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宁波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大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时间:2019-05-14 22:06: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年宁波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大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年宁波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大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第一篇:2018年宁波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大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2018年宁波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科目

考 试 大 纲

科目代码、名称: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值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结构

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

(四)试卷题型结构 1.名词解释题 2.简答 3.分析论述题

333教育综合

二、考查目标

(一)教育学原理

1、系统掌握教育学原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观念。

2、能运用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理念分析和解决教育的现实问题。

(二)中国教育史

1、系统掌握中国教育史的基本知识,把握教育思想演变、教育制度发展、教育实施进程的基本线索,特别是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重要的教育制度、重大的教育事件。

2、认真阅读和准确理解有关中国教育史的基本文献,掌握学习教育历史的基本方法。

3、能够运用教育史学的基本原理分析、评价中国历史上的教育现象,探讨有益于现实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启示。

(三)外国教育史

1、掌握外国教育思想和制度发展的基本史实,理解世界教育历史发展的线索;

2、了解关键的教育制度和重大教育事件,熟悉外国教育史的基本文献;

3、了解重要教育家的思想,熟知国外教育名著及其核心思想;

第1页,共10页

4、能运用历史方法和知识分析教育现象。

(四)教育心理学

1、理解和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对学校教育工作的启示。

2、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理论,说明和解释有关教育现象,解决有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教育学原理

一、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的概念;教育的起源与历史发展。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教育学的萌芽、独立、发展多样化等阶段有代表性、有影响的教育家、教育著作、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学习教育学的价值和意义。

二、教育的功能

教育功能的含义;教育的个体功能(教育对个体的促进功能、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负向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改善人口质量和提高民族素质、促进文化延续和发展、促进经济发展、促进政治民主化、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等以及表现)。

三、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的含义;教育目的的功能;教育目的选择与确立的依据;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基本构成和实现策略。

四、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的含义;义务教育的含义;制约教育制度的社会因素;我国现行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

五、教师与学生

教师的概念;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社会作用、政治地位、经济待遇、职业权利、从业标准);教师职业的基本特征;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和个体专业发展的内容;教师的职业形象含义及内容。

学生的本质特点;学生发展的含义及一般规律;师生关系的作用;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六、课程

课程的含义;课程理论流派;课程目标的含义及特征;课程标准的含义、课程标准的结构,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执行;课程类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综合课程与核心课程、国家

第2页,共10页

课程与校本课程等的特点与相互关系)。

七、课堂教学

教学的含义;当代教学的新观念;教学设计的含义;教学设计的依据;教学策略的含义。

八、教育改革与发展

“新教育运动”;杜威的教育思想及影响;当代世界教育思潮的宏观演变;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

主要参考书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

中国教育史

一、西周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 “学在官府”;大学与小学;国学与乡学;“六艺”。

二、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

1、私学的历史特点;齐国的稷下学宫的历史意义。

2、孔丘的教育思想与历史影响

“庶、富、教”:教育与社会发展;“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教育与人的发展;“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学而优则仕”与教育目标;以“六艺”为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行结合;论道德教育;论教师;历史影响。

3、孟轲的教育思想

“性善论”与教育作用;“明人伦”与教育目的。

4、荀况的教育思想

“性恶论”与教育作用;论教师。

5、墨家的教育思想

“素丝说”与教育作用;以科技知识和思维训练为特色的教育内容。

6、法家的教育思想

“人性利己说”与教育作用;禁私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7、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

《大学》:“三纲领”、“八条目”;《中庸》:学习过程(学问思辨行)、学问思辨行;《学记》:教学相长。

三、儒学独尊与读经做官教育模式的形成

第3页,共10页

1、“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太学以养士;实行察举,任贤使能。

2、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对贤良策》与三大文教政策;论人性与教育作用;论道德教育。

四、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备

1、隋唐学校教育制度的特点

2、科举制度的建立、科举制度的影响。

3、颜之推的教育思想

颜之推与《颜氏家训》;论士大夫教育;论家庭教育。

4、韩愈的教育思想

道统说与师道观;“性三品说”与教育作用;论人才的培养与选拔。

五、理学教育思想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1、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学校教育的改革

宋代“兴文教”政策;“苏湖教法”;北宋三次兴学与“三舍法”。

2、书院的发展

书院的产生原因;书院教育的特点。

3、私塾与蒙学教材 蒙学教材的种类和特点。

4、朱熹的教育思想

朱熹与《四书章句集注》;“明天理,灭人欲”与教育的作用、目的;论“大学”与“小学”;“朱子读书法”。

5、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致良知”与教育作用;论儿童教育。

六、早期启蒙教育思想

1、颜元的学校改革思想

2、“六斋”与“实学”教育内容;“习行”的教学方法。

七、中国教育的近代转折

1、教会学校的举办和西方教育理念的引入

教会学校的课程。

2、洋务教育的创立和发展

洋务学堂的类别与特点;京师同文馆。

第4页,共10页

3、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

“中体西用”思想;“中体西用”思想的历史作用和局限。

八、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

1、“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

创办京师大学堂;书院改办学堂;改革科举制度。

2、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改革主张;《大同书》的教育理想。

3、梁启超的教育思想

“开民智”、“伸民权”与教育作用;培养“新民”的教育目的。

4、严复的教育思想

“鼓民力”、“开民智”、“兴民德”的“三育论”;“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

九、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

1、蔡元培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改革北京大学的教育实践;教育独立思想。

2、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的教育思潮

新文化运动抨击传统教育促进教育观念变革;平民教育运动;工读主义教育运动;职业教育思潮;勤工俭学运动;科学教育思潮;国家主义教育思潮。

3、学校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验

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文纳特卡制”。

4、收回教育权运动

教会教育的扩张与变革;收回教育权运动。

十、南京国民政府的教育建设

党化教育;“三民主义”教育宗旨;“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

十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教育

1、李大钊的教育思想

2、恽代英的教育思想

3、“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方针。

4、革命根据地教育的基本经验(教育为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依靠群众办教育)

十二、现代教育家的教育探索

1、杨贤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第5页,共10页

论教育的本质;“全人生指导”与青年教育。

2、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与实践 职业教育思想体系

3、晏阳初的乡村教育试验

“四大教育”与“三大方式”;“化农民”与“农民化”。

4、梁漱溟的乡村教育建设

乡村建设和乡村教育理论;乡村教育的实施。

5、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与实践

生活教育实践: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小先生制”;“生活教育”思想体系。

6、陈鹤琴的“活教育”探索

儿童教育和“活教育”实验;“活教育”思想体系。

主要参考书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王炳照等著:《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外国教育史

