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用社(银行)电话银行业务风险防范预案
信用社(银行)电话银行业务风险防范预案
为进一步加强电话银行业务及系统运行管理,完善电话银行业务流程,强化客户的风险防范意识及宣传力度,有效降低风险,确保电子银行业务的正常开展,特制定《牡丹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风险防范预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总
则
(一)目的
本预案由区联社统一组织、制定,是指导牡丹区农村信用社做好电话银行业务风险防范处置工作的依据。
(二)编制依据
本预案依据《山东银监局办公室转发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商业银行电话银行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和中国人民银行及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电子银行业务风险防范方面的规定等制定。
(三)使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牡丹区农村信用社发生的电话银行风险事故。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
牡丹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设立电话银行业务风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科技部,各信用社设立电话银行业务风险防范小组,作为应对电话银行业务风险的议事、决策、协调、处置机构。
(一)电话银行风险管理委员会的组成与职责。
1、电话银行风险管理委员会的组成。电话银行风险管理委员会由联社分管主任任主任,科技部经理、财务会计部经理担任委员,财务会计部、科技部成员担任电话银行风险管理员,各信用社成立相应领导小组,明确电话银行风险管理员。
2、电话银行风险管理委员会的职责。
(1)审议制定电话银行业务风险防范总体规划,完善风险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基本规划和工作流程,促进电话银行风险管理工作稳步健康开展。
(2)定期召开会议,听取相关部门和信用社对电话银行风险防范工作及后续工作的汇报,分析有关电话银行风险防范的重要信息及防范措施,(3)分析、审议、决定如何开展电话银行风险防范的宣传和风险提示方式,积极防范针对电话银行的不法活动,维护银行和客户权益。
(4)协调各级职能部门共同开展电话银行风险防范处置工作,做好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3、电话银行风险管理工作机制。
(1)联社财务会计部负责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突发事件的处理和上报;定期组织电话银行风险管理专项检查,对电话银行中存在的风险和问题及时发现,分析研究,制定相关防范措施;通 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加大电话银行、ATM、pos、自助终端等电子银行业务的风险教育和安全提示工作,帮助客户培养良好的密 码设置习惯和密码保护意识,提高客户防范风险的意识。
(2)联社科技部负责完善电话银行业务流程,加强各类电子银行设备及系统运行管理,确保系统正常运转,保持电子银行业务的正常开展;定期对ATM、自助终端等电子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检查,制定相关应急预案。
(3)网点电话银行风险管理员负责ATM、自助终端等电子设备的日常检查,确保现金、打印纸充足及各类设备的正常运转。
(4)电话银行风险分为业务风险和系统风险,网点电话银行风险管理员根据风险种类做好电话银行风险事故的上报工作,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上报。
三、电话银行风险突发事件的报告
(一)突发事件报告的基本原则
1、及时性:最先获悉农村信用社电话银行风险突发事件发 生信息的部门或机构人员,应当在第一时间按规定报告上级部门或相关机构。
2、准确性:报告内容要客观真实,不得主观臆断。
3、规范性:报告内容要合乎有关要求。
(二)事件发生的主要内容。
1、事件涉及的机构名称、地点、时间。
2、事件发生的原因、性质、类型、等级、可能涉及的金额及人员,损失程度,影响范围等。
(三)事件报告的一般程序。根据事件的性质,按规定上报。
四、电话银行风险事件的上报程序
