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2022年集成电路产业的投融资分析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2018-2022年集成电路产业的投融资分析
集成电路产业结构分析
经过多年沉淀,我国已形成相对齐全的集成电路产业链。中投顾问发布的《2018-2022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2017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结构中,集成电路设计占比为34.44%,集成电路制造业占比为27.19%,集成电路封测占比为38.8%。2017年,还首次实现设计、制造和封装三个分支的增长均超过20%。
图表 2017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结构占比情况
单位:%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集成电路产业投融资分析
我国政府不仅在政策层面大力支持,还在逐步扩大国家集成电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中投顾问发布的《2018-2022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2010年,我国集成电路固定资产投资额还仅有488亿元;到2017年,这一数据已大幅提升至780亿元,较2010年增长59.4%。
图表 2010-2017年中国集成电路固定资产投资额
单位:亿元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 经营更稳健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 经营更稳健
第2页
第二篇:《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知识产权报告》读后感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知识产权报告》读后感
近几年,受个人电脑行业的滑坡的影响,全球微芯片厂商所消费的原材料总价值首次下滑,降低到了471.1亿美元,降幅为2%。但是,我国半导体制造业发展的良好势头已经相当明显,在制造业方面,我国已经超越北美,成为全球最大的微芯片原材料消费国。原材料的消费能力代表着国家微芯片制造能力。这就意味着,中国市场上生产微芯片的厂商的数量和生产力都取得了增长,同时也说明中国微电子技术创新在近几年间取得了长足发展。以下是我阅读《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知识产权报告》通过行业发明专利浅析中国近几年微电子行业技术发展。
近年来,在国家产业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带动下,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技术水平显著提升。2011国内企业(和个人)申请集成电路专利所占比例为71.85%,高于在历年集成电路专利数量之和中所占的比例48.75%。大陆共获得集成电路授权发明专利4477件,占当年所有集成电路授权发明专利的48.71%,说明近年来国内的集成电路技术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在授权发明专利中所占比例得到较大提升。其中的设计类,制造类,封装类,测试类等分支行业技术创新都很活跃。
报告发布了从2001到2011年各分支领域发明专利发布数量,从中可以看出,近十年来,在处理器类专利,存储器类专利,总线接口类专利,专用IC专利,模拟电路类专利,制造类专利,封装测试类专利的公开数量均呈明显上升趋势,而且国内企业或个人所属专利份额在微电子领域中国专利中的份额也逐年增高。如处理器类专利,自2007年以来公开数量均在800件以上,2011年更是超过1000件,说明处理器作为集成电路产业的技术重点,技术创新非常活跃。又如存储器类专利,2006年至2011年中国(包括港澳台地区)在集成电路设计领域存储器类专利公开数量所占的比例逐年升高,从2006年的不足40%快速上升至2009年的超过50%,到2010年这一比例进一步扩大到超过60%,相对应的是中国权利人的专利公开增长率保持了较高水平。而且在总线接口类和专用IC类专利方面,国内企业或个人所属专利数远远大于国外企业或个人的中国专利,说明这方面技术开发主要由国内企业主导完成。到2011年总线接口类专利比例上升到85%左右,而专利数排名前十的企业中国外只有两家。而专用IC类专利公开的数量所占比例始终保持较大优势,排名前十位企业中除了一家美国企业外,其他均是中国企业。
发展迅速是中国微电子行业近年来的特色,而不得不提的是,尽管我们在积极创新,我们在努力进步,但是我们在高端技术领域依然很落后。处理器是微电子行业技术水平的集中体现,从中国处理器类专利公布上我们可以发现,尽管技术创新非常活跃,专利数年增长率维持在10%左右,但在排名前十的企业中,外国知名企业远多于中国企业。前十位中有四家公司来自美国而且名列前茅,而中国只有只有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分
别排名靠前。可以看出我们的高新技术仍然无法和英特尔这种国际领先的公司抗衡。在专利总数上,虽然大陆共有集成电路授权专利18297件,但这一数字仅占所有集成电路授权发明专利的30.39%,说明国内大部分授权专利掌握在国外公司手中。
报告同样也反映微电子行业分布的区域化,因为生产微芯片的难度越高,行业的整合程度也就越高,这意味着微芯片的生产越来越集中到少数厂商手中,产业也将集中在少数地区。在中国,微电子行业主要分布在北上广,江苏,浙江一带。其中北京主要在处理器和专用IC领域发展较快,上海集中于制造类和测试类产业,广州重点发展总线接口类和模拟电路类产业,江苏主要是封装类产业集群。
第三篇:解读《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
解读《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
