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师范生面向教学的数学知识之研究
师范生面向教学的数学知识之研究
【摘要】:寻求有效的途径提高师范生的质量和专业发展是当前教师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其中教师知识研究更是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本研究所处的研究脉络是教学知识基础研究。具体地说,本研究考虑的是师范生面向教学的数学知识。这个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起就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由于采取的研究视角不同,得到的结论也迥异。本研究做了以下几个工作:首先,以认知的历史发生原理为基础,本研究选取了数学发生发展的视角。其次,在参考相关文献和研究的基础上,从数学发生发展的角度,给出了“面向教学的数学知识”(MKT)的分析框架。面向教学的数学知识是学科教学知识这一概念在数学教育领域的最新发展。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是其两大支柱。从数学发生发展的角度看:(1)面向教学的数学知识中的学科知识是指推动某一数学主题发展的研究问题及研究动机的知识,解决这一问题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的知识,得到的研究结果又该如何解释,如何运用的知识;(2)教材的知识是指特定主题知识的源型和演化历程的知识,及其在教科书的概念体系、逻辑结构中位置和来龙去脉的知识和横向联系的知识。教材的知识也称内容组织的知识;(3)在学与教的知识中,学的知识是指教师对学生在特定课题上可能遭遇到的困难和困惑的预测,对学生错误的认知根源以及认知方式的诊断等方面的知识;教的知识是指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师根据学的知识,采取合适的表征内容的教学手段和策略的知识。学的知识和教的知识合称为学与教的知识。第三,在参照数学理解水平的分析框架和数学认知水平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构建了四水平的面向教学的数学知识的分析框架。用这个框架分析了师范生面向教学的数学知识的水平。同时,解释了相关原因。这可称之“四种水平、两个问题”。以上是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基于这个框架,以六名有志于从事教师职业的师范生为被试,以三角知识为载体,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多种研究工具收集数据,采用上述研究框架,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师范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未能达到方法一探究的水平。(2)师范生对教材的理解水平停留在概念和解题水平上,高等数学的学习并没有提高他们处理教材的水平,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不清楚知识的发生发展,没有有意识地沟通知识间的联系。(3)师范生在“诊断”和“预测”学生学习困难方面的知识存在不足。提高数学历史发生发展的知识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种现象。(4)师范生学与教的知识水平大致分布在前三个等级上,这表明师范生对学与教的理解有明显的缺失。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师范生在面向教学的数学知识方面存在着不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数学发生发展知识的缺失。因此,本研究提出了培养师范生一种可能模式:关注知识的发生发展、关注知识从学术形态向教育形态的转换。【关键词】:师范生面向教学的数学知识数学史数学的发生发展三角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O1-4 【目录】:摘要6-8ABSTRACT8-13第一章研究引论13-271.1研究背景13-211.1.1教师事关重大13-141.1.2教育中的悖论14-181.1.3直面教育悖论18-211.2研究问题21-231.3研究价值23-251.4研究框架25-27第二章文献述评27-632.1教师知识研究的三种取向27-312.1.1教师实践知识研究27-282.1.2教师情境知识研究28-292.1.3教学知识基础研究29-302.1.4教师知识研究取向的小结30-312.2数学教师知识研究的三种取向31-362.2.1教师的特征变量的研究32-332.2.2教师知识本质的研究33-352.2.3教学实践中的教师知识研究35-362.2.4数学教师知识研究取向的小结362.3学科教学知识的研究36-502.3.1学科教学知识的缘起37-382.3.2学科教学知识研究的内涵38-472.3.3学科教学知识的相关实证研究47-502.4面向教学的数学知识50-542.5教育取向的数学史的研究54-602.6文献述评的总结60-63第三章研究的思想框架63-823.1面向教学的数学知识63-693.1.1学科知识64-653.1.2学科教学知识65-693.2认知的历史发生原理及其教育意蕴69-783.2.1历史发生原理71-763.2.2教育意蕴76-783.3面向教学的数学知识的水平分析框架78-813.4研究的思想框架小结81-82第四章研究的设计与过程82-914.1研究对象82-834.2研究工具83-864.2.1备课教案844.2.2课堂观察844.2.3反思日志84-854.2.4问卷调查85-864.2.5访谈864.3数据收集86-874.4数据处理87-884.4.1数学课堂教学的分析87-884.4.2数据分析884.5研究方法的优点和局限88-91第五章研究结果(一):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达不到方法-探究水平91-1075.1三角比
