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题 答 得 不 内 线 封 密 线封 密 2017-2018年度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试题(试卷)
语文
一、填空题(18分 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国子监.(jiàn)处.街坊(chù)婚丧.嫁娶(sānɡ)B、熬.白菜(āo)嗫嚅.(rú)安土重.迁(zhónɡ)C、鞭笞.(chī)陈轸.(zhěn)逡.
巡(qūn)D、开凿.(záo)端倪.(ní)摧山坼.地(châ)
2、下面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A、呈现 干皱 寂寞 奇耻大辱
B、遗迹 对峙 嘘唏 渗淡经营
C、迤逦 停泊 霞锦 船舷畸侧
D、楚词 苍烟 艳丽 迥乎不同
3、选择用词正确的一项是()。
(1)、风在路两侧的小树林中(),忽高忽低,如泣如诉。
(2)、折回的和遇险的都为()三峡的航道尽力,但也给后来者(了精神负担。
(3)、在那时的人看来,完成我们今天从事的业绩,会跟玩积木一样(了。
A、呼啸 探明 增添 轻而易举 B、咆哮 查明 增添 易如反掌 C、咆哮 查明 增加 易如反掌 D、呼啸 探明 增加 轻而易举
4、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A、面对着奇景,语言中的一切华丽词藻都销声匿迹....。B、值得注意的是山的南北自然条件大同小异....。C、那时的我们,是何等慷慨激昂....,是何等的满怀热枕。D、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理直气壮....地停泊着。
5、下列句子中使用比喻修辞的是()。
A、北京人每个人一辈子吃的大白菜摞起来大概有北海白塔那么高。B、除少数“宅门”还在那里挺着,大部分居民的房屋都已经很残破。C、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
D、有些胡同很小,如耳朵眼胡同。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
B、我只想,楚国早已是湖北省,但楚辞的光辉,不是永远充塞于天地之间吗?C、辛与柳不同,你想:他是一个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痛拍栏杆,大声议政的人。
D、如果他们失去了这个沃野,就失去了生存的依据,史载“匈奴失阴山后,过之未尝不哭也”这个原因。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冬日的残阳照在这一片无力的田野上。B、北京人易于满足,生活的物质对他们要求不高。C、北京人爱瞧热闹,虽然不爱管闲事。D、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
8、下列各项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题 答 得 不 内 线 封 密 线封 密 A、约从离衡 合从缔交 B、制其弊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C、陈利兵而谁何 崛起阡陌之中 D、赢粮而景从 百有余年
9、《废墟的召唤》一文题目采用的修辞手法()。A、比喻 B、借代 C、拟人 D、象征
二、填空(10分 每空2分)
1、《胡同文化》的作者是(),本文是作者为摄影艺术集()写的序。
2、《废墟的召唤》作者写作本文的主旨是通过对()废墟的凭吊,聆听而思考,将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考融入特定的()之中。运用()的手法写了一个百废待兴,渴望期待新生的废墟。
3、《过万重山漫想》“过”是(),体现了空间的切换,“万重山”指(),“漫想”是题材,反映时间链接,指()。
4、《过秦论》作者(),“过秦”的意思是()。
三、判断题(5分)
1、《胡同文化》是一篇充分显示作者个性风格的小小说。()
2、《废墟的召唤》一文的点睛之笔是“留下来吧!就因为是废墟,需要每一个你啊”()
3、《过万重山漫想》以作者游览三峡时所见之景为依托,展开漫想。号召人们发扬首创精神,创造新辉煌。()
4、《内蒙访古》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翦伯赞。()
5、立意,是写好命题作文的第一步。审题,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
四、阅读题(22分)
(一)、阅读《胡同文化》选段,回答下面问题(11分)
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已、逆来顺受。老舍《茶馆》里的王利发说“我当了一辈子的顺民”,是大部分北京市民的心态。
我的小说《八月骄阳》里写到“文化大革命”,有这样一段对话:
“还有个章法没有?我可是当了一辈子安善良民,从来奉公守法。这会儿,全乱了。我这眼面前就跟‘下黄土’似的,简直的,分不清东西南北了。”
“您多余操这份儿心。粮店还卖不卖棒子面?”
“卖!”