一、古希腊教育

(一)古风时代的教育 斯巴达教育;雅典教育

(二)古典时代的教育

1、“智者派”的教育活动与基本思想

2、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方法”

3、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学园;学习即回忆;《理想国》的基本思想

4、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吕克昂;灵魂论;自由教育

二、古罗马教育

(一)共和后期的罗马教育

(二)帝国时期的各级教育

(三)古罗马的教育思想

1、西塞罗的《论雄辩家》

2、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三、西欧中世纪教育

第6页,共10页

(一)基督教教育

1、基督教教育的机构与内容

2、基督教教育的特点

(二)世俗教育

1、宫廷学校

2、骑士教育

3、中世纪大学

4、城市学校

四、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

(一)人文主义教育家的思想

1、弗吉里奥;

2、维多里诺;

3、伊拉斯谟;

4、莫尔;

5、蒙田

(二)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影响和贡献

五、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一)新教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1、马丁·路德的教育实践与思想

2、加尔文的教育实践与思想

(二)天主教教育

耶稣会学校

六、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教育发展

(一)英国教育的发展

公学;贝尔-兰开斯特制(导生制);1870年《初等教育法》(福斯特法案);《巴尔福教育法》;《哈多报告》;《1944年教育法》;《1988年教育改革法》

(二)法国教育的发展

启蒙运动时期国民教育设想;《帝国大学令》与大学区制;《费里教育法》(费里法案);《郎之万——瓦隆教育改革方案》;1959年《教育改革法》

(三)德国教育的发展

巴西多与泛爱学校;实科中学;柏林大学与现代大学制度的确立;德意志帝国与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教育;《改组和统一公立普通学校教育的总纲计划》的主要内容

(四)俄国及苏联教育的发展

彼得一世教育改革(18世纪初的教育改革);《国民学校章程》的主要内容和影响;苏联建国初期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统一劳动学校规程》的基本内容; 20世纪20年代的学制调整和教学改革实验;20世纪30年代教育的调整、巩固和发展

第7页,共10页

(五)美国教育的发展

贺拉斯•曼与公立学校运动;六三三学制的内容与影响;《莫雷尔法案》(《毛雷尔法案》)的基本内容与影响;初级学院运动;《国防教育法》;《中小学教育法》;生计教育;恢复基础运动;《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六)日本教育的发展

明治维新时期教育改革;军国主义教育体制的形成和发展;《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20世纪70-80年代的教育改革

七、欧美教育思想的发展

(一)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论普及教育与泛智主义;统一学制及其管理实施;论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大教学论》

(二)洛克的教育思想

白板说;绅士教育;《教育漫话》

(三)卢梭的教育思想

自然教育理论及其影响;公民教育思想;《爱弥尔》

(四)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

教育实践活动;论教育目的;论教育心理学化;要素教育论;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

(五)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教育性教学原则;课程理论;教学形式阶段论;《普通教育学》

(六)福禄贝尔的教育思想

教育适应自然原则;幼儿园教育方法;恩物;作业

(七)斯宾塞论教育

生活准备说;知识价值论;科学教育论;课程论

(八)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教育思想

论人的全面发展;论教育与社会的关系;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大意义

(九)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的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

新教育运动历程;梅伊曼、拉伊的实验教育学;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与“劳作学校”理论;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思想;进步教育运动历程;昆西教学法;有机教育学校;道尔顿制;设计教学法

(十)杜威的教育思想

论教育的本质与目的;论课程与教材;论思维与教学方法(五步教学法);论道德教育;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

(十一)现代欧美教育思潮

改造主义教育的基本观点;要素主义教育的基本思想;永恒主义教育的要点;新行为主义教育的基本主张;结构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及其观点;终身教育思潮

第8页,共10页

(十二)苏联教育思想

马卡连柯的集体教育思想;凯洛夫的《教育学》思想;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

主要参考书目:

吴式颖主编,李明德、单中惠副主编:《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王天

一、朱美玉、夏之莲编著:《外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教育心理学

一、教育心理学概述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教育心理学的起源、发展和趋势

二、心理发展与教育

1、心理发展的内涵;认知发展和人格发展的规律;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

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启示。

3、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人格发展理论的教育含义。

4、社会性发展的内涵;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攻击行为及其改变方法;同伴关系的发展及培养。

5、心理发展的差异性与教育。

三、学习及其理论

1、学习的实质;学习的种类;学生学习的特点。

2、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及其教育应用。

3、认知派的学习理论及其教育应用;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

4、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5、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与应用。

四、学习动机

1、学习动机的内涵、学习动机的分类;学习动机的作用。

2、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学习动机的需要层次理论;学习动机的认知理论:期望一价值理论;成败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价值理论。

3、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第9页,共10页

五、知识的学习

1、知识含义及其类型;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获得机制。

2、知识理解的类型;知识理解的过程;影响知识理解的因素。

3、知识迁移的种类与理论;促进知识应用与迁移的措施。

六、技能的形成

1、技能及其特点;技能的类型;技能的作用。

2、心智技能的形成与培养;操作技能的形成与训练。

七、学习策略及其教学

学习策略的性质与类型;认知策略及其教学;元认知策略及其教学;资源管理策略及其教学。

八、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

1、能力的基本理论: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理论;智力结构理论;加登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斯滕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

2、问题解决的实质与过程;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3、创造性的内涵与心理结构;创造性的培养措施。

九、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

1、社会规范学习的含义与特点;社会规范学习的心理过程

2、品德发展的实质品德的形成过程与培养

3、品德不良的含义与类型;品德不良的成因、纠正与教育。

十、心理健康及其教育

心理健康的内涵;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主要参考书目:

张大钧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 陈琦主编:《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第10页,共10页

第二篇:2018年宁波大学企业管理考研大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2018年宁波大学博/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科目

考 试 大 纲

科目名称:

企业管理概论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 案例分析题

1、综合案例素材

2、围绕案例素材回答问题

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

《企业管理概论》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包括现代企业理论、企业战略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市场营销学、企业信息管理、创新与创业等内容,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企业管理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第一篇 导论 第一章 企业

