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宅侯村林权改革调查报告.草稿doc
宅侯村林权改革调查报告
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继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之后我国农村经营制度的又一重大变革,与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有着同等重大的历史意义。为了贯彻落实嘉禾县2009年第8号文件,“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实现乡党委提出的“生态宅侯”和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促进宅侯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宅侯村支两委组成调研组,由村党支部书记李勇韬和村主任李平带队,带领村支两委干部李贺发、李资庭、李金云与村理事会李物勇、李芳、李物富等,在县林业局李主任和乡党委欧书记、乡政府雷乡长、胡主任的悉心指导下,于今年4月初旬和中旬实地深入到我行政村属的一至十一组和万寿庵、小里毛、水口山等自然村,对我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进展及成效
我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简称“林改”)自2010年3月全面启动以来,县、乡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按照县委提出的8号文件精神为工作思路和建设“和谐、生态社会主义新宅侯”的新要求,在认真贯彻执行农村土地承包法、森林法、物权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深入开展以“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精心组织,强化宣传,齐抓共管,落实责任,经过村支两委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和县乡党委和政府,县林业局等相关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今年7月前基本完成以明晰产权、承包到户为主要内容的主体改革任务,并于同年12月顺利通过县级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验收,获得综合得分92.5分,为优秀。全村共确权登记林地xxxx千亩,占全村集体林地面积xxx千亩的xx.x%,涉及3个自然村、十一个组568户、1768人。共签订林地承包合同579份、公益林协议书65份,共核(换)发林权证579本,整理林权专业档案603盒、文书档案97盒。全村共划定公益林1102亩,商品林408亩;公益林区划已通过县林业局确认。我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调动了农民爱林、护林、造林、发展生产和社会投资兴林的积极性,林业综合效益初步显现。具体表现在:
(一)农民吃上了长效“定心丸”。农民手中拿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统
1一式样的林权证。我村这次林改重点对自留山、自然界的林权进行了全面确权换证,让农民拿到了“放心证”和“明白证”。林改使农民成了山林的主人,林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实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的目标,使广大农民耕者有山、耕山有责、护林有利、致富有门,彻底消除了村民的后顾之忧。林权改革的实施真正让村民看到了致富的希望,促使了村民在林地上创业的信心,从而高涨了对爱林、护林、造林和发展生产的积极性。本村二组李资德承包了村公益山地368亩投工投劳共计67000余元,栽种了经济林200多亩,绿化荒山荒地168亩;四组李物达承包多块山地栽种松杉林230亩;八组李陶利承包了260亩村公益山地投资造林;十一组李绍军林改后,瞅准村公益山地交通便利的“虎形岭”的地利优势,承包了虎形岭、座石岗387亩,创办了养猪场和营造了300多亩特种经济林木;林权制度的改革让村民真正看到了林业发展的方向和潜力,荒山荒岭遂渐减少,造林面积日渐增加,本村林地总量进一步增长。
(二)较好消灭了森林防火、防虫、盗伐滥伐现象。目前,全村毁林、盗伐、滥伐林木现象明显减少,村民的护林防火意识明显提高,改变了以前森林起火看热闹的局面,护林难、防火更难等问题有所破解。截至目前,全村无一例林权纠纷案件。
(三)促进了林业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森林资源的优化配置。当前,林木林地流转空前活跃,激活了林业要素市场。一些地方通过流转,以林权换路权,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条件,老百姓实实在在尝到了“甜头”。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主体改革任务完成后,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健全服务、规范管理等工作还任重而道远,需要跟进配套改革,从更高的层面、更宽的领域、更深的层次,认真分析和研究。当前,困难和问题集中表现为“五难”:
(一)宣传教育转化难。部分群众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林改政策不清;对公益林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往往只看到眼前的一些小利益;对林地、林木的价值及升值空间和潜能认识不足,导致粗放经营;对改革方式“均股”存在错误或模糊的认识,认为与原来集体经营管理一样,反正是“干部”说了算,老百姓不起多大作用。
(二)林权纠纷调处难。林权管理历史遗留下来的指山为界、四至不清、面积不准、证地不符等问题,伴随着老百姓对林地林木价值认识的不断提高,使林权纠纷总体呈上升态势,由于年代久远,证据消亡或缺失,调处极为困难。有的林权纠纷掺杂利益、主权、宗族、门派纷争等综合因素,错综复杂,多次调解无果;有的纠纷甚至原本就为争一口气,纠纷双方互不相让,导致矛盾升级,甚至引起械斗。
(三)林权流转规范难。由于我村林权流转大多是在此次林改前进行的,加之以前国家和地方没有出台规范林权流转的规定(《湖南省林权流转管理办法(试行)》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林权流转处于无序、自发、不规范的状态,表现为买3至5年采伐权、“掠夺式”采伐的居多,集体林地的流转不按程序进行评估,决策不民主(没有经过三分之二以上村民同意),不同程度地存在“流转价格过低、时间过长、面积过大”等“林贱伤农”问题。总之,遗留问题较多,规范难度大。如果不切实加以规范和扭转,一些农民可能失山失地,引发新的不稳定因素。
