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武汉大学《社会保障》期末考试试题
武汉大学《社会保险》期末考试试题
发布时间:2005-12-26 20:45:00
2001级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8分)
1、逆选择
2、转制成本
3、社会保障私有化
4、友谊社
5、居养
6、福利国家
二、填空:(每空1分,共34分)
1、影响养老保险偿付能力的因素有五个,分别是:
2、发达国家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特征有三个,分别是:
3、选择社会保险筹资方式要考虑的因素有四个,分别是:
4、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企业和个人的缴费比例分别为:
5、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有六个,分别是:
6、按照社会保险的原则,社会保险基金一般来源于三个主体,分别为:
7、城镇居民社会保障的“三道防线”分别是:
8、一般来说社会保险制度有五大险种,分别为:
9、哪个国家最早建立社会保险制度?哪个国家最早建成福利国家?哪个国家被称为“福利国家的橱窗”?
三、简答:(每题6分,共12分)
1、简述社会保险产生的一般原因和条件。
2、简述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社会保险制度实行改革调整的原因和调整措施。
四、比较分析题:(每题8分,共16分)
1、比较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制度。
2、比较三种社会保险筹资模式及其对我国的适用性。
五、论述:(每题10分,共20分)
1、论述德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及其现实意义。
2、试述中国统帐结合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2001级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8分)
1、逆选择
逆选择是指由于事前的信息不对称,信息占优一方凭借其信息方面的优势,侵占或损害具有信息劣势地位一方的利益。逆选择在保险领域表现非常明显,即由于被保险人对于自己的健康状况或财产状况相对于保险人具有更多的信息,因此,健康状况较好的人将倾向于购买生存年金保险,而健康状况较差的人将倾向于购买医疗保险,从而侵害保险人的利益。
2、转制成本
隐性养老金债务是现收现付制DB(受益基准制,defined benefit)养老金制度向参保职工作出的养老金受益承诺。转制成本是从现收现付制养老金制度向基金积累制养老金制度转轨后隐性养老金债务显性化的成本,即不考虑其他因素,只有转轨为基金积累制的那部分现收现付制养老金制度的隐性债务会显性化为转制成本。
3、社会保障私营化
社会保障私营化是继20世纪70年代现收现付制公共社会保障制度出现制度我危机后,世界性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主导趋势之一。社会保障私营化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在个人账户基础上,从受益基准制转向供款基准制;二是对社会保险基金的集中垄断性管理转为分散竞争性管理;三是鼓励社会机构参与社会保险或将某些社会保险项目委托社会机构管理;四是社会保险基金按照商业化原则运营与管理。
4、友谊社
友谊社是继《济贫法》之后的第二个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友谊社的会员主要是当时的熟练工人,它通过成员之间在经济上互助的方式,为他们提供丧葬和疾病方面的基本保障。会员大多来自同一行业的技术工人,定期缴纳一定数额的会费。当会员遭遇不可避免的工伤、失业、贫困、疾病、残疾和年老丧失劳动能力的种种风险后不能工作时,可以从“友谊社”领取救济,发挥社会保险的功能。
5、居养
居养是国民党政府重视的社会保障项目之一,它比施粥制度发达。居养对象为无自救方之老、幼、残疾人。其组织机构是:救济院下设养老所、孤儿所、残废所、育婴所、施药所和贷款所。如果各普通市及乡、区、村、镇设救济院,对于前列各所,得分别缓急,次第筹办,亦得斟酌各地方经济情形,合并办理。
6、福利国家
所谓福利国家,按照英国工党1945年在竞选宣言中所表示的,就是使公民普遍地享受福利,使国家负担起公民福利的职责。它贯彻“普遍性”的原则,口号是“收入均等化、就业充分化、福利普遍化、福利设施体系化”。其特点是:(1)保障范围包括“从摇篮到坟墓“的各种生活需要;(2)社会保险按统一标准缴费,统一标准给付;(3)保障水平是以维持正常生活水平为准;(4)保障基金主要由国家解决;(5)保障业务由国家设立机构统一管理。
二、填空:(每空1分,共34分)
1、影响养老保险偿付能力的因素有五个,分别是:经济发展水平、通货膨胀、利率、人口结构、人口预期寿命。
2、发达国家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特征有三个,分别是:立法较早、保障全面、给付优厚。
3、社会保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素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保险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调节器”;社会保险是社会发展的“减震器”;社会保险是实现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的“平衡器”。
4、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企业和个人的缴费比例分别为:6%和2%。
5、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有四个,分别是: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
6、按照社会保险的原则,社会保险基金一般来源于三个主体,分别为:国家、企业和职工个人。
7、城镇居民社会保障的“三道防线”分别是: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三条保障线。
8、一般来说社会保险制度有五大险种,分别为: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
9、哪个国家最早建立社会保险制度?哪个国家最早建成福利国家?哪个国家被称为“福利国家的橱窗”?
