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突破发展四川省南江县特色农业的思考

时间:2019-05-14 16:57: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突破发展四川省南江县特色农业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突破发展四川省南江县特色农业的思考》。

第一篇:关于突破发展四川省南江县特色农业的思考

关于突破发展四川省南江县特色农业的思考

李善君

四川省南江县委提出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是立足南江的现实选择。实践证明,龙头企业拉动区域农业,区域农业支持龙头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着“妙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南江的发展经验足以表明,加快培育龙头企业是突破发展南江特色产业的关键和基础。

一、调整思路抓龙头,在生动实践中趟新路

一个龙头企业可带起一片基地,形成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百姓致富。南江特色农业要突破发展,出路在于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就是要调整思路,用发展工业的理念提升农业,以“农”字号企业反哺农业,拉动南江特色农业跨越发展。

(一)培育农业龙头的必要性。龙头企业是连结市场与农户的纽带,具有组织生产、开拓市场等重要功能。一方面,有利于拉动和促进生产基地和农户进行专业化、区域化、社会化大生产,发展集约化种养业,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另一方面,有利于将农业再生产相关联的上游开发和下游增值联结起来,与农户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市场组织化程度。南江蜀道茶业的兴起,催生了南江茶楼业的兴旺,拉动了南江茶叶产业的发展就是例证。

(二)特色农业出路在于龙头。南江黄羊、金银花、核桃、大叶茶、翡翠米、生猪、红梅、腊虫等特色产业要突破发展,其出路在于龙头企业拉动。要牢固树立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就是扶持产业的理念,在扶强四川北牧南江黄羊集团、四川米仓林业集团、四川翡翠粮油集团、四川南特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蜀道茶业、桦兴食品有限公司、油脂有限责任公司、三洋牧业有限公司、南江县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等现有龙头企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一批产业关联度大、辐射带动面广的龙头企业,大力实施农产品精深加工推进行动,把农产品加工与基地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促进龙头拉动产业、产业致富农民。

(三)龙头拉动农业生动实践。南江农业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市场农业、“开放”农业、可持续农业转变。近年来,南江立足丰富的黄羊、金银花、核桃等十大立县资源,培育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产业龙头,探索出了“用发展工业的思路抓农业、用龙头企业拉动产业发展”的经验和做法,在龙头拉动产业方面进行了生动实践,取得了可喜成效。

二、跳出南江看龙头,在纵横比较中找差距

近年来,南江先后培育了一些发育水平不同、层次分明、各具特色的龙头企业,为推进南江特色农业突破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但跳出南江看南江龙头企业,仍存在着很大差距。

(一)骨干龙头数量较少。农业龙头企业纵向比发展快、横向比差距大;大多还处于初期阶段,规模不够大、数量不够多、实力不够强,大多为“地产地销”的内向型企业,没有形成骨干,对产业拉动作用不明显。从发展数量上看,全县农业龙头企业共9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至今还没有一家国家级龙头企业;从总体效益上看,全县农业龙头企业2007年销售总额为1.35亿元,利税220万元。

(二)龙头竞争能力较弱。企业基础条件差,生产规模较小,产品单一,技术含量较低,生产费用较高;经营管理较为传统,营销手段落后,市场占有率低,没有形成规模效益;融资渠道狭窄,多渠道、多层次的投入机制尚不健全,产供销一体化机制尚不完善;因自然地理、市场和生产要素配置等客观软硬环境的影响,引资、合作、嫁接较难;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尚未健全。

(三)龙头发展后劲不足。大多处于加工原料供应不足、基地建设明显滞后、融资渠道不宽、发展后劲不足的困境。部分企业没有建立自属基地,与农户之间基本上还是松散的买卖关系,订单合同履约率低。2007年,四川翡翠粮油集团与农户共签订订单合同5万余份,发展优质稻10万亩,按30%回收,可收购稻谷1.5万吨,实际收购不足8000吨,订单履约率不足60%。

三、围绕农业建龙头,在特色产业上求突破

龙头企业的加工原料来自农村,“第一车间”就在田间。要从产前、产中、产后三方面入手,精心培育龙头企业,促进南江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

(一)建好基地招引龙头。按照“一手抓基地、一手抓龙头”的思路,建好产业基地招引龙头企业,壮大龙头企业拉动特色产业,最终实现产业富民强县。一是公司理念经营农业,建成特色产业园区。按“一村一品、一线一特、一业一企”思路,坚持走“特色取胜、连片开发、规模发展、市场经营”之路,依托南江农业品牌优势,大力抓好特色产业发展点、圈、带、线,把点做亮、把片做大、把面做活。发挥四川南特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南江县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作用,突出抓好南江黄羊、金银花、核桃、茶叶等十大特色产业,抓好基地乡和示范园区建设。在兴马、北极、桥亭、长赤、关门等乡镇建立银花、黄羊、核桃、翡翠米、红梅等产业基地,夯实发展基础;在黄金村、活水村、五郎村、王光山村、黄梁村、桥亭村等特色产业发展优势突出的村,加快核心园区建设,增强辐射力;围绕黄羊、生猪、银花、核桃、大叶茶等特色农业,在元台线、野正线、双江线、下关线、杨流线建立产业示范线,增强带动力。二是借力南江知名品牌,打造特色产业基地。特色是现代农业的名片。大力实施品牌拉动战略,着力构建“南江创造、南江利用、南江保护”的名优特新产业品牌。以南江知名产品支撑南江大企业,以大企业带动大产业,加快南江特色产业基地县建设。借助南江茶叶、银花、翡翠米、核桃等特色产业品牌效应和南江黄羊之乡、银花之乡、核桃之乡的资源优势,一方面,争取国家优惠政策,增加投入;另一方面,推介特色产业,吸引外资外商领办农业龙头企业,形成规模经济,从而拉动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三是争取实施开发项目,突破南江特色产业。一个项目拉动一个产业。按“培育大产业、争取大政策”的思路,实施项目拉动战略。以争取实施土地整理、微型水利、道路通达、农网改造等项目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以争取实施黄羊科研、金银花研发、大叶茶技改、核桃新品种培育等项目加快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和基地建设;借国家科技示范县、金银花种植基地县、南江黄羊原产地、核桃之乡、生态旅游大县等名片争取项目资金,提升南江特色产业形象,招引龙头企业落户南江,突破发展、创业创富。

