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黑龙江省十二五规划完整版和2012年黑龙江政府工作报告
黑龙江省十二五规划
黑龙江:总的看,我省发展趋势向好,机遇大于挑战。一是国家继续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为我省打造国家级先进装备制造基地、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国家可靠的商品粮基地,提供了强力支撑。二是国家鼓励支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使我省能够在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抢占先机,争创新的竞争优势。三是国家支持农产品加工向产区布局,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倾斜,将有力推动我省农产品精深加工,加快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四是国家已批复《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启动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建设,为我省保护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生态主导型经济,加快林区经济转型,提供了重大机遇。五是国家进一步扩大沿边开放,有利于我省深化对俄经贸合作向纵深发展。只要我们紧紧扭住这些宝贵的发展机遇,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发挥自身优势,用好用足国家相关政策,加快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就能迎来一个发展潜力的释放期。未来的五年,就一定会大有可为,就一定会加速振兴与崛起!
“十二五”时期,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为引领,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创新科学发展体制机制;坚定不移推进结构调整,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坚定不移推进科教兴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定不移推进城乡统筹,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定不移推进生态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坚定不移推进民生改善,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十二五”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比2010年翻一番。立足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强化产业项目建设支撑,强化基础设施支撑,确保实现“两个翻番”。立足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要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提高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不断增强整体经济实力。把我省建成国家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重要绿色食品产业基地,重大装备制造基地,国家重要能源原材料基地、国家对俄合作重要桥头堡和枢纽站,国家重要生态屏障。使“十二五”成为我省经济发展方式实现重大转变时期,成为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时期,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时期,成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加快推进时期,成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时期,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
各位代表!以进入“十二五”为标志,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龙江已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认清形势,科学审视省情,在发展中突出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是必须突出“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是我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成果,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已经引领全省人民走出了一条科学发展的道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这一战略,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一以贯之地抓下去。通过大力发展产业项目,让每个经济区、每一项工程都有实实在在的支撑,都能迸发出生机与活力,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增长极,推动全省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二是必须突出加快发展。加快发展是全省人民的热切期盼,是我们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紧迫任务。确定“两个翻番”的目标,是我省当前和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只有加快发展,才能在全国“第二经济板块”中站稳脚跟,并积蓄力量奋力追赶发达省份;只有加快发展,才能补偿历史欠账,有效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只有加快发展,才能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不断增进人民福祉。
三是必须突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我省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原字号”产业比重大、链条短、附加值低。我们的优势资源一直源源不断地输出,而自身结构却得不到优化。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从抓产业项目,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入手。一方面,要深入推进产权制度改革,焕发国有经济活力,依靠科技进步发展资源精深加工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活做优存量;另一方面,要通过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增量。着力构筑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提升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四是必须突出创新发展。我省体制机制不活,科技对经济的引领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我们必须把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促进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发展动力,使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创新驱动的轨道。
五是必须突出生态建设。低碳绿色发展是国家的重大战略,也是我省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大计。我省良好的自然环境,不仅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也是我们发挥比较优势的根本依托。加强生态建设,保护是前提,发展是首要。我们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不断加大生态恢复和保护力度,发展生态主导型经济,做到合理开发局部、保护全局,努力走出一条发展与保护双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六是必须突出共享发展。我省是老工业基地,民生历史欠账较多,又地处高寒地区,与南方相比,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而生活成本相对较高,人民群众要求提高生活水平的愿望十分迫切。我们必须以富民为先,以民生为重,在发展中更加注重社会建设,更加注重民生改善,着力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全力实施重点民生工程,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全省人民同步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生活得更加幸福,更富文明,更有尊严!全面做好2011年政府工作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第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至关重要。我们要突出发展抓大事,执政为民办实事,确保“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
根据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届十四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力推进“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积极扩大内需,大上产业项目,加快结构调整,推动自主创新,深化改革开放,统筹城乡发展,着力改善民生,确保社会稳定,推动全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控制在4%左右,节能减排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3.5%。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龙江实际出发,重点做好以下九方面工作。
(一)全力推进大项目建设,支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大项目建设是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是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强大动力,是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要举全省之力建设一批能扩大经济总量、壮大财源的产业项目,建设一批支撑发展、关系长远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一批改善生活、惠及百姓的民生项目。一是大力推进工业产业项目建设。没有工业经济的较快发展,就不可能有整个经济的较快发展。要以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为牵动,重点推进重点产业大项目建设工程,提高产业项目所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在这方面,要以提升制造业整体竞争力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核心,继续实施“双百工程”,重点推进100项投资亿元以上的传统产业大项目建设;重点推进100项新兴产业大项目建设。全省投资亿元以上产业项目达到500个,建成投产5000万元以上的产业项目300个,全年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500亿元,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二是大力推进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产业化项目建设。在
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要突出抓好以防汛抗旱为重点的水利工程,建设14处大型灌区工程、44个重点县农田水利工程。发挥农业大省的优势,加快推进重点农副产品和山特产品加工项目建设,完成投资360亿元以上。三是大力推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现代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建设,改变运输瓶颈制约。公路建设计划完成总投资256亿元,建设重点工程31项,新通车里程4146公里,确保公路建设三年决战目标如期实现。着力解决铁路运量与运能的矛盾,加快哈大铁路客运专线、前进至抚远铁路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哈齐铁路客运专线、牡丹江至绥芬河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哈尔滨西客站、大庆西站等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尽快开工齐齐哈尔至漠河铁路既有线扩能改造工程;积极争取尽快开工佳木斯至鹤岗、佳木斯至双鸭山铁路等既有线扩能改造工程。积极筹备开工哈尔滨至佳木斯、哈尔滨至牡丹江铁路客运专线等项目。力争开工建设抚远、加格达奇、五大连池、建三江机场以及哈尔滨机场改扩建工程等项目。开工建设富锦东平港区,续建抚远莽吉塔港区等航运工程。四是提升各类园区对项目建设的承载能力。园区是项目建设的载体,通过园区建设促进产业集聚,通过园区建设促进产业定位。要结合土地规划修编,坚持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加强各类园区整合,扩大重点园区建设规模。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综合配套能力。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以上工业园区达到10个。按照“八大经济区”布局,根据各地区域优势,省市联手,打造一批工业产业园区。今年,先在哈大齐工业走廊再建食品、生物、化工、装备制造、物流等五个大园区,这既强化对哈大齐工业走廊的支撑作用,又进一步发挥带动作用。支持开发区加快发展,引导大项目、大企业、大资本、大产业向园区集聚,形成布局优化、要素集聚、项目配套、产业集群、特色鲜明的产业园区体系。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经济结构不够优化,资源优势不能充分利用,一直是困扰我省发展的难题。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是加快发展的紧迫任务。要充分发挥我省科技、人才、产业基础、资源等比较优势,加快发展“十大重点产业”,促进结构优化升级。一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做活做优存量。我省传统产业有优势,但需要进一步提档升级,实现新突破。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重点发展食品加工业,推进全省农产品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延伸,实现多层次加工增值。今年,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力争达到1600亿元以上。大力发展化工产业,重点建设石油化工、煤化工、生物化工等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830亿元,增长18%。大力发展矿产产业,积极开发铜金、铅锌钼、石墨、大理岩等金属、非金属矿产,实施重点开发、规模开发、系列开发,矿业经济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不包括石油、天然气)。大力发展林产品深加工产业,重点发展木材深加工业、药材及林
果等山特产品深加工业,林业总产值力争达到940亿元,增长18%。二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增量。要加快发展,必须做好新的增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空间广阔。新材料产业,要重点建设先进复合材料、高性能轻合金、化工新材料、光伏新材料、生命材料等特色产业集群,推进重点产品基地建设。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要重点发展核电、燃气轮机、风电产业集群。生物产业,要着力打造创新药物、现代中药、动物疫苗、生物制造等产业集群。新型农机装备产业,要加快大马力动力机械、田间配套机械、联合收割机械研发制造。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产业,要大力推进支线飞机、直升机、发动机、铁路高速货车、中高档乘用车、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力争达到1420亿元,增长22%,尽快将其打造成引领全省经济加快发展的先导性、支柱性产业。三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加快现代服务业体系建设,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来抓。旅游业要进一步整合资源,全力推进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建设,加大12个重点旅游名镇建设力度。支持30个省级和150个市县级旅游重点项目,打造成规模、上水平、效益好的旅游精品。要更加注重旅游业“软件”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金融业要不断完善金融体系,在中心城市建立金融聚集区,支持驻省金融机构加快发展,扩大金融资本规模,推动地方金融机构做大做强。发展和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积极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探索新的融资渠道。扶持壮大各类担保公司,不断提高担保能力。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采取境内外上市、基金投资、股份融资等多种形式,提高市场融资能力,今年争取一批企业在国内外上市。商贸流通业要重点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培育和打造20个国家级大型批发市场,30个省级大型批发市场。要加快建设现代物流园区、大中型综合性现代物流中心,培育壮大现代物流企业。信息服务业要加快物联网建设,推进哈尔滨国际数据城等一批大项目落地,大力发展云计算产业。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完善电子公共服务体系。服务外包业要重点建设哈尔滨、大庆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打造国家重要的服务外包基地。四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冰雪文化产业、影视文化产业、动漫文化产业,加快群力文化城、大庆梦幻城建设,做大做强出版发行、现代传媒、演艺娱乐等骨干企业,培育和发展大型文化产业集团,推动文化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力争实现增加值270亿元。
(三)深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我省农业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要加快松嫩、三江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推进我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一是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这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所在。要深入实施千亿斤粮
食产能巩固提高工程,加快新增1000万亩粳稻基地建设。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集中建设100个以上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继续开展农业科技合作共建,大力实施种子工程,推进农业标准体系建设,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加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增强示范作用。粮食总产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二是大力调整农业结构。这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杂粮、果蔬、花卉、苗木、食用菌、饲草等优质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要扩大到2000万亩以上。实施绿色食品精品战略,绿色食品种植面积达到6400万亩以上,实物产量达到2950万吨。继续实施“千万吨奶”和“五千万头生猪”工程,发展特色水产养殖业,畜牧业产值增长10%。要坚持生产与加工并重,调整种养结构与打造品牌并举,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吃干榨净出精品,提高附加值,增加效益。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实现劳务收入380亿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组织化程度,让农民成为市场主体。各级政府要为农民搭建产品销售平台,“倒排市场价格”,搞好产销对接服务,努力减少中间环节,把利润空间最大限度地留给农民。三是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这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重大举措。继续实施新农村建设工程,认真总结推广省级重点示范村经验,创新建设模式,实施以奖代补,进一步提高建设水平。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力度,解决150万以上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科学规划农村新型能源建设,发展适合当地气候和资源条件、便捷适用的新型能源项目。完成第五批750个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任务,人均收入达到2600元以上,实现20万人口脱贫,逐年尽快减少贫困村、贫困户。四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县域经济不发达,财力弱,就难以投资项目建设,就难以改善民生。要坚持走各具特色发展路子,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实施园区共建,分头招商,优势互补,税收分成,加快发展强县产业,不断增强县级经济实力。县域财政总收入增长18%以上。通过考核奖励工业、财政、民生、总量增幅等四个方面的“十强县”,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五是加快小城镇建设。尊重城镇化发展规律,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试点工程,突出抓好“百镇”建设,打造沿301国道小城镇建设示范带,打造新型民俗村镇,加强对城关镇和区域中心镇建设,强化产业支撑和公共服务,提高小城镇吸纳和承载人口的能力。充分发挥垦区、森工示范带动作用,扩大小城镇合作共建范围,推进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
(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增强经济发展驱动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最重要的是靠科技支撑。要深入推进高新科技产业集中开发区建设,加快实施科教人才强省富省工程,切实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省本级财政预算用于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支出,比上年提高15.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4800亿元,增长20%以上。一是积极培育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主体。整合优质科
教资源,组建10个基本能够覆盖重点产业领域的行业研究院,组建15个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实施30个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突破和掌握一批重大关键技术。优选50项高新技术成果,进行产业化运作。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0家,确定专利优势培育企业30家,专利优势试点企业20家。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力争研发资金占GDP的比重达到1.5%。积极推进“质量龙江”建设,加快建设国家级和省级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促进全省产品质量总体水平提升。二是积极推进科技园区建设。加快哈尔滨科技创新城建设,首批实现70家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入驻,打造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把科技创新城建设成高端创新人才的聚集区,建设成高端技术研发集成的核心区,建设成高端成果孵化运用的主导区。推进哈大齐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牡丹江、佳木斯两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及煤化工、硅基材料、农产品精深加工、生态保护与开发等四个基地建设。其中,哈大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中的高新技术产值增长30%以上。三是强化政策引导和扶持作用。落实好科技创新政策,对国家级企业研发中心给予奖励,对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实施优惠政策,对院所科技创收部分,省财政给予全额返还,支持科技人员提取科技开发经费的10%作为劳务津贴,允许科技人员到企业兼职兼薪。
(五)继续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体制机制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焕发活力的源泉,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保障。一是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是我省经济发展的“软肋”,也是发展的潜力所在、活力所在,更是今后加快发展的主体力量。要大力支持全民创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强化政策扶持,实施轻费减负,降低创业门槛,新开辟建设16个省级创业基地,储备1000个创业项目,大力开展全民创业,深入开展创办小企业、开发新岗位和培育“万名小老板”活动。营造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环境,形成全民创业的文化氛围。进一步扩大民间投资,深入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民间投资的“新36条”,实行“非禁即入”,打破行业垄断,新上的产业项目要向民营经济放开,引导社会资本更多地投向“十大重点产业”,非公有制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要达到50%以上。加快培育中小企业成长,年内动态评价认定600户成长型中小企业,建设6个国家级,建设30个省市县三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力争增长18%以上。二是继续深化国企改革。在我省的中直大企业办社会负担重,引进战略合作伙伴难。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稳妥推进改革,通过积极争取国家政策资金支持,帮助其化解办社会负担,争取用一年半时间完成向地方移交工作。地方国有企业产权单一,活力不足,要大力推进产权多元化,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盘活国有资产,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靠拢,加快产权多元、兼并重组的步伐。三是统筹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化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扩大公务员聘任制试点。健全非税收入管理机制,深化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改革。继续推进医药卫生体制和基本药物制度改革,抓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扎实推进城区经济发展试点。统筹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文化教育体制、粮食流通体制、集体林权制度、国有林场、林区体制等各项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六)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提高外向型经济水平。我省经济外向度不高,对经济拉动力不强,尤其需要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快发展。一是继续深化对俄经贸合作。抓住国家重点推进沿边开放的战略机遇,积极谋划绥(芬河)满(洲里)沿边开放带建设,依托建设东北亚经济贸易开发区和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加快推进对俄经贸结构调整。坚持出口抓加工,进口抓落地,把产品推向国内外,把增加值和就业留在省内。要壮大和引进出口加工企业,提升机电、轻工、建材等地产品出口比重。加快发展进口资源深加工业,努力建设进口能源原材料精深加工基地,提升原油、木材、矿产等进口资源落地加工比重。要加快绥芬河综合保税区、乌苏里斯克经贸合作区等境内外园区建设,继续抓好抚远三角洲开发建设,推进同江铁路大桥建设,加快重点口岸提档升级,进一步完善推进“大通关”区域合作机制,提高铁路、公路、水运、航空联运水平和服务水平,降低口岸物流成本。构建更加便捷顺畅的对俄国际贸易物流通道。办好绥芬河中国名优商品展、中俄(佳木斯)农机产品展、中俄(东宁)机电产品展等展会。力争对俄进出口总额实现120亿美元,增长60%。二是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继续加强与日、韩、欧美及新兴经济体的经贸合作,多元化开拓国际市场,提高对外经贸发展速度和质量,争取赶超进位。鼓励企业“走出去”,进一步开展国际工程承包,扩大在周边国家的投资规模,推进能源、原材料等大项目合作,全省境外承包工程项目营业额力争达到10亿美元以上。三是抓好招商引资。围绕我省“十大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和专业园区,开展定向定点招商,加强与央企合作,扩大省际间经济合作。深化龙江与港澳台的交流合作,办好第二十二届哈洽会,办好黑龙江(台湾)商务周等活动。全省实际利用外资力争突破30亿美元,增长15%以上;利用省外资金1500亿元,增长25%。
(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低碳、绿色发展。生态是资源、是财富、也是最大的品牌,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要积极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工程,切实保护好“绿水青山”。一是抓好生态保护与修复。抓住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保护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加强生态功能区保护与建设,积极培育和发展生态主导型经济,加快林区经济转型。积极探索开展碳汇交易,支持大兴安岭国家级低碳经济示范区建设,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低碳经济示范区。加大湿地保护力度,加快草原生态功能恢复。完成封山育林11.3万公顷,森林抚育
54.4万公顷,造林20万公顷,治理“三化”草原17万公顷,新增湿地保护区、湿地公园面积5万公顷,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6万公顷。二是继续推进松花江流域水污染治理。全面开工建设47个新增补的松花江流域治理项目,力争70%的项目当年建成运行。全面改善支流水环境质量,不断提高干流断面水质达标率。省辖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坚决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三是强化节能减排。省本级财政预算安排资金5000万元,支持节能减排项目建设,开发和推广应用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抓好建筑节能,强化节能减排工程建设,严控“两高”行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在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耗能大的行业中,实施100个节能产业化项目和100个节能改造项目。抓好国家级、省级循环经济试点。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3.5%,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2%。通过加强环境保护,推动我省绿色发展、绿色崛起。
(八)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建设,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既有利于全面发展,又有利于改善民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石。今年,重点抓好四个方面工作,办好14件实事。
一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教育是为人生奠基的大事。(1)要巩固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确保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到2012年我省财政性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达到或超过国家规定比例。(2)完善和落实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就学补助政策,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小学、中学每生每年由500元、750元,分别提高到750元、1000元。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标准每生每年由1000元提高到平均1500元,资助比例由15%提高到20%左右。将中等职业学校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纳入免学费范围。高校助学金标准平均每生每年由2000元提高到3000元。(3)以“校安”工程为牵动,完成义务教育400所标准化学校建设任务。(4)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集中力量加强示范性职业学校和综合性实训基地建设,组建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职业教育集团。(5)支持高校化解债务,省属本科院校债务化解40%以上。筹集资金全面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
二是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家有百事,健康为要。(6)要加快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大疾病防控体系建设,加强药品监管,强化重大疾病防控,提高疾病救治和应急处置能力。完成101个县级医院、1000个村卫生所、20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建设,扩大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覆盖范围。(7)继续加强建设高层次医疗科研人才队伍,培养基层卫生人才,今年计划培养县、乡、村卫生骨干人才1万名。(8)积极实施人口和计划生育“惠家工程”,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政策,关注计划生育弱势家庭和特殊人群,推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均等化。
三是进一步繁荣文化体育事业。文体事业的发展程度,是生活品质提升的重要标志。(9)要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推进省博物馆新馆建设和市县图书馆、文化馆达标工作,乡镇综合文化站覆盖面达到95%以上。(10)推进全省数字图书馆建设和乡镇、城镇社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点建设。投资3000万元,建设1500个农家书屋。(11)加快广播电视数字化进程,推进全省广电网络改制整合,搞好哈尔滨“三网融合”试点。全省新增广播电视数字用户100万户,数字化率达到50%。(12)加强城乡全民健身工程建设,兴建2000个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要重视建设中小学校冬季冰场,丰富青少年冰雪经历,锻炼意志,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普及率。不断提升竞技体育水平,加快体育强省建设。
四是积极推进城乡社区建设。社会建设,重在基础。(13)要实施城乡社区基础建设“双百”示范工程。打造100个城市示范社区,全省城市社区达标率达到56%;打造100个农村样板社区,农村社区建设的覆盖面达到60%。(14)实施社区专业化社工服务“百千万”工程。建设100个专业化社区工作服务实验基地,选聘1000名专职社工,定向培养1万名养老、救助、教育、助残等方面的社区工作人员,提高服务水平。
加强民族宗教工作,切实维护民族团结、宗教和谐。支持国防军队建设,加强国防动员、边境管理和人防工作。加强国家安全工作,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境外敌对势力渗透破坏活动。继续做好外事、侨务、台务、统计、档案、气象、社会科学、参事文史、双拥共建、妇女儿童、残疾人、红十字和慈善等各项工作,全面做好防灾减灾工作。通过全面加强社会事业建设,促进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稳定。
(九)突出抓好民生大事,让人民群众共享更多的发展成果。保障和改善民生,政府责任重于山。我们要认真落实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民生工作的决定,顺应全省各族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新期待,继续实施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工程,坚持民生优先、目标不变、加大力度、逐步提高的原则,积极实行民生财政,坚决落实民生预算,倾心、倾情、倾力把民生搞上去。今年,省本级预算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民生的支出达到115.6亿元,比上年增长20.9%。突出抓好十个方面26件实事。
一是抓好“稳价保供”工作。(15)认真落实“米袋子”和“菜篮子”行政首长负责制,强化调控手段,确保粮油、蔬菜等食品有效供应。按照蔬菜产业三年发展规划,从今年开始新建蔬菜温室大棚12万栋,全省蔬菜面积发展到650万亩,有效缓解我省冬季蔬菜过度依赖外地的局面。(16)严格落实中央和省里有关政策,降低流通成本,兑现各种价格补贴。依法做好物价监管,严厉打击违法涨价行为。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确保城乡居民吃上放心食品。
二是解决好就业难问题。(17)努力扩大社会就业。贯彻落实“就业优先”战略,紧密结合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多渠道多形式地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60万人。(18)以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完善并落实税费减免、小额贷款、资金补助、场地安排等政策,健全创业培训和服务体系,建设省级就业创业实训孵化示范基地,全年实现创业带动就业30万人。(19)推动重点群体就业。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彩虹工程、助残就业爱心工程,加大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力度,推进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返乡创业和进城务工,力争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5%以上,失业人员再就业50万人,困难群体就业20万人。
三是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20)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促进非基本药物价格合理下降。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水平由120元提高到200元,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由15元提高到25元。(21)提高参保患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扩大门诊统筹实施范围,积极开展门诊按人头付费、住院按病种付费试点,城乡参保居民住院报销比例达到60%以上。(22)积极整合扩大优质医疗资源,提高利用效率,鼓励和引导省、市级医疗与县区医院联网,并实施网络远程会诊,最大限度地解决群众就医难,满足群众就医需求。
四是解决好入园难问题。(23)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学前教育体制,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24)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按照三年建设1200所公办幼儿园的目标,今年开始完成新建、改扩建450所公办幼儿园任务。
五是解决好养老难问题。(25)制定出台养老服务机构“民办公助”具体办法,扶持民办养老机构加快发展,全省机构养老床位达到老年人总数的2%左右,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60%。(26)着力推动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全面开展,全省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城市社区达到60%,每个中心乡镇至少建立1个居家养老服务示范点。
六是解决好住房难问题。(27)加大廉租住房、公共租赁房建设力度,将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全部用于廉租房建设,10%土地出让金净收益用于廉租房建设。(28)继续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投资507亿元,改造各类棚户区43.93万户、4265万平方米。全年投资153亿元,改造农村泥草房22万户、1820万平方米。建设保障性住房15.28万套。力争提前一至两年,完成“三棚一草”改造任务。今年拆迁征地工作量大,要善待百姓、厚待百姓,坚持依法拆迁、阳光拆迁、及时回迁,确保百姓住上新房子,搬进暖屋子。
七是解决好城乡居民出行难问题。(29)建设农村公路4000公里,逐步扩大自然村通畅工程范围。抓好城市背街巷道的升级改造。推动城市公交优先发展,优化城乡交通网络布局,调整运输结构,合理配置运输资源,促进城际客运、城乡客运和旅游客运方便快捷。新增长途客运、城市公交、旅游客运车1500辆,城市出租车4000辆,缓解运能与需求的矛盾,逐步建设中心城市出租车服务站,帮助解决出租车司机用餐难等问题,为城市发展服务。加大各级财政投入力度,重点支持中心城市机械化清雪工作,保畅通、保安全,方便居民出行。
八是抓好社会保障。(30)着力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基本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570万人、473.3万人、480万人和305万人。将新农保试点范围扩大到40%以上的县,并将试点地区城镇无收入居民纳入养老保险保障范围。(31)继续提高社会保险待遇和职工工资收入水平。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平均提高140元。建立健全企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最低工资标准提高10%以上。(32)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月人均补助标准分别提高15元和12元。(33)进一步推进低收入等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制度建设,继续实施城市“一帮一”扶贫解困工程,落实临时救助资金,确保低收入等困难群体临时性、突发性困难得到有效解决。(34)进一步提高儿童福利机构供养及社会散居孤儿生活补助标准。(35)推进解决特殊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解决农林牧渔四场、刑满释放劳教人员等参加养老保险问题,解决城镇老年居民基本养老保障问题,解决国有企业老工伤人员待遇问题以及其它企业老工伤问题,解决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险与城镇养老保险政策衔接问题。
九是抓好城市人居环境建设。(36)继续开展“三优”文明城市创建,坚持以治理脏乱差为重点,加快城市裸土地面硬化、垃圾整治、城镇园林绿化建设,开展环境秩序综合治理等专项行动,中心城市主次干道、县城主要街道垃圾清运设施配备率达到100%,新建绿地1万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36%以上,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水平。(37)继续推进“三供两治”建设,投资139亿元,新增城市日供水能力65万吨,供热面积3300万平方米,燃气用户20万户。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75万吨,垃圾日处理能力8000吨。
十是抓好社会稳定。(38)坚决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政府的监管主体责任。突出抓好煤矿安全生产,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不断提高机械化采掘率,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科技控制水平,减少下井人数,提高生产效率。投入1000万元,完成国有重点煤矿实施的104项瓦斯治理工程建设任务,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39)做好森林草原防火、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工作,力争不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建成1个国家级和8个省级救援基地,提高煤矿等高危行业的救援能力。(40)继续加强“平安龙江”建设,及时有效处理各类信访案件,落
实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完善大调解体系,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营造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
1、哈尔滨: “十二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和战略重点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深入实施新战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历史发展阶段,我们仍然处于我国发展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我们既要珍惜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又要正视挑战、应对挑战、战胜挑战,主动适应宏观环境变化,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规律,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努力增进全市人民福祉,以更加超越自我的精神状态和更加奋发有为的务实作风,推动哈尔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大发展。今后5年我们努力奋斗的目标是:
———民生状况明显改善。坚持把发展为了民生摆在首位,切实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一是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预期到2015年,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年均增速均达到12%以上,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5%左右,力争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在同等城市中实现晋位。二是住房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力争解决13万户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中低收入群体人均住房面积不低于15平方米,城区四环路内棚户区改造全部完成,棚户区居民全部入住新居,农村泥草房改造基本完成。三是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促进充分就业,新增城镇就业5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全力实施百万农民工技能培训工程,增加劳务收入100亿元。未来5年,将成为我市改革发展成果惠民力度最大的5年,成为全市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的5年,成为人民群众生活更方便、更满意、更幸福的5年。
———产业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着力实施产业“倍增计划”,预期到2015年,装备制造、食品、医药、石化4大优势产业增加值实现5年翻番,重点培育装备制造、食品2个销售收入超千亿元产业。民用航空、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装备、电子信息、绿色食品6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实现4年翻番,重点打造新能源装备、电子信息和绿色食品3个超百亿元产业。金融、物流、文化、信息服务4大产业增加值实现4年翻番,旅游总收入突破960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达15%。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坚持统筹发展社会事业,注重加强社会建设,加快建立健全符合市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
系。我们构建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既要符合我市经济发展水平,又要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相适应,涉及基本民生保障的各个主要领域,既覆盖城镇居民,也覆盖农村居民,特别是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社会救助要实现城乡全覆盖,农村社区、城镇社区便民医疗、文化、体育设施实现广覆盖,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学前3年教育毛入园率提高到75%,城区和县镇义务教育学校全部达到标准化,职业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12所县级医院全部建成2级甲等以上标准医院。新增城市道路130公里,道路完好率达95%,全面改造供水、排水、供气、供热等老旧地下管网,根本扭转城市基础设施落后状况。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取得实质进展,公交在城市交通总出行中的比重提高到45%以上。
努力实现上述目标,最大限度地满足全市人民的新期待,要求我们切实做到以下几点:
(一)必须准确把握科学发展总体思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十届十四次全会和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改善民生和维护社会稳定为根本,紧紧围绕北国水城、工业大城、科技新城、文化名城、商贸都城的发展定位,全力实施“北跃、南拓、中兴、强县”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大发展,为把哈尔滨建设成为现代大都市打下坚实基础。
(二)必须持之以恒深入实施新战略。按照“以松花江为纲———一江居中、两岸繁荣”的战略构想,持续推动城市发展空间向北跨越、向南拓展、向县域延伸。
一是“北国水城”和科技创新城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北国水城”中“2纵”、“2横”、14个湖泊基本建成,32座闸站、79座桥梁及相关附属景观设施投入使用,江北水系呈现玉带倩影,水生态功能得到恢复和保护。科技创新城起步区全部建成,交通、教育、医疗、居住等配套功能基本完备,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等5大产业集群作用凸显,成为全省高端创新人才集聚区、高端技术研发集成核心区、高端成果孵化运用主导区。联通松花江两岸的跨江通道达到13条,沿江建设的哈尔滨大剧院投入使用,文化中心成为新地标,金融中心功能作用初步显现。
二是哈南工业新城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力争开发建设85平方公里,形成辐射贯通周边各工业园区的战略格局,航空、汽车等优势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云计算、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工业总产值突破3500亿元,成为全省最大的现代产业聚集区和全国重要的新型工业化示范区。
三是中心城区城市功能显著提升。老城区改造和哈西、群力新区开发提速,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市容卫生、公共交通、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问题得到有效
解决,中心城区承载功能、生态质量、容貌形象、居住条件、管理水平和辐射带动能力明显提升,再现欧陆风情的独特魅力。大力发展都市型工业、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城区经济进一步繁荣。
四是县域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实施区域发展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城乡形成区域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新格局。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错位发展。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建设明显加强,农田水利化程度达到70%,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94%,畜牧业占农林牧渔业比重达到50%,粮食产能稳定在250亿斤以上,农业生产规模化、作业机械化、经营产业化、产品标准化水平显著提高。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建成一批特色突出、设施良好、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的小城镇。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制定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力争把符合条件的百万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城镇化水平提高到65%。基本实现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市场和管理一体化,推动城乡走上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
(三)必须切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努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一是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按照稳农业、强工业、提档升级第三产业的思路,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预期到2015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8:40:52。
二是科技进步和创新支撑作用明显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全社会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基本建成创新特色鲜明、创新活力充沛、创新氛围浓厚的国家创新型城市。
三是资源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得到加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万元GDP综合能耗累计下降16.5%,城市生活污水、垃圾和县(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5%、85%和72%以上,水、气主要污染物排放累计下降15%和5%,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85%,市区环境空气质量2级及2级以上天数达到325天,消除内河劣5类水质,松花江出境水质达到3类标准。森林覆盖率达到46%。
通过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哈尔滨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预期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翻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卫生城市和园林城市创建活动取得实质进展,城乡载体功能、服务功能和综合保障功能明显提升,全省经济发展支柱、科技创新先导、城乡建设表率、服务全省平台的龙头带动作用更加突出。
(四)必须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改革向纵深领域推进,更具活力、更富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逐步形成。
一是深化经济管理体制改革。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努力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制度环境,预期到2015年,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增加到60%以上。积极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促进国有资本向城市基础设施、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集中。
二是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发展创业投资、工业投资、城建投资等大型国有投融资平台,大力发展上市公司。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加强县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财力保障。
三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农村产权要素市场化、资本化进程,新型农业服务体系实现区县(市)全覆盖,土地承包和流转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民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面积稳步扩大,水利、林权、农村金融等改革取得积极进展。
四是深化行政管理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事企分开,依法调整政府、市场、企业之间的关系,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建立有效的用人机制和考核分配激励机制。加大社会体制改革力度,力争在医药卫生体制、教育体制、文化体制改革等方面取得实质进展。
五是深入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以建设中俄友好合作示范城市为目标,深度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积极打造服务全国的对俄合作交流平台,推动对俄合作战略升级。进一步优化对外贸易结构,促进出口结构转型升级,积极扩大进口,更好地发挥哈尔滨内陆港国际联运优势,推动对外贸易平衡发展。预期到2015年,市属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5%。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区域经济技术合作,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0%以上,国内经济技术合作资金到位额年均增长20%以上。
2011年主要任务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起步之年,做好今年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的要求和部署,我们将凝聚全市力量,集中开展“招商引资项目落实年”和“政风建设年”活动,全力以赴抓大事、干实事,千方百计促发展、惠民生。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深入实施惠民行动,涵盖8个方面、40个项目,计划投资达205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
12%。城镇新增就业9.4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转移农村劳动力134万人。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4.2万套,拆迁改造棚户区360万平方米,改造农村泥草房4万户。新增标准化义务教育学校80所。6个县(市)人民医院达到2级甲等以上综合医院标准。政府举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
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注重实现经济发展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预期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8%。以内;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削减率达到“十二五”总任务的15%。新上一批支撑新战略实施、促进结构调整的大项目,全年市级以上重点项目达到300个,年度投资超过800亿元,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
在城乡建设和管理方面,进一步畅通南北跨江交通,确保阳明滩大桥、松花江公路大桥扩建工程年底竣工通车。不断完善城乡路网体系,全年新建续建城区路桥工程130项,维修道路330条(段);建设农村公路500公里,竣工通车300公里。深入推进“三沟一河”综合整治,何家沟、马家沟郊区段和阿什河城区段建设任务全面完成,阿什河水质基本消除劣5类。
我们将统筹抓好以下10项工作:
(一)着力调整优化结构,切实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实力。工业是哈尔滨的立市之基、强市之本。没有工业的振兴,就不会实现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我们将牢牢把握新型工业化发展方向,着力调整优化工业结构,不断提升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确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以上。
一是调整优化工业结构。做大做强4大优势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保持80%以上。落实6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实施核电主泵电机、新能源汽车、民用航空基地等一批重点项目和示范工程。继续抓好能源装备、汽车、精细化工等8大产业链,着力实施汽车自动变速器等一批产业链节点项目。积极培育主业突出、带动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重点支持哈飞、哈药、轻型车厂等企业扩大国内外合作。继续实施品牌战略,加快国家商标战略示范城市建设,提高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围绕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组织开展装备制造业“两化”融合指标体系试点,重点启动哈电集团协同制造平台等项目建设,提升工业信息化水平。
二是壮大工业园区规模。重点推进哈南工业新城开发建设,确保新哈缆等100个项目开工建设,云计算中心等100个项目签约入驻,启动京哈公路互通立交枢纽、哈五路拓宽改造等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完成新开发面积20平方公里。加快宾西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启动路网改造、蜚克图河流域综合治理等重点工
程,突出抓好哈工大奥瑞德、天路新能源等一批大项目建设,新增入区项目30个,完成投资40亿元。抢抓省在哈大齐工业走廊再建食品、生物、化工、装备制造、物流等五个大园区机遇,以呼兰河工业核心示范区为重点,加快哈大齐工业走廊哈尔滨段建设,新增入区项目100个,完成投资180亿元。整合优化园区资源,形成产值超50亿元工业园区6个,新增园区工业总产值400亿元。
三是突出抓好重大工业项目。结合开展“招商引资项目落实年”活动,加快建立完善市、区、县(市)领导包保责任体系和具体推进标准、考核办法,形成“一个项目、一个班子、一套人马”推进机制,力促大项目早谋划、早开工、早落实。重点抓好100个亿元以上大项目,确保50个重点项目竣工投产,力争工业投资增长25%以上。全年新谋划3000万元以上项目100个。
(二)着力夯实农业基础,切实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我市大城市、大农村特征鲜明,破解“三农”问题任务十分繁重。我们将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全面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积极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县域工业化、农村城镇化进程,确保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5.5%,县域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分别增长15%和20%。
一是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围绕实施增产50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加快建设高标准良田、改造中低产田,加强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强灌区配套、节水改造和提水泵站建设,完成堤防险工弱段和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推进少陵河、巴兰河等中小河流治理。加大农机补贴力度,新增大型农机具400台(套),农机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82%。加快农机装备产业基地建设,力争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5亿元,积极推进福田雷沃、约翰·迪尔等重点企业尽快落户我市发展。
二是大力推动农业结构调整。重点调优种植业,做大畜牧业。积极扩大高产、优质、高效作物面积,切实提高优良品种覆盖率。全力实施“提水扩稻”工程,新增水田面积75万亩。大力发展循环农业、设施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支持省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建成市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园。加快蔬菜基地和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棚室蔬菜生产面积达到17万亩,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扩大到800万亩。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新建规模化、标准化畜牧场和养殖园区50个。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三是切实增强县域工业发展实力。以做专做强县域工业园区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重点,努力提高县域工业化水平。继续扶持壮大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增规模以上企业5家,产业化基地面积扩大到1797万亩。进一步做大拉长水稻、生猪、乳品等10大产业链,打造农业名优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力争县域工业增
加值增长15%以上。
四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坚持走“强县先强镇”的路子,实施“百镇提档升级、20镇试点引领、6镇示范样板工程”,率先在基础较好的区域建设一批有产业支撑、各具特色的小城镇。研究制定促进符合条件的农民转变为城镇居民的政策措施,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启动第三批市级新农村试点,推进平新镇、红旗乡等一批村庄资源整合,建设新型居民集中区,完成饮水安全工程224处,高标准绿化村屯100个。抓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盘活农村建设用地资源。切实解决好失地农民住房、就业、社保、医疗、教育等问题。完成第五批116个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任务。
(三)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切实提高服务业层次和质量。服务业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巨大的需求潜力,对拉动产业发展、扩大就业、带动消费优势明显。我们将抢抓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政策机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增长的质量、效益和水平,确保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2.5%以上。
一是做大做强旅游业。以打造国际旅游城市为目标,进一步提升“冰城夏都”旅游品牌形象,全力推进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建设,力争全年旅游收入增长20%。以保护开发“万顷松江湿地、百里生态长廊”为核心,深度挖掘整合冰雪、湿地、森林、金源文化等资源优势,促进旅游业成为助推经济发展、调整经济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居民收入的重要支撑。启动呼兰三家子旅游小镇、长岭湖旅游风景小镇等旅游名镇规划和具体项目推进工作,引导发展乡村旅游。加快推进金河湾湿地公园等湿地游项目,着力打造5条松花江湿地游黄金线路,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办好首届“中国哈尔滨松花江湿地旅游文化节”,切实增强湿地旅游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努力把湿地旅游逐步打造成继冰雪旅游之后的又一国际品牌。
二是加快培育壮大物流和信息服务业。按照物流产业布局,加快推进龙运、新香坊等物流园区项目建设,规划建设重型装备及机电产品物流中心、哈药集团物流中心、化工物流配送中心、绿色食品博览中心等专业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积极谋划哈南工业新城国际物流港、江北综合物流产业园、果蔬净菜物流园等项目。加快打造哈满、哈绥、哈大、哈黑、哈同等陆路和航空物流大通道。扎实推进“三网融合”试点,鼓励广电、电信业务相互进入、融合发展。突出抓好国际数据城、物联网大厦、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重大应用工程,大力推广物联网技术在产品溯源、环境保护、危险品储运等领域应用,促进汽车传感器、光纤传感器、电力电子等产业加快发展。
三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抓好平房动漫园、群力文化产业园、太阳岛文化产
业园、出版印刷产业园、哈师大现代文艺产业园和呼兰黑龙江广播影视产业园6大文化产业园区建设,重点推进哈尔滨大剧院、职工文化艺术宫、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等一批标志性城市文化设施建设,积极打造中华巴洛克等特色文化街区。抓住国家第二批文化体制改革试点机遇,进一步深化电影公司、文艺演出院团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成立哈尔滨演艺集团,推动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媒体转型。
四是积极发展金融业和商贸流通业。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积极引进境内外金融机构,支持哈尔滨银行做优做强,加快松北金融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优化城市商圈布局,推进老城区商圈提档升级,规划建设松北、哈南、群力、哈西新商圈。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积极培育和发展信息、咨询、会展、创意等新兴服务业。
五是鼓励引导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坚持社会化发展方向,将生活性服务业作为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方便人民群众生活、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服务产业。鼓励扶持社会力量开办家政服务、养老服务、患病陪护、家庭教育和家庭用品配送等生活性服务机构,建立健全多种形式的生活性服务体系,满足城乡居民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全年新增养老床位1000张,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达到22张。
(四)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切实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实现我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大发展,迫切需要不断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条件和开放环境。我们将以开展“招商引资项目落实年”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最大限度地增强发展动力、释放发展活力。
一是努力扩大招商引资和对外贸易。落实招商项目计划方案,成立招商项目推进组,大力开展普遍招商、重点招商、专项招商、委托招商,预期全年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国内经济技术合作资金到位额增长30%。发挥政策性资金杠杆作用,灵活运用贷款贴息、贷款担保、定额补助等政策,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和外来资金参与重大项目建设。高水平办好第22届“哈洽会”。继续巩固传统市场,积极抢占新兴市场,调整优化出口商品结构,重点扩大哈飞汽车、光宇蓄电池等地产名牌产品出口。做大做强对俄出口加工基地,吸引一批境外、省外企业来我市兴办对俄出口加工企业,新增对俄贸易超千万美元企业5至10户,逐步把哈尔滨打造成为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的龙头。继续抓好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预期市属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
二是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快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重点推进哈电缆厂、哈一工具厂合资合作,哈轴集团、电碳厂整体搬迁、退城进郊。继续抓好厂办大集体企业改革。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参与式预算、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等管理制度,提高预算编制和执行的科学化水平;清理规范政府投融资平台,增强市场融资能力。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登记确权颁证任务。建立农村产权交易流转平台,鼓励农民采取多种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规模经营面积扩大到350万亩。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400个。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公用公益事业改革,逐步解决好政事企不分等问题。
三是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民间投资,支持骨干企业、民营资本参与国企改革,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和商贸流通等领域。建立健全创业辅导、融资担保、人才培训等服务体系。深入实施中小企业创业成长工程,全年新增收入超亿元企业10户以上,规模企业50户以上。
(五)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切实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作用。依靠科技创新驱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大发展,是我市的比较优势和战略选择。我们将抢抓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机遇,把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着力在重点领域取得突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53%。
一是加快科技创新城建设。全力推进创新园起步区和产业园起步区征地拆迁及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35亿元,累计开发面积达9.34平方公里。加快省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国际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等标志性项目建设,启动兵装集团热能装备基地、LED产业园区等一批产业项目,确保中科院哈尔滨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软件园建成并投入使用。不断提升高端研发项目吸引力和集聚度,新引进项目开工建设面积160万平方米以上。
二是增强科技创新能力。重点实施科技创新引领等“6大创新工程”和100项重点科技计划,加快铝镁合金新材料等6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加大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力度,重点抓好“哈科会”签约项目合作研发及产业化。依托大学、大所、大厂科技资源优势,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壮大产业技术联合体,促进新能源汽车等7条高新技术产业链发展,提升科技成果本地转化水平,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20%以上。
