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与发达地区人才引进模式的比较研究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与发达地区人才引进模式的比较研究
[摘要]自《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08~2015年人才发展规划》出台以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努力打造人才聚集的局面。面对当前该区人才储备不足的现状,人才引进成为满足人才需求的重要措施。文章通过比较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与发达地区(主要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人才引进模式,认清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引进的差距和不足,并提出通过构建人才引进综合环境与人才引进模式的促进机制,为创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引进模式和有效落实人才引进机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北部湾;发达地区;人才引进模式;比较
[基金项目]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05930904066
[作者简介]张维洁,广西大学商学院2007级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创新,广西南宁,530004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0)02-0084-0004
自2008年1月14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以下简称“北部湾经济区”)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务实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广西提出“北部湾的开放,首先向人才开放;北部湾的开发,首先是人才的开发”,并于2008年2月出台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08~2015年人才发展规划》,将人才要素摆在了北部湾经济区崛起与发展的第一核心要素。
按照《规划》所确定的产业发展目标,《人才发展规划》重点确定了石化、林浆纸、能源、钢铁和铝加工、粮油食品加工、海洋产业、高技术、物流和现代服务业等九大重点发展产业的人才需求。由于受到历史、经济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北部湾经济区人才总量不足,高学历、高职称人才稀缺,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现状不容乐观。而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基础薄弱,对人才吸引力不足;引才载体、聚才平台缺乏,对人才的吸纳和承载能力较弱。这些都形成了北部湾经济区在人才引进集聚功能上不强的现状。
面对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储备不足的现状,打造北部湾经济区人才集聚局面,需要兼顾人才引进和人才开发等长效机制。从时间上看,引进人才是快速集聚人才的重要手段,更能有效地加快满足北部湾经济区发展中的人才需求。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北部湾经济区与发达地区(主要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人才引进模式,认清差距,完善不足。
一、北部湾经济区与发达地区人才引进模式的出发点比较
(一)人才引进理念的比较
长三角地区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人才引进战略,倡导人才柔性流动,吸引国内外各类高层次人才工作、服务和创业。人才引进坚持国际化战略,更倾向国外人才和智力的引进。珠三角地区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充分利用广东省人文和地缘优势,发挥会展的引才、引智作用,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多途径、多层次地吸引海内外人才。
与之对比,北部湾经济区是后发展地区,在吸引人才方面明确了引才思路主要是“通过人才体制机制方面的创新和采取综合性的措施来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而不可能重复别人走过的路,不能单靠物质方面的优惠举措。对自身发展条件的清晰认识是北部湾经济区制定人才引进模式和相关措施的关键。
(二)人才引进对象的比较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普通高校和科研机构最多的地区,也是世界500强企业集中落户的区域,地缘和经济优势形成了该地区人才大量集聚。人才的引进选择上主要针对高校毕业生和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国内外科研、技术人才,强调高层次的质量引进。
珠三角地区是我国民营企业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在人才引进时不但注重学科带头人、管理专家、优秀青年人才的广泛吸纳和对新兴产业紧缺人才的引进,还将促进民营企业引才工作作为重点,并大力引进国外著名科研院所设立总部、研发中心和常驻分支研究机构。
与之相比,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引进对象上兼顾经济发展中九大重点发展产业人才数量上的引进和质量上的提升,但在引才对象上(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存在着与发达地区人才的激烈争夺。
二、北部湾经济区与发达地区人才引进主要模式的比较
人才引进源于需求,用以弥补人才培养对人才需求的不足。在人才引进理念的指导下,结合人才引进对象,当前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北部湾经济区的人才引进工作不同程度地呈现以下主要模式。
(一)人才引进的起点模式:产业集聚带动模式
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由支柱性优势产业支撑,优势产业的培育需要相关专业人才的推动。由于当地人才培育不能满足人才需求,势必需要进行人才引进。实施产业集聚带动的人才引进模式的条件,首先是分析该地资源特点,从而明确产业发展目标;其次是针对当地人才培育不足但产业发展要求的人才群体进行人才引进工作。
长三角地区的上海大力吸引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等高素质人才以发展现代服务业。江苏重点引进电子信息产业、化工产业、装备制造业、汽车及零部件等优势集群产业的高技能人才以发展现代制造业。浙江围绕现代轻工业吸引和引进涉及服装、纺织、金属制品等轻工业品制造的经营管理、营销等人才以及技术人才。珠三角地区的广州重点发展会展、物流和汽车产业,深圳以现代物流业和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主导优势产业。在产业发展、集聚的带动下,产业链在这些地区不断完善,配套设施齐全,国内外具备相关专业技能的人才也更愿意不断涌向这些地区以获得更大的施展空间。
