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知荣辱城市外来务工青年道德建设的根本
知荣辱城市外来务工青年道德建设的根本
摘 要:城市外来务工青年群体已经成为了城市建设和生活的一支重要人群。这一群体的道德建设越来越受重视。针对这一群体自身特点,应该将其道德建设的根本落在“知荣辱”上,让外来务工青年成为坚持真善美,抵制假恶丑,营造良好社会风尚的强大力量。
关键词:荣辱;外来务工青年;道德建设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10-0225-0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青年走入城市,投身城市建设,成为城市建设中一支新的生力军,同时也成为城市生活中一个新的群体。加强对这一群体的道德教育,应该将着力点落在荣辱教育上,帮助他们提升道德水平,使他们为城市发展和营造良好社会风尚做出贡献。
一、城市外来务工青年道德建设的根本要落在“知荣辱”上
(一)有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坚强思想保障。荣辱观是核心价值观的最具体、最直观的表达,对个人而言它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也是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最生动呈现。城市外来务工青年作为青年群体中的组成部分,是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他们年轻力壮、思维活跃,他们是实现中国梦必须依靠的力量。荣辱观对城市外来务工青年的道德建设提出了具体的、可以实践的要求,这种要求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二)为城市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有力保证。随着社会转型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外来务工青年群体的队伍日益壮大。与前些年进城的“农民工”相比,现在的外来务工青年多为80、90后,他们的受教育程度有明显提高,在城市的各个领域从事着不同的工作,其中有一些人干的是城市人不愿意做的苦、累、脏工作。同时,他们还要适应城市的快节奏、强压力、多姿彩生活。他们想改变生活的状态,融入城市生活,但又不得不面对城市的排斥、融入的障碍。他们容易自卑、容易被利益左右、容易丧失安全感和责任感,这些为城市的发展和稳定埋下了隐患。把城市外来务工青年群体的道德建设落在荣辱上,使外来务工青年人人知荣辱,可以帮助他们约束自我,提升境界,明辨是非、,区分善恶、,识别美丑,主动投身城市良好社会风尚的营造中来,为城市的良好发展和稳定提供保证。
(三)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青年无德则国家无望。青年正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时期,在这一时期抓好价值观的养成至关重要。城市外来务工青年比起城市青年存在着一些“短板”,家人不在身边,社会资源缺乏,这些都给他们道德成长带来一些困难,他们需要一种积极地引领和刚性的规范。荣辱观有着丰富思想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阐明了个人、集体和国家三者的关系,须对人生态度、价值追求做出了明确的选择。这正是外来务工青年道德成长道路上的指路牌,有了它,外来务工青年就能够参与到城市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就能把握时代和城市带给他们的机遇,主动的融入城市生活,成为城市的一份子。
二、“知荣辱”引领下城市外来务工青年道德建设的路径
(一)提升外来务工青年素质,为道德建设奠定内在基础。作为“中国梦”实现者中的一个群体,城市外来务工青年的素质决定了他们未来。新一代的外来务工青年尽管在文化程度上较之前有所提高,但很少接受过系统的专业技能培训,没有一技之长,只能从事一些技术含量很低的工作。然而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很多用工企业开始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对低层次工人需求越来越少,他们只有跟上转型步伐,才能不被被淘汰。而这一切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达到。同时,学习又是提高道德水平的必要途径。因此,有关部门一定要通过各种形式不断加强对城市外来务工青年的培养,不断提高他们的技能和素质。
(二)提高外来务工青年思想道德素质,帮助他们确立积极的人生目标。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而荣辱观正是凝聚国人之心、促进社会和谐的纽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具体、最朴素的表现。因此,要针对外来务工青年的特点,用最生动、最通俗、最容易被他们接受的形式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第一,利用先进典型的事迹,发挥典型示范的作用,让他们有榜样可学,有目标可赶。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先进典型最具有说服力、影响力、感召力。第二,强化媒体的引导作用,借助各种媒体营造舆论氛围,唱响主旋律,促进外来务工青年知荣辱、明是非、辩美丑。一方面,依托广播、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主阵地作用,在日常宣传中开辟专栏,将发生在外来务工青年身上的励志故事进行宣传,同时鼓励外来务工青年群体自己创作一些励志的美文、美的图片照片,拿来交流分享。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新媒体促进对外来务工青年的道德建设,探索一些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外来务工青年喜欢并且乐于接受,潜移默化的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形成是非、善恶、美丑的公正尺度,使他们崇尚美,追求美。
