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年三伏贴活动方案
2018年三伏贴活动营销计划
一、活动背景
为了扩大医院的品牌知名度,大幅度提升医院初诊率,结合7月三伏天“冬病夏治”契机,特开展“7月三伏天”活动,通过开展线上和线下互动活动,让广大新老客户认识到三伏天“冬病夏治”的重要性,加强医院的康复中心宣传,树立医院整体品牌形象。
二、活动目的
1、持续营造医养结合,三分治七分养,巩固我院康复中心的中医养生品牌。
2、通过三伏贴的推广,进而提升门诊量、康复中心等转化住院量。
3、推广中医传统疗法及中医专家,逐步实现粉丝效应,收获粉丝效益。
三、活动主题
又是一年“三伏天”·“冬病夏治”正当时
四、活动时间
1、伏前:7月7号--7月16日
(10天)
2、初伏:7月17号--7月26日(10天)
3、中伏:7月27号--8月15日(20天)
4、末伏:8月16号--8月25日(10天)
5、伏后加强:8月26号-9月5日(10天)
6、预热讲座:
1、讲座&第一帖:2018年7月7日-2018年7月16日
2、讲座&第二贴:2018年7月17日-2018年7月26日
3、讲座&第三贴:2018年7月27日-2018年8月15日
4、讲座&第四帖:2018年8月16日-2018年8月25日
5、讲座&第五帖:2018年8月26日-2018年9月5日
五、活动内容
(一)、中医讲座
主讲:王彭龄教授、王炽冰教授
内容:
1、冬病夏治与三伏贴
2、三伏贴的效用与注意事项
3、体质与养生
4、健康生活与中医中药绿色养生
5、从中医学认识自己的健康问题
6、三伏贴与三九贴
(二)、凡在本院往年就诊过的市民,均可得到本院免费三伏贴五次(每次只限6贴以内)。
(三)、即日起来我院就诊的市民,需在二楼导医台处挂号(挂号费4.5元),经医生检查后,符合三伏贴身体条件的,对伏前、初伏、中伏、末伏、加强伏的,一次性交纳15元者可享受五次三伏贴的使用,还可免费获赠家庭小药箱一份(内含:碘伏一瓶、酒精一瓶、棉签一包、纱布、创口贴)价值32元。
六、活动地点
1、二楼:中医专家门诊
2、康复中心-中医保养堂
七、参与人群:所有到院人群
八、宣传计划
(一)媒体投放计划
由于此次活动消费群体虽广,但个人消费额并不高,因此,考虑到成本,转做微信、网络推广比较合适。可在医院官方微信上面,各社区粘贴海报广形式,篇幅,连续官方微信头条推送。由品牌中心负责推广宣传
1、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期,期间以“又是一年“三伏天”·“冬病夏治”正当时”为主题,进行三伏贴和中医理疗健康宣传;
2、通过“冬病夏治”健康理念引入主题,以活动开展、专家、技术支持的形式,进行连续报道;
3、软文+硬广的方式,在活动开始前连续2期,进行活动预热;
4、活动开始后,至少做一期活动状况报道,主推专家、科室。后期,再根据情况,做跟踪报道;
5、统一用“又是一年‘三伏天’‘冬病夏治’正当时”系列报道的方式,在微信进行活动推广;
6、线上活动安排,参与方式:关注微信服务号,回复关键词“三伏贴”或点击菜单中“三伏贴”,即可线上报名预约。关注微信,线上预约报名“三伏贴”活动。
(二)宣传渠道:
各社区及合作单位:由社区公益部与社区服务部负责推广宣传
九、营销计划
1、院内营销由经营主管***负责,骨伤经营协助
2、康复中心由***负责
3、骨病门诊由***负责
十、营销政策
(一)、每营销一名
1、保守类给予**元
2、介入类给予**元
3、腔镜类给予**元
4、手术类给予**元
5、患者按疗程治疗出院为准,以现金形式给予奖励。十一、三伏贴的适应症
1、呼吸系统疾病: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体虚容易感冒。
2、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胃溃疡引起的胃胀、胃酸、胃痛等,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腹泻。
3、妇产科疾病:痛经、产后头痛、产后风等寒症。
4、其他:痹证--风湿类风湿引起的各种颈、肩、腰腿痛。
5、四肢寒凉怕冷,免疫低下。十二、三伏贴禁用人群与症状
1、阳虚火旺者禁用;
2、两岁以下的儿童、孕妇应慎用;
3、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者禁用;
4、过敏性湿疹、荨麻疹、糖尿病、严重心脏疾患者禁用。
第二篇:三伏贴工作总结
2017年冬病夏治三伏贴工作总结
2017 年“冬病夏治”三伏贴工作在中心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各职能科室的通力合作下,贴敷工作已告圆满结束,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准备充分,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同时联系速达广告公司印制宣传海报,放置中心大厅内,微信公众号推送三伏贴消息,提前告知广大市民贴敷的时间、地点、适应症及注意事项等。
