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农村建设中的规划问题及对策建议
新农村建设中的规划问题及对策建议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如期实现,关系到广大农村的繁荣发展和和谐稳定。规划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总蓝图,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有效途径,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作,对指导和建设新农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如期实现,关系到广大农村的繁荣发展和和谐稳定。规划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总蓝图,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有效途径,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作,对指导和建设新农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引领
推进城乡统筹,建设新农村,规划是龙头,也是基础。必须进一步提高对新农村规划编制工作重大意义的认识,切实把规划编制和执行工作抓紧抓好。
1、搞好村庄规划是建设新农村的基础。村庄建设如何布点布局、何处着色着力,才能最美丽动人、最科学合理、农民群众最满意,基础就在于规划的编制。规划不仅管当前,更关系长远。只有搞好了规划,才能保障新农村建设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循序渐进地开展,避免低效投入、重复建设,节约物力财力,最大限度、最高效率的用好每一笔来之不易的新农村建设资金和资源。
2、搞好村庄规划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引领。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全新要求,作为美丽中国的重要构成的美丽乡村建设,必须以规划作为先导和引领。规划是对未来的设计,规划定位决定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决定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布点,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水平,只有定位准、标准高,才能充分发挥好村庄规划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优化村庄空间布局和统筹配置空间资源等方面的引领作用。
3、搞好村庄规划符合广大农民的利益愿望。长期以来,许多地方的农民饱受村庄无序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无法合理配置、生产生活环境恶劣之苦。随着农民群众收入水平的逐年提高,要求整齐划一的房屋建设规划,盼望改变农村“脏、乱、差”的落后面貌,提高水、电、路等配套基础设施条件,完善就医入学入托等民生事业,已经成为新时期广大农民的共同诉求和愿望。通过科学合理规划引领的新农村,必将逐步满足这些要求,也必将给广大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和实惠。
近年来,各地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越来越重视规划的引领作用,许多市县已经实现镇村城乡统筹规划全覆盖。在规划的引领下,一批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加快建设、亮点纷呈。
二、当前新农村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农村绝大部分地区已实现镇村规划全覆盖。但据笔者多次深入农村广泛调研与观察,发现由于经验积累不足、重视程度不同、专业人员有限等制约,部分地区的新农村规划还存在无规可依、规而不高、有规不依、违规难纠等令人担忧现象,成为影响新农村建设质量的重要因素。
一是无规可依。主要表现为部分地区对规划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规划意识淡薄,规划基础薄弱,建设跟着感觉走,甚至“没有规划”的现象还存在。受几千年来的自然经济和半个多世纪的城乡二元分割格局影响,行政上人为把城镇和农村严格区分为两类地区,致使早期的规划主要服务城镇地区,村庄规划往往不被关注和重视,新农村规划存在先天不足,不少农村地区的村庄发展就是一种自然外延式拓展。近年来各地纷纷加大加快新农村建设力度进度,但因为规划编制费用高、耗时长,再加上有些乡镇受领导“急于求成”的政绩观驱使,导致重建设、轻规划的现象,走马上任“三把火”,往往匆忙安排镇村项目建设,先建设、再规划或边建设、边规划,建设牵着规划走的不科学现象时有发生。
二是规而不高。主要表现为有的地方虽然有规划但水平不高,水平参差不一,内容深度不同,缺乏前瞻性、科学性、长远性。部分地区已有的新农村规划缺乏深度,有的只是简单的平面规划,缺少控制性详规,普遍达不到城市设计的深度。部分地区对规划的认识不全面、不科学,偏重了村居建设、基础设施规划,忽视了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专项配套规划,已有的专项规划之间也缺少有效衔接。部分地区的新农村规划缺乏差异性、个性化,只是照搬照抄、“重复模仿”,或是跟着主观走,忽视当地实际的功能定位、产业现状、生态环境等因素,导致规划与建设农村不像农村、城市不像城市,有新房无新村、有新村无人口、有人口难就业等现象,规划效果差导致群众满意度低。
三是有规不依。主要表现为虽然编制了规划,但得不到执行或是执行过程中走样变形,规划和建设成了“两张皮”。有的地区规划执行严肃性不够,规划只是“纸上画画、墙上挂挂”,或只是用于应付达标验收及领导调研视察,“只见规划、不见行动”。有的地区以优化招商环境、简化审批程序等名义,无视已有规划要求,先建设,后审批,甚至不走规划审批程序。有的地区规划执行连续性不强,跟着领导意愿、人事变动随意更改、任意变动,变样走型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任领导一套规划”现象较为普遍。还有少部分地区因为规划好高骛远,在规划面积、空间布局、人口规模等方面盲目求大求全求高,超出了新农村建设的现阶段实际承受能力,实施起来战线长、困难大、阻力多,导致规划落实难度过大,可操作性不强,影响了规划的执行效果和权威性。
