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劳动经济学论文关于民工荒问题探究
民工荒现象问题分析
摘要:民工荒问题,在现今的中国社会中已经成为了一个区域性的社会问题,是值得我们研究并且找到其问题所在并予以解决的,本文通过对中国近期两次大型民工荒问题的比较与分析,来阐释中国的民工荒问题。关键词:民工荒 就业问题 用工缺口
材料一:2004 年7 月15 日, 《南方周末》上一篇题为《中国遭遇20 年来首次“民工荒”》的报道, 反映了福建、珠江三角洲等许多地区出现劳动力短缺、企业招不到人的所谓“民工荒现象”。经过对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东南、浙东南等主要劳动力输入地和湖南、四川、江西、安徽等劳动力输出大省的调查,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9 月7 日发布《关于民工短缺的调查报告》, 承认“民工短缺在局部地区客观存在, 普通劳动力特别是年轻女工相对短缺”。报告认为, 工资低和条件差是普通工人短缺的主因。
材料二:2010年的春节过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再次出现大规模用工荒,珠三角缺口超200万。其中深圳今年缺工80万,普通工人平均月薪将涨至1700元。不同往年,今年不仅是沿海地区,现在就连中西部很多城市,也开始缺人了。这已经是近年来第二次发生大规模民工荒,而且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尚未根本上退潮的背景下。它再度提醒中国产业转型的极端必要性。因为,在当前的外向型、低附加值产业背景下,仅仅靠提高农民工工资以挽留工人仅仅是一时的权益之计,中国的产业转型,必须从根本上向内需型和“高精尖”型转型。
一、农民工群体的概况分析----农民工作为一个社会阶层正在形成
长期以来我国以工人、农民、干部和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四大身份阶层在社会转型中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大分化, 产生了许多边缘性群体, 其中规模较大的城市农民工是一个具有“城市人”与“农村人”双重身份的特殊群体, 他们既是农民和工人的“过渡人”, 也是村民和市民的“中介人”, 在他们身上最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他们主要分布在采矿业、建筑业和服务业, 从事城市职工不愿干的那些又脏又累的工作, 却享受不到或不能完全享受所在单位正式职工的福利待遇和其它权益, 所获报酬也比较低, 成为社会应当关注并加以保护的一个新的弱势群体。
这个阶层表现出与社会其他阶层不同的本阶层的鲜明特点。
1、从职业角度讲, 他们是工人, 从身份上讲, 他们是农民。但他们跟工人和农民又都不一样。
2、在生活方式上大多两地分居、缺少文化生活。
3、组织行为上以小团体行为为主, 有着自己的组织潜规则。
4、在利益诉求方面, 他们诉求工资待遇的提高、工作环境的改变, 诉求基本的尊严、基本的社会保障, 诉求子女受教有的机会。
新生代农民工(80后)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61%以上,他们的生活习惯和消费观念与老一代的农民工有着显著的差异。注重个人发展和劳动保障条件。归结到一点就是寻求国民待遇。
二、民工荒的社会环境背景
1由买方垄断劳动力市场向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转变
自上世纪90 年代以来, 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呈现出从乡村向城市, 从西部、中部地区向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流动的新趋势: 告别了土地的农民像潮水一样涌入城市, 我国经历了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人口迁移。
据农业部的统计数字, 到目前为止, 已有近1 亿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 连同他们的家属, 在10 余年的时间内, 我国的城镇已经接纳了大约1.3 亿的农村人口。如此大量的农民工用人城市就业,使得劳动力市场饱和,企业有权压低农民工劳动者的工资,使得形成了一个买方垄断劳动力市场,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如:对农民工的歧视,内地工业的发展迫使沿海地区改善农民工待遇,等等)使得沿海劳动力市场过度降温,虽然劳动力的价格有所上升,但是由于劳动者的信息不全,和信心缺失,使得沿海地区劳动力出现缺口。
2当今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到“技术密集型产业”到“知识密集型产业”的产业结构转型已是国家经济与城市发展的唯一出路。
表象原因是因为农民工工资收入比重过低。但原因的原因,却如郎咸平教授所言,国外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完全控制了定价权,控制了原材料,控制了销售定价权,“两头在外”,然后将制造放在中国,破坏我们的环境,浪费我们的资源,最后通过原材料和成品价格控制这两端把我们洗得干干净净。我们的政府、我们的企业家和我们的工人都格外努力,但我们制造一个玩具只赚一毛钱人民币,出口到美国,人家却可以赚3.6美元!导致我们这个全世界最勤劳的民族,拿的却是全世界最低的工资。据统计,全球薪资收入欧美最高,占GDP55%,南美洲38%,东南亚20%,中东25%,非洲20%以下,我们国家2009年薪资收入仅占GDP8%,全世界最低;工作时间全世界最长,一年工作时间2200小时。
因此,要想真正在产业转型中告别零和博弈,实现多赢,必须全面实现从外需经济向内需转型,重新夺回终端产品的定价权。而要实现外需型经济向内需型经济的转型,最为可行的道路就是从中低端产品向高精类产品转型。
企业要清楚并严肃的对待目前的现状,以前通过赚取廉价劳动力而创造企业的利润的时代已经不复返了,只有通过产业转型,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研发实力和产品的附加值,将额外的利润用于提高工人的福利和待遇,才是企业发展,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长久之计。众所周知,在社会的企业转型的时期会出现企业职工的结构性失业,以前的生产技能不能满足现在的要求,使得企业招工要求被迫的改变,而相应的拥有类似技能的职工相对贫乏,照成双向失业的现象。是转型过程中的结构性短缺
三、民工荒的潜在原因
1、计划生育政策导致劳动力供应速度下降许多,这较大的减少了全国范围内农民工的供应量。今年是建立新中国60周年,中国将进入退休高潮,每年将有众多的劳动力退出劳动力市场,中国每年加入劳动力市场的人口数量将逐渐减少,将出现退出劳动力市场的人口数量大于进入劳动力市场人口数量的新局面。中国劳动力人口数量将达到历史顶峰。这意味着民工荒在局部地区将流行起来。这也许意味着中国地域富裕程度差异达到历史顶峰,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将变慢,内地人口密集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将略有提高,中国地域贫富差异将缩小。
