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键领导人才发展与培训模式研究(《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3年第3期)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关键领导人才发展与培训模式研究(《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3年第3期)
作者:林娟 于斌 王振源
来源:《中国电力教育》2013年第36期
公司高层领导全力支持及高度参与是成功保障因素。在关键人才培训方面,特别是文化传承的课程,都是邀请公司高层领导进行授课,不仅公司领导高度参与,而且以身教言教方式让企业文化得以传承。课程阶段也邀请担任导师并在课程过程中对学员进行方向指导,最后担任验收阶段评委,为学习成效进行把关工作。
关键人才发展模式必须同步考虑企业规模与企业文化。由于个案公司是一家具有30年跨国经验的中大型企业的专业服务公司,公司内部早就采用策略地图、平衡计分卡(BSC)及KPI等,作为公司策略规划与执行工具,在管理思维和管理精细度相较于其他公司皆有一定的水平。在培训过程中相关内部教案设计及讲师群安排或者资源调度只有前提沟通到位,最终确保培训效果。
关键领导人才培训可以采用拆分模块及分阶段进行。企业规模不同所拥有的资源也不尽相同,个案公司因要解决人才培训系统性不足及结构化不强的问题,因此在整体关键领导人才培训规划比较全面,同时也结合公司现有资源进行全面整合。但对于其他公司来说则不一定拥有相同的资源,但因整个关键领导人才培训方案设计上即采用模块化方式进行设计,以方便其他公司在应用时可以自行依照公司目前现状及资源多寡进行模块化拆分,各阶段执行也可以自由运用及搭配。
培训效果评估必须达到学习四个层次。在培训中最困难的就是培训效果评估,通常企业都可以能够完成在课前需求分析及培训满意度调查,基本上都已经轻易做到学习评估的反应及学习的两个层次,但学习第三层次行为改变及第四层次绩效改变的评估则通常比较困难。
完善的留才配套机制能突显培训整体效益。通过完整的关键人才发展及培训机制的确可以加快关键领导人才培养速度及质量。在进行关键领导人才发展及培训时,也必须同步考虑相关留才配套方案,在薪酬方面也必须提供比竞争对手更有竞争力长期激励方案,以留住关键领导人才。
第二篇:关键人才的培养与开发
测试成绩:80.0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单选题
1.企业的培训体系包括三个部分,其中不包括: √ A
制度体系 B
监管体系 C
内容体系 D
方法体系 正确答案: B
2.企业管理者要舍得为培训投入资源,其原因不包括:A
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B
培训可以在关键时刻为企业雪中送炭 C
培训是企业发展战略的一部分
D
不断投入资源,才能让培训体系长期稳定地运作正确答案: B
3.关于培训的需求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要明确为什么培训 B
要明确培训什么内容 C
要明确培训哪些员工 D
要明确在哪里培训 正确答案: D
4.关于反应层面的培训效果评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在培训刚结束的时候进行
×
√ B
方式有问卷、面谈等
C
调查受训者对培训的满意度和建议 D
考察受训者对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 正确答案: D
5.关于行为层面的培训效果评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培训结束时的下一个考核周期进行 B
考察受训者是否将培训所学应用于工作 C
考察受训者的行为有何改进 D
评估方式是绩效考核 正确答案: D
6.企业培训开发体系的顺利运行需要有三个层面的保障,其中不包括: √ A
行为层面 B
制度层面 C
资源层面 D
运营层面 正确答案: A 判断题
7.高级的培训课程可以一次性帮助企业解决很多问题。此种说法: √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错误
8.企业花钱让员工参加培训,是企业提供给员工的福利。此种说法: √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错误
9.企业培训课程的两大体系分别是技能培训和职业化培训。此种说法: √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正确
10.企业培训开发系统管理的第二个阶段是培训的实施与过程控制。此种说法: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正确
√
第三篇:关键人才的培养与开发
学习导航
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
● 了解企业培训开发体系的构成;
● 正确看待企业培训与员工职业发展的关系; ● 理解人才培训对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性; ● 掌握企业培训开发系统的建立与管理。
关键人才的培养与开发
