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基层党员年龄结构不合理现状的分析和对策
农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农村中的党员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模范,是贯彻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完成各项任务,团结带领广大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骨干。最近,中共中央政治局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特别指出要加强在生产、工作第一线和高知识群体、青年中发展党员工作。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年富力强和文化素质高的农村青年党员普遍较少,年龄结构不合理,文化程度偏低,并且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以东阳市某行政村党支部为例,该村共有人口1233人,正式党员30人,占总人口的2.4%,其中30岁以下1人。50岁以上19人,占党员数的63.3%;70岁以上6人,占党员数的20%。以该行政村所在的街道所有农村党员为例,共有党员711人,35岁以下123人,占党员数的17%;50岁以上454人。
干又不敢干,生怕得罪人。所以,农村青年主动写入党申请书的很少。
3、通过各种途径到农村的青年党员少
前些年,农村中的青年党员主要以部队转业和某些民办性质的大专院校毕业生为主,这部分人改变了农村党员的年龄结构和文化素质结构,在农村工作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现行兵役制度的改变,征兵人数少,服役时间缩短,加上部队中入党也很困难,从部队退伍的党员也就越来越少,学校毕业的青年学生党员也通过各种途径到外地谋生,很少在农村安家入户的。
4、共青团和妇女工作没有正常开展
共青团员是农村党员的助手和后备军,共青团组织要做好推荐优秀团员作党员发展对象的工作,但从目前农村共青团组织建设来看,参差不齐,有些组织不健全,活动不正常,队伍不壮大,四十多岁还担任着村团支书,没有一个活动的基地,没有培养锻炼人的载体,优秀青年很难脱颖而出。中央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在妇女中培养和发展党员工作,但现在有些行政村一般只有一个妇女主任,自然村一般就不配备专职妇女干部,没有一种适合培养锻炼的岗位,优秀女青年也很难表现出来。另外,以前农村中还有民兵连、排等组织,领导一般也由年轻人担任,许多优秀年轻干部也会在各种活动中展现出自己的才干,一批个人素质好、组织能力强的年轻人就能成为党员的发展对象。
5、流动人口的增多,减少了积极分子培养对象
随着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各种形式的新的经济组织大量出现,农村外出流动人口剧增,这批以年轻人为主流的外出谋生队伍,给农村带来空虚。由于这批人长年在外,缺少与村党支部的交流与沟通,情况不明,培养入党也就很困难。
二、解决农村党员年龄结构不合理现状的对策
农村党员队伍老化现象,使党在农村的工作缺乏生机与活力,随着形势的变化,农村党组织的设置和工作方式亟待调整和改进,否则,不仅难以完成新时期党在农村的历史任务,而且将严重削弱甚至动摇党在农村的工作基础。在发展年轻党员中,共青团组织和妇委会要起到关键作用,要做好推荐优秀团员作为党员发展对象。农村党支部要有计划地从在乡知识青年、退伍军人、乡村企业骨干、外出务工经商的优秀分子中发现人才,精心培养,不断充实党员队伍,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
1、农村党支部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对于农村优秀青年来说,党组织的培养很重要。党支部首先要转变观念,不能受宗族、派性、人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要顾全大局,大胆培养和启用优秀青年,尽量给他们锻炼成长的机遇,而不能求全责备。支部书记应重视发展党员这项工作,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努力把社会各方面的先进分子凝聚在党组织周围。上级党组织应把支部书记发展党员工作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任期内未发展党员就不能审批书记实职。
2、共青团和妇女组织活动的正常化,是培养青年党员的关键
共青团组织是中国共产党的后备军,最具生机和活力,最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共青团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农村党员的发展工作。农村共青团组织一方面要积极吸收新团员,另一方面要积极向村党组织推荐优秀团员。
第二篇:农村基层党员年龄结构不合理现状的分析和对策
