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芜湖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作为城市建设投融资平台
芜湖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作为城市建设投融资平台、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平台和土地资源整合运作平台,在我市加快发展、率先崛起进程中肩负重任。为此,公司党组把创建市级文明单位作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建投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提出要以创建市级文明单位(以下简称“文明创建”)为载体,全面加强公司思想、组织、作风、制度、能力建设,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着力提升员工队伍综合素质,树立公司良好的文明形象。为圆满完成文明创建任务,依据创建标准、结合公司实际,特制订以下创建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以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心,以建设学习型、效能型、服务型、廉洁型企业,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型公民为根本目标,以开展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为实现一流的队伍素质、一流的服务质量、一流的工作业绩,实现建投事业新跨越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为芜湖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二、创建目标
力争2010年成为市级文明单位,努力实现“五个一流”,即班子建设一流、思想作风一流、整体效率一流、工作业绩一流、人文环境一流。其目标是:
(一)领导班子坚强有力。领导班子坚定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将创建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有明确的创建目标和工作措施。按照中央关于在国有企业开展创建“四好”领导班子(即: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的要求,结合实际广泛深入地开展创建“四好”领导班子活动,建设一支“团结奋进、求真务实、勤政高效、廉洁自律”的领导班子队伍。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发挥,党员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组织生活质量高、效果好。(二)思想道德风尚良好。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教育落到实处,爱国主义教育成效显著。工作作风和干部职工精神状态良好,公司有良好的社会形象。积极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突出抓好诚信建设,坚决防止不守信用行为。高度重视对青年职工的思想道德教育,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广泛开展多层次的创先争优活动,“团结、奋进、拼搏、服务”的精神得到进一步发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三)科技文化教育普及。创建学习型企业纳入公司发展规划,坚持对职工进行职业技术和科学文化知识的系统培训,形成全员学习、终身学习、自觉学习的良好风尚。重视先进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形成特色,职工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健康向上。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深入扎实,政策奖励落实到位。爱国卫生活动广泛深入,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得力。
(四)业务工作实绩显著。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经营目标任务,投融资、土地运营、资产经营三大主业齐头并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公司内部管理完善,工作效率高,服务质量好。
(五)社会治安状况良好。遵纪守法,依法行政,民主法制教育经常化、制度化,治安防范网络健全,无重大刑事案件。严格贯彻安全生产法规,规章制度健全,监督保障措施完善,安全消防达标,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无群体性事件发生。
(六)内外环境优美和谐。内务管理规范有序,外部环境清洁整齐,达到绿化、美化、亮化、净化标准。职工工作生活环境优美,公共卫生和环保指标达到当地先进水平。
三、组织领导
为进一步加强文明创建工作的领导,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公司成立创建市级文明单位领导小组: 组 长:刘 杨
副组长:黄先龙、沈诗林、汤高继、方 晓
成 员:肖迎清、陈效水、张荣才、肖启鸣、周文生、李瑗、杨蓉
领导小组下设文明创建办:
主 任:肖迎清
副主任:周文生、魏金虎
成 员:伍运飞、王孝伟、江山顺、孙婷婷、梁姗、王军、汪守安、赵先宁、程伟芳、刘燕
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文明创建全面工作,召开文明创建工作动员大会,决定有关重大问题。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文明创建的日常工作,负责创建活动的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检查考核,总结和推广创建活动的经验,发现和解决创建活动中的问题,组织实施文明创建活动;各部室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创建文明部室、文明岗位的具体措施,明确本部室人员的相关责任。各部室的创建方案需于8月15日前报公司文明创建办公室备案。
四、创建内容
(一)领导班子建设
总体要求:领导班子坚强有力,核心作用好。
1、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积极发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的表率作用,班子成员要带头抓好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坚持集中学习和领导干部自学相结合的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确保全年集中学习研讨时间不少于10天。每位中心组成员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坚持学习与运用相结合,积极开展学习讨论活动,做好学习笔记,并认真撰写一至两篇理论学习心得体会文章。(责任部室:办公室)