(三)多方搭建城市外来务工青年参与城市生活的平台,引导他们爱城市、爱生活,帮助他们增强主体意识和服务意识。道德建设能否奏效的关键在于能否将荣辱观“植入”青年的心中,使其内化并自觉践行。城市外来务工青年只有参与城市建设生活实践,真正成为道德建设的参与者、行动者、维护者,才能不断提升主体意识和服务意识,才能不断修正自身的行为,道德建设才能取得实效。第一,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让每一个外来务工青年都能投身志愿服务行列,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完善自身道德建设。城市社区给城市市民提供了参与城市社会生活的渠道,但是有调查显示,外来务工青年真正参与社区活动或志愿服务人数却不足五分之一,他们的融入仅仅是表面上的“身在其中”,很少真正接触不到城市生活的本质,更无法真正参与城市的政治和社交生活。早在19世纪末,西方很多国家志愿服务工作就开始壮大起来,并逐渐成为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最有效形式之一。志愿服务需要社会联动,积极发挥工会、妇联、共青团的作用,充分调动行业组织、社会中介组织的积极性,各用工企业、社区联动,整合外来务工青年的资源,搭建各种志愿服务的平台,让外来务工青年加入志愿服务组织、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投身志愿服务事业,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助人自助,乐人乐己,并融入城市生活。用自己的双手塑造美好,服务社会,用自己行动传播爱心,传递友爱,让荣辱观扎根浸润务工青年的心底。第二,着力丰富外来务工青年的精神文化生活,创新形式与内容,让外来务工青年在娱乐与享受中得到教育和启发。各党政工团、用工企业、社区要充分重视外来务工青年的精神文化生活建设,在务工青年群体中开展文艺、科普、教育、体育、娱乐等各种文化活动,加强传统文化和礼仪教育。充分抓住传统节日、重大纪念日等契机,开展各类纪念活动、庆典活动,娱乐活动,利用升国旗仪式、入党入团宣誓仪式、成人礼等仪式,传播主流的价值观。鼓励务工青年积极参与并创作一些宣传真善美的文化作品,帮助他们有效释放喜怒哀乐情感,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爱国家、爱城市、爱生活,让荣辱观充分渗透务工青年的心底。
(四)多渠道加强对城市外来务工青年人文关怀,引导他们知感恩、敢担当,从外部环境上为外来务工青年的道德建设提供支持。外来务工青年进驻城市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要热情地接纳他们,关注他们的生存状况和心理状态。有调查表明,绝大多数的外来务工青年生活消费水平相对较低,收入的一大半以上要用于吃、住、用等生存基本消费,这种生存的高比重消费直接影响了他们生活的质量和对下一代的投入,生活压力普遍较大。同时,受我国严格户籍管理制度的影响,“城市户口”与“农村户口”这一质的界定,对外来务工青年特别是受教育文化程度较低的青年的心理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加之在城市中实际享有的社会权益保障不健全,进一步在外来务工青年的心理上留下了“伤疤”,这给外来务工青年自身的道德建设带来了障碍。因此加强外来务工青年的道德建设必须在教育引导的基础上,从解决青年的实际问题出发,切实解决他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增强道德建设的实效性。第一,真正放开户籍制度的限制,淡化户籍差异,健全相应的社会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对外来务工青年在子女入学、医疗保险、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让他们真正能够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待遇,甚至酌情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第二,提供法律服务和援助工作,切实做好外来务工青年权益的维权工作。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建立一些公益性的维权机构帮助外来务工青年处理因劳动安全、劳动权益引发的各类维权事件,完善务工青年维权举报投诉机制,开通外来务工亲年求助热线等,畅通维权的渠道,保障务工青年群体的权益不受侵犯。第三,充分发挥社区和共青团的联动服务阵地作用,为外来务工青年的衣食住行、心理健康、文化娱乐、权益维护提供全面的、多方位的服务。通过全社会、整个城市对外来务工青年生活、工作、心理的关心关怀,激发务工青年对社会、对人民的感恩之情,同时增强其作为城市和国家建设者的责任意识,保障外来务工青年道德建设顺利推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2〕林凡.中国梦引领青年价值观建构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6).〔3〕潘玉腾,陈赵阳.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路径选择[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4〕陈国富,杨瑛.通俗化、具象化、大众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普及的路径选择[J].黑河学刊,2010,(11).(责任编辑 王文江)