(四)农民增收显现难。我村林改后农民增收活力未能充分彰显和激发,究其根本,是中央《意见》中规定的“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还未很好地落实到位,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林改后续政策不配套。国家对公益林生态效益的补偿政策和采伐管理制度的改革措施未出台。如:我村确定公益林1102亩,绝大部分系集体或下户到个人的山林,由于严格禁伐,又未实施生态效益补偿,农民意见大。二是没有有效地把资源优势转化为资本及经济优势,市场在林业生产要素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不够,林地等林业生产要素还不活跃。由于刚完成主体改革,我村林权管理、林权产权交易还未建立,不能满足林权动态管理、林权流转、农民对林业技术上的渴求、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和林业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需要。
(五)管护责任落实难。集体林权下户后,虽然签订了承包合同,落实了承包方的造林育林、保护管理、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责任,但经费筹集困难。一些山岭道路行走不便,基基础设施非常落后,一般村级无防火设施和防火工具。
三、几点建议
为认真实施好县委“8号文件”发展思路,以又快又好地建设好生态宅侯,纵深推进我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特作如下建议。
(一)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强政策法规宣传教育。农村基本经营
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林地承包经营权,现有林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要认真宣传党的农村富民惠民政策长久不变,积极组织干部群众学习农村土地承包法、森林法、物权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向农民群众宣讲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政策界限,认真做好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等方面问题的宣传解释工作,引导农民和林业经营者切实树立经营主体意识,敢于投入,加大投入,让农民真正做到谁投资谁受益权力,这样农民才会将林地当田耕,把林当粮种,提高林地的经营水平和产出率,进一步激发和释放林业发展的活力。
(二)坚持建立现代林业产权制度,完善林改配套政策和措施。集体林权制度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是农民得实惠、生态受保护,如果不加快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和采伐管理制度等改革,农民看不到效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就会前功尽弃,保护生态也只能是一句空话。一要改善审批,逐步建立规范、合理、科学的采伐管理制度。简化审批程序,提供便捷服务;二要加强管理,建立科学规范的流转制度。应严格贯彻执行《湖南省省林权流转管理办法(试行)》的实施意见,强化乡镇人民政府的管理职责,使村民的权益得到最大保障,防止村民失山失地;三要强化服务,加快林业要素市场建设。尽快成立县林权管理综合机构,负责林权变更登记、档案管理、流转管理、林地承包仲裁及纠纷调处等工作。创造条件建立林权交易平台,引导和鼓励建立林业社会服务化体系;四要发展产业,把资源优势转化为资本和经济优势。搞好林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五要转换职能,强化管理服务。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强化对农民和林业经营者政策、技术、市场、“三防”等方面的服务,坚守生态安全底线,依法行政,严格执法。
(三)坚持建立村级财务制度,支持集体林业发展。一要建立和完善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落实我村生态公益林的地方补偿机制,将公益林的管护、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等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二要建立造林、抚育、保护、管理投入补贴制度,对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给予补贴,提高森林防火专职巡山员补助标准;三要将林业“三防”体系等基础设施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纳入政府基本建设规划;四要将林区的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纳入相关行业的发展规划;五要兑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经费。根据各乡镇林改实际工作量的大小、工作难易程度、工作效果等综合因素,尽快将林改工作经费实行以奖代补的有关规定落到实处。
(四)坚持落实承包管理责任制度,推动森林管护工作。一要克服和纠
正“一包了之、以包代管”的错误倾向,加强对承包合同的规范化管理,教育引导农民转变观念,按照谁受益谁管护、权责利相统一的原则,自觉落实林改后造林育林、保护管理、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责任;二要坚持尊重农民意愿,确保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三要对“三防”工作坚持统防统治、集体实施为主的思路,采取轮流管护、统管、托管等多种方式,解决管护问题。四要抓住当前植树造林的大好时节,搞好补植补栽、绿化造林工作。
(五)进一步完善林业金融支撑制度。建议财政、金融、保险、林业等部门加强衔接协调,就当前林权抵押贷款和政策性森林保险工作中的问题进行研究,改进相关政策,完善基层服务措施,推动林权抵押贷款和政策性森林保险业务的健康发展。
盘江乡一村一大:李志军2010年12月26日
第二篇:宅侯村2008工作总结
宅侯村2008工作总结
各位领导、各位党员、大家好!