(二)做大龙头拉动产业。工业反哺农业,就是用农业龙头企业拉动特色产业,实现产业强农惠农。一是加大扶持做强龙头。通过引进战略性龙头企业带动整个南江县域经济大发展,通过南江龙头工业园区建设放大南江龙头企业的集群效应。对于四川北牧南江黄羊集团、四川米仓林业集团、四川翡翠粮油集团、蜀道茶业、四川南特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光雾山旅游开发投资公司等现有龙头,要从积极争取大政策,出台并落实扶持措施,从资金、税收、信贷、土地、用水、用电、用工等方面给予最大的优惠和扶持;将农业产业化贴息资金重点向其倾斜;引导和扶持四川北牧南江黄羊集团、四川米仓林业集团、四川翡翠粮油集团向南江矿业集团学习,开展跨区域的行业联合、兼并和收购,实现资源利用的战略性重组;引导乡镇向乐坝镇学习,创新工作思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外向龙头经济注入,以工业兴镇带动特色农业活镇。二是创新管理提升龙头。管理出效益。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创新龙头管理、营销、市场研发、资本管理等机制,采取“堆罗汉、借钱花、做乘法”的办法,提升南江龙头企业的规模和实力,提升南江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提升南江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南江龙头企业拉动特色产业带动能力。组织龙头企业开展管理质量年活动,全面提升企业内部生产、质量管理、产品开发、品牌市场营销水平,力求南江龙头企业规模和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发挥四川南特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的作用,重点围绕黄羊、生猪等十大优势产业,加快发展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骨干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三是注入活力突破龙头。借鉴黄金村、字库村等农业综合开发公司的经验与做法,探索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的股份合作方式,引导龙头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为龙头发展注入活力。以订单农业、企村结对、定向培训等方式,完善企业与农户利益联接机制,使龙头企业由“车间”向“田间”延伸,探索龙头企业既经营“车间”又经营“田间”的“一体化”基地建设模式。

(三)延伸产业做强龙头。只有延伸产业、做大做强龙头,才能形成产业集群,从而拉动农业升级。一是延伸龙头产业链条。实施农产品精深加工拉动战略,延伸龙头产品开发链条,把农产品精深加工与基地建设、农产品开发与相关服务行业机结合起来,变资源消耗型经济为循环经济。如蜀道茶业在开发金银花产品的同时,可将包装业、物流业、餐饮业、广告业、旅游业、文化业结合起来。二是延伸龙头加工车间。化车间有形为无形。将龙头企业车间延伸至特色农业示范园区、专业市场、专合组织、经济实体、小作坊、农户院落。如四川米仓山林业集团在开发核桃系列产品时,可实行龙头自主加工、派出技术员农户订单加工、专业协会加工等多种方式,既保证了产品质量,又调动农户积极性。三是延伸龙头产业工人。采取土地反包倒租、订单生产、定向加工等形式,将农民变成龙头企业“第一车间”里的真正工人,这样既解决了基地建设中土地不连片集中及企业工人缺乏等问题,又将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更能有效地将农民转化为工人,强农惠农。如四川北牧黄羊集团可以打破厂、场、园的界限,以利益连接为纽带,变牧民为企业不在册工人,做强企业人才资本。

四、创新举措壮龙头,在城乡统筹上促共赢

南江发展特色农业的重点在于抓好龙头企业,通过壮大龙头企业来实现城乡统筹。要积极调整思路,变直接干预为引导和服务,以优惠的政策、优质的服务、优良的氛围,进一步扶大扶强龙头企业,完善国家、龙头、农户利益连接机制,在城乡统筹上促进共赢。

(一)创新举措,加大龙头扶持力度。一是优化环境,多方入手扶持龙头发展。按照招商者是功臣、投资者是上帝的理念,出台优惠政策,优化投资环境,形成开明、开放的发展环境。积极协调相关单位及部门,吃透国家扶持企业优惠政策,加大对龙头企业智力、财政、税收、融资、用地、用电、用水、用工等方面的扶持,引进和扶持龙头企业加快发展。二是合力攻坚,逗硬考核助推龙头发展。县委、政府成立龙头推进领导小组,要给部门和乡镇下达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的目标任务,纳入年终目标考核外,纳入各级党政“一把手”工程,合力攻坚。结合南江县域经济发展规模及特色产业分布情况,给乡镇下达为龙头企业组织生猪、黄羊、粮油、茶叶、核桃、银花等加工原材料任务,解决龙头企业加工原料之忧,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利、国家增税;要给相关部门下达招商引资任务和扶持龙头技改任务,扶持龙头做大做强。三是推出项目,拿出特色资产吸引龙头。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立足南江丰富的黄羊、金银花、核桃、茶叶等特色产业资源,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和外资注入,加大培养外向型龙头企业力度,借力突破南江龙头企业发展。加大组织协调力度,搞好项目储备工作,拿出南江金土地、好山水等特色资产,推出好项目吸引龙头企业。

(二)转变观念,营造龙头发展氛围。把扶持南江龙头企业的发展放到应有的位置上。一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会议、培训、演讲赛、研讨会、电视、报刊、标语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农业龙头企业拉动特色产业”大讨论,努力形成全县上下尊商、重商、亲商的良好氛围,给南江龙头企业发展营造环境。二是扫清发展障碍。克服“红眼病”和山沟意识,树立“一盘棋”观念。教育引导各级各部门及干部群众与企业和谐相处,克服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增强“你发展我发财”理念,自觉服务服从于全县经济发展大局,不为企业发展设置障碍,要为龙头发展创造条件。三是重奖有功龙头。对拉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要政治上提高地位、经济上增加待遇,对有突出贡献的要重奖,使想干事的人有条件干成事,进而加快龙头企业的发展。

(三)统筹兼顾,扶强龙头多方共共赢。利益连结机制至关重要。只有充分调动政府、企业、农民、干部的积极性,才能突破南江龙头企业发展。一是调动各方积极性。龙头企业应按照乡、村干部所组织加工原料的数量给予适当的组织经费;县委、政府对完成扶持龙头企业任务(如组织加工原料)的乡、村两级,给予适当的专项经费。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各级干部抓特色产业、为企业组织原材料的积极性,促进政府职能和干部作风转变。二是引导龙头让利于民。作为龙头企业要主动让利于农民,农民才能替企业着想,只有这样农业龙头才能真正在农村扎下根。鼓励和提倡龙头企业通过建立风险保障机制,设立风险基金、保护价收购、按农户出售产品数量来返还利润等方式与农户建立更紧密的利益连结关系。鼓励和提倡龙头企业以多种形式为农户进行多样化或系列化服务。三是促进公平交易。探索和完善“龙头+合作社+农户”或“龙头+专合组织+基地”等模式,通过经济合作组织将农民有效组织起来,不断增强农民在大市场中的竞争能力,保障农产品优质优价。探索建立价格协调机制,让加工和流通等环节赚得的利润与农民共享。