第一节 企业的发展

第二节 企业的法律形式 第二章 管理与管理的基本职能

第一节 管理的任务和定义

第二节 管理者

第三节 目标管理

第四节 管理职能

第五节 学习企业管理的目的

第1页,共4页

第三章 企业管理

第一节 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

第二节企业的管理者

第三节企业环境 第二篇 组织与战略 第四章 企业组织结构

第一节 企业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

第二节 组织结构设计中的基本问题

第三节 组织结构设计的权变思想

第四节 企业变革与发展 第五章 企业战略管理

第一节 企业战略与战略管理

第二节 企业战略环境分析

第三节 企业竞争战略的选择与实施

第四节 企业战略评价与控制 第六章 企业管理体系

第一节 管理体系概述

第二节 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简介

第三节 管理体系一体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第四节

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内涵与实现要求 第三篇 资源管理

第七章 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第一节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概述

第二节 企业人力资源开发

第三节 企业人力资源规划

第四节 企业人力资源评价

第五节 人力资源的组织与使用效率管理 第八章 公司理财

第一节 公司理财的有关基本概念

第二节 财务分析

第三节 投资管理

第四节 融资管理

第2页,共4页

第五节 股利分配管理 第九章 企业设施与工作环境

第一节 基础设施管理

第二节 设备管理

第三节 工作环境管理

第四节

5S管理

第十章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第一节 信息、系统与管理

第二节 信息系统基本分类与架构

第三节 信息系统的IT基础 第四篇 产品运作

第十一章 市场研究与市场营销

第一节 市场与市场研究

第二节 市场营销策略

第三节 市场促销策略 第十二章 生产运作管理

第一节 生产与生产运作

第二节 生产/服务设施选址与布置

第三节 生产运作流程分析

第四节 牛产计划组织 第十三章 质量管理

第一节 质量与质量管理概述

第二节 生产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

第三节 生产制造过程控制常用的几种工具 第十四章 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第一节 企业物流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以信息为摹础的企业物流系统

第三节 物流领域的若十新观点及发展趋势

第五节 供应链管理的一般概念

第六节 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与基本原理 第五篇 创业与创新

第十五章 创业和创立期企业管理

第3页,共4页

第一节 创业

第二节 风险投资的融资过程

第三节 创立期企业的组织体制与管理 第十六章 企业创新与创新管理

第一节 企业创新概述

第二节 企业创新的主要方面

第三节 企业创新管理

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企业管理概论》尤建新,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9月第四版

第4页,共4页

第三篇:2018年宁波大学计算机网络考研大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2018年宁波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科目

考 试 大 纲

科目名称:

计算机网络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 1.填空题 2.解释题

3.简答/计算/分析题 4.论述/设计题

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

本考试关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全貌和相关细节,重点围绕计算机网络的层次结构和主流网络协议。要求学生能系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基础知识,熟悉和领会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Internet各层协议的工作原理和功能、各种主流网络协议的原理、网络分析方法等专业知识。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第1章 概述

1.1 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 1.2 因特网概述 1.3 因特网的组成

1.4 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 1.5 计算机网络的类别 1.6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1.7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第2章 物理层 2.1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第1页,共3页

2.2 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2.3 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 2.4 信道复用技术 2.5 数字传输系统 2.6 宽带接入技术 第3章 数据链路层

3.1 使用点对点信道的数据链路层 3.2 点对点协议PPP 3.3 使用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 3.4 使用广播信道的以太网 3.5 扩展的以太网 3.6 高速以太网 第4章 网络层

4.1 网络层提供的两种服务 4.2 网际协议IP 4.3 划分子网和构造超网 4.4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 4.5 因特网的路由选择协议 4.6 IP多播

4.7 虚拟专用网VPN和网络地址转换NAT 第5章 运输层 5.1 运输层协议概述 5.2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5.3 传输控制协议TCP概述 5.4 可靠传输的工作原理 5.5 TCP报文段的首部格式 5.6 TCP可靠传输的实现 5.7 TCP的流量控制 5.8 TCP的拥塞控制 5.9 TCP的运输连接管理 第6章 应用层

第2页,共3页

6.1 域名系统DNS 6.2 文件传送协议 6.3 远程终端协议TELNET 6.4 万维网WWW 6.5 电子邮件

6.6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 6.7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以上内容为制定参考教材前6章,其余内容不列入考查范围。

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计算机网络》(第6版),谢希仁,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年6月。

第3页,共3页

第四篇:2018年宁波大学750临床医学综合考研大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2018年宁波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科目

考 试 大 纲

科目代码、名称:

750临床医学综合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内科学》考纲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二)试卷内容结构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

1、掌握常见的症状与体征;

2、掌握基本的实验室检查及心电图的判读;

3、掌握内科系统常见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4、了解学科发展的热点方向。

(三)试卷题型结构 1.选择题 2.简答题

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

《内科学》《实用内科学》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实用内科学》: 上册 第一篇 绪论

第二篇 分子生物学基础与临床 第一章 现代分子生物学关键技术 第一节 重组DNA技术 第二节 基因工程的基本过程 第三节 几种新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第四节 RNA干扰技术

第1页,共34页

第二章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与临床医学的关系 第三章 表观遗传学与临床 第三篇 医学遗传学概论 第一章 遗传性疾病的分子基础 第二章 遗传性疾病的诊断 第三章 基因治疗

第四章 遗传类型与相关疾病 第五章 临床染色体异常 第六章 遗传咨询 第四篇 疾病的免疫学基础 第一章 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系统 第一节 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第二节 固有免疫系统 第三节 适应性免疫系统 第二章 免疫损伤与疾病 第三章 移植免疫

第四章 常用免疫功能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第五章 疾病的免疫治疗基础 第五篇 临床微生物学概论 第一章 主要病原微生物的分类 第二章 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微生物检查 第三章 与抗菌药物治疗有关的实验室检查 第四章 细菌耐药机制和耐药性变迁 第五章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质量控制 第六篇 临床药理学概论

第一章 临床药理学的发展概况和任务 第二章 临床药代动力学 第三章 治疗药物监测

第四章 药物不良反应及上市后监测

第2页,共34页

第七篇 循证医学概论

第一章 循证医学的任务和发展简史 第二章 临床研究证据的来源和分级 第三章 循证诊断 第四章 循证治疗

第五章 临床研究证据的严格评价 第八篇 肿瘤学概论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抗肿瘤化疗药物的临床应用 第九篇 老年医学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老年人各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增龄改变 第三章 老年病的特点和老年人主要的内科疾病谱 第四章 老年病的诊断 第五章 老年患者的治疗 第十篇 危重病与危重患者监护