和三角函数的研究动机91-955.2三角函数的两种定义95-995.3三角中的单位圆99-1055.4研究结果105-107第六章研究结果(二):对教材的理解停留在概念和解题水平107-1486.1纵向的三角教材的知识107-1386.1.1三角内容编排的知识108-1136.1.2初等数学里三角教材的知识113-1336.1.3高等数学里三角教材的知识133-1386.2横向的三角教材的知识138-1446.3研究结果144-148第七章研究结果(三):对学与教的理解有明显的缺失148-1807.1学的知识148-1617.1.1三角公式的运用148-1527.1.2弧度制152-1567.1.3任意角的三角比156-1607.1.4小结160-1617.2教的知识161-1777.2.1情意原理162-1657.2.2序进原理165-1717.2.3活动原理171-1757.2.4小结175-1777.3研究结果177-180第八章研究结果的总结与建议180-1868.1研究结果总结180-1818.2基于研究结果的建议181-1858.2.1职前教师的培养模式不同于行动教育的培养模式181-1838.2.2对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的建议183-1848.2.3对师范生的建议184-1858.3关于进一步研究的建议185-186参考文献186-201附录1职前教师问卷调查表201-203附录2问卷回答一则203-207附录3教学设计一则207-211附录4从本研究中析出的论文211-212后记212-214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第二篇:免费师范生教学总结及研究方向和计划
2014年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任教工作总结及研究计划报告
工作单位: 姓名:
本科专业:生物科学
申请专业:学科教学(生物)1
任教工作总结
2013年9月,我作为新进教师任教于武汉市蔡甸区一中,担任高中四个班的生物教师,一个学期很快就过去了,似乎只要在学校,不管是作为学生还是作为老师,日子都过得很快。我与学生亦师亦友,他们有不懂的会及时和我讨论,也会根据他们的学习状况,给我提出一些合理性的建议。他们青春向上,热情大方,没有因为我是新老师,没有因为我知识和经验上的欠缺而有排斥情绪,让我备受鼓舞和感动。同事与我 “亦友亦师”,他们总是耐心的解答我的疑问,指导我的教学,使得我的教学工作顺利了很多;潜移默化中,他们也教会了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让我的行为举止不再像是个学生,而是渐渐转进入教师的角色。领导更是关怀备至,不仅对我的教学效果给予肯定,也时常会莅临指导,不仅让我为获得认可而激动满足,更鞭策我不停反思自己不足的地方,不断改善进步。凡此种种,让我的教学生涯美妙而让人期待。
随着本学期工作的结束,为了更好剖析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表现,以去芜存菁,特把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情分析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我所教高一四个班,就生物这一科而言,学生个体差异较大,有些班学生整体均衡,尖子不多、学困生也相对较少,学生偏于活泼外
向,学习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活跃,完成作业任务积极,有极大学习潜力,但能放不能收,不利于课堂管理;有些班则相反,两极分化较严重,高分较多,不及格的学生也多,班级整体偏于内向,学习热情不高,课堂气氛沉闷死板。对于不同特点的班级,要针对的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于上课积极的班级,我会更强调课上的启发性和课下课堂笔记会的整理完善;对于上课沉闷的班级,课上但凡有同学积极回应,我都会给予肯定和鼓励,而课下我会和个别同学交流,确保他们的学习效果。从多次学习的效果的检测来看,这样的做法确实收益不错。
二、教学工作情况分析总结
教师的主要工作还是教育教学,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永远是教学的生命与核心。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要上好课,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为此,我们整个生物组认真备课,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导学案,从学生的角度精心设计教学设计,便于引导学生学习。
做为一名新教师,基本功不扎实,经验缺乏是我的不足。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主要做了以下几点:
1、自主学习,积极请教
作为新教师,为了应对初时的盲目无措,认真学习同组优秀教师的教学过程必不可少。一方面,学习过程中自己不仅对重点难点知识有了重新全面的理解,更对这个知识的教授方式做到心中有数。所以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教学老师,更要关注课堂上的学生的反应,以此调整自己日后的教学方式。在学习完后,对整堂课的重点作出自己的整理归纳,作为自己教学的重要参考。另一方面自己也要自主钻研课本和教参,更要提前做相关的练习,从练习中进一步体会考点,以把握自己教学中的侧重点。