(一)系统风险。因系统故障或监控故障而导致的ATM、自助终端出现异常或暂停,电子银行风险管理员或网点人员应及时上报本单位电话银行风险管理小组,同时上报联社科技部,由科技部根据事件性质做出快速处理,启动应急预案,及时恢复系统运行。
(二)业务风险。因犯罪分子利用电子银行渠道进行作案而造成的突发事件,电子银行风险管理员或网点人员应及时上报本单位电话银行风险管理小组,同时上报联社财务会计部,由财务会计部根据事件性质做出快速反应,降低客户资金风险。
五、预防和预警机制
针对不法分子的作案方法,采取有效措施防范风险:
(一)开展各种形式的电话银行风险教育,积极帮助客户培养成良好的密码设置习惯和密码保护意识。
(二)在各大营业厅张贴各种安全提示,明示电话银行业务操作应注意的各类安全事项。
(三)积极开展电话银行转账功能风险评估和分类,依据收款帐户的潜在风险高低,相应设置不同的转账额度和次数限制。对受益方不明确、资金难以追索的收款帐户,应审慎或不提供电话银行转账服务。
(四)对应用银行卡卡号和密码相组合完成登陆的电话银行业务,应根据潜在风险高低,增加其他身份信息检验要求。
(五)严格控制规定时间内同一卡号、帐号、密码等登陆信息在电话银行操作中的输入次数,避免无次数限制地允许输入错误登录信息,严格防范犯罪分子采用试探手段获取密码信息。
(六)建立电话银行异常交易检测预警机制'针对小额、多笔连续交易行为建立有效的后台监控预警体系。
六、应急晌应及启动
(一)电话银行业务风险管理员发现风险事件,启动本单位风险防范处理机制,根据事件性质,按上报程序及上报。
(二)系统风险,科技部接到事件上报的第一时间内,判断故障原因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三)业务风险,财务会计部接到事件上报的第一时间内,分析、审议风险事件,采取相应处理机制。
七、后期处置
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相关部门和机构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恢复正常营业秩序,协调新闻单位做好正面宣传报道工作,把握正确的**宣传导向,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事件给农村信用社带来的不 良影响。事件结束后,依照专业、权限和有关规定组成专项调查组对事件及处置工作进行及时调查、评估与总结,事件发生责任单位应当予以配合。对事件的调查应当及时、准确,要查清事件的性质、原因和责任,总结教训并提出防范和改进措施。调查结束后,要形成书面调查报告逐级上报。
八、保障措施
(一)通讯保障
牡丹区联社要与省联社菏泽办事处、牡丹区政
府职能部门、菏泽银监分局和菏泽市人民银行保持必要的联系,并建立电话银行信息共享平台。电话银行风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应集中掌握小组成员联系电 话及其他联系方式,确保信息畅通。
(二)物资、交通保障
各级综合部门负责事件发生时的物资和交通工具保障。
九、附则
本预案由牡丹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制定,并负责修改、解释。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二篇:银行防范和化解风险预案
XXXXX银行有限责任公司 防范和化解风险预案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防范和化解XXXXX银行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本行)风险,落实有关岗位和人员的责任,促进本行平稳运行与健康发展,改进和加强本行对“三农”、对社区的服务,维护正常秩序和日常平安,特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
防范和化解本行风险,遵循“自我救助为主、外部扶持为辅”的原则,按照“一般性本行自主防范并解决;必要时有条件调剂自己缓解临时支付风险;当地政府依法管理。组织有关部门防范和处置风险;业务监管机关承担监管责任,适时予以有代价的政策扶持”的思路,落实好各方责任。
第三条
防范和化解本行风险,实行董事长负责制,分别制定并落实正常的持续性发展措施、治理性的整改与救助措施或处置性的整顿与后备退出措施。
第二章
风险类别与防范处置措施
第四条
本行经营管理中的风险按照成因与表现形式,主要划分为以下种类:
一、支付风险,也称流动性风险。指本行因资产流动性不足或其他突发事件而导致不能正常对外支付,导致银行信誉受损,并可能引发挤兑**,危及区域内金融平稳运行。
二、操作风险。本行由于内部控制失效及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导致业务操作中出现越权、失误、帐外经营等种种违规甚至违法现象,使本行蒙受损失。
