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新课改论文 《讲究教学艺术激发学习兴趣
浅谈教学艺术与激发学习兴趣
当前教育界提出的“愉快教学”模式,正是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定为“愉快教学”的基础。而学习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只有激发兴趣,学习才会变得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教师的正确诱导。那么语文教学应该怎样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我认为,这就必须讲究教学艺术。而教学艺术的内容十分丰富,下面仅从教学语言、教学情感和教学气氛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精心设计教学语言
阅读既要通过对课文的语言的分析,引导学生学习语言,也要用教师对课文理解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语言教育。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每节课都要根据不同类型课文,精心设计教学语言,使导言、结语、讲述、点拨、小结等都力争达到明晰,富于启发性,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教学《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我巧设悬念,设计了这样的导言:“同学们,这节课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地方。”学生一听精神大振,跃跃欲试。我马上接着说:“什么地方呢?”说完板书:桂林。“哦!”学生恍然大悟,议论纷纷。没去过的学生产生疑问:桂林在哪里呀?那里是怎样的景象呢?而去过的学生则大谈桂林风景之美。这时,我顺势引上一语:“桂林是我国著名的旅游风景区,她的美丽吸引了广大的中
外游客。谁知道桂林什么最吸引人?”去过桂林的学生马上回答:“桂林山水!”我接着说:“对!桂林山水甲天下,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美丽的桂林山水!”接着把课题板书完整:桂林山水。这样的导言,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更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山水的感情,从使学生在愉快而热烈的情绪中投入学习。当然,设计导言因文而异,方法大概有以下几种:以中心命题的课文,适宜“开门见山,直接释题”;那些节选的文章,则需要“交代出处,简介作者”;成语故事、童话、寓言一类的课文,可以在导言中“揭示中心,说明道理”„„总之,导言应当鲜明而富有启发性,简洁而富有艺术性,既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又可引导学生定向思维。
一篇课文,导言固然重要,斟酌结语也不容忽视。结语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可以结合板书设计,有的可照应导言设计,有的应扣准文题设计,有的应抓住中心设计,有的应根据写作特点或训练要求设计,从而达到“课尽趣尚浓”的效果。还是《桂林山水》一课,我结合板书设计了这样的结语:“同学们,游览结束,桂林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学生马上随着老师的手势,借助板书,同老师一齐吟诵:桂林山水甲天下,那里的山又奇又秀又险,那里的水又静又清又绿,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人们
荡舟漓江简直就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样一来,课虽然结束了,但意犹未尽,给学生留下了继续学习的艺术空间。
二、巧妙引导体会情感
在教学中,只有教师教课入“情”,学生读书才能入“境”。讲课总要带着一股激情,才能激发学生情感,使学生也想像老师那样投入情感,倾情阅读。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的:我先用带感情的描述,把学生带入情景:一个又阴又冷的大年夜,一个可怜的小女孩,光着头,赤着脚,哆哆嗦嗦地走在街上卖火柴。再引导学生了解小女孩是怎样卖火柴的,让学生体会,在那贫富悬殊的社会里,穷苦的小女孩受尽了欺凌和痛苦;接着启发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去想象大年夜街头的情景,体会富人们是如何欢度佳节的,再让学生把穷富两方对照,联系起来体会,唤起全班学生对小女孩的无限同情。我又进一步引导学生们想象课文中所描绘的闪亮明旺的大火炉,冒着香气的烤鹅,点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的圣诞树,并且启发学生与可怜的小女孩的悲惨处境对比,然后把课文各部分内容联系起来,就使学生进入作者创造,老师再创造的情景中,更进一步激起他们对小女孩的无限同情。进而再一步要求学生思考:作者是怎样动用想象的艺术来抨击那个人压迫人的不合理的社会,以表达作者对小女孩的深切同情的。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不断地随着老师的引导,在十分活跃的状态下得到训练和发展,学生的情感也同老师和作者的情感产生了共鸣,很好地领会了文章的中心。
三、注意创造课堂气氛
语文教学中创造一种轻松、和谐、风趣、愉快的课堂气氛是十分必要的,学生可以在这种愉快的氛围中努力学习和探究。要想形成这样一种课堂气氛,首先教师必须尊重学生,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把学生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样学生才敢于大胆发言,才敢于自由争辩。而当学生一旦认识到自己的探索成果,那种焕发出来的自信心,以及由此诱发出来的智慧潜力往往是超出教师意料的。
