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下镇中心小学校本课程规划
下镇中心小学校本课程《书香童年》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创建学校的教育特色、优化课程结构的需要,是学校发挥优势、开拓创新、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丰富办学内涵,提高办学品位与办学水平,我校借力教体局教育教学综合质量评价改革的东风,坚持“以学校为本”的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开发出对学生、家长、学校有积极促进作用的课程《书香童年》,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我校坚持“以爱为校魂,以教为中心,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的办学理念和“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目标,学校加强内涵建设,走内涵发展之路,以“弘扬中华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书香童年》校本课程为载体,以培养学生聪明健康,知书明理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发扬诚信、仁爱、正直宽容的中华民族精神为核心,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健康和谐发展,充分展示学校个性魅力的特色校园。
二、课程实施工作目标
1、整体性目标
(1)通过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国学经典诵读《书香童年》,让每一个都能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塑造其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全其人格修养。(2)营造浓郁的经典文化氛围,打造适于学生阅读、触动心灵的校园文化环境,为师生诵读经典国学提供文化情境。
(3)开展《书香童年》师生同诵同讲多样化的活动,促进教师自身文化素养的提升,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4)结合校本《书香童年》拓展提升我校四个传统经典特色活动“诗情拳意”、“诗鼓齐鸣”、“红色经典”、“四季沐歌”。(5)借助校本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创新学校管理,创建学校特色,达到校园有亮点,人人有特色。
2、阶段性目标
第一阶段:开学初,学校制定本学年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制定计划、明确实施的意义、活动任务及要求。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重点抓学生诵读“五环节”的习惯、《书香童年》进课堂以及相关活动的开展。第三阶段:学期结束评价考核和总结阶段。
三、课程实施组织机构
组长由校长当任,全面负责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工作;
副组长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当任,主要负责制定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计划、方案、制度和活动的落实、指导等具体工作; 成员由其他校务领导当任,主要是在组长和副组长的带领下参与修订相关计划、方案、制度,做好信息的收集与反馈工作。
四、课程实施内容及设置
1、我校的校本《书香童年》课程的实施贯彻整个小学阶段。教材共分为低、中、高三册。低册供1-2年级使用;中册供3-4年级使用;高册供5-6年级使用。教材的编排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点循序的编选唐诗、宋词、《三字经》、《弟子规》并配有图文、释义等。
2、充分利用各学段的校本教材《书香童年》,以班级为单位,上学期要求低段年级的学生必须熟读《书香童年》中的25篇,并能集体背诵其中的15篇,中、高段学生必须能集体背诵25篇含部分三字经和弟子规,学校要进行抽背比赛;第二学期对所剩的内容进行背诵,同时温习已学的内容。第二学年,任选一篇或一首,学生都会朗朗上口、熟知作者、表情达意。
3、课程设置安排:一、二、四、六年级每周一节 三、五年级每周0.5节(隔周一节)
五、课程实施原则
1、立足实际原则。我校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始终围绕“以生为本,以校为本”的理念。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培养的目标以及学校自身的条件和发展方向,开发具有实际意义、实际价值的校本课程。
2、创新发展原则。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是个不断创新、不断整理、不断提升的复杂过程。两者相互促进、相互检验。
3、优选精读原则。《书香童年》的课程里所入选的经典诗词都是经过校本课程领导小组的精心整合、提炼。确保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学生汲取内涵深刻、意存高远的精神食粮。
4、课内课外结合原则。校本课程的实施,要注重课内和课外、校内和校外的结合,通过丰富有趣的活动和一系列的常规动作,让学生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受到国学的熏陶。
5、坚持不懈原则。课程的实施与校园的活动的开展没有一定的难度,难就难在能否坚持,能否在坚持的过程中不断优化实施的策略,能否坚持设计不同的评价体系,激发学生长期坚持、形成习惯。
六、课程实施措施
1、校本课程《书香童年》由各年级的语文教师按照学校课程设置的统一实施,要求每一位任课教师制定好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
2、课程实施之外确保教学效果与成果的“五环节”:(1)“闻‘鸡’起诵”。每周一至周五让早早到校对经典诗词或英语感兴趣的学生在书香童年诵读角(也可在本班教室)进行自由诵读15-20分钟,值日领导和值日教师要在7点20前到学校负责指导在书香童年诵读角诵读的学生并做好学生的安全防范工作。
(2)“每日必读”。早读课利用五分钟让学生集体诵读经典诗词3-4首。
