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黑龙江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
黑龙江省农业和农村
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
2011—2015年,既是我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也是我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更是推进我省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的关键发展期。因此,做好我省“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意义重大。
总结“十一五”成效,发挥优势,建设现代化大农业,是“十二五”时期我省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首要任务。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做出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部署,为我省“十二五”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即坚持走具有龙江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放活方针,以“提高生产力水平、改善农业生产关系”为着力点,通过实施“粮食及食品安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村小城镇牵动”四大重点战略,建设“十五项重点工程”,完成和实现“一个创新、三个加强、四个提高”等“八大重点任务及目标”,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把我省建设成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绿色食品加工基地,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一、“十一五”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一)强农惠农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2004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出台7个指导“三农” 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第12个关于“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支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先后实施了“两免、四补、三增加(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明显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明显高于上年、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明显高于上年)”的惠农强农政策,促进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开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粗略预计,2010年,全省“四补”资金将达到126亿元,中央补助我省农业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将达到110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2.1倍和1.8倍,农民人均直接和间接增加收入合计1300元。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我省大豆、粳稻产量居全国第一,玉米、鲜奶产量也跃居全国前列,成为国家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林产品生产基地、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
1、农业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产业结构得到优化。2010年,全省农业增加值1302.9亿元,年均增长13.7%,占全省经济总量的12.7%。农、林、牧、渔比重由2005年的55.5:5.2:35.6:2.1调整为2010年的54.8:5.0:38:2.2;畜牧业成为主导产业。2010年,全省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发展到6100万亩,实物生产总量达到2750万吨,分别比2005年增长74.8%和83.3%;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数量达到10550个,比2005年增长6.8倍,绿色食品认证数量、种植面积和产业经济总量继续位列全国之首。以绿色食品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主营收入1200亿元,牵动基地面积8600万亩,带动农户270万户,分别比2005年增长118.2%、53.6%和58.8%。
2、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高。2010年,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826万亩,节水灌溉面积3996 万亩,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036.5万亩;农业机械总动力3736.3万千瓦、大中型农用拖拉机65.48万台。全省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8亿亩以上;粮食产量达到1002.6亿斤,比2005年增加282.6亿斤,成为全国粮食总产第二个超千亿斤省份;粮食商品率达到80%以上,居全国第一位。肉、奶、蛋分别达到195.8万吨、552.5万吨、105.3万吨,水产品产量40万吨,成为全国饲养奶牛第一大省和优质畜禽产品生产基地。
3、农民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农村生活水平迈上新台阶。2010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210.72元,首次突破6000元大关,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91.7元年均增长14%;转移农村劳动力520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356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29.6%和176%;农村人均住房面积20.8平方米,农村恩格尔系数为33.8%,比2005年下降7.1个百分点。
4、农业科技支撑作用明显,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健全。2010年,全省拥有农业科研院所及大学41所,科技和推广人员4.7万名。深入实施良种化工程,选育推广粮食作物新品种396个,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粮食作物标准化率达到90%,比2005年增加20个百分点。农业生产科技贡献率达59.5%,比“十五”末期增长了5个百分点。农产品质量安全、基层农技推广、农机服务、防灾减灾、市场流通体系逐步健全,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5、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全省共完成通村公路9.2万公里,通畅率达到99.3%;改造泥草房78.2万户,6410万平方米;农村有线电视广入户率达到56.8%,比2005年提高16.8个百分点;解决了616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60%,比2005年提高26个百分点;全面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等工程建设,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 育覆盖65%的学生群体;县(市)人民医院、中医院、乡镇卫生院改造工程全面展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8.8%;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基层社会民主管理进一步向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方向推进,农村和谐程度显著提升,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三)存在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仍很突出,也是“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急待破解的问题。
1、农业产业结构亟待优化。以粮食生产为主导的种植业一枝独秀的格局仍未改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不高。2010年,全省种植业增加产值占农业比重高达53.6%,实现“主辅换位”任务仍很艰巨。区域性产业结构雷同,“大而全,小而全”特征明显,区域特色优势不突出。肉类、乳品、粮食等行业和产品生产在空间分布均匀化,集中度下降。全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不到60%,远低于发达国家80%以上的水平,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增值幅度小。
2、农业基础设施亟待加强。农业靠天吃饭的落后状况仍未从根本上转变,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一系列挑战。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为29.1%,低于全国40%的水平;主要江河缺乏控制性工程,地表水调控能力只有12%;大马力农机问题不足,机械不配套,与全程标准化作业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水土流失面积达13.45万平方公里,耕地质量逐年下降;有180万公顷草原存在着沙化、碱化和退化现象;松嫩平原的农田防护林、防风固沙林以及水土保持林仍不完善。
3、农业和农村各项改革亟待深化。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的城乡管理体制、经营体制没有建立起来。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还不高,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社会化服 务体系、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不够健全。
4、统筹城乡发展步伐亟待加快。城乡之间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事业发展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异。水、电、路、能、教、医、文、保、就等九方面民生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农村小城镇发展水平低,吸纳和转移人口能力不强。
5、农业建设资金投入亟待加大。涉农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村金融供给总量明显不足,服务领域不宽,服务产品不优。农产品加工企业资金短缺问题突出,已成为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问题。
6、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亟待完善。农业种养结构单一,技术水平落后,加之农产品价格波动幅度放大、频率加快,实施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慢,农民增收渠道狭窄,城乡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农村人口多,劳动力文化素质低,技能差,就业层次和水平不高,存在大量季节性和隐性失业人口,遏制了农民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
二、“十二五”时期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分析
2011—2015年,是我省推进具有龙江特色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的重要时期。纵观国内外形势,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对严峻的困难和挑战。
(一)国内外形势
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世界经济呈缓慢恢复性增长。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的重组和流动进一步加快,总体上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十一五”时期,在扩大内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拉动下,我国经济企稳回升,需求结构得到调整,内需拉动经济较快增长,为“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 良好的经济氛围。我国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新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但随着我国农业开放度的不断提高,城乡经济关联度显著增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日益加大,各种传统和非传统的挑战也在叠加凸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上新台阶的制约因素越来越多,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难度越来越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要求越来越高,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任务越来越重。
(二)我省形势
有利方面因素,我省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除继续得到中央各项惠农强农政策支持外,我省还将得到国家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两大平原农业综合试验区、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等多个重大专项政策和资金支持;我省农业自身基础条件优越,具有大生态、大农田、大农机、大科技、大企业、大市场、大边贸等发展优势,是我国农业资源禀赋最好、粮食增产潜力最大的省份,农业参与国际国内合作正面临新的难得机遇。不利的因素,我省资源开发利用率低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任务重的矛盾、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矛盾、资金投入不足与基础设施薄弱的矛盾、农民收入不稳与缩小城乡差别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随着粮食需求的刚性增长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任务十分艰巨。
三、“十二五”时期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增加农民收入和建设新农村为目标,以结构调整优化和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改善农业生产关系为着力点,坚持“工业支持农 业、城市带动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围绕发展以“六化”为标志的现代化大农业,深入实施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战略、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战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战略和农村小城镇牵动战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科技支撑,加快推进松嫩、三江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开放,显著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产业整体素质和物质装备水平,把我省建设成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绿色食品加工基地,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二)遵循原则
1、抢抓机遇,全面发展。统筹利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发展战略上研究新思路,在配套改革上推出新举措,在发展速度上实现新提高。
2、以人为本,持续发展。尊重农民意愿,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正确处理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的关系、结构调整与环境容量的关系,坚持资源开发、节约和保护并举,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实现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循环发展。
3、依靠科技,科学发展。切实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重点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依靠现代化的技术装备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开发和农业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
4、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各地区区域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优势,坚持“农业、农村、农民”三位一体、“产前、产中、产后”统筹兼顾、“生产、生活、生态”联动发展、“民主、民权、民生” 和谐均等,确保利益关系良性互动,构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格局。
5、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土地制度、林权制度、金融保险制度、支农保护制度、城乡一体化制度及民主管理制度改革,努力探索与现代化大农业相适应的生产组织方式,增强发展活力。
6、多元投入,快速发展。努力争取国家基础设施投入。整合各类支农资金,逐步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农民投入为主体,市场融资、社会资金投入为补充的多元投入机制,调动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三)重点战略
1、实施粮食及食品安全战略。把保证国家粮食及食品安全作为战略出发点,以“发挥优势、夯实基础、扩充总量、提高质量”为目标,加快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净化产地环境,保证投入品质量,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大力发展优势粮食产业和绿色有机食品产业。
2、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战略。把握现代农业发展规律,加快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稳粮兴牧、保林兴渔、保粮扩经。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创新发展模式,大力优化生产力布局、优化产业内部结构,加速优势产业、龙头企业战略重组扩张,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我省农业产业化、科技化、市场化和组织化程度,增强产业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3、实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战略。以“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为发展方向,重点推进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就业一体化,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形成工业与农业相互促进、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4、实施农村小城镇牵动战略。以“承接产业转移、承载农村人口、享受公共服务”为目标,发挥小城镇承接城市、带动乡村的桥梁纽带作用,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良性互动。选择农村人口多、基础条件好、特色产业强的建制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培育优势产业,加快公共事业发展,加速城镇综合改革,增强城镇载体功能和吸纳农村人口能力,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区域性人口聚居区、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区、农村二、三产业发展集中区和农村公共服务集中区,成为辐射带动周边农村区域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十二五”时期主要任务及发展目标
以深入实施“四大重点战略”为统领,以推进“十五项重点工程”建设为支撑,深化农村各项配套改革,健全鼓励、支持和引导农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政策体系,加快完成和实现“一个创新、四个提高、三个加强”等“八大建设任务及目标”【“一个创新”即制度体制创新;“四个提高”即“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产业整体素质、提高物质装备水平、提高支撑服务能力”;“三个加强”即“加强民生工程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区域一体化发展”】。到“十二五”期末,把我省农业建设成为技术先进、装备精良、产业发达、功能多样、机制灵活的现代农业,率先在全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将农业综合改革试验区成功经验推向全国;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健康繁荣、农民生活宽裕、基础设施完备、公共服务健全、社会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一)大力发展农村优势产业,全面提高现代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大力发展优质 粮食产业、优质畜产品产业、林业产业、水产业、绿色特色产业等五大产业,把我省建成全国最大的粮食和食品安全战略基地。到2015年,全省农业增加值达到1744亿元,年均增长6%以上。
1、优先发展优质粮食产业。坚持把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位,按照“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的要求,深入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和新增1000万亩粳稻基地建设项目,建设全国最大的5000万亩粳稻、5500万亩非转基因大豆、6000万亩工业用玉米、强筋小麦和优质马铃薯生产基地。到2015年,全省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8亿亩以上,粮食产量达到5500万吨(1100亿斤)以上,商品率达到80%以上。
2、加快发展优质畜牧业。以建设质量效益型畜牧业为目标,全面推进畜牧规模化饲养、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构建现代畜牧业。大力实施“千万吨奶和五千万头生猪”建设规划,突出比较优势强、产业牵动力大的“两牛一猪”生产,重点支持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提高专业化养殖生产水平,推进规模、清洁、健康养殖,把我省建成全国最大的奶牛生产基地、具有知名品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优质乳、肉、蛋类产业基地。到2015年,全省年奶牛存栏、黄牛出栏、生猪饲养量达到350万头、380万头和5500万头。
3、积极发展生态林业。坚持“生态主导、保护优先和合理开发”的方针,以林区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为重点,保护和恢复森林资源生态系统功能。以防风固沙、水土流失治理、农田防护建设为重点,继续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防护林、退耕还林、平原绿化和湿地保护等工程。大力发展林区接续替代产业,建立促进林业发展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工程和珍贵树种繁育工程建设。到2015年,全省有林地 面积达到2150万公顷,森林蓄积达到17.5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7.3%以上;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800亿元;平均林地生产率由78.6立方米/公顷提高到81.6立方米/公顷。
4、规模发展特色水产业。发挥我省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的自然优势,以及鱼类种质资源库丰富的区域特色优势,大力发展水产健康养殖,加强水产良种体系建设和界江、界河渔业资源增殖保护。在冷水资源丰富水域,大力发展大白鱼、鲟鳇鱼等具有区域特色的名贵特产鱼类品种集约化养殖,培植建设全国知名的淡水养殖主产区和名特优水产品生产加工产业带。到2015年,水产品总产量达到65万吨;放养水面发展到800万亩,占全省宜渔资源的81.5%,其中,名特优水产品养殖面积达到400万亩。
5、突出发展绿特色产业。把绿色(有机)食品、特色产品开发的重心放在总量扩张、精深加工、提高质量、开拓市场和强化监管上,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大力推广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种养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精心打造寒地黑土品牌,建设全国最大的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到2015年,绿色(有机)食品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到7000万亩,原料产量达到3600万吨。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努力提高蔬菜生产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水平,构建现代蔬菜产业体系。到2015年,全省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700万亩,比2010年增加100万亩,其中设施蔬菜生产面积发展到100万亩以上。积极发展蓝莓、食用菌、果蔬、蚕蜂、野生动物、毛皮动物等内生动力强的新兴产业和特色种养业,发展观光农业等乡村旅游业,构建“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集群”发展格局,推进特色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二)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速提升现代农业产业 整体素质
把发展以绿色食品产业为主体的农产品加工业作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载体,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绿色食品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力争实现“原字号”产品不出省,就地加工增值,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到2015年,以绿色食品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4500亿元。参与绿色食品产业化经营的农户达到400万户,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
1、打造大型产业化龙头企业。整合加工资源,优化产业布局,着力培育一批市场开拓能力强、经营规模大、辐射面广的大型龙头企业,快速提升乳品、肉类、玉米、水稻、大豆、小麦、马铃薯及特色产业等八大产业发展水平,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加工龙头企业集群化发展。到2015年,省级重点扶持10户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20户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元的大企业、大集团,市、县重点扶持70户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0-50亿元骨干龙头企业。
2、建设大型农产品生产基地。围绕市场和龙头企业加工需求,优化农产品基地布局,大力培植发展大型专用的加工企业原料生产基地,推进基地向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和高效化方向发展,高标准建设原料“第一车间”。到2015年,基地标准化种植面积达到100%,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90%。
3、做大做强品牌。以“增强品牌效应、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竞争能力”为目标,加强对同行业、同产品的品牌整合,提升品牌竞争力。加快推进品牌、标识、产品标准、包装、价格和销售“六统一”,进一步培育、整合品牌,把“五常”、“北大荒”、“寒地黑土”、“完达山”、“飞鹤”、“九三”、“摇篮”、“龙 丹”等绿色食品知名品牌叫响全国、推向世界,打造一批具有龙江特色的国内外知名品牌。引导企业利用我省绿色食品原料优势,开发高端绿色、有机食品,用绿色品牌,提升我省农产品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建设境内产品出口基地和境外农产品开发基地,加强对俄、对韩农业合作战略升级,积极开拓农产品国际市场。
4、理顺利益联结机制。建立健全“分工协作、利益均沾、风险共担、联动发展”的上下游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探索农民用土地使用权和产品、中介用资金和技术等要素,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与龙头企业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
(三)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努力提高现代农业物质装备水平
把农业基础设施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条件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加快水利化、农机化、科技化、信息化、生态化进程,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
1、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防洪除涝、抗旱兴利、节水灌溉为重点,加快推进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水资源调配工程建设,建成一批大江大河及主要支流控制性枢纽工程。开工建设阁山、花园水库等流域控制性枢纽工程。大力推进大、中、小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加快尼尔基引嫩扩建骨干工程建设,继续实施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进一步优化水资源配置,完善县级农田水利规划,扩大有效灌溉面积,提高防洪排涝能力。加快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应急抗旱水源建设和牧区水利工程建设。以三江平原为重点,开展小流域综合 治理,加强水污染严重河湖和生态脆弱河流综合治理与修复。合理开发空中云水资源,建设人工增雨基地。大力推进田间工程建设和国土整理,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加强坡耕地等水土流失治理,建设机耕路及防护林。提高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率、入户率和到田率,鼓励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和秸秆还田,逐步提高耕地质量。到2015年,新增灌溉面积300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000平方公里,新增旱涝保收田面积4000万亩。
2、加快推进农机装备工程建设。大力推进种养业机械化工程建设,加快引进和应用先进实用、高科技机械,积极推广大马力、高性能、节能环保和复式作业机械,优化农机装备结构。继续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发展机械大户,组建农机作业合作社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加强农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广应用现代农机化新技术,配套建设机耕路,提高作业标准。以先进适用、市场急需的新型农机装备为重点,加快项目开发建设,逐步形成适合省情、产业集中度高、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型农机装备制造产业新格局。到2015年,重点组建大型农机合作社1400个,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5000万千瓦以上,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92.5%以上。养殖业机械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奶牛养殖全部实现机械化榨奶。规模以上新型农机装备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10亿元以上,农机整机产品本地配套率达到30%以上。