2、内地的经济发展,为农民工提供了当地就业的机会,这减少了沿海地区农民工的供应量。这应该也是民工荒的原因。
3、农民工受到歧视和得到回报减少的双重打击
4、高中教育的普及增加了劳动力就业的年龄,也相应的减少了近几年的劳动力供应量。大学扩招对减少近几年的劳动力供应也有作用。
5、中国城市化水平在迅速提高,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迅速下降,农民工的源泉规模迅速萎缩,导致农民工的供给能力跟着下降。城市人口比例的上升,导致农民工的需求范围在增大,这减少了对沿海地区的农民工供应。
6、汉族劳动力人口占全国劳动力人口比例的逐渐下降,对优质农民工的供应产生一定的影响,加剧农民工的短缺形势。
7、沿海经济复苏比较快,或沿海存在明显的经济波动,这导致沿海地区突然对劳动力需求增加许多,沿海地区本地的劳动力供应潜力不大,主要靠内地的劳动力供应。而全国性的劳动力供应减少,必然会在局部地区首先显露,沿海地区作为没有固定劳动力供应根据地的地方(以外来农民工为主),首先显露出来。户籍制度对人口流动的阻碍危害,逐渐在沿海地区显露,并且开始危害沿海经济发展。户籍制度原来主要危害农民工,户籍制度极大阻碍了农民工的打工积极性,在原来农民工过剩的情况下,其对沿海地区几乎没有多少危害。现在农民工减少了,户籍制度对沿海地区的危害开始以农民工短缺的形式显露出来。
8、劳动力需求信息不对称导致某些地方劳动力过剩,导致某些地方劳动力缺乏。这似乎也算一个原因。信息不对称加大了劳动力缺乏程度,信息不对称应该不是新事物,应该在其它时候也存在,因此,这不应该是本次劳动力突然缺乏的原因之一。
四、民工荒问题背后的思考
迫使企业发展技术,加快科学研发,提高资本投入,减少劳动成本,但转变速度不能过快,虽然中国还远没有达到刘易斯拐点,(既:劳动力从过剩到短缺的转折点)但是也应该注意不能过快的转变。
事实上,从总体来看,劳动力供给短缺的现象在短时间内不会出现,进城的农民工远没有达到充分就业的状态,在许多城市待岗待业的农民工还不在少数,而且农民工就业和流动方向出现变化,沿海不再“超重”,而将逐渐呈东中西部“苗条”分布。这是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变化,是金融危机前酝酿、危机后加速实现的新趋势,这一进程已经无法阻挡,而且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县域经济的大发展,这种趋势还将不断深化。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人口流动分布变化的现象,而应看做是一个信号和深化调整、创新求变的战略机遇。如果把这个机遇充分运用好、谋划好,真正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型、科技突飞猛进、自主创新加速,那么我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将会缩短,一个令世界惊叹的奇迹将会出现,这是中国发展的目标,也是我们心中的愿景。
但是,从“民工荒”背后我们还读到另一种可能的信息:许多企业和政府喊“荒”,乃至率团到农民工输出地“抢人”,显示其“变”的动力还不足,还是喜欢“因循守旧”,“熟门熟路”搞生产,传统的惯性很大。这不完全是好事。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角度,吸纳就业的能力还在,这仍然是一个重要的事情。但是,作为先发地区,经过三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出现了新问题,“民工荒”其实就是一个提醒,本应率先接受形势倒逼带来的转型压力,至少有部分需率先转型,提高附加值,改变“价廉”的老套策略,寻求突破。可以说,如果不能融入创新的思路,这些企业最终必然会死亡,这些地区也将在竞争中衰落。
由此我们看到,“民工荒”的出现,表面上是劳动力供求关系发生变化所致,其背后实质上包含着缺乏长远眼光和创新意识、缺少变革勇气、无视转型要求、突破环境伦理、社会责任淡漠等短视行为,也包含着“农民工”结构变化和其诉求长期受到压抑后的自我选择无意中形成对抗,暗合了社会需要调整和变革的脉搏。只有顺应发展大势和社会运动规律,与农民自身的发展权利和转型要求相结合,为农民工的市民化和产业工人化创造条件,在和谐的劳资关系下体面劳动,获得稳定预期,在经济波动周期中农民工“闹荒”和“闹慌”的局面才有望缓解,即便出现,“烈度”也不会大。同时,也只有顺势而变才可能抓住机遇,才能真正体悟到“民工荒”背后所传达的深意。
五、解决的办法:
政府、企业、农民工的三赢模式
1.政府(做出适当的政策调整)
1、政府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制定规则, 完善市场机制, 让工资协议在公平、透明的条件下达成。但在必要的时候政府要干预市场, 就是要确立最低的工资标准。政府同时应加强监管, 对那些违反规定的企业绝不能网开一面。
2、建立用工信息的发布预测系统, 当部分行业、部分地区出现用工短缺时, 政府可以及时发布信息, 帮助劳动力合理、有序地转移。
3、帮助农民工建立维权组织, 以保障他们的权益。
4、完善户籍制度
目前, 我国的户籍制度改革已取得一定进展。从计划经济时期完全隔绝城乡人口迁移与流动, 到允许农村劳动力异地务工经商和非户籍迁移、通过投资和其他购买方式取得兰印户口、开放小城镇户口和放松人籍条件, 户籍制度已在改革的道路上走出很远, 但还未触及其本质, 即户籍身份上所附着的福利差异。目前, 虽然允许劳动力自由流动, 但由于户籍不同而给劳动者所带来的福利条件却存在很大差别。这点应向日本学习, 只要劳动者能迁移到哪里, 并安定下来, 就能享受所在地的福利制度, 而不是以户籍地来决定劳动者的福利待遇。因此, 完善户籍制度, 必须使户籍制度和劳动者的福利条件分离。要通过户籍制度改革, 使户籍制度与劳动者就业、子女人学、社会保障等方面脱钩, 使户籍成为纯粹的登记制度。
5、建立城乡衔接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覆盖范围有限, 土地成为农民生活的基本保障。这极大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也阻碍农业规模经营, 对农业发展极为不利。应尽快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为维护社会稳定、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有力保障。当然, 考虑到城乡生活水平的实际差距,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可与城市有所差距。此外, 进城务工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也应抓紧解决。某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已开始建立城乡衔接的福利保障制度。
6、完善劳动就业市场。
