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如何评价儿童美术作品
浅谈如何评价儿童美术作品
:科学评价儿童美术作品是美术教学活动的最后一个部分,在实践操作中由于种种原因被一些教师所忽视。其实,有效评价在整个美术教学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教师有效利用评价,可以激发儿童对美术的兴趣和信心,激发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美术作品;评价;积极性
在学校的各类课程中,大多数孩子都喜欢绘画课,他们喜欢在美术活动中自由地表现、创作。他们的作品准确地表达了自己对周围事物的感知、认识和理解。儿童的内心是无比纯净的,因此孩子眼里描绘的事物总是透出几分童真。当然,儿童有时把绘画活动当作是一种有趣的游戏,他们并不会过多地注重技能和技法的运用,他们会很随意地画出他们内心的感受,无论是高兴还是悲伤。而绘画此刻就帮助儿童宣泄了内心的种种感受,通过宣泄,儿童的心理发展得到了平衡,促进了他们身心的和谐发展。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儿童的美术作品呢?下面粗略地谈一谈。
一、转变评价观念
我们教师要转变评价观念,不要把像不像作为评价孩子作品的标准,要把想象力、创造力作为真正反映儿童绘画能力的重要指标。儿童绘画也是一个学习和创作的过程,因此儿童在任何时段的想法都非常有限,他们的目的也很单一,之后随着他们对线条、形状和颜色概念的发展,他们选择和组织的能力也逐渐增强,他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必须合理布局自己的作品。因此,教师在儿童每个绘画发展阶段,都应该做一些积极有意义的鼓励性评价,而不是简单的评价好与坏。教师要低下头来,和学生一起欣赏他们的作品,并耐心倾听他们的表述,从而有效地分析评价学生的作品。通过对儿童绘画作品进行评价,教师进一步了解儿童绘画水平、兴趣,从而去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二、儿童美术运动的轨迹
美术教育活动在儿童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术教育活动可以启迪孩子的心智,完善儿童的内心世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审美意识。
美术是一种视觉形象艺术,它既以鲜明生动的形象表现客观世界,又凝聚着创作主体突出的个性真挚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创造。美术的这些特点是非常符合儿童天性的,由于儿童年龄较小,生活经验不足和认识能力的局限性,不可能掌握过高的绘画知识和技巧。他们喜欢乱涂乱画,把画画看成是一种最自由的游戏活动。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特别具有想象力,喜欢夸张、联想、随心所欲地表现自己所喜爱的一切。儿童在作画中所描绘的形象,常常是不受时空限制、凭直观感受将记忆想象创造出来的。正是这种幼稚天性才形成儿童独特的稚拙美。
因此教师要在每个发展阶段,给予儿童积极有效的评价,帮助他们顺利度过每个发展阶段,牢固他们的基础,在随后的发展中,他们的绘画活动便会变得轻松起来。
三、评价对儿童美术产生的影响
1.站在儿童的角度,充分理解儿童作品。儿童美术作品是伴随着儿童美术心理活动发展进行的。儿童美术活动的目的决定了评价儿童美术活动必须建立在尊重儿童创作意图和特点的基础上,而不能用成人所谓的“画得像不像”来作为评价儿童作品的标准和准绳,儿童在美术活动中更注重的是情感的宣泄,而不是考虑“画得像不像”,他们的绘画活动非常轻松、自由,没有约束,只画自己的感觉和感受。因此当我们在儿童的画展上,看到蓝色的太阳,红色的天空就不足为奇了。这就是儿童绘画的独特所在,他已把自己的情感融汇到创作中去了。在充分了解了儿童创作意图时,教师应给予积极的鼓励,有效的评价,同时通过与儿童的语言交流,进一步理解孩子的创作意图及内心的真实想法。
2.用欣赏的眼光评价儿童美术作品,尊重儿童美术的创造性。在儿童的美术活动中我们随处可以看见儿童想象力的发挥,作品很具创造性。记得一次孩子们画自行车,一个男孩子设计的自行车既可以在陆地上骑行,又可以在水里游行,同时自行车还安装有翅膀装置,不用说,这辆车还会飞,我们不禁惊叹于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于这样的作品,我们要及时展示,给予高度的评价,肯定孩子丰富的想象力,从而激发出孩子的创作欲望。