3、加快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工程建设。发挥科技优势,建立和完善种养业和林业新品种选育、引进、繁殖、推广紧密衔接的现代育种产业体系,建设农林牧良种大省。重点建设完善国家级粳稻、大豆、玉米、马铃薯等国家级创新中心和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场。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服务推广体系建设,加大各类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和管护措施等先 进农业技术推广力度。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完善我省种养业生产标准和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到2015年,农业生产科技贡献率达到63%以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70%以上,农业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
4、加快动物防疫体系工程建设。以建设“无规定动物疫病省”为目标,加快骨干项目建设。在完成省级动物疫病控制中心建设的基础上,建设区域性动物疫病控制中心,形成覆盖全省城乡的集检疫、防疫、控制、反应与应急为一体的动防体系,有效降低畜牧业的生产风险。
5、加快农业生态环境工程建设。保护黑土资源,以有机培肥为基础,定向培育退化黑土和薄层黑土。加大耕地、水、野生动植物等资源保护力度,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建立外来生物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体系。建立循环农业示范点,加快发展节约型农业和循环农业,促进农业农村节能减排,严格控制和防治化肥、农药、农膜、废水等点源、面源污染,推进农林废弃物循环利用。加快农田防护林和平原绿化工程建设,建设林业生态屏障。加强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水源和扎龙等重要湿地保护,调节生态平衡。各级自然保护区数量由198处增加到220处,面积由620万公顷增加到69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5%。实施退牧还草和人工种草,加快沙化、碱化和退化草场治理。到2015年,全省林地保有量达到2327万公顷,草原植被盖度达到90%以上,沙化草原植被得到全面恢复。
6、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工程建设。加快农业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搭建省级农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推进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站点建设,构建业务一体化、数据一体化、服务一体化、技术一体化和管理一体化的农业信息网络,实现种养业生 产、农产品加工和粮食流通信息化。逐步实现加速我省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到2015年,以网络设施为载体的农村信息网延伸到村,覆盖率达到100%。通过农业基础设施装备信息化、农业技术操作全面自动化、农业经营管理信息网络化 “三化工程”建设,使我省农业装备达到全国一流水平,综合生产能力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四)加快新型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能力
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性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服务。
1、健全公共服务机构。全面加强农技推广、检疫体系、病虫害防治、气象等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发展多元化、社会化农技服务组织,完善服务功能,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质服务。重点推进基层农技推广站、植物保护、灾情监测、动物防疫体系等项目建设,力争完备省、市、县、乡四级体系。分区域建立和完善气候灾害、病虫害和生物灾害、水文水资源防灾害等防灾减灾体系,增强预警、预报功能,为粮食增产提供服务。
2、健全农产品质量监控体系。加大标准规程制定和推广力度,重点建设完善省、市、县三级农产品检验检测、安全监测和质量认证网络,建立起覆盖面广、内容科学、操作性强的农业标准体系。加快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推行农产品原产地标记制度,开展农业投入品强制性产品认证工作。严厉查处违法销售、使用禁用药物和化学物质行为。进一步健全田间档案记录和计算机数据资料库,以垦区优质农产品标准为依 据,以规范化数字档案为基础,以信息网络为纽带,以专题网站为载体,逐步构建起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机制。
3、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全面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工程、“双百”市场工程和“农超对接”,建设农产品采购基地。建设一批集市场、物流、检验、信息于一体的特色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使我省成为辐射全国及国际市场的优质农产品、食品批发集散地,构建大经贸、大市场、大流通格局。完善以国有粮食企业为主渠道、市场主体多元化的粮食购销服务网络。加强与国内三大期货交易所的合作,建设标准期货粳稻、大豆交割库,发展大宗农产品期货市场,运用期货机制规避市场风险。建立国家宏观调控下的粮食内外贸相结合的新体制和粮食进出口新机制,争取省级粮食出口经营权和产地直接出口权。发展农业会展经济,支持农产品营销。扶持农产品生产基地与大型连锁超市、学校和大企业产销对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交易成本。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规范生产资料保障供给市场秩序,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4、完善粮食仓储、交通运输能力设施。在粳稻、玉米、大豆主产区选择一批交通便利、辐射范围广、粮食外运量大、基础设施较为完备、能够发挥节点功能的粮食企业,扩建仓容及增加符合粮食流通“四散化”运输的配套设施设备。发展适合大农户的粮食仓储物流模式和技术,积极支持“粮食银行”等新型粮食仓储流通业态发展。到2015年全省新建仓容 143亿斤。同时,进一步加强铁路、公路和水路运输能力建设,满足农产品外运的需求。
(五)扎实推进改革,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
突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在全国粮食和食品战略安全中的 重要地位,设立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国家级现代农业综合改革试验区,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尽快形成有利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体系,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1、创新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立保护补偿机制。加快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有序开展农村宅基地和村庄土地整治。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与服务,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积极培育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规范运营农村土地有形市场。把农机化作为加快土地流转的重要突破口,鼓励和支持以种植大户、各类合作社、龙头企业、场县共建和经济条件较好的村集体为载体,以转包、出租、互换、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和支持各类工商企业投资于非农民承包土地,建设大农场、大种植园、大养殖场等现代农业企业。
2、创新农村金融制度。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降低设立农村金融机构门槛,成立资金互助组织。全面完成农村信用社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微小型金融机构,加快培育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适应“三农”需要的各类新型金融组织,逐步形成合理分工、有序竞争的农村金融体系。开展农业开发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政策性信贷业务,探索建立增加农业中长期信贷资金投入机制,增加中长期信贷资金投放。搞好农村信用环境建设,探索建立农业担保公司和贷款抵押、质押方式,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的范围。发展农村保险事业,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健全农业再保险体系,建立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探索发行农业生态环保债券,培育发展农业生态资本市场。积极开展低碳农业试点,探索建立碳汇农业和虚拟水交易市场。
3、创新农村行政、财政、集体产权等各项管理制度。坚持“政府引导、分级负责、农民自愿、上限控制、财政补助”的原则,探索建立新形势下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有效机制。坚持和保证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创新和完善财政支农的政策体系。在对农民种粮普惠制补贴的基础上,争取国家对我省优质粳稻和非转基因大豆种植增加补贴,并提高其最低收购价。开展建立粮食安全基金试点。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整合使用性质相同、用途相近的资金。加大对产粮大县的财政奖励和粮食产业建设项目的扶持力度,逐步提高奖励资金向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比重,加大对水利工程、农机工程、生态工程、科技工程等补贴力度。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和集体林采伐管理改革。继续推进草原基本经营制度改革。稳定渔民水域滩涂养殖使用权。建立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
4、创新经营组织形式。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认真落实新增农业补贴适当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的政策,扶持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制度,深入推进示范社建设行动,对服务能力强、民主管理好的合作社给予支持。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自 办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发展农业农村各种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民提供便捷高效、质优价廉的各种专业服务。扶持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参股龙头企业和参与举办农村资金互助社。到2015年,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2万个以上,40%以上的农户加入到合作社中来。其中,新建蔬菜专业合作社500个以上,蔬菜合作社基本覆盖专业村和专业乡镇。
(六)加快改善农村民生,努力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切实建立健全农民收入稳步增长机制,推进农民就业、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和生产环境。到2015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900元,年均增长12%以上;农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5平方米。
1、促进农民充分就业增收。围绕市场需求,推进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和农村服务业。稳步推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拓展农民就业空间;积极开拓农村外部劳动力转移市场,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推动农民收入持续稳步增长。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落实农民工进城务工扶持政策,加快建立服务、培训、维权“三位一体”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机制。
2、加强农村民生工程建设。搞好新农村建设规划,合理镇村布局,加强基础建设,改变农村面貌。突出抓好一批中心镇、中心村的规划和建设,规范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引导乡村居民适度集中居住。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入,全部解决农村饮水问题。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重点推动电 网向生产田间延伸。推进农村电气化和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建设,新增水电装机容量12.84万千瓦,基本解决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小水电代燃料问题。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推进城乡客运交通一体化。支持农村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太阳能、小水电、风能等新能源,形成清洁、经济的农村能源体系。加快农村泥草房、危房改造和国有林区(场)、垦区棚户区等改造工程,引导农民建设新型节能住宅。实行以奖促治,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建设大中型水库移民村水、电、路、沼气、基础设施等后扶项目,改善移民村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到2015年,全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通村道路硬化率达到100%;力争全省50%的中心村实现新农村建设基本目标。
3、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创造条件建立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有效衔接办法。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财政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模式,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健全农民工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工伤、教育等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水平、政府补助标准和保障水平。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合理确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
4、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坚持农村开发式扶贫方针,加大投入力度,确保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加快制定《2011—2020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积极探索新的扶贫开发方式,提高扶贫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提高农村灾害救助能力,推进农村应急救灾体系建设,做好农村防灾减灾工作。
(七)全面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农村社会事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1、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快城乡教育布局调整,落实政府投入,整合农村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农村教育发展质量和活力。改善农村办学条件,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巩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重点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实施新型农民培育工程,以科技示范户、农机大户、从事种养业的骨干农民和村干部为重点,推进农民培训职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培养懂生产、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
2、加快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加快农村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补偿机制,扩大农民受益面。坚持政府主导,整合城乡卫生资源,重点支持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和计划生育服务站室建设,全面提升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标准化水平,建立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为农民提供安全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加快卫生监督机构等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落实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高农村疾病预防和控制水平。
3、加快发展农村文化体育事业。推进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达标建设。继续扎实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民体育健身等文化惠民工程,尽快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农民文化生活,保障农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八)统筹推进区域合作共建,提高场乡、林乡、企乡、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
区域经济社会共建是构建新型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统筹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途径。发挥国有农场、国有林场、矿区、油区、大型龙头企业的优势,合作共建,增强属地城镇的聚集效应,提高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1、促进城乡发展共建。坚持以“统筹规划、科学发展”为目标,以垦区、油区、矿区、林区、旅游景区、口岸、交通枢纽、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集镇、乡村为依托,抓紧制定合作共建规划。要统筹推进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市场体系、社会管理“五个一体化”,打破所有制、部门和地域界限,在规划、投入、税收、教育、管理、医疗、户籍等方面制定统一的政策,实现多领域、全方位的合作共建。
2、促进优势产业共建。坚持以发展“优势产业、特色经济”为支撑,依据区位优势、资源特点、功能定位和自然条件,推进场乡、林乡、矿乡、企乡、城乡产业发展的融合度,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建设,共同兴办生产要素市场,共享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等资源。充分发挥垦区、油区、矿区、林区企业的资金、技术、人才和市场优势,打造一批带动能力较大、辐射力较强农业龙头企业。重点推进场县合作共建,不断扩大共建范围和领域,加快把农垦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推广到周边农村,增强国有农场在运用先进技术和建设现代农业中的引领带动作用。
3、促进基础设施共建。统筹推进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以国有农场、林场、矿区、龙头企业所在城镇为重点,科学定位,注重生态,合作共建城镇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一批功能设施完善、居住环境舒适的高水平小城镇。选择 集中连片、经济基础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中心垦区设立市镇,带动周边地区农业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和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发挥小城镇的集聚效应,鼓励和支持垦区、林区、矿区、旅游景区、园区,加快建设一批“工业强镇”、“商贸大镇”、“交通枢纽重镇”、“旅游名镇”、“文化名镇”,率先实现城镇化,形成与区域中心城市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4、促进社会事业共建。坚持以城乡经济共同发展为目标,打破地域限制和行政壁垒,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教育、管理、医疗、文化资源共享。共建民生工程,率先推进医疗卫生设施、教育设施和文化体育事业建设一体化发展,实现城乡经济共同繁荣发展。
5、创新合作共建机制。消除城镇之间、城乡之间要素流动的体制障碍,打破城乡分割的经济社会管理体制,实现区域资源共享和合理配置。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的财税、土地、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制度,加快城镇住房、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配套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地向城镇转移,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建立向上争取、财政投入、政策扶持、自身筹集、招商引资和企业与个人投资相结合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建立全省城镇化发展综合协调互动机制,在统筹规划、实施进程、利益协调和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稳妥地推进行政区划改革。
五、“十二五”时期重点建设工程
围绕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目标,以提高生产能力为核心,以产业结构调整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项目、生态环境项目、民生项目等五方面为重点,加快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进程。
(一)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工程
按照国务院印发的《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和省政府印发的《黑龙江省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要求,到2015年,我省粮食生产能力在现有基础上新增170亿斤-240亿斤。重点建设六大工程。
1、水利化工程。完成三江平原14处提水灌区,建设实现灌溉面积1306万亩;建设松嫩平原尼尔基水库下游灌区,新增水田灌溉面积90万亩;同时新建花园、阁山水库和引讷三个水源工程。全省实现新增旱田灌溉面积2500万亩。
2、农机化工程。重点组建大型农机合作社1400个,配备大马力拖拉机和配套农机具,解决深松耕暄,建设“土壤水库”,提高作业标准等问题。
3、水稻大棚育秧工程。建设水稻育秧大棚38万栋,满足2400万亩水稻育秧需求。
4、科技创新工程。加快粳稻、玉米、大豆新品种培育、创新平台建设。
5、中低产田改造和土地整理工程。改造中低产田5110万亩,完成土地整理项目330万亩。
6、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建设基层农技推广站、农机服务、植物保护、旱情监测、农产品质量监测、、耕地质量监测、气象防灾减灾等项目,完善我省农业服务体系。
(二)重点水利工程
按照构建综合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城乡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水环境保护和河湖生态健康保障体系的要求,重点建设四类工程。
1、防洪除涝工程。建设松干、嫩干和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大庆、伊春等城市防洪工程,加快实施三江平原和松 嫩平原大中型涝区治理工程;建设国境界河堤防和黑瞎子岛防洪、排水工程;建设胖头泡蓄滞洪区工程和林海水库、阁山水库等防洪控制性枢纽工程;完成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大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
2、水利枢纽工程。加快推进建成林海水库、阁山水库、花园水库等水源工程建设,开工建设亚布力水库等水源工程和塔林西水库、三间房水库等大中型水利枢纽工程。
3、农村水电工程。建设海林市、东宁县、伊春市宁安市的7个乡镇的9座农村电气化县水电站工程;建设海林市红旗水电站、东宁县罗家店、宁安市七孔桥、孙吴县大石门等13座小水电以电代燃料工程。
4、国境界河国土防护工程。建设中俄界河塌岸严重河段国土防护工程建设,完成抚远三角洲国土防护工程。
(三)设施农业工程
按照提高技术集成创新能力的要求,以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在全省建立五类现代农业科技园区。
1、技术集约型现代农业园区。在粮食主产区和畜牧业主产区建集约型现代农业园区20个。
2、设施及观光型现代农业园区。在齐齐哈尔、佳木斯、双鸭山、牡丹江等大中城市市郊建设设施与观光型现代农业园区10个。
3、绿色特色现代农业园区。在全省建设蓝莓、果菜以及食用菌等绿色特色现代农业园区10个。
4、生态旅游型现代园区。在生态环境较好的牡丹江和大兴安岭等地建设生态旅游型现代园区4个。
5、外向型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在黑河、鹤岗和绥芬河等地的口岸县(市)建设外向型现代农业科技园区6个,充分利用 我省外贸口岸的资源优势、产品优势和区位优势发展对外农产品出口,广泛开展农业科技合作与经贸交流,开拓国际市场。
(四)特色产业工程
加大力度继续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1、蓝莓产业。在大小兴安岭蓝莓资源分布广、产业基础好的地区,以野生蓝莓保护开发为主,建设野生管护区100万亩、集约化抚育区20万亩、种苗繁育基地0.8万亩,人工种植基地5.5万亩。实施高中低端消费市场共同开发培育,开发花色苷等生物医用保健食品,调整产品结构,集中打造产业集群,到2015年,全省蓝莓产业产值达到108亿元。
2、甜菜及亚麻产业。在齐齐哈尔、哈尔滨、佳木斯、绥化等9个地市的12个重点糖料生产县建设甜菜生产基地面积5.3万公顷,其中良种育繁基地建设0.8万公顷。在兰西、北安及农垦九三分局农场建立10个亚麻生产基地、5个亚麻种子繁育基地。亚麻基地播种面积稳定在13.3—16.7万公顷。
3、食用菌及白瓜籽产业。在伊春、大兴安岭、大中城市郊区等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黑木耳、滑子蘑等食用菌生产;在桦南发展白瓜籽生产基地面积13.3万公顷。
4、特色畜禽产业。以杜蒙、饶河、海林、伊春、爱辉等山区半山区县市为重点,发展狐、貉、蜂、鹿、兔、犬、山鸡等各具特色的养殖基地。
5、名优特水产品产业。在渔业资源丰富的市县建设水产养殖基地,重点扩大大白鱼、鲟鳇鱼、河蟹等我省名优特水产品种的养殖规模。
7、蔬菜产业。突出优质和特色,强化设施蔬菜生产,加大对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 机蔬菜,建设城郊型、出口型、外销型、特色型蔬菜生产基地。到2015年,全省蔬菜总产达到2000万吨;常年地产蔬菜自给率提高到85%,旺季自给有余,淡季自给率达到65%;年外销量达到300万吨,其中出口量达到100万吨;农民人均蔬菜收入达到500元以上。
(五)奶业振兴工程
实施《黑龙江省千万吨奶发展规划》,满足乳制品企业年加工鲜奶能力1800万吨的需求,成为全国牛奶生产第一大省和优质奶源生产基地。以世行贷款奶源基地项目为牵动,围绕飞鹤、雀巢、完达山、伊利、蒙牛、光明、红星、龙丹等乳品加工企业,加快建设以哈尔滨、绥化所辖县(市)为主的中部奶牛主产区,以大庆、齐齐哈尔所辖和绥化部分县(市)为主的西部奶牛生产带,以佳木斯、牡丹江、鸡西部分县(市)和农场为主的东部奶牛开发带。利用五年时间,全省在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佳木斯、绥化、黑河、鸡西、双鸭山等地新建千头奶牛示范场150处,存栏奶牛500头园区500个,存栏奶牛300头的奶牛小区1000个,发展奶牛养殖30头以上的大户2万户。
(六)农产品精深加工工程
1、粮食深加工。依托我省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加快粮食加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粮食加工综合利用率,优化产品结构,延长产业链条,培育并形成一批粮食加工产业群,打造出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影响力的知名产地(产品)品牌。到2015年,粮食加工能力达到4300万吨,加工能力占粮食产能的78.2%;预计加工量3400万吨,占粮食产能的62%。其中,玉米加工能力达到1400万吨,大豆加工能力达到700万吨,水稻加工能力达到2000万吨。
2、畜产品及水产品深加工。重点建设生猪、肉牛、肉鸡、大鹅深加工基地,发展冷却肉、分割肉和直接食用的各类熟肉精制品,综合利用畜禽内脏及毛、骨、血资源,开发生物制品。重点建设大宗鲜活水产品的保鲜加工和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冷冻包装食品、旅游方便食品、营养保健食品和综合利用产品。
(七)黑土地保护工程
全省现有黑土资源(黑土、黑钙土、草甸土)总面积1517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822万公顷。通过单项技术创新与技术组装集成相结合,实施“藏粮于土”战略,遏制土壤退化和恢复黑土土壤质量。重点建设黑土培肥工程。通过耕地有机培肥,定向培育退化黑土和薄层黑土。通过生物措施、工程措施综合综合治理低平易涝、盐碱、酸化等易发生灾害土壤。
(八)种子工程
加快种养业和林业种子工程建设步伐。建立和完善新品种选育、引进、繁殖、推广紧密衔接的现代种子产业体系。发挥科技优势,建设农畜良种大省。推进种业加工企业并购和产业整合,引导种子企业与科研单位联合,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种子企业。重点建设和完善国家级粳稻、大豆、玉米、马铃薯等品种改良中心和农作物基因保护中心及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场;加强农作物良繁基地、畜禽良种、林木种苗和饲料草种子基地建设,为全省农业发展提供安全、优质的种源保证。重点建设7方面:
1、种子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能力建设。建设农作物基因保护中心及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场,提高种子资源占有水平,为提高种子育种能力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2、区域品种创新能力建设。重点建设省级品种创新区域试验中心,建设和完善国家级粳稻、大豆、玉米、马铃薯、甜 菜、亚麻等品种改良中心。
3、良繁基地建设。重点建设股份制原良种扩繁基地;建省级标准化试验站、种子质量监督检验分中心、种子质量监督检测站、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库。
4、畜禽良种工程建设。重点建设奶牛DHI工程,尽快形成我省荷斯坦奶牛育种体系;重点引进优质奶(肉)用种公牛、胚胎、冻精,引进优质种猪和种羊。
5、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和良种繁育场建设。重点建设奶牛、肉牛、生猪、肉羊和鹅良种繁育场60个,建设肉牛、生猪和肉羊人工授精站点500个。
6、林木种苗工程。重点建设和完善种苗基地159处,建设种子库10处,建立质量监测站44处,种苗质量检验检测网点13个地市。
7、饲料草种子基地建设。重点建设25处牧草种子基地、种子田0.5万公顷,逐步满足全省草原建设需要。
(九)农村民生工程
民生工程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十二五”的重点建设任务。需着力加强5个方面:
1、棚户区、泥草房改造工程。重点在全省农村、垦区、林区开展棚户区、泥草房改造建设。
2、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重点建设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部解决农村饮水问题。