人的素质是不同的,每个人的素质决定了他在哪些能力方面具有倾向性。为了更好地发挥人才的能力,企业既要培养人才,对人才已经表现出来的能力进行管理,也要开发人力资源,让隐藏的能力浮出水面。这就是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一、建立企业培训体系
企业的培训体系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制度体系、内容体系和方法体系。1.制度体系
企业首先要建立一套制度体系,目的是“让学习的人得到好报”。在现实工作中,很多员工在接受了企业的培训以后选择跳槽,给企业造成了损失。从本质上来讲,员工学习是为了自己,但是如果接受了培训,能力提高了,业绩也随之有了提升,却没有得到相应的职位晋升和工资上涨,自然会选择跳槽。由此可见,出现这样的人才流失,问题在于企业的制度不够完善。
要想完善制度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提供经济补助
如果企业占用周末组织培训,则要为员工提供补助,补助标准与正常工作日一致。这样员工虽然为培训付出了休息时间,但也得到了一定的经济补偿。
与员工签订协议
如果企业计划送员工去清华、北大等学府攻读MBA、EMBA,便可与员工签订一份协议。在协议中,企业承诺为员工支付学费,员工也要承诺会为企业服务一定的年限。
【案例】
跳槽的飞行员
几年前,东方航空的一名飞行员想跳槽,没有获得东航的批准。这名飞行员跳槽的意愿非常坚定,最后决定失职跳槽。
事情发生之后,东方航空公司起诉了这名飞行员,要求他赔偿公司120万。经过审判,中级人民法院判决该飞行员赔偿东航90万,其中有70万是用于赔偿培训费,因为航空公司培训一个飞行员至少要花费70万人民币。根据双方签订的协议,这名飞行员必须在这家航空公司服务3年,但他辞职时尚未到达服务年限。
由此可见,协议是企业和员工之间的一个双向承诺,为企业和员工都提供了制度保证。应聘者不相信企业的承诺是企业难以招到优秀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因。企业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自然难以取得员工的信任。如果企业能有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用制度保证认真参加培训的员工都能得到晋升、加工资等回报,而不认真对待培训、或者培训之后离开公司的员工要对企业做出赔偿。有了制度的约束,企业就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机制。
2.内容体系 企业管理者要对各层级人员的培训内容进行分类。基层员工和高管学习的课程要有所区别,技术、人力资源、财务等不同部门的员工学习的课程也要不同。因为每个人的立场不同、利益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需求也就不同。
比如,同样是讲职业化的课程,面向员工时,讲师就要讲遵守规章制度和职业道德、保持积极的心态、服从和执行等;面向老板时,讲师就要讲要像个企业家、建立标准化的人力资源管理队伍、实现制度化管理和人本管理。由此可见,员工的职业化与老板的职业化是完全不同的,没有哪个课程可以既满足老板的需求,又满足员工的需求。
现在很多企业老板经常到外面听课,听的课越多,越感觉员工跟不上企业的发展。要知道,企业的竞争力是员工集体的学习能力,而不是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因此,企业各层级员工都应该接受培训,当然学习的内容要有所区别。
要点提示
企业培训体系的构成: ① 制度体系: ② 内容体系; ③ 方法体系。
3.方法体系
学习方法要多样化,让员工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因此,企业可以使用E-Learning,请外面的老师到企业内部来授课等。但是,市场上的培训有一定的弊端:一方面,每个老师的观念并不一样,有时候甚至还会有些冲突;另一方面,特别专业的课程超出了普通老师的能力。因此,有条件的企业要建立自己的大学,华为、TCL、中兴、海尔等优秀企业都有自己的大学或管理学院,这是企业复制人才的地方。普通企业可能一时无法建立自己的大学,但至少要保证每一个经理人都能成为一个会讲课的老师。
企业内培队伍建设起来之后,也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只有不断投入资金,才能让体系长期、稳定地运作下去。让人力资源系统形成一定的免疫力。有些企业的培训存在“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问题,等到出现问题时再解决问题就已经晚了。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再高级的课程也难以做到雪中送炭。
第二,一些企业对培训的期待比较高,希望通过一次课程解决很多问题,这是不可能的。第三,企业管理者对关键人才的培养要做到三点:一是要有培养的环境,即建立企业自己的大学,打造学习型的组织;二是要有可以复制的榜样;三是要进行标准化的复制。
二、职业发展与培训开发 1.培训课程的两大体系
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主要是为了解决两大问题,一是提升员工的能力,二是提升员工的职业化水平。这两个方面正是员工做好工作所需要具备的技能维度和态度维度,也决定了培训课程的两大体系。