三、道德风险。指因主要负责人或员工在经营管理中的隐瞒、欺诈、挪用和盗用资金、转移资产、内外勾结等恶意经营行为给本行造成损失的风险。
四、市场风险。由于市场波动和变化,本行资产业务可能面临损失的危险。
五、信贷风险。因借款人或交易对方未能履行偿债责任而面临的风险。
第五条
支付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一、本行经营班子严格头寸管理,做好对定期存款到期日统计分析,分析活期存款支付情况,匡算好资金头寸,留足备付金,确保正常支付,并制定支付风险处置预案;严格执行资产负债比例指标管理,认真分析业务变化情况与发展趋势,促使资产与负债总量均衡、结构对称、比例合理,保证自身经营的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一旦出现支付困难,应立即启动支付风险处置预案,落实自救措施,同时向当地政府和监管机构报告。
二、本行监事要切实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对本行支付能力的监控指导和监督其保持合理的资产流动性。
三、内审岗位必须加强对本行的非现场监管,重点强化对支付能力的监控。建立并落实支付风险预警报告制度,随时匡算备付率,未达到法定备付率规定的要及时向直接监管机构上报支付预警报告,监管机构应及时提出处置意见。对确属临时性资金短缺的,应申请动用存款准备金予以支持,对酿成区域性、系统性支付危机的,本行应查处有关责任人,并实施责任追究。
第六条
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一、本行强化约束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按照“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担风险”的“四自”原则,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自觉完善信贷管理、会计财务、风险控制等内控制度,重点规范一线业务岗位的工作流程和操作标准,确保各岗位责任落实,相互制衡,切实防范操作风险;健全和完善法人治理,落实决策权、经营权、监督权的相对独立与相互制约;实行员工竞聘上岗;重视对职工的思想道德教育,加强业务操作培训和法律法规及专业知识教育。
二、本行健全和完善各项内控制度,加大对内控制度建立与执行情况的检查力度;注意操作岗位轮换与交流,按照条件和程序选举聘任并引进人才。董事长、行长、监事职位分设;发挥内部稽核作用,严格执行对银行主要负责人和会计、财务、信贷等重要岗位的离任、离岗审计与稽核,从眼查处违规违纪行为;组织好对全体职工的教育培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保持队伍思想稳定,努力提高队伍的政治、道德、业务素质。
三、内审要充分发挥非现场监管的分析预警作用,落实人员加强内控制度建立与执行情况的现场检查,发现有违规行为或存在风险隐患的,提出限期整改的措施和要求,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对已出现的风险,应建议并督促对责任人进行依法处置。对违规经营的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查处,触犯法律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第七条
市场风险和信贷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一、本行要根据隆昌经济运行与增量资金来源情况,合理调整资产结构特别是信贷结构,坚持依法审慎经营。遵守银行业监管机关的审慎监管比例及监管法规和政策要求,坚持服务“三农”和社区及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品种、增加服务手段,增强和完善服务功能。积极建立客户信用档案,对客户开展动态,科学的授信,促进信贷资金的有效、安全运用,防止信贷资金向行业、个别贷款户和关联客户的集中。建立“分类管理、分别授权、职责明确、程序清晰、责任落实”的授信体系。规范开办农户及小企业的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推广发起银行的信贷经营与管理好经验,并结合隆昌经济运行实际,进行积极创新。明确执行各级授信权限、额度、程序。落实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到期清收、风险分类、计提拨备、资产保全、依法起诉、损失弥补、责任追究等制度。实施贷款责任追究制度,对超越审慎监管比例、跨地区贷款、贷款逆程序操作、匿名贷款、贷款手续不齐、合同要素不全、转移用途等违规的责任人,根据损失大小予以经济、行政处罚,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二、本行经营班子要高度重视职能部门和营业机构的业务指导与监督检查,发挥好技术保障与操作指导职能。加大对各个岗位、职能机构的稽核检查力度,对资金运用、成本管理等加强监测、检查、指导和引导,合理调整信贷投向与结构,促进本行增加盈利能力。
