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民营企业投融资行为分析
我国民营企业投融资行为分析
我国民营经济虽然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但其面临的问题也很多,如何调整经济需要从理论上加以引导。加快我国民营企业发展,已是影响经济发展迫在眉睫的问题。关于民营企业投融资行为的研究成果还相对较少,民营企业实践的发展已走在理论的前面,并迫切需要理论的指导,从而能够尽量少走弯路。
一、我国民营企业投融资决策状况
企业的融资行为和其投资行为是密不可分的,在民营企业的发展中,因为盲目的投资而导致企业陷入债务危机甚至破产的案例很多。在国际市场压力下,我国企业一直有“做大” 情结,为做大而做大,于是圈地、加盟、连锁。拿医药行业来说,照一家药店最低投入50万元计算,每年需要投入资金10亿元,而最多的也不过开了千余家。巨人、三株、爱多、太阳神等民营企业,在短暂的辉煌之后却迅速地倒下。当前在国际市场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下,很多民营企业又遭遇同样的问题。企业经营失败的原因很多,但在以上投融资决策主体的非理性(盲目或冲动等)从而导致企业最终的投资经营失败。我国的传统文化来看,儒家文化历来被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圭臬,而儒家文化崇尚的是 “君君臣臣” 的思想,对领导者的绝对权威强调有余,而对民主决策重视不够,这也是我国企业中所谓的“一言堂” 现象的根源之一。我国传统文化所赋予领导者的这种地位,使得决策者高高在上,他们个人的因素对企业投融资决策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相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民营企业的私人资本性质可能会导致其财务控制较弱,企业主的财务决策权相对较大,因而这种情况可能更为突出。
二、我国民营企业非理性投融资决策行为主要表现
(一)过度自信对民营企业投融资决策失误的影响。近年来,我国民营企业的迅速发展,推动了我国经济结构优化,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俨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随着支持、鼓励民营经济发展各项政策贯彻落实,经济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各民营企业经济总量迅速壮大,企业素质明显提高,并且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更加宽松,投资领域不断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方式逐步实现多元化,上市融资取得突破。企业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要强于一般投资者。过度自信几乎是人类最根深蒂固的心理特征之一,这在中国民营企业的经营者身上体现得尤其明显。民营企业的经营者往在大量的荣誉和夸赞面前,他们对自己的决策能力越来越自信,而民营企业高度集权的个人决策方式,更强化了他们的过度自信、甚至自我崇拜。
(二)羊群行为对民营企业投融资决策失误的影响。羊群行为是一个很复杂的现象,其形成有许多原因,其中包括人类的从众本能、人群间沟通产生的传染、信息不对称、信息搜寻成本过大、维护职业声誉的需要、羊群中的人具有同一偏好等等。从我国资本市场的实证研究来看,“羊群行为”的表现是较为明显的。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由于缺乏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投资时往往只注重短期的利润回报,加上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在投科学的可行性融资决策时往往不经理性、论证就盲目跟风。非理性的羊群行为导致众多企业盲目融资,同时大规模地进入某一热门行业或领域,从而造成投机炒作之风盛行,跟风者往往损失严重。
(三)损失厌恶和后悔规避对民营企业投融资决策失误的影响。损失厌恶反映了人们的风险偏好并不是一致的,在面对获得时人们倾向于“风险规避”而在面对损失时则倾向于失误所带来的痛苦,人们可能会改变自然而犯错之后采取的纠错行为往往不是大的失误。损失厌
恶和后悔规避能较好地解释民营企业投融资决策过程中的恶性增资行为。即当企业向一个投资项目投入大量资金后发现该项目不再适合继续进行先前所投入的成本白白浪费掉的事实,为避免立即兑现损失而带来的后悔,会更倾向于追求风险而继续为该项目融资,幻想结果却经常是不仅没有收回沉没成本,反而招致更大的损失,甚至导致整个企业的破产。
三、我国民营企业非理性投融资决策 行为失误主要原因分析
(一)家族式管理。我国民营企业大多是从家庭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加上中国传统宗族观念,民营企业大部分是家族式或合伙制。这种企业虽然产权的边界明晰,在企业创业和发展之初由于管理灵决策速度快而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这种企业的组织形式明显不符合现代。家族式企业实际上反映了企业产权结构的不合理,在家族式管理中管理人员之间是以血缘关系或同乡关系来连接的。这种情况下,企业管理的有效性多半取决于企业领导的个人素质与偏好,企业的经营缺乏连续性与继承性。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在这样的情况下,管理者的情绪、感知等情感因素对企业的投融资决策将产生较大影响,进而导致民营企业非理性投融资决策行为的产生。
(二)投融资结构不合理缺乏谨慎科学的决策程序。首先,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负债资金比例过高。资本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企业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特别是当企业处于财 财务风险财务危机时,企业决策者将会产生“赌博” 心理。企业决策者往往会制造虚假繁荣,一方面继续向银行借入大量资金;另 一方面把有限的资本投入高风险的项目。其次,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投资失误。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过程中,由于企业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以及决策者决策能力低等原因,导致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
(三)民营企业自身治理结构的局限性。在我国现阶段,民营企业本身也存在种种问题,管理制度落后,管理水平不高,多数民间投资企业经营形式还停留在家族制、合伙制阶段,不适应生体业主制、对不确定性的结果持乐观态度,损失厌恶情绪等。从目前情况来看,民营企业的治理结构主要有四大特征:单一的产权结构;集权化的管理模式;家长专断的决策机制;任人唯亲的用人制度。这种治理结构却显现出许多弊端。第一,民营企业任人唯亲的用人机制和家长专断的决策机制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经营风险。第二,由于民营企业具有天然的独占保守性和封闭性,他们不能容忍家族性、这种单一的产权结构将社以外的人介入。会公众资金的吸纳,使得企业的融资渠道狭窄。第三,资本市场对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充分性要求相当高,大多数民营企业至少在目前达不到这样的要求,不愿将内部的经营状况和资产质量公布于众,所以很隐秘的财务制度难进入资本市场。