二、敷贴时间初伏:7 月 12 日;中伏:7 月 22 日;中伏加强:8 月 1 日;末伏:8 月 11 日。主治:支气管哮踹,慢支,感冒,鼻炎,慢性结肠炎,慢性盆腔炎及风湿类风湿性疾病等。其次,与制剂室联系,及时置备药物,并就药物的配方、均匀度、细腻度等方面进行了改进与提高,把住了药品质量关。深得病友好评。
三、改革创新,方便群众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遵循“简、便、廉”的宗旨,中心在贴敷管理工作中进行了大胆改革创新,以方便广大群众。在高温酷暑的三伏天,大家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贴敷工作,加班加点,任劳任怨,为中心贴敷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今年贴敷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今年总挂号人次有 30 余人次,总贴敷人次30 余人次。
四、总结提高,为实现我中心“冬病夏治”贴敷治疗的可持续发展,树立权威,创立品牌,疗效是关键,只有疗效确定,研究贴敷疗法占天时地利人和之优势,中心将加强贴敷研究,不断提高疗效,把该项目做大做强,使之成为我中心中医特色的优势项目,广泛服务于广大民众。
本次贴敷工作的圆满完成,离不开中心领导、相关职能部门人员的共同努力和无私奉献,也离不开辖区居民的支持与配合。通过三伏贴贴敷服务,进一步加强了中心与辖区居民的联系,为更好的开展中医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7年9月3日
第三篇:2014年三伏贴的时间安排是怎样的
2014年三伏贴时间安排
又是一年三伏天,冬病夏治好时节!冬病夏治三伏贴属于中医传统外治法之一,根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使人体之阳气得天阳之助和药物阳气的疏通达到温阳利气,驱逐内伏寒邪,增人体阳气和免疫力,达到治病和养生的目的。深圳五洲医院三伏贴由国医专家配方,中医精髓专家出诊,采用名贵药材,中医特色的重点专科制作,正宗三伏贴更有效!“三伏贴”贴药最佳时间为每年 “头伏”、“中伏”、“末伏”、“伏后加强”的每一伏期间选择一天来进行贴敷治疗,每次贴敷最好间隔7-10天,连续贴敷3年至5年,病情重、病程长者,可终身贴敷。
2014年深圳五洲医院三伏贴时间如下:
初伏:7月18日
中伏:7月28日
末伏:8月07日
伏后加强:8月18日
第四篇:胶南市人民医院中医科三伏贴开展工作总结
胶南市人民医院中医科三伏贴治疗工作总结 在院领导关怀和领导下,在政工科、医务科的支持和帮助下,中医科医护人员团结一致、上下齐心,圆满完成了今年冬病夏治三伏贴贴敷工作,共为我市居民贴敷600余人次,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工作总结如下:胶南市人民医院中医科针对胶南地属沿海地区,易感风、寒、湿邪气,患者群中患慢性支气管炎、风湿及类风湿疾病、过敏性鼻炎的病人较多,采用祖国传统医学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对以上疾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我们科为方便广大百姓就近就诊,今年夏天积极的开展了此项工作。
中医科通过前期调研,对胶南地区常见疾病进行了筛选,以胶南地区常见的6个慢性疾病作为开展对象,组织全科医护人员学习三伏贴操作规范,通过业务讲座、PPT幻灯演示、模拟操作等方式,熟练掌握三伏贴操作规范,做到了全科医师人人都能标准操作。在入伏之前,中医科在院领导、政工科、医务科指导下,对贴敷工作进行了充分的动员与周密的计划,制定了宣传策划方案,通过导医台彩页分发、电子屏幕滚动播出、宣传栏宣讲,于2012年7月18日至2012年8月16日期间开展三伏贴治疗。活动开展期间,中医科特别调动人员,专人轮值,保证“三伏贴”工作顺利开展,保证“三伏贴”贴敷工作与中医日常门诊两不误,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操作,做好每一位患者登记,并选择部分患者进行电话回访,通过对患者贴