2008年,我村支两委,在乡党委、政府、胡书记的正确领导下,在县驻村工作队、县联乡包村单位的大力帮助和支持下,在新旧两委干部的团结共助下,紧紧围绕在年初制定的宅侯新农村建设目标任务,结合我村实际,创新思路,开展了以“发展生产、生活富裕、村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为目标,在以加快我村经济发展,改善村民生产生活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和人文素质为重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现就我村在抗冰救灾、新班子的建设、村务制度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等一年来的工作情况,向党委政府,全村党员组长总结如下:
一、两委换届平稳过渡
1、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乡党委、政府换届工作领导小组胡书记的正确安排部署下顺利选举出了职数齐全、年龄结构合理、综合能力强,想干事、能干事的优秀人才进入了村组织班子。
2、村党支部建设得到加强。支部在加强自身素质的同时,还积极培养、吸收思想觉悟高、工作能力强的先进积极分子三名;培养预备党员一名,接受党员转组织二名,两人平均年龄三十岁,为我村支部注入了年轻的新鲜血液。
二、加强村务制度建设
在驻村工作队和乡党委政府的关心、指导下,我村的民主政治和各项工作制度建设有了新的增强。
1、在继续实行“三公开”为主要内容的村级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全面实施一事一议,筹资和筹劳制度、党员考评制度,村干部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和村干部评议制度。
2、进一步完善了民主监督制度,组建成立了村务理事会,对我村党务、村务、财务进行公开监督和榜标。在伴随我村各项制度建设逐渐加强,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三、抗冰救灾,恢复重建工作
1、今年年初百年难遇的冰雪灾害给我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村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全村电力、交通、通信全部中断,基础设施损毁严重。然而在灾难面前,全村人民没有惧怕,因为有党和政府的领导关心,又有全国人民的支持和帮助。虽然是处在新旧班子交替的情况下,仍然能团结一致,排除万难,全力开展灾后重建工作。
2、这次冰灾致使我村沿线几公路的电源线路全部坍塌,倒塌电线杆二十多根。灾情发生后,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原长生书记的紧急安排、部署下,在以(李锋同志)、物君、志军等全村党员、组长的全力参阵,物达、秀田同志的杆物配运下,先后组织400多人次挖坑、竖杆、拉线,使我村在极短的时间内恢复了供电。
3、这次冰灾使我万寿庵自然村停电达几个月,期间全村党员组长,在搞好农业生产的同时抽出时间配合电力部门将我村至万寿庵自然村,新竖了33根线杆,3条有源电线,完成了全程四线新电线杆路的开通。
四、加强新一届两委班子队伍建设
1、定期召开两委班子会议,回顾前阶段所做的工作,分析情况,寻找不足,理顺工作思路,同时跟上级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及时传达贯彻上级指示精神,做到每项工作事前有安排,事后有监督。
2、村里工作安排,以村党组织为中心工作。采取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3、组织开展全村党员、组长和村联席理事会“解放思想”,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合实际,创新思路。引领党员干部从因循守旧的思想观念中走出来,放眼外界,因地思源,剖析思想,自查差距,开拓创新,寻求适合我村发展趋向迈进。
五、凝聚力量
搞好基础设施建设
班子团结,凝聚力量,克服困难,搞好我村基础设施建设。
1、为了搞好我村村容村貌,美化环境卫生,村门口大塘进行了清淤处理,清理淤物约8千立方;
2、为从根本上治理我村“脏、乱、差”的问题,改善我村人居环境,在围绕以建设“村容整洁,家园洁净”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下,新建了三个垃圾池;
3、整修村门口防洪渠350米;
4、为了搞好睦邻友好关系,便利村民交通,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扩修了我村至甘园洞村的沙石路1500米;
5、为改善我村民子女上学路况,新修硬化村道1500米;
6、新修了新宅侯至学校公路200米;
上述成效的取得,都是在上级党委政府、县联村包乡单位、县驻村工作队和胡书记的大力帮助支持下,在村组织书记勇韬同志、主任李平同志、村支两委干部和全体党员、组长及村理事会同志的共同努力下才取得的。
一年来,我村虽然做了一些事,取行了一点成绩,但离新农村建设要求还相差甚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仍需努力,我们将继续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的要求,尽忠尽责,勤奋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我宅侯新农村经济建设作出更大努力。
宅侯村党支部
2009年1月8日
第三篇:林权改革
林权改革
什么是林权?什么是集体林权?