三是健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继续推进技术研发、科技资源信息共享、科技企业孵化、技术转移服务和科技投融资5大创新平台建设。抓好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建设,实现专利申请量增长10%以上。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完善项目建设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引进和用好高层次人才,统筹抓好以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六)着力加强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切实增强城乡载体和服务功能。城乡规
划建设管理事关发展、惠及民生,倍受期待和瞩目。我们将以深入实施“中兴”战略为牵动,统筹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实现一体化步伐。
一是强化规划的统领作用。围绕实施新战略,落实国务院批准的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控制性详细规划,完善万顷松江湿地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招商引资及可收储土地布局规划。高标准搞好重点地区、重要地段城市设计。启动建设哈尔滨市城乡规划展馆。加强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提升城乡规划科技应用水平。依法严格执行城乡规划,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二是加快推进以路桥为重点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东部地区重点抓好东巨路、香福路等道路改造建设,为保护开发松江湿地、促进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西部地区重点启动实施哈平路、哈双南路等道路新建改建,支撑群力新区和哈西地区联通发展,密切哈南工业新城与城市中心区的交通联系。全面完成老机场路二期改造任务。中部地区重点结合哈站改造,配套实施哈站南广场改造、北广场新建和区域交通路网改造等关联工程,从根本上解决哈站周边区域交通拥堵问题。加快宣化街高架桥建设,确保“哈洽会”前建成通车。继续推进地铁一号线建设。积极配合铁道部如期完成哈西客站建设任务。加大出城口路桥改造力度,续建、新建哈阿公路等10条城市出口路和7个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出口,同步推进江南中环路改建。启动双琦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建设,推进城市餐厨垃圾处理厂、粪便处理厂建设。完成依七高速依兰段、哈肇公路依兰段、铁通公路尚志至五常段、哈五公路平房至拉林段改造任务。
三是加大城市管理力度。深入开展市容卫生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实行环卫清扫保洁和清冰雪分级管理,完善垃圾收运机制,增加环卫设施,打造干净城市。加强牌匾广告、违章建筑、违规占道等综合治理,推进铁路环线及哈同入城口周边环境综合整治,高标准打造道外沿江风景线。强化交通环境整治,完善市区交通流量调控措施和配套交通设施,新增停车泊位1万个,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启动数字城管扩建工程,增加视频监控点位,建立城市地理信息查询系统,不断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网格化、智能化水平。坚持市、区(县市)、街道3级管理体制,强化区、街城市管理职能,完善建管交接机制,切实发挥街道办事处推动城市管理、组织公共服务、指导社区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
(七)着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切实改善城乡生态环境。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我们将立足当前、兼顾长远,坚持不懈抓好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是加强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实施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总体规划,构建一体化城市水网体系。围绕“2纵、4横、18湖”水系规划目标,加快“北国水城”建
设,重点抓好松北灌排体系改扩建,开挖渠道23.8公里,完成4个湖泊及部分设施建设,力争实现通水见绿。实施松花江北岸东方红、三家子、松浦、外贸堤防升级达标和堤顶道路工程建设,力争实现区间道路通车。
二是加强节能减排。抓好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节能降耗,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开展重金属、产能过剩行业清洁生产强制审核,严格依法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推进城镇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完成阿城、双城污水处理厂增容工程,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提高到80%。加快电镀生态园和哈三电厂脱硫项目建设,全面推行排污在线监控和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制度,依法从严查处非法排放企业。
三是改善城乡环境质量。实施磨盘山水源地保护规划,推进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治理工程,保障城乡供水安全。继续推进哈热电厂六期、国电平南热电厂新建、道里集中供热三期扩建等项目建设,加快拆炉并网进度,新增集中供热面积500万平方米。加快公交车双燃料改造,强化机动车尾气和施工扬尘污染防治,确保市区环境空气质量2级及2级以上天数不低于315天。实施城乡大绿化工程,农村造林1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5.5%;城区新植树木70万株,新增绿地400公顷,绿化覆盖率达38.9%。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村屯污水、垃圾、规模化养殖污染治理项目建设,新建示范乡镇、村屯36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6万亩。
(八)着力解决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不断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必然要求。我们将以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方便、更满意、更幸福为目标,坚持发展为民生,扩大内需保民生,加快转变促民生,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
一是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要求最迫切的实际问题。第一,针对物业管理不规范、不到位、居民与物业企业矛盾突出等问题,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完善相应政策措施,发挥属地管辖优势,切实提高物业管理和服务水平。第二,重点整治老旧小区,改造旧有居民庭院500个,建设社区休闲健身广场50个,改造土路巷道56万平方米,改善居民社区整体环境。第三,加快改造供水、排水、供气、供热等地下管网设施,强化运营监管,提高基础设施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第四,大力实施公交优先战略,推进公交枢纽、场站建设,增加、调整线路10条,新增、更新城市公交车辆300台,加快构建市区公交专用道网络,提高公交覆盖面和运营能力,方便群众出行。第五,严格落实国家和省“稳价保供”政策,强化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突出抓好“菜篮子”、“米袋子”、“油瓶子”,加大价格调节基金投放力度,建立物价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的动态补贴救助机制,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
二是继续扩大就业。大力推进创业型城市建设,落实就业和创业政策,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商贸流通业、家庭服务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强化人力资源市场配置,加强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特殊群体就业援助,全年开发公益性岗位5000个,培训农民工20万人。
三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着重扩大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实现“应保尽保”。把国有困难企业、集体困难企业未参保退休人员纳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范畴,参保的城镇居民纳入门诊就医统筹金支付范围,增设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缴费档次,提高城镇低保和重度残疾人员医疗待遇水平。调整城镇居民失业保险政策,提高失业保险金标准。抓好新农保试点,把主城6区及2县(市)纳入试点范围。完善低保动态调整、核查机制,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低收入家庭救助水平。启动市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创建国家级标准减灾示范社区30个。
四是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围绕构建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推进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全年新增廉租住房受益户2000户,提供经济适用住房4000套,开工建设公共租赁住房1万套,回迁棚改居民2.6万户。落实国家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五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努力促进教育公平。新建中小学校4所,改造薄弱学校8所,为2.5万名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1000名特殊教育学校学生、3万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1.3万名家庭困难农民工子女发放助学金。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提高公办幼儿园比例。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民族教育、特殊教育、民办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不断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六是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新农合政策,提高补偿水平,参合率保持98%以上。加快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推进7个市属医疗卫生机构项目和10个县级医院项目建设。推进基层医疗卫生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抓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强化疾病预防控制,提高疾病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理能力。抓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
七是大力繁荣文化体育事业。加强乡镇文化基础建设,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依法保护历史文化遗迹、遗址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快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努力提高市民健康水平。以八区体育场综合改造和乌吉密滑雪场设施完善为突破口,加快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方便市民的15分钟健身圈,安装健身路径1400件。推进冰雪体育强市建设,提升竞技体育水平。
(九)着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和社会管理工作,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稳定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障。我们将认真落实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的要求,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深入化解社会矛盾,为我市更好更快更大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决定,依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及时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健全与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联系制度。规范行政行为,增强行政工作透明度,畅通公民参政议政渠道,保障公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加强村(居)委会民主自治和民主管理,依法组织全市第九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坚持依法治市、依法行政、公正文明执法,努力创造公平正义的法制环境。
二是加强社会稳定工作。深化“平安哈尔滨”创建活动,重点启动实施“3531”工程二期建设,完善社会治安打防管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各类严重刑事犯罪和涉众型经济犯罪。进一步加强隐蔽战线斗争。切实提高突发事件预防应急处置能力,增强群众安全感。认真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加强道路交通、城市消防、危化产品、煤矿和非煤矿山、特种设备、建筑工地监管,有效预防重特大安全事故。加强信访工作,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及时解决、妥善处理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最大限度地从源头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
三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围绕推进新战略和创建“三优”文明城市,实施提升市民文明素质5年培训计划,培育壮大志愿者队伍,扎实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营造超越自我、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友善诚信、邻里和睦、开放包容的社会氛围。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制定并实施《哈尔滨市妇女发展规划(2011-2015年)》和《哈尔滨市儿童发展规划(2011-2015年)》,推进妇女儿童事业健康发展。深入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巩固扩大“全国双拥模范城”成果。
四是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开展“星级和谐社区”创建活动,促进家庭和谐、邻里和谐,带动社会和谐。推广“中心社区”建设模式,建成使用面积超千平方米中心社区5个。继续推进社区公益用房达标建设,确保主城区社区公益用房平均使用面积300平方米以上。统筹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力争启动率达到70%。
(十)着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切实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转变政府职能,增强行政效能,提高服务水平,是实施新战略、实现新目标的重要保证,也是新形势、新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将认真履行人民赋予的权力,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行政环境、宽松和谐的发展环境,明显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和社会满意度。
一是进一步超越自我。把超越自我作为加强公务员思想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深入开展“做主人、敢担当、谋发展、惠民生”学习讨论活动。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把事业当家业、把工作当学问,率先垂范、自加压力,用宽视野、高站位谋划发展,用实举措、强手段推动发展,把惠及民生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教育广大公务员深化市情认识,看到差距、正视不足,切实增强迎难而上、敢于担当的勇气和信心,努力营造竞相超越自我、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
二是扎实开展“政风建设年”活动。针对部分公务员存在的服务意识差、办事效率低、业务能力弱以及纪律松懈、推诿扯皮、吃拿卡要等突出问题,重点对91个具有审批、执法和服务职能的部门、窗口和关键部位进行监测,对50个涉及全市发展战略、投资额在亿元以上大项目的落实情况进行全程跟踪。通过自查自纠、设立专门网站、开设投诉电话等多种渠道,深入查找和剖析问题,从严进行集中整治,切实解决一些政府部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问题。开展“百家企业、百名外商、百位代表委员评政风”活动,加大明察暗访力度,强化对政府部门的全方位监督。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努力实现政风建设的常态化、制度化,着力打造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的公务员队伍,树立服务型政府的良好形象。
三是不断提高执行力和推动力。坚持把创新作为提高执行力的“倍增器”,积极探索改进工作、解决问题、提高效率的新举措,努力实现行政效能最大化。坚持把调查研究作为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深入实际,贴近群众,及时掌握社情民意,完善决策风险评估机制,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大力倡导雷厉风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进一步精文减会,实行重点工作包保责任制,督促各级领导干部靠前指挥、靠前服务,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抓发展、促落实上。建立健全有效的横向协调机制,完善市直部门与区县(市)工作联动机制,提高政府综合调控能力,着力解决条块分割、相互掣肘、互为障碍的问题,确保政令畅通。按照“权随事走”的原则,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理顺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责分工,进一步下放事权,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高效、满意的服务。
四是努力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牢固树立“企业创造财富、政府创造环境”的理念,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标准一体化、环节整体化、进度同步化的审批新机制。对重大项目实行代办制,为投资者提供周到、快捷的无障碍服务。全面推行政府绩效管理,深入推进政务公开,严格行政问责,凡是把项目推走、挤跑、拖垮,甚至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务员,都要坚决问责,严肃处理。
五是切实加强廉政建设。全面贯彻落实中纪委十七届六次全会精神,以完善
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整体推进反腐倡廉各项工作。大力弘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做到公务用车、会议、公务接待、党政机关人员出国四项经费支出“零增长”。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决纠正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对群众呼声置若罔闻、对群众利益麻木不仁的官僚行为。突出抓好对工程建设、征地拆迁、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坚决查处与民争利、以权谋私的腐败行为,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把实施新战略的各项工程建设成为经得起检验的廉政工程、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2、齐齐哈尔: 到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60亿元,年均增长15%;财政总收入突破200亿元,年均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0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万元,年均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1.1万元,年均增长13%。面对又一个加快发展的“黄金五年”,我们要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全力打造“滨水园林城市、绿色食品之都、装备工业基地、生态旅游胜地、历史文化名城”,努力把齐齐哈尔建设成为产业实力更加雄厚、城市特色更加突出、生态环境更加优良、人民生活更加富足、社会更加安定和谐的创业宜居城市。2011年工作任务
今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经济总量翻番为目标,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大项目建设为支撑,深入落实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强化一个基础(农业),打好两个攻坚战(工业振兴、三产升级),培育六大产业(装备、食品、化工、新能源、新材料、新生物医药),推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面貌明显改观、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努力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控制在4%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5%以上。
(一)以齐齐哈尔国家高新区和富拉尔基工业园区为龙头,以大项目建设为支撑加快实施“15211”工程,推进工业经济总量扩张和发展方式转变。举全市之力建设好国家高新区。齐齐哈尔高新区晋升为国家高新区,为我市推进经济转型、实现翻番战略注入了巨大动力。按照国家要求,抓紧理顺高新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修订完善高新区建设发展规划和政策体系。10月末前全面完成征地及主要道路和水、电、气、热等基础建设,启动建设专业孵化器、中试基地、金融街、高端人才居住园区。重点引进和培育高端装备制造和食品加工等高新技
术企业,加快推进以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为重点的“三新”产业发展,鼓励大学科技园发展和产学研结合,吸引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总部和研发中心、信息技术企业等进入园区,使高新区逐步成为引领产业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和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今年高新区固定资产投资力争达到30亿元,到2015年销售收入达到500亿元。提升富拉尔基工业园区综合竞争力。依托富拉尔基区雄厚的工业基础和人才技术优势,以国际化视野和市场化手段,把富拉尔基区打造成为全省装备制造业集中建设区和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研发生产基地。重点发展以北钢、黑化为依托的500亿元钢铁化工产业集群,以一重为依托的300亿元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蒙西集团为投资主体的100亿元新型建材产业集群,以石油天然气开发、风力发电、生物质发电等为依托的100亿元能源开发产业集群¬¬,到2015年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今年固定资产投资力争达到62亿元,新上亿元以上项目10个。搞好富拉尔基工业园区与高新区的协作分工,推进两个园区相互支撑、互动发展,形成拉动全市经济发展的两大龙头。加快北苑工业园区建设,以东方红工业园、蒙牛、腾翔三大项目为依托,吸引更多的相关项目和配套企业入驻,延长产业链条,促进现代农机制造和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化发展。同步加快昂昂溪、铁锋、富裕、依安、龙江、讷河等重点园区及其他园区建设,整体推进“15211”工程加快实施。全力推进重点产业项目建设。把2011年确定为项目建设年,重点推进200个以上投资超5000万元项目建设,其中产业项目173项,年度计划投资128亿元。促进已投产项目尽早达产达效,抓好昊华“双三十”、齐二机床高档数控机床产业化等项目后续服务工作。推进已开工项目尽快投产,中粮60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力争6月投产,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确保7月整车下线,一拖东方红工业园项目确保8月产出第一台大马力拖拉机。加快推进一重大型铸锻件生产流程改造、齐轨道铁路货车产品升级、北钢500万吨钢和450万吨材、齐重数控重大装备产业化基地、腾翔30万吨铸锻造加工基地、宇通高档数控转台和铣头产业化、飞鹤乳制品扩能、风力发电等项目建设。大力支持装备制造、食品加工、化工等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积极引进“三新”产业项目。注重开发终端市场产品,优化工业产品结构。依托蒙东地区丰富的煤炭资源和大庆及本市的油气资源,加快煤炭和油气资源深加工产业发展。争取恢复启动昊华炼油生产,并延伸生产精细化工产品。围绕骨干企业和大项目,积极引进和谋划配套产业项目,确保配套产业增加值增长30%以上。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进重点企业节能减排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试点城市。全方位服务企业发展。加强与国家和省有关部门及企业总部的联系,加大企业项目和资金争取力度。加强政企沟通,完善项目建设考评机制。坚持大项目建设领办代办制度,对投资
超亿元项目实行市级领导全程包保,确保无障碍建设。科学搞好土地储备,保证项目建设用地供应。搭建高水平的融资服务、信息支持、产品展示和协作交流平台,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服务。支持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和重组扩张,增强发展实力。完善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专门设立中小企业办事窗口,实行“一站式”服务,扶持一批社会声誉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小企业做大做强。
(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产品生产大市向加工大市转变,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提高粮食产能和市场竞争力。加快松嫩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齐齐哈尔项目区和粮食产能工程建设,走内涵挖潜、提高单产之路,确保粮食产能稳定在170亿斤以上。抓好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建设,新建绿色食品原料基地100万亩。发挥杂粮生产的比较优势,建设全国杂粮产业基地,提高杂粮品质,扩大生产规模,签订销售订单,搞好深加工和精包装,打进大城市、大市场、大超市,杂粮种植面积达到120万亩,增长39.5%。大力发展牧草和经济作物,牧草面积达到4万亩,增长10%,经济作物面积达到195万亩,增长8.3%。加快兴十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尽快建成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发挥更大的示范引领作用。实施畜牧业升级工程。通过政府引导和政策扶持,提高畜牧业组织化程度,全面推进奶牛、肉牛、生猪等畜禽品种的标准化养殖和产业化经营。继续建好大型现代化牧场,重点推广奶牛专业合作社、家庭牧场、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等模式,培育发展更多的规模养殖主体和典型示范群体,促进奶牛存栏总量和质量进一步提升。力争奶牛存栏达到62万头、增长11%,其中规模养殖20万头、增长21.2%;鲜奶产量达到145万吨,增长9%。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因地制宜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力争达到1500万亩,建设好农业产业化基地。发挥“中国绿色食品之都”的品牌优势,积极引进大型龙头企业对农畜产品进行精细化、系列化开发,延伸壮大乳品、肉类、玉米、水稻、马铃薯、甜菜、大豆、杂粮和蔬菜等重点产业链。加大农产品品牌整合力度,着力打造知名品牌,扩大品牌农产品商品量,达到农产品总产量的20%以上。积极培育专业购销大户、经纪人、代理商、批发商等农产品经销主体,扩大农产品流通。抓住国家取消高速公路鲜活农产品运输收费的有利契机,加快蔬菜生产基地建设,提高蔬菜品质,抓好储藏、流通等环节,扩大外销,蔬菜种植面积达到56万亩、增长33%,其中梅里斯区16万亩、增长60%。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和管理水平,扩大农机、流通等专业合作社的合作领域和规模,新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800个。利用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新增千万元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50个。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发展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等设施农业。推进“旱改水”,抓好西部地区节水灌溉和东部地区水资源开发,新增水田30万亩、节水喷灌50万亩。加快泰来抗旱引水工程、尼尔基下游配套灌区工
程、音河和卫星两大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建设,争取花园水库工程早日开工建设。治理水土流失45万亩。扎实推进村镇建设。高标准搞好村镇布点规划、建设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积极推进10个省级试点镇和14个市级试点镇规划建设,加快发展主导产业,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增强对人口的聚集能力,引导农村居民逐步向小城镇移居。坚持先行试点、循序渐进、尽力而为,切实抓好12个整乡(镇)推进和127个整村推进的示范乡(镇)村典型。建设农村公路500公里,植树造林1.39万公顷,发展秸秆固化、气化和沼气等清洁能源。加强就业技能培训,打造劳务品牌,搞好劳务对接,力争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107万人,劳务收入增长10%以上。深入推进开发式扶贫,贫困人口下降8%以上。
(三)加快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提高支持一、二产业能力,增强区域中心城市服务功能。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业。借助交通基础设施全面升级的有利条件,建设连接黑河、满洲里两大口岸的区域物流枢纽基地。加快综合物流产业园区建设,年内完成园区管理中心、信息平台、货运枢纽工程、汽贸城等项目建设,促进传统物流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变,带动绿色食品和小商品等产业发展。引进国内外知名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培育发展大型物流企业集团。推动各类专业市场提档升级。提高中心商业区建设水平,支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发展,促进便民商业网点向社区和农村延伸。提高餐饮娱乐业建设水平和服务档次。高质量办好绿博会(观鹤节)、小交会等重要会节,引进国内外客商来齐办展。扩大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15%以上。做大做强旅游业。高水准编制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积极推进扎龙景区及齐扎公路旅游节点项目建设,年末前在景区内建成湿地博物馆、生态放飞广场、木栈道和水道延伸等项目;9月末前完成齐扎公路拓宽改造和温泉小镇“五通一平”,在沿线建设富裕老窖酒文化展示、飞鹤乳业生态观光牧场、北大仓酒文化产业园一期、绿色食品及旅游商品展销中心、飞碟射击基地等景点,打造精品旅游带。启动昂昂溪俄罗斯风情小镇建设,制定罗西亚大街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规划,完成一期工程拆迁任务。完善碾子山区山水旅游和劳动湖、明月岛自然风光旅游项目,启动梅里斯区民族风情旅游开发项目。开设市区直通重点景区景点的观光巴士和旅游环线车。在劳动湖南扩项目中建设风味美食一条街。抓好7个市级重点旅游名镇规划建设,争取1-2个镇(乡)纳入省级旅游名镇。办好关东文化旅游节、冰雪游览会及各类特色旅游节庆活动。争取高档星级宾馆落地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接待能力。推动区域旅游联盟合作,打造黄金旅游线路,开发优质旅游产品,加强旅游宣传推介,旅游收入增长25%以上。大力支持金融业发展。积极引进金融机构设立地区总部或分支机构,力争引进浦发银行、哈尔滨银行。支持现有金融机构恢复和增设分支机构。搞好县级信用社向农村商业银行转型试
点和金融机构设立村镇银行试点;力争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到20家、注册资本达到4亿元;规范整顿融资性担保公司,增强担保能力。做大做强城投公司,打造集融资、投资、资本运营和资源性开发为一体的城市经营平台。做好“十二五”及年度重大项目投融资规划。支持安泰生物在创业板上市,力争富尔农艺在美国纳斯达克主板上市,做好1-2家企业境外上市的培育工作。支持证券和保险业发展。加强征信系统建设,坚决打击高息集资、非法放贷、恶意逃债、非法和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等行为。积极发展文化产业。以旅游为线、文化为魂,用旅游带动文化产业繁荣,用文化促进旅游业振兴。发挥江桥抗战遗址公园、扎龙湿地、兴十四村、青年林场等影视基地作用,邀请知名影视制作公司和制片人拍摄反映齐齐哈尔文化特征、民族风情和地域风貌的影视作品。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推进广播电视节目制播分离改革。整合文艺院团资源,拓展演艺市场。规划建设文化产业园,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企业进驻,做大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做强动漫、策划等新兴文化创意产业。支持体育产业发展,鼓励企业和高校创办竞技体育团队,利用好现有体育场馆和设施,积极承办各类体育赛事。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编制服务外包业发展规划,促进服务外包业加快发展。
(四)高水准搞好新区规划建设,全面加快旧城改造步伐,打造开阔疏朗、自然亲和、整洁优美的城市特色。深入落实“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繁荣、铸造特色文化、突出滨水园林、改造新建并举、建设宜居鹤城”的城市建设思路,严格执行城市规划控制八项规定,认真实施城市建设各项规划,形成大建设、快改造、严管理的工作局面。高水准建设南苑新区。以国家高新区和南站建设为契机,抓好中央商务区、产业集中区、生活居住区、公共服务区等功能区规划建设,打造现代化、生态型、彰显文化内涵、体现独特风格的城市新区。把南苑新区作为今年全市城市建设的主战区,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加快推进南站、公路综合枢纽及广场建设,完成主要道路及配套设施,推进金融、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机构进驻。2012年完成90%的基础工程和公共服务工程建设,2013年基本建成功能完善的新城区,2015年形成承载40万人口的城市副中心。优化城市住房结构。以改善居民住房条件、满足各层面住房需求、提升城市整体形象为目标,搞好房屋开发和改造建设。今年市区开发建设商品房160万平方米,改造棚户区100万平方米、建设回迁楼140万平方米,建设廉租房1500套、6.75万平方米,建设公租房300套、1.8万平方米,配建一定比例的高档住宅,形成梯次供应的住房体系。加快“城中村”改造,建设实用美观的城市新居,改善“城中村”居民生活条件,统筹解决好农民就业、收入、保障等问题,实现农民向市民的转变。今年完成中心城区5个村改造任务。实施劳动湖南扩工程。劳动湖南扩是增强城市生态功能、改善城市环境的重大工程。今年6月末前完成全部拆迁安置任务,11月末前完成河道工程,同步搞好沿岸楼宇开发建设。到2012年绿博会前整体工程全面竣工,着力打造集生态、居住、休闲和旅游于一体的滨水景观带。搞好城市风貌改造。中华路是贯通中心城区东西的主要迎宾路,也是穿越卜奎古城区的道路。我们要用两年时间对中华路及两侧建筑实施路面、绿化升级和立面、亮化装扮的总体风貌改造,让三百年老城区的历史显露、文化呈现、绿荫绵延、交通顺畅。搞好广场、公园、滨水区域、主要道路两侧景观建设。提高牌匾广告规划设计水平,提升城市品位。完成沿江风光带建设规划,重点建设好浏园浴场和沿江景观节点。加大旧小区改造力度。对所有旧小区实施综合改造,年内改造完成1/3,力争3年全部改造完成,实现整洁、安全、美观、便民的目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路网建设,全面实现高速公路、齐富公路和跨江大桥建成通车。搞好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加密城区路网,完成卜奎大街南扩、中华东路、联通大道辅路等重点街路建设。搞好机场、火车站、汽车站、码头和站前广场、圣弥厄尔休闲文化广场等重点部位升级改造。提高原有热电联产供热能力,启动建设城南热电联产工程。抓好二次加压供水改造,提高供水能力和质量。加快南苑新区和各类产业园区供气设施建设。完成城区污水管网改造和垃圾处理场建设任务。做好嫩江西岸新区规划、水利设施筹建和生态保护工作。提高绿化水平。对5条街路、10个公园游园及广场绿地、10处街头转角进行绿化升级,提升城市公园文化品位,新增绿化面积18.4公顷,到2012年实现国家级园林城市目标。创新城市管理方式。上半年完成城市管理立法,实行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体系,实现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借鉴黑河经验,确立环卫作业市场化运行机制,推行城市精细化管理,实现全方位覆盖和全时段监管。综合运用城市数字化信息系统,提高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以市容市貌、违章建筑、城市交通和公共秩序综合治理为重点,大力开展专项整治,达到净化、亮化、绿化和美化目标,营造更加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巩固主要污染物减排成果。加大对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项目的后督察,确保污水处理设施切实发挥减排作用。强化各县(市)区政府、各企业的减排主体责任,对没有完成年度减排任务的实行严格问责。高质量完成全国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调查,为科学确定我市“十二五”主要污染物减排基数,全面完成减排任务奠定基础。
(五)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认真实施全市教育发展规划,切实加大教育投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建设标准化学校68所,改造危房校舍116.2万平方米,推进“校安工程”建设。积极支持民办教育发展,形成多元投入格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用人机制,制定全员培训规划,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
质量。深入实施课程改革,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制定学前教育三年发展规划,年内改扩建和新建乡镇、村级幼儿园230所和县(市)区级公办实验幼儿园15所。推行集中办学和寄宿制办学模式,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到85.5%,市直属重点高中自费生比例控制在30%以下。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根据市场需求搞好专业设置,为学生就业和服务社会打好基础。统筹用好就业培训资金,搞好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支持高等教育发展,加强校地、校企合作。切实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以打造区域医疗救治服务中心为目标,加强三级医院内涵建设,突出专科医院特色,促进综合医院更强、专科医院更优。抓好第一医院、中医院、结核医院扩能提质和县区医院建设。加快医疗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疗救治能力和服务水平,增强对周边地区的吸引力,力争市外患者就诊率提高8个百分点。完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年任务,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推进社区卫生与城镇职工、居民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相结合,构筑以社区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医疗人才和卫生院所建设,完善新农合服务体系,构建信息化平台,实现“一卡通”和远程会诊。扩大公共卫生服务和计划免疫规划范围,搞好重大疫病防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着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为评定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创造条件。做好昂昂溪古文化遗址发掘保护工作,加快史前文化遗址博物馆建设。推进黑龙江将军府复建工作,对重要的历史文化建筑进行修缮保护。整顿规范文化市场秩序,严厉打击违法音像制品和非法出版物经营活动。加强城乡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进一步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六)全面推进民生工程,认真办好惠民实事,努力增进人民福祉。促进和扩大社会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抓好省级创业型城市建设,落实好社会保险、职业介绍、技能培训等补贴政策,深入推进创业带就业工作。健全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就业信息发布、资源共享机制,发挥好人力资源市场作用,建立失业动态监测机制,深入推进援企稳岗。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创业就业能力。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4600个,加大对零就业家庭援助力度,帮助4.9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实现城镇新增就业9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7.5万人。努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抓好第二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解决好农民养老和城镇无业老人养老保障问题。抓好城镇化进程中养老保障省级试点,切实保障失地农民利益。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加强医疗保险城乡一体化管理,着力解决关闭破产集体企业和困难企业职工医疗保险问题。继续推进城镇居民门诊统筹,深入实
施参保人员转诊转院试行办法,适时开展城镇职工门诊统筹,进一步方便群众就医。深入推进新农合,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标准。做好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工作。切实加强对贫困群众的救助,着力解决低保及低保边缘人群的生活问题;加强“五保”规范化管理,提高集中供养率;发放廉租住房补贴3084万元;加大对贫困革命老区扶持力度。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抓好社会治安防控基础建设,加强中心城区公安民警、武警联勤和公益岗位人员治安巡逻,加大楼宇门安装维修力度,推进3G无线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提升信息化管控水平,构建群防群治体系。加强公安指挥中心建设,完善应急处置机制,提高应急服务水平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加大隐患排查力度,切实加强生产、消防和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开展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对假冒伪劣产品打击力度,加强乳制品等食品药品生产、销售环节的监管,确保质量安全。强化供热温度、供气安全和供水质量监管,确保达到规定标准,对供热不达标的企业进行整顿清理。落实信访责任制,坚持领导干部信访接待日制度,搞好联合接访大厅建设,整合投诉电话和网络平台,加强市长公开电话受理工作,及时有效地解决各类信访问题。做好“六五普法”和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安置帮教等工作,加快依法治市进程。有效稳控物价,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提高社区建设水平。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素质和待遇,推进居(村)务公开。认真实施社区公益用房三年发展规划,加大清缴开发商拖欠公益用房力度,完成70%的建设任务。深入开展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加快发展社区居家养老等特色服务项目,建立更多的以兴趣为中心的社团组织,提高社区居民快乐指数。继续做好“国际老年友好城市”巩固提高工作,打造“孝亲敬老之城”。
根据社会调查和群众意愿,今年办好20件实事。一是改善公共交通状况,将客流量大的公交线路冬季延时至20点,夏季延时至21点,合理调整上下班高峰运营频率。二是搞好停车场(位)建设,新建小区严格按照城市规划控制规定的要求建设停车场,未建停车设施及停车设施明显不足的已建成小区,有条件的也要新建扩建地下停车设施,公共建筑要按照使用功能配建停车场。三是加大城区路网密度,打通“断头路”,拓宽“卡脖路”,改造次干道和巷道,在规模较大的小区增加车辆进出口,并对超大的小区分区处理,形成道路网格化,保障交通顺畅。四是搞好棚户区改造,力争1.2万户居民迁入新居。五是改造农村泥草房3.6万户。六是改造低温楼40万平方米。七是抓好廉租房、公租房建设和廉租住房补贴发放工作。八是加强小区物业和环境管理,实现物业收费、服务内容和服务标准三公开,在中心城区有物业覆盖的小区全部建立业主委员会,并抓好小区亮化、绿化、硬化和美化工作。九是解决行人如厕难问题,中心城区新增环保公厕10座、大型移动式环保公厕2座。十是确保中小学生用餐质量和在校安
全,通过招标方式选择餐饮企业为学生配送午餐,依法取缔校园周边流动摊点;加强中小学安保力量和送子车管理,规范校园周边治安和交通秩序,实行错时放学,减轻交通压力。十一是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严厉查处加工、倒卖、使用地沟油和不符合质量标准的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大对饮食行业餐具消毒的监管力度。十二是抓好农村饮水工程建设,解决10.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十三是实施创业带就业工程,为7000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亿元。十四是提高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金待遇标准,力争纳入城镇社保体系管理,进入省级统筹。十五是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解决14.8万名关闭破产集体企业和其他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医保问题。十六是实现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全覆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人口增加4万人,覆盖率达到100%。十七是做好贫困残疾人医疗康复和住房救助工作。十八是在劳动湖沿岸建设全民健身长廊。十九是加快民营托老所建设,中心城区新建100张以上床位的托老所5处,提升服务质量。二十是加快社区文化娱乐场所建设,城区1/3以上的社区公益用房使用面积要达到300平方米,并按70%以上的比例设置居民文化娱乐空间。
3、牡丹江: “十二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 以科学发展为统领,以求实创新、跨越争先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继续实施工业立市、金融强市、贸旅牵动三大战略,强力推进现代产业城市、一体化发展先行城市、沿边开放先导城市、生态宜居城市、和谐幸福城市建设,力争综合实力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努力实现更好更快更大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十二五”时期主要发展指标预期是: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左右,实现四年翻一番;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6%以上,实现三年翻一番;全口径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0%,实现四年翻一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6%,实现五年翻一番;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实现五年翻一番;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5%,其中对俄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7%,实现五年翻一番。
“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围绕建设现代产业城市,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围绕建设一体化发展先行城市,着力推进城乡统筹。
——围绕建设沿边开放先导城市,着力推进对外开放升级。
——围绕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着力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围绕建设和谐幸福城市,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2011年重点工作:
2011年是“十二五”发展的筑基之年,政府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按照市委十届十五次全会战略部署,以提速度、重质量、抓调整、促提升为主线,以工业立市、金融强市、贸旅牵动为支撑,以“三实两创”为载体,以改善民生为落脚点,突出抓好产业项目建设、先导区建设、城乡统筹建设和社会建设,全面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努力为“十二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主要预期目标是: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达到900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增长26%,达到11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农村经济总收入增长15%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以上,万元GDP综合能耗降低3.9%。
●狠抓产业项目攻坚,发展壮大工业经济
强力推进产业项目建设。以全省产业项目建设活动年为契机,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围绕十大产业开展项目三年攻坚,专题推进光伏产业园、北方工业园、200万吨重油深加工、荒沟抽水蓄能电站、林浆纸一体化等21个市级重大产业项目。以产业项目为重点,全力组织推进300个市级重点项目,当年完成投资401.2亿元。做大做强新型工业。把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首要任务,筹建黑龙江光伏产业检测服务中心,加快建设光伏产业链,打造全省光伏产业基地。做大圣戈班、金刚钻碳化硼等企业,建设国家级硅硼类超细微粉及工程陶瓷和全省硅基新材料基地。以项目为依托,加快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继续实施工业裂变工程,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扶持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引导民间投资新36条,研究制定符合我市实际的全民创业和促进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把“非禁即入”落到实处,进一步落实“双百户中小企业成长工程”。
提升园区承载功能。适应产业发展整合园区资源,加快专业园区建设,发展“藤蔓经济”。推进开发区“南提北拓”,江南兴隆组团规划面积实现倍增,启动北区50平方公里产业园区一期工程规划建设,11个重点专业园区要个个有着落。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落实落靠强化产业招商规定,加强引资项目评价,更加注重引进战略项目、产业项目、金融项目,更加注重引资、引技、引人相结合,解决企业创新不足、管理滞后、人才短缺、用工不足等趋势性、方向性问题。创新招商方式,力争有一批战略项目、战略投资入驻我市。全年招商引资增长30%以上。在招商的同时,更要注重安商养商富商。
强化金融支持。继续开展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专项行动,建立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长效机制。积极谋划和推进资本运作项目。加强金融合作,争取交通银行等金融机构入驻。引导企业直接融资,加快响水米业、友搏药业等企业上市进程。
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加强专业服务平台建设。谋划和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加快黑龙江省中东部外向型星火产业带建设,抓好星火计划、富民强县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实施和园区、基地、龙头企业建设。
●深化贸旅牵动战略,加快沿边开放先导区建设
深入实施贸旅牵动战略,坚持对内与对外相结合,进口抓落地,出口抓加工,贸易抓转型,合作抓延伸,加快建设面向东北亚的进出口加工中心、商贸中心、物流中心、旅游中心和会展中心,做大外向型经济、流量经济。
大力发展跨境连锁加工。支持6个境外园区建设,鼓励境内企业赴俄扩大资源、能源和农业等领域投资,支持圣象、大自然、华宇、吉信等企业,壮大境外原材料和半成品加工供应基地。支持东宁中俄服装鞋帽城等境内加工基地建设,扩大半成品、成品加工出口。
双向、多边推进对外合作。放大绥芬河综合保税区功能,促进腹地外向型经济发展。扩大石油、木材、原煤进口和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提高加工贸易和服务贸易比重。深化对俄经贸科技合作,扩大与港台等地区和国家合作。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推进十大物流工程建设,抓好公路集装箱跨境运输,进一步畅通陆海联运大通道。加快源丰果蔬物流园区内陆口岸建设和“铁海联运”物流通道建设,提升物流质押监管服务中心功能,扩大融资监管服务业务。
在贸旅融合中壮大旅游经济。做大以镜泊湖为龙头、以雪乡为特色的旅游经济,完成镜泊小镇一期8.6平方公里、中期26平方公里总体规划,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快重点项目工程建设。大力推旅游名镇和旅游特色村建设。办好第五届镜泊湖旅游文化节和中国雪城旅游文化节,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突破60亿元、增长15%。
精心办好展会活动。完成国际会展中心和中俄文化交流中心建设。高质量办好第五届中国·牡丹江国际木业博览会、第五届中国·牡丹江(东宁)木耳节、第四届中俄名优商品展销会、第三届东北东部(12+1)市(州)区域合作圆桌会议和东宁机电产品展销会。
提升现代服务业。引进战略投资和品牌企业。加快服务外包产业园建设。积极发展连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营销方式,大力发展医疗保健、餐饮娱乐等消费服务业,不断拓展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加快建设区域性消费中心。
●深入开展“三实两创”活动,进一步提升政府执行力
以求实、务实、落实为标准,提升发展能力。完善落实干部政绩考评、工作督查、绩效奖惩和行政问责等机制。深化“两集中、三到位、三减少、两提高”行政审批改革,深入开展治庸治懒和“万人评百科”活动,拓展“12345”市长热线,启用民政“12349”便民服务热线。
以创新、创一流为目标,提升工作效能。进一步落实“科学决策、落实责任、勇于创新、奖罚分明”十六字原则,全面开展政府思想大解放、服务大提升行动。
以依法行政和廉洁从政为重点,提升政府形象。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联系。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高质量启动“六五”普法工作,推进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开展工作。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
●加快城乡统筹步伐,提升“三农”发展水平
壮大特色现代农业。以打造中国绿色有机食品之都为主线,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民收入“万元市”目标。提升农业产业化、品牌化。建立健全种养加各业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和相关制度,大力发展外向农业、城郊农业、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及劳务经济。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强化农技、农机、畜牧、金融、流通等领域的社会化服务。
加快城镇化、社区化。重点强化“五个带动”,继续抓好爱民区和宁安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重点推进城区8个乡镇城市化改革,重点在场(局)县共建上突破,与森工、农垦毗邻交叉的10个乡镇、190个村。统筹推进中心村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同步推进简政放权和强镇扩权。深入实施市本级财源振兴规划。
深化改革创新、维护农民利益。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流转市场,用好城乡土地增减挂钩政策。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综合解决农村资金短缺问题。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从城郊农民和城市农民工入手,配套推进户籍、土地、公共服务制度联动改革。
●以创建“三优文明城”为载体,加快生态宜居城市建设
进一步完善城市发展规划。启动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修编。落实“双增双减”原则。完善“三溪一河六湖”等15项重点工程规划。围绕拉开城市框架,抓好镜泊湖、牡丹峰、三道关旅游镇规划以及重点道路、重点园区规划。
加快城市基础建设。开工建设4条道路。加快西十一跨江桥、东四跨江桥二期建设。推进重点街路及重点基础设施景观改造,完善江南新区功能。市区新增公园绿地90公顷,高标准绿化居民小区30个。加快棚户区改造,全市完成棚改200万平方米,其中市区100万平方米,基本完成5000平方米以上棚户区改造。建设公租房3000套、廉租房2000套。实施天然气入市工程。开工建设林海水库主体工程。启动3万人以上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加快水系和大气污染治理。
推动城市管理整体提档。打造宁静、有序、靓丽城市。提高清雪、保洁标准,改善环卫工作条件,投入3000万元,加大裸土治理和清雪力度。实施废品集中交易、果菜批发、载重车辆和空车配货“四出城”。开通磨刀石、五林、海南三个乡镇公交线路,加快客运站和交通枢纽国际物流中心建设。开展“净空行动”,继续实施楼房“平改坡”。推动日常管理向江南新区、小区小巷、城乡结合部和出入口拓展。
推进可持续发展。坚持政策支持和强化监管并重,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加速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深入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延伸石化、煤化、精细化工、造纸四个循环经济产业链。加强重点污染源治理,强化生态功能区建设,新增治理水土流失30万亩,植树造林15万亩,让绿水青山成为牡丹江追赶跨越的不竭源泉。弘扬人民城市人民建的发展理念。以文明工程“五建”、人文精神“五进”、市民素养“五育”为载体,提高“窗口”部门、行业的服务水平及市民的整体素养,充分调动全市人民参与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全力打造城市新形象,营造城市新文化,展示城市新优势。
让全市人民共享城市发展新成果
始终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第一责任,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今年,在广泛征求全市各界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市政府将全力完成创业就业、社会保障、帮困救助、市民安居、改善交通、便民服务、爱心助学、城市建设管理八个方面29件利民实事,切实解决好社会高度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提高市民的幸福指数。
积极推动创业就业
把增加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筹集2亿元专项资金带动就业,投放1亿元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创业,全年实现5000个城乡劳动者成功创业,带动1.5万人实现就业。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新开发公益性岗位2000个,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消零。规范用工市场,保障工人权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争创省级、国家级创业型城市。
进一步强化社会保障
继续提高社会保障总体水平,全年投入五项社会保险金30亿元以上。以农民工、非公企业、个体工商户为重点推进社保扩面,年内五项保险新增参保5万人以上。为3.5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发放社保补贴、为2万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发放廉租住房补贴各6500万元。对低保、低收入人群实施一站式医疗救助。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城乡低保人员补贴分别提高10%。推进工伤保险市级统筹。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试点,新农合参合率保持在98%以上。做好爱民区城乡一体化省级养老保险试点争取工作,“新农保”覆盖率由40%提高到50%。对市区困难孤寡老人提供生活照料服务全覆盖。建设区(县)、街道、社区三级公共服务体系,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构建社会救助保障体系,加快养老体系建设和养老事业发展。做大“爱心救助基金”,加大救助力度,努力让困难群众生活有基本保障、无后顾之忧。
推动教育协调均衡发展
推行义务教育师资管理制度、投入保障机制和城乡统筹发展教育体制改革,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关注解决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入学问题,筹资1860万元,资助15200名家庭困难学生就学,完成十二中等5所市直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朝中等5所市直学校校舍改造。进一步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扩大优质教育共享面。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全市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31所,其中市区7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适应光伏等新兴产业和主导产业发展,调整专业设置,探索多元化、“订单式”办学模式,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市场化发展。启动江南新区学校建设规划。更加重视科技、人才事业发展,优化人力资源,构筑区域人才高地。推进地方与高校合作,共建满足发展需求的实用技术培训和研发基地。
提高群众健康水平
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配套改革。做好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编制核定工作,落实财政补助政策。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卫生机构。加快市中医院和二院建设,完成2个县级医院、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筹建江南品牌专科医院和康复中心。做好人口计生工作,强化优生优育优教,不断提高人口素质。
加快发展文化体育事业
加快东北亚文化交流中心城市建设步伐,积极申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力推进动漫产业集群项目园暨牡丹江文化创意产业园、中共六大暨绥芬河红色国际通道纪念馆、渤海书上京龙泉府遗址本体保护、中俄文化交流中心、书画院南迁等重点工程,搞好公共图书馆、艺术馆免费开放,承办好第21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牡丹江分会场工作,面向俄日韩等东北亚国家和地区开展多层次文化交流互访。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为全市居民小区配备健身器材1000件,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
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加大社会矛盾排查化解力度,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进一步完善联合接访机制,重心下移,力争把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进一步做好保供稳价工作,抓好重要商品产供销衔接和储备调节,积极实施“菜篮子”工程,确保市场供应;完善价格监测、预警制度,整顿市场价格秩序,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积极支持民族宗教工作。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推进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健全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食品安全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启动
应急指挥平台建设。支持驻军和武警部队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建立民兵预备役维稳处突、抗洪抢险、森林扑火等“六类应急队伍”,加强针对性训练演练,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食品药品市场监管,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加快公安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启动城市治安监控系统二期工程,深化公安体制改革,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继续开展“百日护游”、“平安雪城”活动,打造全省同等城市发案最少、破案率最高的最优治安环境,建设“平安牡丹江”。
4、佳木斯: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发展振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更是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进行了深入分析,确定了“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
“十二五”时期,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两区两带一城”和十项重点工程战略为引领,强化大项目带动、大企业引领、大产业集聚、大园区承载、大市场配套五大支撑。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创新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坚定不移推进结构调整,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坚定不移推进对外开放开发,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坚定不移推进城乡统筹,实现区域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定不移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的承载能力;坚定不移推进民生改善,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未来五年佳木斯发展一定会进入一个潜力释放期,一定是大有可为的五年,一定是发展更好更快的五年,一定会建设成为经济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环境更加优美、人民更加幸福的现代生态宜居城市。
“十二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比2010年翻一番。即到2015年,GDP达到1000亿元以上,人均达到37500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5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以上,累计达到2630亿左右。
各位代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牢牢抓住发展的主动权,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认清形势,发挥优势,抢抓机遇,锐意进取,着重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必须突出加快发展。作为后发达城市,加快发展是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佳木斯的崛起与振兴,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都需要加快发展,加快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只有加快发展,才能追赶发达城市,才能补偿历史欠账,才能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才能不断创造更多社会财富,不断为人民谋福祉。同时,加
快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是立足我市实际,充分发挥资源、人才、环境、区位、基础等优势,实现速度、质量和效益相统一的发展。
二是必须突出“两区两带一城”和十项重点工程发展战略。实践证明,“两区两带一城”和十项重点工程是市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成果,是在佳木斯发展实践中探索出的既符合中央和省委的精神,又符合佳木斯实际的科学发展之路;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引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个总体战略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一以贯之地抓下去。通过实实在在的项目生成,实实在在的产业发展,获得实实在在的经济总量增长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三是必须突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我市经济结构矛盾突出,一产和初加工产品比重大,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二产比重小,三产质量和效益不高,特别是缺乏大项目的支撑和大的产业集群。因此,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优存量;必须有产业龙头大项目落地作为牵动,做足增量;必须形成中小企业的规模效益,形成产业集群和聚集效应;必须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就业和提升经济综合实力;必须高度重视金融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增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四是必须提升城市的承载能力。以打造“三气一亮”的快乐型城市为目标,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改造老城、建设新区,产业拉动、东拓西优,景区带动、南融北展”总体发展思路,大力实施城市畅通工程,实现立体交通网络格局;大力实施住房保障工程,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大力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实现城镇发展的有效保障;大力提升城市的环境工程,使我市成为全省卫生最干净、秩序最规范、市容最整洁、景观最有特色,环境质量最优的城市。
五是必须突出共享改革成果。我市民生历史欠账较多,人民群众要求改善生活环境和质量,提高生活水平的愿望十分迫切。我们必须坚持“万物民为本、万事民为先”的理念,在发展中更加注重社会建设,扩大基本公共服务;更加注重民生工程,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全市人民充分享受改革发展成果,生活更加幸福,更加快乐,更加富有尊严。
关于2011年主要工作
2011年是“十二五”的第一年,也是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巩固“十一五”发展成果,为“十二五”规划起好步,开好局是今年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全会、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全市抓发展,重点抓产业,集中力量抓项目,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改善
民生,继续深入实施“两区两带一城”发展战略,全力打好十项重点工程攻坚战。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今年全市主要发展目标是:确保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0%,单位GDP综合耗能下降3.5%,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2%,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5%,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以上。
按照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推进以下八项工作。
(一)大力推进产业项目建设,支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举全市之力抓项目,深入开展“产业项目攻坚年”活动,加快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步伐。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确保实现300 亿元,增长30 %以上,力争超过350亿元,净增近100亿元。重点推进重大项目19项,全年开工建设投资亿元以上重点项目60个,完成产业项目投资120亿元。大力推进工业产业项目。装备制造业通过做大做强和裂变衍生项目,年底达到销售收入80亿元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项目,销售收入达到130亿元以上。新兴产业项目重点推进风电、生物质发电、核电、新材料和新型化工项目,到年底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00万千瓦,能源产业销售收入达到35亿元以上,材料和化工产业销售收入达到65亿元以上。区域资源开发利用重点推进和谋划一批利用俄方资源合作开发的重大项目,努力推动产业结构扩展和升级。大力推进以大通道建设为重点的基础设施项目。重点推进哈佳客运专线建设、佳木斯机场迁建立项审批、中俄同江铁路大桥开工、西北绕城高速公路等发展战略项目。大力推进高端服务业项目。推进国际农机具博览中心、佳天农产品交易市场、大世界改造、温州城三期等专业大市场、香格里拉等五星级酒店、大型超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及黑瞎子岛、四丰山、柳树岛综合开发建设。大力推进农田水利项目。重点推进临江、引汤、悦来、幸福、乌苏镇等灌区建设,加快三江灌区、松花江水利航电枢纽申报、开工建设进程,提高农业生产和保障能力。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各县(市)区和市直重点部门要组织25个以上招商小分队,开展冬季大招商,参加好第五届黑龙江冬季国际投资合作洽谈会等有关活动。全市国内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实现188.5亿元,增长30%;实际利用外资实现1.3亿元,增长15%。
(二)加快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聚集。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和紧迫任务。一是做大做优工业经济。围绕工业三年再翻番的目标,即到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达600亿元,2011年,全市工业实现销售收入365亿元,增长26%;实现增加值80亿元,增长20%;实现利税30亿元,增长20%。全市工业新增销售