3、农村能源建设工程。重点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节能减排及清洁能源工程。
4、农村公路工程。以通乡通村路工程为主,完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实现城乡间、地区间、省际间的交通通达。
5、水库移民工程。重点建设大中型水库移民村水、电、路、气、科技文化、农业基础设施等后扶项目,改善移民村生产条件生活环境。
(十)农村社会事业工程
1、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达标工程。完成全省广播电视网络项目,建设一批基层公益性的开放式体育健身场馆和设施。
2、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中心乡镇卫生院、社会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等工程,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
3、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工程和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改善农村教育基础设施条件。
(十一)农业防灾减灾工程
围绕提高农业生产保障能力,重点建设农业植物保护、气象防灾减灾体系、水文监测预测等工程。
(十二)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工程
以防风固沙、水土流失治理、农田防护建设为重点,通过保护现有森林资源、植树造林、封山(沙)育林等措施,增加和恢复森林植被,建设防护林体系,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1、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重点建设龙江森工、大兴安岭两大集团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2、防护林工程。重点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四期工程。规划重点建设防护林13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11万公顷,封山育林2万公顷,基本建成区域防护林体系。同时,加强农防林更新改造工程建设。
3、退耕还林工程。争取将1994年以前开垦的25度以上坡耕地和1994年后开垦的林地及严重沙化耕地全部退耕还林。
4、湿地保护工程。规划新建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7个,31 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15个,湿地保护小区22个。通过对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和管理、退耕(养、牧)还湿(泽、滩)、植被恢复、栖息地恢复等措施,有计划地恢复重要湿地,使自然湿地面积萎缩和功能退化的趋势得到遏制和初步扭转。
(十三)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按照健全高效农业产业体系的要求,加强社会化服务设施和手段建设,强化社会化服务功能的支持作用。
1、生物预警工程建设。在全省农业重点县建设生物预警监测站36处。对生物灾害通过开发利用生物防治进行有效的控制或减轻危害。
2、农业监测检测体系建设。建设完善省市县三级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省级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和13个地市级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分中心。
3、畜牧疾控预防体系建设。建设完善13个市级畜禽疾病检测中心,56个县级畜牧防疫站,645个乡级畜牧综合服务站,3000个村级兽医服务室;新建6个省际间和11个省内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进一步加强兽药和饲料监测体系建设,搞好全省6个省级监测站、7个市级监测站建设,增强对畜产品安全的监督保障能力。
4、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建设。重点建设佳木斯气象卫星地面接收站和农垦建三江分局、伊春林区多普勒天气雷达系统;建设松花江、嫩江流域气象监测预警中心;建设省雨情监测系统和全省闪电定位系统,提高全省暴雨、冰雹、火险等灾害的天气预警能力和干旱、洪涝、沙化、湿地、牧草长势、森林火险等生态监测水平及评估能力。
5、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重点以农业信息网为主体建设社会化信息服务网络,在省级网络中心和省级7个局域网、32 地市13个局域网、县市108个局域网和乡镇1000个终端的基础上,初步建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省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
(十四)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工程
按照建设创新型省份,提高科技原始创新能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要求,加快科研基础研究攻关能力建设、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先进技术推广普及,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促进农业集约生产、标准作业和高效可持续发展。
1、农业基础和前沿领域的科研设施建设。依托省农科院、农机研究院、东北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和院校,建设寒带植物基因中心、机械工程创新中心、乳品科学研究实验工程等重点项目。加快分子标记、组织培养、基因和生物工程实验室、智能化控制等尖端科研手段的武装,强化基础研究和能力建设,突出应用技术研究,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高新技术研究。
2、成果转化建设。加速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培育和制造适应我省农业发展的新品种、新设施、新技术。加大科技成果产业化转化的力度,加快应用进程,全面提高服务“三农”水平和质量。
3、先进实用技术的培育。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培育简捷、安全、生态的实用技术,先进、适用的农机产品与技术。
4、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和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计划。积极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民务工技能培训,整合培训资源,加大培训力度,继续增强农民转产、转岗就业能力。
(十五)小城镇建设工程
以产业为支撑,依托地理和资源优势,建设和发展一批有
条件的城关镇、重点乡镇和特色小镇,形成布局合理、规划科学、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现代化新型小城镇体系。因地制宜发展工业、商业、边贸、旅游、文化、科技等产业,加快建设一批“工业大镇”、“商贸重镇”、“旅游强镇”、“文化名镇”,形成与区域中心城市和周边农村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到2015年,全省重点发展5万人口以上规模小城镇75个,3万-5万人口规模小城镇50个,容纳人口1100万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150万人。
六、《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明确工作责任,认真组织实施
“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树立全局观念,强化发展意识,提高服务水平。要成立领导组织,健全工作机制,细化实施方案,明确建设目标、步骤和措施,做出明确周密的安排,增强工作推进的科学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抓好试点示范,面向社会、面向大众,加大规划内容及重点项目实施的宣传工作,形成发展共识,使落实规划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二)扩大对外开放,拓展发展空间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拓宽开放领域。推进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生态保护、公共服务、服务体系建设等多领域实行对外开放,鼓励和引导销区、外商到我省投资发展现代农业。统筹开展对外农业合作,培育农业跨国经营企业,逐步建立农产品国际产销加工储运体系。打造寒地黑土品牌,扩大绿色、无公害、有机食品出品,扩大国际市场销售份额。加强国际市场信息研究和信息服务;健全农产品进出口检验检疫和监管机制,保障全省农业安全。健全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划的外商经营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准入制度,建立外资并购
境内涉农企业安全审查机制。
(三)多元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
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和市场配置资金的作用,优化融资结构,增强融资能力,形成多元化投资、多渠道筹资的农业投入机制。大力争取国家投资。重点围绕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新增1000万亩粳稻基地项目、两大平原农业综合改革试验区工程、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千万吨奶、五千万头猪等专项规划,深化前期,努力争取国家更多的资金支持。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保证“三个大幅度”农业资金投入;健全农业补贴制度,逐步提高奖励资金向农业基础建设投入的比重。加强金融机构与农业和农村的合作,拓展支农领域,保障农业资金需求;加大利用国内外各种金融组织贷款力度;完善“一事一议”和“筹资筹劳”制度,调动农民和鼓励、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参与新农村建设。
(四)加强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撑
依托农业高等院校和大专院所建设人才培养基地,大力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加大新型农民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努力培育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制定吸引人才优惠政策,优化创业环境。鼓励稳定各类农业科技人才深入农业科研开发、推广领域,加快新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应用。建立健全各级各类人才的选拔任用,加强人才交流与合作,促进人才在产业、地区、城乡间的合理流动和分布。建立和完善高层次人才联系服务制度,完善高级专家参与区域重大决策咨询或重大项目咨询制度。
(五)推进基层民主,维护农村稳定
推动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提高基层党组织在农民专业合
作社、专业协会等新型组织的覆盖面。规范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程序,保障农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积极推行“村民参与、村官承诺”的村级民主管理模式,加强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监督管理,实行政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依法保障农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继续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增加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健全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机制。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切实解决好农村征地、环境污染、移民安置、集体资产管理等方面损害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加强法制教育和宣传,培育农民依法维权的意识,加快农村法制建设。
(六)强化监测评估,完善推进机制。把规划任务目标分解到每一年度计划中,保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目标的实现。采取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交流情况、实地检查等多种形式,对各地《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加强对重大改革、重大政策、重点工程和重点指标落实情况的动态监测,定期总结工作。建立规划中期评估机制,适应经济运行环境的发展变化,跟踪分析规划执行情况,根据评估结果及时修订完善规划内容。各地也要按照《规划》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加强对本地各项建设任务的组织实施与监督管理。
第二篇:黑龙江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
黑龙江省农业和农村 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
(送 审 稿)
2011—2015年,既是我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也是我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更是推进我省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的关键发展期。因此,做好我省“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意义重大。
总结“十一五”成效,发挥优势,建设现代化大农业,是“十二五”时期我省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首要任务。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做出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部署,为我省“十二五”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即坚持走具有龙江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放活方针,以“提高生产力水平、改善农业生产关系”为着力点,通过实施“粮食及食品安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村小城镇牵动”四大重点战略,建设“十五项重点工程”,完成和实现“一个创新、三个加强、四个提高”等“八大重点任务及目标”,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把我省建设成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绿色食品加工基地,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一、“十一五”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一)强农惠农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2004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出台7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第12个关于“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支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先后实施了“两免、四补、三增加(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明显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明显高于上年、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明显高于上年)”的惠农强农政策,促进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开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粗略预计,2010年,全省“四补”资金将达到126亿元,中央补助我省农业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将达到110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2.1倍和1.8倍,农民人均直接和间接增加收入合计1300元。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我省大豆、粳稻产量居全国第一,玉米、鲜奶产量也跃居全国前列,成为国家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林产品生产基地、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
1、农业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产业结构得到优化。2010年,全省农业增加值1302.9亿元,年均增长13.7%,占全省经济总量的12.7%。农、林、牧、渔比重由2005年的55.5:5.2:35.6:2.1调整为2010年的54.8:5.0:38:2.2;畜牧业成为主导产业。2010年,全省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发展到6100万亩,实物生产总量达到2750万吨,分别比2005年增长74.8%和83.3%;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数量达到10550个,比2005年增长6.8倍,绿色食品认证数量、种植面积和产业经济总量继续位列全国之首。以绿色食品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主营收入1200亿元,牵动基地面积8600万亩,带动农户270万户,分别比2005年增长118.2%、53.6%和58.8%。
2、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高。2010年,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826万亩,节水灌溉面积3996万亩,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036.5万亩;农业机械总动力3736.3万千瓦、大中型农用拖拉机65.48万台。全省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8亿亩以上;粮食产量达到1002.6亿斤,比2005年增加282.6亿斤,成为全国粮食总产第二个超千亿斤省份;粮食商品率达到80%以上,居全国第一位。肉、奶、蛋分别达到195.8万吨、552.5万吨、105.3万吨,水产品产量40万吨,成为全国饲养奶牛第一大省和优质畜禽产品生产基地。
3、农民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农村生活水平迈上新台阶。2010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210.72元,首次突破6000元大关,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91.7元年均增长14%;转移农村劳动力520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356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29.6%和176%;农村人均住房面积20.8平方米,农村恩格尔系数为33.8%,比2005年下降7.1个百分点。
4、农业科技支撑作用明显,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健全。2010年,全省拥有农业科研院所及大学41所,科技和推广人员4.7万名。深入实施良种化工程,选育推广粮食作物新品种396个,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粮食作物标准化率达到90%,比2005年增加20个百分点。农业生产科技贡献率达59.5%,比“十五”末期增长了5个百分点。农产品质量安全、基层农技推广、农机服务、防灾减灾、市场流通体系逐步健全,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5、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全省共完成通村公路9.2万公里,通畅率达到99.3%;改造泥草房78.2万户,6410万平方米;农村有线电视广入户率达到56.8%,比2005年提高16.8个百分点;解决了616万农村人口 饮水安全问题,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60%,比2005年提高26个百分点;全面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等工程建设,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覆盖65%的学生群体;县(市)人民医院、中医院、乡镇卫生院改造工程全面展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8.8%;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基层社会民主管理进一步向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方向推进,农村和谐程度显著提升,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三)存在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仍很突出,也是“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急待破解的问题。
1、农业产业结构亟待优化。以粮食生产为主导的种植业一枝独秀的格局仍未改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不高。2010年,全省种植业增加产值占农业比重高达53.6%,实现“主辅换位”任务仍很艰巨。区域性产业结构雷同,“大而全,小而全”特征明显,区域特色优势不突出。肉类、乳品、粮食等行业和产品生产在空间分布均匀化,集中度下降。全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不到60%,远低于发达国家80%以上的水平,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增值幅度小。
2、农业基础设施亟待加强。农业靠天吃饭的落后状况仍未从根本上转变,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一系列挑战。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为29.1%,低于全国40%的水平;主要江河缺乏控制性工程,地表水调控能力只有12%;大马力农机问题不足,机械不配套,与全程标准化作业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水土流失面积达13.45万平方公里,耕地质量逐年下降;有180万公顷草原存在着沙化、碱化和退化现象;松嫩平原的农田防护林、防风固沙林以及水土保持林仍不完善。
3、农业和农村各项改革亟待深化。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 之间合理流动的城乡管理体制、经营体制没有建立起来。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还不高,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不够健全。
4、统筹城乡发展步伐亟待加快。城乡之间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事业发展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异。水、电、路、能、教、医、文、保、就等九方面民生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农村小城镇发展水平低,吸纳和转移人口能力不强。
5、农业建设资金投入亟待加大。涉农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村金融供给总量明显不足,服务领域不宽,服务产品不优。农产品加工企业资金短缺问题突出,已成为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问题。
6、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亟待完善。农业种养结构单一,技术水平落后,加之农产品价格波动幅度放大、频率加快,实施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慢,农民增收渠道狭窄,城乡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农村人口多,劳动力文化素质低,技能差,就业层次和水平不高,存在大量季节性和隐性失业人口,遏制了农民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
二、“十二五”时期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分析 2011—2015年,是我省推进具有龙江特色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的重要时期。纵观国内外形势,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对严峻的困难和挑战。
(一)国内外形势
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世界经济呈缓慢恢复性增长。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的重组和流动进一步加快,总体上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十一五”时期,在扩大内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拉动下,我国经济企稳回升,需求结构得到调整,内需拉动 经济较快增长,为“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氛围。我国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新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但随着我国农业开放度的不断提高,城乡经济关联度显著增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日益加大,各种传统和非传统的挑战也在叠加凸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上新台阶的制约因素越来越多,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难度越来越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要求越来越高,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任务越来越重。
(二)我省形势
有利方面因素,我省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除继续得到中央各项惠农强农政策支持外,我省还将得到国家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两大平原农业综合试验区、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等多个重大专项政策和资金支持;我省农业自身基础条件优越,具有大生态、大农田、大农机、大科技、大企业、大市场、大边贸等发展优势,是我国农业资源禀赋最好、粮食增产潜力最大的省份,农业参与国际国内合作正面临新的难得机遇。不利的因素,我省资源开发利用率低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任务重的矛盾、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矛盾、资金投入不足与基础设施薄弱的矛盾、农民收入不稳与缩小城乡差别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随着粮食需求的刚性增长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任务十分艰巨。
三、“十二五”时期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增加农民收入和建设新农村为目标,以结构调整优化和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农业 生产力水平、改善农业生产关系为着力点,坚持“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围绕发展以“六化”为标志的现代化大农业,深入实施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战略、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战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战略和农村小城镇牵动战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科技支撑,加快推进松嫩、三江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开放,显著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产业整体素质和物质装备水平,把我省建设成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绿色食品加工基地,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二)遵循原则
1、抢抓机遇,全面发展。统筹利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发展战略上研究新思路,在配套改革上推出新举措,在发展速度上实现新提高。
2、以人为本,持续发展。尊重农民意愿,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正确处理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的关系、结构调整与环境容量的关系,坚持资源开发、节约和保护并举,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实现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循环发展。
3、依靠科技,科学发展。切实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重点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依靠现代化的技术装备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开发和农业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
4、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各地区区域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优势,坚持“农业、农村、农民”三位一体、“产前、产中、产后”统筹兼顾、“生产、生活、生态”联动发展、“民主、民权、民生” 和谐均等,确保利益关系良性互动,构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格局。
5、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土地制度、林权制度、金融保险制度、支农保护制度、城乡一体化制度及民主管理制度改革,努力探索与现代化大农业相适应的生产组织方式,增强发展活力。
6、多元投入,快速发展。努力争取国家基础设施投入。整合各类支农资金,逐步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农民投入为主体,市场融资、社会资金投入为补充的多元投入机制,调动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三)重点战略
1、实施粮食及食品安全战略。把保证国家粮食及食品安全作为战略出发点,以“发挥优势、夯实基础、扩充总量、提高质量”为目标,加快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净化产地环境,保证投入品质量,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大力发展优势粮食产业和绿色有机食品产业。
2、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战略。把握现代农业发展规律,加快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稳粮兴牧、保林兴渔、保粮扩经。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创新发展模式,大力优化生产力布局、优化产业内部结构,加速优势产业、龙头企业战略重组扩张,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我省农业产业化、科技化、市场化和组织化程度,增强产业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3、实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战略。以“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为发展方向,重点推进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就业一体化,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形成工业与农业相互促 进、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4、实施农村小城镇牵动战略。以“承接产业转移、承载农村人口、享受公共服务”为目标,发挥小城镇承接城市、带动乡村的桥梁纽带作用,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良性互动。选择农村人口多、基础条件好、特色产业强的建制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培育优势产业,加快公共事业发展,加速城镇综合改革,增强城镇载体功能和吸纳农村人口能力,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区域性人口聚居区、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区、农村二、三产业发展集中区和农村公共服务集中区,成为辐射带动周边农村区域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十二五”时期主要任务及发展目标