罗恩菲尔德在他的名著《创造与心智的成长》一书认为:对儿童美术作品施以评价只是使老师更透彻地了解儿童的成长,前者能帮助老师了解儿童的创造意图和其他生活情形,后者徒然使儿童对寻找自我和创造表现丧失信心,对儿童作品的任何评价,只有能帮助老师了解儿童并有效地提示儿童从事创作才有意义。
总之,评价儿童美术作品的目的在于了解儿童美术发展的特征与作品中所反映的小学低年级儿童其身心发展的特质。对儿童作品的评价要以充分理解和尊重为基础,同时在评价儿童美术作品的时候,也不要一味地鼓励表扬,要及时指出孩子在绘画活动中存在的诸如构图等问题,及时消除不正确的表达方式。从而建立良性的评价体系,真正促进儿童美术活动健康地成长。
1、看看是否有丰富的想象力
绘画学习是儿童素质培养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可以有效地促进儿童的智力发育。其中,想象力的培养又是儿童绘画学习中的重要方面,是创造型人才必备的能力。在绘画过程中儿童可以通过这种活动锻炼和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对于儿童学习绘画过程中的习作也应该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看看是否完成了学习的要求,是否大胆的尝试,是否有求异、求新的好习惯。发现好的地方给予积极的评价,好的部分也应说的具体;不足部分应建议孩子重新观察、思考和尝试。而不应笼统地给予消极的批评。
2、是否真实地反映了儿童的生活经验
我们儿童也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很多儿童绘画的内容空泛,形象概念,构思和表现内容雷同。比如:画“六一节”就一定要画歌舞表演,画“祖国”就一定要画五星红旗等等。绘画中表现的内容应该体现出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体现出儿童自己的态度。不能只注重技法、技巧的学习而忽略观察、感受生活的这一重要环节。应该提示儿童描绘具体的生活,画自己熟知的事物,表达内心的情感。逐渐养成观察生活的好习惯,使自己的绘画内容更加充实、饱满。
3、是否较好地表现了作品的美感效果
儿童画出的线条、色彩、形象等绘画构成因素有着自己的特点。对于绘画的效果也有着自己的审美态度。不同的儿童画,画面的形式语言是否统一,是否表现独特的视觉效果。可以通过绘画表现出来的审美规律来看看不同作品的差异。比如:色彩的构成、韵律、节奏等。
4、作品是否有明确的主题或情节
很多的儿童画表现的内容是有一定的主题和情节的。儿童在作画的时候身心很投入,不断地去描绘自己的内心世界,绘画成为儿童心灵的一面镜子。这样的绘画作品在制作过程中能使儿童在心理、情感、智力等多方面得到锻炼。有主题或情节,就需要有较强的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对生活的感受力。是有较高的创作水平的一种表现。
5、作画材料和作画技法、技巧运用是否得当
绘画作品的构成因素很多,作画材料、技法、技巧学习对于完成作品也是比较重要。想象力、创造力再强,没有技法、技巧的运用能力,也是很难画出好作品的。不同的绘画内容要应用不同的绘画技法和技巧、选择应用不同的绘画材料。这样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图,达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取得更好的绘画效果。
6、作品是否有个性特点,表现出一定创造力 儿童的绘画作品应该有自己的特点,用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是不是独立思考来完成作品,是否表现出新的创意。从点点滴滴做起,培养创造、创新能力。开发智力的角度出发,创造力的体现也是评价儿童绘画的一个重要方面。
7、作品表现与儿童年龄是否相符
在众多儿童绘画作品中,不同年龄的儿童,绘画表现也不同。并不是很小的孩子能画出成人所画的形象就是水平高。因为绘画水平的高低标准并不完全是看谁临摹的像。儿童一味临摹成人的范画,有碍儿童独立观察和思考,有碍于儿童自己的绘画语言的发展。作品的表现应该是与儿童的年龄相适应的,和谐成长有利于儿童绘画水平的提高和发展。儿童的绘画水平的提高也不止是绘画技巧的提高。其它方面的整体能力没有提高,技巧的学习也是会受到限制,特别是创作水平是难以提高的。从儿童绘画中可以体察到儿童的洞察力、想象力、概括能力、归纳能力、分析能力等等能力的强弱。儿童绘画的发展就是自身的整体发展。