四、强化民营企业投融资行为管理的途径
(一)、转变财务管理观念树立科学的理财思想。民营企业的管理者一定要突破传统管理思想的束缚,切实转变观念,积极运用先进的理财思维模式。针对我国的民营企业应强调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加强投资管理,树立企业财务管理核心的理念。二是投资决策程序,对于投资项目要组织相关 专家经过反复、及时地科学论证。从实践来看,民营企业的管理者往往对债务融资导致的财务困境风险重视不足,在投资决策中也缺乏科学的风险分析和管理程序,因而强化风险意识至关重要。三是注重诚信,树立良好的企业法人形象。增强信用观念,要着力提高企业的信用等级。规范企业的融资行为,企业务必保持良好的融资信誉,重视商业信用。
(二)加强企业自身建设,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民营企业要想避免投融资决策的失败,实现企业生存发展的目标,必须从自身做起,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企业要走产权多元化的道路,对家族式的模式进行改革,实行两权分离,加快产权制度改革,转变经营机制,要
坚持管理制度创新,民营企业一定要改变传统的家族式管理的模式,不断推行管理制度创新,以提高自身竞争力。
(三)减少管理者主观情绪的影响建立有效的投融资决策机制。从民营企业的发展来看,很多企业主艰苦创业使企业由弱变强,由小变大,可是往往就在企业的强盛阶段因为某一项投资失败而使企业毁于一旦。我国的民营经济虽然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但其面临的问题很多,迫切需要从理论上加以指导。在企业进一步发展时,民营企业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资本市场复杂性等,要重视自我发展能力,为企业创造有利条件,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第二篇:我国民营企业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我国民营企业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中文摘要:我国民营企业存在管理模式不健全、管理不规范、体系不够完善、意识薄弱,教育培训不足等问题。民营企业若要改变现状,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能力,可以借助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执行全面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全员的质量意识,注重人才的培养,将质量管理与经济效益联系在一起,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下,使企业管理做到最强、产品质量做到最强,提高企业竞争力,达到让顾客满意和企业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的目的。
关键词:民营企业,全面质量管理,问题,对策
正文:
一、中小民营企业发展概况
一系列统计数据证明民营企业的生存周期是相当短暂的,全国每年新生民营企业15万家,但每年“死亡”高达10万家。近60%的民营企业只有5年寿命,而80%的企业都在10年内“死亡”。
二、中小民营企业存在的问题
1:没有以顾客为中心
误解顾客意愿、缺少超前为顾客服务的意识,虽改进了一些工作但没有给顾客增加价值,也会导致质量管理的失败。例如,传递公司着迷于准时传递,努力把准时从42%提高到92%,然而令管理者惊讶的是公司失去了市场,原因是公司强调了时间准时却没有时间回答顾客的电话和解释产品。顾客满意是一个动态的持续变化的目标,要想质量管理成功就必须集中精力了解顾客的期望,开发的项目要满足或超出顾客的需要。国外一家公司声称对不满意顾客提供全部赔偿,公司为此付出了代价,但收入却直线上升,员工的流动率也从117%降至50%。
2:缺少成本和利益分析
许多企业既不计算质量成本,也不计算改进项目的利益,即使计算质量成本的企业也经常只计算明显看得见的成本(如担保)和容易计算的成本(如培训费),而完全忽视了有关的主要成本,如销售损失和顾客离去的无形成本。有的企业没有计算质量改进所带来的潜在的利益。例如,不了解由于顾客离去而带来的潜在销售损失等。国外研究表明:不满意的顾客会把不满意告诉22个人,而满意的顾客只将满意告诉8个人。减少顾客离去率5%可以增加利润25%~95%,增加5%顾客保留可以增加利润35%~85%。
3:没有目的的培训
企业许多钱花费在质量管理的培训上,然而许多企业并没有因此得到根本的改进。因为太多的质量管理培训是无关紧要的。例如,员工们学习了控制图,但不知道在那里用,不久他们就忘记所学的了。可以说,没有目标、没有重点的培训实际上是一种浪费,这也是质量管理失败的一个因素。
4:组织结构不适宜
组织结构、测量和报酬在质量管理培训、宣传中没有引起注意。如果企业还存在烦琐的官僚层次和封闭职能部门,无论多少质量管理的培训都是没有用的。在一些企业中,管理者的角色很不清楚,质量管理的责任常常被授权给中层管理者,这导致了质量小组之间的权力争斗,质量小组缺少质量总体把握,结果是争论和混乱。扁平结构、放权、跨部门工作的努力对质量管理的成功是必须的。成功的企业保持开放的沟通形式,发展了全过程的沟通,消除了部门间的障碍。研究表明:放权的跨部门的小组所取得的质量改进成果可以达到部门内的小组所取得成果的200%到600%。5:会计制度不完善
现行的会计制度对质量管理的失败负有很大的责任。它歪曲了质量成本,没有搞清楚其潜在的影响。例如,与不良产品有关的成本如担保,甚至没有被看成是质量成本;废弃、返工被看成是企业的一般管理费。
三、有效提升民营企业的管理质量的措施
1、调整组织结构,使其合理有效
(1)用战略性的眼光完善组织结构。第一,企业主在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时,必须提前或者事先考虑是否有必要增设职能部门,而不是事后出了问题才考虑;第二,增设职能部门的数量必须符合企业正常运行的需要,不能设多了也不能设少了,设多了增加成本设少了影响工作效率;第三,新设立的或者已设立的职能部门涉及到的所有可能的活动都有哪些,包括该职能部门的内部活动和与其他职能部门相关联的外部活动;第四,这些活动必须要经过怎样的流程;第五,工作职责如何界定;第六,包括哪些具体的工作内容;第七,这些工作
又该由谁来负责;第八,需要多少人员参与最合理。
(2)使组织结构成完整统一的系统。第一,每个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和范围要有明确的界定,并以书面的形式来规范,并且要落实到个人,包括部门经理的工作职责和范围,下属员工的工作职责和范围;第二,职能部门之间的活动流程也必须有明确的界定,并以书面形式来规范。总之,要让各职能部门的内外部活动制度化,所有参与的人按照制度严格执行。
(3)使组织结构流畅有序。第一,各活动流程的前后顺序必须合理,从哪一个部门开始到哪一个部门终结,必须合理安排。第二,由于中小民营企业的运作性质决定了他们采用U型组织结构,但是U型组织结构的一个缺点就是职能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而这恰恰是影响组织结构流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企业主必须意识到管理沟通的重要性,并且把沟