以深入实施“四大重点战略”为统领,以推进“十五项重点工程”建设为支撑,深化农村各项配套改革,健全鼓励、支持和引导农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政策体系,加快完成和实现“一个创新、四个提高、三个加强”等“八大建设任务及目标”【“一个创新”即制度体制创新;“四个提高”即“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产业整体素质、提高物质装备水平、提高支撑服务能力”;“三个加强”即“加强民生工程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区域一体化发展”】。到“十二五”期末,把我省农业建设成为技术先进、装备精良、产业发达、功能多样、机制灵活的现代农业,率先在全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将农业综合改革试验区成功经验推向全国;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健康繁荣、农民生活宽裕、基础设施完备、公共服务健全、社会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一)大力发展农村优势产业,全面提高现代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大力发展优质 粮食产业、优质畜产品产业、林业产业、水产业、绿色特色产业等五大产业,把我省建成全国最大的粮食和食品安全战略基地。到2015年,全省农业增加值达到1744亿元,年均增长6%以上。
1、优先发展优质粮食产业。坚持把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位,按照“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的要求,深入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和新增1000万亩粳稻基地建设项目,建设全国最大的5000万亩粳稻、5500万亩非转基因大豆、6000万亩工业用玉米、强筋小麦和优质马铃薯生产基地。到2015年,全省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8亿亩以上,粮食产量达到5500万吨(1100亿斤)以上,商品率达到80%以上。
2、加快发展优质畜牧业。以建设质量效益型畜牧业为目标,全面推进畜牧规模化饲养、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构建现代畜牧业。大力实施“千万吨奶和五千万头生猪”建设规划,突出比较优势强、产业牵动力大的“两牛一猪”生产,重点支持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提高专业化养殖生产水平,推进规模、清洁、健康养殖,把我省建成全国最大的奶牛生产基地、具有知名品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优质乳、肉、蛋类产业基地。到2015年,全省年奶牛存栏、黄牛出栏、生猪饲养量达到350万头、380万头和5500万头。
3、积极发展生态林业。坚持“生态主导、保护优先和合理开发”的方针,以林区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为重点,保护和恢复森林资源生态系统功能。以防风固沙、水土流失治理、农田防护建设为重点,继续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防护林、退耕还林、平原绿化和湿地保护等工程。大力发展林区接续替代产业,建立促进林业发展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工程和珍贵树种繁育工程建设。到2015年,全省有林地 面积达到2150万公顷,森林蓄积达到17.5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7.3%以上;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800亿元;平均林地生产率由78.6立方米/公顷提高到81.6立方米/公顷。
4、规模发展特色水产业。发挥我省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的自然优势,以及鱼类种质资源库丰富的区域特色优势,大力发展水产健康养殖,加强水产良种体系建设和界江、界河渔业资源增殖保护。在冷水资源丰富水域,大力发展大白鱼、鲟鳇鱼等具有区域特色的名贵特产鱼类品种集约化养殖,培植建设全国知名的淡水养殖主产区和名特优水产品生产加工产业带。到2015年,水产品总产量达到65万吨;放养水面发展到800万亩,占全省宜渔资源的81.5%,其中,名特优水产品养殖面积达到400万亩。
5、突出发展绿特色产业。把绿色(有机)食品、特色产品开发的重心放在总量扩张、精深加工、提高质量、开拓市场和强化监管上,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大力推广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种养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精心打造寒地黑土品牌,建设全国最大的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到2015年,绿色(有机)食品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到7000万亩,原料产量达到3600万吨。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努力提高蔬菜生产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水平,构建现代蔬菜产业体系。到2015年,全省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700万亩,比2010年增加100万亩,其中设施蔬菜生产面积发展到100万亩以上。积极发展蓝莓、食用菌、果蔬、蚕蜂、野生动物、毛皮动物等内生动力强的新兴产业和特色种养业,发展观光农业等乡村旅游业,构建“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集群”发展格局,推进特色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二)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速提升现代农业产业 整体素质
把发展以绿色食品产业为主体的农产品加工业作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载体,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绿色食品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力争实现“原字号”产品不出省,就地加工增值,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到2015年,以绿色食品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4500亿元。参与绿色食品产业化经营的农户达到400万户,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
1、打造大型产业化龙头企业。整合加工资源,优化产业布局,着力培育一批市场开拓能力强、经营规模大、辐射面广的大型龙头企业,快速提升乳品、肉类、玉米、水稻、大豆、小麦、马铃薯及特色产业等八大产业发展水平,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加工龙头企业集群化发展。到2015年,省级重点扶持10户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20户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元的大企业、大集团,市、县重点扶持70户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0-50亿元骨干龙头企业。
2、建设大型农产品生产基地。围绕市场和龙头企业加工需求,优化农产品基地布局,大力培植发展大型专用的加工企业原料生产基地,推进基地向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和高效化方向发展,高标准建设原料“第一车间”。到2015年,基地标准化种植面积达到100%,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90%。
3、做大做强品牌。以“增强品牌效应、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竞争能力”为目标,加强对同行业、同产品的品牌整合,提升品牌竞争力。加快推进品牌、标识、产品标准、包装、价格和销售“六统一”,进一步培育、整合品牌,把“五常”、“北大荒”、“寒地黑土”、“完达山”、“飞鹤”、“九三”、“摇篮”、“龙丹” 等绿色食品知名品牌叫响全国、推向世界,打造一批具有龙江特色的国内外知名品牌。引导企业利用我省绿色食品原料优势,开发高端绿色、有机食品,用绿色品牌,提升我省农产品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建设境内产品出口基地和境外农产品开发基地,加强对俄、对韩农业合作战略升级,积极开拓农产品国际市场。
4、理顺利益联结机制。建立健全“分工协作、利益均沾、风险共担、联动发展”的上下游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探索农民用土地使用权和产品、中介用资金和技术等要素,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与龙头企业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
(三)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努力提高现代农业物质装备水平
把农业基础设施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条件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加快水利化、农机化、科技化、信息化、生态化进程,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
1、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防洪除涝、抗旱兴利、节水灌溉为重点,加快推进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水资源调配工程建设,建成一批大江大河及主要支流控制性枢纽工程。开工建设阁山、花园水库等流域控制性枢纽工程。大力推进大、中、小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加快尼尔基引嫩扩建骨干工程建设,继续实施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进一步优化水资源配置,完善县级农田水利规划,扩大有效灌溉面积,提高防洪排涝能力。加快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应急抗旱水源建设和牧区水利工程建设。以三江平原为重点,开展小流 域综合治理,加强水污染严重河湖和生态脆弱河流综合治理与修复。合理开发空中云水资源,建设人工增雨基地。大力推进田间工程建设和国土整理,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加强坡耕地等水土流失治理,建设机耕路及防护林。提高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率、入户率和到田率,鼓励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和秸秆还田,逐步提高耕地质量。到2015年,新增灌溉面积300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000平方公里,新增旱涝保收田面积4000万亩。
2、加快推进农机装备工程建设。大力推进种养业机械化工程建设,加快引进和应用先进实用、高科技机械,积极推广大马力、高性能、节能环保和复式作业机械,优化农机装备结构。继续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发展机械大户,组建农机作业合作社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加强农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广应用现代农机化新技术,配套建设机耕路,提高作业标准。以先进适用、市场急需的新型农机装备为重点,加快项目开发建设,逐步形成适合省情、产业集中度高、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型农机装备制造产业新格局。到2015年,重点组建大型农机合作社1400个,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5000万千瓦以上,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92.5%以上。养殖业机械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奶牛养殖全部实现机械化榨奶。规模以上新型农机装备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10亿元以上,农机整机产品本地配套率达到30%以上。
3、加快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工程建设。发挥科技优势,建立和完善种养业和林业新品种选育、引进、繁殖、推广紧密衔接的现代育种产业体系,建设农林牧良种大省。重点建设完善国家级粳稻、大豆、玉米、马铃薯等国家级创新中心和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场。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服 务推广体系建设,加大各类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和管护措施等先进农业技术推广力度。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完善我省种养业生产标准和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到2015年,农业生产科技贡献率达到63%以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70%以上,农业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
4、加快动物防疫体系工程建设。以建设“无规定动物疫病省”为目标,加快骨干项目建设。在完成省级动物疫病控制中心建设的基础上,建设区域性动物疫病控制中心,形成覆盖全省城乡的集检疫、防疫、控制、反应与应急为一体的动防体系,有效降低畜牧业的生产风险。
5、加快农业生态环境工程建设。保护黑土资源,以有机培肥为基础,定向培育退化黑土和薄层黑土。加大耕地、水、野生动植物等资源保护力度,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建立外来生物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体系。建立循环农业示范点,加快发展节约型农业和循环农业,促进农业农村节能减排,严格控制和防治化肥、农药、农膜、废水等点源、面源污染,推进农林废弃物循环利用。加快农田防护林和平原绿化工程建设,建设林业生态屏障。加强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水源和扎龙等重要湿地保护,调节生态平衡。各级自然保护区数量由198处增加到220处,面积由620万公顷增加到69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5%。实施退牧还草和人工种草,加快沙化、碱化和退化草场治理。到2015年,全省林地保有量达到2327万公顷,草原植被盖度达到90%以上,沙化草原植被得到全面恢复。
6、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工程建设。加快农业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搭建省级农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推进农村基层 信息服务站点建设,构建业务一体化、数据一体化、服务一体化、技术一体化和管理一体化的农业信息网络,实现种养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粮食流通信息化。逐步实现加速我省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到2015年,以网络设施为载体的农村信息网延伸到村,覆盖率达到100%。通过农业基础设施装备信息化、农业技术操作全面自动化、农业经营管理信息网络化 “三化工程”建设,使我省农业装备达到全国一流水平,综合生产能力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四)加快新型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能力
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性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服务。
1、健全公共服务机构。全面加强农技推广、检疫体系、病虫害防治、气象等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发展多元化、社会化农技服务组织,完善服务功能,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质服务。重点推进基层农技推广站、植物保护、灾情监测、动物防疫体系等项目建设,力争完备省、市、县、乡四级体系。分区域建立和完善气候灾害、病虫害和生物灾害、水文水资源防灾害等防灾减灾体系,增强预警、预报功能,为粮食增产提供服务。
2、健全农产品质量监控体系。加大标准规程制定和推广力度,重点建设完善省、市、县三级农产品检验检测、安全监测和质量认证网络,建立起覆盖面广、内容科学、操作性强的农业标准体系。加快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推行农产品原产地标记制度,开展农业投入品强制性产品认证工作。严厉查 处违法销售、使用禁用药物和化学物质行为。进一步健全田间档案记录和计算机数据资料库,以垦区优质农产品标准为依据,以规范化数字档案为基础,以信息网络为纽带,以专题网站为载体,逐步构建起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机制。
3、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全面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工程、“双百”市场工程和“农超对接”,建设农产品采购基地。建设一批集市场、物流、检验、信息于一体的特色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使我省成为辐射全国及国际市场的优质农产品、食品批发集散地,构建大经贸、大市场、大流通格局。完善以国有粮食企业为主渠道、市场主体多元化的粮食购销服务网络。加强与国内三大期货交易所的合作,建设标准期货粳稻、大豆交割库,发展大宗农产品期货市场,运用期货机制规避市场风险。建立国家宏观调控下的粮食内外贸相结合的新体制和粮食进出口新机制,争取省级粮食出口经营权和产地直接出口权。发展农业会展经济,支持农产品营销。扶持农产品生产基地与大型连锁超市、学校和大企业产销对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交易成本。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规范生产资料保障供给市场秩序,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4、完善粮食仓储、交通运输能力设施。在粳稻、玉米、大豆主产区选择一批交通便利、辐射范围广、粮食外运量大、基础设施较为完备、能够发挥节点功能的粮食企业,扩建仓容及增加符合粮食流通“四散化”运输的配套设施设备。发展适合大农户的粮食仓储物流模式和技术,积极支持“粮食银行”等新型粮食仓储流通业态发展。到2015年全省新建仓容 143亿斤。同时,进一步加强铁路、公路和水路运输能力建设,满足农产品外运的需求。
(五)扎实推进改革,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 创新
突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在全国粮食和食品战略安全中的重要地位,设立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国家级现代农业综合改革试验区,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尽快形成有利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体系,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1、创新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立保护补偿机制。加快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有序开展农村宅基地和村庄土地整治。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与服务,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积极培育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规范运营农村土地有形市场。把农机化作为加快土地流转的重要突破口,鼓励和支持以种植大户、各类合作社、龙头企业、场县共建和经济条件较好的村集体为载体,以转包、出租、互换、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和支持各类工商企业投资于非农民承包土地,建设大农场、大种植园、大养殖场等现代农业企业。
2、创新农村金融制度。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降低设立农村金融机构门槛,成立资金互助组织。全面完成农村信用社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微小型金融机构,加快培育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适应“三农”需要的各类新型金融组织,逐步形成合理分工、有序竞争的农村金融体系。开展农业开发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政策性信贷业务,探索建立增加农业中长期信贷资金投入机制,增加中长期信贷资金投放。搞好农村 信用环境建设,探索建立农业担保公司和贷款抵押、质押方式,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的范围。发展农村保险事业,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健全农业再保险体系,建立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探索发行农业生态环保债券,培育发展农业生态资本市场。积极开展低碳农业试点,探索建立碳汇农业和虚拟水交易市场。
3、创新农村行政、财政、集体产权等各项管理制度。坚持“政府引导、分级负责、农民自愿、上限控制、财政补助”的原则,探索建立新形势下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有效机制。坚持和保证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创新和完善财政支农的政策体系。在对农民种粮普惠制补贴的基础上,争取国家对我省优质粳稻和非转基因大豆种植增加补贴,并提高其最低收购价。开展建立粮食安全基金试点。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整合使用性质相同、用途相近的资金。加大对产粮大县的财政奖励和粮食产业建设项目的扶持力度,逐步提高奖励资金向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比重,加大对水利工程、农机工程、生态工程、科技工程等补贴力度。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和集体林采伐管理改革。继续推进草原基本经营制度改革。稳定渔民水域滩涂养殖使用权。建立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
4、创新经营组织形式。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认真落实新增农业补贴适当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的政策,扶持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健全农 民专业合作组织制度,深入推进示范社建设行动,对服务能力强、民主管理好的合作社给予支持。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自办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发展农业农村各种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民提供便捷高效、质优价廉的各种专业服务。扶持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参股龙头企业和参与举办农村资金互助社。到2015年,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2万个以上,40%以上的农户加入到合作社中来。其中,新建蔬菜专业合作社500个以上,蔬菜合作社基本覆盖专业村和专业乡镇。
(六)加快改善农村民生,努力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切实建立健全农民收入稳步增长机制,推进农民就业、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和生产环境。到2015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900元,年均增长12%以上;农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5平方米。
1、促进农民充分就业增收。围绕市场需求,推进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和农村服务业。稳步推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拓展农民就业空间;积极开拓农村外部劳动力转移市场,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推动农民收入持续稳步增长。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落实农民工进城务工扶持政策,加快建立服务、培训、维权“三位一体”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机制。
2、加强农村民生工程建设。搞好新农村建设规划,合理镇村布局,加强基础建设,改变农村面貌。突出抓好一批中心镇、中心村的规划和建设,规范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引导乡村 居民适度集中居住。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入,全部解决农村饮水问题。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重点推动电网向生产田间延伸。推进农村电气化和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建设,新增水电装机容量12.84万千瓦,基本解决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小水电代燃料问题。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推进城乡客运交通一体化。支持农村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太阳能、小水电、风能等新能源,形成清洁、经济的农村能源体系。加快农村泥草房、危房改造和国有林区(场)、垦区棚户区等改造工程,引导农民建设新型节能住宅。实行以奖促治,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建设大中型水库移民村水、电、路、沼气、基础设施等后扶项目,改善移民村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到2015年,全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通村道路硬化率达到100%;力争全省50%的中心村实现新农村建设基本目标。
3、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创造条件建立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有效衔接办法。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财政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模式,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健全农民工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工伤、教育等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水平、政府补助标准和保障水平。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合理确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
4、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坚持农村开发式扶贫方针,加大投入力度,确保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加快制定《2011—2020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积极探索新的扶贫开发方式,提高扶贫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提高农村灾害救助能力,推进农村应急救灾体系建设,做好农村防灾减灾工作。
(七)全面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农村社会事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1、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快城乡教育布局调整,落实政府投入,整合农村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农村教育发展质量和活力。改善农村办学条件,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巩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重点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实施新型农民培育工程,以科技示范户、农机大户、从事种养业的骨干农民和村干部为重点,推进农民培训职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培养懂生产、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
2、加快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加快农村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补偿机制,扩大农民受益面。坚持政府主导,整合城乡卫生资源,重点支持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和计划生育服务站室建设,全面提升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标准化水平,建立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为农民提供安全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加快卫生监督机构等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落实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高农村疾病预防和控制水平。
3、加快发展农村文化体育事业。推进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达标建设。继续扎实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民体育健身等文化惠民工程,尽快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农民文化生活,保障农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八)统筹推进区域合作共建,提高场乡、林乡、企乡、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
区域经济社会共建是构建新型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统筹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途径。发挥国有农场、国有林场、矿区、油区、大型龙头企业的优势,合作共建,增强属地城镇的聚集效应,提高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1、促进城乡发展共建。坚持以“统筹规划、科学发展”为目标,以垦区、油区、矿区、林区、旅游景区、口岸、交通枢纽、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集镇、乡村为依托,抓紧制定合作共建规划。要统筹推进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市场体系、社会管理“五个一体化”,打破所有制、部门和地域界限,在规划、投入、税收、教育、管理、医疗、户籍等方面制定统一的政策,实现多领域、全方位的合作共建。