总之,如何欣赏、评价儿童画和评价儿童,无论对成人或是我们这些孩子都应该加以重视。要评价、欣赏儿童画首先应该了解、理解儿童的各个方面的特点。不要用成人的审美观来要求我们的儿童画,以成人的标准评价我们的儿童画,要站在我们孩子的立场来看待儿童。成人的态度和评价对我们孩子会有相当的影响。
第二篇:浅谈如何评价儿童美术作品
浅谈如何评价儿童美术作品
据了解,很多孩子都非常喜欢画画,这是因为孩子把它当作一种游戏,在游戏的氛围中他们能够轻松、愉快地用画笔以特有的方式,将自己特有的观察和想象倾泻在纸上,表现出特别的美,体现出极大的自主性。一位专家听完学生给老师画像一课后说了这样一句话:“学生是最诚实的,他们画的老师美不美、像不像都没有关系,重要的是他们用自己最纯洁的心灵,最生动的画笔,画出了对老师的爱。那才是最可爱、最真实、最美丽的。”
中国论文网 /1/view-13035754.htm
那么,我们到底该怎样正确的评价孩子的作品,让孩子能更好的、全面的
发展?根据我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和长期观察孩子们在美术活动中的表现,我认为美术学科测评的内容应包括美术基础知识、美术能力和学习情感三个方面,只有将这几方面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对学生个体素养全面、有效的评价。
一、转变评价观念
我们教师要转变评价观念,不要把像不像作为评价孩子作品的标准,要把想象力、创造力作为真正反映儿童绘画能力的重要指标。儿童绘画也是一个学习和创作的过程,因此儿童在任何时段的想法都非常有限,他们的目的也很单一,之后随着他们对线条、形状和颜色概念的发展,他们选择和组织的能力也逐渐增强,他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必须合理布局自己的作品。因此,教师在儿童每个绘画发展阶段,都应该做一些积极有意义的鼓励性评价,而不是简单的评价好与坏。教师要低下头来,和学生一起欣赏他们的作品,并耐心倾听他们的表述,从而有效地分析评价学
生的作品。通过对儿童绘画作品进行评价,教师进一步了解儿童绘画水平、兴趣,从而去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我们只有了解了儿童画与成人画的区别,才能更准确地欣赏评价儿童的美术作品。如我班有个学生在画《我的家庭》时,与一般的同学不一样,他画的是他想象中的家庭:一幢小别墅在月亮上,佣人全是机器人。在画《去太空中旅行》里,居然还有骑自行车去的。作为成人这些连敢都不敢想呢!因此,儿童在创作中碰到的不是怎么画,而是怎么样想的问题。学生捡了一个石头: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想象力。有学生说是一只靴子,有的说像一只猴子,有的说像一辆小卡车…,在这种情况下,我及时表扬他们想象丰富,鼓励他们按自己的想法,创作了不同的石头画。
因此,只要充分肯定孩子的成绩,正确评价孩子的想象,引导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丰富的联想,才能让孩子们可贵的想象之花开得更灿烂,让孩子
们的创造欲望越来越强烈,使之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的能力的人。
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科学地引导孩子们边学边玩,多给他们鼓励、赞扬,多以游戏的方式引导,发挥其潜力。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的去学,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要我画”为“我要画”。
二、儿童美术运动的轨迹
美术教育活动在儿童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术教育活动可以启迪孩子的心智,完善儿童的内心世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审美意识。
美术是一种视觉形象艺术,它既以鲜明生动的形象表现客观世界,又凝聚着创作主体突出的个性真挚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创造。美术的这些特点是非常符合儿童天性的,由于儿童年龄较小,生活经验不足和认识能力的局限性,不可能掌握过高的绘画知识和技巧。他们喜欢乱涂乱画,把画画看成是一种最自由的游戏活动。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特
