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视节目现场制作简答全面总结
电视节目现场制作
简答论述的重点(会从中选出4个题目)
1.结合相关理论和案例,论述我国重大事件电视直播报道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 :1958年~ 1985 年 第二阶段 :1985 年~ 1993 年 第三阶段 :1993 年~ 2003 年 第四阶段 :2003 年以后
第一阶段 :从初露峥嵘到长期缺位(1958年~ 1985 年)
创办初期,没有录像及编辑——演播室直播和现场实况转播
1958 年 10 月 1 日,北京电视台用我国自己研制的第一辆黑白电视转播车转播了天安门广场庆祝 新中国成立九周年阅兵典礼和群众游行,并转播焰火晚会实况。
1959 年北京电视台转播了周恩来总理 在第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做《政府工作报告》的实况 以及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庆祝活动和第一届全国运动会的实况。
中国电视直播报道从一开始就与重大事件联系在一起。不足: ①政治环境
②以体育竞赛、文艺晚会的实况转播为主,③总体影响有限。
电视录像和编辑设备出现以后,电视新闻节目主要采用录播的形式,之后对重大事件的电视直播报道长期付之阙如,处于缺位状态。这种局面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才得以改变。
第二阶段 :从缺位到复出(1985 年~ 1993 年)
改革开放。随着舆论环境的改善、新闻观念的进步以及电视技术的发展,直播的形式又回到了新闻报道中。
1985 年,第六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开幕式进行现场直播。一直延续至今。1988 年对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七届会议中,记者招待会现场直播。
记者招待会是新闻报道中的敏感区,记者的提问无法预测,国外记者的提问更是尖锐、敏感。因此,对该活动的直播,体现了我国电视媒体新闻改革的空前力度。不足:
①实况转播向新闻报道的扩展(体育晚会——新闻)②题材多为重大会议,③角色:记录员,对新闻事件的一种被动传播和记录 ④欠缺受众
⑤未能体现媒体的观点和倾向
第三阶段 :从单一到多样(1993 年~ 2003 年)
1993 年 3 月 1 日,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新闻播出由 4 次增至 13 次,实现了整点播出、新闻 直播和重要新闻滚动播出。这一重大举措为直播报道搭建了全新的平台,标志着重大事件直播报道进入了新的阶段。
1996 年 1 月 1 日,改版后的《新闻联播》以直播形式与观众见面。在中央电视台的带动下,一些 省市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也实现了直播。1994 年 7 月21 日,中央电视台曾三次将西昌发射卫星的实况和北京国防科工委监看卫星发射的情 况切入正在播出的《新闻联播》,做了直播报道
1997 年,中央电视台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直播,先后对日全食和彗星同现苍穹的天文奇观、香港回归 祖国、中共十五大开幕式、小浪底和三峡水利工程截流进行直播,1997 年因此被称为“直播年”。
在技术、内容、形式乃至操作机制等方面都实现了重大的跨越,逐步走向成熟,呈现出常态化状态。
由被动操作转向主动控制,内容上突破国家重要会议等单一题材
在形式上由单一的记录式实况转播向多样化、综合化、立体化的报道式现场直播转变,加大了单位时间内的信息处理量,增强了信息的时效性和节目的现场感。
更为重要的是,身在现场的前方记者已经由原来的青涩走向成熟,成为主导直播报道的重要因素,涌现出白岩松、敬一丹等一批代表人物。
预知事件,报道的计划性和可控性都很强 第四阶段 :从预知到突发(2003 年以后)
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舆论环境的进一步转变以及新媒体的迅猛发展,重大事件的电视直播报道不仅成为电视传播的常态,而且成为观众的期待。
凤凰卫视9·11
2003 年 3月 21 日开始的美国对伊拉克战争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完全由电视直播的战争。2003 年 5 月 1 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试播,7月 1 日正式播出。
试播初期,新闻频道推出了连播 11 天的《抗击“非典”特别直播报道》为及时传播真实信息,消除公众疑虑、稳定社会情绪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003 年新闻频道的开播揭开了中国电视新闻发展史新的一页,标志着中国电视传播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自此以后,中国电视重大事件直播报道不仅更加频繁、更加成熟,而且在预知事件现场直播报道的基础上,不断尝试对突发事件的现场直播报道。
2008年5月12日15点整,第一条关于汶川地震的口播新闻传遍全国各地,15点20分,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中断了正常节目,现场直播汶川大地震。
在这次灾难性重大突发事件的直播报道中,央视的反应速度之快、报道时间之长、动用手段之多、参与人数之众、协作能力之强均创历史纪录。央视的直播报道不仅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渠道,而且成为汇集政府和社会力量抗震救灾的重要平台。与此同时,四川电视台、重庆电视台等一批地方电视台也纷纷推出直播报道,与央视配合,形成一股巨大的媒体力量。
重大突发事件(尤其是灾难性事件)具有影响巨大、突然发生以及难以预见的特点,因此对这类事件的电视直播报道不仅需要电视媒体过硬的直播实力和足够的判断应变能力,而且需要具有信息公开、舆论宽松的社会环境。从这个角度来说,经历 “5·12”汶川大地震直播报道考验的中国电视媒体不仅实现了自身历史性跨越,也成为了新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历史成就的一个有力注脚。
2.结合相关理论和案例,论述情景剧中“2号机居中后,1、3号机左右交叉的倒三角形”机位布局方式的依据。
1、情景剧的演出方式————机位置于舞台敞开面的一侧 情境剧的场景环境——三面封闭、一面敞开的。摄像机置于舞台化的场景敞开面的一侧——模拟了剧场观众的视角。在情境剧的录制中,导播通常的选择是将三个机位放置到场景敞开面的一侧。这是由于情境剧的演绎方式限制了可供拍摄的角度。
同时,这样的机位布局方式也最大程度地保证了演员表演的连贯性,从而发挥出了多讯道制作的优势
2、情境剧的场面调度形式和表现重点
舞台“场面调度”是指,在一个场景内,演员的行动路线、站位、姿态手 势、上下场等舞台表演动作的总和。