德国最早建立社会保险制度,英国最早建成福利国家,瑞典被称为“福利国家的橱窗”。
三、简答:(每题6分,共12分)
1、简述社会保险产生的一般原因和条件。答:社会保险产生的一般原因是:(1)
劳动者收的差别性,决定了各国必须举办社会保险。(2)
为解决劳动者就业暂时中断的生活来源问题,需要举办社会保险。(3)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和退休人员在职人员比例的变化,要求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社会保险产生的一般条件:(1)
生产力有了进一步发展,社会生产除了满足人们政党生活需要外,还有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这是社会保险产生的基本条件。(2)
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工资劳动者增加,是社会保险产生的关键条件。(3)政府重视是社会保险产生的重要条件。
2、简述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社会保险制度实行改革调整的原因和调整措施。
答:发达国家社会保险的基本特征是:(1)立法较早。发达国家建立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普遍早于发展中国家。当今世界各国实施的所有保险项目和具体做法都创始于发达国家。其中疾病、残障、养老、生育和工伤保险最早出现在德国。强制性失业保险如失业救助制度由英、法两国创建。家庭津贴是由新西兰于1926年创建的。(2)保障全面。同发展中国家相比,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险制度保障比较全面,覆盖面广,包括的项目多,顾及到社会各个阶层、各类人员和社会需求的各个领域。在某些发达国家,如英国、瑞典,保障项目囊括了社会保险各大险种,保险对象不仅包括所有雇员,以及无工作的公民及幼儿,并且参加了保险后,就成为终身被保险人。(3)给付优厚。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险不仅推行的时间早、覆盖面广、项目多而齐全,而且提供的待遇也非常优厚。(4)管理相对统一。在发达国家,社会保险的行政管理是比较集中和统一的。发达国家社会保险制度由于超过经济发展承受能力的“过度福利”政策的实施,不同程度地给各国带来了一系列问题:(1)政府开支增大,国家财政负担过重;(2)固定资本投资下降,影响经济的进一步增长;(3)劳动力成本上升,国际竞争能力下降;(4)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市场对劳动力供求关系的调节作用;(5)高福利政策加重了人民的赋税负担;(6)政府管理的低效率和官僚化。
近10年的改革措施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开源——增加保险费收入;二是节流——降低保险费支出,其目的是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具体的办法是:(1)提高缴纳保险费的标准;(2)增加缴费(税)项目;(3)取消某些保障项目,降低待遇水平;(4)基金筹集模式从现代现付制到部分积累制;(5)对不同社会保险项目的改革措施。
四、比较分析题:(每题8分,共16分)
1、比较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制度。
答:人身保险,是以人的生命、劳动能力或人身健康作为保险对象(保险标的)的一种保险。按照保险合同规定,当被保险人在保险有效期内因意外事故而致伤残、死亡,或保险期满后,由保险人按约给付保险金。人身保险从社会意义上说,它是人类社会以合作互助的方式,共同分担风险的一种社会活动;从保险经营者方面来说,它又是以获取最大经济效益为目标的商业性经营活动。人身保险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具体表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社会保险与人身保险在发展过程中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社会保险与人身保险的基本内容及其特征可以看出,在保障人民生活安定、保证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促进社会经济繁荣这个最终目的上,社会保险与人身保险是一致的。但是在其性质、举办方式、保障范围、保险责任和法律范畴等方面,两者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主要有:(1)性质不同,主要表现在保险保障功能依靠的力量不一样;保险保障功能辐射的面不一样;保险保障基于的责任范围和尺度不一样;举办的主体不同;保险的保障实施的形式和采用的手段不一样;保险直接目的的二重性偏向不一样。(2)保险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略有不同。(3)保险人的保险责任不同。(4)保险受益人的资格界定不同。(5)立法范畴不同。
但是,社会保险与人身保险是同一社会保障项下的两大不同险种类别,两者之间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1)社会保险是人身保险进一步发展的产物。(2)相互补充,社会保险与人身保险在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相互补充的作用。(3)此消彼长。社会保险与人身保险由于具有同一的经济保障作用,所以,从长远看,它们之间的合作、相互补充和共同发展是有一定界限的,即人身保险的发展以社会保险只能保障人们的最基本生活水平为条件;同样,社会保险的发展也只能以人身保险仅仅保障那些具有投保资格的人们为条件。
2、比较三种社会保险筹资模式及其对我国的适用性。
(1)现收现付模式。现收付模式指的是以支定收,即根据当年养老金支出的需要确定养老保险税(费)率,从而保证保险税(费)收入与保险基金支出的财务平衡。其偿付能力表达式如下: S=CEW-PRW(式中S偿付能力;E在职职工人数;C保险税(费)率;W社会平均工资;P工资替代率;R受益人数)。
这种模式是通过代际间的债务转换来实现的,在理论上S值为0,所以又称之为零积累模式,也就是说能够保证S值不小于0,就称之为具有偿付能力,使S值不小于0可能性越大,则潜在的偿付能力越大。但是由于人品老龄化的影响,使得制度赡养率(R/E)不断攀升,要维持零偿付能力,势必要不断调高保险税(费)率C,而C又不能无限制地上升,否则会阻碍整个经济的发展。由此不难看出,现收现付模式下的偿付能力呈不断减弱趋势,需要从制度外(政府财政)不断注入持续扩大的资金锗能维持社会保险正常运转。
(2)完全积累模式。完全积累模式是指以个人账户为基础,所有保险税(费)及其收益完全归个人所有,退休时根据个人账户积累基金量按月或按年领取养老金的模式。那么在任一时点t时的偿付能力可用下式表示:S=SA-SP(式中S—偿付能力;SA—保险基金累积额;SP—保险金支出累积现值)。当且仅当S≥0时,完全积累的养老保险模式具偿付能力。
(3)部分积累模式。它是指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模式,其偿付能力可以用现收现付制下的偿付能力和完全积累条件下的偿付能力相加求得。
五、论述:(每题10分,共20分)
1、试论述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成效与问题。
答:经过20多年的改革探索与实践,到2004年底,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达到16342万人,比2003年底增加836万人。其中参保职工人数为12242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为4100万人,各级社保经办机构为其中60%以上的人员提供了社会化管理服务。