技能培训
企业的技能培训就是要提升员工的技能维度。技能培训要首先对员工的现有能力进行评价,了解员工的现有能力与企业要求的素质差距,经过素质测评等环节之后,通过技能培训开发员工的潜能。
职业化培训
员工要做好工作,还必须具有规范化的职业行为。每个员工都有职业化的思维意识,才会严格按照企业的标准执行。塑造员工职业化,就要让员工对企业文化产生忠诚度的认知。
企业要分别针对技能维度和态度维度建立课程体系、配置讲师队伍和教材体系。技能培训课程体系要以开发员工的潜能、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为目的;职业化培训课程体系要以规范员工的职业行为、提高企业文化认同度为目的。
2.两大体系的开发要点
技能培训要与员工的职业发展相结合
企业的培训和开发要与员工个人的成长结合起来。科学的培训体系应该实现双赢的效果,让企业和员工都能获利。
【案例】
人力资源专员的成长
在人力资源部门中,员工刚入职时一般要从人力资源专员做起,只负责一项具体的工作,比如招聘、薪酬、绩效等。如果要成为人力资源主管,就应该掌握三门技能,比如不能只懂招聘,要同时掌握薪酬与绩效。要成为人力资源经理,就要掌握人力资源的全部技能,如人力资源规划、组织架构、工作分析、素质模型、绩效考核、薪酬设计、员工关系等。要进一步成为人力资源总监,不仅要全面掌握技能,还要有具备管理能力,比如说领导力、战略思维能力等,另外还要掌握一些跨部门的学科。
由此可见,技能培训要和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紧密联系起来,否则无法培养出核心的人才、关键的人才。
职业化培训要避免完美心态
在职业化培训中,企业要对员工进行企业发展历史的培训、企业规章制度的培训、企业文化的培训等。经过培训,认同企业文化的员工逐步留了下来,不认同的员工自然会慢慢离开。但是,留下的员工也不一定全部认同企业文化,这就要求企业职业化培训避免完美心态。
与此类似,企业中不可能每个员工都是核心人才。一个正常的社会应该是橄榄型的,两头小、中间大,基层和高层人数少,中间部分人数最多。关键人才大多位于中间,一定是少数而不是大多数。因此,想要每个员工都拥有核心专长和技能,都认同企业文化,这是不可能的。管理者不要有追求完美的心理。
三、培训开发体系与企业战略
图1 培训开发体系
如图1所示,企业培训开发体系有两个核心:一是企业的战略需求,二是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的要求。需要依靠三个层面的保证,即制度层、资源层和运营层。注意四个要点,即培训的需求分析、培训计划的制定、培训的组织和实施、培训效果的评估。
1.符合企业战略要求
企业培训是为支撑企业的战略服务的。一个很明显的表现就是一个企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到另一个企业不一定能发挥很大的作用,原因就在于不同企业的企业文化不同,培训的技能也就不同。
例如,同样都是销售人员,如果安利的员工销售不了保险,保险公司的员工也销售不了安利产品。因为两个公司在销售渠道、销售方法、工作流程、运营方式、企业文化、企业制度等方面都有很大区别。因此,企业的培训开发体系一定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要求、发展战略、行业特征培养自己的人才。
2.满足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 如果企业的培训体系不能让员工跟企业共同成长,不能满足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就会导致人才流失,使企业在人才培训方面的投入得不到产出。
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改变对培训的认知,培训不是简单的福利,而是企业战略的一部分。有些老板认为,企业只为优秀的员工提供培训,其他员工没有资格,但这也不是福利,只是一种激励而已。企业管理者只有真正改变对培训的认知,才能舍得为培训投入资源。
另外,有些企业习惯于将培训安排在周末,员工难免会不满。既然培训是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服务,是工作的一部分,就应当在工作时间进行。如果需要员工在周末参加培训,就要计算为加班时间,为员工提供加班补贴。只有在制度层面落实了这一点,保证员工的权益,才能实现双赢。
四、培训开发系统建立与管理 企业培训开发系统的建立与管理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培训的需求分析与计划制订,二是培训实施与过程控制,三是培训评估与反馈。
1.培训的需求分析与计划制订
培训的需求分析
企业管理者要明确开展培训的原因、培训的内容、需要接受培训的员工。
培训的原因。很多企业之所以要开展培训,是因为企业出现了问题,但是管理者不能只看到表面的问题,要明确培训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例如员工离职,表面原因可能是员工职业化态度不好,但根本原因很可能在于企业环境、企业文化或领导的管理方式。
培训的内容。经常有企业邀请讲师来企业授课,但是要求的授课内容却不是企业真正需要的。
【案例】
什么是企业真正需要的?