情境剧的场景是一个类似舞台化的场景空间。而在戏剧舞台上,不同的位 置具有不同的表现力,因此导演在安排场面调度的时候也会有不同的侧重点
重要的场面调度与经典的台词段落一般发生在1或2这样的区域中。因此,主要区域圈定在红色三角形区域里。
情境剧的主要表演区被选择在类似舞台剧的三角形区域内。
但情境剧的场面调度最终呈现在屏幕画框中,而多讯道的电视制作的方式 又使它具有了更多的呈现角度(机位)和呈现范围(景别),因此它比起舞台的场 面调度具有更多的自由度。
3、情境剧的主要场面
人物在场景中左右位置比重基本对称——以舞台中轴线的观众视角为中心。人物面部的朝向——偏向场景敞开面,呈“八”字形分布。
正面镜头,就需要左右各摆放一台摄像机并且交叉拍摄对侧的人物
2号机居中后,1号机、3号机左右交叉的倒三角形机位布局方式“不仅适用于情景剧的现场制作,也适用于简单的舞台节目的转播。
重要的是,它还是各种多讯道机位布局形式的基础,因为它体现了全景展现、关系线索与交流线索展现的根本思路,而这在各类型节目当中都是必须的。
在复杂的多讯道机位设置方案当中,依然能够找到三角形机位布局,所充当的元素或变形。
3.电视节目的制作手段有哪些,并比较他们在基本概念、特点、关键技术、适用场合等方面的区别。
实况直播:指现场把摄取的图像、声音信号直播发射并广播的制作方式。
关键技术:转播车
特点:“制作”和“演播”两个过程同步或合一
录像制作:以录像带为介质,经过素材采集、编辑制作和播出三个环节。
关键技术:编辑
特点:存在经由后期编辑进行创造性处理的空间
电视电影制作:用胶片拍摄后由底片转成磁带,在进行后期制作和播出。
关键技术:胶转磁、模转数、磁转胶 特点:画面精美与非线性编辑结合
(一)实况直播
实况直播,是在摄取图像、声音的同时,就进行广播的方式。它的特点是制作和广播这两个过程的同步或合一。因此,现场性、即兴性、观众参与性都十分强烈。(奥运会开幕式 春晚)
实况直播可以使用多台摄像机和转播车,通过设在导控室或转播车里的电缆和导演台(或叫切换),对图像、声音进行即兴处理,用微波传送给电视台,然后再广播发送出去。也可以仅用单台摄像机,不经切换,把实况图像和声音传送出去。(长江大日食 重庆)
实况直播可分为:现场直播、演播室直播 1.现场直播:
重大节庆活动、会议、重大新闻事件的直播。需要事先考虑周密,拟订实施方案,并预先安排好应急措施。还要建立严密的组织、指挥系统,确立摄制、音响、照明、传送、编导、后勤、保卫等各工作的岗位责任,才能保证高质量的实况转播。
单摄像机的实况直播,常用作电视新闻报道(突发事件的目击报道)。CCTV新闻频道、《直播重庆》、2.演播室直播
实况直播方式还大量被运用在电视演播室,世界上大多数电视台的新闻节目、谈话节目、教育节目和综合艺术节目,以演播室直播为主,插用各种形象资料。此外,还有大量剧场转播的节目。(《新闻联播》)
(二)电视影片制作
在出现电视录像技术以前,电视广播大量采用摄影机来摄制节目。电影摄制被广泛地用于电视新闻报道和拍摄纪录片、电视剧、科教节目和广告节目。即便是在录像技术广为普及的今天,电视影片制作方式仍有独特的价值。电影胶片的图像清晰度仍然是录像达不到的;(4K=4096×3112, 2K=2048×1080,)
电视台在摄制一些大型电视节目时,往往仍用电影制作方式。《话说长江》、《丝绸之路》、《话说黄河》等。西方许多电视记者仍然采用电影制作手段拍摄纪录片或故事片,一些MTV也常使用电影制作手段。妈妈洗脚
(三)录像制作
最早的直播是由于拍摄的画面没有存储的介质,因此与现代意义的直播在内涵上有很大区别。(《一口菜饼子》1958年)
磁带录像的发明使电视节目制作发生了质的飞跃。电视制作开始以磁带为介质,经过素材采集、编辑制作和播出三个环节,完成节目制作到播出的全过程。
录像制作的优点:
①节省经费开支。磁带录像不需要洗印加工。加快了录像节目制作的时效,并使得节目的摄像质量得到可靠保证,大大保证了新闻时效性。
②录像制作把多机拍摄的机动性和后期编辑的创造性结合起来,可以把实况录 在磁带上,放在一个合适的时段播出或进行后期剪辑,也可以在拍摄时尽可能追求画面表现效果,后期创作独特的视听形象
4.电视节目的摄制方式有哪些,并比较他们的区别。
电视节目摄制方式从另一个角度来对电视节目制作的过程来进行描述。摄制方式,是指在录像手段、直播手段中着重于所使用的设备系统、场地及与此有关的软件系统的情况对电视节目制作方法进行的一种界定。
三种电视制作方式:ENG EFP ESP ENG: 便携式的摄像、录像设备,保证时效性、现场性。
Electronic News Gathering “数字化单兵”:采、编、传小型一体化设备。
EFP: 一整套适用于台外摄制的电视设备的统称。Electronic Field Production “现场直播”最能发挥电视独特优势的摄制方式
ESP: 演播室的录像制作。
Electronic Studio Production “电视舞台”:电视节目娱乐性最强的形式 ENG方式:(ENG制作方式是一种基本的电视节目制作方式。)
电子新闻采集(Electronic News Gathering),它是指使用便携式的摄像、录像设备来采集与制作电视新闻节目。这种制作方式的主要目的在于及时报导迅速发生和发展的新闻事。
ENG系统的基本组成形式有两种。
① 由ENG摄像机和便携录像机组成,两者之间使用一根摄像电缆连接。(可与演播室共用)
缺点:摄像机和录像机需要两个人来扛和背,在使用的机动灵活性上略显不足 ② 采用摄录一体化机,摄像机和录像机是组装在一起的。ENG方式中有两种工作方式:
① 一种是前期拍摄、后期编辑方式,它将现场获取的新闻素材在编辑设备上进行剪辑制作后播出;
② 另一种是现场直播,它将便携式摄录机与电缆、光纤、微波、卫星等信号传输系统连接,把拍摄的新闻直接播送出去。ENG的优点:
① 能适应新闻采访的运动灵活性、新闻事件的突发性、电视报道的时效性和现场性等要求。
② ENG方式由于非常机动灵活,不仅被广泛运用于电视新闻采集,而且,也为拍摄电视纪录片、文艺专题片、电视剧所采用。EFP方式:
电子现场制作(Electronic Field Production),是以一整套设备连结为一个拍摄和编辑系统,进行现场拍摄和现场编辑的节目生产方式。它是将一整套适合于外场作业的电视设备(多台摄像机、视频信号切换台、编辑录像机、同步机、特技机、调音台及辅助设备等)装备在电视转播车内,外出进行现场实况录制或同步播出。
EFP的主要目的是:在事件发生的现场如会议、演出、比赛现场制作电视节目。
主要适用于制作综艺、专题、体育及报道大型会议等类节目
EFP的主要特点在于:
① 通常EFP方式使用的设备档次比ENG方式使用的设备档次高,基本与演播室内设备相同,因此节目的技术质量好。EFP方式可以事先对节目摄制进行精心计划和周密准备,节目的整体效果好。② EFP方式是最具有电视特点,“多机摄录、即时编辑”与事件发生发展过程同步进行,具有强烈的现场感。多机拍摄 现场编辑 现场拾音 现场叠加字幕 发挥了电视技术的独特优势 大大简化了电视节目制作的工序 ③ 可使受众在事件发生的同时看到其经过 最具新闻时效性,制作的节目品种多 因此,每一个成熟的电视台都必须具备EFP制作能力。EFP的缺点:
① 系统复杂,技术要求高,必须考虑应急方案 ② 对工作人员要求高,各工种的配合与协调
③ 准备工作周期长,案头工作到舞台排练,从分镜头到镜头编辑,导播工作周期 ④ 各工种必须要经过长期的磨合 ⑤ 工作强度大,紧张 EFP中两种工作方式: ① 现场录像(实况转播)。② 现场直播。
但不论哪种方式,其摄录或播放过程都是与事件发生和发展过程同步进行的。ESP方式
