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劳动经济学
1、假设劳动供给时间的函数是h =(120-w)2,h表示工作时间,w表示工资。计算在工资为20个货币单位时的劳动力供给弹性。这时那种效应(收入效应或替代效应)占主导?
2、假设经济学家的供给曲线为W=10 + 5L,其中,W是工资,L是经济学家的数量。需求曲线为W=50-3L,计算均衡的工资和就业数量。假如现在对经济学家的需求增加,新的需求曲线为W=70-3L,市场的调整符合蛛网模型,计算在工资和就业量缓慢调整的过程中,第一轮、第二轮和第三轮的工资和就业量。新的均衡工资和就业数量是多少?
3、炸鸡屋面临着对每餐6美元的炸鸡正餐的完全富有弹性的需求。该炸鸡屋也面临着向上倾斜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即
L=20W一120
式中,L为每小时雇用的工作者数量;W为小时工资率。因此,炸鸡屋面临的向上倾斜的劳动力边际成本曲线是由下式给定的,即
MC = 6 + O.1L
劳动力每小时生产5个正餐(每份炸鸡的成本为零)。炸鸡屋每小时应当雇佣多少工作者以达到利润最大化? 炸鸡屋应当支付多少工资? 炸鸡屋每小时的利润是多少?
4、小民鹦鹉商店对鹦鹉装饰帽子销售市场具有垄断地位。市场需求曲线为P=30-0.4Q。式中,P为每一顶帽子的价格;Q为每小时出售的帽子的数量。鹦鹉商店是该城唯一的雇主,并且面临的劳动力每小时的供给由下式给定:W=0.9L+5。式中,L为每小时雇用的工作者数量;W为小时工资率。每一工作者每一小时生产两顶帽子。假设生产帽子时除劳动力成本外,其它耗费和成本为零。试问该商店每小时应当雇用多少工作者以达到利润最大化?应当支付多少工资?帽子的价格是多少?
5、假设在一竞争的行业的劳动力供给曲线为L =10 + W,劳动力需求曲线为L=30-4W。其中,W是工资,L是劳动力数量。试计算均衡的工资和就业数量。如果现在政府制定了5单位的最低工资标准,则有多少新增的劳动力供给?失业率为多高?
6、什么是非歧视的劳动力买方垄断市场?针对这种市场,政府实行最低工资制是否有意义,请作图说明(8分)。
7、与竞争性市场相比较,完美歧视的劳动力买方垄断市场上,其就业量为什么说是相同的,而平均工资为什么说是低一些的?
第二篇:劳动经济学
1、工资率和产品需求的变化如何对劳动力需求产生影响?
工资的变化包括上升和下降两个方面,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工资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工资的上升。
工资上升对劳动力需求产生的影响可以分解为两个影响效应。
一个是与资本的相对价格比上升而产生节约劳动力的替代效应;
另一个是因工资上升造成生产成本上升,引起产品价格上涨,导致产品需求下降,最终形成劳动力需求减少的规模效应。
2、影响社会劳动力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因素包括微观因素和宏观因素两方面。
其中微观因素包括:(1)企业生产规模、(2)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3)企业利润量、(4)工资变化、(5)其他要素价格、(6)预期等。
宏观因素包括:(1)社会生产规模大小、(2)国家经济体制、(3)产业结构状况、(4)科学技术进步、(5)对外开放程度、(6)相应的市场环境、(7)政府政策等。
3、分析技术进步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技术进步在各种各样的经济变量中对劳动力需求量如何发挥影响,取决于:(1)在生产等量产品时劳动与资本可以获得何种程度的节约;(2)通过下调产品价格,以及企业利润、劳动者收入的变化,能在多大程度上增加产品需求。
技术进步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表现在:一是使企业能以较少的劳动投入生产既定的产品产量,减少劳动力需求量;二是使生产成本降低,产品价格下降,产品销量上升,产出规模扩大,从而使劳动力需求量增加。
4、影响劳动力个人供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一个是社会学性质的因素,即结婚、育儿、家庭形态、家务劳动的负担、健康程度、就业观念等;另一个是经济学性质的因素,即工资与资产的状况、税制和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各种雇用习惯等。
5、描述个人的、家庭的和市场的劳动力供给曲线。
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揭示的是劳动者个人劳动力供给意愿随工资率变动而变动的规律。他表明,在工资率较低且收入较少时,由工资率提高产生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故随工资率的提高,劳动力供给增加;在工资率维持较高水平并且收入也在较高水平时,由于工资率的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故随着工资率的提高,替代效应造成的劳动力供给时间的增加,小于收入效应作用下的劳动力供给时间的减少,最终表现为工资率对劳动力供给的负向影响。
家庭劳动力供给曲线揭示以家庭为单位劳动力供给变化。妻子的就业会受到丈夫是收入和家属构成、子女年龄、家庭成员健康状况等的影响。(1)丈夫的收入越高,妻子的劳动力参与率越低。(2)本人能够得到的市场工资率越高,妻子的劳动参与率越高。如果劳动力市场疲软,会因丈夫事业等原因导致基本收入下降,同事妻子能够得到的市场工资率也下降。月到这种情况,如果(1)的效果强,随着丈夫的收入减少,妻子为弥补收入不足增加劳动力参与率,所以劳动力供给量增加。相反,如果(2)的效果强,则随着妻子工资下降,劳动力参与率下降。劳动力供给量也减少。
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实际上是将一个市场中的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相加。
6、哪些人口因素对劳动力总供给产生影响?
劳动力的供给与人口总量和人口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劳动力供给的总量首先受到人口总量的制约,进而受到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量的制约。劳动力供给量是人口的函数。构成劳动力资源的劳动力人口群体是一定时期、一定地域内人口总量的一部分,该部分人口数量与全部人口的数量关系十分密切。假定人口总体的年龄构成不变,劳动适龄人口中劳动力人口和非劳动力人口构成也不变,则劳动力人口与人口总量成正比关系。
人口的年龄结构也在不断变化,从而从两方面影响劳动力人口数量(1)通过劳动适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2)通过劳动适龄人口内部年龄构成的变动。
7、试分析劳动力短缺和劳动力过剩现象。
劳动力短缺的含义是,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需求处于长边,劳动力供给处于短边,劳动力的初始需求大于有效需求。这种情形也可以称为劳动力过度需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力短缺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这是因为,从劳动力需求方来说,企业作为社会中的一个行政机构,在帕金森定律的支配下,具有内在的不断扩大自身规模的冲动,而这种扩大规模的冲动就引起扩大劳动力需求的冲动,劳动力需求冲动表现在企业在向上级单位争取用工指标的行动中,使劳动力需求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长边的位置。
劳动力短缺的情况下,要保证社会生产的正常进行,主要利用强制代替。劳动力短缺还具有积累、溢散的效应。
劳动力过剩的含义是,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需求是短边,劳动力供给是长边,劳动力初始供给大于有效供给。劳动力过剩又称为劳动力过度供给。
劳动力过剩的表现是劳动力滞存。这种滞存发生在企业内部,就是隐性失业;发生在企业外部,就是显性失业。引起隐性失业的原因有:(1)预算软约束下劳动投入数量冲动引起的工资率大于劳动边际生产率;(2)企业追求规模增长引起的劳动囤积;(3)劳动力短缺引起的互补劳动力的盲目流入;(4)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已经富余的劳动力存量不能改变;(5)企业目标由规模增长向人均收入最大化转移,劳动力需求急剧不降,不仅低于追求规模增长的企业的劳动力需求量,也低于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劳动力需求量。
8、内部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内部劳动力市场是相对于外部劳动力市场而言的,是指在一个用人机构(主要是企业)范围内,以特定的规则和习惯来调节劳动力供求的资源配置机制。
(一)组织的结构。企业组织有一定的结构,但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生产活动的技术所规定的。横向联系建立在生产、销售、营业、财务、人力资源计划、总务、研究与开发等不同职能部门的分工与协作的体制之上。纵向联系是从现场的一般工作员工开始,经过现场监督人员或管理人员、中间管理人员直至最高经营者的层级序列。
(二)组织的原理。
组织形成的最本质的原理是其成员属于组织,即可以把市场成为将价格信号作为媒介的经济主体自由进入或退出的社会性系统。
(三)内部劳动力市场存在的原因。
(1)存在高昂的替换成本是导致内部劳动力市场产生和稳定的重要因素。
(2)现实经济中,分工进一步深化,企业中各岗位上的人力资本金额知识的专用性得以提高,很多岗位对从业人员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3)有关内部劳动力市场的研究难以避开公会和企业内部组织的作用。
9、何谓生命周期?近几十年来其变化趋势如何?