收入75亿元。其中,培育新增长点新增销售收入32亿元;骨干企业增产增效新增销售收入35亿元;新进规模企业新增销售收入8亿元。推进企业扩张,加快工业产业成长。全年实施重点工业产业扩张改造52项,投资亿元以上33项,当年完成投资60亿元。推动机械制造、农副产品深加工、新材料及建材、新能源及传统能源、木材造纸、化工制药生物、煤化工等产业全面进步,工业产业实力大幅增强。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争取在重大新产品研发方面取得新突破。二是加快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以我省东部城市群和对俄贸易为基础,制定现代服务业发展实施规划,开拓各类专业市场,扩大服务种类,提升服务水平和档次,积极培育和发展信息、咨询、会展、创意等新兴服务业,努力扩大城乡及周边城市的需求,开拓城乡市场,推进沃尔玛城市综合体、温馨鸟商务会馆、永安集团商务酒店等项目开工,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15%以上。加强城镇市场监测和调控,进一步开拓农村消费品市场。积极做好“早餐工程试点城市”申报,争取成为全省地市级首批试点城市。大力培育现代物流集团,加快广源物流、天地华宇等重点企业发展,加快佳南浦东货运枢纽站、黑瞎子岛国际货运枢纽等物流园区建设。推进省级和市级8个旅游名镇建设,精心办好四大节会。接待海外旅游者15.8万人次,外汇旅游收入3697万美元,增长10%;接待国内游客277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1.4亿元人民币,增长15%。三是推进民营经济发展。以建设创业型城市为牵动,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制定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建立中小企业专项发展基金,健全发展中小企业考核奖励机制,强化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在政策、资金、项目、技术和人才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四是大力推进园区建设。把园区作为项目落地的载体和带动工业跨越发展的引擎,全力推进园区建设。继续加大力度推进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各县(市)区工业园区建设。集中建设高新区2平方公里农机产业园的基础设施,完成建设投资10亿元,建成标准厂房10栋。重点推进产业建设项目50个,完成产业项目投资10亿元,确保开工项目30个,高新区雏形基本形成,为创建国家级园区奠定基础。各县(市)区的工业园区要在项目落地同时,加大园区的扩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园区承接项目的良性发展,年底前园区建设发展要形成一定规模。
(三)着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以建设现代农业综合开发核心区为牵动,全面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一是提升粮食总产和品质。实施“百亿斤、千万亩”水稻发展规划,新发展水稻100万亩以上。推行规模化生产,对现有1000万亩规模化生产面积提升和规范的同时,各县(市)区继建1-2个10万亩以上的优势种植产业带。实施良种工程,建立水稻、大豆良种繁育基地。二是大幅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70个,培育示范典型35
个。新建农机合作社100个以上,向省申报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农机合作社175个。农机总动力达到300万千瓦,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89%。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标准体系和检测检验体系,种、养标准化水平分别达到80%和60%以上。三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启动“一城带六区”食品加工战略,建设以佳木斯食品加工城为轴心,以六个产业加工园区为支撑,辐射周边地区的经济区格局。引进和培育一批现代化养殖企业,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牧业产值实现62亿元,增长10%。2011年农业产业化销售收入达到225亿元,增长18.4%。推动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培训技能农民1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 35.5万人,创劳务收入23.4亿元。同时,积极培养农民市场意识,为农民搭建产品市场平台,搞好产销对接服务,从农产品终端市场入手,减少中间环节,把利润最大限度留给农民,促进农民增收。四是扎实推进新农村和小城镇建设。各县(市)区要通过典型引路,培育1—2个在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建设和产业发展等均衡发展好的试点,提升农村现代化的水平,并不断扩大新农村建设试点面。紧紧抓住与农垦、森工、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契机,把小城镇建设作为推进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已经列入“百镇建设工程”的黑瞎子岛、亮子河镇、新城镇等省级试点镇,要确保完成任务。着力抓好寒葱沟镇、鹤立镇等已经列为市级合作共建项目,带动建设一批农业重镇、商贸大镇、边贸强镇、旅游名镇,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
(四)进一步扩大沿边开放,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充分发挥我市对外开放得天独厚的优势,继续保持外贸稳定增长,对外贸易进出口完成35.05亿美元,增长15%以上。重点支持和培育外贸关联度较强30户出口生产加工企业,扩大出口规模和份额,促进外贸主体企业做大做强。推进口岸建设,由普通口岸向专业口岸转变,推动国际汽车直达客货运输线路延伸、国际集装箱航运开通,并利用江海联运“黄金水道”,进一步向日本、韩国等开放港口拓展。开通佳木斯—哈巴罗夫斯克国际空中航线。积极推进异地签证业务和异地办证边境游。积极开通佳木斯至大连、青岛、三亚等地的航线,加密佳木斯至上海、广州、北京的航线。加强边境管理的有效性,杜绝不利于地区友好的事件发生。加强和俄远东各城市的经贸、科技、文化、教育、体育等友好往来,形成互访机制,促进两个地区间的互补发展。全力推进100万吨电解铝、3万吨海绵钛、鲁能集团犹太自治州煤电一体化等利用俄资源项目建设。高水平举办好第二届中俄农机展,扩大规模,提高效益,总成交额力争达到10亿美元。开工建设我市在俄远东办事处和地方产品展示中心。重点建设黑瞎子岛对俄合作示范区、佳木斯高新区对俄园区、同江桥头经贸合作区和抚远沿边对俄合作示范区四大园区,积极推动同江、抚远、富锦木材加工园区提档升级,形成500万立方米的木材年加工能力。适时推动走
出去战略,启动同江在俄下列建立园区的项目。要进一步扩大和港、澳、台的经贸联系,并通过和美国、德国、意大利、韩国等国家的友好城市的建立,扩大交流合作。
(五)强化城市承载能力,推进城市建设提档升级。以“七城同创、三优共建”为牵动,实施“城市建设管理升级年”活动,突出抓好规划、建设、配套和综合管理,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启动市区生态安全规划设计,城市风貌和滨水景观规划设计,城市市政工程规划设计和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以市区松花江第二跨江大桥、悦来航电枢纽、航运新港建设和机场迁建启动为契机,继续按照“以路为纲,配套建设,坚持标准,一步到位”的原则,开工建设城区外环路;打通建设中环路;完善建设内环路,改造建设中环路内的区街巷道。加快推进“两区(四丰山、柳树岛)、四城(滨江、低碳、文化、香格里拉)、六镇(建国、四丰、敖其、长发、江口、望江)”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辐射力和吸引力。组织制定市区供热运行管理规划实施方案,力争国电2台35万千瓦供热机组项目今年开工。完成国电调峰锅炉、华电直排水提热热源系统和达尔凯调峰锅炉完善等热源建设,加快供热管网改造力度,彻底取消供热管网区域内小锅炉。提高供热企业的服务水平,提高政府对供热企业的监管能力。进一步协调天然气气量和用户普及率的关系,探索各种方式提高气源的供给能力,提高天然气应急供气能力。加快城市供水管网区域内自备井的清除力度,实现大网供水,保护水资源,确保饮水卫生安全。实施将城市所有向内河排放的污水全部截流工程,提高建成区内排水管网普及率。深入实施住房保障工程,按照“高端引领,中端扩展,低端保障”的思路,棚户区改造200万平方米,农村泥草房改造8211户。结合文明示范社区建设,启动旧小区综合整治改造;结合物业管理升级,实施楼房保温和平改坡工程。新建廉租住房实物配租3950套。加大园林城建设力度,全面推进“道路、绿带、公园、水系”等绿化建设。深入实施环境质量提升工程,加大对水域、大气、噪音等污染的监控和综合整治,努力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继续推进“三废”和“十小”出城力度,有效解决居民区污染问题。深入实施市容环境卫生升级工程,推进环卫清雪运行市场化机制,加大建筑残土和装修垃圾的清运整治力度并建立长效机制,彻底解决街路绿带超高土和硬覆盖不足问题。进一步规范整治交通秩序,合理设置停车场和停车位。进一步完善12319服务热线,规范各类经营活动,促进行为遵章有序。进一步严厉打击在城市建设拆迁中突击违建,索要高价影响民心工程的行为,打造更加洁净、有序、优美的城市环境。完善各项工程“规、建、验、管”衔接机制。进一步强化耕地保护制度,大力实施集约和节约用地,不断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六)着力推进社会事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突出抓好群众关心的民
生大事。新增城镇就业6.9万人,加大对零就业家庭、残疾人等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力度。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培育城乡创业成功者3000人,拉动就业3万人。抓好城镇个体劳动者、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人员参保缴费。做好新农保试点的总结验收并扩大试点范围。启动城乡社区示范工程,抓好区域性敬老院和五保家园建设,不断提高集中供养能力。低保补贴发放标准每人每月由221元提高到241元。认真落实好困难家庭、居民和特殊人群的子女上学、住房、供暖、供气、供水等各项救助、补贴政策。继续推进精神病人福利院二期工程、儿救中心等重点社会福利项目的建设。做好第五批9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的整村推进工作,实现全市28791名贫困人口脱贫目标。新增1322户廉租住房资金补贴。进一步开展城市“一帮一”扶贫解困、红十字扶危济困等活动,推动慈善事业发展,激发市民仁爱之心,形成仁爱慈善的城市风气。实施学前三年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公办幼儿园的新建、改扩建工程。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完成市特殊学校改扩建任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力支持佳木斯大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申办工作,抓好博物馆异地新建项目,做好电台、电视台编播设备试运行。以“快乐舞步”为切入点,推动城乡全民健身工程,探索重振冰雪体育强市有效途径。加大对城市各类文化的挖掘和展示,加快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增建乡镇综合文化站15个以上,全力办好佳木斯全国图书博览会。积极探索医疗改革的有效办法,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继续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公积金缴费比例,由8%提高到10%。加强国防动员、人防工作,切实增强民族宗教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重视发展老龄、妇女儿童和残疾人事业,注重人口生育质量。认真落实“米袋子”、“菜篮子”和“油瓶子”行政首长负责制,抓好每个环节,确保米面油和蔬菜食品的有效供给,规范价格调节基金,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到56.8万亩。着力强化食品安全和质量的监管,确保城乡居民吃上放心食品,形成食品安全放心的城市形象。树立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意识,维护社会安全稳定,认真接待处理群众来信来访,体察民情,妥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切实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责任到位,监督到位,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强化应急救援管理,做好防灾、抗灾、减灾工作,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继续以高压态势从速从重从严打击各类犯罪,推进“平安佳木斯”建设。
(七)探索破解发展难题,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努力破解资金少、土地紧、运输难等发展瓶颈。拓宽融资渠道和方式。通过引导企业规范运营、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城镇土地整理、特许经营权经营、资产置换活化等方式扩大与金融机构合作、扩大国有和民营资本的进入,实现经济发展的有效支撑。提高商业
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对企业的服务指导力度,确保完成开行棚户区改造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贷款11亿元,确保全市8家商业银行支持重点项目、中小企业,城市建设全年新增贷款100亿元,力争全年投放农业贷款达到120亿元。推动银企合作,防控资金外流,为企业发展提供融资保障。整合政府有效资产,继续开展城投债券融资业务。进一步优化整合市城投公司资产,规范运行,启动上市各项工作。净地出让,经营性用地和工业用地招拍挂率实现100%,土地出让金、年租金、矿产资源补偿费等应收尽收。探索破解运输瓶颈,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铁路、公路等部门的支持,缓解企业产品运出难问题。认真研究有关政策,争取获得国家更大的建设用地指标支持,为经济发展和大项目落地提供充分的用地保障,重点做好哈佳铁路、高新区及县(市)区工业园区的重大项目征地、供地工作。进一步深化改革,积极探索教、文、体、卫等事业单位改革有效方式;加快县(市)区事业单位改革步伐。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积极探索土地股权融资新模式;建立完善林权制度改革配套措施,探索林业经营组织形式。抓住汤原列入国家实施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的契机,强化森林保护与资源培育。
(八)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效率。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我们必须牢记使命,认真履行好人民赋予的权利,心无旁骛,勤奋工作,努力建设勤政、为民、务实、高效、廉洁的政府。一是勇于面对挑战。着力解决发展所面临的各种复杂问题和矛盾,在继续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基础上,进一步激发为了发展寝食难安的忘我工作激情;进一步增强不甘人后、奋起直追的志气;进一步坚定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必胜信心。要在加快“两区两带一城”和十项重点工程建设的实践中,敢于触及矛盾,敢于直面问题和困难,解放思想,创造性地解决好各种难题。二是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能和执政水平,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公信力。各级政府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学习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深入实际,掌握实情。坚持讲真话、实话、短话、管用的话,以实实在在的实绩取信于民。要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把主要精力放在抓落实上,把心思放在干事业上,把本领用在促进发展上。进一步推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坚决做到失职必纠,渎职必查,维护政令畅通。三是切实推进依法行政。深入贯彻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文件精神,实施科学、民主、理性的政府决策,使决策更加符合实际,经得起检验。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强化行政问责,坚决纠正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努力做到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大力支持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认真办好人大代表的议案、建议、批评、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广
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意见。高度重视司法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四是建设廉洁政府。要认真抓好“一岗双责”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做到业务工作和廉政建设两手抓、两手硬、两手都能抓好。全力推进政府资源交易平台建设,提高行政审批公开的一站式服务水平,实现政府阳光采购、产权阳光交易,工程阳光招投标,提高政府办公透明度。启动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实现政府系统网络办公,文件网上传输和审批。加快市办公中心置换建设,实行集中办公,降低行政成本。进一步加强行政效能监察,严肃查处各类案件。狠抓增收节支,进一步健全非税收入管理机制,推行综合预算,规范行政职能和非税收入收缴管理体制,实行标准公开,统一收费。优化支出结构,集中资金干大事,把有限的资金用到结构调整上,用到人民生活改善上,用到社会事业发展上。
5、大庆:
“十二五”是大庆打牢发展基础的全面推进期,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攻坚决胜期。我们必须认清形势,明确责任,忠诚使命,开拓进取,努力构筑新优势、创造新生活。
新的阶段,我们要倍加珍惜机遇潜力。国家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可利用争取的政策环境更好;省里全力推进“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扩张升级“十大产业”,可承接拓展的产业空间更大;中油集团加快建设“五大基地”,支持石化延伸增值,保障地方企业原料需求,可吃配加工的下游领域更宽;原油继续保持4000万吨稳产,中俄原油管道全线输油,地企形成强大合力,可依托的发展根基更实;120万吨乙烯改扩建、30万吨聚丙烯二期、沃尔沃乘用车生产基地等一批龙头项目将建成投产,可催生释放的内在动力更强。这都需要我们牢牢把握战略机遇,深挖多方潜力,发挥综合优势,不断夯实发展基础。
“十二五”期间,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七届九次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提前五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让发展基础更坚实,让人民生活更幸福”的奋斗目标,全面实施“一二三四五”发展战略,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整体改善民生全面加强社会建设,统筹推动城乡发展加快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力加快大庆科学和谐跨越发展。按照市委七届九次全会提出的要求,未来五年重点完成五大战略任务:——创建百年油田。坚持“发展共谋、责任共担、城乡共建、稳定共抓”方针,支持油田“增资源、保稳产、转方式、夯基础、提效益”,到2015年,实现原油高效益、可持续、有保障的4000万吨稳产。支持天然气勘探开发,力争油气当量稳中有升。支持多种经营、多业突破,未上市业务经营收入达到800亿元。支持开发国际市场,实现海外业务跨越发展,经营收入达到400亿元。支持和谐示范矿区建设,一年见成效、三年大改观、五年基本建成,百年油田建设再创新辉煌。
——壮大接续产业。围绕打造“5个销售收入超千亿的集群产业和10个销售收入超百亿的支柱产业”战略,推动石油化工、商贸流通两个销售收入已超千亿元产业实现倍增,分别达到2000亿元以上;做大油化装备、新兴装备,推动现代装备产业销售收入超千亿;突破发展汽车产业,加快形成整车生产和关联配套能力,实现汽车制造业销售收入超千亿;农产品深加工、新材料、新能源、建筑安装、旅游、电子信息、服务外包、生物工程、文化创意、现代物流10个产业销售收入分别实现超百亿。三次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绿色低碳理念充分体现,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建立。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比2010年翻一番,非油经济比重达到60%,基本实现经济转型。
——打造宜居城市。坚持“生态、自然、现代、宜居”的城市建设理念,加快城市现代化步伐,基本实现城市转型,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全面拉开城市框架,构建主城区核心组群、四县卫星组团、中心镇特色组团梯次衔接的现代城市布局体系。推进新城开发旧城改造,老区提升功能补位,集中建设配套完备的现代城市功能体系。增加航线航点开通国际航班,建成东西城铁路枢纽,开通城际列车,升级高速公路,畅通市区交通,完善农村路网,建成外通内畅的现代城市交通体系。实施植树、复草、治水、净气、降噪工程,建设防护林带,恢复草原植被,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5%,打造健康完整的现代城市生态体系。巩固“三城”创建成果,健全“四级”城管体制,落实“五化”机制,建立高效运行的现代城市管理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着眼实现农村全面小康,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整体提升农村现代化水平。发展现代农业,巩固提升百亿斤粮食产能,畜牧业占农业比重达到60%,棚室规模达到30万栋以上,建成东北地区最大的蔬菜生产供应基地。建设现代农村,改造升级乡村道路1500公里,基本建成新型农村电网,全面普及自来水、有线电视、互联网,城关镇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率达到80%以上,绿化村屯800个,完成造林70万亩。培养现代农民,提高文化、技术、健康、文明等综合素质,增强创业创收和经营管理能力,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作用。
——构建和谐大庆。满足基本民生,建设小康民生,发展现代民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达到35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达到16000元。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前五年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提高医疗卫生水平,建立起覆盖城乡、优质便民的医疗服务体系。积
第二篇:政府工作报告及十二五规划
鄂尔多斯两会闭幕 市长云光中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2月12日在鄂尔多斯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
会议上的讲话 鄂尔多斯市市长 云光中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连同《鄂尔多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们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工作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市人民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各项方针政策及战略部署,认真执行人民代表大会各项决议,精心组织实施“两大战略”,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圆满完成了“十一五”各项目标任务,开创了鄂尔多斯科学发展新局面,成为全国改革开放30年十八个典型地区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五个典型城市之一。
——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地区生产总值相继跨越千亿元、两千亿元大关,2010年达到2643亿元,五年累计创造地区生产总值8490亿元,是“十五”期间的5.2倍,年
均增长23.4%;人均GDP 由4600美元增加到20800美元。财政总收入538.2亿元,五年累计完成1515.7亿元,是“十五”时期的7.4倍,年均增长42%。东胜区、准格尔旗和伊金霍洛旗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98亿元,五年累计完成6033亿元,是“十五”时期的6.5倍。主要经济指标全区领先,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国地级市前20位。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2.7:60.2:37.1。国家战略性绿色能源和新型化工基地建设初具规模,煤化工、天然气化工、氯碱化工产能突破千万吨。汽车、煤机、陶瓷、多晶硅、太阳能发电等非煤产业蓬勃发展,金融、物流、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快速成长,产业多元、产业延伸、产业升级取得实质性进展。
——城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大见成效,东胜新区建设与旧城改造协调推进,康巴什新区与阿镇呈现一体化发展态势,市府搬迁入驻康巴什新区,城市体量快速做大,功能加速完善,品位不断提升。全市城镇建成区面积由138平方公里拓展到243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70%,较“十五”末提高15.6个百分点。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5年的11025元增加到25205元,年均实际增长1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4601元增加到8756元,年均实际增长
13.7%。以免费基础教育、基本医疗和养老保险、城乡低保为重点,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主要社会保障指标进入全国地级市前列,人民生活更加宽裕。
五年来,我们坚持工业主导战略,大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构筑起了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产业体系。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全力保持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02.5亿元增加到1139亿元,年均增长27.1%。重点工业园区产业集聚效应开始显现,形成了“一圈一带”的工业发展布局。煤炭、电力、化工等优势特色产业呈现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态势,伊泰和神华煤制油、亿利PVC、鄂绒大化肥、久泰甲醇等重大项目建成投产,新增煤炭产能2.2亿吨、电力装机809万千瓦、化工产品产量633万吨。华泰乘用车、清洁发动机、自动变速器和精功重载汽车投产下线,陶瓷、多晶硅产业形成现实生产能力。开工建设了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园区、阿康物流园区、东胜金融广场等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成陵、响沙湾旅游区成为自治区首批国家5A级景区。积极培育汽车、商品房、健身休闲等消费热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51.7亿元增加到380亿元,年均增长20%。
五年来,我们着力解决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矛盾,集中打造中心城区,形成了现代化城市框架和特色城镇体系。按照“建设百年鄂尔多斯、打造百万人口城市”的目标和定
位,对中心城区进行了高标准、大力度的改造和建设,累计完成旧城拆迁765.4万平方米,新建各类建筑面积6500万平方米。东胜铁西一期、二期开发基本完成,三期建设正在推进;康巴什新区建设初具规模,一大批公共设施投入使用,乌兰木伦湖南岸高层区和北区开发建设全面启动,人气和商气加快聚集。按照生态宜居的理念,组织实施了乌兰木伦湖整治、东胜“三川三园”建设等城市重点生态治理工程,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全力推进中小城镇“三年大建设、三年大变样”工程,旗府所在地和产业重镇产业集聚能力和人口吸纳能力显著增强,五年转移农村牧区人口41.7万人。五年来,我们坚持城乡统筹,以沿河为主战场,集中建设新农村新牧区,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牧区生产生活条件。制定并组织实施了农村牧区“三区”发展规划,各功能区建设全面推进。沿河现代农牧业基地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建和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基地150万亩、设施农业基地4.6万亩,粮食产量达到28.5亿斤。沿河百万只肉羊、肉牛养殖基地和现代高效畜牧业示范户建设稳步推进,牲畜头数稳定在1260万头只左右。大力实施农牧业“种子工程”,加强牲畜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大面积推广模式化种养等先进技术,农牧业生产的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提升。产业化经营迈出重大步伐,新培育龙头企业195家。扎实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规划建设了18个精品移民小区。集中开展村容村貌整治,解决了1.3万户农牧民住新居问题。
五年来,我们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大规模推进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构建起了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组织实施了引黄供水、水权臵换、蓄滞洪区和水源地建设等供水工程,新增供水能力1.5亿立方米,加固黄河堤防386公里。公路建设正在迈向高等级化,109、呼准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沿黄、兰嘎等一级公路开工建设,新增高等级公路800公里,公路通车总里程1.7万公里。加快建设“三横四纵”铁路网,呼准、东乌、包西等铁路建成通车,沿河、南部、巴准铁路开工建设,新增铁路911公里,铁路运营总里程1208公里。鄂尔多斯机场建成投用,通航城市达到25个,立体化交通体系基本形成。大力推进电力外送通道和区域供电网络建设与改造,旗区和重点工业园区实现220千伏主供电。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建成生态自然恢复区2.13万平方公里,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全市森林覆盖率和植被覆盖度分别由16%、70%提高到23%和75%。节能减排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了地方煤矿技改三年攻坚任务,淘汰落后产能4164万吨,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万元GDP能耗下降27.13%,削减烟粉尘68万吨、二氧化硫32万吨,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
五年来,我们坚持改革开放,积极构建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完成了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以全员聘用制为主的事业单位改革稳步推进。农村牧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启动。财税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市国资公司进一步发展壮大,组建了市水务、物流、交通建设投资公司和市资本有限公司,有效解决了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和管理问题。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组建了鄂尔多斯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完成了农村信用社改革,新设立村镇银行6家、小额贷款公司74家。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迸发,非国有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达到60%以上,经济自主增长机制正在形成。对外开放成效显著,与神华集团、上海华谊、中煤、兖矿、奇瑞等企业合作建设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累计引进国内(区外)资金1584.6亿元,年均增长10.6%;实际利用外资42.5亿美元,年均增长16%。
五年来,我们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快构筑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率先推行12年免费教育,全面启动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工程,新建、改扩建中小学119所、幼儿园32所,市一中、市二中搬迁新校区,市职业学院、内大鄂尔多斯学院建成招生,市职业教育园区建成投用,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着力推进科技创新,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低碳谷等开工建设,建成国家和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企业研发中心7个、企业重点实验室2家,我市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市”,成为全国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之一。人才工作进一步加强,累计引进硕士以上研究生1000多人,副高以上专业技术人才800多人。加快构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市中心医院、蒙医研究所新住院大楼投入使用,鄂尔多斯医院开工建设,新建标准化乡镇卫生院107个、嘎查村卫生室76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4个,医疗服务水平大幅提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基层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实现药品“零差价”销售。国家卫生城市创建通过技术评估,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明显加强,建成了鄂尔多斯大剧院、文化艺术中心等一批公共文化设施,基层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国土资源、人口和计划生育、妇女儿童、统计、气象、档案、外事等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新成就。
五年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构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人民群众。全市各级财政累计投入362.9亿元,组织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民生工程。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城镇累计新增就业11.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就业培训力度加大,对鄂尔多斯籍高考落榜生和退伍军人实行了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社会保障
水平进一步提高,在落实国家增资政策的基础上,连续三年为企业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发100元生活补贴。在全区率先启动了覆盖城乡的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养老金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450元和260元。医疗保险大力度推进,启动实施城镇无业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190元,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农牧民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分别达到22万元、10万元和8万元。高度关注低收入群体生活,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400元和280元,“五保”和孤儿集中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6000元和12000元。加大扶贫济困力度,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组织实施了大规模的保障性安居工程,累计建成保障性住房682万平方米,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到38.3平方米和33平方米。
五年来,我们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积极创新社会管理,着力打造“阳光”政府。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组织实施了民族文化建设、城市形象塑造、市民素质提升“三大工程”,社会整体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在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中我市名列第10位。成功举办了全区两个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第十一届亚洲艺术节和首届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大会等一系列重大活动,扩大了鄂尔多斯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深入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五五”普法教育全面完成。民族宗教工作进一步加强。国防后备力量
建设和“双拥”工作取得新成效,进入全国双拥模范城市行列。大力推进“平安鄂尔多斯”建设,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我市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最安全城市”,成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之一。全市上下呈现出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坚持依法行政,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监督。组建了城市公共事务管理局,推动了公正、文明执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幅削减行政性审批和收费事项,成立了市政务服务中心,建成市旗乡三级电子政务专网,行政效率明显提高。完善重大决策程序,出台了建设“阳光”政府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实行行政问责制,确保了重大决策部署的有效落实。积极推进政务公开,设立市长热线,推行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机制,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严格执行“三重一大”若干规定,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成效。
刚刚过去的201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形势,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着力破解影响和制约全市整体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9.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3.1%,财政总收入增长47.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增长47.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5%,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各项重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特别是民生工作取得了新突破,全市财政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投入达到140.3亿元,市委、市政府承诺为群众办的20件实事全部落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5.2%和12.2%。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们全面完成了市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一五”划上了圆满句号。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我市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积极探索鄂尔多斯改革发展新路径、新模式的五年,也是地区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社会事业发展最好、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五年中,我们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全力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提升了在复杂环境中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我们有效化解前进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战胜了黄河溃堤等重大自然灾害,增强了攻坚克难的能力;我们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全力支援国家抗击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玉树抗震救灾行动,扎实开展对口支援兴安盟工作,在服务国家和自治区发展大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五年的成就,为率先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打下了具有决定意义的基础,使鄂尔多斯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这是市委统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市几大班子和衷共济、全力配合的结果,更是全市广大
干部群众团结一致、开拓进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向全市各族人民,向所有参与、关心和支持鄂尔多斯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五年来的实践,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市情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也为我市实现新一轮大发展、大繁荣积累了宝贵经验。这就是:必须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推动工作的行动指南、克难制胜的根本方法和造福百姓的价值追求,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既抓发展,又抓稳定,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必须立足发展还不充分这一基本市情,紧抓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不松劲,不断壮大经济实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进一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必须牢固树立在全国发展大格局中谋划鄂尔多斯发展的理念,将国家政策、市场需求和地区优势相结合,抢抓各种战略机遇,不断赢得发展的主动权;必须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不断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把激活内力与借助外力结合起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撑;必须始终坚持项目第一抓手,统筹推进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重大项目建设,用项目提升优势、增强实力、推动协调发展;必须坚持执政为民、富民优先,把发展经济与造福百姓统一起来,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发展成果最大程度地惠及人民群众。
尽管近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不充分的基本市情还没有根本改变,与发达地区相比,与中央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新要求相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软硬条件、发展的层次和水平、发展的方式还有很大差距和不足,主要是: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还没有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格局;工业仍处在打基础、扩总量阶段,产业链条短、结构单一,服务业发展滞后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还没有形成一、二、三产协同带动的格局;资源要素投入过大,科研基础薄弱、高层次人才紧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仍很突出,远没有形成科技、人才、管理等高端要素支撑发展的格局;粗放发展方式还未根本扭转,节能和环境容量指标约束加大,特别是水资源支撑不足,尚没有形成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格局;城乡之间、行业之间收入差距较大,物价整体水平较高,部分群众生活还很困难,还没有形成居民收入与经济协调增长的格局。我们必须承担起历史使命,抢抓历史机遇,毫不动摇地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不断开创更好更快发展的新局面。
二、“十二五”时期主要任务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加快推进富民强市进程、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根据市委二届十次全委会精神和市委
《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十二五”时期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因应新形势、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市为主旨,深入实施“结构转型、创新强市”、“城乡统筹、集约发展”战略,加快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率先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主要预期目标是: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以上,财政收入增长15%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年均增长13%以上,收入水平进入全国地级市前列。产业转型升级取得突破性进展,现代煤化工体系基本形成,非煤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现代服务业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原煤生产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下降到1/3以下,非煤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70%以上。建成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中心城区功能更加完善,农村牧区面貌显著改善,初步构建起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各项节能减排控制指标达到自治区要求。基本公共服务达到沿海发达地区水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3.54‰以内。
这些目标,是我市新时期、新阶段面临的新任务,是全市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把握我市正处于发展态势上升期、结构转型关键期和跨越发展机遇期的阶段性特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大力推进五个方面工作:
(一)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争创地区科学发展新优势。坚持“循环、清洁、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构筑以能源化工产业为主导、先进装备制造业为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建设沿黄沿线经济带,促进地区产业集中、集约、集群化发展。一是加快优势特色产业升级提质。围绕建设国家现代化煤炭大基地,对全市煤炭产业进行科学规划,合理控制产能,推进洗选配运一体化发展,突出装备现代化、信息化和生产规模化、集约化,进一步提升科技水平、安全水平和综合生产效益,构建资源利用率高、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煤炭工业体系。到2015年,全市地方煤矿开发主体控制在50个左右,煤炭产能控制在5.5亿吨左右,回采率和洗选率达到75%。加快电力工业绿色升级,优化电源点布局,大力发展大容量、高参数燃煤机组,推进热电联产。全市电力总装机容量达到2225万千瓦,其中可再生能源发电比重提高到10%以上。大力发展煤层气和天然气工业,重点向民用、工业燃料、发
电、化工等综合利用领域拓展,力争煤层气抽采能力达到1亿立方米,天然气产能达到240亿立方米。二是加快构筑现代煤化工产业。以战略能源、清洁能源、化工材料为主攻方向,进一步扩大煤制油生产规模,大力发展煤制天然气,积极推动煤制二甲醚、烯烃、乙二醇等项目建设,形成有绝对竞争力的油、气、肥、醚、烃等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全市煤制油生产规模达到500万吨,煤制气达到100亿立方米。三是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依托东胜、康巴什、阿镇装备制造园区,重点打造以汽车制造、煤机化机制造和新能源装备为重点的制造业板块。汽车生产规模达到50万辆,零部件本地化率达到40%以上。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装备生产规模达到1000兆瓦。汽车等装备制造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10%以上,建设区域性先进装备制造业中心。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发展PVC、氧化铝、陶瓷、多晶硅、光伏等产业。PVC、氧化铝生产规模分别达到300万吨和200万吨,陶瓷生产线达到200条,打造西北地区陶瓷建材基地。四是大力发展金融、物流、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集中打造东胜、康巴什金融广场、阿康物流园区、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园区和国际赛车城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进一步提升成陵、响沙湾等旅游景区服务水平,大力发展汽车赛事、体育健身、度假休闲等产业,打造区域性高端服务业中心。贯彻落实扩大内需政策,强化政府作为和引导,完善市
场服务体系,优化消费环境,培育消费热点,切实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到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50亿元,年均增长17.4%,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2%以上。
(二)扎实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开创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局面。全面落实自治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建设方案,深化改革,优化布局,创新制度,争取到2015年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制度框架。一是大力推进中心城区建设。坚持提质与扩容并重,改造与建设同步,加快东胜区建设改造,进一步做大体量,集聚高端要素,率先形成现代化大城市规模。全力推进阿康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区域管理一体化发展,快速集聚人气、商气,打造生态型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城区。二是加快旗府所在地和产业重镇建设。集中打造树林召、薛家湾两个副中心城市,提升锡尼、乌兰、嘎鲁图、敖勒召其和上海庙等重点城镇发展水平,增强综合承载能力、集聚吸纳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吸纳转移农牧民15万人,城镇化率提高到75%以上。三是加快建设新农村新牧区。按照农村牧区“三区”发展规划,坚持大集中小集聚,切实搞好新农村新牧区规划建设,进一步优化村庄布局,推进村庄整合,集中打造现代化新村庄,切实改善农村牧区生产生活条件。统筹配臵城乡教育、科技、医疗、文化、体育等社会资源,形成城乡
一体化、均等化、普惠型的公共服务体系。四是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坚持投入集约化、耕作机械化、经营产业化、管理信息化,加快建设沿河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百万肉羊基地和无定河肉牛基地,推动现代农牧业区域模块化发展。到2015年,全市现代农业基地总规模达到350万亩。发展公司化、品牌化农牧业,围绕肉羊、肉牛、蔬菜、螺旋藻、林沙等重点产业,积极培育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专业种养大户、龙头企业等新型市场主体,打造“绿色食品”产业基地。五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继续推行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政策,抓好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促进生态自然修复;推进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构建生态文明新格局。到201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6%。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区域发展综合保障能力。做好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加快推进重大供水工程建设,启动跨区域水权臵换工程和水沙臵换工程,建设优质安全的供水网络体系,五年新增供水能力3.5亿立方米。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部打通交通出口,完成旗区之间高等级公路联接工程,加强高速重载运煤通道建设,加快构建连接园区、贯通旗区、连通周边的高等级交通运输网络。加快“三横四纵”铁路网建设,完善网络,开辟通道,全市铁路运营里程达到3800公里。完成鄂尔多斯机场改扩建工程,优化和加密航线,争取开辟国际航线。完善电网布局,规划
建设特高压电力外输通道,建成国家电力外输通道汇流站。全市电力外送能力达到1200万千瓦以上。规划建设至京津唐等地的化工产品外输管网,开辟新的运输通道。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建立覆盖全市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实现行政村通宽带目标。
(四)深入实施科技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努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一是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体系。加大财政、企业和社会投入,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推动、产学研结合的开放性区域创新体系。依托鄂尔多斯低碳谷、中科院大科学装臵等重大项目,推进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创新,重点在煤炭清洁转化、高端化工、新能源、生物医药、精品纺织、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引进、攻克一批核心技术,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强与国内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合作,建设一批国家和自治区级科技创新基地。到2015年,全市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到1.5%以上,力争煤化工、汽车等每个主导产业投入3至5亿元建设研发基地。二是加强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实施10万英才培养引进计划。全力抓好党政人才、高端科研人才、企业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社会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加强本土人才尤其是产业工人培养,满足产业发展需求。三是实施品牌带动战略。优化发展环境,支持企业争创名牌,发挥品牌带动效应,鼓励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企业做大做强,提升鄂尔多斯产品的知
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四是创新开放合作方式。主动融入呼包鄂城市群、自治区西部经济区、呼包银经济带和蒙陕宁国家能源化工“金三角”,积极对接京津冀、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市场,拓展我市能源、化工、纺织等产品市场空间,有效承接先进地区产业转移,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扎实做好对口支援兴安盟工作。
(五)切实加强以民生为主的社会建设,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坚持富民与强市并重、富民优先,更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全市各级财政每年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资金要达到总支出的55%以上。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作为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千方百计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努力实现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力争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进入全国地级市前列。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落实国家和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将学前教育纳入财政保障范围,用3年时间全面普及鄂尔多斯籍学生15年免费教育。大力发展民族教育,积极发展高等教育,鼓励和扶持民办教育,优化发展特殊教育,加大职业教育学科和实训基地建设力度,努力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构建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的教育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加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每个旗区至少要打造一所标准化二级甲等医院,实现嘎
查村标准化卫生室和社区标准化卫生站全覆盖。加强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文化惠民活动,进一步繁荣城乡文化事业,打造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以申办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为契机,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努力实现充分就业。降低创业门槛,优化创业环境,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就业激励机制和援助制度,着力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农村牧区转移进城人员、城镇下岗职工以及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力争实现鄂尔多斯籍大学生全部就业。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水平,实现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同城待遇。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困难救助等制度体系,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保障低收入和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加大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推进棚户区改造、农村牧区危旧房改造,加快构建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切实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积极创新社会管理,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巩固和提升全国最安全城市创建水平。深入推进“食品安全城市”创建活动,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努力让群众吃上安全放心的食品。加强国防预备役、民兵后备力量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扎实做好双拥工作。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全力做好经济社会领域的各项工作。
三、2011年重点工作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意义十分重大。今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6%,达到31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达到1400亿元;财政收入增长24.5%,达到670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5.5%,达到30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达到28734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达到9894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6%,完成2100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4%左右,亿元生产总值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0.055以内,节能节水减排指标完成自治区下达的任务。
具体我们将着力推进八项重点工作:
(一)全力抓好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强化抓项目建设就是抓科学发展、抓转型升级的理念,年内全市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52项,其中10亿元以上117项。
一是抓好优势特色产业重大项目建设。统筹安排在建和已批拟建煤炭生产项目建设时序,严格煤炭生产项目产能核定,全年煤炭产能控制在5亿吨以内。全面完成煤炭资源二次整合,启动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力争2至3年内形成3个5000万吨级以上煤炭企业集团,实现煤炭产业更高层次的集中集约发展。进一步优化全市电源点布局和电网结构,积极推进上海庙煤矸石电厂等项目建设,建设一批特大型电站
群。集中力量推进煤化工产业重点项目,在已建成两条煤制油生产线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做好伊泰360万吨、神华216万吨煤制油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开工建设。加快推进汇能2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项目建设,争取神华煤制气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全力推进煤制大化肥、二甲醚、甲醇精深加工项目,加快中煤350万吨大化肥等项目建设进度,争取中天合创300万吨二甲醚、蒙大50万吨烯烃、中电投100万吨烯烃、上海庙100万吨乙二醇等项目开工建设,培育千万吨级化工产业基地。
二是抓好非资源型产业重大项目建设。全力抓好装备制造业项目,力促华泰15万辆轿车项目上半年投产,加快奇瑞30万辆乘用车项目建设进度,全力推进精功、中兴等汽车制造项目达产达效;新开工建设兰德重工1.5万辆矿用自卸车、奔驰3000辆商务车等项目。加快汽车产业配套项目建设,提高汽车配件本土化率。加快中煤节能设备和煤矿洗选设备制造、久和能源风电整机等项目建设,打造煤机、化机等制造业板块。积极构筑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确保国电3000吨多晶硅项目投产,新开工鄂绒二期2500吨多晶硅项目。全力推进尚德5G、中盛3G太阳能电池系列项目落地实施。加快万捷30万台上网本和终端产品项目建设,引进世纪互联等企业,启动云计算服务产业园区建设,力争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上有实质性突破。加快氧化铝项目建设,争取
鑫恒集团120万吨、东方希望100万吨氧化铝项目开工建设。推进PVC产业向异型材料、改性材料、汽车用塑料等高端产品进军,新开工东方希望40万吨、鄂绒40万吨PVC等项目。加快引进陶瓷薄板砖和日用瓷生产项目,力争新上陶瓷生产线50条。以鄂绒纺织园区整体搬迁为契机,强化研发力量,提高科技含量,进一步提升鄂尔多斯羊绒产业品牌效应,扩大市场占有率。
三是抓好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积极做好全市现代服务业行业发展专项规划的编制和项目落地工作。加快东胜金融广场和康巴什新区金融服务中心建设,争取乌海、内蒙古银行和兴业、光大等股份制商业银行入驻我市。推动企业上市,增强地区融资能力。进一步完善阿康等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全力推进重大物流项目建设,引进一批第三方大型物流企业,尽快形成物流产业的集聚效应。加快推进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园、蒙古源流影视城等文化产业项目,全力打造好“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活动品牌。加快沿黄河旅游风光带建设,提升旅游景区服务水平,把我市打造成全国旅游目的地之一。努力开拓消费领域,在保持房地产、汽车消费健康稳定发展的同时,大力培育体育健身、休闲度假等新的消费热点,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家电、农机下乡活动,保持地区旺盛的消费势头。
四是抓好工业园区的项目落地建设。强化园区项目支撑能力建设,今年力争重点工业园区全部实现供水、供电、公路、通讯、供暖、排污、铁路、城镇、服务九配套,达到一类园区建设标准。高度重视园区的项目引进建设,面向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和国内外500强企业,继续组织开展大规模的招商引资活动,全年引进国内(区外)资金45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亿美元;充分利用国家支持内蒙古发展、实施差异化产业政策的有利时机,加紧与国家有关部门进行项目对接,抓落地,抓开工,尽快做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
(二)加快中心城区改造建设。着力在提高宜居宜业水平上下功夫,努力使中心城区变得更现代、更美丽、更文明。一是着力提升规划设计水平。所有重大规划项目都要面向区内外公开招标,都要经过专家论证。把宜居宜业作为城市规划的核心理念和首要选择,既要深入挖掘地区文化内涵和民族文化元素,又要千方百计增加绿色、增加水体,体现城市的生机与灵气,更要充分考虑居民出行、上学、就医、购物消费、文化休闲等日常生活的便捷性和舒适度,让城市更加适宜人居。二是进一步增强城市承载能力。加大东胜铁西三期开发建设力度,推进罕台城乡统筹示范区、铜川汽车产业园区、鄂尔多斯装备制造园区三个组团规划建设。加快阿康一体化发展,尽快实现资源共享、设施共建、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坚定不移地推进乌兰木伦湖南岸高层区建设,打造
中西部一流的现代化高端商务区。加快康巴什北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阿康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城区规模。全面推进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工程,今年中心城区旧城改造完成2万户、240万平方米,新开工建筑面积2000万平方米以上。三是继续完善城市功能。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优化中心城区公交线路和站点设臵,新增停车位1万个,开工建设东康第二快速通道、东胜至机场城市铁路,新建乌兰木伦跨河大桥2座。加强社区商业示范店等服务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社会服务机构和中介组织,积极推进社区志愿服务,努力提升和谐社区建设水平。年内新建标准化社区15个。加快建设康巴什新区教育、文化、卫生、商业设施,切实增强新区供电、供热保障能力,确保康巴什热电联产项目年内建成投用。把中心城区供水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臵,加快哈头才当水源地供水工程建设,构建安全稳定的供水体系。四是进一步提高城市内涵品位。积极构筑富有特色的城市园林绿化体系,今年要新增城市绿地2700万平方米以上,加快推进东胜“三川三园”、伊旗东、西红海子湿地、乌兰木伦河道整治等重点城市生态工程建设,努力创建国家园林生态城市。精心摆布和建设富有内涵、充满情趣的城市雕塑小品,精心设计和构筑城区亮化工程,为全市人民创造优美宜人的环境。五是努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全面拓展城市数字化管理范围,力争年内中心城区实现数字化管理全覆盖。集中整
治环境卫生和城市交通秩序,让文明行为成为广大市民的自觉行动。
(三)加快建设自治区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一是坚持统筹兼顾,在中心城区城乡统筹取得重大进展的基础上,把达拉特旗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把鄂托克前旗作为试点,集中投入,集中突破,推动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二是加快中小城镇建设。认真落实“三年大建设、三年大变样”工作部署和要求,努力完成既定目标任务。加大旗府所在地和产业重镇基础设施建设和旧城区改造力度,进一步改善中小城镇面貌。强化产业支撑,积极培育壮大农畜产品加工、工矿企业服务外包、煤炭运销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带动农牧民就近转移。三是扎实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加强新农村新牧区规划管理,启动村庄、人口、产业、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工作。按照一步规划、分步推进、分类指导的原则,制定不同的建设模式、建设标准及配套政策,集中建设新农村新牧区试点,年内整合100个嘎查村,启动20个新农村新牧区试点,分期解决3万户农牧民住新居问题。进一步规范精品移民小区建设管理模式,着力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突出解决好转移农牧民就业问题,确保18个精品移民小区全部建成入住。四是加快农牧业人口转移。全面完成前三年“住有所居”扫尾工程,实施2011移民搬迁计划,再转移农牧民3万人。进一步完善农牧民转移配套政策,逐
步提高禁牧休牧补贴标准,逐步实现转移农牧民社保全覆盖。引导进城农牧民转变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尽快融入城市生活,共创共享现代城市文明。五是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以提高效益和促进农牧民增收为核心,继续加强农牧业基础建设,提升装备水平,促进规模经营。新建现代农业基地35万亩,力争新开工设施农业3万亩,发展现代草原畜牧业示范户600户,配套建设饲草料基地12万亩。继续做大做强龙头企业,逆向拉动产业发展。加快“菜篮子”基地建设,加快建设政府主导的农副产品物流配送中心,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四)积极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一是创新农村牧区要素配臵。全面开展农村牧区土地确权登记和颁证工作,推进农村牧区宅基地臵换、土地经营权和住房抵押等体制改革试点,盘活农村牧区资产。启动建立城乡一体的户籍管理制度,实现城乡人口有序流动。创新融资机制,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捆绑使用各类涉农涉牧和城乡统筹项目资金,引导企业加大对统筹城乡发展的投入,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二是进一步激活民间资本。落实促进民间投资的优惠政策,出台促进民间投资的实施方案,从准入门槛、项目核准、资源配臵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鼓励民间资本更多更快地进入实体经济领域,缓解建设资金不足问题。规范民间借贷行为,有效降低民间借贷风险。三是加强对各类市场主
体的服务。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区直企业和市外大型企业集团做大产业规模、拓展产业领域、提升产业层次。鼓励引导本土企业和新落户我市的企业,以项目为载体,积极与国内外大企业进行嫁接合作,引进战略性投资和重大关键技术,提升重大项目建设层次和水平。全力抓好中小企业发展,推动中小企业围绕汽车、煤机、化机零部件生产和PVC深加工等进行产业配套,构筑产业大集群。四是加强要素保障。积极参与环保指标市场化交易,有效缓解环保指标不足问题。加快推进城乡土地增减挂钩工作,积极探索实施易地占补平衡的有效途径,争取建设用地指标。加强土地管理,严格保护耕地,做好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引导征地拆迁中获得补偿费的群众合理安排生产生活,提高后续发展能力。
(五)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编制完成全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加快南北两线供水、水权臵换二期、黄河取水口等重大供水工程进度,新增供水能力2亿立方米。加快构建高等级电力外输通道,争取开工建设鄂尔多斯至山东、湖北等地的特高压输电线路。积极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年内确保沿河一级、兰嘎一级公路建成通车,加快十七沟至大饭铺高速、阿门其至小壕图一级公路建设,开工建设包东第二高速、鄂旗至鄂前旗一级、嘎鲁图至乌兰一级等公路和东乌铁路增二线、呼准东快速铁路,新开工高等级公路
718公里、铁路1517公里。全面完成鄂尔多斯机场改扩建工程。开展鄂尔多斯至京津唐的化工产品和天然气输送管道建设前期工作。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新建生态自然恢复区3000平方公里。继续组织实施好退耕还林和“四个百万亩”、“五区绿化”、“企业碳汇林”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新增人工造林面积50万亩。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强环保能力建设,推进工矿区环境污染治理,确保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全部投用。
(六)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全面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一期改造建设任务,启动二期工程。强化学前教育,坚持政府主导、多元化投入,推进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建设一批高标准公立幼儿园。年内市蒙古族学校、市职业学院新校区建成投用。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启动“国际健康城市”创建活动。加快推进公共卫生服务设施和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完成旗区综合医院、基层卫生院和嘎查村卫生室、社区卫生站信息化、网络化、标准化建设任务。加大医疗卫生资源统筹利用力度,推进区域中心医院与社区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运作、统一管理、资源共享,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继续公开招录苏木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基层卫生院专业技术力量。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健全和完善基本药物配备使用制度,鼓励支持民营医疗
机构发展,大力发展中蒙医药事业。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开工建设国家级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公共文体服务体系建设,新建一批城市报刊亭、嘎查村文化室和苏木乡镇全民健身示范点。
(七)更大力度地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完善创业激励机制和援助制度,推动项目建设单位和企业吸纳本地劳动力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择业观念教育,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劳动力和人才市场建设,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年内新增城镇就业3万人。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城镇居民养老金每人每月提高100元,城乡居民医保最高支付限额分别提高到12万元和 10万元,城乡低保标准每月各提高20元,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医疗保险每人每年补助500元。切实做好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工作,改扩建敬老院17所,新建综合福利中心6所,建成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等支农惠农政策,多渠道增加农牧民经营性、财产性和工资性收入。进一步提高企业工资平均指导线,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推动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在落实国家增资政策的基础上,再为企业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100元生活补贴。实行结构性减免税政策,对劳动密集型小型微利企业减征部分企业所得税,对月营业额不足1.5万元的个体工商户,免征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继续提高干部职工津补贴水