农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农村中的党员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模范,是贯彻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完成各项任务,团结带领广大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骨干。最近,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特别指出要加强在生产、工作第一线和高知识群体、青年中发展党员工作。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年富力强和文化素质高的农村青年党员普遍较少,年龄结构不合理,文化程度偏低,并且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以东阳市某行政村党支部为例,该村共有人口1233人,正式党员30人,占总人口的2.4%,其中30岁以下1人。50岁以上19人,占党员数的63.3%;70岁以上6人,占党员数的20%。以该行政村所在的街道所有农村党员为例,共有党员711人,35岁以下123人,占党员数的17%;50岁以上454人,占党员数的63%,其中60岁以上174人,占党员数的24%。党员文化程度也普遍偏低,初中文化以下525人,占党员数的73%,其中小学文化280人,占39%。从东阳市2万多名农村党员总体来看,有一半以上党员年纪偏大。党员队伍的老化,使农村党组织的工作缺乏生机和活力,制约了农村快速向前发展。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扭转农村青年党员绝对数量下降的趋势,认真做好在优秀青年、积极分子中培养和发展党员工作,吸收一大批有头脑、有文化、有创造力的年轻人入党是目前农村党组织工作的当务之急。
一、农村党员队伍趋向老化的原因分析
农村入党难,尤其是农村青年入党更难,因为农村青年学习机会少,锻炼机会少,奉献机会更少。农村党员队伍老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受宗族、派性、人情等因素影响,农村党支部不重视发展党员。
有些农村党支部不把发展党员列入任期内的议事日程上来,没有明确的计划和目标,工作力度不够,积极性不高。支部内不团结,搞派性,支部威信不高。由于某些支部派性力量相当,很难在支部大会上通过一个党员。更有的支部领导怕发展党员后,影响自己的位置,所以不培养建党积极分子,导致党员队伍老化。
2、农村青年信念不坚定,入党愿望不强烈。
加入党组织要求是十分严格的,要经过长时间的考验,接受各种各样的审查,入党手续也十分繁琐。发展对象填写《入党志愿书》后,在支部大会中要有半数以上的正式党员通过,才能吸收为预备党员。有些青年由于没有坚定的信念,严格的入党程序使他们望而却步,许多事想干又不敢干,生怕得罪人。所以,农村青年主动写入党申请书的很少。
3、通过各种途径到农村的青年党员少
前些年,农村中的青年党员主要以部队转业和某些民办性质的大专院校毕业生为主,这部分人改变了农村党员的年龄结构和文化素质结构,在农村工作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现行兵役制度的改变,征兵人数少,服役时间缩短,加上部队中入党也很困难,从部队退伍的党员也就越来越少,学校毕业的青年学生党员也通过各种途径到外地谋生,很少在农村安家入户的。
4、共青团和妇女工作没有正常开展
共青团员是农村党员的助手和后备军,共青团组织要做好推荐优秀团员作党员发展对象的工作,但从目前农村共青团组织建设来看,参差不齐,有些组织不健全,活动不正常,队伍不壮大,四十多岁还担任着村团支书,没有一个活动的基地,没有培养锻炼人的载体,优秀青年很难脱颖而出。中央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在妇女中培养和发展党员工作,但现在有些行政村一般只有一个妇女主任,自然村一般就不配备专职妇女干部,没有一种适合培养锻炼的岗位,优秀女青年也很难表现出来。另外,以前农村中还有民兵连、排等组织,领导一般也由年轻人担任,许多优秀年轻干部也会在各种活动中展现出自己的才干,一批个人素质好、组织能力强的年轻人就能成为党员的发展对象。
5、流动人口的增多,减少了积极分子培养对象
随着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各种形式的新的经济组织大量出现,农村外出流动人口剧增,这批以年轻人为主流的外出谋生队伍,给农村带来空虚。由于这批人长年在外,缺少与村党支部的交流与沟通,情况不明,培养入党也就很困难。
二、解决农村党员年龄结构不合理现状的对策
农村党员队伍老化现象,使党在农村的工作缺乏生机与活力,随着形势的变化,农村党组织的设置和工作方式亟待调整和改进,否则,不仅难以完成新时期党在农村的历史任务,而且将严重削弱甚至动摇党在农村的工作基础。在发展年轻党员中,共青团组织和妇委会要起到关键作用,要做好推荐优秀团员作为党员发展对象。农村党支部要有计划地从在乡知识青年、退伍军人、乡村企业骨干、外出务工经商的优秀分子中发现人才,精心培养,不断充实党员队伍,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
1、农村党支部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对于农村优秀青年来说,党组织的培养很重要。党支部首先要转变观念,不能受宗族、派性、人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要顾全大局,大胆培养和启用优秀青年,尽量给他们锻炼成长的机遇,而不能求全责备。支部书记应重视发展党员这项工作,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努力把社会各方面的先进分子凝聚在党组织周围。上级党组织应把支部书记发展党员工作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任期内未发展党员就不能审批书记实职。
2、共青团和妇女组织活动的正常化,是培养青年党员的关键
共青团组织是中国共产党的后备军,最具生机和活力,最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共青团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农村党员的发展工作。农村共青团组织一方面要积极吸收新团员,另一方面要积极向村党组织推荐优秀团员。为使团组织活动正常化,要制定年内计划,安排好一些公益性活动,变被动为主动。团组织一要健全机构,二要明确责任,三要下达任务,变压力为动力,这样才能使一批优秀团员在各类活动中表现自己的才干,为加入党组织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优秀女青年,各级党委一直十分重视培养和锻炼,妇女半边天。要进一步健全妇女组织,充分发挥其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总之,共青团和妇女组织要真正为优秀青年表现才华提供展示平台。只有这样,才能彻底解决农村党员青黄不接的现象。