目前,各项改革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确立统账结合的基本制度,探索了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养老储蓄的多层次体系;二是扩大制度覆盖范围,实现了从国有企业向城镇各种所有制企业的延伸;三是普遍实行个人缴费制度,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建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初步形成了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多元化筹资机制;四是实行原行业统筹下放省级管理,解决条块分割的矛盾,建立了上下贯通、覆盖全国的五级社保经办管理服务体系;五是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领取,实行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维护了广大职工的基本权益;六是完成辽宁试点任务,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现了改革的预期目标。但是,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表现在:
第一,在保障项目方面,责任不明确,助长企业和地方政府的依赖倾向。第二,在账户设计方面,债务不清晰,放大基金缺口和“空账”。第三,在运行方式方面,机制不合理,增加制度和道德风险。第四,在制度建设方面,体系不健全,抑制多样化养老保障需求。第五,在组织保障方面,管理不顺畅,影响服务质量和效率。
2、试述中国统账结合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要建立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由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构成。职工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建立统筹基金,一部分划入个人账户。划入个人账户的比例一般为用人单位缴费的30%左右,具体比例由统筹地区根据个人账户的支付范围和职工年龄等因素确定。
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要划定各自的支付范围,分别核算,不得互相挤占。要确定统筹基金的起付标准和最高支付限额,起付标准原则上控制在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0%左右,最高支付限额原则上控制在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4倍左右。起付标准以下的医疗费用,从个人账户中支付或由个人自付。起付标准以上、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的医疗费用,主要从统筹基金中支付,个人也要负担一定比例。超过最高支付限额的医疗费用,可以通过商业医疗保险等途径解决。统筹基金的具体起付标准、最高支付限额以及在起付标准以上和最高支付限额以下医疗费用的个人负担比例,由统筹地区根据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是总结借鉴国外发展社会保险和个人储蓄性保险的各自利弊,结合中国同情确立的一种有中国特色的医疗保险制度。
基本医疗保险实行社会统筹,可以充分发挥互助共济作用,有效缓解职工高额诊疗费用负担的风险,这种制度充分体现了社会保险的互济性和公平性。但单纯的社会统筹,其结果会导致个人自我约束过弱,过分依赖社会医疗保险,而不能形成有效的医患制约。从目前我国的管理能力和保障水平看,也没有这个能力实行完全的社会统筹。
基本医疗保险建立个人账户,一方面可以在现实的医疗消费中建立医患直接制约机制,促使职工把原来“看病不花自己的钱不心疼”的医疗消费心理,转变为自我约束的医疗消费行为。另一方面促使职工在年轻健康时,就为自己年老、有病时储蓄医疗费,有利于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积累机制,有效缓解即将到来的人口老龄化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产生的缴费来源减少而支出增大的压力。但单纯的个人账户制,没有社会统筹的互助共济,由于目前我国职工收入水平较低,而医疗成本高,支出管理控制的手段跟不上,会导致部分大病患者和多发病患者因个人账户支付不足影响医疗或因病致贫影响基本生活。
综合借鉴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各自作用,采取统账结合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将社会保险和储蓄保险两种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横向”社会共济保障和“纵向”个人自我保障的有机结合,既有利于发挥社会统筹共济性的长处,也有利于发挥个人账户具有激励作用和制约作用的优点。这种制度模式也比较适合我国职工的社会心理。
武汉大学《社会保险》期末考试试题
发布时间:2005-12-26 20:43:00
2000级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一、名词解释(每个6分,共30分)
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基金 社会保险给付 医疗保险 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险模式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险的基本特点。2.社会保险给付的确定受哪些因素影响? 3.编制社会保险预算必须遵循哪些原则?
4.简述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当中转制成本的形成过程。
三、论述题(30分)
比较社会保险基金的两种筹集方式(征费与征税),试论中国目前的社会保险“税”“费”之争,并谈谈你的观点。
《社会保险》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发布时间:2005-12-26 20:43:00
2000级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一、名词解释(每个6分,共30分)
1、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social insurance)是由国家通过立法形式,为依靠劳动收入生活的工作人员及其家庭成员保持基本生活条件、促进社会安定而举办的保险。社会保险是一种特殊的强制性保险,它是从商业性保险的基础上产生的。其主要内容包括养老、残障、遗属、医疗(疾病和生育)、失业、工伤和家庭津贴等保险。
2、社会保险基金
社会保险基金是指社会保险征税机构通过各种方式征集的、用于社会保险事业开支的专项基金,它是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一般来说,社会保险基金主要来源于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劳动者个人。
3、社会保险给付
社会保险给付是指被保险人因保险事件发生后,保险人(指社会保险机构或社会保险组织)按照事先规定的条件与标准,向被保险人给付保险金或提供医疗服务。
4、医疗保险
医疗保险是指被保险人因疾病或患病而失去劳动收入时,保险机构或保险组织按规定支付医疗费和生活费的保险。疾病保险于1883年为德国创立,是德国社会保险制度,也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最早立法。
5、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险模式
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险模式以英国、瑞典为典型代表。1941年英国贝弗里奇报告《社会保险及有关福利问题的报告》,提出了在战胜德国法西斯后,英国将建立一套“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制度。其特点是:(1)保障范围包括“从摇篮到坟墓“的各种生活需要;(2)社会保险按统一标准缴费,统一标准给付;(3)保障水平是以维持正常生活水平为准;(4)保障基金主要由国家解决;(5)保障业务由国家设立机构统一管理。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险的基本特点。