服后的疗效观察、回访,积累了穴位贴服的经验,为明年的工作开展打下了基础。全体医务人员齐心协力,共同为提高本次工作效率、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进行了准备。由于准备充分,本年贴敷工作过程秩序井然,克服了场地有限、医务人员不足、患者人数增加等客观困难。医务人员各司其职,流程顺畅有序,操作精准迅速,深受患者的好评。贴敷期间,院领导、政工科、医务科共同下门诊督导服务,许多患者表示人民医院中医科服务方便暖人心,明年、后年还将继续到人民医院中医科进行三伏贴贴敷。此外,很多首次来的新患者通过本次贴敷了解到了中医的优势,表示今后自己的慢性病将首选中医科就诊。
本次贴敷工作的圆满完成,离不开院领导、政工科、医务科、全体中医科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和无私奉献,也离不开我市居民的支持与配合。通过三伏贴贴敷服务,进一步加强了人民医院与我市居民的联系,为更好的开展中医科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中医科
2012-09-10
第五篇:针灸推拿康复理疗科三伏贴用药(标准版)(模版)
针灸推拿康复理疗科三伏贴用药
冬病夏治三伏贴配方
一、贴敷一号
组方 : 附片15g、麻黄10g、肉桂10g、细辛5g、白芥子10g、延胡索10g、乳香10g、没药10g、血竭10g、白芷15g、冰片5g等研粉
功 能:散寒除湿、活血通络、扶正祛邪、增强免疫力。
1、颈椎间盘突出。穴位:肩中俞(双)、大杼(双)、大椎、身柱、阿是穴、天柱(双)。肩中俞(双):背部,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2寸。
大杼(双):背部,第1胸椎棘突下,前正在线旁开1.5寸。大椎:后正中线,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身柱:后正中线,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天柱(双):斜方肌外缘后发际凹陷中,后发际正中旁开1.5村
2、腰椎间盘突出。穴位:肾俞(双)、志室(双)、腰阳关、阿是穴、环跳(双)、腰加脊、命门等。
肾俞(双):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志室(双):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腰阳关:腰部,第4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上。
环跳(双):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的交点。腰加脊:腰部,腰椎正中旁开0.5寸。命门: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3、膝关节退变、骨质增生。穴位:膝眼(双)、阳陵泉(双)、膝阳关(双)、梁丘(双)、血海(双)、伏兔(双)、阿是穴。膝眼(双):髌韧带两侧凹陷中。
阳陵泉(双):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中。
膝阳关(双):膝外侧,阳陵泉上3寸,股骨外上踝上方凹陷中。梁丘(双):大腿外侧,髂前上棘于髌底外侧端连线上,髌底上2寸。血海(双):大腿内侧,髌底上两寸,骨四头肌内侧隆起处。伏兔(双):大腿外侧,髂前上棘于髌底外侧端连线上,髌底上6寸
4、肩周炎。穴位:肩髃、肩髎、肩前、肩井、天宗、膘俞、肩外俞、手三里、阿是穴等。
肩髃: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伸时,肩峰前下方凹陷中。肩髎:肩髃后方,臂外展时,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肩前:腋前皱襞顶端与肩髎连线中点。肩井:大椎与肩峰端连线中点。
天宗:肩胛冈下缘中点与肩胛下角连线的上1/3与下2/3交点。肩外俞: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手三里:曲池下2寸,阳溪与曲池连线上。
5、风湿性关节炎
曲池、足三里、外关
阳陵泉、绝骨、曲池:肘横纹外侧端,尺泽与肱骨外上踝连线的中点。足三里:小腿外侧,犊鼻下三寸。
外关: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阳陵泉(双):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中。绝骨:小腿外侧:内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二、贴敷二号
组方 :白芥子、延胡索各30克,甘遂、细辛各15克,麝香1.5(白芷15g代),川贝
15、麻黄
10、冰片10g、生姜汁适量。
功 能:止咳祛痰、解痉平喘、扶正祛邪、增强免疫力。
1、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咽炎、鼻炎