教学《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划分段落时,课堂上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是将全文分为两段,根据地点的变化来分;一种是划分为四段,他们是依据话别对象的变化来分:先写跟大娘告别,接着写跟小金花告别,再写跟大嫂告别,最后写跟所有亲人告别。课堂上双方据理力争,无论从人数上,还是从理由上,后者都占了优势。经过认真分析,我当即表态,两种说法都对,因为各有道理。学生们各自带着胜利的喜悦,学得有滋有味。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达到了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注意讲究教学艺术,激发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在学中得到快乐、在研究中获取知
识、在探索中提高自主参与的意识和能力,进而能创造性地学,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第二篇:激发中学生学习语文兴趣论文
【摘 要】在教育改革春风的吹拂下,那种严肃、古板的“学究式”课堂早就为人们所唾弃,而“寓教于乐”的快乐教学法已得到人们的共识。那么,新世纪的语文教师应该如何适应新形式下的语文教学呢?那就是他必须使自己的语文课堂活跃起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从而达到“以乐促教”的目的。
【关键词】中学生 语文 兴趣 激发
一、新颖有趣的开讲,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探寻知识、追求发展的内在动力。讲究教学艺术的教师都知道这个道理:“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皮亚杰语),因而在开讲时,总是力图用各种手段来调动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生求知得能、探奇觅胜的强烈愿望,采用灵活多变、寓教于乐的新颖形式,启发学生思维,促使他们形成最佳的心理状态。如在讲读《在烈日和暴雨下》这篇课文时,是这样开讲的:
师:现在,我让大家猜个谜语,看谁猜得最快。谜面是“千年老屋”,打一作家名。
生:(踊跃发言)老舍。
这个开讲用谜语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一下子就把学生引导到熟悉课文作者,进而到理解课文上来了。
二、运用新异刺激,唤起好奇注意
中学生具有好奇的特点,根据语文学科教学的特点和学生认知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选择一些从表面看来似乎与课文内容没有多大关系又是紧扣课文内容的刺激。
1.运用新异刺激,唤起好奇
一般来说,刺激的新颖性、醒目性、变化性、奇特性等,容易唤起好奇心,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探究。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尽量采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消除单调感、枯燥感、疲劳感与厌倦情绪。这就如长期吃一种菜,尽管它是山珍海味,我们也会觉得烦腻而无味。学生听课也像品味菜谱一样,老是听一种教学模式,也味同嚼蜡,哪来的兴趣可言!
2.做与课文有密切联系的实验
新《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形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在于能让学生实行自我教育”。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来学习课文,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理解课文,而且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3.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实践证明:学生更喜欢自己“吃饭”。在讲读《斜塔上的实验》这篇课文,学生最感兴趣的是伽利略做的两个实验。所以,我就先布置学生回去准备实验,第二天在课堂上演示,还要求学生变换文中所介绍的条件,再做一个实验,注意观察实验结果。学生对此更是“乐此不疲”,每人都准备充分。很多同学都踊跃上台表演,其他同学都聚精会神地看着,课堂上好像有许多小“科学家”在搞创造。一个个动作小心谨慎,惟恐失败。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对此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此同时,还深深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三、创建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使用有趣的材料或变换各种教学手段
我喜欢赵本山、黄宏的小品和冯巩、牛群的相声,他们的表演总能给人们带来快乐轻松的笑声和愉悦的享受。当时,我就想能否将他们的表演才能引入课堂呢?然而教学中的“趣”又不同于相声、小品演员的“趣”,教学中不能哗众取宠,教学中的“趣”应体现教师的睿智、才华和能力。课堂中的“教”与“学”是互动的,课堂教学不仅是教师的精彩表演,还要起好“导”的作用。
课堂中的趣味性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
对于语文教师而言,幽默的语言是其基本素养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如能适时地借助幽默的语言,可以打破课堂的沉闷气氛,增强感染力,启迪思维,使学生精神振奋,在谈笑和谐之间轻松愉快地掌握应有的知识。
有时为了使课文内容上下衔接,或为了更确切、更形象地阐述某一重点问题,或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用与语文相关的内容作为引语,以达到让学生更好地揣摩语言的目的。