南江县委常委 县委办主任

第二篇:突破发展南江特色农业的思考

突破发展南江特色农业的思考

青理东

发展特色农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是促时经经济发展的有效举措。县十一届三次党代会提出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是立足南江的现实选择。实践证明,龙头企业拉动区域农业,区域农业支持龙头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着“妙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南江的发展经验也足以表明,加快培育龙头企业是突破发展南江特色产业的关键和基础。

一、调整思路抓龙头,在生动实践中趟新路

一个龙头企业可带起一片基地,形成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百姓致富。南江特色农业要突破发展,出路在于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就是要调整思路,用发展工业的理念提升农业,以“农”字号企业反哺农业,拉动南江特色农业跨越发展。

(一)培育农业龙头的必要性。龙头企业是连结市场与农户的纽带,具有组织生产、开拓市场等重要功能。一方面,有利于拉动和促进生产基地和农户进行专业化、区域化、社会化大生产,发展集约化种养业,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另一方面,有利于将农业再生产相关联的上游开发和下游增值联结起来,与农户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市场组织化程度。南江蜀道茶业的兴起,催生了南江茶楼业的兴旺,拉动了南江茶叶产业的发展就是例证。

(二)特色农业出路在于龙头。南江黄羊、金银花、核桃、大叶茶、翡翠米、生猪等特色产业要突破发展,其出路在于龙头企业拉动。要牢固树立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就是扶持产业的理念,在扶强四川北牧南江黄羊集团、四川米仓林业集团、四川翡翠粮油集团、四川南特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蜀道茶业、桦兴食品有限公司、油脂有限责任公司、三洋牧业有限公司、南江县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等现有龙头企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一批产业关联度大、辐射带动面广的龙头企业,大力实施农产品精深加工推进行动,把农产品加工与基地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促进龙头拉动产业、产业致富农民。

(三)龙头拉动农业生动实践。南江农业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市场农业、“开放”农业、可持续农业转变。近年来,南江立足丰富的黄羊、金银花、核桃等十大立县资源,培育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产业龙头,探索出了“用发展工业的思路抓农业、用龙头企业拉动产业发展”的经验和做法,在龙头拉动产业方面进行了生动实践,取得了可喜成效。

二、跳出南江看龙头,在纵横比较中找差距

近年来,南江先后培育了一些发育水平不同、层次分明、各具特色的龙头企业,为推进南江特色农业突破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但跳出南江看南江龙头企业,仍存在着很大差距。

(一)骨干龙头数量较少。农业龙头企业纵向比发展快、横向比差距大;大多还处于初期阶段,规模不够大、数量不够多、实力不够强,大多为“地产地销”的内向型企业,没有形成骨干,对产业拉动作用不明显。从发展数量上看,全县农业龙头企业共9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至今还没有一家国家级龙头企业;从总体效益上看,全县农业龙头企业2007年销售总额为1.35亿元,利税220万元。

(二)龙头竞争能力较弱。企业基础条件差,生产规模较小,产品单一,技术含量较低,生产费用较高;经营管理较为传统,营销手段落后,市场占有率低,没有形成规模效益;融资渠道狭窄,多渠道、多层次的投入机制尚不健全,产供销一体化机制尚不完善;因自然地理、市场和生产要素配置等客观软硬环境的影响,引资、合作、嫁接较难;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尚未健全。

(三)龙头发展后劲不足。大多处于加工原料供应不足、基地建设明显滞后、融资渠道不宽、发展后劲不足的困境。部分企业没有建立自属基地,与农户之间基本上还是松散的买卖关系,订单合同履约率低。2007年,四川翡翠粮油集团与农户共签订订单合同5万余份,发展优质稻10万亩,按30%回收,可收购稻谷1.5万吨,实际收购不足8000吨,订单履约率不足60%。

三、围绕农业建龙头,在特色产业上求突破

龙头企业的加工原料来自农村,“第一车间”就在田间。要从产前、产中、产后三方面入手,精心培育龙头企业,促进南江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

(一)建好基地招引龙头。按照“一手抓基地、一手抓龙头”的思路,建好产业基地招引龙头企业,壮大龙头企业拉动特色产业,最终实现产业富民强县。一是公司理念经营农业,建成特色产业园区。按“一村一品、一线一特、一业一企”思路,坚持走“特色取胜、连片开发、规模发展、市场经营”之路,依托南江农业品牌优势,大力抓好特色产业发展点、圈、带、线,把点做亮、把片做大、把面做活。发挥四川南特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南江县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作用,突出抓好南江黄羊、金银花、核桃、茶叶等十大特色产业,抓好基地乡和示范园区建设。在兴马、北极、桥亭、长赤、关门等乡镇建立银花、黄羊、核桃、翡翠米等产业基地,夯实发展基础;在黄金村、活水村、五郎村、王光山村、黄梁村、桥亭村等特色产业发展优势突出的村,加快核心园区建设,增强辐射力;围绕黄羊、生猪、银花、核桃、大叶茶等特色农业,在元台线、野正线、双江线、下关线、杨流线建立产业示范线,增强带动力。二是借力南江知名品牌,打造特色产业基地。特色是现代农业的名片。大力实施品牌拉动战略,着力构建“南江创造、南江利用、南江保护”的名优特新产业品牌。以南江知名产品支撑南江大企业,以大企业带动大产业,加快南江特色产业基地县建设。借助南江茶叶、银花、翡翠米、核桃等特色产业品牌效应和南江黄羊之乡、银花之乡、核桃之乡的资源优势,一方面,争取国家优惠政策,增加投入;另一方面,推介特色产业,吸引外资外商领办农业龙头企业,形成规模经济,从而拉动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三是争取实施开发项目,突破南江特色产业。一个项目拉动一个产业。按“培育大产业、争取大政策”的思路,实施项目拉动战略。以争取实施土地整理、微型水利、道路通达、农网改造等项目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以争取实施黄羊科研、金银花研发、大叶茶技改、核桃新品种培育等项目加快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和基地建设;借国家科技示范县、金银花种植基地县、南江黄羊原产地、核桃之乡、生态旅游大县等名片争取项目资金,提升南江特色产业形象,招引龙头企业落户南江,突破发展、创业创富。

