)
师:不知同学们注意到没有,文中并没有对林则徐展开描写,只是一句带过,为什么?(学生面面相觑,一时语塞。)
师:这个问题我们先放一放,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哪段话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生:第三节给我的印象最深,因为……
师:(笑笑)能停一下吗?
生:可以。
师:我们来考验一下哪位同学和他有默契,当他读完了,你能不能说出他印象深的原因,看谁读得声情并茂,看谁说得情真意切。
师:(指站起来的学生)你愿意先读吗?(该生读第三节)
师:快!谁来解释?
生:这一节是描写林则徐带领工人怎样销毁鸦片的,所以给我的印象最深。师:能再具体些吗?
生:这一节作者使用了“先……再……然后”这些词语,把销烟的经过写得非常具体,给人的印象特别深刻。
生:还有“像开了锅一样,咕嘟咕嘟直冒泡”,非常形象,就像在我们的眼前一样。1
师:说得多好啊!有一群人你们没有发现,他们不仅是虎门销烟的观看者,更是参与者。生:我发现了,是民工
师:民工是怎样销毁这些害人的鸦片的?我们大家默读第三节后,想想,如果是你,你会如何销毁这些害人的鸦片。四人小组间自己演示一下。(课件:第三节,先整体呈现给学生默读,学生表演时把“先,再,然后”三个词用红色显示。下一步,把“撒、抛、倒”用兰色显示。)
(教师巡视)
生上台演示书中销毁鸦片的经过。正要下讲台。
师:等等,你刚才的几个动作再做一遍。
学生边做边讲,教师边强调:你说得非常好,{不过作者没有说第一步,第二,第三步,而是用几个词把三步巧妙地连了起来,同学们是哪几个词吗?(先„„再„„然后„„)(这一块可以要可以不要,如果学生用了先---再—然后---就直接进入下一步)}
对了。有时候我们做一件事情要分成几步来完成,为了表示这几步的先后顺序,我们就可以用上:“先„„再„„然后„„”等词把它们连起来。今天我们就来用这三个词练习说话。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完成哪些事要分三步以上来做。然后用“先„„再„„然后„„”来说话。
(生齐读第三节,读得声情并茂。)
师:我有个发现,他刚才所做的几个动作,其实都是在倒,可书上为什么 用了“撒”“抛”“倒”几个不同的词呢?
生:盐巴是小粒的所以用撒。
生:我不同意他的说法,盐巴不是小粒的,而是一块一块的,撒是为能均 匀,使它能较快融化在水中。而倒会使盐巴堆成一个小山样的,不好融化。
师:的确盐巴不是小粒的,作者在这精确的运用了撒这个词,再现了当时 的情景。(撒是为了让盐更快化掉,显示了心情急迫)
生:抛是因为鸦片很重,所以用抛。
师:我建议你们联系人们的心情再想想。
生:因为大家恨鸦片,所以狠狠的地它抛出去。
师:作者在选取表现动作的词时,还将人们的心情都表现出来了。所以,在我们平时的语言中,如果能像作者这样用词精准,那你的语言会更吸 引人。
来,咱们再一起读一读,看看头脑里有没有清晰的“销烟”图。
(生齐读第三节,读得声情并茂。)
师:谁能不看书,说说你头脑里的“销烟”图是怎样的?
生:随着林则徐一声令下,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
师: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同学们你们高兴吗?当时在场的老百姓和你们一样,他们为鸦片的被毁而激动,他们为中国人毁烟的气势而自豪,让我们用自豪,高兴的语气来朗读第4自然段。(课件:第四小节,红色显示“跳哇、叫哇、响彻”,跟在下面出示第二小节,红色突出水泄不通 彩旗林立)
师:小结:是啊,人们太激动了,所以要跳哇、叫哇,欢呼声响彻虎门上空。那还有哪里也可以看出人们的心情是无比的激动呢?(第二小节)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学生答老师随机板书:水泄不通 彩旗林立
小结:指点板书,人多,台上,台下,这样层层渲染出一种庄严而轰动的场面,这预示着这里将有重大的事件要发生。为下文销烟的气势壮观埋下了伏笔。这里教师还有个小小的问题要问同学:为什么还要邀请外国商人呢?(抓住课文最后一段:林则徐是为了告诉那些外国人中国人是不可欺侮的,他这样做沉重的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来体会一下一开始人们的激动之情。
这二四两小节都是写了人们的激动心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吗?(烘托销烟大快人心)
是啊,销烟整整持续了23天,二百多万斤鸦片化为烟渣,随着潮水卷进了咆哮的大海之中。读到这里,你们体会到了什么?
▲引读并板书:震惊中外 伟大壮举
打击嚣张气焰 中国人民不可欺侮
这件事情意义重大,而它发生在1839年的6月3日,因此我们说这一天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两小节首尾响应,点明了虎门销烟的时间和历史意义。
师:读了这两节,你想说点什么呢?
生:我想说,虎门销烟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外国侵略者的丑恶嘴脸,他们真是太可恶了!
生:我要说,我们中华民族是不可辱的。
生:我要感谢虎门销烟,我要感谢林则徐,是他让人们擦亮了眼睛。
师:是啊!虎门销烟这一伟大壮举,粉碎了外国侵略者的美梦,唤醒了沉睡中的人们,也给了那些醉生梦死、意志薄弱的“烟”鬼一记响亮的耳光,鸦片的罪恶
实在是太大了!回忆过去,看看今天,你还想说点什么?
生:我们要牢记这个教训,不能再让这样的悲剧发生。
生:现在,仍有人在吸“烟”,多么不应该啊!
师:对!一百六十年过去了,现在仍有人在造毒、贩毒、吸毒,请看图片。(师逐一映示禁毒宣传图片,给学生以教育。)
师:看了图片,你还想说点什么呢?
生:为了你和家人的幸福,请远离毒品吧!
生:造毒者害人也害己,请不要再制造悲剧了!
生:一份毒品该是多少座坟墓啊!(还有几人发言,略。)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毒品就像洪水猛兽,摧残着人的身体,腐蚀着人的精神,全世界都应该联合起来,铲除毒品,还世界一份幸福和安宁!
我建议同学们课后到网上或其他地方搜集一些资料做个调查,搞一次禁毒宣传主题中队会,届时,我愿意做你们的特邀嘉宾!欢迎吗?
开始水泄不通 彩旗林立
虎门销烟经过先„„再„„然后„„ 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结果震惊中外 伟大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