目前, 我国就业市场上对城乡劳动者的管理实行不同的管理制度与管理机制。政府对城市劳动者就业实施正规的劳动合同、人事档案、下岗证、失业证等对农村劳动者就业实行就业许可证、流动就业卡、计划生育证、暂住证等。这是农村劳动力在就业市场得不到公平待遇的根本原因之一。这需要各级政府加大对这方面的改革力度, 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市场环境, 消除对农民工的就业歧视。要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营造自由就业、自由居住和自由流动的良好环境, 降低和消除迁移成本, 逐步消除城乡户籍分割的劳动力市场。
7、推进教育公平化。劳动力素质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特别是提高转移层次的重要因素。
2.企业
企业可以考虑通过提高技术含量来降低劳动力成本, 但是那些劳动力密集型的企业还是应该考虑如何善待工人, 留住工人。可以适当提高农民工的工资水平, 适当降低农民工的劳动强度, 给他们提供应有的劳动保障。不能再走“简单利用, 忽视培养”的老路了
3.农民工
对那些想外出务工的农民, 他们也应该参加一些必要的培训, 提高自己的技能;学习一些相关的常识, 清楚自己的权益;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 要善于通过合理、合法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
第二篇:劳动经济学论文
劳动经济学是一门专门研究通过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实现劳动力资源的社会与个体利益的最佳结合,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劳动关系和劳动力资源与其他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的学科
研究对象:1.研究劳动力市场运行和结果。2.研究劳动力资源投入与产出机理。3.研究劳动关系及其运行规律4.研究与劳动相关的问题。具体描述:以劳动力的经济活动为中心,研究各种劳动经济现象及其运动规律,涵盖劳动力市场及其变化、劳动力的投入与产出效率、劳动经济管理及其运作机制、劳动和谐关系的维护、社会劳动问题的处理等领域
研究方法
一般方法:实证分析方法、规范分析方法。具体方法:社会调查法、实验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法、统计方法、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实证分析方法 定 义:重点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步 骤1)建立预测行为用的数理模型 2)用计量经济学的办法检验数理模型所表达的理论是否符合现实 3)用检验过的数理模型,预测经济行为人的行为。特 点1)研究目的在于认识客观事实,研究现象本身的运动规律及内在逻辑2)研究结论具有客观性,并可根据经验和事实进行检验3)试图超越和排斥价值判断。
规范分析方法 定义:用一定的价值观去评价经济效益的好坏和制度政策的利弊,回答经济行为人的选择“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基准:互惠原理。特点1)研究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解释客观经济现象“应该是什么”问题,即说明其对于社会的意义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2)研究目的主要在于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服务,关心经济运行的结果是否合理、公正。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劳动适龄人口:人口中处于劳动年龄的那一部分人口。劳动力资源: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拥有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体(现实的、潜在的)。
劳动力市场:1.是劳动力要素的交换场所,既可以是有形的(职业介绍所、人才市场等),也可以是无形的(如法律服务中心、信息中心等)2.劳动力市场的基本要素是价格,价格决定劳动力要素供求双方的市场行为3.劳动力市场反映了一种机制。劳动力的供求双方通过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供求机制发挥作用,实现劳动力资源配置
劳动力市场的特征:1.劳动者只能被雇佣或租借,劳动者本身不能被出卖和购买2.劳动者对劳动力拥有不可动摇的所有权3.劳动力受雇或出租的条件不仅是工资的多少,而且还有工作时间长短、工作环境好坏等其他因素4.劳动力市场的活动不仅由工人和用工单位双方决定,而且受到政府、工会、雇主和舆论等社会力量的影响
劳动力市场的功能:1.在实现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中起纽带作用 2.在协调劳动力供求关系中起调节作用 3.在劳动者职业或就业单位的转换中起媒介作用 4.对劳动者就业竞争起到激励作用 5.对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起鞭策和推动作用 6.在开发利用人力资源中起导向作用 7.为政府了解社会劳动分配状况起到“窗口”作用
市场机制的运作过程:1.在不考虑非经济因素的条件下,劳动力供求决定工资,工资变动又影响劳动力供求2.市场体系通过变动工资水平和调整劳动者的流动速度实现均衡—工资的变动引致劳动力在不同职业、不同地区间流动,最终导致市场均衡3.供求决定工资水平4.供求变动与市场调节
政府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作用:硬环境的建设、软环境的建设、直接需求者 劳动力需求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雇主愿意并能够雇佣到的劳动力的数量
影响因素:工资率、企业商品的市场价格、企业商品的市场需求、企业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成本、技术进步、宏观经济环境
均衡条件:当每增加一个劳动力的边际收益产量等于其边际成本或工资水平时,企业的用工规模处于最佳状态
工资变动对理想雇佣水平的影响:替代效应—工资提高后,由于劳动力相对昂贵而引起的资本代替劳动,导致对劳动力需求的减少。规模效应(产出效应)—工资提高后,由于厂商总成本增加而引起的劳动力需求的减少
L1L2为替代效应、L2L3为规模效应、L1L3为总效应
企业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就是劳动和资本都可变条件下对劳动力的需求曲线。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的弹性可能要大于短期劳动力需求曲线,因为有替代效应存在。表现在需求曲线上,曲线更加平坦。
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的推导