(二)做大龙头拉动产业。工业反哺农业,就是用农业龙头企业拉动特色产业,实现产业强农惠农。一是加大扶持做强龙头。通过引进战略性龙头企业带动整个南江县域经济大发展,通过南江龙头工业园区建设放大南江龙头企业的集群效应。对于四川北牧南江黄羊集团、四川米仓林业集团、四川翡翠粮油集团、蜀道茶业、四川南特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光雾山旅游开发投资公司等现有龙头,要从积极争取大政策,出台并落实扶持措施,从资金、税收、信贷、土地、用水、用电、用工等方面给予最大的优惠和扶持;将农业产业化贴息资金重点向其倾斜;引导和扶持四川北牧南江黄羊集团、四川米仓林业集团、四川翡翠粮油集团向南江矿业集团学习,开展跨区域的行业联合、兼并和收购,实现资源利用的战略性重组;引导乡镇向乐坝镇学习,创新工作思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外向龙头经济注入,以工业兴镇带动特色农业活镇。二是创新管理提升龙头。管理出效益。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创新龙头管理、营销、市场研发、资本管理等机制,采取“堆罗汉、借钱花、做乘法”的办法,提升南江龙头企业的规模和实力,提升南江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提升南江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南江龙头企业拉动特色产业带动能力。组织龙头企业开展管理质量年活动,全面提升企业内部生产、质量管理、产品开发、品牌市场营销水平,力求南江龙头企业规模和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发挥四川南特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的作用,重点围绕黄羊、生猪等十大优势产业,加快发展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骨干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三是注入活力突破龙头。借鉴黄金村、字库村等农业综合开发公司的经验与做法,探索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的股份合作方式,引导龙头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为龙头发展注入活力。以订单农业、企村结对、定向培训等方式,完善企业与农户利益联接机制,使龙头企业由“车间”向“田间”延伸,探索龙头企业既经营“车间”又经营“田间”的“一体化”建设模式。

(三)延伸产业做强龙头。只有延伸产业、做大做强龙头,才能形成产业集群,从而拉动农业升级。一是延伸龙头产业链条。实施农产品精深加工拉动战略,延伸龙头产品开发链条,把农产品精深加工与基地建设、农产品开发与相关服务行业机结合起来,变资源消耗型经济为循环经济。如蜀道茶业在开发金银花产品的同时,可将包装业、物流业、餐饮业、广告业、旅游业、文化业结合起来。二是延伸龙头加工车间。化车间有形为无形。将龙头企业车间延伸至特色农业示范园区、专业市场、专合组织、经济实体、小作坊、农户院落。如四川米仓山林业集团在开发核桃系列产品时,可实行龙头自主加工、派出技术员农户订单加工、专业协会加工等多种方式,既保证了产品质量,又调动农户积极性。三是延伸龙头产业工人。采取土地反包倒租、订单生产、定向加工等形式,将农民变成龙头企业“第一车间”里的真正工人,这样既解决了基地建设中土地不连片集中及企业工人缺乏等问题,又将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更能有效地将农民转化为工人,强农惠农。如四川北牧黄羊集团可以打破厂、场、园的界限,以利益连接为纽带,变牧民为企业不在册工人,做强企业人才资本。

四、创新举措壮龙头,在城乡统筹上促共赢

南江发展特色农业的重点在于抓好龙头企业,通过壮大龙头企业来实现城乡统筹。要积极调整思路,变直接干预为引导和服务,以优惠的政策、优质的服务、优良的氛围,进一步扶大扶强龙头企业,完善国家、龙头、农户利益连接机制,在城乡统筹上促进共赢。

(一)创新举措,加大龙头扶持力度。一是优化环境,多方入手扶持龙头发展。按照招商者是功臣、投资者是上帝的理念,出台优惠政策,优化投资环境,形成开明、开放的发展环境。积极协调相关单位及部门,吃透国家扶持企业优惠政策,加大对龙头企业智力、财政、税收、融资、用地、用电、用水、用工等方面的扶持,引进和扶持龙头企业加快发展。二是合力攻坚,逗硬考核助推龙头发展。县委、政府成立龙头推进领导小组,要给部门和乡镇下达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的目标任务,纳入年终目标考核外,纳入各级党政“一把手”工程,合力攻坚。结合南江县域经济发展规模及特色产业分布情况,给乡镇下达为龙头企业组织生猪、黄羊、粮油、茶叶、核桃、银花等加工原材料任务,解决龙头企业加工原料之忧,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利、国家增税;要给相关部门下达招商引资任务和扶持龙头技改任务,扶持龙头做大做强。三是推出项目,拿出特色资产吸引龙头。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立足南江丰富的黄羊、金银花、核桃、茶叶等特色产业资源,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和外资注入,加大培养外向型龙头企业力度,借力突破南江龙头企业发展。加大组织协调力度,搞好项目储备工作,拿出南江金土地、好山水等特色资产,推出好项目吸引龙头企业。

(二)转变观念,营造龙头发展氛围。把扶持南江龙头企业的发展放到应有的位置上。一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会议、培训、演讲赛、研讨会、电视、报刊、标语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农业龙头企业拉动特色产业”大讨论,努力形成全县上下尊商、重商、亲商的良好氛围,给南江龙头企业发展营造环境。二是扫清发展障碍。克服“红眼病”和山沟意识,树立“一盘棋”观念。教育引导各级各部门及干部群众与企业和谐相处,克服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增强“你发展我发财”理念,自觉服务服从于全县经济发展大局,不为企业发展设置障碍,要为龙头发展创造条件。三是重奖有功龙头。对拉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要政治上提高地位、经济上增加待遇,对有突出贡献的要重奖,使想干事的人有条件干成事,进而加快龙头企业的发展。