为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加快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等部门编制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并由国务院正式批准发布实施。6月24日,上述部门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介绍了《推进纲要》的相关情况。
一、关于《纲要》出台的背景和重要意义
集成电路是当今信息技术产业高速发展的基础和源动力,已经高度渗透与融合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每个领域,其技术水平和发展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国际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加紧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集成电路产业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地位进一步凸显,美国更将其视为未来20年从根本上改造制造业的四大技术领域之首。
加快发展集成电路产业,是推动信息技术产业转型升级的根本要求,是提升国家信息安全水平的基本保障。我国信息技术产业规模多年位居世界第一,2013年产业规模达到12.4万亿元,生产了14.6亿部手机、3.4亿台计算机、1.3亿台彩电,但主要以整机制造为主,由于以集成电路和软件为核心的价值链核心环节缺失,行业平均利润率仅为4.5%,低于工业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因此,向以集成电路和软件为核心的价值链核心环节发展,既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内部动力、也是市场激烈竞争的外部压力。与此同时,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还十分弱小,远不能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国家信息安全、国防安全建设需要。2013年我国集成电路进口2313亿美元。
旺盛的国内市场需求也是发展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强大动因。我国拥有全球最大、增长最快的集成电路市场,2013年规模达9166亿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0%左右。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加快调整,以及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大力推进信息消费,对集成电路的需求将大幅增长,预计到2015年市场规模将达1.2万亿元。
当前,全球集成电路产业已进入重大调整变革期,给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实现赶超提供了难得机遇。在新的历史时期下,《推进纲要》作为今后一段时期指导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行动纲领,对加快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些年,在市场拉动和政策支持下,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发展,整体实力显著提升。但是也不容忽视,制约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做大做强的核心技术缺乏,产品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等问题依然十分突出。究其原因,一是企业融资瓶颈突出。骨干企业自我造血机能差,国内融资成本高,社会资本也因集成电路产业投入资金额大、回报周期相对较长而缺乏投入意愿。二是持续创新能力不强。领军人才匮乏,企业小散弱;全行业研发投入不足英特尔一家公司的六分之一。三是产业发展与市场需求脱节,“芯片-软件-整机-系统-信息服务”产业链协同格局尚未形成,内需市场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此外,适应产业特点的政策环境不完善也是导致产业竞争力不强的重要原因。通过《推进纲要》的实施,就是要破解上述难题,为产业发展创新良好环境。
二、关于《推进纲要》的主要内容
《推进纲要》分为四个部分,总体可以用“一、二、三、四、五、八”来概括。第一部分是现状与形势。主要总结了近年来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
面临的形势。总的来看,当前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产业发展有基础、有市场、有机遇,也有挑战和困难。
第二部分是总体要求。在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的基础上,《推进纲要》确立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一条主线;充分体现了两个突出:一是突出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使其成为创新的主体,产业发展的主动力。二是突出“芯片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装备与材料”全产业链布局,协同发展,进而构建“芯片—软件—整机—系统—信息服务”生态链;以全球产业发展趋势和国内产业基础为出发点,提出了2015年、2020年和2030年三个阶段的产业发展目标,到2015年,机制体制创新取得成效,建立与集成电路产业规律相适应的管理决策体系、融资平台和政策环境。到2020年,逐步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基本建成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集成电路产业体系。到2030年,产业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跨越发展。明确了“需求牵引、创新驱动、软硬结合、重点突破、开放发展”五项基本原则。