2、认真备课,做到有备而教,教而有思,思而有得
有的时候由于课时冲突,没有办法先去观摩优秀老师的教学过程时,则只能通过认真钻研教材、教参,网上查阅以及虚心向其他老师学习请教。每次新课的第一节,总是我最忐忑紧张的时候,每次上完第一节新课也是我认真反思的时候,我会根据学生的反应,改变讲解策略,甚至改变教学顺序,摸索出更好的逻辑顺序和更简洁易懂的教学语言。要真正上好一节课,还需要更多的学习和思考,集中别人的优点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不断改进课件内容与表现形式。在课堂上,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尽量使学生学有所得。
3、做学习型教师
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丰富自己的学科知识,更要积极学习各种教育理论,甚至是其他学科以及生活知识,以便拓宽自己的视野,升华自己的思想,锻炼自己的思维。一方面,工作中以坚实的理论作为指导,能更好的进行教育教学,另一方面,防止自己的教学内容陈旧而滞后,要时刻保证自己的教学新颖而有趣,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才能有利于开展教学工作,达到教学效果。
这一学期有收获,也有不足:如对教材驾驭不够到位,吃不透课
程内容,无法精确掌握重难点;教师用语不够精炼,衔接不够自然,缺乏课堂语言的艺术性;不能灵活、多变的运用课堂教学机智,面对课堂突发状况无法及时应对;缺乏将教育落实到细微之处的能力,有时对学生的奖励与处罚鉴于各种缘故而落空,损害了教师威信;课堂掌控能力有待加强,仁爱有余而严厉不足等等。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其实前面已经提到过,只是还有待实践的磨练,如经验技巧之流绝不是一蹴而就的,时间能打造一个新的强者,我有信心也有这个毅力,在不断努力下层层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当然,不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都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我去学习,未来还有很长一条路要走,不管这是条康庄大道,还是条荆棘之路。我会继续努力,以一种饱满向上的精神,加强学习,提高工作能力,使自己的思想和工作上都能更上一个台阶,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研究计划
在职攻读教育硕士研究方向
作为国家免费师范生政策的首届受益者,转眼间走上基础教育工作岗位已半年时间。半年中,我在不断的学习和探索中逐步走向一个成熟而合格的教育工作者。但我仍觉得自己在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上有所不足,自身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通过这次进修研究生的机会,我希望可以不断提高自己在生物教学各方面的能力,并将之进一步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当中。那么在此次学习中,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学习:
首先就是生物教育教学方法的进一步学习与深化。根据我自身的情况,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教学理念。大学期间接受过专门的生物教学法的学习就如纸上谈兵,没有实际接触学生,无法合理应用,导致理论与实际的脱轨,而此次带着实际的问题,则能更好领悟理论知识中的道理,对于以后的教学工作意义深远;第二,课程整合。实际应用过新课标的教材后我发现,新课标的生物课程模块更清晰、任务更具体、课型更分明,但要进一步领会新课改的思想以及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还需要更好学习如何巧妙的整合,从更多优秀的案例中去寻找可用之道;第三,课堂教学的多样化。多媒体教学确实能更快、更全面、更有条理地展示一堂课的重难点和基础知识点,但传统教学也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学生对于多媒体的知识展示犹如走马观花,而单有传统教学,又没有直观的效果,如何更好的将两者结合,需要更多的磨合和讨论。
其次是教学(课堂)组织能力的培养:第一,课堂整体掌控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对教学各环节时间分配以及衔接恰当的掌控;第二,课堂突发状况应对能力培养,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这方面必须也一定要好好请教有经验的老师,从他们的经验中获得自己受益终生的宝贵经验;第三,保持调节课堂气氛及课堂纪律的协调性,如何使学生既能学得开心,气氛活跃,又不至于破坏课堂纪律,使课堂杂乱无章是大部分新教师面临的一个问题。
最后则是生物专业素质的加强。我是一名教师,但我更是一名生物教师。因此,除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之外,我还应不断地提高
自己的生物专业能力,所以《教学论》《教育心理学》要重新精读,而自己的专业书籍也要趁此机会多多学习,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好好丰富自己的生物知识,以便于解答对生物抱有浓厚兴趣的学生的问题。
