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宁波大学统计学原理考研大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时间:2019-05-14 16:09: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年宁波大学统计学原理考研大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年宁波大学统计学原理考研大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第一篇:2018年宁波大学统计学原理考研大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2018年宁波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科目

考 试 大 纲

科目名称: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 1.名词解释 2.简答题 3.计算分析题

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

《统计学原理》是关于基于研究目的而开展的一系列数据分析的理论及方法,包括数据收集、数据的分布特征和数量特征等描述性研究、抽样以及据此而开展的统计推断的研究。

课程考试的目的在于测试考生对于《统计学原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综合运用统计方法来分析并解释经济、管理中现实问题的能力。特别要求对统计思维逻辑的真实理解,例如概率、置信区间等概念的确切理解。

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一)一些基本概念

掌握统计学的含义,理解统计学与统计数据的关系;熟悉统计学的分科;了解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具体内容为:

1、统计是什么?

2、现实中的随机性和规律性,概率和机会

3、变量和数据

4、变量之间的关系

(二)数据的收集

掌握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的内容,统计数据的分组方法;熟悉数据的计量与类型,数据的搜集方法。具体内容为:

1、数据是怎样得到的?

2、个体、总体和样本

3、收集数据时的误差

4、抽样调查和一些常用的方法

5、计算机中常用的数据形式

(三)数据的描述

掌握均值的计算方法,方差和标准差的计算;离散系数的适用场合;熟悉众数、中位数、几何平均数的特点及计算;了解极差的含义及特点,偏态、峰度的测度方法,统计表的编制

第1页,共2页

统计学原理

等,能够编制频数分布表;了解频数分布的图示方法和类型。具体内容为:

1、如何用图来表示数据?

2、如何用少量字来概括数据?

(四)机会的度量:概率和分布

掌握概率的运算,确定变量分布的基本方法;掌握抽抽样分布及中心极限定理;熟悉如何运用小概率定理对事件进行判断。内容包括:

1、得到概率的几种途径

2、概率的运算

3、变量的分布

4、抽样分布、中心极限定理

5、用小概率事件进行判断

(五)简单统计推断:总体参数的估计

掌握用估计量估计总体参数的方法,熟练运用点估计及区间估计的方法,并且可以独立运算,说明估计结构;掌握估计结构的评判标准。

1、用估计量估计总体参数

2、点估计

3、区间估计

4、关于置信区间的注意点

(六)简单统计推断:总体参数的假设检验

掌握总体均值,比例和方差的假设检验;熟悉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检验中的两类错误;了解假设检验中的其他问题。内容包括:

1、假设检验的过程和逻辑

2、对于正态总体均值的检验

3、对于比例的检验

4、非参数检验

5、从一个例子说明“接受零假设”的说法不妥

(七)变量之间的关系:回归和分类

掌握一元线性回归的基本原理,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方法,相关系数的计算;熟悉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意义及其区别,相关关系的种类等;了解相关表和相关图,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内容包括:

1、问题的提出

2、定量变量的线性相关

3、经典回归和分类

4、现代分类和回归:机器学习方法

5、频数或列联表数据

(八)随时间变化的对象:时间序列分析

掌握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和速度分析;熟悉趋势变动和季节变动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了解时间序列的概念与分类,循环变动的含义和测定方法。内容包括:

1、时间序列的组成部分

2、指数平滑

(九)指数简介

掌握指数的概念,综合指数、平均指数、平均指标指数的编制方法;熟练运用指数体系进行因素分析;了解指数的分类,几种常用的经济指数等。内容包括:

1、指数漫谈

2、价格指数

3、数量指数(生活标准指数)

4、总花费指数

5、一两个常见的经济指数

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统计学原理》,黄良文,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

其它类似教材均可,但应注意同一专业词汇,在不同教材中表达稍有区别,需理解。

第2页,共2页

第二篇:2018年宁波大学企业管理考研大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2018年宁波大学博/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科目

考 试 大 纲

科目名称:

企业管理概论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 案例分析题

1、综合案例素材

2、围绕案例素材回答问题

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

《企业管理概论》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包括现代企业理论、企业战略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市场营销学、企业信息管理、创新与创业等内容,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企业管理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第一篇 导论 第一章 企业

第一节 企业的发展

第二节 企业的法律形式 第二章 管理与管理的基本职能

第一节 管理的任务和定义

第二节 管理者

第三节 目标管理

第四节 管理职能

第五节 学习企业管理的目的

第1页,共4页

第三章 企业管理

第一节 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

第二节企业的管理者

第三节企业环境 第二篇 组织与战略 第四章 企业组织结构

第一节 企业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

第二节 组织结构设计中的基本问题

第三节 组织结构设计的权变思想

第四节 企业变革与发展 第五章 企业战略管理

第一节 企业战略与战略管理

第二节 企业战略环境分析

第三节 企业竞争战略的选择与实施

第四节 企业战略评价与控制 第六章 企业管理体系

第一节 管理体系概述

第二节 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简介

第三节 管理体系一体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第四节

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内涵与实现要求 第三篇 资源管理

第七章 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第一节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概述