林权指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是森林资源财产权在法律上的具体体现。林权证是森林、林木、林地唯一合法权属凭证,是维护经营单位和林农合法权利的主要依据。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
集体林权指集体所有制的经济组织或单位对森林、林木和林地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包括:《土地改革法》规定的分配给农民个人所有的通过合作化时期转为集体所有的森林、林木、林地;集体所有的土地上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种植、培育的林木;集体和国有林场等单位合作在国有土地上种植的林木;“四固定”时期确定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森林、林木、林地 ;林业“三定”时期部分地区将国有林划给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且已由当地人民政府发放了林权证的。
为什么要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权制度改革有哪些重要意义?
: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解决林业发展动力机制的一项根本性措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形式对林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林业发展深层次问题日益显现,集体林权归属不清、权责不明、利益分配不合理、林农负担过重、经营体制不强、产权流转不规范等问题制约了林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林业蕴藏的巨大经济和生态效益没有完全发掘出来。因此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措施,就是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通过明晰产权、放活经营、规范流转,激发广大林农和各种社会力量投身林业建设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林改的意义:
1.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生产责任制的丰富和完善,是党在农村政策的落实,是农村生产责任制在林地上的延伸,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二次革命,是农村生产力的又一次大解放,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2.农村发展空间的扩展和延伸。广西农村耕地较少,人均不足1亩,而林地达到5亩/人,林业为农民增加了新的生产发展内容。
3.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社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五个要素。林改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林改有效消除长期制约林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释放农村劳动力的巨大潜能和林地的巨大生产潜力及调动其他生产要素向林业聚集;二是改善了林农生活。林改增强了林业吸引力,增强了林农的致富信心;三是促进了农村社会稳定。通过明晰产权、核发林权证,减少了山林纠纷的发生;四是促进民主管理。林权改革的方案,必须要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必需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
4.增强林业竞争力的支撑和手段。通过林权制度改革把林木、林地、森林等林业资源资产化,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把资金等生产要素向林业聚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农民真正成为了山林的主人,他们舍得向林业投入。特别是农户以自家山林为资本和企业联营,可吸纳了大量资金发展林业。金融机构的资金也大量投向林业。从而促进林业的快速发展,增加林业的市场竞争力。
5.确保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和保障。通过林改,加速提高林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林产品供给,从而减少对生态林的破坏,保护了公益林,实现了其可持续发展。通过改革建立和创新经营主体多元化,权责利相统一的集体林经营管理新机制,调整和创新政策,改革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经营体制,提高林业质量和林地的生产力,实现森林资源的期数增长,生态功能期数增强,林产品的有效供给和林农收入的期数增加,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
集体林权林权制度改革有哪些具体的内容?
主体改革:
1.明晰所有权,落实经营主体在保持林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进一步明晰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落实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体、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集体林经营机制,将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和经营权落实到户、联户或其他经营主体。
2.开展林权登记,发换林权证。对改革范围的集体林进行全面调查摸底,查图核证。对林木所有权、林地使用权一经明晰,及时开展林权换证登记,发换全国统一式样的林权证。对权属有争议的,待权属明晰后再发给林权证。
3.建立规范有序的林木所有权、林地使用权流转的机制。遵循林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原则,在集体林地所有权性质、林地用途不变的前提下,根据林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规范”的原则,鼓励林木所有权、林地使用权有序流转,引导林业要素的合理流动与集中,实现森林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林业经营规模化、集约化。
配套改革:
1.调整规费,切实减轻林农和其他林地、林木经营者负担。取消市、县(区)、乡(镇)自行出台的林木(竹)收费项目。
2.改革林木采伐管理制度。实行林木采伐分类管理,严格控制生态公益林采伐,逐步放活商品林采伐管理政策,有效保护公益林,促进商品林快速发展。改革商品林采伐限额编制和采伐管理制度,制定工业原料林限额管理和采伐审批优惠政策,充分满足工业原料林采伐所需限额指标,确保造林业主根据市场需求依法采伐利用其林木的合法权益,逐步落实林业经营者对商品林的采伐自主权。
3.改革投融资体系。引导金融部门加大对林业信贷的投放力度,积极开展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对林农发展生产给予必要的支持。开展森林资源保险业务,确保投资者的利益。
4.建立新型的林业管理体制。把工作重心转移到行政执法、公共服务上。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根据改革发展的需要,进一步稳定和加强林业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妥善解决林业管理机构人员编制,工资和工作经费必须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以保证其正常履行职能,公正执法。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范围是什么?