“还是的。有棒子面就行。„„”
我们楼里有个小伙子,为一点事,打了开电梯的小姑娘一个嘴巴。我们都很生气,怎么可以打一个女孩子呢!我跟两个上了岁数的老北京(他们是“搬迁户”,原来是住在胡同里的)说,大家应该主持正义,让小伙子当众向小姑娘认错,这二位同志说:“叫他认错?门儿也没有!忍着吧!——‘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睡不着眯着”这话实在太精彩了!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
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除了少数“宅门”还在那里挺着,大部分民居的房屋都已经很残破,有的地基柱础甚至已经下沉,只有多半截还露在地面上。有些四合院门外还保存已失原形的拴马桩、上马石,记录着失去的荣华。有打不上水来的井眼、磨圆了棱角的石头棋盘,供人凭吊。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看看这些胡同的照片,不禁使人产生怀旧情绪,甚至有些伤感。但是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也许像西安的虾蟆陵,南京的乌衣巷,还会保留一两个名目,使人怅望低徊。
再见吧,胡同。
1、选段中主要写了什么?(2分)
2、“睡不着眯着”这话实在太精彩了!——“精彩”之处是()。(2分)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题 答 得 不 内 线 封 密 线封 密 A、反映了北京文化的市民化特点。B、传神地刻画了北京人“忍”的特点。C、这是反语,讽刺了北京人死要面子。D、道出了北京人的倔强。
3、对“北京人,真有你的”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奚落北京人逆来顺受的小市民心态。B、讽刺了北京的怀旧情绪。
C、称道“北京人”懂得生活,语言精辟。
D、赞叹北京某些用语的幽默,令人倾倒。
4、“除了少数‘宅门’还在那里挺着,大部分的居民的房屋都很残破”,这句话中“挺着”换成“留着”好不好?为什么?(3分)
5、作者谈到看了照片后人们会产生“怀旧感情”和“伤感”,又说“这是无可奈何的事”,你怎么理解这些话的含义。(2分)
(三)阅读《废墟的召唤》,回答问题(10分)
1、课文第2段中“在莽苍苍的原野上,这一组建筑遗迹宛如一列正在覆没的船只,而那丛生的荒草,便是海藻,杂陈的乱石,便是这荒野的海洋中的一簇簇泡沫了。”这句话中有几处比喻?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4分)
2、第4段“对着这一段凝固的历史,我只有怅然凝望”,为什么说历史是凝固的?(2分)
3、第8段“楚国早已是湖北省,但楚辞的光辉,不是永远充塞于天地之间吗?”这句话有什么含义?(2分)
4、请选择对“废墟的召唤”理解不恰当的选项是()(2分)A、文章的题目“废墟的召唤”来暗示对改革的呼唤。
B、也是在呼唤人们为处于落后状态的祖国和民族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C、题目体现了文章的主旨,主要是告诫人们牢记历史不要忘记过去。
D、号召人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三)文言阅读(11分)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懮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之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3分)(1)追亡逐北 动词用作名词 逃亡()(2)天下云集响应 名词用作状语 像云一样()
(3)外连横而斗诸侯 动词的使用用法 使......相斗()
2、这一段进行多方面对比的目的是()。(2分)A.说明秦国强大。B.说明九国无能。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题 答 得 不 内 线 封 密 线封 密 C.说明“攻守之势”变化的关键是秦始皇不施仁义。D.赞颂农民起义。
3、下列句子中粗体词解释有误的一组是()(2分)
(1)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系,系上绳子。委,委弃。)(2)孝公既没(没,殁,死去。)(3)会盟而谋弱秦(谋,谋求。)
(4)开关延敌(延,请,迎击)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前(逡巡,徘徊。)
(5)伏尸百万,流血漂橹(橹,船桨。)
4、本段中表达作者中心意思的那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把它译成现代汉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五、作文(35分)
1、下面请假条有五处错误,请加以修改。(5分)请假条
张老师:
我昨天下午背着书包回家后,晚上突然发高烧,今天不能到校上课。特此请假,望老师批准。此致 敬礼
015年6月3日
学生李伟
2.作文(25分)
一个探险家出发去北极,最后却到了南极。当别人问他为什么时,他说:“我带的是指南
针,找不到北极。”对方说:“怎么可能呢?南极的对面不就是北极吗?转过身就可以了。”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第二篇:2018~2019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初三年级语文
2018~2019学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调研测试
初三年级语文试卷
(试卷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20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0分)1.阅读下面文字,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1)我俯身倾(▲)听着,分辨着,心神犹如融于水中,随泉而流,游遍鼎湖;又.好像泉水汩汩滤过心田,冲走污垢,留下深情,任我品味,引我xiá(▲)想