四是违规难纠。主要表现在对违规项目难以处理,执规不严、违规不纠、缺少执规执法队伍等。有的地区对出现的违规现象不能及时按规纠正、坚决取缔,规划在违规项目面前“弱声”、“失声”,使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丧失。“以罚代拆”产生连锁负面效应,导致乱搭乱建屡禁不止。有的地区对建设项目监督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人,对违规的项目监管存在慢一拍、缓一步现象,直到工程竣工才发现违规问题,导致事后查处陷入拆了浪费、不拆违规的两难境地,增加了查处成本。同时,多数乡镇建设管理站人员编制少、工作经费少,执法手段少,面对面广量大、居住分散的农村新房建设,发现、查处违规行为人手不足、力不从心。
五是人才短缺。主要表现为基层规划和管理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缺乏专业的规划人员和编制人员,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需求。专业人才在新农村规划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承担着描绘农村蓝图、引领农村发展的重任,关乎城乡规划编制和执行的成败。据调查,目前乡镇普遍未设专门规划机构,多以建管所代行职责,人员以兼职为主,经费多为自筹。据相关研究,每万人口应配备1—2名城乡规划技术人员,但现有的基层乡镇规划人才队伍总量偏少,难以满足现实需要;队伍年龄结构偏大、结构不优,从事规划人员多数中专或高中毕业,非规划专业出身,专业不对口,有的甚至是转岗的村干部,只能边学边干边探索,技术储备和专业经验不足,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水平亟待提高。
三、主要对策及建议
新农村规划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工程,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龙头。笔者建议,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着力在增强规划意识、提高规划质量、强化规划执行、打造规划队伍等方面下深功夫、做细文章,切实发挥好引领作用。
一要强化规划意识。首先要强化县乡干部的规划意识,尤其是强化乡村干部的规划意识,通过对他们的经常性的学习培训、参观考察,使他们认识到规划有法、建设依规意识,杜绝凭长官意志、拍脑袋建设。要提高规划的参与度,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人公,要切实增强规划的公众参与,广泛征求和吸纳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建立规划公示制,召开村民议事会和村民大会,甚至组织听证会等形式,请村干部和村民围绕规划谈看法、出主意、提建议,充分保障村民的规划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要提高规划的知晓度,持之以恒抓好《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引导工作,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手机短信等传媒载体,经常性、大规模的组织专题宣传活动,使规划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切实增强基层干部和群众对规划法律地位的认识,形成人人关心规划、自觉遵守规划、维护规划的社会氛围,不违规建设、不违规搭建,并且能够揭发和自觉抵制违规建设,从源头上消除违法违规行为的产生。
二要提高规划质量。规划科学,是最大的节约;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农村要美,首先规划要美、水平要高。要注重城乡统筹发展理念,按照统筹城乡规划要求,编制总体规划,完善相关产业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强化城市设计、景观设计、建筑设计标准。要结合村庄的村情、民情和社会需求,正确处理近期与远期、局部与整体、需要与可能等方面的关系,依法调整和完善新农村规划,优化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使新农村建设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要按照发展中心村、保护特色村、整治空心村的要求,注重保留不同村庄在产业结构、功能形态、空间景观、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深度挖掘地域风貌、自然村落、民俗文化、建筑传统等独特元素,打造具有个性的特色新农村,防止千篇一律、千村一面。要提高新农村规划的编制深度,在层次上覆盖到村、社区,在内容上涵盖镇村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和公共服务配置,在深度上镇区达到控制性详规,新社区达到城市设计的水平。要进一步加强乡村规划编制中的基础研究工作,确保各项规划编制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城乡建设需求相配套,与乡村资源能源利用、历史文化传承与生态环境保护相一致,把规划的高起点要求和可操作性统一起来,全面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权威性。要保障规划编制经费,将新农村规划编制经费列入县乡财政预算。