第三部分是主要任务和发展重点。《推进纲要》凝练了推进产业发展的四项主要任务,更加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以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破解产业发展瓶颈,着力发展集成电路设计业,加速发展集成电路制造业,提升先进封装测试业发展水平,突破集成电路关键装备和材料,推动集成电路产业重点突破和整体提升,实现跨越发展。
从几个细分行业发展重点看,在设计业方面,围绕产业链开展布局,近期重点聚焦移动智能和网络通信核心技术和产品,提升信息技术产业核心竞争力;加紧部署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用关键芯片和软件,创新商业模式,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分领域、分门类,逐步突破智能电网、智能交通、金融电子等行业应用核心芯片与软件。在制造业方面,抓住技术变革的有利时机,突破投融资瓶颈,加快先进生产线建设,提升综合能力,建立可持续的盈利模式。同时兼顾特色工艺发展。在封装测试业方面,提升芯片级封装、圆片级封装、硅通孔、三维封装等先进封装和测试技术层次,扩大规模。在装备和材料业方面,加强装备、材料与工艺的结合,研发光刻机、刻蚀机、离子注入机等关键设备,开发光刻胶、大尺寸硅片等关键材料,快速形成配套能力。
第四部分是保障措施。针对目前产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瓶颈,特别是融资难、机制障碍等问题,《推进纲要》提出了八项保障措施。一要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强化顶层设计,整合调动资源,解决重大问题。二要设立国家产业投资基金。主要吸引大型企业、金融机构以及社会资金,采取市场化运作,重点支持集成电路等产业发展,促进工业转型升级。三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在创新信贷产品和金融服务、支持企业上市和发行融资工具、开发保险产品和服务等方面对产业给予扶持。四要推动落实税收支持政策。保持政策的稳定性,落实国发[2000]18号文件、国发[2011]4号文件等政策,加快出台相关实施细则。五要加强安全可靠软硬件的应用,推广使用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集成电路、基础软件及整机系统。六要强化企业创新能力建设。鼓励企业成立集成电路技术研究机构,支持产业联盟发展,加强知识产权和标准工作。七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加快建设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培养高层次、急需紧缺和骨干专业技术人才,加大对引进优秀人才的支持力度。八要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吸引境外资金、技术和人才,鼓
励境内企业扩大国际合作,整合国际资源,鼓励两岸企业加强技术和产业合作。
三、关于《推进纲要》措施的几个亮点
我国历来重视集成电路产业发展,2000年和2011年先后出台了《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也就是大家所说的18号文件和4号文件。这两个文件对于推动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是一脉相承的,其主要内容包括财税政策、投融资政策、研究开发政策、进出口政策、人才政策、知识产权政策、市场政策等。《推进纲要》在保持18号、4号文件等现有政策的基础上,重点增加了三个主要内容。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产业发展推进工作的统筹协调,强化顶层设计,整合调动各方面资源,解决重大问题,根据产业发展情况的变化,实时动态调整产业发展战略。并成立由有关专家组成的咨询委员会。
二是设立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重点吸引大型企业、金融机构以及社会资金对基金进行出资。基金实行市场化、专业化运作,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基金支持围绕产业链布局,重点支持集成电路制造领域,兼顾设计、封装测试、装备、材料环节,推动企业提升产能水平和实行兼并重组、规范企业治理,形成良性自我发展能力。
三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重点在创新信贷产品和金融服务、支持企业上市和发行融资工具、开发保险产品和服务等方面,对集成电路产业给予支持。
第四篇: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分析
据统计,与近年来快速增长的民间投资相比,政府投资规模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逐渐减小。但是,政府投资对全社会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十分显著。
为此,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在《关于安排政府性资金对民间投资主体同等对待的通知》(发改投资〔2012〕1580号)(下简称通知)指出,各地方、各部门在安排政府性资金时,要根据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对符合政府性资金支持方向的民间投资主体同等对待,不得单独对民间投资主体设置附加条件。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扶贫开发等领域的投资。