影响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因素:1.最终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2.其他投入要素对劳动力的替代性3.其他投入要素的供给弹性4.产品总成本中劳动力成本所占的比重
劳动力供给的含义:是指劳动力的供给主体(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在一定的劳动条件下自愿对存在于主体之中的劳动力使用权的出让
影响劳动力供给量的因素: 1.人口的规模和构成(或适龄劳动人口)2.愿意工作的人的比例(劳动力参与率)3.工作时间制度4.社会平均的劳动强度5.劳动力的教育和训练水平
工资率变动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一般情况,收入随之变动):收入效应+替代效应 a 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工资效应为正,工作时数增加
b 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工资效应为负,工作时数减少
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涵义:劳动力参与率依年龄增长呈周期性变动的曲线。一般规律: 男性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呈倒“U”形。女性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呈“M”形或倒“U”形。趋势:1)15-19岁年龄组的青年人劳动力参与率下降2)女性劳动力参与率呈上升趋势(总体上仍较男性参与率低)3)老年人口劳动力参与率下降4)25-55岁年龄段男性成年人的劳动力参与率保持高位水平
劳动力市场均衡概念:指经济中各种对立的、变动着的因素处于一种力量相当、相对稳定、不再变动的状态。
劳动力市场的静态均衡:1.需求与供给相等时的工资率是均衡工资率或市场出清工资率2.需求与供给相等时的就业量是均衡就业量3.只要工资率不等于均衡工资率,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将使得工资率回到均衡点,所以只有均衡工资率才是市场的普遍工资率
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均衡
动态均衡的基本假设1.假设形成劳动力供给决策的时间为本期,以t表示;执行或实现劳动力供给决策的时间为下期,以t+1表示2.假设本期的劳动力需求量决定本期的工资率,本期的工资率和本期 的劳动力需求量两者之间关系为: Wt = ƒ(Dt)3.假设本期的工资率决定下期的劳动力供给量,以St+1 表示,则
St+1 = ƒ(Wt)
动态均衡的三种模型(假定劳动力需求弹性为1):收敛型蛛网:劳动力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发散型蛛网: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封闭型蛛网:劳动力供给弹性等于需求弹性
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1.劳动力资源的最优配置。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劳动力市场实现均衡,劳动力资源能达到最有效率的分配。在给定资源与总需求水平前提下,社会产出也能取得最高水平2.同质的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在劳动力市场均衡条件下,由于完全竞争和自由流动的作用,经济社会中同质的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不存在任何职业的、行业的和地区的工资差别3.充分就业 人力资本:通过人力投资形成、寓寄在劳动者身上并能够为其带来持久性收入来源的生产能力(体现为劳动者的生产知识、技能、健康状况等)人力资本投资:凡是能够有利于形成和改善劳动力素质结构、提高人力资本利用效率的费用与行为都可以认为是人力资本投资的范畴(通过增加人的资源而影响未来的货币和物质收入的各种活动)人力资本特征:依附性、私有性、递增性、不可视性和难以度量性、时效性。
人力资本投资的形式:各级正规教育、在职培训、健康保健、劳动力流动人力资本投资的特点: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收益多重性、投资收益的迟效性与长期性、投资效益的间接性。净现值法:现值-未来收入或支出的现在价值。假定给定的年利息率为i, n年以后的货币值在今天的价值PV=Y/(1+i)n 内部收益率法: 内部收益率-投资方案净现值为零的贴现率。只要内部收益率超过市场利息率,所进行的投资就是合算的 劳动力流动的概念:劳动者相对于劳动力市场条件的差别,在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产业之间、职业之间和岗位之间的自愿选择和迁移
劳动力流动成本:货币成本 +非货币成本(机会成本、心理成本)收益:货币收益+非货币收益(工作环境、同事关系等非货币因素)劳动力流动决策:只要流动的收益现值大于不流动的收益现值(净现值收益大于零),劳动力就会流动。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年龄、家庭、教育、流动的距离。劳动力流动的意义 :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促进经济增长、保证劳动力市场的活力和效率
工资形式:基本工资、奖金、津贴与补贴、福利。工资职能:补偿职能、激励职能、调节职能、效益职能
工资水平是指某一特定领域、某一特定时期的职工实际平均工资的高低程度(一定时期和一定统计范围内劳动者平均工资的数额)。工资水平=劳动者工资总额/劳动者平均人数
低端工资水平调控—最低工资制度:保护低收入阶层或收入不稳定者、体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维持一定购买力,创造必要市场条件、制约平均工资的变化
对社会集团最高工资的控制,一般不应超过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对个人最高工资的控制,累进的个人所得税率进行控制
短期工资水平的非经济调控—工资谈判制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企业、雇主或其组织为一方,以雇员或工会组织为另一方,在政府的指导协调下,就企业工资分配问题进行协商的制度
工资差别的形成原因:补偿性工资差别、竞争性工资差别、垄断性工资差别
工资差别的形式:产业间差别、地区差别、年龄间工资差别、职业工资差别、性别差别(劳动)就业:达到法定劳动年龄、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运用生产资料依法从事某种社会劳动,并获得赖以为生的报酬收入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
