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宅侯村农村剩余劳动力及转移现状调查报告
宅侯村剩余劳动力及转移现状调查报告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村民不再安于现状,不满足当前传统农业经营带来的微利,在家乡找不到脱贫致富的好路子,因此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农民越来越多。根据我村调查资料表明:村民外出务工得到的收入已成为近几年我村农户家庭纯收入增加的主体。而这种“主体”收入的增加主要依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来完成。如何积极引导宅侯村劳动力转移,逐步带动村域经济的发展已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宅侯村剩余劳动力及转移现状
一、全村劳动力结构现状。据调查:2010年全村劳动力为958人,占全村人口总数的54%;从性别结构看:男劳动力占68%,女劳动力占32%;从所从事的行业看:第一产业占48%,第二产业占32%,第三产业占20%;从劳动力受教育的程度看:小学文化程度的占23%,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1.1%,高中文化程度的占20%,中专文化程度的占1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0.9%。从以上结构可以看出:全村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性别结构较为合理,但劳动力水平较为低下。
二、全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特点。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科技水平的提高,再加上农民思想观念的变化和农村“人多田少”现象的日趋严重,近几年我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一股热潮。宅侯村有剩余劳动力转移人数5.5人。上半年新增转移人数6.7人,其中女性5.2人;在新增成员中有2.3人接受了职业培训。总体上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集中在广东沿海地带。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较以前相比有了显著的提高,农民不再满足温饱型生活。加上经济发达地区的高工资、高收入的强大吸引力,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内部冲动和外部拉力作用下,近几年大规模地向广州、深圳一带转移。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沿海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为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从而吸引了更多村民前往这些地方打工赚钱。我村上半年外出打工的就有56%分布在东莞和深圳一带,少数分布在省内其它地市。
2、二、三产业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行业。农村输出的劳动力有48%从事工业和建筑业,其次是商业、餐饮等服务业。男性绝大多数从事建筑业的住房建筑、装修以及电工、木工等工作,女性主要从事制鞋、电子装配等工作。也有些举家外出承包田地种西瓜、养猪等,但为数不多。其他主要从事各种服务行业。
3、劳动力就地转移人数明显增加。出现这一特征的主要原因是 ①近年来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对劳动力的需求趋于饱和;一些重点工程在相继开工建设,沿公路两侧新开办许多采石、水泥预制件等配套企业以及公路建设工地均需要一定数量的劳动力;
②个体私营经济和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吸引了一部分劳动力回流。
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兼业性。目前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农民与土地紧紧地联在一起,大部分非长期性外出务工的农民,往往是既“忙外”又“忙内”,农闲时外出打工,农忙时回家耕种。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全村外出劳动力人数虽逐步增加,但转移的速度却有所趋缓。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转移的劳动力素质较低。主要表现在低学历的偏多,高学历的极少;体力型的偏多,经过专业培训和有专业技术的较少。低素质的劳动力只能从事赃、累、苦、重等工作,很难找到理想的岗位,挣得满意的收入。
2、两广和深圳等沿海发达地区和城市,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基本趋于饱和。由于沿海发达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劳动力整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各大城市的部分企业不景气,下岗工人和失业人员大幅增加,面临城市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双重压力。因此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少。
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多属自发性、盲目性,使得外出务工人员的利益和权力难以得到保证。由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自发的多,有组织的少,政府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管理,基本处于无序流动状态。由于缺乏宏观调节手段,劳动力输出后的情况无法了解,利益无法保护,如发生劳资纠纷或工伤事故等也无人过问。少数人因找不到工作就出现偷、盗、扒、窃等违法乱纪现 象。也有少数人借打工之名,外出超计划生育。
三、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根据以上情况加以分析不难看出:今后农村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如不及时更新,要找到理想的工作,挣得满意的收入已是越来越难。要想使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对农民总收入的贡献越来越大,必须积极地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嘉禾县劳动服务中心已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
1、建立盘江乡政府劳动保障站和劳动信息网络,形成全乡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不冒烟的工厂”,是投资少、见效快的扶贫工程,是不交学费的“商业大学”,也是全村这样一个文化水平不高,经济落后区域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2、提高劳动者素质,进行各行各业、多方位的技术培训。据了我村劳动力转移中,小学至初中文化程度占54.1%以上,多数务工成员只能从事普通体力劳动,有技术、特长的只占18.8%左右。针对这一情况,为满足农村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对技术的需要,提高就业率,必须对务工成员进行多方位的技术培训,坚持“先培训,后输出”的原则。据调查:今后各乡镇应相继开设缝纫、电脑、保姆、保安、幼教、焊工、美容美发、家电维修、养殖等专业培训机构来培训外出农民工。通过培训,使他们一经转移就能上岗,在竞争的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既有利于生产的稳定发展,又增加了务工人员的经济收入。
3、挖掘劳务资源,广开服务渠道。由于我村与两广接壤不远,外出人员大都以老带新方式外出,而男工及中年妇女输出就没有那么活跃。针对这一现象,就业服务中心及时与广东等地的信息联络员联系。
四、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从以上调查和分析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可以扩大就业、增加收入,还可以以此为突破口,带活全村经济。它的意义不仅在于把门外的钱抓回来,更重要的是通过农村劳务输出,把外面的先进观念、先进技术、先进管理机制和先进的经营理念等学成回 乡,积极带动村里经济的发展。宅侯村在这方面的工作已迈出了新的一步。
1、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给农业生产提供了较宽裕的流动资金,而且带动了相关二三产业的发展。如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繁荣及职业教育和社会办学的发展。据调查农民外出务工的工资性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而家庭经营收入和转移性、财产性收入则增长较缓。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成了农村居民增加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提高生活水平的主要途经。
2、劳动力转移带动全村经济的发展。全村外出务工人员在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其中姣姣者学到了过硬的技术,赚到了大把的票子。
劳动力转移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由于两广地带劳动力的需求基本趋于饱和,其工资、待遇与内地收入越来越接近,且工作时间长,路程远,开销大。再加上近年来全县恰逢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发展机遇,嘉宁公路等重点工程的贯通,在给全村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给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带来了巨大机遇。一些打工回来的青年因外出开阔了眼界,学回了技术,积蓄了一些资金,他们不再安心几亩田的收入,大多来到县城或小城镇经商、从业,从而加快了全县小城镇建设的进程。
五、几点启示
1、科学认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是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发展本地经济的有利前提。由于一些地方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存在种种偏见,认为这是对农村劳动力的一种廉价出售,是“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劳动力资源的剥削。由于缺乏正确的分析和认同,它的作用和重要性一直没有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政府也没有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措施,更谈不上系统的管理和引导。根据调查:我村剩余劳动力所带来的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广大农户家庭纯收入增加的主体和农业生产及农村住房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同时许多外出务工的青年学成回乡,争当创业之星,带动了全村经济建设的发展。因此,要想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必须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一个足够的认识。