平。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330万平方米,其中公租房100万平方米以上。加大扶贫工作力度,着力解决少数民族绝对贫困户的脱贫问题。加强价格调控和市场监管,遏制物价过快上涨。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坚持以群众工作统领信访工作,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加强煤矿、道路交通、化工、消防等重点领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做好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年内全市生产煤矿全部实现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年产120万吨以上自治区级重点煤矿和高瓦斯矿井完成救生舱等避险系统建设。
(八)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大力弘扬“崇尚文明、崇尚荣誉、崇尚创新”的鄂尔多斯品格,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力争年内建成全国文明城市。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定期报告和通报工作,办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全面推行“四权四制”民主议事决策机制,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和厂务公开,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积极推进“六五”普法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大力发展老龄、关心下一代、红十字和社会慈善事
业,进一步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妇女儿童、统计、档案、外事、气象、防震减灾等工作。
四、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实现率先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和富民强市进程,全市各级政府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承担的责任非常重大。我们必须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更好地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
一是创造性开展工作。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发展走势,及时捕捉新信息、新契机,及时分析研判,不断完善和创新发展思路,增强政策措施的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政府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办法,下力气突破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更加注重运用新技术、新理念推动工作,特别是要用信息化提升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实现更高层次上的“三化互动”。统筹处理好各项工作之间的力量摆布和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运转,切实提高抓大事、办大事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坚持依法行政。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突出抓好资源、资金、项目、土地、人事等领域管理创新,切实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严格行政决策程序,重大事项必须坚持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合法性审查、集体决策,进一步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强化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
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提升执法水平。加强政务公开,推进财政预算、公共资源交易、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的信息公开,切实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三是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和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今年市级权限内的审批事项和收费项目要继续减少。强化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和全程代办制,加快重大项目审批。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拓展网上审批服务,提升在线服务水平和效率。完善市政务服务中心功能,优化工作流程,构建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体系,更好地方便项目业主和群众办事。
四是转变工作作风。大力度精简会议、文件,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抓大事、抓项目和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不搞短期行为,不做表面文章,扎扎实实,埋头苦干。实行更加严格的行政效能监察和行政问责制度,下决心解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现象和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治浮、治庸、治懒、治“吃拿卡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能,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五是加强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加强重点领域的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建立统一的招投标平台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一步规范工程建设、土地使用权出让、矿产资源配臵等领域的行政
行为。认真落实《廉政准则》,强化日常监督管理,深入开展“小金库”等专项治理,厉行节约,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把有限的资金更多地用于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营造清正廉洁、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各位代表,新的起点开启了新的历史征程,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期望,激励我们不懈奋进。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各族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努力创造“十二五”发展的新辉煌!
2011政府工作报告
(3月5日,温家宝)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和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国家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这五年,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显著提高。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国民经济迈上新的台阶。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年均增长11.2%,财政收入从3.16万亿元增加到8.31万亿元。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等前沿科技实现重大突破。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这五年,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全面进步。城镇新增就业5771万人,转移农业劳动力4500万人;城镇居民人
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实际增长9.7%和8.9%;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
——这五年,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现新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去年对外贸易总额达到2.97万亿美元,开放型经济水平快速提升。
——这五年,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我们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的建设性作用,有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进展。我们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
这些辉煌成就,充分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展现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力量,极大增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必将激励我们在新的历史征程上奋勇前进。
五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们注重把握宏观调控的方向、重点和力度,牢牢掌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十一五”前期,针对投资增长过快、贸易顺差过大、流动性过剩,以及结构性、输入性物价上涨等问题,采取正确的政策措施,有效防止了苗头性问题演变成趋
势性问题、局部性问题演变成全局性问题。近两年,面对百年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们沉着应对,科学决策,果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坚持实施一揽子计划,大规模增加政府支出和实行结构性减税,大范围实施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和加强科技支撑,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采取鼓励消费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收入,消费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升级。实施两年新增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其中,新增中央投资1.18万亿元。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和社会事业投资占43.7%,自主创新、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占15.3%,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占23.6%,灾后恢复重建占14.8%。政府投资引导带动社会投资,国内需求大幅增加,有效弥补外需缺口,较短时间内扭转经济增速下滑趋势,在世界率先实现回升向好,既战胜了特殊困难、有力地保障和改善了民生,又为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毫不放松地做好“三农”工作,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中央财政“三农”投入累计近3万亿元,年均增幅超过23%。彻底取消农业税和各种收费,结束了农民种田交税的历史,每年减轻农民负担超过1335亿元。建立种粮农民补贴制度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农民的生产补贴资金去年达到1226亿元。对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
储政策,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提高了25%到40%。严格保护耕地。着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粮食产量屡创历史新高,去年达到54641万吨,连续7年增产;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19元,实现持续较快增长。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国有农场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开。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完成7356座大中型和重点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解决2.15亿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农民的日子越过越好,农村发展进入一个新时代。
(三)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一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积极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和兼并重组,工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总体水平和竞争力明显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成长。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实施知识创新工程和技术创新工程,突破了一批产业发展急需的前沿技术、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技术,一大批科研成果实现了产业化。服务业快速发展,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提高2.5个百分点。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五年建成铁路新线1.6万公里,新增公路63.9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3万公里,新建、改扩建机场33个,新建和加固堤防1.7万公里。二是扎实推进节能减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出到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和政策措施,制定实施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新增发电装机容量4.45亿千瓦,其中水电9601万千瓦、核电
384万千瓦。关停小火电机组7210万千瓦,淘汰了一批落后的煤炭、钢铁、水泥、焦炭产能。推进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完成造林2529万公顷。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万平方公里,加强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和工业“三废”治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五年累计,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9.1%,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2.45%、14.29%。三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颁布实施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制定西部大开发新十年指导意见和一系列区域发展规划,推出促进西藏和四省藏区、新疆等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新举措。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加快,经济增速等主要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东部地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自主创新和竞争力逐步提高;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趋于缩小,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四)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内在活力。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初步建立。增值税转型全面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顺利推进,资源税改革启动试点,内外资企业税制全面统一。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顺利完成,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推进;平稳解决上市公司股权分臵问题,创业板、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顺利推出,债券市场稳步发展;深入推进保险业改革开放;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
革有序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不断扩大。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邮政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制定实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和民间投资的一系列政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5.9%,结构不断优化。贸易顺差连续两年下降,2010年比上年减少6.4%。利用外资水平进一步提高。企业“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累计对外直接投资2200亿美元,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营业额3352亿美元。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机制改革和区域合作机制建设,多边、双边经贸合作继续深化。对外援助规模持续扩大。对外开放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增加了就业,吸收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五)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围绕改善民生谋发展。把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臵。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做好退役军人就业安臵工作。实施劳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普遍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推动建立和谐劳动关系。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城镇职工基
本养老保险实现省级统筹,实施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移接续办法,连续7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年均增长10%,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覆盖24%的县。积极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惠及12.67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社会福利、优抚安臵、慈善和残疾人事业取得新进展。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积累7810亿元,比五年前增加5800多亿元。大力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使1100万户困难家庭住上了新房。我们要持之以恒,努力让全体人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
制定和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五年全国财政教育支出累计4.45万亿元,年均增长22.4%。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所有适龄儿童都能“不花钱、有学上”。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全面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对农村经济困难家庭、城市低收入家庭和涉农专业的学生实行免费。加快实施国家助学制度,财政投入从2006年的1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06亿元,覆盖面从高等学校扩大到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共资助学生2130万名,还为1200多万名义务教育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加快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增强高校创新能力。制定并实施国家中长期科
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央财政科技投入6197亿元,年均增长22.7%,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大力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国家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改造和新建2.3万所乡镇卫生院、1500所县医院、500所县中医院和1000所县妇幼保健院,建立了2400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制定并实施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人口规划目标顺利实现。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明显加快,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和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繁荣进步。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加快,全民健身活动蔚然成风。法制建设全面推进,“五五”普法顺利完成。创新和加强社会管理,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的斗争取得重大胜利,汶川灾后恢复重建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玉树强烈地震和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后恢复重建有序推进。经过灾难的洗礼,中国人民更加成熟、自信、坚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不可战胜。
五年来,我们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全面完成了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推进政务公开,加强行政问责,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政府自身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过去五年,我们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中国人民有理由为此感到自豪!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总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国务院,向全国各族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表示诚挚感谢!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表示诚挚感谢!向关心和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各国朋友,表示诚挚感谢!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与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服务业增加值和就业比重、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没有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主要是:优质教育、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物价上涨压力加大,部分城市房价涨幅过高;违法征地拆迁等引发的社会矛盾增多;食品安全问题比较突出;一些领域腐败现象严重。我们一定要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通过艰
苦细致的工作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加快解决这些问题,让人民满意!
回顾“十一五”时期的政府工作,我们进一步加深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一是必须坚持科学发展。我们战胜各种严峻挑战,靠的是发展;各领域取得的一切成就和进步,靠的是发展;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仍然要靠发展。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学发展。要以人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坚持统筹兼顾,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自主创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使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二是必须坚持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有机统一。健全的市场机制,有效的宏观调控,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作用多一些还是政府作用多一些,必须相机抉择。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我们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及时纠正市场扭曲,弥补市场失灵,防止经济出现大的起落,实践证明是完全正确的。我们必须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臵中的
基础性作用,激发经济的内在活力,同时,科学运用宏观调控手段,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三是必须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深化的条件下,我国经济同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互动和依存不断增强。必须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充分把握发展机遇,稳妥应对风险挑战,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统筹处理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关系,真正做到内外兼顾、均衡发展。
四是必须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开放是实现国家强盛、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必须贯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我们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推进改革,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改革创新,从根本上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以改革促进和谐稳定,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宁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二、“十二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我们编制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交大会审议。
“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从国际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结构加快调整,全球经济治理机制深刻变革,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孕育突破,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整体实力步入上升期。从国内看,我国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资金供给充裕,科技和教育水平整体提升,劳动力素质提高,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政府宏观调控和应对重大挑战的能力明显增强,社会大局保持稳定。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
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我们要推动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今后五年,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在明显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年均增长7%。按2010年价格计算,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55万亿元。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把短期调控政策和长期发展政策结合起来,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充分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
——我们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服务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城镇化率从47.5%提高到51.5%,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区域良性互动,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我们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稳步提升全民受教育程度。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
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和支持政策,着力推进重大科学技术突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2%,促进科技成果更好地转化为生产力。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努力造就规模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推动文化改革发展实现新跨越,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力发展体育事业。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快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
——我们要扎实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加大耕地保护、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建设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全面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6%和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8%至10%,森林蓄积量增加6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21.66%。切实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大江大河重要支流、湖泊和中小河流治理,明显提高基本农田灌溉、水资源有效利用水平和防洪能力。
——我们要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坚持把增加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为全体劳动者创造公平的就业机会,五年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快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超过7%。提高扶贫标准,减少贫困人口。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城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提高并稳定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政策范围内的医保基金支付水平提高到70%以上,全国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左右。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达到74.5岁。
——我们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变化,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
律保护的体制环境。加快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积极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构建组织多元、服务高效、监管审慎、风险可控的金融体系。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建立健全能够灵活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培育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进一步形成互利共赢的开放新格局。
——我们要不断加强政府自身改革建设。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必须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接受人民监督;必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强维护群众利益的法制建设,推进依法行政;必须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建立健全决策、执行、监督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从制度上改变权力过分集中而又得不到制约的状况,坚决惩治和预防腐败;必须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总之,经过未来五年努力,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各项目标,我国的综合国力就会有更大的提升,人民生活就会有更大的改善,国家面貌就会发生更大的变化。
三、2011年的工作
第三篇:河南十二五规划和河南2012政府工作报告
河南省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豫政 〔2011〕38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已于2011年1月23日经河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河南省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四月二十日
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序 言
《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河南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编制,主要阐明政府战略意图,明确发展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今后五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全省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第一篇 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 第一章 现实基础和发展环境 第一节 “十一五”发展成就
过去的五年是极不平凡的五年,是我们经受考验、奋发有为、成效显著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四个重在”(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立足省情,抢抓机遇,认真贯彻中央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妥善应对各种复杂局面,有效化解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推进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加快“一个载体、三个体系”(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着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构建和谐社会,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成功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大省向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和有影响的文化大省的历史性转变,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
综合经济实力跨上新台阶。连续五年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和增长质量,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初步统计,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22700亿元,比“十五”末翻了一番,五年年均增长12.8%;人均生产总值由1000美元增加到3500美元,高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财政总收入达到2293.3亿元,是“十五”末的2.4倍,年均增长18.8%;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381亿元,年均增长20.8%。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4600亿元,比“十五”翻了两番,年均增长
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900亿元,年均增长18.5%。
产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全面展开,粮食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500亿公斤以上,每年向省外输出粮食及制成品200亿公斤以上,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服务全国大局做出了重要贡献;畜牧和果蔬、花卉等特色高效农业快速发展。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装备制造业营业收入占工业比重提高到17%,原材料工业精深加工水平和行业集中度明显提升,食品工业营业收入五年增加了2.2倍,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五年翻一番以上。服务业发展明显提速,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增加值五年翻一番以上,旅游总收入突破2000亿元,金融业快速发展。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新增两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新增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研发中心35家;专利授权量五年累计4.73万件,比“十五”末增长3.4倍。节能减排成效明显,累计关停小火电978万千瓦,淘汰水泥、电解铝、钢铁、铁合金等落后产能分别为5833万吨、37万吨、620万吨、22万吨,一批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成运行,累计新增节能能力1300万吨标准煤。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20%,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下降13.8%和17.6%,全面完成国家下达我省的节能减排任务。
城镇化发展呈现新局面。全省城镇化率预计达到39.5%,比“十五”末提高近9个百分点,是历史上城镇化进程最快的时期。中原城市群的柱石作用进一步增强,郑汴一体化深入发展,一批城市新区规划建设加快推进,中心城市之间快速通达能力明显提升,城际联系日益紧密。城市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县城以上城市五年新增建成区面积80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超过10万人的县(市)达到69个。郑州地铁1号线、2号线开工建设,在全国率先实现县县建成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城市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壮大,产业集聚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基石作用进一步显现。
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突破。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全面展开,公路网络进一步完善,高速公路网络基本形成,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5000公里;铁路建设全面提速,郑西客运专线建成通车,石武客运专线、晋豫鲁铁路通道河南段和郑焦、郑开、郑州至机场等城际铁路加快建设;航空枢纽建设加速推进,郑州机场航站楼改扩建工程建成投用,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综合能源基地建设扎实推进,发电装机容量突破5000万千瓦,电网薄弱环节得到改善,输配能力进一步增强;西气东输二线河南段建成通气,油气长输管道突破6000公里,炼油能力达到1000万吨;南阳核电项目纳入国家规划,风电等新能源工程建设明显加快。水利建设全面加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全面实施,一批重点水利工程相继建成,400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基本完成,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650万亩,防洪抗灾能力稳步提高。国土资源开发保护得到加强,林业生态省建设全面推进,森林面积达到5270万亩。农村道路、安全饮水、沼气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明显改善。
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国有工业企业基本实现产权多元化,企业战略重组和煤炭等重要矿产资源整合取得突破性进展,河南煤化集团、中平能化集团等一批大型国有企业集团成功组建。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占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提高8个百分点左右。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改革稳步推进,行政审批事项大幅度缩减。要素市场体系不断完善,省、市、县三级政府投融资体系初步建立,中小企业担保机构不断壮大,五年新增上市公司45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在全省60%的县(市、区)实施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农村综合改革和科技、文化、教育、交通、电力等领域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中部地区第一个综合保税区落户郑州,大招商活动成绩斐然,成功引进富士康等一批重大产业转移项
目,与央企的战略合作不断深化。预计进出口总额累计达到713亿美元,是“十五”的2.8倍;累计利用省外境外资金突破1万亿元,实际利用外资是“十五”的5.8倍。
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成效。各级财政累计投入2016.8亿元,连续五年为群众办好“十项民生工程”。居民收入稳步提高,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实际增长9.9%和9.6%,分别高出“十五”4.9个百分点和0.1个百分点。就业规模持续扩大,预计五年城镇新增就业和转移农业劳动力累计分别达到648.4万人和806万人。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低保、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顺利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城镇居民低保标准稳步提高。城镇居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五年新建保障性住房28万套,完成棚户区改造937万平方米。各级各类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全面实现免费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189.3万人,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预计分别达到89.08%和23.7%。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左右。文化强省建设成效显著,中原文化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建成了河南省艺术中心、河南省广播电视发射塔、中国文字博物馆等一批标志性文化工程。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全面推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总体上看,“十一五”期间是我省经济发展总体持续、综合实力再上台阶的五年,是经济结构加快调整、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五年,是粮食产量连创新高、农业基础不断巩固的五年,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支撑保障能力明显增强的五年,是城乡面貌显著改变、河南形象明显提升的五年,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特别是我省持续、延伸、深化和拓展中原崛起战略,提出了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总体战略,在全省形成广泛共识,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势头正在显现,团结奋斗、干事创业的氛围日益浓厚。经过五年的发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站在了新的更高的平台上,进入了蓄势崛起的新阶段。
专栏1 “十一五”规划主要发展目标完成情况 指 标 属 性
“十一五”规划目标 “十一五”完成情况
2010年 年均增长(%)2010年 年均增长(%)预 期
性 1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17000 10 22700 12﹒8 2 人均生产总值(元)18100 23450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900 11 1381 20﹒8 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8810 累计33950 15 16500 累计54600 30﹒4 5 五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累计450 累计648﹒4 五年转移农业劳动力(万人)累计750 累计806
城镇登记失业率(%)5以内
3﹒38 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87 86 二、三产业就业比重(%)50以上 55 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比重(%)60以上 60﹒5 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45 35 城镇化率(%)40左右 39﹒5 研究与开发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1﹒5 0﹒95 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年)9 9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0 89﹒08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3 23﹒7 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 0﹒52 0﹒57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70 73﹒8 外贸进出口总额(亿美元)160 177﹒9 实际利用外商投资(亿美元)累计110 15 累计199﹒8 38﹒4 2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2735 8 15900 9﹒6 22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3840 6 5500 9﹒9 约 束 性 指 标 23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万人)880 1057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0 96﹒5 年末总人口(万人)10100 6﹒5‰ 10018 5﹒07‰耕地保有量(万公顷)775﹒82 791﹒47 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吨标煤,2005 年价格)
累计-20 累计-20 28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立方米)66 49 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 减少(%)
累计-14 累计-10﹒8 累计-17﹒6 累计-13﹒8 30 林木覆盖率(%)26 28﹒47
注:1﹒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规划目标为2005年价格,2010年数字为当年价,年均增速按可比价格计算。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规划目标为2005年价格,2010年数字为当年价,年均增速为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指标,由于国家2007年畜牧业普查大幅调低了畜牧业产值,当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值比重仅34.2%,低于2005年40%的基数,致使目标值未能实现。
第二节 “十二五”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必须紧紧抓住并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
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今后五年,国际国内环境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诸多风险挑战,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面临的重要机遇和有利条件:一是随着区域经济格局调整,东部地区产业大规模向内地转移,我省市场、区位、资源、劳动力等方面优势进一步凸显,有利于我省更好地借助外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有利于我省发挥后发优势,抢抓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机遇,提升发展层次。二是国家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全面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有利于我省充分挖掘内需潜力,拓展发展空间。三是我省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基础条件明显改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对外开放继续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拓展,有利于我省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四是中原经济区建设全面展开,我省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定位更加明晰、地位更加重要,一大批重大项目进入国家规划,有利于我省更多地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培育区域竞争新优势。五是全省上下思想统一、精神振奋,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意愿更加强烈,有利于激发创业创新潜能,汇聚强大合力,促进又好又快发展。
面临的重大挑战和突出矛盾:一是世界经济增速减缓,国际形势更趋复杂,国内区域竞争日趋激烈,资金、土地等要素约束趋紧,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缩小与全国差距、走在中部地区前列的难度增加。二是结构性矛盾突出,一产比重偏高,三产比重过低,工业结构中能源原材料工业比重过大,处于产业链前端和价值链的低端,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加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十分紧迫。三是城乡统筹难度较大,城镇化发展滞后,农业基础依然薄弱,防灾、抗灾、减灾能力不强,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弱、发展不平衡的基本省情没有变,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任重道远。四是改善民生难度巨大,人均发展水平和人均公共服务水平低的状况没有变,扩大就业任务繁重,各种社会矛盾增多,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仍需加强。
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和更为艰巨的改革发展任务,必须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和忧患意识、攻坚意识,准确把握形势、发挥自身优势,着力破解“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民生怎么办、粮食怎么保”四道难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发展转向内需主导、外需拓展、“三化”协调、创新驱动的轨道上来,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中共河南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十二五”期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为总体战略,以富民强省为中心任务,坚持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的实践要领,着力扩大内需,着力调整结构,着力改革开放,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贯彻上述指导思想,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突出发展第一要务、第一要义,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落实“四个重在”实践要领,持续科学发展的思路、举措和进程,在发展中调整、在
发展中提升、在发展中转变、在发展中增效,提升发展层次、质量和效益。全面加强社会建设,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加快构建“一个载体、三个体系”,促进经济发展由投资拉动为主向投资与消费、出口拉动并重转变,由传统工业推动为主向三次产业协调推动转变,由物质资源消耗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以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为总体战略。按照增创粮食生产新优势、构筑“三化”协调新格局、实现改革开放新突破、取得转型发展新跨越、开创和谐社会建设新局面的总体目标,围绕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华夏历史文明重要传承区“四大战略定位”,以解决“三农”问题为出发点和着力点,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创新体制、扩大开放,优化战略布局,强化战略支撑,融入全局、发挥优势、准确定位、互动联动,加快建设科学发展、统筹协调、开放创新、和谐繁荣的中原经济区。力争五年彰显优势,到2015年,全省主要人均经济指标超过中部地区平均水平,进一步缩小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成为支撑中部崛起的重要区域,在密切东中西联系、服务全国大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以富民强省为中心任务。突出富民优先、强省为要,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作为根本着力点,把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重要基础,把创业创新作为实现途径,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在经济发展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在人的全面发展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提高综合实力、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实现富民与强省的有机统一。第二节 战略重点
贯穿主题主线,实施总体战略,推进富民强省,“十二五”时期需要突出抓好的战略重点是:
———着力扩大内需。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通过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增强居民消费预期,促进消费结构升级,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持续扩大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积极寻求投资与消费的结合点,促进投资、消费良性互动,同时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着力调整结构。大力推进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需求结构、要素投入结构全方位调整,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
———着力改革开放。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更加积极主动地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深入推进开放招商活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扩大对外贸易规模并提升水平,以开放促发展、促转变、促创新,构筑内陆开放高地。
———着力改善民生。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持续实施民生工程,在就业、社会保障和教育、医疗、生态、环境、社会建设等领域,坚持每年办好一批事关人民切身利益的实事,提高公共服务产品供给能力,使发展成果更大程度地惠及民生。第三节 战略布局
按照区域自然条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落实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强化主体功能分区,统筹安排城镇建设、产业集聚、农田保护、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协调推进中原城市群与粮食生产核心区、生态功能区建设,以空间布局的优化推动“三化”协调科学发展。
———构建以中原城市群为重点的城市化战略格局。主动融入国家城镇化战略格局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明确的沿京广、沿陇海经济带,按照向心布局、集群发展、统筹协调的要求,以城市新区、产业集聚区为载体,加快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提升郑州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增强其他地区性中心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构建以陆桥通道和京广通道为发展轴,以轴线城市为依托、其他城市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化战略格局。加强城市群内各类城市功能互补和产业分工,推动交通一体、产业链接、服务共享、生态共建,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建设经济联系紧密、城市层级分明、体系结构合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开放型城市群,增强对中原经济区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
———构建以粮食生产核心区为重点的农业战略格局。依托黄淮海平原、南阳盆地和豫北豫西山前平原产粮大县(市、区),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形成规模效益明显的粮食主要生产区,发展现代农业,引导农产品加工、流通、储运企业向主产区集聚,建设集中连片、高产稳产的国家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
———构建以“四区两带”为重点的生态功能格局。以山脉、丘陵、水系为骨干,依托山、林、河、田等资源要素,推进建设桐柏大别山地生态区、伏牛山地生态区、太行生态区、平原生态涵养区,构建横跨东西的黄河滩区生态涵养带和纵贯南北的南水北调中线生态走廊,形成“四区两带”的区域生态格局。第三章 发展目标
经过五年的奋斗,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原经济区优势得到彰显,富民强省迈出坚实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基础更加牢固。主要指标是:
———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能耗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两高一低”,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力争高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8000元,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经济结构明显优化。产业结构、城乡结构、需求结构、要素投入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三化”发展的协调性不断增强,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高。财政总收入超过3700亿元,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相适应;服务业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左右;城镇化率达到48%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国家下达的指标内。
———城乡居民收入明显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9%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就业岗位持续增加,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提高,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改革开放明显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突破,政府职能加快转变,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商投资年均分别增长20%,五年累计分别比“十一五”时期增加1.2倍左右和1.8倍左右。专栏2 “十二五”期间主要发展目标
单位 2010年 2015年 年均 指标 类别
目标 增长(%)属性
一、经济发展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22700 9以上 预期性 国家 2 人均生产总值 元 23450 38000 预期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16450 15 预期性财政总收入 其中:地方财政一
般预算收入 亿元 2293 1381 3700 2250 10以上 预期性外贸进出口总额 亿美元 177﹒9累 计713 450累
计1610 20 预期性 实际利用外商投资 亿美元 62﹒4累 计199﹒8 155累 计560 20 预期性
二、转型升级和自主创新 服务业增加值比重 % 28﹒1 33以上 预期性 国家 8 城镇化率 % 39﹒5 48左右 预期性 国家 9 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
生产总值比重 % 0﹒95 1﹒6左右
预期性 国家 10 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 件/万人 0﹒4 1 预期性 国家
三、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耕地保有量 万公顷 791﹒47 791﹒47 约束性 国家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立方米 49 34﹒3 累计-30 约束性 国家 13 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 系数
0﹒57 0﹒6 预期性 国家 14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 消费比重 % 3﹒8 5 约束性 国家 15(万元生产总值能耗 2005年价)吨标准煤
累计-16 约束性 国家 16 万元生产总值二氧化碳 排放量(2005年价)吨
累计-17 约束性 国家 17 主要污染 物排放减
少 化学需氧量 %
按国家 下达目
标确定 约束性 国家
二氧化硫 %
氨氮 %
氮氧化物 %森林增长 森林覆盖率 % 22﹒19 按国家 下达目
标确定 约束性 国家
森林蓄积量 亿立方米 1﹒29
四、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 全省总人口 万人 10018 10379 7﹒1‰ 以内 约束性 国家 20 城镇登记失业率 % 3﹒38 5以内
预期性 国家 21 五年城镇净增就业人数 万人 累计648 累计500 预期性 国家 22 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人数 万人 1057 2100 约束性 国家 23 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 率 % 96﹒59 97 约束性 国家 24 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 设 万套
累计 200以上
约束性 国家 25 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 5500 8460 9左右 预期性 国家 2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 元 15900 24460 9左右 预期性 国家 27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
约束性 国家 28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 23﹒7 36﹒5 预期性
注:1﹒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010年数据统计口径仅包括城镇职工,2015年数据统计口径包括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
2﹒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3﹒约束性目标待与国家衔接后,以国家确定的目标为准。第二篇 加快新型工业化,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把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作为“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核心,作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重要支撑,坚持发挥比较优势与后发优势相结合、做大总量与优化结构相结合、增创制造业新优势与促进服务业大发展相结合,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强化产业集聚区载体功能,加快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和品牌,做强做大战略支撑产业,积极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构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第一章 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按照高端、高质、高效的方向,着眼于抢占未来制高点与增强产业竞争力,突出自主创新、承接转移、集约集聚、改造提升和龙头带动,抓增量、调结构、增后劲,发展壮大高成长性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培育先导产业,建设现代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工业主导地位更加突出、原材料工
业竞争力显著提高的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2015年全省工业增加值突破2万亿元,形成10个以上超千亿的产业集群和100家以上超百亿的企业集团。第一节 发展壮大高成长性产业
适应消费结构升级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的新要求,大力发展市场空间大、增长速度快、转移趋势明显的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工、建材等六大高成长性产业,选择竞争力最强、成长性最好、关联度最高、支撑条件最优和见效最快的领域,依托产业集聚区和骨干企业,加快承接产业链式转移,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到2015年,装备制造、食品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超过2万亿元,轻工、建材产业分别超过万亿元,汽车、电子信息产业分别超过5000亿元,六大高成长性产业占全省工业的比重达到65%左右。
汽车产业。扩大整车规模,积极发展专用车,以整带零、以零促整,推动整车与零部件的集聚发展和互动发展。依托郑汴新区,加快百万辆汽车基地建设,推进郑州日产公司、郑州海马公司、郑州宇通公司、开封奇瑞公司、恒天重工公司等骨干企业壮大规模,积极引进国内优势汽车企业建设生产基地,加快新车型开发,推动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建设,形成经济型轿车、轻型商用车、中高端客车和中重卡车四大系列优势产品,发展成为中西部汽车制造和服务贸易中心。大力发展专用车,扩大冷藏车、工程养护车、特种运输车等优势专用汽车生产规模,依托有条件的市推动汽车零部件集群化发展。力争2015年全省整车生产能力超过200万辆。
电子信息产业。积极承接产业转移,龙头引领、配套协同、集群发展,培育壮大信息家电、半导体照明、新型显示、下一代网络技术及服务等产业,努力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成为全省新的支柱产业,使我省成为中西部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承接地。加快实施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播放器、半导体照明、光纤交换机、安全芯片等关键技术开发和产业化项目,重点支持富士康IT产业园建设,提升配套能力,引导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园区,推动形成以郑州、漯河、鹤壁、南阳市为重点的产业集聚发展格局。
装备制造业。增强自主创新、服务增值、先进制造和产业配套四大能力,壮大整机产品规模,推动基础部件和配套产品集群化发展,加快建设现代装备制造基地。依托许昌、平顶山市,加快中原电气谷建设,实施智能电网产业园、高压开关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巩固提升超特高压开关和电力二次设备自主化设计和成套化水平,力争到2015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500亿元,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电力装备研发和制造基地。壮大提升洛阳动力谷实力,扩大重型装备、现代农机、工程机械、大功率柴油机、精密轴承等产品竞争优势,力争到2015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500亿元,建设全国重要的大型动力装备制造基地。加快南车集团洛阳轨道车辆项目建设,壮大站台设备、盾构设备、施工设备等关键装备规模,构建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轨道交通车辆装备基地。加快建设煤矿机械、起重机械、防爆电气、空分装备、数控机床、矿山安全装备等特色装备制造基地,形成一批主营收入超500亿元的产业集群和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食品工业。强化原料基地、产品开发、冷链物流、安全检测等关键环节建设,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和产业资本,推动食品工业和现代物流业互动融合,促进优质原料基地和加工制造一体化发展。加快实施千万吨绿色食品深加工工程,提升面制品、肉制品、乳品果蔬饮料三大主导产业优势,推进主食工业化,做大休闲食品、调味品等成长性产业,提高烟酒品牌影响力。培育壮大双汇集团等10大全产业链龙头企业,加快漯河中国食品名城和郑州综合食品产业基地建设,引导农产
品深加工企业在农产品主产区集中布局,加快发展特色食品产业,形成一批超500亿元的食品产业集群,把我省发展成为食品工业强省。
轻工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家居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吸引行业龙头企业和沿海产业链整体转移,加快推进格力电器产业园、美国纬伦制鞋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培育壮大郑州家电、周口制鞋等一批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形成一批龙头企业、优势品牌和产业基地,形成家用电器、家具厨卫、皮革皮具、包装印刷、塑料制品等五个千亿元产业。
建材工业。抢抓城镇化加快推进机遇,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和绿色建筑材料,积极引进沿海家居建材龙头企业,加快发展中高端建筑陶瓷、卫生洁具陶瓷、化学建材、高档石材、石膏轻质复合板等新型建筑材料,壮大节能玻璃、优质耐火材料等优势产品规模,培育安阳和鹤壁陶瓷、焦作塑料建材等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我国重要的建筑陶瓷产业基地。淘汰日产1000吨以下干法旋转窑水泥生产线,突出发展水泥制品,推动企业整合重组,提高水泥产业集中度。第二节 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突破产业发展瓶颈制约,优化产品结构,改进工艺技术,延伸产业链条,推进重组整合、精深加工、降本提效,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推动化工、钢铁、有色、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在优化调整中加快发展、在发展壮大中增创优势,建设全国重要的精品原材料工业基地和新兴服装产业基地。到2015年,化工、有色、钢铁、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2万亿元。