第十一篇 感染性疾病

第十二篇 化学、物理因素所致疾病

第十三篇 营养性疾病

第十四篇 代谢性疾病

第十五篇 内分泌系统疾病

下册

第十六篇 循环系统疾病

第十七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十八篇 消化系统疾病

第十九篇 泌尿系统疾病

第二十篇 造血系统疾病

第二十一篇 免疫性疾病

第二十二篇 风湿性疾病

第3页,共34页

第二十三篇 神经系统疾病

第二十四篇 精神障碍

《内科学》: 第一篇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第三章 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第四章 支气管哮喘

第五章 支气管扩张症

第六章 肺部感染性疾病

第七章 肺结核

第八章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第九章 间质性肺疾病

第十章 肺血栓栓塞症

第十一章 肺动脉高压与肺源性心脏病

第十二章 胸膜疾病

第十三章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第十四章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第十五章 呼吸衰竭与呼吸支持技术

第十六章 烟草病学概要 第三篇 循环系统疾病

第一章心力衰竭

第三章 心律失常

第四章 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第五章 高血压

第六章 心肌疾病

第七章 先天性心血管病

第八章 心脏瓣膜病

第九章 心包疾病

第4页,共34页

第十章 感染性心内膜炎

第十一章 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

第十二章 主动脉与周围血管病

第十三章 心血管神经病 第四篇 消化系统疾病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胃食管反流病

第三章 食管癌

第四章 胃炎

第五章 消化性溃疡

第六章 胃癌

第七章 肠结核和结核性腹膜炎

第八章 炎症性肠病

第九章 结直肠癌

第十章 功能性胃肠病

第十一章 慢性腹泻和便秘

第十二章 脂肪性肝病

第十三章 自身免疫性肝病

第十四章 药物性肝病

第十五章 肝硬化

第十六章 原发性肝癌

第十七章 感性脑病

第十八章 胰腺癌

第十九章 胰腺癌

第二十章 消化道出血 第五篇 泌尿性系统疾病

第一章 肾小球疾病概述

第三章 肾小球肾炎

第四章 肾病综合征

第5页,共34页

第五章 iga肾病

第六章 继发性肾病

第七章 间质性肾炎

第八章 尿路感染

第九章 肾小管疾病

第十章 肾血管疾病

第十一章 遗传性肾脏疾病

第十二章 急性肾损伤

第十三章 慢性肾衰竭

第十四章 肾脏替代治疗

第六篇 血液系统疾病

第一章 贫血概述

第三章 缺铁性贫血

第四章 巨幼细胞贫血

第五章 再生障碍性贫血

第六章 溶血性贫血

第七章 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症

第八章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第九章 白血病

第十章 淋巴瘤

第十一章 浆细胞病

第十二章 骨髓增生性疾病

第十三章 脾功能亢进

第十四章 出血性疾病概述

第十五章 紫癜性疾病

第十六章 凝血障碍性疾病

第十七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第十八章 血酸性疾病

第6页,共34页

第十九章 输血和输血反应

第二十章 造血干细胞移植 第七篇 内分泌系统和营养代谢性疾病

第一章 垂体瘤

第三章 巨人症和肢端肥大症

第四章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

第五章 生长激素缺乏性侏儒症

第六章 尿崩症

第七章 抗击鸟激素分泌失调综合症

第八章 甲状腺肿

第九章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第十章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第十一章 甲状腺炎

第十二章 甲状腺结节与分化型甲状腺癌

第十三章 库欣综合征

第十四章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第十五章 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第十六章 嗜铬细胞瘤

第十七章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第十八章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第十九章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

第二十章 伴瘤内分泌综合征

第二十一章 糖尿病

第二十二章 低血糖症

第二十三章 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

第二十四章 肥胖症

第二十五章 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常

第二十六章 高尿酸血症 第八篇 风湿性疾病

第7页,共34页

第一章 风湿热

第三章 类风湿关节炎

第四章 系统性红斑狼疮

第五章 脊柱关节炎

第六章 干燥综合征

第七章 原发性血管炎

第八章 特发性炎症性肌病

第九章 系统性硬化病

第十章 雷诺现象与雷诺病

第十一章 骨关节炎

第十二章 痛风

第十三章 骨质疏松症

第十四章 纤维肌痛综合症 第九篇 理化因素所致疾病

第一章 中毒

第三章 中暑

第四章 冻僵

第五章 高原病

第六章 淹溺

第七章 电击

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实用内科学》(上、下册)陈颢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版 《内科学》葛均波,徐永健主编,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版

《外科学》考纲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第8页,共34页

(一)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二)试卷内容结构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掌握包括外科基础、外科常见疾病和外科手术学等方面的内容。其中外科基础论述需要掌握外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外科常见疾病掌握其原因、发展规律、病理、临床表现、系统检查、诊断要点、鉴别诊断、预防和治疗原则、手术适应症等。手术学掌握基本手术操作的知识体系和技能。

(三)试卷题型结构

1.选择题(每题3分),共30道; 2.简答题(每题15分),共2道。

二、考查目标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宁波大学临床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主要考核考生对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第01章 绪论

第02章 无菌术

第03章 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调

第04章 输血

第05章 外科休克

第06章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第08章 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