2、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转移。有专家们认为,导致农民增收缓慢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原因是: 农业效益下降,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有限,农业科技水平落后导致农产品竞争力差。许多地方都存在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因此,适时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进而提升农产品质量,进行农产品精深加工,是农业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应在保证粮食生产能力稳定提高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不断拓宽生产新领域,提高农业综合开发能力,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和农产品的竞争力,而且还可以增加大量的就业机会,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地转移。
3、扶持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企农“双赢”。依托资源建基地,面向市场求发展,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方向。龙头企业的主要作用是:促使资金、技术、信息、人才进入农村,农产品和劳动力流出农村,实现企业发展壮大和农民增收的“双赢”目标。因此,扶持和壮大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发展产业化就是发展农业。不仅带动了周边农户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还安排了剩余劳动力就业。
学习是成就事业的基石
班号:2008743390196 学号:0843004458155 姓名: 李平 2010年6月11日
第二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初探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初探
近年来,中央十分重视“三农”问题,农村劳动力过剩是“三农”问题的关键。据测算,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约1.34亿人,每年新增农村劳动力约1000万人,他们几乎全部转化为剩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剩余,使许多农民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状态,农村贫困人口所占比例居高不下。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要从分析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各种因素入手,才能对症下药,找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的具体方案。为此,笔者对山东省济宁市近几年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并获得许多宝贵资料。
根据调查掌握的情况看:该市有570.25万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1.38%。第一产业从业人员266.6万人,农村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约3.54亩。在农业机械化程度迅速提高,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农业劳动力剩余严重,提高农民收入难度加大。虽然中央出台不少富农政策,但是,偏远农村自然条件恶劣,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离小康水平还有不小的距离。单纯靠他们在当地发展农业生产,致富潜力不大。当前,这里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经取得一定进展,外出务工已成为他们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
济宁市农村劳动力分流现状。通过调查了解到:济宁市有越来越多的农民投身到外出务工的大潮中去,务工收入如何,跟农民增收密切相关。外出打工农民已成为济宁农村中等收入者的主体。从总体上看,打工收入已经占到农民家庭总收入的四成以上。许多较富裕农户的致富秘诀都是外出打工。本世纪以来,济宁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基本情况表(略)从表中数据看出,除了2003年受非典影响外,外出务工人数总体呈上升趋势。2004年,济宁市“五大产业体系”建设稳步发展,推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全市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万人,在外务工人员达到79.4万人,其中市外劳务输出8.5万人,县外输出69.9万人,增加26.1万人,转移到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共144.6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43%。务工人员人均月收入600余元,比全.市农民人均月纯收入高出一倍。全市新增劳务收入4.25亿元,全年劳务收入总额达到42亿元。根据全市所辖县、市、区的22个行政村、3785户农村居民以及百余名在城区打工农民就业情况的抽样调查,形成了济宁市农村劳动力构成情况抽样调查统计表二(略)。调查显示,济宁市农村劳动力就业去向如下:
本地就业。在被调查对象中,有39.2%的农村劳动力在本乡从事非农产业。他们离土不离乡,有的从事小手工业生产,有的就近到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及小型民房建筑队打工。在济宁农村,第一产业中形成一批大蒜、苗木、食用菌等特色农业生产基地,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一定就业岗位。济宁市民营经济连续多年的高速成长,为农民在本地就业创造良好条件。有效地缓解了该市的就业压力,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分流的重要渠道。
外地打工。由于农业生产利润低、风险高,种粮农民意识到靠土地仅仅能够解决温饱问题,要增加收入,必须跳出农业求发展。在被调查对象中,有32.1%的农村劳动力到外地打工。劳务经济成为发展农村经济重要的手段,成为农户收入的重要来源。调查显示,外出农村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比重最少,到2003年,从事非农产业就业劳动力比重高达98%。说明农村劳动力正逐步向非农产业转移(产业细分情况略)。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使人多地少的矛盾有所缓解。农民外出打工的渠道主要有通过政府兴办的劳务中介输出、通过熟人介绍外出等。
农村劳动力转移制约因素分析。来自农村劳动力自身的因素:一是农民思想观念滞后;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约束着农民,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对故土的迷恋和坚守,使他们拒绝外面的世界。思想保守,墨守成规,更是济宁这个孔孟之乡农民的痼疾。在调查中了解到,他们摆脱不了小农意识的束缚,有不少人仍习惯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仅凭对困难的想象就放弃外出计划。当前,农村劳动力就业已经引起政府的重视,各种优惠政策相继出台;各大新闻媒体宣传力度不断加大。但这只是外因,农民兄弟要从思想上脱胎换骨。二是农村劳动力基本素质较低,普遍缺乏职业技能。城乡之间的差距,最根本的是教育的差距。和全国一样,济于市农村人口中低学历人口所占比例很高。据调查,济宁市农村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2%,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9.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8.5%,而且普遍缺乏职业技能。已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仅有20%左右具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文盲劳动力占1.5%,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16.5%,初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61.7%,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3.6%,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6.7%。而且,这些劳动力中85%以上没有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济宁市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抽样调查的结果表三(略)由于农村教育落后,农民受教育程度低,他们来到城市后,就业范围狭窄、就业率低,多数外出务工农民只能靠从事繁重体力劳动勉强维持生计。从2003年调查的情况看,因找不到工作而返回农业的劳动力占回流农业劳动力的16%。农民一到外地打工,就去建筑工地出卖苦力。在那里,每天工作10余个小时,仅挣20元左右的工资。而有一定技术的建筑工人,工资在70元左右。他们由于没有一技之长,往往眼看着有许多工作岗位,自己不能胜任,只好望“岗”兴叹。
来自社会的制约因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障碍和制度约束依然存在,一些带有歧视性的规章和政策限制了农民选择非农就业岗位。农民与城市居民的就业机会、工资收入不在同一起跑线上,存在权利不平等。长期以来,城市职工子女可以在父母所在单位内部就业,而农民子女只能还是农民;劳动力就业服务机构缺乏组织协调。有的乡镇劳动力就业服务机构至今不健全,有的经费投入少,有的人浮于事;劳动力供求信息渠道不畅通,市、县、乡劳务市场缺乏统一的组织协调。据统计,济宁市农村劳动力自发性转移的占56%,通过亲朋好友介绍出去的占20%。由于政府监管、服务职能的缺位,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工资被拖欠、被克扣的现象时有发生。根据调查显示,农民工几乎无人享受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待遇;精神上的歧视比物质待遇上的损失更让人难以接受。