电子演播室制作(Electronic studio Production)。电子演播室制作,主要是指演播室录像制作。由于演播室在设计和建造时预先充分考虑到了节目录制、播出的技术要求;它具有高保真的音响效果;完备的灯光照明系统和自动化调光系统;布景中心;录制设备和控制设备等。ESP的特点:
① ESP制作方式技术质量高、特技手段丰富,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制作方式。② ESP方式既可以先拍摄录制,后编辑配音,也可以多机同时拍摄,在导演切换台上即时切换播出。
③ ESP方式综合了ENG和EFP方式两者的优点,手段灵活,可用于各类节目的制作,已成为电视台大、中、小型各类自办节目的主要制作手段。
由于ESP常需要搭景、排练,演播室因此而被占用一定时间,因此,加强对演播室的科学管理,改进电视布景、道具的搭置工艺,提高导播和摄录效率,缩短演播室制作周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5.结合相关案例分析电视直播的局限性和条件。
局限性
1、可控性不足:直播在抢得快速时效的同时难掩其在信息可控性上的先天不足。突发性、偶发性事件随时会出现,增大了信息控制难度,“出错”机率很高。
2、信息量有限:直播不见得是信息量最大的传播形式。直播是对新闻事件过程的记录,在相对原生态的过程展示中难免会有信息重复状态的存在,一些无效冗长的信息也会产生,因此,单位时间内传播的信息量会低于经过剪辑的录播。
在一些重大工程项目、考古发掘、仪式庆典以及重大政治事件的直播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在这种直播中,如果处理不当观众很容易产生视觉疲劳而中途换台。
3、准确性和深度:直播的即时传播会影响报道的准确性和深度。时效性——快,抢得先机——资料、背景,表象——可信度危机。由于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是与电视直播同步的,这就很难对事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和相关信息作出评价。
为求得先声夺人的优势,媒体在第一时间播报信息的同时,并不会充分考虑此举给媒体之外的机构带来怎样的影响。
因此,不是所有的节目都适合使用直播手段进行传播,我们不难发现,现场直播节目,特别是新闻的现场直播,要有适合自己的独特内容,有一些内容可能并不适合现场直播。比如,新闻的深度报道、新闻事件的调查等内容就不适合由直播出现在电视荧屏上。
条件
1、直播的内容应其有动态发展的事件性,过程性、现场感要强。受众——猎奇心理——悬念、冲突、戏剧性(动态发展)现场——印象深刻,而不是那种缺乏动态感和信息传播价值、琐碎和庸常的现场。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些一般性的行政会议、仪式、庆典、名人采访等预制性太强的活动不适合用直播方式进行传播。
2、充满悬念性的、具有强烈不可预知性事件是最适合使用直播手段进行传播的。直播的最大魅力就在于与观众一起去感受未知。
事件过程与结果不可预知性能够激起观众强烈的收视期待去关注事件进展。突发事件本身充满悬念,又足够骇人听闻,采取直播方式进行报道,对观众的吸引力不言而喻。
3、具有不可重复性的即时效性强的重大事件适合进行直播——瞬间永恒。一些罕见的天文奇观、自然现象
一些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重大政治、社会、体育事件因其不可重复性也适合用直播的方式让亿万观众“亲历历史”。如香港、澳门回归央视就分别做了72小时和48小时的直播报道。
直播使广大观众成为了事件的亲历者、历史的见证人。
6.根据所学的知识,谈谈你对电视节目导播概念的理解。
(一)导播是一个工种、岗位的名称
(二)导播是一个具有独特工作性质的人
1.节目的导演自己承担:整体把握节目内容,画面表现与转播技术。
2.导演约请一名导播,由导播按照导演的意图来完成录制,同时导播也可以根据节目的内容与形式,提供一些自己的思路和想法来丰富导演对现场调度与画面表现的方式。
3.节目导演自身完全没有电视制作的从业经验,制片方约请一名电视转播导演,甚至一个完整的多讯道电视节目制作组织(电视台或制作公司)来完成节目的录制工作,此时,这个导播的工作是相对独立的。
(1)导播应该是一个需要深入了解节目内容的人
导播是一个需要深入了解节目内容的人,就是在提倡做一个专业化的导播,做一个专门从事某种类型节目转播的导播。(NBA)
(2)导播是一个能够全面控制多讯道拍摄现场的人
多讯道拍摄现场的复杂:
①工种岗位繁多,对技术环节有所了解。导播协调一致进行作业。
②直播节目一次性,不可重复性,不能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拍摄,整个段落要力求连贯。
③大场面、多场面增加了多讯道制作的难度。多个现场,联合作业的方式,复杂的制作现场决定了在这种制作方式中的导播必须具有更强的全面控制多讯道拍摄现场的能力。
导播都必须把所有的节目实施细节考虑周全,尽量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将现场的实施工作容纳在自己的视野范围之内,并且要对少则十几个、多则几百个工种人员进行高效的协调,合理分配自己的注意力控制现场。
(3)导播是一个精确掌握节目时间的人
精确掌握节目时间,在节目直播中争取达到正负0秒的误差。
对于录播的节目,导播在录制过程中相对精确地掌握节目时间同样重要 ①精确掌握录制时间可以控制节目制作成本。
②精确掌握录制时间可以在现场录制与后期制作中节省工作人员的精力。③精确掌握录制时间可以最大限度地还原现场气氛、保持多讯道录制意义。④不掌握节目的录制时间,会严重地破坏多讯道节目录制的优势与意义 现场直播是电视作为一种优势媒体的最佳体现。直播与事件(或演出)同步。多讯道的表现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还原现场感,它能让电视观众从多角度全方位地观察这个现场、感受这个现场。录播的节目,虽然不具有同时性,但是它可以最大限度地还原现场感的优势依然存在。
现场录制中,画面的切换与导播临场感受到的气氛是密不可分的。
现场切换是导播在现场作出的取舍,是导播在感受现场气氛下的选择。它是现场的(事件或演出)发生、摄像师的第一观看摄取、导播的第二观看选择,三者同时发生交互作用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产生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画面序列是后期编辑不可替代的。
后期编辑能使画面的衔接在技术上更加精准,但它不是在现场发生当中的第一反应。
(4)导播是一个随时掌握成片面貌的人(核心人物)
7电视真人秀及电视模式的相关知识,分析某一电视节目热播的原因
(1)参与者
①吸引眼球
并不是任何人的故事都具有同样的娱乐价值,只有那些能够引起我们关注、关心和情感好恶的人,那些命运曲折变化的人才可能最大限度地引起人们的兴趣和感情投入,才能成为包括真人秀在内的叙事作品的主角,才具有故事主体的所谓资格。
②代表性
参与者在节目中不仅仅是代表自己,而且代表与其相关的收视群体,因此要具有这类人的典型特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③参与者的表现力
