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什么情况下免征税、减征税和不征印花税
什么情况下免征税、减征税和不征印花税? 印花税品目比较多,因此涉及的减税、免税、不征税规定也相对比较多,通过印花税相关政策,了解什么情况下免征、减征、不征印花税。减征印花税
资金账簿印花税减半征收,自2018年5月1日起,对按万分之五税率贴花的资金账簿减半征收印花税。文件依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对营业账簿减免印花税的通知》(财税〔2018〕50号)免征印花税
(一)其他账簿印花税免征
“对按件贴花五元的其他账簿免征印花税。”
文件依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对营业账簿减免印花税的通知》(财税〔2018〕50号)
(二)个人购销住房印花税免征
“对个人销售或购买住房暂免征收印花税。”
文件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37号)
(三)小微企业借款合同印花税免征
“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金融机构与小型企业、微型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 文件依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7〕77号)
(四)企业改制产权转移书据印花税免征
“企业因改制签订的产权转移书据免予贴花。”
文件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改制过程中有关印花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3〕183号)
(五)公共租赁合同印花税免征
对公共租赁住房经营管理单位免征建设、管理公共租赁住房涉及的印花税。在其他住房项目中配套建设公共租赁住房,依据政府部门出具的相关材料,按公共租赁住房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免征建设、管理公共租赁住房涉及的印花税。
对公共租赁住房经营管理单位购买住房作为公共租赁住房,免征契税和印花税;对公共租赁住房租赁双方免征签订租赁协议涉及的印花税。
文件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公共租赁住房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39号)
(六)不满一角的印花税免征
“应纳税额不足一角的,免纳印花税。应纳税额在一角以上的,其税额尾数不满五分的不计,满五分的按一角计算缴纳。” 文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11号)
(七)权利凭证副本印花税免征
“已缴纳印花税的凭证的副本或者抄本免征印花税;以副本或者抄本视同正本使用的,应另贴印花。” 文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11号)
(八)财产赠与政府等书据印花税免征
“财产所有人将财产赠给政府、社会福利单位、学校所立的书据免征印花税。” 文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11号)不征印花税
(一)融资性售后回租合同不征印花税
“在融资性售后回租业务中,对承租人、出租人因出售租赁资产及购回租赁资产所签订的合同,不征收印花税。” 文件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融资租赁合同有关印花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44号)
(二)电网与用户签订的供电合同不征印花税
“电网与用户之间签订的供用电合同不属于印花税列举征税的凭证,不征收印花税。” 文件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花税若干政策的通知》(财税[2006]162号)
(三)改制后原已贴花的应税行为不再征印花税
“实行公司制改造的企业在改制过程中成立的新企业(重新办理法人登记的),其新启用的资金账簿记载的资金或因企业建立资本纽带关系而增加的资金,凡原已贴花的部分可不再贴花,未贴花的部分和以后新增加的资金按规定贴花。”
“以合并或分立方式成立的新企业,其新启用的资金账簿记载的资金,凡原已贴花的部分可不再贴花,未贴花的部分和以后新增加的资金按规定贴花。”
“企业改制前签订但尚未履行完的各类应税合同,改制后需要变更执行主体的,对仅改变执行主体、其余条款未作变动且改制前已贴花的,不再贴花。”
文件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改制过程中有关印花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3〕183号)
第二篇:关于电子合同印花税征税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电子合同印花税征税问题的调
查报告
“>关于电子合同印花税征税问题的调查报告2007-02-02 21:53:18