农村教育落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缺乏实效。农村教育教学条件差,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低,导致教育的相对落后。在济宁农村,有两种倾向阻碍了基础教育的发展,其一“行儿上学”,学习不行的孩子上学白花钱,不如不上学,或者辍学去挣钱。其二,义务教育阶段,个人支付学校教育成本的比例太高,贫困家庭子女上不起学。由于经费的困扰,使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和教师待遇得不到改善,直接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愈是落后地区,这种情况愈加严重,教育越是落后;职业教育与实用性人才的培养要求相去甚远。农村孩子如果考不上大学,往往既没有外出打工所需的一技之长,也缺乏从事农业劳动的基本技能。据调查,济宁市承担“阳光工程”培训任务的学校,大多缺乏科学的市场需求调研和规划,盲目跟风、重复培训现象严重。如许多人通过了会计、计算机等专业技能培训,却未干上相应的工作。有些经过培训的农民,仍然没能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一试身手,对于提高农民收入起不到什么实际作用。难怪农民培训遭遇“有课堂、没学生”的尴尬。
城市化水平低,农村城镇化发展滞后。小城镇是减缓农村富余劳动力对大中城市就业安置压力,实现农民就地转移的有效载体。目前,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济宁市小城镇吸纳
劳动力数量不明显。农村城镇化发展滞后,主要表现在:一是小城镇功能不配套、集聚能力不强,使小城镇招商引资难度大,民营经济成长环境差,难以创造较多就业岗位。汶上县刘楼乡后岗村农民徐丙平在城市打工积累了一定资金和经验后,在返乡投资兴办企业时,因土地使用权问题未得到解决,不得不到别处落户。二是城镇化进程慢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这里农业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比改革开放初期下降了约23%,而城镇人口比重只上升了17%。务工农民虽然工作生活在城市,但身份仍然是农民。农村城镇化发展滞后,造成农村第三产业不能随农村工业化的推进而发展,使农村非农产业结构升级缓慢,延缓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步伐。
第三篇:浅议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和对策
浅议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和对策
摘要:目前困扰着经济发展的诸多矛盾与问题,或多或少与“三农”问题有关,而解决“三农”问题的前提之一是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地转移到城镇与非农产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农村乃至整体宏观经济的发展,也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生产商品化、农村工业化和社会现代化进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形势更加严峻,如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实现“十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已成为当前理论界和各级政府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就XX区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结合该区的现实情况,提出了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初步对策。
关键词:人口状况劳动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经济发展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涌现,是伴随着生产商品化、农村工业化和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趋势。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的顺利转移到城镇与非农产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要前题之一,它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乃至整体宏观经济的发展,也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本文就莆田市麦积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使该区的农业劳动力发生了大量的转移。但是,由于农业人口多,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和农民比较利益的下降等多方面的原因,使该区农村出现了数以万计的剩余劳动力。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
根据统计显示,麦积区2013年总人口75。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3,75万人,农业人口占全区人口的90。1%,农村劳动力总数35。26晚人。据测算,在农村现有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规模条件下,全区农村只能为11万多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也就是说。有近24万人属于剩余劳动力。除已经进入乡镇企业承、非农产业和大中城市打工的11。7万人外,还有
10万多人处于失业状态,目前仍滞留在农村。可见,农村劳动力就业形势是十分严峻的,而且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农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以及人口自然增长的趋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必然越积越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形势越来越严峻。
(二)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情况
据统计,在全区农村劳动力中,文盲或中文盲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8。2%,小学程度占21。7%,初中占52。7%,高中以上程度占17。6%。且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中文化素质更低,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的比重高达96%,而已转移的剩余劳动力中,初中及其以上文化程度占的比重达82%以上。由此可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总体文化素质比较低,且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明显高于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劳动力。
(三)目前农村已转移剩余劳动力的特点
目前来看,麦积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表现在:一是文化素质相对比较高的劳动力已成为转移从事非农产业的主力军;二是青壮年的劳动力转移的比重高,其中18-35岁人员比重最高,占56%,36-45岁占22。3%,46岁以上占15。9%;三是转移的人员中以男性为主,占76%;四是转移的地域以省外为主,占67。6%,主要转向经济发达的地区,且外出的时间以常年性为主;五是受比较利益驱动已从自发性转移变为自觉性转移;六是转移从事的行业以第二次开、第三产业为主,分别占42%和56%,而转移到异地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所占的比重为近2%。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存在问题
(一)劳动力素质较抵,制约了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在农村剩余劳动力中,由于初中及其以下的文化程度的比重高达近83%,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不足14%。农村人力资源的文化水平和从业技能偏低,既不能适应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也不利于向非农产业转移,更难以胜任高科技产业对从业人员的需求,极大地制约了农民的横向流动。同时,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下,导致部分农民思想保守、观念落后、怕冒风险,缺乏投资意识和创业精神,宁愿将自己捆死在土地上,也不愿从事第二、三产业,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一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从长远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较低素质劳动力的转移领域必然越来越窄,在市场竞争中将难以立足。
(二)土地为本观念蒂固,阻碍了剩余劳动力的根本转移
长期以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基本没有建立起来,土地是农村劳动力的唯一失业保障和养老保险,农村剩余劳动力一旦离开土地进城,必然处于毫无保障的真空地带,一旦失足,基本生活就难以保障,其它诸如养老、医疗、子女上学和住房等现实问题更无从谈起且传统的农民视土地为本的观念根深蒂固,导致一些剩余劳动力仍把耕作地看作是唯一的生存之道,使农村土地立论转机制难实施,限制了扩大耕地规模经营和农业规模经济的运行。给农业产业化道路设置了障碍,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横向流动。
(三)城镇化步伐缓慢,导致容纳剩余劳动力的空间有限
实现农村现代化,从本质上说就是农村城市化,即农村人口城市转移、农村生产向非农生产转变,农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转换的过程。城市化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生产力发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趋势。长期以来,该区的城市化发展由于种种原因而严重滞后。2003年,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中的近10%。在10个乡镇中虽然有8个建制镇,但其城镇规模小,造成小城镇的城市功能不完善、不健全,影响了小城镇对农村经济和周边农村带动作用的发挥,城镇结构过于单一,就业门路狭窄,对人口缺少吸引力。