本书所说的生命周期系指与就业密切相关的人生各重要阶段,因此也可能称为劳动力供给的生命周期。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与过去相比,人们的生命周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结婚年龄后移、生育率下降的同时,平均寿命大大延长。人们的平均结婚年龄、生育年龄在延后,平均寿命在延长,生命周期也在发生变化。这些因素的变化对人口的劳动参与率与决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平均寿命的延长增加了人们的可支配时间,也延长了许多人参与市场性劳动的时间。
10、家庭生产函数与婚姻、养育子女的经济性决策之间有什么关系?
家庭生产函数能够说明由于技术创新和工资率的变化,家务劳动与市场性劳动的分工是如何变化的,即该函数能够说明劳动力供给、家务劳动时间、消费结构的变化。在自然经济的大家族主义时代,家庭的继承与发展是社会问题的重要内容。
婚姻的经济型决策:总体上来说,婚姻是不能依当事人个人意愿来决定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自然经济的比重不断下降,大家庭主义的观念逐渐淡漠,婚姻的决策逐渐成为当事人个人的事情。对个人而言,婚姻的经济意义究竟是什么呢?首先,由于婚姻所形成的夫妻共同生活,两人的平均生活费用与独身一人时期相比可能有所下降。这种下降源自于分工的收益和规模经济带来的好处。其次,长期以来由于多方面原因,造成两性在家庭内外的生产率上存在着很大差距。在婚姻所形成的共同生活中,夫妻双方很容易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
养育子女的经济型政策:在经济不发达时期,孩子作为消费主体的同时,更易被当作未来承担生产活动的主体而受到强调,当作增加家庭收入的一种投资的对象而被认同,或者被期望为家业的继承和发展的人才。如果把子女作为投资品加以考虑,那么应该期望将来能够从子女处行到满意的收入;而作为消费品去认识,拥有子女能够提高父母的满足度。拥有子女的费用则是养育子女所需费用和养育子女耗费时间的机会成本之和。
11、集体谈判是怎样影响工资生成与变动的? 集体谈判工资理论认为,工资的决定取决于劳资双方在工资谈判中交涉力量的抗衡结果。集体谈判决定工资,表面上看似乎是谈判结果取决于双方力量的对比,实际上其背后仍是经济因素在起作用,各方都要受到经济因素的制约。
12、论述工资的四大职能,并运用这一理论分析我国企业制定工资的原则
(一)工资的四大职能:1补偿职能(劳动力消费补偿职能)---劳动者在劳动中脑力和体力的消耗必须得到补偿,劳动力才能恢复。2激励职能---工资最大化促进劳动者积极工作,提高劳动质量,3调节职能----劳动力的合理配置和劳动力素质结构的合理调整。4效益职能---工资能够增值给资本所有者带来效益。
(二)我国企业制定工资的原则:
1、重要性原则:重要性原则是指在制定岗位薪酬标准时,首先要根据该岗位对本单位的贡献程度大小来确定该岗位的薪酬高低,即该岗位对本单位如果非常重要,则其薪酬标准相应较高。反之,则不然。
2、稀缺性原则:稀缺性原则是指在制定岗位薪酬标准时,除了首先要考虑该岗位的重要性程度外,其次还必须考虑该岗位任职资格的可替代性,即该岗位所要求的任职资格是否具有较强的特殊性或稀缺性,亦即从事该岗位工作的人员是否需要具备一般人不可能具备的特殊能力。如果该岗位虽然很重要,但是一般人都能胜任,则不应该给予较高的薪酬标准。
3、复杂性原则:复杂性原则是指在制定岗位薪酬标准时,最后还必须考虑该岗位工作的复杂程度,即从事该岗位工作的程序是否比较复杂、繁琐,或劳动量和劳动强度较大。如果某项工作虽然重要性和稀缺性都不是很突出,但是显的特别复杂,则应该相应的给予较高的岗位薪酬。
13、试述工资指导线制度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内容:
(一)经济形势分析
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和宏观政策分析;本地区上一经济增长、企业工资增长分析;本经济增长预测以及与周边地区的比较分析。
(二)工资指导线意见
工资指导线有三条:上线、基准线、下线。
上线也称预警线,是对工资增长较快、工资水平较高企业提出的预警和提示。基准线是货币工资平均增长目标,是对生产经营正常、有经济效益的企业合理的工资增长水平。
下线主要适用于经济效益较差或亏损企业,这类企业的货币平均工资增长在工资指导线适用的内允许零增长或负增长,但向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正常劳动的劳动者支付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意义:
1)指导工资集体协商
企业与职工双方在进行工资集体协商时,均应围绕工资指导线确定职工工资水平,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照工资指导线制度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对工资集体协商进行指导和协调。
2)促进劳动力市场均衡价格形成 通过试行工资指导线制度,设置工资增长预警线,减缓垄断性企业或行业工资水平偏高、增长过快现象,以缓解行业或企业间职工工资水平差距过大的问题,使平均工资率逐步与劳动力市场价格相衔接,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
3)完善工资宏观调控体系
政府通过实施工资指导线,监测工资总量、工资水平的增长情况,使工资增长与经济效益增长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促进政府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
14、工资指数化的具体内容包括哪些
。①从工资角度看,通常把全部工资随价格指数浮动称为完全指数化,部分工资随物价指数浮动称为部分指数化,在部分指数化中又把工资超过某个规定值的部分不随物价指数浮动的作法称为下限指数化;②从价格角度看,通常把工资浮动幅度等于价格变动幅度称为完全指数化,工资浮动幅度小于价格变动幅度称为部分指数化,在部分指数化中,又把价格变化超过某个规定的临界值时工资才能进行调整的作法称为极限指数化(或称上限指数化)。有些国家又将工资指数化进一步发展为收入指数化,即指数化范围不仅包括工资,还包括政府债券和其他货币性收入等。
15、人力资本投资的形式有哪些?