(三)统筹兼顾,扶强龙头多方共共赢。利益连结机制至关重要。只有充分调动政府、企业、农民、干部的积极性,才能突破南江龙头企业发展。一是调动各方积极性。龙头企业应按照乡、村干部所组织加工原料的数量给予适当的组织经费;县委、政府对完成扶持龙头企业任务(如组织加工原料)的乡、村两级,给予适当的专项经费。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各级干部抓特色产业、为企业组织原材料的积极性,促进政府职能和干部作风转变。二是引导龙头让利于民。作为龙头企业要主动让利于农民,农民才能替企业着想,只有这样农业龙头才能真正在农村扎下根。鼓励和提倡龙头企业通过建立风险保障机制,设立风险基金、保护价收购、按农户出售产品数量来返还利润等方式与农户建立更紧密的利益连结关系。鼓励和提倡龙头企业以多种形式为农户进行多样化或系列化服务。三是促进公平交易。探索和完善“龙头+合作社+农户”或“龙头+专合组织+基地”等模式,通过经济合作组织将农民有效组织起来,不断增强农民在大市场中的竞争能力,保障农产品优质优价。探索建立价格协调机制,让加工和流通等环节赚得的利润与农民共享。

作者系中共南江县委书记

第三篇:发展特色农业的思考

发展特色农业的思考

摘 要:特色农业是指各区域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凭借各具特色的农业资源,独特的农产品加工技术手段,开发出具有区域特色和较高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并进行产业化生产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安陆特色农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只要充分利用安陆特有资源优势,安陆特色农业一定会有更大的发展。

关键字:发展 特色农业 思考

安陆是农业大市,农业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条件

优越,是全国商品粮基地、湖北省46个粮食主产县之

一。近几年来,安陆在继续巩固国家粮食主产县市地位的同时,通过优化调整种植调整,强化农业科技推广,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现代农业发展形势良好。在此,笔者主张在安陆建立以特色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前提的市场化、技术化、产品化和标准化的新型农业体系,以增强在国内国际农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面,笔者就安陆特色农业的发展谈谈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一、安陆发展特色农业的必要性

近年来,农民增收问题成为农业面临的主要困境之一,农业产业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的矛盾也急需解决。而特色农业正是解决这两大难题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1、解决安陆农业两大难题的需要

农民增收问题,是安陆目前急待解决的难题之一。安陆农产品从总体上看比较单一,投入成本较大,但

缺乏特色,在市场上价格偏低,影响了农民增收。要

解决农民增收问题,途径之一就是根据地区特点,发

展与农业相关的产业,即抓好二、三产业,通过大农

业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途径之二是在农业内部发

掘增长点。即是当地的“特色”,是安陆要着重扶持的主导农产品和支柱农产品,实现就地增收。

农民再就业问题,是安陆目前急待解决的难题之

二。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一部分被工业和第三、四产业吸纳,而相当多的农民

工处于半失业状态。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了农民“离乡

不离土”、“离土不离乡”的观点,建议各农业区域

就地吸纳或交互吸纳农村劳动力,以缓解目前农民大

量涌入城市所带来的压力,发展特色农业,实现农业

专业化生产正是完成安陆农民再就业的重要途径。

2、提高安陆农产品竞争力的需要

近年来,国家、湖北省和安陆市都加大了开放力

度,农业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如何应对相对“质优价

低”的外地农产品的冲击,减少竞争压力,成为安陆

农业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此时提出特色农业,正是顺应农业发展趋势,减缓竞争压力的必然。安陆

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产品种类繁多,但由于多以小农户

经营的方式生产,难以在市场上形成气候。安陆农业

抗衡外地农业的压力,需要实现农业生产的特色化,规模化和产业化。

3、安陆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自九十年代国家对农产品放宽政策,农业的发展

开始由单一的资源约束转变为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

束。由于僵硬老化的农业生产模式,造成了农产品种

类少,品质差,销路窄,价格跌的局面。为此,突出

地方特色,发展具有区域特色农业迎合市场需求的特

色产品,安陆才能在日益发展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

之地。

综上分析,特色农业作为减轻国际国内市场压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手段,将在安陆农业经济可持

续发展的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将成为安陆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安陆发展特色农业的制约因素

安陆特色农业的发展虽然存在有利条件,但也有

一些不利因素,这些不利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特

色农业的发展。

1、农业基础设施脆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

安陆市地处南北气候交汇处,西北部多丘陵低山,历

来旱涝灾害比较频繁,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较差。

2、农村土地流转还存在现实问题。一方面是种养

殖大户需要集中土地扩大生产规模,发展农业生产;

另一方面是绝大多数农户不愿意把土地交给他人经营,认为自己种田吃粮,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市场风险。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变通处理土地问题的现实矛盾和政策约束。

3、高素质的农技专业人才流失严重。由于农技人员应有的待遇难以兑现,造成农技人员流失,目前农业技术业务骨干“青黄不接”的现象,为今后农业服务和农技推广工作留下了“后遗症”。

4、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由于我市大量青壮年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在家务农的多为老、弱、病、残、妇,影响了农业实用新技术的推广和农村致富带头人的培养,农业生产水平难以提高,土地撂荒现象严重,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5、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组织化、产业化程度依然偏低。近年来,尽管我市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数量增加较快,但是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组织化、产业化程度依然偏低,农业组织的抗市场风险能力和盈利水平不强,不足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三、安陆特色农业的思考和建议

1、着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

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突出抓好无公害、绿

色产品农业标准的制订和执行,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加大农业创名牌工作力度,不断完善品牌的宣传、促销手段。做到质量有标准,生产有规程,产品有标志,市场有监测,使品牌农产品能迅速走进市场。继续实施“一镇一品”战略,大力推行“一村一品”,把安陆白花菜、南乡萝卜、吉阳大蒜等品牌打出安陆、打出湖北、打出中国。

2、特色农业产业化、标准化

要长期保存特色农业的市场竞争活力,要对抗外地农产品“低价”的优势,实现特色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生产是第二步。产业化经营能大大减轻地区对固有资源的依赖性,尤其对气候地理条件的依赖性,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能够确保产量的稳定性,从而降低市场由于需求波动而产生的风险。

特色农业标准化生产是在其产业化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集合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一系列新技术的成果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农业生产形式,它将是安陆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和长期目标。要继续依托神丹公司、午时药业等企业,搞好农产品标准化生产。

3、特色农业知识化、技术化

特色农业技术化,包括生产管理的技术化和市场的信息化,不论对于特色农业中较为传统的水产农业、旱地农业、高优农业,还是新兴的旅游农业、生态农业的农业等,整个过程的系统化、技术化管理都是其活跃于市场的生命线。一方面,一个地区在发展特色农业的过程中,努力改造产品品质,以技术提高其产