化工产业。发挥煤盐资源综合优势,发展高端石化产品,促进煤化工、盐化工、石油化工融合发展和上下游一体化发展,加快现代化工基地建设。突破现代煤化工关键技术,实施百万吨煤制烯烃及乙二醇工程,积极发展煤化工深加工产品,形成多元化和精细化的产品结构,把甲醇产能优势转化为甲醇深加工产业优势,建设豫北、义马和永城现代煤化工基地。提高盐化工规模化深加工水平,实施百万吨聚氯乙烯、百万吨尼龙化工工程,积极发展聚氯乙烯型材、工程塑料等精深加工产品,拉长盐化工产业链条,建设平漯、焦济、濮阳、南阳盐化工基地和平顶山尼龙化工基地。推进洛阳石化新增千万吨炼化和商丘千万吨炼化项目建设,积极发展PX(对二甲苯)、PTA(对苯二甲酸)、聚酯及其深加工产业链。
有色工业。发挥铝工业产业基础优势,推动煤电铝产业链深度融合和铝加工集群发展,弥补能源成本劣势,建设国内领先的铝深加工基地。依托电解铝骨干企业,推进大型自备机组建设,参股煤炭企业,突破高水平铝合金和高端铝加工技术瓶颈,发展轨道交通、电子、汽车等领域高端铝加工产品,形成完整的煤电铝一体化产业链。大力引进国内外深加工企业,推动铝加工企业集聚发展,培育电解铝、铝合金和铝加工衔接配套的产业集群。高起点发展镁合金板带材、高精度铜板、专用铜管、钛板带及换热器等深加工产品,提高钨钼加工和铅锌合金比重,加快济源铅锌加工、鹤壁镁加工和洛阳钨钼钛特色产业基地建设。
钢铁工业。加快骨干企业与国内大型钢铁集团的战略重组,弥补原材料供应短板,推动钢铁企业与下游用户合作组建产业联盟,实现生产型企业向生产服务型企业转变,提高区域市场占有率。推动骨干钢铁企业装备大型化、工艺现代化改造,突出精品化和差异化,重点发展高强度建筑和机械用钢,扩大专用宽厚板、优质棒线材、汽车用钢、精密钢管等优钢系列品种,加快建设安阳优质钢和舞钢宽厚板基地,形成“高、特、专、精、深”产品为主导的产品结构。
纺织工业。强化设计创意、品牌塑造、营销网络、产业配套,突破织、染等瓶颈制约,壮大服装、面料和家用纺织品规模。突出郑州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建设,引进一批优势服装品牌,培育一批全国知名的自主服装品牌,建设成为区域性服装设计中心、展示中心和销售中心。大力承接中高档面料和服装产业转移,重点推进品牌服装产业园建设,培育一批超百亿元特色产业集群。推动有条件的纺织产业密集区建设高水平印染项目,完善上下游产业链。提升棉纺织产品结构,扩大高品质纱线产品比重,增加纯棉针织品、服装及装饰面料的品种和规模。扩大粘胶、氨纶和差别化、功能化纤维规模,积极发展医卫、汽车和工程用纺织品。第三节 积极培育先导产业
把握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实施产业创新发展专项,推进产业创新联盟建设,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强力推进产业化,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领域集聚,跟踪市场和技术发展趋势,大力培育新能源汽车、生物、新能源、新材料和节能环保产业,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培育支撑我省未来发展新的支柱产业。到2015年,先导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5000亿元。
新能源汽车产业。以示范运营促发展,培育动力电池及材料产业链,提升核心零部件配套能力,推动混合动力、纯电动客车和电动乘用车产业化,发展高能效、低排放节能汽车。建设郑州电动汽车整车、新乡和三门峡整车及电源、洛阳动力电源系统等特色产业园区,开展郑州、新乡等市的公共交通电动汽车示范线路运营,重点实施锂离子动力电池、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系统等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力争在动力电池领域率先突破。
生物产业。加快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化学创新药物、现代中药、生物育种、生物制造等产业发展,建设全国重要的生物产业基地。加快郑州生物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以及新乡、焦作、周口、驻马店、南阳省级生物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重点实施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工程、新型疫苗及高端血液制品、重大疾病快速诊断试剂、重大疾病防治新药、动植物新品种选育、生物基材料等关键技术开发和产业化项目,扩大竞争优势。
新能源产业。巩固提升多晶硅产业优势,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推进生物质能源、风电及核电设备产业化,扩大新能源产业规模。加快突破纤维乙醇产业化技术,建设南阳新能源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依托骨干企业和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多晶硅及太阳能电池、风电装备等特色产业园区。重点实施万吨级多晶硅、百兆瓦级薄膜及晶硅太阳能电池、万吨级纤维乙醇、生物柴油、风电、核电关键部件及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
新材料产业。适应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升级需要,加快发展高强轻型合金、工程塑料等先进结构材料,大力发展超硬材料、特种玻璃等新型功能材料,积极开发芳纶、碳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加快生物医用、纳米等前沿新技术材料的研发。加快建设洛阳新材料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以及鹤壁镁合金、郑州和许昌超硬材料等特色产业园区。重点实施钼钨合金、钛合金、特种玻璃、功能陶瓷、特种纤维、二氧化碳全降解塑料等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
节能环保产业。大力发展电解槽不停电检修、低温余热发电、高效电机、大型水泥窑处理生活垃圾、新型含氮废水处理等高效节能环保技术、成套装备和产品。提升有色金属、电力、造纸、医药等行业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水平。推进节能环保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发展合同能源管理、环保咨询等节能环保服务业。
加强对先导产业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加大政府投入,带动社会资金投向处于创业早中期的创新型企业。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落实鼓励创新、引导投资和消费的税收支持政策。支持新产品应用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为培育和拓展市场需求创造良好环境。
第四节 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
实施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工程,加快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管理、营销等环节的应用,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支持行业龙头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以及软件服务企业,组建行业信息化创新联盟,开发、推广行业关键信息技术标准和产品。推进信息技术与工业产品的融合,发展嵌入式电子产品,提升工业装备和产品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加快信息技术在工业设计研发中的应用,推动产品设计研发网络化、协同化、虚拟化、个性化。加快信息技术在工业生产制造领域的应用,推动生产制造的敏捷化、柔性化、智能化。加快信息技术与企业经营管理的融合,推动管理业务精细化、组织结构扁平化、决策科学化。大力推动企业销售服务电子化,引导企业建立营销管理系统,提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信息化水平。在重点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建设一批网络协同制造、生产服务外包异地监控、技术交流和应用培训等公共信息技术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化服务。提升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到2015年,全省70%以上的中小型企业和100%的大型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企业网上采购商品和服务的比重显著提升。第五节 推进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
充分发挥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抓住国家统筹推进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政策机遇,推动郑州、洛阳、开封、平顶山、安阳、新乡和南阳等市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继续支持焦作、灵宝等国家资源枯竭城市加快转型,积极推动濮阳、鹤壁等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建立完善资源开发补偿和接续替代产业发展机制,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专栏3工业转型升级工程
围绕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重点实施“3422”产业转型升级工程,即着力提升高成长性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和先导产业竞争优势,规划4000个左右1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总投资超过2.5万亿元,着力培育20类高加工度产品,引领支撑工业强省建设。
高成长性产业。规划建设2200个重大项目,重点发展汽车整车、汽车零部件、大型成套装备、超特高压电气装备、工程施工机械、现代农机、精密基础部件、绿色食品、家用电子电器、高档纸及包装印刷、家具厨卫用品、皮革皮具、塑料制品和节能环保建材,新增10万台套成套装备、20万台大中马力农机、120万辆汽车、400万吨高低温肉制品、150万吨速冻米面制品、350万吨果蔬饮料、1000万台家用电器等生产能力。
传统优势产业。规划建设800个重大项目,重点发展甲醇制烯烃和乙二醇、石油深加工、聚氯乙烯深加工、高端石化产品、高效化肥、有色金属深加工、优钢特材、品牌服装和精品面料,新增200万吨煤制烯烃和乙二醇、1000万吨炼油、100万吨乙烯、100万吨聚氯乙烯及加工、300万吨中高端铝加工、7亿件品牌服装等生产能力。
先导产业。以动力电池及材料、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生物育种、多晶硅及太阳能电池、新型功能材料、生物质能源等领域为重点,实施产业创新发展专项,投资3000亿元,实施800个重大项目,突破20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打造50个重大产业创新平台,建设20个特色产业园区,培育100家优势骨干企业,提升先导产业竞争力,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第二章 全面加快服务业发展
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以重点项目、龙头企业、特色园区为抓手,以改善政策和体制环境为保障,促进服务业总量扩张、结构优化、水平提升,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和服务业从业人员在全社会从业人员中的比重。
第一节 加快发展服务业支柱产业
现代物流业。加快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建设,基本建成新加坡物流园区、航空港物流园等功能园区;建成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拓展完善保税物流功能,大力发展国际物流;建设完善一批运输枢纽场站、物流通道、口岸通关等基础设施,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内陆“无水港”,初步形成立足中原、面向全国、连通世界的现代物流中心。大力发展食品冷链、医药、钢铁、汽车、家电、纺织服装、邮政、粮食、花卉、建材等行业物流,推进物流业与制造业、现代农业联动发展。加快物流园区、区域分拨中心及配送网络建设,建成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逐步形成以郑州为枢纽、各物流节点城市为支撑的区域一体化物流发展格局。引进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建设地区总部和区域分拨中心,支持本土物流龙头企业构建全国性物流网络。推广物流先进技术、标准和营运模式,加快运输型、仓储型等传统物流业态改造升级,培育50家规模较大、业态先进的重点物流企业,引领带动物流业发展。到2015年,全省物流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5%左右。
旅游业。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实施大板块、大品牌、大集团战略,整合旅游资源,着力构建新型旅游产业链。突出培育文化体验、都市休闲、山地度假和乡村游憩四大旅游产品板块,加快建设世界知名、全国一流的旅游目的地。整合提升洛阳、开封、安阳、郑州古都大遗址群和根亲、功夫、禅修等文化体验功能,打造文化河南旅游品牌和新型文化体验游产业链。结合城市新区建设、旧城改造、企业搬迁,开发建设集购物、美食、娱乐、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和特色街区,建成一批城市休闲旅游功能区,建设宜居宜游城市。依托南太行、伏牛山、桐柏—大别山等山水资源,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开展产品开发、品牌塑造、市场营销、管理运营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建设一批山地休闲度假区。实施“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突出特色,一村一品,大力发展乡村生活体验、生态农业观光游。积极发展红色旅游、黄河文化生态游,着力培育自助游、商务游、养生游等旅游新业态。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主要景区旅游通道,建设航空、高铁、高速公路与主要景区高效对接的旅游交通网络,提升景区通行、停车、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综合服务能力。建成省旅游服务中心。加强与国内外龙头旅游企业的战略合作,强化优势互补,推进区域合作,建设覆盖全国、连接海外的旅游营销网络。积极培育大型旅游企业集团,支持骨干旅游企业上市融资。力争到2015年全省接待海内外游客人数突破4亿人次,旅游业总收入翻一番。
金融业。完善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体系,增强金融服务功能,建设郑州区域性金融中心。推进地方及涉农金融领域改革创新,构建与中原经济区建设相适应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地方金融机构,支持城市商业银行开展战略合作和跨省、跨市经营,推进农村信用社改组为农村商业银行或合作银行,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以县为单位设立社区银行,发展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产品,新增农村新型金融机构120家以上。积极吸引境内外金融机构来豫发展,争取设立分支机构20家以上。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网点布局,在市和经济发达县(市)设立分支机构30家以上。进一步扩大债券发行规模,继续实施上市后备企业培育工程,支持企业扩大直接融资。争取设立地方保险法人机构,做大做强
中原证券公司,支持中原信托公司、百瑞信托公司发展,壮大投资集团、交投集团等投融资平台,推动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机构,完善担保体系,发展融资租赁、财务公司。构建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支持郑州商品交易所增加交易品种、扩大交易规模,积极支持产权交易市场发展。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到2015年,全省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300亿元,直接融资规模翻一番以上。
房地产业。完善住房政策体系,加强土地、财税、金融等政策调节,推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调整优化住房供给结构,鼓励发展中小户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房,大规模增加保障性住房。合理引导住房需求,努力满足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积极发展房地产二级市场和房屋租赁市场,完善房地产开发服务和物业服务体系。结合城市新区、产业集聚区建设,大力发展商业地产和工业地产。引导房地产企业开发中小城市和县城房地产市场。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抑制炒作投机行为。
第二节 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
拓展服务业发展领域,培育发展一批潜力大、成长性好的新兴服务业。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支持网络增值服务、信息安全、数字内容和软件服务外包、电子商务等产业发展,加快建设郑州软件服务外包基地和物联网产业基地。大力发展科技研发、技术交易、信息咨询等服务产业,推动科技、创意企业孵化园区建设。积极发展会展业,打造食品、医药、汽车、机械装备、花卉等知名会展品牌,完善配套服务,拉长产业链条,提升郑州全国区域性会展中心地位。大力发展中介服务、家庭服务、养老服务和健康产业,不断提高社会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水平。
第三节 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
创新经营模式,发展新兴业态,推进商贸、餐饮、住宿等传统服务业改造升级。优化商业网络布局,重点建设50个中心城区商圈和特色商业街区,积极发展社区商业网点。支持城市农贸市场生鲜品超市化改造,建设完善覆盖农村的连锁商业网点。加快新建或改造一批跨区域大型综合性及特色农产品批发市场。鼓励知名自主品牌和老字号商业、餐饮、住宿企业连锁扩张。大力发展客运服务业,发挥网络枢纽优势,提升增值效益。第四节 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
进一步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建立公平、规范、透明的市场环境。完善土地、税收、投融资等扶持政策,实行服务业用电、用水、用气、用热与工业同价,加大劳动密集、技术先进、节能减排、便民利民等服务业税收优惠力度。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支持服务业关键领域和重点行业发展。深化服务领域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加快工业企业内部服务业剥离改革,推动服务业企业战略重组,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和知名品牌。加大服务业企业上市培育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尽快上市。大力承接国外和沿海服务产业转移,吸引世界服务业500强企业来豫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营销中心等,推动本土企业融入国际服务产业链。建立完善吸引、留住和用好服务业人才的长效机制,增强我省服务业发展智力支撑能力。专栏4服务业重大工程项目
物流业:重点建设新加坡物流园区、航空港物流园区、商丘豫东综合物流园区、周口水运港口物流园区等大型综合物流园区和双汇冷链物流中心、郑州雨润农副产品全球采购中心、华润爱生医药冷链物流园、国药控股河南物流中心、美的物流园、格力电器物流配送中心、中南邮政物流集散中心、华丰钢铁物流园
区、中国(郑州)国际汽车后市场、郑州花卉综合物流园、鹤壁煤炭储配园等40个食品冷链、医药、家电、邮政快递、钢铁、汽车、花卉、煤炭等专业物流园区及分拨中心。建成省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到2015年,形成8—10个业务收入超100亿元的大型物流园区。
文化旅游业:重点建设嵩山天地之中文化旅游城、龙门文化旅游园、殷墟大遗址文化产业园、宋都古城产业园、中华姓氏文化园、沿黄风情文化产业带、芒砀山汉文化产业园、轩辕圣境黄帝故里文化产业园、焦作太极拳文化旅游产业园等文化体验游项目;宝天曼、白云山、老君山、鸡公山、云台山、尧山及大佛文化旅游景区等山地度假项目;航空运动体验游;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志高文化科技动漫产业园、环球美食城、花木之都旅游生态园等都市休闲游项目;以乡村生活体验、农业采摘、生态观光等为主要内容的300个乡村休憩游项目。第三章 发展壮大建筑业
健全建筑市场监管体系,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促进建筑业快速健康发展。优化建筑业产业结构,重点发展交通、市政、化工、冶金、电力等工程类建筑企业,积极发展建筑节能、建筑智能化、钢结构、装饰、消防、防腐等新兴专业建筑企业。鼓励骨干企业提高环保、基础设施、大型公共建筑等专业施工能力,拓展地铁、桥梁、隧道、重化工等高端市场。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培育壮大一批具备工程总承包能力的大型建筑企业。引导中小型建筑企业加快向技术公司、专业公司转变。推动建筑业创新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不断提高建筑业核心竞争力。推进建筑业质量、品牌和标准化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建筑企业走出去,开拓国内外市场。第三篇 加快新型城镇化,构建现代城镇体系
把加快新型城镇化作为“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引领,作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关键性、全局性战略举措,以中心城市和县城为重点,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城乡统筹的结合点、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全面推进城乡建设,加快产业和人口向城镇集聚,强化中原城市群的支撑带动能力,构建现代城镇体系,走出一条全面开放、城乡统筹、经济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第一章 优化城镇化布局
完善城乡开发空间布局,加快构建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地区中心城市、中小城市、中心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五级城乡体系,形成以城带乡、城乡统筹的城镇化新格局。增强郑州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坚持集群、组团式发展,构筑城市组团与中心城区的便捷交通联系,推动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周边小城市和中心镇为依托的城镇集群。提升中小城市和县城规划建设标准,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吸纳农村人口就近转移。把小城镇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节点,按照合理布局、适度发展的原则,因地制宜发展中心镇,支持已经形成一定产业和人口规模、基础条件好的中心镇发展成为小城市,其他乡镇逐步发展成为服务周边农村生产生活的社区中心。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十二五”期间新增城镇人口900万人以上,其中中心城市和县城占80%左右。
第二章 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
深入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将18个中心城市纳入中原城市群,提升整体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建成沿陇海经济带的核心区域和全国重要的城镇密集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及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强化郑州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快新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促进组团式发展,带
动产业和人口集聚,提高郑州城市首位度,增强对全省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高标准改善交通条件,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城市品质,增强高端要素集聚、科技创新、文化引领能力。建立健全城市创新体系,建设高端产业集聚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大力发展汽车、装备等先进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发展物流、金融、会展、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和全国重要的国际物流中心。坚持航空、铁路、公路枢纽一体化发展,加快完善通信网络体系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和通信枢纽,进一步凸显对中原经济区的综合服务功能。到2015年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重达到20%,中心城区建成区人口达到400万人以上,成为全省发展的重心。深入推进郑汴一体化,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推动两市电信、金融等公共服务对接,实现电话号码区号统一、银行服务同城,形成资源共享、功能互补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依托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干线和城际轨道交通、城际快速客运通道、城际快速货运通道,在郑州至开封、洛阳、新乡、许昌之间,形成“两干三城”快速交通网,实现郑州与周边城市联动发展。
提升沿陇海和沿京广发展轴经济实力。依托陆桥通道,强化郑州、洛阳、开封的重要支撑作用。发展壮大郑汴洛工业走廊,做大做强能源原材料、现代装备制造、高新技术、汽车、石化等支柱产业。强化商丘、三门峡等城市的支撑作用。依托京广通道,增强安阳、鹤壁、新乡、许昌、漯河、平顶山、驻马店、信阳等城市的支撑作用,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钢铁、食品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构建沟通南北的发展轴。
推动其他城市加快发展。支持其他中心城市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城市产业特色化发展,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基地,增强城市经济实力,增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承接、辐射带动、传导作用。发挥濮阳、周口、南阳、焦作、济源等连接周边的重要作用,依托出省通道,拓展对外联系。提升商丘、周口等在淮海经济协作区中的地位,增强南阳在豫鄂陕交界地区、三门峡在黄河金三角地区、信阳在鄂豫皖交界地带的影响力,凸显安阳、濮阳、焦作、济源等在晋冀鲁豫毗邻地区的作用,密切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联动发展。力争到2015年,中心城市全部进入大城市行列,基础条件好的成为特大城市。第三章 完善城市功能
顺应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拓展发展空间,优化人居环境,形成城市特色,建设复合型、紧凑型、生态型城市和宜居城市。
加强城市交通建设。高水平、高标准编制城市综合交通规划。提高城市道路建设标准,完善城区路网,打通主要交通阻塞点和断头路。实施郑州、洛阳等中心城市畅通工程。推进中心城市交通换乘枢纽建设,加强公共停车场建设和管理,鼓励大中城市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规划建设地下停车设施。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积极发展地面快速公交系统,加大公交车辆和配套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分担比率。加快郑州、洛阳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支持其他符合条件的中心城市规划建设轨道交通。
加强城镇市政设施建设。建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43个城市供水配套工程,基本完成中心城市现有城区老化管网改造,基本实现省定重点镇集中供水设施全覆盖。加快城市新区、产业集聚区配套电网建设和老城区电网改造,推进有条件的城市实施电网入地工程。支持市及经济较发达的县级中心城市建设大型热电联产机组,同步规划建设供热管网。加快城市燃气管网建设,提高县城以上城市燃气普及率。加强地下管网建设与管理,推进新建、改建、扩建城市道路配套建
设市政消防栓和地下公共管沟。加快城市积水点改造,加强城市防洪、消防、抗震、人民防空等公共安全设施和无障碍设施建设。
加强城市生态设施建设。加快城镇污水管网建设,进一步扩大收水范围;实施城镇污水处理扩能增效及升级改造工程,在城市新区、产业集聚区和重点人口大镇再建设一批污水处理设施;积极推进市中水回用和污泥处置设施建设,到2015年污水处理厂污泥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置。加快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推动现有生活垃圾处理场的扩容改造,全面完成县城以上垃圾处理场渗滤液处理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乡镇垃圾收集收运体系,逐步推行垃圾分类处理。在有条件的市,利用大型水泥生产线开展垃圾焚烧试点。加强城市生态水系和城市防洪体系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市)结合中水回用建设人工湿地。在中心城区外围结合城市防护林建设,规划建设一批生态绿地。
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大城镇教育投入,优先保障依据城镇规划布局调整的中小学建设用地。城市新区开发、老城区改造与居民区同步规划建设一批中小学校,改善办学条件,确保满足城镇居民和进城农民工子女入学需求。完善医疗卫生、文化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多渠道筹措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加快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积极推进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逐步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问题。2012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市集中连片城市棚户区改造。“十二五”期间新建保障性住房200万套以上。
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以现有建成区内城中村、旧住宅小区和旧商业中心(街区)改造为重点,五年内完成大中城市现有建成区内城中村改造。按照复合型、紧凑型城市及组团式集群发展的理念,高标准、高水平编制各类规划,严格规划实施管理,发挥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加强城镇历史文脉、风景名胜和地址遗迹等资源保护,突出特色,提升品位。整合城市各级、各类公共服务和应急指挥资源,尽快建成一流的数字化管理和应急指挥平台,提高城市数字化管理水平,下大力气解决交通拥堵、空气噪声污染等“城市病”问题,实现城市管理向规范化、精细化、高效化转变。
专栏5城镇基础设施工程项目
城市新区基础设施:力争到2015年年底,全省城市新区完成道路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500亿元左右。
城市综合交通设施:加快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立体过街通道建设,完善立体交通体系;加快换乘枢纽、公交港湾、停车场等城市静态交通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着力构建以公共交通为主体,多层次、多类型城市综合公共交通体系。五年预计完成投资2000亿元以上。
城镇供水设施:全部建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43个城市供水配套工程,推进现有供水设施的升级改造。五年预计完成投资250亿元左右。城市供热、供气管网:加快燃气管网建设改造,鼓励发展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同步规划建设供热管网。五年预计完成投资200亿元以上。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雨水设施: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扩容、升级改造,完善污水收集网络;全面推进市建设中水回用和污泥处置与综合利用设施建设;加快城市雨水系统建设与改造。五年预计完成投资500亿元左右。
城镇垃圾处理设施:加快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推进已建成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的扩容改造,完成县城以上垃圾处理场渗滤液处理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垃圾焚烧处理;完善乡镇垃圾收集收运体系。五年预计完成投资100亿元左
右。
城市生态设施:实施城市河道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推进工矿废弃地和煤矿塌陷区改造,加快城市绿地、风景林地及生态林带建设。结合中水回用建设人工湿地。五年预计完成投资100亿元左右。
城市轨道交通:大力推进郑州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建设,建成郑州地铁1号线和2号线,开工建设洛阳城市轻轨,五年预计完成投资200亿元以上。
第四章 加快建设城市新区
把建设复合型城市新区作为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重要突破口,按照“三次产业复合发展,功能复合构建,‘三化’协调推进,城乡一体发展”的要求,突出经济、人居、生态复合功能,不断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城市功能,发展壮大主导产业,推动城市新区布局组团化、功能现代化、产业高端化,把城市新区建设成为现代产业集聚区、现代复合型功能区、城乡统筹改革发展先行区、环境优美宜居区、对外开放示范区和区域服务中心。
加快郑汴新区建设。实施郑汴新区总体规划,加快郑东新区、航空港区、白沙、九龙以及汴西等组团建设,完成龙湖地区、龙子湖高校区和白沙职教园区等开发建设,建成郑州东站综合交通枢纽、航空港交通枢纽和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对全省及周边地区的服务能力。到2015年,郑汴新区生产总值达到1500亿元左右,人口达到270万人。
推进洛阳新区建设。依托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以动力机械、大型成套装备、新能源装备和精品新材料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和文化旅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带动人口向新区集聚,到2015年,洛阳新区生产总值达到600亿元以上,人口达到110万人。加快推进焦作、平原、许昌、漯河、南阳等新区建设,支持其他符合条件的市规划建设城市新区,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城乡统筹改革试验,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带动人口集聚,形成区域新的增长极,成为承接人口转移的主要载体和新型城市化的样板。
第五章 加快发展产业集聚区
按照“企业(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要求,强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进一步推动要素资源集中配置,完善投融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和土地整理储备平台,着力提高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支撑和集聚发展四大保障能力。力争到2015年全省产业集聚区从业人员达到240万人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超过4万亿元,建成一批功能定位明晰、竞争优势突出、资源高效利用、产城互动发展的产业集聚区。
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围绕主导产业定位,重点引进关联度高、辐射力大、带动力强的龙头型、基地型项目,促进同类和关联企业、项目高效聚集,带动配套企业发展,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做大做强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食品、铝精深加工等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提升产业竞争力。强力推进培育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绿色电池、光伏等一批新兴产业集群,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承接服装、家电、制鞋、陶瓷、家具、玩具、五金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式转移,提高吸纳就业能力。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力争到2015年培育形成10个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元、100个超百亿元的特色产业集群。
推动产城互动发展。统筹现有城区与产业集聚区功能布局,推动城区基础设
施向产业集聚区延伸,加快完善配套产业集聚区道路、水、电、气、通信等基础设施,以城市功能完善促进产业集聚,以产业集聚增强吸纳农村转移人口的能力,促进城乡统筹发展。通过迁村并点推进产业集聚区内村庄向城镇社区转化,完善户籍、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等配套政策,力争到2013年产业集聚区农业人口全部转变为城镇居民,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
推进集约节约发展。提高产业集聚区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确保市建成区内产业集聚区不低于国家级开发区、县(市)域内产业集聚区不低于省级开发区的投资强度标准。加快多层标准厂房建设,建立完善产业集聚区土地集约利用考核评价体系,实行评价结果与下土地利用指标直接挂钩,创建一批国土资源节约集约示范集聚区。切实加强环境保护,严格节能环保准入门槛,关闭淘汰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和环保不达标企业,在具备条件的产业集聚区全部建成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合理布局、以热定产,支持产业集聚区建设热电联产机组,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创建一批环境友好型产业集聚区。
推动创新发展。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提高产业集聚区要素聚集、自我积累和自主发展能力。强化管理体制创新,支持在产业集聚区先行先试各项改革,扩大县域产业集聚区管理权限,形成统筹、高效、富有活力的管理体制。鼓励产业集聚区按市场机制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支持公共部门与民营企业合作,加快产业集聚区开发建设。采取综合考核、竞赛晋级、政策挂钩、动态调整的管理模式,促进产业集聚区科学发展。第六章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以县级市市区、县城为主要载体,以扩大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培育产业集群为主攻方向,统筹城区与产业集聚区发展,加快县域工业化、城镇化步伐,不断增强承接中心城市辐射和带动乡村发展的能力。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坚持分类指导,统筹重点开发县(市)工业和城镇发展布局,在保障农业和生态发展空间基础上适度扩大建设用地规模,促进经济和人口向县城集聚;加大农产品主产县(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投入,推动农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以县城为重点推进城镇建设和工业发展;支持生态功能主体县加强生态建设,按照点状开发、面上保护的原则,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县城发展。力争到2015年一半以上的县(市)培育形成一个超百亿元的特色主导产业,1/3以上的县城人口规模超20万。第七章 完善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加快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障碍,建立健全与城镇化健康发展相适应的户籍管理、土地管理和投融资制度,推动城镇化快速发展。
完善户籍管理制度。加快城镇户籍制度改革,以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化为城市居民为重点,全部放开县城以下中小城市户籍限制。积极创造条件放开中等以上城市户籍限制,同步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安居、子女就学、社会保障问题。鼓励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逐步使进城落户农民真正变成市民,享有平等权益。整户转为城市居民的农村居民,允许其继续保留承包地、宅基地及农房的收益权或使用权,做好农村社保与城市社保的衔接转换。鼓励进城农民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采取转包、租赁、互换、转让等方式进行流转。
创新城市建设融资机制。加大各级财政投入力度,支持有条件的市、县(市、区)设立城镇建设投资开发公司,注入优质资产,提高融资能力。鼓励符合条件的投融资平台采取发行企业债券、信托计划产品、上市融资等形式筹措建设资金。探索建立公益性基础设施和商业性基础设施开发相结合的长效机制。积极引入市场
机制,探索实行城市基础设施特许经营制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第四篇 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把推进农业现代化、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基础,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任务,以粮为基,统筹“三农”,推动全局,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第一章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运用现代科技、物质装备和管理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第一节 切实抓好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
加快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认真组织实施《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和品质,确保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45亿亩以上,力争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到“十二五”末达到600亿公斤。在粮食主产区的95个县(市、区),实施水利设施、基本农田、防灾减灾、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生态、粮食物流、农业机械化等八大工程,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改造中低产田1000万亩,建设高产稳产田1000万亩,实施土地整理1000万亩,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850万亩,以建设“吨粮田”为目标力争每个主产县(市、区)建设1—2个万亩高产示范方。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农业机械化综合作业率达到75%,秋粮机械化收获水平达到50%。完善粮食生产支持政策,探索建立有利于粮食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第二节 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围绕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发展畜牧业、果蔬花卉园艺业。到2015年,畜牧、花卉、蔬菜、林果和水产五个产业的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70%以上。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优化畜禽养殖结构和生产布局,重点提高生猪产业竞争力,扩大奶牛、肉牛等优势产品的规模。大力发展优质安全畜禽产品生产基地和加工企业集群。巩固提高京广铁路沿线、南阳盆地和豫东平原的传统生猪产区生产能力,扩大豫西、豫南浅山丘陵区的生猪养殖规模。支持建设良种肉牛规模养殖场,重点发展豫西南和豫东平原两大肉牛基地。继续抓好沿黄地区和豫东、豫西南“一带两片”奶业基地建设,鼓励发展牧场式生态养殖。大力发展豫北、豫东肉禽和豫南水禽生产基地,重点发展集约化规模养殖场。实施畜禽良种繁育推广工程、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改造工程和动物防疫体系、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和追溯体系建设项目,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加快发展饲料产业,把郑汴饲料主产区打造成全国高科技饲料生产基地。到2015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优质畜产品生产核心区。
加快发展特色高效农业。积极推进花卉、蔬菜、水果等园艺产品设施化生产。充分发挥花卉苗木产业的先导作用,扩大花卉种植规模,建设郑州、许昌、洛阳、豫东开封商丘、豫南南阳信阳、豫北濮阳安阳六大花卉核心产区。重点扶持30个花卉产业强县,加快发展高档花卉和鲜切花生产,壮大观赏苗木产业,支持省农科院建设花卉研发平台,创新开发我省传统名花切花,力争到2015年全省花卉苗
木种植面积达到250万亩。建设郑州航空港区花卉综合物流园区和八大区域性花卉交易中心,扩大花卉外销规模。切实抓好“菜篮子”工程,实行菜地最低保有量制度,在优势区域和重要交通干线沿线地区建设2600万亩标准化蔬菜种植基地,重点在中心城市周边地区建设蔬菜生产基地,完善蔬菜冷链物流网络,提高“菜篮子”保障能力。加快发展花生、芝麻等优质特色油料作物,建设2400万亩优质油料生产基地。积极发展优质茶产业,重点打造大别桐柏和伏牛丹江两大茶产业基地,做大做强绿茶产业,大力开发红茶新产品,培育豫茶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加快推进林果业发展,建设豫西、豫南高标准林果种植基地和沿黄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支持发展生物质能源林,建成1000万亩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和800万亩标准化林果种植基地,大力开发林果加工产品。实施水产良种工程,积极发展特色高效水产新品种。建设400万亩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培育一批中药材加工龙头企业。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发展优质棉花、烟草、食用菌、蚕丝等特色农产品,培育一批特色高效农业示范区。
积极发展绿色农业和生物农业。大力发展节水、节地、节肥、节药、节能农业,推进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和林业剩余物的资源化利用,逐步建立“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还原”的农业循环系统。以生物育种、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等绿色农用品制造为重点方向,加大生物农业技术研发力度,建设国家级生物农业产业基地。大力发展现代种业,组建种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快良种繁育和新品种开发,深化种业科技体制改革,培育具有国内顶尖水平的种业企业,提高种业集聚发展水平。构建以工促农的新格局。加快推进农村分工分业,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为龙头,以农业生产基地为依托,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建设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技术含量高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和专业园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第三节 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推广龙头企业主导、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合作组织和种养大户联动发展等农业经营组织模式,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建设全产业链企业集团,积极吸引国内外龙头企业在我省建立生产加工基地和总部或区域性总部。加快发展农业合作经济和股份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户的辐射带动能力。建立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力争“十二五”末年营业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达到600家以上、超十亿元的龙头企业达到50家以上、百亿元的龙头企业达到5家以上,各类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数占全省农户的比重提高到60%。积极培养农村科技骨干和实用人才,继续实施农民培训“阳光工程”和“雨露计划”,争取五年免费培训260万人次。第四节 完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建设,完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集合农业科研院所力量,加强高效栽培、疫病防控、农业节水等领域的科技集成创新,五年培育小麦、玉米主导新品种各5—6个,完成主要农作物品种更新换代一次。加强粮食主产县的植保、测土配方施肥、水利技术推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项目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严格落实产地准出、市场准入、质量追溯、召回退出等监管制度,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建设农业市场信息监测预警等应用系统,建立和完善省、市、县、乡四级农业信息和气象信息服务平台,提高农业信息和气象信息“落地入户”水平。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加快建设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强化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积极开发空中云水资源,提升气象防灾服务能力。
第二章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村容村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一节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力争到2015年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提高建设标准,加快县乡路及配套大中桥建设,进一步完善通村公路网,实现“乡乡联、县县畅”。大力发展农村沼气,扩大集中供气规模。积极发展太阳能、小水电、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完成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实施农田机井通电工程。第二节 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积极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倾斜。巩固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重点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推进教育资源均等化。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农村文化惠民工程。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筹资标准和保障水平。健全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完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推广建设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统筹农村便民服务设施建设。第三节 分类指导新农村建设
坚持规划先行、就业为本、农民自愿、量力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乡镇村庄规划管理,合理安排乡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集聚、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统筹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在城市郊区、产业集聚区和城市新区,加快推进村庄整合,通过城市和产业辐射带动,建设新型居住社区。在人口密度较大、经济较发达地方,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快中心村镇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在经济相对落后地方,有步骤地推进中心村镇建设,引导农村居民向中心村镇集聚。加强农村危房改造。加快推动垃圾集中处理,开展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完成354个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第四节 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加大扶贫投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加快解决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贫困问题。因地制宜地实行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加强以工代赈,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对偏远山区、生态脆弱区和自然条件恶劣地区的贫困村,有序开展易地搬迁扶贫。促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加大对革命老区县、贫困县、比照西部大开发政策县的扶持力度,在交通、教育、民生、生态、产业发展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五年力争完成5000个左右扶贫开发重点村的整村推进建设任务,再解决50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问题。
专栏6农村基础设施工程项目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2999.7万农村居民和630.3万农村中小学在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力争将自来水普及率提高到80%左右。
农村公路建设工程:提高农村公路的建设标准,加快县乡路及配套大中桥,进一步完善通村公路网,实现“乡乡联、县县畅”。
农村沼气建设工程:在适宜地区新发展农村户用沼气100万户,建设大中型沼气示范工程1000处,建设养殖小区沼气工程示范点1000处。
农村电网改造工程:2012年完成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实施农田机井通电工程。
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完成现有37万户危房改造任务及国有林场职工危房改造
5866户。
农村清洁工程:推行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模式和分散式污水处理模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第三章 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
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改革。在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多种土地流转形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土地权属管理,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进行确权登记。加快城乡统一土地市场建设,稳步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制度改革,促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加快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机制,探索建立农村土地交易所,重点解决土地流转中的信息对接、价格评估、利益保障等问题。建立农村产权交易所,探索农村资产资本化的有效途径。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完善征地补偿安置机制,逐步实现农村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同权同价。
完善农业投入保障机制。以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为重点,健全“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确保用于农业的投入总量和增量均有提高。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促进土地增值收益和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加大对农业大县的奖励补助和转移支付力度,使其人均财力接近全省县级平均水平。鼓励县级整合使用涉农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开发新型农村金融产品,扩大农村信贷规模。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
创新农业风险防范机制。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的原则,构建多元化的新型农业保险体系,增加农业保险费补贴的品种并扩大覆盖范围,提高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引导龙头企业资助农户参加农业保险。
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探索建立新形势下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的有效机制,协调推进集体林权和国有林区林权制度、供销社和农垦体制改革。加快水利体制改革,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推进水价改革。继续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和乡村债务清理化解等农村综合改革。积极推进信阳农村综合改革发展试验区和新乡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建设,鼓励各地积极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新途径。第五篇 坚持科教兴豫和人才强省,构建自主创新体系
深入实施科教兴豫和人才强省战略,着力构建要素完备、配置高效、协调发展、充满活力的自主创新体系,加快建设创新型河南,为建设中原经济区提供坚强支撑。
第一章 大力推进自主创新
以企业为主体,以研发中心为载体,以重大科技专项、技术创新工程为抓手,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集聚区,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大研发投入,优化创新环境,加强自主品牌建设,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第一节 培育壮大创新主体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企业创新能力培育工程,综合运用财税政策、产业政策等,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引导社会资源和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大政府科技资源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培育一批拥有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双自”企业。鼓励优势科研机构重组兼并中小型科研单位,支持有条件的转制科研机构上市,形成一批科技研发、应用推广与产业化经营紧密结合的现代科研院所,提高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支持科研机构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进一步推动军工与民用科研机构的开放共享与双向服务。支持郑
州大学、河南大学等高校加强研发能力建设。第二节 构建自主创新载体
坚持提高质量与扩大总量并重,依托骨干企业,加快建设国家级、省级企业研发中心,壮大企业创新平台,支撑创新成果在企业的工程化开发及产业化。建设一批国家、国家地方联合及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等行业创新平台,实行开放式运作,提升行业创新能力。建设和发展一批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自然种质资源、科技文献资源、科学数据、公共检索、公共检测技术等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促进创新资源共享,提高创新效率。“十二五”期间,重点支持有色、化工、装备、种业等领域创建一批国家级研发平台。到2015年,新建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400个,工程研究中心5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个,重点实验室50个,工程实验室50个,质检中心110个,科技基础条件平台30个。第三节 推进重点领域自主创新
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着力突破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问题,集中力量研发、推广应用100项重大关键、核心技术,形成竞争新优势。以技术突破带动煤化工、有色、钢铁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产品结构调整,培育一批有重大影响的自主品牌,促进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围绕现代农业、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加快掌握一批重要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标准,促进高成长性产业和先导产业加快发展。专栏7 重大科技专项和自主创新重点任务
现代农业领域:重点开发、推广、应用高产高效栽培、重大病虫害防治、禽畜重大疫病防控等15项设施农业、循环农业、精准农业关键技术。
高成长性产业领域:重点开发、推广、应用特高压输变电装备、应用电子信息、轨道交通装备、调理低温肉制品、新型墙体节能材料等20项关键生产工艺技术。
传统优势产业:重点开发、推广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聚甲醛、高精度铝板带箔、轨道交通、客车和3C产品用高端铝材、冷轧取向硅钢、胶原蛋白纤维等15项关键技术。
先导产业领域:重点开发、推广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治疗性乙肝疫苗、杂交小麦关键制种、名优花卉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高效低衰薄膜太阳能电池、兆瓦级风力发电成套装备、精密超硬材料及制品、钛合金等20项关键技术。
现代服务业领域:重点开发、推广、应用物流信息平台、数字地图、三维动画、电子银行等10项关键技术。
基础产业领域:重点开发、推广、应用低热值褐煤提质、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公路维护、交通运输智能化、水利工程等10项新工艺、新装备。
民生领域:重点开发、推广、应用食品安全、防灾减灾、重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等10项新工艺、新装备。第四节 打造区域创新中心
积极推进郑州、洛阳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形成区域创新中心,发挥对全省自主创新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加快郑州、洛阳、安阳、南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支持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升级,积极发展创业孵化器,建设高水平的成果转化中心,促进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发展。明确标准、强化引领,加快建设一批创新型产业集聚区。
第五节 发展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发展各类技术创新合作组织,积极建立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同参与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动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装备、精密超硬材料、轨道交通装备、耐火材料、物联网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深度合作,在新型疫苗、光伏、生物能源、半导体照明产品、智能电网装备、现代中药、矿山装备、电解铝高效节能、小麦等优势产业领域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开展联合攻关和联动创新。强化与北京、上海等创新资源密集区域的技术合作,吸引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省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在我省建立成果转移中心或研发、成果转化基地,提高创新起点,缩短创新周期。第六节 优化创新发展环境
加大政府科技投入,完善财政创新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设立创业投资引导资金,支持发展创业投资基金。全面落实企业研发激励政策,完善和落实政府采购及首购政策。实施知识产权质押等鼓励创新的金融政策。创新技术产权交易模式和运作机制,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引导科技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服务机构专业化、规模化、社会化发展,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健全知识产权和技术评估、担保服务体系,加快技术成果转移和转化。加强科学技术推广应用,完善科普基础设施,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推动核心技术专利化和标准化。第二章 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方针,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优化教育结构,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
第一节 提高基础教育水平
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统筹城乡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县域内城乡中小学教师编制和工资待遇实行同一标准,推行县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积极开展学区制试点。结合城乡中小学布局调整,推进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十二五”期间实现全省中小学校安全达标。实施农村初中校舍改造二期工程,基本满足农村初中学生的寄宿需要。实施城镇义务教育学校扩容改造工程,使城镇薄弱学校办学条件达到省定办学条件基本标准。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及教师全员培训计划,建设教师周转房,改善农村教师生活条件。到2015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提高到94%。加快发展学前教育,重视发展普通高中和特殊教育。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鼓励社会力量办园,建立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体系,到2015年基本普及学前一年教育。深入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支持办学体制多样化,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教育资源,巩固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实现市和30万人口以上、残疾儿童较多的县(市)都有一所独立设置的特殊教育学校,逐步实行残疾学生高中阶段免费教育,保障残障学生受教育权利。
专栏8 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
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到2013年,完成2197万平方米校舍改造(加固900万平方米,重建1297万平方米)。其中,2011年前重点解决全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七度以上地震高烈度区内危险校舍和其他地区急需改造的D级危房。
农村初中校舍改造二期:支持农村初中校舍改造一期工程未覆盖且留守儿童超万人的县,建设初中学生宿舍、食堂等生活设施,改善农村初中学生寄宿条件。
城镇义务教育学校扩容改造:从2010年起,每年改造300所中小学,用三年左
右的时间,基本消除城镇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第二节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深化省部合作,加快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支持职业教育规模化、集团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把我省建成全国重要的职业教育基地。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攻坚,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推进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和布局调整,建设100所示范性中职学校、11所示范性高职学校、100所优质特色中职学校和200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基本建成郑州、开封、周口、南阳、鹤壁等职业教育园区。加快调整职业教育专业结构,扩大战略支撑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专业技能人才培养规模,鼓励学校突出自身优势,兴办特色学校、特色专业,实现差异化发展。普遍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办学模式,大力开展订单培养、定向培养、定岗培养,吸引大型企业、重点企业参股职业教育,形成一批校企合作、优势突出的职教集团。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完善职业教育毕业生“双证书”制度。完善落实支持职业教育发展政策,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到2015年,中、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分别达到210万人和104万人,其中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占高中阶段比例达到53%。第三节 优化发展高等教育
以提高质量为重点,以高层次人才培养为核心,加大高等教育层次、学科和专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提升高等教育整体水平。适度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到2015年,普通高校在校生达到185万人。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重点发展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及物流、城市规划、设计创意、文化传媒、金融等现代服务业急需专业。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五年累计培养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数达到5万人。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继续推进郑州大学“211工程”建设,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按照“985工程”标准建设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强化河南大学省部共建,努力实现优势学科高层次突破和跨越式发展;加大对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等省部共建高校支持力度;鼓励河南科技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等省内其他骨干高校准确定位、办出特色,使整体水平或若干学科、专业进入国内先进行列。完善高校功能,加快在建新校区建设,建成郑东新区龙子湖高校区。鼓励和引导其他市发展提升高等教育。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加大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力度,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扩大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学科共建、合作办学、科研交流,提升高等教育科研能力和整体办学实力。
第四节 完善继续教育体系
大力开展成人教育和岗位培训,构建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重的社会化、多元化、开放式继续教育体系。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学校、科研机构、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资源开展继续教育。重视发展老年教育。广泛开展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创建活动,积极构建学习型社会。
第五节 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深化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制度改革,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增强学生创业和创新能力。改革教学质量评价机制,严格教师资质管理,完善教师绩效考核机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校长和教师专业化水平。创新教育投入机制,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到2012年完成国家
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例4%的分解任务,保证教育财政拨款增长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创新财政教育拨款机制,探索财政投入按学生数量、毕业生质量拨款的新方式,采用民办公助、以奖代补等形式鼓励支持教育发展。健全国家资助制度,扶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筹资机制,逐步化解高校债务问题。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完善财政、税收、金融、收费、土地等优惠政策,保障民办学校公平待遇,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出资办学。加快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取消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第三章 实施人才强省战略
坚持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紧缺专门人才,推动我省由人口大省向人才大省转变。
壮大人才队伍。突出抓好创新型科技人才和重点领域急需专门人才队伍建设,实施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程、产业集聚区人才开发工程、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人才支撑工程、中原崛起百千万海外人才引进工程、技能人才振兴工程、创业人才推进工程、教育名师名家培育工程、全民健康卫生人才保障工程和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开发工程。统筹抓好党政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和宣传思想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培养造就数以千万计的技能型人才,数以百万计的专门技术人才,数以十万计的创新科技人才和数以万计的高端人才。
改革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建立科学化、社会化的人才评价发现机制,注重以实践和贡献评价人才。推动教育培训机构与用人单位有机衔接、联合培训开发,实现人才培养与有效使用有机统一。坚持“五重五不简单”,深化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探索试行聘任制公务员管理制度,全面推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竞聘上岗制度。建成省委党校新校区。推进人才市场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人才服务业,逐步消除人才流动中的障碍。完善各类人才薪酬制度,健全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体系。进一步加大对人才开发的投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吸引更多国内外高层次人才。第六篇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支撑保障能力