北部湾经济区明确发展石化、林浆纸、能源、钢铁和铝加工、粮油食品加工、海洋产业、高技术、物流和现代服务业等九大产业,目前正以产业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引进这九大产业的相关人才。这样的引进模式符合北部湾经济区发展需要。与发达地区相比,国家对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的扶持性政策明确,有利于北部湾经济区制定更有吸引力的人才引进政策。
(二)人才引进的柔性配套模式
产业集聚带动人才引进是各地人才引进工作的主要方向,为配合其更好地发挥人才吸引作用,需要实施形式多样的柔性配套模式。归纳起来,呈现以下几种主要模式和特点。
1.科研院所引进模式
科研院所引进模式主要指为提升该地科研和创新能力,依靠当地具有实力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软硬件条件,或者引进国内外科研院所的相关机构在该地设点,来吸引更多科研人才、专家、学者加入其中的引进方式。实施该模式的条件,二者择其一:一是当地科研院所实力能够构成对人才的吸引;一是当地有引起国内外科研院所注意、具有可供其利用的资源及区位优势。
长三角地区的浙江鼓励大型骨干企业建立研发机构,中小企业以参股、合资、合作等方式联合建立专业化的研发机构;与国内外著名高校、科研机构、大型企业、中介机构建立联系和合作,鼓励其在当地设立分部;此外还在境内外人才密集地区设立研发机构或参与外地研发机构科研工作,以引进一批自主创新能力位居全国同行前列的科研机构。江苏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数量众多、门类齐全、实力雄厚,该优势吸引着国内外组织和个人在江苏设立研发机构。珠三角地区的深圳注重吸引国内外著名院校和科研机构来深圳设立研究室、实验室、创作室、工作室和技师工作站,鼓励企业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企业技术创新中心,以形成中国一流的研发产业集群来扩大吸纳高素质人才的空间。
与之相比,北部湾经济区科研院所的实力不具备竞争力,单纯通过高校和研发机构的条件难以形成对人才的吸引。但北部湾经济区具有的连接东盟的区位优势,以及通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与东盟国家的来往,使得引进东盟国家科研院所分支机构或吸引发达国家、发达地区设立与东盟相关产业对口的科研机构成为可能。这也将有利于增强北部湾经济区的科研、创新水平,为远期吸引更多研究型人才创造条件。
第二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力资源开发模式探究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力资源开发模式探究
发布时间:2011-8-8信息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8年第02期
[摘要]人力资源是经济增长及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构建北部湾经济区,加快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刻不容缓。文章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力资源开发模式进行探究,以期引起人们对这方面问题的深入关注。
[关键词]北部湾;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经济建设
[作者简介]海莎,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7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广西南宁,53000
4[中图分类号] C96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08)02-0006-000
3北部湾位于中国南海西北部,湾顶(北面)是广西,东面为广东雷州半岛和海南,西面是越南,总面积近13万平方公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指 “4+2”,即由南宁市、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加上玉林市和崇左市等6个沿海城市和周边城市构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处北部湾经济圈的中心位置,是中国唯一与东盟海陆相连的区域,是双向沟通华南与西南的结合部,是我国实现以东带西、东中西共同发展新格局的重要结点,是中国与东盟、东亚与东南亚的连结点,是我国西部唯一的沿海地区,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是我国走向东盟、走向世界的重要门户,是促进中国与东盟全面合作的重要桥梁和战略枢纽。
随着北部湾经济区的成立,广西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工业化加速推进,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加快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也不断加快。但在风生水起的经济发展大潮中,由于结构性、体制性等深层次矛盾的制约,北部湾地区的发展水平明显低于东部地区和其他沿海区域。综观全局,整个经济区的人才分布存在结构性失衡,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高技能人才严重不足,外向型人才也严重偏缺。
区域经济要发展,人才合作是关键。因此,要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经济圈之后的中国经济发展的“第四增长极”,我们就应积极探索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创新途径,打造阵势强大的“北部湾人才圈”。这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加快发展的战略选择和应对国际国内激烈的人才竞争的必然要求。
一、充分认识人力资源开发的首要性,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
人力,从现实的应用形态来看,包括人的体质、智力、知识和技能等四个方面。人力资源指现实中能够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人力即劳动者的能力。资源大致可分为四大类,即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和信息资源,而人力资源是最积极和富有创造性的,也是最重要的资源。
江泽民同志指出:“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实现科技进步,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关键都在人。”这一科学论断充分揭示了人力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只有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才能更有效地实施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