(四)输出流动无序,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该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基本上是农民自找门路,自行就业,带有个人分散无序的特征,转移的渠道和形势有限。许多农民为了追求高的经济效益,在不了解异地劳动力供求情况下,盲目跟风进城寻找工作,往往是徒而归,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和经济的损失。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及非农产业的转移缺乏计划、指导,大多数属于盲目流动性质,这种观念极大地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步伐。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随着经济现代化的结构变动,农村劳动力流动转移是个长期现象,对不同区域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经济将产生长期累积的作用,并成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因素。所以,加快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才可能加强劳动力市场竞争,提高生产力水平。同时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模式,扩大内需,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为城市工业品开辟广阔市场,为工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根据麦积区的实际情况,现阶段农村劳动里转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一)着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以适应市场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 文化素质不高是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和层次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一是要继续深入持久地抓好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确保九年义务教育收到显著效果。同时,应加快高中部的投汝建设,尽快实现高中教育的基本普及,二是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使大部分中学毕业生能够掌握一门致富技术。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采取措施,充分发挥现有职业中学在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三是大力开展职业技术培训教育,为农民走出土地重新就业创造条件。区、乡镇政府要提高认识,在经费使用等方面实行倾斜,要舍得投入,通过举办培训班、短培训班等形式,对农民开展有计划、有组织的就业指导或岗前培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陪养他们的市场竞争意识,转变他们传统的思想观念,为其以后进城就业打下文化基础。
(二)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消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后顾之忧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管理制度,应彻底改革,保证进城农民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基本权利和公共服务。在农业现代化水平还比较低下的农村,土地依然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由于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农村劳动力对土地的紧密依然存在,农民担心失去土地后在城市享受不到基本社会保障服务,大部份农民进城后不愿把土地流转出去,他们虽然流入城市,却仍把土地看成是自己生活的最可靠保障,从而影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稳定性。所以,只有革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和保险等社会
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使离土的农民也同城市居民一样,取消在社会保障制度上的城乡差别,才能使进城农民彻底割断对土地的依赖关系,顺利地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三)加班加点快小城镇建设,拓宽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空间
从当今实际情况看,发展小城镇可以较大规模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规模效益,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住房建设,加快城市化进程,鼓励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城镇进程要本着合理布局,科学规划、适度推进、注重实效的原则,并围绕城镇建设发展农产品市场,商贸业、饮食业、服务业、文化娱乐业等第三产业,使城镇化建设与第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其次,在农村城镇建设的基础上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只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才能更好地促进城镇建设的发展,从而推动农村工业化和社会现代化的实现,也必然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四)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就地削化农村剩余劳动力
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依靠科技代造乡镇企业,使其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加大农民增收的步伐。其次,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给政策、抓服务、造环境,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向发展个体经济,并把个体经济作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另外,要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着力加大四大园区(笏石轻工业园区、新世界工业园区、大地城高新园区及东吴化工园区)的建设,增强园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聚集能力。
参考文献:
1.小城镇建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农村卫生健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3.麦积区区志
第四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三)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实践模式
1.就地转移模式。该模式主要采取扶持小城镇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形成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就地发展小城镇,就地消化农村劳动力的格局。乡镇企业的产生与发展使我国许多地区,尤其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城乡界限日趋模糊,乡村地区已具备了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功能和特征,从而突破了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农村非农化的结果不仅使部分农村人口就地转化为城镇人口,而且使部分由于城乡迁移政策而未彻底实现地域转移的农村人口在所从事的职业、生产方式和居民点形态上也具有相当的小城镇特性,成为准城镇人口。
2.异地转移模式。该模式主要是地方**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劳务输出,以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为目标,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的机理与作用主要体现在:(1)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中,城市工业及第三产业的集聚和发展,产生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符合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2)农业剩余劳动力进入非农产业,是市场经济发展中利益机制和需求机制双重作用的结果,它有利于推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推动户籍制度、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改革的深化。(3)农业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进入城市,使劳动者获得了最大的收益,学习掌握了劳动技能,开阔了视野,提高了个人素质。
3.多元复合转移模式。该模式的内涵主要包括:(1)坚持城乡统筹。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增加农民的非农就业机会,减少农民。(2)调整城乡就业结构。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一体的劳动市场。减少农民,使其转移到非农产业。(3)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4)搞好劳动外出就业培训,进一步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民流动就业,缓解农村巨大的就业压力。(5)改革和加快城镇化发展。促进农民向城市居民的转变,改革小城镇和中小城市户籍制度,城市之间实现人口无障碍流动,消除农民进城就业的困难。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居民两种身份、就业和待遇不平等的问题,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经验借鉴或启示
(一)工业化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因素。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工业化的产物,工业化道路的不同选择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按照多数国家工业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工业化应走轻工业——基础工业——重工业的发展道路。我国建国初期,由于历史发展所处的特殊环境,不得不采取直接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而跨越了发展轻工业、基础工业的阶段,而这两个阶段正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积聚并逐步完成转移的时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进入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知识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的技能要求越来越高,需求数量相对减少,第三产业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考虑到我国农村人口和劳动力较多的情况,国民经济的发展应该较多的选择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