答:从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险发展的整体上看,呈现出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1)经济落后与保障需求的矛盾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主要矛盾。
(2)发展的不平衡性。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保险以一种复杂的方式发展着,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因素,影响着各个国家社会保险的发展,使其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不平衡性,有保障形式上的不平衡;保障水平不平衡;社会保险发展地区上的不平衡。(3)殖民统治对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险的影响极其深远。
(4)形成了以社会保险为主,其他保障形式为辅的社会保障体系。
2.社会保险给付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社会保险给付是指被保险人因保险事件发生后,保险人(指社会保险机构或社会保险组织,下同)按照事先规定的条件与标准,向被保险人给付保险金或提供医疗服务。社会保险给付的基本原则是:(1)社会保险给付意味着被保险人享受社会保险的权利;(2)社会保险给付所规定的条件,是被保险人领取给付金的依据;(3)社会保险给付的标准,是以能维持被保险人及其家属的最低生活水平为原则。
3.编制社会保险预算必须遵循哪些原则? 答:社会保险预算的编制应遵循四项原则:一是全面性原则,即社会保险预算必须反映所有与社会保险事务有关的收支,以利于社会保险基金的统筹与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这就要求将现行各部门掌握的社会保险收支统一归并到社会保险预算之中。二是统一性原则,即任何社会保险收支都要以总额列入预算,而不应以收支相抵后的净额列入预算。三是专款专用原则,即社会保险资金只能用于社会保险方面的开支,不得挪作他用。四是适度结余原则,社会保险支出有相当一部分是在编制预算时难以测算的,为了不给经常性预算造成太大的压力,年度社会保险预算收支相抵应适度留有结余。同时也有利于社会保险资金的投资和调剂。
4.简述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当中转制成本的形成过程。
答: 隐性养老金债务是现收现付制DB(受益基准制,defined benefit)养老金制度向参保职工作出的养老金受益承诺。当一个现收现付制养老金制度建立时,政府利用在职职工的强制性供款向当前的退休者支付养老金受益,并向在职职工承诺在未来也按一定标准向其支付养老金受益。既然现收现付制制度没有将当前职工的供款支付他们未来的养老金受益,而是使用其向当前的退休者支付受益,那么承诺在未来支付养老金受益的当前供款就成为了政府的借入债务。转制成本是从现收现付制养老金制度向基金积累制养老金制度转轨后隐性养老金债务显性化的成本。
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具体实践来看,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是从一个单一的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制度(目标替代率90%以上)转变为一个统账结合的部分积累制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目标替代率58.5%),也即一个现收现付制统筹账户(20%)加上一个基金积累制个人账户(38.5%)。因此不考虑其他因素,只有转轨为基金积累制的那部分现收现付制养老金制度的隐性债务会显性化为转制成本。也就是说,只有转为基金积累制个人账户部分的隐性债务显性化为转制成本。具体到制度本身来说,就是在制度改革之前参加工作的职工,由于在老制度下没有建立个人账户,也没有为个人账户储备,因此改革后这些职工就没有个人账户基金积累。这些职工包括在改革前就已经退休的职工,被称为“老人”;改革之前已经参加工作的职工,被称为“中人”。
三、论述题(30分)
比较社会保险基金的两种筹集方式(征费与征税),试论中国目前的社会保险“税”“费”之争,并谈谈你的观点。
答: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经济改革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保险制度能否尽快建立健全。那么,能否以开征社会保险税作为中国社会保险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的突破口呢?相对于缴费制和储蓄制来说,开征社会保险税是否是中国社会保险筹资的最佳选择?这是当前我国经济改革和社会保险制度创新面临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因此,围绕“费改税”这个主题产生了两派意见。
反对实行社会保险“费改税”的人士认为费与税都是社会保险资金的筹集方式,是手段而非目的,它们均为实现制度的目标服务,并取决于特定的制度模式。在新型社会保险制度正在定型、各种相关问题尚需缓解的条件下,如果不能对费与税两者及其决定与制约因素有较为全面的、客观的认识,就对此作出重大变革,其结果可能会因准备不足或预期偏高而适得其反。
赞成社会保险“费改税”的人士指出我国社会保险机制不完善,不仅缺乏强有力的法律、法规支持,也未将保险资金列入预算内管理。保险基金征缴困难,欠缴企业增多。各地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险基金筹集比例标准高低不同,资金管理分散,筹集成本高,调剂面窄。对资金筹集和使用缺乏监督,难以满足社会保险支出需要等。通过开征“社会保险税”,以法律形式明确国家、单位和个人的分配关系,避免随意收费和分配不公等问题,全面实现保险基金分配的公开化,带动社会的保险机制,利益机制,和分配机制全面运转。目前,我国社会保险缴费的基本制度框架已经初步具备,各地也正结合本地实际进行贯彻落实。然而,无论是从社会保险费征缴实践来看,还是从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系统性分析,现行社会保险缴费制度都存在许多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开征社会保险税是解决一系列问题的最佳途径:(1)开征社会保险税可有效提高社会保险的社会化程度;(2)开征社会保险税有利于实现社会保险的公平性目标,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3)开征社会保险税有利于降低制度运行成本;(4)有利于对社会保险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预算管理,建立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督机制,保证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性。
但在我国当前基本养老保险中“统账结合、混账管理、空账运行”的格局下,是难以开征社会保险税的。因此,开征社会保险税的前提条件是做实个人账户,实现“统账结合、分账管理、实账运行”,那么针对社会统筹账户开征社会保险税,并将社会统筹基金纳入财政预算管理。
第二篇:武汉大学英语期末考试作文
中国的大学英语教育(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n china)
much has been discussed recently on english teaching at college, someone says that it is a total failure.to some extent , it is reasonable to say so, for after ten-year english learning, most graduates can't properly communicate with foreigners, nor can we translate between languages, let alone write in english.where are the problem?