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
1、各级正规教育。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中最重要的形式。
2、职业技术培训。职业技术培训投资是人们为获得与发展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与技巧所发生的投资支出。
3、健康保健。用于健康保健、增进体质的费用也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
4、人们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的流动。它是实现人力资本价值和增值的必要条件。
16、劳动力流动的条件是什么?
如果劳动力要流动,就要依赖于以下几个方面,它们构成了劳动力流动选择的必要条件。
1、劳动力的个人所有权。
2、不同地区和工作之间存在着经济福利方面的差异。导致劳动力流动方面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是经济上的原因。
3、社会对劳动者就业给予充分的自主权。
4、社会分工所造成的劳动技巧和工作能力的专门化。
17、在劳动力市场上有哪几种有代表性的歧视理论?
一、个人偏见歧视理论:这种理论是把歧视看成歧视者的一种偏好或“爱好”,它以国际贸易为基础作了一个类推。
(一)雇主的个人偏见。根据该理论,雇主是有歧视偏好的,他为了达到与一部分人保持距离的目的而宁愿支付费用或放弃某种收入。
(二)雇员的偏见。来自雇员的偏见是产生歧视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这除了有工作职位上的竞争因素之外,也可能具有要与有色人种在工作中发生接触的恐惧和厌恶。
(三)消费者歧视。工资和职业歧视也可能由于消费者的缘故而产生的。
二、垄断歧视理论。
1、男性工资水平将高于不存在歧视情况下的一般工资水平。
2、女性劳动者工资水平比男性劳动者工人和没有歧视时的一般工资水平都低。
3、企业的利润在歧视情况下必然增加。
4、在产品市场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若其他竞争对手实施歧视性用人政策而某些企业不这样做,将因其较高的相对人力成本而处于不利地位。
5、市场竞争将导致歧视减弱的说法理由不充分,有必要采取公共政策措施对付歧视现象。
三、就业隔离或排挤理论。性别把劳动力划分为非竞争性集团,形成和维持了某种性别垄断的职业或职位范围。所谓排挤理论是根据简单的供求概念,分析将妇女或黑人限制在十分有限的就业范围内的后果的理论。
四、双重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劳动力市场上,大部分妇女和农村转移进城的劳动力大都在初级劳动力市场上就业,进而导致了一种长期延续下来的对他们的歧视。这种歧视的态度会进一步导致妇女和农村进城的劳动力在初级劳动力市场上更加频繁地进出劳动力市场,加大工作经历的不稳定性。
五、统计性歧视理论。所谓统计性歧视,是将一个群体的典型特征看作该群体中每一个个体所具有的特征,并利用这个群体的典型特征作为雇用标准而产生的歧视。
六、搜寻成本歧视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劳动力市场上,不是所有的雇主都具有歧视偏好或具有歧视行为。
18、失业,为什么找不到工作?
为什么在中国,一方面大批人员没工作,另一方面劳动力严重短缺,企业出现用工荒?
主要原因有两条,一个是劳动者自身的劳动技能和劳动纪律问题,另一方面是企业的税负问题。
众所周知,人并不等于劳动力,只有那些有足够的体力和智力、遵守劳动纪律、有劳动意愿的人,才能成为劳动力。中国也好,世界也好,都有一批这样的人,力气活干不动,智力活干不了,干轻活杂活又嫌工资低,从而导致自己找不到工作。还有一些人,倒是能干活,但劳动纪律散漫,工作掉以轻心,导致工作不断出现事故,这样的人也会找不到工作。以上两种人在国外被称作消极劳动力,不计入失业率统计。比如美国登记失业人数是1千万,除了这一千万正式失业者外,还有900万美国健康的劳动年龄的无业人员,因为种种原因被划入消极劳动力,这些人就不算失业者,美国政府也不给他们发放失业救济金。
中国同样也有消极劳动力,技术活干不了,重活干不动,轻活杂活嫌工资低,从而导致自身找不到工作。
第二种情况,中国的企业背负了沉重的税收和社保负担,不得不压低工人的工资,年轻工人工资过低,干活太吃亏,导致大批年轻人抵制就业,回家啃老。
中国的税制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企业背负的税负太重,而有产者背负的税负又太轻。比如欧美国家的企业不交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也比中国低很多。
欧美国家普遍开征财产税、赠与税、遗产税、消费税,所得税就更不用说了,欧美的税负直接针对个人。欧美的税负针对个人,那些不从事生产的人,也要交纳赋税,相应的减轻了企业的税负。
中国的税负针对企业,不从事生产的人,比如房东、股东、离退休人员(尤其是机关事业退休人员、军队退转干部)、炒房者,就不用交税。另一方面,从事生产的企业则要交纳重税。这样就使企业负担过重,打工者工资过低。打工者工资低,使打工者劳动意愿低下,导致了劳动力出现相对过剩。试述失业的主要类型及其成因。
一、摩擦性失业。主要原因:
1、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属性。
2、信息是否完善。
3、现行经济制度的影响。
二、结构性失业。主要原因:
1、经济结构变化与劳动力结构变化不匹配。
2、求职者与工作空缺地理位置不匹配。
三、周期性失业。主要原因:
1、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
2、人力资本投资额非均衡性。
3、劳动力市场竞争力的要求。
四、隐性失业。主要原因:
1、与公开性失业相同的原因。
2、不同于公开性失业的原因。
五、其他类型的做作业。
(一)季节性失业。是由于季节性的生产或市场的变化等原因而引起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出现季节性波动,从而导致劳动者就业岗位的丧失。
(二)技术性失业。技术性失业产生的原因有,引进节省劳动力的机器、使用新的生产方法、改变生产过程、使用新材料和改善经营管理。
(三)自愿失业。是指虽然有就业愿望,但由于才能得不到发挥,或由于兴趣、爱好、工资、保险福利及人际关系等原因自愿放弃就业机会而形成的失业。这部分自愿失业者通常被认为是丧失信心者,需要给予帮助。
借鉴西方国家失业情况,对比分析我国现阶段失业的特殊性。
中国目前的失业问题主要是由于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而产生的,此外,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隐性失业等类型也存在,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从劳动力供给方面看。
(二)从劳动力需求方面看。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形成。
(四)隐性失业显性化。
摩擦性失业的特点:
1、行业广且涉及人员多。
2、失业期限较短。结构性失业的特点:
1、具有明显的群体性。
2、失业周期较长。隐性失业的特征:
1、表面上就业。
2、无法准确识别
名解:劳动参与决策:在人生的不同时期,人们参与社会劳动的生产率,即市场生产率(工资)与家务劳动生产率是不同的。为了获得比较收益的最大化,如果条件允许(例如,假定劳动力市场随时可以容纳愿意就业的人),人们在其生活的不同时期提供给劳动力市场的劳动时间的数量是不同的。
洛伦茨曲线:为了描述社会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美国统计学家M·洛伦茨提出了判断分配均等程度的方法,以发明者命名,称为洛伦茨曲线。
人力资本(什么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一种与物质资本相对应的资本形式,它表现为能为任何人带来永久性经济收入的能力和知识等。从价值的角度看,任何个人对自身进行的知识、技能、智力和健康的投入,如果能够给投入者带来超过投入价值的价值,并由其占有和支配这部分价值而产生更大的投入积极性,那么这种投入所形成的价值便是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的形成,特别是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主要依靠人力资本投资。劳动力素质结构,如知识存量、技能状况、生理与心理健康状况构成人力资本的实体,凡是有利于形成与增强劳动力素质结构的行为、费用与时间都是人力资本投资。此外,凡是有利于提高人力资本利用率的行为、费用与时间也属于人力资本投资的范畴。
第三篇:劳动经济学
就业:指到达法定劳动年龄、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运用生产资料依法从事某种社会劳动,并获得赖以为生的报酬收入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
失业: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的劳动者找不到工作的一种社会现象。实质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劳动者不能与生产资料相结合进行社会财富的创造,从而也失去了获得劳动报酬的机会。年失业率(该有失业经历的人/占劳动者总数的比例)*(失业者的平均失业周数/52)*%
充分就业:指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处于均衡,国民经济的发展充分满足劳动者对就业岗位需求的状态。
失业率:衡量一个国家宏观经济中失业状况最基本的指标是失业率。失业率是指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