主要穴位:天突、肺俞(双)、大杼(双)、列缺、大椎、厥阴俞(双)、风门(双)、大椎、膏肓(双)、中府(双)、肾俞(双)、脾俞(双)。
备用穴位: 天突
1、定喘
2、心俞2 天突:颈部,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肺俞: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大杼:背部,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列缺: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肱骨绕肌与牟长展肌腱之间凹陷中。大椎:后正中线,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厥阴俞:背部,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风门:背部,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膏盲:背部,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中府(双):平第一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6寸。肾俞(双):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脾俞(双):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定喘: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心俞: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2、哮喘
穴位: 肺俞、百劳、膏肓、肾俞(双)、列缺、定喘、天突、肺俞(双)等。
百劳:大椎穴直上2寸,后正中线旁开1寸。
肺俞: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膏盲:背部,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肾俞(双):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列缺: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肱骨绕肌与牟长展肌腱之间凹陷中。定喘: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天突:颈部,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肺俞: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3、胃病、腹泻。
穴位:脾俞(双)、足三里(双)、中脘、天枢(双)、肾俞(双)、胃俞(双)、内关、公孙、等 中脘:脐中上4寸 天枢(双):脐中旁开2寸
胃俞(双):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内关:腕横纹上2寸,掌长伸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公孙:足内侧第1趾骨基底前下方 脾俞(双):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足三里:小腿外侧,犊鼻下三寸。
肾俞(双):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三、贴敷三号 巴豆2克,吴茱萸6克,肉桂3克,生姜汁少许。
适应症、虚寒性便秘
取穴
神阕、足三里、气海
神阙:脐中
气海:脐中下4寸。
足三里:小腿外侧,犊鼻下三寸。
四、贴敷四号组方:麻黄5g、白芥子5g、细辛2.5g、甘遂2.5g、白芷5g、制川乌5g等中药碾粉姜汁调之。
适应症、变应性鼻炎
选穴:大椎穴、肺俞(双侧)、肾俞(双侧)、天突、内关等。大椎:后正中线,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肺俞: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肾俞(双):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天突:颈部,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内关:腕横纹上2寸,掌长伸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五、贴敷五号