(3)“课前一吟”。利用每天早上第一节语文课的课前二分钟,老师或班干部组织好全体学生的“课前一吟”,做到读而常吟。形成语文课的课前常规。
(4)“温故知新”。学生每天回家和家长一起读,营造浓厚的家庭诵读氛围。(5)“每周一展”。在每周的周一升旗活动结束之后,利用2—3分钟由低、中、高段的学生集体进行展示上周学会的经典诗词。
3、有效利用多种形式进行活动,激发学生诵读兴趣。
(1)、鼓励教师与学生同读、同背,充分开展多种活动形式如:“诵”国学经典——水调歌头,“说”国学经典——“诗鼓齐鸣”,“唱”国学经典——“三字经”,“舞”国学经典——“诗情拳意”等,形成吟诵经典的文化氛围。
(2)利用橱窗、板报、楼道多种宣传阵地,展示经典佳句,让学生耳濡目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
(3)每学期各班级至少举行一次 “经典国学主题班会”,要有班会记录。
(4)每学期将围绕经典国学开展 “书香童年”主题活动。如一次经典美文诵读比赛、一次经典诗文诵读比赛、一次文艺节目汇演等一系列的活动。
(5)学校利用校园“红领巾”广播站的播音时间,设置每周二、四 “美文欣赏”小栏目。由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组织相关的教师对学生撰写的“经典美文”进行评选并安排播送,对被采播稿件多的学生将推选为全镇每年十月份评选的“十佳之星”条件之一。
(6)、学校课程实施领导小组每学期期末组织一次对落实“书香童年”校本教材的评价和考评。
七、校本课程活动安排
具体活动的开展详见每学期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及工作计划。
下镇中心小学
第二篇:中心小学校本课程经验总结
新市镇中心小学校本课程经验总结
几年来,我校严格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有关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验工作要求,以认真务实的态度,扎扎实实地抓好校本课程开发实验工作,力求以此为突破口,创办学特色。
一、切实抓好培训,确立全新理念。校本课程开发人员教育观念的更新与否是课程开发是否有活力的保证。而新的理念、新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都要通过培训来让教师接受、领悟,从而变成自觉的行动。因此,为了提高教师思想认识,学校努力创设条件,采取诸如听讲座、参加培训、自学、交流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师学习,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增强教师的课程理论修养,为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奠定基础。
具体从以下几点做好:
1、是狠抓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每学年新学期开始之时,我校及时地对全体教师进行了全员通识培训,派出部分参加校本课程开发实验的教师参加各级学科培训。
2、创造机会让教师尽可能多地外出学习。几年来,凡是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研讨活动,我们都尽可能组织教师参加,使实验教师增长见识,开拓视野,尽快适应新课程教育教学。
3、以教科研活动为载体,强化校本教研,提高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逐步形成共识,积极开发校本课程。
二、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创课改新特色。以校为本,是新世纪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新的教育理念,是为保证新课程实施而设定的
一门综合活动课。校本课程的开发旨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体现学校办学理念与特色,促进学生健康和全面发展。它反映的是学生的个性,体现的是学校的特色。目前,我校校本课程的培养目标基本定位为:培养身心健康,轻松学习,敢于挑战,敢于创新的新世纪少年儿童。针对这一培养目标,我们开设了《书法》、《黄河》为校本课程必修课,选修课设有:才艺技能类:绘画、乒乓球;文学素养类:英语角;作文指导、数学口算。
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做好以下几点:
1、充分挖掘学校资源,为开发校本课程服务。我校在人力资源与设施资源上有一定的优势:刘文静、周涛、张珊珊、闫蒙蒙等老师是艺术专业毕业的,她们不仅专业素养高,而且心灵手巧,指导学生艺术创造游刃有余;孙海燕、贺春华等老师的语文素养很好,特别是培养学生朗读能力、训练口语交际方面能花心思深入钻研;张爱华、王长英英语口语方面较强;王秀珍、张天昊等老师的数学专业知识精深……这些专业教师担任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校本课程开发很好的资源,将形成学校校本课程的特色。在设施资源上,我校拥有多媒体教室、实验室、图书室等。
2、加强校本课程的教学管理。首先,学校确立了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成员:校长是校本课程的主要决定者和责任者,副校长、教导主任、各教研组长承担校本课程的日常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负责督导、评估学校课程执行情况。校本课程任课教师是课程实施与开发的主要力量,对课程的有效实施、学生的质量评定具有专业自主权。