三、内审应积极引导和监控为“三农”服务、为县域服务的宗旨,对全行资金运用和成本管理给予及时的政策咨询与指导。按旬监控,按月收集、整理、分析,并向监管机关报送有关报表资料,对经营指标出现异常变化的需配合接受现场检查,制定出处置措施,及时化解潜在风险。
第三章
防范与处置风险责任
第八条
本行在风险防范和处置工作中的责任
一、本行的责任
1、董事长、经营班子承担风险防范与处置领导工作,董事长对银行承担基本规章制度缺失的责任,行长对银行承担经营管理责任。
2、董事长的责任:检查银行经营班子风险防范及处置预案制定与落实情况;抽查职能部门是否按风险处置预案开展工作;督促经营班子、监事及时查处人员违规问题;对自身难以控制和化解的风险,及时报告直接监管机关和有关部门。
3、行长的责任:坚持服务“三农”、服务县域经济宗旨,严格执行国家经济金融政策,坚持勤俭办行、依法经营;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健全本行各项内控制度和业务操作程序;检查职能部门工作责任落实及职责履行情况;组织对报表、资料分析预测,并提出预防性措施,防范风险产生;重点监控高风险岗位,控制风险隐患;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对高风险岗位、部门和高风险资产及时制定处置措施并实施;
4、本行职能部门责任:组织部门职工按工作岗位职责要求,开展防范、处置风险的具体工作;监控并分析报表、资料,加强财务核算、成本管理、盈亏分析、风险识别、趋势判断,对可疑现象深入分析,提出处置建议,向行长和董事长报告;做好对业务经营、业务操作的督查;在本职范围内,切实履行防范和处置风险责任,避免失职、渎职和违规、违法。
二、本行营业机构责任
1、本行部门负责人为单位的风险防范与处置第一责任人,承担经营管理责任。
2、营业机构的负责人责任:执行本行领导、经营班子的决议和决定,严格执行国家经济金融政策,坚持勤俭办行、依法经营;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要求,规范各项内控制度和业务操作程序;检查职工履行岗位职责与完成工作质量情况;分析报表、资料,主动防范风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上级和监管机关报告;组织职工自主处置突发风险,消除风险隐患;确保报表和资料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
3、职工处置风险责任:勤勉工作,遵纪守法,规范操作,热忱服务,抵制违法,检举非法,忠诚事业,恪尽职守。
第九条
争取党政支持,防范化解和处置风险
本行一旦出现自身不可抗拒于防范的风险,在自身积极应对风险的同时,即在出险的工作日或发案的第一时间报告监管部门和隆昌党政有关负责人。及时控制风险,避免事态扩展,发挥地方党政在领导防范和处置风险方面的责任。本行积极配合有关部门防范和处置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争取党政支持,打击逃废债,查处银行案件,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维护农村金融秩序稳定。
第十条
争取监管部门支持,防范和处置风险
1、本行一旦出险,即在第一时间和营业工作日内报告银行业监管机构和中国人民银行隆昌县支行。争取银行业监管部门和中国人民银行帮助处置风险,预防风险扩散,防范区域性风险。
2、配合监管机构落实风险防范与处之责任:组织各职能部门按风险处置预案要求履行配合监管机构的工作职责,按照监管要求落实风险防范与处置的具体责任;配合依法开展的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测,做好信息统计和风险评估;落实监管对异常情况和风险隐患提出的预防性、警示性、处置性措施,并实施跟踪汇报;接受监管部门约见,采取具体的风险处置性措施,确保措施到位,整改到位;配合监管机构查处违规违法经营,惩处恶性竞争,维护金融秩序;配合监管部门督促落实所有者、经营者、管理者、负债者、责任人的责任,确保银行的整改到位;配合监管部门向地方党政提供监管数据及有关信息,对风险提出预警,共同主动处置风险,接受协调解决突发事件;配合惩治虚假信息,确保数据真实。
第四章
信息反馈
第十一条
本行主动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加强信息反馈和沟通,以确保及时研究和解决各种突发事件,排除风险隐患。
第十二条