[内容提要:为掌握企业电子合同的签订情况,开发区税务到辖区内四家国际知名的外资企业进行了实地调查。本文介绍了调查的原因及内容,通过对调查掌握的数据的统计分析,阐述了目前企业签订合同及印花税缴纳中存在的三个问题,并就加强电子合同印花税征管进行了思考。]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电子商务这一新型贸易方式在我国迅速发展。在促进贸易发展的同时,又为税收制度改革及征管手段的改进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诸多税种中,印花税首当其冲
地受到影响,如不顺应电子商务的发展,完善《印花税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就难以有效避免印花税的税款流失。
一、调查的原因及内容
近几年,电子商务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数据电文交换信息来订立合同。电子合同因其载体和操作过程与传统书面合同不同,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书立合同的双方或多方在网络上运作,可以互不见面。合同内容等信息记录在计算机或磁盘中介载体中,其修改、流转、储存等过程均在计算机内进行。二是表示合同生效的传统签字盖章方式被数字签名(及电子签名)所代替。三是电子合同的生效地点为收件人的主营业地;没有营业地的,其经常居住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四是电子合同所依赖的电子数据具有易消失性和易改动性。电子数据以磁性介质保存,是无形物,改动、伪造不易留痕迹。电子合同虽然形式上具有不同于传统纸质书面合同的特点,但其性质和意义并没有发生改变,仍然是为了规范交易,确定交易方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以保证经济交往迅捷正常地进行,具有书面凭证性。国际贸易委员会在《电子商务示范法》第六条规定:如法律要求信息必须采取书面形式,假若一项数据电文所含信息可以以备日后查用,即满足了该项要求。该条规定在不要求各国取消国内法关于书面形式要求的前提下,扩大了“书面形式”一词的解释,将数据电文纳入“书面形式”的范畴之内。我国《合同法》第十一条规定: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综上所述,国际法和国内法都明确了电子合同书面凭证性,它当然符合《印花税暂行条例》所规定的应纳税合同要求,应按规定缴纳印花税。为掌握企业电子合同的签订情况,我局开发区税务到辖区内四家国际知名的外资企业进行了实地调查。
经过调查统计,四家企业签订合同 的情况如表一(点击放大):
二、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一)电子合同所占比例较大。
在实际调查中,调查人员对四家公司合同签订情况进行了认真核实、统计。发现这些企业尤其是以电子行业为主的生产型企业,与供货商或销售商进行业务往来之前,签定一段时间的购销框架协议,这个框架协议只反映出货物名称、供销时间、规格要求,而没有反映出任何价格金额,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完全依靠网络传递购销数据。这四家企业仅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四家企业中北京乐金飞利浦电子有限公司购销合同与技术合同全部为网络形式签定的;北京爱立信普天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只在2002年签定了11份纸制购销合同,占三年合同总金额的%,其他均为网络购销合同;北京索鸿电子有限公司购销合同全部为网络形式签定的,而技术合同则全部为纸制合同;北京村田电子有限公司签定 的技术合同全部为纸制合同,纸制购销合同金额为445923049元,占总购销合同的%。
(二)电子合同所载金额较大。
据调查统计,四家企业签定合同金额合计37033822563元,其中购销合同金额合计36956211747元(购销合同数量多,有些企业具体数据未做保留,合同份数统计不准确),占总金额的%;签定技术合同236份,金额为元,占总合同金额的%。从合同的签订形式来看,以网络形式签定的购销合同为36432721229元,占总合同金额的%;纸制购销合同金额为元,占%。以网络形式签定的技术合同元,占%;纸制技术合同元,占%。
3、纳税人自主选择权较大。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印花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4〕150号)的规定,地方税务机关可以核定纳税人印花税计税依据。同时市地税局制定了《北京市印花税核
定征收管理办法》,要求纳税人不能够满足国税函〔2004〕150号文件规定中条件的,即可按《核定征收》的办法执行。纳税人在自愿的原则上进行,这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纳税人,换言之纳税人的自主选择权非常大。一些规模小的、制度不健全的企业很愿意采用《核定征收》的方法,同样一些企业规模大的、财务健全的企业也很愿意采用《核定征收》的方法缴纳印花税。但是两者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前者是因为税款少、少麻烦也方便;后者是因为经过税收筹划,认为《核定征收》对自己有利,达到合理避税为目的。
三、加强印花税征收管理的思考
1、确认数据电文签订合同的法律效力