第二篇:城市外来务工青年学习需求
洲泉镇城市外来务工青年学习需求现状分析 [摘要] 随着我市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务工人员来我市就业、生活,外来务工青年已成为我市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推进衡水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关键词] 现状 需求 分析 建议
一、引言
随着我市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特别是洲泉镇,作为我市最具特色、最富活力的工业重镇,随着当地企业日益壮大,员工需求量的不断增长,就目前现状而言,本镇务工人数已远远满足不了日益增加的员工需求。因此,大批农村青年离开家乡来我镇务工已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结构调整以来出现的必然现象。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早已关注起这方面的问题,如团中央于1997年联合有关部门实施了“千校百万”外来务工青年培训计划,07年又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实施了“进城务工青年发展计划”,将这件事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推动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事情来对待。随着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进入我镇就业、生活,他们已经成为我镇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推进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本论文旨在说明洲泉镇外来务工人员的基本现状以及他们对自己的未来发展和学习需求有什么样的希望和要求,并加以总结讨论。
二、外来务工青年的基本现状
洲泉镇作为桐乡市范围内,可以说是浙江省范围内的工业重镇,目前产业性质主要仍为劳动密集型,且本镇企业已经进入了壮大时期,务工人员需求日趋紧张,特别是新凤鸣集团与桐昆集团两大化纤企业,基本吸纳了本镇三分之二以上的本地人员,因此员工缺口目前显而易见。因此,大量外地务工人员不断涌入到本镇企业中来。但就其整体而言,外来务工青年队伍的整体年龄偏低,以21-25岁之间适龄青年为主体,男女比例基本持平。绝大多数持有农业户口,文化程度以初中、高中、大专为主,少部分只具备小学文化程度。政治面貌以群众为主,团员也比较多。相对而言,这个群体的文化结构和工资收入偏低,工资水平主要在1000-2500之间,但相比于他们家乡的月平均收入水平仍较为可观。大部分外来务工青年会选择在沿海发达地区工作,且主要集中在地级市区域,而愿意到中西部地区工作的则相对较少。大多数外来务工青年的工作单位就业意向更倾向于个体企业,民营企业次之,三资企业、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等相对来说比较少。
三、外来务工青年的主要特点
(一)、本镇企业职业技能培训与外来务工青年需求尚有差距。
就新凤鸣与桐昆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只能培训方面来说,企业均出台了相应的员工岗位职责说明书,及培训手册。但通过对新凤鸣车间员工的深入调查发现,针对对工作和收入状况,较少外来务工青年表示感觉“一般”,部分认为自己收入水平较低。被调查的外来务工青年,绝大多数均有认为“自身技能有待提高”,表示迫切希望企业和社会团体提供更为便捷、成本较低的职业培训,帮助自身提高综合素质,提升自己的业务技能。
(二)、外来务工青年的生存环境有待改善。
外来务工青年的业余文化生活普遍较为贫乏,工余时间选择打牌消遣、与老乡聊天,甚至无所事事。外来务工青年对生活环境表示不满意的原因,除吃、住条件外,企业人际关系、信息获取途径和文化体育设施是较为集中的问题。这反映外来务工青年在参与企业民主管理、获取更多更广的信息以及改善业余文化生活的迫切需求。在健康卫生方面,外来务工青年生病后到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比例较小,大多数选择“自己买药”、“私人诊所”,甚至“忍一忍就过了”。目前新凤鸣集团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已经为该群体建造生活区,住房且分为集体宿舍与夫妻房,进一步考虑到了员工的申请需求,并建有篮球场,方便外来人员进行健身活动。
(三)、外来务工青年权益维护还需进一步加强。
就全国外来务工青年权益维护现状而言,对自身的基本权益缺乏认知,甚至一些企业未尽到自身应有的义务,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均未获得医疗、工伤、养老保险,甚至工作时间在12小时以上,但上诉维权的人员却很少。就新凤鸣集团来说,今年,企业积极响应市社保局号召,今年将实行全员参保,将养老保险覆盖达到100%,为外来人员提供切身保障。
(四)、外来务工青年适应城市角色的程度不高。调
目前,外来务工青年自我角色评价和城市生活适应程度普遍较低,甚至有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已经落户本镇,却不认同自己是本镇成员中的一员。外来务工青年认为自己在当地工作仅仅为了挣钱吃饭,客居他乡,不问他事等,缺乏与本
镇生活相关的文明礼仪、交通安全、生活常识等知识。
四、外来务工青年的学习需求
就洲泉镇各大企业内的外来务工青年而言,对于工作和收入的心态比较平和。由于自身文化程度和技能水平的薄弱,形成对现有工作、收入状况的默认,但大多数人表示愿意继续学习。大部分的城市外来务工青年都有比较明确的教育价值观,并且带有显著的社会经济特征,他们都认为,受教育程度与经济收入成正比,也就是说,学历越高,收入就越高。在被调查的对象中,许多人认为“自身技能有待提高”,迫切希望企业和有关社会团体能提供更为便捷、成本较低的职业培训,帮助自身提高综合素质,提升自己的业务技能。