通的概念灌输到每一个员工。
2、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尊重人才,留住人才
(1)企业主必须转变封建专制的观念,给予人才人性的尊重,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即使是
非技术型的人才只要能在岗位上起到很好的作用就都是公司的人才。
(2)改变一人多岗的状况,合理设置岗位人数,让适合做“将”的人做“将”的工作,适合当“兵”的人做“兵”的工作。企业主不必担心因为多设置了人数而增加人工成本,实际上付出的总工资额可以不变,只是将工资分配比例做了一个调整。因为“兵”工作岗位通常只是对熟练技能有较高的要求而对学历要求并不高,因此只需分配少量比例付给“兵”工资。而“将”虽然分配的比例相对以前是少了,但由于工作职责的大大减少心理压力相应也会大大减少,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也会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
(3)把培训作为一种激励对员工实行定期的培训,培训的内容要适用于生产活动中,做到学有所用,向员工培训质量管理的知识,提高生产效率。
第三篇:我国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投融资分析
我国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投融资分析
摘要:区域人力资源开发具有区域的独特视角。区域人力资源投融资中,地方政府既具有“经济人”的一般特征,又必须发挥地方政府投融资的职能。行政区划下我国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投融资需要改进。
关键词: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投融资
人力资源是第一战略资源,是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资源。在诸多经济增长要素中,资本是劳动力和技术因素发挥作用的和推广应用的重要条件。区域开发和经济增长也离不开金融体系的构建和融资机制的完善。本文在区域视角下探讨人力资源开发及其投融资行为,对我国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投融资进行了分析。
一、区域人力资源研究
(一)区域人力资源的基本特征
区域人力资源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总体人口具有的潜在的和现实的劳动能力,是数量和质量的统一。这意味着区域人力资源有以下特征。
1.区域人力资源不仅包括适龄劳动力人口,是总体人口潜在的和现实的劳动能力的总和,表现为正处于和即将进入区域社会劳动系统的总量。它不仅包括进入劳动过程的劳动力,还包括未进入劳动过程的劳动力,如未成年人、在校读书的成年学生等潜在劳动力,离退休人员等仍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力。按照法定劳动年龄,一般是指16岁以上、60岁以下(女55岁以下)的人口群体。
2.区域人力资源是数量和质量的统一,区域人力资源具有质和量的规定性。区域人力资源数量是一个区域内具有潜在和现实劳动能力的人口数量,区域人力资源质量是该区域在一定时期内总人口具有的体力、智力和技能的统一,即人口的总体素质,包括体质、智力、学识、技能、品质等方面。
3.区域人力资源具有突出的区域特征。人力资源可分为两大层次范围:一是社会人力资源系统,侧重研究一定时间、空间的社会人口资源状况、开发及配置等宏观问题;二是组织人力资源系统,注重研究企事业等组织内部的人力资源的使用及管理问题。区域人力资源从以上两个层次分离出来,是介于宏观与微观之间的中观概念。
本文所指的区域是指我国现实中的行政区划意义上的区域,是介于宏观意义上的全国范围和微观意义上的企事业系统之间的各个地区。这样比较符合我国发展现状,也便于利用现有的统计资料进行计量。
(二)区域经济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研究
区域人力资源是考察人力资源与区域发展关系的概念,这里区域结构包括自然地理区域、经济区域等不同层面。区域人力资源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区域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资源禀赋;区域人力资源的不完全流动性是区域分异的客观基础之一;区域人力资源的流动是区际联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区域人力资源的数量与质量是区域劳动分工的要素之一;区域人力资源内部层级是区域结构的重要表现;区域人力资源对区域的认同度是区域观念的成因之一。
区域人力资源的素质是在一定地域内形成的。人力资源在一定地域内社会教育系统体系中获得知识,在区域社会实践中获得经验,在社会及传统文化氛围的影响下形成价值观念。因此,人力资源有很深的区域印记,当然,区域观念有利有弊,一方面有利于形成区域认同感,更快融入区域社会生活和工作中;另一方面,狭隘的城乡地域观念形成的隔阂,不利于区域人力资源开发和区域经济发展。
一个地区的人力资源质量状况,很大程度上由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人的营养质量就高,受教育的程度高,自我发展的机会就多,能够形成较好的能力素质。区域人力资源又作用于区域经济发展,是区域生产函数中的内生变量,这也是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意义所在。
二、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投融资行为
(一)地方政府的行为特征分析
一个经济区域的区域结构、组织和发展水平,是许多行为主体决策及其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重要的主体有三个,即企业、家庭、公共机构(政府),投融资行为与地方各种利益关系如图1所示。
作为行为主体的地方政府具有“经济人”的一般特征。第一,追求效用最大化。地方政府在一定的约束下,总是尽可能地实现效用最大化。在外部环境和种种约束条件变化的情况下,地方政府为追求效用最大化而相应地调整偏好序列。第二,地方政府具有有限理性。由于信息和地方政府的认识能力都是稀缺的经济资源,地方政府获得它们需要付出一定代价。因此,地方政府总是在有限的信息和能力的约束条件下,从各种备选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