以人为本是对人的历史主体地位的科学概括。人是历史的主体,规定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就是一切活动都要以人为前提,以人为基础,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概括起来,就是以人为中心,强调创造一个自我学习、自我激励的环境。以人为本的管理是一种软管理,它注重对人的管理,注重宽松和谐的气氛,注重灵活的领导方式。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就是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造就人。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是确保竞争优势地位中决定性的因素,在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中,人力资源应放在首位。人力资源是比资金、产品更重要的资源。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具主观能动性的因素,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要彻底改变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力资源的现状,就要充分认识人力资源开发的首要
性,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通过人力资源开发促进科技进步和可持续发展,把自身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二、要建立动态开放的思路体系
对于一个地区来说,人力资源开发的实质是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方针和战略目标,通过建立动态开放的思路体系,确定区域的人力资源开发与整合策略,来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力资源开发,必须紧密围绕该区域的核心产业,尤其是沿海工业和物流产业的发展,重点抓好港口、城市群、石化、林浆纸、能源、钢铁及航道、铁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人才专项规划,从资源整合着眼,从优势互补入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学合理的合作协议与规范为基础,以项目、资金、技术为依托,以市场驱动、政府推动、产业带动、行业促动为路径,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根本目标,探索人才开发联盟运作的途径,共同推进区域内的人力资源共享、政策协调、制度衔接和服务贯通,建立起互惠互利的区域人才开发新模式。要紧紧围绕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以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目标的总体要求,编制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并着力建构相互兼容和一体化的人才政策框架、人才大市场和人才公共服务体系,优化区域人才开发的社会环境,以人才合作推动经济合作,以人才开发促进产业聚集,最终带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的共同发展,使之成为中国经济的“第四增长极”。
当今世界国内和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劳动力队伍的结构不断变化、工作的日益复杂化和对信息技术更大程度的依赖,意味着在经济发展战略过程的执行中,必须比过去更为注重对人力资源方面问题的考虑,通过建立动态开放的思路体系,保证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进一步普及教育,加大培训及投资保障的力度
西部既是欠发达地区又是少数民族聚集区,生产力水平落后,资金非常有限。实践证明,把有限资金投资在人力资源上,比投在物质资源上要好。增强西部地区的科技实力以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必须在提高全体劳动者素质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这就是说,经济增长从由物质资本决定,转向由人力资本决定,而东、西部的差距在根本上恰在人力资源的素质上,也就是在劳动者拥有知识量的差距上。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广西作为西部地区,要积极为其人才创造受教育、受培训的机会,端正价值观导向,以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才能,使科学技术从潜在的生产力转变为直接的生产力。同时,要采用多种切实可行的教育培训方式,实行长期与短期相结合、正常培训与继续教育同步、在岗与脱产并举,积极探索和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人力资源培养新路子,并把教育培训的目的真正转到人的全面协调发展上来,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潜能。
加大人力资本的存量就必须加大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这决定了光靠政府的投入是不行的,而且从发展趋势来看也是不可取的,应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导,以社会投资、金融信贷为支撑,以国内、国外基金会等慈善机构捐助为补充的多层次、多渠道的人力资源开发投入机制,实现人力资源开发和投入主体多元化和市场化,促进人力资源投资与回报的良性循环。
四、积极营造多层次、多内容的人才引进、合作、激励机制
广西北部湾地区引进外来人才,应当根据本地区人才现状和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重点引进优秀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引进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经营管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人才;引进高新技术、支柱产业、重大工程、新兴产业、紧缺专业的急需人才,以获得较高的人才效益。
北部湾区域人才开发合作涉及面广,必须建立一个目标任务明确、合作内容清晰的范式多元化的人才开发合作体系。第一,要按照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实现人才资源共享,推动人才资源的跨区域配置和协调发展。要抓住广西的特色地理优势,打破地区、行业和部门的分割,对现有人才市场进行整合和贯通,根据要素价格和地区要素价格差异,推动人才在地区、行业、部门间转移;通过人才共享、优势互补,满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内重点产业、重大工程和各类企事业单位的人才需求,推进经济结构和人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第二,要积极共育人才资源。要积极推进优质教育培训资源共享,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合,通过协作建立人才培训基地、合作办学或办班等各种形式,为经济区核心产业输送一批紧缺急需人才,全面提升区域内党政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的综合素质。第三,要加强以东盟各国为重点的国际人才合作,不断提升人力资源跨国界、跨地区和跨行业的利用水平,使各类人才资源在更广阔范围和更高层次上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政策优势明显,各类人才需求量大,要站在国家战略的层面上,在齐头并进加快北部湾中心城市群建设的同时,形成对人才工作投入的整体合力,打造优势区域人才小高地,使之成为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的国际化人才聚集基地。