具有一定的“表演性”
参与者是否具有鲜明的性格,是否具有主动性, 是否具有明星潜力。④人气——造星
节目所选择的普通人中的“明星”或者拥有出众的外表,或者具有突出的能力,或者富有个性魅力,或者具有某项特长。参与者甚至要具备一定的亲和力,即所谓的人气。
节目要通过对人物的家庭、性格甚至面部特写和生活细节的展示,将这些个体区别开来,尽快给观众建构关注点。(2)悬念 ①因真实而又悬念,下一时刻均是未知
②目标作为一种叙事悬念,既是节目中参与者行动的动力,同时也成为观众的观看动力。
在真人秀节目中设置了两种目标: A:一种是行动目标:如达到某个地点,争取某种胜利,获得某种位置等等;B:一种是嘉奖目标:即当参与者达到某个行动目标以后,可以得到高价值的奖赏,如巨额金钱、房子、汽车、高级用品、特殊体验的机会、高薪职位,甚至优秀异性等。
嘉奖目标的作用:
A:奖励能调动起参赛者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从而增强节目的可视性。B:重赏之下才有收视欲望,人们关心那样一种远远超出生活中实际可能得到的奖赏究竟会落到谁的手中。(3)竞争行为
真人秀所强调的目标是一种动力、悬念,那么竞争就是过程、情节。目标必须通过竞争才能达到,竞争是否激烈,竞争是否具有强度,竞争的结果是否难以预料,都往往决定了真人秀节目的情节是否具有足够的魅力。(4)特定规则——淘汰与选拔
规则的往往成为电视模式创意的核心内容。
正是由于规则的不同,才形成了独特的电视模式。
游戏规则是奖惩分明的竞争淘汰机制。真人秀往往在每一个环节中,都要决定优胜者和失败者。而在每一环节都要采用层层淘汰的方式,逐渐减少参与者,直到决出最后的甚至是唯一的胜利者。真人秀电视节目大都非常重视运用好淘汰这一环节,并经常将其作为节目的转折点和划分段落的依据。
《百万富翁》是一个源自英国独立电视台的电视游戏节目。参赛者需要正确 回答连续15条四选一的多项选择题,如果能全部答对,将可获得巨额奖金。
(5)规定情境
行动者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和空间中去完成任务和达到目的, 真人秀电视节目环境选择的目的是构置一个非日常化的环境、非常态的活动或表演空间。(6)现场记录
不提供台词、不规定过程和结果,不进行现场调度,多机位、立体式的方式记录参与者的行为,参与者可以在规定情景中自由行动、选择和思考
真实 自然 随机 开放 难以预测、出人意料
调度不影响参与者的自然状态,只有选手的状态真实了,真人秀才能真实,否则就会成为拙劣的业余表演,破坏真人秀的魅力。
真人秀在拍摄过程中,一般要尽量减少由于拍摄需要对于事件进程的中断,所以,一般采用多机拍摄的手段来记录参与者的活动。既要记录空间场面,也要捕捉动态的细节。
(7)艺术加工:不加工就不可能成为秀
A:对参与者的包装
为观众提供一种人际关系,建立观众对这些人物的关联性(真善美丑)B:对蒙太奇手段的应用——对比蒙太奇、交叉蒙太奇 C:视听技巧的应用——炫
8.多讯道制作与多机拍摄的区别
1、多机拍摄
在一个拍摄现场,如果有一台以上的摄像机同时进行拍摄,分别获取素材以备后期编辑阶段使用,我们就说这是一个多机拍摄、后期剪辑的制作方式。特点:①耗资巨大又难于重复的场景往往会采用多机拍摄的方式。
②不同的角度、按照不同的景别划分、关注不同的表现重点。③后期剪辑提供便利,节省人力物力。
2、多讯道制作:实际上指的是多个视频讯号来源的通道。视频讯号:插播片(VTR)、计算机播放的各种视频图形图表、来自于网络的 实时视频,通过卫星与微波通信技术将远距离摄录的画面传送回来的信号。“多讯道制作”与“多机拍摄”的区别
①画面来源的复杂性。
②多讯道制作方式的核心更在于它必须有一个切换系统。通过视讯切换器(切换台)将多个讯号来源随时进行选切并输出一路信号以供直播或录制。导播的岗位就承担了多讯道画面的调度选切工作,因此,导播就存在于这种特定的节目制作方式之中。而这个集结、选择再输出的过程是“多机拍摄”的制作方式所没有的,所以多机制作的节目自然也就不需要导播这个岗位了。
9.试比较两类新闻现场直播题材的异同点
1、分类:一类是仪式性的新闻直播报道(肯尼迪葬礼)
一类是事件性新闻直播报道(肯尼迪遇刺)
2、相同点:
①都有真正的实实在在的新闻事件发生,这是确定报道的前提; ②每一类题材都有吸引人入胜的视觉表现过程和牵动人心的兴奋点; ③与受众生活密切相关或者意义重大,这是保证直播报道收视率的必要条件。
3、区别: ①直播原因
仪式性直播中的策划必然受到来自权利机构的干预; 事件性新闻直播中,策划行为相对自主 ②直播流程
仪式性重大新闻直播总的流程是预先设计好的,一段闭合的信息流程,是一种有限的未知;
事件性新闻直播从一开始就无法预知(探险),事件性新闻直播一次性不可重复的开放式信息流程 ③直播功能
仪式性电视新闻直播带有比较明显的主流意识形态印记,在策划中,新闻事件往往承载某种象征意义;
而重大事件性新闻直播往往以传递最新、最近注目的信息为重心,让受众对新闻信息的解读更充分、更有效 ④直播表达方式不同
仪式性新闻现场直播报道更多的是用一种近似史诗朗诵式的激情(一种声音、严肃主题、崇高精神);
而事件性新闻现场直播则在新闻事件重重矛盾与悬念中展开叙述
第二篇:电视节目制作(范文)
数字电视:是指从电视节目采集、录制、播出到发射、接收全部采用数字编码与数字传输技术的新一代电视技术。我国模拟电视2015年后停播。
彩色电视制式:SECAM、PAL、NTSC 摄像机与光电转换:光电转换过程也就是摄像过程,其工作原理与所使用的摄像材料有关。可分为两大类,即摄像管和半导体(CCD、CMOS)器件。
PAL制式电视号特征:
(1)625行(扫描线)/帧,25帧/秒(40 ms/帧)
(2)高宽比(aspect ratio):4:3
(3)隔行扫描,2场/帧,312.5行/场
(4)西欧、中国和朝鲜等国家采用这种制式。
电视制作流程:构思创作阶段(节目构思、编导阐述、拍摄计划、分镜头稿本)摄录阶段、编辑混录阶段。电视节目的摄制方式:是按设备和场地的使用情况对电视节目制作方法进行的一种界定,主要分为ENG、EFP和ESP三种。(ENG即电子新闻采集,ENG方式采集的素材一般需要在电子编辑设备上进行编辑,在制作流程上,分为前期拍摄与后期编辑两个阶段。
EFP即电子现场制作,利用EFP方式,可以在事件现场制作电视节目,进行现场直播或录播。ESP即电子演播室制作,ESP可以先摄录后编辑;也可以即摄、即播或即录(实况直播或实况录像)。
镜头的光学特性:为了达到一定的放大倍数并减少像差的影响,摄像机使用的镜头不是单片透镜,而是用几个由若干个镜片组组合而成的透镜组,并且具备镜头的一般光学特性。
焦距:平行于光轴的入射光通过单透镜后,会聚在光轴的某一点上,该点称之为焦点,透镜中心与焦点之间的距离称为焦距。
视场角:视场角是用来表现摄象机镜头视场大小的参数,它决定了能在成象面上良好成象的空间范围。视场角的大小约为成象面边缘与镜头光心形成的夹角。
景深:摄像机在拍摄时,能获得清晰景象的前后距离就是“景深”。景深与镜头焦距的长短、光圈的大小以及物距的长短有关。
三基色:三个基色必须是独立的。一般用红、绿、蓝作三基色
色温:当实际光谱成分与完全辐射体,在某一温度时的光谱成分一致时,就用完全辐射体的温度表示该实际光源的光谱成分。