3、要从各类优秀青年中发现人才,并着力加以培养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许多农村青年不安于现状,出去闯荡,通过一段时间的奋斗,有的已有了一定的业绩。村党组织要对外出务工经商的优秀青年逐一造册登记,调查摸底,并建立联系制度。尽量让他们参加各种培训活动,有计划地选送优秀青年接受各种职业、专业培训,参加实践锻炼,培养初、中级经营和管理人才,充分调动他们入党的积极性,逐步树立为党奉献的信念。通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可以把发展对象推到村级组织中的某些领导岗位,委以重任方能尽显英雄本色。这些对于培养优秀青年党员都是不无裨益的。
第三篇:农村基层党员年龄结构不合理现状的分析和对策
农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农村中的党员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模范,是贯彻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完成各项任务,团结带领广大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骨干。最近,中共中央政治局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特别指出要加强在生产、工作第一线和高知识群
体、青年中发展党员工作。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年富力强和文化素质高的农村青年党员普遍较少,年龄结构不合理,文化程度偏低,并且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以东阳市某行政村党支部为例,该村共有人口1233人,正式党员30人,占总人口的2.4,其中30岁以下1人。50岁以上19人,占党员数的63.3;70岁以上6人,占党员数的20。以该行政村所在的街道所有农村党员为例,共有党员711人,35岁以下123人,占党员数的17;50岁以上454人,占党员数的63,其中60岁以上174人,占党员数的24。党员文化程度也普遍偏低,初中文化以下525人,占党员数的73,其中小学文化280人,占39。从东阳市2万多名农村党员总体来看,有一半以上党员年纪偏大。党员队伍的老化,使农村党组织的工作缺乏生机和活力,制约了农村快速向前发展。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扭转农村青年党员绝对数量下降的趋势,认真做好在优秀青年、积极分子中培养和发展党员工作,吸收一大批有头脑、有文化、有创造力的年轻人入党是目前农村党组织工作的当务之急。
一、农村党员队伍趋向老化的原因分析
农村入党难,尤其是农村青年入党更难,因为农村青年学习机会少,锻炼机会少,奉献机会更少。农村党员队伍老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受宗族、派性、人情等因素影响,农村党支部不重视发展党员。
有些农村党支部不把发展党员列入任期内的议事日程上来,没有明确的计划和目标,工作力度不够,积极性不高。支部内不团结,搞派性,支部威信不高。由于某些支部派性力量相当,很难在支部大会上通过一个党员。更有的支部领导怕发展党员后,影响自己的位置,所以不培养建党积极分子,导致党员队伍老化。
2、农村青年信念不坚定,入党愿望不强烈。
加入党组织要求是十分严格的,要经过长时间的考验,接受各种各样的审查,入党手续也十分繁琐。发展对象填写《入党志愿书》后,在支部大会中要有半数以上的正式党员通过,才能吸收为预备党员。有些青年由于没有坚定的信念,严格的入党程序使他们望而却步,许多事想干又不敢干,生怕得罪人。所以,农村青年主动写入党申请书的很少。
3、通过各种途径到农村的青年党员少
前些年,农村中的青年党员主要以部队转业和某些民办性质的大专院校毕业生为主,这部分人改变了农村党员的年龄结构和文化素质结构,在农村工作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现行兵役制度的改变,征兵人数少,服役时间缩短,加上部队中入党也很困难,从部队退伍的党员也就越来越少,学校毕业的青年学生党员也通过各种途径到外地谋生,很少在农村安家入户的。
4、共青团和妇女工作没有正常开展
共青团员是农村党员的助手和后备军,共青团组织要做好推荐优秀团员作党员发展对象的工作,但从目前农村共青团组织建设来看,参差不齐,有些组织不健全,活动不正常,队伍不壮大,四十多岁还担任着村团支书,没有一个活动的基地,没有培养锻炼人的载体,优秀青年很难脱颖而出。中央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在妇女中培养和发展党员工作,但现在有些行政村一般只有一个妇女主任,自然村一般就不配备专职妇女干部,没有一种适合培养锻炼的岗位,优秀女青年也很难表现出来。另外,以前农村中还有民兵连、排等组织,领导一般也由年轻人担任,许多优秀年轻干部也会在各种活动中展现出自己的才干,一批个人素质好、组织能力强的年轻人就能成为党员的发展对象。
5、流动人口的增多,减少了积极分子培养对象
随着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各种形式的新的经济组织大量出现,农村外出流动人口剧增,这批以年轻人为主流的外出谋生队伍,给农村带来空虚。由于这批人长年在外,缺少与村党支部的交流与沟通,情况不明,培养入党也就很困难。
二、解决农村党员年龄结构不合理现状的对策
农村党员队伍老化现象,使党在农村的工作缺乏生机与活力,随着形势的变化,农村党组织的设置和工作方式亟待调整和改进,否则,不仅难以完成新时期党在农村的历史任务,而且将严重削弱甚至动摇党在农村的工作基础。在发展年轻党员中,共青团组织和妇委会要起到关键作用,要做好推荐优秀团员作为党员发展对象。农村党支部要有计划地从在乡知识青年、退伍军人、乡村企业骨干、外出务工经商的优秀分子中发现人才,精心培养,不断充实党员队伍,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