一次,娄老师应邀去为云南一家民营企业讲授“非人力资源经理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课程。在授课中,娄老师依次为学员讲解了人力资源管理的体系构成、两个维度、企业文化以及企业的选人、用人、留人。
授课结束之后,这家企业的总经理说:“娄老师,你不要给我们讲这些虚的东西,给我们讲点实的,就讲讲怎么选人、育人、培训人、留人。”娄老师想了想,回答说:“这个我可以讲,但是你们学了以后还是没有用。因为你们企业还没有优秀的企业文化,没有好的用人制度,很难选到优秀的人才。”
总经理认为娄老师说的是老板应该考虑的事情。娄老师告诉他,这些的确是领导应该考虑的事情,但是经理人员也必须了解。经理是企业文化的体验者和执行者,如果经理不了解这些,是无法做好人才的“选育用留”的。没有优秀的企业文化,人才不会来,没有科学的企业制度,人才也留不住。
因此,这家企业真正的需求不是简单地学习一些人力资源的技能,而是要先建立一套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
需要接受培训的员工。解决了“为什么培训”和“培训什么”的问题以后,还要明确“培训谁”的问题。
培训的计划制定
企业要明确人才培养要达到的目标,制定一个培训的系统计划。需要注意的是,企业的培训计划不能急功近利,人才的成长是很缓慢的,不可能通过一次课程很快地解决很多问题。
学习有四个阶段。以开车为例,人们学习开车的第一个阶段是无意识的不会,即不会开,也不知道怎么开;第二个阶段是有意识的不会,即知道了怎么开,但是还不会开;第三个阶段是有意识的会,即已经会开了,但还开不好;第四个阶段是无意识的会,即已经养成了开车的习惯。
由此可见,真正的改变是养成一个新的习惯,只有经历了前三个阶段,才能养成习惯。员工的改变也是如此。作为企业管理者,一定要对培训效果有耐心。
2.培训的实施与过程控制 制定了培训计划之后,就要做好培训的准备,确定培训的时间、地点,邀请培训的老师,然后开始实施培训并注意对过程进行控制。这也是管理企业培训开发系统的第二个阶段。
3.培训评估与反馈 管理企业培训开发系统的第三个阶段,是根据培训标准衡量和比较培训效果,并进行结果反馈。
五、培训效果评估
人力资源具有能动性、复杂性和社会性,无论是技能维度还是态度维度,都很难进行标准化,因此对培训效果的评估往往是非常困难的。企业管理者对培训效果的评估可以从以下四个层面来进行:
1.反应层面 在反应层面,评估内容主要是受训者对培训的满意度及建议,评估方式有问卷、面谈等,评估时间是培训结束之后。反应层面是最低级、最基层的层面。
2.知识层面 在知识层面,评估内容主要是受训者的知识、技能、态度、习惯等提高与改善的程度,评估方式有考试、现场演示、讨论、角色扮演等,评估时间是培训结束时、培训结束半个月之后。
开发员工的素质是培训最主要的目的,而素质不仅是知识技能和意愿态度的结合,还包括很多其他方面,是非常综合的。因此,一个人即使在学校里学了很多知识和技能,但如果思维方式或人际关系有问题,他的知识和技能依然发挥不出来。
3.行为层面 在行为层面,评估内容主要是受训者是否将培训内容应用于工作、受训者的行为有何改进,评估方式是绩效考核,评估时间是培训结束时的下一个考核周期。
4.结果层面 在结果层面,评估内容是培训为企业增加了多少经济效益,评估方式有质量、数量、利润、投资回报率等指标,评估时间是半年或一年后,视数据采集周期而定。
第四篇:人力资源培训整合模式研究
一、人力资源培训整合分析
当今企业要赢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就必须注重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使其实现知识差异化、技能多样化、能力综合化,增强其整体凝聚力和协同意识,使企业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统一体。而要实现员工综合素质的提高,人力资源培训无疑是针对性强、递进关系明确、可控性好、成效快的一个途径。企业员工在特定时期内可能存