在电子商务活动中,当事人之间主要是依靠数据电文交换信息来订立合同。电子商务产生的非纸质的数据电文与传统的书面文件相差很大,表现形式是通过调用储存在磁盘中的文件信息,利用电脑显示在屏幕上的文字来表现,电子文件的存在介质是电脑硬盘或软盘介质等。如果要承认通过数据电文订立的合同的有效性,首先就要承认数据电文的法律效力。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1996年颁布的《电子商务示范法》第11条规定,“除非当事人另有协议,合同各方可通过数据电文的要约和承诺的方式来缔结合同,并不得仅仅以使用了数据电文为理由而否认该合同的有效性或可执行性”。我国《合同法》第十一条也规定将数据电文作为合同“书面形式”的一种,这是功能等同法,即符合书面形式功能的东西便可视为书面形式,而不论它是“纸文”还是“数据电文”。据此,只要一项数据电文所含信息可以阅读并能够调取以备日后查用,法律就应该对其效力加以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草案第二条以数据电文形式进行的商务、政务活动,适用本法,也已确定了它的法律地位。
2、改革与完善《印花税暂行条例》,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
《印花税暂行条例》是1988年颁布实施的,当时计算机的应用没有普及,对电子合同应否纳税,如何纳税没有规定。新《合同法》在1999年10月1日施行,对电子合同有明确规定,但国家没有对印花税政策随之调整,其中关于合同的有关规定,依然以《经济合同法》、《涉外经济合同法》、《技术合同法》三部旧法为依据。根据法律效力原则,新法优于旧法,上位法优于下位法,自新《合同法》生效之日,三部旧合同法已废止失效,印花税有关合同规定应相应以新《合同法》为依据。因此应尽快修订完善《印花税暂行条例》,在征税对象方面,可将原来对各类合同、凭证征税,改为对各类经济行为征税,即对购销、财产租赁、借款、产权转移、赠与、委托、行纪、提供信息等经济行为征税。只要纳税人发生了条例规定的应税行为,无论是否订立合同,均须按规定缴纳印花税。这样规定可以有效地避免因
纳税人不提供合同而使税收无着落,从而进一步减少偷逃印花税行为的发生。
3、废止有关单行规定,将电子合同列入印花税征收范围
国家税务总局在1997年以国税函(1997)505号下发的《关于外商投资企业的订单、要货单据征收印花税问题》的通知第三条规定:“对在供货经济活动中使用电话、计算机联网订货,没有开具书面凭证的,暂不贴花”,明确的指出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不得作为征税依据,这一规定延续到现在未做变化,从而限制了各级税务征收机关将纳税人通过计算机联网订货(internet或edi等电子商务形式进行业务往来订立的合同)列入印花税征税范围。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应立即废止旧的单行规定,按照新的《合同法》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
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因此,纳税人以数据电文形式订立的合同应按其书立合同的性质按其适用税率征收印花税。
4、明确电子合同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纳税义务人和纳税地点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根据《印花税暂行条例》有关规定,应税合同印花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是合同成立时。电子合同的成立时间,根据《合同法》第十六条规定: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的,承诺到达的时间,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统接受数据电文的,该数据进入该特定系统的时间视为到达时间;未指定特定系统的,该数据电文进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统的首次时间,视为到达时间。承诺到达生效,合同成立。
纳税义务人和纳税地点。根据《印花税暂行条例》第一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书立合同的单位和个人是应税合同印花税纳税义务人。传统的应税合同印花税纳税人是书立合同的单位
和个人。在电子商务无纸化交易环境下,传统意义上的亲笔签名显然是无法实现的,这里的签名是电子签名。因此电子合同印花税的纳税义务人是利用电子合同进行交易的单位和个人。《印花税施行细则》第二条对条例第一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书立合同”进行进一步说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书立合同”是指在中国境内具有法律效力,受中国法律保护。无论是在境内书立还是在境外书立,均应依照条例纳税。《合同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承诺生效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的,承诺收件人主营业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没有主营业地的,其经常居住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所以,电子合同以承诺人主营业地或经常居住地为成立地点。
第三篇:C2C模式下征税问题研究