(2)城内大街,在漫漫的岁月里,散发着浓yù(▲)的市井生活气息,路只有窄窄的两米来宽,行走街上,很是惬(▲)意,是一条典型的沭城老街。.2.下面这则新闻有两处病句,请将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4分)
①2016年11月11日省老年人体育节宿迁分会场闭幕式暨全国老年人健步走大联动启动仪式在市人民广场举行。②全市12支老年体育健身队表演了一台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文体节目,再现了老年人的精神风采。③据了解,省老年人体育节分会场活动在我市已经连续举办多届,是我市老年人体育的活动品牌,今年的活动主题是“自觉参与健身,共享健康快乐”。
第 ▲ 句,修改意见: ▲ 第 ▲ 句,修改意见: ▲ 3.默写。(7分)(1)晓战随金鼓,▲。(2)▲,正是河豚欲上时。(3)▲,春风不度玉门关。(4)泪眼问花花不语,▲。(5)轻诺必寡信,▲。(6)▲,桑榆非晚。
(7)▲,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4.综合探究。(5分)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播出后好评不断。某班也开展与朗读有关的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探究下面材料,说说朗读有什么好处?(2分)
【材料一】美国著名亲子阅读专家吉姆•崔利斯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坚持为孩子们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节选自《陈涉世家》)
6.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吴广素爱人(▲)②将军身被坚执锐(▲)..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 ▲ 8.这段文字首先叙述了发动起义的情形。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概括其步骤的三个关键词是()(2分)
A.并杀两尉 失期当斩 攻大泽乡 B.激怒其众 召令徒属 攻大泽乡 C.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 为坛而盟 D.激怒其众 皆已失期 为坛而盟
9.陈胜、吴广起义提出了“诈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从而掌握了民心动向,请概括出这一策略的效果是从哪两个方面得到证明的。(4分)
▲ ▲
▲ ▲
四、阅读课外文言文《张千载高谊》,完成10--12题(9分)
张千载高谊
千载字毅甫,庐陵人,文山友也。文山贵显,屡以官辟,皆不就。文山自广还,至吉州城下。千载来见曰:“丞相赴北,某亦往。”遂寓于文山囚所侧近,日以美食奉之。凡留燕三年,潜造一椟,文山受刑后,即藏其首。后,火其尸,拾骨置囊。南归,付其家葬之。千载高谊,亦千载而下所不多见也!
【注释】①文山:文天祥自号。②辟:征召。③潜:偷偷地。
种承担着苍茫大地的力量,养活了一家人的生活。父亲和竹子挨得那么近,皮肤挨着皮肤,骨头连着骨头,以至在手搬肩扛之间,我听到了骨头与竹节的窃窃私语声。当然,父亲总是默不作声,至疼痛处他也只会咧嘴一笑。
④我不理会父亲对竹的迷信和虔诚。在我六岁开始扶起歪歪斜斜的竹毫,在宣纸上战战兢兢地涂抹下重重的一笔后,弃笔逃离。但父亲就像老鹰捉小鸡般又把我抓回来。我老老实实地重新捡起竹毫,继续在宣纸或者红纸上描摹虔诚、图腾和吉祥。
⑤父亲也完全不理会我的委屈,他只纠结我对竹毫的亵渎和无知,以致多年来,我一直在书桌前,挺直身子,坚守着对竹毫的执笔姿势。父亲呢,在门前的田畴上,种下一片竹林。四季里,把竹子枝条捆扎起来,做一柄扫帚,在旷野里扫荡着秋天。
⑥我是在历史的河流里认识竹简的。最初的文字里,竹简是一座立体凝固的雕塑,在时间的刻刀里留下他们刀砍火烧的背影。父亲不懂竹简,即使竹叶大的象形文字,他也是看不懂的。但这不能阻止他对文字的向往。在我夜晚习字的空闲里,他也会郑重地拿起竹毫,在空中比划一番,那举止与深情,分明是我多年后仰望庙宇般的神圣或对万物生灵般的虔诚。确实也是,一行行端庄的文字,当我们给予它生命,谁能窥尽其中的叱咤风云 ?在竹简深处,或者说在竹海深处,父亲是无法窥知内部世界的,诸如竹子的暗语与象征,比如它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此父亲是一片茫然。
⑦父亲要做的就是怎样从文化的战场转移到生活的舞台上。对文化他没有发言权,而在生活的漩涡里,他就是自己的主宰者。他可以从竹枝上取下一节,打磨成祖母手中的捻线陀,纺麻线、棉线;他可以用竹片打制成厨房里的砧板,甚至可以花上十天半月的时间,用上好的竹青编织成憩息的竹席、躺椅之类。父亲对竹席有着独特的情怀。即使在农历的五月或者秋收正午,只要有了它,疲惫与艰辛就会逃得无影无踪。累了就和衣而睡,醒来则投入劳作。他侍弄庄稼、竹子的模样和我在纸上写生字没有两样。在旷野里不停劳作、奔跑的父亲,正是一棵竹子,一棵在风中奔跑的竹子。在一起十年的光阴里,凄风苦雨,冰刀霜剑都没有折弯它,即使在最黑沉沉的深夜里,依然发出铿锵的回音。
⑧父亲对竹子或竹制的事物,总是有着命里的 熟稔和暖温。即使老了,他依然握一支竹质拐杖,继续保持挺拔的身子,在大地上行走。他从老家来江南,看到我书房里摆放一盆花草,我告诉父亲它叫文竹,他竟然不以为然。看着眼前纤弱的盆中之竹,他迷茫的眼神里还有一丝轻蔑。文竹,文竹,这也能算竹?是的,一段文字的力量怎么能比得了一件竹器的重量,也没有春笋从大地深处,穿破一冬的禁锢,直刺云天的竹子。父亲临回老家时,居然在门前给我种上一丛竹子。
⑨心情低谷时,我总会搬一竹椅,陷在里面看父亲种的竹林。当竹子看我时,我不知道父亲是不是在老家也一样地打量着我?父亲曾对我说过,竹子是很神秘的,一夜之间
②“慧骃”的品德表现在贤明、▲、无畏等方面。23.简答。(2分)
在利立浦特,格列佛表示:“我不愿做人家的工具,使一个自由、勇敢的民族沦为奴隶。”正是基于这个理由,格列佛做了一件什么事?