在多方面的培训需求,对人力资源培训者而言,应安排哪些培训、先安排哪类培训往往是需煞费苦心的事。若将各类培训有机整合,使各类培训并驾齐驱,则既能提高培训效率,减少培训投入的时间、精力与费用,又能增加管理效益,有效地对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从而实现员工目标与组织目标的有机吻合。那么该如何进行人力资源培训的有机整合呢
为了研究人力资源培训的整合模式,我们需先了解各类培训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实施模式。
一人力资源各项培训之间的相互关系
根据企业培训目标的不同,可对培训进行多种分类。傅浙铭在《培训经典》一书中,将培训分为.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和态度培训三类。张志鸿、李俊庆等在《现代培训实务》里将培训分为程序培训、机械工艺培训、专门技能培训、基本技能培训、一般技能培训、主管技能培训、管理开发培训、行政发展培训、员工充实培训等九类。本文在对培训目标重新定位的基础上,将人力资源培训分为.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心智培训和行为培训四大类。
知识培训主要是以知识为基础资源和对象的培训模式,帮助员工获取更多的知识。它能使企业更多的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并使员工个体的人力资本转化为企业的组织资本,最终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人们的行为方式需要通过知识培训来矫正,其动机和理念需要通过它来强化。技能培训主要着眼于进一步提高和增强员工现有的技能水平,强化和拓展员工的各项能力。心智培训主要是对员工心态、思维模式、理念、动机等素质的培训与开发,一个人有什么样的理念、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因此要善于从人的内心世界挖掘“金山’和“宝藏”。而作为挖掘这种内心宝藏的心智培训,无疑越来越突显出其独特的重要作用。通过心智培训,提高员工个体的认知平衡能力和素质修养,把人的内心开发成一部能独立工作的“发动机”,作为影响员工行为改进、技能提高的不竭动力源泉。而行为培训则着力于改善员工工作中的行为表现和工作绩效,从而更好地自我修炼和提升企业的整体形象。各类培训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各类培训之间的相互关系模型
为便于培训整合模式的分析,将各项培训根据其显性程度的不同分成三类,分别用⒈⒉表示,其中表示心智培训,其主要针对人们的理念、思维模式、动机、态度等比较隐性的内在秉性,表示知识、技能培训,其主要针对介于隐性和显性之间的相对模糊,但可以量化评估的层面,表示行为培训,其培训内容则有较强的外显性,相对更为形象化。三者之间的表现形式可见图所示。图各类培训显隐层次图
二人力资源培训实施模式分析、根据不同类型培训项目之间实施时间的先后以及相互作用关系,我们可以把培训实施的模式分为以下四种:
分离式多种培训分开单独进行。
先行式目口一种培训先于其他培训。
Ⅲ后行式目口一种培训后于另一种培训。
Ⅳ渗透式在一种培训中渗透着另一种培训。
鉴于这种指导思想和心智培训的独特性、重要性,根据上述对培训所作的分类,本文以心智培训作为参照物,确定三类培训之间的实施模式。
分离式
⒈⒉单独进行,互不影响,这类实施模式下各类培训项目之间各自为战,没有充分发挥相互间的促进作用,适合于企业只需进行某类单独培训。
Ⅱ心智先行式
→⒉,→→,→→,这类实施模式将心智培训放在了首要位置,但忽略了各种培训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未能充分实现有机整合。
Ⅲ心智后行式
⒉→,→→,→→.