2、切实履行“一岗双责”,抓好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定期召开会议,分析、讨论党建和队伍的思想状况,制定落实相应制度和措施。(责任部室:党支部、办公室)
3、加强制度建设,提高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明确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完善党组内部的议事规则,形成一套完整的党组民主决策程序。广泛发扬民主,发挥班子的整体功能,形成真诚合作、团结共事的良好风气。(责任部室:审计监督部、办公室)
4、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健全党组民主生活会制度,使党组民主生活会正常化、制度化。党组成员必须参加双重组织生活会。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原则发展新党员。认真开展党员民主评议,形成“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责任部室:办公室、党支部)
5、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班子成员坚持带头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干部职工的生活情况和思想状况,及时发现基层的困难、问题和好的经验做法。凡是困难突出的地方、问题突出的地方,班子成员必须深入下去,帮助基层和干部职工解决实际问题。(责任部室:办公室)
6、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各项工作。班子成员要自觉遵守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自觉接受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不断完善反腐倡廉工作机制。(责任部室:审计监督部)
(二)干部职工队伍建设
总体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扎实深入,干部职工整体素质明显提高,道德风尚好。
1、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大精神,努力实现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加强业务教育培训,提高干部职工的业务水平。(责任部室:党支部、办公室)
2、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机制,制定多层次的考核办法,完善竞争激励机制。(责任部室:办公室)
3、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干部职工的服务意识和自律意识。倡导文明办公、优质服务、高效管理、依法行政。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警示教育,推荐读好廉政建设文章,通过典型案例剖析,时刻提醒干部职工增强自律意识。形成廉洁奉公、遵纪守法、文明向上的良好风尚。(责任部室:审计监督部)
4、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党支部、学习型部室的活动,推动学习型企业的形成。引导干部职工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使学习成为一种经常化、普遍化、制度化的自觉行为。坚持学习制度,强化学习管理,丰富学习内容,增强学习实效。(责任部室:党支部)
5、积极鼓励符合条件的干部职工参加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考试,以及参加在职高学历教育,提高干部职工综合素质,适应形势发展需要。(责任部室:办公室)
6、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强化干部职工法纪观念。深入开展“五五”普法教育,按照“五五”普法教育的要求,组织好学习宣传活动,增强法制观念。(责任部室:办公室)
(三)主要业务工作
总体要求:工作实绩突出,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增长。
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和要求,围绕“平台建设规模化、融资渠道多元化、资金成本最低化、运营管理规范化、项目监控日常化”的目标,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注重政策研究,提升城市建设融资能力。按照“渠道多元、调度有序、成本节约、监管有力”的总体要求,积极拓展融资空间,加大资金筹集力度;加强资金统筹调度,强化资金成本管理;加强资金使用管理,保证资金有效供给,不断提高融资工作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努力实现供给保障、结构优化和成本降低的有机统一。按照《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文件要求,研究提出清理规范市区建投公司实施方案,调整融资模式,确保规范运作,实现公司融资功能再造,重点在整合政府公共资源、棚户区改造融资、做实区级载体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促进公司融资平台持续发展,努力确保公司融资能力与城市建设和发展相匹配。把握市场契机,实施企业债发行工作。(责任部室:财务融资部)
2、跟踪市场走势,提升土地资源运作能力。紧密跟踪国家调控房地产政策对我市房地产市场走势的影响,努力提高土地资源运作的前瞻性、预见性和科学性,实现供应保障、价格稳定和持续发展的土地经营目标。扎实做好土地出让前期工作,合理安排土地供应计划,科学把握土地出让节奏,促进土地出让与市场发展同频共振。积极应对市场形势变化,结合知名开发企业由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加速转移的趋势,加大对央企的招商力度,创新招商方式,提高招商效率。围绕服务全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这一中心,精心运作、统筹安排,不断加大土地收购储备力度,努力做到收储有度、投放灵活、运转自如。明确责任,形成合力,进一步加大对欠交土地出让金收缴力度。(责任部室:土地收储部)
3、加强精细管理,提升资产运营能力。深入推进国有资产精细化、规范化管理,促进国有资产管理、运营和监督的有机结合,努力提高资产整体效益。加强股权管理,确保出资人职责到位。加强投资管理,增强投资运作能力,充分发挥公共投资的引导示范效应,努力实现支持经济发展和市场价值增值的内在统一。完善廉租房资产运营体系和机制,努力实现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责任部室:资产运营部、工程投资部)