三要强调规划执行严肃性。要牢固树立规划即法的理念,规划一经制定通过就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更改,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和连续性,坚持一本规划一张蓝图持之以恒加以落实,不能搞“一任书记一个规划”。要强化规划管理监督,建立和完善建设规划审批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对规划项目实施监督责任落实到人,从源头上杜绝管理混乱问题,坚决做到“无规划不批准、无审批不建设”。要加大对违法违规案件的惩处力度,对擅自改变规划用途的行为,除勒令其整改外,再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加大处罚,让违规者接受处罚大于受益;对擅自改变规划设计的,按照法律法规严肃查处,做到执法如山、令行禁止。要逐步建立规划诚信档案,不允许有违法违规行为的开发主体、居民个人再参与当地项目建设,从源头预防违规现象的出现。
四要加强规划机构队伍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是规划编制的保障。要强化乡镇规划管理机构建设,各地应专项拿出一部分编制,逐步实现基层新农村规划有专门机构、有人员编制、有专业人员、有工作经费、有办公场所的目标。应坚持“柔性引才”,立足“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原则,内引外联一批高等级规划编制专家,或返聘一批离退休规划建设人才,以缓解规划建设人才缺乏的问题。应加大现有的县乡两级规划编制人员培训力度,适度提高规划编制人员待遇,用待遇留住人,用事业凝聚人。要注重培养“土专家”,在规划建设管理人才短期内难以大幅增加的情况下,要把提高村“两委”负责人的综合素质和规划管理能力作为重要手段,统筹安排住建、环保、卫生、水利等部门,分批分期组织中心村(社区)“两委”负责人开展教育培训和学习考察,提升村庄建设管理和引领发展的水平和能力。
第二篇:新农村建设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新农村建设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新农村建设规划存在问题、遵循原则进行研究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规划;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一、存在问题
1.规划落实不到位。很多村庄规划实际上只是为争取项目资金和应付工作,导致批量生产。这种赶时间充任务的村庄规划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不科学、不实用严重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2.布局配置不合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配置不完善、不合理,利用率较低,导致资源浪费,是目前大部分农村的现状。同时,由于部分新农村住宅规划设计不合理,严重影村民响生产生活。
4.地方特色不突出。部分村庄规划没有延续村庄原有的传统格局,空间布局、功能分区、产业结构和建筑设计单调雷同。编制内容千篇一律,缺乏地方特色,建筑形态单调,缺少对传统建筑和街巷空间等具有农村地方特色元素的研究挖掘和保护利用。
5.资金投入不充足。各级政府投入较少,造成规划资金缺乏;多数村庄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有限,无力出资或不愿出资做规划。在新农村建设的各个阶段,财政投资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资金渠道。
6.规划研究不深入。由于村庄规划费用较低,导致愿意从事村庄规划人员少,技术力量薄弱,专业水平较低,对村庄规划调查研究不深入、不到位。从事城市规划人员关注重点和知识技能,与目前新农村建设规划的需要存在一定偏差。
二、遵循原则
1.遵循规律、规划先行。遵循村庄建设发展客观规律,坚持先规划、后建设,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应符合县(市、区)、镇(乡)编制的各层次城乡规划中的有关要求。
2.以人为本、产业为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目的,把产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起点和基点,根据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特色农业的发展基础和前景,调整优化村庄布局,以生产方式、生产规模、生产性质决定村庄的位置、规模和形态。
3.城乡统筹、五规合一。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以县为单元统筹规划,形成产业、村庄、土地、公共服务和生态规划五规合一,注重与交通、能源、环保、水利、通讯等方面规划的衔接配套,最大限度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4.因地制宜、分步实施。根据产业发展水平和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城镇规划建设区内村庄城市化改造,推进深山区、河流滩区、煤炭塌陷区、地质灾害易发区等不具备发展条件村庄易地搬迁,加强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传统村落和民居的保护;选择城镇规划区外条件成熟的地方作为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引导点,成熟一批规划一批,审定一批推进一批,避免盲目发展。
5.群众自愿、因势利导。坚持自下而上制定规划,尊重大多数群众的意愿,积极加以引导,让农民群众充分参与规划编制和实施全过程,使规划更加符合客观规律和本地实际,不超越发展阶段,不搞一刀切,使新农村建设稳步发展。
6.三级联动、形成合力。省、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指导,县(市、区)政府统筹规划编制、村庄布局和进度安排,整合资源,有序推进规划实施,形成上下联动、分工负责、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
7.统筹安排、节约利用。立足村庄已有条件,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与维护,符合经济、安全、美观的要求,推广节地节能技术。