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坚持基础设施先行,继续加强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完善的高速公路网,基本完善的铁路网,坚强智能的现代化电网,保障有力的水利网,互联互通的信息网,初步形成郑州国际航空枢纽基本框架,构建适度超前的现代化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体系。第一章 加快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以综合枢纽建设和交通网络化为重点,加快铁路、民航、公路、水运、管道、邮政及城市交通建设,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整体优势和组合效率,形成以郑州为中心、地区性枢纽为节点,多种交通方式高效衔接、紧密联系、功能互补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升我省在全国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一节 强化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按照客运“零距离换乘”、货运“无缝衔接”理念,加快郑州东站、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和郑州火车站三大客运综合枢纽建设改造。完善提升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郑州北编组站、郑州东货运站功能,推进郑州国家干线公路物流港、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二期工程建设。加强与沿海港口和各大枢纽对接,把郑州建成基础设施完备、配套设施健全,多种交通方式高效衔接、内捷外畅的国家重要的
综合交通枢纽。结合铁路、机场、公路建设,改造洛阳、南阳、商丘、信阳、安阳、三门峡等一批地区性综合交通枢纽,形成与郑州联动发展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
第二节 加快铁路建设
加快客运专线、城际铁路、大能力运输通道建设,构建覆盖区域、辐射周边、服务全国的铁路网,到2015年,全省铁路运营里程达到6400公里,新增客运专线1100公里、城际铁路500公里。建成石家庄至武汉、郑州至徐州客运专线,形成“十字型”客运通道。开工建设郑州至重庆、商丘至杭州、郑州经鹤壁经濮阳至济南客运专线,启动郑州至太原客运专线前期工作。加快全省城际铁路网建设,建成郑州至焦作、至开封、至新郑机场以及新郑机场至许昌、至登封至洛阳城际铁路和云台山支线,开工建设郑州至新乡、许昌至平顶山、焦作至济源至洛阳、焦作至晋城城际铁路,形成以郑州为中心、客运专线和城际铁路为纽带,通达开封、洛阳、许昌、新乡、焦作、漯河、平顶山、济源等市的半小时交通圈,通达其他中心城市的一小时交通圈,连接周边省会城市的高效便捷的交通格局,基本实现所有市通快速铁路(客运专线或城际铁路)。建成晋豫鲁铁路、运城至三门峡至十堰、新月四线、兰考至菏泽、新密经商丘至永城等铁路,完成宁西、漯阜、孟平等铁路复线电气化改造,开工建设商丘至周口至驻马店至南阳铁路,适时启动三门峡至平顶山、禹州至亳州至江苏洋口港等铁路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形成“四纵五横”大能力运输通道格局。第三节 大力发展民用航空
继续实施民航优先发展战略。强力推进郑州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建成郑州机场第二跑道、第二航站楼、综合交通换乘中心等重大工程,配套建设海关、边防、检验检疫等口岸设施。支持现有基地航空公司做强做大,积极引进有实力的基地航空公司。加大客货运航线开发力度,着力培育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东南亚、欧美等国际航线,打造“郑州中转”服务品牌,到2015年,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年旅客、货邮吞吐量分别达到2000万人次和28万吨,初步建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内航线中转换乘中心和国际货运集散中心。改造洛阳、南阳机场,努力扩大运输规模。建成商丘、明港军民合用机场,推进豫北、鲁山机场建设,构建以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为中心,洛阳、南阳、商丘、明港、豫北、鲁山等机场为辅助,以干带支、干支协调、客货并举的全省民航机场体系。以飞行训练、航空运动、旅游、航测航拍等领域为重点,加快通用航空发展。第四节 完善公路网络
全面打通出省通道,完善网络结构,提升互联互通能力,基本形成功能完善、结构优化、内联外通、畅通中原的公路网络。到2015年,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5万公里。以豫西地区高速公路及跨省通道为重点,继续加快高速公路建设,提前五年建成规划的高速公路网;完成京港澳、连霍高速河南段拓宽改造,适时对其他高速公路拥挤路段进行改扩建。打通焦作至桐柏至随州、运城至三门峡至淅川至十堰、郑州至卢氏、郑州至民权、武陟至西峡等跨省及区间通道;建成郑州机场至少林寺、洛阳至栾川等联络线。支持境内没有高速公路或县城距高速公路较远的县(市)建设县城至最近高速公路的快速通道。到2015年,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6600公里以上,21条跨省通道全部打通,实现所有县城20分钟以内上高速,形成完善的高速公路网。结合全省现代城镇体系规划和产业集聚区布局,改造国省干线公路,扩容改造107、310等重要国道,将其他国省道交通拥挤路段升级为一级公路,对穿越城区路段实施绕城改造;积极推进郑州至许昌等城际快速通道建设;
加强国防战备公路和沿南太行等旅游通道建设。围绕新农村建设,继续改造农村公路,重点推进农村公路骨干路网中的县乡公路和配套大中桥改造;结合土地整理修建田间道路,进一步完善通村公路网。适应农民改善出行条件的要求,提高农村公路建设标准,五年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4万公里、桥梁15万延米,逐步解决有路无桥、宽路窄桥和危桥问题,实现“乡乡联、县县畅”,实现行政村村村通客运班车。加强公路运输场站建设,加快9个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场站建设,新建、改造一批市、县(市)运输场站。
第五节 加快水运、管道及邮政建设
积极发展水运,加快淮河、沙颍河、涡河、沱浍河航运开发,建成淮河息县至淮滨至望岗段、沙颍河漯河至周口段及涡河、沱浍河航运开发工程,开工建设沙颍河平顶山至漯河段航运开发工程、周口至省界段升级改造工程,推进贾鲁河综合治理及航运开发,到2015年,全省内河航道里程达到1600公里以上,形成四条直达华东地区的水上通道。加快油气管道建设,形成布局合理的管道运输网络,五年新增油气长输管道5000公里左右。完善邮政基础设施,全面完成空白乡镇邮政局所、村邮站建设,推进快递区域分拨中心和快速干线网络建设,提升邮政服务水平。第六节 提高交通管理服务水平
深化交通建管体制改革。建立有效的综合交通调控与协调机制,推进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加快干线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探索建立专业养护和群众养护相结合、灵活多样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制。完善运输市场准入、退出和监管制度,促进形成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运输市场。
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发挥省铁路投资公司、交通投资集团、收费还贷高速公路管理中心和国土资源开发投资管理中心等省级融资平台的作用,支持铁路、民航、公路等重大交通设施建设。积极利用产业基金、保险资金、长期票据以及BOT(建设—经营—移交)、BT(建设—移交)等融资方式,多渠道筹措交通建设资金。鼓励各市充分发挥本级投融资平台的作用,参与交通项目建设。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铁路、机场、港口、公路服务区等经营性或具有盈利能力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交通运输效率及服务水平。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货运物流化,促进运输产品多样化、精细化和个性化。建立统一协调的综合交通安全保障和应急反应机制,完善交通拥堵和事故紧急疏导救援体系。建立健全综合运输管理和公共信息平台,逐步实现信息资源互联共享,提高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实现全省超限站四级联网、站点全程监控,建立超限超载运输长效治理机制。鼓励交通运输企业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推进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建设,提高高速公路管理服务水平。
大力发展绿色交通。推进交通运输装备现代化,加快淘汰技术落后、效能低下的运输装备。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推动新能源车辆的开发应用,推进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低碳交通,促进交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第二章 加强现代能源供应保障能力建设
适应能源供求格局的新变化和转变发展方式的新要求,突出保障省内能源供应,着力优化能源结构和布局,提高能源开发利用效率,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建设全国重要的综合能源基地。第一节 促进煤炭集约发展
优化煤炭开发布局,以大中型现代化矿井建设为重点,稳定焦作、鹤壁、义马、永城矿区产量,高效开发郑州、平顶山矿区,增强煤炭保障能力,煤炭产能稳定在
2.2亿吨左右。深入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企业兼并重组,合理配置后备资源,培育壮大骨干煤炭企业,形成1—2个亿吨级产能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加强煤矿安全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提升采掘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大力推进煤层气开发和瓦斯综合治理,建立煤炭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增强抗灾能力。加强省内煤炭资源勘查,实施煤炭企业走出去战略,增加后备资源储量。支持大型电煤储配中心建设。
第二节 持续增强电力保障能力
立足本省保障、兼顾省际调剂,促进电源电网协调发展。强力推进核电建设,开工南阳核电,加快信阳、洛阳、平顶山等核电前期工作。合理布局热电,努力满足城镇和产业集聚区用热需求。继续围绕南太行、豫南煤炭矿区及陇海铁路等重要输煤通道,以现有电源扩建为主,布局高效清洁的大型燃煤电站。适度发展抽水蓄能和燃气电站。鼓励煤电联营和一体化发展,支持骨干煤炭企业开展电源建设。加强主网架和城市电网建设,强化省际联络,全面完成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发展智能电网,形成以1000千伏特高压电网为支撑的500千伏骨干网架,实现市市220千伏双环网和县县110千伏多电源供电,建设坚强、保障、兼顾的现代化电网。加快电力市场化改革,理顺农电管理体制,推进大用户直供电工作,实现城乡各类用电同网同价。深入开展节能发电调度,优化电力资源配置。第三节 加快油气开发利用
加强油气资源勘探,努力稳定原油产量。完善油品输配网络,提高成品油供应能力。优先发展管道燃气,积极利用煤层气及液化天然气、压缩天然气等燃气资源。依托国家西气东输实施“气化河南”工程,加快构建燃气干网,配套完善支线管网和城市储气设施,建设中原油田和叶县地下储气库,新增天然气年供气量80亿立方米以上,实现95%以上县(市)城区及部分镇(乡)用上管道气,城市居民燃气普及率达到85%以上。合理布局、有序发展加气站。规范燃气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运营管理体制。
第四节 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大力发展太阳能光电、光热利用,以产业集聚区和城市新区为重点,积极实施太阳能屋顶计划和金太阳示范工程,推广太阳能热水器。积极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建设南阳国家生物质能源示范区。加快风能和地热能等资源开发。积极发展分布式能源。推进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构建农村绿色能源体系。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5%左右。专栏9重大能源保障工程
电源:争取开工建设南阳百万千瓦级核电工程,建设配套调峰电站,继续实施“上大压小”,建设一批大型火电和热电联产项目,到2015年,全省发电装机达到7200万千瓦以上。
电网:实施千亿元电网建设工程,五年新增110千伏以上电网线路14500公里,变电容量12100万千伏安。
煤炭:实施百亿吨煤炭资源勘查工程,新增精查储量50亿吨,建成大中型矿井4000万吨。
油气:实施炼油、地下储气库、成品油储备工程,建设西气东输三线、四线(河南段)及省内配套支线等油气管道项目,五年新增油气长输管道5000公里左右。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实施光伏、风能、沼气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工程,五年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120万千瓦、生物液体燃料产能100万吨。第三章 加强信息化支撑能力建设
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发展物联网,提升基础信息网络性能,建设重大应用网络平台及信息系统,促进网络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数字河南”。
提高基础信息网络业务承载能力。实施宽带提速工程,形成城镇“百兆到户、千兆进楼、百万兆出口”的网络覆盖,推进农村“光纤到村”。实施移动通信网络升级工程,基本建成有效覆盖全省城乡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网,跟进部署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新一代高速无线接入网。实施有线电视网络优化工程,完成全省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和双向改造。推动“感知中原”物联网工程建设,加快传感网与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的融合发展。
加快建设重大应用网络平台。建设城市高速信息网络平台,大幅度提高网络接入标准,便捷获取“三网融合”应用服务。推进无线城市建设,率先在郑州、洛阳等中心城市搭建城市管理、应急保障、定位测控、生产调度、公众服务等方面的无线网络应用服务平台。加快建设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推进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和行政效率提升,实现90%的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在线办理。完善地理空间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大力推动重大信息系统建设。加快建设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居民健康电子档案、社保“一卡通”、市政公用服务“一卡通”、智能交通、应急指挥、数字医院、数字旅游等一批重大信息系统,初步实现医疗卫生、劳动保障、交通出行、水电气等服务信息网上公开和网上咨询、网上投诉等,居民在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享受到便捷、经济、优质的信息化服务。建设完善人口、宏观经济、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法人代码等基础信息数据库,促进税收、金融等基础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应用。
健全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和风险评估制度,建立网络信任、容灾备份等体系,建设计算机病毒防治、应急处置、安全通报中心等,提高网络信息安全综合防护能力。第四章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把水利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坚持兴利除害并重,大力发展民生水利,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形成由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渠和受水配套工程、水库、河道、灌区及城市生态水系组成的复合型、多功能的水利网络体系。
加强防洪控制工程建设。加快推进重大洪水控制工程、中小河流治理和中小水库除险加固、蓄滞洪区等防洪工程建设,提高防洪减灾能力,形成较为完善的防洪体系。建成河口村水库,开工建设出山店水库,加快前坪水库前期工作,完成268座小Ⅰ型以上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提高水库的防洪蓄水能力。搞好黄河堤防建设和滩区综合开发。完成淮河干流堤防标准化建设,完成淮河流域滞洪区及海河流域7处滞洪区一期工程建设,基本完成淮河滩区移民迁建。加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完成山洪灾害易发区预警预报系统建设。
加快灌排体系建设。继续实施38处大型灌区和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开工建设赵口二期和小浪底南、北岸灌区,完成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完善渠系配套,构建较为完善的灌排体系。
加快水源工程建设。全面建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及沿线城市受水工程,全面完成南水北调移民工作。充分利用国家分配引黄水量,新修一批引黄调蓄工程。建设一批规模合理、标准适度的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立应对特大干旱和突发水安全事件的水源储备制度。构建较为完善的供水网络及城市生态水系。
加快水生态环境工程建设。实施水土保持、地表水污染治理、地下水保护、城市水源地保护、入河排污口综合整治等工程;全面推进城市河道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力争到2015年完成县城以上的城区河道综合治理。逐步建立良好的水环境生态体系。
第七篇 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加快生态省建设
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保障需求、高效利用、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支撑体系,提高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水平。第一章 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
坚持节约优先,积极实行供需双向调节、差别化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各类资源保障水平。
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实施工业节能综合改造、建筑节能、低碳交通、公共机构节能、重大节能技术装备产业化示范、节能产品惠民、节能服务体系建设、节能能力建设等八大重点节能工程。加快淘汰电力、煤炭、建材、钢铁、有色、化工、造纸、发酵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落后产能,对能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工艺、设备及产品实行强制性淘汰制度。推广先进节能技术、设备和产品。落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制度,加强节能监察执法能力建设,健全节能统计监测考核体系,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
加强土地开发管理,促进土地合理高效利用。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健全土地整治机制,构建节约集约用地机制,强化监督管理机制。实施南水北调渠首及沿线、豫东等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积极盘活城市存量建设用地,清理处置闲置建设用地。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健全节约土地标准,强化用地节地责任和考核。加强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优化水资源配置。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推进水资源梯级利用和循环利用,推广节水型设备和器具,建设节水型社会。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强力推进工业节水技术改造,提高中水回用率和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累计下降30%以上。有序开采地下水资源,全面关闭各类违规建设的自备井。
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提高资源保障能力。深入推进矿产资源整合和开发秩序整顿。加强金属材料、木材、水泥等材料的节约代用。专栏10 节能重点工程
工业节能综合改造:对高耗能设备和落后工艺实施节能改造,到2015年,全部完成低效的锅炉、窑炉、电机、变压器等更新改造,主要耗能设备能效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建筑节能:建设绿色建筑示范项目,到2012年,全面完成居住及公共建筑集中采暖按供热表计量收费改造任务;到2015年,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1000万平方米。
公共机构节能:到2015年,完成市级以上公共机构建筑及主要耗能设施节能改造,建立公共机构用水、用电、采暖、空调和设备用能等监测平台。
低碳交通:推广清洁燃料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淘汰排放和油耗超标的机动车。
重大节能技术装备产业化示范:开展低热值余气发电、高效热电联产、节能型矿用磨机、新型墙材加工等研发和示范,实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示范项目。
节能产品惠民:推广10类能效等级Ⅱ级以上高效节能产品,以及高效照明产品和节能、新能源汽车,到2015年,高效节能空调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全部
淘汰低效照明灯具。
节能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开展以合同能源管理为主要方式的节能诊断、融资、改造和运营管理等服务,到2015年,形成20家年营业收入超1亿元的专业节能服务公司、5家年营业收入超5亿元的综合性节能服务公司。
节能能力建设:加强市级以上节能监察、监测机构能力建设,完善全省能源利用监测信息平台,对年综合能耗1万吨标准煤以上重点用能单位实行能源利用状况实时监测。
第二章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减量化优先,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加快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壮大循环经济规模,建设全国工农业复合型循环经济示范省。抓好资源开发、资源消耗、废弃物产生、再生资源利用和社会消费等五个关键环节,实施八大循环经济重点工程,重点打造有色、煤炭、非金属矿、农业和再生资源等领域五大循环产业链。按照循环经济要求,规划、建设和改造各类产业园区,加强土地集约利用、能量梯级利用、资源综合利用、废水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处理。建成100个循环经济示范企业、20个示范园区和10个示范城镇,建设安阳安西、鹤壁宝山、邓州等一批特色循环经济试验区。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再生利用,构建以城市社区和乡村站点回收为基础、集散市场为枢纽、分类加工利用为目的的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体系。规范发展再制造产业,加强再制造产品流通和监管体系建设。完善循环经济法规和标准体系,健全循环经济财税、价格、投融资政策,创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专栏11循环经济重点工程
尾矿、共伴生矿综合利用:依托大型矿业集团,建设尾矿、中低品位矿、共伴生矿、难选冶矿、煤层气、油页岩及其他稀贵伴生资源的综合利用项目,到2015年,矿产资源总回收率达到35%以上。
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以大宗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为重点,利用粉煤灰、煤矸石、脱硫石膏、电石渣、冶金废渣、化工废渣等生产新型建材产品,到2015年,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
“城市矿产”综合开发利用:建设30个废旧电子电器、废旧办公设备、废金属、废塑料等处理基地和20个报废汽车、大型机电设备回收拆解中心。支持长葛市大周镇、博爱县产业集聚区等创建国家级“城市矿产”示范基地。
再制造示范:重点支持汽车发动机、变速箱、发电机、汽车轮毂等零部件再制造,建设2—3个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基地。开展工程机械、机床、矿山机械和办公用品等再制造试点。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重点支持利用秸秆生产饲料、肥料,依托畜禽养殖集中区和大型养殖基地建设大中型沼气和有机肥工程,到2015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畜禽粪便资源化率达到95%以上。
循环型服务业示范:在宾馆、餐饮、旅游、物流等领域开展循环型服务业试点,建设一批再利用、资源化示范项目。
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依托产业集聚区,创建50个以上绿色生态循环型产业园区。
重大循环经济技术示范:依托采掘、工业、农业、建筑等领域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开展大宗固废、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污泥、农林废弃物等综合利用技术开发和示范,建设一批服务平台。
第三章 加强环境保护
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努力保障发展需求,实现环境容量高效利用。以解决饮用水不安全和空气、土壤污染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严格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严格环境执法、管理,推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实施工业污染全防全治。健全工业污染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末端治理、回收利用的全防全治体系,推进重点排污企业深度治理,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建立更加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和重污染企业退出机制,对造纸、皮革、发酵、化工等重点行业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以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和高污染行业为重点,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治。推进火电行业脱硫设施稳定运行,全面完成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等行业脱硫设施建设。加大火电、钢铁、化工、水泥等行业企业氮氧化物污染防治,完成30万千瓦以上火电机组脱硝改造。加强铅、汞、铬等重金属、危险废物、固体废物污染治理,加快处理设施建设,建成省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和南阳危险废物处置中心。
加强城市污染防治。优先保护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确保群众饮水安全。加强城区内工业企业环境监管,对环境影响较大的企业实施关停、搬迁或转产。推进城市大气污染综合整治,提高城市建成区内工业烟尘、粉尘的排放控制标准,全面实施国家第四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积极防治城市灰霾污染,确保省辖市空气质量好于Ⅱ级标准天数在292天以上。加强城市声光污染治理。推进城市餐饮业厨余垃圾安全处理。
加强农村农业环境保护。以“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为主要抓手,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高农村环境质量。加快重点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因地制宜建设农村垃圾处理设施。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全部配套建设污染治理设施。开展农村环境监测试点工作,初步建立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示范工程,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严禁焚烧秸秆。
严格环境管理。落实环境目标责任,严格环境目标考核。健全环境法规和标准体系。严格环境执法,加大环境违法违规成本约束和处罚力度,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完善全省环境自动监控系统,建立健全环境应急监管体系,完成环境监管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健全水环境断面考核制度。加大污水处理费、垃圾处理费征收力度,提高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运行效率。实施差别电价、差别水价,提高重污染落后产能企业信贷风险等级。加强环境宣传教育。第四章 加强生态建设
加快建设生态省,推进桐柏大别山地生态区、伏牛山地生态区、太行生态区、平原生态涵养区建设,构建沿黄河、南水北调中线生态走廊,形成“四区两带”的区域生态格局。
积极推进南水北调渠首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加强丹江口库区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工作,确保南水北调中线输水水质。加强淮河源头、大别山等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和管理,增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能力。实施千里河道治理工程,推进贾鲁河郑州段、惠济河开封段、卫河河南段、北汝河平顶山许昌段等重点河段综合治理。统筹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保证河流生态基流,促进水环境休养生息。实施湿地保护工程,开展退耕还泽,恢复湿地植被和水禽栖息地。加强各类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保护生物多样性。深入推进林业生态省建设,巩固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成果,严格林地保护管理,全面加快山区生态体系、农田防护林体系、防沙治沙、生态廊道、森林抚育改造等省级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五年新
增森林73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3.61%。实施矿区生态恢复治理工程,推进矿区农田复耕、新村建设、生态恢复同步。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大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专栏12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程
1.环境保护工程。
(1)水污染深度治理:重点实施213家企业废水深度治理、中水回用、清洁生产等工程建设。
(2)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实施41家现役燃煤机组脱硫脱销除尘改造,57家燃煤电厂脱硝除尘改造,113家冶金、焦化、水泥、建材重点企业废气脱硫脱硝除尘改造。
(3)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重点对47家企业工业固废污染治理及资源化综合利用,续建驻马店市、扩建安阳市、新建固始县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
(4)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实施重金属污染防治项目128个,开展废水综合治理、废气烟尘净化、废渣无害化处置和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
(5)土壤污染防治和修复:重点实施9个土壤修复治理试点工程。
(6)千里河道治理:实施贾鲁河、双洎河、惠济河、涡河、清潩河、黑河、沁河、伊河、洛河等16条河流河道清淤、截污、人工湿地、河道生态净化、生态修复等综合整治工程。
(7)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实施2000个村庄环境综合整治、3000个生态文明村创建、500个省级生态乡镇创建等。
2.生态建设工程。
(1)林业生态: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太行山绿化等国家和省级林业重点工程,造林1300万亩,实施森林抚育改造1600万亩,新增固定二氧化碳能力723万吨。(2)黄河生态涵养带建设:全面实施沿黄滩地生态修复保护,逐步实施退耕、退牧,扩大湿地保护面积,构建沿黄生态涵养带。(3)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实施矿区损毁土地农田复耕、矿区新村规划建设、生态重建“三位一体”综合治理工程32个,整治规模15000公顷。(4)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实施淮河上游、漳卫河上游、伊洛河两岸、丹江口库区等重点水土流失防治区的水土保持工程,完成坡耕地改造29.3万亩、生态修复1600平方公里。第五章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坚持减缓和适应并重,充分发挥技术进步的作用,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综合运用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效、增加森林碳汇等多种手段,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加快节能环保、低碳能源、再制造等绿色产业发展,积极培育以低碳为特征的新经济增长点,构建低碳型工业、建筑、能源和交通体系。加强植树造林,采取保护性耕作,增加森林和农田碳汇。鼓励开发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推行绿色税收、绿色信贷和绿色保险,扩大政府绿色采购,构建有利于绿色发展的政策体系。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管理体制和机制,加快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建立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监测制度。支持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科学防范和应对极端天气与气候灾害及其衍生灾害。加快建立地质灾害易发区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应急体系。加大重点区域地质灾害治理力度,完善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加强救援队伍建设,提高物资保障水平。开展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科学安排危险区域的群众和生产生活设施的合理避让。
第八篇 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省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充分发挥中原文化独特优势,提升中原文化软实力,建设华夏历史文明重要传承区。第一章 提高公民文明素质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倡导爱国守法和敬业诚信,构建符合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和新时期河南人的“三平”精神,积极宣传和维护“普普通通、踏踏实实、不畏艰难、侠肝义胆”的河南人形象。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不断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提倡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提倡修身律己、尊老爱幼、勤勉做事、平实做人,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强化职业操守,支持创新创业,鼓励劳动致富,发扬团队精神。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引导人们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第二章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
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村和城市社区为重点,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到2015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探索公办民助、省市共建、社会捐助、资产置换等多种投融资方式,积极推进中原文化艺术学院、省图书馆新馆、省博物院二期等重大文化工程建设。完成省直文艺院团排练剧场新建改造工程。加强市级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城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改造。加快县级档案馆建设。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加强农村和社区文化服务,推动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促进文化服务向基层延伸。加强文化设施运营管理和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保障文化单位和文化设施正常有效运转。健全政府对公益性文化活动的资助政策,鼓励社会力量投资、捐助文化事业和文化活动。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推出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结合的精神文化产品。加强重要新闻媒体建设,开办河南网络电视台。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弘扬河南特色优秀文化,扩大文学“豫军”在全国的影响,努力振兴豫剧、曲剧、越调等传统剧种,抢救和保护地方特色小剧种,发展歌舞剧、交响乐等现代艺术。第三章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整合文化资源,完善产业链条,培育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加快扩张规模和提升层次,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做大做强广播影视、出版传媒等优势产业,支持骨干企业发展壮大,推动广播影视集团化经营,加快河南出版产业基地、河南高清数字网络电视城、中原数字出版产业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支持网络广播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数字和网络出版物发展,开发生产一批特色鲜明、影响力强的文化产品,加快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河南有线电视网络集团等企业上市步伐。大力发展动漫游戏、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推进中视新科等动漫产业基地做大做强,建成动漫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开通少儿动漫频道,支持本土动漫、影视制作企业发展,加大国内外知名企业引进力度。支持会展创意、设计创意、旅游创意等产业发展,建设一批知名度高和影响力强的特色创意园区。积极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挖掘传统文化,融合现代元素,加快推进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支持发展一批历史文化街区、特色文化村镇,建设形成一批省级、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到2015年,全省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500个,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5%左右。第四章 提升中原文化影响力
深入挖掘和弘扬中原文化兼容并蓄、刚柔相济、革故鼎新、生生不息的深厚底蕴,发挥文化遗产丰富的优势,突出根文化、姓氏文化、汉字文化等中原文化的传承弘扬,办好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活动,通过市场化融资、产业化运作模式,实施黄帝故里文化园等重大文化项目建设,支持中华根亲文化圣地建设,打造以“根文化”为重点的中原文化品牌。加强对郑州商城、隋唐和汉魏洛阳城、安阳殷墟、开封宋都古城等大遗址和历史文化名城(镇、村)的保护,支持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等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推动太极拳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实施功夫文化、禅修文化展示传播工程,依托海外孔子学院建立少林、太极功夫文化推广机构,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推动中原文化走向世界。第五章 促进文化体制创新
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以培育壮大文化市场主体为核心,推动文艺院团、电影院线、报刊出版等领域改革,完成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各类文化经营实体,实现文化市场主体多元化。推动文化企业优化重组,打破行业和行政区域界限,支持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河南有线电视网络集团等企业跨区域、跨行业发展,鼓励不同业态的媒体之间重组合作,打造资产超百亿元的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大型传媒集团。扎实推进开封、登封等10个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加强文化投融资平台建设,深化与国家开发银行和其他战略投资者合作,推动设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创新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第九篇 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和谐中原
着力构建均等化、广覆盖、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机制,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第一章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坚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将促进产业发展和扩大就业相结合,创造平等就业机会,努力实现充分就业。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采取信贷、税收优惠政策扶持小型企业发展,多形式、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建设带动就业机制。完善税费减免、岗位补贴、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技能鉴定补贴等政策,鼓励企业吸纳更多劳动者就业。深入推进全民创业,完善和落实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场地安排等鼓励自主创业政策,健全创业服务体系,力争五年开展创业培训50万人次。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
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和政策扶持,畅通大学生到城乡基层、中小企业和自主创业的就业渠道。在大力发展劳务输出的同时,加快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建设,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推动农副产品加工业向产区集中布局,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力争五年累计转移农业劳动力500万人。做好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强化就业服务和援助,实施公益性岗位安置计划,力争每年开发10万个左右公益性岗位。
大力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紧密围绕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和承接产业转移需要,以培养高素质产业技能人才为重点,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对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等开展免费实用技能培训,对未能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等新成长劳动力普遍实行劳动预备制培训。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到2013年,全省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1000万人次、企业在岗职工技能提升培训200万人次、失业人
员转岗职业技能培训150万人次,新培养技师、高级技师10万人。
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加强县、乡基层就业服务设施建设,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劳动就业监测体系,健全失业监测预警制度。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加强劳动定额标准管理,加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切实维护劳动者权益。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的作用,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第二章 促进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
大力促进农民增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着力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鼓励农民调整优化种养结构,努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综合效益,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强劳务输出大县与用工城市、用工企业的合作协作,强化岗位需求、专业技能标准等信息沟通,积极发展定向培训、定岗培训、技能等级培训,提高专业型、技术型劳务输出比重,培育区域劳务品牌,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完善支农惠农政策,扩大和提高涉农补贴范围和标准,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财产化的形式,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
不断提高城镇居民收入。完善和落实职工工资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完善工资指导线制度,建立企业薪酬调查和定期发布制度,积极稳妥扩大工资集体协商覆盖范围。完善公务员工资正常调整机制。完善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制度。扩大居民投资渠道,努力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加大社会保障投入,较大幅度提高居民转移性收入。
积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初次分配与再分配调节并重的分配制度,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健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制度。深化垄断行业和国有企业收入分配改革,严格规范经营管理人员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的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提高城乡中低收入居民收入,逐步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第三章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重点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工作,实现应保尽保。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完善实施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积极配合做好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工作。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实现城乡社会救助全覆盖。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逐步拓展社会福利保障范围,推动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逐步提高福利水平。大力发展慈善事业。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大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多渠道充实社会保障基金,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健全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失业保险金标准正常增长机制。健全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合理提高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加强城乡低保与最低工资、失业保险和扶贫政策的衔接平衡。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水平。加强优抚安置工作。健全灾害突发等临时救助制度。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基金预决算制度,实现基金保值增值。
完善社会保障体制机制。完善各项社会保险关系跨区域转移接续政策。全面推进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市级统筹,建立完善省级调剂制度。推动机关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完善落实被征地农民补偿机制和社会保障制度。第四章 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积极发展体育事业,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第一节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应急指挥救治、妇幼保健、采供血、精神卫生、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逐步提高人均公共卫生经费标准,免费提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和重大公众卫生服务项目。落实综合防治措施,严格控制艾滋病、结核病、乙肝等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不断强化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地方病、职业病的防控,提高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逐步建立农村医疗急救网络。
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县级医院、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标准化建设,使每个县至少有1所县级医院和3-5所中心乡镇卫生院达到标准化水平,每个行政村都有标准化村卫生室。加快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设,完善服务功能,使省辖市、县级市每个街道办事处拥有1所集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功能为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争取国家在我省布局建设国家区域性医疗中心,建成河南省医疗中心、省人民医院分院、郑大一附院郑东新区医院、洛阳正骨医院郑州医院等一批重大医疗项目,推进省辖市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建设。加快构建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逐步建立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制度。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完善鼓励全科医生长期在基层服务政策,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加强中医专科和人才建设,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机构范围,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诊疗项目、中药品种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报销范围。
完善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的参保(合)率,逐步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筹资标准及保障水平,提高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支付限额,实现新农合和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完善新农合和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和异地就医结算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实行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在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逐步实现其他医疗机构和社会零售药店全部配备和优先使用基本药物。提高基本药物实际报销水平。深化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规范药品生产、流通秩序,加强药物质量监管,保障用药安全。
改革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快推进医疗卫生机构属地化和全行业管理,推进现有医疗卫生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的方向,稳步推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初步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完善公立医院质量评价制度,加强预算收支和绩效考核管理。探索多种有效方式逐步改革以药补医机制。完善社会办医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各类医疗机构,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加强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建设,推广电子病历,实现与公共卫生、医疗保障、应急救治、社区卫生及居民健康档案之间的信息交换与共享,积极发展远程医疗。第二节 积极发展体育事业
以农村乡镇和城市社区为重点,加强城乡基本公共体育和全民健身设施的规
划和建设,进一步开放体育场馆和学校体育场地,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建设河南省网球中心、河南省体育中心二期工程等体育场馆。发展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培育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积极承接和举办重大体育赛事,办好第七届全国农民运动会。
第五章 全面加强人口工作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完善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性别平等、人口迁移和社会保障等人口发展政策法规体系,健全利益导向机制,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做好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的计划生育工作,强化公共服务,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综合治理,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加强计划生育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实施优生促进工程和生殖健康促进计划,加大出生缺陷干预力度,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强中原经济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科学引导人口流动和分布,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
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实施妇女发展规划,切实保障妇女平等就学、就业、社会保障和参与社会事务权利。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实施儿童发展规划,坚持儿童优先,依法保障儿童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促进儿童事业全面发展。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立以家庭为主导、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大对公益性养老机构的投入,加强基本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引导非营利组织参与经营管理,推动养老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和标准化。
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健全残疾人康复和托养服务设施,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推进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建设,创造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第六章 维护公共安全
创建安全河南。完善安全生产相关法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各领域安全专项治理整顿,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大力实施煤矿安全技改工程,加快建设井下避险设施。全面完成尾矿库治理。规范发展安全技术服务机构,加强对中小企业的安全技术援助和服务。实施安全素质提升工程,全面提高全民安全素质、从业人员安全技能、监管监察人员执法水平。完善安全生产法规、监督管理机构及技术装备、宣传教育培训、应急救援、信息管理、资金投入等六大支撑体系。力争“十二五”期间亿元生产总值死亡率下降30%,工矿商贸十万从业人员死亡率下降30%,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建设平安河南。建立健全科学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排查化解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完善群众工作体系,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联动的工作体系,整合各方面力量,建立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综合平台,把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建立社情民意调查分析机制,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面完成警务体制机制改革,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城乡技防建设,加快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设施建设,建立完善公共安全预防预警和应急体系,不断提高应对公共突发事件和各种风险的能力。完善平安建设责任制和维护稳定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广泛开展平安创建活动。
切实抓好质量技术监督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继续实施质量兴省战略,提高质量技术监督管理水平。完善相关法规,依法加强对食品药品生产流通的全程监管,加强检验检测、认证检查和不良反应监测等药品安全技术支撑能力建设,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和快速反应机制,强化质量追溯和责任追究,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等危害人民安全的违法行为,保证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第七章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按照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要求,加强社会管理法规、体制、能力建设,构建常态化的社会管理机制。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健全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加快社会服务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建设。实施城乡社区服务能力提升计划,合理规划城乡社区布局,加快社区中心(站)建设,强化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加强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和服务工作,全面推行社区矫正。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建立以居住登记和居住证为核心的“一证通”制度。强化网络虚拟社会管理。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鼓励和扶持各类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加强诚信体系建设,规范信用信息的采集、使用和管理,建立健全守信受益、失信惩戒的信用管理制度,开展诚信建设活动,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第十篇 深化体制改革,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
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全面推进各项改革,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建立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建设中原经济区提供体制保障。
第一章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和规范政府行政审批事项。继续优化政府结构、行政层级、职能责任,降低行政成本。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机制,增强公共政策制定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制,改进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加快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
开展省直管县改革试点。赋予试点县政府行使省辖市政府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完善财政省直管体制,理顺工商、税务、质监、国土资源、环保等垂直管理部门的条块关系,探索建立与省直管县相适应的干部管理体制。启动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通过委托、授权、机构延伸等方式,赋予其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全面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将主要承担行政职能的逐步将其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将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逐步转制为企业,主要从事公益服务的继续保留事业单位序列。规范公益性事业单位行为,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实现公益目标最大化。加快社会中介组织改革,消除中介机构行政化倾向,优化结构布局。改革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引入竞争机制,扩大购买服务,实现提供主体和方式多元化。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增强多层次供给能力,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
第二章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健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引导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行业退出,有选择地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性非金融机构、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发展。积极引入世界和中国500强企业、行业优势企业等战略投资者,以省管企业为重点,实施开放型重组、专业化重组、资源型重组、产业链重组,在煤炭、有色、钢铁、化工、装备等优势行业和领域,打造一批资产规模超1000亿的大型企业集团。抓住国家建立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机遇,积极推进军工企业加快改制步伐,大力发展军民结合产业。
深化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健全权责统一、运转协调、制衡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董事会科学决策、经理层高效执行、监事会有力监督的运行机制,落实董事会集体决策及个人责任可追溯的决策制度。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实现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与出资人职能分开。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收益分享制度,加强业绩考核、激励和约束等制度建设,实现国有资产保
值增值。
第三章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进一步消除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和政策性因素,营造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落实完善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放宽市场准入,打破行业壁垒,充分发挥多种金融工具服务民间投资的作用,拓宽民间投融资渠道。鼓励支持非公有制企业通过多种方式进入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政策性住房、社会事业和金融服务等领域。建立健全企业信用体系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健全非公有制企业项目对接、筹资融资、市场开拓、技术支持、对外合作、人才培训等服务体系,帮助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动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建立稳定的分工合作关系。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开展生产、技术、资本的联合、重组,扶持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大企业集团。积极引导民营企业依法经营,诚实守信,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第四章 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积极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在合理界定事权基础上,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要求,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健全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强县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财力保障能力。完善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制度,强化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改革,健全科学完整、结构优化、有机衔接、公开透明的政府预算体系。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保障“三农”、科技、教育、社会保障、改善民生等重点支出,加大对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支持力度,完善财政支持农村金融体系发展和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长效机制。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稳步推进税制改革,逐步健全地方税体系。第五章 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
理顺煤、电、油、气、水、矿产等资源类产品价格关系,完善重要商品、服务、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开展竞价上网试点,鼓励大用户与发电企业协商确定电价。积极推行居民用电、用水、用气阶梯价格改革。理顺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的比价关系。按照“污染者付费”原则,提高排污费征收标准和征收率。深化收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加强经营服务性收费监管。完善价格听证制度。
完善要素市场体系,健全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产权、信息等要素市场,建立完善金融资产、环境权益产品等要素交易市场,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建设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发展大贸易,形成管理有效、运转协调、运行顺畅的现代市场体系。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违法犯罪行为。
第十一篇 扩大对外开放,建设内陆开放高地
更加积极主动地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加快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新格局,努力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增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动力和活力。第一章 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深入开展大招商活动,坚持招商主体以企业为主、联络渠道以商(协)会为主、引导服务以市县为主,境外招商地域亚洲为先、亚洲招商港台为先、各类客商华商为先,提高招商引资实效。到2015年,力争引进世界500强企业突破100家,建成外商直接投资专业园区10个以上,五年累计利用外资达到560亿美元。
优化利用外资结构。鼓励外资投向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农业及
物流、旅游、医疗、金融、教育、科技、文化产业等服务业,积极吸引跨国公司在豫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结算中心等功能性机构,鼓励在豫投资的跨国公司增资扩股、扩大投资规模。
创新招商方式。突出请进来招商、产业集聚区招商、专业对口招商,引导外商在具备条件的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设立专业园区。办好重大招商活动,提高招商针对性。鼓励外资以并购方式参与企业改组改造和兼并重组,积极引进境外风险投资基金。
强化招商服务。全面推行外资项目无偿代理制、重大项目总协调人制、跟踪责任制、进度考核制、定期通报制,提高实际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合同履约率。支持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在境内公开发行股票、企业债券和中期票据,拓宽外资企业融资渠道。积极争取国家在我省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推进外商投资便利化。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加大外商投诉处理力度,切实维护外来投资者的合法利益,营造良好的亲商、重商、爱商、安商社会氛围。
积极高效利用国外优惠贷款。优化贷款投向,重点支持节能环保、生态建设、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等。第二章 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把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作为壮大产业规模、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性举措,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土地、能源等优势,推动形成全球劳动密集型产业新的集聚地。
因地制宜承接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积极开展以商招商、驻地招商、专业招商、委托招商、集群招商,承接、改造和发展纺织、服装、鞋业、玩具、家电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充分发挥其吸纳就业的作用。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和产业资本,承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引进优质资本和先进技术,加快企业兼并重组,发展壮大装备制造业。发挥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示范带动作用,承接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将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环境容量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依据,严禁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和高耗能、高排放等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转入,避免低水平简单复制。
促进承接产业集中布局。把城市新区和产业集聚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引导转移产业和项目向园区集聚,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发挥园区已有重点企业、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吸引产业链条整体转移和关联产业协同转移,提升产业配套能力,促进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深化与中央企业的战略合作,促进央企扩大投资规模,建设区域总部、研发中心、营销中心和生产基地。
改善承接产业转移环境。把承接产业转移的着力点由过多依靠提供优惠政策转向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增强配套能力、营造良好环境上来。完善承接产业转移的体制机制,鼓励产业集聚区通过委托管理、投资合作等多种形式与东部沿海地区合作共建产业园区,积极探索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推动建立城际间产业转移统筹协调机制、重大承接项目促进服务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搭建产业转移促进平台。支持有条件的地方设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充分发挥其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第三章 推动对外贸易跨越发展
扩大对外贸易规模并提升水平。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和机电产品出口推进计划,重点支