to begin with, englishteaching at college, to a great extent, teacher-centerde, turning a language class into an information class.it is still very common in the classroom that the teacher explains every language point in detail, while students take notes all the time.diyifanwen.com
secondly, culture is neglected in english teaching because of poor text design.some redundant unrealistic materials and a great deal or grammar and structure exercises in the text lead to students memorizing a large vocabulary and a lot of english rules.few students know how , when and where to use them.finally, test-oriented education, in a sense, misleads and impedes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n china.for example, colegeenglish test band four or six is so overemphasized in some colleges that teachers teach to the test, sacrificing learning for the sake of test results, and students only learn to pass the examination.as a result ,students actual language
competence is weakened though the passing rate has increased.in conclusion, chinese english teaching is to be reformed.students should be centered on , culture knowledge ,should be introduced in language teaching, and examination should be dealt with appropiately.
第三篇:社会保障期末考试
社保可转移,农民工退保为何“涛声依旧”? 新规出台,农民工为什么还要退保?
(一)农民工养老保险政策各区域不统一,关系转接困难农民工养老保险基金区域统筹与农民工跨省区流动存在尖锐矛盾,很难转移或保持养老保险关系。许多地方只有市、县一级社保机构,镇一级的社保机构尚未健全。农民工回到户籍地既无法续保也不能享受相应待遇。农民工养老保险政策各区域不统一,关系转接困难是导致许多农民工流动后会选择退保的主要原因。
(二)农民工养老保险缴费年限过长
农民工在同一个地区很难累计打工 15 年之久。有调查显示,农民工在餐饮、工厂等企业的平均工作周期是 4~6年,从事建筑等纯体力工作的农民工,在一个地方的平均工作周期为 2~3 年。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调查,目前仅有 20%~30%的进城务工农民在同一个单位工作满3年以上,因此,对绝大多数农民工来说,15 年缴费年限成为难以逾越的门槛。
(三)农民工养老保险缴费金额过高
目前,农民工大都在建筑、制造、服务等行业工作,劳动报酬一般都明显低于城镇职工。他们支付基本生活费、子女上学、赡养老人等费用后,往往所剩无几,养老保险成了农民工不小的负担,因而参加社会保险的能力十分有限。
(四)农民工就业不稳定导致参保困难。
农民工打工有两个显著特点:季节性和流动性。相当部分的农民工就业有明显的季节性,“候鸟式”的就业特征,农忙时在家忙农活,农闲时外出打工。流动性,据调查统计,接受调查的农民工中,跨省区流动的占72.8%,务工3年换过两个以上单位的占67.2%。而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累计缴费15年”才能享受养老保险和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难的现实,极度不适应农民工的就业方式和就业特征,使广大农民工被迫远离养老保险。
(五)农民工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淡薄。
农民工进城就业多以家族或裙带关系形成,由于文化水平较低,不懂法,缺少对国家有关法律和政策的了解,依法维权的意识淡薄。常常因为嫌麻烦,怕花钱和缺少依法维权的信心,对不签劳动合同,克扣拖欠工资,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等侵权行为,往往持克制,忍耐和善良期待的态度,这也是养老保险制度在农民工中推行不力的原因之一。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现行养老保险制度与农民工群体之间存在极度不适应关系,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为将农民工纳入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制度该如何改革?
(一)明确政府在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中的责任
1.开辟筹集渠道。可以从农村土地征收中提取部分比例的资金用于养老保险。土地是农民和农民工的传统保障载体,当农民离开土地而成为农民工后,仍有必要从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中寻
求农民工养老保险基金的来源。可以有这样的设想:首先,对完全市民化的农民工,实行承包土地有偿转让制度,将其转让收入全部或大部分纳入农民工社会保险基金,并折算为本人一定年限的个人账户积累额。这既可以增加农民工社会保险个人账户的积累,又可以促进农村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大。其次,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业用地时,按规定获得的土地补偿费和劳动力安置费,应当提取一定比例进入农民工社会保险基金,并将其中一部分进入作为被安置对象的农民工的社会保险个人账户的积累。
2.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国家对雇佣农民工的企业单位,可按其缴纳的保险费额度,减免一定期限(3~5年)和比例(缴费额的3%)的税收。同时,通过间接的财政支持,建立对农民工和企业单位的缴费激励机制,可以对农民工个人账户进行部分补贴。这样既可以激励企业为农民工交养老保险又可使企业和农民工直接感受到国家财政税收政策的扶持,提高企业和农民工缴费的积极性,从而充分体现政府作为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责任主体的作用。
(二)建立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衔接