别具有想象力,喜欢夸张、联想、随心所欲地表现自己所喜爱的一切。儿童在作画中所描绘的形象,常常是不受时空限制、凭直观感受将记忆想象创造出来的。正是这种幼稚天性才形成儿童独特的稚拙美。
因此教师要在每个发展阶段,给予儿童积极有效的评价,帮助他们顺利度过每个发展阶段,牢固他们的基础,在随后的发展中,他们的绘画活动便会变得轻松起来。
三、评价对儿童美术产生的影响
1.站在儿童的角度,充分理解儿童作品。儿童美术作品是伴随着儿童美术心理活动发展进行的。儿童美术活动的目的决定了评价儿童美术活动必须建立在尊重儿童创作意图和特点的基础上,而不能用成人所谓的”画得像不像”来作为评价儿童作品的标准和准绳,儿童在美术活动中更注重的是情感的宣泄,而不是考虑”画得像不像”,他们的绘画活动非常轻松、自由,没有约束,只画自
己的感觉和感受。因此当我们在儿童的画展上,看到蓝色的太阳,红色的天空就不足为奇了。这就是儿童绘画的独特所在,他已把自己的情感融汇到创作中去了。在充分了解了儿童创作意图时,教师应给予积极的鼓励,有效的评价,同时通过与儿童的语言交流,进一步理解孩子的创作意图及内心的真实想法。
2.用欣赏的眼光评价儿童美术作品,尊重儿童美术的创造性。在儿童的美术活动中我们随处可以看见儿童想象力的发挥,作品很具创造性。记得一次孩子们画自行车,一个男孩子设计的自行车既可以在陆地上骑行,又可以在水里游行,同时自行车还安装有翅膀装置,不用说,这辆车还会飞,我们不禁惊叹于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于这样的作品,我们要及时展示,�o予高度的评价,肯定孩子丰富的想象力,从而激发出孩子的创作欲望。罗恩菲尔德在他的名著《创造与心智的成长》一书认为:对儿童美术作品施以评价只是使老
师更透彻地了解儿童的成长,前者能帮助老师了解儿童的创造意图和其他生活情形,后者徒然使儿童对寻找自我和创造表现丧失信心,对儿童作品的任何评价,只有能帮助老师了解儿童并有效地提示儿童从事创作才有意义。
所以,我们要珍视孩子的长处和优点,多鼓励他们发扬自身的优势。因为这些优势,是他们在自己不断的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摒弃要他完善的愿望,而是帮助他在自由的挥洒中发展出自己的兴趣、能力和美感。
第三篇:如何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
如何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
幼儿园教师应如何重视评价活动在美术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性?如何正确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在评价环节中评价活动的具体侧重点在哪里?如何正确运用评价方法有效地促进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发展与创造?现结合我这几年在美术教育实践中的一些经验,就这些问题与大家谈谈我的体会。
每次美术活动结束后,总少不了对幼儿美术作品评价这一环节。哪怕是短短的两到三分钟,通过展示作品,相互学习,在一些较好的作品或一些较好的作品或一些不起眼的作品中发现其中的优点,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正确的评价方法是激励和提高幼儿作画水平的重要途径。在这些年来的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我是这样做好对幼儿美术作品的评价活动的:
一、尊重幼儿,把幼儿当作评价作品导热主体
幼儿与成人看待同一事物的结果往往不同,教师要善于用幼儿的眼光去看待事物、解释画面。在评价活动中,我还做到把老师高高在上的“架子”放下来,和幼儿处于平等的朋友关系,一同去欣赏、评价他们的作品。例如,在一次意愿画活动中,豆豆画了个拟人化得太阳,太阳是橙红色的,周围散发出金黄色的光芒,太阳“升”得不高,透过稀疏的树林透射过来。评价的时候,我鼓励幼儿大胆发言,出乎意料,晶晶小朋友说这幅画画的是森林里的狮子,大狮子正躲在树林里面。这个问题引出了我的兴趣,于是带领幼儿观察画面,发现橙红色的太阳就像狮子的脸,周围金黄色的光芒像狮子脸上的胡须,还真的像是躲在森林后面的大狮子。从这以后,我更加注重让幼儿处于评价主体的地位了,让幼儿有话可说、有话会说,还注重面向全体幼儿,适当让他们自由讨论、自由发表意见,让他们在课堂上都有发言的权利和机会。每到评价他们作品时,孩子们总是兴高采烈的样子。
