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摘 要: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需要教师发挥好主导作用。激发兴趣能够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主动探究能够保护学生自主学习的创造性。语文实践活动能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只有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学生的自主学习才会持久。
关键词:兴趣 探究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a)-0163-01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本作者把重点放在课堂上,下面就是本作者自己教学的一点建议。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是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造学习的气氛,使学生其乐无穷中感受学习的快乐,学与玩同时,更好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1.1 创设情境
课堂上要让学生自始至终处于积极的自主学习状态,创设情境尤为关键。例如在教《颐和园》时,我创设了用图片把学生引入情境之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我先将有关的图片展示出来,然后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去过颐和园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参观一下美丽的颐和园吧。然后请学生说出看完图片的感觉。有的说“太美了”,有的说“很迷人”,还有的说“很清新”,于是我就顺势问他们:“你们想进一步了解颐和园吗”这样就把学生的兴趣引入到对课文的学习中去了。通过图片情景的创设,既给了学生直观的认识,又引发了他们的探究的欲望。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音乐产生美感,把学生带入遐想的境界。如《送别冰心》一文中,我播放了配乐,使学生的情绪先受到感染再学习课文。在这种预设的情境中使他们形成一种努力探究的心理,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1.2 利用情境
引入情境把学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起来,还要根据课文情节的不同、内容的不同,让情境持续在课堂上。下面还是以《送别冰心》为例,课前利用音乐渲染了悲哀的气氛,使学生融入情景中去。然后请学生想象,假如你在这种情景之下,你会想什么,说什么。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表看法,由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所以不用我教授,学生也能体会到人们悲痛的心情和对冰心老人的热爱。学生自主学习的源泉是主动探究
2.1 主动探究让快乐充满课堂
比如在一次写水果的作文课上我这样安排的。孩子们自由的坐在一起,都拿来自己喜欢吃的水果。老师提示孩子们可以从形状、颜色、大小、味道等方面去观察。孩子们兴趣高涨,有的用手摸,有的用鼻闻,有的离开位置,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还有的把水果切开,美滋滋地尝一尝……往往令老师及孩子们头痛的作文课竟然如此快乐。我给学生提供了许多实物,他们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这样给孩子们创设相应的情景,弥补了学生生活经验的不足,使孩子们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自主地学习。
2.2 主动探究让学生走进生活
学完《海底世界》这篇课文后,学生们对丰富的海底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于是我因势利导,把学生们分成几个小组,来一个“海底世界”知识展览。于是,他们兴致勃勃地忙开了,有的去请教家长,有的去图书馆,有的去上网……一周之后,展览如期举行。我发现学生们仅对课本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且个个真正地成了海底世界的探究者,在探究海底世界的过程中,个个兴趣盎然,真正地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我们可以想像,他们兴致勃勃地去探究、去获取新知识,这是一件多么快乐、多么有趣的事情。老师引导学生从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实践,做到课内外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扩展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知识。学生自主学习的重点是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可以提炼学生的情感、道德、价值观。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在让学生学到课堂上的知识,而且还可以锻炼学生方方面面的能力。例如在教《差别》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模拟表演课文内容。让学生仔细揣摩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心理活动等,更深一层去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在表演中去合作,去交流学会自主学习。表演结束师生再共同评选出最佳演员。这样学生自主探究思维在不断提高、升华,口语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又如我在执教《东北大森林》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大森林的美丽景色,要学生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表现出来。学生经过热烈的讨论,几种方案便各自显现出来。有的用诗歌来赞美大森林的美丽景色,有的用水彩画画出大森林的美丽景色。有的用声情并茂的朗读来表现大兴安岭的美丽景色……也有一位学生用一段琴声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接下来一段悠扬的琴声,把我们带进了空旷、幽静、深远的境界。一曲下来,教室里响起了一阵雷呜般的掌声,对促进学生思维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总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课堂充满乐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完成学习任务。只有让学生主动探究,才会使真正的创新思维火花常开不败。只有强化实践才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地展现。做到这些就会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信景华.试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中小学教育,2012(118).[2] 马芳.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课的自主学习能力[J].现代教育教研,2011(6).[3] 李海燕.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8(10).[4] 马锐.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小学教学研究,2011(20).