滤色镜:具有一定的光谱特性,它可以使非3200°K的光谱能量分布经过滤色后,变成3200°K的光源的光谱能量分布,从而消除了误差。长焦镜头:视场角小于40度,焦距大于25mm ;景深范围小;适用于远距离拍摄以及体现被摄物的局部和细节。广角镜头:视场角大于60°(60°--130°),焦距小于25㎜;景深范围大;空间距离显得比实际距离远,纵向被摄物体运动速度也显得快。
摄像机的调整:
1、聚焦的调整
2、选择滤色片
3、调整黑、白平衡
4、调整光圈。
5、调整增益
①焦距的调整:为了确保摄像机在变焦过程中,从广角到摄远之间,为能使景物的图像清晰,需要对镜头的焦点进行调整。
②选择滤色片:摄像机中设置了多种滤色片,以适应不同色温的光线条件。要根据光线的情况及时调整。否则图像的白平衡调整可能就不能进行,使图像出现偏色。
③调整白平衡:⑴首先找一个白色物体作为调整的标准。可用标准调整卡,或其他白色物体,不要用掺有蓝色荧光粉的白纸或物体作标准。为了保持一部片子色调一致,最好始终用同一白色物体作标准。⑵白卡置于被摄物的位置处,并注意不出现反光点。⑶摄像机对准白色物聚焦,并使白色充满画面。⑷搬动一下自动白平衡调整开关钮自动调节开始,约2--3秒钟,寻像器上出现白平衡调好的标志。
5)把开关拨向相反的位置(向下)自动黑平衡就开始工作,此时光圈先自动关上,然后电路再对黑平衡进行高速几秒钟后,寻像器上出现“BLACTK OK”字样,表示黑平衡调好,并存入记忆电路,注意光圈的方式要处于“自动”位置(否则无法调黑平衡)。
④调整光圈:摄像机的光圈调整有两种方式“自动”和“手动”,一般情况下,使用“自动”光圈。能够保持合适的进光量,得到规定的输出信号强度。有时用自动光圈拍出的图像也不理想,由于自动光圈是根据图像的平均亮度来确定光圈值的,所以当景物反差大时,画面个别区域很难保证图像的正确还原。
⑤调整增益:当光线亮度不够时,需要打开增益开关以提高摄像机的灵敏度,一般摄像机有三档可调,此时画面噪声也随之放大。
仰摄 :①产生净化背景,突出主体的作用;仰摄可以增强人物与环境的空间联系,制造强烈的距离感和透视感;在仰摄画面中被摄主体显得比平常高大、挺拔,可以表现敬仰、自豪、骄傲等感情色彩。②容易出现过于概念化的画面,仰摄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容易误导观众。
俯摄 :①有利于展示场景内的景物层次、规模,常用来表现场景的整体气氛和宏大的气势;俯摄镜头可以表现被摄主体的运动轨迹和被摄主体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俯摄画面也可以带有贬低、蔑视、阴郁、悲伤的意蕴。②必须借助道具,否则难以找到适合的最佳视角。这类画面不利于表现出被摄主体之间细致的情感交流;有时当被摄主体与地面景物色彩相近时,较难突出被摄主体。
景别:是指被摄主体和画面形象在电视屏幕框架结构中所呈现出的大小和范围。
景别分类: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
远景:远景视野深远、宽阔,主要表现地理环境、自然风貌和开阔的场景和场面。
远景的作用:①画面中景物范围最大、视野广阔;②用于表现自然环境和气势,介绍地理概况和喧染气氛。③(群众集会场面)用来描写景物,使之富有意境和诗意,从而抒发作者或人物的感情。
注意:①要抓住画面中的大线条、大色块和景物的大轮廓,如山脉的起伏,公路、河流线条走向,色调和影调等。②应利用前景、背景大小对比显示空间距离。③用侧光或侧逆光形成的影调层次来突出空间感受,利用早晚光线表现空气透视效果等。
全景:表现人物全身形象或某一具体场景全貌的画面。全景主要用来表现被摄对象的全貌,或被摄人体的全身,同时保留一定范围的环境和活动空间。
全景的作用:
1、表现事物或场景的全貌,有效地揭示环境,渲染情绪氛围
2、可以完整地展现人物的行为动作
3、体现主体人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表现人物之间的关系
4、全景画面经常被用作某一场景或某一段落的“总角度”镜头
中景:表现成年人膝盖以上部分或场景局部的画面。
中景的作用:
1、表现人物的上半身动作、行为
2、展现事物最具有表现力的局部或结构线
3、表现人物之间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人物的面部表情
近景:表现成年人胸部以上部分或物体局部的画面。
近景的作用:
1、表现人物的神态、情绪,展现人物的面部表情,刻画人物内心
2、充分展现景物的细部特征
3、进一步拉近人物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特写:表现成年人肩部以上的头像或某些被摄对象细部的画面。
特写的作用:
1、描写细节,强调细部特征加强观众的视觉感受
2、描绘人物细微的表情和情绪特征,揭示人物内心
3、合理越轴和转场
4、形成某一段落的视觉重点 运动画面与运动摄影:在一个镜头中通过移动摄像机机位、改编拍摄方向和角度及变化镜头焦距所进行的一种拍摄方式。(这三个因素其中有一个变化就是运动画面、不变则是固定画面)
推摄:推镜头有变动焦距和移动机位两种方式,表现为有明确的推向目标,景别连续变小,环境也不断变小,甚至“出画”。
1、推镜头的画面特征:⑴具有逐渐迁移、接近的运动特征⑵具有放大画面内容、缩小画外空间的画面形式⑶有强烈的视点制约性
2、推镜头的画面表现力:⑴突出主体人物,突出细节形象⑵在一个镜头中介绍整体与局部的关系⑶可以影响和调整画面的节奏,产生画外情绪
3、推镜头的拍摄及应注意的问题:⑴推镜头应具有明确的意义⑵必须把主体安排在画面的结构中心⑶落幅是推镜头的表现重点⑷推镜头的画面节奏必须合理
拉摄:主体越来越小.景别越来越大,环境也越来越大。
1、拉镜头拍摄的画面具有的特征:⑴形成远距离的视觉效果⑵被设主体的视觉重量减轻 ⑶展示环境开阔视野
2、拉镜头的画面表现力:⑴拉镜头是画面空间不断变化,呈现出多元化的构图形式⑵有利于表现主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⑶具有后退是蒙太奇句式特征
3、拉镜头拍摄时应注意的问题:⑴拉镜头画面造型的重点是落幅⑵保持被摄主体在画面中的优势⑶拉的速度应与画面情绪和节奏一致⑷变焦距推拉与机位移动推拉效果的异同
摇摄:
1、摇镜头画面的特点:⑴机位不变、造成拍摄角度的变化⑵摇镜头调整观众的视线⑶保持空间关系不变
2、摇镜头的画面表现力:⑴表现较大的场景空间⑵交代同一场景种不同主体间的内在联系⑶表现特定情绪
3、摇镜头拍摄要注意的问题:⑴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⑵控制好摇摄的速度节奏⑶摇摄过程力求完美 移动摄像:
1、移动镜头的作用:⑴开拓画面空间,展示空间环境,表现宏大场面⑵表现完整、复杂的现实空间和景物关系⑶表现被摄主体的运动⑷引导观众的视线朝向⑸产生视觉冲击力 ⑹产生节奏
2、移动镜头的拍摄要求:⑴注意保证画面的技术要求⑵注意画面节奏的表现⑶注意移动摄像的起幅、落幅和过程
X切换在电视屏幕上表现为在A画面逐渐消失的过程中B画面逐渐出现,最终取而代之。也就是说,在整个切换的过程中,两个画面是同时存在的,只是原来的画面逐渐变弱,后一画面逐渐变强。
V切换是在A路信号逐渐消失之后,B路信号才逐渐出现。在电视屏幕上表现为前一个画面逐渐变暗到完全消失之后下一个画面才逐渐出现。
线性编辑系统:线性编辑是采用两台录像机进行有选择的复制的过程,一台录像机重放录像带,将选好的素材镜头录制到另一台编辑录像机的磁带上,精确地控制两台录像机的伺服与同步,可保证镜头间连接点的准确与稳定。