4、强化制度建设,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加强制度建设,提升管理效能,促进工作提质提速。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合理有效的薪酬管理体系,形成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的良性机制。调整完善组织结构体系,为公司发展提供坚实支撑。(责任部室:办公室)
(四)文明创建工作
总体要求:2010年创市级文明单位。齐抓共管富有成效,文明创建工作开展好。
1、成立文明创建工作机构,召开文明创建工作动员会议,制定完善的工作制度,层层落实创建工作责任制,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创建活动。(责任部室:办公室)
2、建设好活动阵地,有专项活动经费,经常开展文体、科普活动。(责任部室:工会、办公室、财务融资部)
(五)内部管理工作
总体要求:民主管理井然有序,各项工作齐头并进,环境整洁优美,机关作风优良,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干部职工遵纪守法好。
1、健全完善制度,加强机关形象建设。严格机关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加强机关纪律,改进工作作风,维护机关正常的工作秩序,形成良好的机关风气。(责任部室:审计监督部、办公室)
2、经常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干部职工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责任部室:办公室)
3、积极开展综合治理,构建和谐稳定单位。全面落实安全责任制,加强对安全隐患的排查分析,及时整改落实;严格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的备份管理,严防失泄密事件;强化制度建设,促进保卫工作规范操作。明确责任,健全机制,确保不发生到市委、市政府、进省进京等重大群体性上访事件。加强对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和计划生育的管理,杜绝违反计生政策的事件发生。(责任部室:办公室、审计监督部)
4、强化后勤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劳动纪律管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严格财务管理和审批制度;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做好劳动工资和养老保险统筹工作,保障职工利益;规范合同制员工的聘用、管理;做好离退休老干部工作,充分发挥离退休老同志在三个文明建设的作用;加强机关环境卫生,创造安居乐业的工作、生活环境;积极探索机关后勤工作社会化管理模式,切实提高服务质量水平。(责任部室:办公室、财务融资部)
五、实施步骤
创建市级文明单位活动从 2009 年4月至2010年11月,共分三个阶段:(一)第一阶段:动员部署阶段(2009年4月--2009年6月)成立创建市级文明单位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制订《市级文明单位创建方案》;组织召开动员大会,安排部署创建市级文明单位工作。
(二)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2009年7月--2010年6月)与各部室签订创建责任书;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使创建活动主题突出、形式多样、富有成效,不断提高创建水平;2010年6月底以前,各部室对照市级文明单位标准,围绕文明言行、办公环境、办事效率、服务质量等重点,进行一次自查,进一步落实创建活动的各项措施,查漏补缺。
(三)第三阶段:验收总结阶段(2010年7月—2010年11月)巩固已有成果,迎接市文明办对创建活动的检查验收。
六、几点要求
(一)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创建市级文明单位是公司科学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如何使我司文明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我司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任务更加繁重,全体干部职工要树立坚定信心。动员大会召开之后,要把会议精神及时传达到职工当中,形成一定声势,达到人人皆知,利用各种手段搞好舆论宣传,鼓舞人心,振奋精神,号召大家“从我做起”,提高竞争意识,增强干部职工责任感和参与意识,自觉为创建市级文明单位做贡献,在全司上下营造文明创建的良好氛围。
(二)相互促进,协调发展。面临着投融资体制改革,机遇和挑战并存,正确处理好创建活动与事业发展的关系至关重要,要在具体工作中做到创建活动与各项业务工作相结合,以创建活动促进各项任务圆满完成,以各项任务圆满完成保证创建目标顺利实现。
(三)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要把创建市级文明单位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形成统一领导,一把手负总责,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局面,抓好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公司管理目标,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做到一起规划、一起部署、一起考核,真正做到三个文明一起抓;党员干部要始终走在创建活动前列,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领职工群众为创建市级文明单位而努力工作。
创建永无止境。在创建文明单位的进程中,公司各部室、要以十七大精神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一齐抓,认真总结创建经验,巩固创建成果,加大创建力度,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端正态度、共同参与、齐抓共管、力求实效,努力开创建投事业新局面。
第二篇:玉林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简介
玉林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于2005年3月16日经玉林市人民政府批准挂牌成立,注册资金1.66亿元,是玉林市人民政府直属管辖的国有企业,作为玉林市城市建设重大项目的投融资主体单位,负责对市政基础设施、城市公共设施的开发投资经营、对城市土地的开发投资经营和对房地产项目的开发投资经营。公司全辖资产68亿元,年创税收近1亿元。