影响劳动就业的因素 :1.人口因素:人口数量影响就业者供应量 ;人口构成影响着就业结构的合理性2.科学技术进步因素3.经济因素: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劳动就业的总体水平;经济形式是解决社会就业的前提条件 ;不同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劳动者的就业结构4.劳动制度因素:国家的劳动就业方针政策直接影响就业问题解决的程度 ;用工制度的内容和形式及其执行机构,直接影响着充分就业的实现 ;工资制度和政策也是影响劳动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5.国家宏观政策因素6.心理因素:就业意识
失业:是指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在总量或结构上的失衡所形成,具有劳动能力并有就业要求的劳动者处于没有就业岗位的状态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与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失业治理的政策选择:1.主动的失业治理政策。提高劳动力的供给质量、修复劳动力市场的调节功能、提高经济活动水平(经济的持续增长是治疗失业的根本性药方)2.被动的失业治理政策。失业保障(设立普遍的失业救济保险计划、提供失业收入保障、提高劳动力市场效率、帮助政府的社会援助支出达到有效目)3.社会援助
解决失业问题的对策: 1.加强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是解决失业问题的前提 2.积极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相适应的市场就业机制是解决失业问题的关键环节3.促进国民经济有效率地持续快速增长是解决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4.立足世界劳动力市场解决中国劳动者的就业是解决失业问题
第三篇:劳动经济学论文
劳动经济学论文
论文题目:论延退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专业:人力资源管理
班级:11城建人力1班
学号姓名:王孝春 11211900112
完成时间: 2013-12-22
摘要:面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延迟退休似乎是大势所趋但这一政策的推行到底会给劳动力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热点。本文通过对延迟退休年龄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分析,得出该种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限的,影响的正负效应取决于各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结果。
引言:近期,关于是否延长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以减轻“白色浪潮”对社会养老压力的新闻,因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相关,甚为抢眼。推迟退休年龄会对就业局面产生怎样的影响?我国是否需要推出弹性的退休制度?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表述,显然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关注的焦点之一自然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相关。1990年代以来,中国的城镇下岗、失业浪潮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截止2004年6月底,中国城镇的失业人数为837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人数为196万,两者相加,仍有1000多万之众。如果加上实际上“在职不在岗”的“企业职工”,真正“失业”人数还远不止此数。最近发布的《社会保障白皮书》在谈到失业问题时指出:“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劳动力总量过剩的矛盾和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将持续存在”。延长退休年龄,意味着有一批年长者要推迟退出他们的劳动生涯。但是在整个社会的工作岗位吃紧的前提下,这同时是否也意味着有一批年轻人相应地不能得到工作岗位?
一般来说,在国际上,采取延长退休年龄的做法并不是用来解决养老保险负担问题的,而是针对劳动力短缺之困。中国的劳动力短缺吗?有专家称,起码在2010年以前,我们正处于人口结构中劳动年龄人口的“黄金时期”。此后,劳动年龄阶段的人口会有所减少,但是,因为中国的人口绝对数十分庞大,劳动力的绝对数也就大。所以,讲到中国社会缺少劳动力,还是一个非常遥远的事。
延退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今年是高校扩招后又一个就业高峰年。据权威部门统计,2004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280万,比2003年增长68万。可以说,毕业生、下岗职工、退伍转业复员军人以及向城市转移大量农业人口等,是目前城市主要的就业大军,我国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总工会、人社部等的专家完成的报告认为,延迟退休目前条件并不具备,暂时行不通。研究表明,我国每年新增就业岗位在1000万左右,其中约30%岗位来自退休人员更替。如果延迟退休年龄,将使大量青年不能进入劳动力市场,带来负面影响。《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报告2012》8月4日在武汉发布。报告称,延迟退休目前条件并不具备,暂时行不通。
延迟退休自有动议以来,就一直遭受社会的广泛质疑。而延迟退休会挤压年轻人的就业机会,即属社会质疑延迟退休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报告2012》研
究表明,我国每年新增就业岗位徘徊在1000万个左右,其中大约30%的岗位来自退休人员的更替,则更为延迟退休影响就业提供了直观的数字论据。在当前我国每年都面临较大就业岗位缺口情形下,诚如报告所指出的,“如果延迟退休年龄,带来就业岗位减少,将使大量青年不能进入劳动力市场,形成青年失业状况,由此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正如人们所常说的,就业是民生之本。因为唯有实现就业才会有生活来源,有生活来源才谈得上生活幸福。尽管按照现行规定年龄退休,退休人员退休后的收入会比退休前有所减少,但是对退休人员的生活并不会有很大的影响。而如果因为实行延迟退休致成千上万的年轻人不能获得就业机会,则意味着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将会没有基本的生活来源,这显然将会对民生造成不小的影响与损害。