第二篇: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自主的认知和将外在的知识观念转化为其内部的精神财富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教育界的一种共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依据学科本身规律,找准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突破口,以达到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的目的呢?
一、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和学生之间,最主要是通过教材这个载体来实现交流、对话,让学生获得知识。教学时我们不妨就地取“材”,从教材中挖掘出可以用来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素材,以达到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目的。
1.引导联想
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启发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维空间,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如,《青海高原一株柳》以优美的笔触,大胆的猜想与想象,描写青海高原上一株神奇的柳树,赞扬了柳树伟大的生命力。教学课文第六、七自然段时,可让学生跟随作者想象的翅膀,走入“严寒酷暑”,感受文本的内在意蕴。可以抓住“这是一株神奇的树”这一线索,先让学生个别读,想象画面;然后集体读,边读边想象;最后,抓住关键词语、句子,反复朗读品味,要突出“年复一年„„”“经历过„„”“一次又一次„„”“一回又一回„„”等句子,想象青海高原柳树的生命力之顽强,读出柳树的“神奇”。
2.学会质疑
教材中的课文大部分是成人所撰写的。学生与成人在社会经验、生活经历上肯定存在差距;况且大部分的课文与学生所处的时代不同,学生在学习时难免存在疑惑;再者,教材里的文章也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因此,在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课文,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以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精神。如,教学《灰椋鸟》时,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文章中有几个句子:“我想,灰椋鸟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黑乎乎的,有什么好看的呢?”“这上万只灰椋鸟是在举行盛大的联欢会,还是在庆祝自己的节日?要不怎么会这样热闹?”“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到哪儿去观赏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呢?”意思明明是非常肯定的,在这里为什么要用问号呢?我马上引导学生仔细研读这几个带问号的句子,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探求答案。这样,他们明白了反问句的用法,是用疑问的语气来表达与字面相反的意义,不用回答,起到强调的作用。这样促使学生在深思中获取结果,加深认识。
3.描摹形象
语文教材中的文本,作者用优美的文字描绘了多姿多彩的人、物、景的形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挖掘并利用丰富多彩的形象,让学生用心、用情并用笔画出来。在作画时,要求学生融入自己合情合理的想象。这样,经过由文字到图画的迁移,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思维的能力。课文《燕子》描写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灿烂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河面上、电线上休息的情景。课文语言清新明快,描写准确生动。教学时,我让学生根据课文的描述及自己的理解,把燕子在天空中、河面上轻快灵活的飞行姿态,在电线上休息的文静优雅的情景用笔画出来。这样课文所描写的燕子的形象跃然纸上;同时图画里流露出小作者对春天和燕子的喜爱之情,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二、通过作文训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的基础是想象。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想象作文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办法。
1.口头作文
教学时,教师要用心引导学生打开想象宝库,因为每个学生都有一座很大的潜在的想象资源。如让学生口头编童话、编寓言,把古诗编成一篇篇美文等。古诗《宿新市徐公店》描绘了幽静安逸的田园风光和儿童在菜花地边追逐蝴蝶的生动画面,具有浓烈的乡村生活情趣,非常接近我们农村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时,我让学生进行口头作文,把古诗《宿新市徐公店》变成一篇美文。这样不但让学生感悟古诗语言的自然质朴,诗意浓郁,意境高远,也帮助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书面作文
(1)注意作文题目的选择。教师给作文题目让学生习作时,要给出能够让学生产生想象的题目,并切合学生的实际,比如,《假如我是„„》、《长大以后的我》、《河流的诉说》、《奇妙的„„》等。
(2)伴随着音乐进行习作。听着动人的旋律,学生习作时就情不自禁地进入一种情境,自由自在地遐想,放飞自己想象翅膀。随着音乐的变化,学生的思维时而驰骋在大海边,时而驰骋在高山上,时而驰骋在田野里,时而驰骋在乡村中„„
(3)改写、续写课文。可以把诗歌改成散文,也可以把优美的散文改成诗歌,还可以把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等。有些文章虽然已结束,但意味犹存,这样的文章可以让学生加以想象并进行续写。如教学《云雀的心愿》第十五自然段 “这也是妈妈的心愿。到时候,我跟你们一起去”时,可让学生以《云雀的春天》为题,描绘明年春天云雀畅游沙漠的情景。凡此种种,让学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责编 韦 雄)