8.保护生态、突出特色。尊重现有格局,在村庄现有布局和格局基础上,改善村民生活条件和环境,保持乡村特色,保护历史建筑和传承传统文化,方便村民生产,慎砍树、不填塘、少拆房,避免大拆大建和贪大求洋。
三、对策建议
(一)分类编制村庄建设规划。按照五规合一要求,与现有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相衔接,分类推进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对于城中村、城郊村和产业集聚区内的村庄,编制城市社区规划。对于深山区、河流滩区、煤炭塌陷区、地质灾害易发区等不具备发展条件的村庄,与产业扶贫结合起来,编制搬迁规划,通过搬迁实现集中居住。对于平原地区的村庄,根据特色农业布局,选择条件成熟、积极性高的地方,编制新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引导农民向社区集中居住。缺乏产业基础的地方,根据实际可编制村庄整治规划,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保障农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对于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村落,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编制保护性发展规划,保留历史文化传承。把农村市场发展规划纳入小城镇和新农村社区等发展规划中,规划建设具备商品销售、生活服务、休闲娱乐等综合功能的乡镇商贸中心,形成乡镇微商圈,促进农村商贸服务业集约发展。
(二)明确村庄建设重点时序。按照突出重点、次第展开、逐步提升的原则,制定新农村建设分步实施方案。
(三)突出重点产业发展支撑。按照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土地集约的原则,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强化二三产业发展载体支撑,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打造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互促互进的发展格局。依托当地空间或资源发展旅游、农产品加工业等特色产业,结合实际发展特色种养业。
(四)加强土地利用规划衔接。按照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土地利用目标和用地布局,加强耕地保护,统筹安排农村非农产业、农村公共服务和公共事业发展用地,优化生态、农业、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加大空心村、废弃地治理或复垦力度,促进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鼓励农民到县城和重点镇购房;未审定规划的村庄原则上不再新批宅基地;在原宅基地上翻建房屋的,要符合规划要求,合理控制建筑面积和层数。
(五)加强环境保护规划衔接。根据不同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划分县(市)域不同的生态功能区,明确各类区域生态保护措施。对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水源地、生态湿地、主要湖泊和其它生态敏感区,明确保护范围,控制建设活动。对现代农业生产区,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和循环农业,合理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对城镇建设区,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控制、削减污染物排放量。对农民集中居住区,推进村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河道治理、水土保持等工作,确保防洪、排涝、饮水和生态安全。
(六)合理布局配置各项设施。按照功能定位、差异标准、协调推进的原则,对城中村、城郊村和产业集聚区内的村庄,按照城市社区的标准配置;对深山区、河流滩区、煤炭塌陷区、地质灾害易发区等不具备发展条件的搬迁村庄,按照居民迁建方案规定的标准配置;对平原农区村庄建设引导点,按照审定的建设规划的标准配置;对于传统村落,按照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配置。
(七)注重与时俱进规划创新。全面把握城乡关系发展新变化、农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新变化、农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新变化,创新规划理念,与时俱进编制规划。
四、结束语
通过对新农村建设规划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的探讨,我们可以发现,在当前各种条件下,该项工作中的存在问题是多方面的,有关人员应该从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客观实际需求出发,研究制定最贴近村民生产生活实际的新农村建设规划。
参考文献:
[1] 王静岩.新农村建设中村庄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苏州市为例.《北方经贸》.2013(09):29-30.[2] 唐兰,鲁长亮.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模式初探――以仙桃市郑场镇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为例.现代企业教育.2011(09):88-89.
第三篇:新农村建设中农业规划