1、农村党支部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对于农村优秀青年来说,党组织的培养很重
第四篇:农村基层党组织现状分析及解决问题的对策
农村基层党组织现状分析及解决问题的对策
2008-12-10 08:54文章来源:李建文
文章类型:原创内容分类:调研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目前我国政权组织中的最基本单元,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需要广大村级干部的具体落实,这一级组织的工作成效直接体现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长期以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当地的发展作了大量的、艰苦的工作,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这一级组织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能否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对一个地方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一、当前村级党组织建设的现状
(一)队伍现状
1、队伍结构情况。以蓼江镇为例,全镇共有13个村(居委会)、16个党支部(其中农村党支部12个),共有党员498名。
①年龄结构。35岁以下的45人,占9.1%;35-54岁289人,占58.1%;55-59岁35人,占
7.1%;60岁以上128人,占25.1%。明显地表现出老年党员偏多,年轻党员偏少。
②文化结构。初中以下文化312人,占62.8%;中专及高中文化126人,占25.4%;大专文化59人(其中农村党员9名),仅占11.8%。多数村党支部成员只有小学或初中文化,文化素质偏低。
③后备干部。全镇村级后备干部27人,平均每村2.25名,有部分村党支部后备干部严重缺乏,年轻骨干党员少,优秀青年大部分在外务工。
④性别结构。全镇共有女党员57名,占党员总数的11.4%,有些村只有年龄在50岁以上的女党员,且全镇党员中女党员偏少。
2、作用的发挥。
①部分村干部缺乏扎实的工作作风。一是脱离群众。主要表现有部分干部不肯下组进农户,同群众的感情疏远,对群众中间的意见和矛盾,不是去主动处理解决,而是能回避则尽量回避。二是缺乏关心群众冷暖疾苦和为群众排优解难的工作态度。表现在:考虑自身利益多,考虑群众利益少;只要求群众更新观念,不知道自身需要转变观念;有部分同志来无影,去无踪,有事找他找不到。三是怕麻烦,不管事。面对村务工作千头万绪,有些干部感到难以应付,麻烦事多,干脆不管为好,听之任之。四是有的干部年纪偏大,素质偏低,工作中说得多干得少,不敢碰硬;有的观念落后,不思进取,能力低下,占了位子不干事;有的虽能力强,群众也认可,但思想落后,缺乏应有的工作热情;有的虽担任着村干部,却长年外出务工,对工作不闻不问,富小家,忘大家。
②部分干部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不力。有些同志,上级的文件、指示一来,为了应付交差,不考虑实际情况,也没有实际措施。有些干部从个人利益出发,打着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幌子,谋取个人私利。有的同志不加强学习和研究,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能正确解决和正确执行。
3、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有的村级组织软弱涣散,战斗力、凝聚力不强,未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二是农村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年龄偏大,缺乏带领群众脱贫奔小康的本领。三是外出务工经商党员增多,流动性较大,难以管理。四是发展党员难,特别
是发展年轻的高素质的党员更难,造成基层组织“后继乏人”、“青黄不接”状况。有的村级党组织缺少妇女党员。五是有的党员党性原则不强,甚至对理想信念产生了动摇,奉献精神有所淡化,缺乏做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甚至把自己等同于一般群众,影响了党员群众中的形象。六是有的党员办事不公,处事不当,失去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七是缺乏一个有效调动村干部积极性的长效机制,我市实行村干部职业化之后,对村干部的待遇有所提高,但还存在诸如离退休老村干部的生活困难和养老问题难解决,在职村干部的更进一步选拔应用、村干部的教育管理等,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的发挥。
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存在的问题,改变目前工作存在的一些被动状态,特提出以下思考方法。
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使党支部成为群众真正拥护的领导集体