二、运用多鼓励、少批评的评价方法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孩子在各项教育活动中,应以正面教育为主。记得刚接手中班美术教学不久,一天给孩子上绘画课《燕子》,要求幼儿用水粉作画,也许是孩子对这较少接触、色彩艳丽的颜料十分好奇,浩洋小朋友居然把整个画面、涂上乌黑黑的小圆点。当时我很生气,想严厉批评他一顿。尔后一想:浩洋这孩子平时画画很捧的,今天画成这样或许是由其他什么原因引起的呢?于是我和他谈话:“浩洋,你画的燕子怎么不见尾巴?”他笑着对我说:“妈妈说下雨前天空飞翔的燕子飞得低,而且特别多,我画的是下雨前天空的燕子,它们的尾巴都被另外一只只飞来的燕子挡住了。老师你看,像吗?”说完充满地望着我,面对这样的孩子,叫我怎么能忍心说他的画是一团糟之类的消极语言呢?我只有鼓励他应把燕子尾巴像剪刀的基本特征画出来,让欣赏作品的人一看就知道你画的是可爱的燕子,我这样不仅没有挫伤孩子的自尊心,还表扬了他认真观察的好习惯,同时增强了他的自信心。我觉得孩子作画总有自己的主题与意愿,我的职责就是如何把孩子这些意愿向积极的一面引导,而不是有意或无意地限制和扼杀幼儿作画时所表现的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对于美术临摹教学,侧重于技术评价
摸棱两可的教学目标是教学工作一个很大的失误。每次我对幼儿提出作画目标都很清楚,在美术临摹教学中,我侧重于对幼儿临摹技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已准备了示范品或范画,并不存在着其他很强的创新意识,所以在评价的时候,我的侧重点在于幼儿是否理解老师的讲解方法;在于幼儿是否掌握老师所教的这种作画方法和基本技能;临摹出来的结果怎么样;与我预定中幼儿接受能力的差别等等,这种教学采用技术评价的标准会具体明确些。
四、观察写生、意愿画,自制教玩具等评价活动,侧重于创新评价、情绪表达评价
这一类美术作品的评价方法与临摹作画不同,如观察写生教学,往往有了创新思维力的加入。如桌面上放着几个实物苹果,要求幼儿根据不同角度认真观察后面出来,幼儿画出来的结果往往有了重叠的效果,说明孩子具有一定的透视能力。又如意愿画,这完全是孩子根据平时对生活的体验和对美术素材积累进行作画的一种具有很强创造意识的美术活动。思奇小朋友她画了一幅名称叫《夕阳》的画,画面由上到下的安排是这样的:粉红和淡黄色的晚霞中,露出半个太阳,照耀着海面,大海里面有两艘军舰,还有海军叔叔站在军舰上站岗,靠右边画上大桥,依稀在桥上画上各种各样的车辆,还有车灯的闪烁。这样的意愿画是孩子经过精密的思考加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力画出来的,在评价过程中切不可忽视肯定幼儿的这种丰富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再如自制教玩具,请幼儿当设计师,提供给孩子一堆饮料空罐子,像娃哈哈、乐百氏、矿泉水瓶、可乐瓶等,鼓励孩子根据平时所观察的事物设计出如小女孩、花篮、哑铃等不同物品的造型。对于这一类的作品,我在评价的时候,是把孩子的创新力放在首位,至于剪、贴、画等基本技巧,则不作为重点。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如何评价幼儿作品是关键环节。教师的评价方法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幼儿对美术科目学习的兴趣及自信心的良好发展。只有从尊重幼儿的角度出发,才能真正发挥评价这一环节在美术教育活动中起到实实在在的促进作用。
第四篇:如何正确评价孩子的美术作品
如何正确评价孩子的美术作品
平常我们总能听到这样的话:“你看,我画得像吗?”“画得真像”。这是常发生在孩子之间、孩子与家长之间、孩子与老师之间的对话。有许多家长,非常在意孩子的一笔一画。拿着孩子的作品埋怨他,这里画的不像,那里画的不对,没有别的孩子画的好„„,甚至有的老师也根据学生美术作品的像与不像进行评价,像则高分,不像甚至画得有点夸张的、怪的就评价为及格或不及格。久而久之,孩子产生了失败感,对画画的兴趣也减弱了,这样对孩子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甚至无意中会对孩子的心灵产生伤害。