从另一个角度看,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唯有不断扩大消费,才能促进经济不断获得更大的发展。年届退休人员由于主要消费项目均已完成,子女业已成人,所以即便延迟若干年退休,也不会对消费起到多大的拉动作用。而年轻人如果能通过退休人员退休获得就业岗位,由于其消费观念更为超前与需要置业等原因,其消费潜力绝对要比退休人员大得多。从这个角度说,实行延迟退休还会对我国的消费扩大与经济增长起到阻碍作用。
从以上意义来说,延迟退休虽然能让那些工作轻松、待遇优厚人群获得更多一些的实际利益,但却是以影响就业与民生以及妨碍消费扩大与经济获得更快增长为代价的。有关方面显然不能为了满足部分特殊人群出于一己之私的诉求,而令国计民生受到影响与妨碍,令社会公平与和谐受到损害。顺应多数民众的意愿,更多地从有利于国计民生与促进社会公平和谐出发,科学合理地设计退休制度方是正道。
劳动力市场的参与者具有明显的动态特征。因为从一个时期的观察出发,总是不断有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完成劳动力的市场交易并与用人单位或雇主建立一定合约形式的劳动关系,从而参与社会财富(产品或服务)创造活动。与此同时,也会不断有劳动者退出劳动力市场,脱离劳动力的市场交易和解除与用人单位或雇主之间的劳动关系,通过失业、闲暇偏好、职业再搜寻、退休 人力资本投资等多种形式加以实现。显然,这里所讲的劳动力的市场退出是相对劳动力的市场进入(就业或再就业)而言的概念,是基于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与需求模型提供的终止劳动力供给行为的考察平台而形成的经济现象。
按照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供给行为收益最大化假设,首先是劳动者的失业即代表其市场供给行为的中断。失业性质的劳动力市场退出可以有被动(非自愿)和主动(自愿)的区分。其次,一般可认为,劳动能力人口作出退出劳动力市场的选择与该劳动力的个人收入或家庭收入有关。因为按照“向后弯曲的劳动力供给”模型分析,如果个人或家庭的收入达到一定的水平,就有可能引起劳动者减少工作时间的行为,其中也包括暂时性地选择闲暇或终生性退出劳动力市场的行为.而且这里 讲的个人或家庭收入并不仅仅局限于劳动工资收入,也包括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支付性收入等;而退休金与企业年金等因素的变化都有可能影响一个人或家庭的劳动供给。另外,劳动力的市场退出还与劳动者个人的健康、工作机会及人们对福利的主观评价等非经济因素影响有关,例如,当工作损害健康且劳动者可能由此支付更高的医疗费用甚至寿命预期缩短时,一些劳动者也会选择退出劳动领域;对另外一些人而言,在劳动力市场存在其他工作机会,尤其是这些工作岗位有更高的收入预期情况下,也会放弃现期工作而选择退出,以便寻求更合适的工作岗位。还有一些人则可能是为了享受社会保障的福利待遇而退出劳动力市场,也可能是为了进一步投资人力资本而暂时退出劳动力市场,如青年人就业后重新回到学校学习。
可以发现,劳动力市场退出的直接后果在于对退出者的现期和预期收入产生影响。在假设退出者都具有经济理性的前提下,按照收益(效用)最大化原则,他们在退出劳动力市场前都会理性地规划和安排下一步的行为,而且有制度规范约束的劳动力供给行为还可能产生多种效应,使劳动力的市场退出的影响因素复杂化。在一定程度上讲,劳动力的市场退出要比劳动力的市场进入行为更为复杂。
结论:
当前,关于延迟退休年龄的就业问题的相关争论是存在的。本文通过分析认为,延迟退休年龄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限的。而且可能是负面的影响也可能是正面的影响。影响结果取决于上述各种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不仅仅是从某方面去进行片面分析。延迟退休年龄对年轻人劳动力就业市场的影响,需要在考虑综合因素的条件下进行更多的调查和分析,从而得出结果。从以上意义来说,延迟退休虽然能让那些工作轻松、待遇优厚人群获得更多一些的实际利益,但却是以影响就业与民生以及妨碍消费扩大与经济获得更快增长为代价的。有关方面显然不能为了满足部分特殊人群出于一己之私的诉求,而令国计民生受到影响与妨碍,令社会公平与和谐受到损害。顺应多数民众的意愿,更多地从有利于国计民生与促进社会公平和谐出发,科学合理地设计退休制度方是正道。
第四篇:劳动经济学论文
劳动经济学是一门专门研究通过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实现劳动力资源的社会与个体利益的最佳结合,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劳动关系和劳动力资源与其他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的学科
研究对象:1.研究劳动力市场运行和结果。2.研究劳动力资源投入与产出机理。3.研究劳动关系及其运行规律4.研究与劳动相关的问题。具体描述:以劳动力的经济活动为中心,研究各种劳动经济现象及其运动规律,涵盖劳动力市场及其变化、劳动力的投入与产出效率、劳动经济管理及其运作机制、劳动和谐关系的维护、社会劳动问题的处理等领域
研究方法一般方法:实证分析方法、规范分析方法。具体方法:社会调查法、实验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法、统计方法、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实证分析方法 定 义:重点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步 骤1)建立预测行为用的数理模型
2)用计量经济学的办法检验数理模型所表达的理论是否符合现实 3)用检验过的数理模型,预测经济行为人的行为。特 点1)研究目的在于认识客观事实,研究现象本身的运动规律及内在逻辑2)研究结论具有客观性,并可根据经验和事实进行检验3)试图超越和排斥价值判断。
规范分析方法 定义:用一定的价值观去评价经济效益的好坏和制度政策的利弊,回答经济行为人的选择“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基准:互惠原理。特点1)研究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解释客观经济现象“应该是什么”问题,即说明其对于社会的意义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2)研究目的主要在于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服务,关心经济运行的结果是否合理、公正。
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劳动适龄人口:人口中处于劳动年龄的那一部分人口。劳动力资源: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拥有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体(现实的、潜在的)。
劳动力市场:1.是劳动力要素的交换场所,既可以是有形的(职业介绍所、人才市场等),也可以是无形的(如法律服务中心、信息中心等)2.劳动力市场的基本要素是价格,价格决定劳动力要素供求双方的市场行为3.劳动力市场反映了一种机制。劳动力的供求双方通过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供求机制发挥作用,实现劳动力资源配置