2、促进优势产业共建。坚持以发展“优势产业、特色经济”为支撑,依据区位优势、资源特点、功能定位和自然条件,推进场乡、林乡、矿乡、企乡、城乡产业发展的融合度,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建设,共同兴办生产要素市场,共享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等资源。充分发挥垦区、油区、矿区、林区企业的资金、技术、人才和市场优势,打造一批带动能力较大、辐射力较强农业龙头企业。重点推进场县合作共建,不断扩大共建范围和领域,加快把农垦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推广到周边农村,增强国有农场在运用先进技术和建设现代农业中的引领带动作用。
3、促进基础设施共建。统筹推进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以国有农场、林场、矿区、龙头企业所在城镇为重点,科学定位,注重生态,合作共建城镇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一批功能设施完善、居住环境舒适的高水平小城镇。选择集中连片、经济基础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中心垦区设立市镇,带动周边地区农业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和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发挥小城镇的集聚效应,鼓励和支持垦区、林区、矿区、旅游景区、园区,加快建设一批“工业强镇”、“商贸大镇”、“交通枢纽重镇”、“旅游名镇”、“文化名镇”,率先实现城镇化,形成与区域中心城市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4、促进社会事业共建。坚持以城乡经济共同发展为目标,打破地域限制和行政壁垒,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教育、管理、医疗、文化资源共享。共建民生工程,率先推进医疗卫生设施、教育设施和文化体育事业建设一体化发展,实现城乡经济共同繁荣发展。
5、创新合作共建机制。消除城镇之间、城乡之间要素流动的体制障碍,打破城乡分割的经济社会管理体制,实现区域资源共享和合理配置。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的财税、土地、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制度,加快城镇住房、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配套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地向城镇转移,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建立向上争取、财政投入、政策扶持、自身筹集、招商引资和企业与个人投资相结合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建立全省城镇化发展综合协调互动机制,在统筹规划、实施进程、利益协调和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稳妥地推进行政区划改革。
五、“十二五”时期重点建设工程
围绕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目标,以提高生产能力为核心,以产业结构调整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项目、生态环境项目、民生项目等五方面为重点,加快现代农业和新 农村建设进程。
(一)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工程
按照国务院印发的《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和省政府印发的《黑龙江省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要求,到2015年,我省粮食生产能力在现有基础上新增170亿斤-240亿斤。重点建设六大工程。
1、水利化工程。完成三江平原14处提水灌区,建设实现灌溉面积1306万亩;建设松嫩平原尼尔基水库下游灌区,新增水田灌溉面积90万亩;同时新建花园、阁山水库和引讷三个水源工程。全省实现新增旱田灌溉面积2500万亩。
2、农机化工程。重点组建大型农机合作社1400个,配备大马力拖拉机和配套农机具,解决深松耕暄,建设“土壤水库”,提高作业标准等问题。
3、水稻大棚育秧工程。建设水稻育秧大棚38万栋,满足2400万亩水稻育秧需求。
4、科技创新工程。加快粳稻、玉米、大豆新品种培育、创新平台建设。
5、中低产田改造和土地整理工程。改造中低产田5110万亩,完成土地整理项目330万亩。
6、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建设基层农技推广站、农机服务、植物保护、旱情监测、农产品质量监测、、耕地质量监测、气象防灾减灾等项目,完善我省农业服务体系。
(二)重点水利工程
按照构建综合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城乡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水环境保护和河湖生态健康保障体系的要求,重点建设四类工程。
1、防洪除涝工程。建设松干、嫩干和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大庆、伊春等城市防洪工程,加快实施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大中型涝区治理工程;建设国境界河堤防和黑瞎子岛防洪、排水工程;建设胖头泡蓄滞洪区工程和林海水库、阁山水库等防洪控制性枢纽工程;完成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大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
2、水利枢纽工程。加快推进建成林海水库、阁山水库、花园水库等水源工程建设,开工建设亚布力水库等水源工程和塔林西水库、三间房水库等大中型水利枢纽工程。
3、农村水电工程。建设海林市、东宁县、伊春市宁安市的7个乡镇的9座农村电气化县水电站工程;建设海林市红旗水电站、东宁县罗家店、宁安市七孔桥、孙吴县大石门等13座小水电以电代燃料工程。
4、国境界河国土防护工程。建设中俄界河塌岸严重河段国土防护工程建设,完成抚远三角洲国土防护工程。
(三)设施农业工程
按照提高技术集成创新能力的要求,以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在全省建立五类现代农业科技园区。
1、技术集约型现代农业园区。在粮食主产区和畜牧业主产区建集约型现代农业园区20个。
2、设施及观光型现代农业园区。在齐齐哈尔、佳木斯、双鸭山、牡丹江等大中城市市郊建设设施与观光型现代农业园区10个。
3、绿色特色现代农业园区。在全省建设蓝莓、果菜以及食用菌等绿色特色现代农业园区10个。
4、生态旅游型现代园区。在生态环境较好的牡丹江和大兴安岭等地建设生态旅游型现代园区4个。
5、外向型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在黑河、鹤岗和绥芬河等 地的口岸县(市)建设外向型现代农业科技园区6个,充分利用我省外贸口岸的资源优势、产品优势和区位优势发展对外农产品出口,广泛开展农业科技合作与经贸交流,开拓国际市场。
(四)特色产业工程
加大力度继续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1、蓝莓产业。在大小兴安岭蓝莓资源分布广、产业基础好的地区,以野生蓝莓保护开发为主,建设野生管护区100万亩、集约化抚育区20万亩、种苗繁育基地0.8万亩,人工种植基地5.5万亩。实施高中低端消费市场共同开发培育,开发花色苷等生物医用保健食品,调整产品结构,集中打造产业集群,到2015年,全省蓝莓产业产值达到108亿元。
2、甜菜及亚麻产业。在齐齐哈尔、哈尔滨、佳木斯、绥化等9个地市的12个重点糖料生产县建设甜菜生产基地面积5.3万公顷,其中良种育繁基地建设0.8万公顷。在兰西、北安及农垦九三分局农场建立10个亚麻生产基地、5个亚麻种子繁育基地。亚麻基地播种面积稳定在13.3—16.7万公顷。
3、食用菌及白瓜籽产业。在伊春、大兴安岭、大中城市郊区等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黑木耳、滑子蘑等食用菌生产;在桦南发展白瓜籽生产基地面积13.3万公顷。
4、特色畜禽产业。以杜蒙、饶河、海林、伊春、爱辉等山区半山区县市为重点,发展狐、貉、蜂、鹿、兔、犬、山鸡等各具特色的养殖基地。
5、名优特水产品产业。在渔业资源丰富的市县建设水产养殖基地,重点扩大大白鱼、鲟鳇鱼、河蟹等我省名优特水产品种的养殖规模。
7、蔬菜产业。突出优质和特色,强化设施蔬菜生产,加 大对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蔬菜,建设城郊型、出口型、外销型、特色型蔬菜生产基地。到2015年,全省蔬菜总产达到2000万吨;常年地产蔬菜自给率提高到85%,旺季自给有余,淡季自给率达到65%;年外销量达到300万吨,其中出口量达到100万吨;农民人均蔬菜收入达到500元以上。
(五)奶业振兴工程
实施《黑龙江省千万吨奶发展规划》,满足乳制品企业年加工鲜奶能力1800万吨的需求,成为全国牛奶生产第一大省和优质奶源生产基地。以世行贷款奶源基地项目为牵动,围绕飞鹤、雀巢、完达山、伊利、蒙牛、光明、红星、龙丹等乳品加工企业,加快建设以哈尔滨、绥化所辖县(市)为主的中部奶牛主产区,以大庆、齐齐哈尔所辖和绥化部分县(市)为主的西部奶牛生产带,以佳木斯、牡丹江、鸡西部分县(市)和农场为主的东部奶牛开发带。利用五年时间,全省在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佳木斯、绥化、黑河、鸡西、双鸭山等地新建千头奶牛示范场150处,存栏奶牛500头园区500个,存栏奶牛300头的奶牛小区1000个,发展奶牛养殖30头以上的大户2万户。
(六)农产品精深加工工程
1、粮食深加工。依托我省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加快粮食加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粮食加工综合利用率,优化产品结构,延长产业链条,培育并形成一批粮食加工产业群,打造出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影响力的知名产地(产品)品牌。到2015年,粮食加工能力达到4300万吨,加工能力占粮食产能的78.2%;预计加工量3400万吨,占粮食产能的62%。其中,玉米加工能力达到1400万吨,大豆加工能力达到700万吨,水稻加工能力达到2000万吨。
2、畜产品及水产品深加工。重点建设生猪、肉牛、肉鸡、大鹅深加工基地,发展冷却肉、分割肉和直接食用的各类熟肉精制品,综合利用畜禽内脏及毛、骨、血资源,开发生物制品。重点建设大宗鲜活水产品的保鲜加工和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冷冻包装食品、旅游方便食品、营养保健食品和综合利用产品。
(七)黑土地保护工程
全省现有黑土资源(黑土、黑钙土、草甸土)总面积1517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822万公顷。通过单项技术创新与技术组装集成相结合,实施“藏粮于土”战略,遏制土壤退化和恢复黑土土壤质量。重点建设黑土培肥工程。通过耕地有机培肥,定向培育退化黑土和薄层黑土。通过生物措施、工程措施综合综合治理低平易涝、盐碱、酸化等易发生灾害土壤。
(八)种子工程
加快种养业和林业种子工程建设步伐。建立和完善新品种选育、引进、繁殖、推广紧密衔接的现代种子产业体系。发挥科技优势,建设农畜良种大省。推进种业加工企业并购和产业整合,引导种子企业与科研单位联合,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种子企业。重点建设和完善国家级粳稻、大豆、玉米、马铃薯等品种改良中心和农作物基因保护中心及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场;加强农作物良繁基地、畜禽良种、林木种苗和饲料草种子基地建设,为全省农业发展提供安全、优质的种源保证。重点建设7方面:
1、种子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能力建设。建设农作物基因保护中心及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场,提高种子资源占有水平,为提高种子育种能力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2、区域品种创新能力建设。重点建设省级品种创新区域 试验中心,建设和完善国家级粳稻、大豆、玉米、马铃薯、甜菜、亚麻等品种改良中心。
3、良繁基地建设。重点建设股份制原良种扩繁基地;建省级标准化试验站、种子质量监督检验分中心、种子质量监督检测站、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库。
4、畜禽良种工程建设。重点建设奶牛DHI工程,尽快形成我省荷斯坦奶牛育种体系;重点引进优质奶(肉)用种公牛、胚胎、冻精,引进优质种猪和种羊。
5、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和良种繁育场建设。重点建设奶牛、肉牛、生猪、肉羊和鹅良种繁育场60个,建设肉牛、生猪和肉羊人工授精站点500个。
6、林木种苗工程。重点建设和完善种苗基地159处,建设种子库10处,建立质量监测站44处,种苗质量检验检测网点13个地市。
7、饲料草种子基地建设。重点建设25处牧草种子基地、种子田0.5万公顷,逐步满足全省草原建设需要。
(九)农村民生工程
民生工程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十二五”的重点建设任务。需着力加强5个方面:
1、棚户区、泥草房改造工程。重点在全省农村、垦区、林区开展棚户区、泥草房改造建设。
2、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重点建设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部解决农村饮水问题。
3、农村能源建设工程。重点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节能减排及清洁能源工程。
4、农村公路工程。以通乡通村路工程为主,完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实现城乡间、地区间、省际间的交通通 达。
5、水库移民工程。重点建设大中型水库移民村水、电、路、气、科技文化、农业基础设施等后扶项目,改善移民村生产条件生活环境。
(十)农村社会事业工程
1、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达标工程。完成全省广播电视网络项目,建设一批基层公益性的开放式体育健身场馆和设施。
2、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中心乡镇卫生院、社会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等工程,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
3、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工程和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改善农村教育基础设施条件。
(十一)农业防灾减灾工程
围绕提高农业生产保障能力,重点建设农业植物保护、气象防灾减灾体系、水文监测预测等工程。
(十二)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工程
以防风固沙、水土流失治理、农田防护建设为重点,通过保护现有森林资源、植树造林、封山(沙)育林等措施,增加和恢复森林植被,建设防护林体系,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1、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重点建设龙江森工、大兴安岭两大集团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2、防护林工程。重点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四期工程。规划重点建设防护林13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11万公顷,封山育林2万公顷,基本建成区域防护林体系。同时,加强农防林更新改造工程建设。
3、退耕还林工程。争取将1994年以前开垦的25度以上
坡耕地和1994年后开垦的林地及严重沙化耕地全部退耕还林。
4、湿地保护工程。规划新建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7个,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15个,湿地保护小区22个。通过对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和管理、退耕(养、牧)还湿(泽、滩)、植被恢复、栖息地恢复等措施,有计划地恢复重要湿地,使自然湿地面积萎缩和功能退化的趋势得到遏制和初步扭转。
(十三)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按照健全高效农业产业体系的要求,加强社会化服务设施和手段建设,强化社会化服务功能的支持作用。
1、生物预警工程建设。在全省农业重点县建设生物预警监测站36处。对生物灾害通过开发利用生物防治进行有效的控制或减轻危害。
2、农业监测检测体系建设。建设完善省市县三级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省级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和13个地市级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分中心。
3、畜牧疾控预防体系建设。建设完善13个市级畜禽疾病检测中心,56个县级畜牧防疫站,645个乡级畜牧综合服务站,3000个村级兽医服务室;新建6个省际间和11个省内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进一步加强兽药和饲料监测体系建设,搞好全省6个省级监测站、7个市级监测站建设,增强对畜产品安全的监督保障能力。
4、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建设。重点建设佳木斯气象卫星地面接收站和农垦建三江分局、伊春林区多普勒天气雷达系统;建设松花江、嫩江流域气象监测预警中心;建设省雨情监测系统和全省闪电定位系统,提高全省暴雨、冰雹、火险等灾害的天气预警能力和干旱、洪涝、沙化、湿地、牧草长势、森林火险等生态监测水平及评估能力。
5、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重点以农业信息网为主体建设社会化信息服务网络,在省级网络中心和省级7个局域网、地市13个局域网、县市108个局域网和乡镇1000个终端的基础上,初步建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省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
(十四)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工程
按照建设创新型省份,提高科技原始创新能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要求,加快科研基础研究攻关能力建设、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先进技术推广普及,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促进农业集约生产、标准作业和高效可持续发展。
1、农业基础和前沿领域的科研设施建设。依托省农科院、农机研究院、东北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和院校,建设寒带植物基因中心、机械工程创新中心、乳品科学研究实验工程等重点项目。加快分子标记、组织培养、基因和生物工程实验室、智能化控制等尖端科研手段的武装,强化基础研究和能力建设,突出应用技术研究,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高新技术研究。
2、成果转化建设。加速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培育和制造适应我省农业发展的新品种、新设施、新技术。加大科技成果产业化转化的力度,加快应用进程,全面提高服务“三农”水平和质量。
3、先进实用技术的培育。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培育简捷、安全、生态的实用技术,先进、适用的农机产品与技术。
4、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和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计划。积极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民务工技能培训,整合培训资源,加大培训力度,继续增强农民转产、转岗就业能力。
(十五)小城镇建设工程
以产业为支撑,依托地理和资源优势,建设和发展一批有条件的城关镇、重点乡镇和特色小镇,形成布局合理、规划科学、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现代化新型小城镇体系。因地制宜发展工业、商业、边贸、旅游、文化、科技等产业,加快建设一批“工业大镇”、“商贸重镇”、“旅游强镇”、“文化名镇”,形成与区域中心城市和周边农村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到2015年,全省重点发展5万人口以上规模小城镇75个,3万-5万人口规模小城镇50个,容纳人口1100万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150万人。
六、《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明确工作责任,认真组织实施
“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树立全局观念,强化发展意识,提高服务水平。要成立领导组织,健全工作机制,细化实施方案,明确建设目标、步骤和措施,做出明确周密的安排,增强工作推进的科学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抓好试点示范,面向社会、面向大众,加大规划内容及重点项目实施的宣传工作,形成发展共识,使落实规划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二)扩大对外开放,拓展发展空间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拓宽开放领域。推进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生态保护、公共服务、服务体系建设等多领域实行对外开放,鼓励和引导销区、外商到我省投资发展现代农业。统筹开展对外农业合作,培育农业跨国经营企业,逐步建立农产品国际产销加工储运体系。打造寒地黑土品牌,扩大绿色、无公害、有机食品出品,扩大国际市场销售份额。加强国际市场信息研究和信息服务;健全农产品进出口检验检疫
和监管机制,保障全省农业安全。健全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划的外商经营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准入制度,建立外资并购境内涉农企业安全审查机制。
(三)多元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
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和市场配置资金的作用,优化融资结构,增强融资能力,形成多元化投资、多渠道筹资的农业投入机制。大力争取国家投资。重点围绕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新增1000万亩粳稻基地项目、两大平原农业综合改革试验区工程、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千万吨奶、五千万头猪等专项规划,深化前期,努力争取国家更多的资金支持。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保证“三个大幅度”农业资金投入;健全农业补贴制度,逐步提高奖励资金向农业基础建设投入的比重。加强金融机构与农业和农村的合作,拓展支农领域,保障农业资金需求;加大利用国内外各种金融组织贷款力度;完善“一事一议”和“筹资筹劳”制度,调动农民和鼓励、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参与新农村建设。
(四)加强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撑
依托农业高等院校和大专院所建设人才培养基地,大力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加大新型农民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努力培育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制定吸引人才优惠政策,优化创业环境。鼓励稳定各类农业科技人才深入农业科研开发、推广领域,加快新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应用。建立健全各级各类人才的选拔任用,加强人才交流与合作,促进人才在产业、地区、城乡间的合理流动和分布。建立和完善高层次人才联系服务制度,完善高级专家参与区域重大决策咨询或重大项目咨询制度。
(五)推进基层民主,维护农村稳定
推动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提高基层党组织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新型组织的覆盖面。规范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程序,保障农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积极推行“村民参与、村官承诺”的村级民主管理模式,加强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监督管理,实行政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依法保障农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继续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增加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健全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机制。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切实解决好农村征地、环境污染、移民安置、集体资产管理等方面损害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加强法制教育和宣传,培育农民依法维权的意识,加快农村法制建设。
(六)强化监测评估,完善推进机制。把规划任务目标分解到每一计划中,保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目标的实现。采取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交流情况、实地检查等多种形式,对各地《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加强对重大改革、重大政策、重点工程和重点指标落实情况的动态监测,定期总结工作。建立规划中期评估机制,适应经济运行环境的发展变化,跟踪分析规划执行情况,根据评估结果及时修订完善规划内容。各地也要按照《规划》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加强对本地各项建设任务的组织实施与监督管理。
第三篇: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分析
二〇〇八年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分析一、二〇〇八年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2008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预计比上年增长6.0%,与建市5周年农业平均增长水平相当,达115.54亿元以上。经市农业局测算,预计2008年农村收入总额137.09亿元,生产总费用46.26亿元,纯收入总额90.83亿元,以农民总人数330万
计算,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2754元,比2007年增长12.5%,人均增306元。农民收入增长渠道主要来自种植业、渔牧业、劳务和政策性增收等,其中种植业仍然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其主要原因是:
第一,在2008年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下,农业农村经济不可能出现超乎国家控制的发展速度。前段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以“两防”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即“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和“防止明显通货膨胀”,说明实施十年之久的“稳健货币政策”将功成身退,由“从紧的货币政策”取而代之,这是一个强烈的政策信号,说明国内经济形势已有较大变化,加息等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将持续出台,此必影响到第一产业在第二、第三产业的延伸;农产品加工、流通等产业受从紧货币政策的影响,其产量、营销量等势必同时受到不利影响,从而抵消部分惠农政策带来的发展驱动力。因此预测,2008年农业农村经济不可能出现超乎国家控制的发展速度,应以当前的发展速度作为预测数较为理性。
第二,其中种植业仍然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深入实施“**百万亩工程”推动全市农业优势产业发展,全市2008年预计新增水果15万亩、甘蔗10万亩、茶叶2万亩、桑蚕5万亩、剑麻达到20万亩、木薯达到10万亩,优势产业调整优化面积35万亩,新增产值3.9亿元。另外,大力推广良种及测土配方施肥等农业先进适用技术节本增收0.42亿元。两项预计促农人均增收140元,超过2008年预计农民人均增收的42%。
第三,农村其它行业促农增收仍较明显。如畜牧业新增种草改草面积8万亩,增加肉猪出栏10万头以上;林业发展笋材两用竹子、高效八角基地、低改油茶基地和速生丰产林基地80万亩,预计除种植业之外的农村其它行业增收3.14亿元,此项预计促农人均增收95元。
第四,劳务产业继续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增长点。全年预计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口新增10万人,农民工资性收入新增2.09亿元,此项预计促农人均增收63.3元。
第五,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增收。继续加大支农补贴力度。进一步增加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并改进补贴政策和方式。进一步完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办法,探索建立粮食综合补贴制度。适当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水平,稳定农民种粮收益。加大对畜牧业健康发展的支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以及加大农村教育“两免一补”、新农村合作医疗、农村低保救助等一系列助农、惠农政策力度,全年预计政策性增收3.5亿元,预计促农人均增收16.7元。
项目名称收入总额
(亿元)增收额
(亿元)人均增收
(元)总费用
(亿元)纯收入
(亿元)人均纯收入
(元)
一、种植业收入55.964.3213122.3633.61019.2二、农村其他业收入59.23.149523.9035.31070.2三、其它劳务收入18.432.0963.318.43558.5四、政策性收入3.50.5516.73.5106.1合计137.0910.130646.2690.8327
54(注:各项指标以2007年全年预计为参照数;农民总人数以330万人为基数,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以市统计局预计数2448元作参照。)
二、总体思路和主要措施
为完成以上经济任务指标,2008年需按照以下执行:
(一)总体思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认真落实中央、自治区支农惠农政策。加快优势农产品产业的调整优化,大力发展集群产业。创新培训农民模式,加快培育综合素质高的农民带头人。发展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依托园区经济及龙头带动,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不断强化农业支撑保障能力,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努力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具体思路:抓好农业发展的“123456”,即重点“构建一轴两翼特色农业产业带,研究好三条发展路子,优化四业并举,深入建设五个基地,提升六大龙头”。一轴两翼即以建设**河谷果蔬长廊为轴体,以南部山区烟桑富边长廊和北部山区生态茶叶长廊为两翼特色农业产业带;三条发展路子即农业农村内发的自身发展路子、农业主导产业加劳动力转移的拓展空
第四篇:四川省“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
四川省“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 二 ○ 一一年十一月 2 — 目 录
一、规划背景(7)
(一)“十一五” 主要成就(7)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7)2.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度增加(7)3.农业产业化经营进入新阶段(8)4.农村民生得到显著改善(8)5.新农村建设实现新突破(8)6.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化(8)
(二)主要困难和挑战(9)1.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依然薄弱(9)2.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有待提高(9)3.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仍然不足(10)4.农村体制创新力度还需加大(10)
(三)机遇和有利条件(10)
1.国家对“三农” 支持力度加大(10)2.区域经济格局的调整优化加快(11)3.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加快(11)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11)