▲ ▲
▲ ▲ 24.阅读下面片段,完成下面问题。(6分)
他对我叙述的我国近百年来的大事记感到十分惊讶。他断然宣称,那些事不过是一大堆阴谋、叛乱、暗杀、大屠杀、革命和流放,是贪婪、党争、虚伪、背信弃义、残暴、愤怒、疯狂、仇恨、嫉妒、淫欲、阴险和野心所能产生的最严重恶果。
①通过“他”对“我”国历史的评价进行分析,“他”的国家应是一个 ▲
▲ 国家。(2分)
②在这里,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2分)
▲ ▲ ③格列佛到达大人国都经过哪些险阻。请举出两例。(2分)
▲ ▲
▲ ▲
第三部分(60分)
八、作文(60分)25.题目:我在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文中不能出现于自己有关的真实姓名、地名、校名。④不少于600字。
初三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1.略2.第②句,把“再现”改为“展示”或“展现”;第③句,把“品牌”和“活动”互换位置。3.略。4.(1)朗读是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情感交流方式;朗读能锻炼口才;朗读能感受中国语言文字和语言艺术的魅力。(2)所选课文能支撑关键词,理由充分,的小花猫,使格列佛大吃一惊。(3)农民把格列佛带到集市,强迫他做各种姿势赚钱。25.略
第三篇:2011学年第一学期初三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
2011学年第一学期初三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
班级 姓名
学号
命题者:祝安
一、书写、卷面 4分
二、语文知识积累与(23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上海世bó()会隆重开幕了,从这一刻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将体现到来自全球的精cǎi()展示之中,贯穿于184个日日夜夜。这一曾经和中国彼此yáo()望的人类文明盛世,将隆重写入中国历史。她饱蘸底蕴深厚的“中国红”,演绎一个xuàn()丽多姿的中国传奇。
2、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2分)
中秋节的傍晚,我从湘湖越堤那边返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啊,湘湖的夜晚,是如此迷人,让人流连忘返!
①.不由想起那唱着催眠曲的母亲,和她手里的摇篮。
②.船夫划动双桨,船在月光与水波织成的羽纱中飘荡。
③.皓月当空,风平浪静。
④.我躺在游船的甲板上,倾听那微风细浪的絮语,身子轻轻地摇晃着 A.④②③① B.③②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①③②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小沈阳的表演幽默搞笑,每每使大人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孩子更是笑得前俯后仰。....
B.他妄自菲薄别人,在班里很孤立,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自负的人。....
C.他酷爱收藏,为了充实自己的“奇石王国”,他常常慷慨解囊,上门求购别人珍藏的....奇石。
D.专家指出,日常体验式活动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 社区希望通过开展节约用电教育,防止人们不浪费用电。B 学生不但喜欢这种游戏,而且青年教师也喜欢。
C 我们要引导青少年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D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磨练了意志,增长了见识。?