尊重实际、尊重农民意愿,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 的利益,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战略目标与要求,同时强调要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对三农支持力度,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 实质就是解决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旧貌换新颜的问题,但要真正改变一 个地方的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首先就得改变这个地方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 型发展方式转向集约型生产方式。只有解决了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解决了农 民的就业问题和增收问题,新农村建设才能步入良性循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休闲已越来越贴近人们的生活。如今,发达国家将进入休闲时代,发展国家也将紧随其后,休闲产业的发展越来越被许多国家所关注。我国的休闲产业起步较晚,只有近十年的时间,同国外几十年的发展历程相比,有着很大差距,而且我国目前还属于发展中国家,离真正的“休闲时代”还 有相当的距离,但是我国的休闲经济已经具备了相当规模,且呈现出蓬勃发展的 势头。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娱业、服务业和文化业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使得休闲产业位于后来居上之势,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休闲农业的发展是当今我国休闲产业发展的一个新领域,正在成为人们休闲消费的一个新热点。休闲农业是伴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人们对 城市生活和环境的厌倦而产生的,生活在拥挤繁杂都市里的人们渴望回归自然、体验宁静、纯朴的乡村生活,开始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并且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休闲农业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一阔的发展前景,农村休闲农业的兴起,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 要作用。因此,加强对城郊休闲农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研究具有其现实的可行性和紧迫性。体闲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产业之一,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休闲农业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一阔的发展前景。因此新农村建设过程休闲农业的发展战略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第一,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通过结合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适时发展休闲农业,休闲农业在新农村经济中具有良好的带动性,可以打破产业界限,使第一、二、三产业融洽发展。在发展农业的同时可以带动农产品加工业、交通运输业、旅游服务业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第二,有利于加快农村的城镇化建设,促使农村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获得长足进步。由于休闲农业的发展需要诸如水、道路等配套基础设施工程,电、这些投资建设逐渐规模化、规范化、合理化,有利于促进农村向城镇化方向转变,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步伐。第三,有利于提高湖南农业的经济效益,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国际接轨,我国传统农业正向现代农业转变,休闲农业为这种转变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途径。它不仅能够提高农业产品的商品量,还能够把农业的生态效 益、民间文化等无形产品转化为合理的经济收入,从而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带动当地的农村、农业的经济发展。第四,有利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休闲农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发展与其他产业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一般来说,休闲农业每创造一个直接就业,就可能产生更多的间接就业机会,从某种角度来讲,会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这种产业转移。第五,发展休闲农业充分依托农林牧副渔业资源、乡村田园、民俗文化等资源,提供田园风光、鸟语花香的自然环境,这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将这种生态经济形式能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第四篇: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环境保护问题的建议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环境保护问题的建议
致公党中央
2008年04月22日14:32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农村环境保护是关系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面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近年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