(一)指导思想(11)3 —
(二)发展目 标(12)1.农业基础设施建设(12)2.农业产业化经营(12)3.农业科技进步(12)4.农村社会事业发展(12)5.村容村貌整治(12)
三、主要任务(14)
(一)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农业(14)1.提高粮食生产现代化水平(14)2.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14)3.健全现代农业服务体系(15)4.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16)5.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16)6.强化现代农业人才支撑(17)
(二)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18)1.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18)2.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18)3.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18)4.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19)5.加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19)
(三)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努力增加农民收入(20)1.挖掘家庭经营增收潜力(20)4 —
2.提高工资性收入水平(21)3.增加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21)
(四)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提升农民生活质量1.重点推进新农村示范片建设(22)2.突出抓好新村建设(23)
3.积极探索建设新农村综合体(23)4.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4)5.加快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25)
6.大力推进贫困地区农村连片扶贫开发(25)7.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26)
四、区域布局(27)
(一)成都平原区(27)
(二)盆地丘陵区(27)
(三)盆周山区(28)
(四)川西南山区(28)
(五)川西北高原区(28)
22)(五、保障措施(29)
(一)增加农业农村投入(29)
1.健全政府“三农” 投入长效机制(29)2.完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30)!3.创新农村金融服务(30)
4.引导社会力量支持“三农”(30)5 —
(二)推进农村体制机制创新(31)1.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31)2.创新农村土地经营机制(31)3.深化农村综合改革(31)
4.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32)
(三)加大“三农” 工作力度(32)1.强化政府“三农” 工作职责(32)2.完善农业农村工作推进机制(33)3.健全农村基层治理机制(33)4.加强农村法制建设和社会管理(33)附录 : 名词解释(35)6 —
“十二五” 时期是我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国家和四川省关于“十二五”规划编制的总体要求,编制《四川省“十二五”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十一五” 主要成就。
“十一五” 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省克服了“ 5 ・ 12 ” 汶川 特大地震以及高温伏旱、低温雨雪冰冻、严重暴雨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影响,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食品安全事件的冲击,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健康快速发展势头,取得了显著成就。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十一五” 期间,全省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36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854万亩,建成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14343个,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 31.5%,农业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提升。2010年,全省实现农业增加值2482.9亿元,年均增长3.3%。粮食连续4年增产,油菜籽产量连续9年创历史最高水平,肉类总产量年均增长1.54%。2.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度增加。2010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到5140元。“十 一 五” 期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 12.9%,是我省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劳务经济成为农 7 — 民增收的突出亮点。2010年,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2245.9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757.87亿元,年均增长19.5%。
3.农业产业化经营进入新阶段。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农业 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3223家,比2005年增加1476家。全省农民 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24131个,比2005年增加10531个,其中 农民专业合作社14127个。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带动农户面达到 57%。
4.农村民生得到显著改善。“十一五” 期间,新改建农村公路 12.7万公里,新建户 用沼气池263万口,改造农村电网10.42万公 里,维修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危房面积840万平方米、村卫生室 2675所,改造农村危房40.2万户,解决了1717万人饮水不安全问 题。扶贫开发力度加大。地震灾区农村灾后重建任务基本完成。5.新农村建设实现新突破。“十一五” 期间,新农村建设示范 片连片发展优势特色种植业2884万亩,新增规模养殖户4万户,新建、改建、扩建和风貌功能改造56万户,建成新村(聚居点)2614 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初显成效。全省新农村建设形成了省市县 三级联动、连片推进、以片带面的格局。
6.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化。全省乡镇机构改革基本完成,“乡 财县管” 财政管理体制广泛推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初步建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主体任务基本完成,统筹城乡综合配 套改革取得根本性突破。8 —
专栏1 “十一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指 标 2010年 规划目 标 2010年 实际
“十一五”期间 年均增长(%)
农业增加值(亿元)——— 2482.9 3.3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3750.8 5140 12.9 劳务总收入(亿元)1000 1757.9 19.5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万人)2000 2245.9 6.5 新增有效灌溉面积(万亩)150 236 ——— 累计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万人)4655 5172 ———农村户用沼气池(万户)500 525 ———
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家)3000 3223 13
(二)主要困难和挑战。
我省农业农村经济由于历史欠账多,二元结构明显,体制机制 方面的深层次障碍未突破,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尚未健全,“十二 五” 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不可低估。1.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依然薄弱。骨干水利工程少,渠系配套 差,中低产田土比重大,旱涝保收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30%。沙漠 化、石漠化、荒漠化等水土流失面积达22万平方公里。防洪工程 建设滞后。自 然灾害频繁,应对自然灾害能力 较弱。农村环境污 染严重,环保基础设施薄弱。
2.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有待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和农民组
织化程度还较低,土地零碎、经营分散,产业化水平不高。农产品 精深加工、综合开发利用能力不足,农产品加工率还不高。农业科 技服务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和质量安全体系还不适应农业现代 9 — 化的要求。
3.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仍然不足。农村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医 疗卫生条件差,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在一些地方还未完全解决。农村养老、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水平不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体系尚不健全。农村扶贫开发任务依然艰巨。
4.农村体制创新力度还需加大。农村土地经营机制、农业多 元化投入机制不健全,农村融资机制尚未有效建立,农产品流通体 系建设不足等问题仍未从根本上解决; 农村综合配套改革仍需深 化,农村社会管理体制不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 系不健全。
同时,在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农业战略性资源短 缺矛盾更加突出,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凸显,农产品质量安全 问题压力不断加大。这些新的困难和挑战,需要我们在“十二五” 时期采取新的举措去应对。
(三)机遇和有利条件。
“十二五” 时期,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更面临着难得的历史 机遇和有利条件。
1.国家对“三农” 支持力 度加大。自 实施“以工促农、以城带 乡” 发展战略和扩大内需政策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 策,形成了比较系统、完整的农村改革发展政策体系。“十二五” 期间,中央将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对农业发展和农 村民生工程的投入力度,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环境向好。01 —
2.区域经济格局的调整优化加快。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成渝经济区建设、民族地区跨越发展、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加快发 展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以及全省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省 作为全国粮食主产区、农业大省和西部重要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大有可为。3.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加快。我省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正
稳步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市)的试点、农村产权 制度改革、农村居民点整合、乡村行政管理体制调整、农村社会管 理的加强,将为农业规模化生产、区域化布局、集约化发展、产业化 经营和新农村建设的成片推进创造良好的体制机制条件。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 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五中 全 会和省委九届 四 次、六次、八次全会精神,按照“三化同 步” 和“两 个加快” 的要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基本方略,紧紧围绕主要农产 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核心目 标,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 村建设为总揽,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农村体制机制 创新和农业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大“三农” 投入,加强农业农村基 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 业,强力推进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努力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为 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11 —
(二)发展目 标。
经过五年的努力,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再上新的 台 阶,到2015 年,实现农业增加值380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000元,粮食 总产量增长3%,生猪出栏增长15%,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2300万 人,实现劳务收入2150亿元。
1.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000万亩,新建高 标准农田1000万亩,新建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1万个,新增出 栏 优质商品猪生产能力2000万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0%,森林覆盖率达到36%。
2.农业产业化经营。全省销售收入亿元以上龙头企业超过 1000家;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3.5万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 社达到2.5万个; 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带动农户面达到70%。3.农业科技进步。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 以上,主 要畜禽良种覆盖率达到80% 以上,主导新品种、主推新技术推广应 用面达到85% 以上,林木良种使用率达到60% 以 上,农业科技贡 献率达到56%。
4.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水平,改扩 建乡 镇卫生院65个,完成全省所有乡镇文化站建设,基本建成完 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村贫困人口显著减少。
5.村容村貌整治。新改建通乡通村公路9.3万公里,基本实 现乡 镇和75% 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解决农村2150万人饮水 安全问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0%,适宜农户沼气普及率达到 21 — 75%,乡镇建成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60%,生活垃圾无害化 处理率达到50%。
专栏2 “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主要指标 指 标 2010年 实际 2015年 规划
“十二五”期间 年均增长(%)
农业增加值(亿元)2482.9 3800 3.2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5140 9000 12 粮食总产量(万吨)── 增长3% 0.6 生猪出栏(万头)── 增长15% 2.8 劳务总收入(亿元)1757.8 2150 4.1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万人)2246 2300 0.5 有效灌溉面积(万亩)3830 4830 4.7 建成高标准农田(万亩)2835 3835 6.2 建成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万个)14343 24343 11.2 新增出栏优质商品猪生产能力(万头)── 2000 ── 森林覆盖率(%)34.8 36 ── 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31.5 50 ── 销售收入亿元以上龙头企业(家)482 1000 15.7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万个)2.41 3.5 7.7 其中: 农民专业合作社(万个)1.41 2.5 12.1 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带动农户面(%)57 70 ── 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 95 ── 主要畜禽良种覆盖率(%)── 80 ──
主导新品种、主推新技术推广应用面(%)── 85 ── 林木良种使用率(%)28.2 60 ── 农业科技贡献率(%)54 56 ──
拥有政府办乡镇卫生院的乡镇比例(%)98 100 ── 新改建通乡通村公路(万公里)── 9.3 ── 通沥青(水泥)路建制村比例(%)53.8 75 ── 累计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万人)5172 7322 7.2 农村户用沼气保有量(万口)525 675 5.2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 ── 70 ── 适宜农户沼气普及率(%)57 75 ──
乡镇建成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7.9 60 ──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7.3 50 ── 31 —
三、主要任务
(一)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1.提高粮食生产现代化水平。实施“米袋子” 工程、油料自 给 工程建设,推进粮食生产能力 建设,依靠科技、主攻单产、提高品 质,提高粮油作物单产和品 质,增强市场供给水平和保障生产能 力。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加强粮食高产技术推广应用,大幅提 高粮食品种良种化率和高产技术推广面。在粮食和油料主产县深 入开展粮油高产高效创建活动,开展“百亩攻关、千亩展示、万亩示 范” 工程,创建720个粮食、120个油料万亩高产示范片,积极推进 整县、整乡成建制创建,全面提升粮油作物生产的科技水平。严格 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亿亩,确保 省内粮食总量平衡、基本自足。
2.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继续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 县、现代林业产业强县、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和牧区现代畜牧业试点
县,加快创建良 种化、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品 牌化基 地,促进优势特色农业持续快速发展。大力实施“现代农业千亿增 收工程”,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园区)建设,加快发展蔬菜(食用 菌)、水果、茶叶、林竹、道地中药材等优势产业,积极发展蚕桑、花 卉、烟叶、苎麻、糖料、生物质能源和桢楠(金丝楠)等珍稀树种等 特色产业。以 现代畜牧业提质扩面为重点,继续实施“新增出栏 2000万头优质商品猪生产能力建设” 工程,推进畜牧业标准化适 度规模养殖,加快建设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调整优化 41 —
畜牧业结构,大力发展节粮型草食牲畜、特色小家畜禽等资源节约 型畜牧业。加快健康生态渔业基地和渔业资源养护体系建设。支 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围绕优势特色产 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建设一批区域集聚的农产品加工园区 和物流园区,建成西部重要的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在农业规模 经营推进中,大力发展低碳农业、生态农业,注重推广清洁生产,发 展循环经济,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健全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加强 农村集贸市场和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改造农产品批发市场,布局区 域性交易中心,继续推进农产品“绿色通道” 建设。启 动农村商贸 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继续巩固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农村 现代流通网 络服务工程”。加快发展“庄稼医院”、社区综合服务 社、粮食流通服务综合体。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培育农村流通主 体。健全基层农技综合服务体系,创新体制机制,加强条件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加强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和防控能力 建设,完善动植物疫病监测、检测和防疫体系。加强种养业良种培 育、选育、引育、推广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保障农产品 质量安全,严格实行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全 程监控。建立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 织。推进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办好四川农村信息网、新农通和 新农村信息服务热线,建立覆盖全省的、统一的农村经济综合信息 共享平台。51 —
4.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实施突破性农作物及畜 禽水产新品种选育、农作物及畜禽水产优质高效安全生产和农产 品精深加工与副产物综合利用3大科技专项,搭建关键共性技术 和公共服务创新平台,推进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建设,提升 自 主创新能力,力争在重点领域和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把种业 提到重要战略位置,加快建立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农作物种子 和林木良种生产基地,加快推进畜禽良种工程和水产原良种场建 设,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壮大良 种产业。抓好新品 种、新技术、新模式和新机制“四新” 推广,推进良种、良法、良壤、良制和良机“五良” 配套。实施科技创新产业链示范、农业科技园 区、粮食丰产、科技富民强县、科技特派员创业和农村信息化科技 示范6项科技工程,加快科技成果集成转化和推广应用。5.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以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和现代 农业产业基地强县培育为重点,成片推进产业基地建设,逐步培育 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产业集中发展区和新兴产业带。继续支持龙 头企业做强做大,着力培育一批产业带动能力强、在全国行业领先 的企业。推动龙头企业集群发展,建成一批农业产业化示范区。重点培育和扶持一批机制完善、管理规范、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实 体化运作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和鼓励同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联 合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积极探索土地股份合作社、土地 股份公司、土地银行、“大园区、小业主” 等土地规模经营模式,建 设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特色农产品 生产基地。深入推进“两个 61 —
带动”,大力 推行“龙头企业 + 专合组织 + 家庭适度规模经营” 和 “园区(基地)+ 专合组织 + 家庭适度规模经营” 等经营模式,进一 步完善利益分享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带动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带 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6.强化现代农业人才支撑。健全新型农民培训体系,充实农 民培训师资队伍,加快建设一批设备设施较完善、示范带动性较强 的农民教育培训基地。着力推进“阳 光工程” 等培训 项目,提高新 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质量。全面深化校地合作,转变培训 方式,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特色效益产业、农产品 加工业、转移就业、农村服务业和农民创业“五业” 农民培训,重点培养有 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增强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专栏3现代农业建设重点工程
1.“米袋子”工程。继续实施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建设粮食作物良种繁育、标准化生
产、新品种展示示范等基地,开展耕地质量、科技保障、种子等工程,完善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
制、粮食作物产业技术体系和农机现代化服务等体系。2.“菜篮子”工程。建设以蔬菜、水果、茶叶、食用菌和中药材等为重点的“菜篮子”产品良种
繁育、标准化生产等基地和采后商品化处理以及动植物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支撑和市场
信息等体系。
3.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在88个生猪主产县扩建种猪场、仔猪繁育场,新建、扩建标
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
4.现代畜牧业提质扩面工程。建成现代畜牧业重点县60个,建设适度规模化畜禽标准化
养殖小区1万个,改扩建国家省级重点种畜禽场、扩繁场240个。
5.现代林业产业基地。大力营造短周期工业原料林、珍贵树种和大径级用材林、特色经济
林、生物质能源林和花卉苗木基地,培育工业原料林、纸浆竹、桢楠(金丝楠)、香樟、红椿、核桃、木本药材、麻风树等现代林业产业基地3000万亩。
6.特色水产业生产基地。建设100万亩生态健康养殖基地,改扩建水产原良种场、水生动
物防疫站、水产品质检站、渔港等。
7.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工程。全省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6000家以上,其中亿元
龙头企业超过1000家,超10亿元的100家,超100亿元的5家,培育一批“行业排头兵”企业。
8.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育工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3.5万个以上,其中农
民专业合作社2.5万个以上,省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1000个以上。9.新农村建设人才培训工程。依托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开展农村种养业生产和农
产品经营性人才培养。依托新农村建设需求,开展农村木匠、泥匠、石匠、篾匠、电工、装饰工等人
才培训。到2015年,培养新型农民100万人,实用人才150万人,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亿人
次。71 —
(二)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1.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 为 核 心目标,积极推进全域灌溉建设。加快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尽快 建成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小井沟水利工程、二郎庙水库、白 岩滩 水库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武引二期灌区、毗河供水一期、升钟灌 区二期、红鱼洞水库、向 家坝灌区 一期、开茂水库等大中 型工程。积极推进泥溪水库、李家岩水库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强续建配套 与节水改造,加快建设关门石水库、惠泽水库等在建项目的渠系配 套工程,大力实施都江堰等已成灌区的渠系配套与节水改造,继续 实施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加强高标准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建成一批 实现全域灌溉的市(州)、县(市、区)和乡镇,保障城乡生活用 水、生产用水、生态用水。
2.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建设1000万亩高标准农田” 工程,大规模改造中低产田 土,完善田间排灌渠系,加强耕地地力 建设,建设“田成方、土成型、渠成网、路相通、沟相连、土壤肥、无污 染、产量高” 的高标准农田。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施有 机质提升工程,不断提高耕地质量,高标准农田占耕地面积的比例 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
3.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突出抓好主要农作物关键环节生 产机械化,鼓励平原地区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积极探索丘陵山区 推进农业机械化新路子。大力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机化 服务组织,促进农机服务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加强机耕便民 81 —
道路、农村提灌设施和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广高性能、多功 能复式作业机械,鼓励、支持先进适用农业机械的研发和使用,加 快淘汰高耗低效的老旧农机,优化农机装备结构。
4.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深入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 林、退牧还草、石漠化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加快坡耕地水土 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加强金沙江下游、嘉陵江上中游和沱江、岷江 中下游等重点流域的水土保持,全面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启 动实施川西藏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长江流域防护林工程,加快实施川西北防沙治沙工程,强化以若尔盖高原湿地为重点的 国家湿地自 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加强易灾地区生态环 境建设和保护。实施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和禁止开发区生态移民。5.加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构建和完善气象、地质灾害 监测、预警体系,加强应急救援和服务能力建设,合理开发空中 云 水资源,建设人工影响天气基地,建立和完善农村气象服务体系。加强防洪减灾工程建设,尽快完成现有病险水库和水闸除险加固,加快实施主要江河堤防工程,继续推进中小河流治理,提高防洪能 力。搞好重点河道整治,拓宽卡口断面,提高行洪能力。加强山洪 灾害防治,完善水文基础设施和预警预报系 统,提高综合防灾能 力。加强牧区雪灾和草原生物灾害防控体系建设。加强野生动植 物保护和疫源疫病监测,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强森林、草原防 火预警监测、物资储备、扑救指挥与作业等系统的建设,进一步提 升森林、草原防火水平。