5、古诗文填空(8分)
(1)江山如此多娇。《沁园春·雪》(2),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3)过尽千帆皆不是,(3)《渔家傲 秋思》中正面揭示征夫们思家又无法回家的语句是
。
(4)《武陵春》中将“愁”化无形为有形:。6.综合性学习(5分)
在日复一日的时间河流里,节日就像一个个停泊的码头,人们徜徉其间,体味某种特定的情景,把情绪调到兴奋的波段,尽情释怀,使平淡的日子有了起伏。节日更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品尝浸润历史味道的节日食品,参与到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中,人们更能得到文化的熏陶、精神的洗礼。
让我们一同走进主题为“徜徉于中华传统节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1)【节日搜集】很多古诗句浸润着丰富的节日文化内涵,请写出下列诗句涉及的节日名称。(1分)
[示例]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节日:春节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节日:
(2)【节日探源】品读下面的文字,写出其中隐含的人物故事和节日习俗。(2分)
它从汨罗江的波浪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让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
人物故事: 节日习俗:
(3)【节日论坛】对不少人来说,“吃”成了过传统节日的主要内容,好像吃了某一节日的特色食品就算过完这一节日了。特别是每一个传统节日前夕,商家为了推销节日食品,大肆炒作,为“吃”推波助澜。这种忽视传统节日深层内涵的现象,你如何看?班上同学对此要举办一个小论坛,请你为本次论坛拟写一条宣传标语。(2分)
看 法:(1分)
宣传标语:重视传统节日内涵。(要求与上句结构相似,1分)
三、、现代文阅读(22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完成。(10分)
坦然看生活
活着真叫累,有人这么感叹;活着真叫烦,有人这么虚叹。活着真美丽,我喜欢这么对生活总结。
那些假日垂钓者,一大早出门,夕阳之下拎着空空的鱼篓回家的时候,仍是一路欢歌。我不禁讶然:付出了一天的等待却一无所获,怎么还可以这般快乐满怀?给我的回答却是:鱼不咬我的钩,那是它的事,我却钓上来一天的快乐。对钓鱼的人来说,原来最好的那条鱼便是快乐。
坦然是一种失意后的乐观。那些下零点班的纺织女工,写满倦意的脸上却交织着与朝霞一样灿烂的笑靥。我便想:怎么说女孩子从事这种职业也不是最让人满意的呀。给我的回答却不是:公主永远只有一个,如果没人为她织出那么多彩锦,就一个公主也没有了。对织布的人来说,原来最美的那匹布却是穿在了自己的身上。
坦然是沮丧时一种调适。
一个扫了三十几年大街的老伯,每天把一条长长的大街扫得一尘不染,让上早班的人粲然走过。我便想:几十年这样平平淡淡地走过,这老伯可说是这小城里生活最不顺心的一个了。给我的回答却是:这条街只有我扫得最干净。对扫街的人来说,原来扫得最清洁的恰恰是自己的心。
坦然是平淡中的自信„„
忽然想起泰戈尔的一句诗:“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这不正是对“坦然”作了最好的诠释?
是的,许多得失成败,我们不可预料,也承担不起,我们只需尽力去做,求得一份付出之后的坦然和快乐;许多人,我们捉摸不透、防不胜防,往往是我们想走近,人家却早已设起屏障。这一切,我们不必计较。我们惟一能做的是,是在我们必须面对他们的时候,奉上我们的真心;许多的选择如果让我们抓住,有可能抵达我们的成功,但我们一次次失却机会。没有关系,那只是命运剥夺了你活得高贵的权利,却没有剥夺你活得伟大的权利。
记住: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没有大海的壮阔,可以有小溪的优雅。生活中没有旁观者的席位,我们总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光源、自己的声音。
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2分)
8、文中举了三个事实论据,分别是为了论证什么的?(3分)
9、批注:是一种最常用的读书方法。即给文章加上批语的注释,可以从文章的内容、写法、语言等方面写下阅读心得和评语。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批注。(3分)
喜欢的句子: 批注:
10、余秋雨说要“坦然看生活”。那么你对于生活中的成败得失、悲喜无常又是如何看待的呢?(2分)
(二)门外那对老人(12分)
牛凯
①一天,全家正吃晚饭,突然有人敲门,开门见是一对老年夫妇,大概都有六十多岁,穿着物业的衣服。我以为他们是来收物业费的,刚要解释,那大婶忙举起手中的水桶,说想来接桶水。我说没问题,伸手想接过水桶,她身后的大叔闪出来,说要给我钱。一桶水当然不值什么钱,可大叔很认真地抓住水桶,说想以后定时来打水,不给钱他们心里过意不去。我推辞了半天,他才放开手。
②接好两桶水,我顺便给他们提过去。他们租的房其实是间储藏室,就在我家斜对面,从虚掩的门看进去,也就十几平方米,里面除了一张床便没了多大地方。老人连连称谢,甚至又把我送了回来。
③小区里住的大都是以前单位的同事,我们彼此都很熟悉,孩子们也都能玩在一起,每天放学后,院子里便成了他们的天堂。老人的房门始终开着,每当干完活他们便拿张小凳出来看着孩子们玩,一有车来,便站起来把嬉闹的孩子喊走,等车过去再慢悠悠坐下。日子久了,我们也都熟悉起来。有时遇到谁家有事,便让他们给看着孩子,每当这时,老人都格外高兴,直到家长回来把孩子领走,他们才如完成任务般轻松愉悦。
④每到夏日晚饭后,人们都喜欢在院子里乘凉,也有好事者支张桌子,几个人甩把扑克。他们也凑上来看,让他们打,他们总是推辞,说看看就行,一副很知足的样子。一天晚上,忽听见院子里传来二胡婉转悠扬的声音。我出去一看,竟是那位老人坐在门口,正入神地拉着。看得出他在有意识地控制,所以声音不大,但他拉得不错,一曲凄婉的《二泉映月》竟驱散了些夏夜的燥热。渐渐地,不少人围了过来。老人似乎有些不好意思,便停了手。我们让他再拉几首,他犹豫了一下便又拉了起来。看天色有些晚,他说今天不拉了,有上早班的还要休息,人们这才散去。
⑤一天,我记得钥匙好像丢在了外面,便去老人处问,正看到他们在吃饭。房子本来就小,他们正坐在床沿上,面前的小凳上放着个方便袋,里面装着好像是点儿凉皮,两人正头碰头地就着馒头吃。见我过来,他们都有些吃惊,忙站起来把我往里让,其实里面早没了地方。我忙说明来意,他们立刻都认真回忆起来,甚至要放下馒头马上去找。我忙说抽空帮着问问就行,他们像接受重大任务般连连答应。
⑥晚上,老人竟真找到了钥匙。后来才知道,他们几乎把那天晚上在那待过的人都问了一遍。找到钥匙,老人甚至比我还高兴,在我道谢时,他却急红了脸,说平时我们都很照顾他们,以后有啥事尽管说。
⑦两位老人起床很早,我们每次上下班都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有时是点头一笑,有时是几句寒暄,觉得心情就格外轻松。我觉得,他们身上有着我们在苦苦找寻的东西。
选自《杂文报》,文章有改动)
【注释】①物业:居民小区配套的管理服务机构。
11.文章围绕“那对老人”主要写了哪些事情?请简要概括。(4分)①
12.结合上下文,品味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指出其表达效果。(2分)(1)我忙说抽空帮着问问就行,他们像接受重大任务般连连答应。..