C2C模式下征税问题研究
[摘要]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网络交易征税问题开始成为关注焦点。基于阐述C2C模式下移动电商的现状,分析了对C2C电商征税的必要性、可行性与制约因素,提出将B2B和B2C模式的征税经验延伸到C2C模式;加强相关部门的信息交流,建立健全征税体系;推行网络实名制,完善税收管理体制;先试点再推广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电子商务;C2C模式;征税方式
[中图分类号]F810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5)05-0128-03
[作者简介]吴涵(1994-),女,汉族,安徽合肥人,本科生,研究方向:电子商务税负。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电子商务应运而生。目前,关于电子商务还没有统一、规范的定义。1996年联合国贸易法委员会在《电子商务法》中对电子商务的解释为:“电子商务是以数据电文形式进行的商务活动”。商务活动的电子化,主要指利用电脑、手机等设备,借助因特网、浏览器在线上完成购物、交易、支付等商业活动,主要包括ABC(代理商-商家-消费者)、B2M(面向市场营销的电子商务企业)、O2O(网上与网下相结合)、B2B(经济组织对经济组织)、B2C(经济组织对消费者)和C2C(消费者对消费者)等模式。
我国市场上的主要电子商务模式有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B2B模式,以京东商城为代表的B2C模式和以淘宝为代表的C2C模式。B2B、B2C模式下的卖家是经营实体,以企业为单位,其纳税条件齐全,对其征税基本无争议。而在C2C模式下,卖家多以个人名义创办网店,在税务机关缺少相对应的纳税类型,再加上网络非实名等因素,对于个人卖家是否应征税以及征税方式等问题,近年来一直是社会讨论焦点。
一、文献综述
李海芹(2012)认为对C2C电子商务模式征税时机还未成熟,但却是一种必然的社会趋势,建议先加强税务宣传和税收管理,实行网络实名制以便于后期征税。娄爱花、李白璐(2013)从借鉴国际经验的角度出发,提出应先完善现有税法体制,优化税收征管体系,加强国际间的相互协作配合。万洁(2011)通过分析电子商务对我国税收的影响,结合比较国际上现有的电子商务征税制度,提出应完善税法体制,坚持税收中性、公平赋税、适当优惠等税收原则,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赵冰莹(2011)从现有电商征税问题着手,建议应加强居民管辖权,倡导属地和属人并重的税收征管原则,并提议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重视签订税收协定,在国际贸易往来中最大程度地争取我国权益。兰兰(2007)从国际角度出发,提出通过预提税方式解决电子商务征税问题,认为预提税方案在国际往来时有利于维护我国利益。
二、C2C模式下移动电商的现状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3G、4G、蓝牙、GPS、移动IP等由移动通讯公司提供的技术服务日臻完善。同时电脑、手机、掌上电脑等电子设备作为运行载体,其普及程度也随着技术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大幅提升,为电子商务的发展与成熟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电商尤其是C2C模式下的电商赢得了大量客户,以惊人的速度抢占传统市场,实体店的市场份额日益减少。根据艾瑞咨询(iresearch)的统计数据,2014年网络购物的用户规模已达332亿,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123万亿元,同比增长213%,预计在2018年有望攀升至242万亿元,其中C2C模式下的个人交易占据大部分。
政府的积极引导以及对新兴产业的扶持为移动电商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础。2012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电子商务“十二五”发展规划》,强调电子商务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有效手段,着重指出电商在优化产业结构、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中的重要性,并将推动网络零售规模化发展作为重点任务。
三、对C2C模式征税的必要性分析
关于网店“免税”问题,实际上国家从未明确出台网店免税政策,只是因为当今税收体制不够完善,针对中小型电商缺乏对应的税务登记类型,同时电商数量大且类型繁杂,税务机关难以及时统计和掌握实际信息,所以网店一直处于免税状态。但值得注意的是,存在交易就应存在税收,下面对C2C模式征税的必要性进行分析。
(一)对C2C模式不征税有悖税法的公平负税原则
从征税角度来说,实体店需征税而网店则无需征税,同样销售一件产品或提供一项服务,在税负问题上却存在根本性区别,无疑对实体店存在不公平现象,违背了税法的公平负税原则。