(二)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地方政府行为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是市场调节的补充者和矫正者,其职能发挥被限制在市场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领域。这是由于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作为一个整体,在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中具有以下特征:首先,区域人力资源开发具有正外部性。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劳动者的体力、智力和技能,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社会收益大于社会成本,具有积极的外部效应。其次,区域人力资源开发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通过教育、培训等途径开发人力资源,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很大程度上应由政府提供。第三,区域人力资源具有实现社会公平的功能。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政府有责任和义务保障每个人都能享有最起码的营养、健康及受教育的权利,从而实现在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中的机会均等。此外,对于区域特殊资源如传统文化传承的民间艺人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载体的区域特殊人力资源,地方政府也应进行保护性开发。
(三)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地方政府投融资行为
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资本、劳动力、技术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资本是劳动力和技术因素发挥作用的和推广应用的重要条件。区域开发和经济增长离不开金融体系的构建和融资机制的完善。
在现代经济中,资本是通过企业和政府的投资形成的,而在投资之前都必须通过一定的渠道进行融资。融资进程涉及三个基本方面:(1)储蓄,代表能够用于投资的物质资源,它决定了资本积累的潜力;(2)融资体制,投资主体借以获得资金的机制,通过融资机制实现储蓄向投资的转化;(3)投资,把资金用于扩大生产规模,增加资本存量。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资源禀赋不同而存在客观差异,因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形成生产力水平的不均衡,从而形成对货币流通、信贷需求的强弱迥异。这客观上为当地地方政府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就地方政府投融资来源来说,可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在运行方式包括财政融资和金融融资。具体的操作方式包括上级政府的转移支付、地方财政直接投资、利用民间资本、外来资本等筹措资金、利用银行贷款、证券市场融资、支持企事业单位上市等。
三、我国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投融资分析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力资源总数丰富,但是总体素质却比较低。造成我国人力资源素质较低的原因,除了历史因素之外,还包括大量的劳动力处于与生产资料分离和半分离的状态,即非充分就业,就业和再就业问题突出;已就业的劳动力人口的劳动率低下;我国的教育和再教育以及培训等工作与我国现阶段的发展要求出现偏差。此外,我国人力资源在地区、行业以及城乡之间的分布极不平衡,因此分析我国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投融资有着重大现实意义。
(一)在区域投融资结构中,提高人力资源开发投融资的比重
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中,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是主要来源,是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资金保障。在我国各地区的统计公报中,科学、教育、文化、卫生是财政资金投入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用于人力资源开发。但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甚至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水平,如2012年这一比重首次达到4%。在我国省、市、自治区一级的地方政府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二)创新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投融资机制,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在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中,除充分利用传统的财政投入外,还应积极开拓新的投融资机制。例如,建立各类区域人力资源开发基金;与招商引资相结合,发挥本地区的人力资源优势,在使用中开发;实行柔性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积极支持科研院所、培训结构挂牌上市,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融资。此外,在实施外延式扩张的同时,还应注重内涵式拓展,即提高专用资金的利用效率,引进科学管理机制和治理结构。
(三)进行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投融资规划
区域经济水平是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反过来,区域人力资源开发又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因此,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应纳入区域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中,并且适当超前发展。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一方面要认真贯彻国家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另一方面要根据本区域的实际,结合产业发展及其结构调整的需要,制定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作为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投融资规划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既要有预期性目标,又要有约束性目标;资金投放方向明确,落实到位,并且纳入考核体系;自下而上的需求与自上而下的供给相一致。
(四)开拓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投融资新思路,推进区域间人力资源开发合作