1.建立全国统筹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基金。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后,应建立便于跨地区转移养老保险关系的机制,如实行全国联网,发放全国流通的养老保险卡,从而使农民工不再因为流动而经历“退保”、“参保”等繁琐程序。农民工不论转移到哪里,都可以凭保险卡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缴纳养老保险费及
领取养老保险金的业务。农民工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暂未就业时,养老保险关系予以保留,封存个人账户,个人账户基金按规定计息。继续就业的,可续缴或补缴。取消农民工退保的政策,农民工一旦参加养老保险,只能异地转移养老保险关系。
2.加强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制度转换。农民工养老保险要保留城乡对接的“通道”,可以方便地实现转换。从这个角度讲,农民工养老保险可当作是城市养老保险体系、农村养老保险体系之间的过渡模式。
(三)建立多档次缴费率和基金积累式的个人账户
1.建立多档次缴费率。农民工个人可以针对自己的即期收入参照不同的缴费率进行缴费。当其收入较高时,可以按较高比例缴费;收入较低时,可以按较低比例缴费。退休时可以把农民工个人缴费加权平均,按就高不就低的原则领取养老保险金。从企业角度来看,可根据农民工的流动性及参加工作时间长短来将他们分为几类,分别确定不同的缴费率,建立差别缴费率。农民工流动性小的缴费率高,流动性大的缴费率低。另外,由于农民工群体年龄都较小,工作时期会很长,所以应适当延长缴费期,进而提高养老金替代率,以保证他们的老年生活。不同缴费率的情况下,缴费年限越长,替代率越高,农民工老年生活水平就会越高。
2.建立基金积累式的个人账户。用人单位和农民工个人缴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不设统筹基金。个人账户按工资的一定比例
缴费。论文发表按同期银行存款或投资收益计息。实行个人账户基金积累式的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养老保险的透明度,让农民工看得见、摸得着,可增强农民工对养老保险的信任,调动农民工参保的积极性。农民工养老保险,不承担城镇养老保险的历史欠债,独立于现行城镇养老保险体系之外,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这样便于在全国范围内转移。
(四)加快劳动和社会保障立法步伐,使农民工养老保险实现依法管理
1.加快保障农民工基本劳动权力的相关法律的立法工作。现阶段应加快与农民工劳动就业、工资分配、劳动保护等相关的《劳动合同法》、《工资法》等法律的出台与实施,使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有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我国劳动力市场将在相当长时期内处于严重供大于求的状况,在劳资供求不平衡的情况下,劳动者必须依靠法律的武器来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而我国现阶段法律法规的缺失和低“硬度”使维权工作缺乏力度,10年前颁布的《劳动法》,面对当前市场经济和已经发生显著变化的劳动关系,有些已很难适应当前的需要,其存在的不少漏洞和操作性不强,以及缺乏明确的责任追究条款等问题,使该部法律在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问题上显得软弱无力。而如果劳动者的基本劳动权力无法保障,其它权力则更无从谈起,因此,第一步应是加快保障劳动者基本劳动权力的相关法律的立法工作。
2.加快《社会保险法》、《职工养老保险法》的立法工作。
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险资金的筹集、管理与使用缺乏应有的法律保障,至今尚未颁布《社会保险法》,制约了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加快社会保险制度立法,已成为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首要任务和迫切要求。一是大小并举,全面推进,既要加快社会保障基本法的立法,也要重视和强化地方性法规的建设。二是先起步,再完善。过于求全,求细,求严,不利于尽早出台,甚至可能长期“扯”下去。但是,也不能脱离实际,粗制滥造。可借鉴国外社会保障立法的经验,以普遍性,平等性,基本生活保障作为社会保障立法的基本原则。三是突出重点,由点到面,目前最紧迫的是制定和颁布《社会保险法》。围绕《社会保险法》,再出台一系列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例如覆盖社会所有工薪劳动者的养老保险法,其中可以设专章规定“农民工养老保险”,尊重农民工的差异性。
第四篇:武汉大学地理信息系统试题
2006年武汉大学地理信息系统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分布式数据库;
2、地理信息流;
3、窗坐标索引;
4、对象-关系管理模式;
5、多边形统计叠置分析;
二、简答题:
1、地理系统可以用S={Q,R}来表示,试描述其含义;
2、在GIS中,如何描述空间位置数据?
3、传统关系数据库在存储地理数据方面存在哪些局限?目前关系数据库领域有哪些发展?
4、四叉树数据结构的定义?线性四叉树的编码方法?在GIS中有何应用?
5、数据编辑和修改中有哪些错误?试举出不少于8种例子; 6、空间数据格式转换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有哪些信息损失?
7、分布式空间数据共享的方法与原理?8、DCOM技术解决了WebGIS中的哪些问题?
三、分析题
1、在数据结构方面,无拓扑的矢量数据结构,拓扑矢量数据结构和面向对象数据结构各自是如何定义的? 试给出他们的分析与评价.
2、分析格网GIS与网络GIS的技术区别;
四、论述题
GIS的数据具有多源性,海量性,异构性等特点,据此论述数据存储与数据网络传输的策略与技术的协调. 2008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科目代码930
一、名词解释(6*5 分)
1.智能地理信息系统
2.邻接矩阵
3.标识编码
4.有向赋权图
5.空间位置特征
6.空间数据的不确定性
二.简答题(5*16 分)
1.企业可以完成自身应用。现在要求能过通过网络平台发布信息。需要哪种网络系统结构?分为哪几种类型?
2.要解决多源数据的空间参考系不一致的问题,可以采用哪些方法?
3.理图层数据过大,会影响系统效率。采用何种索引可以解决该问题?与目标索引什么关系?
4.缓冲区多边形是怎么建立的?缓冲区分析与缓冲区查询有什么区别?
5.GIS 互操作需要解决主要问题?有哪些解决方法?
三.分析题。(20 分)
土地管理部门利用 GIS 给土地分类图进行面积统计时,发现统计结果不一致。请分析可能影响统计结果的因素。
四.论述题。(20
空间分析模型有哪些?并论述它们在开发 GIS 应用中的作用。
一.有十个题,共84分。(下面排列不按顺序)
1.空间元数据定义,作用。
2.DEM的几种形式,优缺点!