同时,由于网店不存在储存成本、商品运费(在 C2C模式下商品运费多数是由买方承担)、店面房租、水电费等实体店无法缩减和避免的成本,所以从成本控制角度来看,网店相较实体店占有绝对优势。基于此情况,网店的低定价战略可以顺利实施,产品价格较实体店便宜许多,实际利润大于实体店;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在同质或接近同质的产品和服务之间选择时,价格成为首要考虑要素,因此网店以其成本优势赢得大量客户。因此,不对网店进行征税,这对实体店来说无疑更是雪上加霜,也违反了税法的公平负税原则。随着网络的普及,网上银行、支付宝等线上支付手段的日益完善,网购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此时政府仍不明确个人网店需要平等纳税,这种不公平性势必会不断扩大,从而危及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目前,电商的运营模式日臻成熟,为建立公平的税收环境和市场竞争环境,对电商进行征税已迫在眉睫。
(二)造成大量的税收流失
随着网购的日益盛行,网上交易额逐年攀升。以淘宝为例,2003年淘宝网成立时全年交易额仅为2271万元,发展到2013年,全年交易额高达11010亿元。针对这一部分,国家缺少相应的税收收入,这无疑是税收体制的巨大漏洞,造成国家税务收入的流失。
(三)优胜劣汰完善C2C市场
电商的快速发展以及交易额的日益提升使对其征税成为必然,这种新型交易方式顺应未来发展的大趋势,征税不会对这一新兴商务领域产生负面影响,而是起到优胜劣汰的过滤作用,淘汰那些评价差、业绩不佳的网店,促进C2C市场良性发展。
四、对C2C模式征税的可行性分析
随着C2C交易规模的日益扩大,参与者不断增多,原本粗犷、原始的交易方式必然无法支撑其持续健康发展,因此需要政府的介入使其规范化、法制化。
(一)法律基础
2004年,我国颁布第一部关于电子商务的法律《电子签名法》,确立了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保障了电子交易的法律效益。2009年《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审议通过,其目的是“对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实施监督管理”。2010年开始实行《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从注册申请、经营范围、合同协定、对消费者的义务等方面对电商进行约束,以规范“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加上先前颁布的法律法规如《合同法》《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实施细则》《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形成我国良好、完善的对电商征税的法律基础。
(二)对C2C模式征税的国外借鉴
美国作为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起源地,是世界上电子商务发展最发达的国家,它的顾客遍布全球,并一直主张电子商务免税政策。但美国各州对电商征税的呼声很高,认为电商免税是国家税收收入的巨大损失。
目前为止,全球除美国明确电商免税外,其余大多数国家均持有征税意愿或已明确开始实施征税政策。欧盟出于税收收入和各成员国的利益的考虑,不增加新税种,但将电商和实体经济一视同仁。2003年7月欧盟开始对数字化的商品交易和服务征收增值税,由供应商代收代缴,征税地点为电子商务消费地,税率可以根据各成员国情况不同分别制定。新加坡自2000年对电商征所得税,通过网络销售商品征收所得税的方式与传统销售方式相同;对劳务征税则要求劳务购买人按3%缴纳劳务税。日本和澳大利亚则是根据交易额确定是否征税以及征税金额。在澳大利亚,个人网店的交易额超过1000澳元则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日本则是以年收益作为征税依据,年收益高于100万日元的网店大多自觉报税。
虽然各国对于电商征税的制度不尽相同,但却可以证明对电商征税具有可行性。我国应结合实际情况,借鉴国外实践经验,实施最适合我国的征税政策。
五、对C2C模式征税的制约因素
(一)网络虚拟化
在淘宝等大型电商平台上开店,只需注册、认证等环节,完全不同于申请实体店的繁杂流程。因此,网店数量迅速增长,而值得注意的是,认证步骤的过于简单致使卖家造假行为的日益泛滥,而且C2C模式下的交易依托网络,缺少纸质凭证,交易记录易被篡改或销毁,征税机关难以掌握真实交易信息,从而制约征税工作的顺利进展。
(二)现有征税体制落后
现有的征税体制是针对实体经济制定的,无法完全满足对电商征税的需求。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课税对象难以确立。由于网络具有虚拟化,仅通过IP地址难以确认征税对象,使得征税对象的边界变得模糊。而且电商并不存在实际、固定的销售地址,难以确定税收的管辖权范围。
(三)社会舆论压力
网店一直以其便捷、价格低廉而受消费者的青睐。一旦开始征税,那么商家势必将负税压力转嫁给消费者。基于此,不仅中小型个人卖家会抵触征税,也会有部分消费者对于C2C模式下的征税会持有抵触情绪。社会舆论的消极情绪可会对电商征税形成阻碍。
六、对C2C模式下征税的对策建议
(一)将B2B和B2C模式的征税经验扩展到C2C模式
借鉴完善的B2B和B2C模式下的电商征税模式,将其辐射到C2C模式。B2B和B2C模式下的“B”即商家,有实际的经营实体,处在税务机关的监管范围之内,其纳税流程完备。其卖家有经济实体,相较C2C更好管理,可是其经过网络完成的交易依然具有虚拟性。通过不断积累对其网络交易的监管和征税经验,达到从B2B、B2C征税模式到C2C征税模式的顺利过渡。