在职攻读教育硕士研究计划
在职攻读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工作的同时攻读硕士学位,这是对自己能力的又一大锻炼,而这一点也决定了我研究计划的基本模式。
从时间分配上说,可分为在职期间与在读期间两部分。在读期间,即寒署假集中授课与函授时,要进一步增加知识的深度、宽度与密度,精确研读资料并记录要点,与同学同伴互相交流经验、请教答疑。
在职期间,首先要做好本职工作,然后将所学理论应用到实际教学中进行检验,在教学中印证理论、升华理论;终生学习,并且虚心向老教师们学习请教。
综上所述,读研期间要通过阅读、学习课程,以及在教学实践中的不断总结反思,锻炼自己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形成自己的见解。最后积极与导师联系,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自己的学习实践心得,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
2014年4月23日
第三篇:免费师范生工作总结研究计划
任教工作总结及研究计划报告
(2014届免费师范生 王爔彤)
任教工作总结
教师是蜡烛,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教师是人类的工程师,培育着祖国未来的希望,教师是阳光底下最崇高的职业,所以我从小就希望自己长大后能成为一名人民教师。2014年7月,我怀着期盼已久的心情,带着大学四年所学和各位恩师的深切教诲,进入陕西省延安中学,担任高一两个班的语文教师,几个月的讲台生活,踏过的是从大学校园到中学校园的探寻足迹,这不仅是时空的变化,更是我启迪心智、坚定信念的一段崭新生活。
作为教育界特别是语文教学界的新人,我从喜爱学习语言和文学到教授他人学习语言和文学,我还需要完成由浅入深、由生疏到熟练、由模仿到技巧的转变。还需要从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到尽快建立自己的教学风格。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语文课堂教学价值的价值体现在教学中,既要将语文知识与能力这一显性目标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需求,又要能将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隐性目标渗透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实践活动中,成为学生自身的感悟,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融合于语文一体。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价值。
在工作的过程中,我得到了各位领导和老师的帮助,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不断的学习,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接下来我将对这个学期的工作做一个简要的总结,并对即将攻读教育硕士做出初步的学习和研究计划。
一、学校情况
陕西延安中学是1938年8月在党中央、毛主席关怀下,由陕甘宁边区政府直接创办的一所学校,也是中国共产党亲自创办的第一所中学。1978年,被列为全国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后被确定为省级重点中学和陕西省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试点学校。现为延安市唯一隶属于市教育局的省级重点中学。2002年8月,按照“名校办民校”的精神,依托延安中学创办了延园中学,使办学规模扩大了一倍。
二、学情分析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我带的是高一5班和高一6班两个班,据了解本班学生学习习惯不好,表现最为明显的是字体书写普遍不规范还不工整,上课小动作多。其次是没有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导致语文基础知识不扎实,尤其害怕写作文。特别是作业的完成情况非常不理想,一些不自觉的学生养成了不写作业的现象,尤其是家庭作业。学困生占班级比例大,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尤其是阅读和习作能力普遍较低,存在着班级间发展不平衡,班级内发展不平衡的突出现象。学生的阅读量严重不足,阅读感悟能力较差,学生搜集和存贮的好词、佳句、文段较少,能灵活运用所积累材料的学生寥寥无几。班级凝聚力较差,缺乏学习积极性。受社会、家庭环境等的影响,部分学生有不良的学习习惯(拖欠作业、不专心听讲、不记笔记、作业抄袭、作业不规范、不懂得学习方法等)和学习上进心不够好,组织纪律差、心理素质(承受挫折)较差等问题。
三、教学工作心得
在教学工作上,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进步,现对本期数学教学进行工作总结。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总结经验,继往开来,以促进教育工作更上一层楼。
1、精心准备,认真备课
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2、虚心请教其他老师
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3、调整学风