基本设备:1)放像机;2)录像机;3)监视器;4)编辑控制器 基本工作方式①组合编辑②插入编辑
基本操作:1.组合编辑 将节目素材磁带上的画面及其声音按照事先编排好的顺序,一个接一个地记录在母带上,串编成一个完整的录像节目带。
2插入编辑 是在一个有节目磁带上的某一部分换上新节目,即将母带上不需要的部分用有用的素材替换下来。(插入编辑磁带上必需保证有控制磁迹)
磁迹分布:音频磁迹、视频磁迹、控制磁迹(CTL控制磁迹和TC时间码)
基本操作步骤:编前准备,选择编辑模式,选择编辑入点,设定编辑出点,编辑预演(可省),启动自动编辑,结束编辑(按STOP)
演播室基本设备:录像机、摄像机、控制器(CCU)、监视器、示波器、切换台、调音台、字幕机、提词器、通讯设备等
节目控制区(导播间):(1)灯光控制区(2)视频控制区(3)声音控制区
演播室灯光类型:
1、卤素灯:传统的光源,属于热光源,它们大都具有自身难以避免的缺点:高热量、高耗电,色温3200K。分聚光灯(强、集中)散光灯(辅助、背景光);
2.镝灯:是金属卤化物灯,镝灯色温5500K~6000K,发光效率高。
3.三基色柔光灯:三基色荧光灯管是一种低温光源,色温3200K,它不会给演播室带来高温而影响摄像工作,还可以减少演播室的空调容量,降低成本。
三点布光:三点布光指人物照明的主光、辅助光和轮廓光处理。这三种光线分别承担着不同的造型任务,并互相制约、互相补充,共同形成对人物照明的一个完整的光效效果。
虚拟演播室的关键技术:摄像机跟踪技术;计算机虚拟场景生成;色键技术(虚拟演播室的抠像主要是靠色键器来完成的,效果取决于色键器的质量)
电视新闻镜头语言:叙述镜头,描写镜头,说明镜头,关键镜头,细节镜头,资料镜头
1、叙述镜头:反映的事物一般具有比较明显的时间上的先后关系、内容上的逻辑关系或因果关系,事物在发生的形态上表现为线性、运动的结构。
2、描写镜头:描写镜头所反映的内容一般不表现为一定的过程,而表现为一定的情景。
3、说明镜头:现实中的有些内容,因其缺乏形象性,往往要通过说明性镜头予以反映。
4、关键镜头:关键镜头是最能反映、提示和说明新闻事实的形象语言。
5、细节镜头:细节镜头的表现对象是新闻事件发生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细微的情节。
6、资料镜头:资料镜头是与新闻内容有关的旧的形象材料。
第三篇:电视节目制作结课总结
电视节目制作总结报告
上大学三年来,首次迎来了一次与众不同的考核形式。相比当年播音笔试,新闻采访笔试,节目制作笔试等等一些实践类型的学科采取笔试的方式进行考核,电视节目制作课这次实验性的创新显得非常人性化、合理化,非常深入人心。我很鼓舞,不是因为不用考笔试了,而是因为一群被理科生包围学习传媒的孩子们终于感觉到了一丝的艺术气息。这样一种深入专业的艺术气息是我们专业非常非常非常欠缺的。我们有非常专业的硬件,非常专业的老师,和别的院校相比,缺的就是这种艺术氛围。这种氛围不仅需要学生的自我创造,更重要的是需要专业老师的引导与支持。因此,在这里我要郑重地对刘老师表示由衷的感谢,感谢您一学期对我们投入激情的教育,感谢您传授给我们电视节目制作的相关知识,感谢您为我们营造了我们急需渴望的艺术氛围。
通过这次影展,可以说电视节目制作这门课所学的知识真正在实践中运用到了,比单纯的考试效果要好很多,许多知识要点通过在实际中操作有了更深刻的领悟与理解,有的环节甚至自己有了一些想法和见解。自我体验比较深的是电视节目的包装。就像这次影展,单纯的展播影片是枯燥乏味,和电视节目一样,也是需要包装的。真实,是电视专题片的生命,这里所说的“包装”,是在新闻成品的基础上进行的进一步的技术处理,它的目的和作用不是改变事实,而是要使新闻作品中传递的事实更加醒目,更容易引起观众的收看兴趣。也就是说,包装不是对作品内部各种要素的包装,而是对作品的成品的包装。通过我们对影展夸张而又不偏离实际的包装,使得我们达到了不同凡响的宣传效果和视觉效果。
我负责这次影展的片头制作,其中比较重要的环节,也是节目制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拍摄。在拍摄前,因为对片头的制作流程不是很熟悉和了解,所以我去网上详细的了解了一下和实践中应该注意到的问题,做好了充分的理论准备后,就信心满满的开工了。拍摄初期,因为道具不足,我用的场记板是调白平衡的白纸加醒目的彩色笔,但拍了几个镜头后,发现在监视器中不能看的很清楚,于是果断的换了同学的小黑板充当场记板,这一举动的正确性在后期剪辑时得到证明——清晰明确的“打板”给后期剪辑省去了很多麻烦,节省了很多时间。真可谓是公欲行其事,必先利其器。以前看电视剧时,总是对剧中的画面场景不以为然,对偶然出现的穿帮镜头嗤之以鼻,当我真正地拍摄时,我们有一场戏险些出现了穿帮镜头,我才知道场记的重要性。我吸取了这一次的经验,在以后的拍摄中抱着精益求精的精神决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穿帮的机会,检查演员的服装配饰的穿戴位置,人物间的站立位置,室内光线的强弱,物品的摆放等每一个小细节我都一再的审查核实。场记工作也使我懂得,不论做什么,认真的态度都是尤其重要的。我真正地感受到了拍片的快乐。因为我们的片子是分成若干场景和数个镜头拍摄的,拍摄时因为天气的原因演员的时间安排原因等,不能按镜头顺序进行拍摄,而我的准确的记录对于镜头的衔接,以及后期的剪辑配音和导演的补拍都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拍摄过程中,我也学到了一些小经验:拍摄时多拍一些转场镜头和空镜头,对于后期编辑时很有用。拍摄的画面长度要比实践用的时间稍长一些,这样在剪辑时才能有备无患。(由于第一次拍片,我们好多镜头都是一遍就过,这就直接导致了素材的缺失。)即使是基础条件有限,也要争取每个场景从不同的角度各拍一次。在拍摄时要避免画面中出现高光点,否则画面反差会很大,效果不好。进行电视语言包装,营造观众的兴奋点电视与其他媒体相比,最突出的是具有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功能。因此,把握好电视语言——即专题片解说词的“包装”是至关重要的。一般地说,叙述的语言中都要设置高潮或合理安排“兴奋点”,以达吸引观众的目的,这是“语言包装”的关键所在。“兴奋点”是语言的点睛之笔,是情感碰撞的结合点,让观众由感官的认识进入理性的共鸣。例如山东电视台拍摄的专题片《敬礼·老四团》,开篇首先引用了沂蒙人民赞扬老四团的歌谣,由此把观众带入那战火纷飞的解放战争年代。随后,又将场景转换到老四团战士的家中,继而出现那一张张饱经风霜的老战士的面部特写。随着解说词的插入,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整个专题片起伏跌宕,播出后引起很大的反响。运用音乐包装,丰富节目的感染力运用音乐包装专题片,已在电视节目中广泛使用,有的甚至创作主题曲,借以烘托气氛,升华主题。音乐的运用不是服从画面,而是服从内容,优美的画面不一定就要有优美的音乐,而应该根据内容的需要,用得恰到好处。真正起到深刻揭示事物或人物内在的品格、烘托情绪和情感的作用。例如专题片《为了人民的嘱托》刻划了一位身患癌症的检察官,深入基层,为民伸冤,惩治腐败,改变农村面貌的英模形象。临别时,众乡亲十里相送,难舍难离,当一位老人扑到这位检察官怀中,热泪横流,嘴里喊着”老张,你不能走!”的时候,音乐骤起,那激昂而深沉的旋律,伴随着画面里那一双双期盼的泪眼,形成一种检民同心,情深意长的浓厚气氛。