持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出口,扩大劳动密集型产品、优势和特色农产品出口。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突出抓好出口产业基地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支持出口产业基地公共平台建设、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等。积极承接沿海地区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培育和建设一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形成若干加工贸易重点集聚区,提高加工贸易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大力发展服务贸易,重点支持郑州、洛阳等服务外包基地建设。鼓励进口我省急需的成套设备、关键零部件、资源和原材料。支持企业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到2015年,全省进出口总额达到450亿美元以上,形成5个以上国家级出口基地、30个省级出口基地,基地出口额占全省出口额比重达到60%以上。加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场所)和口岸大通关建设。加快建设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支持河南保税物流中心加快发展,实施郑州出口加工区扩区,支持洛阳等地争取设立一批出口加工区,完善保税加工、产品研发、产品展示和国际中转、国际分拨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等各项功能。加强郑州铁路口岸、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航空口岸建设,推进与综合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中心等联动发展,建设郑州内陆“无水港”和国际航空港。完善洛阳航空口岸功能,建设安阳、商丘、漯河、南阳、周口、焦作等一批口岸作业区,构建联接沿海开放口岸、辐射中西部地区的现代口岸体系。加快电子口岸建设,提高报关、报检和查验、监管电子信息化水平。开展与沿海港口及边境口岸的战略合作,推动公、铁、空、海等多式联运发展。第四章 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创新境外投资和经济技术合作方式,增强我省利用海外资源、市场和先进技术的能力。鼓励有实力的企业采取直接投资和并购等方式开展跨国经营,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拓展业务,加快培育我省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利用境外资源和市场,在境外建立紧缺矿产和油气资源开发基地、农业生产基地、产品加工制造基地及物流、营销网络,鼓励电力、水泥、钢铁、纺织、有色等行业的优势企业到境外投资办厂,带动产品、设备和劳务输出,拓展企业国际发展空间。加强政策引导,建立境外投资安全监测体系,防范境外投资风险。利用财政、政策性银行、基金投资公司的优惠政策,加大对骨干企业“走出去”的融资投资支持力度。扩大对外工程承包规模,推动相关企业从分包向总承包发展,由工程承包向资本运营和直接投资发展。大力发展对外劳务合作,壮大外派劳务基地,加强涉外职业技术培训和劳务市场管理。第五章 加强区域合作
全面加强与晋东南、冀南、鲁西南、皖西北等周边地区的合作,力争在交通、资源开发、市场、旅游、生态、产业等领域发展对接、联动方面率先突破,构建中原经济区合作区,形成内部融合、联动周边、贯通东西的发展态势。加强与长江中游经济带的合作,形成南北呼应、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两大支撑。大力拓展面向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联系,加强与长三角、山东半岛、江苏沿海、京津冀等经济区的合作,推动与青岛、连云港、日照、天津等沿海港口合作,加快形成铁路、公路、水路协调发展的综合运输大通道。积极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加强物流、旅游、资源开发等合作,密切与关中—天水经济区的经济联系,做好对口支援新疆哈密、重庆巴南等工作。推进面向南部泛珠三角地区的经济联系,加强与成渝、北部湾、海峡西岸等经济区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促进优势互补、联动发展。
第十二篇 完善保障措施,实现发展蓝图 第一章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村(居)民自治和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聚居地区加快发展。做好宗教、侨务和对台工作。深入实施依法治省,坚持立、改、废并重,创新立法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地方性法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公正执法,建设法治政府。建立政法机关协同办案系统,加强司法监督,促进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公信力。实施“六五”普法依法治理规划,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建立健全法律援助体系。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建设,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充分发挥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第二章 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
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推进政府从全能政府、管制型政府向有限政府、服务型政府转变,健全政府职责体系,提高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水平,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不断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和公信力。完善部门配合协调机制,形成行政合力。
转变工作作风。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开拓创新意识,弘扬求真务实、艰苦奋斗作风。自觉遵循规律,全面改进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创造性开展工作。加强调查研究,坚持求实求效、真抓实干,努力做到“严、细、深、实、快”。
提高行政效能。完善以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为重点的行政效能制度体系,健全促进科学发展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推行现代行政管理方式,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听证会制度和重大决策前的专家论证、群众评议制度。
提高公务员素质。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强化公务员学习培训和实践锻炼,增强公务员履行岗位职责、服务发展、依法行政、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队伍。第三章 实施项目带动
贯彻“三具两基一抓手”的工作要求,把实施项目带动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工作尽可能转化为具体项目和工作方案,以项目带动要素集聚、服务提升、作风改进、工作落实。提升运作水平,以更高的站位和更宽的视野,优先谋划实施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以项目带动落实战略布局,促进投资增长,增强经济综合实力和发展后劲。发挥财政性投资导向作用,优化要素资源配置,确保规划项目顺利实施。加强项目储备,推进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家规划布局,完善和落实重点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形成规划期内投产一批、续建一批、新建一批的滚动发展格局。
第四章 增强土地和环境保障能力
合理高效配置土地资源,增强土地保障能力。引导城乡用地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建设用地指标优先保障城乡发展特别是重点项目用地需求。强化住宅用地计划管理,确保各类保障性住房用地。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严格执行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密度等集约用地指标和多层标准厂房建设标准。加大土地挖潜力度,坚决执行土地闲置超时收回政策,杜绝土地闲置浪费现象。进一步增强对土地的集中调控能力,探索建立新增耕地指标、集体建设用地整理结余指标有偿调剂制
度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增值收益返还农村土地整治区域的机制。设立耕复垦开发资金,创新易地补耕模式,拓展土地来源。
加强环境容量控制,提高环境容量保障能力。科学测算环境容量基数,严格建设项目总量核定,最大限度争取和优先保障重大项目环境总量指标。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严格行业准入,从严把关“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项目。深挖减排潜力,加快实施一批减排重大工程,加强重点污染减排项目运行监管,提高减排效能。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保障经济发展必需的总量指标和污染减排目标的完成。第五章 完善规划实施机制
建立健全规划编制、组织实施和评估检查长效机制和规范化工作程序,强化规划的宏观指导和约束作用,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本《纲要》提出的预期性指标和产业发展、结构调整等任务,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实现。各级政府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和利益导向机制,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体制环境和法制环境,打破市场分割和行业垄断,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市场主体行为与政府战略意图相一致。
本《纲要》确定的约束性指标和公共服务领域的任务,是政府对人民群众的承诺。约束性指标分解落实到有关部门,其中耕地保有量、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污染物排放等指标分解落实到各市,并将全部约束性指标纳入各市、各部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范围。公共服务特别是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任务,明确工作责任和进度,主要运用公共资源全力完成。
加强规划协调管理。抓好省政府确定的重点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以编制和实施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具体落实本《纲要》提出的发展目标任务,将专项规划作为政府审批核准重大项目、安排政府投资和财政支出预算、制定特定领域相关政策的依据。加强计划与五年规划的衔接,把《纲要》提出的战略目标、重大任务等分解落实到各具体发展政策措施和发展建设项目。搞好地方规划与本《纲要》明确的发展战略、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的协调,特别是要加强约束性指标的衔接。
完善规划实施评估和考核机制。加快制定并完善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和具体考核办法,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完善监测评估制度,加强监测评估能力建设,强化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搞好《纲要》中期评估,自觉接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检查。
完善统计制度。加强对服务业、节能减排、劳动就业、收入分配、房地产等薄弱环节的统计工作,为监测评估和政策制定提供基础。
加强对规划的宣传力度。借助各种传媒手段宣传介绍规划,让规划确定的方针政策和发展蓝图深入人心,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创业热情,动员和组织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规划实施,使实施规划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大有希望。全省广大干部群众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省委正确领导下,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务实的作风,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创造新业绩,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2012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
——二○一二年一月八日在河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上
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长 郭庚茂
1月8日,省长郭庚茂在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记
者董 亮摄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1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11年,是河南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一年来,我们持续、延伸、拓展、深化中原崛起战略,凝聚全省人民智慧和力量,不断完善建设中原经济区战略构想,推进中原经济区发展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以《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国务院《指导意见》)出台为标志,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确立了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路子,明确了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全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五大战略定位,中原经济区建设成为国之大事、省之大计、民之大业,显著提升了河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为我省改革发展创造了难得历史机遇,必将极大地激发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热情,汇成万众一心、奋发进取、克难攻坚、共襄盛举的强大精神动力,开创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美好未来!
刚刚过去的2011年,也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起步之年。一年来,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持续显现,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家宏观调控面临稳增长、调结构和控物价三者兼顾的艰难选择,生产要素保障持续绷紧,社会管理难题不断增多。面对困难和挑战,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大力实施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总体战略,全面推进“一个载体、三个体系”建设,狠抓“八项关键举措”落实,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呈现出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是历年来发展科学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最好的一年,完成了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二五”发展良好开局。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主要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预计全省生产总值突破2.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7万亿元,增长25.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00亿元,增长18%左右。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二三产业比重接近87%,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50%以上,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30个百分点以上。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8万亿元,占全省比重超过40%,比上
第四篇:十二五规划及政府工作报告 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十二五规划和政府工作报告的精神实质,以及对中国共产党简史的认真学习,我深感责任重大。在新世纪里,我必须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地完善、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切实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更好结合。学习先进的专业及生活理念,更新观念,掌握先进的工作技术和手段,认真钻研业务。重视对个人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不要把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与大家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并尊重他人的人格。
正如温总理在工作报告最后所说的那样:“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艰辛成就伟业,奋斗创造辉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形成,在改革开放中发展。所以只要我们坚持改革开放,坚定对共产党的信仰,我们一直以来梦想的,追求的社会主义就在不远处。
深刻认识并全面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研究并提出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对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对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走过了一个又一个五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国力等各方面犹如走台阶一样也有了显著的提高。这次会议审查“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并制定“十二五”规划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这是“十二五”规划建议的一个最为鲜明的特点,也是时代的要求,事关“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
中国每个五年计划或规划都有一个相对明确的主题。也就是未来5年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十一个规划有着本质的差别,就是过去的十一个规划追求“国强”,“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
所以,“十二五”规划政策的着力点应该转到把提高居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富裕人民群众作为全新思路和战略,围绕着如何“富民”问题,制定行动路线图。而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今天的经济实力也已经为解决“富民”问题提供了物质基础。
从“国富”到“民富”的转变,成为公众关注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也让广大人民群众看到了中国富民之路的新曙光。民生是发展和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以人为本的 具体体现。只有不断改善民生,才能够提高广大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但如果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那就有失偏薄了,如今,进入了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我们要有更高的追求。
发展是当代中国和世界的潮流,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能够发生历史性变化,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归根结底得益于我们党牢牢抓住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领导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当前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争取掌握后金融危机时期国家发展的主动权,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同样需要坚持发展这个硬道理,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的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要求,顺应党心民意,符合时代潮流。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在转变中谋发展,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不断前进。学好全会精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实际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落实好全会精神,加深理解,要学以致用,在实际工作中,转变工作作风,增强责任意识,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圆满完成各项工作。
温总理回顾了极不平凡的2009年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在自然灾害与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依然取得了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粮食连续五年增产;成功举办了世博会。这都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成就来之不易。
对所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总理坦诚而不回避。列出了五个主要方面困难,诸如国际金融危机还在蔓延、仍未见底;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已成为影响全局的主要矛盾;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产业发展滞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能源资源消耗多,环境污染重,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仍在扩大;一些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没有根本缓解;市场秩序不规范,市场监管和执法不到位,社会诚信体系不健全等。这些问题成为今后政府必须逐步攻坚的难题和焦点。
即将毕业的我们要着眼全局、思路清晰、措施有力,满怀信心。踏入工作岗位后,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科学民主、加强自身的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我们必须正确解读当前形势,充分认识到面临的不仅是机遇,更是挑战。在“十二五”期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核心任务,要推进我国工业化的关节点,扩大居民消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我们作为共产党的后备军,应时刻关注党的方针路线,坚决执行,同时向大家宣传十七届五中全会的内容,让大家了解会议的议程。同时认真学习,了解会议主要内容,快速提升自己。当然,在学习、国家时事政治、自身素质的提高等各方面,我还存在很多不足,希望党支部能够多多关注我的成长和努力,并给予提醒和帮助和考验。相信通过我的努力和党支部的帮助和考验,我会在各方面都有所进步。
针对房地产业对中国经济举足轻重,约占固定资产投资的近四分之一情况,我国政府一直在竭力平衡经济稳定与普通老百姓需求之间的关系。地方政府被敦促要提供更多土地用于建造经济适用房。在21世纪的中国,有这样一群贫困阶层的白领员工:他们蜗居在中国最富有最繁华城市的边缘地带,住在低矮、昏暗、箱子般狭小的小屋子里,花数小时时间坐公共汽车上下班。这群每天早晨离开拥挤摇乱的宿舍,前往城区苦苦谋生的大学毕业生通常被称为“蚁族”。很多大学毕业生希望过上舒适的中产阶级生活,但飞涨的房价和黯淡的职业前景让他们的雄心壮志备受打击。随着“蚁族”人数的增多,这给中国领导人带来了政策挑战。
所以,要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突出位置。说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如何具体到基层落实的方法都细列了出来: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给予社会保险和岗位补贴;到农村基层服务和参军入伍,给予学费补偿和代偿助学贷款。鼓励承担重点科研项目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吸纳符合条件的毕业生从事科研工作。企业吸纳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可按规定享受相关就业扶持政策。加快建设一批投资少、见效快的大学生创业园或创业孵化基地。可见总理为作政府工作报告,花心血做了多少来自民间的调查研究。只有深刻地了解掌握现实问题,才能写出如此细微的政府工作报告。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到十二五规划和政府工作报告精神的学习当中,一个国家为了发展,制定出“五年”计划,并按照这样一个计划一步一步走上强国之路。试想,如果在我们每个人的人生规划中也是由这样一个又一个“五年”计划而组成,我们的学业、生活可能会更美好。从我的角度出发,可能我能做的还很少。但我会努力向周围的同学传播“两会”的精神,从点滴做起,心系国家繁荣发展的大方向,愿与各位亲爱的同学共勉!
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充分的相信党和热爱党,与党一起奋斗。因为世界还存在着很多不和谐的声音,需要我们顽强拼搏才能够促进中国和谐发展。无论是国际和国内,中国要和谐健康的发展都还面临着许多艰难面临的问题是需要党和国家团结一致才能一步一步解决。
第五篇:湖北十二五规划和湖北省2012政府工作报告
中共湖北省委
关于制定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10年11月30日中共湖北省委九届九次全会通过)
“十二五”时期,是湖北发挥优势、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加快建设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制定“十二五”规划,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准确把握湖北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出符合湖北实际的指导方针、发展目标和总体部署,形成鼓舞全省人民信心、凝聚全省人民力量、推进湖北科学发展的行动纲领。
一、湖北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
1、“十一五”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十一五”时期是湖北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省委团结带领全省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宏伟目标,提出并实施“两圈一带”总体战略,开拓进取,克难奋进,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各种严重自然灾害影响,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经济规模快速扩张,生产总值跨过万亿元台阶;新型工业化加速推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一主两副”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提高,县域经济发展加速;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发展承载力和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面貌深刻变化;“两型”社会建设全面启动,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和谐湖北建设有序推进;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显著增强。“十一五”时期,我省把握了重大发展机遇,经受了严峻考验,在激烈竞争中创造了发展优势,在抢抓机遇中培植了发展后劲,在改革开放中改善了发展环境,为“十二五”时期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
2、“十二五”时期湖北经济社会发展
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不会改变,有利于我省抢抓机遇,加快发展。
——国内市场总体规模持续扩大,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广阔,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国家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加快建设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着力构建“两纵两横”经济带,为我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大契机。
——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南水北调工程生态补偿”、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武汉市综合交通枢纽试点城市、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国家战略实施和重大项目建设,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国际及沿海发达地区资本和产业加快向内陆地区转移,新一轮技术创新加速推进,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为促进我省要素聚集和产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一是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国际竞争更趋激烈,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二是沿海发达地区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明显加快,在新一轮经济增长中占据有利地位,周边省市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我省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三是发展不够仍然是我省的最大实际,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瓶颈制约进一步凸显,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工业竞争力不强,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科技与经济发展结合不够紧密,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协调,收入差距较大,社会矛盾增多,和谐社会建设面临较大压力,一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体制机制障碍仍未消除。
纵观国际国内形势,“十二五”时期,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既面临难得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但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和进取意识,在
新的历史起点上抢抓机遇、应对挑战,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3、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为重点,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为动力,以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科学发展是解决湖北所有问题的关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动湖北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坚持好中求快,能快则快;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开创湖北科学发展新局面。
规划“十二五”时期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以下原则:——坚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提高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比重,推动传统产业向集群化、高端化发展,着力提高经济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坚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深入实施科教兴鄂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强力推进创新型湖北建设,加速将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坚持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实行协调推进、联动发展。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坚持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共享,把改善民生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坚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把建设“两型”社会、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节能减排,加强污染治理,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走绿色发展之路。
——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继续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全面实施开放先导战略,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促发展,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4、“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按照把湖北建成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制定积极可行的发展目标,推进经济总量规模迈上新台阶,经济发展质量跃上新层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新突破,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增强全省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湖北在全国的地位。
——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就业持续增加,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能耗的基础上,加快经济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内需持续扩大,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三次产业结构更加协调,城镇化率明显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两型”社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明显降低,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持续改善。
——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明显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各级各类教育健康发展,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
升,民主法治更加健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和谐湖北建设有序推进。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职能加快转变,基本形成有利于实现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进一步增强,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走在中西部地区前列。
——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取得明显进展。加快建设中部乃至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建成中部地区经济要素富集、充满创新活力的区域,中部地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平台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在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改革创新等方面走在中部地区前列,自主创新示范功能、对外开放服务功能、“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功能明显增强,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作出更大贡献。
三、全面实施“两圈一带”总体战略
“两圈一带”战略是深化省情认识的重要成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湖北推动科学发展的载体,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抓手,引领“十二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要优化空间布局,突出项目支撑,实现联动发展,促进区域协调。
5、加快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大力推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科技支撑、产业发展、城乡统筹、节约集约用地、财税金融、对内对外开放、行政管理等方面体制机制创新,形成“两型”社会建设体制机制。加快圈域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与布局、城镇化与城乡建设、区域市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一体化进程,推动圈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充分发挥武汉龙头作用及科教人才优势,强化系统集成,增强耦合度,提升核心竞争力。明确各城市发展定位,优化产业布局,引导错位发展,构建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特色突出、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在“两型”社会建设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6、加快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推进圈域生态文化旅游资源整合,整体开发,区域联动。加快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跨省、跨区域铁路、高速公路及连接线建设,形成辐射圈内外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以“一江两山”为龙头、“十大核心景区”为重点,大力实施旅游开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努力建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以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形成一批优势工业、现代农业和特色生态产业集群,推动圈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7、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以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优势、加快新一轮沿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为基础,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为核心,以促进沿江特色产业发展为重点,加快推进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以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和宜昌三峡现代物流中心建设为重点,加快沿江主要港口、航道及配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标准化、专业化运输船舶,促进多式联运。大力发展沿江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文化旅游业及其他服务业,建设一批沿江产业区,构建沿江产业密集带。加快沿江重要节点城市建设,完善沿江城市布局,积极推进沿江县域经济发展和小城镇建设,发展沿江城镇带。加强岸线利用、管理和保护,实现绿色环保开发。加快推进汉江流域综合开发和“引江济汉”工程建设,推进汉江流域与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相融合、与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相呼应,打造湖北经济发展新的支撑点和增长极。加强沿江开放开发省际合作,推动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促进武汉城市圈与宜荆荆城市群联动,形成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支撑。
8、进一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主体功能区建设,构筑国土空间高效利用格局。进一步支持武汉市做强做大,充分发挥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功能。更加重视和支持襄樊、宜昌两市发展,加快建成鄂西北和鄂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推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加快发展的核心引擎,提升省域副中心城市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支撑能力。推进宜荆荆、襄十随、鄂黄黄城市群发展,加快其他区域中心城市、县域中心城市发展。继续坚持“一主三化”方针,推进县域工业园区、特色产业和产业集群发展,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新跨越。统筹城乡发展,大力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社会管理一体化。深入推
进扶贫开发,不断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库区的扶持力度,深入实施“616”对口支援工程,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
9、大力推进城镇化。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优化城镇空间布局,适度发展特大城市,加快发展大城市,重点发展中小城市,大力培育发展中心镇和特色镇,积极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和中心村建设,加强大中小城市有机联系,统筹各类城镇协调发展。加大城镇建设投入,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强化产业支撑,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稳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理顺城乡社会管理体制,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加强城市规划管理,防治“城市病”。
四、努力实现经济增长协调拉动
正确处理扩大内需与扩大外需、增加投资与扩大消费的关系,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
10、积极扩大消费需求。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积极实施扩大消费的政策措施,挖掘和释放消费潜力。实施扩大就业战略,夯实居民消费基础。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居民消费预期。完善农村市场体系,以引导农民合理扩大住房消费为重点,大力开拓农村市场。加强城乡社区(村)服务网络建设,促进便利消费。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引导消费结构升级。加大市场执法力度,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11、保持投资增长力度。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政策,积极争取国家投资和信贷支持,确保全省投资规模增长幅度与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发挥政府投资导向作用,引导投资进一步向社会事业、农业农村、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等领域倾斜。加强产业政策引导和项目库建设,重点谋划一批大交通、大流通、大产业、大生态建设项目。优化投融资结构,创造良好环境,健全完善重大项目建设推进机制。鼓励民间投资,激活社会自主性投资。
12、加快推进出口增长。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增强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坚持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并举、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并举、出口与进口并举。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着力培育壮大高附加值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不断开发新的出口产品。加强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努力扩大农产品出口
规模。加快培育外贸市场主体,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继续巩固传统市场,大力开拓新兴市场。
五、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努力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和农业强省。
13、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经营集约化、功能多样化、发展可持续、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建立保护补偿机制,实施新增百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工程。完善农业产业布局规划,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农产品板块基地。加快发展畜牧业,支持规模化饲养。推进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提高集约化养殖水平。加快发展现代种业,推进水稻、油菜、柑橘、生猪、淡水产品等优势农产品品种更新换代。围绕“特色、规模、品牌、效益”,培植和壮大一批知名品牌。加快发展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大力开展旅游名镇名村建设。发挥国有农场在农业现代化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大力发展农机服务业,加强农业信息服务,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健全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增强科技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加强农村应急队伍、手段建设和应急物资储备,提升应急管理水平。推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实施市场准入制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全面实施农产品加工“四个一批”工程,不断提高农产品加工率。
14、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电网改造、饮水安全、乡村公路和农机田间作业道路、农村清洁能源、商品流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加快中心村和农村新社区建设,加强乡村清洁卫生工程示范村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加强血吸虫综合治理。
15、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推进仙洪新农村建设、鄂州等市县城乡一体化、山区县市脱贫奔小康、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等试点工作,深化试点内容,逐步扩大试点范围。继续加大对农业农村投入力度,加快推进各类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广泛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建设。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优化种养
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完善农业补贴制度和市场调控机制,增加农民生产经营收入。壮大县域经济,大力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努力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实现持续稳定增收。
16、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促进土地增值收益和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推进征地制度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管理体制。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相结合的农村金融体系。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健全农业保险制度。总结推广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经验,积极探索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新途径。
六、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建立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不断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17、进一步发展先进制造业。继续推进十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做强做大汽车、钢铁、石化、装备制造、有色金属等重点产业。加强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提升食品、纺织服装、家电、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推动行业资源重组,做强做大建筑业,发挥其对制造业的带动作用。推动产业重组,支持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做大做强。大力发展产业集群,提高产业集中度。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鼓励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提高产业核心竞争能力。强力推进各类园区建设,注重发挥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示范带动作用,构建新型工业化发展平台。
18、大力培育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促进各类资源要素向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加快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业、生物、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加快产业化,不断提高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省经济中的比重,增强支撑引领作用。努力把高技术产业发展成为地区经济的支柱产业,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为地区经济的主导产业。
19、全面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构建生产性服务业体系完备、生活性服务业丰富繁荣、新兴服务业优势突出的服务业发展新格局,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突破性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发展关联性强、拉动作用大的金融、保险、物流、信息、中介等服务业,引导资源要素集聚,带动产业调整升级。加快建设武汉(城市圈)物流圈、鄂西物流圈和长江物流带,加快将湖北建成中部乃至全国重要现代物流基地。加快将武汉打造成华中地区区域性金融中心。大力发展现代会展业。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重点促进商贸、旅游、房地产、社区等服务业的繁荣发展。积极推进城市商贸业发展,大力实施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工程,形成新型商贸流通业态。加快建设一批特色商贸聚集区和全国性、区域性大市场,建设国内市场枢纽。加快整合和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集群,努力建设旅游强省。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培育壮大新兴服务业,引导动漫、创意、设计、服务外包、通用航空等服务业加快发展。加快三次产业融合步伐,实现服务业和制造业、农业的互动融合发展。20、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以交通、能源、水利、信息为重点,完善基础设施与基础产业,进一步强化湖北科学发展的基础支撑能力。大力促进交通一体化发展,切实加强综合交通运输的统筹协调。加快建设“五纵三横”综合运输通道,将武汉打造成全国综合性交通枢纽,构建湖北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重点加强铁路建设,丰富规划内容,加快扩充客运专线网、延伸城际铁路网、强化区际干线网、扩大路网覆盖面。加快武汉新港等港口建设,完善港口布局,扩大吞吐能力。加强长江、汉江等高等级航道整治,提升航道通行能力。抓好武汉天河机场三期工程等机场建设。进一步完善高速公路网络,加大国道、省道改造力度,抓好农村公路建设。加强铁路与公路、民航、水运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相互衔接。大力发展核电,适度发展火电,有序开发水电,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强智能电网建设,增强能源储备和保障能力,努力构建安全稳定、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的现代化能源体系。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大江大河堤防建设,推动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基本形成防洪、排涝、灌溉三大工程体系,确保防洪、粮食、饮水和生态安全。加快发展信息产业,不断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大力发展移动宽带通信,推进“物联网”研发
应用,加快数字湖北建设。加强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服务能力。加快电子商务发展。加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七、扎实推进“两型”社会建设
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形成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加快建设生态湖北。
21、着力淘汰落后产能。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抑制过剩产能盲目扩张,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发展,适度发展资源型产业。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提高落后产能企业和项目使用能源、资源、环境、土地的成本。严格市场准入,强化指标约束。对淘汰落后产能实行问责制,加强舆论和社会监督。加强环保监测和执法检查,加大执法处罚力度。
2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产业。积极支持循环经济技术研发、示范推广和能力建设。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业产品再制造、工业废物回收利用、余热余压发电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加快发展循环农业。继续深化国家和省循环经济试点建设,并逐步推广。加快建设一批生态工业园区、再生资源基地。积极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积极推进国家低碳试点省建设,探索低碳发展模式和有效运行机制。大力开发低碳技术,壮大低碳装备制造业,推进低碳技术及产品产业化。
23、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节能减排。加强工业、交通、建筑、农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大力推进电力、有色、建材、化工、钢铁等高耗能行业和企业节能。加快淘汰电力、钢铁、建材、造纸等行业的落后工艺、技术、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扎实推进十大重点节能工程,鼓励推广节能工艺、技术、设备。建立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与节能技术,实行强制性淘汰消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工艺、设备及产品制度。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强化排污总量控制和许可证制度,将环境成本纳入企业生产成本核算。加大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和新材料应用推广力度。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24、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着力推进重点流域、区域环境治理及城镇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农村面源污染治理、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等工作。以“三库、三江、三湖”为重点,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大退耕还林和植树造林工作力度,构建功能完备的森林生态系统。抓好湿地生态建设,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大石漠化治理和水土保持力度,抓好三峡库区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保护。加快建
设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防御极端气候变化的预警预报体系,增强处置气象灾害的能力。
25、着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以“两型”社会建设为主线,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增长。积极探索能源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的新途径,制定实施生态补偿、排污权交易、绿色信贷和环境资源税制改革等政策。实施促进绿色消费政策,形成绿色消费方式。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提升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
八、坚持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
全面落实湖北省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充分发挥湖北的科教优势,切实推进自主创新,加快创新型湖北建设。
26、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省。以农村为重点普及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义务教育,优化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支持民族教育、特殊教育发展,深化教育改革,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形成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公平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支持在鄂部属高等学校建设一流学科,重点支持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争创世界高水平大学。加大对省属高等学校的投入力度,着力建设高水平学科和一流科技创新基地。
27、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科技资源向经济一线聚集。大力加强技术研发的公共技术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引导和支持骨干企业建立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工程实验室等研发机构。选择一批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前瞻性技术进行联合攻关,形成一批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完善产学研合作的利益机制,鼓励建立产学研联盟。加快建立技术转移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基地等创新服务机构,形成以研发生产、市场经营、风险投资为链条的公共服务平台。鼓励科技成果以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参与分配。加快建设和完善技术产权交易中心。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支持企业核心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提高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增强核心竞争力的能力。
28、加快建设人才强省。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加快推进人才强省战略。以创新型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适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科学的创新型人才评价、使用、激励、流动机制,加快创新型人才培育、流动与共享。建设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和综合服务平台,改善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环境和生活环境,吸引一批国际领军人才。依托国家及省人才培养计划,建立和完善从基础教育到专业培训的梯级创新型人才资源储备。落实人才投入优先保证要求,建立和完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抓好重大人才工程建设,推动人才事业全面发展。
29、加大科教投入力度。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优先保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拓宽教育经费筹措渠道,完善教育经费使用管理,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依法落实教育经费增长要求。创新科技投入机制,建立财政拨款、企业投入、金融贷款、社会资金相结合的多元化、多渠道科技投入体系,充分发挥财政性科技资金的引导、示范、放大效应,引导社会资金投向企业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鼓励、支持企业增加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投入。力争全省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0、加强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全面落实国务院的要求,坚持省、市共建,举全省之力,支持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积极开展股权激励和科技成果转化奖励、科技金融改革创新、新型产业组织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等试点示范,不断推进改革创新,努力在全国率先建立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
落实“人才特区”建设措施,在东湖高新区培养聚集一批优秀创新人才特别是产业领军人物,研发和转化一批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做大做强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品牌,全面提高东湖高新区自主创新和辐射带动能力,力争建成全国一流的高新园区。
九、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大财政对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的投入,逐步完善符合省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努力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31、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服务业、劳动和知识密集型产业,支持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促进充分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公共就业服务,加大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特别是零就业家庭人员的就业帮扶。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创业型城市创建活动,广泛建立创业基地,加强创业培训和指导服务,推动全民创业。推进基层就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统一开放、规范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完善面向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32、大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加快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普遍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普遍建立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健全工资支付保障制度,落实最低工资制度,全面推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建立稳定的企业职工、事业单位人员、公务员、离退休人员等各类群体收入增长机制。健全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的发展环境和制度条件,促进机会公平。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
33、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在扩大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水平、提高统筹层次和实现制度统一等方面迈出更大的实质性步伐。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建立完善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一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加快建立和完善失业保险与促进就业的联动机制,帮助失业人员尽快实现再就业。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加快实施企业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和医疗、失业、工伤保险市级统筹,实现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加大社会保障投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实现社会保障“一卡通”。发展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发挥商业保险补充性作用。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实现城乡社会救助全覆盖,逐步提高城乡低保补助和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健全和完善多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明显缓解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努力实现“住有所居”。
34、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体育事业。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
系,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形成四位一体、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提高公立医疗机构服务水平。坚持预防为主,开展“健康湖北”全民行动,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坚持中西医并重,进一步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努力建设中医药强省。积极防治重大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地方病和精神疾病。鼓励社会资本以各种形式举办医疗机构,促进有序竞争,依法加强监管,满足群众多样化医疗卫生需求。加大公共体育场馆和竞技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努力建设体育强省。
35、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逐步完善政策,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强生育文明建设,提高生殖健康水平,改善出生人口素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坚持男女平等,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大力实施湖北省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加强妇女儿童活动阵地建设。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产业,健全残疾人服务保障体系,鼓励发展民办福利机构和志愿者组织。
36、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按照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共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要求,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提高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坚持培育发展与管理监督并重,大力促进各类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健全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按照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社会应急管理机制,有效应对洪涝、滑坡、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加强信访工作,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机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健全矛盾排查化解机制,把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切实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加强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强化治安管理,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国家安全工作。
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建设文化强省。
37、大力发展公共文化服务。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加快
省级重点文化工程建设,加大对市、州、县文化设施建设投入,继续加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大力改善文化遗产地、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抢救性文物保护及国家大遗址保护示范区等基础设施条件。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事业为骨干,以基层为重点,鼓励社会积极参与,大力开展公益性文化服务,加快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重要新闻媒体建设,加强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建设、运用、管理,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传播能力。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加强档案馆库建设和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加快实施文化建设重点工程。
38、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以突出荆楚文化特色为重点,加快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娱演艺、网络文化、动漫游戏及体育等六大重点产业,形成一批在全国具有规模优势和影响力的骨干企业,打造一批具有国内外影响的文化品牌。加快推动文化与经济、科技、旅游、教育等方面的融合与互动,培育新兴文化产业和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升级,拓展文化产业空间。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发展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
39、加快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引入竞争激励机制,积极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建立健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运行经费保障机制。推动公益性单位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培育市场主体。推进文化企业集团公司的建设,推动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支持有条件的文化企业上市融资,着力培育一批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大力发展文化产品、服务和要素市场,健全文化行业组织,发展文化中介机构,培育发展演艺娱乐市场和文化经营市场,建设现代文化市场体系。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文化产业发展,加快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加快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规范市场秩序。深化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政企、政资、政事分开和管办分离。适应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新变化新要求,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丰富精神文化产品,提高文化产品质量。繁荣哲学社会科学。40、提高全社会文明素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省人民,不断增强全省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