据了解,很多孩子都非常喜欢画画,这是因为孩子把它当作一种游戏,在游戏的氛围中他们能够轻松、愉快地用画笔以特有的方式,将自己特有的观察和想象倾泻在纸上,表现出特别的美,体现出极大的自主性。一位专家听完学生给老师画像一课后说了这样一句话:“学生是最诚实的,他们画的老师美不美、像不像都没有关系,重要的是他们用自己最纯洁的心灵,最生动的画笔,画出了对老师的爱。那才是最可爱、最真实、最美丽的。”
那么,我们到底该怎样正确的评价孩子的作品,让孩子能更好的、全面的发展?根据我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和长期观察孩子们在美术活动中的表现,我认为美术学科测评的内容应包括美术基础知识、美术能力和学习情感三个方面,只有将这几方面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对学生个体素养全面、有效的评价。
一、倾听孩子的心声
面对孩子们的作品,我们不要贸然简单地下结论。要认真倾听他们的心里话,让他讲一讲画中的内容和故事。这画的是什么,那画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画。这时我们会听到一个个美妙动听、富有想象的童话故事,它会把你带进孩子的童心世界,从而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理解他们思维和梦想。同时,要让孩子学会质疑。我们知道,牛顿坐在苹果树下,发出了“苹果为什么会落下来?”的疑问,从而有了“万有引力”。我在教《小鸟的家》(美术第二册)一课时,有个学生问:“老师,小鸟为什么不把家搬到月亮上去,结果他画的《小鸟的家》与众不同,别出心裁。又如学生在画《我的太阳》时,有个不爱说话的小同学问我:“老师,太阳为什么不是绿色的?绿色的可就凉快了。”我听后,先是一愣,随后我猛然醒悟,大大表扬了他想得好,并鼓励他根据自己的愿望画出自己心中的太阳。像这些独特的见解,大胆的创新,正是在质疑中诞生的。因此,我们不仅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里话,因为它是师生互相沟通、相互理解、相到支持的桥梁,它能使你懂得孩子的心理特征,从而更有效的进行教育工作,还要善于鼓励学生从小敢于质疑问难,展开想象,从而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二、肯定孩子的成绩
每当面对孩子的作品,我们听了他的心里话,就要肯定他的成绩。
抱着欣赏的态度,用一颗宽容的心去理解,去对待孩子。我们在看到孩子作品时,要对作品中表现出的宝贵想象力、创造力给予肯定、赞赏,从而对孩子学习美术的兴趣、愿望产生积极的影响。我在教学湖南版教材一年级上学期《月亮走 我也走》一课时,同学们各自发挥想象画出了自己和月亮之间的故事。有一位上什么课老师都头疼的学生,由于没带绘画工具用铅笔画了一副看着又乱又脏的画,我看后正准备批评他,但他那认真的样子让我停了下来。“你画的是什么?”我轻声问。“老师,这是月亮呀!”他指着弯弯曲曲的两条粗线说,“这个高高的、瘦瘦的是我爸爸,他和月亮手牵手。这个矮一点长头发的是我妈妈,这是表姐,最矮的一个你猜是谁?”“当然是你了!对不对?”“对,月亮要带我们去旅游。”„„听完他的话,我不自觉地伸出了大拇指,并在班上表扬了他。从此,他更爱上美术课了。
儿童画是画其所想而非画其所见。儿童作画的方法与成人不同,他们不像成人那样照着实物的样子描绘,而是依照自己头脑中对事物的理解和想象,以象征性的表现手法作画。儿童拥有远比成人所想象的更敏锐的感觉,在极短的时间内能思考连大人都有无法理解的事情。我们只有了解了儿童画与成人画的区别,才能更准确地欣赏评价儿童的美术作品。如我班有个学生在画《我的家庭》时,与一般的同学不一样,他画的是他想象中的家庭:一幢小别墅在月亮上,佣人全是机器人。在画《去太空中旅行》里,居然还有骑自行车去的。作为成人这些连敢都不敢想呢!因此,儿童在创作中碰到的不是怎么画,而是怎么样想的问题。学生捡了一个石头: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想象力。有学生说是一只靴子,有的说像一只猴子,有的说像一辆小卡车„„在这种情况下,我及时表扬他们想象丰富,鼓励他们按自己的想法,创作了不同的石头画。
因此,只要充分肯定孩子的成绩,正确评价孩子的想象,引导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丰富的联想,才能让孩子们可贵的想象之花开得更灿烂,让孩子们的创造欲望越来越强烈,使之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的能力的人。