2010年,公司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决策部署,在城市交通及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商品混凝土营销、城市污水处理、物业经营管理和医疗废物处理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满意成果,员工规模壮大到近400人,富林地产、金品商混、瑞林物业等产品品牌的市场美誉度不断提升。
五年以来,公司通过银行贷款,BT等多种渠道累计筹集建设资金40多亿,圆满完成了广场东路南段,金玉路、中山路、爱民路、民主北路等一大批城区路网的建设改造任务。正在推进种的富林〃金桂丽湾、清宁北路、站北路、街边公园、污水干管工程等项目投资超过32亿。规划建设的富林〃双泉雅苑、迎宾大道三期、文化艺术中心、新民路、市苗园路涵洞改造工程、南流江清湾江百里画廊等重点项目,总投资达30亿元。
公司始终秉承“国家至上、企业发展、员工幸福、伙伴共赢、客户满意、环境和谐”兼顾六方的经营理念,坚持“先做人、后做事,先管自己、后管别人,先国家集体、后个人”的团队行为准则,引导员工个人价值追求和公司经营目标同向、个人价值的实现和公司发展同步。切实践行“城市建设的主力军,城市经营的实践者”的企业使命,致力实现“基业常青的百年老店,员工成才的宽阔舞台,快乐工作的幸福家园”的宏伟愿景。
第三篇:佛山三水区精心打造“五星级”城市建设投融资平台
佛山三水区精心打造“五星级”城市建设投融资平台
——外出学习考察心得体会之四
3月25日—27日,本人有幸参加由区财政局组织股室中层干部赴江苏省锡市、宜兴市、张家港市等财政部门学习取经,带着如何科学有效推进我区投融资的课题展开专题调研。虽然时间紧迫,行程来去匆匆,听到是点滴片语,接触的是外观表象,但每到某个城市我们恍惚置身世外桃园:人们脸上写满“幸福指数”,城市规划建设精品项目比比皆是,所经道路两旁50米至100米内到处繁花似锦,草木旺盛,天空湛蓝,风和日丽,空气清新,别墅林立有序,处处鸟语花香,厂房好似隐形在“海市蜃楼”,雾里看花,好象不见人间烟火。
总的来说,我们无不被无锡、张家港等市“五星级”的花园式现代化城市建设所震撼,所见所闻可谓“绕樑三日”,收获匪浅,满载而归。特别对他们在正确解读解放思想和科学发展,实事求是、敢为人先、精心推进城市建设投融资的超前理念,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在2006年—2007年持续的经济调控和银根收紧的大环境下,无锡市和宜兴市城市建设融资到位金额分别达到60亿元和26亿元,令我们惊叹,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有什么“法宝”令他们冲出重围,闯出成功之路? 成功的关键
一、周密推进,实行科学规划与建设一体化的有机结合。
大量事实和数据摆在面前,胜于雄辩。他们利用政府管理职能“重拳”打造和精确经营城市化建设的重点项目。一言概之就是坚持“以地养地,以城养城”的经营策略,科学地走“规划→建设→再规划→再建设”的“复式”思路。首先,大规模“囤积”土地。每一个重点建设项目规划出台前,政府职能部门均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对周边的土地都进行大规模地收购、置换、“蚕食”,实行规模化“圈地”运动。对长期闲置的“公”、“私”土地依法统一纳入土地储备管理。其次,科学地规划存量土地。在重点建设项目建设完工后,他们对周边储备的土地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花园式包装,例如:建造生态园、人工挖湖等,促使周边国有储备土地迅速向纵深方向大幅升值。根据介绍,最近无锡市区两块经精心规划“包装”的土地拍卖价达到66亿元,足以消化60亿元的银行借款。三是实现土地收益最高回报。在瞄准掣高点后,将土地分批分块推向城市公开拍卖,实现政府最大化土地收益。无锡市的商业土地拍卖价普遍达到300万元/亩,最高600万元/亩。宜兴市商业土地平均拍卖价达到130万元/亩。四是土地超低价用于大力发展工业。他们为刺激和吸引工业产业的投资态趋,对远离城市的工业用地则采取偏低价招商。例如:宜兴市的工业用地标价仅为16.8~20万元/亩不等,较我区还低。
二、组建强势和权威的管理机构,将城市建设工作纳政府重要议程。虽然无锡等三市经济发展强劲,但在做大做强建设“堆头”的过程中,亦面临城市项目资金紧缺的问题。早期他们政府授权有关职能部门成立了若干间融资公司,以“政企分开”的形式融资,但若干年后,回头发现成效不大,究其主要原因是金融机构对融资公司的还贷能力和资产抵押、信誉等情况产生疑问,因而缺乏合作信心。于是他们在2005年到我省经济发展前沿深圳、东莞、顺德等地取投融资之经,探索适合自己的投融资之路。到2006年1月份,在准备充分和条件成熟后,出台了重大举措。首先,建立强势领导组织体系。他们均成立了高规格的投融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长担任组长,两名副市长担任副组长,领导组成员由市财政、发改、公资、建设、国土、环保、交通、审计、监察等职能管理部门“一把手”组成。其次,切实完善投融资管理架构。领导小组下设融资办和重点办两个办公室,市融资办设在市财政局,市重点办设在市发改局,“两办主任”均由财政局和发改局“一把手”兼任主任。与此同时,他们加快搭建融资平台:一是财政部门介入整合盘活政府资源。为充分发挥财政部门和资金在融资领域的信用和统筹协调作用,宜兴市政府授权市财政局组建市级融资平台——“城市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在6亿元以上,整合的资源涉及交通、水利、教育、供销、经济、建设、旅游等7个部门的9项资产。二是保留部门融资平台。即原市建设、水利、交通等部门融资公司工作职能保持不变。三是融资平台统一由财政部门运筹。无锡市级融资平台由市财政局统一负责管理,设置六个融资平台:1.建设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注:属市级融资公司);2.土地储备中心;3.城市投资公司;4.交通产业集团;5.园林公司; 6.建设产业集团等等,即:“一中心、五平台”。为有效掌握和控制土地储备情况,市融资办派驻一名干部兼任土地储备中心副主任。与此同时,市土地储备中心划入市国资委管辖。四是强化融资办的管理职能。例如由宜兴市财政部门主管的市融资办的职责主要有:1.牵头负责城建发展基金的筹集、分配、使用、调度、偿债、管理和监督。2.为领导小组审定政府投融资计划提供决策依据和建议。3.协调政府投融资主体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和往来业务。4.对政府投融资主体实施日常监管和考核。5.处理融资担保、土地抵押、专项收入帐户质押、财政承诺、人大批复等事宜。
三、投融资工作走“绿色通道”,效率高、成效快。
他们清楚意识到投融资工作是当前经济建设的“第一难事”,因此政府投融资领导组将三分之一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投融资工作上,每季召开一至两次的工作协调会,集中研究“融资办”和“重点办”的各环节投融资计划、方案,实时处理各种“疑难杂症”,认真部署下阶段工作。各职能主管部门则深入贯彻和不折不扣执行领导组的各项工作要求。例如:宜兴在将储备中心3000多亩土地划入市级融资公司进行办证抵押登记的问题上,采取了特事特办的方法。市主管领导加具“同意抵押”意见后,房地产职能和税务管理部门在税费问题上均“口头”达成暂缓征收的共识。换言之,在办理有关合法质押证件和手续从不设关卡,不增加额外的融资成本。高效和灵活的工作作风蠃得有关银行的认同和信服,融资工作立竿见影。
四、建立“借、用、管、还”的投融资资金管理机制。