第二节 企业人力资源开发

第三节 企业人力资源规划

第四节 企业人力资源评价

第五节 人力资源的组织与使用效率管理 第八章 公司理财

第一节 公司理财的有关基本概念

第二节 财务分析

第三节 投资管理

第四节 融资管理

第2页,共4页

第五节 股利分配管理 第九章 企业设施与工作环境

第一节 基础设施管理

第二节 设备管理

第三节 工作环境管理

第四节

5S管理

第十章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第一节 信息、系统与管理

第二节 信息系统基本分类与架构

第三节 信息系统的IT基础 第四篇 产品运作

第十一章 市场研究与市场营销

第一节 市场与市场研究

第二节 市场营销策略

第三节 市场促销策略 第十二章 生产运作管理

第一节 生产与生产运作

第二节 生产/服务设施选址与布置

第三节 生产运作流程分析

第四节 牛产计划组织 第十三章 质量管理

第一节 质量与质量管理概述

第二节 生产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

第三节 生产制造过程控制常用的几种工具 第十四章 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第一节 企业物流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以信息为摹础的企业物流系统

第三节 物流领域的若十新观点及发展趋势

第五节 供应链管理的一般概念

第六节 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与基本原理 第五篇 创业与创新

第十五章 创业和创立期企业管理

第3页,共4页

第一节 创业

第二节 风险投资的融资过程

第三节 创立期企业的组织体制与管理 第十六章 企业创新与创新管理

第一节 企业创新概述

第二节 企业创新的主要方面

第三节 企业创新管理

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企业管理概论》尤建新,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9月第四版

第4页,共4页

第三篇:2018年宁波大学计算机网络考研大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2018年宁波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科目

考 试 大 纲

科目名称:

计算机网络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 1.填空题 2.解释题

3.简答/计算/分析题 4.论述/设计题

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

本考试关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全貌和相关细节,重点围绕计算机网络的层次结构和主流网络协议。要求学生能系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基础知识,熟悉和领会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Internet各层协议的工作原理和功能、各种主流网络协议的原理、网络分析方法等专业知识。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第1章 概述

1.1 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 1.2 因特网概述 1.3 因特网的组成

1.4 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 1.5 计算机网络的类别 1.6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1.7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第2章 物理层 2.1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第1页,共3页

2.2 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2.3 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 2.4 信道复用技术 2.5 数字传输系统 2.6 宽带接入技术 第3章 数据链路层

3.1 使用点对点信道的数据链路层 3.2 点对点协议PPP 3.3 使用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 3.4 使用广播信道的以太网 3.5 扩展的以太网 3.6 高速以太网 第4章 网络层

4.1 网络层提供的两种服务 4.2 网际协议IP 4.3 划分子网和构造超网 4.4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 4.5 因特网的路由选择协议 4.6 IP多播

4.7 虚拟专用网VPN和网络地址转换NAT 第5章 运输层 5.1 运输层协议概述 5.2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5.3 传输控制协议TCP概述 5.4 可靠传输的工作原理 5.5 TCP报文段的首部格式 5.6 TCP可靠传输的实现 5.7 TCP的流量控制 5.8 TCP的拥塞控制 5.9 TCP的运输连接管理 第6章 应用层

第2页,共3页

6.1 域名系统DNS 6.2 文件传送协议 6.3 远程终端协议TELNET 6.4 万维网WWW 6.5 电子邮件

6.6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 6.7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以上内容为制定参考教材前6章,其余内容不列入考查范围。

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计算机网络》(第6版),谢希仁,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年6月。

第3页,共3页

第四篇:2018年宁波大学中国当代文学史考研大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2018年宁波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科目

考 试 大 纲

科目代码、名称: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值及考试时间

中国当代文学史

本试卷满分为100,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结构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当代文学史各部分内容。

(四)试卷题型结构 1.简答题

二、考查目标【中国现当代文学部分】

课程考试的目的在于测试考生对于中国当代文学思潮、流派、作家、作品等掌握情况,以及对文学文本的解读能力。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上编:50-70年代的文学