(二)发展农业对于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至关重要。中国台湾在经济发展之初便确立了优先发展农业的战略,并为农业发展进行了必要的制度改革和物质支持,从而成功地启动了农业剩余劳力快速转移的进程。而印度和韩国由于长期忽视农业,农业增长相对于人口的增长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从而使得印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异常缓慢,韩国虽然具有较高的转移速度,但却长期与通货膨胀相伴。可见,一个国家或地区只有首先成功地发展了农业,才能保证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部门的转移顺利进行。
(三)资本形成能力的强弱是制约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的重要因素。中国台湾和韩国之所以能够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快速转移,显然与其较强的资本形成能力密切相关。而提高资本形成能力的渠道有两条:一条是像台湾那样,充分发挥农业部门资本积累的功能,提高储蓄率,走自我积累的道路;另一条是像韩国那样,大量利用外资,走资本引进的道路。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韩国模式中既包含着成功的经验,也提供了应吸取的教训。值得重视的是,引进外资的规模应与自身的偿债能力相适应,避免陷入债务负担吞噬经济增长成果的恶性循环之中。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式应多样化。农村劳动力向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迁移,是大部分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形式。这种方式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是可行的。如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可通过农村城市化的方式使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居民。我国台湾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采取了分散型转移方式,逐渐形成了以大城市为核心,以中等城市为骨干,以小城市为纽带和以中心镇为细胞的多层次的城镇空间构型,并通过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吸收了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这样可避免像韩国和印度那样,因农村劳动力过量涌向大城市和不能有效地利用农村内部机制,而出现诸如大城市恶性膨胀、城乡差距过大,以及转移质量差,地域转移和产业转移无法同时实现等问题。
近年来,在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及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已由2001年的14万人次增加到今年的50万人次;农民增收中非农收入的比重已由过去的1燉8提高到目前的1燉4。不少地方已将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劳务输出作为实现本地农民增收的新的增长点。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组织劳务输出工作,对繁荣城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要“积极拓展农村就业空间,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为农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加强引导和管理,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现结合自治区实际提出以下意见。
一、肯定成绩,积累经验,打牢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基础
近几年来,根据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和要求,自治区有关部门结合我区实际,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今后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调查研究,制定规则。1995年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按照国家劳动部的要求,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管理暂行办法》新劳就险字〔1995〕号、《关于招收使用农村劳动力外来劳务工实行计划管理的补充通知》新劳计字〔1997〕149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招收使用农村劳动力外来劳务工管理的通知》新劳计字〔1998〕83号。这些文件的出台,为引导我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规范用人单位招用区外劳动力和区内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动就业的行为,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奠定了基础,也是我区农村富余劳动力从自发性转移过渡到有计划、有序转移的重要标志之一,为增加农民收入,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建立机构,积极试点。2000年12月,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计委、农业厅、科技厅、建设厅、水利厅和政府经济研究中心等部门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七部委《关于进一步开展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试点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成立了自治区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试点工作指导小组,由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负责试点项目工作的组织和协调,承担日常工作。指导小组确定米泉市、托克逊县、富蕴县分别为国家、自治区试点县市。各试点县市成立了以分管县市长为组长的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领导小组,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基本形成了劳动保障、农业、水利、科技、乡镇企业、畜牧、教育、扶贫等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米泉市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列为全国100个农村劳动力开发试点城市后,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有组织的转移就业和劳务输出工作,通过几年来的努力,该市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25023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55,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累计实现经济收入148亿元。试点工作取得的成绩及经验,对促进其他县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全疆85个县市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已设立了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服务窗口,296个乡镇建立了劳动保障机构,并与20多个省、市建立了劳务协作关系。
三因地制宜,努力推动。为了使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动就业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始终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劳务输出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科技、培训等方面的扶持,在保持农业持续发展的同时,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一是积极发展特种养殖、开发农副产品深加工,实行农副产品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增加劳动力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的收入。二是坚持“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的培训原则,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技能素质,增强就业能力。三是充分发挥小城镇在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重要作用,通过发展小城镇,开发农村副产品深加工、销售和城镇社会化服务岗位,就近就地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四是立足就近就地转移,鼓励返乡创业。各地制定优惠政策措施,鼓励外出务工劳动力把在外面学到的专业技术、管理知识和积累的资金带回家乡开办企业,带动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对自办企业的,侧重在帮助落实有关优惠政策上给予协调支持;对承包企业的,给予联系推荐。五是大力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各地利用县市乡镇两级职介机构,为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信息,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参与本区域公路、水利等基础工程建设和跨区域农作物收获。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促进了农民就业观念的转变,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社会稳定的预期目的。