无锡市从长计议、精心谋划投融资工作。一方面要考虑推进城市建设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投资策略。另一方面要顾及融资与偿债的现实需求,进而有效控制风险,建立“城建发展基金”摆上议事日程。他们以市政府名义出台了相关管理办法和制度,明晰该基金的来源主要包括:
1、城建资金扣除维护等硬性支出后的节余部分;
2、财政预算内外增加和可集中安排用于城市建设的资金;
3、土地出让金市级政府净收益可用于城市建设的资金。
4、国有资产收益中政府和于城市建设的资金;
5、新开征式新增加有关税费收入可用于城市建设的部分;
6、其他如特许经营权收入等。
由于无锡市建立了完善的“借、用、管、还”的投资和偿债管理机制,加上源源不断的巨额土地净收益的“金漆招牌“作后盾,他们仅以政府信用和城市建设基金帐户作质押(注:不用土地抵押),因而水到渠成取得了融资上的重大突破。
差距和思考
近年来,我区对城市建设投入不断增加的同时,对建设项目的投融资工作也逐年重视并做了不少工作,取得突破性成效,但与无锡、宜兴等市相比,确实存在不尽人意的差距,问题值得思考:
一是政府组织领导机构规格低,投融资工作 “软弱无力”。由于没有具体负责投融资的管理机构“融资办”和“重点办”直接调度,导致我区投融资工作“群龙无首”、一盘散沙。相关职能部门和各级融资公司各自为政,出现“铁路警察各管各段”,政府资源不能有效整合和统筹,政府行为弱化、缺位,整体投融资工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二是投融资工作分工不明、责任不清。由于缺乏区政府和负责政策及房地产职能管理部门直接参与研究投融资工作,没有明确的投融资政策指导和出台制度化文件,以及一些职能单位受“明哲保身”的思维方式所“左右”,导致有些中层以上干部存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保守思想,事不关已,高高挂起。例如在办理投融资相关手续环节上,有些职能管理部门仅从局部利益出发,人为设置障碍,或者工作效率低,干事无激情,融资公司苦不堪言,时时错失与银行合作的良机。若不迅速改变与政府期望值相悖的旧观念,不认真解放思想真抓实干,我区融资工作难以打开新的局面。
三是投融资成本过高。宜兴市在融资的土地质押及办证程序上采取特事特办暂缓缴纳税费,但我区情形刚好相反,区融资公司难以承担巨额融资税费成本,谈何开拓融资?
四是规划软化和协调不足,资源分散和利用率偏低。从各地发展经验看,政府抓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工作必须置于龙头地位,规划先行。虽然我区对规划工作也比较重视,每任领导或每隔数年都有规划,且区有规划,镇有规划,但从总体来说,规划的协调性、前瞻性、集中性、权威性、约束性不够,从而导致整体规划即经济规划、城市规划、产业规划、项目规划不能协调与配合,难于按规划确定的进度和标准完成。过去,我区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确实没有多少令人满意的“标志性”建筑群和“康庄大道”,且路桥两旁厂房林立饭店“丛生”,雅称“马路经济”。规划杂乱无章是主要因素,造成目前城市建设“骑虎难下”,现阶段出现非常被动局面,究其原因:1.规划不科学严谨,城镇布局走“小农经济”之路。区镇两级的城市建设,随意性较大,规划似是而非,没有严谨的科学性。道路两旁均被厂房饭店占居,建筑物杂乱无章,土地虽长期闲置不作为但没有依法强力回收,政府职能部门若重新规划遇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难题,导致城镇建设布局呈现“四少二多”,即特色楼少,宽阔街少,笔直路少,花草木少,分叉口多,尽头路多。正谓“‘三达’不达、‘四通’不通”。2.规划不到位,政府资源严重流失。一方面,很多公有土地在规划前低价出售,在规划后政府高价回收用于城市建设,政府资源白白流失。另方面,一些政府基础设施投资项目的真正利益回报者是周边拥有资产的私人,政府重点建设项目投资很大程度是为人作嫁的“工具”。例如:南丰大道扩宽工程和三水公园建设工程等。3.投资项目规划集中性不够,融资工作难以飞跃提升。由于过去我区的规划和投资没有与各镇、街道、开发区构成统一的整体,没有超前意识,没有从结合本地实际和城市建设长远发展需求为出发点,加上政府资源如土地、规划、信用、特许权、政策等有形和无形资源也存在分散和利用不充分问题,很难有效激活银行融资和社会融资。
第四篇:投融资服务平台
投融资服务平台
投融资服务平台指的就是办理投融资需要的平台,比如过投资方想要融资,可以通过一个平台去发现好的项目,而有一部分却有好的项目没有投资人,他们也需要一个平台去找到对他们项目有兴趣的投资人,目前最权威的投融资服务平台有汉唐平台。在投融资服务平台中,请选择汉唐咨询。
投融资申请方式
1.投融资行为的介入程度:直接投资,简介投资。
2.投融资申请投入领域:生产性投融资申请,非生产性投融资申请。
3.投融资申请方式:对内投融资申请,对外投融资申请。
4.投融资办理内容:固定资产投融资申请,无形资产投融资办理,流动资产投融资申请,房地产投融资申请,保险投融资办理,信托投融资办理等。
投融资办理流程
1.投融资办理企业向审批机关提交董事会决议和董事长签署的申请书等文件。
2.审批机关在接到投融资办理申请文件后,以书面形式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复。
3.审批机关进行投融资申请审核。
4.经审批机关审核同意后,投融资办理企业按照变更登记的有关规定,向工商行政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第五篇:地方城市建设投融资现状
地方城市建设投融资现状、问题及对策
内容提要:在我国城市建设进程中,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仍然存在许多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严重制约了投融资数量的增长和效率的提高。积极探索各种新的投融资方式,突破资金“瓶颈”,放大政府投资的效能,提高城市建设投资效益,进一步完善政府投融资体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地方政府,城市建设,投融资
加快城市建设需要政府强有力的参与,最重要的是充分发挥财政在城市建设的投融资功能,提高地方财政的投融资能力和资金运用效率。政府投融资具有三个特征:一是有偿性和公共性。政策性投融资的目的并非为了盈利,具有鲜明的公共性。二是兼有金融性和财政性。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中,一般采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双重手段。三是灵活性。政府投融资不同于财政预算,它是根据财政政策的需要和经济建设的需要进行的信用活动,可以按照建设任务具体情况实行不同的投融资方式。在我国城市建设进程中,地方政府投融资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完善政府投融资体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地方政府城市建设投融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旨在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限定政府投资边界的《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实施以来,地方政府投融资领域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高度集中的模式,初步实现了投融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融资方式多样化、城市建设实施方式市场化的新格局。