13.文章第④段写“他犹豫了一下便又拉了起来”,请结合上下文,揣摩老人当时的心理活动,用第一人称表达出来。(不超过60字)(3分)....
14.文章结尾说:“他们身上有着我们苦苦找寻的东西。”联系全文,谈谈你结这句话的理解。(3分)
四、文言文阅读(21分)
(一)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5.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分)
虽 千 里 不 敢 易 也
16.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1)以五十里之地易安陵()(2)而君逆寡人者()..(3)寡人谕矣()(4)长跪而谢之曰()..17.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18.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 分)()..A.谓:谓唐睢曰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B.许:安陵君其许寡人 潭中鱼可百许头 ..C.若:若士必怒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D.尝: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19、唐雎说“与臣而将四矣”“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暗示了他,也照应下文,说明他言必信,行必果。(2分)
(二)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20、根据文段解释下列加粗显示的词(4分)(1)会天大雨(2)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3)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4)宜多应者。..
21、翻译下列句子。(4分)(1)天下苦秦久矣
(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22、你对陈胜吴广“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和“夜篝火,狐鸣”这两种行为有什么看法?(2分)
五、写作·交流。(50分)
也许你曾经因为学习的重压而放弃过,也许你曾因为朋友的误解而苦恼过,也许你曾因为父母的指责而伤心过,也许你曾因为老师的批评而自卑过,也许你曾因为生活的失意而痛哭过„„不过,这一切都已经过去,这一切也都会成为你永久的记忆。回首往事,你一定会有很多感触。
请以“从此,我不再 ”为题,补全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选材真实,有真情实感。
7.(1)中秋节(1分)(2)屈原投江(1分);吃粽子、插艾叶(写到一个即可, l分)。(3)看法【示例】我们不仅要过“物质的节”,而且要过“精神的节”。传统文化需要发扬光大,传统节日不能仅是“小吃节”。(观点正确,能自圆其说即可,1分)宣传标语【示例】彰显民族文化瑰宝【示例】弘扬中华民族文化(1分)
(一)门外那对老人(16分)
7.(4分)(1)老人来我家接水并坚持付钱。(2)老人帮大家照看孩子。
(3)夏夜,老人在院中拉二胡。(4)老人帮我找钥匙。8.(4分)(1)“很认真地抓住”形象写出了老人不想占别人便宜的心理,体现了他要给钱才接水的坚决态度,也体现了老人淳朴的品质。(2)“连连”表示郑重,与“问问”的随意形成反差,体现了老人答应为“我”找钥匙时郑重(重视)的态度,也体现了他热心的品质。
9.(4分)示例:我拉二胡是自娱自乐,这么多人来扣真是不好意思,但平日里大家待我们那么客气,不能让大家扫兴,就再拉几首吧。
10.(4分)这句话既写出了老人身上淳朴、热心(关心他人)、善良、谦和等美好品质,也说明了现代人对这些日渐缺失的美好品质的渴求,同时体现了作者对老人的赞扬(敬佩)之情。
第四篇:2013——2014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11月月考
2013——2014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11月月考
政 治 试 卷
第Ⅰ卷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分2分,共60分)1.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越来越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吃饭讲求“饮食文化”,穿衣讲求“服饰文化”,住房讲求“建筑文化”,上网讲求“网络文化”。这说明()
①人们的生活已离不开文化
②文化现象丰富多彩
③人们对文化的追求越来越高
④没有文化人们已经无法生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①西双版纳的植物王国
②张家寨、九寨沟的自然风光
③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
④大汶口文化遗址
⑤宗教活动、宗教教义和宗教建筑
⑥克隆技术
⑦伦理道德观念 ⑧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制度
⑨乡镇企业
⑩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统治机器
A.①②③④⑤
B.⑥⑦⑧⑨⑩
C.③④⑤⑥⑦
D.③⑤⑦⑨⑩
3.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①文化能够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②文化能够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③文化对社会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
④文化的影响既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又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文艺复兴时期据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这告诉我们,要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必须()
A.重视对社会生活的体验
B.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C.自觉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D.把读书与实践结合起来 5.2004年12月12日,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论坛在上海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媒体与未成年人发展”,旨在深入研究探讨现代媒体的发展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影响,发挥媒体在促进未成年人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这表明
A.加强未成年人的素质建设是国家的中心工作 B.先进的文化对未成年人的成长起着决定作用 C.凡是文化都能够促进未成年人的发展
D.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先进的科学的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
6. 截至2009年10月,我国已有昆曲、端午节等29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跃居世界第一。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①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②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这一思想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和而不同”反映了中华文化具有的特点是:
A.阶级性 B.包容性
C.民族性 D.地域性
8.为大力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中宣部等部门近日发出《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这表明透过传统节日可以
①探索到我们民族文化的渊源
②领略到民族文化的韵味
③感受到千百年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④预测到民族未来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数据显示,到2005年4月底我国上网用户已经突破1亿,达到1.002亿人。目前,中国网民数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这表明
A.网络在我国已经普及