问题,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指导下,全国各地大力实施新农村发展战略,新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注重发挥自然生态条件优势,实现旅游业发展与新农村环境建设相互促进提高。如江西省婺源县、玉山县等地,把新农村建设与古村落保护有机结合,在发展旅游产业的同时,提升村容环境,实现旅游业发展与新农村环境建设相互促进提高。二是通过农村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推进城乡环保工作统筹发展。如浙江省以“生态省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取得了较好成效。三是以挖掘地方历史文化、古村落保护为载体,带动乡村面貌逐步改善。如安徽省坚持保持农村徽文化历史脉络,突出徽派建筑风貌,同时集中资金用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与乡镇企业污染治理,收到较好成效。
但同时也应看到,农业集约化的快速发展和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以及城镇化和工业化对农村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加剧了我国农村环境的总体恶化,给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带来了巨大障碍。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农村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仍有待进一步协调,部分农村地区由于受到所处特殊区位、生态条件的限制,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与开发必然受到制约;二是农村环境保护与城市环境保护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理顺,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依然存在,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人居环境亟待改善;三是农村环境监督管理能力薄弱,没有人管环保,没有能力管环保的现象比较常见;四是城市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的趋势加剧;五是农村环保资金短缺问题普遍存在;六是农村环境保护意识尚待提高。
为此,我们建议:
一、建立统筹城乡与区域的环境保护管理机制
坚持以城带乡、以镇带村,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城乡统筹范畴。加强城乡基础设施的统筹规划,加强城市各项环保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向农村地区的辐射和延伸,并根据乡村地区的特点,合理确定服务的内容和配套的标准。离城镇较近的村庄,生活污水、垃圾尽可能就近纳入城镇收集、处理网络,由城镇处理设施统一处理;远离城镇的偏远村庄,在充分考虑当地地理条件、经济发展程度和人口规模等因素下,自愿选择适合当地的污染治理模式。城镇环保部门应切实加强对城郊结合部及远郊的农村环境保护,逐步实现城乡环保一体化。
二、制定各级农村环境保护规划
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将农村环境保护纳入城镇总体规划予以考虑。以改善农村环境、优化经济增长、提高生态文明为核心,制定各级农村环境保护规划,统筹各部门的资源,集中解决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环境问题。在国家层面应尽快制定出台《全国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规划》(已制定,但尚未公布),明确指导思想、分期目标与重点方向,引导新农村建设朝着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县、乡镇政府制定村镇建设规划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强化环境保护内容的前置约束作用。
三、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制度性基础工作
建立健全有关政策、法规、标准体系,把农村环保作为对干部政绩考核的硬性指标之一,把农村环境治理纳入政府综合决策机制和重大事项督察范围。尽快制定、颁布《土壤污染防治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农村环境保护条例》等,依法加强对农村环境的监督管理。制定促进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有机食品发展、有机肥推广使用等有关政策。加快农村环境保护机构的建设,提高农村环保机构的业务能力。省、市环保部门应专人专职负责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乡镇或中心镇设立县环保部门的派出机构,充实基层环保力量。保证必要的工作经费,逐步建立农村环境应急预警体系,妥善处置农村环境污染突发事件。
四、建立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
建立健全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全流域在整体上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促进和最佳发挥。首先,建立国家生态补偿专项资金,用于跨省行政区域的流域生态补偿;建立省级生态补偿专项资金,用于跨市行政区域的流域生态补偿。补偿专项资金每年由国家或省政府统一划拨,专款专用。其次,开征生态补偿税,集中财力支持重点生态区域的生态保护与建设。第三,建立财政转移支付机制,上游地区为保育和改善生态环境限制了地方经济发展,流域下游地区政府应对上游地区进行财政转移支付。