自然失业率:指在整个劳动力市场既不存在过多的劳动力供给,也不存在过多劳动力需求的失业率。
萨伊的市场法则理论。1在正常情况下,依靠价格机制,国家内部的经济失调会迅速被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价格的自行运动消除2在正常情况下,市场经济会自动实现充分就业,偏离均衡的现象是暂时的,不正常,因此失业不是内在的。3其反对政府干预经济,主张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
凯恩斯的就业理论。(需求不足)1认为有非自愿失业2非自愿失业不能通过消减货币工资来解决3非自愿失业产生的原因在于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对策:摒弃自由放任政策,扩大政府职能,采取政府干预和调节经济,把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转化为国家垄断;放弃节约,鼓励消费;增加投资需求和提高消费来刺激需求;增加政府开支,发行公债、赤字政策和温和的通货膨胀,增加有效需求,达到并保持充分就业。基本观点:需求决定供给;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边际投资收益递减;流动偏好。
菲利浦斯对失业与通货膨胀的说明。他唯一的经济政策市单一的货币政策规则,即使货币供给量按固定的比例增长。最终使高于或低于自然失业率的市场失业率接近自然失业率的水平。
供给学派的就业理论。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的最好方法,是刺激供给方面,而不是增加商品和劳务的消费。1税收的作用2保障的作用3立法的作用 试述失业的主要类型及其成因、特点。摩擦性失业:劳动者在就业要求和获得岗位之间存在时间差引起。主要原因:
1、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属性。
2、信息是否完善。
3、现行经济制度的影响。特点:行业广且涉及人员多;失业期限短。Ps:正常失业,是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的一个特征,可以与充分就业状态并存。
结构性失业:劳动者的机能结构与现有的就业岗位技能结构错位,造成失业与岗位空缺并存的一种状态。表现为技能结构失业、文化结构等方面。主要原因:
1、经济结构变化与劳动力结构变化不匹配。
2、求职者与工作空缺地理位置不匹配。特点:明显的群体性;职业周期长。周期性失业(需求不足型):经济运行总是处于周期性的循环状态,从而对就业需求产生周期性波动形成的。原因:
1、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
2、人力资本投资额非均衡性。
3、劳动力市场竞争力的要求。特点:源于经济总量失衡,与劳动力需求的派生性有关,由经济萧条、产品需求下降而派生的;因经济周期深度不同,各个周期失业率有较大差异;有较大普遍性,发生后会波及各个领域。隐性失业。原因:
1、与公开性失业相同的原因。
2、不同:政府干预的结果,制度设计。特点:表面上就业;无法准确识别。
五、季节性失业。是由于季节性的生产或市场的变化等原因而引起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出现季节性波动,从而导致劳动者就业岗位的丧失。
六、技术性失业。技术性失
业产生的原因有,引进节省劳动力的机器、使用新的生产方法、改变生产过程、使用新材料和改善经营管理。
七、自愿失业。是指虽然有就业愿望,但由于才能得不到发挥,或由于兴趣、爱好、工资、保险福利及人际关系等原因自愿放弃就业机会而形成的失业。这部分自愿失业者通常被认为是丧失信心者,需要给予帮助。
研究就业失业的意义:判断宏观经济形势好坏的标准之一;衡量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指标(从经济增长和资源配置角度讲);与国民物质和精神生活有密切关系。影响就业的因素:人口;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制度因素:经济体制对就业的决定作用、劳动制度对就业的直接影响;心理因素。
菲利普斯的就业理论:实际是对工资变化和就业数量变化的一种关系描述,在假定其他条件给定时,工资增长率就等于物价上涨率。因此,菲利普斯曲线是对通货膨胀率和就业率的替代关系的描述,对应于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是自然失业率,此时通胀率为0.非加速的通货膨胀失业率:强调在自然失业率为0时,通货膨胀率不一定为0,即自然失业率可以同任何水平的通货膨胀率相对应。菲利普斯曲线:表示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此消彼长、相互替代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公式中,代表名义工资变化率,u代表失业率,代表通货膨胀率。如上图所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呈替代关系。
试分析如何看待充分就业和自然失业率:充分就业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动态的市场经济中,保持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在总量及其结构上的持续均衡是极其困难的事情。充分就业一般说来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当充分就业时,并不意味着失业现象的消失,摩擦性失业及其他类型的自然失业与充分就业并行不悖。尽管人们关注失业问题,但要完全消灭失业是不可能的,即使人们对目前的工作状况基本感到满意,也并不意味着充分就业得以实现。这是因为,在劳动力的范畴内,有些失业是不可避免的。
凯恩斯就业理论的主要观点和意义:凯恩斯理论从总体来说,是把失业归结为“总需求不足”。他认为,在消费倾向规律、资本边际效率规律和流动偏好规律三条心理规律的作用下,出现有效需求不足。在有效需求原理的基础上,资本主义社会中,除了有自愿失业和摩擦失业之外,还有非自愿失业,即工人愿意按照现行货币工资水平受雇于资本家,却仍然打不到工作。如果有这种状态存在,就说明社会尚未实现充分就业。在凯恩斯看来,只要想办法消除了这种非自愿失业,就意味着充分就业。
1、认为有非自愿失业。
2、非自愿失业不能通过削减货币工资来解决。
3、非自愿失业产生的原因在于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
费里德曼的失业与通货膨胀的的分析: 所谓预期,就是在产生通货膨胀的情况
下,人们根据过去的通货膨胀率来预期未来的通货膨胀率,并把这种预期作为指导未来经济行为的依据。弗里德曼根据其提出的预期因素,提出了短期菲利浦斯曲线和长期菲利浦斯曲线。这是因为,弗里德曼把劳动力供给变化描述为货币工资实际变动和工人预期的价格水平的函数,即想象的实际工资的函数,加上适应性预期的作用,工人按照原有的物价总水平来衡量自己的工资,由于缺乏信息,以为价格总水平没有变化,名义工资的增加就代表实际工资的增加,从而增加劳动力的供给。弗里德曼并没有提出具体的就业政策,因为他的就业理论是从属于其货币理论的。他惟一的经济政策是单一的货币政策规则,即使货币供给量按固定的比例增长。他认为,如果依靠“单一规则”使资本主义经济保持稳定,就业问题将在这个正常的经济环境中逐步得到解决,最终使高于或低于自然失业率的市场失业率接近于自然失业率水平。
借鉴西方国家失业情况,对比分析我国现阶段失业的特殊性: 中国目前的失业问题主要是由于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而产生的,此外,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隐性失业等类型也存在,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从劳动力供给方面看。
(二)从劳动力需求方面看。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形成。
(四)隐性失业显性化。摩擦性失业的特点:
1、行业广且涉及人员多。
2、失业期限较短。结构性失业的特点:
1、具有明显的群体性。
2、失业周期较长。隐性失业的特征:
1、表面上就业。
2、无法准确识别
根据本章内容,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谈谈如何降低失业率。
(一)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的就业特点。
1、国家对城镇劳动力实行统一计划。
2、国家对城镇劳动力实行统包就业。
3、国家对单位用人实行统一招收。
4、国家对劳动力调剂实行统一调配。
5、城镇是国家劳动就业工作的重心。
(二)中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的就业方针。在国家统筹规划和指导下,实行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三结合”的就业方针,使劳动者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重新成为可能,也使政府减少了许多不该包办也包办不了的事情。
1、把企业和劳动者推向市场。
2、从市场的角度重新认识劳动就业工作。(1)改变了劳动就业工作只是安排劳动力,只是为劳动者找“饭碗”的观念,明确了应该着眼于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利用。(2)改变了只管城镇就业、不考虑农村就业的倾向,认识到应该重视城乡统筹安排。
3、建立就业服务体系并发挥积极作用。
(三)我国新时期的就业方针和展望。1998年6月,中央提出了“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新时期就业方针。
1、劳动者自主择业。
2、市场调节就业。