(二)加强相关部门的信息交流,建立健全征税体系
C2C模式是网络化、虚拟化的新型网络交易模式,征税机关要做好网络交易的监管工作,必须加强与银行、电信运营商、物流公司、公安机关以及第三方平台的联系,实现信息交流与共享,形成完整链条。在整个征税过程中,各部分应明确分工,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三)推行网络实名制,不断完善税收管理体制
由网络虚拟化带来的征税困难,可以通过推行网络实名制解决。国家税务总局最新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表明,将来每个人都会拥有类似于第二张身份证的“纳税识别号”。如果此法正式实施,每一个中国公民都将以纳税人的身份进行纳税,网店的纳税主体也能够很容易地确认。
结合个人所得税和对个体工商户征收增值税两种不同的征收形式,可以确定具体的征收方法。在C2C模式下,网店规模大多较小,相应的征税形式也不宜过于复杂。在确定征税起点之后,对超过部分的利润实行累进税率。总体应保持税收中性原则,同现有整体的税收体制相协调,借鉴现已实行征税的国家的做法,即不再增加现有税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量酌减。同时,应加强税务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培养兼备计算机、税法和会计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从而完善税收体制。
(四)先试点再推广
对电商征税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公众心理上需要适应时间。同时如果一开始就大规模推行,一旦出现错误则难以改正。因此,建议先在交易额比较集中的省份或地区进行试点试验。根据试点反馈情况并结合社会各界的舆论评价对征税方法进行调整,然后再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海芹C2C 模式电子商务税收问题探析[J]企业经济,2012(4)
[2]娄爱花,李白璐对电子商务征税问题的研究[J]西安邮电大学学报,2013(9)
[3]万洁电子商务对我国税收的影响及对策[J]上海企业,2011(3)
[4]赵冰莹电子商务税收征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中国财政,2011(2)
[5]兰兰预提税方案对解决电子商务征税的意义[J]研究与探索,2007(8)
[6]艾瑞咨询2014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保持平稳快速增长 [EB/OL]http://newsiresearchcn/zt/246308shtml
[7]电子商务“十二五”发展规划 [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70731/17504135html
[8]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 /OL]http://
[9]雷霄我国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4)
[10]侯铭锋电子商务间接税法律制度的国际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2009(9)
(责任编辑:董博雯)
第四篇:关于电子合同印花税征税问题的调查报告[小编推荐]
[内容提要:为掌握企业电子合同的签订情况,开发区税务到辖区内四家国际知名的外资企业进行了实地调查。本文介绍了调查的原因及内容,通过对调查掌握的数据的统计分析,阐述了目前企业签订合同及印花税缴纳中存在的三个问题,并就加强电子合同印花税征管进行了思考。]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电子商务这一新型贸易方式在我国迅速发展。在促进贸易发展的同时,又为税收制度改革及征管手段的改进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诸多税种中,印花税首当其冲地受到影响,如不顺应电子商务的发展,完善《印花税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就难以有效避免印花税的税款流失。
一、调查的原因及内容
近几年,电子商务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数据电文交换信息来订立合同。电子合同因其载体和操作过程与传统书面合同不同,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书立合同的双方或多方在网络上运作,可以互不见面。合同内容等信息记录在计算机或磁盘中介载体中,其修改、流转、储存等过程均在计算机内进行。二是表示合同生效的传统签字盖章方式被数字签名(及电子签名)所代替。三是电子合同的生效地点为收件人的主营业地;没有营业地的,其经常居住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四是电子合同所依赖的电子数据具有易消失性和易改动性。电子数据以磁性介质保存,是无形物,改动、伪造不易留痕迹。电子合同虽然形式上具有不同于传统纸质书面合同的特点,但其性质和意义并没有发生改变,仍然是为了规范交易,确定交易方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以保证经济交往迅捷正常地进行,具有书面凭证性。国际贸易委员会在《电子商务示范法》第六条规定:如法律要求信息必须采取书面形式,假若一项数据电文所含信息可以以备日后查用,即满足了该项要求。该条规定在不要求各国取消国内法关于书面形式要求的前提下,扩大了“书面形式”一词的解释,将数据电文纳入“书面形式”的范畴之内。我国《合同法》第十一条规定: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综上所述,国际法和国内法都明确了电子合同书面凭证性,它当然符合《印花税暂行条例》所规定的应纳税合同要求,应按规定缴纳印花税。为掌握企业电子合同的签订情况,我局开发区税务到辖区内四家国际知名的外资企业进行了实地调查。