当前,我国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尚不健全,由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机制仍未建立起来,导致了高技能人才总量及结构还不能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经济社会需求之间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激励机制,并充分重视其他精神激励机制,从而实现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
五、进一步完善引才引智政策
加强北部湾区域人力资源开发合作,要求区域内各方的人才政策必须统一协调、相互衔接。只有人才政策彼此兼容,才能从制度层面上保证人才开发合作的成效。要从整体利益出发,对区域内的人才流动、人才培养、资质互认、职称制度、户籍制度、就业政策、教育体制、工资政策、社会保障、退休和仲裁等政策进行协调统一,建立相对稳定和互认有效的符合人才开发一体化进程的政策体系,保证人才在区域内所享受的待遇,是“同一个屋檐下”意义上的平等对待、一视同仁。要加强对地方性人才政策的统一清理,对不符合区域人才开发合作的政策要坚决废止,对有利于推进人才开发一体化进程的政策要全力推广,共同打造协调发展、和谐共赢的人才政策环境。
给人才的发展提供一个高质量的服务平台体系,是吸引人才的必备条件。要采取特殊政策支持广西北部湾地区人才资源的开发,尽快改善人才成长的环境与条件,大力培养高科技人才;要积极开展东西部人才的余缺调剂、对口支援工作,制定灵活的政策措施,鼓励东部地区的人才向西部流动;要提高人才待遇,改善人才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以待遇留人。特别是对于那些急需的重要人才,要实行政策倾斜,提供优厚待遇,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对于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实行重奖,这其实也是人力资源开发良好环境的重要体现;要营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大力推行个人择业的双向选择制、用人单位的聘用制,继续施行公开选拔、择优录用的政策。
总之,人力资源是利用自然资源、积累物质资本、建立社会经济制度、并推动一个国家或地区向前发展的主导力量,是所有经济资源中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是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泛珠三角经济区域合作的扎实推进、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步伐的加快,广西已由地处祖国边陲的民族地区成为我国与东盟各国交流合作的最前沿地区之一,正融入更大的区域合作。尤其是随着北部湾经济区的成立,更使广西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国家发展战略更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定位为:以面向东盟合作和服务带动“三南”为支点,以构建国际大通道和构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的“三基地一中心”为核心内容,把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
会和谐、生态良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鉴于此,积极开发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人力资源、积极吸引国内外人才到广西工作和生活、加强人力资源的相互交流、加强人才的联盟,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参考文献]
[1]安瑞娟,刘敏.论我国高校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完善[J].北方经贸,2005,(2).[2]韩伯棠,尚赞娣.人力资源绩效评估方法的比较与选择[J].科技管理研究,2002,(6).[3]黄素芳,顾建平.技能人才人力资本激励探析[J].管理科学文摘,2005,(3).[4]胡鞍钢.西部开发新战略[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5]罗永泰.技术工人短缺与技能人才激励机制设计[J].经济经纬,2005,(6).[6]窦胜功,卢纪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第三篇:论文-北部湾经济区港口整合与广西贸易结构优化研究
北部湾经济区港口整合与广西贸易结构优化研究
摘要: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实施,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一轴两翼”M型区域经济合作的推进,为了以上合作更好的发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整合迫在眉睫。对北部湾经济区港口发展现状及其港口整合现状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并将其与临近的湛江港作了简单的比较,接着分析了广西的贸易结构,并就北部湾经济区港口整合对广西贸易结构的影响作了简单的分析,最后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关键词:港口;整合;广西贸易结构
1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的发展现状
1.1北部湾港口战略定位
按新的规定,广西三大港口将结束重复建设、重复竞争的局面,防城港将成为主要港口,北海港、钦州港为地区性重要港口,逐步形成沿海港口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分层次发展格局。沿海三港功能定位也各有侧重。据防城港港务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防城港将以大宗散货运输为主,比如矿石、化肥以及煤炭等等,此外防城港也将加快发展集装箱运输,逐步成为具有运输组织、装卸储运、中转换装、临港工业等多功能的现代化综合性港口。
钦州市港口集团相关负责人则指出,钦州港依托临港工业开发,特别是近期一系列大型化工项目的落户,将促使钦州港形成以能源、原材料等大宗物资运输为主的规模化、集约化港区;远期发展成以服务临港工业为主,兼顾为港口腹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服务的多功能现代化港口。
北海作为中国著名的旅游度假区,按照规划,北海港的石步岭港区将以商贸和旅游服务为主,重点发展现代物流和旅游业,形成以商贸旅游和清洁型物资运输为主的综合性港口;而最新建设的铁山港区将以服务临港工业为主,兼顾大宗散货中转运输及物流、保税、加工等。
1.2广西三大沿海港口的发展情况