品附加值;另一方面,在特色农业的管理上,都需要知识化、技术化管理。如质量检测、病害预防、市场信息的收集与分析等方面。今天,信息技术在安陆农业的发展中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加快土地流转

给予农民相关的政策支持,鼓励土地以租赁、延

包等多种方式流转,发展反季节蔬菜、食用菌和珍稀水果等特色农业,使“种田不比打工差”已成为安陆农民的共识。

5、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一是进一步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加大补贴力度,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增加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覆盖面,减少农业灾害损失,以鼓励农民和农业合作组织投资现代设施农业。三是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农民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以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

第四篇:发展特色农业

发展特色农业,壮大农村旅游经济

——关于城关镇西河村发展的调研报告

刘红星

城关镇西河村位于县城西边沟底,距离县城仅1.5公里,过去因交通不便,地理环境不好,农村经济发展困难。近年随着县城人群体到西河锻炼休闲的增多,加之西河水利风景区建设初步完成,为西河村发展村级旅游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奠定了基础。在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通过对该村的详细调研,在总结分析的基础上,认为西河村应当围绕以乡野农村水利观光和休闲健身活动为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城镇人群休闲娱乐和回归自然等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以展特色农业为主,充实农家乐形式,发展农村旅游经济。它是一个市民需要、农民受益、前景无限广阔的新兴产业。具体如下:

一、西河村基本情况

西河村现有三个村民小组,640人,总耕地面积748亩,由于位于狭窄沟川地带,全村河川水浇地仅42亩,其余706地均为沟坡地,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很差。全村农业生产以水地种植蔬菜为主,沟坡地以种植玉米、小麦为主,另在荒山荒坡上种植有400亩花椒和10亩核桃。2013年全村种菜收入25.3万元,第一产业收入仅75.8万元,可以说农业生产除因离城近蔬菜销售方便收益较高外其他农业包括经济林收益很差。

二、西河村发展乡村休闲娱乐的优势、现状与问题

西河村有许多美丽的传说,“洗肠泉”为古代高僧佛图澄开

肋洗肠之地,“搠枪泉”因武帝饮马而得名,“跪姑泉”被定为“宫泉”。1997年以前这里是通往县城西北的交通要道,但是随着新西河桥的“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曾经繁华的西河村渐渐被人们遗忘在历史的角落里,千年普济寺断续香火,军队营房破烂不堪,到处是一片荒凉的景象。近几年来,随着人们锻炼身体的需要和休闲娱乐需求的发展,离县城较近有沟有河的西河村成为县城人群健身娱乐的“后花园”,每天从县城到西河村健身娱乐的人越来越多,平均每天有2000多人的流量。2013年,澄城县委、县政府依托“十二五”规划,充分利用西河村有水、近城、便于休闲等特点,作出“实施西河风景文化旅游开发项目,把西河村开发建设成集水上游乐、休闲避暑、农家餐饮等现代休闲服务于一体的绿水生态风景区”的重大决策,拉开西河走向生态田园的序幕。西河风景建设被作为“人与自然和谐相生”的亮点走进政府工作报告,“投资2500万元,实施县西河生态风景区建设工程”成为县长向全县40万人民公开承诺的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

目前,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完成投资1841.7万元,对县西河河道进行综合治理,累计治理河道2.89Km,新建排水涵管2处,新修下河踏步23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水务局投资120余万元,新增实施了8座拦水坝工程,使西河老桥上下游1km范围内形成了3.6万平方米水面景观;省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开采水土流失补偿费使用项目总投资1212万元,对县西河风景区河段及沿河两岸山坡进行绿化和水土流失治理。这些项目的建设为西河

村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奠定了基础,现在已经有农家乐、农家烧烤等出现,村民也自发形成了新鲜蔬菜销售群体。

通过调查,我认为,西河村具有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突出优势,也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引导。

1、发展能力不足,市场观念不强。首先是群众对乡村休闲旅游的产业地位认识不够,没有看到乡村旅游广阔的市场前景。认为没有多少效益,发展路子不多。该村的村民多数外出打工,条件好的也多在外地或县城安家,不愿意回村创业,现有群体没有投资发展能力。

2、基础落后,功能配套不全。目前县城通往该村的道路差,有一条水泥路得是很窄,离县城处道路污水垃圾纵横,严重影响消费群体进村。风景区内没有娱乐设施,留不住来往人群,现有接待消费者的农家乐的硬件设施较差,整个基础设施的配套不全,还不能很好地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的需要。

3、缺乏规划,零乱无序开发。目前,该村发展休闲娱乐等产业还处于自发状态,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划作指导,农家乐都是由经营者自己谋划、自行设计、自主建设起来的,导致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

4、形式单一,特色不够鲜明。在发展中没有和农业发展结合,没有特色,难以吸引人。由于缺乏市场理念、定位不准、现有农家乐大都缺乏文化内涵、多数是个体经营,数量少、规模小、档次低,且多以副业形式开展,故经营效益也不是很好。

5、没有在“乐”字上做文章。没有规范化经营观念,村民小农意识浓厚,只注重眼前利益。在农家乐建设和经营中没有在“乐”字上做文章,只顾赚钱,有的还破坏生态,污染环境。不是真正的农家乐。

三、西河村发展乡村休闲娱乐产业的对策与措施

我们认为应当坚持四项原则,采取四项策略

(一)坚持四项原则

1、突出乡土特色的原则。对于都市人群来说,乡村休闲娱乐就在于乡村的特有魅力,既要保持乡村的特有的“农”、“土”味和“野”味,也要保持乡村旅游资源的原汁原味。从农业入手,可以依托该村蔬菜种植强项,迎合城区人员消费喜好,结合生态农业建设发展大棚时鲜蔬菜,时令水果,反季节蔬菜等农业产业,结合自采自摘,净菜超市等项目,使之成为具有吸引力的观光农业基地。也可以利用沟坡发展经济效益好的土鸡养殖,野鸡养殖等项目,并结合农家乐现场进行消费,以吸引群众喜好。

2、保护环境与开发并重的原则。开发是目的,保护是前提。只有山表示水秀才有吸引人,必须要保护好西河村的水、两边沟坡的林、植被等自然资源。特要维护好当地的生态资源,防止人为的破坏和污染,把西河变成臭水沟,让群众丧失消费心情。