其次,我还学到了一些技巧,就是加强其它细节的包装,展现节目的整体美,细节包装,主要包括声音、特技、字幕、片头片尾、暗转等。初看起来,这些好像是细枝末节的小技巧,但对强化节目效果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片头片尾是一个专题片中不可缺少的整体,做得好了,可起到“意义指示”、“画龙点睛”和“价值提升”的作用。特技,是电视专题片特有的包装手段和包装技巧,是运用电视画面的特殊处理而达到的一种包装效果。如,中央电视台记者曾在报道行人乱穿高速公路造成人员伤亡时,特地使用了慢动作重复了某行人被撞身亡的场面。由于慢动作的使用,使这条报道起到了非同寻常、凸显本质的效果。再如,但特技包装不可滥用,用得不准确,就会喧宾夺主。声音包装,一般是指一部专题片的配音或解说。用什么样的音调,用多快的语速,是高扬的还是低沉的,用男声还是女声,产生的包装效果也不相同,但重要的是根据主题内容的需要而有所选择,选择得好了,可以锦上添花,使节目增加整体的美感。
在片头的制作过程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采访,这是我没有做过的领域,我不得不看了很多电视节目,这些电视节目都包含了许多采访的镜头。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和之后的实践操作,我总结了几点心得:1.要找到与我们采访目的有直接关系的当事人,只有他们才能给你反映详细、生动、科学的事实材料,只有他们说话才有权威,这种权威包括法律权威、行政权威与理论学术权威。另外,真正的受益(害)者说话有权威,某些有特殊形象者(老百姓)说的话也有“权威性”,要找这种生动形象来打动人,影响周围的人。2.所选访问对象的外在形象、相貌、环境气氛都要典型。如选择商场经理就应该有经理特有的形象,受访的营业员不能是满脸胡子、不修边幅、不讲卫生者。如果是重点人物,则应重点诱导,把他身上发生的事都用某种提示性提问反映到画面上来。3.选择容易与记者(采访者)配合,口音清晰、表达较自如的访问对象,性格急躁、情绪易冲动、多言快语者更受欢迎。患者、专家一定要找本地、本县、本市的。4.在采访对象面前不要显得傲慢或粗鲁,应直截了当的提问,不高傲自大。提问要有礼貌、有自信、使旁观者感到此人懂行,提的问题有水准。5.冗长复杂的问题不可取,采访提问应当开门见山、言简意赅,多用肯定语气,而不要用否定语气。不要用一个很生僻的词来提问,以免引起被访者的反问。6.采访提问时,应尽可能按事先同对方商定的顺序进行,不要搞临时性的、突然的袭击,免得对方不知所措,手忙脚乱,影响采访效果。
最后就是音乐,这也是电视节目制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片头的制作中,老师要求节奏要分明,结尾要宏伟,这时候,音乐的作用就凸显出来。在许多电视节中,也是需要音乐来渲染气氛和引入话题的。最后,这次实践,不仅是一次学到真正技术的绝好机会,更给我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忆,当看到我们制作好的片头时,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幸福感!我由衷的感激老师所传授给我的只是,再一次感谢这次难得的实践机会,使我们能够在实践中对电视节目制作的重点有了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第四篇:电视节目制作心得
电视节目制作心得
这学期上了电视节目制作这节课,感触颇多。与其他课程相比,电视节目制作更加注重实践,更加贴近实际操作,给了我机会亲身投入拍摄工作中去。从而对整个电视节目制作的过程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在整个制作过程中,我也深深地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技术运用的熟练性的重要,以前看电视的时候并不觉得这里面有多复杂,却又如此自然。想要整个片子流畅的播放出来,还真不容易。从前期的策划选题,到整个的拍摄过程,再到最后的进行剪辑,都是需要费心费力,全力以赴当这一切经历过来,我看着片子制作完成以后,心里的兴奋不言而喻。
电视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其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决定它必须要充分展示社会人生美与主体性情美。这就要求电视编创人员,坚持弘扬社会主旋律与鲜明的个体风格和谐统一的原则,去阐释社会生活之美,去表现生命之美、理想之美和未来之美。其次,各类电视节目,可以说都是主体对某些物像的切割筛选、删除渲染之后的再生物。因此,电视节目制作就必须要坚持充分展示生活真实美与意象物化美的美学原则。再次,电视是一种大众媒介,这就要求电视工作者深入向民族优秀传统学习,充分发挥电子传媒时效性的动能,及时满足大众对文化的需求。
参与和体验电视节目制作的每一个环节,我们从前期策划到中期拍摄再到后期剪辑的每一个环节,了解一个完整的电视节目制作过程的方方面面。这个过程让我们掌握了电视节目制作的基本技术,成为可以应对基本需要的全面人才,同时也让我们能够体味和感受各个工种间配合的重要,而后者可能对我们更为重要。套用初中课本中的一句话,电视节目制作不仅是一门技术,而且是一门艺术。这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同时也是一个艺术的综合。这里有语言文字的文学艺术,有摄影摄像的声光艺术,等等。下面,分几个方面谈谈学习中的点滴体会。
1.策划与编辑 好的节目首先需要的是一个好的策划,简单的说就是一个好点子。这个点子就是节目的灵魂,决定了节目发展的方向。节目前进的道路平坦通途还是崎岖小道,很可能就在出发的一刻决定了。为了一个好的选题大家讨论了很久。而一旦一个可行的方案推出以后,后面的工作就会在这个前进的方向上一帆风顺了。如何才能有一个好的策划呢?这就需要我们首先必须很好的理解要做的节目的意图:要做给谁看,要对他们说什么,达到什么目的明白你的宗旨是要做什么。在这个基础上,按照广播电视传播的基本规律,用你的受众易于接受的切入点,从一个比较新颖的观点出发,把一个事情说明白。这些,是我们很多从业人员所欠缺的,也是我们学习中所应当重视的。之后,要在拍摄前尽可能多的做功课,包括考虑到实拍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拍摄过程中的具体步骤等等,最好能形成书面。如果有大量的语言表达,则应该有比较完整的文案。
2.拍摄 拍摄过程是整个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技术含量相当高的环节,一方面要求相关人员熟练操作各种专业设备,另一方面要求其有较高的审美水平,能做到不仅拍摄到事物本身,还能通过这个拍摄过程展现出其美好或者丑陋的一面。虽然客观的事物是不变的,但是不同的人拍摄出来,就会有千差万别。可以说,看到一部作品的画面,就可以看出这个摄像人员或者导演的审美价值观。尽管目前我们在学习阶段接触到的还都是比较简单的设备和比较低的要求,尽管目前的设备只要把所有设置都调到auto就可以解决绝大多数问题,但是我们应该看到,那些只是所谓的表面文章。我个人在拍摄过程中的体会是,通过摄像反映思想的过程主要在于视角的把握而不在于技术的操作,一个合适的观察角度和观察状态决定了你的关注程度,而不是是否在拍摄中运用了各种技术手段使一部作品显得花里胡哨但是内容流于空洞。这个观点在新闻纪实作品中尤为突出,过度的技术参与反而可能降低了真实和可信度。在这里,我并不是反对技术的进步,而只是提出一点值得注意的地方,就是内容永远应该大于形式,内涵永远应该大于外表,这个思路在后期的剪辑中同样值鉴。