第三篇: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特别强调:要转变学习方式,把学生从被动压抑的学习的状态下解出来。作为教师,必须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种种教学方式,提倡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真正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在近期的国培研修中,我校语文教师,在网上学习的同时,以“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为主题,在年轻坊主李海婷老师和教研组长张翠燕老师的组织下,结合自身和学校实际,边学习边研讨,边实践。现将自己线下研修后对“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这一主题的体会、收获进行梳理,以期与同仁们共享。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自主走路。
“一个带着积极性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这段话就充分说明环境和学生的热情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很重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更要注重学生学习的情绪,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时间、空间和相应的条件,让学生主动介入主动参与;让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具有主人翁意识。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做好学生参与和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尤其重要。首先要交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老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调动学生自身能力和积极性。教师在课堂上应尽量少讲;有些问题稍加点拨,不给出标准答案,多采用启发诱导的方法,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其次,给学生主动参与质疑的情境。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的根本在于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而思考的起点却是疑问,“疑”使学生在认知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引起深究性反射,产生思维活动。传统教学使学生在无“疑”状态下被动接受,盲从依附,思维就被束缚在教学的圈子里,个性受到压抑。俄国作家杜勃罗留波夫曾经说过“教师如果把科学的材料嚼得这样细,使学生无须咀嚼,只要把教师讲的吞下去就行了,这样从学生中可能培养出懂知识的猿猴,而绝不能是独立思考的人。”老师的教学目标很明确,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精心设疑,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参与、主动思维的个性。教师不但要善于提问,还要引导学生提问,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有所疑,才有所思,才有所得,善问的学生往往思路敏捷,思考问题深刻,在思考中提高能力,在阅读中处于主动地位,这样学生就学着自己走路,而且越走越顺。
二、老师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动脑。
怎样引导、调动、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动脑?老师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去引导学生。比如:讲名篇和名人故事,或把其他学科的优秀内容引到语文课堂中等。在讲课中引导学生去想去思考,让学生在思考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不能完全脱离教师,只有通过教师有序的引导,采用有效的策略,才能真正促进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能力。
有数据统计,许多成名人士,在学校时大多并非是一流的学生,甚至是根本不起眼的落后学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些并不冒尖甚至是落后的学生在以后的日子里能成为拔尖的人才?这就是依靠了他们后天的努力,是一种锲而不舍的意志和毅力,而这种精神就是源自于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着眼于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达到学生从小就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语文课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生动多样的教学方式,又与学生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要做的是:要让学生热爱语文,将语文学习看作是他们生命成长的重要部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各种教学媒介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思想性、灵活性,打破课堂教学多年形成的有害规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教师要注意每个学生原有语文水平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引导、鼓励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对语文水平相对较差的学生要降低评价标准,发掘树立学生认同的学习榜样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支持、鼓励学生采用创造性的自主学习方式,对学生在学习中有思想、有创造的问题不抹杀、不否定,而是更加积极地给予鼓励、赞扬。初中生的感情胜于理智,他们的行动不只受认识的支配,更多的还是受感情的支配。所以,老师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认识基础上还要注重师生之间的感情培育,使学生乐于接受老师的引导、乐于树立远大理想。这些都需要依靠老师在平时的教育中去完成。