让语文课掌充满和谐的情韵,还需要教学手段的灵活多样。于漪老师关于语文教学的实践和理论,以及她的教学成就,在国内外都产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影响,她对语文教学贡献是有口皆碑的。然而,迄今为止,她没有提出过具体的教学模式,这并不是反对教学有模式,而是说教学模式要在现代科学思想的指导。在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的前提下,提倡多样化,而不要把一种模式绝对化,教学模式多样灵活,才能给学生带来多品味的“菜谱”。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产生,才能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
1.录像播放,激发兴趣,加深印象
科学测试表明:单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25%,单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而如果视听同时作用记忆效果可达65%。语文教学《“诺曼底”号遇难记》运用录像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音画同步同时刺激学生,学生受到极大的震撼,感受到了当时场面的真切悲壮,惊心动魄,感受到了哈尔威船长在猝不及防的海难关头,勇于决断,沉着指挥,忘我救人的英雄形象。
2.运用多媒体,有利于学生分析综合借助课件把重点段落的分析过程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对整个分析过程一目了然,能够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知和总体把握,获得完整印象。
3.就教学内容组织学生游戏或模拟
怎样才能使语文课堂活跃起来呢?我认为,要把语文课“讲话”,做到快乐教学,首先就要求语文的组织者——语文教师具有一定的表演天赋和表演能力。他应该根据课堂的需要,随时扮演一个游戏的组织者,乐趣的传播者,或者活动的表演者。只有这样,新世纪的语文课堂才可以摆脱单调、乏味的现象,以崭新的姿态走向活跃、开放、丰富多彩。好奇贪玩是孩子的天性,老师如果能投其所好,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做游戏或模拟,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总之,教贵有法,教无定法。“真正掌握一种教学法的教师,他是会随机应变的,他们的教室是生机勃勃的,而关键在于一个‘活’字。”(吕叔湘语)所以,只有灵活地运用激发艺术,才能更有效地为提高语文课掌教学效率服务。
第三篇:小学语文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论文
摘要:小学语文学习兴趣是一种比较广泛的社会性动机,它是在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的影响下,逐渐形成起来的。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倾向,是一种潜在的力量,我们需要通过学习实践使它激发出来,并保持一定程度的稳定,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以此来推动自己的学习并从中得到满足,本文主要介绍了小学语文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学习兴趣;吸引;快乐
学习兴趣是一种比较广泛的社会性动机,它是在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的影响下,逐渐形成起来的。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倾向,是一种潜在的力量,我们需要通过学习实践使它激发出来,并保持一定程度的稳定,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以此来推动自己的学习并从中得到满足。
俗话说“良药苦口”,很多人怕吃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就在“药”的表面裹上一层糖衣,于是吃药便不再成为负担。现在有的学生认为学习是件苦差事,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很多,但关键是因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不得当。经常使用严格纪律来约束学生,使之在短时间内听从教师的指导,这种有如在强迫下进行的被动学习,引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既谈不上积极,也谈不上主动,不可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就想:“能否也将语文知识裹上糖衣,让他们喜滋滋地吞下去,不也照样达到预期的目的?”那么教学中如何令语文课趣味无穷,从而深深地吸引学生呢?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尝到语文课的“趣味”。
一、志向激趣
“志”就是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信心来自于志向,动力产生于信心。平时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利用各种方式,经常向学生宣讲学习目的,使他们明确自己的历史责任,把自己的学习与个人前途、家庭利益、国家发展、民族命运联系起来,从而激发学习动机。例如,让学生了解许多有成就的名人都是由于学好了语文而走上了成材之路。懂得“事在人为”“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让他们明白只有学好语文才能学好其他各门功课,才能博学多才,全面发展,也才能成为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贡献的杰出人才。
二、情感激趣