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首要的任务就是按照“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要求,把党支部建设成为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坚强领导核心。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此,农村基层党支部这个领导集体必须政治坚定、勇于开拓、廉洁为民,坚决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决议,坚定不移地团结和带领党员和干部群众发展经济、奔小康致富。只有农村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民富裕了,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了,村容村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党支部领导班子才能成为群众所真心拥护的领导集体。
党支部领导班子能成为好班子强班子,能否得到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首先要有强烈的事业心,有为政一任,造福一方的思想。要把创建“五好”先进党支部,建设富裕、文明、法治的现代化新农村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要把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身正气,扎实工作,不以权谋私,不贪图虚名,不怕困难,干大事业求大发展,做到任职期间,有所作为,有所建设,真正为民造福。
其次,要努力进取,不断提高履行职责的本领和能力。当前农村工作进入新一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尽快适应这个新变化,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群众观点和政策观念,掌握市场经济知识和农业科技知识,学会依法办事,转变领导工作的方式方法,不断提高搞好工作的本领和能力,才能带领农民群众加快奔致富小康步伐。
再次,自体力行做好表率,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面对全村的党员和群众,党支部领导班子成员的表率作用是很重要的,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党支部领导班子成员平时严格要求自己,每件事情都能带好头,这本身就体现和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牢记自己的职责,待人处事要出以公心。凡是要求别人做到的事情,自己要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别人不做的事情,自己坚决不做。其要注意做好“五带头”:即带头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法律法规,自觉维护党组织的威信和形象;带头发扬民主作风,搞好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的团结;带头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多做好事实事;带头艰苦奋斗,战胜困难,坚定不移地发展经济;带头廉洁自律,公道办事,自觉接受党内党外的监督,为党员群众树立良好榜样。
2、建设一支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队伍
首先,要健全制度,形成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的有效机制,特别要想方设法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有效管理,使他们更好地履行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其次,要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一是要调动那些无职、无权的党员的积极性。年前要给每个党员定岗位、定职责、定任务,年终要进行实绩考核评比,使到每个党员都有发挥先进性、起模范带头作用的用武之地。二是要充分发挥每个党员的特长,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让他们有机会在组织建设、群众工作和发展经济过程中施展才干,这样才能实现群众有难大家帮,集体事情大家做,千斤重担大家挑的良好局面。三是要加强对党员的学习培训工作,着力培养人才。着力推荐优秀分子加入党组织,做好经常性的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四是对外出务工经商的党员,要引导和鼓励其将外地加快发展经济的好经验、精神文明建设的好办法带回家乡开花结果。
3、积极稳妥地做好经常性发展党员的工作
当有要切实改变一些党支部发展党员难,或不重视发展党员的现状,以尽快解决农村基层党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等问题。当前当着重在村委会干部、退伍军人、种养加经商能手、知识青年和妇女中发展党员,尤其要注重吸收具有高中文化程度以上的优秀青年入党,以优化党员队伍结构。
4、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处理好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关系
农村实行村民自治以后,民主政治建设的深入开展,有力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但在部分农村中也出现了一些模糊的认识,有人认为村民自治就可以不要党支部的领导,党支部书记是党员选举产生的,管理党内事务就行了,村里的事应由村委会说了算。还有人认为党支部和村委会主任谁大谁小而争论不休,甚至出现故意阻挠和刁难党支部开展工作的现象。
要处理好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关系,村党支部就要切实履行职责,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认真负责地决定村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领导和推进村民自治,做好管理和监督村委会干部的工作。村委会就要自觉接受党支部的领导和监督,依法行使职权,认真管理村务,积极主动做好各项工作。