伴随南昆铁路的建成和西南公路出海通道的全线贯通,广西防城港、钦州和北海3个港口在西南物流业中的“龙头”地位日益突出。防城港是三大港口中最有竞争实力的港口,现有泊位35个,其中生产性泊位31个,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21个,泊位最大靠泊能力为20万吨,年实际吞吐能力超过4000万吨。2007年完成货物吞吐量3032万吨,同比增长20.99%。钦州港位居第二,2007年该港吞吐能力超过1000万吨,其中归属于钦州市港口集团的四个万吨级码头吞吐量超过500万吨。而北海港实力较弱,两个主要港区(石步岭港区、海角港区),共拥有生产性码头泊位9个,其中,万吨级泊位2个,2万吨级泊位1个,3.5万吨级泊位1个,年实际吞吐能力215万吨。2007年,北海港货物吞吐量突破历史纪录,超过500万吨。
1.3北部湾港口整合现状
为了整合北部湾北海港、钦州港、防城港,带动贸易、物流、金融、旅游、临海工业等产业的发展,2007年2月14日成立了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
2008年3月19日,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下简称“港务集团”)明确了北部湾三大港口的定位。在进入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后,现在所有的港口货物都由北部湾港务集团来统一调配,价格也是由北部湾港务集团来统一定价,在此情况下,北海港虽然独立于北部湾港务集团,但也受到整体影响,之前三大港口之间的恶性竞争得到了比较大的改善。
有关数据显示,防城港2007年全年实现营运收入9.68亿元,同比增长36.98%;实现利润1.35亿元,同比增长26.17%。营运收入和利润增幅首次大于吞吐量增幅,说明北部湾港务集团公司成立后,对港口进行整合,消除了恶性竞争,带来了明显效果。据钦州市港口集团公司表示,2007年的装卸费也有了比较大的提高,该年的运营收入和利润水平都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2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整合对广西贸易结构的影响
2.1北部湾经济区港口整合将优化广西工业制成品行业结构
港口吞吐量规模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域经济、特别是其外向型经济发展规模的大小。广西虽地处沿海,但各港口辐射扇面地区经济发展都不甚发达,外向型经济尤其为甚。广西沿海港口腹地属于工业欠发达地区,工业发展缺乏活力,尤其缺乏新兴产业发展,因此集装箱等附加值高、物流贸易产业链长的高附加值货源所占比重微乎其微。然而北部湾经济区的这三大港口一旦整合成功,将彻底改变这种状况,由于整合后大大降低了其运输的成本,给物流提供了方便之路,港口吞吐量的巨大提升,势必引起港口吞吐货物的多元化,从而带动整个广西的产业升级。广西的工业制成品,如机电产品及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将迅速增长。工业等制造业的较快发展将推动了制成品出口的快速增长,同时,也拉动了对矿物燃料等原料性产品的进口。技术的提高使得工业制成品中机电类、化工类产品的出口将增长明显。
2.2北部湾港口整合将改进广西与东盟贸易各国的关系
广西北海港、钦州港、防城港距离较近,容易形成整体合力。由于三个港口优越的地理位置,港口整合之后,原来广西和东盟交流将越来越频繁,与其合作的广度和深度都会不断增加,我区与东盟贸易将迅速加大。而且民间、文化交流日益增多,广西高等院校留学生人数也在增加,这为少数语种国家交流打下了基础,也为与东盟贸易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2.3北部湾经济区港口整合将扩大广西加工贸易的发展
国家交通部已将广西沿海港口确定为全国25个主枢纽港之一,计划将吞吐量到2010年将达到1亿吨。通过北部湾港口的整合,其出口通道更加便捷,来料、来件等两头在外形式的加工贸易往来更加方便,加上各种优惠政策和各工业区的优势,广西加工贸易也会飞速发展壮大起来,就完全可以与东部企业优势互补、互利共赢。3优化广西贸易结构的建议与对策
3.1调整出口商品结构,促进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全面提升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深度、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高资源、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质量、档次和国际竞争力。着力扶持有竞争力的出口产品,进一步扩大传统大宗出口商品的出口规模。其中,氧化锌、松香、重晶石、滑石、锡、锑、锌等是广西优势资源产品,要通过开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深加工产品来提高其出口地位。
3.2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
目前广西的主要出口地区集中在东盟、欧盟、中国香港特区、日本,以及美国。其中东盟占了近一半的份额,而在对东盟的出口中又是主要以越南为主,过于集中的出口地区结构会使得出口风险增大。短时期内对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出口数量增加也极易引发进口国的限制和制裁,另外省一家企业在某个出口市场上的成功也极易引来其他企业的竞争效仿,往往会带来价格战,形成增量不增效的局面。不仅如此,一旦主要进口国对广西产品进行进口限制,或者经济状况逆转,则会使广西失去整个的出口市场。
3.3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加强广西加工贸易的发展
做好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工作,当务之急就是要迅速行动起来,抓紧研究制定我区贯彻落实国家加工贸易新政策、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具体行动方案。要立足广西现有优势,找准与加工贸易产业发达地区的对接点,做好产业承接规划,加快产业配套能力建设,优化政策服务环境,建设好承接产业转移的平台和通道,力争把广西打造成为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最佳承接地,推动加工贸易实现跨越式发展。
3.4鼓励外贸企业、生产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科研机构、生产型企业同外贸企业组织联营公司,三方实现有效的分工与合作。科研机构研发出的科技成果或专业技术可以为生产企业的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服务于生产企业;科研机构对外贸从业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指导外贸经营活动;生产企业获得了先进的技术,提高生产效率,改进产品质量,提升产品等级,促进产品出口的发展;而外贸企业将优质产品成功推销至国际市场,反过来又会促进生产企业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有效促使“研、产、销”良性循环,提升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以优化我区出口贸易结构。
参考文献
[1]陈全,邹琴.广西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8.[2]纪明,岑树田.广西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创新产业结构发展模式[J].经济研究,2007.[3]李立民.试论广西出口贸易的结构调整[J].改革与战略,2001.[4]杨延华,周立荣.抱团发展做强做大广西北部沿海港口[J].港口纵横,2007.