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科学地引导孩子们边学边玩,多给他们鼓励、赞扬,多以游戏的方式引导,发挥其潜力。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的去学,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要我画”为“我要画”。
三、提出更高的目标
奥地利美术教育家西泽克说:“既然儿童的绘画与成人的不一样,甚至比成人的更纯真,更富创造性,对儿童的美术教育就不能简单化地按成人的意志,以成人的标准教给儿童成人的画法,儿童美术教育应以儿童的自由表现为主,重在发展儿童与生俱有的创造本能和创造热情。”“儿童的作品往往是现代艺术创作最初的也是最纯粹的源泉,伟大的作品均自无意识中产生,若以知识和理性的观点去取代他,艺术就会枯竭。”他还进而认为:“在儿童的创作中最美的正是那些成人认为‘错误’的地方,儿童的作品中含有这种个性的‘错误’越多,其作品越好。” 的确教师要用心做一飞翔于学生身上看不见的精灵与之交流,致力于经常勉励儿童,而绝不可压抑或强制他们。儿童艺术是只有儿童才能创造出的艺术,是儿童生命的显现。我们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和意志要求儿童美术作品,对一些幼稚,主观的儿童自由创作应正确评价,不能忽视他们的想象力,独特性,表现力。如有一位学生画的《过马路》中的小朋友都是三只眼睛,问其原因,他说老师讲过过马路时要多长一只眼睛。看,多么富有创意!这就是他看世界的独特眼光与理解世界的独特方式。因此,对儿童的每一件美术作品,我们一定要用心品味,用心评价,诱发他们的创新意识。我们要注重孩子活动过程性,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循环渐进的引导他们对色彩、形体的了解,掌握各种绘画工具、材料的使用方法。引导他们学会观察、认识各种事物。在这个过程中,又需要我们成人精心地呵护他们的兴趣,但不能提出过高的要求,如果过早地用孩子无法理解的专业规范和成人眼中的“完美”来要求他们,就会束缚他们的手脚,甚至折断他们想象的翅膀,将活泼的孩子变成一架高级照相机。他人无趣的“良好愿望”,有时会是一把双刃剑,挥舞不好,有可能连孩子现有的优点也砍掉,事与愿违,后悔莫及的。
比如,我们看到孩子们画的画有需要修改、完善的地方,就会有可能让他拿起橡皮,把不好的、不尽人意的地方擦掉,来追求“完美”的这一举动最好不要有。因为橡皮擦擦掉的不仅仅是画错的地方。刚开始孩子会听从你的,但是时间长了,次数多了,孩子就失去了画画的兴趣,会变的缩手缩脚,对要画的事物不敢大胆的进行创造。甚至生活中也缩手缩脚,这也怕做错,那也怕做错,以至影响性格,乃至一生。
所以,我们要珍视孩子的长处和优点,多鼓励他们发扬自身的优势。因为这些优势,是他们在自己不断的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摒弃要他完善的愿望,而是帮助他在自由的挥洒中发展出自己的兴趣、能力和美感。
在美术教学中,我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逐步探索实践,摸索并形成了一个专门针对学生平时美术作业的简易评价方案。学生的每一次美术作业,首先由学生进行自评,包括对作业的评价、对自己学习完成作业过程中的收获的评价。孩子们对自己画的画有满意的地方,也有不满意地方,我们不妨听一听孩子对自己的评价,自己的感觉如何。哪些地方最得意,哪个地方不理想。然后对他的作品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让他的心里有了新的奋斗目标,知道了下一次绘画需要注意地方是哪里。再由老师对作业进行总体评价、亮点评价,以及对学生学习中的态度习惯的评价,整个评价力求直观、显性、量化。亮点评价,是认识到了评价的综合性,评价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与发展这两点而设入的,采用奖授多种小印章的形式,例:色彩章、构图章、创意章、情感章、巧用材料章等。另外,在学生对第一次的作业评价结果感到不合理,或有偏差、不满时,老师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能自主地向老师说明理由,让老师给予再次(新的)评价,我把这种“再评价”的方式纳入了对学生的美术作业评价实践中。
亲爱的朋友们,以上只是我在美术活动中浅显的教学体验,让我们俯下身来倾听孩子的心声、充分肯定孩子的成绩,正确的引导他们,为他们的想象插上翅膀,在美术这一艺术天空中健康、自由自在的飞翔!