— 专栏4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
1.大中型水利工程。建成亭子口水利枢纽、武都水库、小井沟水利工程、二郎庙水库、大竹
河水库、白岩滩水库等在建项目,开工建设红鱼洞、龙塘、开茂、关刀桥、寨子河、七一、九龙等大中
型水库和武引二期、毗河一期、升钟二期、向家坝一期、大桥二期、铜头引水等大中型灌区工程。
2.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关门石水库、惠泽水库等在建项目的渠系配套工
程,基本完成都江堰、玉溪河等11个大型灌区和8000多个中小型灌区的渠系配套建设。
3.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从2011年到2015年,在全省百个产粮大县投资105亿元,建设高
标准农田100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100万亩,并完善耕地质量监测体系。4.机耕便民道建设工程。实施“进组”、“入院”和“到田”机耕便民道建设20万公里。5.防洪减灾工程。加强渠江等主要江河防洪控制性工程,基本完成“六江一干”(岷江、沱
江、涪江、嘉陵江、渠江、雅砻江、长江上游干流)重点河段堤防工程,继续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完
善水文、预警预报系统,加强山洪灾害防治。
6.农业农村灾害防御系统建设工程。在灾害易发区建区域气象观测站600个,交通气象观
测站100个,风廓线雷达5部,新一代天气雷达3部,气象技术装备应急储备库6个; 建立和完善
农村雷击高发区避雷示范设施; 建立新一代天气预报综合业务系统,推进农村气象灾害预警体系
建设,完善农业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
7.农业生产气象保障服务工程。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体系建设,建设省级飞机增雨基
地,市、县人工影响天气指挥中心156个,地面作业基地4个,标准化作业点100个。建设农业气
象业务服务和科技支撑体系,农气移动观测业务平台及生态环境卫星监测、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
警和农业气候资源开发评估服务系统。
8.森林草原防火体系建设。建设森林草原防火预警监测系统、阻隔系统、通信和信息指挥
系统、扑救装备能力建设、宣教能力建设、物资储备库建设、火灾评估与火案勘查系统建设体系
等。
9.生态建设重点工程。“十二五” 期间,重点建设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退耕还林、水土保
持、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湿地生态恢复与保护、川西北防沙治沙、石漠化综合治
理、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森林经营、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川西藏区生态环境保护建
设10大生态建设工程。
(三)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1.挖掘家庭经营增 收潜力。启动实施农民收入促进计划。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两个带动”,以成片推进现代农业产业 基地建设为载体,引导农民围绕市场优化种养结构,推进标准化生 产和适度规模经营,发展优势特色种养业。积极培育大凉山、川藏 高原、金沙江流域、大巴山、川中丘陵、成都平原等区域和主要优势 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着力打造一批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力 争“三品一标” 优质特色农产品达到4000个。扶持“农超对接” 等 多形式、多途径的产销对接,推动农产品直接进超市、进社区、进学 02 —
校、进军营。开拓农产品境内外市场,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占 有率。加快发展特色林产业和林业立体经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业,培育扶持乡 村农家乐群体,同 时加 快“林农乐”、“渔家乐” 发展。鼓励农户 通过专业合作,从事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竹 木工艺品、针织品、绣制品等家庭手工业,大力发展与加工企业配 套的农户 家庭小型手工作坊。鼓励农民进入商贸流通领域,从事 餐饮、娱乐、商品营销、运输服务,增加经营收入。
2.提高工资性收入水平。转变劳务经济发展方式,开发劳务
产业发展潜力。优化培训结构,以吸纳就业能力强、市场容量大的 建筑业、制造业、服务业等行业以及水库移民为重点对象,以具有 地方特色的高技能型、创业型专项培训项目 为重点,加强农民工职 业技能培训力度,巩固传统劳务品牌培训,每年培训农民工100万 人。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力度,依托小城镇建设、农 村资源综合开发建设,以及本地企业和农民专合组织用工需求,促 进就地转移就业。结合乡村旅游、城郊餐饮和住宿等产业的发展,开展定向定岗培训,增加就近就业。大力发展家庭服务业,拓展农 村存量劳动力尤其是妇女的就业空间。继续巩固和扩大省外和国 外劳务市场,每年递增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20万。强化农民工就 业服务,促进建立农民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推动建立健全农民工 养老、医疗、工伤等保障制度,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维护农民工 合法权益。
3.增加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加大强农惠农支持力 度,积极 12 —
探索国家投入农民持续获利的有效形式。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增 加对农户 的补贴,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积极探索财政资金投入 形成的资产民有、民管、民受益的管理运行机制,探索将财政资金 投入形成的资产转化为农民专业合作社资产、成为农民生产经营 资本的多种途径,通过出租、入股等形式让农民获取更多财产性收 益。支持、鼓励农户间的土地和林权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种植大户 和林业大户 ; 引 导和鼓励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参与现代农 业建设。探索放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户宅基地使用权。加强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专栏5农民增收重点工程
1.农民收入促进计划。加大“三农”投入,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农业
产业化经营水平,转变劳务经济发展方式,创新农村体制机制,着力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十
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2%,力争用6年时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2.“两个带动”。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突出农民主体地位,使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带动农
民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到2015年,在农村产业发展中,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
体系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比重达到70% 以上; 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中,带动主体提供统一服
务,农户家庭经营参与的比重达到75% 以上; 农户参与现代农业基地建设和产业化经营的收入
占农户家庭经营收入的比重达到60% 以上。
3.现代农业千亿增收工程。建设1000个万亩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培育一批现代农业产
业基地示范县,实现农业新增产值1000亿元; 突出区域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建设一批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的产业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农业示范区。
(四)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提升农民生活质量。
1.重点推进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坚持总体规划、分类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连片推进、以片带面,加快全省新农村建设进程。按照全域、全程、全面小康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编制新农村建设 总体规划和新村建设、产业发展等专项规划,统筹推进产业发展、22 —
新村建设、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及村级班子和新型农村合作组织 “ 4 +1 ” 重点工作,连片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分类推进村 落、村庄、民居建设,整体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推进公共服务建 设,加强村级班子和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建设,建成民富村美、文明 和谐的新农村示范片,确保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农民人均纯收 入年均增长18%。到2012年,省、市、县三级第一批新农村示范片 建设目标基本完成,基本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村达到8000个以 上。总结推广第一批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经验,2013年启 动第二批 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以片带面,分类指导,协调推进全省各市县新 农村建设工作。到2015年,全省基本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村达 到2万个以上。
2.突出抓好新村建设。坚持把新村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 置,通过新村建设带动新农村建设其他各项工作,特别 是民族地 区、连片扶贫地区和革命老区要把新村建设放在优先位置,完成藏 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彝区彝家新寨建设。按照“三打破、三提 高” 的要求,编制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做好新村(聚居点)的具 体规划设计工作和新村建设整体性安排,提高推进工作的有序性 和整体性水平。统筹考虑新村建设和推进城镇化的关系,充分考 虑不同类区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分类有序推进。整合叠加相关项 目,结合重大工程建设,通过迁建、新建、改建、扩建和风貌改造等 多种形式,建设现代宜居和谐新村,初步建成各类新村8000个。3.积极探索建设新农村综合体。充分考虑加快新型城镇化 32 —
进程带来的人口转移因素,充分利用城镇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 生活服务设施的辐射带动作用,选择一批场镇周边的村,配套建设 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功能较为齐全的乡村聚落空间,形成以农 民为主体、产业支撑有力、功能设施齐备、环境优美和谐、管理科学 民主、体现城乡一体化格局的农村新型社区,探索发展城乡 结合、灾区发展振兴、拆迁安置、乡 村旅游等各具特色的新农村综合体模 式,初步建成新农村综合体100个,提高全省新村建设总体水平。4.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 快推进通乡、通建制 村沥 青(水泥)路、断头路改造,启动建设现代新村、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 连接线,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技术等级。完善农村道路配套,继续 实施农村危桥、渡口、渡船改造,大力推进养护体制改革,落实养护 资金。加快乡镇和建制村沥青(水泥)路建设,支持具备条件的乡 镇和建制村通客车,基本形成布局合理、标准适宜、设施完善、管养 到位的农村公路网。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 题,提高农村自 来 水普及率。加快实施小水电代燃料、农村电气化,继续完善农村电 网,基本消除无电乡村。大力提高农村信息网络覆盖率,力争实现 行政村基本通宽带,自然村和交通沿线通信信号基本覆盖。加大 农村危房改造力度,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全面加强城镇基础设施 建设,完善公共服务配套,积极培育小城镇主导产业。实施省重点 镇建设工程,因地制宜高标准发展资源开发、旅游度假、加工制造 和商贸流通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引导农村居民进入小城镇就业 和创业。42 —
5.加快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逐步 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加快发 展农村学前教育,巩固普九成果,积极支持中职涉农专业发展,不 断提升农村教育水平。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 络,改善农 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全面实施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体育事业,扩大广播影视 在农村的有效覆盖,继续实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等文 化工程,不断改善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条件,广泛开展农村文体 活动。完善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尽快实现农村居民最低生活 保障制度全覆盖。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和 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加快完善和推进实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 度。建立健全农村就业服务体系。大力开展“ 1 +6 ” 村级公共服务 中心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6.大力推进贫困地区农村连片扶贫开发。贯彻落实《中 国 农 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 — 2020年)》,深入推进开发式扶贫,抓好农 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全面实施农村低收入人 口扶持政策。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把我省藏区、彝区、乌蒙山 区、秦巴山区等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 县、重点贫困村作为扶贫开发的重点,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大力 实施整村推进、产业扶贫、扶贫搬迁、技能培训等扶贫工程项目,改 善基础设施条件,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提高贫困地区、扶贫对象的自我发 52 — 展能力,从根本上改变连片特困地区贫困面貌。7.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监测,推 广测土配方施肥,科学施用农药,搞好农膜回收利用,开展污染土 壤修复与综合治理。合理控制畜禽养殖规模,科学划定畜禽养殖 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防治畜禽养殖污染。完成国家下达的污 染防治任务。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开展
农村垃圾集中 处理,建立户 分类、村收集、乡(镇)运输、县(市)理的垃圾收集清运与处理体系。推广农村污水处理技术,鼓励开 展农村污水集中处理。禁止工业固体废物、城镇垃圾及其他污染 物向农村转移。推进农村住宅节能和沼气、风能、太阳 能、生物质 能等新型能源在农村的开发和利用,重点组织实施大中型沼气和 户 用沼气建设,大力开展秸秆还田、作物基料、生物有机肥等循环
处 利用。
专栏6新农村建设重点工程
1.新农村建设示范工程。推进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和整县推进的示范县(市、区)建设,建成
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100个以上。
2.新农村综合体。初步建成人口聚集适度、产业支撑有力、功能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和谐、管理科学民主的新农村综合体100个。
3.农村公路。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约9.3万公里,全省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大部分建制村通
沥青(水泥)路。
4.农村饮水安全。解决农村2150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
5.农村保障性住房。农村危房改造、林业棚户区改造、垦区危房改造,加快牧民定居行动计
划,启动实施彝家新寨建设。
6.农村扶贫开发。在全省贫困地区实施整村推进、产业扶贫、技能培训等扶贫工程项目。
7.农村环境清洁行动。在优先开展污染物源头削减、资源化利用的基础上,选取依托当地
资源优势和已建环境基础设施、操作简便、运行维护费用低、辐射带动范围广的技术模式,重点开
展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和体系建设。
8.农村能源建设工程。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大中型沼气、联户沼气、秸秆能源化利用、农
村省柴节煤炉灶升级换代等工程、太阳能热水器等热利用,完善农村能源服务体系。62 —
四、区域布局
(一)成都平原区。包括成都、德阳、绵阳和眉山等市的27个 县(市、区)。重点发展中高档优质稻、专用小 麦、菜用 型马 铃薯、“双低” 油菜、优质蔬菜、食用 菌、水果、花卉、道地中 药材。大力发 展优质肉猪生产,推广具有地方优势的黑山羊、成都麻羊等良种羊 及杂交羊和大恒肉 鸡、金利肉鸭等品种,积极发展优质小家禽,加 快发展大城市郊区奶业。大力培育工业原料林、珍贵用材林和高
档苗木花卉。集中发展四川泡菜、肉 类、蔬菜、水果、中 药材、木竹 等农产品加工产业和贮运配送产业。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设施 农业和文化创意农业、生物技术农业,加快发展良种产业和外销出 口创汇农业。打造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西部特色优势农业产业 集中发展区、西部农产品加工中心、西部农产品物流中心和西部现 代农业科技创新转化中心,率先在全省实现农业现代化。
(二)盆地丘陵区。包括内 江、资 阳、遂宁、南充、广安、宜宾、乐山、自贡、泸州和达州等市的68个县(市、区)。大力发展优质水 稻、饲用玉米、优质专用小麦和菜用型马铃薯等粮食作物生产,积 极发展高粱、大豆、绿豆等优质专用小杂粮,建设“双低” 油菜、优 质柑桔、优质安全蔬菜、袋栽食用 菌、名 优茶叶、优质蚕桑、道地中 药材等经济作物优势产区。加快适度规模生猪生产发展,建设肉 羊、家禽、兔、奶牛、肉 牛优势区域。大力培育工业原料林,加快人 工中幼龄林抚育和低产低效林改造,积极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和 林产品加工业。建设粮油、畜产品、饲料加工基地。72 —
(三)盆周 山 区。包括广 元、雅安、巴 中 等市的31个县(市、区)。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节水农业,推广林粮结合等 山区耕作模式。重点发展名优茶叶、加工与菜用马铃薯及优质种 薯、优质蚕桑、道地中药材、特色及秋淡季蔬菜、名特优食用菌等特 色农产品 生产基地建设。适度发展生猪规模生产,建设肉 羊、肉 牛、特色家禽优势产区。大力培育木竹原料林、特色干果、木本药 材、林下种植养殖、林产加工业和生态旅游业。
(四)川 西南山 区。包括攀枝花市、雅安市、甘孜州和凉山州 的24个县(市、区)。重点发展以晚熟芒果、早市枇杷、优质石榴、优质苹果、酿酒葡萄、早熟鲜食脐橙等为主的特色水果业、蚕桑业,以早市蔬菜为主的蔬菜业、花卉业,以优质水稻、加工专用马铃薯、荞麦为主的优质粮食生产和优质烟叶,率先在全省推出进入国际 市场的品牌。大力发展建昌黑山 羊、凉山半细毛羊、生猪、家禽等 特色畜牧生产。培育速丰用材林,积极发展特色干果、木本药材、麻风树、林下种植养殖、林产加工业和生态旅游业。
(五)川西北高原区。包括甘孜、阿坝和凉山州的31个县。重 点发展牦牛、藏羊、藏猪、藏鸡等具有高原特色的畜禽生产基地,统 一打造川藏高原特色畜产品品 牌,积极开发风味独特的绿色畜产 品。加快发展当地少数民族特需的青稞、荞麦等作物,提高单产水平。加快发展甜樱桃、优质苹果、梨、酿酒葡萄等特色水果、秋淡蔬 菜、食用菌、道地药材,搞好高原野生药材的人工种植。积极推进 碳汇造林,开发林下资源和森林食品,发展原始林区旅游、原生态 82 —
草原及湿地生态旅游、野生动物观光旅游。专栏7五大农业区域划分
1.成都平原区。包括27个县(市、区): 成都市的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县、郫县、大邑县、新津县、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德
阳市的旌阳区、广汉市、什邡市、绵竹市,绵阳市的涪城区、江油市、安县,乐山市的市中区、夹江
县,眉山市的东坡区、彭山县。
2.盆地丘陵区。包括68个县(市、区): 内江市、资阳市、遂宁市、南充市、自 贡市、广安市全
部,成都市的龙泉驿区、金堂县、蒲江县,德阳市的罗江县、中江县,绵阳市的游仙区、三台县、梓潼
县、盐亭县,眉山市的丹棱县、仁寿县、青神县,乐山市的井研县、五通桥区、犍为县,巴中市的巴州
区、平昌县,达州市的渠县、通川区、达县、宣汉县、开江县、大竹县,泸州市的江阳区、龙马潭区、泸
县、纳溪区,雅安市的名山县,宜宾市的翠屏区、宜宾县、南溪区、江安县、长宁县、高县。
3.盆周山区。包括31个县(市、区): 广元市全部,绵阳市的北川县、平武县,达州市的万源 市,巴中市的南江县、通江县,泸州市的合江县、古蔺县、叙永县,宜宾市的兴文县、筠连县、珙县、屏山县,雅安市的雨城区、芦山县、天全县、荥经县、宝兴县,眉山市的洪雅县,乐山市的金口河区、沙湾区、沐川县、峨眉山市、峨边县、马边县。
4.川西南山区。包括24个县(市、区): 攀枝花市的东区、西区、仁和区、米易县、盐边县,雅
安市的汉源县、石棉县,甘孜州的泸定县,凉山州的西昌市、盐源县、德昌县、会理县、会东县、宁南
县、普格县、布拖县、金阳县、昭觉县、喜德县、冕宁县、越西县、甘洛县、美姑县、雷波县。
5.川西北高原区。包括31个县: 甘孜州的康定县、丹巴县、九龙县、雅江县、道孚县、炉霍
县、甘孜县、新龙县、德格县、白玉县、石渠县、色达县、理塘县、巴塘县、乡城县、稻城县、得荣县,阿
坝州的汶川县、理县、茂县、松潘县、九寨沟县、金川县、小金县、黑水县、马尔康县、壤塘县、阿坝
县、若尔盖县、红原县,凉山州的木里县。
五、保障措施
(一)增加农业农村投入。
1.健全政府“三农” 投入长效机制。加大“三农” 投入力度,健 全投入增加的长效机制,确保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幅度高于财政 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用于重大农业农 村建设项目 的比例,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计提和使用用于农业土地 开发的土地出让收入,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 用 于农田 水利 建设,充分发挥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等土地整治资金的 综合效益。实施农业投入激励考评,激励市、县政府加大对农业的 投入。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切实发挥财政政策和涉农资金的合力 效应。92 —
2.完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好良种补贴政策,扩大补贴 范围,提高良种覆盖率,完善补贴办法和操作程序。落实好农机购 置补贴政策,继续扩大农机购置补贴规模和范围,调整优化农机购 置补贴结构,扩大地方补贴机具选型比例。继续落实粮食直补和 农资综合补贴,积极探索种粮大户直接补贴试点。完善并落实农 民培训补贴政策,继续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探索培训基地贷款省 级财政贴息政策。落实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政策。继续实施天 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政策。
3.创新农村金融服务。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建立多层 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拓宽政策性银行支农功能,强化商业银行支农社会责任,继续发挥农信社支农主力军作用,大 力培育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等各类新型农村 金融机构,全面解决金融机构空白乡镇基本金融服务覆盖问 题。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通过财政以奖代补和风险补助方式,加快推 进全省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扩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 保贷款的覆盖面。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区域和试点品 种,积 极探索推行农村家庭财产人身伤害综合保险试点,推进政策性农 业保险协调机制建设。支持开展农村商业保险和合作保险。
4.引导社会力 量支持“三农”。建立国 家、集体、个人和社会 等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筹集资金的投资体系。大力推行民办公 助方式,构建“投、建、管” 三位一体的支农项目 建设机制。研究制 定鼓励投资农业发展的政策,大力吸引民间和社会资金,围绕转变 03 —
农业发展方式、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和农业 重大项目建设等,投资现代种养殖业生产、加工、营销、仓储物流等 领域。扩大对外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利用外资推动现代 农业建设。
(二)推进农村体制机制创新。
1.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长期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 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的 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探索建立土地、房产、林权、草场等农村资 产要素市场化机制,逐步建立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 有效机制。采取多种形式盘活集体资产,完善集体经济实现形式,不断壮大集 体经济实力。继续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完善牧区草场承包经营,稳 定水域河滩养殖使用权。
2.创新农村土地经营机制。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 法、自愿、有偿” 的原则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大力支 持、推广能带动农民增收、有利于农户 长期受益的土地经营机制和 土地流转模式,逐步完善和加强土地流转信息提供、法律法规政策 咨询、流转价格评估、合同签订指导、利益关系协调等服务。鼓励 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股份合作,推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 营。
3.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巩固 深化 乡 镇机构改革成果,积极推进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 13 —
工作,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探索村级财务管理新机制。基 本完成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 机制,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完善和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 险制度,逐步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 络。着力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 村医疗救助和农村五保户供养制度。建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 机 制,统筹城乡人口发展。继续强化农民负担监管。
4.推进统筹城乡 综合配套改革。总结推广成都市统筹城乡
综合配套改革的成功经验,梯度推进德阳、自 贡、广元3个省级试 点和20个市级试点。积极探索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大力推动生产 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构建城乡 统一的土地、资本和人力资源 市场。推进户 籍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 条 件。推进城乡 公共服务均衡发展,建立健全平等共享的城乡 基本 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管理体制。
(三)加大“三农” 工作力度。
1.强化政府“三农” 工作职责。坚持把农村工作摆上重要议 事日程,将规划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分解到,建立相应的目 标责任制。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农村工作,县级政府要把工作 重心和主要精力放在农村工作上。农口 部门要结合部门工作职 能,制定专项工作规划和工作方案,细化工作措施,狠抓落实。涉农部门要树立全局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更加积极主动地支持服 务“三农”。23 —
2.完善农业农村工作推进机制。全省各级人民政府要充分 发挥组织领导作用,善于运用市场机制,加强对资源配置的宏观调 控,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在现代农业发展和 新农村建设中,要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农民发展农村经济 和增收创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和发动农民采取自 筹资 金、“一事一议” 等多种方式投入资金、投工投劳。要注重培育和壮大 带动主体,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专业大户对农 民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各类主体参与农村产业发展和公共设施 建设。强化农业农村工作协调机制,增强农村工作综合部门 的统 筹协调职能。3.健全农村基层治理机制。加强基础政权建设,扩大村民自
治范围,推进信息公开,健全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保障农民享 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深入开展“乡 学文建明,村学王家元” 活动,大力学习推广“文建明 工作法” 和“春风经验”,深入推进农 村创先争优活动,大力推广“四议两公开一监督” 工作法,推进乡 镇政务和村务公开,扩大基层民主,建立健全民主监督机制,依法 保障农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4.加强农村法制建设和社会管理。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搞好法律服务,提高农民法律意识,推进农村依法治理。加快建设 农村综合执法体系,增强依法行政能力,强化涉农执法监督和司法 保护。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农民权益机制,畅通农村信访渠 道,坚持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 法调解相结合,拓宽农村社情民意 33 —
表达渠道,妥善处理农村各种社会矛盾。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