3.后期制作后期的制作同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俗话说是七分拍,三分剪,其实在很多具体的应用中,剪辑的重要程度可能更大一些。特别是一些文艺作品,很多气氛的烘托、特技的加入都是依靠后期制作完成的。我个人是偏重新闻纪实性的,一般的应用中剪辑的作用更多的是从大量素材总选择需要的素材,然后拼接成段子,用来支持和反映主题。但是这个剪辑同样是有讲究的,我的实践经验就是挑核心内容,尽量保持简洁。很多时候自己拍摄的素材会难以取舍,结果是自己陶醉的很而旁人不厌其烦,在这个时候我们呢就应该更加注意对于主题的把握,点到即可。总而言之,参与过制作的方方面面,就能够做到不仅仅从节目主持的角度看问题,而可以从节目全局审视你的创作。同时,对于你与各个工种的合作和沟通也是很有帮助的。良好的合作是成功的关键。在遇到分歧时候也会进行很好的沟通,在最繁琐的剪片阶段,良好的合作气氛促进我们的进度,愉快工作的同时,也收获了较好的结果。所以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学会讨论和沟通,学会分担,是很重要的。
贾春雨 201631114101
第五篇:电视节目制作策划
《小D陪你读新闻》节目策划
前言
此策划属于报纸杂志新闻类节目,主要面向受众是白领以上阶级人士。根据目前国内电视新闻行业里的报纸杂志新闻类节目市场和国内的受众市场来看,本策划有很大的收视市场。节目名称为《小D陪你读新闻》,以主持人名字来给节目命名,以“早间时刻,小D为你读新闻,满足你所需要的。”为宗旨,打响节目,给受众深刻印象。
主要内容
一、市场环境分析
1、外部环境分析 „„„„„„„„„„„„„„„„„„32、内部环境分析 „„„„„„„„„„„„„„„„„„33、市场环境分析 „„„„„„„„„„„„„„„„„„34、受众分析 „„„„„„„„„„„„„„„„„„„„35、注意问题 „„„„„„„„„„„„„„„„„„„„3
二、节目设置
1、节目定位 „„„„„„„„„„„„„„„„„„„„42、节目宗旨 „„„„„„„„„„„„„„„„„„„„43、节目风格 „„„„„„„„„„„„„„„„„„„„44、节目构成 „„„„„„„„„„„„„„„„„„„„4—5
(1)节目来源 „„„„„„„„„„„„„„„„„„„„4
(2)内容安排 „„„„„„„„„„„„„„„„„„„„4
(3)主持人与主题词„„„„„„„„„„„„„„„„„„5
(4)节目时间 „„„„„„„„„„„„„„„„„„„„5
(5)广告时间 „„„„„„„„„„„„„„„„„„„„5
(6)节目操作 „„„„„„„„„„„„„„„„„„„„
5三、整合目标
1、问题分析 „„„„„„„„„„„„„„„„„„„„52、优势„„„„„„„„„„„„„„„„„„„„„
5四、节目包装与推广 „„„„„„„„„„„„„„„„6
五、节目经营运作 „„„„„„„„„„„„„„„„„6
一、市场环境分析
1、外部环境分析
此档节目主要是针对白领阶级以上的人士,目前在国内报纸杂志类的新闻节目很少,市场前景很大。我国大多白领生活工作忙碌,一般都很少有空闲时间专门去收看电视,大多在早晨或者晚上10点之后开电视听新闻,本节目以读些报纸杂志及网站头条新闻给白领们听,满足他们所需要的信息量。
2、内部环境分析
本节目根据受众的特殊将时间定在早上8点到8点半这个阶段,大多受众这个时候都会开着电视听新闻。这个时间可以招一些中高消费品的广告商投资,广告时间在8点15左右插播。
3、市场环境分析
目前国内很少有专门在早间播出的新闻杂志类节目,而且还是专门针对白领阶级做的播读形式的新闻节目,现在仅有的一些此类节目对目前国内的白领电视市场而言就是杯水车薪,这块市场非常有前景有潜力的。现在的关键是占领属于自己的市场份额,培养自己的固定受众。
4、受众分析
此策划就是针对白领阶级以上的受众所策划的一档早晨新闻节目。需要培养的固定受众也是国内各行业白领。
5、注意问题
(1)所播读的杂志报纸新闻必须严格筛选适合白领人士所关心的问题。
(2)主持人播读的同时的评论不能带有强烈的个人感情。
(3)不要一味的严肃新闻播读,适当的以一些其他的话语缓和严肃的新闻氛围,但是不能过于调侃。
二、节目设置
1、节目定位
《小D与你读新闻》定位为国内早间报纸杂志播读类新闻节目。
2、节目宗旨
节目宗旨为“早间时刻,小D为你读新闻,满足你所需要的”。尽最大努力满足受众需求的信息量。
3、节目风格
严肃的新闻性质中又带有轻快的播读评论风格,有特别板块是受众参与型的。
4、节目构成(1)节目来源
大部分来自于各大报纸杂志和新闻网的新闻,还有一些观众的来信(有个每日一说的板块是跟受众的互动板块)。
(2)内容安排
节目板块有四个,分别是特别关注、时事热点、每日一说、白领公寓。
“特别关注”的内容就是前一天的特别新闻和一些特殊的新闻内容(播读都相对具体,评论也全面)。
“时事热点”就是一些国内国外的各类新闻(简报形式播读主持给一些简单评论)。“每日一说”是根据受众的短信微博参与,受众向节目组说出自己最近的一件事情,可以是烦恼可以是生活笑话,也可以是祝福,然后由主持随即抽出一条播读并回复受众。“白领公寓”是专门为白领设置的版块,这一板块会专门聊和白领们相关的话题,或工作,或新闻事件,或是感情婚姻。
节目所有环节都是由主持人一人进行。
(3)主持人与主题词
主持人采用虚拟主持人,就是一个3D的虚拟卡通人物,配以卡通人物的声音来主持节目。并且可以在播读的同时适当配合新闻做出相应的卡通动作。
主题词用的是节目口号:“早间时刻,小D为你读新闻,满足你所需要的”。
(4)节目时间
每天早上8:00 —— 8:30中间插播广告。
(5)广告时间
8:12 —— 8:17 广告时间
(6)节目操作
最好是直播,因为是每天都要播出的。
三、整合目标
1、问题分析
(1)知名度低。此栏目尚属于初创,故知名度低是个问题,这就需要加大品牌知名度的建设。
(2)技术人才不充足。因为是虚拟主持,团队中还需要3D动画制作的人才来设计制作卡通主持形象。
(3)自身队伍建设方面可能还有所欠缺。
2、优势
(1)影片拍摄经验丰富。
(2)电视后期制作经验丰富。
(3)新闻敏感度有些。
(4)地理优越。地处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沿,有利于新闻事业发展。
四、节目包装与推广
1、包装
视觉识别要清晰。节目的标志要形象,简洁。主持人背景布置、演播室的布置。视觉包装要突出。包括节目的片头、片尾、片花、子节目片头、节目宣传片、节目定位宣传片等。
音频包装要深刻。包括节目主题曲、片头音乐、片尾音乐、标志音符等。
2、推广
主体推广:要有意识的培养、炒作主持人、编辑和节目本身。也可以以节目名义做观众互动活动。
客体推广:要有意识的提炼节目内容可以炒作的信息,以致节目内容形成社会热点、热门话题。
五、节目经营运作
本节目为准制片负责制。
计算成本、收支挂钩:赋予职权、经费报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