3、政府促进就业。总之,解决社会主义失业问题的基础是发展生产,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地发展,而关键在于深化经济体制尤其是劳动体制的改革。实际上,这两方面是有机统一的。只要生产发展了,劳动者就业的门路宽广了,整个劳动体制也就活起来,失业问题就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得到缓和。
第四篇:劳动经济学
经济学是什么?经济学是研究稀缺的资源怎样或者说应当怎样被配置的一门学问。它是回答人和自然的一种关系的理论。如果说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力资源的学问,那么,人们实际上是将劳动经济学视为以研究劳动力的经济活动为主题的一个“经济学的分支”。不过,对劳动经济学的定义,也存在着几种不同的表达。
(1)劳动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及展经济学的概念
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劳动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和政治经济学、生产力经济学、部门经济学及其他专业经济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学科也有一定的联系。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又称个体经济学,小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以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生产者、单个消费者、单个市场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单个生产者如何将有限资源分配在各种商品的生产上以取得最大利润;单个消费者如何将有限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消费上以获得最大满足;单个生产者的产量、成本、使用的生产要素数量和利润如何确定;生产要素供应者的收入如何决定;单个商品的效用、供给量、需求量和价格如何确定等等。
宏观经济学,是使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和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念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的一个经济学领域。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因为主要考察就业总水平、国民总收入等经济总量,因此,宏观经济学也被称作就业理论或收入理论。
发展经济学.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西方国家逐步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经济学分支学科,是适应时代的需要兴起,在经济学的体系中逐渐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是主要研究贫困落后的农业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经济学。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1)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如家庭、厂商等。正如美国经济学家J·亨德逊(J·Henderson)所说“居民户和厂商这种单个单位的最优化行为奠定了微观经济学的基础”。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量上分析经济问题。正如萨缪尔逊所说,宏观经济学是“根据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失业来分析整个经济行为。”美国经济学家E·夏皮罗(E·Shapiro)则强调了“宏观经济学考察国民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
(2)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以实现个体效益的最大化。宏观经济学则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3)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即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这些总量包括两类,一类是个量的总和,另一类是平均量。因此,宏观经济学又称为“总量经济学”。
(4)基本假设不同。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认为“看不见的手”能自由调节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宏观经济学则假定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通过“看得见的手”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
(5)中心理论和基本内容当然也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还包括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市场理论、产权理论、福利经济学、管理理论等。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则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还包括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等。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并不分开,“宏观”就是在“微观”的基本思维基础上发
展的。但“宏观”又区别于“微观”。“微观”研究的是某个组织、部门或个人在经济社会上怎么样作出决策,以及这些决策会对经济社会有什么影响。而“宏观”则是研究整个的经济社会如何运作,并找出办法,让经济社会运行得更加稳定、发展得更快。宏观经济学存在着许多流派、分支,甚至分歧(意见、观点不同)。比较出名的有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等等。其不能存在比较大的“共同观点”,笔者认为,极可能由于宏观经济学中的观点难以用事实证明。尽管“宏观”也可以建立像物理、化学和气象等的模型,但“宏观”模型是很难用现实去说明是否正确。不可能只是为了证明“宏观”的某个观点是否正确,而去有意识的“调节”、“操作”和干涉经济社会的运行。比如说,不可能为了说明“失业率有多大才会对经济社会产生不稳定的影响”,而去真的让一些人民失业。这些事情,不单是不可能去做,而且也做不到。因此,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是很复杂、很困难的。
(3)劳动经济学的发展怎样推了经济学的发展?
学习劳动经济学将使人们逐渐在大脑里建立一整套清晰的概念和范畴,以更科学的态度观察和认识今天的经济生活现实。掌握劳动经济分析的方法和工具,科学地评估我国的劳动力市场政策,也将更进一步推动劳动力市场的发展,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有助于我国的经济增长和发展。
(4)劳动经济学研究劳动力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以及实现这些作用的条件。劳动经济学分析和设法探讨个人作为劳动力的经济活动。正如消费经济学研究消费者职能的性质和作用一样,劳动经济学是探讨在经济生活中的劳动力的性质以及其作用的环境。
3.为什么经济学分析方法可以用来分析劳动力市场,就业,失业,人力资本投资这类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力流动不仅速度在加快,而且其流向也呈现纷繁复杂的局面。大量的劳动力流动在各省区市之间、城乡之间、城市之间、农村之间、城乡与工矿区之间,劳动力的跨国流动也在逐步增加。是什么原因引起劳动力的流动呢?本文从劳动力的流向、劳动力流动的群体性、劳动力流动对不同地区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实证分析。
一、中国劳动力流动的实证分析
(一)关于劳动力的流向
首先分析全国范围内省际之间劳动力的流动问题。根据现有的资料,从迁移和暂时居住两个方面分析劳动力在省际之间流动。从劳动力迁移状况看,近年来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省际人口迁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中部和西部地区多数省区市迁往省外的人数大于省外迁入的人数,省际之间净迁入人数为负值;而东部地区多数省区市迁往省外的人数小于省外迁入的人数,省际之间净迁入人数为正值。2000年,东部净迁入人数比西部和中部分别高40.2倍和5.2倍,东部地区除福建、山东、广西三省其余9省的净迁入人数全部为正值,西部地区除西藏、陕西、新疆外其余7省的净迁入人数都是负值,中部9省有7省的净迁入人数为负值。从劳动力暂时居住的情况看,全国各地外出务工经商人口远大于省际迁移人口,而且大部分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数要少得多。2000年全国外出务工、经商、服务、当保姆的暂住人口为3786.3万人,其中72.9%集中在东部地区,仅广东省就有1241.1万人,占暂时居住人口总数的32.8%。西部占12.57%,中部占14.54%。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劳动力及人口由西向东流动是我国现阶段劳动力及人口流动的一个基本特征。