虽然我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开展。一是部门之间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分工不清,造成上面职责不明、下面多头管理,就业服务、管理不到位,工作不协调。二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滞后,严重影响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效果。三是相关就业政策不完善,损害农民工权益的行为时有发生。就内部环境而言,各地还缺少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从事劳动力转移的协调、服务、培训等项工作;就外部环境而言,农民外出打工,在户籍管理、婚姻、子女入学等方面受到诸多限制。
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充分认识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我区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趋势,是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对优化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推进农村城镇化,维护城乡社会稳定,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按照自治区的统一部署,结合本地实际,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不断走向深入。
二、进一步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建立和完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管理体系。根据国家现行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发就业政策和城乡就业一体化工作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领导,建议成立自治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自治区党委农村工作办公室、自治区发展计划委员会、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农业厅、科技厅、交通厅、财政厅、建设厅、水利厅、教育厅、畜牧厅、林业局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等作为成员单位。通过制定自治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中长期规划和计划,制定有关政策措施,定期发布市场信息,开展劳动技能培训,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建立起权责明确、协调统一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和管理机制。
二大力加强县市、乡镇劳动力市场建设,尽快形成城乡统一的市场就业机制。各县市、乡镇都应建立负责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与开发就业的工作机构,明确“一个规划,两个加强,三个统一”的工作任务。即:把促进城乡统筹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纳入到政府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加强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统一城乡就业、失业登记制度,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统一城乡就业、劳动力管理和社会保障政策,切实解决农村劳动力进城后的就业问题。同时,打破就业二元格局,取消地域、身份、户籍、行业对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的限制政策,使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与城镇劳动力在就业身份、岗位安排、福利待遇、社会保险等方面一视同仁,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城乡间的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
三拓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城镇就业渠道。一是要加快小城镇建设,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立足区内,就近就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在一产内部由种植业向养殖业、林果业转移;由一产向二、三产业转移;由农村向城镇转移。积极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从事季节性劳务创收。各地要按照自治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在建设工程中使用当地农民工人数必须占到普通工人数的50,引导企业使用区内的劳务资源。二是要充分发挥劳动保障部门优势,积极开展对外劳务输出,把对国外、区外劳务输出作为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重要途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和帮助更多的农民到外地打工、创业。
四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城镇就业的能力。有计划地组织农民工进行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劳动技能。普通工应重点培训语言能力、法律法规、劳动纪律、施工和安全生产常识等内容;技工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审定具有培训资格的培训机构进行系统培训。充分发挥劳动社会保障、教育、科技、农业、工青妇等各方面力量,紧紧围绕就业搞培训,利用社会力量搞培训,突出针对性、适用性、灵活性,真正使农村劳动力通过培训,提高就业技能,增强就业能力。
五自治区有关部门要及时总结经验,采取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突出重点等多种形式,促进劳动力逐步实现从农村向小城镇转移,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舆论工具,积极宣传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农村劳动力就业政策,破除陈旧观念,使广大农村富余劳动力积极加入到转移就业队伍中去
一、加快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业的深度开发和产业化经营
农业作为最大的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仍有较大的潜力。要以市场为导向,着力提高经济作物占农作物种植面积比重,提高畜牧、水产、林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提高农产品加工增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提高外向型农业占农业的比重,重视发展主导产业、特色产品和商品基地。把农业结构调整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打破城乡二元经济格局,坚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拉长产业链,壮大提高农业各个产业。积极培育“龙头”,建立多种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高度重视培育发展农民运销队伍、经纪人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通过调整农业结构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发展农业经济方面有新的、更大的作为。
二、大力发展非农产业,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
“十五”以及未来一段时间,我省每年新增农村劳动力将大多由非农产业安排,现有农村剩余劳动力也将加速向非农产业转移,这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出路。从长远来看,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将逐步扩大。要切实抓好乡镇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培育和发展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推动已改制的中小乡镇企业优化股权结构,转换经营机制。在大力推进乡镇企业技术创新的同时,引导乡镇企业走劳动密集与技术密集相结合的路子,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我省在建筑业和第三产业方面具有传统优势。要深化建筑企业改革,提高组织程度、装备水平和技术含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继续发展运输业和商业、饮食服务业、休闲娱乐业等传统第三产业,大力发展房地产、旅游、社区服务等新兴第三产业,促进第三产业上规模、上水平,不断扩大就业容量。
大力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引导个体私营经济拓宽经营领域,加快技术进步,扩大经营规模。综合运用金融、财税杠杆,鼓励农民创业,扶持发展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充分发挥个体私营经济在促进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方面的积极作用。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大容量的劳动密集型载体
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投入集中、规模大、回收期长、能大容量吸纳劳动力就业的特点。要继续扩大投资规模,加快基建项目特别是国债项目的建设。抓紧交通、水利基本建设,进一步搞好农业资源综合开发。以农村道路建设、电网改造为重点,加强农村公用设施建设,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实施以重点生态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使社会发展与环境建设相协调。在进一步扩大内需的同时,培育大容量的劳动密集型载体。
四、加快发展小城镇,进一步提高小城镇的建设水平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小城镇是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综合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发展经济是小城镇建设的基础。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大力发展特色经济。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乡镇企业向镇区集中。要结合资源开发和临海工业布局,重点建设一批沿海中心城镇,增加小城镇密度,发挥小城镇功能和联接大中城市的区位优势,兴办各种服务行业,因地制宜地发展各类综合性或区域性商品批发市场。充分利用风景名胜和人文景观,发展观光旅游业。通过强化产业集聚,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进一步深化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土地使用制度以及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强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充分调动农民进镇务工经商、投资兴业的积极性,增强小城镇的吸引力和辐射力。