营造情感气氛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一种重要手段,因为它能诱发学生激动愉悦的情绪,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创造出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能很好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怎样来营造这种情感氛围呢?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要努力以自己的人格来使教学有兴趣。”所谓人格是指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要具备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有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教学艺术,也就是教师要用爱心、用真情、用本领来营造情感氛围,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心和真情体现在教师的眼神、笑容、嗓音和行为上。教师要用一往情深的眼神、和蔼慈祥的笑脸、柔畅亲切的嗓音及简洁优雅的手势滋润学生的心田,拨动他们的心弦,让他们在爱的长河中,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
三、语言激趣
教师的语言有趣味,它首先应该是准确、清晰、精炼,其次还要生动些、形象些、富于感情。那种枯燥的讲解、干巴巴的说教、罗里罗嗦的重复、口头语不断的语言,只会使学生乏味腻烦,产生逆反心理或进入“半睡眠”状态,直接阻滞学生对知识的接受。例如讲《鸟的天堂》一课,如果导入新课只说“现在学习巴金的散文《鸟的天堂》”就不会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如果换成这样的语言导入:“我国南海之滨的广东,有闻名中外的风景区——天马河心的小岛,一株五百年的古榕,独木成林,浓荫覆盖着整个小岛,林中栖居着成千上万只鸟。那里是鸟的世界,鸟的天堂。巴金游览后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散文《鸟的天堂》。文章对大榕树和栖息在树上的鸟,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做了精心的、栩栩如生的描绘,展现了鸟的天堂的优美和情趣,使我们有一种历历在目,身临其境的感觉。大家想不想学习这篇文章啊?”寥寥数语,就可以拨动学生求知的心弦,他们就会以愉悦的心境进入阅读和理解课文的教学之中。
四、绘画激趣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美丽的画面,尤其是古诗,更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说。学习这样的课文,不妨引进绘画手段,让学生画画说说,体会思考与创造的乐趣。如古诗《村居》描绘的是早春二月乡村田野的迷人景色和散学儿童竞放风筝的欢快场景。
当然,激趣的方法还有很多,如录像激趣、游戏激趣、竞赛激趣、讲故事激趣、谜语激趣等。不管采用什么方法,目的都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感受语文课的快乐。
第四篇:教学法论文:完善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完善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教学艺术的概述
教学艺术就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语言、动作、表情、色彩、音乐、图像等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将知识与审美综合起来,使学生在愉快中能高效率地进行学习的精湛的教学技能技巧。教学艺术是教师追求的特殊教学境界。
教学虽然可以称为艺术,但是却不能把它简单地等同于艺术,因为教学作为艺术有它区别于一般艺术的特殊之处。并且正是这些特殊性,使教学成为一门特殊的艺术。因此具有审美性、主体性、独创性、教育性、科学性、实践性等特点。
二、教学艺术的结构
教学艺术表现在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并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从结构上看,教学艺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备课艺术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只有认真地,创造性地备课,才能写出高质量的教案,确保上课的成功。
如何把握教学大纲和处理教材?----充分知透,灵活处理。
如何设计教学,编写教案?----探索编写方法,应遵循的基本要求。 如何设计版本-----扳本是设计现及设计的基本要求。 如何运用教学的媒体和方向 2.授课艺术
授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也是整个教学艺术的重要部分。
启发性教学的艺术--技巧,基本要求和方法。
教学的语言艺术--语言的灵活运用、要求、技巧和机智,从语言和非语言两方的。 课堂提问艺术--提问应注意的问题类型和提问的技巧 组织讨论的艺术--课堂讨论的组织形式和具体方法。 运用教学的媒体的艺术--常规教学手段和电教媒体。3.课堂管理艺术
教师在课堂中重有教学与管理的双重任务。好的教师往往又是优秀的课堂管理者。课堂管理既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赖以进行的保证。
课堂教学的常规管理艺术--怎样建立课堂教学常规和良好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中处理问题行为的艺术--对课堂问题行为的分类和认识。处理问题行为的策略和技巧
课堂教学中运用教学机智的艺术--怎样调动发挥教学机智去处理偶发事件 4.教学优化艺术
仅从局部出发来研究教学艺术,还不是以使教学艺术达到出神入化的完美境界,也不一定能取得最佳的效果,因此,必须从整体的观点出发来研究教学艺术。
教学要统一优化运行艺术--课堂教学各要素的最佳组成结构,怎样发挥课堂教学的整体效应。
教学信息的优化调理艺术--怎样调节控制教学信息质量
教学过程的优化控制艺术--课堂教学控制的内容,方法,教学情感的优化作用。教学心理状态的优化根据艺术。
三、利用教学艺术技巧,完善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教学语言表达 教学语言是师生教学的基本的和必要的素养,是教学艺术的一个基本和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教学语言表达的技巧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并影响着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教师应该掌握并能熟练运用语言表达技巧。