信息反馈的基本途径与主要形式:电话、信息专报、报表、公文几种形式。对突发事件采取及时电话通报、事后补充书面正式报告;对于一般信息和报表,主要采取电子文档方式报送;非紧急性的请示、报告,通过日常公文程序处理。
第十三条
建立信息的“双线”反馈机制。本行对突发事件、案件等重大风险,确保在8小时内电话报告直接监管机关和中国人民银行。对可能危及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立即报告当地党政;配合隆昌县监管办事处按照风险处置的意见,抓好落实,并将落实情况报告上级监管机关。
本行的风险紧急请示与应对争取在两个工作日内得到回复与应对,并作出进一步的风险防范和处置。在风险处置完毕的10个工作日,将事态与风险处置结果报监管部门,抄送地方党政有关方面。
第五章
附则
第十四条
本预案适用于防范和处置本行的风险。第十五条
本预案由XXXXX银行负责解释和修改。第十六条
本预案处文发之日起生效。
第三篇:电子银行业务风险与防范
课 程 提 纲
赖立峰
课程名称:电子银行业务风险与防范
课程时长:120分钟
课程简介:我国的电子银行业务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目前已初步建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包括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自助银行等渠道在内的电子银行服务体系。虽然目前我国电子银行业务得到了迅速发展,但电子银行在产品特色、经营理念及管理水平上都还存在参差不齐的现状。尤其随着我国加入WTO,外资银行全面进军国内市场,在经营地域、业务范围和客户市场上将与中资银行开展全面竞争,国内各银行风险的把握是极其必要的。因此,对电子银行业务进行风险评估与管理就成为国内商业银行把握机遇,降低风险的必要步骤。课程内容:
一、电子银行业务风险分类标准
1、《电子银行风险管理原则》(Risk Management Principle for Electronic Banking);
2、按中国银监会标准划分。
二、电子银行业务风险分析
1、传统风险:★信用(基础)、流动性、市场、利率等;
2、特殊风险:技术、★操作(差别较大)、★法律(差别较大)、战略、声誉、外包、跨境等。
三、风险的管理和控制
1、操作风险管理
2、信用风险管理
3、流动性、利率、市场风险管理
4、声誉风险管理
5、法律风险管理
四、其他措施和辅助手段:包括稽核和系统检测。
第四篇:信用社案件风险防范
近年来,信用社的案件屡禁不止,给信用社遭成了很大的损失,发生在现金业务、代理业务、清算业务等业务的案件仍占多数,一些操作环节有章不循、屡查屡犯的现象时有发生,而发生这些风险的根源多为道德风险。这充分暴露了部分信用社道德风险防范的缺失,行为排查不到位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信用社的健康发展。
一、道德案件防范的意义
发展与稳定相辅相成,发展是核心,稳定是保障,没有稳定,发展就如从纸上谈兵,稳定是切实有效抓好案件防范工作、推动业务经营不断发展的有力保证。目前,信用社风险防范工作中主要是对硬件手段的防范,忽视了员工的思想变化、情绪变化、家庭变化、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稳定因素。这些因素极易形成道德风险,因此切实做好案件防范工作,特别是道德风险的防控显的尤为迫切。
二、案件防范的对策
(一)加强风险教育,提高案件防范意识
道德风险的发生,主要是员工的政治思想水平低,法律意识淡薄,因此加强风险教育在案件防范工作中起着关键作用。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开展政纪教育。通过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党性党纪教育,进一步提高管人员廉洁合规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二是开展法治教育。对全体员工特别是新进入员工开展职业操守教育、廉洁从业教育、法规制度教育,增强员工遵纪守法、按规操作意识;
三、开展风险点教育。学习案例,警示各岗位员工自觉遵守职业操守,从思想根源上消除风险案件隐患。
(二)完善制度,强化制度落实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完善的制度是案件防范的前提,落实制度是案件防范的关键,两者要有机结合起来。首先根据业务发展和内控管理需要,完善案件防控工作制度,定期召集相关部门分析案件防控形势;落实案件防控执行制度。其次从作风建设、遵守廉洁从业规定、严格执行职业操守、民主测评等各项基本制度着手,加强对高管人员的监督,将案件防范纳入高管人员考核范围,促使其重视并严格落实制度。
(三)加大监督排查力度,强化问责机制