不同层次的人力资源的流动,对于流出地区和流入地区有着不同的效应,因此在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方面区域间的竞争与合作并存。实际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为区域间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基础。在我国区域间人力资源开发一体化发展已见端倪。如2003年4月以“长江三角洲人才开发一体化”论坛为标志,通过一系列合作行动,长三角人才开发一体化初步形成框架;2004年6月东北三省人才市场一体化合作签字,又向建立全国统一的人才大市场迈进了一步;2005年7月,联结江苏、山东两省十市的“‘10+2’人才流动协作联席会议”将为苏北、鲁南的发展提供更强大的人才支持,标志着苏鲁人才合作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2012年“重庆西部新城人才论坛”为西部新城发展“引智”,构建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合作的制度化交流平台,实现区域人才资源整合和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付晓东,胡铁成.区域融资与投资环境评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2]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3]陶晓波.区域人力资源流动研究――兼论政府与市场的相互作用[J].科技管理研究,2010(01).[4]贺林均.区域人力资源开发途径的系统性思考[J].商业时代,2013(23).[5]谢晋宇.人力资源开发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6]符瑛.提升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水准的思考[J].求索,2007(07).[7]李琪.组织变革与人力资源策略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7(08).[8]刘瑛,熊先承.区域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以江西省人力资源战略调整为例[J].企业经济,2013(01).*本文受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青年课题“人力资本视阈下河北省产业升级动态能力提升研究”(201404130)资助。
(作者单位:燕山大学人事处)
第四篇: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行为分析
7、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行为分析
2005-02-06
摘要:在我国,商业银行有些行为因为外部环境或利益驱动会发生偏离,这种偏离也许会造成潜在风险,或许会遭受致命打击。为此,我们不得不认真对待,密切关注。
目前,许多学者都在关注银行的行为,人民银行《内部控制指引》中也专门提到了行为控制,各商业银行也都意识到行为控制的重要性。这些行为有员工个人行为,有集体行为,有领导者决策行为,哪一种行为都关系到经营管理的成败。在我国,商业银行有些行为因为外部环境或利益驱动会发生偏离,这种偏离也许会正常上岸,也许会造成潜在风险,或许会遭受致命的打击。最近,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紧缩政策,银监会对信贷投放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商业银行在经济过热的冲击下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部分商业银行不得不为自己的信贷行为付出巨大的代价。因此,我们不得不把信贷行为提得多一些,叫得响一些,认真地对待,密切地关注。
(一)授信行为
西方商业银行各有自己的市场定位,有自己的基本客户群,有自己的创新产品,有自己的经营特色。小银行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客户过小而自卑,并没有因为抓不住大客户而影响效益,也不过多地担心因为小而被别人兼并,甚至有小银行兼并大银行的例子。而我国,无论大银行还是小银行,都在往大企业、重点项目倾斜,授信趋同现象十分严重,有些企业拥有巨大授信,各家银行拼命往里挤,而有些企业即使其产品非常好,只是因为没有资金经营而望洋兴叹。银行遇到大企业的贷款授信,审批时就好通过,可以宽松一些,一些重要的法律手续可以简化,甚至为了争取这些客户进行恶性竞争,利率可以下浮,免收有关的手续费,而没有考虑有些企业在拥有巨大银行授信后会有盲目投资的可能。之所以这样,主要是从主观上就认为这些企业不会马上倒,或有政府背景,或是上市公司,甚至认为,即使这些贷款放烂了,也与自己无关,可以摆脱一些责任。最终形成了授信集中,中小企业贷不到资金的现状。当然,这不能完全归咎于商业银行自身行为,社会信用担保体系、中小企业市场前景、信用基础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西方商业银行很注重资产负债管理,利用利率敏感性分析、缺口管理、VAR等先进的模型进行资产负债的匹配,从而科学地控制风险和追求效益的最大化。而我国商业银行对资产负债管理还不够科学,比如授信过程中对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方面没有科学地匹配资产和负债,其利率结构、期限结构、币种结构、风险结构不甚合理,很难避免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另一方面,对信贷资产的摆布不够科学和合理,或是担心中长期贷款期限过长而主观上不对其授信,或是中长短期贷款期限匹配不合理。
(二)信贷审查行为
西方商业银行贷款审查时首先坚持“三C”原则,即CHAR-ACTER(品质):企业领导人的品性、行为、信誉和诚实程度,作风是否正派,有无责任感,经营管理能力如何,还款意愿如何等;CAPITAL(资本):借款者个人拥有的净资产,公司借款者所能贡献的购置固定资产和维持日常的生产操作的资金;CA-PACITY(还款能力):即借款者有无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其次,银行考虑更多的是市场情况、抵押品、收益、借款目的、金额、往来账户、时间、法律、经营管理。可以看到,银行最注重的是企业领导人的诚信度,注重的是企业资金实力,注重的是第一还款来源。而我国有些商业银行更多的是注重企业财务报表是否好看,贷款有无担保,有无抵押。这样就使有些企业贷款有了空子钻,比如,隐瞒真实经营管理情况,把报表做得好看些,甚至提供虚假报表。要知道,担保、抵押对银行并不一定是好事,有了担保,并不是说借款者还不了贷款,担保者马上就替其还款,有许多法律手续和具体情况使得担保不能落实,如存在保证人资格、履约意愿、免责和保证合同无效等问题,有两个企业互保、多个企业连环担保、关联企业借保证骗取贷款等现象。抵押方面,办理抵押登记时,要经财产评估、登记、保险、公证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要支付很多费用,而且还要承受时间和效率的损失,同时还存在抵押的真实性、抵押物是否足值、变现的可能性、拍卖抵押物的复杂性等问题。商业银行必须迅速改变仅对授信形式和要件进行关注和静态的授信理念,转变为对借款人的融资需求和借款用途及风险的了解、分析,主动设计与借款人需求相适应的信贷产品,并通过了解借款人的业务,识别贷款期间的潜在风险,对借款人的经营、管理、财务、行业和环境等状况进行尽职的分析。形成在有效预期和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主动而持续性地开展业务,而不是目前普遍存在着的商业银行决定是否授信的关键只看有无抵押品——即第二还款来源,而忽略第一还款来源,即忽略对借款人真实还款能力和风险这个最重要因素的考察。