他们能认真完成编写活动设计、课堂教学、课后小结等。活动设计中能确立活动目标,突出学习方法的指导,制定活动方式,突出学生活动。课堂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主,以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发展动手动脑及合作能力为重。学校建立了和课程实施有关的规章制度,对课程实施全过程的每个环节提出工作任务和质量要求。如:校本课程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教师教学设计、学生活动记录、活动评价等。建立激励机制,保护教师科研的积极性。定期组织教师进行论文交流,阶段成果汇报,开展校本研讨课活动,展示研究成果,奖励优秀教师。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优势,激励教师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而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意识是教师专业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校本课程的开发大大增强了教师的课程和课程开发意识与能力。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能按照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关注学生的兴趣,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生生活入手,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知识的过程和体验。教学过程逐渐成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学生可以大胆地提问、大胆地质疑。教师不仅会保护学生学习的热情,更注重价值观的引导和智慧的启迪。
2、英语会话、演讲与口语交际等各校本课程的实施也闯出了新路,教师开发课程的激情被充分调动起来,校园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3、促进了评价方式的转变。我校建立了“以人为本,促进发展”的评价机制,注重以过程评价、自我评价、动态评价、发展评价为主。
四、存在的问题:虽然校本课程的资源蕴含是十分丰富的,但是没有现成的教材和教学模式可借用,而且学校的设施配套、学生的经济条件等都有限,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我们没有经验,缺乏专家指导。而且由于实验工作经验不足,校本课程教学活动有时与其它学科教学活动不能兼顾,尤其时间略有冲突。另外校本教材还没有成规模地开发出来,这给进一步推进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实验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准备从以下方面加以改进:
1、进一步明确校本课程的内涵,逐步开发、不断改进和完善校本课程体系,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和特色发展。
2、集体攻关,完善校本课程教材。我们将以严肃审慎、高度负责的态度,按照有关的课改理论,认真审核 完成校本教材的设计、编排。
3、加强实施过程管理。学校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成员要经常深入课堂,开展听课评课活动,提高指导的针对性、实效性。学校课程开发研究小组的活动要经常化、制度化。教导及学科教研组长要及时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做好实施过程的分析和管理,提炼实验成果。
4、改善办学条件。良好的办学条件是校本课程迅速成长的温床。我们将克服种种困难,多方筹措资金,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全力提升
学校品位,使我校迅速崛起,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奠定雄厚的基础。
面对校本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困难,我们不会消极等待,我们将化压力为动力,竭力取得各界领导与学生家长的支持,努力求索,奋力拼搏,理论上求“新”,实践中求“真”,方法上求“活”,不断开辟我校新课程校本教研的绿洲,让新课程与校本教研结伴而行;让教师们沐浴着新课程的阳光,实践自己的教育理想!
第三篇:校本课程规划和编制
《做文明中学生》校本课程规划
一、设计思路
该课程是针对我校实际,我校处于城乡结合,当前学生平日娇生惯养,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华民族的一些基本传统美德开始在这些人身上淡化,缺乏吃苦与合作精神,没有远大理想等现实。我作为一名思想品德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帮助自己的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做一个文明的中学生。因此将研究的主要目标定位在寻求贴近生活实际、学生易于接受、便于学校、家庭合作的教育途径、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每周一下午第四节为校本课程时间。
二、课程目标
(一)、总 目 标
通过该项校本课程的开设,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使学校、家庭有机结合,教育得到有机整合。
(二)、具体目标如下:
1、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2、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为自己的终身发展奠基。能将家庭、社会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与课堂中所学知识联系起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3、学会关心集体,关心他人,在相互的交往中,同学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人际关系。
4、能在日常生活中躬行孝道,懂得父母为生活奔波的辛苦与不易,师长工作的责任与艰辛,理解师长,尊重长辈。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
内容之一:以对家庭负责为起点,学会孝敬 活动建议:
1、承包一件家务活。
每天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培养自己为父母分忧的好习惯。
2、每周跟父母作一次长谈。
利用周末,将一周来的学习、工作情况和自己的所思所想跟父母作一次倾心谈话,在亲情的交流中彼此间更加信任。
3、每学期都给父母一个欣喜。
每月指导学生找出自己在本月的最大收获汇报给家长,给家长一份欣喜。
4、每年岁末给父母写一封感恩信。
因此每到岁末,学生都要以“书信”的方式与父母做一次交流。书信中,可以无拘无束的谈自己的苦恼,谈自己与父母之间的分歧,谈自己对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感激