抓好自查和互查,在加强自身监督检查和岗位之间的相互监督检查的同时,对员工行为进行检查。专门监督检查部门进行专项检查,既包括人的监督,也包括物的监督,实现人机共防。一方面,对在检查中该发现的问题而不能发现,或对已发现的问题视而不见、查而不报、查而不究的,要坚决追究检查者的责任。另一方面,加强员工思想排查工作,做到“班前看神态、班中看情绪、吃饭看胃口、交流看心情、下班看快慢、班后看做啥?”通过这“六看”,基本上能够及时发现员工心态是否失常,做到密切关注员工思想动态,将各种诱发案件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创新防范手段,强化渠道建设
不断创新防范手段,近距离的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持续关注并消除员工的不良思想;拓宽渠道建设,为员工举报违规违纪行为提供必要的渠道和途径;完善风险预警机制,多层次收集案件隐患信息或普遍存在的典型问题,及时进行风险提示;建立员工家属沟通联络制度,通过多种形式向员工家属通报情况,在家属与单位、家属与员工之间架起互相理解的桥梁,携手共筑一道稳定员工队伍思想和防范经济案件发生的后方防线。
可见,要防范道德风险案件的发生,必须做到思想教育到位,制度落实到位,监督排查到位,创新防范到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整体管理水平,从而实现长治久安,持续健康的发展。
第五篇:风险防范预案(范文模版)
风险防范预案
为保持公司持续健康运行,有效防范风险,参考监管部门的要求和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措施,制定下列措施。
一、建立独立垂直的内部审计管理体系。内部审计事项包括:
(一)经营管理的合规性及合规部门工作情况;
(二)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
(三)风险状况及风险识别、计量、监控程序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四)信息系统规划设计、开发运行和管理维护的情况;
(五)会计记录和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六)机构运营绩效和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等。
二、建立开放的用人机制,吸纳各种人才,实施业绩考核和奖惩机制,防止激励不足或道德危害,将员工职业操守、员工尽职情况和诚信意识等列入考核指标,并注意收集和掌握恶意违约客户信息,并定期通报提高员工的防范风险的意识。
三、实行问责制,明确职责,将问责机制落实到每个岗位,按照岗位来进行责任认定与追究,对违法违规经营的,或工作中发生重大过失的,严格问责,管理者应予免职;对员工应解除劳动合同,予以辞退。问责对象因过错、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影响经营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导致未达到绩效考核内容确定的目标和标准、未达到依法合规经营要求、发生重大经济损失和事故、造成公司资金重大风险或严重影响。
四、加强贷前、贷时、贷后相关制度的建设、强化各制度的执行,明确贷款业务操作流程和经营中发现重大事项的报告流程,使公司可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公司贷款操作规程》、《公司贷后管理办法》、《公司重大信息报告制度》等。
(一)对有信贷需求的中小企业法定代表人的个人品质进行审查,特别注重审查法定代表人及主要管理者的对外兼职情况,与家庭其他成员开办企业的合作关系,私人财产分布状况,历史上有无违法乱纪行为、银行个人信用记录等各种情况,防范道德风险。
(二)要加大对中小企业客户贷前调查的深度,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尤其是要对财务报表和财务状况进行严格地审查。可从两个方面把关,一方面借助专门中介机构对客户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并要求提供审计报告;另一方面,通过公司信用评级软件系统对财务报表进行审核,分析判断其财务报表和盈利水平的其实性,充分揭示其财务风险。
(三)采取多种担保方式增强贷款担保能力。在中小企业等借款人提供的抵押物不足时,公司可探索其他替代性的担保方式,如:变企业担保为个人担保、群体担保或政策性担保等。
五、加强资产流动性的管理。公司要针对中小企业信贷需求具有“急、少、频、短”的特点,根据中小企业的贷款质量、品种和期限,为其设计特殊的贷款方式和还款方式,以此降低公司资产的流动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