B.网络能给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充足的物质条件 C.文化消费在人们生活消费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D.网络文化将取代其它文化形式 10.“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这一诗句,激励了几代中国人为抗击外国侵略、维护民族利益而英勇斗争。在建设色和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仍然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这表明
①优秀文化产生的精神力量往往经久不衰
②优秀文化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感召力③文化对每个人产生的影响都是一样的④文化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1.中国人过春节总是要吃团圆饭,而西方人的感恩节少不了火鸡。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
②民族文化表现了不同的民族情结
③文化具有持久深远的影响
④各民族文化是根本不相容的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005年7月20日至22日,首届世界汉语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来自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以及大学校长、汉学家和汉语教师等聚集一堂,围绕“世界多元文化架构下的汉语发展”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研讨。回答12-15题
12.汉语,即汉族的语言,是我国的主要语言。决定各民族语言文化之间存在差异的是
A.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
B.不同的遗传因素 C.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
D.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
13.当那些来自不同国家、有着不同肤色的人们操着流利的汉语时,当那些来自遥远国度的人们在言语之中表达着对中华文化的喜爱时,人们不由地发出这样的感叹:汉语,不仅仅属于中国!这说明
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民族文化的特点正逐步消失 ③我们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④中华文化已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4.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学习汉语的人数已超过3000万人,有100个国家的2500余所大学和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开设了汉语课程,中国汉语水平考试的考点遍布五大洲。这种文化传播方式是
A.商业贸易
B.人口迁徙 C.教育活动
D.大众传媒 15.汉语,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研究表明,汉字所具有的象形表意特点,特别适用于现代科技,是一种更为理想的电脑语言。汉语正在日益显现出文化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魅力和潜能。从这个意义上说,推广汉语
①是对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做出的重要贡献
②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③会决定其他民族和国家的发展道路
④能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近年来,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等洋节日备受我国年轻人的青睐,而我国的传统节日却日益受到冷落。为此,有些专家、人大代表建议将端午节和中秋节定为国家法定假日,为传统节日立法。为传统节日立法
A.可以有效抵制洋节日的入侵 B.能够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 C.能够使青年人重视传统节日,不再过西洋节日 D.是政府组织和领导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体现
17.京剧是中国的国粹,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但由于不适合现代人的欣赏口味,京剧的观众越来越少。我们对京剧应该
A.顺其自然,任其衰落
B.原封不动地继承 C.有所保留地继承
D.批判地继承
18.据报道,目前我国科学论文、发明专利等重要指标都处于历史单公德最好水平,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占世界GDP总量92%的49个主要国家中,我国科技创新的总体能力位居第28位,尚未成为对世界有重要影响的科学技术大国。你从中得到的启示是
A.实现文化创新要以外来文化为主 B.文化力量是综合国力的唯一标准
C.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D.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
我国古代很长一段时间,一直使用竹木简牍作为文字的主要载体。1907年,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首次在敦煌等地挖掘到了大量汉代简牍,轰动了世界。这些简牍地出土成为中国20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回答19-20题。19.下列关于汉字文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B.汉字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C.我国各民族各方言区都使用汉字
D.汉字的正式文字从甲骨文开始 20.汉简以生动、具体的实物形态记载了两千多年前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真实面貌,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色,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这表明
A.汉字与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B.中华文化曾长期居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列 C.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绵延不断地特征
D.中华文化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发展历程
2005年9月,中央党校组织部副部长赵长茂在《软实力支撑中国崛起》一文中指出:“要破除限制软实力发簪的种种障碍,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吸收发达国家有益的文明成果,进一步繁荣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哲学社会科学,整合各种资源,塑造民族精神,促进我国软实力的不断提升。”回答21-22题。21.对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有
①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是一回事,没有什么区别
②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③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之中
④民族精神渗透在整个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2.塑造民族精神,可以加快中国的崛起。这说明中华民族精神
A.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B.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C.彰显于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之中 D.凝结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23.为了推动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中宣部、中组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了“双百”人物的评选活动。2009年9月10日,评选出了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任务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所以要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因为爱国主义是
①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②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