毛莨、白芥子、老虎草、独蒜头任选一种。
适应症、风湿性关节炎
取穴
曲池、足三里、外关
阳陵泉、绝骨、曲池:肘横纹外侧端,尺泽与肱骨外上踝连线的中点。足三里:小腿外侧,犊鼻下三寸。
外关: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阳陵泉(双):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中。绝骨:小腿外侧:内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六、贴敷六号、吴茱萸60克,槐花30克,珍珠母30克,米醋适量。适应症 高血压
取穴
神阕
涌泉
七、贴敷七号:白芥子5克,细辛、甘遂、玄胡各2克,麝香1.5克,姜汁适量。
适应症 :过敏性鼻炎
取穴
肺俞、百劳、膏肓
神阙:脐中
涌泉: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
冬病夏治——三伏贴
药物组方:
1、麝香、细辛、麻黄、延胡索、肉桂、甘遂、白芥子、生姜汁
2、生白芥子、延胡索、生甘遂、细辛和冰片, 其剂量比例为1 ∶1 ∶0.5 ∶0.5 ∶0.1。
3、陕西中医学院樊哲教授:白芥子30 g,延胡索30 g,甘遂15 g,细辛15 g,研为细末,加冰片15 g,麝香1g.混合后生姜汁调和。白芥子、细辛、甘遂和延胡索可以作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的基本药物, 主要加减配伍药物有生姜汁、麝香、麻黄、肉桂、冰片。方药分析:
白芥子性味辛、热,具有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之功;朱丹溪曰: “痰在胁下及皮里膜外, 非白芥子不能达。
细辛性味辛、温, 具有温肺化饮;祛风散寒, 通窍止痛作用; 延胡索性味辛、苦、温,具有活血、利气、止痛之效; 甘遂性味苦、寒,具有泻水逐饮的功效。
生姜汁性味辛、微温,具有温肺止咳、驱散寒邪之功;麻黄性味辛温, 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作用; 肉桂性大热,辛、甘, 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 经的功用。
其中,少量冰片、生姜汁引脾肺经, 冰片味辛气香, 芳香走窜, 有引经、透皮作用。贴敷穴位:
1、肺俞、天突、膻中、膏肓、膈俞、定喘、大椎、心俞、肾俞、脾俞。
膻中:前正中线,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膈俞: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2、肺俞是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的基本穴位, 主要配伍穴位有膻中、大椎、定喘、膏肓、天突,临床应用中可以结合中医辨证论治选用心俞、肾俞、脾俞等穴位。
3、穴位配伍意义:
肺俞是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最基本的穴位,是肺的背俞穴,主治咳嗽、气喘、胸满、背痛、潮热、盗汗、骨蒸、吐血、鼻塞等中医辨证与肺相关的病证。
膻中为心包募穴, 又是八会穴之气会,体气机的作用。定喘为经外奇穴, 善治咳喘。
大椎为人体诸阳经的交会穴, 具有振奋人体一身之阳的作用。膏肓是治疗久病虚损的保健要穴。
肾俞、脾俞和心俞是肾、脾、心三脏的背俞穴, 也是治疗相关脏器疾病的重要穴位, 咳痰喘等病症中医辨证论治一般与肾、脾、心三脏具有密切的关系。
4、主治病症:
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哮喘、体虚容易感冒、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间质病变、变应性鼻炎、咽炎、扁桃体炎等。
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腹泻、消化不良、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
风湿免疫性疾病: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颈椎病、腰椎病等。
妇科疾病:痛经、月经不调等。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肌炎等。
神经系统疾病:荨麻疹等受凉易发作的疾病。
历史来源:源自清代张璐《张氏医通》的冷哮方。《张氏医通·喘门》云: “冷哮„„夏月三伏中用白芥子涂法,往往获效。方用白芥子净末一两,延胡索一两,甘遂、细辛各半两,共研细末,入麝香半钱,杵匀,姜汁调涂肺俞、膏肓、百劳等穴。” 理论依据:
“三伏贴”贴膏是在中医“冬病夏治”、“治未病”理论指导下, 配合了现代医学“透(经)皮给药系统”理论, 体现预防为主的思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曰: “夫四时阴阳者, 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其意思是春夏顺应阳气升发、万物始生之特点, 秋冬顺应万物收敛闭藏、阴气渐生之特点。将其理论应用于“三伏贴”则是指利用夏季气温高, 人体气血旺盛, 腠理开 泄, 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 来进行穴位贴敷, 此时药力更易直达脏腑, 达到激发正气, 扶正祛邪,平衡阴阳的目的, 使人体达到“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的状态。
“三伏贴”是在夏季三伏天,将中药贴敷于穴位(所谓“天灸”)的一种内病外治、冬病夏治的方法。“三伏”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节,根据中医“天人相应”的理论,人体的阳气在“三伏”也达到最高峰,此时人体阳气最旺,气血充盈,气机条达,经络通畅,俞穴最为敏感,是恢复人体阳气最佳时机,此时若以阳克寒, 驱散患者体内的阴寒之气,将冬病之邪消灭在蛰伏状态,对防治疾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作用与优势:
“三伏贴”通过每年3次外用给药而治疗内脏疾病, 不但疗效显著, 且经济、方便。现代药理研究发现, 经皮给药, 药物通过皮肤吸收而进入人体血液系统, 减少了消化道及肝脏对其分解破坏, 使其药效发挥更加充分, 同时也减少了药物对于消化道的刺激作用。穴位敷贴能通过神经反射激发机体的调节机制,使其产生抗体, 并改善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兴奋性,使人体各脏器的功能恢复平衡, 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机体的过敏状态, 改变不良体质, 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现代医学认为,药物敷贴脊柱胸段两侧的穴位,能刺激人体位于胸段的交感神经节(椎旁节),降低迷走神经的紧张度,兴奋交感神经,使气管黏膜的血管收缩,炎性渗出物减少,解除支气管的痉挛状态,对 气的阻力降低,通气功能得到改善,从而达到止咳平喘的目的。每次每个穴位贴敷时间一般为1-2小时,不超过4小时。
一,中药敷贴的研制
备选中药:白芥子、附子、半夏、天南星、丹参、肉桂、丁香、山奈、细辛、甘遂、延胡索、乳香、没药、白芷、血竭、王不留行、青皮、厚朴等等
根据治疗病种,分别组合成数个配方,如:1号方、2号方等,研磨成粉备用。应用时,用生姜汁和成丸用胶布敷贴于所选穴位上,记录时间,并告知病人应该贴多长时间。
穴位阐释
背腧穴:脏腑经气输注于背腰部的穴位
募穴:脏腑经气汇集于胸腹部的穴位 腧募配伍是治疗脏腑病症的重要方法。交会穴:两经以上相交的穴位,治疗功能较强。
大椎:督脉经的重要穴位,位于后正中线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与手三阳经交会,主一身之阳气。
肺俞与中府:肺之腧募相配,调节肺脏功能。肾俞:肾为先天之本,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根。
脾俞:脾为后天之本,在五行属土,为金之母,培土以生金。
敷贴方法
将中药配方研制成末,调成膏状,做成直径约0.6cm大小的丸,置于约6×6c㎡胶布上,贴压于穴位上。
根据病种选用不同的配方,敷贴时间也不一样。
呼吸系统疾病的配方,成人敷贴4~6小时,儿童敷贴2~4小时。
注意事项
贴药后如皮肤出现水疱,应注意保护好创面,避免抓破引起感染。敷药的当天以及次日不能吃生冷、海鲜、辛辣食物。还有易化脓食物,如牛肉、鸭、鹅、花生及其他煎炸食物,不洗冷水澡。三伏灸疗法虽然有较好的效果,但所用中药有些为有毒之品,有些对皮肤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故孕妇、年老体弱、皮肤过敏等患者应慎用或禁用。敷贴期间应禁食生冷刺激性食物,不要贪凉,不要吃肥甘厚腻、生痰助湿的食物,禁食海鲜、虾等易发物,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每年施术应在初伏、中伏、末伏第一天的上午11时以前(此时阳气生发,施术为佳)各贴药1次,连贴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