五、强化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资金保障机制
农村环境整治工作量大、面广,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仅靠地区财政或单方面的力量无法满足,必须建立完善以各级政府财政支持为导向、农村集体和农户投入为主体、工商企业及社会团体等其它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稳定投入渠道。加强财政资金的专项转移支付力度,明确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资金渠道和部门责任,统筹安排新农村建设的各项资金使用。从财政、税收、信贷、价格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多方面配合建立乡镇企业的进园机制,以利于污染集中治理。同时,积极建立污染治理市场化机制,变“谁污染谁治理”为“谁治理谁收费”,积极构筑面向市场的环保技术服务体系。
六、研究并普及农村环保实用技术
加强科技研究,因地制宜地开发低成本、高效率的污水、垃圾处理技术。农办、环保、农林、科技等部门应加强对农村污染治理技术的服务指导,并把这一工作纳入各部门的职责范围,加强试点工作。加快现有成果的转化、推广,特别是针对不同地区环境特点,采取成本较低的环保技术,结合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把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秸秆等废弃物综合利用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农村生活污水的生态化处理和粪便、垃圾、秸秆等的资源化利用。应着重推广太阳能、沼气等适合农村使用的清洁能源。
七、加大农村环保宣传教育力度
广大农民群众既是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受益者,也是主力军。应加强指导、培训、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手段,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舆论宣传和科普宣传,积极引导广大农民从自身做起,自觉培养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消费方式。农村主要领导干部,在农村环保中具有导向性作用,应采取有效措施,着重提高其环境保护意识。在中小学开展环境保护教育,组织实施环境保护实践,树立保护环境的理念。充分利用“3·25”中国生态日、“6·5”世界环境日等载体,以生态人文为特色,提升农村文明程度,使环保意识、绿色消费等观念深入人心。开展农民素质培训活动,鼓励农民积极参与新农村环境建设活动。
第五篇: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环境保护问题的建议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环境保护问题的建议
致公党中央
2008年04月22日14:
32农村环境保护是关系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面貌、推动社会主义新【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近年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指导下,全国各地大力实施新农村发展战略,新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注重发挥自然生态条件优势,实现旅游业发展与新农村环境建设相互促进提高。如江西省婺源县、玉山县等地,把新农村建设与古村落保护有机结合,在发展旅游产业的同时,提升村容环境,实现旅游业发展与新农村环境建设相互促进提高。二是通过农村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推进城乡环保工作统筹发展。如浙江省以“生态省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取得了较好成效。三是以挖掘地方历史文化、古村落保护为载体,带动乡村面貌逐步改善。如安徽省坚持保持农村徽文化历史脉络,突出徽派建筑风貌,同时集中资金用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与乡镇企业污染治理,收到较好成效。
但同时也应看到,农业集约化的快速发展和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以及城镇化和工业化对农村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加剧了我国农村环境的总体恶化,给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带来了巨大障碍。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农村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仍有待进一步协调,部分农村地区由于受到所处特殊区位、生态条件的限制,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与开发必然受到制约;二是农村环境保护与城市环境保护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理顺,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依然存在,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人居环境亟待改善;三是农村环境监督管理能力薄弱,没有人管环保,没有能力管环保的现象比较常见;四是城市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的趋势加剧;五是农村环保资金短缺问题普遍存在;六是农村环境保护意识尚待
提高。
为此,我们建议:
一、建立统筹城乡与区域的环境保护管理机制