③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④公民追求的最高道德目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05年9月1日,一个别开生面的新学年开学典礼在北京卢沟桥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广场举行。在嘹亮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1000名小学生举起手臂,庄严地向国旗敬礼,并面向国旗和抗战纪念碑宣誓:“缅怀抗日先烈,弘扬民族精神,作中华好儿童。”回答24-25题。24.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
①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②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③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④解决现代化建设中一切困难的保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5.我国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优秀文化成果,如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等一直流传至今,这些文化成果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②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③各民族文化的差异逐步消失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6.在我们的汉语中,“另类”一词曾经是贬义的,意指品格低劣的流氓。而在新修订的《新华词典》中,对“另类”的解释则是一种特别的生活方式,不再有贬低的含义。这说明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C.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D.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27.2005年6月10日,胡锦涛《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的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5种少数民族文版,由民族出版社出版。上述事实说明
A.我国充分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平等权
B.我国文化源远流长,独领风骚
C.各种文化百花齐放,不分主次
D.只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28.2005年6月28日,中国国家队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日本学校法人立命馆正式签署建立“立命馆孔子学院”合作协议。一个以开展汉语教学、普及中国语言文化的非营利性社会公益机构——孔子学院将落户日本。这样做
①有利于进一步弘扬中华文化
②是积极进行文化方面国际合作的表现
③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兼收并蓄
④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9.2005年7月5日,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全球纪年活动暨“来自中国的和平使者”巡回展览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开幕。马来西亚总理巴达维指出,郑和下西洋不是来征服马来西亚的,而是为了友好和贸易。巴达维的讲话代表了广大亚非国家对中国的认识,也是当今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能得到广大发展中国家支持的重要因素。这反映了()
A.民族精神具有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
B.中华民族精神获得了全世界各国的认同 C.中华传统文化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广泛传播
D.国家竞争的实质是文化思想的竞争
30.2005年5月4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每一个时代的劳模都有其特点,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永远不变的是劳模精神的实质;劳模精神代代相传,也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这说明
()①劳模精神是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
②弘扬劳模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③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④劳模精神是不断丰富发展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2005年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式于9月26日在曲阜杏坛剧场隆重举行。我们隆重纪念孔子诞辰2556年,就是要追忆和汲取先人思想的精华,弘扬儒家文化,不断推进人类文明、进步与发展。
请回答: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是什么 ?(15分)
32. 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塞缪·亨廷顿炮制了所谓“文明冲突论”。根据亨廷顿的理解,文明,是文化群体的最高形式,以宗教、历史、语言和传统划分。他认为,三个主要文明是西方的欧洲及美国文明、中国及东方的儒家文明和伊斯兰文明。他认为东方文明与伊斯兰文明是一种区域性文明,这两种文明存在着结构性冲突,而只有西方文明反映了人类普遍的价值观,因而这三种文明将在未来相互对抗和斗争。更甚之,亨廷顿相信,未来世界,伊斯兰国家和西方的军事对抗将会更为激烈,甚至导致暴力冲突。
问题:如果你是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在外交部的记者招待会上有西方记者向你提问,要你对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进行评论,你将如何回答?(25分;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
高二政治月考试题答案
1——5:ACDCD
6——10:CBBCA
11——15:CDBCB 16——20:BDCCB
21——25:CBBAC
26——30:BABAC 31.①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5分)
②史书典籍,是中华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历史经验,重视保存历史资料。(5分)
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5分)35.(1)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各民族的文化各有其特点,也各有其优点,都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5分)
(2)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文化的多样性正是世界丰富多彩的生动体现。(5分)(3)不同的文化应该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为人类的文明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5分)
(4)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夸大了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性,鼓吹西方文化是优越的文化,否认其他文化的优点,实际上是一种文化霸权主义的主张。(5分)
(5)中国政府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文化霸权主义,坚持立足于本国优秀文化传统,汲取其他优秀文化精华,坚定不移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5分)
第五篇:2013—2014高二年级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日语试卷答案
宿迁市2013——2014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答案
高二年级日语
1至35题一分一题
1-5CBDCD6-10ABBDC
11-15BADBB16-20CCDAA
21-25CBADC26-30AABCB
31-35CABCA
36至50题两分一题
36-40ABDCC41-45ADBAA
46-50CABBB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