2012年6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市政公用事业领域的实施意见》,强调“不对民间投资另设附加条件”“凡是实行优惠政策的投资领域,其优惠政策同样适用于民间投资”“为民间资本创造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
其中政府性资金包括财政预算内投资、专项建设资金、创业投资引导资金,以及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外国政府贷款等。本期就市政公用事业领域利用政府性资金、资金管理,及项目投融资进行探讨。※城市基础设施民营投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还存在严重阻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城镇化推进的诸多因素,其直接因素是投入资金缺口较大、投融资主体单一,而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及其运行机制改革相对滞后,民间资本进入市政公用及其他行业仍遇到“玻璃门”、“弹簧门”。
随着人口总量持续增长,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是“十二五”期间发展的一条主线,我国的城市化经历了改革开放30
多年的发展,已经进入持续快速发展的阶段。2010年3月联合国有关部门发布《世界城市化展望》,报告指出,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从1980年的19%跃增至2010年47%,预计2025年将达59%。目前全球超过50万人口的城市中,有四分之一在中国,这预示着未来20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每年将提高约1个百分点,每年将新增1300多万城市人口。社科院2012年8月14日发布的《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5》称,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达到6.91亿,城镇化率达到51.27%。2010年发布的《中小城市绿皮书》推测,到203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5%左右,这意味着有3亿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工作生活,而一个农民转入城镇的投资成本是7万元。可以预见,城镇化将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产生巨大的资金需求,社会保障和市政公共设施支出共计将超过30万亿元。
然而,投资需求虽然巨大,但由于土地收入难等因素导致了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大幅减少,而地方政府债务又很重,所以仅以地方政府财政投资将难以完成城镇化这个巨大任务。同时,我国很多地方政府并没有建立适应城镇化资金需求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城市建设资金仍然以政府投入为主,其他形式的投入为辅,融资方式仍以银行贷款为主,难以满足巨大的资金需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规定,深化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发行市政项目建设债券。为此,进行投融资体制改革,让更多民资和外资进入,形成多元投资主体,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资金不足问题。目前,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投资已由1978年前单一的政府财政投入逐步向城镇维护建设税、公共事业附加、中央财政拨款、地方财政拨款、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资金和特殊政策类收费等多种渠道拓展。其中,预算内资金占城建资金的比重较大。
然,民营资本进入城市基础建设困难重重,以前改革的很大障碍是国有企业不愿意改革,而现在是市政公用行业被看作是有稳定现金回报的资产,地方政府希望控制市政公用行业为其融资服务,这成为民营资本难以进入的障碍之一。尤其2009金融危机后,基础设施领域正弥漫着一股“国进民退”的潮流,由于经济刺激计划投资的着力点在于包括市政公用设施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而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大部分企业又是国有企业,客观上造成财政供给和信贷资金供给同时倾斜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虽然也分得了一杯羹,但相较于国有企业来说,其受惠程度明显较低,民营企业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同时,政府部门从主观上抱有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的迫切愿望,对国有企业的行政扶持力度明显强化,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国进民退现象,从而,国有企业凭借其强大的政治优势和资源优势,挤占了民营企业的发展空间。