5、大力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为民办事的物质基础。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始终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发展和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是要通过多种形式逐步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集体服务能力,增强党在农民群众中的凝聚力。二是在带领群众大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因地制宜,引导农民依靠科技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三是要鼓励支持农民发展个体、私营企业,农闲时外出务工经商,扩大村民就业的机会和门路,从而增加农民收入。四是实行政务、村务、财务公开,大力推行依法治理、依法行政的“阳光工程”,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使群众满意和放心。
第五篇: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现状的思考及对策
鱼化寨街道党工委书记 张永潮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农村党员发展、教育、管理,提高执政能力,巩固领导核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现状作深入剖析,找准薄弱环节,抓住关键问题,调整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机制,采取适宜对策,使农村党组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大局相适应,使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与党员先进性教育相同步,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
农村党员现状不容乐观
[最规范的文秘资料网-xiexiebang.com-http://www.xiexiebang.com-写材料的都知道!]
农村党员发展缓慢,老龄化严重。50到70年代发展起来的居多,改革开放以后,党员发展呈急剧下降趋势,党员形成断层,后继乏人,有些村出现了“5个党员7颗牙”的现象,一些工作的开展全凭“吃老本”。就鱼化地区农村而言,1978年以前发展的农村党员占59.8%,50岁以上的农村党员占全办农村党员的42%,而35岁以下的仅占11.7%。
农村党员比例偏低,示范作用不明显。农村总人口中党员比例比较低,村干部中党员比例相对较少。鱼化寨街道农村党员占农村总人口2.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2个百分点。20个村村委会党员干部占村委会干部总数46%,其中,9个村委会主任不是党员。
农村政治资源几近垄断,家族化特性突出。特别是在经济发展相对活跃,以及待开发的地区,由于受政治、经济方面利益的驱使,一些村出现发展党员向本家族成员倾斜的现象,要么清一色姓李,要么清一色姓张,要么清一色的亲戚朋友,其实质是以发展党员之名,行政治、经济资源垄断之实,以达到个人利益目的。
党在农村的领导核心地位削弱,权力边缘化。在《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渐行渐进的实施过程中,农村两委会的民意基础、权力来源发生了变化,出现“书记管党务,村长管村务”的片面认识,不仅导致两委会工作两张皮,关系不和谐,党组织核心地位不同程度的削弱,而且,随着群众依靠主体的转移,导致个别支部正常的组织活动得不到支持,领导作用无从发挥,经费得不到保证。
客观剖析根源不容忽视
通过工作实践和认真总结,我们认为,这些问题不能简单的评价是体制或工作引发的,而是在时代不断变革过程中衍生出来的必须让我们深思的深层次问题。
一是人们的价值取向和信仰趋向多元化。计划经济时代,人们的价值取向和信仰受当时客观条件和经济基础的制约,相对比较单一,比较集中。农民群众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在当时条件下,人们的信仰追求就是又红又专。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通讯、信息、服务等行业的突飞猛进,为人们的社会活动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自由度,国家与国家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加频繁,活力区域更加广泛。受外界因素冲击,使人们的价值取向多元化成为必然,人们较难形成单一的信仰和追求。
二是农村政治资源的相对垄断,是导致党员发展缓慢的根源。之所以一些村党组织不发展党员,怕发展党员,重要原因就是怕“新党员”抢了自己的位子,疑虑重重,危及小集团利益。即便是发展党员,也往往只发展自己家族成员,非家族成员就会受到排斥。由于党员家族垄断,非利益集团的人选在党员大会上很难通过表决。在个别村组织开展工作时,要求上报发展对象,支部书记讲:我看全村只有我老婆最符合条件。有些村青年入党申请书上交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不见组织回音,极大地挫伤了青年的积极性。所有这些,使农村党员发展“出必吾家”,以人论事,以人划届,往往会忽视和损害群众利益,造成群众不满,降低了党在群众中的威信,极大的削弱了党支部领导核心地位。