第四篇:邹平教育模式与延安教育模式比较研究
邹平教育模式与延安教育模式比较研究
【摘要】:20世纪上半期是近代中国社会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错综复杂、纵横交织的时期。为解决上述矛盾,来自不同阶层、不同派别的团体或个人从各自的角度进行了救国救民的艰苦探索。邹平教育模式与延安教育模式分别是以梁漱溟和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士人与农民革命家阶层的不同救国道路与教育实践。本文对二者的比较,是一种异质性比较,二者虽然皆从乡村入手,但路向不同。前者的路向为文化革命,而后者则是政治革命。前者注重对农民进行伦理道德教育,而后者则着重于政治思想教育。但是由于二者都面临贫困落后的近代中国农村社会,即面临相同的社会背景,因而二者异中有同,它们皆有强烈的本土性即中国色彩。二者之成败得失皆对后来的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重要的启迪作用。本文正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章分析了两种教育模式产生的社会背景,指出近代中国随着西方列强侵略所导致的民族危机的加剧,中国二元社会结构形成,农村、农民问题凸现并日趋严重,因而救济农村、同情农民的呼声愈来愈强烈。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主要形成了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的两条路线:乡村建设路线和乡村革命路线。第二章从解释学的视角来分析延安与邹平两种不同教育模式的核心人物——毛泽东和梁漱溟的出身、性格、知识背景、社会角色与哲学观等不同的“前见”,进而认为二者之不同的“前见”决定了他们对中国社会历史与现状的不同认识,与解决中国问题的不同模式。第三章分析论述在此两种模式背后支撑的文化
理论因素。延安教育模式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掌握了中国农民的生存伦理的前提下,在实用理性或实践理性的基础上把从苏俄传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形成的。而梁漱溟所创建的邹平教育模式则是以“意欲”为起点,把传统儒学的“内圣外王”思想和柏格森的生命哲学结合起来的产物,亦即生命化儒学是邹平教育模式的理论支撑。第四章探讨了两种不同教育模式在不同教育文化路向的选择与建构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主要差异:即以政统教与以教统政,政治思想教育与人生行谊教育,“政治动员”与“商量办事”,知识分子为“主”还是“宾”的不同。第五章则总结了同处于中国华北贫困落后地区的两种教育模式的相似或相同之处,二者皆极为重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皆把它作为当地教育的理论指导,具体表现为办学形式的多样性、教育内容的实用性、教学方式的平民化和灵活性以及以社会教育为重等方面。【关键词】:延安教育模式邹平教育模式乡村建设农民革命生命化儒学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G40-09 【目录】:内容摘要5-12导论12-20
一、两种教育模式之概念界定12-1
4二、两种教育模式之可比性14-1
5三、前人研究成果15-16
四、论文的基本框架和研究方法16-20(一)论文的基本框架16-17(二)论文的研究方法17-20第一章中国近代社会的背景、问题与出路20-36
一、近代中国二元社会结构下农村、农民问题的凸现20-27(一)近代中国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形成20-21(二)近代中国农村、农民问题的日益严重21-27
二、乡村危机与乡村建设和乡村革命27-36(一)从乡村教育到乡村建设28-33(二)从城市革命到农村革命33-36第二章走向解决中国问题的不同探索36-76
一、不同的“前见”与不同的视角36-63(一)出身与性格37-45(二)知识背景45-52(三)社会角色52-55(四)斗争哲学与“孔颜乐处”55-6
3二、中国社会问题——不同的看法与不同的解决模式63-76(一)中国社会问题的“一般性”与“特殊性”63-66(二)近代中国社会问题所在66-69(三)解决问题的不同模式69-76第三章教育模式与文化路向的建构(一)76-106
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延安教育模式76-85(一)实用理性、乌托邦理想与马克思主义之传入76-78(二)中国农民的生存伦理与农民革命78-79(三)苏式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探索与延安教育模式79-8
5二、生命化儒学与邹平教育模式85-106(一)“意欲”与文化路向85-89(二)生命化儒学:孔子人生态度的现代诊释89-95(三)邹平教育模式:生命化儒学的大众化实践95-106第四章教育模式与文化路向的建构(二)106-148
一、延安、邹平的社会生态106-111(一)陕甘宁边区——闭塞、贫困、**的经济荒地与文化荒地106-109(二)“颇合一般性”的邹平109-11
1二、“以政统教”与“以教统政”111-122(一)“教育为抗战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大家齐心向上学好求进步”112-116(二)教育政治化与社会学校化116-12
2三、政治思想教育与人生行谊教育122-129(一)延安:政治思想教育122-125(二)邹平:人生行谊教育125-129
四、“政治动员”与“商量
办事”129-138(一)共性:组织民众129-130(二)毛泽东与延安之“政治动员”130-133(三)梁漱溟与邹平之“商量办事”133-138
五、知识分子——“主”,还是“宾”?138-148(一)共识:知识分子与民众相结合138-139(二)吸收、利用与教育改造139-142(三)“耳目”、“喉舌”与“头脑”142-148第五章异中之同:两种教育模式的相似之处148-17
2一、生活教育理论之异地开花148-153(一)延安:提倡、研究与施行148-150(二)邹平:生活教育理论与乡村建设理论的融合150-1
53二、办学形式的多样性153-158(一)延安:“民办公助”153-155(二)邹平:较强的公办与“公助”色彩155-158