第09章 疼痛治疗

第10章 围手术期处理

第11章 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

第12章 外科感染

第13章 创伤

第14章 烧伤、冷伤、咬鳌伤

第15章 显微外科

第16章 肿瘤

第17章 移植

第9页,共34页

第18章 内镜外科

第19章 颅内压增高和脑疝

第20章 颅脑损伤

第21章 颅脑和脊髓先天性畸形

第22章 颅内和椎管内肿瘤

第23章 颅内和椎管内血管性疾病

第24章 颈部疾病

第25章 乳房疾病

第26章 胸部损伤

第27章 胸壁疾病

第28章 脓胸

第29章 肺部疾病

第30章 食管疾病

第31章 原发性纵隔肿瘤

第32章 心脏疾病

第33章 胸主动脉瘤

第34章 腹外疝

第35章 腹部损伤

第36章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

第37章 胃十二指肠疾病

第38章 小肠疾病

第39章 阑尾疾病

第40章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第41章 肝疾病

第42章 门静脉高压症

第43章 胆道疾病

第44章 消化道大出血的鉴别

第45章 急腹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46章 胰腺疾病

第10页,共34页

第47章 脾疾病

第48章 动脉瘤

第49章 周围血管和淋巴管疾病

第50章 泌尿、男生殖系统外科检查和诊断

第51章 泌尿、男生殖系统先天性畸形

第52章 泌尿系统损伤

第53章 泌尿、男生殖系统感染

第54章 泌尿、男生殖系统结核

第55章 泌尿系统梗阻

第56章 尿石症

第57章 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

第58章 泌尿、男生殖系统的其他疾病

第59章 肾上腺疾病的外科治疗

第60章 男性性功能障碍、不育和节育

第61章 骨折概论

第62章 上肢骨、关节损伤

第63章 手外伤及断肢(指)再植

第64章 下肢骨、关节损伤

第65章 脊柱和骨盆骨折

第66章 周围神经损伤

第67章 运动系统慢性损伤

第68章 腰腿痛和颈肩痛

第69章 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

第70章 骨与关节结核

第71章 非化脓性关节炎

第72章 运动系统畸形

第73章 骨肿瘤

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第11页,共34页

《外科学》,陈孝平,汪建平,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10月第8版。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答题方式

第12页,共34页

《病理生理学》考纲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二)试卷内容结构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病理生理学绪论,疾病概论,水、电解质代谢紊乱,酸碱平衡紊乱,缺氧,发热,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细胞增殖和凋亡异常与疾病,应激,缺血—再灌注损伤,休克,凝血瘀抗凝血平衡紊乱,(心/肺/肝/肾/脑)功能不全等。

(三)试卷题型结构

1.选择题(每题3分),共15道; 2.简答题(每题15分),共1道。

二、考查目标

课程考试的目的在于测试考生理解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研究整个疾病过程中的患病机体的机能、代谢的动态变化及其发生机理,从而揭示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阐明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病理生理学专业课程考试涵盖疾病概论、基本病理过程、病理生理学各论(各系统器官病理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实验等几部分内容。要求考生通过系统学习相关的基本概念、疾病的原因和条件、疾病过程中机体的机能、代谢变化以及这些变化的发生机制,较系统地掌握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认识疾病的本质,具备运用科学的思维、逻辑推理方法举一反三地分析、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考查目标】

了解病理生理学的任务、性质以及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考查内容】

一、病理生理学的任务

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阐明疾病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为了完成这些任务,病理生理学在研究疾病时侧重于患病机体机能代谢的动态变化以及这些变化的原因和机理。

第13页,共34页

二、病理生理学的性质

与多学科密切相关的综合性边缘学科,既是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又是一门实验性学科。临床观察特别是动物实验在病理生理学的研究中起重要作用。

三、病理生理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沟通基础与临床医学,起承前启后的作用。

四、病理生理学发展的历史。

疾病概论

【考查目标】

1.要求掌握疾病的概念,熟悉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2.了解死亡和衰老的概念;为以后各章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考查内容】

一、疾病与健康的概念

人类对疾病认识的历史演进,现代医学对疾病的认识。健康、亚健康的概念及标准。疾病的概念及本质。

二、致病因素和疾病发生条件的一般概念

病因和致病条件的概念及特点。病因的种类。

三、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损伤与抗损伤,因果交替,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第14页,共34页

四、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

神经机制,体液机制,组织细胞机制和分子机制。

五、疾病的经过与转归

潜伏期、前驱期、临床症状明显期和转归期。康复的概念与分类。

死亡的概念,死亡的时相,死亡的标志和判定标准。

七、衰老

衰老的概念与主要的学说。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考查目标】

1.掌握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脱水、钾代谢紊乱)的一般病因发病学和机体变化的规律。2.熟悉水中毒、水肿的一般病因发病学和机体变化。3.了解机体对水和电解质代谢的调节机制。【考查内容】

一、脱水

(一)低容量性高钠血症(高渗性脱水)

概念、原因和机制、临床表现特点、防治原则。

(二)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低渗性脱水)

概念、原因和机制、临床表现特点、防治原则。

第15页,共34页

(三)正常血钠性水紊乱(等渗性脱水)

概念、原因和机制、临床表现特点、防治原则。

二、水肿

概念、分类、基本机制、水肿的特点、水肿对机体的影响。

常见水肿类型、特点和发病机制。

三、钾代谢紊乱

(一)高钾血症:概念、原因和机制、防治原则。(二)低钾血症:概念、原因和机制、防治原则。

酸碱平衡紊乱

【考查目标】

1.掌握单纯型酸碱中毒的一般病因、发病学和机体变化规律。2.熟悉反映酸碱平衡的各项指标及其意义。

3.了解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病因、发病学和机体变化规律。【考查内容】

一、反映血液酸碱平衡常用指标及其意义 :pH值、PaCO2、SB、AB、BB、BE和AG。二、四种单纯型酸碱中毒

(一)代谢性酸中毒

概念、原因和机制(AG增高型代酸、AG正常型代酸)、机体的代偿调节、机能代谢改变、防治原则。

第16页,共34页

(二)呼吸性酸中毒

概念、原因和机制、机体的代偿调节、对机体的影响、防治原则。

(三)代谢性碱中毒

概念、原因和机制(盐水反应性、盐水抵抗性)、机体的代偿调节、机能代谢变化、防治原则。

(四)呼吸性碱中毒

概念、原因和机制、代偿调节、机能代谢变化、防治原则。

三、混合性酸碱紊乱

相加型、相消性。

【考查目标】

1.掌握各种类型缺氧的病因及其特点。2.熟悉缺氧时机体的机能和代谢变化及其发生机制。3.了解常用的血氧指标及氧疗的病理生理学基础。【考查内容】

一、缺氧的概念。

二、常用的血氧指标

氧分压、氧容量、氧含量、氧饱和度。

三、各类型缺氧的病因、血氧变化特点和组织缺氧的机制

乏氧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和组织中毒性缺氧。

第17页,共34页

四、机能与代谢变化、五、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年龄、中枢神经系统机能状态、机体代谢状态、锻炼适应情况。

六、氧疗及氧中毒。

【考查目标】

1.掌握发热的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

2.熟悉体温升高的分类,发热时机体代谢与功能的改变。3.了解发热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和临床处理原则。【考查内容】