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运用电教设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积极开展各项语文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多一些体验教育。重视对学生读书的指导,通过早读课、自习课,利用学校图书室对学生进行读书指导,有计划地布置学生的读书任务,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在此基础上,要十分重视阅读与习作的有机结合,正确处理“读”与“写”的关系,做到多写多练。
4、坚持记录教学反思与学生作业完成情况
我坚持每周至少记录两次教学或课后反思,分析每节课的成功与不足之处,查漏补缺,给自己提出改进意见并投入实践,并记录每节课上完之后迸发的小心思与灵感,以便于下次同课型可加以利用;另外,专门记载学生作业(包括听写、背诵、小测验等)情况,以及时提出表扬、鼓励与批评意见,同时也有利于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如此循环往复,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进步。
三、学校工作总结
在校我完全服从学校的管理,每天准时上班,绝不早退。学校每次召开教职工大会,也都提前到场,认真提取学校领导所传达的会议精神。我们学校是一所半寄宿制学校,为了方便住校生的管理,学校安排老师进行第三节晚自习的辅导,尽管我不是班主任,但我认为作为一名老师也有必要花更多的时间指导学生,对学生进行交流辅导,所以我每晚都要工作到最后。在校能够很好的处理跟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关系,每次遇到有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都虚心的请教学校领导和老师,他们对我也很照顾,很包容,都耐心给我解决。能在这样一所学校工作,也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
这一学期我有收获,也有不足:如对教材驾驭不够到位,吃不透课程内容,无法精确掌握重难点;教师用语不够精炼,衔接不够自然,缺乏课堂语言的艺术性;不能灵活、多变的运用课堂教学机智,面对课堂突发状况无法及时应对;缺乏将教育落实到细微之处的能力,有时对学生的奖励与处罚鉴于各种缘故而落空,损害了教师威信;课堂掌控能力有待加强,仁爱有余而严厉不足等等。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其实前面已经提到过,只是还有待实践的磨练,如经验技巧之流绝不是一蹴而就的,时间能打造一个新的强者,我有信心也有这个毅力,在不断努力下层层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当然,不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都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我去学习,未来还有很长一条路要走,不管这是条康庄大道,还是条荆棘之路。我会继续努力,以一种饱满向上的精神,加强学习,提高工作能力,使自己的思想和工作上都能更上一个台阶,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研究计划报告
作为一名免费师范生,国家为我们提供了免试读研的机会,在本科学习的时候,我坚持继续读研的想法。因为我深知这种学习机会的珍贵,在接到学校读研通知后,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我特别思考了攻读教育硕士的研究方向并作出了研究计划,望各位老师能够批评指正。
一、总体愿景:
全面学习语文教育硕士专业知识,深入全面的了解所研究领域的方方面面。在博览的基础上,集中主要时间和精力关注自己研究领域,选取学科中的一些经典著作仔细研读,形成自己的知识架构,融会贯通,为我所用。通过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使自己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反思能力,为将来成长为优秀教师和教育家奠定坚实基础。
二、阶段性总体安排
第一阶段主要是保质保量的完成学校安排的课程学习,通过专业必修课的学习拓宽和加深学科专业基础,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培养综合运用教育理论和科学方法研究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专业选修课程的学习提高教育教学管理能力和实践反思能力。
第二阶段主要是教育研究实践,在教育硕士学习期间,利用在职的机会,结合自己所在的地区的教育实际,利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开展教育改革,完成一项教学设计。
第三阶段主要是毕业论文的撰写,主要就是大量阅览文献资料,并结合自己的实践体验,积极和老师进行沟通,完成论文的写作过程。
这些就是我的语文教育硕士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计划,非常的粗略,只是我的一个设想,具体的细节落实还需要导师指点、帮助,我非常想获得这次读研的机会,能够完成我的梦想,希望各位导师给我一个机会。我将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学习中,同时我也不会落下教学工作,通过学习让教学更上一个台阶,最终能够成为一名出色的教育家型的人民教师!