(三)信贷效仿行为
西方大小商业银行都有自己的经营特色,有些以支持大型企业集团为主,有些以支持中小型企业为主,有些以批发业务为主,有些以零售业务为主。而我国商业银行往往存在效仿行为,时而房地产、汽车、家电,时而基础设施、重点项目,时而又是上市公司,只要一方一热,大家则一哄而上。如1992年对房地产企业的贷款,最后形成了大量的不良资产。这几年,一会儿投向开发区和城市建设,一会儿又投向路桥建设和房地产。对上市公司贷款,也存在过热行为,导致有些上市公司资金违规进股市,或盲目投资。对钢铁、电解铝等产业更是一窝蜂,国务院三令五申,对这些产业严格限制,但实际效果微乎其微。江苏铁本事件给我国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和银行都敲响了警钟。
(四)信贷审批责任界定行为
我国各商业银行基本都有信贷审批委员会,贷款逐级上报,逐级审批,一笔贷款报上来,各审贷委员发表意见,最终形成贷与不贷的表决。如果贷款出现问题,基层员工则认为该笔贷款是审贷委决定,审贷委要承担责任,有时基层行还会认为,反正有审贷委把关,自身可以不负责任地上报;审贷委则认为,直接接触客户的是基层行,基层行要承担责任,或是基层行已经把关,第一手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应该没有问题,可以非常信任地审批贷款。这就是一种责任界定不清楚的问题,当然,也有审贷委员责任心不强、业务素质不高、约束机制不健全的问题。此外,由于各种利益关系的存在,有些贷款管理委员会成员一味跟着有关领导和信贷管理权威人士的思路走,不敢或者不愿提出异议,结果使信贷集体审批变成了个人审批。
因此,一笔信贷业务从贷前调查到终审的整个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要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和清楚的职责界定,不严格履行自身职责就应该受到惩罚。同时,如果每个银行从业者都把银行当作自己的,多一些责任心,就应该不会存在扯皮推诿,敷衍塞责情况的发生。不妨借鉴澳大利亚和新加坡银行的做法,在贷款审批过程中适当强调个人责任,将部分贷款审批决策权授予个人,同时赋予相应的责任,风险管理部门和稽核部门进行监督检查。当然,个人决策能力和水平值得信任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是优秀人才的培训、培养和使用。
(五)信贷风险管理行为
西方商业银行一般非常重视信贷风险的量化管理和模型化管理,缺口管理、VAR等模型运用得非常广泛,甚至对认为很难量化的信用风险也开发了数量模型。除信用风险评级模型外,还建立了内部决策模型,通过借款人评级、额度种类评级,预期使用比率、贷款类别相应所需要的资本金、预期收益等因素,可以计算出贷款额度的回报率,为信贷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但我国商业银行这方面还比较薄弱,只是简单地运用存贷比、头寸管理,对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等的控制只能从定性方式解决,不能有效地进行量化。因此,为使信贷风险管理行为更具客观性,应尽快引进量化管理和模型化管理,囿于我国银行业基础数据管理的现状,要实现量化管理和模型化管理必须及早在业务流程分析整合的基础上推进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基础数据的整理。
(六)信贷审批权力集中行为
随着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逐步暴露,各商业银行总行也不断地上收自己的信贷审批权限,基层行只能发放一些低风险贷款。这固然可以有效防范信贷风险,但也同时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大多授信都要上报上级行,会影响时效,因为有些企业用款时间要求比较严格,待审批好以后,已经错过了时间;二是上级行不可能了解各区域的所有企业,更多地关注一些重点项目和大的企业,会忽视一些优秀中小型企业,这样势必会影响基层行的客户结构,不利于营造其基本客户群;三是突然上收权力,可能会使原有中小型企业资金链条中断,形成新的不良资产;四是会出现与其他商业银行共同为同一企业授信的情况,形成信贷集中;五是不利于全行的信贷结构调整。因此,对于信贷审批不妨实行差别授权并进行动态调整。可根据各分支机构所处的市场和经济环境、资产规模和业务量,资产质量和盈利水平、内控机制建设情况和风险管理能力,对各分支机构授权的权限进行调整,并依据对分行绩效考核以及其他信贷检查稽核结果,进行授权权限的动态调整,或将授权权限与授信风险评级、授信期限挂钩。
(七)信贷内部控制行为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不重视内部控制的现象很令人费解,岗位制约机制不健全,有制度不执行现象很普遍。比如,规定贷前双人调查,但另一人的任务只是在报告上签字,企业在哪里,报表什么样根本不管;信贷员从头到尾帮企业做了所有的贷款手续,甚至可以拿企业假的资料把贷款骗出来;总是迁就企业,该有的贷款资料因企业不愿提供就省略,甚至拿不到关键的法律资料;贷后检查形同虚设,企业发生了变化甚至变化了工作地址银行还不知道。一些银行大量不良资产的出现及因员工道德风险形成的损失都说明了内部控制不力所造成的后果。从长期来看,这种情况会把任何一个银行带向深渊。在一个具有强有力的内控机制的组织中,控制机制应有向前的也应有向后的,向后看的系统要及时追踪交易记录的风险,向前看的系统则要努力发现潜在的风险,不仅仅是头寸风险,而且还有所有的系统范围内的风险。
(八)不良资产处置行为
中国商业银行发展到现在,仍然会有牺牲信贷资产来换取规模的行为,为了多争取一些存款,而不管企业状况就随意放贷,或为了吸收一点保证金而随意开承兑汇票,或用以存引贷的方式扩大规模,等等,这些行为导致最终创造的利润远远小于形成的不良资产。还有一种经常会犯的错误,对一个企业积极介入后,就万事大吉,不注意跟踪企业经营管理状况,不关注行业变化和市场变化,或是对企业从生跟到死,没有及时退出的意识,没有建立信贷退出机制,最终会形成不良资产。一旦形成不良资产,在不良资产处置时,由于不良资产责任界定不清,或由于信贷人员责任心不强或职业道德等因素,没有及时追讨,最后会不了了之。还有一种情况,各家商业银行基本都有信贷管理部门和资产保全部门,一笔贷款逾期以后,信贷管理部门认为应该移交资产保全部门管理,资产保全部门则认为需要信贷管理部门继续跟踪,形成管理上的真空。
(九)信贷人员培养行为
有些商业银行在引进信贷人员时,往往先看其能带来多少存款和业务量,而对其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有所忽视。日常对员工培训也不够重视,没有有意识地培训一些专家,每个信贷人员都是“万金油”。这样很难保证贷款审批的准确性,真正的风险控制就很难保证。因此,在信贷行为建设中,银行必须认真思考想要培养的是什么行为,想要建立的是什么样的报酬系统。信贷人员除应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外,还应具有良好的思想及道德素质。在人才使用上,可以通过对信贷人员实行上岗分级授权经营,狠抓信贷人员的基本素质,只有信贷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才能形成商业银行健康向上的信贷文化。信贷人员的素质,不仅包括精通金融和信贷,同样重要的是要使他们成为借款人所在行业方面的专家。就营销而言,企业更愿意和熟悉自己行业的客户经理打交道。从信贷风险管理角度,只有熟悉企业及行业状况的客户经理才能准确地判断贷款的风险程度,从而防范不良贷款的发生。同时,信贷人员素质的提高,健康信贷文化的形成也需要一套完整的激励机制,通过实行绩效挂钩的分配机制,运用内部利润核算、内部转移价格、市场成本和资产质量等指标,核算其业绩并与其收入挂钩,从而促使信贷人员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享其利。