→→;→→,这类实施模式将心智培训放在了次要地位,而且也忽略了各种培训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没有实现各类培训间的整合,因此也不属于培训的整合模式。
Ⅳ渗透式
这类实施模式中,各类培训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交叉进行,实现了培训的整合。
注上述→表示先进行培训再进行培训,旦表示培训渗透在培训中之意。
由于本文的分析以心智培训为切入点,所以⒈并行与之间的关系即⒈→,→⒈,⒈并行与之间的关系即⒈→,→⒈两种情况下的实施模式我们不予以考虑。
三人力资源培训整合模式分析
由上分析,渗透式实施模式体现了各类培训间的相互作用、相互整合过程,而其它几类实施模式都未能体现整合思想,因此人力资源培训的整合模式只有渗透式实施模式这一类。但在这类实施
第五篇:人力资源培训整合模式研究
一、人力资源培训整合分析
当今企业要赢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就必须注重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使其实现知识差异化、技能多样化、能力综合化,增强其整体凝聚力和协同意识,使企业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统一体。而要实现员工综合素质的提高,人力资源培训无疑是针对性强、递进关系明确、可控性好、成效快的一个途径。
企业员工在特定时期内可能存在多方面的培训需求,对人力资源培训者而言,应安排哪些培训、先安排哪类培训往往是需煞费苦心的事。若将各类培训有机整合,使各类培训并驾齐驱,则既能提高培训效率,减少培训投入的时间、精力与费用,又能增加管理效益,有效地对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从而实现员工目标与组织目标的有机吻合。那么该如何进行人力资源培训的有机整合呢
为了研究人力资源培训的整合模式,我们需先了解各类培训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实施模式。
一人力资源各项培训之间的相互关系
根据企业培训目标的不同,可对培训进行多种分类。傅浙铭在《培训经典》一书中,将培训分为.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和态度培训三类。张志鸿、李俊庆等在《现代培训实务》里将培训分为程序培训、机械工艺培训、专门技能培训、基本技能培训、一般技能培训、主管技能培训、管理开发培训、行政发展培训、员工充实培训等九类。本文在对培训目标重新定位的基础上,将人力资源培训分为.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心智培训和行为培训四大类。
知识培训主要是以知识为基础资源和对象的培训模式,帮助员工获取更多的知识。它能使企业更多的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并使员工个体的人力资本转化为企业的组织资本,最终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人们的行为方式需要通过知识培训来矫正,其动机和理念需要通过它来强化。技能培训主要着眼于进一步提高和增强员工现有的技能水平,强化和拓展员工的各项能力。心智培训主要是对员工心态、思维模式、理念、动机等素质的培训与开发,一个人有什么样的理念、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因此要善于从人的内心世界挖掘“金山’和“宝藏”。而作为挖掘这种内心宝藏的心智培训,无疑越来越突显出其独特的重要作用。通过心智培训,提高员工个体的认知平衡能力和素质修养,把人的内心开发成一部能独立工作的“发动机”,作为影响员工行为改进、技能提高的不竭动力源泉。而行为培训则着力于改善员工工作中的行为表现和工作绩效,从而更好地自我修炼和提升企业的整体形象。各类培训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各类培训之间的相互关系模型
为便于培训整合模式的分析,将各项培训根据其显性程度的不同分成三类,分别用⒈⒉表示,其中表示心智培训,其主要针对人们的理念、思维模式、动机、态度等比较隐性的内在秉性,表示知识、技能培训,其主要针对介于隐性和显性之间的相对模糊,但可以量化评估的层面,表示行为培训,其培训内容则有较强的外显性,相对更为形象化。三者之间的表现形式可见图所示。图各类培训显隐层次图
二人力资源培训实施模式分析、根据不同类型培训项目之间实施时间的先后以及相互作用关系,我们可以把培训实施的模式分为以下四种:
分离式多种培训分开单独进行。
先行式目口一种培训先于其他培训。
Ⅲ后行式目口一种培训后于另一种培训。
Ⅳ渗透式在一种培训中渗透着另一种培训。
鉴于这种指导思想和心智培训的独特性、重要性,根据上述对培训所作的分类,本文以心智培训作为参照物,确定三类培训之间的实施模式。
分离式
⒈⒉单独进行,互不影响,这类实施模式下各类培训项目之间各自为战,没有充分发挥相互间的促进作用,适合于企业只需进行某类单独培训。
Ⅱ心智先行式
→⒉,→→,→→,这类实施模式将心智培训放在了首要位置,但忽略了各种培训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未能充分实现有机整合。
Ⅲ心智后行式
⒉→,→→,→→.
→→;→→,这类实施模式将心智培训放在了次要地位,而且也忽略了各种培训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没有实现各类培训间的整合,因此也不属于培训的整合模式。
Ⅳ渗透式
这类实施模式中,各类培训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交叉进行,实现了培训的整合。
注上述→表示先进行培训再进行培训,旦表示培训渗透在培训中之意。
由于本文的分析以心智培训为切入点,所以⒈并行与之间的关系即⒈→,→⒈,⒈并行与之间的关系即⒈→,→⒈两种情况下的实施模式我们不予以考虑。
三人力资源培训整合模式分析
由上分析,渗透式实施模式体现了各类培训间的相互作用、相互整合过程,而其它几类实施模式都未能体现整合思想,因此人力资源培训的整合模式只有渗透式实施模式这一类。但在这类实施模式中,的意义。
.由于心智渗透式培训整合模式的课程设计及实施难度较大,这就需要挑选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的资深培训师。因此对培训师的选择以及培训课程的设计一定要谨慎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