2014年9月30日
第四篇:《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基于当前我校课堂教学现状,今天上午我在录播室呈现了一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实例,虽然在课堂教学中还有些教学环节需要进一步提炼,其主要目的向大家传递一个“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探究的教学理念,引领老师们进行教学理念更新。在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策略来组织教学。
1、采用问卷星制作了学生课前预习测评考试卷。对学生所掌握的圆的面积、正方形面积计算,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做了精准评估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预习情况,从而确定了我的课堂多关注后进生,做到有的放矢,个性化教学。
2、改变了课堂教学方式,打破传统的说教课堂模式,倡导一种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做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3、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制作视频资料,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4、技术支持的教学组织。运用希沃白板制作使用交互课件,使用投屏技术,结合班级优化大师加强学生的评价,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获得感。
5、注重学法指导。在课堂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合作交流、学会倾听、学会评价。
在本节课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教学时间的把握、老师语言的精炼、教学环节的过渡衔接、教学空间管理等环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今后的课堂中,凭借着我们老师的智慧和汗水,我们的课堂因你而精彩。
第五篇:高等职业教育面向对象教学模式之构建论文
摘要:分析了以为社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办学目标的高等职业教育应用“面向对象”教学模式的具体内涵,即在教学中整合具体产品或技术岗位的知识和功能(或能力),设计包含有相应知识内容、功能或能力的对象,利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促使学生完成知识建构,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设计。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面向对象”教学模式;建构主义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大多沿用传统的本科教育体系,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适用范围广、可操作性强的高职教学模式仍在探索之中。教学模式的内涵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载体等(见图1)。笔者拟就“面向对象”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教学思想、教学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定位于“应用能力”的高职教育教学目标与培养思路
(一)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同普通高等教育一样,首要的教育目的是育人。这里的育人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做人、完善人格,同时也包括将学生培养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社会分工不同,用工岗位不同,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突破传统的本科或专科以理论教学体系为核心的模式,为社会培养一线的实用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
传统教学模式的特点是理论基础深厚、课程系统性强,但不能完全满足岗位技术需要,因此,有必要在教学模式上进行改革,探索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有特色的教学方法,以实现给予学生在整个职业生涯中谋求个性发展所需的知识、技术和能力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目标。
(二)应用能力的表现方式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能力突出体现在岗位或技术领域的职业适应性和职业生涯的变动适应性上。尤其是高新技术领域,岗位或职业都具有能力、技术、知识需求的多样性、时效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因此,学生具备良好的知识整合能力、学习能力、迁移学习能力、交往与合作能力,能够适应职业及职业生涯的变动,有利于自身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
笔者认为,高职教育宜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式。可以组织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操作、实习等教学环节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
(三)“面向对象”教学模式的能力培养思路
构建“面向对象”教学模式的整体思路是:根据具体产品或技术岗位的知识和功能(或能力)需要,设计包含有相应的知识内容、功能或能力的对象,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分析研究这些对象,将具体的知识点、相互关系以及对象所具有的功能(或能力)联系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整合能力。
“面向对象”教学模式需要整合专业,构建专业交叉对象,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职业是不具有专业确定性的,学生在学习期间可以个性化地选择学习项目,毕业时根据社会需求和专业特长获得相应的专业证书。
“面向对象”教学模式可以整合能力,通过建立学习研究小组,采用开放式教学和实验,综合采用讲授法、讨论法、自学法等教学方法,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协作沟通能力。
在“面向对象”教学模式下,学生从一开始就接触有特定功能的对象,始终使学生保持好奇心和成功的满足感。工作和学习变成一种享受,在知识的获取过程中得到乐趣,心理素质得到培养。采用协作互助的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步入社会时即可成为完整的“社会人”。
“面向对象”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一)“面向对象”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深入地说明了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即说明了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主要因素等。
现代建构主义认为:(1)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的,不是被动地接受或吸收的;(2)学习质量取决于学生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生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3)学习具有社会化属性,需要人与人之间互动。