(十)信贷文化行为
银行作为一个信用给予的企业,信贷文化是非常关键的。落后的信贷文化比巨额的不良贷款更可怕,因为不良贷款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化解,但落后的信贷文化会形成源源不断的不良贷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银行贷款质量的好坏,除了受外部宏观环境因素的影响外,关键取决于该银行是否建立了良好的信贷管理文化和有效的信贷风险管理的体制机制;是否建立了完善的信贷管理的组织架构、流程和分析手段;是否在充分重视分支机构一线信贷人员经验的基础上,强调信贷的垂直领导;是否在监管当局贷款质量五级分类这一贷款管理的最低要求基础上,建立更加完善的贷款质量分类制度;从贷款审查发放,到贷中的跟踪,最后到贷款的收回,乃至对形成的不良贷款进行处理,参与其中的所有人员是否能够诚信地做到勤勉尽责;广大信贷人员和风险管理人员是否通过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对授信客户的高管层的素质及相关情况、对授信客户的产品和生产能力以及生产过程、对授信客户的客户群状况以及对授信客户所属的行业等相关情况进行认真负责任的调查。与此同时,还要密切关注包括通货膨胀、购买力、汇率、利率、货币供应量、税收、政府支出、价格控制等宏观经济变化状况,综合分析授信客户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其还款能力,并将其作为决定是否授信的关键依据。但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许多信贷人员在进行贷款决策时什么都相信,尤其是利润、抵押物、信用评级,就是不相信现金净流量,这样就培育和派生了一些落后的信贷观念,如将利润视为第一还款来源,过分强调担保的作用,用重组贷款的方法掩盖贷款的内在风险,没到期的贷款就是正常贷款,夸大以贷引存的作用等等。再有就是信贷管理落后。从部分银行的信贷运作的全部过程来看,由于各种原因,信贷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几乎都存在问题。制度供给上的缺陷,使某些信贷人员失去了责任和纪律约束,结果给信贷资产带来了相当大的风险。
总之,健康的信贷文化应是在信贷管理层的引导下,信贷工作人员能够正确认识信贷风险的存在,能够及时识别信贷风险、防范信贷风险,在民主决策机制下,能对风险的处理做出科学决定。健康信贷文化的培育,包括观念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等方方面面,要以体制创新、制度创新为突破口,自上而下统一安排;以基层信贷文化底蕴为基础,实施金融创新,打造信贷文化载体,因地制宜,自我突破。
(十一)超授权行为
《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明确提出,商业银行实施有条件授信时应遵循“先落实条件,后实施授信”原则,授信条件未落实或条件发生变更未重新决策的,不得实施授信。授信决策应在书面授权范围内、依据规定程序进行,不得超越权限进行授信,不得违反程序或减少程序进行授信。银监会还特别提及一种与“铁本案”类似的情况:客户未按国家规定获得项目或环保及土地批准文件,或者虽然取得这些文件但属于化整为零、越权或变相越权和超授权批准,商业银行亦不得向其提供授信。但在实际工作中,超授权现象屡见不鲜,如跨期限、化整为零、用保证金置换额度或是不执行总行的审批意见,在同一企业授信额度内不同的业务品种之间进行调剂等等。这些行为无不使贷款审批流于形式,容易累积不良贷款,为资产业务留下了极大的风险隐患。超授权行为的危害显而易见,有百年历史的巴林银行的倒闭,就是由于其职员超授权造成的。而在业务发展为风险管理让路的观念之下,对越权审批或变相超授权行为,如果没有造成损失,很少会一追到底,这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超授权行为禁而不止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严格权限,要在上级行的授权范围内开展工作,超权限的必须逐级上报,一旦发现越权审批或变相超授权行为,要严肃查处,对违规放贷的责任人员实行严厉的追究制度。
作者:深圳发展银行 赵文杰 来源:2005-02-05录入
第五篇:我国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行为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行为分析
摘要:在上市公司与控股公司及子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大量增加的情况下,虽然规范的关联交易确实可减少交易成本,提高企业效率,但存在内部治理结构不健全和外部监管不完善的问题。本文对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相关分析。
关键词:关联方交易 信息披露 关联关系 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的非关联化
按市场经济原则,一切企业间的交易都应在市场竞争的原则下进行,但关联方交易缺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与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不相符。由于交易双方有利益牵扯,存在各种各样的关联关系,在完全公开竞争的条件下进行交易体现不出这种亲密结合的关系。
关联交易客观上虽属于中性经济范畴,但会给企业带来或坏或好的影响。因存在关联关系,有利的一面,交易双方进行公道关联方交易,充分行使行政干预保证优先执行商业合同,节省谈判等交易成本,提升经营效率和交易效率,达成最终目标,促进规模经营和减少交易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不利一面,由于可利用行政力量撮合交易,从而在非竞争条件下,交易价格、方式等可能出现不公正,侵犯股东或部分股东权益。
虽国家政策法规对关联方交易有限制控制,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产生关联交易非关联化,类似手法更隐蔽,也更可怕,把本质上关联方间的交易变为非关联交易,达到粉饰业绩的目的。
通过参阅报表,关联方交易非关联化的主要方式总结如下:①腾挪变身――通过中止接受相关股份或出售股权,名义上解除关联关系;②瞒天过海――通过产品链上下游关联,隐瞒关联关系,或作为第三方来承担债务或放弃债权等交易,或虽法律上放弃关联方,但行政传达上存在关键管理人等。比如,用出售技术使用权给某个毫不知情的关联企业,只需刻意隐瞒关联关系,可计入营业外收入;③化整为零――把一笔关联交易,变成两笔。例如,将资产高价卖给非关联方,通过其他方式弥补非关联方损失,或反过来再以相同高价从非关联方处回购资产,这样就是非关联交易,可逃避约束,确认高价出售资产得到的收益;④提前谋划――在关联方关系形成前,实施关联交易。非常规交易达成前提是形成关联关系,为完成相关交易非关联化,经过系列安排,把关联交易真相移到关联关系法律形式落地前,达成相关交易。