《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13号)“新36条”规定,政府投资主要用于关系国家安全、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经济和社会领域。对于可以实行市场化运作的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和其他公共服务领域,应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及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市政公用事业建设等。“新36条”传达的信息就是,要进一步鼓励和支持非公经济的发展,这次的重点就是市场准入,就是要平等对待、一视同仁。然民间资本进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仍遇到“玻璃门”,和国有资本竞争处于不对称地位,在战略性的新兴产业,比如风能、太阳能发电等原先由民间投资占主导的竞争性领域,也出现了国资快速进入,进而挤出民间投资的情况。在市政基础设施领域,具有国资背景企业同样如此,比如四川省2011年7月成立公司制产业投资基金:四川产业振兴发展投资基金,以庞大的募集资
金规模300亿元投资基础设施领域,并迅速在南部(王俊杰注)等地域签约。北控水务集团等企业依托国资优势在全国范围内攻城掠地。
为此,垄断国有资本扩张对于民营企业的挤压,融资渠道的短缺等压在民营企业身上,天然利益联盟难以割断,地方政府与国有资本的觥筹交错,“新36条”难以落实。
今年各部委落实“新36条”的细则相继出台,重点解决的就是民间投资如何得到公平准入的问题,如何让民间投资在各个领域的准入环节能够得到公平待遇。然而,出台的配套细则多数条款无实质性内容,多是以往政策的汇编,原则性仍然大于操作性。为此,要真正落实“新36条”和实现各部委实施意见的政策目标,需要为民企和民间资本提供导向性政策优惠,比如有更加优惠的贷款条件、补贴资助和更加便捷的审批程序,形成民企和民间资本的实质“利好”条件。更为关键的是,监管层和有关部门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好这些政策和措施,避免出现利好政策的打折;与此同时,决策层还需从顶层设计的高度发力,根除垄断的根源,营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为引进民间投资,除消除“玻璃门”,不折不扣地落实“新36条”及细则,平等对待民间资本和国家资本,还需要发挥政府投资对民间资本的带动作用,通过财政投资调动社会投资,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城市基础建设资金来源及相关政策 一.政府性资金 1)财政预算内资金
财政预算内支出项目之一为:经济建设支出。政府预算内支出包括:中央财政专项拨款、“两项资金”和地方财政拨款三个部分。
“两项资金”是指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和污染防治资金。环境保护专项资
金由企业上缴排污费的80%组成,污染防治资金主要由政府财政拨款组成。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相关规定有:《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排污费资金收缴使用管理办法》、《四川省省级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主要用于:污染防治项目和污染防治新技术、新工艺的推研发广应用项目。
预算内资金含国债专项资金,由财政部根据国家投资计划和基本建设支出预算拨付到项目建设单位,其中国债专项资金实行与地方配套资金、银行贷款和其它资金同比例拨付的原则。使用国债专项资金的建设项目必须开设“国债专项资金专户”,实行单独建账、单独核算。省级财政部门应指定一家国有商业银行作为本地区建设项目“国债专项资金专户”的开户银行。国债专项资金的相关规定有:《财政部关于加强国债专项资金拨款管理的通知》《关于加强国债专项资金财政财务管理与监督的通知》《关于印发〈国债转贷地方政府管理办法〉的通知》《关于加强管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管理与监督的通知》等。
国债资金应当用于的建设项目:
(一)农林水利投资;
(二)交通建设投资;
(三)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建设投资;
(四)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
(五)其他国家明确的建设项目。使用国债资金项目必须依法进行招标,未按规定程序进行招投标的项目,财政部门有权缓拨或停拨资金。国债资金期限一般为15年,并按规定及时还款。2)专项建设资金(政府性基金、土地出让金)
城市自筹资金包括土地出让金、城市建设维护费、市政公用设施配套费、出租车牌照有偿使用费、排水设施有偿使用费、公用事业附加费等。
土地出让金的适用范围:城市建设支出,即完善国有土地使用功能的配套设施建设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等,相关规定有《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6〕100号)《国有土地使 用权出让收支管理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等,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改革和发展的意见》(府发[2003]18号)《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全省城镇污水处理 厂建设和管理的通知》(发[2007]53号),城市土地出让金应主要用于市政公用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把污水处理设施作为重点工程,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用于城市建设支出的资金,要安排部分用于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城市建设维护费的资金来源于城市维护建设税,其征收依据为《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
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是指按城市总体规划要求,为筹集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由市政府有关部门强制征收的政府性基金(见财综函[2002]3号,不同于发改办价格[ 2009 〕 1243 号定性的行政事业型收费)。