深化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范围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重点是集体的商品林及其林地和县级人民政府规划属于集体的宜林地。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须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在改革中我们主要遵循以下五项原则。
1.坚持尊重历史,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原则。此次改革是对林业“三定”的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应当通过相关法律、法规或通过协商方式予以解决,确保林区社会稳定。
2.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尊重群众意愿原则。在改革过程中,充分尊重大多数群众的意愿,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
3.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各地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自主选择改革的形式和方法,不搞一刀切。
4.坚持质量和速度相统一的原则。处理好改革与稳定的关系,坚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先行试点,逐步推开。
5.坚持促进发展,保障收益原则。林改中要确保提高林地的生产力,激活林地的生产力,切实地保障使用人的合法权益。
第四篇:宅侯村农村剩余劳动力及转移现状调查报告
宅侯村剩余劳动力及转移现状调查报告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村民不再安于现状,不满足当前传统农业经营带来的微利,在家乡找不到脱贫致富的好路子,因此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农民越来越多。根据我村调查资料表明:村民外出务工得到的收入已成为近几年我村农户家庭纯收入增加的主体。而这种“主体”收入的增加主要依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来完成。如何积极引导宅侯村劳动力转移,逐步带动村域经济的发展已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宅侯村剩余劳动力及转移现状
一、全村劳动力结构现状。据调查:2010年全村劳动力为958人,占全村人口总数的54%;从性别结构看:男劳动力占68%,女劳动力占32%;从所从事的行业看:第一产业占48%,第二产业占32%,第三产业占20%;从劳动力受教育的程度看:小学文化程度的占23%,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1.1%,高中文化程度的占20%,中专文化程度的占1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0.9%。从以上结构可以看出:全村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性别结构较为合理,但劳动力水平较为低下。
二、全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特点。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科技水平的提高,再加上农民思想观念的变化和农村“人多田少”现象的日趋严重,近几年我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一股热潮。宅侯村有剩余劳动力转移人数5.5人。上半年新增转移人数6.7人,其中女性5.2人;在新增成员中有2.3人接受了职业培训。总体上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集中在广东沿海地带。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较以前相比有了显著的提高,农民不再满足温饱型生活。加上经济发达地区的高工资、高收入的强大吸引力,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内部冲动和外部拉力作用下,近几年大规模地向广州、深圳一带转移。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沿海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为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从而吸引了更多村民前往这些地方打工赚钱。我村上半年外出打工的就有56%分布在东莞和深圳一带,少数分布在省内其它地市。
2、二、三产业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行业。农村输出的劳动力有48%从事工业和建筑业,其次是商业、餐饮等服务业。男性绝大多数从事建筑业的住房建筑、装修以及电工、木工等工作,女性主要从事制鞋、电子装配等工作。也有些举家外出承包田地种西瓜、养猪等,但为数不多。其他主要从事各种服务行业。
3、劳动力就地转移人数明显增加。出现这一特征的主要原因是 ①近年来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对劳动力的需求趋于饱和;一些重点工程在相继开工建设,沿公路两侧新开办许多采石、水泥预制件等配套企业以及公路建设工地均需要一定数量的劳动力;
②个体私营经济和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吸引了一部分劳动力回流。
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兼业性。目前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农民与土地紧紧地联在一起,大部分非长期性外出务工的农民,往往是既“忙外”又“忙内”,农闲时外出打工,农忙时回家耕种。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全村外出劳动力人数虽逐步增加,但转移的速度却有所趋缓。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转移的劳动力素质较低。主要表现在低学历的偏多,高学历的极少;体力型的偏多,经过专业培训和有专业技术的较少。低素质的劳动力只能从事赃、累、苦、重等工作,很难找到理想的岗位,挣得满意的收入。
2、两广和深圳等沿海发达地区和城市,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基本趋于饱和。由于沿海发达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劳动力整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各大城市的部分企业不景气,下岗工人和失业人员大幅增加,面临城市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双重压力。因此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少。