三、教学内容的实用性158-16
4四、教学方式的平民化与灵活性164-169(一)延安:“与学生打成一片”与“民教民”、小先生制164-167(二)理论指导、榜样示范与共学团、导友制167-169
五、以社会教育为重169-172结语172-182主要参考文献182-190后记190-191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第五篇:互动式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之比较研究
互动式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之比较研究
2013年8月,我们课题组成立。经过分工,我在杨庄镇一中主持进行美术欣赏课“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实践工作。我以课题为中心,加强教育实践、总结等各方面的工作,探索美术欣赏课互动式学习的教学方法、策略和模式,推动课题的深入开展。
“互动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互动式教学模式”是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采用互相提高,共同学习的方法来进行学习。实践以来,我越来越体会到了其中的好处,也更习惯于在先进的理论指导下,努力为学生学习创造更好的竞争气氛,更广泛的学习空间,更自主的创造氛围。
“互动式教学模式”主要步骤是: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2、分析范品,了解方法,引导感受作品的艺术之美;
3、自主探究,质疑解疑;
4、师生互动,自主表现;
5、拓展思维,鼓励创新。
实践以来,我惊喜地发现在这种模式指导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我结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浅显的谈谈自己对“互动式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之比较的研究。
一、“互动式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互动式教学模式”课堂是一种适应新课程的教学模式,它主要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在课堂上,教师既是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指导者,又是点拨者、激发者、欣赏者、调控者、评价者。教师更用心地去做导演,让每个学生演好自己的角色:更用心地设计好课堂,让整个环境都能为教学服务。
传统模式的课堂,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课堂被教师主宰,问题由教师提出;只要有学生回答了,就转入下一个教学环节。我们曾经围绕课堂问题进行调研,结果显示,大约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四十的优秀生厌烦教师的说教,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的学生因基础差而听不懂或似懂非懂。“大一统”教学难以顾及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起点,更难以解决属于每个学生自己的问题,也就造成了将近三分之二的学生处于消极应付的状态。而“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就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现状。
二、“互动式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中学美术对学生的升学、谋职的影响微乎其微,学生缺乏学习美术活动的外在诱因,只有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兴趣,使学生在内心对美术学习抱有极大兴趣,才能使美术学习卓见成效。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来激发动机、鼓励尝试自主学习。
实践证明,学生学习兴趣愈浓,审美教育的效果愈好。教师可以对学生自学中的进步进行表扬,对美术学习成功作努力和能力方面的归因反馈来激发学习动机。例如,教师可以这样表达:“老师发现,同学们都有很强的美术自学能力。通过努力自学,许多学生掌握了老师本来要讲的一些内容。即使是过去美术成效较差的学生,这节课通过自学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希望学生们继续保持这种好习惯。”当然,教师除了言语上的激励外,还要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所选择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才能激发学生情趣。教师可以以各种形象的教学手段,如录像、范画等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可以通过让学生做活动或游戏来激活学习热情,调动主动性和积极性。
自学之前,教师可以告诉学生阅读美术课本时重点看什么,感兴趣的是哪部分,需要解决什么问题,然后把重点内容和疑难问题用符号在书上标出,或用笔记的方式记下来,带着问题听老师讲解。这样,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美术自学方法,初步形成自学习惯后,有些内容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了。老师在学生美术自学教材过程中,所需要做的就是及时给予指导,对学生的积极表现给予强化,对那些应付学习的学生加以督促。
传统模式的美术课偏重于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普遍存在着单纯重视美术技法传授的现象,忽视美术文化,忽视学生对美术学习过程的感受,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美术教育注重开发学生主体性、创造性,促进情感发展、审美发展的本质,助长了学生学习的依赖性,泯灭了学生的创造性,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挫伤了学生美术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三、“互动式教学模式”营造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