同时,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仍然存在许多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严重制约了投融资数量的增长和效率的提高,影响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发挥。近几年,许多城市在建设与发展领域,不断借鉴和探索创新城市建设思路与模式,取得了重大突破,极大地改善了城市环境,使城市功能不断完善。但是,由于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制约,不少城市建设的资金瓶颈和体制障碍还没有完全打破,严重制约着城市化发展,尤其是急需建设投融资载体和平台。从总体上讲,很多城市的市一级城建投融资体制与城市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主要原因是思想观念转变不够,仍然认为城市基础设施、公共事业必须是国有经营,亦没有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以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民间资本的进入。
国际经验表明,采取将政府财政融资的良好信誉与金融投资的高效运作有机结合的方法进行融资和投资,即政府财政投融资,是发挥政府在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中作用的最佳途径。现代经济的发展,使得政府财政投融资方式和资金来源形成多样化趋势。既可通过财政预算安排筹集资金,也可通过信用渠道融资;既可通过金融机构获得资金,也可通过资本市场筹措资金;同时,还有许多其他筹资方式。从目前地方政府投融资方式看,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财政直接投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财政实力不断增强,财政预算资金成为城市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通过编制综合预算,将预算外资金调入预算内,与预算内资金统一安排,捆绑使用,主要投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提高建设项目的分析论证水平,认真制定资金的筹措方案,切实加大跨类别、跨部门的资金整合力度,使重点城市建设项目做到了科学排序,完善了滚动式管理模式,大大提高了规模效益。
2.利用城建投资公司和土地收益。从城市建设的现实需求出发,成立以城市建设投融资为主体的城建投资公司,作为政府授权城市基础设施等资产经营机构,代替政府行使投融资职能,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城市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城市建设的平台和载体。同时,城建投融资途径、运作方式和调控手段等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对城市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土地收益是政府投融资的重要来源。土地级差地租的产生与土地的投入及城市基础设施的配套程度密切相关。土地收益既是对以前投资的回收,也是
今后进行城市建设扩展的资金来源。政府通过不同方式,利用市场配置土地资源,最大限度地获得土地收益,增加财政收入,更多地投入城市建设,实现滚动发展。
3.发行城市建设债券吸引民间投资。发行城市建设债券是利用财政信用直接向社会融资的一种方式。目前,我国客观存在民间投资需求,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居民存款数额不断攀升,这些资金都在寻找更好的投资机会,以求保值增值。合理确定债券发行规模、明确投资方向、专款专用、集中使用,努力发挥资金效益是这一投融资方式的特点。
4.盘活存量资产,带动增量资产。盘活存量资产,就是对原来国有投资形成的存量资产进行价值评估后,实施资本运营,存量折股,增量参股。将一部分市政公用设施存量资产通过产权转让、入股、拍卖、使用权出让、经营权出让、拍卖经营特许权,合作、合资等各种方式,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改革开放以来,财政在城市建设方面投入了巨额资金,已形成了数万亿的国有存量资产。盘活存量资产,带动增量资产,可以打开政府投融资新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开城市建设资金拮据的症结。城市公共事业并非都是亏损或不能盈利的行业,由于其具有广泛、稳定的消费群体,竞争又不充分,所以只要善于管理和经营就可以获得稳定的收益和利润。因此,只要政府面向社会开放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和经营权,善于对城市资源和资本进行运作,完全可以实现以少量资本带动大量社会资本投入城市基础建设,促进城市的快速发展和环境改善。国内外都有不少有实力的企业看好我国市政公用事业的巨大市场。因此,必须转变市政公用设施完全国有的观念,抓住机遇,利用我国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国际资本在寻找新市场的有利时机,鼓励各种所有制经济投资这个领域的建设和经营。
5.经营权特许融资方式。直接或间接从国外银行(主要是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国外政府、国外资本市场筹集国内城市建设资金。其主要方式有项目融资、BOT方式、TOT方式等。一是BOT方式。BOT即建设(Build)——经营(Operate)——转让(Transfer),有时被称作是“公共工程特许权”。在典型的BOT项目中,政府将某项基础设施项目交由商业公司或私人公司进行投资、建设和经营,后者经过一定的特许期限收回成本并获取利润,然后无偿地将该基础设施移交给政府。二是TOT方式。TOT即转让(Transfer)——经营(Operate)——转让(Transfer),是用私人资本或资金购买某项资产(一般是公益性资产)的产权和经营权,购买者在约定的时间内通过经营收回全部投资和得到合理的回报,再将产权和经营权无偿移交给原产权所有人。利用TOT模式引进外资是指由外商投资者购买一些公益性资产(如道路和水厂等)的产权和特许经营权,在约定的时间,投资者拥有该项资产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通过该项资产取得的现金流量收回全部投资和合理的回报后,再将该项资产的产权和经营权无偿移交给原产权所有人。TOT融资方式一般适用于道路、水厂、电厂等公益性项目的建设。