3.为什么说GIS是分布式?
4.密度数据的三种分类分级的方法?
5.两幅地图用了GIS的哪个功能?一个是底图,一个是专题地图。
6.时空模型有哪三种?各自特征。
7.泰森多边形的特点
8.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9.道格拉斯普克法
二.1.栅格数据编码,用线性四叉树编图上的栅格图象。(跟胡朋书上的图差不多!)
2.多边形拓扑关系的自动建立。不要求考虑岛的情况。(胡朋书上也有)
三.学校基础信息查询系统。分了好几个小问题。
2005年各校GIS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集锦
核心提示: 中科院遥感所
中科院遥感所
一、填空题
1.数据建模的三个步骤:
2.空间分析的三种类型:
3.矢量对象按其维数分为五类:分别判断集中对象是人为、还是自然空间对象。
4.GIS的硬件的四个组成部分
5.地图投影按几何畸变分为三种类型:高斯投影为 哪种投影。
6.数据库的类型
填空题就记得这么多了。
二、简答题
1.简述地理信息的组成部分。
2.元数据的概念和作用。
3.关于空间分析
三、论述题
1、为测定区域的水土分布情况,在区域内布设100个观测点,问如何布设?如何根据这100个观测值,分析区域的水土分布情况。(大意就是这样)
2、给出遥感数据的行程编码,你能将数据还原为原来的形式。并转换为二维的Morton码,然后求第5行第6列的Morton码是多少?
3、数据质量的各个要素和内容?
4、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步骤?
北大试题(全)
1。TIN,webgis,GEOCODING,LBS,场模型,扫描矢量化,元胞自动机,空间 掘
1。空间关系及类型特点
2。2DGIS,3DGIS
3。RS数据集捎贕IS 的作用
4。扩展SQL语言对地理空间操作以及对GIS开发的意义和其关键技术
5。空间误差来源以及其控制方法
6。叠加分析以及其应用
3分析城市居民就医方便程度,用GIS分析其过程。
中山GIS,专业选考C
编成题:
1.编程实现给定系数的方程组的解。
2.一只蚂蚁,在空间范围(MaxX,MinX-MaxY,MinY)的几何中心上。蚂蚁随机向8各方向行走,每步前进一个单元长度。当蚂蚁下一步即将跨出所在平面范围时,须重新选取随机方向行走。假设蚂蚁每秒钟前进8步,编程模拟蚂蚁24小时以后所在的位置。
3.这道题说不大清楚,大意是进行数据压缩的。即将一个链表数据结构去掉地4n个点,然后将余下的数据重新构建一个链表。
4.论述C语言进行信息系统开发的方法、过程、作用、难点及解决办法。
2005河海大学
元数据空间数据编码投影转换
数据压缩时空数据库DTM
1:地理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
2:GIS的基本构成3:spaghtti数据与拓扑数据的异同
4:ArcGis的产品内容及每一个产品的重要功能
5:GIS项目的系统设计步骤
6:GIS基本数据结构,及优缺点
7:GIS与MIS,CAD的异同点
8:游程编码,四*树编码?根据图
9:结合道路拆迁利用GIS进行面积的计算的步骤几所需数据
10:当前GIS的发展趋势
看看这些题目才知道原来考研的专业课是这么种类型的题目阿,福州大学GIS试题----福州大学2004年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招生学院 空间信息中心招生专业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考试科目 地理信息系统与摇感导论科目编号 447
1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6分)
1.1 大气窗口
1.2 空间拓扑分析
1..3 空间滤波
1.4 统一建模语言(UML)
1.5 遥感影像的分辨率
1.6 网络地理信息服务
2简答题(共64分)
2.1 叙述一种有代表性的GIS商业化软件的基本情况和主要功能。(12分)
2.2 专业应用分析模型(如数值分析模型,探索性空间统计分析模型,解析模型)与GIS集成的主要方式及特点。(10分)
2.3 主要的遥感动态监测(变化检测,Change Detection)方法,各自的优缺点及应用条件(至少两种)。(14分)
2.4 简要叙述现代GIS软件工程中的核心工作流(主要步骤)及主要工作内容(16分)
2.5 请简述地球信息科学(Geoinfomation Science)和数字地球(Digital Earth)研究计划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科学工程和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12)
3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3.1 现有两张同一地区,不同专题的纸质底图(如土地利用现状图和森林资源种类分布(林相)图)。它们成图的时间不同,采用的比例尺不一,地图投影分属3度和6度分带,但同属高斯投影体系,部分地图要素定义相同,如耕地,有林地,居民点等。目标是以老图为基础,用新图更新部分的图斑。试设计一个算法(或流程),使两次放置原图在数字化仪平台上,两次所采集的数据仍属于同一坐标系,并进行叠置操作实现部分要素更新。(请写出必要的公式和图示)
3.2 请分别说明空间数据中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的各自特点,数据结构比较和相互转换算法。现以分类结果影像为原始数据,基于现有遥感和GIS基础软件平台,论述遥感分类数据进行矢量化建库(是一个有特殊要求的栅格转矢量的过程)的基本流程步骤,特点及关键技术。(请写出必要的公式和图标)
第五篇:大学军事理论期末考试试题
分析题:
中国的南海有哪些挑战以及怎么解决南海问题?130