时代精神,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方法。提倡人文关怀,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提倡修身律己、尊老爱幼、勤勉做事、平实做人。强化职业操守,支持创新创业,鼓励劳动致富,发扬团队精神。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运用综合手段,引导人们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扎实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先进典型和道德模范学习宣传活动,激励全省人民昂扬奋发,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十一、加快改革开放步伐
坚持不断解放思想,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大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41、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坚持用改革的办法、开放的办法、市场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深化垄断行业和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步伐,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不断优化国有经济布局,推动国有骨干企业向优势行业或优势产业集中,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经济转型和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落实和完善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实施“市场主体增量行动”,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继续深化资源要素价格改革,完善重要商品、服务、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资源市场体系,促进资源产权和产品自由流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积极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现代金融体系,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加快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积极发展资本市场,健全完善融资平台。加大投资体制改革力度,全面推行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
42、不断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围绕提高执行力和优化发展环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提高行政效率。加强行政问责制,完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提高政府公信力。继续优化政府结构、行政层级、职能责任,降低行政成本。按照“大部制”的思路,推进综合管理体制创新。深化“省直管县”改革,赋予县(市)更大的发展自主权。完善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逐步建立基层政府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加强和完善党委信息决策系统建设,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把湖北建设成为全国发展软环境最优的地区之一。
43、大力实施开放先导战略。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构筑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努力使对外开放走在中西部地区前列。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扩大开放的主要抓手,不断扩大引资规模,提高引资质量。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增强吸引力。以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积极引导和鼓励外商资本的研究开发投入,努力建设一批生产制造基地和服务外包基地。大力推广“以民引外”等利用外资新模式,积极引进外资和内资重大项目,努力承接境外和发达地区产业要素、市场要素和管理要素转移。加强“大通关”和电子口岸建设,加快武汉综合保税区建设。鼓励省内优势企业“走出去”,在海外或国外建立资源开发、产品制造、市场销售基地,通过对外资本输出和对外劳务承包工程带动产品出口,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充分发挥外事侨务在对外开放中的作用。加强与国内其他区域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十二、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时期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全省各级党委要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共创美好未来。
44、全面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全面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驾驭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能力。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把学习宣传党的历史和不断掌握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结合起来,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承担起引领发展进步的重任。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注重实践锻炼。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积极发展党内民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新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健全科学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建设善于推动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以“五个基本”、“七大体系”建设为重点,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为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
供坚强的组织保证。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改进群众工作方法,切实加强作风建设,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加大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力度,健全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审计监督和巡视监督,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要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全体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和改进党对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领导,做到总揽全局、把握方向、协调各方、凝聚力量,形成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合力。
45、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切实做好民族和宗教工作。扩大基层民主,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完善听证、论证和专家咨询制度,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坚持依法治省,全面落实《法治湖北建设纲要》,推进依法行政,扎实开展法治湖北建设。
46、加强国防建设和支持军队现代化建设。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将国防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坚持党管武装根本原则,落实双重领导制度。积极支持驻鄂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建设,抓好国防动员、征兵和民兵预备役工作。深入贯彻《国防动员法》,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完善国防动员体制机制。认真落实军人及军属优抚安置政策,做好军队转业干部、复员退伍军人接收安置工作。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省委号召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全省人民,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实现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目标,把湖北建成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2012年1月11日 王国生)
湖北省省长王国生作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1年工作回顾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湖北迎难而上、奋力跨越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面对旱涝急转等严重自然灾害,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凝神聚力,砥砺前行,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领先中部、高于全国、好于预期。初步预计,全省生产总值超过1.8万亿元,增长13.5%以上,增加额连续两年超过3000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470亿元,增长45.4%,增速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跨越式发展的态势正在形成。正确处理稳增长、调结构、控物价的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增长较快、价格趋稳、结构优化、后劲增强、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坚持做大做实做强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7%,民间投资增长42.1%,占全省投资总额57.6%。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1427个,同比增加405个,一批产业、民生、基础设施、生态环保重大项目加快推进。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4000公里,新建农村公路1.4万公里,大别山旅游公路、二七长江大桥建成通车。积极扩大消费需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27.8亿元,增长18%,家装、教育、文化成为城市消费热点,农村市场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快于城镇。坚持做大做实做强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565.6亿元,增长20.5%,利润、税金均超千亿元,工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强化。消费品工业增长快于装备制造和原材料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优势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成长,千亿元产业达到8个,汽车产业营业收入超过3500亿元,食品、钢铁、石化产业过3000亿元。各类开发区和高新区引领全省工业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超过2300亿元,增长23%以上。技术合同成交额119亿元,增长31%。金融、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旅游业总收入1987亿元,增长36%。全省金融机构贷款增加2542亿元,增长18.2%,湖北银行、长江财产保险公司开业,22家金融机构后台服务中心入驻光谷金融港,新增上市公司10家(境外1家),融资218亿人民币和15亿港币,五家省级投融资平台公司完成投资606亿元,带动社会投资2012亿元。煤电油气运等生产要素保障有力,全社会用电增长10.4%。把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通过保障供给、加强调控、完善补贴、加强监管等综合性措施,物价上涨势头初步遏制,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5.8%。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保障低收入群体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下降。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效显现,各城市房价涨幅回落。狠抓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节能降耗,全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5%左右,完成目标,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5%以上,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下降1%以上,较好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强力推进三峡水库、丹江口水库和饮用水源地等重点区域环境保护,重点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加快实施“一元多层次”发展战略体系,区域协调发展的特色更加凸显。把构建战略支点作为统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总任务,以一系列工作平台为抓手,全面实施“两圈一带”战略。武汉城市圈“两型”特色进一步显现,一体化步伐加快,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全面提速,湖北长江经济带沿江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大力推动“一主两副”中心城市加快发展,武汉生产总值增加1000亿元以上,突破6500亿元,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襄阳、宜昌的生产总值、投资和工业增速领跑全省,占全省比重进一步提升。大别山革命老区和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荆州“壮腰工程”全面启动,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纳入国家试点,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鄂州综合改革示范加速推进,黄石等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荆门循环经济试点、咸宁低碳发展试验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县域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对全省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城镇化率超过50%,实现历史性变化。加强和创新城市管理,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宜昌进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十堰荣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启动建设42个重点中心镇、40个特色镇和400个宜居村庄,完成“一江两山”交通沿线特色民居改造。
——全力抗灾夺丰收,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巩固。科学调度,周密部署,战胜历史罕见的三季连旱、旱涝急转和汉江秋汛等重大自然灾害。全省累计转移安置受灾群众47.6万人次,恢复因灾倒房1.1万户、3.6万间,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房住、有病能及时就医,灾区社会保持稳定。粮食增产
14.54亿斤,实现“八连增”,比预期目标多增加10亿斤,受到国务院通报表彰。油菜总产连续17年全国第一,棉花、蔬菜、肉禽、水产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全面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8.3%,增加1065元,增速连续两年超过城镇居民,增收额创改革开放以来最高。加快推进农业组织化、规模化、机械化,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6570家,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19万亩,新增农机动力2200兆瓦。农产品加工“四个一批”工程加快实施,产值突破6000亿元,稻花香集团成为我省首个销售收入过100亿元龙头企业。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搬迁安置基本完成,汉江中下游治理工程全面展开,水利部将我省汉江流域列为全国唯一的水利现代化流域试点。加强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建设,新增19个中央财政补贴小农水重点县,新建小型水源工程5.2万处,新增旱涝保收面积200万亩,改造中低产田11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80平方公里。解决21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综合治理中小河流560多公里。投入62.5亿元开展农村土地整理。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省级试点达到8个层面,覆盖了全省39%的乡镇。在800多个建制村开展环境连片整治,农村面貌大为改观。启动实施农村扶贫开发新十年纲要,解决4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和脱贫问题。民族地区“616”帮扶工程取得新成效。脱贫奔小康试点如期实现“三年取得明显变化”的阶段性目标。村级集体经济在巩固中得到发展。扎实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农村发展与稳定。
——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发展空间显著拓展。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国资监管、环保、土地、财税、集体林权等领域的体制机制创新步伐加快。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稳步实施,碳排放权交易纳入全国试点,排污权交易在光谷联交所正常运行,武汉城市矿产交易所作为全国首个废旧再生资源竞价平台正式揭牌,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五项重点任务如期完成。探索公立医院发展新模式,进一步健全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全覆盖,推行农村居民健康一卡通,启动全省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扩面提标。培育重商文化,营造创业氛围,各类市场主体达到219万户,增长16.7%。新增驰名商标27件。组织到发达省份、中西部地区学习考察,促进思想解放,密切省际交流合作。加快实施开放先导战略,狠抓招商引资,推进外贸发展。预计进出口总额335.2亿美元,增长29.1%,其中出口195.4亿美元,增长35.3%。赴日韩、欧洲等对外交流活动和在鄂苏(长三角)、鄂港(珠三角)及省内举行的一系列大型经贸活动成果丰硕,全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46.5亿美元,增长14.9%,来鄂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增加到93家。“百家央企湖北行”成效明显,共签订78个重点项目投资协议,协议投资总额5200亿元,已到位1100亿元。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引进省外资金3376亿元,增长70%,荆州被国家批准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加大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投入,全省地方公共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占70.6%。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进一步落实,各类教育全面发展。全省教育支出增长20.3%,其中省本级增长25%。新增7名两院院士,新入选国家“千人计划”40人,新增全省“百人计划”59人。文化强省建设迈出重要步伐。动漫产业增长67.5%,跃升至全国第五。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农村和城市社区文化设施建设明显加强。全省110家博物馆、纪念馆免
费开放。启动流动图书车工程。围绕庆祝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精心打造一大批优秀剧目和精品出版物。成功举办第六届中国京剧艺术节、第二届全国智力运动会,我省分别有两个参演剧目获一等奖、夺得7枚金牌。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取得积极成效。就业和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中低收入群体增收明显。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4%,城镇新增就业76.6万人。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保障水平继续提高。五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454万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4%。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376万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到229万人。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险金连续七年上调,达到月人均1387元。强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35.35万套,占国家下达任务的107%,基本建成18万套。农村危房改造10.4万户,实现100%竣工入住。社会救助、灾民安置等各项工作顺利推进。省政府年初承诺的以解决民生为重点的10件实事得到较好落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快构建适应新形势要求的社会管理格局。建立完善社会矛盾化解工作体系和应急处置有效机制,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城乡社区组织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继续推进依法治省和法治湖北建设,“五五”普法、“六五”普法有序衔接。司法体制改革继续深化,体制机制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同步推进。公共安全体系不断完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食品药品安全和安全生产监管力度进一步强化,网络等新兴媒体综合管理取得明显进展。宗教服务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发挥。
——着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发展环境有效改善。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进一步提高。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强化效率观念,狠抓工作落实,行政效能明显提升。扎实推进“治庸问责”工作,履职履责机制进一步健全。强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省级行政审批事项减少23%,成为全国最少的省份之一。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加强“三公一金”治理,促进降低行政成本。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反腐倡廉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认真执行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决议并报告工作,自觉接受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与省政协讨论协商重大事项,自觉接受民主监督。办理省人大代表建议556件、省政协提案654件。进一步密切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联系。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进一步加强。新一轮对口支援新疆、西藏工作在创新中扎实推进。妇女儿童、人防、招投标、机关事务管理、科协、统计、保密、档案、测绘、气象、地震、水文、征兵、参事、文史、方志、哲学社会科学、政策咨询等方面的工作,也都取得新的成绩。
“十二五”良好开局,标志着我们在过去打下的坚实基础上,又迈出了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新步伐,写下了推进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新篇章,这必将极大地增强全省人民的信心和力量,激励我们更加奋发有为、勇攀高峰。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省人大和省政协监督支持、合力推进的结果,是全省上下团结拼搏、真抓实干的结果,是驻鄂部队、驻鄂机构和各方面大力支持、共同奋斗的结果。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先后视察湖北,为我们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全省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为激励全省人民加快湖北振兴崛起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全省上下心齐、气顺、劲足,共谋发展、奋力跨越的氛围更加浓厚。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广大干部和各族人民,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鄂部队、武警部队,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向所有关心支持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海内外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深切认识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依然面临较多矛盾和困难,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不小差距。主要是:发展不够、市场主体不活仍然是我们要着力解决的首要问题,自主增长的基础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仍然脆弱,工业整体竞争力还不强,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能源、资金、土地等要素制约问题突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十分艰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虽有回落,但仍在高位运行,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社会保障、教育、文化、医疗和社会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少数政府部门及工作人员不同程度存在“庸懒散软”现象,发展环境还需要进一步改善。特别是当前我省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加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重,经济金融领域潜在风险上升。在这些困难和问题面前,我们将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扎实有效的举措,千方百计加以解决。
二、2012年工作安排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是湖北加快构建战略支点、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攻坚之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将在年内召开,做好全年的工作有着十分特殊的意义。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打造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为总目标,深入实施“两圈一带”战略,继续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继续做大做实做强工业、农业、投资和高新技术产业,坚定不移推进跨越式发展,以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新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
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2%;外贸出口总额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上述预期目标是基本要求,必须确保完成。在实际工作中,要以“跳起来摘桃子”的精神状态,确定更加积极的工作目标。全省经济总量今年要确保跨越2万亿元大关,力争更好结果,为超额完成“十二五”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这主要基于以下因素:
一是担当支点建设重任,亟需跨越发展。从我省发展阶段和发展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中央“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关键是要把“稳中求进”与“好中求快”统一起来,并与湖北构建重要战略支点和跨越式发展目标相衔接,力求做
到在“稳”上有更大贡献,在“进”上有更大作为,在“好”上下更大功夫,在“快”上有更大突破,以快于、优于、好于常规发展的成效实现新的跨越。
二是国家政策有利湖北,亟需抢抓机遇。今年中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操作上分类指导,有紧有松、有保有压、有控有扶。财政投入更加注重向民生领域倾斜,加大对“三农”、水利、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和节能环保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增加对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财政转移支付。货币政策按照总量适度、审慎灵活、定向支持的要求,调节信贷供给,保持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总体上,宏观政策对湖北发展比较有利。我们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开动脑筋,主动作为,找准贯彻落实中央政策与发挥湖北优势的结合点和着力点。
三是全省发展态势良好,亟需乘势而上。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湖北实现了弯道超越,近四年经济增速均高于全国增速。快速发展使湖北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去年跨上1.8万亿元新台阶,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加速发展期。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良好的生态环境与不可多得的交通、科教优势叠加,使湖北成为海内外产业和资本转移的热土。我们完全有条件、有能力乘势而上,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发展成果。
四是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亟需积极应对。今年国际经济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复杂,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呈现出长期化趋势。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一些新的阶段性特征,长期矛盾和短期问题相互交织,结构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相互作用,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相互关联,经济金融领域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潜在风险。我省面临加快发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双加快”任务,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同时并存,要素瓶颈制约更加趋紧。困难和挑战考验着我们的智慧和能力,我们要未雨绸缪,积极应对。
五是区域竞争十分激烈,亟需奋发进取。近年来,在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推动下,中西部地区全面提速,尤其是中部板块更加引人瞩目。去年中部六省全部跻身“万亿元俱乐部”,共同迎来“万亿时代”,也共同进入以合作共赢为特征的新一轮竞争时期。同时还要看到,东部地区增速放缓的实质是主动调控、优化发展,将会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中西部省份谋求跨越、奋力赶超,围绕市场、项目、资金、资源、人才等方面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湖北在区域发展格局中面临“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严峻态势,慢走一步、差之千里,耽误一时、落后多年。我们不仅要自加压力,更要加快创新步伐,实现错位发展,在新一轮竞争中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根据上述目标和要求,今年要把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更好地结合起来,重点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紧紧抓住稳增长这个首要任务,强力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努力扩大内需。一是做大做实做强投资,优化投资结构。变基础设施主导型为产业主导型,以产业投资弥补基础设施投资不足;变政府主导型为市场主导型,以民间投资弥补政府投资不足;变内资主导型为内资外资共同主导型,以外资弥补内资不足。根据国家政策导向和我省跨越式发展需要,抓紧策划一批重大项目,形成良好接续机制,努力做到新开工项目大幅增长,储备项目资源充足,重大项目正常接续,争取中央投资高于上年,确保投资突破1.5万亿元,力争达到1.6万亿元。优化投资结构,重点投向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基础领域和关键行业。突出抓好东风十堰新基地和本田二厂、兴发集团精细磷化工、中化化工园等一批投资过百亿元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提升产业投资在全部投资中的比重。加快铁路、水运、公路、航空、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完善“互联互通”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争取北煤南运大通道(含荆岳铁路、荆沙铁路扩能改造)全面开工,加快江汉平原货运铁路前期工作,确保汉宜铁路、石武客专和武黄、武咸城际铁路按期建成通车。推进以长江为重点的内河高等级航道建设,全力打造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和宜昌长江三峡国际游轮中心。加快完善高速公路骨架网,续建34条共2250公里高速公路。加快武汉天河机场第三航站楼建设。实行投资目标责任管理,强化项目建设协调推进机制,确保重大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竣工、早见效。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通过企业上市、银企对接、股权投资、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多方面筹集项目建设资金。进一步放宽民间投资准入领域,促进民间投资快速增长。二是扩大消费需求,构建长效机制。加强市场监管,完善城乡流通体系和便民消费服务设施,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和网络购物等新兴消费业态,营造安全、方便的消费环境,扩大居民消费。积极培育消费热点,拓宽消费领域,促进文化、旅游、健身、养老、教育、培训和家政等服务消费和休闲消费。建立健全收入分配正常调整机制,增加居民收入,提升消费能力。努力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00亿元。
优化产业结构。一是壮大主导优势产业。加快推进“支柱产业倍增计划”和先进制造业振兴工程,力争汽车、食品产业突破4000亿元,电子信息、纺织产业突破2000亿元,加快培育医药、有色金属、船舶等一批新的千亿元产业。全力支持东风汽车公司跻身国际一流汽车制造商行列,全力支持武钢集团提升主业、发展关联产业。加快形成30个营业收入过百亿元的工业骨干企业(集团),力争过50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50家,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0家。发展5个工业产值过千亿元、20个过200亿元的园区。加大技术改造力度,组织开展“百户重大技术改造示范”工程,积极推进黄石、襄阳、宜昌、荆门、荆州、十堰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突出抓好6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支持随州建设“中国专用汽车之都”。壮大百亿元建筑企业群,支持建筑领域央企参与重大基础设施和住建领域的投资、建设和经营。支持桥梁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二是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关键技术培育、产业化推进、产业集群集聚、应用示范、创业投资引导等五大工程,培育光通讯、高档数控机床、新兴信息服务、化工新材料等18条特色产业链,实施20个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项目,力争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突破2700亿元。三是大力提升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服务业示范园区建设的相关政策,进一步完善支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坚持生产服务业与生活服务业并重、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并举。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推进资源战略性重组,积极培育服务业大企业大品牌。重点发展金融保险、商贸物流、信息服务、科技咨询、服务外包等产业,抓好100家企业试点和示范项目建设。依托一批重要园区和百亿元商贸流通企业,加快构建全国性大市场。支持武汉打造“工程设计之都”。加强重大旅游项目建设,提升“灵秀湖北”主题形象,完善旅游综合服务功能,推动建设旅游强省。深入实施质量兴省战略,推行卓越绩效管理,在重点行业树立100家企业质量管理标兵。
强化要素保障。突出抓好资金保障。继续发挥信贷融资主渠道作用,加强与全国性金融机构合作,争取更多信贷支持。鼓励和支持外资银行来我省设立分支机构。吸引更多金融机构来鄂设立后台服务中心,加快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步伐。做大做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鼓励引导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市州县设立分支机构,促进金融资源均衡配置。拓展融资渠道,充分利用表外融资和直接融资,吸引社会资金、保险资金和股权投资基金投入,培育多元化社会融资体系。逐步扩大政策性“三农”保险覆盖面。实施农村金融全覆盖工程,提升对县域和农村发展的服务能力。把组煤保电放在突出位置,不断提高能源保障能力。继续深化与山西、陕西、内蒙古的能源合作,拓展煤源市场,加快煤炭储备基地和输煤输电通道建设,推进电煤“海进江”运输,增强输配电能力;抓好电源点项目建设,争取咸宁核电项目,一批重大火电项目,一批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得到国家政策支持,开工建设。争取用电负荷和优惠电价政策,抓好电力发供用平衡和生产调度。创新用地保障机制。扎实开展低丘缓坡地和工矿废弃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规范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盘活闲置、废弃、低效存量土地。
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以控制食品价格过快上涨为重点,增加生产,保障供给。以加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重要商品产运销衔接为基础,搞活流通,降低成本。以完善重要物资收储、价格调节基金、物价上涨联动补贴长效机制为手段,加强调控,平抑物价。强化价格监管和反垄断执法,坚决治理公路乱收费乱罚款,严厉查处发布虚假信息、囤积居奇、操纵价格、恶意炒作等违法行为。做好价格舆论引导工作,稳定社会预期。
(二)紧紧抓住“一主两副”这个龙头,全面实施“两圈一带”战略
把“两圈一带”战略作为一个整体来部署,作为一个系统来推动,促进两圈互动、圈带融合。一手抓重大规划、项目、政策的推进落实,一手抓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落实武汉城市圈改革试验促进条例,加快圈域“五个一体化”进程,深化部省合作共建,抓好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建设,努力实现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新突破。建设“十二大工程”和“十大景区”,打造“一江两山”品牌,以旅游业发展为引擎,全面推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扎实抓好武汉新港、鄂东组合港、三峡枢纽港、荆州港等主要港口和沿江其他重要港口的配套建设,建设长江沿线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发展临港产业,推进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加快汉江流域水利现代化建设和综合开发,提高汉江流域在区域发展中的综合竞争力。加快江汉平原等湖北中部地区的振兴崛起。充分发挥各市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努力在全省形成“多点支撑、多点突破”的增长格局,今年新增2-3个生产总值过千亿元城市。
加快“一主两副”中心城市率先发展。充分发挥“一主两副”的骨干支撑和辐射带动作用,尽快形成全省“三个三分之一”的发展格局,促进全省协调发展。力争武汉市生产总值超7500亿元,襄阳、宜昌两市生产总值双超2350亿元。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全面提升交通枢纽功能、产业带动功能、要素集散功能、服务中心功能、管理中心功能和创新中心功能,复兴大武汉。着力建设产业襄阳、都市襄阳、文化襄阳、绿色襄阳,加快打造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壮大综合经济实力,完善城市功能,尽快把宜昌建设成为宜居宜旅宜业的现代化特大城市、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
加快大别山革命老区和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强化基础、创新动力、特色发展、绿色繁荣,切实提高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加速推进试验区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建设,提升城乡电力、通信、邮政、网络、广电等设施体系建设水平。将大别山作为我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重点示范区,抓好试验区内国家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建设。科学编制武陵山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力争把武陵山试验区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在多元化投入、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补偿、区域协作等体制机制上实现率先突破。大力支持恩施州建设全国先进自治州,继续推进“616”帮扶工程。巩固完善专业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加大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山区、库区特别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力度,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切实做好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后期扶持工作。
加快荆州振兴崛起。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为重点,构筑大交通、培育大产业、建设大城市,着力把荆州建设成为湖北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增长点。出台《加快荆州振兴崛起总体规划》,推进荆州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促进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壮大提升装备制造、纺织印染、汽车零部件等支柱产业,突破性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和钾盐化工产业链。深度发掘荆楚文化资源,做好国家大遗址保护工作,打造古城文化旅游新区。
支持荆门打造“中国农谷”。按照“三化”同步的要求,努力把荆门“中国农谷”建设成为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农业生态旅游区、农业科技先行示范区和农耕文化展示区,引领和带动荆门跨越式发展,推动区域性农业现代化建设。
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强与长江中游省份合作,联手打造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培育全国区域发展新的增长极。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做大做强武汉城市圈和“宜荆荆”、“襄十随”城市群,大力培育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小城市(县城)、中心镇和特色镇,继续加强100个重点中心镇、100个特色镇建设,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城镇空间布局结构。彰显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风貌,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培育壮大城镇支柱产业,加快城镇社会事业建设,推进交通、通讯、供电、给排水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网络化发展。稳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抓紧制定并实施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政策措施。加快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试验区建设。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坚持“一主三化”方针,实现县域经济发展新跨越。在去年
增加10亿元财政调度资金的基础上,今年再增加20亿元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总规模达到60亿元。加快培育县域发展排头兵,激励大冶、宜都等县市率先冲刺全国百强,努力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加快园区建设,培育特色产业,推进集群发展,重点扶持60个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发展,打造一批百亿元和千亿元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坚持和完善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考核评价工作,形成争先进位的发展氛围。
(三)紧紧抓住现代农业发展这个重点,加快推进农业强省建设
认真落实中央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大省级财政支农投入,资金总量比上年增长15%以上。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力争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00元以上。继续推进新增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工程、优质高产创建工程,力争粮食增产5亿斤。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水产业、林业。抓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农业增加值增长4%。
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巩固完善农产品区域布局,打造一批优势和特色产品,培育一批销售收入过50亿元、100亿元的龙头企业。新增5亿元财政调度资金,总额达到20亿元,用于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制定并实施全省食品行业振兴计划。加快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
加强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抓好荆南四河、长江连江支堤、汉江中下游干堤等堤防加固和大中型水库等重点工程建设。以32个大型灌区、5个中型灌区、3个节水示范项目建设和8处大型灌溉排涝泵站更新改造为重点,完善农田灌排体系,治理“旱包子”、“水袋子”。抓好小农水重点县和专项工程建设。深入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活动,整修塘堰20万口,疏浚河渠7000公里,整治田间渠系1万公里。继续实施高产农田建设、低丘岗地改造和农村土地整治工程。
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引导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积极推广农村土地股份合作,提高规模经营水平。推进小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提高组织化程度。推进国有农场改革和发展。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
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推进仙洪试验区等各个层面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积极推动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加快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努力化解农村债务。大力改善农村环境,全面完成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程,努力为农民建设美好家园。
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依靠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业,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一个百分点。统筹农业品种选育、农产品加工、疾病防控、农机装备等重点环节,着力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加快构建产学研、农科教结合基础平台,建设一批农科教结合示范县。建立乡镇或区域性农技推广、防疫、农产品质量监管三大体系。强化科技示范户建设,下大力培养一批农村新型实用人才。
(四)紧紧抓住转变发展方式这个主线,着力推进转型发展
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坚持科技引领,推动经济发展走上创新驱动轨道。强化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聚集、辐射和带动作用,加快推进光谷生物城、未来科技城、节能环保产业园、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基地等创新型产业集群,推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户,引进国内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型企业建立研发和产业转移基地,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25%以上的增速。支持孝感、荆门争创国家高新区,促进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平台向高新区集聚。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设,扎实推进创新型企业试点。以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为导向,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服务、金融机构形成“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多元化技术创新服务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发挥军工企业科技优势,开发军用民用新产品,促进融合发展。加强高校与地方的产学研合作,在重点产业园区和集聚区,选派一批科技园(区)长。积极推进武汉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支持襄阳、宜昌创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继续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大力推进人才强省战略。加快培养造就创新创业型领军人才,大力引进开发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全力打造东湖“人才特区”。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对高端、特殊人才实行特殊政策措施。
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坚持总量控制和强度限制相结合,分解落实能源总量控制目标。全面推进工业、交通、建筑和居民生活等重点领域的节能减排,坚决淘汰落后产能。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扩大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推广使用先进技术和节能产品,加强用能管理,提高能源利用率。制定完善“十二五”和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和重点减排项目,并确保完成。抓好重点行业减排工程,扩大碳排放和排污权交易试点。落实节能环保优惠政策,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完善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严格评价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建立健全能源行业统计体系,实行能源消费预测预警和信息发布制度。
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产业。推进“青—阳—鄂”等不同类型循环经济发展。加快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和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启动武汉花山生态新城“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工程。增强绿色消费意识,倡导理性消费与清洁消费。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大力推进低碳试点省建设,抓紧编制完成《湖北低碳发展规划》,支持咸宁低碳发展试验区建设,鼓励武昌滨江商务区打造“零碳未来城”,推进谷城再生资源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抓好市、社区、园区和企业四级试点。推进以低碳经济为主题的国际(鄂法)经济合作。
着力加强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出台《全省主体功能区实施规划》。实施“蓝天、碧水、青山、美城”工程。推进“三江、三库、三湖”等重点流域区域水污染防治,组织实施长江、汉江中下游水污染防治规划。加快武汉城市圈碧水工程、大东湖生态水网、梁子湖国家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项目建设。着力抓好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以及神农架、大别山等重点地区的生态治理与生态修复。扎实抓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长江防护林、生态公益林、低产林改造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开展湖泊资源摸底调查,全面加强生物多样性和湿地保护。抓好森林抚育补贴、碳汇林、能源林基地建设等试点工作。积极创建国家和省级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加强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和污水净化排放,优先解决重金属污染、饮用水达标等关系民生的突出环保问题。探索在大城市开展PM2.5和臭氧监测试点,提高城市空气质量。抓紧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的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研究建立重点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大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开展矿山土地复垦和污染土壤修复治理,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
(五)紧紧抓住体制机制创新这个动力,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加快武汉城市圈体制机制创新步伐,突出抓好鄂州综合改革示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健全法人治理结构,通过产权多元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激励股权化、人才市场化等方式,进一步优化国有经济布局,推动兼并重组,做大做强优势骨干企业。加强财政体制改革,扩大公共财政覆盖面,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稳妥推进地方财政预决算公开和审计结果公开,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不断加大资本要素市场建设力度,充分发挥光谷联交所等要素市场功能。促进科技金融结合,鼓励科技金融改革创新,打造东湖“资本特区”。规范政府投融资平台管理,放大资本效用。加快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建立完善土地、技术、人才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深入实施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完善乡镇管理体制机制。积极稳妥地开展税制改革,抓好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试行居民用电阶梯价格制度。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扩大开放的重中之重,把产业招商作为招商引资的中心任务。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加大引进外商投资力度。围绕重点优势产业,加强对日韩及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环渤海等重点地区招商,大力引进产业龙头项目和产业链配套项目,促进产业集聚发展。认真落实支持台资企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扩大鄂台经贸交流。积极承接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转移,继续在省内有条件的地方建设深圳工业园、江浙工业园、台商工业园、日本产业园、韩国产业园、中新科技产业园等园区,以高层次园区为载体深化投资合作。制定出台进一步加快全省开发区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深化与央企的合作对接,加大重点签约项目落实督办力度,建立健全项目保障机制,确保签约项目落地。抓住大企业、大财团看好湖北农业、旅游文化的机遇,推进一批重点示范工程建设。精心组织樱花节、汉江缘、华中旅游博览会等经贸活动。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发展,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加强出口基地建设,培育壮大一批出口龙头企业,不断开拓国际市场。建设“武汉软件园”,打造服务外包产业现代化园区。有效引导扩大进口,鼓励企业引进、消化、再创新,促进我省产业结构优化和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发挥湖北企业美国、欧洲和非洲营销中心作用,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先行组建建筑安装、冶金、电力、路桥、资源开发、化工、农业等七个联合体,探索企业集群式走出去的新途径。加快口岸建设,改善通关环境。争取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早日封关运行。推动开通武汉-巴黎、武汉-新加坡等国际直达航线。积极应对贸易摩擦,切实维护贸易公平和产业安全。加强同中西部省份特别是沿长江省市横向经济联合与协作,推动对内开放向纵深发展。发挥外事、侨务、对台等部门和驻外机构、各类商会的作用,形成对外开放的整体合力。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实施“放”与“扶”的政策组合,放开垄断,放宽市场准入,放心放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改善融资环境,允许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造重组,鼓励民营资本进入金融服务、公用事业、城市基础设施等领域。扶持一批骨干民营企业,培育更多的科技创新型企业,造就一支敢闯善创、诚实守信的企业家队伍。继续推进“中小企业成长工程”,认真落实国家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制定出台加强和改革中小企业服务的实施办法。继续实施“市场主体增量行动”,促进全民创业。进一步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良好环境。
(六)紧紧抓住建设美好精神家园这个方向,奋力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不断拓展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建设学习型湖北。推进“文明湖北”建设,不断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
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步伐,采取“转制一批、整合一批、撤销一批、划转一批”等方式,分类推进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积极稳妥推进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和内部劳动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改革,突出公益性,强化服务功能。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整合现有文化市场执法队伍。
切实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建设省科技新馆、图书馆、博物馆三期、广电传媒基地等重大科技文化设施。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在资金、资源、政策上更多地向基层、农村和贫困地区倾斜,更好地保障全省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强对世界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规划引导,整合资源,打造一批彰显荆楚文化魅力、市场竞争力强的精神文化产品。办好第二届中国歌剧节。
着力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大力发展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演艺娱乐、印刷复制、会展博览、动漫游戏、杂技、广告等文化产业,重点支持省广电网络、知音传媒等条件成熟的文化企业上市融资,引导其利用现代资本市场做大做强做优。加强武汉中央文化区、武汉客厅等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促进文化与经济、旅游、科技、教育等融合发展,推动文化产业升级,拓展文化产业空间。
(七)紧紧抓住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个根本,大力推进和谐湖北建设
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投入,确保实现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4%的目标。推进教育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促进各级各类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省级统筹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补充新机制。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
育体系,促进高等教育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稳步推进教育考评机制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积极探索“企业进高校,高校进企业”互动模式,推进教育与经济融合,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积极有效开展地方高校化债工作,支持部省高校合作共建。坚持公办民办并举,促进民办教育发展。启动实施“中小学校车安全工程”,保证中小学生出行安全。
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统筹做好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群体和退役军人就业工作。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小型微型企业发展,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加强职业培训,加快紧缺技能人才培养,提高城乡劳动者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适应企业用工需求。支持城乡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和灵活就业,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体系,强化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规范企事业单位劳动用工行为,切实维护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推进收入分配格局调整,提高中等收入人群比重,增加低收入人群收入,努力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强化基金征缴,提高社会保险水平,探索研究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办法。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补助标准。巩固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和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市级统筹,落实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实现全省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建立健全城乡困难群体社会救助体系。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以县级医院综合改革为重点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进一步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巩固和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深入实施“健康湖北”全民行动计划和血防整县推进工程。以解决中低收入者住房困难为重点,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完善住房保障体系,重点抓好竣工率、工程质量和分配的公平公正。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更好满足群众自住性、改善性住房需求,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稳定低生育水平,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不断提高人口素质。适应社会老龄化趋势,加快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全面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不断提高竞技体育水平。统筹做好妇女儿童、慈善、红十字、残疾人等工作。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大法治湖北建设力度,完成“六五”普法工作任务。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推广宜昌网格化管理经验,夯实社会管理基层基础。进一步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完善政府公共服务、社会中介服务和居民自助服务“三位一体”的社区服务体系。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创新社会服务平台,完善社区自治结构,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工作格局。建立县(市)、乡镇(街道)、社区(村)化解矛盾纠纷平台。高度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做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全面落实和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加强安全监管基础设施和保障能力建设,严格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强化隐患排查治理,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监管能力和水平。完善政府质量目标考核体系,加大对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的打击力度。切实做好消防工作。充分利用人防战备资源。着力破解公共
安全管理难题,不断提高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健全打防控一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实施惠民工程。围绕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进一步加大投入、拓展内容、完善措施,着力办好10件实事。(1)城镇新增就业65万人;城乡就业创业培训40万人。(2)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33.53万套,竣工18.2万套,新增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3.4万户,实施农村危房改造8万户。(3)在103个县(市、区)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省全覆盖。(4)安排连片特困地区300个重点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扶贫攻坚。(5)再解决农村16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建农村20万户清洁能源工程;建设农村公路1万公里。(6)为29个贫困县的50万名农村适龄妇女免费进行“两癌”检查;为16万对农村夫妇提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提高农村儿童先心病、白血病,农村居民终末期肾病、重性精神病和妇女“两癌”等重大疾病的新农合保障水平。(7)对26个集中连片贫困县市122万名农村学校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建设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宿舍5000套。(8)建设20个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全省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基本公益性文化项目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率达到90%以上;继续实施送戏下乡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继续实施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实现全省全覆盖;为2.8万个农家书屋每家征订10种以上报刊;为贫困地区农村15万农户配发直播卫星地面接收设备。(9)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200个;新(改、扩)建城乡社区公共服务站500个;兴建村级综合服务社3000家。(10)为5000名农村残疾人提供实用技术培训;扶持建设100个残疾人扶贫基地;为1万名残疾人免费配置辅助器具;为3500名0-6岁贫困残疾儿童实施抢救性康复救助;为困难群众和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
各位代表,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推动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是各级政府的神圣使命和重大责任。我们要以营造“全国最优发展环境”为目标,继续加强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一是强化依法行政意识,推进行政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完善和落实重大事项公示、社会听证、专家咨询等制度。坚持依法行政,切实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二是强化责任意识,完善执行落实机制。巩固和扩大“治庸问责”活动成果,健全政府工作责任体系,完善确责、履责、问责机制。加大督查督办力度,推进各项战略规划和决策部署的落实。强化责任追究,对不作为、乱作为的行为严厉查处,绝不姑息。三是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政务服务。深入转变政府职能,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全心全意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企业。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扩大网上办事范围,提高政务服务信息化水平。大力发展“重商”文化,坚持“产业第一、发展第一、服务至上”理念,积极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坚持求真务实,厉行勤俭节约,提倡短文、短会、短话,简办事,把有限的资源和财力用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上。继续在省直机关开展创先争优和“六型”机关创建活动,促进作风转变。四是强化廉洁从政意识,推进勤政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着力建设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强化行政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大力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积极支持驻鄂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加强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抓好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工作,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切实落实双拥优抚政策,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充分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中的积极作用。继续做好援疆、援藏工作。
各位代表!湖北已踏上跨越发展的伟大征程!任何困难都不能改变荆楚儿女创造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任何挑战都无法阻挡湖北人民建设战略支点的前进步伐。面对党中央的嘱托,面对人民群众的期盼,面对时代发展的呼唤,我们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只有更加奋发努力,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让我们万众一心,团结拼搏,攻坚克难,开拓进取,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