绝大多数外来务工青年还是认为需要提升自身的学历,查显示,其中50%认为自己最适合提升至大专学历,中专和本科各占了
25%,而认为有必要提升至研究生学历的则相对较少。对于学习的科类,主要集中在经济学、教育学和管理学这三类,工学、法学、哲学等其他科系相对偏冷,绝大多数外来务工青年选择通过业余学习的方式提升学历,常工作,又能够更加系统、高效的学习。相比于普通高校、过半的外来务工青年认为广播电视大学是最适合自己的学习学校。
相比较于提升学历,其余三分之一的人更倾向于短期培训,实用的技术能更快、更好的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内容,市场营销和计算机应用比较火爆,分别占了
电器、建筑、旅游、服装、餐饮等等虽然都有人选择,但人数不多。就培训方式而言,选择电大组织的短期培训的人较多,约占
校等其他机构组织的培训的人也不少,对于培训的组织机构,年没有特别的要求。
以新凤鸣集团为例,调查结果显示,外来务工青年目前最关心的问题依然是收入问题,打工挣钱,改善家庭生活条件是重中之重。其次是住房、薪酬的及时发放、扩大工伤,医疗、养老保险覆盖面、子女上学等问题。
五、改善外来务工青年学习状况的建议
外来务工青年是一个影响极大的社会群体,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生力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完善,来务工青年的作用将更加突出,因而对外来务工青年的素质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撰写本次论文,针对本次调查中发现的外来务工青年学习更加的切合实际。24.4%35%,但选择当地政府、25%和 他们认为学一门对于培训的,其它像电子成人高应该说外来务工青 也外 在新凤鸣集团内部调认为这样既不影响正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和14.4%是生产型企业的主要劳动力,上的一些热点问题和需求,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加强业务培训工作,提高外来务工青年的素质和专业技能。
进一步加强外来务工青年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培训,形成比较完善的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对外来务工青年进行市情教育,帮助外来务工青年了解所在城市经济、人才的结构状况,以及在此就业的职责和义务。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和具体要求,组织外来务工青年参加相关文化、技能培训,并达到一定的等级水平。实行外来务工青年职业技能初次等级考试费用补贴,降低职业技能鉴定收费门槛,举办外来务工青年技能比赛,加快培养一批高、中、低级结构合理的青年人才队伍。在外来务工青年中营造学习知识、提高技能、争当能手的良好氛围,发现和培育外来务工青年中的就业创业典型,进一步增强外来务工青年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主动参与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另外,广播电视大学、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普通高校以及其他成人高校应尽可能的给予那些希望提升自身学历的外来务工青年机会,降低门槛、给予优惠,让他们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其次,作为企业而言,尽可能的对员工进行上岗培训。
这样不至于让员工手忙脚乱,更重要的是可以减少公司不必要的浪费,同时还需要更多的关心外来员工的生活,丰富活动纽带,提高外来务工青年精神文化生活。建立青年文化广场、打工之家等文化宣传阵地,组建篮球队、读书俱乐部等,把有文学、艺术、体育等专长的外来务工青年组织起来,定期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发展兴趣爱好。通过开展外来务工青年书画大赛、外来务工青年文化活动月和社区文化节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增进友谊和联系,展示富有时代特征的打工文化和拼搏进取的精神风貌,激发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让他们能够感受到家的温暖,对公司有种归属感。
再者,当地政府应当给予政策支持。
在外来务工青年最关心的住房、子女上学、扩大工伤,医疗,养老保险覆盖面、劳动报酬及时足额发放等问题上,洲泉镇政府相关部门需要给予优惠与保障,尽快制定和实施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相关的社会团体在外来务工青年遇到劳资纠缠等问题时能够给予一定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
参 考 文 献
[1] 张宗峦,王余波.试论当前我国农民工权益保障[J].当代经济,2007(7).[2] 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J].江海学刊,2002(6).[3] 马纯红.行走在城市边缘--对长沙市农民工闲暇生活的调查与思考[J].湘潭
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4] 郑杭生,杨敏.社会实践结构性巨变的若干新趋势--一种社会学分析的新视角[J].社会科学,2006(10).[5] 周大鸣,周建新.“自由的都市边缘人”——东南沿海散工研究(二)[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9).