多媒体技术兴起于80年代末期,是近年来计算机领域中最热门的技术之一。它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通信等多项技术于一体,采用计算机的数字记录和传输传送方式,对各种媒体进行处理,具有广泛的用途。
教师在实施教学之时,若能很好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及美术的“愉悦性”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情绪,那么他们的创作灵感将很容易被激发。学生在实际情境或通过多媒体创设的情境下进行学习,利用生动、直观的情境有效地激发联想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与好奇心。这样一来有助于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
传统教学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少自我意识,多依附性。学生被束缚在教学中应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他们的思维和情绪在期间纵横千里,乐此不疲。
我以七年级上册《在美术世界里遨游》为例做一下说明:讲到欣赏罗中立的作品《父亲》时,我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背景音乐,创设了一种轻松的学习情景,同时为学生展示与《父亲》相配套的画面,创设了一种真实情境,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效果。其次,教师在课件中切换成《父亲》并提问第一环节中的问题如何解答。学生感受情景,进行思考;大部分同学都给这幅画取了画名(多数都取名为《老农》,但不知是否确切,很想知道原画的名称。这时,教师并不直接把答案告诉他们,而是让他们进一步欣赏,认真感受作品内涵,积极探索对作品的印象和直觉。教师引导画面并作适当解析,古铜色的老脸,艰辛岁月耕耘出的那一道道车辙似的皱纹,犁耙似的手曾创造了多少大米白面,那缺了牙的嘴又扒进过多少粗粮糠菜,他身后是经过劳动换来的一片金色的丰收景象,他的手中端着的却是一个破旧的茶碗。画家以深沉的感情,用巨幅画的形式,借超写实主义的手法,刻画了一位勤劳、朴实、善良、贫穷的老农形象。
由学生在个人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开展小组讨论、协商,教师帮助学生共同完成以上问题,并加以整理,然后教师启发性地回答解决学生的问题。这样使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得信息。锻炼了学生在大集体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获得灵感的机会,同时教师的激励性评价保护了学生的创造热情。课堂气氛异常高涨,激活了学生思维的火花。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创造性个性受到压抑和扼制。因此,我们提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训练学生质疑、猜想的能力。让学生沿着提出问题的思路去寻找、去探索,得出各问题的结论。
四、“互动式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
创造性思维活动是一种心智活动的过程,是一种内显的行为,不易检测,而创造性思维是以创新意识为前提的。通过实践中和实践后的调查,观察发现,学生对提出问题的频率,深度和广度都有明显的提升,对问题探究的欲望更加的明显。学生面对一幅幅陌生的作品,从以前被问到感受如何时经常表现出哑然无语到现在能有条理地讲述自己的视觉感受,并大胆说出自己对一些作品的评价与判断,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培养学生的美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美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我们认为“活动延伸,外化创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这样可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宽度与深度,提高学生大综合素质,更好的运用美的规律创造美。“活动延伸,外化创新”可采取多种方式,或由学生做或教师做或师生共同做,或由学生写成小论文的形式、调查报告等来完成。
在这种格局中,小组成员有着共同的期望和目标定向,极大地消除了对于竞争失败的恐惧,增强了“利益共同体”的集体荣誉感,促使小组成员相互团结,发挥团队精神,从而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乐于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为他们主体性的培养与发展提供了无穷的动力。
传统的美术课程忽视美术文化教育意识,忽视学生对美术学习过程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美术教育注重开发学生主体性,创造性,促进情感发展,审美发展的本质,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总之,新一轮美术课程改革中,应该如何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和调动学生美术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的美术学习方式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己成为目前美术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