一、发热的概念

区分发热、过热与生理性体温升高。

二、原因和机制

发热激活物的种类与性质

内生致热原的细胞来源和种类、内生致热原的作用部位(POAH和OVLT)中枢发热介质(前列腺素、环磷酸腺苷,Na/Ca比值)发热体温上升的基本环节

发热的时相、热代谢特点和临床表现 热限及其成因、第18页,共34页

2+

三、机能代谢变化。

物质代谢的改变:糖、脂肪、蛋白质、水盐及维生素代谢的变化。

生理功能的改变: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循环系统功能、呼吸功能及消化功能的改变。

防御功能的改变:抗感染能力的改变、对肿瘤细胞的影响、急性期反应。

四、发热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治疗原发病 一般性发热的处理 必须及时解热的病例

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

【考查目标】

1.熟悉细胞信号转导的基本过程和机制。2.掌握细胞信号转导异常发生的环节和机制。3.熟悉与信号转导异常有关的疾病。【考查内容】

一、细胞信号转导系统概述

细胞信号转导的概念。

受体介导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膜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通路(G蛋白耦联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型受体、丝/苏氨基酸激酶型受体、肿瘤坏死因子家族、离子通道型受体),核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

第19页,共34页

细胞信号转导通路调节靶蛋白活性的主要方式:可逆磷酸化快速调节靶蛋白的活性、调控基因表达产生较为缓慢的生物效应。

二、信号转导异常发生的环节和机制

细胞外信号发放异常:神经体液因子分泌异常、病原体及其产物的剌激、理化因素剌激。

受体或受体后信号转导异常:遗传性受体病、自身免疫性受体病、继发性受体异常、受体后的信号转导通路成分异常。

三、与信号转导异常有关的疾病

胰岛素抵抗性糖尿病、肿瘤、心肌肥厚和心衰的信号转导异常的发生机制。

细胞增殖和凋亡异常与疾病

【考查目标】

1.熟悉细胞周期调控机制。

2.掌握细胞周期调控异常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3.了解细胞周期调控异常的防治。

4.掌握细胞凋亡的概念、过程、调控机制及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细胞凋亡的发生机制。细胞凋亡调控异常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5.了解细胞凋亡在疾病防治中的意义。【考查内容】

一、细胞增殖异常与疾病

(一)细胞周期的基本概念、细胞周期调控的机制。

(二)细胞周期调控异常与疾病

细胞增殖过度:Cyclin的异常、CDK的增多、CDI表达不足、检查点功能障碍。

第20页,共34页

细胞增殖缺陷

(三)调控细胞周期与疾病防治

合理利用增殖相关信号

抑制Cyclin、CDK的表达和活性

提高CDI的表达和活性

修复或利用缺陷的细胞周期检查点

二、细胞凋亡异常与疾病

(一)细胞凋亡的概念、细胞凋亡与坏死的比较、细胞凋亡的生理学意义。

(二)细胞凋亡的过程:凋亡信号的转导、凋亡基因激活、细胞凋亡的执行和凋亡细胞的清除。细胞凋亡的主要变化: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细胞凋亡的生化改变(包括DNA片段化、内源性核酸内切酶激活及其作用、凋亡蛋白酶的激活作用)。

(三)细胞凋亡的调控:细胞凋亡的诱导因素和抑制因素;细胞凋亡信号转导系统的多样性、偶联性、统一性和多途径性;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细胞凋亡的发生机制:氧化损伤、钙稳态失衡以及线粒体损伤。

(四)细胞凋亡与疾病:细胞凋亡不足引起的疾病;细胞凋亡过度引起的疾病;细胞凋亡不足和过度并存引起的疾病。

(五)细胞凋亡在疾病防治中的意义。

【考查目标】

1.掌握应激的概念,应激反应基本表现中的神经内分泌反应和细胞体液反应。2.熟悉应激原及其分类,全身适应综合症的概念和分期,应激反应中的功能代谢变化。3.了解应激反应与疾病的关系。

第21页,共34页

【考查内容】

一、应激的概念

应激、应激原的概念与分类。

二、应激的全身性反应

(一)神经内分泌反应与全身适应综合征

蓝斑一交感一肾上腺髓质系统:结构基础、主要中枢效应、主要外周效应、代偿意义与不利影响、与下丘脑—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的关系。

下丘脑—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结构基础、主要中枢效应、主要外周效应、代偿意义与不利影响。

其它激素:β一内啡肽、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抗利尿激素与醛固酮等的变化及其意义。

全身适应综合征的分期及主要变化:警觉期、抵抗期、衰竭期。

(二)急性期反应

急性期反应、急性期反应蛋白的概念,急性期反应蛋白的种类、来源及生物学功能。

三、细胞应激反应

热休克蛋白的概念、分类、生物学功能及其表达调控。

五、应激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代谢变化(高代谢率,糖、脂肪、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

功能变化(心血管系统变化,中枢神经系统变化,免疫系统变化,消化系统变化等)。

六、应激与疾病

第22页,共34页

应激性疾病与应激相关疾病的概念。

应激性溃疡、原发性高血压、应激相关心理精神障碍的发病机制。

缺血—再灌注损伤

【考查目标】

1.掌握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概念。

2.熟悉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原因与影响因素。

3.掌握发病机制中自由基、钙超载和白细胞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4.熟悉心肌缺血一再灌注损伤。

5.了解脑、肺、肠、肾的缺血一再灌注损伤,了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原则。【考查内容】

一、缺血—再灌注损伤概念

缺血—再灌注损伤、氧反常、钙反常、pH反常的概念。

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原因与条件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常见原因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因素(缺血时间,侧支循环,器官对氧的需求程度,再灌注的条件)

三、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

自由基的概念、分类、来源及其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钙超载的概念、发生机制及其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白细胞激活的机制及其损伤作用。

四、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机体的机能、代谢变化

第23页,共34页

(一)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功能变化、心律失常、心肌能量代谢变化、心肌超微结构变化的表现及发生机制。

(二)脑、肺、肠、肾的缺血一再灌注损伤的主要表现及发生机制。

五、缺血—再灌注损伤时防治原则

消除缺血原因,尽早恢复血流 控制再灌注条件 改善缺血组织代谢

清除自由基、减轻钙超载、抑制中性粒细胞激活 细胞保护剂的使用。

【考查目标】

1.掌握休克的概念,休克发生的起始环节,休克的分期及各期微循环障碍的发生机制和相应临床表现。

2.熟悉休克常见病因及常见的分类,休克的细胞代谢改变,休克时重要器官的功能障碍及发病机制。

3.了解失血性休克、心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的特点及发生机制,休克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考查内容】