3)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外国政府贷款
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以下简称国外贷款)即借用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等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外国政府贷款及与贷款混合使用的赠款、联合融资等。
国外贷款属于国家主权外债,按照政府投资资金进行管理。国外贷款主要用于公益性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境内企业、机构、团体均可申请借用国外贷款。
国外贷款主要规定有《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赠款管理办法》《国际金融组织贷款赠款项目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国际金融组织 贷款项目管理的通知》等。4)创业投资引导资金
创业引导基金是由政府设立并按市场化方式运作的政策性基金,主要通过扶持创业投资企业发展,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创业投资领域。引导基金本身不直接从事创业投资业务。引导基金的资金来源:支持创业投资企业发展的财政性专项资金;引导基金的投资收益与担保收益等。
引导基金主要通过参股、融资担保、跟进投资等方式实现财政资金的杠杆放大效应,增加创业投资资本的供给,克服单纯通过市场配置创业投资资本的市场失灵问题。特别是通过鼓励创业投资企业投资处于种子期、起步期等创业早期的企业,弥补一般创业投资企业主要投资于成长期、成熟期和重建企业的不足。二.社会融资 1)民间投资
在市政基础建设领域,自《国家计委、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的意见》(计投资[2002]159
1号)作为第一个系统提出市政基础设施市场化、产业化发展以来,民间投资在基础设施投资比例逐渐增大;民间投资在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公共设施、教育、卫生等垄断行业和公共事业领域投资中的比重一直较低,但随着民间投资‘新36条’和相关实施细则出台实施,近期这些行业的民间投资增速明显高於同期行业均值。
地方政府主要通过招标、拍卖、政府采购等途径引入民间资本,投资方
式以BOT、TOT居多。交易标的一般为特许经营权、股权、资产。2)银行贷款
国内贷款占1999年我国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投资总额的24%,成为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第二大来源。
在市政基础领域,以特许经营权进行质押为贷款的主要方式。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01)73号)中规定,扩大以基础设施项目收益权或收费权为质押发放贷款的范围。创造条件逐步将收费权质押贷款范围扩大到城市供水、供热、公交、电信等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对具有一定还贷能力的水利开发项目和城市环保项目(如城市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等),探索逐步开办以项目收益权或收费权为质押发放贷款的业务。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国发〔2012〕19号)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等在《关于进一步做好水利改革发展金融服务的意见 》(银发〔2012〕51号)等文件中亦规定,按照政策规定,探索将特许经营权、收费权等纳入贷款抵押担保物范围。
基础设施贷款期限一般在15年左右,根据《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对投资大、建设期长的基础设施项目,根据项目建设周期和还贷能力,适当延长贷款期限。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贷款期限可放宽至10年;对其他基础设施项目,贷款期限最长可放宽至15年。
银行贷款除上述收费权质押外,还可以项目公司股权、固定资产进行担保贷款。除了争取商业银行贷款,国家还有政策性银行贷款。
国家政策性银行由政府创立、参股或保证的,不以营利为目的,专门为贯彻、配合政府社会经济政策或意图,在特定的业务领域内,直接或间接地从事政策性融资活动,充当政府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进行宏观经济
管理工具的金融机构。目前,具有政策性的银行是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2008年改制为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一家商业银行。国开行的战略重点为支持基础设施,促进城市发展。3)社会融资
所谓市政债券是指地方政府及其代理机构或授权机构发行的一种债券。1994年,我国推行财政体制改革,中央与地方政府实行“分税制”,自此地方政府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但是,从我国财政运行的现实矛盾来看,地方政府缺乏筹集资金的权利,却面临艰巨的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事权和财权不匹配,因此,当地方政府以常规的方式难以解决自身的财力不足的问题时,借鉴世界上许多国家经验,就应当通过适度举债方式筹集必要资金,市政债券应运而生。市政债券在发达国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其中以美国、日本、德国为主要代表,目前,我国也具有一定市政债券性质的券种,较典型的有上海浦东发展建设债券、重庆城建重点债券和1997广州地铁建设债券。