三、营造开放式课堂,拓展学生自主意识。
营造开放式课堂,拓展学生自主意识,就要求有教学的新理念,老师要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来改变教学的方式。希尔伯曼认为开放式课堂包括空间上的灵活性,学生讨论活动的选择性,学习材料的丰富性,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教师要致力于还学生以心灵自由,发挥群体相互激励机制,大胆地拓展课堂时空,创设“无拘无束的气氛”,让学生“自由地呼吸”,使其自主意识转化为自主学习能力。成功感是学生获得自由的最重要情素,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会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来自学生思维的灵感,智慧的火花,不失时机地将其延伸为自主思维过程,拓展为一种自主学习的能力;创设情境式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学生在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学好基础知识。其次要根据教材潜在因素,创设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诱发学生自由想象,让学生在创设的课堂情境中,充分展开想象翅膀,在想象的自由王国里遨游。
四、培养习惯,从抓差生入手。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最重要一点应从抓差生入手,学生刚入学,每一个人的知识层面不同,各自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同,老师对他们的语文学习中的要求也应该不同。老师要从刚进入中学就开始,作为培养学生自学习惯的起点。由于个人能力存在差异性,对学生的要求要从实际出发,慢慢来培养其习惯。这时老师教学中要求慢,求稳,不能求快,使学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如培养学生自主习作的习惯,刚开始老师在教学中对学生习作的要求是不讲求格式,也不要求中心集中、至于哪些选材、结构、表达方式、语言更不用提了。刚开始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只要自主写两段、三段就可以。主要写自己的所见、所闻和自己的心情。因为这是自主学习的开始,有一定的难度,老师要让学生克服这种开头难的现象。学生克服了这种习作的恐惧心理,就为以后自主习作的习惯培养起了关键的作用。因此在这阶段,老师对学生要有耐心,使学生对自己有信心,有信心才有自主学习的冲动。老师对学生其余的知识学习要求也要相应降低台阶,为各种类型的学生设下不同的知识台阶,这样学生都可以攀得上。这样看起来很慢,但是每一个学生的大脑都自动地转动来了,比起原来有的停,有的转,还是有进步了。经过一、两个月慢而不快的自主训练后,学生的脑筋也开始动起来了,最差的学生也适应了这种习惯,当差生有了进步,其他学生就更在预料之中。
总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老师要持之以恒,学生要循序渐进。只要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就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就能使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就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四篇: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新理念的提出解放了学生的学,也对教师的教指明了新的方向。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使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呢?
一、激发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
兴趣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兴趣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心理学家都有不少论述。我国两千年前的教育家孔子就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也认为: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是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学生学习语文也必须以兴趣做基础,有了这样的心理条件,才能使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就语文学习兴趣与语文学习的关系,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进行了这样的概括:当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产生学习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力求掌握知识的理智感,使大脑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引起语文学习中的高度注意,使感官更加清晰、思维更加深刻、想象更加活跃、记忆更加牢固,能抑制疲劳,产生愉快情绪,能够最佳接受教育信息。因而,语文教学应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
(1)、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环境,既包括外在的物质环境,即教室的布局、设施等,让学生能感到温馨、身心舒适;又包括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关系。作为教师要对学生充满爱心,尊重、爱护学生,严以律己,给学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除此之外,还应具有较强的业务素质,以此影响、感染学生,得到学生的信赖。教师还应善于组织、协调生与生之间的关系,使之建立起团结互助的班风。
(2)、利用语文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文字具有内容与形式的美,教学中要注意挖掘其内在的美,用美震撼学生的幼小心灵,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语言文字是表达情感的,语文教师通过发掘教材中的动情处,会将学生引入情趣,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