⑴准确精练 写字规范
教师的教学语言所表达的信息定义终于只有被学生接受,不能构成真正的教学活动,才能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因此,教师上课时应使用准确清晰,规范的语言,确保语言的逻辑性和形字性。因此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语言本身准确不能含糊其词
语言链接清晰,不能前言不搭后语 发音咬字清晰准确以免引起误解
语言规范化,语法修 辞通顺,不能词不达意 语言精练,简洁明快
⑵生动含蓄 风趣机敏
这样才能使教学充满魅力,启迪学生思路。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
生动含蓄表现为,表达语言时寓于情趣,活泼形象,含而不露,耐人寻味。
风趣机敏则表现为: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生动的叙述和形象的描绘,适时插入一些颇具情趣的故事幽默逗人的比喻或发人深思的典故,成语等。使讲课充满趣味性。
⑶喜怒哀乐 寓于情感
教师仅仅讲清教材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而运用情感的力量,借助于寓于情感的语言,才能增大教学的 教育能量
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有情感色彩,应该根据教材的思想内容,表现出恰当的喜怒哀乐,在是非、善良、美丑面前表现自己爱憎分明的态度,这样才会引起学生的共鸣,激起他的感情的波澜,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⑷抑扬顿挫,节奏和谐
课堂教学语言要求有层次、有停顿、发音要洪亮,说话速度快慢适宜,语调高低自然。这样才能使学生听起来从容不迫,有板有眼,能思、能记。
⑸富有深刻、渗透教育性
教师应尽量选用富有教育意义的语言,选用造句,例题巧解,举例做比等都要合乎教育性要求,并做到语言文雅、纯洁,不说粗、野、脏话。
教学语言的教育性可以“显于外”表达,给学生以提醒、激励、批评,也可以“藏于内”暗示,蕴涵在科学与幽默之中,令学生深思,回味。
2.课堂体态语表达
有声的教学语言固然是表达思想传授知识的这样工具,但是它有言不尽情,词不达诣的时候,而课堂教学中的体态语言则可以起到补充完美口头语言,表达感情,传授知识的作用。
⑴类语言及表达技巧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准确的使用类语言,在声调,音调,音速,喜怒哀乐等方面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需要恰当运用,如笑声的利用,可以分为善意的笑,幽默的笑。会心的笑。但是不管那一种,却有一定的感到力和影响力。
⑵面部表情是心灵的“晴雨表”,它以最灵敏的特点把具有各种复杂变化的内心世界最快的反映出来。眼睛则是“心灵的窗户”,是面部表情最寓于表现力的部分。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做到善于用“脸孔”“说话”和表演。做到端庄中带微笑,严肃中带柔和。只有和蔼亲切的面孔才能给学生一种愉快的感觉。
教师还要善于运用眼神来“说话”和“解惑”做到运眼有神,寓于变化或表示肯定,赞扬,或表示否定,批评或光炯炯透出严厉,或目光带笑透出柔和,总之,教师的棉部和眼神既要自然亲切并追求美感,又要稳定中有变化。
⑶头和手势及其表达 头和手势的使用也是体态语表达的重要形式,其运用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学生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和教学内容的理解领会。它如手的姿势可以表达肯定,默许,赞扬,批评等语言难以表达的感情,恰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善于运用头的摆动来表达意图,例如,当学生回答问题正确,可轻轻的点头,点头可以起强调暗示和鼓励的作用。
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手势的作用,做到自然,舒展,大方,注意活动频率和摆动幅度。灵活,恰当。一般说来,只有在突出教学易点和难点,或加强语言的威力,或表达关键词语和意图是才使用手势。
⑷体态姿势及其表达
体态姿势由身体的动作和造型组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是自己的体态庄重,和谐,站立要稳重,有力,给人以挺拔活跃之感,切忌懒懒散散,歪歪斜斜,总之,教师应该讲究举止大方得体,风度质朴和谐,造型挺拔有力,动作潇洒自如。
3.课堂提问及板书设计 ⑴课堂提问的技巧
课堂提问可以用来检查学过的知识,引出新的课题,了解并发展学生的思维,调节课堂上的信息反馈,吸引调动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必须做到:
循循善诱 注意启发
教学提问应该有启发性,所提的问题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引起学生的探索活动,从问题的设计,方向的把握,内容的扩展与深入,直到引出结论,教师始终都应该遵循启发诱导原则,不能为提问而提问。
重点突出 难易适度
课堂提问应该指向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提问中求得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和强化。所提的问题都要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又要使学生经过认真的思考够能做出答案。
面向多数 以点带面
教师提问应该面向全体学生,然后选择提问对象这样可以吸引所有的学生积极参加思维活动,促使每一个学生心理上拟出一个假定答案。当全体学生过于高度集中回答 状态时,教师再指明答案,这样就能做到“提问一人全班受益”的效果。
联系实际 区别对待
教师的提问要考虑学生的已有水平和准备难度,使学生产生兴趣,并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学习基础区别对待。
⑵板书设计的艺术
板书是教学基本手段之一,在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1、它能引导和控制学生思路。有助于学生抓住重点和难点问题。