一、休克的概念

休克的概念 休克研究的历史。

第24页,共34页

休克的始动环节:血容量降低,血管床容量增加,心泵功能障碍。

二、休克的病因和分类

根据病因分类 根据始动环节分类 根据血液动力学特点分类。

三、休克的发展过程

休克的分期,微循环变化特点及发生机制(休克早期、休克期和休克晚期)。

有关微循环障碍发生的机制:神经机制一交感一肾上腺髓质系统的作用。体液体制一儿茶酚胺、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血管加压素、激肽、花生四烯酸产物、氧自由基等的作用。细胞机制。

四、休克时各器官系统功能变化

肾、肺、心、脑和肝胃肠等主要系统器官功能衰竭及其发生机制,各器官系统功能障碍对休克过程发展的影响。

SIRS, MODS, MSOF的概念。

五、防治原则

病因学治疗 扩充血容量

合理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纠正酸中毒 防治细胞器官损伤。

第25页,共34页

凝血瘀抗凝血平衡紊乱

【考查目标】

1.掌握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基本概念、发病机制、功能代谢变化及其发生机制。2.熟悉DIC的常见病因,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DIC的分期。3.了解DIC的分型,DIC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考查内容】

一、DIC的基本概念

二、DIC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激活凝血Ⅻ因子,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组织严重破坏使大量组织因子入血,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血细胞受损。其它促凝物质入血。

三、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 肝功能严重障碍 血液的高凝状态 微循环障碍

不恰当使用纤溶抑制剂。

四、DIC的分期和分型

高凝期,消耗性低凝期和继发性纤溶亢进期的主要特点及其发生机制。

第26页,共34页

分型:按DIC发生快慢分型(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按DIC代偿情况分型(代偿型,失代偿型和过度代偿型)。

五、DIC的临床表现及发生机制

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贫血的主要发病机制。

六、防治原则

防治原发病 改善微循环

重建凝血和纤溶间的平衡。

心功能不全

【考查目标】

1.掌握心功能不全和心力衰竭的概念,心力衰竭的病因和基本发生机制、心脏和心外的代偿反应。

2.熟悉心力衰竭的诱因与分类,心力衰竭临床表现的病理生理基础。各重要器官功能的变化。3.了解心力衰竭时神经 — 体液的代偿反应,防治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基础。【考查内容】

一、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的概念

二、心功能不全的原因和诱因

心功能不全的原因:心肌舒缩功能障碍、心脏(容量、压力)负荷过重

心功能不全的原因和诱因:感染、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紊乱、心律失常、妊娠和分娩。

三、心功能不全的分类

第27页,共34页

按发生部位分类: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

按心肌收缩与舒张功能障碍分类:收缩性心力衰竭和舒张性心力衰竭。按心输出量的高低分类:低排出量性心力衰竭和高排出量性心力衰竭。

四、心功能不全时机体的代偿

神经-体液调节机制的激活:交感神经系统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 心脏的代偿反应:心率加快、心脏紧张源性扩张、心肌收缩力增强、心室重构 心脏以外的代偿:血容量增加、血流重分布、红细胞增多、组织利用氧能力增强的发生机制及意义。、五、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

心肌收缩功能降低:心肌收缩相关的蛋白质改变,心肌能量代谢障碍,心肌兴奋收缩-耦联障碍

心肌舒张功能障碍:钙离子复位延缓,肌球-肌动蛋白复合体解离障碍,心室舒张势能减少。

心脏各部分舒缩活动不协调。

七、心功能不全时临床表现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心输出量减少:心脏泵血功能降低、器官血流量重分配的表现及发生机制。静脉淤血:右心衰引起的体循环淤血和左心衰竭引起的肺循环淤血的主要表现。

八、心功能不全的防治原则。

防治原发病及消除诱因

调整神经-体液系统失衡及干预心室重塑

第28页,共34页

减轻心脏前、后负荷 改善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 改善心肌的能量代谢。

肺功能不全

【考查目标】

1.掌握呼吸衰竭的概念、病因、基本发病机制,呼吸衰竭时的机能代谢变化。肺性脑病用氧治疗时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2.熟悉呼吸衰竭时的血气变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概念、原因和发病机制。3.了解呼吸衰竭的防治原则。【考查内容】

一、呼吸衰竭的概念

呼吸衰竭的概念、诊断标准和分类。

二、呼吸衰竭的原因和发病机制

(一)肺通气功能障碍:限制性通气不足、阻塞性通气不足的常见病因。外周性气道阻塞引起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肺泡通气不足时的血气变化特点。

(二)肺换气功能障碍

弥散障碍:常见病因、血气变化特点。

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分类、常见病因、发病机制及血气变化特点。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

三、呼吸衰竭的机能代谢变化

第29页,共34页

酸碱平衡及电解质代谢紊乱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肺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及发病机制 呼吸功能变化 循环系统功能变化 肾功能的变化

四、防治原则。

防止与去除病因 提高PaO2 降低PaCO2

改善内环境及重要器官功能

肝功能不全

【考查目标】

1.熟悉肝功能不全的概念、常见病因和机制。

2.掌握肝性脑病的概念,掌握肝性脑病发病机制中比较公认的几种学说。3.熟悉肝性脑病的影响因素。

4.了解肝性脑病临床治疗的病理生理基础。了解肝肾综合征的概念、分类及发病机制。【考查内容】

一、肝功能不全

肝功能不全和肝功能衰竭的概念

第30页,共34页

肝功能不全的常见病因和发病机制 肝细胞及肝非实质细胞损害与肝功能障碍。

二、肝性脑病

(一)肝性脑病的概念、分类。

(二)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

氨中毒学说、假性神经递质学说、氨基酸代谢失衡学说、GABA学说的主要观点及各学说在肝性脑病发病机制中的地位。

(三)肝性脑病的影响因素

氮负荷增加 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 脑敏感性增高

(四)防治原则

防治诱因

降低血氨

左旋多巴、支链氨基酸的使用。

三、肝肾综合征

肝肾综合征的概念、分类

肝肾综合征的发病机制:肾交感神经张力增高,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激肽系统活动异常,前列腺素、白三烯的作用,内皮素的作用,内毒素血症。

肾功能不全 第31页,共34页

【考查目标】

1.掌握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概念、病因和类型。少尿型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病经过、少尿的发生机制和少尿期的代谢紊乱。2.熟悉非少尿型急性肾功能不全。

3.了解急性肾功能不全时肾组织损伤及其机制,急性肾功能不全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4.掌握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和对机体的影响。5.熟悉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病过程;尿毒症的概念。