同属政府的企业一般不是关联方,但是若交易按政府指令进行,主管部门干预了两家企业间的交易,从而交易双方的关系就应视为关联方交易;若虽同属于政府的企业,但相关交易不是按政府计划指令进行时属于非关联方交易。某些上市公司为何操纵关联方交易
由于关联交易行为的不确定性和交易价格的非市场性及多样性,意图用关联交易达到粉饰报表和包装利润的目标。虽我国法律法规对其有规范,保证了大部分公司的报表质量,但仍有某些公司或为盈余管理的需要,或追求配股指标,或经理层夸大业绩为上市筹资等方针,用关联交易来或增或减利润。
2.1 潜在因素 尽管当期关联交易可在公平交易原则上进行,将来也可能以非公平交易的形式出现。为提升公众形象,或从自身利益出发,或为彰显掌舵人的经营业绩,或其他目的,在财报中常用非公平交易基础上的关联交易,粉饰财务状况,提供虚假信息和经营成果。进行关联交易的原因如下:①筹措持续经营所需但现状缺乏的资金――往往会在大额债务到期日前,凭借关联交易筹措确保其持续所需的资金;②弥补前期过分乐观的盈利预期――盈利预测到期日前,为实现预测目标,与能实施控制或重大影响的企业进行非公平交易;③支撑股价、融资等目的,试图保持优异盈利记录――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进行重大关联交易,美化财报;④应对已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产业危机――行业显露产业危机时,因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利润有限度,会有用关联交易弥补产业危机造成的损失需求;⑤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当产能过剩库存积压无销路时,企业可能向关联方强行销售过剩产品,维持良好的业绩增长态势;⑥应对已发生重大诉讼,特别是股东与高管间诉讼――当股东与高管诉讼时,高管可利用其对经营权控制进行关联交易,提高经营业绩,实现判定无罪或免于起诉;⑦应对面临的行业劣势,尤其是技术淘汰风险较高的行业――技术淘汰风险较高的行业,是指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包括电脑、彩电、数码产品等行业;技术更新换代时,易受严重冲击,进行大量关联交易来减少冲击;⑧对能维持良好盈利记录但依赖单一或较少的产品、客户或交易事项的企业,由于依赖度的存在使关联交易的可能性很大。
2.2 操纵关联方交易的作用
2.2.1 粉饰业绩。控股方和上市公司间盘根错节关联,为实现盈利指标或为某些经济或政治目标,同关联方进行产品购销业务,降低生产成本或提高销售收入,提高获利能力。
2.2.2 降低税赋。一些企业用关联方交易,把多余利润转移到这些企业,实现避税目的;一面降低整体税赋,国家受税收损失;另一面由于税前利润减少,侵蚀中小投资者应得利益。
2.2.3 转移利润。①隐藏利润。业绩好时把利润转移到母公司,若以后经营业绩不佳再把利润调回来,预防因经营业绩不佳,或被ST,或被摘牌。或丧失配股资格。②满足少数人利益。例如,把利润转移给大股东、关键管理人员及其家属可控制或重大影响的企业,使上述人员从中掠夺利益,但侵蚀中小投资者应合法享有的利益。
2.2.4 透过关联交易非关联化,绕过监管。例如,高价把产品卖给非关联方,再由关联方对非关联方补偿,或由关联方以同样的高价从第三方处买过来,使关联方交易不易被察觉且被隐藏。关联交易信息不规范披露的违规动机
①创建“经营前景良好”形象,吸引投资者购买股票;②前期盈利预测不准确,为使实际值与期望值相近,操纵关联交易,使报告期盈利水平达到或接近盈利预测水平;③借助关联交易避税,大多数上市公司所得税率为15%,一般企业为25%,税率存在较大的差异;从避税角度看,可通过关联交易转移利润到上市公司;④以保护商业秘密为由,关联交易目的可推断为联合关联企业打击竞争对手。
规范我国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的改善措施
4.1 增强独立性,实施法人治理结构 ①优化股权结构,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彻底转变总经理、大股东和董事长的关联关系,禁止三者重叠,在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中增补代表中小股东等代表,保持独立性。②制定股东表决制度、股东派生诉讼制度、股东责任制度等,形成股东权利制衡机制。表决制度,允许股东亲自到股东大会投票或委托投票,制定有关关联关系股东、董事回避和表决的具体程序;派生诉讼制度,指当损害到股东和其他相关者利益时,监事会等部门拒绝行使诉讼权时,股东可以代表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目标是成立为中小股东声张正义的机制,杜绝董事、控股股东和管理层滥用职权,为私利损害公司利益,侵犯中小股东利益,形成有效监控。在关联交易复杂和交易形式多边隐蔽情形下,对制止关联交易和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有积极作用。责任制度,创建控股股东诚信制度,控股股东对其控股公司应依法行使出资义务,不能用特殊地位取额外利益,不能用资产重组等方式损害公司和其他股东合法权益。③发挥独董作用,完善独董制度。独董对禁止内部人控制,形成董事会制衡,有积极作用;完善独董选任聘请制度,使独董独立,创建独董自律组织和信息平台,为聘任独董提供客观公正平台,建立独董实施职责的奖惩制度,确定独董职责权利。
4.2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关联方交易及信息披露
①虽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但信息披露具体运用依赖财务人员职业判断,对某些敏感交易仍缺乏披露。②定价政策上,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规范关联交易价格规范定价政策具体细节,可用不可控可比价格法、再销售价格法、成本加成法等方法,来规范关联方价格制定。③实施关联交易事前披露制度。关联交易一般在发生后在报表中才披露,当中小投资者看到披露时,利益已被侵犯,且事先没经过中小股东同意,与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出发点严重相悖。④规范关联方关系的披露。我国规定的关联方关系范围小,由此为钻空子提供了可乘之机,监督执法部门执行会很被动,所以要改善措施是适当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充分披露关联关系。结论
管理交易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严格监督审查不合理的关联交易,提高关联交易的公开性、透明性,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参考文献:
[1]李端生.关联方交易会计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5-45.[2]王纪平.关联方交易会计新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82-
134.[3]管强.关联交易内幕[M].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8:65-123.作者简介:孟园园(1982-),女,河北泊头人,管理咨询师、助教、助理会计师、信息处理技术员,工学学士、电气技术教育本科、会计学本科,研究方向: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项目财务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