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多属自发性、盲目性,使得外出务工人员的利益和权力难以得到保证。由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自发的多,有组织的少,政府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管理,基本处于无序流动状态。由于缺乏宏观调节手段,劳动力输出后的情况无法了解,利益无法保护,如发生劳资纠纷或工伤事故等也无人过问。少数人因找不到工作就出现偷、盗、扒、窃等违法乱纪现 象。也有少数人借打工之名,外出超计划生育。
三、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根据以上情况加以分析不难看出:今后农村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如不及时更新,要找到理想的工作,挣得满意的收入已是越来越难。要想使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对农民总收入的贡献越来越大,必须积极地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嘉禾县劳动服务中心已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
1、建立盘江乡政府劳动保障站和劳动信息网络,形成全乡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不冒烟的工厂”,是投资少、见效快的扶贫工程,是不交学费的“商业大学”,也是全村这样一个文化水平不高,经济落后区域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2、提高劳动者素质,进行各行各业、多方位的技术培训。据了我村劳动力转移中,小学至初中文化程度占54.1%以上,多数务工成员只能从事普通体力劳动,有技术、特长的只占18.8%左右。针对这一情况,为满足农村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对技术的需要,提高就业率,必须对务工成员进行多方位的技术培训,坚持“先培训,后输出”的原则。据调查:今后各乡镇应相继开设缝纫、电脑、保姆、保安、幼教、焊工、美容美发、家电维修、养殖等专业培训机构来培训外出农民工。通过培训,使他们一经转移就能上岗,在竞争的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既有利于生产的稳定发展,又增加了务工人员的经济收入。
3、挖掘劳务资源,广开服务渠道。由于我村与两广接壤不远,外出人员大都以老带新方式外出,而男工及中年妇女输出就没有那么活跃。针对这一现象,就业服务中心及时与广东等地的信息联络员联系。
四、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从以上调查和分析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可以扩大就业、增加收入,还可以以此为突破口,带活全村经济。它的意义不仅在于把门外的钱抓回来,更重要的是通过农村劳务输出,把外面的先进观念、先进技术、先进管理机制和先进的经营理念等学成回 乡,积极带动村里经济的发展。宅侯村在这方面的工作已迈出了新的一步。
1、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给农业生产提供了较宽裕的流动资金,而且带动了相关二三产业的发展。如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繁荣及职业教育和社会办学的发展。据调查农民外出务工的工资性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而家庭经营收入和转移性、财产性收入则增长较缓。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成了农村居民增加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提高生活水平的主要途经。
2、劳动力转移带动全村经济的发展。全村外出务工人员在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其中姣姣者学到了过硬的技术,赚到了大把的票子。
劳动力转移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由于两广地带劳动力的需求基本趋于饱和,其工资、待遇与内地收入越来越接近,且工作时间长,路程远,开销大。再加上近年来全县恰逢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发展机遇,嘉宁公路等重点工程的贯通,在给全村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给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带来了巨大机遇。一些打工回来的青年因外出开阔了眼界,学回了技术,积蓄了一些资金,他们不再安心几亩田的收入,大多来到县城或小城镇经商、从业,从而加快了全县小城镇建设的进程。
五、几点启示
1、科学认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是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发展本地经济的有利前提。由于一些地方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存在种种偏见,认为这是对农村劳动力的一种廉价出售,是“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劳动力资源的剥削。由于缺乏正确的分析和认同,它的作用和重要性一直没有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政府也没有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措施,更谈不上系统的管理和引导。根据调查:我村剩余劳动力所带来的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广大农户家庭纯收入增加的主体和农业生产及农村住房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同时许多外出务工的青年学成回乡,争当创业之星,带动了全村经济建设的发展。因此,要想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必须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一个足够的认识。
2、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转移。有专家们认为,导致农民增收缓慢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原因是: 农业效益下降,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有限,农业科技水平落后导致农产品竞争力差。许多地方都存在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因此,适时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进而提升农产品质量,进行农产品精深加工,是农业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应在保证粮食生产能力稳定提高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不断拓宽生产新领域,提高农业综合开发能力,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和农产品的竞争力,而且还可以增加大量的就业机会,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地转移。