劳动力及人口之所以出现向东部流动的倾向,最主要是国内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发展差距逐步拉大,与此相适应,三大地带的劳动者的报酬出现了较大差距。在计划经
济时期,全国各省区市之间劳动者的平均收入差距不大,加上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和劳动力的有计划配置,从而使劳动力的流动非常缓慢,劳动力流动自身表现出来的倾向性不明显,即便在某个特定阶段出现了劳动力流动的某种倾向性,譬如六十年代出现劳动力由沿海向内地流动,那也是政府行为的产物,而非劳动力流动自身表现出来的倾向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提出了使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方针,东部地区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社会等有利条件,迅速推动其经济向前发展,从而使东部与其他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劳动者收入上的差距随之逐步扩大。与此同时,随着劳动就业制度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劳动力的计划配置制度被打破,严格的户籍管理逐步松动。在这种背景下,为了追求更高的收益,一部分劳动者开始由收入低的地方流向收入高的地方,这是一种利益驱动性流动。因为东部的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和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有些地区的差距高达一倍以上。在计划经济时期全国各地也存在差距,但差距远没有现在这么大。正是这种较大的收入差距诱导劳动者由低收入地区向高收入地区流动。根据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和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今后劳动力的流动仍将存在强化的趋势。
其次,讨论城乡之间劳动力流动的问题。根据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10%的汇总数据推算,1985年7月1日到1990年6月30日,全国跨市、镇、县的迁移人口共有3384万,比1987年调查的迁移数量上升约三分之一。其中,迁入城市2088.4万人,占61.7%。由城市迁出628.9万人,占18.6%。迁入迁出相抵,城市净迁入1459.5万人;迁入集镇679.5万人,占20.1%;由集镇迁出637万人,占18.8%。集镇净迁入42.5万人;迁入农村616.1万人,占18.2%。由农村迁出2118.1万人,占62.6%。农村净迁出1502万人。城市和集镇净迁入1500万人(《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993,第434页)。这表明,我国劳动力流动呈加速的态势,其主要流向是由农村迁入城镇。从暂住人口的城乡分布看,按照国家统计局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推算,1990年10月1日在外县市区的人口有3323万人,其中,居住在城市的2041万人,占61.4%;居住在集镇的333万人,占10%;居住在县的949万人,占28.6%。全部在外县市区的人口中,农村在外县市区的人口1986万人,其中,居住在城市和集镇的1195万人,占60.2%;居住在县的791万人,占39.8%(《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0,第213页)。可见,农村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同样是城镇。
农村劳动力及人口之所以向城镇流动,原因可以列出很多,诸如追求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寻找个人发展的机会,为了子女受到更好的教育,等等。然而就大多数人而言,最基本的动因仍然是经济利益。由于劳动者从事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收益,所以,只要城镇的发展水平高于农村,只要城镇居民的收入高于农民的收入,在国家对城乡劳动力流动采取比较宽松的政策的情况下,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流动就不可避免。城乡发展的差距越大,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愿望就越强烈。在计划经济时期,虽然城乡居民的收入存在一定差距,但国家为了控制城镇人口的增长速度,采取严格的城镇户籍管理制度,结果农村劳动力流向城镇的数量较少。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有时扩大有时缩小。20世纪80年代初期城乡居民的收入比例曾下降到2以下,其他多数年份保持在2以上,最高达到2.86。城乡居民的收入存在较大差距势必强化农村人口进城愿望,与此同时传统的户籍管理制度逐步得到改革,农村人口进城比计划经济时期容易多了,于是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及其家庭进入城镇。他们中有条件的将户口迁入城镇,另外一部分则举家暂住在城镇,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季节性地在城乡之间流动。
(二)关于劳动力流动的群体特征
按照劳动力迁移成本收益分析理论,可以推论,在整个社会群体中,对于那些具有
迁移愿望的劳动者来说,收益较高的群体应当是最有可能迁移的群体。那么,实际情况又是如何呢?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2000年的专题调查,1992年以来,由于地区收入差距的扩大,人才外流的数量明显增加。1980—1985年六年间,宁夏共迁出2600人,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早年来自国内东中部地区支援边疆和民族地区的人员;1992—1999年八年间,则迁出7000多人。在这7000多人中,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者占80%,45岁以下的中青年专业技术骨干占67%。
关于不同学历劳动者的收入水平,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1年的工资抽样调查统计资料分析。这次工资抽样调查的范围是全国35个大中型城市各种类型的职工,调查人数共80万人。从调查中可以看出,我国城镇职工的学历层次高低与其收入水平高低成正相关关系:学历层次低,其工资就低;学历层次高,其工资就高。收益的高低制约劳动力的迁移,劳动者的素质则直接影响其收益。由于高学历的劳动者可获得较高的工资收入,所以在迁移成本一定的条件下,具有高学历的劳动者进行迁移将比低学历劳动者更有利。高学历的劳动者可以通过迁移获得更高的收入,而低学历的劳动者迁移很可能得不偿失。这就是高学历劳动者更具有流动性的主要原因。
(三)不同地区对劳动力流动的态度
经济发达地区:(1)对高素质劳动者流动的态度。和欠发达地区相比,虽然发达地区的高素质劳动者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要高得多,然而,山不厌高,水不厌深。高素质劳动者所拥有的较大的人力资本存量和较高的潜在生产力,对发达地区仍具有很大吸引力。只要我们浏览一下发达地区21世纪的人才发展规划,基本上都有积极吸引人才这项内容。为了把这一人才战略落到实处,各地都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如在户口、住房、工资待遇诸方面给予优惠等等,不一而足。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一些人才比较集中的大城市,为了限制城市的规模,以往一直采取十分严格的户籍管理办法,即便是高素质劳动者也不易迁入。近年来一反常规,为了吸引高素质劳动者,对原来的户籍管理办法作了重大调整。如有的地方规定,对于外地大学本科毕业生,只要本地有单位同意接收,就可以在该地落户;有的地方规定,大学本科毕业生愿意在当地工作,可以先落户再找单位。(2)对普通劳动者的态度。由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资本积累及投资能力较强,所以这些地区对普通劳动力的需求量也较大。发达地区所需要的普通劳动力除了,由本地劳动力市场供给一部分以外,还有相当部分需要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来补充。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有些工作本地劳动力不愿意干,必须招聘外地劳动力;一是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要求的报酬较低,用人单位愿意聘用来自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因此,一般情况下,发达地区对来自欠发达地区的普通劳动力持欢迎态度。这就是为什么发达地区在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下,仍然需要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的主要原因。当然,由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的普通劳动力多数是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员,文化水平不高,缺乏专业技术,可替代性大,加上收入较低,所以迁居发达地区的可能性比高素质劳动者要低得多,他们中的多数人很难象高素质劳动者那样直接迁移到发达地区就业,而只能季节性地到发达地区劳动一段时间,然后再返回老家。