五、全方位开展劳务输出,积极鼓励返乡创业
鼓励农民跨区域流动就业,是帮助农民增加原始积累,锻炼培育人才的有效途径。全省劳动力大量集中在苏中、苏北,要结合实施南北产业转移工程,积极有序地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大力开展跨省区劳务协作,抓住西部开发的有利机遇,与有关省区共同建立劳务协作机制,定期交流地区间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信息,开展多样化的劳务交流活动。重视做好海外劳务输出工作。当前发达国家老龄化趋势的增强,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为我省扩大劳动力输出创造了有利条件。要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在信息、组织等方面搞好服务,推动国际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从建筑业向农业、电力、建材、路桥、石化、煤炭等多行业延伸,尽可能多地向海外输出劳务。要加快实行劳务输出产业化,探索建立市场化运作、规模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的劳务输出模式,通过职业介绍机构和培训机构联合运作,以及各级各类劳务输出机构纵向、横向联营,建立劳务输出联合体,扩大输出规模,提高输出质量。
鼓励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返乡创业,是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重要环节。各地应根据自身情况,在税费减免、资金信贷、场地安排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把鼓励返乡创业和发展小城镇结合起来,通过在小城镇兴办小型工业园区、商业服务业一条街等形式,为返乡创业提供必要的条件。在户籍、子女教育、住房等方面帮助解除后顾之忧,增强对外出人员返乡创业的吸引力。农村劳动力输出较多的地区要抓紧做好试点工作,加快建立外出务工和返乡创业双向交流机制,探索和总结不同条件下在外务工劳动力返乡创业的有效途径和经验,树立一批先进典型,充分发挥返乡劳动力在各行各业中的能人带头和典型示范作用。
六、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和劳动力市场建设,逐步推行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
开展就业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然要求。农村劳动力输出输入比较集中的地区要建立多种职业培训基地,开展对口培训。劳务输入地区要加强对外来工的培训,劳务输出地区应根据市场需求及本地传统特色,选择1-2个“拳头”工种作为突破口,开展培训工作。要按照市场化、社会化要求,调整和改革各类培训机构,积极组建职业培训基地或培训集团,鼓励合法的民办培训机构发挥作用,逐步形成完善的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体系。运用远程培训和广播、电视、函授教育等多种手段,继续利用“三下乡”、科技普及和农村夜校等有效形式,灵活地开展实用技术培训,特别是根据当地资源、劳动力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调动农村劳动者开展个人培训,自我提高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的积极性,并发挥“能人”带动培训的效应。结合劳动预备制度的全面实施,完善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制度,力争使农村劳动力普遍接受一次系统的职业技能培训。
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实行城乡统筹就业,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然趋势。要逐步开通城乡劳动力市场,形成统一的市场规则。充分发挥城乡公共职业中介的作用,鼓励发展合法的民办职业中介,建立面向城乡所有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市场信息网络,促使就业服务覆盖城乡。完善进入城镇就业农村劳动者的社会保险政策。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实行城乡劳动者自主择业,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取消对劳动者流动就业的限制,改革现行流动就业证卡管理制度,对城乡劳动者进行统一的就业、失业统计。探索建立劳动力城乡一体化管理的制度和政策,制订和实行适用城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统一的管理办法。逐步打破城乡就业二元化分割格局,实现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七、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指导和服务
各级政府要从总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加以部署,并作为衡量政府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进行考核。要建立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协调和业务指导;计划部门要细化、落实目标,并在安排投资和项目上给予倾斜;农业部门要将劳动力转移纳入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之中,制定有利于吸纳就业的农业政策措施;建设部门要制订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进入小城镇的有关方针政策,对试行城乡统筹就业地区的城市及乡镇进行统一规划;水利、交通等部门在基础设施建设中,要根据项目和工程,提出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尽可能多地安排农村劳动力;教育部门要协助做好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各方面要形成合力,把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扎扎实实地向前推进。
第五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内容提要]: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能否对其实现成功转移是中国农村改革成败的关键。本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策略和异地转移策略做了分析,认为在大力发展农村工业化和产业化的同时,鼓励民工回乡创业及大力引入城市资源,以形成城乡良性互动的大好局面,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另一方面,我们在调整城市产业结构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异地转移的同时,我们还要鼓励农民进城创业,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推动就业。
“三农”问题就是对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的总称。具体的讲,就是农业的增长与发展;农民现实的收入及其增长、未来的生活、职业等变化及由此带来的问题;农村发展,包括农村经济及社会的发展。农业、农村与农民三者之间的联系是紧密相连而难以分隔的。其中,农民从事生产活动,创造价值,增加收入,改善居住地的生存环境条件,建设新型的农村;农民将所得收入用于增加农业投入,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可见,在这三者关系中,农民是具有主动性的一方,而农业是农民获取收入的源泉和进行劳动创造收入的对象之一,农村则是在农民通过劳动创造收入后进行改造、改变的对象。因此,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近年来,随着农副产品价格的普遍下降,农民负担日益加重,中国农民、农村和农业的困境越来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
一、“三农”问题的症结
“三农”问题的症结在于农业人口过剩,农民就业不足。据李子奈(2002年)对农业就业结构偏离度的测算,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中大约有1.4亿人为农村剩余劳动力。随着我国农业生产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比重的进一步下降,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需要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还将增加。庞大的农业人口与有限的农业资源的尖锐矛盾,成为我国“三农”问题的症结所在。
1.农业人口过多至使农业低效率。威廉·阿瑟·刘易斯(W·A·Lewis)认为,由于传统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比较多,劳动力供给是无限的,劳动生产率很低,其边际劳动生产率接近于零甚至是负数,农民的报酬极低。按照他的逻辑,在剩余劳动力未输送完毕之前,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很难提高,农民的收入将始终处于停滞状态。
2.农业人口过多导致农民贫困。农业人口过多从两方面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一是有限的农业收入由庞大的农业人口分摊,导致人均收入水平低下;二是有限的农业资源由庞大的农业人口分摊,造成农民就业不足。农民收入水平低,又会通过两个途径形成农民贫困的恶性循环:收入水平低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农民谋生能力低收入水平低;收入水平低扩大再生产投资不足收入水平低。
3.农业人口过多影响农村稳定。农业人口过多通过两个方面因素影响农村稳定:一是农民是农村不稳的经济根源。当前农村77.5%的农民收入处于负增长,这是农村出现不稳定因素的经济原因。二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低,自我保护能力弱,农民利益得不到充分保障。农业人口过多,且经营分散,使农民通过适当的形式组织起来形成利益集团的成本过高,至使农民组织化程度低,造成农民自我保护能力弱。
总之,农业人口过多形成农业、农民与农村问题的恶性循环。农业人口过多既直接作用于农业、农民和农村,又通过三者间的相互影响和制约形成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的恶性循环。因此,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只能是减少农业人口的数量,转移农村过剩的劳动力,降低农村自然资源的负载率,使农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配比逐步趋于合理,增加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人均资源空间。