第五篇:浅谈学生美术作品的评价
浅谈学生美术作品的评价
青山乡中心小学 何祖峰
美术作品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主要环节。新课程理念提出: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由此可见,传统的教师批阅独裁式的评价方式,已不能再延续了。那么,针对学生美术作品,如何进行科学合理评价呢?下面我谈谈个人的做法。首先要组织学生“自我评价”。
学生的每一件美术作品都凝聚着每位小作者的辛勤汗水,历经了一个艰辛的创作过程。组织学生自我评价,听听小作者的创作思路、个人设想、创作经历及个人对作品的满意程度。可采用问卷、交流解说的形式进行。例如:在教《未来的建筑》一课后,学生的作品百花齐放、构思独特、想象丰富、贴近生活,有学生画出了太空小山庄,他渴望人类分散居住,减轻地球压力。有学
生设计绘画了绿色别墅家园,其目的要保护环境,也有学生设计画出了地下村落,其意图是要节约土地资源。这些创作中的奇思妙想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张扬、创新精神,只有让学生先进行作品解说,我们才能做到全面、透彻地了解学生的创作意图,进一步做出正确客观的评价。
其次要组织学生“相互评价”。
相互评价的过程是一种合作学习的过程,同伴之间的相互评价,能够达到相互学习促进的目的。一般可采用作品展示、补充问题的形式进行。例如:“我应该向他们学习……”、“我觉得应该……”。这一评价过程,是自己向他人学习的机会,可取长补短。是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可给他人提出宝贵的改进意见,达到合作共进的目的。
接着教师要做好“点评性评价”。
对待学生的作品,教师应着眼于专业知识、基本技能、情感价值、学习过程性的评价入手,挖掘其作品的闪光点,大胆鼓励,使用激励性评价语言,做到与学生心灵相通,达到情感共鸣,确保学生创新萌芽的滋生。
例如:《鲜花送老师》一课,授完课后,学生都能做出自己心爱的花束,而他们只是一年级的小朋友,对送鲜花的目的理解较为单一,学生普遍认为:教师节到了要给老师送束鲜花,表达对老师节日的祝贺和培育之恩的感谢之情,而其它方面的专业内涵、人文习惯就一无所知。那么,教师这时一定要抓住机会,做好点评性评价。①从色彩的应用方面评议,送“红色花”代表热情关爱,喻指老师爱生如子,师生和谐共处。送“白色花”代表纯洁无私,喻指老师无私奉献的精神。②从花型构造方面评议,“向日葵”代表希望,喻指在老师的培育之下,希望之花会开放的。③从工艺制作方面评议,折叠、重复、夸张、剪、刻、撕、折、皱等都是制作工艺中常用的方法。在这一环节评价过程中,教师客观、准确地从方法到过程、从知识到技能、从情感到价值,全方位评价了学生的美术作品,学生美术综合素质也从中得到了培养。
最后要组织作品展示,接受“社会评价”。
学生的作品展示,可以鼓励和促进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热情,不仅是学生创造美的展示,也是对学生
进行审美教育,充实校园文化,建设精神文明的重要手段之一。一般可结合节日活动进行,如“六一画展”、“国庆画展”、“新年画展”等。开展这样较大规模的展览活动,教师要事先做好计划,取得校领导和有关人员的支持,选好场地,做好学生优秀作品的征集工作,必要时,可将学生的作品进行装裱或配上镜框,保证活动开展的质量,让学生能感受到自己的作品受到老师的重视。展出期间可组织全校师生,或邀请学生家长,上级行政部门领导参观,进行作品评选,对选出的优秀作品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鼓励,还可以向有关的报刊、杂志部门推荐出版。使学生的优秀作品得到社会的认可,以勉励学生再创佳作。
总之,新课程改革下,对学生美术作品的评价要以客观事实作为评价的基础,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力争做到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学生作品。既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还要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的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确保评价的科学性、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