欠发达地区:(1)对高素质劳动者流动的态度。由于欠发达地区的自然、经济等方面条件较差,对人才吸引力较小,所以相对发达地区而言,对人才的需求更显得迫切。为了稳定和吸引人才,一方面许多欠发达地区在财政较紧张的条件下,制定了不少优惠政策,千方百计吸引高素质劳动者到欠发达地区工作,稳定原有的高素质劳动者;另一方面,为避免高素质劳动者的流失,许多欠发达地区在努力提高这些劳动者待遇的同时,也采取了一些限制高素质劳动者流失的政策措施,以抬高这些劳动者流出的门槛,阻止高素质劳动者外流。(2)对一般劳动者流动的态度。与高素质劳动者的流失不同,欠发达地区对一般劳动者的流动持积极的态度。由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因此这
些地区普遍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困难:一是资本积累能力低,投资不足,劳动力就业困难,社会就业压力大;二是生产效率较低,劳动者收入不高。基于上述原因,欠发达地区一般都希望通过劳动生产输出来缓减其就业压力,增加劳动者的收入。由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欠发达地区,因此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在发达地区就业,虽然这些劳动者的平均收入可能低于当地劳动者的平均收入,但仍会高于欠发达地区,这是欠发达地区的劳动者愿意到发达地区寻找就业岗位的主要原因。正是由于一般劳动者的流出是有利的,所以近年来中国西部及其他欠发达地区都十分重视劳动力输出,各级政府都设置了专门机构,有的省市在发达地区派驻了办事机构,由这些机构组织劳动力输出,收集劳动力需求信息,帮助劳动者解决外出中遇到的困难。
二、相关结论与建议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机制对中国劳动力流动的影响越来越大,最终将成为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决定性因素。在一定的条件下,市场机制作用下的劳动力流动趋势具有不可逆性。除非相关的条件发生变化,劳动力流动的这种趋势不会发生逆转。
2.从劳动力的流向看,不论是迁移还是暂时居住,现阶段中国劳动力流动的趋势都表现得十分明显:西部和中部地区的劳动力向东部流动,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流动,经济和自然条件差的地区的劳动力向经济和自然条件好的地区流动。劳动力的流动必然伴随着人口的流动,虽然人口流动率可能低于劳动力流动率。利益驱动是导致中国现阶段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原因。
3.劳动力流动的群体特征主要表现为:高素质劳动力由条件差的地区迁居条件好地区的机率高于低素质劳动力。由于高素质劳动者拥有的人力资本存量高于低素质劳动者,所以前者和后者比不仅更容易找到工作岗位,而且其劳动报酬要高于后者,于是高素质劳动者的流动往往表现为迁移,低素质劳动者的流动则表现为暂时居住。人力资本存量的大小及其收益的多少是决定劳动力流动形式的主要因素。
4.在对待劳动力流动的问题上,政府和劳动者已基本适应了市场经济的要求,能够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理性地认识和处理这类问题。这对实现劳动力的优化配置是有利的。
为了促进全国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和优化配置,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因势利导,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加快全国城镇化的进程。城镇化是世界性的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它对于加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农业劳动力的转移,缩小城乡差别,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劳动力流动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是实现城市化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逐步完善,劳动力流动的速度必然加快。在此过程中,将有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特别是那些发展速度快的城市流动。全国各地应以此为契机,采取有效措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创造条件。首先要彻底改革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打破城乡分隔的制度壁垒,实行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其次,城市要对所有居民实行统一待遇。不论原有居民还是外来居民,在购房、就业、社会保障、子女读书等方面都应实行统一政策,平等对待。再次,遵循城市发展规律,根据我国城市化的需要制定科学的城市长远发展规划,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
(2)充分发挥经济发展速度快的城镇的聚集经济功能,增强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逐步形成符合经济规律和我国国情的现代化城市体系。这一体系的形成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而不能人为地“制造”。经验表明,违背客观规律而人为地制造的“经济中心”是不可能发展起来的。劳动力及人口由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和聚集,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也是确定我国城市体系的布局和结构的主要依据。据此
可以设想未来中国城市体系应当是:以现有大城市为中心辐射周边城镇形成数百个城市聚集体,以此为依托形成以东部及沿海地带为重心、东中西部布局合理、规模不同的数十个城市化地带。它是未来中国工商业中心和大多数人口。的聚居地。
(3)大力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国内外的经验表明,人力资源素质与其现代化和城市化水平是密切相关的。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力资源素质越高,它的现代化和城市化水平就越高;反之亦同。道理很简单,我们不可能设想在一个文盲占比重很大的国家实现现代化和城市化。只有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素质,才能使农村劳动力较快向城市转移,才能使整个国民经济技术进步速度加快,从而加快实现现代化和城市化。提高人力资源素质,最根本的是要增加人力资本投资。现在中国各级政府、企业及不少家庭已认识到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人力资本投资数量连年较快增长。要进一步调动各方面的投资积极性,扩大人力资本投资的来源,使人力资本投资总量能更快增长。同时要不断扩大教育的规模,积极发展各种教育形式,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以利于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劳动者,使全民族的素质不断提高。
(4)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中国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特别是高素质人才流向发达地区的趋势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在这种情况下,中西部地区应采取以下人力资源战略:第一、鼓励和支持普通劳动者向发达地区流动与迁移。因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较差,人口承载能力有限,如果能够通过劳动力流动减少一部分人口,一方面可缓解这些地区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又能够增加这些劳动者的收入。第二、强化中西部城市的人才极化效应,吸引和稳定高素质人才。所谓人才极化效应,是指人才聚集需要一定条件,不管任何地方,只要具备上述条件,就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吸引和聚集人才。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区整体上不利于吸引和留住人才,但并不意味着这些地区在吸引人才方面无能为力。经验表明,只要集中在一些地方形成有利于发挥人才作用的条件,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区同样可以吸引和稳定人才。中西部地区应集中力量在一些城市创造能够吸引和聚集人才的条件,逐步形成若干吸引力较强的人才聚集中心,筑巢引风。
古扎努尔
2009110105