劳动力市场的特征:1.劳动者只能被雇佣或租借,劳动者本身不能被出卖和购买2.劳动者对劳动力拥有不可动摇的所有权3.劳动力受雇或出租的条件不仅是工资的多少,而且还有工作时间长短、工作环境好坏等其他因素4.劳动力市场的活动不仅由工人和用工单位双方决定,而且受到政府、工会、雇主和舆论等社会力量的影响
劳动力市场的功能:1.在实现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中起纽带作用 2.在协调劳动力供求关系中起调节作用 3.在劳动者职业或就业单位的转换中起媒介作用 4.对劳动者就业竞争起到激励作用 5.对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起鞭策和推动作用 6.在开发利用人力资源中起导向作用
7.为政府了解社会劳动分配状况起到“窗口”作用
市场机制的运作过程:1.在不考虑非经济因素的条件下,劳动力供求决定工资,工资变动又影响劳动力供求2.市场体系通过变动工资水平和调整劳动者的流动速度实现均衡—工资的变动引致劳动力在不同职业、不同地区间流动,最终导致市场均衡3.供求决定工资水平4.供求变动与市场调节
政府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作用:硬环境的建设、软环境的建设、直接需求者
劳动力需求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雇主愿意并能够雇佣到的劳动力的数量影响因素:工资率、企业商品的市场价格、企业商品的市场需求、企业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成本、技术进步、宏观经济环境
均衡条件:当每增加一个劳动力的边际收益产量等于其边际成本或工资水平时,企业的用工规模处于最佳状态
工资变动对理想雇佣水平的影响:替代效应—工资提高后,由于劳动力相对昂贵而引起的资本代替劳动,导致对劳动力需求的减少。规模效应(产出效应)—工资提高后,由于厂商总成本增加而引起的劳动力需求的减少
L1L2为替代效应、L2L3为规模效应、L1L3为总效应
企业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就是劳动和资本都可
变条件下对劳动力的需求曲线。长期劳动力需求
曲线的弹性可能要大于短期劳动力需求曲线,因
为有替代效应存在。表现在需求曲线上,曲线更
加平坦。
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的推导
影响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因素:1.最终产品的需求
价格弹性2.其他投入要素对劳动力的替代性3.其
他投入要素的供给弹性4.产品总成本中劳动力成本所占的比重
劳动力供给的含义:是指劳动力的供给主体(劳
动者个人或家庭)在一定的劳动条件下自愿对存在于主体之中的劳动力使用权的出让影响劳动力供给量的因素: 1.人口的规模和构成(或适龄劳动人口)2.愿意工作的人的比例(劳动力参与率)3.工作时间制度4.社会平均的劳动强度5.劳动力的教育和训练水平
工资率变动对劳动力
供给的影响(一般情
况,收入随之变动):
收入效应+替代效应
a 替代效应大于收入
效应,工资效应为正,工作时数增加
b 替代效应小于收入
效应,工资效应为负,工作时数减少
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涵义:劳动力参与率依年龄增长呈周期性变动的曲线。一般规律: 男性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呈倒“U”形。女性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呈“M”形或倒“U”形。趋势:1)15-19岁年龄组的青年人劳动力参与率下降
2)女性劳动力参与率呈
上升趋势(总体上仍较男性参与率低)3)老年人口劳动力参与率下降4)25-55岁年龄段男性成年人的劳动力参与率保持高位水平
劳动力市场均衡概念:指经济中各种对立的、变动着的因素处于一种力量相当、相对稳定、不再变动的状态。
劳动力市场的静态均衡:1.需求与供给相等时的工
资率是均衡工资率或市场出清工资率2.需求与供
给相等时的就业量是均衡就业量3.只要工资率不
等于均衡工资率,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将
使得工资率回到均衡点,所以只有均衡工资率才是
市场的普遍工资率
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均衡
动态均衡的基本假设1.假设形成劳动力供给
决策的时间为本期,以t表示;执行或实现
劳动力供给决策的时间为下期,以t+1表示
2.假设本期的劳动力需求量决定本期的工资
率,本期的工资率和本期 的劳动力需求量两
者之间关系为: Wt = ƒ(Dt)3.假设本期的工
资率决定下期的劳动力供给量,以St+1 表
示,则St+1 = ƒ(Wt)
动态均衡的三种模型(假定劳动力需求弹性
为1):收敛型蛛网:劳动力供给弹性小于需
求弹性、发散型蛛网: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
需求弹性、封闭型蛛网:劳动力供给弹性等
于需求弹性
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1.劳动力资源的最优配置。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劳动力市场实现均衡,劳动力资源能达到最有效率的分配。在给定资源与总需求水平前提下,社会产出也能取得最高水平2.同质的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在劳动力市场均衡条件下,由于完全竞争和自由流动的作用,经济社会中同质的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不存在任何职业的、行业的和地区的工资差别3.充分就业
人力资本:通过人力投资形成、寓寄在劳动者身上并能够为其带来持久性收入来源的生产能力(体现为劳动者的生产知识、技能、健康状况等)人力资本投资:凡是能够有利于形成和改善劳动力素质结构、提高人力资本利用效率的费用与行为都可以认为是人力资本投资的范畴(通过增加人的资源而影响未来的货币和物质收入的各种活动)人力资本特征:依附性、私有性、递增性、不可视性和难以度量性、时效性。
人力资本投资的形式:各级正规教育、在职培训、健康保健、劳动力流动人力资本投资的特点: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收益多重性、投资收益的迟效性与长期性、投资效益的间接性。净现值法:现值-未来收入或支出的现在价值。假定给定的年利息率为i, n年以后的货币值在今天的价值PV=Y/(1+i)n 内部收益率法: 内部收益率-投资方案净现值为零的贴现率。只要内部收益率超过市场利息率,所进行的投资就是合算的劳动力流动的概念:劳动者相对于劳动力市场条件的差别,在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产业之间、职业之间和岗位之间的自愿选择和迁移