(3)、借助灵活的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如果一成不变、程式化,教学就没有了活力,没有了灵性,学生自然也失掉了学习的兴趣。课堂教学应形式多样,方法灵活。如根据内容的不同,可设计成讨论课、探究课、活动课;有的课文可以只引导学生探究文本,有的则可以将文本与学生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将生活之水引入课堂。就教学手段来讲,有的可以不用先进的教学媒体,只引导学生仔细品味语言,有的则可利用多媒体手段,用现代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这样的教学不在程式化,教学方式与方法根据学习内容来确定,符
合学习规律,学生自然具有学习的兴趣。
(4)、及时评价,以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教师要为学生不断创设成功的机会,且学生一旦取得成功,就及时鼓励,因为让学生得到一个成功的喜悦要强于千百次说教。
二、交给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仅有语文学习的兴趣是不够的,若没有自主学习的方法,不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时间一长,遭受学习挫折后,自主学习的兴趣就会减弱。因而语文教
学必须适时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1)、认同学习目标,增强目标意识。教学目标是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指南,教学中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都是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传统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
是由国家、教师来确定的。教师实施课堂教学前,要进行备课,备课形式的教案的第一项内容,就是教学目的要求。这些目的要求,是教师独立钻研教材、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出来的。应该说,教师确定的教学目标,侧重考虑的是国家的要求。至于学生,是无权参与目标制定的,只是被动接受这些目标。长此以往,学生失掉了学习的欲望,失掉了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怎样才能增强目标意识,使学生的学习行为成为一种自觉行动呢?
一是帮助学生认识所定教学目标的实际意义和实用价值,促进学生的内在动
机。如我在引导二年级学生,认同学习部首查字法的学习目标,安排了这样的教
学环节:上课后,我对学生说:“课前我查阅到很多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我想
介绍给大家,可资料中遇到了许多不认识的字,这就影响了我的介绍,同学们帮
我想想办法吧!”有的学生说,拼读字上的拼音不就认识了,我将资料用实物投
影仪投到大屏幕上,结果,字未注音。有的同学说,猜读。但发现一句中就有好
几个字不认识,无法猜读。有的同学说问字典老师,可有的同学说,我们只会用
音序查字法查,但那是只知道字音、不了解字义、不会写这个字的时候用的查字
法。在这样的讨论基础上,我提出了部首查字法的学习目标。这样的学习目标,学生明确其生活意义,因而认同目标,产生了内在动机。
二是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时,多考虑学生的不同需要和水平,为学生提供选择的目标空间。例如我在教学二年级上册语文《酸的和甜的》时,我先让学生品尝
了一些食物后,我说,这节课,请同学们联系你们的生活经验,自己确定学习目
标,自己选择学习方法。学生听后,非常兴奋,他们经过五分钟的交流,制定了
学习目标,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这个教学片断,我把确定学习目标的权
力还给了学生,学什么由学生自己确定,既满足了学生的需求,又激发了求知
欲,同时还对学生确定学习目标的能力进行了培养。
(2)、重视学习方法的获得。语文学习要讲究方法,只要掌握了科学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取得好的效果。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语文学习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一是示范点拨。教师要给学生做出科学学习方法的示范,使学生通过观摩示
范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如学习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我将自己读过的书呈现
给大家,行间字旁画了不同的符号,如表示疑问,画“?”,表示赞同,画“!”,表示值得注意,在行下画直线等。并就自己读过的书所标画的内容进行解释,还
介绍了一下这样读书的好处。这些做法自然会起到示范作用,学生也由此学到了
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读书方法。
二是领悟自得。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学习本身作为认识和思考的对象,反思自己的思维方法、学习进程,从而达到在学习实践中“悟出”学法。
三是交流中获得。教师要在引导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利用学生交流的闪
光点,引导学生学习的学习方法。如在学习二年级下册《找春天》一课时,我让
学生交流:为什么说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有位同学说:
“有一天,我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掉了东西,我在寻找时突然方法墙角有一朵小野
花,所以我认为春天好像在和我们捉迷藏,像个小姑娘一样,很害羞,不想让我们发现。”学生的这番发言,不仅反映了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也表达出
了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即主动的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句。遇到这种情况,教师
就应把握住,引起学生的注意,并让其他学生学到这一学习方法。