第一章 文学的转折:毛泽东的文学思想,“文学新方向”的确立

第二章 文学环境和文学规范:50-70年代的文学环境,刊物和文学社团、文学批评和批判运动,作家整体性更迭,“中心作家”的文化性格

第三章 矛盾和冲突:频繁的批判运动,左翼文学内部矛盾的继续,对规范的质疑,分歧的性质

第四章 隐失的诗人和诗派:诗歌的路径选择,诗歌的艺术困境,“九叶”诗人的命运,“七月派”诗人的遭遇

第五章 诗的几种体式:“写实”的倾向性和叙事诗潮流,青年诗人的艺术道路,政治抒情诗 第六章 小说的题材与形态:小说家的分化,题材的分类与等级,小说体裁的状况,形态的单一化趋向

第1页,共2页

第七章 农村小说:农村小说的当代形态,赵树理和山西作家,赵树理的“评价史”,柳青的《创业史》

第八章 对革命历史的叙述:革命历史小说,“史诗性”追求,《红岩》的写作方式,另一种记忆,《青春之歌》及其评论,历史小说《李自成》

第九章 另一类小说的处境:被压迫的小说,寻求新的替代,“都市小说”与“工业题材小说”,《三家巷》及其评价

第十章 在主流之外:“非主流”文学,最初的“异端”,“百花文学”,象征性叙述,位置的置换

第十一章 散文:当代的散文概念,散文的“复兴”,杂文的命运,回忆录和史传文学 第十二章 话剧:老舍的《茶馆》,历史剧和历史剧讨论,话剧的“高潮”

第十三章 走向“文革”的文学:1958年的文学运动,文学激进思潮和《纪要》,“文革文学”的特征

第十四章 重新构造经典:创造“样板”的实验,“革命样板戏”,浩然等的小说 第十五章 分裂的文学世界:公开的诗界,小说创作,穆旦最后的诗,“白洋淀诗群”,“手抄本小说”,天安门诗歌 下编:80年代以来的文学

第十六章

80年代的文化环境:思想解放的潮流,开放时期的外来影响,作家的分化与重组,文学与“市场经济”

第十七章

80年代初期的小说:小说潮流的几个概念,潮流的生成和特征,历史创伤的记忆,历史反思中的“知青小说”

第十八章

80年代的诗:文革后的诗界,归来者的诗,朦胧诗及其论争,朦胧诗的主要作者,新诗潮的“新生代”,其他的主要诗人

第十九章

80年代后期的小说:“寻根”与小说艺术形态,市井、乡土小说,群体、流派之外,文学探索和“先锋小说”,对“新写实”的扫描,先锋小说作家,新写实小说家,其他重要作家

第二十章 女作家的创作:女作家的涌现,女作家的小说,“女性文学”概念 第二十一章 散文创作:“历史的记忆”,抒情散文,学者散文与随笔

第二十二章

90年的代文学状况:文化环境的变化,重要文学现象,90年代文学的总体状况

主要参考书: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

第2页,共2页

第五篇:2018年宁波大学941分子生物学考研大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2018年宁波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科目

考 试 大 纲

科目代码、名称: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值及考试时间

941分子生物学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结构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分子生物学理论、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基因工程和生物信息学。

(四)试卷题型结构 1.名词解释 2.简答题 3.分析题

二、考查目标

课程考试的目的在于测试考生对于分子生物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基因工程实验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面的掌握情况及综合运用能力。要求考生能站在学科的前沿,把握学科的进展,灵活运用所学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知识,从分子水平认识和解释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现象。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第一部分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DNA的一级结构;DNA的二级结构;DNA的变性和复性;DNA超螺旋结构。第二部分 基因组和基因

基因组和C值矛盾;原核生物基因组;真核生物基因组;基因家族;真核生物的不连续基

第1页,共2页

因;假基因;人类基因组计划;比较基因组学。第三部 DNA的复制

DNA复制的特点;DNA复制的酶学;DNA复制的过程;真核生物DNA复制。第四部分 基因的转录和转录后加工

转录的概述;合成RNA的酶类;启动子;原核生物基因的转录过程;真核基因的调控区;RNA转录后的剪接和加工。

第五部分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mRNA的结构;遗传密码;tRNA;核糖体;可溶性蛋白因子;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过程;真核生物的蛋白质合成的机制。第六部分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核酸的提取和纯化;常见DNA操作技术;目的基因的分离;PCR技术及其应用;RACE技术;反义RNA技术;RNAi技术;分子杂交技术;文库构建;载体构建技术;基因克隆技术;转录组学技术、蛋白组学技术、酵母单(双)杂技术;启动子功能鉴定,基因表达与DNA甲基化,常见蛋白质分离纯化方法,基因芯片。第七部分 生物信息学

NCBI网站;序列比对;进化树;蛋白质结构预测;引物设计,生物信息学基本概念。

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分子生物学教程》(第三版)赵亚华编著,科学出版社,2011; 《现代分子生物学》(第4版)朱玉贤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第2页,共2页

下载2018年宁波大学统计学原理考研大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年宁波大学统计学原理考研大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