3、自然美与人工美相协调的原则。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是在其原有的自然风景的基础上进行的加工改造,因而要使自然美和人工美有机的结合起来,协调二者的发展,使其变得山更青、水更秀。起居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接待服务设施都要

既考虑服务功能的完善和配套,也考虑与乡村景观协调,使之具有浓郁乡村特色。给人以生态良好、环境优雅、独具特色的饮食环境。

4、突出特色效益的原则。发展乡村休闲娱乐要以取得最大经济效益为目的,只有突出特色才能做到少投入、多产出。要尊重旅游者的消费心理和观念,多考察,多调查,有针对性进行开发,同时又要做好基础设施改善,加快水面开发游乐设施,并发掘民间文化,建设有质量、有特色、有内涵的娱乐消费产业。

(二)采取四项策略

1、科学编制规划,合理开发资源。要在学习外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本村休闲游乐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制订出适合本村的发展规划。要对基础设施的建设作出统一管理安排,对资源的利用进行统筹协调,对产业的开发进行细致谋划。规范引领,合理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自然生态资源、民俗文化、传统饮食和制作工艺等资源,稳步发展农业观光型、休闲度假型、民俗文化型和美味佳肴型农家乐。

2、借助各方力量,外引内联开发。建设好乡村休闲娱乐项目最大的难题是资金问题。首先,村政府要积极争取,在配合县上建设好后续水利风景区建设项目的基础上,争取各种农村建设性项目资金,加快本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要全力做好通村道路和文化广场建设,为休闲娱乐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环境。第二,争取金融部门的大力支持,给本村旅游的各种项目发放更多的就业创业贷款。第三,要大力招商引资,利用本村外出干事人

多,路子多,资金活的优势,以一些好的娱乐项目吸引外来资本和工业资本投向本村旅游的开发。与此同时,要充分调市民和农民的主体积极性,出台各种优惠政策,通过以项目换土地、土地作价或土地使用权为筹资方式,采用股份制开发等形式吸引外部资金。此外,还可以让村民以资源入股、资金入股等形式,或以工代资,以劳动力转化为股份等形式,共同参与乡村旅游的开发。

3、重大项目带动,辐射引导发展。西河村旅游发展应当借助县上的大力支持,坚持“大项目、大投入、大营销”的战略。要利用大项目扩大影响,发挥它们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大批中小项目和农家乐的发展,使乡村旅游形成星火燎原之势。

4、加强宣传推介,实施品牌营销。首先要做出几个精品项目,紧接着就要大力宣传推介,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现代传媒,借助中介机构,以水利风景、农家美食、传说遗迹、消费低廉、绿色健康、田园风光、周末休闲、回归自然等等为卖点对外营销。要在对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和项目进行整体包装的基础上,举办乡村旅游展示会、新闻发布会加以宣传推介,并以各种节庆活动促销,促进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

2014年6月4日

第五篇: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实现南江突破发展

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实现南江突破发展

罗尚元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人类社会与自然界都基本遵循着“承传•创新•发展•升位”这样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靠生物力、文化力、创造力,支撑和推动其不断发展和进化,这在本质上就是人们所说的与时俱进,就是在承传中的创新,在创新中的发展,在发展中的升位,在升位中再传承。我们必须把握“承传生存,创新进化,发展变异,升位传承”这一规律,想得到,做得到,见成效,实现南江突破发展,创业创富。

一、坚持扬弃,承传精华

承传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开辟未来。我们要善于总结发现,勇于自觉承传,多找路子,多想点子,多搭台子,在加快南江突破发展、创业创富的伟大实践中,坚持大力承传南江精神,充分利用良好的发展基础和生态资源,努力实现南江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一)承传南江精神,弘扬中华美德。实现南江崛起,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继承和弘扬优良传统,发扬和光大南江精神。首先,要大力承传 “负重自强、团结奋进、创新争先、不胜不休”的南江精神。其次,要大力承传红军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有信仰,有激情,能吃苦,能奉献,坚持集体至上的自我牺牲精神;能创造财富、改变生活、改变社会、造福人类、不甘平庸、追求卓越的奉献精神。第三,要大力承传南江儿女忠厚实在、朴素踏实,热情好客、古道热肠,诚信为本、以诚待人,豁达乐观、热爱生活的纯朴民风。这些都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南江儿女永远向前。

(二)承传良好基础,提高发展起点。南江具有政令畅通、团结奋进、宽松和谐的良好政治基础;具有矿产资源丰富、绿色产业强劲的良好经济基础;具有教育质量高、生态文化浓的良好文化基础。县十一届三次党代会报告落实了惠民

“八大工程”、“富民八大重点”、“为民八大举措”,为南江突破发展夯实了基础,提高了起点。

(三)承传良好生态,持续健康发展。南江的矿产、能源、加工、绿色、旅游等特色生态产业化良性发展,生态建设成效明显。特别是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特点突出、优势明显,拥有光雾山国家风景名胜区和米仓山国家森林公园两个“国”字品牌;是“中国红叶之乡”、“中国最具原生态旅游资源大县”。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南江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足够支撑。

二、另辟蹊径,推进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南江要发展,不能总跟着发达地区走,应结合南江的经济特点另辟蹊径,创新理念、思路、举措,大力发展好新型工业、新型城镇、现代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产业。

(一)创新理念,敢破敢立。只有理念的创新,才能催生事业的发展;只有思维的超前,才能引领发展的超速。南江在抢抓机遇、突破发展中,务必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做到“八破八立”。破除盆地意识,树立前沿意识;破除内陆意识,树立开放意识;破除休闲意识,树立爬坡意识;破除“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干中争、在争中干的理念;破除笑穷不笑脏的消极思想,树立穷也要有精神的观念;破除小富既安“满”的思想、因循守旧“僵”的思想、不思进取“惰”的思想,树立奋发向上、富而思进、谋求更大发展的观念。破除“贪多求全”的观念,树立特色取胜的理念;破除“求稳怕乱”的山区观念,树立“冲、冲、冲”的特区理念。

(二)创新思路,一以贯之。思路决定出路,好的思路能使发展健康、协调、加速。南江在发展中就是要进一步深刻理解思路的内涵、特点、作用以及影响思路的因素,结合县情以全新的理念进一步创新思路,为未来的南江勾画宏伟蓝图。一是坚持发展抓项目、改革抓企业、稳定抓党建、落实抓班长的发展思路不动摇。