第三篇:城市外来务工青年学习需求调查报告
关于城市外来务工青年学习需求的调查报告
随着我市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务工人员来我市就业、生活,外来务工青年已成为我市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推进韶关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为了解和掌握新时期韶关外来务工青年群体的基本情况,近期,我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式,对我市外来务工青年基本状况开展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外来务工青年的基本情况
被调查的4名外来务工青年主要来自郊区、农村等地,年龄20—30岁,谋取就业渠道方面,基本上是通过自荐或企业直招找到目前的工作,月收入在1000—1500元。调查表明,整合社会资源、广开就业门路、切实维护权益、创业带动就业,是促进我市外来务工青年就业创业的有效手段。
二、外来务工青年的主要特点
一是职业技能培训与外来务工青年需求尚有差距。调查显示,对工作和收入状况,只有2名外来务工青年表示感觉“一般”,2名认为自己收入水平较低。被调查的外来务工青年,均有认为“自身技能有待提高”,表示迫切希望企业和社会团体提供更为便捷、成本较低的职业培训,帮助自身提高综合素质,提升自己的业务技能。
二是外来务工青年的生存环境有待改善。调查发现,外来务工青年的业余文化生活普遍较为贫乏,工余时间选择打牌消遣、与老乡聊天,甚至无所事事。外来务工青年对生活环境表示不满意的原因,除吃、住条件外,1企业人际关系、信息获取途径和文化体育设施是较为集中的问题。这反映外来务工青年在参与企业民主管理、获取更多更广的信息以及改善业余文化生活的迫切需求。在健康卫生方面,外来务工青年生病后到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比例较小,大多数选择“自己买药”、“私人诊所”,甚至“忍一忍就过了”。
三是外来务工青年权益维护还需进一步加强。外来务工青年对自身的基本权益有所了解,均未获得医疗、工伤、养老保险,外来务工青年工作时间在12小时以上。在回答“自身权益遭侵害时应如何处理”时,2外来务工青年选择请求单位领导、政府部门和司法机关,2名选择请求群团、社团组织协助维权
四是外来务工青年适应城市角色的程度不高。调查发现,外来务工青年自我角色评价和城市生活适应程度普遍较低,3名外来务工人员不认同自己是城市市民中的一员。外来务工青年认为自己在城市工作仅仅为了挣钱吃饭,客居他乡,不问他事等,缺乏与城市生活相关的文明礼仪、交通安全、生活常识等知识。
三、加强外来务工青年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外来务工青年是一种影响极大的社会力量,也是韶关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生力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外来务工青年的作用将更加突出,对外来务工青年教育、管理、服务将直接关系到大庆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必须针对新时期广大外来务工青年群体中存在的一些难点、热点问题和不同需求,采取积极的措施。
一是加强业务培训工作,提高外来务工青年素质技能。进一步加强外来
务工青年文化素质和技能培训,形成比较完善的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对外来务工青年进行市情教育,帮助外来务工青年了解我市经济、人才的结构状况,以及在成都就业的职责和义务。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外来务工青年了解劳动安全法规、交通法规、婚姻法、计划生育及有关民法、刑法等基本知识,促进外来务工青年同成都市民一起自觉遵守公民道德规范,推动我市社会文明建设。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和具体要求,组织外来务工青年参加相关文化、技能培训,并达到一定的等级水平。实行外来务工青年职业技能初次等级考试费用补贴,降低职业技能鉴定收费门槛,举办外来务工青年技能专场鉴定活动,加快培养一批高、中、低级结构合理的青年人才队伍。在外来务工青年中营造学习知识、提高技能、争当能手的良好氛围,发现和培育外来务工青年中的就业创业典型,进一步增强外来务工青年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主动参与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和认同度。
二是探索维权新途径,维护外来务工青年合法权益。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市场的聚合、覆盖和辐射特点,结合招聘会、创业就业培训活动等,广泛宣传维权知识,提高外来务工青年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推动维权关口前移。以在民营、股份制企业工作的外来务工青年群体为重点,广泛开展维权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普及,重点包括劳动合同和用工协议的主要内容、期限、工资标准、安全质量责任,非法用工的举报投诉途径,工资遭遇拖欠的合法处理方式等。进一步完善外来务工人员维权救助机制和困难救助机制,健全完善劳动者投诉举报、受理查处等各项制度,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及时纠正企业违反《劳动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行为。