6.利用财政信用筹措资金。一是实施财政担保融资。对于基础设施项目融资而言,在项目科学论证、还款渠道合理的情况下,财政提供适度的信用担保不失为缓解资金紧缺的现实途径。以财政信用形式,通过金融机构或非金融机构以信贷形式间接从社会取得城市建设资金,主要包括向银行借入的用于城市建设的各种贷款。二是争取国债资金支持。增发国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是财政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抓住这一机遇对于打造强市名城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具体措施是从上级财政借入专项贷款,如国债资金及其他借贷性的城市建设资金。三是利用财政资金贴息。在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模式下,财政对经济领域的扶持方式,必须由全额投入转变为引导性投入,充分发挥以少带多的杠杆作用,而财政贴息正是发挥“乘数”效应的一种重要方式。
7.其他筹资方式。政府投融资筹集资金的方式还有资源补偿筹集、政策性筹集、国外政府捐赠、民间捐赠等方式。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政府投融资方式会更加多样化,内容更加
丰富。
在我国城市建设过程中,从提高政府投资的社会效益和效率考虑,需要改进政府投资项目的决策规则和程序,提高投融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并建立严格的投融资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同时,要合理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投资责权,改进我国城市建设实施方式,引入市场机制,充分发挥政府投融资的社会效益。
二、地方政府投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1.投融资的决策方式不够规范。在引进社会资本投资基础设施项目时,一般采取一对一谈判方式,要么一个项目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甚至几年谈不成一个项目;要么匆忙上阵,谈成的项目在回报率等关键问题上出现一些失误。因此,在投融资过程中,优势是超常规思维,在短时间内完成一般情况下需要较长时间的决策过程,赢得发展时机,实现整体的先发效应。其缺点是容易造成个人取代集体,短期功利目标取代长期持续发展规划,简单判断取代科学论证和可行性研究。
2.投融资主体和方式较为单一。目前,加速城市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是地方政府关注的焦点,由于市、县两级财政力量薄弱,无法满足城市化提速的资金需要,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总量不足,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一是投融资主体单一,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巨大惯性,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政府一直是城市建设的投资主体,政府投资范围不仅涵盖公共产品领域,而且涉及部分竞争性领域。二是投融资方式单一,招商引资运作方式大多数停留在以土地作回报的低级模式上,国际上流行的BOT、TOT或其衍生模式等先进融资方式近几年才在部分项目建设中出现,但未得到广泛的采用。政府性投资公司成为投资主体,实质上还是政府运作。投资主体单一造成“成本扩张”的风险集中在政府,债务依存度过强也给新的融资需求带来比较大的压力。
3.政府投融资缺乏中长期规划。长期以来,投融资只是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辅助工作,因此,缺乏前瞻性、超前性。由于缺乏中长期的规划,往往忽略投融资的成本控制,造成筹融资的成本过高。地方政府的变相举债是一种制度外融资,预算无法对其形成强制的约束,很多城建工程往往财政监督不到位,有的不顾资源和成本的约束,结果成为“胡子工程”,严重影响资金的正常偿还。
4.政府投融资的决策主体不明确。一是财政部门进行投融资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突出,财政部门只是地方政府的“出纳”,很多职能部门具有投融资的权力,但最终的投融资成本仍然由财政部门承担。二是由于决策主体的多样化,各部门受利益的驱动,人手少、知识面窄,难以保证投融资的科学性。
5.缺乏财政风险预警和防范机制。我国法律规定地方政府不得向银行借贷,也不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但是,一些地方政府在加速城市化进程中,通过各类投资公司进行投融资,并由政府进行担保。实际是运用财政信用借贷资金用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给政府增加了较大的财政压力,由于责权利不对称,还款措施和制度保证不健全,造成债务约束机制软化,加大了城市投融资的债务风险。
三、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府城市建设投融资的几点建议
政府如何逐渐以间接手段调控社会投资,同时积极探索各种新的投融资方式,突破资金“瓶颈”,放大政府投资的效能,提高城市建设投资效益,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影响力和带动力,加快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
1.进一步完善城市建设投融资的市场化运作,明确投融资主体。按照资本市场的规则,政府机构平等地参与资本市场的投融资活动。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招投标来选择投资者;采用招投标方式,公开向社会招标选择投资主体,使投资主体在同一平台上公平竞争,提高项目投资和运营效率。对所有达到限额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公开选择投资者。进一步调整政府在投融资领域的作用,认真落实《国
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改革现有审批程序,调整行政审批规模和权限,规范政府投资行为,确立企业在投资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对于投资大、建设回收期长的基础设施项目和社会公益性财政投资项目,要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强化财政监管。充分发挥企业的投融资主体作用,对具有一定经济效益、可推行产业化经营的设施分类研究,提高项目谈判艺术,制定科学论证和可行性研究规划,实现直接与间接投融资的有机结合。