图2为知识建构示意图。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具有逻辑性和规律性,外部世界的未知知识对学生来说是纷繁复杂的,不经过学生分析整理的外部知识不会融入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中。
从建构主义基本原理和传统教学的利弊分析中,可以得出建构主义教学原理:(1)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的职责是组织教学活动和帮助学生。教学是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不是对学生灌输知识;教师的职责主要是对教学对象、教学过程的设计,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2)教学过程是有意义的学习。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知识建构的学习情境创设问题,并把学习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3)既要注重学习是个性化的行为,更要强调学习具有社会化的属性。人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或者解释现实的,由于每个人的经验不同,因此对知识的理解必然存在个体差异,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事物的某些方面,通过对话与协商,可使人们看到那些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对知识的理解才能更加丰富、全面。
(二)“面向对象”的内涵
对象,广义地说,即客观事物,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建构主义强调有意义的学习,注重学习环境设计的重要性。从计算机技术借鉴来的“面向对象”方法可以有助于科学地设计学习环境,科学地将知识点及其相互关系融于具体的客观事物(即对象)之中。
图3所示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将个别的对象抽象为综合了属性和方法的类,编程时将某个类应用于现实世界,得到整合了数据结构和实现过程的具体客观对象,这个具体的客观对象外部表象是其所具有的功能,使用时不会考虑对象的属性和实现过程。本例中的这个具体对象可以实现绘制、删除和移动具有特定属性多边形的功能。我们研究这个多边形具体对象的编程时,需要综合考虑其属性及实现过程;而当我们使用这个实例对象时,只会考虑其功能,不关心实现过程。传统的面向过程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的定义与实现过程的联系是松散的。编制绘制一个多边形的程序就是定义出数据结构,然后按照步骤依次实现。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将知识按学科、专业、课程、单元等分类细化,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不知道所学知识点的应用场合和应用目的,不具有综合各门课程知识点用于完成某个过程从而实现特定功能的能力。在现实社会中,实现某个功能的产品,我们称之为对象,包含了相关的知识点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点的过程(见图4)。因此,突破传统的以理论体系为核心的条块化教学模式,根据具体产品或技术岗位的知识和功能(或能力)需要,设计包含有相应的知识内容、功能或能力的对象,可以使学生易于直观地进行知识、能力建构,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
(三)“面向对象”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
“面向对象”教学模式的教学实施过程包括从目标分析、教学对象选择到具体教学方式及实施效果评估等各个环节。其中,面向对象的思想贯穿于教学设计的始终。
教学目标分析根据具体产品或技术岗位的知识和功能(或能力)需要,确定学生所应掌握的知识点和能力。这个过程是教学设计的根本,因为既需要调查未来的行业素养需求,也需要探究岗位职业技能需要,同时要在学生掌握专门知识技能的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之间进行平衡。
对象选择与设计教学对象的设计要求突破传统的以理论体系为核心的条块化教学模式,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注重知识和能力的代表性、融合性及实用性。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深厚的行业背景和举重若轻的整合能力,从而能将包含有相应知识内容、功能或能力的对象逐步分解,直至分解到最简单的可以在真实环境实现的对象。如此便可以使学生易于直观地进行知识建构,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
学习过程设计根据学习对象和阶段的不同,设计学习方式;确定学习对象所需资源的种类和每种资源在学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设计出获取信息的方式;通过自主学习、问题讨论、报告撰写和实践等环节,实现和深化对对象的意义建构。
教学评价通过教学成果,包括设计报告、实践作品、竞赛成绩等,评价教学设计、学习能力、协作能力和知识获取的效果。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生产一线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所以教育内容应该立足于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面向对象教学模式”可以整合知识,根据具体产品或技术岗位的知识和功能(或能力)需要,设计包含有相应知识内容、功能或能力的对象,通过建立学习研究小组,采用开放式教学和实验,综合采用研究法、自学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协作沟通能力,实现知识、能力的意义建构,进而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最终教学目标。
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在单片机及其相关课程教学中应用该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在近两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广东赛区比赛中先后有二十余人获得二三等奖。特别是我校学生参加了第四届“西门子杯”大学生控制仿真挑战赛并获得三等奖,这是迄今为止五届比赛以来,在与清华大学、四川大学、哈尔滨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众多名校的研究生、本科生同场竞技中,唯一一支进入决赛的专科学生队伍。因此,可以确信,设计包含知识和知识运用的学习对象,可使学生直观地进行知识、能力建构,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并改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叔子.德治·育人·人格[J].高等教育研究,2002,23(3):7-9,50.
[2]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74-81.
[3]C.Thoms wu.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导论[M].侯国峰,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13-61.
[4]James Rumbaugh,Michael Blaha,William Premerlani.Object-oriented modeling and design[M].Prentice-Hall,199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