3、扶持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企农“双赢”。依托资源建基地,面向市场求发展,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方向。龙头企业的主要作用是:促使资金、技术、信息、人才进入农村,农产品和劳动力流出农村,实现企业发展壮大和农民增收的“双赢”目标。因此,扶持和壮大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发展产业化就是发展农业。不仅带动了周边农户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还安排了剩余劳动力就业。
学习是成就事业的基石
班号:2008743390196 学号:0843004458155 姓名: 李平 2010年6月11日
第五篇:林权改革相关制度
***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管理制度
1、凡是反映林改活动相关的图、表、卡、册、记录、文件等具有参考价值的资料,均属归档范围。
2、各种林改档案按组卷要求,由立卷人整理,按有关规定装订并移送档案室统一保管,保管要有条理,主次分明,条理清楚。
3、做好档案提供利用情况和利用效果的统计,按要求填报档案统计报表,并做到迅速、真实,准确无误。
4、归档的资料齐全、完整,案卷分类清楚、系统。
5、认真履行档案借阅手续,借阅档案应填写林改档案借阅登记册,外单位借阅档案须持单位介绍信,经领导同意后方可查阅。查阅过程中不得转借、折叠、剪贴、抽取、拆散档案,严禁在档案上勾画、涂改或以其它方式损坏档案原貌。
6、保持档案室内外清洁,严禁的档案室内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7、档案要做到安全保管,定期检查,积极创造档案保管条件,做到防火、防盗、防潮、防尘、防失密,保持经常通风。
8、认真执行党和国家的保密制度,严格办理档案移交手续,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无关人员泄露档案内容,防止丢失、泄密。
9、经确定需销毁的档案,由档案管理人员填报销毁清册,经领导及有关人员审批后销毁,销毁的档案清单由档案管理人员永久保存。
***村村委会
二〇一一年六月十二日
***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制度
1、认真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林业法律法规,学习林权制度改革的有关政策和业务知识,精通林改精神,把握政策尺度,并能具体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2、要以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认真负责,开拓进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按时完成上级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
3、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廉洁奉公,秉公办事,不吃拿卡要、贪赃枉法,不优亲厚友、徇私舞弊。
4、爱岗敬业,忠于职守,遵纪守法,团结协作,模范遵守公民道德规范。
5、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
6、工作人员在林改业务中,要严格要求自己,出现工作失误或造成不良后果的,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村村委会
二〇一一年六月十二日
***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信访接待制度
1、严格遵守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法律、法规以及林改的各项政策规定,按照《信访条例》的要求,依法做好群众群众来信来访的接待工作。
2、接待群众态度热情,举止文明,用语礼貌,服务周到,要心系群众,方便群众。
3、认真做好群众来访接待,问情来访者详细地址和电话,耐心听取来访者反映问题,弄清问题实质,并详细做好登记。
4、对来访者反映情况应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答复或做出处理,力争一步到位。对于政策咨询或突出不合理要求的,要当面做好政策宣传、解释工作,使其息访。对于政策不明,一时无法答复的,要对来访者做好解释,劝其回去,待请示研究后答复,并及时上报。做到急事急办,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5、处理来信要做到来信当日开封,认真阅读,准确了解信意,突出处理意见,呈报领导审批,对来信均要一一进行答复,并认真做好来信保管和登记工作。
***村村委会
二〇一一年六月十二日
***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职责
根据县、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经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同意推举产生了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为了更好地推进本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特制定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职责:
一、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1、统一负责组织领导本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
2、讨论研究本村林改工作中的重大事项。
3、负责召集村民代表大会、林改领导小组会和理事会、作价评估会、纠纷调处会。
4、负责全村林改工作的宣传培训工作。
5、负责确定本村林改后的林木管护和灌水等问题。
二、作价评估小组工作职责:
1、负责本村所有林地、林木价格评估工作。
2、在村林改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配合做好林地勘界、调查摸底、公示、确权到户工作。
3、配合做好林权合同的签订,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三、纠纷调处工作职责:
1、负责本村林改工作中的矛盾调处工作。
2、在村林改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配合做好林地勘界、调查摸底、公示、确权到户工作。
3、配合做好林权合同的签订,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村村委会
二〇一一年六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