二是加强对外宣传,提高南江的知名度,扩大南江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三是不断加大投入,全力拓展发展平台。四是科学管理好、充分利用好优势生态资源。

(三)创新举措,奋力爬坡。立足南江发展优势,多谋长远发展的事、多干打基础的事、多做垫背的事、创新实实在在的举措,创造实实在在的业绩,促进实实在在的发展,实现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统一。一抓调研。调研出思路、出对策、出成果、开拓视野。继续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深入思考,撰写一批有分析、有见解、有思路、有举措的调研文章,为县委制定突破发展的思路和举措提供参考。二抓亮点。好的示范亮点(北极南江黄羊、长赤翡翠米、下两云顶茶、桥亭山核桃、兴马金银花),不仅成为特色生态产业发展的样板,而且在辐射周边、示范带动整个南江发展等方面展示着强劲的生命力。因此要继续抓住亮点,按照“集中力量办大事、捆绑资金保重点”的思路,全力打造特色产业综合开发示范园、示范带,打造特色生态产业示范新亮点,促进特色生态产业加快发展。三抓改革。探索工作新方法,拓宽工作新领域,创造工作新载体,创新工作新机制,促进行业联合、部门联合、产业联合、乡镇联合,形成规模,加快发展。

三、敢于突破,科学发展

南江突破发展要害在绿色,根本在产业,关键在规模。必须紧紧抓住“十一五”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和处在西安经济圈、重庆经济圈、成都经济圈包围之中的地理优势等诸多有利条件,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突破发展。

(一)以人为本,谋求发展。为什么有的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搞不好,产业发展不起来?那就是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没找准。因此必须真正树立为民观念,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南江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是以老百姓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来想问题、做工作。深入基层,了解民情民意,真正掌握老百姓到底想的啥子,需要什么,为我们的工作确定方向。二是相信老百姓、依靠老百姓。只有充分激发老百姓的创业热情,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充分依靠他们的自身

力量,我们的工作才好做,才有效。三是为老百姓办实事,造福老百姓。尊重老百姓的选择,结合实际,办理实事。只要我们在发展过程中,真正坚持为民发展,很多问题就可以把握好、运作好,我们的工作也就能得到全县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拥护,南江突破发展才有希望。

(二)好字当头,加快发展。南江在加快发展中出现了如水被污染,环境被破坏,矿产资源被浪费等一些问题。所以在“好”字上做文章成为南江当务之急,把“突出好、追求快,又好又快”的发展理念真正落实到想问题、定政策、办事情的全过程。好字当头,一要更多地注意在经济增长中强化“好”的指导思想,更多地注意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注重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二要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三要着力于条件的改善,着力于规划的制定。把“好”字当头的指导思想在南江发展、建设中更有力地体现出来。

(三)统筹兼顾,突破发展。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协调推进南江经济社会突破发展。力争“四个率先”:在经济运行质量中率先提高;在资源集约利用中率先集约;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率先推进;在产业规模上率先扩大。同时,在抓好惠民“八大工程”“富民八大重点”的工作上实施“三大突破”:不断完善规划管理工作,努力实现科学规划的新突破;以招大引强为重点,努力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农村经济的新突破。推动南江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四、有为有位,升位传承

树立有为方有位、有位更有为,无位者可成其为、有为者终得其位的意识,在有为中升位,在升位中传承!

(一)爱岗敬业,有为方有位。在工作中要立足本职,淡泊名利、冷中求热,迎难而上、主动服务,与时俱进,不断取得新成就。一是增强服务意识,增强大局意识,增强责任意识。二是我们的工作大有可为,坐热冷板凳,都要勤勤恳恳努力工作,争取上级领导支持,要锲而不舍。三是做到工作主动化、特色化、亮

点化。理念要新、思路要宽、执行要力、成效要显,开创新的局面,用新的业绩来彰显我们的地位和价值。

(二)团结协作,有位更有为。坚持多读书、善思考、勤践行、行感恩,上下联动,密切配合,团结一致,攻坚克难,在“有位”中扎实“有为”。切实抓好路、水、电、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砌底解决“四难”问题,建设和谐活力新农村。集约发展宜居小城镇,着力打造山水景观城。充分挖掘生态文化,结合地方丰富的绿色资源,举全县之力,继续成功举办“中国•四川光雾山红叶节”,推动生态旅游文化的发展。充分利用红叶节活动的大好时机,抢抓商机,以节会友,以节招商,极大地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三)强化服务,升位再传承。把工作重心真正转移到为人民群众服务、为各类市场主体服务、为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服务上来,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抓服务、抓产业、抓发展上来,更好地运用经济、法律、民主和教育的手段,有效地采取政策宣传、示范引导、服务扶持等方式,努力提升新型工业、新型城镇、现代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品位。做到大为创大位,大位更有为,促事业大发展,让百姓更满意!

(中共四川省南江县委政策研究室主任)

下载关于突破发展四川省南江县特色农业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突破发展四川省南江县特色农业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县特色农业发展情况的思考建议

    近年来,**县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发展是中心,增收是核心”,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特别是近两年以来,以名优花木生产科技园区建设为契机,突出做大做强花木产业,着......

    对西部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几点思考

    对西部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几点思考摘要: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然而,由于西部地区基础薄弱,其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依然存在无法逾越的......

    茌平县特色农业发展情况

    茌平县特色农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茌平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农业农村工作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团结实干建设铝城枣乡,科学发展跨入全国百强”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某市特色农业发展情况

    培植壮大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现代农业发展─***市特色农业发展情况***市人民政府副市长(2008年8月13日)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是扎实推进新......

    特色农业发展报告

    发展特色农业,推动边贸口子镇经济发展 ——胡家营镇落实“一区两带”农业规划论文报告 胡家营镇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汤建明2010年是落实县委、县政府“一区两带”总体发展战......

    休闲农业发展突破发展瓶颈

    休闲农业发展要突破发展瓶颈 休闲农业旨在利用乡村良好的自然风光、独特的风俗习惯等来吸引顾客,让游客“吃农家饭、观乡村景、住农家院”。由于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差,农民生态......

    对玉溪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思考

    对玉溪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思考多年来,玉溪农业一度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辉煌。高效农业发展、农产品加工出口位居全省前列,玉溪烟、高原红玫瑰、通海蔬菜、华宁柑橘、猫多哩、宏斌......

    关于发展特色农业的实践与思考(全文5篇)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线,立足乡情、突出重点、创新实践、务求实效,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