2、能表现知识结构和内在联系,有助于学生理解并做好笔记形成知识网络体系,能引导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有助于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
板书设计是一种艺术,在教学中,为增强板书效果教师应该注意:
布局合理 简明扼要
板书一般分为正板书和副板书两种。正板书往往是教师授课时的提纲,即讲授的内容要点,论点论据,逻辑层次。副板书是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写的一些生字,概念、术语、符号、年代、数据等。一般来说正板书应该设计在黑板的左中侧,副板书应该在右侧,正板书一堂课中不得擦掉,副板书则根据需要随擦随写。正副板书的版画分配书写数量都应该合理布局,精心设计。
板书还应该做到言简意明,提纲要领,画龙点睛,板书不能过多,过杂,过繁,应该“少而精”“精而活”。
准确科学 有的放矢
板书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和准确性,字的笔顺,词,的搭配,线段和图式勾画都须科学准确,同时,板书还应该有鲜明的目的性,不能盲目板书,信手挥洒,应该力求做到当书则书,当略则略。
书写美观 字迹工整
板书本身只有示范作用,整齐端庄,秀丽的板书能增强教学效果,吸引学生注意。因此,教师对板书的书写必须注意美观,大方,工整,秀丽。板书时应该做到:笔顺正确,大小均匀,字距相当,行距相等,书写饱满,富有神韵。
书之适时 擦之有序
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掌握好板书的时机,并与口头讲解有机结合,板书适早,回影响听课效果,适晚,则降低板书的作用,甚至干扰听课。主板书要保持好,副板书随擦随写。
形式多样 因人制宜
板书设计要考虑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师能力等因素。形式多样,因人制宜,灵活掌握。还可以用幻灯投影等在课堂教学需要是适时显现出来。
4.组织教学与课堂管理
⑴组织教学的艺术
组织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必要组成部分,一堂好课不仅表现在讲授内容 与结构的精心设计上,而且也表现在教师的高超的组织才能组织学生活动,有效地利用每一分钟,使学生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
组织教学应该贯穿于一堂课的始终
①组织好课堂教学的开端
好的课堂教学应该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使学生注定集中。为此,教师应该注意 抓好课堂教学开端的组织,首先应该力求做到:精神饱满,从容大方地登上讲台,查看全体同学,并请同学做好听课准备,如果学生仍处于课见活动的兴奋状态,教师就不必急于讲课,而用其他方式稳定课堂秩序,然后在讲课,其次应该做到:巧妙的导课,以趣引思,或用短小精辟的小故事,因势利导,或用生活中的生动实列给以启发,或提问先前课程内容,温故导薪,或演示实验搭桥铺路。当然,导课没有固定的模式,每个教师都可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创造性的设计和运用。
②组织好课的进程
课的任务主要是在课的进程中完成的,因此,教师应注意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组织教学,是讲的活动与学生学的活动统一起来,教师应按照学生掌握知识的四个阶段组织课堂活动,既感知教材,理解教,运用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并在组织各个阶段的教学活动时环环相扣,逐步深入,切忌平均使用力量。同时,教学方式要间隔变换、有动有静、动静搭配、讲解、提问、演示、练习„„可不断变换,有机结合。
③组织好课堂教学的结尾。
教学应该有头有尾,善始善终。好的结尾能起到归纳总结、强调重点、留下悬念,引导听读学习活动等作用。课堂教学结尾是整堂课的“点睛之笔”,教师应合理地设计,充分地利用它。课的结尾应紧扣教学内容进行,并注意与开头遥相呼应,不要游离主题。课的结尾还应注意在横断面上结束,即讲授内容告一段落,或讲完一个问题时,以保证教学内容的系统连贯,相对完整。
总之,课堂教学的开头、过程、结尾应该精心设计、巧做安排,既使之各具特色,有使之相互联系、一线贯通。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精心组织好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⑵课堂管理的艺术
组织教学与课堂管理是互相交叉,同时进行的,它们是课堂教学艺术的两个重要方面。教师在课堂上负有教学与管理的双重任务。在教学实践中,每个教师都会遇到程度不同的,表现各异的课堂问题,诸如纪律混乱、学生吵闹、打逗等课堂问题行为。干扰了课堂秩序,给教学带来麻烦。课堂管理搞得如何,直接影响着教学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因此,教师应掌握管理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原理,运用有效的方法和技巧,力求减少或消除课堂问题行为,保证正常的课堂秩序。科学而课堂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建立课堂常规,培养学生良好的上课习惯。
课堂常规是课堂纪律的重要内容。建立并实践课堂常规,能使学生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②掌握预防技能,防止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
在课堂教学中,每个教师都会遇到难度不同的问题行为,如何处理问题行为呢?可以运用语言和声调的变化,或运用动作、表情、眼神等非语言表达,但最好的办法是防止问题行为的发生。
合理的分配自己的注意
教师在授课的同时,应把全班学生的举止都纳入自己的注意范围,全面准确地掌握课堂上的各种情况,这样才有可能有效地防止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
将课堂问题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
一旦课堂上出现问题行为,教师要善于在初露端倪就加以制止,或有效控制其影响。
应使所有学生都有事可作并给以表象的机会