二、“就地转移”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基础
小城镇战略是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方法之一,即“离土不离乡”的转移策略。20多年来农村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已使1亿多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另外,城市和沿海工业加工区也吸纳了1亿多农村剩余劳动力。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中劳动力与土地、农民增产与增收之间的矛盾。但也要看到,这种通常不伴随身份转变的转移方式有很大局限性,它使许多已从土地中转移出来的农民不能专营工商业和服务业,许多人仍是游历在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的两栖职业者。已转移的农民仍然把农村视为自己的家,保留在农村中占有的资源,就成为在这种制度安排下理性选择。这既使农业日益成为“业余产业”、“副业”,也不利于土地资源的规模利用。因此,现在实施城镇化战略必须着眼于农业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农业为基础大力发展农村的非农产业,通过农村的工业化来形成和培育城镇化的基础,这才是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特色所在。
1.大力发展农村工业化
当前,我国乡镇企业已全面进入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在城市工业之外构建了“第二工业体系”,是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截止2001年低,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到1.33亿人,占全国农村劳动力的26.8%,大大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乡镇企业支付职工的工资总额已达8200亿元,农民人均从乡镇企业获得的工资性收入为850元,占全国农民人均收入的34.4%;同时,乡镇企业的集聚会带动农民集聚,进而劳动服务业和市场的兴起,既促进了小城镇的建设,又培植了小城镇的产业基础,并成为乡镇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城镇化建设的经济支撑。
2.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
具有官方方面估计,农业的充分发展,农业结构的优化,可吸纳近一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农业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目前,发达国家对农产品的加工约占总量的80%,我国只占10-20%。发达国家食品工业产值相当于农业产值的2-3倍,我国还不到1/3。发达国家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产值比例为2:1:7,我国正好相反,是7:1:2。可以看出我国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的空间很广阔,潜力很大。只要认真抓好农产品的加工与转化增值,农业效益的增长大
有希望。
3.鼓励民工回乡创业
大中城市作为一个开放系统,更容易给农民带来现代观念。美国著名经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阿瑟·刘易斯指出:“市民素质的提高既有利于其自身的转移,成为与时俱进的现代工人和现代商人,又能为农业实现现代化培养一代现代农民。”农民外出打工,不仅增加了现金收入,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生产率,更重要的是不少农民转变了观念,学到了本事。对这些经受几年锻炼,积累了一定资金,学到了一些管理知识,掌握了一定技术的农民工,要动员他们回乡创业,扩大就业,把他们看作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表彰他们的创业事迹和先富帮后的奉献精神,激励更多的外出农民工回乡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条件做出贡献。
4.积极引进城市资源
解决“三农”问题,不能仅靠农村内部的资源,而是要统筹城乡资源,跳出长期以来就“三农”解决“三农”问题的传统思维局限,冲破历史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格局,引导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下乡,跨产业、跨区域重组资源,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从而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加快农村城镇化和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步伐。例如,目前大部分的城市工业生产能力过剩,许多企业开工率不到60%。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资本所有者急于寻求新的投资方向,这就为将城市资本连同企业家、生产技术、管理经验等一起引入农村提供了前提条件。
在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鼓励农民就地走向现代化,并不是将农民堵回农村,而是应更加关注农村的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有效地扩大农村内部的就业容量。
三、“异地转移”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关键
异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特别是将这部分劳动力转移到大中城市,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出路之一,也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及我国城市化道路的另一种思路。他的最大好处在于可以减轻农村人口对有限自然资源的依赖与压力,提高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效率;同时,他还能通过劳动力的城市迁移形成劳动力市场,在流动中确立劳动力价值,消除劳动力工资扭曲的现象,使全部劳动力在城乡之间都得到充分合理的配置。
1.促进大中城市的工业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
限于我国尚有1.5-2亿的农业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和总体劳动力素质偏低的条件,我国工业结构优化战略应以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为基础主体,应以农村劳动密集型工业为加速工业化的推力,较快走完劳动密集型为主体的工业化阶段,进入成熟阶段。工业过程中,制造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最大比重,美国为26.1%(1926年),日本为27.4%(1973年),台湾为33.5%(1985年),而我国目前只有15%左右。借鉴工业化较为成功的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只要形成劳动密集型主导产业,抓住入世机遇,我国制造业劳动力份额可以再上升0-15个百分点,所吸纳的农业劳动力绝对量相当于1990年农村新增的7500万劳动力。
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还很落后,统计数字显示,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只有30%左右,而发达国家就业比重高达60-80%,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种类有150个,而我国只有50左右。发达国家的社区服务就业份额为20-30%,而我国目前仅有4%左右。据推算,全国32个人口在百万以上的特大城市和43个人口在50-100万的大城市中,社区服务业可提供的就业机至少应在1500万个以上,再加上其它中、小城市提供的就业机会,就可以大大缓解我国巨大的就业压力。因此,解决就业问题在第三产业还能找到巨大空间。
3.鼓励农民进城创业
大量农民进入城镇需要大量的相应的就业岗位。在当前城镇就业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农民进城就业的难度更大。这就需要大力鼓励农民进城创业,尤其是鼓励农民在第三产业创业,因为目前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而该产业又是进入门槛较低、吸纳就业人数较多的产业。政府应当制订鼓励农民进城创业的政策,要完善农村的土地流转制度和贷款制度,比如可以允许农民以土地经营权为抵押取得银行贷款等,从而增强农民进城创业的信心和能力。
4.扩大农村对外开放
扩大农村对外开放,开拓国际市场,有利于弥补我国农业资源的不足,拓宽我国农业发展空间和农业劳动力的就业空间,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要积极吸引国外的资金和技术,改善农业生产要素的配置格局;采取有力措施扩大农产品出口,包括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突破食品安全等技术检测壁垒,先行取消对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所征收的农业特产税,适当加大农产品退税的力度,增加农产品需求;在国外创办农业企业,利用国外资源;促进劳动力输出,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
在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要统筹城乡发展,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城市产业,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鼓励农民进城创业,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推动就业。
总之,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这两种形式对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空间配置都具有积极作用,我国的政策应该是将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正如十六大报告所示:要用城乡统筹的眼光解决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三农”问题的解决,不可能封闭在农村的内部,要和城市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城乡统筹的格局,逐渐使得解决中国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找到一个新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