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相关维权机构的作用,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法律援助,畅通申请法律援助渠道,简化法律援助程序,加强法律援助专职和志愿者律师队伍建设,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高效率、低成本的法律援助。
三是丰富活动纽带,提高外来务工青年精神文化生活。要因地制宜建立青年文化广场、打工之家等文化宣传阵地,组建文学社、读书俱乐部等,把有文学、艺术、体育等专长的外来务工青年组织起来,定期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发展兴趣爱好。通过开展外来务工青年书画大赛、外来务工青年文化活动月和社区文化节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增进友谊和联系,展示富有时代特征的打工文化和拼搏进取的精神风貌,激发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
第四篇:关于外来务工青年调查报告
生活需要游戏,但不能游戏人生;生活需要歌舞,但不需要醉生梦死;生活需要艺术,但不能投机取巧;生活需要勇气,但不能鲁莽蛮干;生活需要重复,但不能重蹈覆辙。
-无名
关于城市外来务工青年学习需求的调查报告
随着我市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务工人员来我市就业、生活,外来务工青年已成为我市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推进衡水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为了解和掌握新时期衡水外来务工青年全体的基本情况,近期,我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式,对我市外来务工青年基本状况开展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外来务工青年的基本情况
被调查的4名外来务工青年主要来自郊区、农村等地,年龄25-36岁,谋取就业渠道方面,基本上是通过自荐或企业直招找到目前的工作,月收入800-1000元。调查表明,整合社会资源、广开就业门路、切实维护权益、创业带动就业,是促进我市外来务工青年就业创业的有效手段。
二、外来务工青年的主要特点
一是职业技能培训与外来务工青年需求尚有差距。调查明显表示,对工作和收入状况,只有2名外来务工青年表示感觉“一般”,2名认为自己收入水平较低。被调查的外来务工青年,均有认为“自身
技能有待提高”。表示迫切希望企业和社会团体提供更为便捷、成本较低的职业培训,帮助自身提高综合素质,提升自己的业务技能。
二是外来务工青年的生存环境有待改善。调查发现,外来务工青年的业余文化生活普遍较为贫乏,工余时间选择打牌消遣‘与老乡聊天,甚至无所事事。外来务工青年对生活环境表示不满意的原因,除了吃、住条件外,企业人际关系、信息获取途径和文化体育设施是较为集中的问题。这反映外来务工青年在参与企业民主管理、获取更多更广的信息以及改善业余文化生活的迫切需求。在健康卫生方面,外来务工青年生病后到正规医疗机构就医的比例较小,大多数选择“自己买药”、“私人诊所”,甚至“忍一忍就过了”。
三是外来务工青年权益维护还需进一步加强。外来务工青年对自身的基本权益有所了解,均未获得医疗、工伤、养老保险,外来务工青年工作时间在12小时以上。在回答“自身权益遭侵害时应如何处理”时,2名外来务工青年选择请求单位领导、政府部门和司法机关,2名选择请求群团、社团组织协助维权。
四是外来务工青年适应城市角色的程度不高。调查发现外来务工青年自我角色评价和城市生活适应程度普遍较低,3名外来务工人员不认同自己是城市市民中的一员。外来务工青年认为自己在城市工作仅仅为了挣钱吃饭,客居他乡,不问他事等,缺乏与城市生活相关的文明礼仪、交通安全、生活常识等知识。
三、加强外来务工青年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外来务工青年是一中影响极大的社会力量,也是衡水现代化的重
要生力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外来务工青年的作用将更加突出,对外来务工青年教育、管理、服务将直接关系到大庆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必须针对新时期广大外来务工青年群体中存在的一些难点、热点问题和不同需求,采取积极的措施。
一是加强业务培训工作,提高外来务工青年素质技能。进一步加强外来务工青年文化素质和技能培训,形成比较完善的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对外来务工青年进行市情教育,帮助外来务工青年了解我市经济、人才的结构状况,以及在成都就业的职责和义务。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外来务工青年了解劳动安全法规、交通法规、婚姻法、计划生育及有关民法、刑法等基本知识,促进外来务工青年同成都市民一起自觉遵守公民道德规范,推动我市社会文明建设。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和具体提要求,组织外来务工青年参加相关文化、技能培训,并达到一定的等级水平。实行外来务工青年职业技能初次等级考试费用补贴,降低职业技能鉴定收费门槛,举办外来务工青年技能专场鉴定活动,加快培养一批高、中、低级结构合理的青年人才队伍。在外来务工青年中营造学习知识、提高技能、争当能手的良好氛围,发现和培育外来务工青年中的就业创业典型,进一步增强外来务工青年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主动参与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和认同度。