纠纷仲裁体系建设,健全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司 法、信访等多渠 道调处纠纷的工作机制。加强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入开展 农村平安创建活动,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43 — 附录 名词解释
1.“三化同步”: 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 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
2.“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 指从2009年到2016年,加快建设 一批重点水利工程,新增和恢复蓄引提水能力86亿立方米,新增 有效灌面1069万亩,相当于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
3.现代农业示范区(园区): 2010年,我省开始创建一批引领 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区典型和样板,旨在探索用现代物质条件装 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 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 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 民发展农业。
4.“三品一标”: 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 理标志农产品,是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5.土地银行: 指主要经营土地存贷业务和有关金融服务的中 介组织。农民自愿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存入“土地银行”,收取存入 “利息”,“土地银行” 再将土地划块后贷给愿意种植的农户,收取 贷出“利息”。
6.“大园区、小业主”: 指村集体统一规划、农民分散经营、农产 品集中销售的农业经营模式。53 —
7.全域灌溉: 指区域内所有耕地实现有效灌溉,在较高水平保障生产、生活、生态用水的同时,力争同步实现优质供水。8.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 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以连锁 经营、现代物流等现代流通方式,新建、改造、提升供销社传统经营 服务网络,形成的立足农村、覆盖城乡、运转高效、双向流通的流通 服务网络。
9.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社: 在乡村兴办的集农村消费购物、农
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 购销、科技服务、信息交流、文体娱乐、健 身医疗、宣传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向农民提供综合化、系列化、社 会化服务的新型为农服务组织。
10.粮食流通服务综合体: 指国 有粮油购销企业以粮食收购、销售、兑换、成品粮油销售为主业,辅以销售农民生活用品、农业生 产资料和特色农产品收购、交易的综合性连锁服务网点。11.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指以公共服务为引 导,专业合 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合作 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农业 社会化服务体系。
12.新农通: 新华社四川分社与中国移动四川公司共同开发
建设的新型“三农” 信息服务平台,它通过手机短信、彩信、语音、专家热线等多种方式,为广大农民、涉农干部、涉农企业、专合组织 等提供“三农” 实用信息服务。
13.空中云水资源: 指贮存在空中云体中,可以通过天然降水 63 —
或人工降水等方式开发利用的水分资源。14.牧民定居行动 计划: 2009年初正式实施,规划 用4年时 间,在我省29个牧区县规划建设1409个定居点,从根本上改善藏 区牧区10万户48万未定居和仅有简易固定住所牧民的生产生活 条件。
15.彝家新寨建设: 从2011年起,在大小凉山彝族地区,以行 政村或自然村为单元,组织开展以突出地方民族特色的住房建设、村(寨)内公共服务建设、村(寨)内 配套基础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新 村建设。
16.“三打破、三提高”: 指在村镇建设规划中,打破“夹皮沟”,提高村庄布局水平; 打破“军营式”,提高村落规划水平; 打破“火 柴盒”,提高居民设计水平。
17.新农村综合体: 省委在总 结“ 5.12 ” 汶川特大地震灾区农 村恢复重建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新概念,指在县城、场镇周 边建设 的,农户居住规模较大,产业支撑发展有力,基础设施建设配套齐 全,公共服务功能完善,组织建设和社会管理健全的,能体现城乡 一体化格局的农村新型社区。
18.“ 1 +6 ” 村级公共服务中 心: 指集村级组织(村两委)活动 场所和便民服务、农民培训、文化体育、卫生计生、综治调解、农家 购物等中心于一体的村级公共服务活动中心。
19.农村资金互助社: 指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由乡
镇、行政村和农村小企业自愿入股组成,为社员提供存款、贷款、结 73 — 算等业务的社区互助性银行业金融组织。
20.农村改革试验区: 2010年由农业部启 动,重点在稳定和完 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完善农 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 发展一体化制度和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六个方面进行试验探 索。
21.“春风经验”: 筠连县腾达镇春风村在村支部的带领下,科 学实干、顽强苦干、创新巧干,仅3年时间,就在喀斯特地貌上将落 后的小山村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他们的做法被称作“春 风经验”,在全省推广。
22.“四议两公开一监督”: 涉及村里发展和村民切身利益的重 大事项,经村党支部提议、“两委” 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后,提交 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做出决定; 村级重大事务决议,实行 内 容公开和实施结果公开; 村级重大事项的决议和决议实施全过 程,自觉接受党员和村民的监督。主题词 : 农业 农村 十二五 规划 通知 信息公开选项 : 主动公开
抄送: 省委办公厅,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省纪 委,省法院,省检察院,成都军区,省军区。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1年12月7日 印发 83 —
第五篇:滁州市“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
滁州市“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
根据滁州市政府《关于全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实施意见》(滁政[2009]114号)文件精神,结合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现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计划执行情况
“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强“三农”工作,全市上下弘扬“大包干”精神,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打造“百亿粮仓”为抓手,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全力推进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实现了粮食生产持续增长,现代农业发展稳步推进,农民收入稳步提升,农村面貌显著改变,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十一五”也成为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蓬勃的发展期、旺盛的贡献期和改革的盛果期。
(一)主要成就
1、蓬勃的发展期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主要农产品总量持续增加。2010年粮食总产量预计达到431万吨,比“十五”末增产98.45万吨,增长29.1%,再创历史新高。与“十五”末相比,连续四年保持了两位数增长。油料、棉花生产保持稳定发展。蔬菜总产达130万吨,比“十五”末增产16万吨,增长14%。畜牧业保持了较快增长速度,2010年肉蛋奶总产量达45.51
(4)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按照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20个字的总体要求,坚持分类指导,以“百村十镇”示范为重点,抓点带面,整体推进,到“十一五”末,全市省、市级新农村示范村建设达到170个、示范镇建设达到17个。已建成农民集中居住区576个,建筑面积363万平方米,居住户数3.03万户。形成了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的示范典型。全市户用沼气建设规模达到4.6万户,比“十五”增长近4倍,推广太阳能利用面积35万平方米,达到22.5万农户。示范村群众 “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已成为现实。
(5)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样检测总体合格率达到省农产品质量标准以上。全市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分别发展到134个、124个和17个,认证农产品总数位居全省第一。
(6)农民收入大幅增长。2010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5600元,比2005年的2801元增加了2799元,年均增长14.9%。同时,收入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工资性收入成为增收亮点,占农民人均纯收入44%,比“十五”末增长了1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比“十五”末的48.4%下降6个百分点。
2、旺盛的贡献期
(1)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我市的国土面积和耕地面积均占安徽省的1/10,位居全省第三位;常年粮食总产量占安徽
镇”2家,“优秀旅游乡镇”6家,“旅游乡镇”20家。
3、改革的盛果期
(1)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农村综合改革已经完成。“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全面推行,建成了8个县、102个乡镇和965个行政村服务网络。惠民直达工程试点成效明显。农业政策性保险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全市已建成7县级国元保险服务部和71个乡镇三农保险服务站。农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全面展开。集体林权改革确权发证工作基本完成。
(2)农村经营方式改革步伐加快。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基础上,积极引导鼓励多种形式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全市土地流转交易服务平台和土地纠纷仲裁机构、仲裁庭建设实现了全覆盖。农村耕地流转面积达到74万亩,是“十五”末的4倍。创新农村生产经营合作机制,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2010年,全市已建立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487 个,其中合作社1355个,成员13万户,带动27.8万个农户受益。
(3)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得到转变。农业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取得突破,五年来共争取中央和省项目430个,总投资
11亿元。成功引进了泰国正大集团、加拿大GLG集团和美国嘉吉集团3家世界500强境外企业;引进福建盼盼食品集团、广东温氏集团、江苏雨润食品和广州从玉菜业4家国家级龙头
“十二五”时期,是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规划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加速推进期。既有产业分工加速调整的机遇,也有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挑战;既有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希望,也有外部环境有不确定性的困难。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既有优势,也有掣肘。我们必须分析利弊,认清形势,扬长避短,加快发展。
(一)有利条件
1、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了优越的政策环境。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出台了七个1号文件,制定了一系列惠农强农政策,强调“三农”在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进一步明确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目标和任务。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文件精神,不断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投入力度,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总量大幅增长,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三农”工作的政策效应不断放大,社会环境进一步优化,逐步形成了全社会重视“三农”,关注“三农”,支持“三农”的良好氛围。
2、“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定位,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支撑条件。党的十七大作出了我国农业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的科学判断。随着我市“工业化、城镇化、东向发展”三大战略深入实施,尤其是“大滁城”建设加速推进,促进了农村向城市集中,农民向工业
油菜产业带主产区、出口水产品养殖示范区、菜篮子基地和定远猪商品生产基地等,农业科技应用水平得到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逐步增强,为今后五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和物质基础。
(二)不利因素
1、资源约束日益加剧。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城乡资源需要矛盾加剧。耕地面积减少和耕地质量下降并存;水资源短缺与利用效率低下共有;农村能源短缺同新能源开发利用不足加剧;农业资源存量减少和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滞后显现等等。可持续发展压力加大。
2、农业基础亟待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投入不足,欠账太多。现有农田水利设施,多数年久失修;江淮分水岭区域易涝易旱;大中型水库病险隐患较多;淮河、滁河干堤防洪标准不高,一些固定机电排灌站不能正常发挥效益。
3、市场竞争压力增大。受消费需求、产品质量、价格等各方面的制约,农产品竞争将日趋残酷。从国际市场看,绿色壁垒增多,质量标准严格,农产品出口品种少、比例小,农业经济外向度不高;从体制上看,规模集约经营步伐不快,现代农业服务业发育不足,一家一户的小规模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矛盾短期内难以解决;从生产主体上看,农民科技素质较低,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不高,难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需要等等,影响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农产品区域布局更加合理,特色产品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初步形成;养殖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超50%;各类大宗农产品优质化率达到90%以上;新增发展无公害农产品200个,绿色食品180个和有机食品30个。
——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0元,年均增长12%以上。全市劳务输出人数达到100万人。
(三)发展重点
1、五大农业
——安全农业
执行和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严格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质量检测全程监控;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工作,健全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机构建设,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的检测检验,推行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和承诺制度,坚决查处危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不法行为。确保我市农产品检测合格率在98%以上,真正能让人们吃上“放心粮”、“放心菜”、“放心肉”等。
——设施农业
瞄准蔬菜、园艺、畜牧和水产等产业,着力发展广大农民建得起、用得上的温室和大棚,以期将农业生物的遗传潜力变为现实生产力,获得速生、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经营效果;采取招大引强、激活民间资本等办法,积聚发展要素,投资建设技术展示、感受体验等新型设施农业。
将资金、技术、劳力等要素集约投入,节能降耗,节本增效,满足需求,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和谐统一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到“十二五”末,单位农产品水耗和能耗将减少20%以上。
2、六大工程
——百亿粮仓工程
按照“依靠科技、提高单产、优化品质、增加效益”的思路,认真落实各项粮食政策,积极组织实施小麦高产攻关、水稻产业提升和玉米振兴计划三大粮食生产行动,确保粮食生产取得新的突破。到2015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00万吨。
——畜牧强农工程
以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为重点,大力发展规模养殖,深入开展“国家、省、市三级畜禽标准化创建”活动,带动全市畜牧业的发展。2015年,全市肉、蛋、奶总产分别达到43.5万吨、15万吨、1.5万吨。
——水产跨越工程
以水产品健康养殖基地建设为重点,调整放养结构,大力发展标准化精养高产基地建设,加快渔业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发展、全面提高水产品产量、质量和效益,实现全市渔业经济跨越发展。2015年,全市水产品产量达到35万吨。
——农业产业化提升工程
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重点骨干龙头企业,加快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规模、速度、质量和效益。2015年,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600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55个、市级150个;培育年销售
一式合同订单,一个优质品牌”的产业化格局。2015年,面积发展到200万亩,单产提高到600公斤;优质率达到85%以上,开发出2-3个知名大米品牌。
--小麦
重点建设全国优势农产品和安徽省优质专用小麦区域。
基地建设:以发展优质专用小麦为主,努力建好定远、凤阳、明光沿淮80万亩优质中强筋小麦和天长市20万亩弱筋小麦生产基地。
发展目标:2015年,全市优质专用小麦生产面积发展到100万亩,占全市种植面积的25%以上,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
--玉米
大力实施玉米振兴计划,进行规模化区域化种植。
基地建设:以定远、凤阳、明光等地的丘岗区域为重点发展50万亩优质玉米。
发展目标:2015年,全市玉米种植面积扩大到70万亩,单产提高20%以上。
--山芋
重点发展优质、高产和特色山芋。
基地建设:以明光、来安、定远等县、市、区的江淮分水岭地区为重点发展优质脱毒山芋生产。
发展目标:2015年,山芋种植面积发展到30万亩;脱毒技术得到普遍推广,单产水平提高30%左右;积极发展淀粉
基地建设:以定远、凤阳、明光和全椒等县、市为重点建立优质三元杂交猪生产基地;重点选择定远县藕塘、池河、仓镇、张桥、连江,明光市苏巷,全椒县石沛,天长市界牌、铜城,凤阳县殷涧等10个乡镇建立生猪生产示范基地,每个基地年出栏三元杂交猪2万头以上。
发展目标:2015年,全市出栏生猪500万头,外销280万头。
--家禽
积极发展家禽生产基地,推进标准化建设。基地建设:以全椒、来安、天长和南谯等县、市、区为重点建立优质家禽生产基地;重点在全椒县石溪、二郎,琅琊区扬子,明光市涧溪,来安县张山等5个乡镇建立肉鸡示范基地,分别年出栏优质肉鸡50万只以上;在凤阳县城西、明光市涧溪、南谯区城郊、全椒县襄河等4个乡镇建立蛋鸡示范基地,分别年饲养高产蛋鸡20万只以上;在来安县双塘、水口,南谯区汪郢、黄圩,全椒县陈浅、官渡等6个圩区乡镇建立肉鸭示范基地,分别年出栏肉鸭30万只;在天长市秦栏、金集两个镇建立肉鹅示范基地,分别年出栏肉鹅50万只。
发展目标:2015年,家禽年饲养量达1亿只,出栏8000万只。
--奶牛
大力发展奶牛养殖,做大做强奶业。
基地建设:以全椒、南谯等县、区为重点建立年存栏1万头荷斯坦奶牛生产基地。
上,加快发展设施蔬菜、特色蔬菜和出口蔬菜,扩大反季节蔬菜供应量和加工储藏生产量。
基地建设:建设南谯区沙河镇三官村、南谯办城西村、乌衣镇红山村、腰铺镇范桥村,全椒县襄河镇千佛庵村,来安县张山乡桃花村等3万亩“大滁城”保供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天长汊涧百合、大通镇榨菜,来安相官大蒜、龙山西红柿、双塘茭白,全椒十字镇陈浅村芦蒿、莲藕,明光泊岗乡马铃薯、招信镇辣椒、自来桥镇冬瓜,定远永康镇白菜,凤阳枣巷乡食用菌、门台子镇萝卜等特色蔬菜生产基地;建设来安相官慈菇、南瓜,定远岱山、南谯河东小黄瓜等出口蔬菜生产基地。
发展目标:2015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80万亩,其中设施蔬菜40万亩,总产量达到160万吨,蔬菜产品农残检测合格率达98%以上。支持蔬菜加工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努力实现外销75万吨,年加工能力占总产量10%以上。
(6)、特色农业
--滁菊
大力扶持滁菊产业发展,把唯一带有“滁”字的地标的名优特色农产品做大做强。
基地建设:以南谯、全椒等地山区为重点发展优质滁菊生产基地。
发展目标:2015年,全市滁菊种植面积扩大到5万亩。
--甜叶菊
打造全国最大的甜叶菊生产加工基地。基地建设:以明光、凤阳、全椒等市、县为重点,发展甜叶菊生产。
实现粮食加工产值280亿元。培育年销售收入超20亿元的龙头企业1家,超10亿元的3家,超5亿元的8家,超亿元的53家,打造国家级名牌产品2个以上。
---稻米加工。重点发展优势营养米、米糠综合利用、碎米综合开发、稻壳综合利用项目。发展米制食品工业化生产;建立健全稻谷加工标准体系、全程质量控制体系。使日处理稻谷100吨以上碾米企业加工量占总加工量的比例提高到60%以上,工业化米制品产品占稻米总产量的20%。
区域布局:以定远、凤阳、南谯、全椒、天长等地为加工重点区域,着力培育年加工能力20万吨以上的龙头企业,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碎米、米糠、稻壳综合开发利用能力。以安徽省凯源粮贸有限公司、滁州市第一优质米厂、天长市天鑫粮油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安徽波涛粮油发展有限公司等省级龙头企业为龙头发展大型稻米米制品加工龙头企业。
---小麦加工。加快专用小麦生产基地;延长小麦加工链,开发麦胚食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壮大小麦加工龙头企业,发展企业集团,打造名牌产品,提高产业规模效益和集约化程度;实现面制食品手工制法向工业化生产的转变,小麦副产品及综合利用率提高到15%以上。
区域布局:以定远、凤阳、天长、明光等县市为重点加工区域。以凤阳县凤宝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安徽省凤阳县盛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今麦郎食品(天长)有限公司为重点龙头
公司、滁州温氏畜牧有限公司以及来滁投资大型畜牧加工企业集团,生产冷却家禽肉、冷冻小包装家禽肉、低温肉制品、冷却猪肉等深加工制品。
---乳制品加工。通过招商引资,建立优质奶源基地,加快发展奶制品企业。
区域布局:在全椒、定远、南谯、明光建立奶牛养殖基地和奶制品加工企业;依托安徽达诺乳业有限公司、滁州市奶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主要发展专用乳粉、鲜牛奶、学生饮用奶和乳饮料、冰淇淋等制品。
(4)水产品加工。完成项目总投资5亿元以上。到2015年,水产品产量达30万吨以上,实现水产品加工产值30亿元。培育年销售收入超20亿元的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新建鱼回 鱼、河蟹、小龙虾等省级名优水产品出口基地3个以上,产量、出口量走在全省前列。
区域布局:在明光、天长、全椒等淡水渔业资源丰富地区,依托明光永言水产集团、天长市渔业合作社,开发鱼回 鱼、鱼糜制品及水产模拟食品等精深加工技术,开发冷冻调理食品、冷藏保鲜鱼制品、即食食品和休闲食品;并建立健全淡水鱼加工HACCP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利用明光、天长、全椒、来安等地虾、蟹丰富资源,研究原料虾蟹的质量控制技术和虾解新产品的精深加工技术,扩大养殖规模,增加出口创汇能力。
(5)水果、蔬菜加工。完成项目总投资5亿元。到2015
业化龙头企业。
区域布局:在南谯、来安、全椒、定远茶叶、菊花产业带,重点发展名优绿茶和滁菊保健茶。依托安徽菊泰滁菊草本科技有限公司、滁州市施集茶场、滁州市滁菊研究所、来安县半塔茶场等企业进行深加工。在明光、定远、凤阳培植全国最大的甜叶菊种植基地,依托滁州润海公司、凤阳县小岗村永丰甜叶菊高科有限公司开发甜菊糖新型生物食品添加剂。
(8)林特产品加工。完成加工项目总投资10亿元。到2015年,实现林特产品加工产值80亿元。培育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10家,超5亿元的1家,林特产品加工和开发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
利用我市丰富的林木资源,依托滁州润林木业有限公司、滁州三源木业有限公司、滁州扬子木业有限公司、安徽肯帝亚皖华人造板有限公司、天长市天森木业有限公司、好地地板(来安)有限公司等企业重点开发实木地板、强化木地板生产,形成年产5000万平方米的生产能力,打造全国最大的木地板生产基地。
2、现代农业示范园发展布局
在“十二五”期间,以争创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目标,重点抓好8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示范引导现代农业发展。
(1)天长市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
名特优水产品生产示范,重点发展珍珠养殖、稻虾连作、蟹鳜混养等。
---滁菊产业园
建设地点:种植示范区位于施集镇和珠龙镇,核心区2000亩,连片辐射2万亩。种苗繁育区位于施集镇马大塘和市滁菊研究所,建设规模500亩。生产加工区位于安徽菊泰滁菊草本科技有限公司和市滁菊研究所。主导产业:滁菊生产加工和市场开发。
建设内容:一是优质种苗培育,保障区域优质纯正种苗供给,主要开展扦插苗、脱毒组培苗繁育。二是新技术、新品种试验示范和大田标准化种植。三是标准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工厂房、加工流水线、产品深加工设备、冷库、组培室、育苗棚、炼苗圃等。四是滁菊产品的市场开发。
(3)小岗村皇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建设地点:凤阳县小岗村,项目区5万亩。
建设内容:以广东从玉菜业为主,发展蔬菜(设施蔬菜1000亩,露地蔬菜9000亩)、葡萄、蓝莓等生态种植业。以天津宝迪集团年出栏10万头种猪项目和生产屠宰一体化项目为主发展现代养殖业。以GLG农产品深加工高科技产业园为主发展甜叶菊加工业。以大包干品牌发展红色旅游观光农业。
(4)明光市女山湖现代渔业示范区
建设地点:潘村镇钱西村女山湖北岸,核心区面积10100
含古沛农业示范园和滨湖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古沛农业示范园
建设地点:古沛镇白阳村,面积8600亩,其中核心区面积1000亩。主导产业:“沛丰”牌环保绿色西瓜生产和明光绿豆开发。
建设内容:建设300亩设施西瓜多茬栽培样板区。建设100亩科技成果示范、展示区。建设500亩立体、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区。建设100亩科教培训基地。
---滨湖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
建设地点:桥头镇,面积5万亩,核心区2万亩。建设内容:甜叶菊规模种植、特色水产养殖、沿湖观光带开发等。
(8)定远县现代农业示范区
建设地点:池河镇高刘村,建设无公害瓜菜基地5000-10000亩。主导产业:无公害(设施)瓜菜生产和交易市场建设。
建设内容:无公害瓜菜基地5000亩,其中设施瓜菜1000亩。建立1个瓜菜交易市场,发展2个农民专业协会,认证3个无公害瓜菜产品。
四、“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一要创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路和方法。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站在改
档案管理三项基础性工作。二是要创新农村经营主体。要适应农村劳动力大转移的新形势,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点培育好种养能手、专业合作社、种植养殖企业、农民经纪人四类新型主体,使其尽快成为农业经营主导力量。三是加快农村金融制度改革。以政策性保护为导向,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方式,规范发展农村合作金融,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逐步建立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服务体系。
3、加大有效投入,不断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一是向政策要投入。“十二五”期间,对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各项惠农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二是向上级争投入。中央对“三农”的投入进一步加大,各地和各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有关政策,重点研究粮食增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等有关方面政策,有的放矢编制申报项目,多争取上级支持。三是向外面引投入。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加大农业产业招大引强力度。利用外来资金、规模和管理推动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四是向民间激投入。要认真研究制定激发民间资本到农村投资的政策,加强政策宣传和项目推介,多争取社会和民间闲散资金的投入。五是向整合要效益。首先要按照“渠道不变、管理不变、定向使用、各计其功”的原则,整合各类财政资金,集中力量办大事。其次要通过财政资金来整合社会资金,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引导社会投入。
检疫、应急反应和重大疫情控制为主的公共服务能力,切实搞好动植物疫病防治。
5、转变增长方式,实现节约增效持续发展。节本增效、缓解资源约束是实施规划的重要保障。要以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高效利用为着力点,以技术创新应用、深化结构调整和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为手段,大力推广节地、节水、节肥、节种、节药、节能、节力等节约型新技术、新模式,加强集约生态养殖建设,提高农村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一是提高耕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要充分利用耕地和水、光热等资源,推广多形式间作套种,优化耕作模式,扩大复种指数,提高土地产出率。实施高产粮田重点保护,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快农田基本建设,提高农业的抗灾能力。二是测土配方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要强力推进测土配方施肥,积极开展应用专用配方肥和生物有机肥料,集成推广精准施肥,化肥深施,增施有机肥等新技术。三是发展节水农业、旱作农业、设施农业。要综合运用农艺、生物、化学、农机和工程措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在易旱地区,大力推广节水耐旱品种,因地制宜推广地膜覆盖,秸秆还田,深耕深植,带水播种等节水栽培新技术。四是合理用药,提高农药利用率。逐年降低农药使用量,推广生物防治,建立植物病害防控的有效体系。五是加快新能源开发,加大民生工程建设力度。充分利用秸秆、粪便、风能、太阳能等,积极开发农村新能源,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