(3)以学定教,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法。传统语文课堂教学,过分强调预设和封闭,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使学生的自主性得不到发挥。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设计,站在促进学生发展的高度,以学定教。以学定教,不仅体现在自主选择内容上,教师还应引导学生
根据学习内容和自身的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如有的课,教师可以先
让学生自读,自读后交流收获并提出疑难问题,然后根据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确定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再去读书解决这些疑难问题。当然,学生并非天生会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在实践中增强发现问题的意识,提高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能力。
(4)让学生参与课堂管理,提高学习过程中的自控能力。自主学习强调学习过程不应由整齐划一地去硬性规定,因为即使是相同的内容,不同的学生在学习时所需要的时间和采用的方法也是有差异的。学生应不断审视自己的学习过
程,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因此,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课堂管理独
握的做法,注意让学生自主参与课堂管理。有些教学内容。完全可以交由学生组
织学;有些内容的学习,也可要求学生自己给自己提出要求进行学习,如限定时
间、限定行为等,以培养学生自控能力。
(5)学习结果自我反馈提高自主反思的能力。传统教学中的总结,都由教
师来做,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如果把这一环节交给学生来做,就给学生提供了
自我反思的机会。这样的机会,不但能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升华,而且能培养学生
主动反思的思维方式和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
三、给学生充足时间自主实践,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习惯是个性心理中的个性意识倾向性。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
惯是一个人在自己的神经系统中存放的一注不断地增长着的资本,一个人毕生都
将从它那里得到利息。”自主学习的习惯是一个好习惯,对学生的成长意义重大。
习惯的力量是一种自然的力量。语文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语文教师持之以
恒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在语文学习实践中不断提高“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控制”的能力,并逐步达到自觉。
总之,自主学习是主体教育思想在教学领域的反映,我们只有把语文课堂教
学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积极促进学生学习
形式的改变,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才能使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第五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独立地进行学习的一种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需要,也是当前科技飞速发展、信息量剧增和加速获取知识的需要。
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包括:
阅读数学教材的能力;理解数学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和分析数学问题的能力;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自做和自检练习的能力。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情感。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情感即是使学生喜爱自主学习,愿意自主学习。教师可通过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向学生讲清培养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和重要性。指出:自主学习数学不是无师自通,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打消学生对自主学习的误解和疑虑,使学生明白道理,建立起自主学习数学的情感。
2、利用反馈信息,让学生“甜”中品出“甜”因,乐于“尝甜。
在培养训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时,教师要坚持正面诱导,多用表扬、鼓励的方式,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向上的心理。通过提问、做练习、对答案等知识反馈,使学生实践中体会到自主学习能力对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的重要性,使他们渐渐地尝到“甜头“,建立起自主学习的信心并激发起自主学习的兴趣。
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
少年儿童都有一种积极进取的心理状态,当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得到诱发的时候,他们希望自己尽快学习好,非常渴望掌握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这时,如果教师及时传授给他们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就可以保证自主学习活动顺利地进行。
教学中,我从培养学生阅读教材入手,分三个阶段教给学生自主学习数学教材的方法。
第一阶段是教师的领读阶段。教师边领读边讲解,重点讲解学生感到生疏的数学词语,教给学生在阅读教材时怎样找数学概念中的关键词语,怎样找重点、难点,怎样阅读例题,使学生初步了解阅读教材的方法
例如,在教“百分数应用题“时,教师要求学生指出这道题的关键所在。通过启发引导,学生找出了关键的一句话:“今年计划比去年增产25%”,从而判断出标准量是:“去年的量”,比较量是“今年的量”,“去年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