二是探索维权新途径,维护外来务工青年合法权益。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市场的聚合、覆盖和辐射特点,结合招聘会、创业就业培训活动等,广泛宣传维权知识,提高外来务工青年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推动维权关口前移。以在民营、股份制企业工作的外来务工青年群体为重点,广泛开展维权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普及,重点包括劳动合同和用工协议的主要内容、期限、工资标准、安全质量责任,非法用工的举报投诉途径,工资遭遇拖欠的合法处理方式等。进一步完善外来务工人员维权救助机制和款难救助机制,健全完善劳动者投诉举报、手里查处等各项制度,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及时纠正企业违反《劳动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行为。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相关维权机构的作用,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法律援助,畅通申请法律援助渠道,简化法律援助程序,加强法律援助专职和志愿者律师队伍建设,对外来务工人员提高效率、低成本的法律援助。
三是丰富活动纽带,提高外来务工青年精神文化生活。要因地制宜建立青年文化广场、打工之家等文化宣传阵地,组建文学社、读书俱乐部等,把有文学、艺术、体育等专长的外来务工青年组织起来,定期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发展兴趣爱好。通过开展外来务工青年书画大赛、外来务工青年文化活动月和社区文化节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增进友谊和联系,展示富有时代特征的打工文化和拼搏进取的精神风貌,激发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
第五篇:城市外来务工青年学习状况调查
城市外来务工青年学习需求调查
1.引言
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外出务工是目前中国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也是农村人口参与城市化的重要表征之一。青年农民外出务工实际上是一个从农业劳动者逐步转变为新产业工人或服务行业从业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青年农民的生活地域发生了转移,工作职业出现了变更,最重要的是收入得到了提高。大量研究已经表明,城市外来务工青年收入提高的主要原因就是打工过程中青年农民的人力资本得到了提升。学习又是影响城市外来务工青年人力资本提升的关键因素。学习动力的大小,学习能力的强弱,学习途径的多寡,学习环境的优劣都将影响其学习的结果———人力资本的积累,进而影响城市外来务工青年收入的提高和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本报告通过调查4名南京的外来务工青年的学习需求,从而了解外来务工青年最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进而可以更好地为他们提供服务,解决他们的学习需求,促进其收入的增加。
2.城市外来务工青年学习需求调查分析
为了解城市外来务工青年学习需求,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依据马斯洛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 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赵苏宁同学于2010 年12 月15 日在南京市鼓楼区大石桥街一家小饭馆内, 选取了4位不同年龄阶层的南京市外来务工青年,给他们发放了调查问卷,对他们的学习需求进行调查试验,统计结果如下:
⑴调查对象姓名:李文庆,户籍所在地: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县
性别:男年龄在35岁以上;户籍为农业户口;现有的文化程度为初中;现在的政治面貌为群众;婚姻状况为已婚有子女;现有家庭成员5个及以上;现在的工作地域为南京市;现在的工作单位为国有企业;现在税后月收入2001-2500元。
李文庆在学习需求的调查中,愿意继续学习,最希望参加短期培训。最适合他的短期培训的学习内容为:机电技术、设备安装与维修、家电维修、建筑、采掘。最适合他的短期培训的学习方式为电大组织的短期培训、当地政府组织的短期培训和中专技校组织的培训。
他目前最关心的问题为:打工挣钱,改善家庭生活条件;子女上学与就业;租购住房;签定劳动合同;劳动报酬及时足额发放;扩大工伤,医疗,养老保险覆盖面;改善劳动条件,保障生产安全。
⑵调查对象姓名:宋春,户籍所在地: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定城镇
性别:女年龄在31-35岁之间;户籍为农业户口;现有的文化程度为初中;现在的政治面貌为群众;婚姻状况为已婚有子女;现有家庭成员5个及以上;现在的工作地域为南京市;现在的工作单位为社区;现在税后月收入1501-2000元。
宋春在学习需求的调查中,愿意继续学习,最希望参加短期培训。最适合她的短期培训的学习内容为:烹饪、旅游服务、社区家政服务、服装加工和美容美发。最适合她的短期培训的学习方式为电大组织的短期培训、当地政府组织的短期培训和中专技校组织的培训。
她目前最关心的问题为:打工挣钱,改善家庭生活条件;子女上学与就业;签定劳动合同;劳动报酬及时足额发放;扩大工伤,医疗,养老保险覆盖面。
⑶调查对象姓名:陈军,户籍所在地: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