教师应善于使全体学生都参与课堂学习活动,这样就可以避免有些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
查找自身原因,做到对症下药。
有些问题行为发生在教师本身,如师生关系不融洽、备课不成功、教学方法呆板、教学内容有错误、教师不注意仪表举止等。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认真查找自身原因,并寻求纠正的办法,这可防止一些问题行为的发生。
教师掌握了教学艺术,还要灵活运用,以自身的才华和个人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要求教师:
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要求教师对业务的钻研要具有严谨、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是学生的一个活生生的学习榜样,教师良好的人格是获得学生敬佩的基石,教师与学生直接接触,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对学生今后的人生观、价值观有极其深远的影响。所以老师不但要在知识上完善自我,更要注重自己的个人修养和人格魅力。
课堂上语言要形象、生动,将数学知识具体化、生动化,甚至幽默化,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理解并接受新的知识。在每节课的导入时,教师可用一两分钟时间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或最新科技动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引进教学的预定情境。
课堂上教师要充满激情,调动学生与你一起参与进来,达到共鸣.而激情来自于教师自身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如果教师不热爱本职工作,只当作是一种谋生的职业的话,又怎能期望学生热爱数学呢?老师是学生心中的榜样,教师应乐于献身教育事业,把培养人才作为神圣的职责并把爱护学生的真挚情感融入其中,体现于日常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中去。
对学生充满爱心、无私心,既不偏重优生,也不歧视差生,而是多鼓励关心差生。差生更需要老师的关心与耐心指导,需要老师的鼓励和支持!差生为什么差呢?主要原因不外就是不想学或学习方法有问题。如果老师主动找他们交流,耐心指导他们,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导他们应该怎么学。这样差生就觉得老师看重他,尊重他的人格,从心理学角度感召他学数学的浅层倾向,赢得他的热爱和尊重,进而热爱数学这一学科,这对差生而言,尤为重要。
第五篇:学习《一年级语文教学论文《激发兴趣,减轻负担》心得体会
[学习《一年级语文教学论文《激发兴趣,减轻负担》心得体会]农村小学教学不像城市教学设施条件好,而且农村小学学生本身各方面相对于城市学生也有相当大的差别,学习《一年级语文教学论文《激发兴趣,减轻负担》心得体会。现在《课标》中小学生识字任务数量大,而且学生平时见识少,没有很多课外读物供学生学习运用,所以学生识字速度慢,少,接触儿童读物少,脑中没有话可说,没有话可写,这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现象。对此,我的教育教学任务也很吃力。最近学习了《一年级语文教学论文《激发兴趣,减轻负担》,使我对一年级语文教学有了认识,对自己的语文教学有所帮助。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厌学情绪严重等问题依然是现在教育关注的热点,而减负,不仅要减去有形的作业负担,也要减去无形的心理负担。激发兴趣是减轻心理负担的重要措施。有了兴趣,学习就能保持良好的情绪和注意力,接受知识的速度快,质量提高;有了兴趣,可以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变厌学为乐学。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业负担呢?
一、教以方法培养能力让学生善于学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只要掌握学习的方法,掌握知识的规律,并不断加以训练,形成学习的能力,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育真谛。因此,低年级课堂教学中应重视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教给一定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1.乐于阅读,从学拼音开始。有人说,拼音是识字的拐杖。小学生在进校一个多月后,就学会可拼音,这意味着他们已具备了自学的能力,既能品尝阅读的甜头,又能体会阅读的魅力了。汉语拼音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掌握音节,加强音节教学是当前小学生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在学完单韵母,开始学声母时就发给每人一份音节表,学到哪儿,读到哪儿,竖着读,横着读,然后点着读,待拼音学完,音节表也都会读了。因此,在测试时,学生读得都比较流利。这时学生的阅读能力已逐渐形成,只要是拼音读物,学生就都能读了,学生学语言的兴趣由此产生。2.掌握方法,创造性地识记字形。识记生字,是低年级小朋友的重要任务。形状各异,发音不同的生字,想牢牢记住并不容易,需要学生切实掌握好字形的分析法、识记法。每个学生思考的方法、角度都是不同的,他们的生活经历也不同,因此,可提倡小朋友自己想办法识记字形。教师参与讨论但决不强求统一,及时表扬那些能动脑筋想办法的孩子。这样,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就逐渐培养起来了。久而久之,学生识字,可以无许再逐一细教,而是运用自己的思维,想出种种办法记住它。如河,有的小朋友是按笔画笔顺识记的;有的小朋友是则根据自己学过的生字去识记,说三点水加个'可'字;有的小朋友说,水比较少,可以游过去,就是'河'。方法各异,结果相同。3.养成习惯,指导学生认真写字。一年级的写字教学,也是重中之重,这对以后的学习、生活都很重要。在教学时应特别注意,学生写的字不在多,而在于端正写字的态度,在于培养良好的习惯,培养一定的审美能力,而非机械抄写。