劳动力流动成本:货币成本 +非货币成本(机会成本、心理成本)收益:货币收益+非货币收益(工作环境、同事关系等非货币因素)劳动力流动决策:只要流动的收益现值大于不流动的收益现值(净现值收益大于零),劳动力就会流动。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年龄、家庭、教育、流动的距离。劳动力流动的意义 :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促进经济增长、保证劳动力市场的活力和效率
工资形式:基本工资、奖金、津贴与补贴、福利。工资职能:补偿职能、激励职能、调节职能、效益职能
工资水平是指某一特定领域、某一特定时期的职工实际平均工资的高低程度(一定时期和一定统计范围内劳动者平均工资的数额)。工资水平=劳动者工资总额/劳动者平均人数
低端工资水平调控—最低工资制度:保护低收入阶层或收入不稳定者、体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维持一定购买力,创造必要市场条件、制约平均工资的变化
对社会集团最高工资的控制,一般不应超过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对个人最高工资的控制,累进的个人所得税率进行控制
短期工资水平的非经济调控—工资谈判制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企业、雇主或其组织为一方,以雇员或工会组织为另一方,在政府的指导协调下,就企业工资分配问题进行协商的制度
工资差别的形成原因:补偿性工资差别、竞争性工资差别、垄断性工资差别
工资差别的形式:产业间差别、地区差别、年龄间工资差别、职业工资差别、性别差别(劳动)就业:达到法定劳动年龄、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运用生产资料依法从事某种社会劳动,并获得赖以为生的报酬收入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
影响劳动就业的因素 :1.人口因素:人口数量影响就业者供应量 ;人口构成影响着就业结构的合理性2.科学技术进步因素3.经济因素: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劳动就业的总体水平;经济形式是解决社会就业的前提条件 ;不同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劳动者的就业结构4.劳动制度因素:国家的劳动就业方针政策直接影响就业问题解决的程度 ;用工制度的内容和形式及其执行机构,直接影响着充分就业的实现 ;工资制度和政策也是影响劳动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5.国家宏观政策因素6.心理因素:就业意识
失业:是指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在总量或结构上的失衡所形成,具有劳动能力并有就业要求的劳动者处于没有就业岗位的状态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与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失业治理的政策选择:1.主动的失业治理政策。提高劳动力的供给质量、修复劳动力市场的调节功能、提高经济活动水平(经
济的持续增长是治疗失业的根本性药方)2.被动的失业治理政
策。失业保障(设立普遍的失业救济保险计划、提供失业收入
保障、提高劳动力市场效率、帮助政府的社会援助支出达到
有效目)3.社会援助
解决失业问题的对策: 1.加强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是解决失业问题的前提 2.积极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相适应的市场就业机制是解决失业问
题的关键环节3.促进国民经济有效率地持续快速增长是解决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4.立足世界劳动力市场解决中国劳动者的就业是解决失业问题
第五篇:劳动经济学论文
网络信息化带来新的就业模式:“网络创业”
一 为大学生创业带来新的模式
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后期影响,同时高校毕业生的数额也逐年递增,部分企业的用工需求放缓,这导致众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在此背景下,网络创业应运而生,这种新的就业模式以低风险、低门槛、收益快等特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创业者。他们投入很少的成本,在互联网上做起“网商”,月收入可达上千元。
陈韦良是天津科技大学泰达校区大二学生,在网络创业中经验效益双丰收。他,大一时就创立了校园门户网站。该网站是一个校园内的网上“跳蚤市场”。他介绍:“同学们通过这个平台交易二手商品,网站则通过广告和线下活动盈利。”网站开通当年,交易额过万元,盈利超过千元。
一方面,网络创业成本低、盈利快,是新一代学生用“智商换财富”的工作新选择。大学生乐于挑战传统就业观,这种新型创业模式无疑满足了他们求新的思路。另一方面,大学生在网络创业中存在信用等级低、缺乏人脉资源和网络经营技能等困难。因此,社会和各高校应重视并增加网络创业教育的相关培训,加强电子商务类课程的师资投入,适时给学生提供网络创业相关信息和行销思路,让网络创业真正成为大学生谋职就业的新选择。
二 为残疾人就业提供新的机遇
虽然残疾人就业状况逐年得到改善,多元化的残疾人就业格局也已初步形成,但是由于中国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特别是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残疾人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而飞速发展的电子商务,为残疾人提供了一个新的就业平台。网上开店投资少、回报高、见效快、营业时间长,同时它又不受地理位置、店面空间、资金挤压等限制,特别适合残疾人经营,受到了残疾人的广泛欢迎。
目前有很多残疾人开网店,做网商,在阿里巴巴、淘宝、易趣、百度有啊这样的C2C网站。如聋哑人陈汉俊夫妇利用淘宝网推出的免费开店平台,销售某著名运动品牌。2008年,他们的网店荣登“全球十大网商榜”,2009年,创办公司,开专卖店,月营业额超过10万元。
网店在实际运营过程当中,残疾人店主还会面临很多复杂问题。因为残疾人肢体不便而且社会活动比较少一些,他如何找到合适的货源,特别是适销对路的产品,这是非常大的一个难点。创业资金的匮乏及网络飞速发展带来的交易规则的多变,是令残疾人相当困惑的问题。残疾人网络创业,还需多方帮助和支持,希望更多人关注残疾人网店,更多的爱心企业加入到供货商的队伍中来,网络平台对于残疾人店主准入给予更多优惠政策。同时希望政府加强对残疾人的重视,跟随形势变化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培训、指导工作,为残疾人店主答疑解惑,解决实际问题,并带动更多有网络创业愿望的残疾人实现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