性别:男年龄在26-30岁以上;户籍为农业户口;现有的文化程度为高中(职高);现在的政治面貌为群众;婚姻状况为已婚无子女;现有家庭成员4个;现在的工作地域为南京市;现在的工作单位为个体企业;现在税后月收入1501-2000元。
陈军在学习需求的调查中,愿意继续学习,最希望参加短期培训。最适合他的短期培训的学习内容为:电子电器、数控技术、市场营销、计算机应用。最适合他的短期培训的学习方式为电大组织的短期培训、当地政府组织的短期培训和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组织的培训。
他目前最关心的问题为:租购住房;签定劳动合同;劳动报酬及时足额发放;就业服务和培训。
⑷调查对象姓名:刘晓莉,户籍所在地:江苏省徐州市沛县
性别:女年龄在21-25岁之间;户籍为非农业户口;现有的文化程度为高中
(职高);现在的政治面貌为群众;婚姻状况为未婚;现有家庭成员5个及以上;现在的工作地域为南京市;现在的工作单位为个体企业;现在税后月收入2001-2500元。
刘晓莉在学习需求的调查中,愿意继续学习,最希望参加短期培训。最适合她的短期培训的学习内容为:旅游服务、服装加工和美容美发。最适合她的短期培训的学习方式为电大组织的短期培训、当地政府组织的短期培训和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组织的培训。
她目前最关心的问题为:打工挣钱,改善家庭生活条件;签定劳动合同;劳动报酬及时足额发放;就业服务和培训。
3城市外来务工青年学习需求汇总
由上述调查结果可以看出,4位调查对象均有学习需求,他们愿意继续学习,最希望参加短期培训。
根据性别、年龄阶层以及文化程度的不同,最适合他们的学习方式也不同。文化程度较低,年龄较大的男性,最适合的学习内容为机电技术、设备安装与维修、家电维修、建筑和采掘。文化程度较低,年龄较大的女性,最适合的学习内容为烹饪、旅游服务、社区家政服务、服装加工和美容美发。文化程度较高,年龄较小的男性,最适合的学习内容为电子电器、数控技术、市场营销和计算机应用。文化程度较高,年龄较小的女性,最适合的学习内容为旅游服务、服装加工和美容美发。
适合他们的短期培训方式为电大组织的培训、当地政府组织的短期培训和中专技校组织的培训。
4解决城市外来务工青年学习需求问题的建议
由上述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城市外来务工青年都认为自己有学习的必要,为了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技能以及文化水平,我们可以从社会、政府、用人单位、教育机构以及城市外来务工青年本身等几个方面入手,为城市外来务工青年提供帮助,为他们创造学习条件。
⑴社会角度
一些公益事业机构可以自发的组织一些培训和讲座,为城市外来务工人员普及一些知识,或者是募捐一些图书,免费赠给城市外来务工人员,为他们提供精神文化食粮。
⑵政府角度
在目前城市外来务工青年就业难的困境下,应加强对城市外来务工青年学习过程的组织,即各级政府和政府部门应在城市外来务工青年人力资源的开发上予以相应的投入,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积累足够的人力资本。1)在城市外来务工青年打工前,应对城市外来务工青年提供相应的信息和培训,减少其打工前的决策成本,克服第一次外出打工的盲目性,使他们能更顺利地加入到打工者的队伍中;2)在打工的过程中,企业及政府相关部门应对他们提供足够的职业培训的机会,降低其打工地点和工种变换中的决策成本,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3)对于那些返乡的打工者,更应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机会和条件,使他们在打工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人力资源和经济资本更有效地转化到农村和农业发展的相关领域中,这在目前大量城市外来务工青年因在城市部门找不到工作而不得不返乡的情况下,具有更深远的战略意义。
⑶用人单位角度
用人单位可以自己组织一些和自己所从事的行业相关的业务培训,不仅帮助了城市外来务工人员提高自己的素质,还可以为单位创造效益。而用人单位所提供的培训对城市外来务工人员来说,是最实用的。
⑷教育机构角度
教育机构在制定城市外来务工青年培训计划方案时, 要以培训实用专业技能为主, 而不应偏重理论教学与学历教育。应该开设和他们所从事的职业息息相关的培训课程,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人力资本,以此来解决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学习需求。
⑸城市外来务工人员自身的角度
应该让城市外来务工人员认识到学习技术知识的重要性,让他们懂得只有在实力面前自己才有自信的道理。今后的竞争会更激烈,不学习就要被淘汰,唯有努力学习才是自己的发展之道。
城市外来务工青年学习的主导动机, 就是增强自己的就业能力, 提高收入水平,改善工作环境。我们应该积极引导、鼓励、帮助城市外来务工青年树立并实现其融入城市生活的人生目标。目标在个体动机与行为中的导向激励作用是重要和显著的, 要在积极创造条件的同时, 树立并宣传已成功实现这样人生目标的城市外来务工青年典型, 借助榜样的力量, 引导更多的城市外来务工青年在积极人生目标的激励之下, 通过接受不同层次的培训, 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 真正实现城市外来务工青年自身成长和我国城市外来务工青年产业经济之间的良性互动,这样才能引导激发城市外来务工青年积极向上的学习动机。有了学习的动力和外界的辅助,城市外来务工人员一定能够积极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用艰辛的付出,换来社会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