三是党的宣传阵地、载体作用不够突出,影响力弱化。我们始终能和群众打成一片,就是因为时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们在党员教育管理上也是如此,一个一个教育,通过各种渠道反复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长期坚持做思想工作。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人们的思想境界、价值观念的转变,往往存在重经济,轻党建的现象,表现在态度上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宣传教育工作内容形式结合也不紧密,入户次数少了,与群众促膝谈心的时间少了,也造成了部分群众对党的事业,党的工作不了解或知之甚少,甚至少数党员对党的要求、党的知识一知半解,很少参与组织生活,游离在组织之外。同时,我们看到,社会上一些其它组织为达到利益目的,几十次,成百次的做群众工作,迅速壮大。这充分说明,我们的宣传教育工作任务还十分艰巨,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必须付出高于现在几倍,甚至十几倍的努力予以强化,不断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新形势下的新观点、新表现、新做法,扩大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提高党的威信。
四是党员素质参差不齐,不同程度影响了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光辉形象。我们党一直以来,在人民群众中有着良好
。通过街道党校不仅仅加强了党员发展,强化了基层党组织建设,更重要的是把农村优秀青年吸收到党员队伍,聚集在党的周围,提升党员队伍整体形象,进一步拉近地区青年与党和政府之间的距离,树立了党和政府的威信。
三、通过解决党员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提高党和政府公信力。衡量党和政府公信力、凝聚力、向心力强不强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为群众办了多少好事、实事,破解了多少热点、难点问题,使广大群众得到了多少实惠、利益,这是调节群众满意度与党和政府威信杠杆的支点。这几年,我们结合全地区实际,针对性地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下大力气集中时间精力解决各村的历史遗留问题。我们抽调土地、农业、城管等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深入实地,对各村遗留问题进行集中彻底解决。先后筹集300多万元,解决了各村涉及宅基地、土地承包、村组帐务等三大类30多个长期遗留,甚至遗留几十年的问题,维护了群众和集体利益,得到了群众的好评。起初,群众认为党和政府不过是走过场,摆形式,不会取得实质性进展。但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一个问题都在艰难的过程中解决了,随之群众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取得了群众的支持和信任。二是加强农村财务管理。个别村干部存在不严格按照财务程序办事,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侵占集体利益,损害群众利益,造成群众不满。特别是在换届后的财务档案、文书档案移交不到位,无法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我们全面推行村长、书记双签制,实行村财街管,出台《农村财物分配指导意见》和农村财务服务中心十项制度,对农村财物分配、财务审批、报帐程序等进行了规范,杜绝个别干部违法违规行为。坚持每年年初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对农村档案进行归档整理,保持农村工作连续性,规范了村组工作。三是办实事,解难题,抓好关系党员群众切身利益的事。积极加强和上级部门联系协调,争取资金和各方面的支持,克服困难,多方筹措资金,以奖代投,鼓励各村主动出资,加强农村工作。先后投入2600多万元加强农村道路建设,整修雁环北路、鱼斗路取直段、考场路、迎宾路以及11条出村道路,总长12公里;坚持高标准、高档次对所有农村道路进行绿化,栽植各种绿化苗木5万余棵;修设排水7000多米,安装路灯600多个。投入760多万元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打灌溉井40眼、引水井30眼,对20个村进行了电改,全部安装了电子监控设备,10个村安装了水表,新建公厕10个,新建和扩建党员活动室16个,给8个村安装了有线电视。同时,成立养鸡协会、养猪协会、运输协会、花卉协会、草莓协会等,规范管理,打开销路,增加农民收入。新建二府庄园区,引进大型企业30多家,修建园区道路2000多米,完善绿化、下水等配套设施。投入30万元,解决贫困户住房、就业、医疗、子女上学存在的实际困难,使群众在发展中得实惠,真真切切感受到变化,逐步实现发展成果为市民共享,使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进一步提高。
近几年来,我们通过积极实践探索,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党员发展管理、提高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等方面做了一定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还需要我们不断在摸索实践中调整思路,与时俱进,总结提高,持续加强,使农村党员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骨干,成为主流,并不断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农村各项工作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