6.了解尿毒症的功能代谢变化、发病机制及其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考查内容】

一、肾功能不全的基本发病环节: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变化;肾小管功能障碍。

二、急性肾功能衰竭

(一)急性肾功能衰竭概念、分类(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肾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急性肾小管坏死的病因:肾缺血,肾中毒。

(二)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管阻塞、肾小管原尿返流、肾小球超滤系数降低。

(三)发病过程:少尿期(少尿或无尿、水中毒、高钾血症、低钠血症、代谢性酸中毒、氮质血症);多尿期,恢复期。

(四)非少尿型的基本病理变化及特点。

三、慢性肾功能衰竭

(一)慢性肾功能衰竭概念、病因。

(二)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发展过程:代偿期、肾功能不全期、肾功能衰竭期、尿毒症期。

(三)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病机制:健存肾单位减少、矫枉失衡,肾小球过度滤过。

第32页,共34页

(四)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机能代谢变化:氮质血症,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夜尿、多尿、低渗尿,钠、钾、镁代谢障碍,代谢性酸中毒,高血磷,低血钙);肾性高血压;贫血;出血倾向:免疫功能障碍;肾性骨营养不良。

四、尿毒症

尿毒症的概念。

尿毒症主要临床表现的发病机制: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障碍,皮肤症状,物质代谢障碍(糖耐量降低,负氮平衡,高脂血症)。

尿毒症的毒性物质作用:甲状旁腺激素的作用,胍类化合物的作用,中分子物质的作用,其它毒性物质的作用(尿素、胺类、酚等)。

脑功能不全

【考查目标】

1.了解脑的结构、代谢与功能特征、脑的疾病表现特征。

2.掌握认知障碍和意识障碍的概念、脑的结构基础、产生障碍的主要表现形式、病因和发 病机制、对机体的影响。

3.了解脑功能不全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考查内容】

一、脑的结构、代谢与功能特征、脑的疾病表现特征。

二、认知障碍

认知障碍的概念 认知的脑结构基础

认知障碍的主要表现形式、病因和发病机制

第33页,共34页

认知障碍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三、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的概念

意识维持和意识障碍脑结构基础

意识障碍的主要表现形式、病因和发病机制、对机体的主要危害 意识障碍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病理生理学》第八版,王建枝 殷莲华 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第34页,共34页

第五篇:2018年宁波大学346体育综合考研大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2018年宁波大学体育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科目

考 试 大 纲

科目代码、名称: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值及考试时间

346体学综合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

试卷内容主要包括:运动训练学、学校体育学、运动生理学的相关知识。

二、考试目标

课程考试的目的在于测试考生对于体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综合运用分析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和要求

第一部分: 《运动训练学》

(一)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1.竞技体育概述 2.运动训练概述 3.运动训练学概述

(二)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 1.运动成绩及其决定因素 2.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其构成

3.运动员状态诊断与训练目标建立

(三)运动训练原则

1.运动训练基本原则概述 2.竞技需要原则

第1页,共4页

3.有效控制原则 4.周期安排原则 5.适宜负荷原则 6.区别对待原则 7.适时恢复训练原则

(四)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 1.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概述 2.运动训练的具体操作方法 3.运动训练常用手段

(五)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 1.运动员体能训练概述 2.力量素质及其训练 3.速度素质及其训练 4.耐力素质及其训练

(六)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训练

1.运动技术与运动员技术能力概述 2.技术训练常用的方法 3.技术训练的基本要求

(七)运动员的战术能力及其训练 1.竞技战术与运动员的战术能力 2.战术训练方法 3.战术方案的制订

(八)运动员心理能力与运动智能及其训练 1.运动员心理能力概述

2.运动员心理能力训练的常用方法 3.几种心理现象及其克服方法 4.运动智能概述

(九)运动训练计划

1.运动训练计划概述 2.多年训练计划 3.训练计划 4.周训练计划 5.课计划与组织

(十)运动队伍管理

1.运动队伍管理的主要任务与组织实施要求 2.教练员与运动员 第二部分: 《学校体育学》

(一)学校体育概论 1.学校体育发展简况 2.学校体育与现代社会

第2页,共4页

3.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4.学校体育的结构、功能与目标

(二)体育课程 1.体育课程的含义 2.体育课程的编制 3.体育课程的实施 4.体育课程的评价

5.我国体育课程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改革趋势

(三)体育教学

1.体育教学的概念与特点 2.体育教学构成要素 3.体育教学目标 4.体育教学过程 5.体育教学方法 6.体育教学计划 7.体育教学实施

(四)课余体育

1.课余体育的地位和特点 2.课余体育的功能与价值 3.课余体育锻炼的特点和原则

(五)学校体育管理 1.学校体育管理体制

2.学校体育管理的目标与原则 3.学校体育管理的内容 4.学校体育管理法律法规

(六)体育教师

1.体育教师的地位与作用 2.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 3.体育教师的条件与职责 第三部分: 《运动生理学》

(一)骨骼肌机能 肌肉收缩的形式;;肌肉收缩的力学特征;不同类型骨骼肌纤维的形态、生理、代谢特征以及与运动的关系

(二)血液与循环机能

血液的理化特性与生理功能;心脏泵血功能及其评价;血管中的血压和血流;运动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三)呼吸机能

呼吸运动与肺通气;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四)物质与能量代谢

肌肉活动与物质代谢;人体运动的能量供应

第3页,共4页

(五)肾脏机能

(六)内分泌机能

几种主要激素的生物学作用:糖皮质激素与应激反应;儿茶酚胺与“应急”反应;生长激素;胰岛素;睾酮

(七)感觉与神经机能

感觉与运动;肌肉运动的神经调控

(八)运动技能

运动技能的生理学本质;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九)有氧、无氧工作能力

最大摄氧量的概念、影响因素、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乳酸阈概念、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无氧工作能力的生理基础

(十)身体素质的生理学基础

(十一)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

赛前状态与准备活动;极点与第二次呼吸;稳定工作状态;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判断运动性疲劳的指标及方法;恢复过程的一般规律(超量恢复);促进人体功能恢复的措施

儿童少年生长发育与体育运动:儿童少年的生理特点与运动;儿童少年身体素质的发展规律和特点

参考书目:

参照《体育硕士全国教育指导委员会提出的最新指导性意见》。

第4页,共4页

下载2018年宁波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大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年宁波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大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