09级人力资源管理1班
第五篇:劳动经济学
名词解释:成因:①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②人力资本投资的非均衡性;③劳动力市场竞争力的要求。劳动力:一个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他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⑷隐性失业:指经济部门中存在着边际生产率等于或小于零的现象。和。⑸其他类型失业:①季节性失业;②技术性失业;③自愿失业。自愿失业:因实际工资率太高而引起劳动力供给大于劳动力需求而造成劳动者失业的现象。统计性歧视理论P307了解 非自愿失业:因产品需求下降时厂商销售发生困难,对劳动力供给形成数量限制情形下发生的失业,统计性歧视:将一个群体的典型特征看作该群体中的每一个个体所具有的特征,并利用这个群体的是特征作为雇用标准而产生的歧视。一种市场非均衡现象。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P295-P297了解 工资刚性:指劳动力市场上的货币工资水平向下浮动可能性或工资向下变动的弹性非常低。⑴年龄;⑵家庭;⑶教育;⑷流动的距离;⑸失业率;⑹职业许可制度;⑺环境; 劳动分红制:指企业每年年终时,从所获得的利润中按预定比例提取分红基金,按照员工劳动成果⑻工会;⑼国家和地方政策将影响劳动力的流动;⑽流入地的环境质量和气象状况。等条件,以红利形式分配给个人的劳动收入。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 年薪制:指对企业中受聘担任厂长、经理的企业经营者实行的一种特定形式的计时工资。⑴各级正规教育;⑵职业技术培训;⑶健康保健;⑷人员的地区流动。工资水平:指在单位时期和一定统计范围内劳动者平均工资的数额。人力资本投资的特点: ⑴投资收益的广泛性;⑵投资收益取得的迟效性与长期性;⑶投资收益的多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率,是由最低工资制度所指定的单位时间最低工资数额,或称工资标准的方面性。下限。企业劳动关系调整的形式:⑴集体协商制度;⑵雇员参与企业管理制度;⑶工会参与国家和社会经劳动负效用:劳动环境恶劣,给劳动者带来精神、健康损失, 这种“非货币损失”需在工资中给予补偿。济决策;⑷建立协调劳动关系的机构;⑸雇员参股制。人力资本:一种与物质资本相对应的资本形式,它表现为能为任何个人带来永久性经济收入的能力最佳劳动供给时间的选择机制和知 纯收入效应:个人获得与其本人劳动力供给时间量无关。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于非劳动收入的增识等。加,个人可达到的效用水平必定提高。纯收入效应是从一条无差异曲线移向更高效用的无差异曲线劳动力市场歧视:指具有相同生产率特征的劳动者仅仅是因为他们所属的人口群体具有一些非经济所引起。纯收入效应使余暇增加,劳动时间减少。的个 替代效应:当可支配的时间不变,工资率变化时,工资率提高,劳动力供给时间增加,余暇时间减人特征引起的不同而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少。(劳动时间替代余暇时间)(P76)最长劳动时间标准:包括国家通过立法规定的工时制度、延长工作时间(加班加点)的条件及最高限劳动时间的功能:⑴计量功能;⑵指示功能;⑶保证个人及社会维持和发展的功能;⑷人际交往能额、力。休息休假制度等,立法宗旨在于确保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权。集体谈判工资理论:工资的决定取决于劳资双方在工资谈判中的交涉力量的抗衡结果,工会起作用收入政策:政府采取的通过控制工资和物价来制止或预防通货膨胀以及实现国民收入分配均等化的条件下的工资决定理论。集体谈判决定工资,实际上是各方都要受经济因素的制约。政 在职培训的成本效益分析:策。企业培训分为:以受益者、承担者角度分析 人力政策:指政府通过对劳动力进行重新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就业适应能力,达到改善劳动力供给⑴一般培训:最大受益者是员工,员工承担培训费; 的结构,提高劳动力市场运行效率等目的的政策。⑵特殊培训:企业承担成本,员工承担小部分。劳动关系:指在实现现实的生产过程中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所结成的一种社会经济关系。效率合约:一系列至少可以使其中的一方获益而却不使另一方受损的工资和雇佣量组合。劳动力资源的区分(P3):潜在劳动力资源: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适龄(16)人口的总体;现实劳动力资源:具有劳动能力,满年龄,但没有参加工作的除外 劳动力市场歧视类型:⑴工资收入歧视;⑵雇用歧视;⑶职业歧视;⑷人力资本投资歧视。利润最大化原理:π=R-C=QP-(Lw+Kr)利润=收入-成本=销量×单价-(劳动投入量×工资+资本投入量×资本价格)劳动力需求弹性的类型: ⑴E=0(垂直),完全无弹性。工资率变化不会对劳动需求产生任何影响; ⑵E<1(陡峭),无弹性。企业的雇工数量对工资的升降速率变化不敏感; ⑶E=1(直角双曲线),单位弹性。劳动力需求变动率=工资变动率; ⑷E>1(扁平),有弹性。企业的雇工数量对工资变动敏感度较高; ⑸E=∞(水平线),完全有弹性。企业雇用市场能供给的全部劳动力,工资略有上涨却一个也不雇用。劳动的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在短期定义中,生产的其他要素固定不变,唯一可变的生产要素是劳动投入。当把可变的劳 动投入增加到不变的其他生产要素上时,最初劳动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当其增加超过一定 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开始递减。资本积累与长期劳动力需求:P20⑴长期:资本劳动力(①等产量线②等成本线)⑵短期:劳动力 劳动力需求的交叉工资弹性: ⑴正值,一类劳动力的工资率↑引起另一类劳动力需求+,这两类劳动力称为总替代; ⑵负值,一类劳动力的工资率↑引起另一类劳动力需求-,这两类劳动力称为总互补。影响劳动力参与率的因素:P57(8点)⑴教育制度与教育供给规模;⑵工资政策及工资关系;⑶工资水平;⑷个人非劳动收入; ⑸居民家庭生产率的变化;⑹社会保障制度;⑺宏观经济状况;⑻其他因素。经济周期与劳动力参与率假说P59一级劳动力:男性二级劳动力:中年妇女 ⑴附加性劳动力参与率假说: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与失业率存在正向关系; ⑵悲观性劳动力参与率假说: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与失业率存在反向关系。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仅由工资率变动引起的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劳动力供给的变动:指工资率不变的情况下,由其他因素的变化所引起的劳动力供给变动。累积效应:指劳动力短缺时劳动力市场成为卖方市场,助长懒惰、工作不负责任、服务态度 不好等弊端,于是进一步感到劳动力短缺。劳动力短缺溢散效应:指某一工厂的劳动力短缺引起减产,使以这个工厂的产品为原材料的工厂发生原材料短缺。超时工作:指在法定劳动时间以外继续劳动。兼职工作:超时工作的一种。区别:⑴超时:在第一职业的制度工作时间之外,在同一地点为同一雇主提供额外的劳动; ⑵兼职:在第一职业之外寻找其他的工作。应用最普遍的基本工资支付方式:⑴计时工资;⑵计件工资。工资职能:P174 ⑴补偿职能(劳动力消费补偿);⑵激励职能;⑶调节职能;⑷效益职能。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约翰〃贝茨〃克拉克提出 边际生产力论分为:⑴劳动生产力递减;⑵资本生产力递减 工资取决于劳动边际生产力,边际生产力曲线是先升后降。效率工资理论:开辟了工资理论研究的新视野,工资不再是被动的,而是作为促进生产率增 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年薪制的主要形式:P192 ⑴基薪加风险收入;⑵年薪加年终奖金;⑶高额风险抵押;⑷借贷购股;⑸期权分配。劳动股权计划:由公司提供一部分股份,或拿出现金,转交给一个专门设立的职工信托基金 会,购进股票。然后,该基金会根据职工的相应工资水平或劳动贡献大小,把这些股票分配给每个职工。工资差别的成因: ⑴产业(企业)间工资差别;⑵劳动者个人间工资差别;⑶职业间工资差别;⑷地区工资差别;⑸年龄间工资差别;⑹性别间工资差别。度量贫富程度采用:恩格尔系数。度量工资和收入分配均等程度通常采用: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P236 ⑴基尼系数=0,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均等; ⑵基尼系数=1,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均等。失业类型: ⑴摩擦性失业:由于劳动者要求就业和获得工作岗位之间存在时间差而形成的。特点:①行业广且涉及人员多;②失业期限较短。成因:①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属性;②信息是否完善;③现行经济制度的影响。⑵结构性失业:由于劳动者的技能结构与现有就业岗位职能结构错位,造成失业与岗位空缺并存的一种失业现象。特点:①具有明显的群体性;②失业周期较长。成因:①经济结构变化与劳动力结构变化不匹配;②求职者与工作空缺地理位置不匹配。⑶周期性失业:需求不足型失业,由于经济周期或经济波动引起劳动力市场失衡而形成的。特点:经济周期深度使各周期的失业率存在较大差异;具有较大普遍性(重工业部门、耐用消费品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