结合苏教版语文第一册《怀素写字》一文的教学,我对学生提出四点书写要求:(1)整体看字型。是方的?是长的?还是扁的?(2)笔划到位。看清每一笔的位置,每一笔的起始点,每一笔的特点。(3)写完后,再与范字比较,看看写得像不像。在每次写好字检查的时候,我鼓励学生通过比较,选出最漂亮的一个字,在旁边打个☆,以此端正他们的写字态度,激发他们的写字兴趣。良好的书写西光养成了,作业显得整洁、美观,学生对学习会充满信心,质量也会随之提高。4.提高能力,激发使用工具书的兴趣。小学研究的种种资料告诉我们:一年级学生的书面语言落后于口头语言,然而在教师有目的地培养下,从二年级开始,他们的书面语言要赶上口头语言,而小学低年级的任务则在于口头语言的提高和规范。从小学语文教学以读写为主,听说为辅这一原则来看,低年级口语的提高和规范,是为了促进读写的规范化,如何使学生的口语规范以达到促进读写呢?我认为,低年级学生积累词语很重要,有好次才会有佳句。词汇丰富了,说话能力、写作水平才能随之提高。因此,在生字教学的时候,我把生字组词作为一个重要的环节。用给生字宝宝找更多朋友等方式,鼓励孩子组出更多的词语,并及时的进行交流展示,既调动了学生的积累词汇的兴趣,也从而达到全班共同学习的目的。在大力地表扬下,有的学生拿出了本该是二年级才开始学习运用的《新华字典》、《成语词典》等工具书,兴致勃勃地相互学着查阅起来。很多学生利用课后时间,主动地提前查好还未学习的生字,常常乐此不疲地相互比谁积累的词语多,心得体会《学习《一年级语文教学论文《激发兴趣,减轻负担》心得体会》。在各类词语中,成语言简意深,具体生动,积累并加以运用,这无疑是规范语言、提高说话和协作能力的好途径。小朋友也喜欢学,当他们说出成语的时候,我都给予充分的表扬,把那些与小学生学习、生活贴近的,可以掌握的成语写在黑板上。这些成语,或讲故事给他们听,或把成语用到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从而激发了小朋友学成语的兴趣。这样持之以恒,小朋友的成语越积越多,词汇量也逐渐扩大了,语言表达能力也随之提高。有了兴趣,即使费了时间,花了精力,也并不感到是种负担。反之,缺乏兴趣的话,作业再少,也会嫌多。5.加大力度,训练学生思维。语言文字是思维的载体,语言文字训练,必须与思维训练相结合,因此,课堂上必须坚持加大思维训练力度,促使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如在苏教版语文第一册《冰花》一课的教学时,对像一片片宽大的树叶,像一棵棵柔嫩的小草,像一株株丰满的牡丹一句话进行拓展思维训练,让小朋友看看窗外天空的白云像…像…还像…。直观的形象,充分的想象,诱发孩子语言表达的欲望,产生出很多缤纷多彩而不老套的语句:像一大团甜甜的棉花糖,像堆成堆的白雪,还像妈妈现在头上戴的白色帽子。这样进行理解、运用、表达等能力的综合训练,使学生学得津津有味,学习也就不再是负担,而成了快乐的事情。
二、利用课外时间让学生乐学课外天地十分广阔,课外时间是让学生机械重复地抄抄写写,还是在扩展视野中巩固已学的生字、词语?我觉得写得少,学生才会有兴趣,有信心,认真写好每一个字,否则就会随随便便地写完了事,达不到目的。省下抄写生字的时间就有了发挥的余地,可以学成语,也可以学他们想学的知识。更何况学生学成语等感兴趣的知识的时候,说呀,写呀,早就把机械抄写的那几遍包含进去了,而那是有意义的、积极的学习。1.回家作业也应该有,但我对一年级小朋友布置的家庭作业,通常是口头作业。如:朗读课文、讲故事、读报纸、读课外书等,并在家长会的时候对相应的各项作业完成方法提了要求,使家长帮助孩子有效地完成好每一项作业。例如,在教学《北风和小鱼》一文前,我布置的家庭作业就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想小鱼是不是真的害怕北风?2.鼓励课外阅读,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阅读、写作是语言教学的重点,综合能力的体现,也令很多高年级学生和家长头痛不已。而读写的兴趣、读写的习惯及读写的能力都必须从低年级开始培养。从学完拼音起,学生就能读纯拼音读物了。这时,就鼓励孩子多读童话、寓言、科学等方面的报刊书籍。可用自读、轮流读、比赛读、提问题读等多种形式激励孩子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也丰富了他们的知识,为写作打好基础。
三、面向全体厚爱差生我班学生来自农村,起点低,连语言关都没过。部分家长素质也相对较低,这就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融洽的学习环境,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抓住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使每个孩子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享受到成功的欢乐,树立起自己能学好的自信心。1.让差生先行一步。对思维速度慢,接受能力较差的孩子,我就提前一天根据不同的情况,对后进生开后门,告诉他们将要学习的内容,甚至问题,让他们有所准备,到第二天提问这几个小朋友,肯定问答得比较好。老师加以肯定,大力表扬。然后慢慢放手,加以调整,从而让这些孩子也尝到成功的乐趣,逐步树立起学好功课的信心。2.作业不打×。试想一个小学生,作业本上都是×,对学习会多没信心。因此,我不在学生作业本上打×,只是做一个记号,让学生自己订正,保留他们的学习兴趣。因为稳定的兴趣能使认识过程的整个心理活动积极化,能使观察更加敏锐,记忆得到加强,想象力更加丰富,克服困难的意志得到加强,使智力活动的效能大大提高,当学习充满乐趣时,才更为有效。实施素质教育,教师任重道远。一个发育很好的头脑,一种学习的热情,及把知识融合到工作中的能力,是每个学生通向未来的关键。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把要被点燃的火把。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它就像签名那样有个性。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减轻他们的负担,是一个常远常新的课题,等待我们不断寻觅,上下求索。通过学习这篇文章,让我对我的语文教学有所思,有所获,我想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都会有所帮助,能大大提高我的语文教学业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