地方政府进行融资主要通过城投债的方式,按照《证券法》、《企业债券管理条例》的规定发行企业债券。4)外资投资
外商投资包括外商直接投资(含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股份制企业及合作开发)和外商其他投资(含外商购买中方的股票及其他)。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利用外资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建设事业中长期规划。吸收外商投资应遵循《指导外商投资方向规定》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我国市政公用事业领域对外开放要早于对民间资本的开放,上世纪90年代中期外资即通过BOT方式进入我国市政公用事业领域。如成都第六水
厂扩建工程项目即为国内市政公用事业领域首例BOT试点的外商投资项目。2000年5月,原建设部还专门制定了旨在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和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的《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利用外资暂行规定》。总体而言,目前外资企业进入我国市政公用事业的广度和深度要超过民间资本。按照有关部门最新发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几乎所有的市政公用事业领域都属于鼓励或允许外商投资的范畴。显然民间资本要面对外资尤其是跨国公司的激烈竞争。
(待续)
第五篇:2012中国茶产业投融资洽谈会安溪举办
2012中国茶产业投融资洽谈会安溪举办
新闻稿
第三届中国茶都安溪国际茶业博览会将于10月10日盛大开幕,作为本届茶博会首次重点特设、同期举办“2012中国茶产业融资洽谈会”,借助茶博会平台,进行资金与项目对接,为壮大茶产业发展搭建茶产业与金融业的交流和对接平台,解决茶企在发展过程中资金限制的困扰,为中国茶业产业跨越式发展做出贡献。
投融资专家献良策,共赴茶产业发展论坛
2012中国茶产业投融资洽谈会重点议程是:茶产业投融资论坛和高层对话。本次投洽会特邀到合君咨询集团的蒋同先生,为我们做“中国茶产业的发展趋势及战略选择”主题演讲。和君咨询集团被业界公认为茶产业咨询+资本第一军团,集团合伙人蒋同先生在中国最早专注于茶的商业化研究和咨询实践,在“品牌营销、产业整合、资本运作”方面对中国茶产业形成了深入而持久的影响,长期担任茶企和地方政府的顾问。蒋同先生在2010年推动了中国首个茶产业重组案例“川红集团”,在2011年参与推动了江西“宁红集团”的重组,2012年参与推动“英红集团”的重组。本次投洽会还邀请到民生银行茶行业金融中心的专家做小微企业融资专题演讲,同时还邀请到五十多家茶企负责人现场高层对话,共同为破解茶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资金瓶颈问题献谋献策。
投资机构各路云集,关注茶行业潜力项目
我国茶产业在其他领域飞速发展背景下,迎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
时期,并且也显示了巨大的市场潜力,成为了投资者偏爱的领域。本次投洽会筹备组征集到来自全国的近百个项目,重点推荐了安溪茶产业城市商业合作社、名茶小镇、山格淮山、乐百吉、谢师茶等三十个较具投资价值的茶产业好项目。本次投洽会同时也邀请到了福建省创业投资协会、江苏省创业投资协会、深圳创新投资、鸿程控股集团、昆吾九鼎投资、亚通创新集团、华兴创业投资、厦门七匹狼创业投资、厦门火炬集团创业投资、同方创业投资、红桥创业投资、无锡创投集团、江苏九洲创业投资、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南京创业投资等二十多家创业投资机构到会参加,共同关注、对接洽谈和考察投资组委会推荐的好项目,立足安溪,面向全国,搭建茶产业和金融业的投融资平台。
金融单位积极介入,助推茶产业企业发展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民生银行积极介入协办支持本次投洽会,特别是民生银行于今年6月28日在厦门设立茶业金融中心,将通过全产业链开发、产业专业化服务支持、产业资金发展联动机制“三大开发策略”,全面提升茶产业金融服务水平,使民生银行成为中国茶产业金融服务的核心供应商。民生银行本次助力支持本次投洽会,携手安溪县茶叶协会现场授牌成立安溪茶产业城市商业合作社,成为本次投洽会最大的签约项目,计划授信5个亿资金,首期授信现场签约一个亿给50家安溪茶产业企业,鼎力支持中国茶产业快速发展!
八方搭台共襄盛会,助力投洽会成功举办
本次投洽会由福建省人民政府福建省人民政府、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中国茶文化国际交流协会、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主办,泉州市人民政府、福建省农业厅、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创业投资协会、泉州伟安商贸有限公司协办,安溪县人民政府、茶博汇投资有限公司、茶多网共同承办,由《安溪铁观音》编辑部全程策划执行,得到了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民生银行、恒安集团“心相印”、通海汽车、国台酒、乐百吉、养生枣世界、法国路易卡丹酒庄、儒家谢师茶等知名企业踊跃赞助支持本次大会,确保了大会圆满顺利举办,他们也纷纷表示愿意携手茶企业共同发展,比如路易卡丹打出“卖茶也卖酒”的口号,打造合作共赢的战略合作模式,同时也将增加茶企业的赢利点。
近几年我国茶叶行业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2012中国茶产业投融资合作洽谈会特别关注茶产业发展现实状况,立足推动整个产业发展,帮助企业解决瓶颈问题,借助安溪的地缘以及资本优势,发挥产业平台的辐射作用,将人们息息相关的茶文化这个巨大的“引擎”,带动安溪茶产业,带动中国茶产业发展,撬动茶产业财富的杠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