经过调查统计,四家企业签订合同的情况如表一(点击放大):
二、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一)电子合同所占比例较大。
[本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http://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帮您找文章]
在实际调查中,调查人员对四家公司合同签订情况进行了认真核实、统计。发现这些企业尤其是以电子行业为主的生产型企业,与供货商或销售商进行业务往来之前,签定一段时间的购销框架协议,这个框架协议只反映出货物名称、供销时间、规格要求,而没有反映出任何价格金额,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完全依靠网络传递购销数据。这四家企业仅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四家企业中北京乐金飞利浦电子有限公司购销合同与技术合同全部为网络形式签定的;北京爱立信普天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只在2002年签定了11份纸制购销合同,占三年合同总金额的0.25%,其他均为网络购销合同;北京索鸿电子有限公司购销合同全部为网络形式签定的,而技术合同则全部为纸制合同;北京村田电子有限公司签定的技术合同全部为纸制合同,纸制购销合同金额为445923049元,占总购销合同的26.4%。
(二)电子合同所载金额较大。
据调查统计,四家企业签定合同金额合计37033822563元,其中购销合同金额合计36956211747元(购销合同数量多,有些企业具体数据未做保留,合同份数统计不准确),占总金额的99.8%;签定技术合同236份,金额为77治理发愣功816.03元,占总合同金额的0.2%。从合同的签订形式来看,以网络形式签定的购销合同为36432721229元,占总合同金额的98.3%;纸制购销合同金额为523490517.7元,占1.5%。以网络形式签定的技术合同7556515.95元,占0.02%;纸制技术合同70054300.08元,占0.18%。
3、纳税人自主选择权较大。
第五篇:盘点企业所得税的那些不征税收入
盘点企业所得税的那些不征税收入
所谓不征税收入,是指从性质和根源上不属于企业营利性活动带来的经济利益、不负有纳税义务并不作为应纳税所得额组成部分的收入。
一.一般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不征税收入包括:(1)财政拨款;
(2)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等;(3)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2.对不征税收入的解释:(1)财政性资金
①企业取得的各类财政性资金,除属于国家投资和资金使用后要求归还本金的以外,均应计入企业当年收入总额。②对企业取得的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专项用途并经国务院批准的财政性资金,准予作为不征税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③纳入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按照核定的预算和经费报领关系收到的由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拨入的财政补助收入,准予作为不征税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但国务院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本条所称财政性资金,是指企业取得的来源于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财政补助、补贴、贷款贴息,以及其他各类财政专项资金,包括直接减免的增值税和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后返的各种税收,但不包括企业按规定取得的出口退税款;所称国家投资,是指国家以投资者身份投入企业、并按有关规定相应增加企业实收资本(股本)的直接投资。