坚持以城带乡、以镇带村,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城乡统筹范畴。加强城乡基础设施的统筹规划,加强城市各项环保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向农村地区的辐射和延伸,并根据乡村地区的特点,合理确定服务的内容和配套的标准。离城镇较近的村庄,生活污水、垃圾尽可能就近纳入城镇收集、处理网络,由城镇处理设施统一处理;远离城镇的偏远村庄,在充分考虑当地地理条件、经济发展程度和人口规模等因素下,自愿选择适合当地的污染治理模式。城镇环保部门应切实加强对城郊结合部及远郊的农村环境保护,逐步实现城乡环保一体化。
二、制定各级农村环境保护规划
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将农村环境保护纳入城镇总体规划予以考虑。以改善农村环境、优化经济增长、提高生态文明为核心,制定各级农村环境保护规划,统筹各部门的资源,集中解决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环境问题。在国家层面应尽快制定出台《全国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规划》(已制定,但尚未公布),明确指导思想、分期目标与重点方向,引导新农村建设朝着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县、乡镇政府制定村镇建设规划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强化环境保护内容的前置约束作用。
三、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制度性基础工作
建立健全有关政策、法规、标准体系,把农村环保作为对干部政绩考核的硬性指标之一,把农村环境治理纳入政府综合决策机制和重大事项督察范围。尽快制定、颁布《土壤污染防治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农村环境保护条例》等,依法加强对农村环境的监督管理。制定促进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有机食品发展、有机肥推广使用等有关政策。加快农村环境保护机构的建设,提高农村环保机构的业务能力。省、市环保部门应专人专职负责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
作,在乡镇或中心镇设立县环保部门的派出机构,充实基层环保力量。保证必要的工作经费,逐步建立农村环境应急预警体系,妥善处置农村环境污染突发事件。
四、建立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
建立健全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全流域在整体上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促进和最佳发挥。首先,建立国家生态补偿专项资金,用于跨省行政区域的流域生态补偿;建立省级生态补偿专项资金,用于跨市行政区域的流域生态补偿。补偿专项资金每年由国家或省政府统一划拨,专款专用。其次,开征生态补偿税,集中财力支持重点生态区域的生态保护与建设。第三,建立财政转移支付机制,上游地区为保育和改善生态环境限制了地方经济发展,流域下游地区政府应对上游地区进行财政转移支付。
五、强化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资金保障机制
农村环境整治工作量大、面广,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仅靠地区财政或单方面的力量无法满足,必须建立完善以各级政府财政支持为导向、农村集体和农户投入为主体、工商企业及社会团体等其它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稳定投入渠道。加强财政资金的专项转移支付力度,明确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资金渠道和部门责任,统筹安排新农村建设的各项资金使用。从财政、税收、信贷、价格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多方面配合建立乡镇企业的进园机制,以利于污染集中治理。同时,积极建立污染治理市场化机制,变“谁污染谁治理”为“谁治理谁收费”,积极构筑面向市场的环保技术服务体系。
六、研究并普及农村环保实用技术
加强科技研究,因地制宜地开发低成本、高效率的污水、垃圾处理技术。农办、环保、农林、科技等部门应加强对农村污染治理技术的服务指导,并把这一工作纳入各部门的职责范围,加强试点工作。加快现有成果的转化、推广,特别是针对不同地区环境特点,采取成本较低的环保技术,结合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把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秸秆等废弃物综合利用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农村生活污水的生态化处理和粪便、垃圾、秸秆等的资源化利用。应着重推广太阳
能、沼气等适合农村使用的清洁能源。
七、加大农村环保宣传教育力度
广大农民群众既是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受益者,也是主力军。应加强指导、培训、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手段,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舆论宣传和科普宣传,积极引导广大农民从自身做起,自觉培养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消费方式。农村主要领导干部,在农村环保中具有导向性作用,应采取有效措施,着重提高其环境保护意识。在中小学开展环境保护教育,组织实施环境保护实践,树立保护环境的理念。充分利用“3·25”中国生态日、“6·5”世界环境日等载体,以生态人文为特色,提升农村文明程度,使环保意识、绿色消费等观念深入人心。开展农民素质培训活动,鼓励农民积极参与新农村环境建设活动。
发言人工作单位和主要职务:致公党中央
界别:致公
来源:人民网·中国政协新闻网(责任编辑:王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