2.进一步加大财政对城市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力度。在现阶段,城市化对社会与经济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鉴于推进城市发展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财政应加大对城市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力度。通过加强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改变政府财力分散的局面,将预算内外资金统筹考虑安排预算。实行城市建设项目预算早编细编,集中财力向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倾斜;通过加大资金管理力度,加强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通过加强工程概算、预算、决算管理,优化财政投资项目方案,合理节约财政资金。完善财政投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财政监管与项目审计,防止投资失误和浪费。财政投资预算要与政府经济建设目标、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紧密衔接,逐步建立财政经济良性循环机制。
3.进一步完善投资回报补偿机制。一是为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城市建设经营性和准经营性基础设施领域,必须合理确定基础设施产品价格,让投资者有利可图。要在保证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合理配置市场资源,建立和完善与物价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和企业运营成本相适应的价格联动机制。二是对非经营性项目,由于不能通过经营收回成本,或者经营利润低于社会平均水平,政府应在测算总体支付能力的基础上,对此类项目提供必要的财政贴息或补贴,以确保投资者能够合理回收成本并获得社会平均利润。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由企业进行项目投资并提供服务,政府定期支付服务使用费。三是推动基础设施项目上市,将资产质量良好、收益稳定的基础设施项目应用现代企业制度组建上市公司,通过上市募集资金,实行滚动建设与发展,开辟筹资新渠道,推动基础设施市场化、社会化投资建设营运。
4.进一步完善城市建设投融资渠道。一是非经营性的项目主要由政府投资建设,工程实行统一管理。二是营利性项目完全实现产业化和市场化运作。三是采用投资、补助或贴息等多种方式,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四是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项目实施市场化。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建立项目法人制度,以市场化融资为主。使项目的资金投入和产出、收益和风险相互结合,形成投融资的良性循环。注重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从以往财政直接投资为主转变为以财政信用担保、贴息、注入资本金、投资补贴等方式带动社会投资。
5.进一步完善政府投融资中长期规划,挖掘国有存量资产及土地资源潜力。政府投融资是一项需要长期谋划的工作,必须制定中长期规划。要突出城市规划设计,提升城市品位。将城市规划作为政府投融资规划的龙头工程,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找准定位,突出特色。一是从盘活国有资产存量出发,实施国有资产的战略性调整。一方面,要盘活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存量资产。对具有固定、长期回报,能达到社会平均盈利水平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如煤气工程、集中供热、污水处理等,逐步推向市场,通过公开招标拍卖使用权、特许经营权。对市政、公用基础设施衍生出来的设施冠名权、广告经营权、交通运营权等无形资产,公开竞标拍卖,增加政府收入。另一方面,要盘活行政事业单位闲置资产。建立统一管理、营运的新机制,由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将分布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同类资产实行统一管理,调剂运作,实现跨部门、跨系统资产整合,通过资源共享,盘活闲置资产,减少财政购置支出。二是盘活土地存量资产。城市土地是经营城市最基础性的资源,政府对城市的大量投入主要以土地增值的方式产出。政府必须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完善二级、三级土地市场管理,实行公开招标、拍卖,严禁非法交易,防止土地价值流失。要结合城市区域功能规划和产业布局
调整,利用地租级差,实现土地结构置换。对于经济效益不佳、污染严重、发展无望的企业,通过兼并、破产、重组等手段,腾出的土地兴建金融、商贸建筑和居民小区,提高土地使用效益。三是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严格土地有偿使用。真正建立起出让、转让、租赁、授权经营、作价入股等多种形式的土地有偿使用制度。
6.进一步完善地方财政投融资职能。将城市建设项目划分为市场化运作项目、准公益性项目和公益性项目。一是市场化运作项目由市场主体——企业,通过市场筹资、建设和经营。二是准公益性项目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消费谁付费的理念,建立合理的市场机制运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如高速公路项目、城市供水项目、污水处理项目、垃圾处理项目等,要依据市场需求,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将项目推向市场,实行市场化投资、建设和运营。同时,准公益性项目可以由政府提供占项目投资一定比例的资本金,提供财政贴息,其余资金通过银行贷款、上市募集资金等方法运作。三是公益性项目由政府财政投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合理安排各类政府投资,分别采取直接投资、资本金注入、投资补助、转贷和贷款贴息等方式。财政部门要参与地方政府城市建设投融资,并对城市建设投融资进行全局性控制,有效地利用闲置的国有资产,通过各种融资途径,缓解财政资金不足的压力。同时,及时运用财政监督方法对城市建设投融资进行事中监控和事后绩效评价,防范财政风险。
7.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市场化监管。城市基础设施涉及巨大的社会公共利益,不论谁来投资经营都必须接受政府的监督。政府监控的方式主要是规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把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运营,把部分城市基础设施交给社会资本投资经营,对政府监管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政府有责任对其投资运营进行严格监督,以确保公众的利益,确保城市生产和生活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