(2)关于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 ①企业按照规定缴纳的、由国务院或财政部批准设立的政府性基金以及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其财政、价格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企业缴纳的不符合上述审批管理权限设立的基金、收费,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②企业收取的各种基金、收费,应计入企业当年收入总额。③对企业依照法律、法规及国务院有关规定收取并上缴财政的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准予作为不征税收入,于上缴财政的当年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未上缴财政的部分,不得从收入总额中减除。政策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财政性资金、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51号)规定 3.不征税收入的条件:
企业从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及其他部门取得的应计入收入总额的财政性资金,凡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作为不征税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 ①企业能够提供规定资金专项用途的资金拨付文件;
②财政部门或其他拨付资金的政府部门对该资金有专门的资金管理办法或具体管理要求;
③企业对该资金以及以该资金发生的支出单独进行核算。政策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70号)
二.支持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符合条件的软件企业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软件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1]100号)规定取得的即征即退增值税款,由企业专项用于软件产品研发和扩大再生产并单独进行核算,可以作为不征税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政策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27号)第五条
三.支持社保基金
从2008年1月1日起,对社保基金理事会、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人管理的社保基金银行存款利息收入,社保基金从证券市场中取得的收入,包括买卖证券投资基金、股票、债券的差价收入,证券投资基金红利收入,股票的股息、红利收入,债券的利息收入及产业投资基金收益、信托投资收益等其他投资收入,作为企业所得税不征税收入。政策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有关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36号)
四.其他规定
神州财税网提示,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税务处理问题的公告》,企业取得的不征税收入,凡未按照财税[2011]70号文规定进行管理的,比如,未对该资金以及以该资金发生的支出单独进行核算,则应作为企业应税收入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另外,根据财税[2011]70号文,企业将符合规定条件的财政性资金作不征税收入处理后,在5年(60个月)内未发生支出且未缴回财政部门或其他拨付资金的政府部门的部分,应全额一次性计入取得该资金第六年的应税收入总额。该部分资金以后发生的支出,也允许在以后实际发生的税前扣除。
五.不征税收入的填报口径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财政性资金、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51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有关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36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70号)规定,企业符合上述文件规定的不征税收入,填报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附表三“纳税调整明细表”“
一、收入类调整项目”第14行“
13、不征税收入”对应列次。上述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形成的费用和资产,不得税前扣除或折旧、摊销,作相应纳税调整。其中,用于支出形成的费用,填报该表第38行“不征税收入用于所支出形成的费用;其用于支出形成的资产,填报该表第41行项目下对应行次。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2009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通知》(国税函〔2010〕148号)
该文章知识产权归属于神州财税网,转载或者复制本知识必须注明知识来源为神州财税网及作者名称,否则神州财税网将保留依据知识产权相关法律依法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