美国在1995年以前对南海的基本政策是“中立”和“不介入”,表示“即使南沙发生冲突也无义务直接卷入战争”,提醒有关国家不要轻举妄动。《联合国海洋公约》生效后,美国对南海的政策开始由“不介入”转向“介入但不陷入”。除美国外,俄罗斯也在南海有所动作。无论是俄对越军售还是俄试图重返金兰湾军事基地,都显示出俄罗斯不愿放弃在该地区的重要利益。日本出于对自身未来安全环境的预测,认为只有保持“群雄割据”,南海的区域安全才可能不被中国一家控制,日本的海上生命线才不会握在中国的手里。对南海,甚至连印度也表示“从阿拉伯海的北面到南海都是印度的利益范围”。近年来,印度提出的“东进太平洋战略”,就是试图扩大在南海的发言权。
所谓“南海问题”,是指南海周边的“六国七方”,即中国大陆和台湾、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和菲律宾,在南海岛礁归属和海域划分上存在分歧和争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越南等国对南沙群岛提出主权要求,并以军事手段占领了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到目前为止,越南占领了南沙29个岛礁,基本上控制了南沙西部海域。菲律宾人把南沙群岛比做“抵在菲律宾腰间的一把匕首”。目前,菲律宾侵占了中国南沙群岛的10个岛礁。其中,第二大岛中业岛已被菲律宾设为南沙群岛的指挥中心。
此外,马来西亚还占领了3个岛礁,在所占岛礁上有驻军和简易的飞机跑道。“六国七方”中,文莱虽未派兵进占,但对南沙油气资源的掠夺不甘人后。目前已开采油田9个,气田5个。印度尼西亚则宣布对8万多平方公里的中国传统海疆享有“主权”。而我国目前实际控制岛礁仅9个,其中大陆8个,台湾1个。
中国的对策
面对复杂的南海局势,中国坚持通过和平友好的协商解决争端,反对单方面地开发南海。中国希望能够和有关国家根据国际法和现代海洋法的原则和精神,通过和平谈判妥善解决南海争议。(1)增强海权实力,掌握制海制空权。要改变南海小国自持地利优势军事占领南沙的局面,必须解决南海空中支援问题。解决空中支援问题有两个方案:一是建立南海军事基地;二是建造航空母舰。目前两个方案都是可行的,而且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
(2)加强对南海的管控力量。在中国海军尚未有完全控制南海的能力之前,多建造渔政船,通过渔政船巡航护渔强化对南海的控制。为配合渔政船的巡航,中国海军应密切关注南海周边国家的动态,一旦渔政船遭遇非法侵害,立即采取军事行动。
(3)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增强政治互信,阻止域外大国参与。近年来南海争端出现了新的情况,美国积极涉入南海问题。面对美国的涉入,我国应加强与东盟的沟通与协商,争取在南海问题上达成一个新的协议,劝阻东盟不要将南海问题国际化,并声明拒绝域外大国涉入。
(4)加快开发南海资源。南海油气资源虽然丰富,但也有一个开采年限,我国应快开发南海油气资源,这样既可以帮助解决我国的能源问题,又能够宣誓我国的主权。
问答题:
1.中国国防建设取得的成就有哪些?32
2.新军事变革的主要特征有哪些?163
先写出新军事变革的定义163,再写出主要特征是什么163
3.国防法规当中规定的公民的权利27和义务25。
九月份第几个星期天是国防教育日
(三)4.我国应届高中毕业生入伍的形式有哪些?20
1.2.3.4.5.6.我国最近一次航天飞行是什么?兵役法规定的兵役制度是什么?(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20 国防领导体制29 全民国防教育55 《武经七书》具体内容63 毛泽东军事思想(精髓:人民战争思想83、最富有创造性的内容: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84)
7.胡锦涛军队指导方针是什么?(科学发展观)94
8.新世纪国际安全形势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稳而不定)102
9.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外交政策是什么?(睦邻、安邻、富邻)122
10.精确制导武器武器分为哪几种?138
A.导弹B.精确制导弹药:制导炸弹、制导炮弹、制导地雷、制导鱼类
制导地雷(自主式、寻觅式、半寻觅式)139
11.国防动员50
(武装力量动员、国民经济动员、国防交通动员、人民防空动员、政治动员、全民国防教育)
12.五维战争(陆、海、空、天、电)135
13.航天技术分为(运载器技术、航天器技术、地面测控技术)150
14.印阿马岛战争中那颗导弹的名字(飞鱼)
15.现代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包括(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中国“北斗”系统、欧洲
“伽利略”系统)152
16.北方四岛是指哪四个岛?(泽捉岛、国后岛、色丹岛、齿舞群岛)是哪两个国家之间引
起的纷争?(俄罗斯、日本)
17.大国的防御政策(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印度)111
18.中国武装力量体制三结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
警察部队、民兵)
19.有哪些战机的机种属于隐形战机?(141 美F117A、F-117、F-
22、X-47B)世界上先进的隐形战机有哪些?(俄罗斯T-50战机、美国F-35 “闪电”、YF-
23、B-2战略隐形轰炸机)
20.中国的战斗机群是什么?(米格
29、米格30、米格31国没有隐形飞机,包括隐形战机、隐形轰炸机、隐形侦察机。
21.侦察监视技术包括哪些?(红外、无线电、雷达、微波、多光谱等)146
22.“一超多强”(“一超”指美国,“多强”指中国、俄罗斯、日本、印度、欧盟)109 23.射程导弹(2500公里 中程、远程、战略导弹、战术导弹)47
《孙子兵法》里面的阐述“主不可努而兴师,将不可愠而致战”(全选)
24.下列属于载人航天器的有?153
航天飞机、空间站、空天飞机、载人飞船、运载火箭(×)
25.某种上面有英文名称的战斗机的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