内容之二:以对学习负责为基本点,学会求知 活动建议:
1、精选一条格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一条格言的选择,可以看出一个学生的人生理想、价值观、人生观。我们在全校开展了优秀格言评选活动,学生通过选择格言、解释格言、“我最喜欢的格言”演讲等活动,丰富了知识,陶冶了情操,收获很大。
2、选择一个学习榜样。
榜样,既可以是古今中外的英雄,模范人物,也可以是身边表现优秀的老师、同学。我们通过开展“我为班级添光彩”演讲、“感动九龙中学十大人物评选”、“十佳师德标兵”评选等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在心中选定了一位学习的榜样,作为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标竿。
3、总结一条好的学习方法。
学习贵在得法。我们在教学中不但要“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更注重让学生自己总结、交流学习方法。学校层层开展了学生学习方法经验交流会,有许多学生的学习方法,非常值得推广。对于这些好的学习经验可以利用九龙中学校报进行刊登,供全体同学学习、借鉴。
4、练就一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项目和一种愉悦身心的艺术爱好。结合校本课程学校规定每天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班级或校级兴趣小组参加活动,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参加一项自己喜欢的体育或艺术活动。学校加强督促,严禁教师利用课外活动时间上文化课。此举非常受学生欢迎,校园文化也呈现出了丰富多彩、朝气蓬勃的活泼气象。让学生利用课间相互开展游戏、自由活动,得到充分
内容之三:以对集体负责为凝聚点,学会关心。活动建议:
1、自选一项为集体服务的项目。
开学之初,按照学校政教处的要求,各班首先召开好一个主题班会,即“班级岗位竞争会”。由班主任对班级岗位提前划分好,包括大到班干部岗位、课代表岗位„„小到班级门窗关锁、多媒体管理„„,使得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在履行职责的同时,培养起了关心集体的责任心。
2、每天为集体做一件有益的事。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事不分大小,只要有益于集体的就做,哪怕是丢在地上的一张纸、一块瓜子皮,只要随手拾起丢到垃圾箱内,都可以看做是有益于集体的事。每天各小组召开一次碰头会,组员陈述一下自己所做的事情,久而久之,培养起了学生的公德意识。
3、每学期为班级或学校提供条好计策或者意见、建议。
学校对好的意见、建议或计策积极采纳,对当事人予以表彰,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4、寻找一个“合作伙伴”。
为培养学生的相互关爱的意识,组织开展找一个“合作伙伴”活动。学习优秀的找一位学习较差的;品德优秀的找一位比较调皮的;家庭优裕的找一个比较贫困的做伙伴,于生活中进行关心、帮助。在相互的交往中,同学们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人际关系。
5、选一位喜欢的老师做“知心朋友”。
引导学生选择一位自己喜欢的学校老师做自己的“知心朋友”。可以随时向“大朋友”请教问题,倾诉心里话。通过该项活动,老师也可以打破班级界限,了解学生,把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及时有效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密切了师生关系。
四、课程实施建议
1、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
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准确把握课程目标,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校本课程在学校德育中的重要作用。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
2、坚持理论联系生活实际。
在活动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要注意为学生创造亲身体验的真实场景。要寓教育于生活实践中,必要时还可以运用道具,布置特定场景等方法,促成与模拟角色相匹配的活动氛围,从而最大限度地增加真实感。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动脑、动手、动口,融多种感受于一体,集各种体验于一身,创设产生深刻情感与内心体验的沃土。
3、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在教学中,应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4、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活动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要。
五、评价与反馈
评价与反馈是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校本课程的评价将以激励性评价为主,能通过各种途径的表扬与奖励,从而激发活动的热情。重教师和学生的参与过程,给教师和学生一个客观评价。
坚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主要采用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互评相结合,多种评价方式并行。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评,更让家长参与课程评价活动。要在学习活动的情景中评价学生,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背景进行个性化评价。同时,要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
坚持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把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起来。提倡采用成长记录袋的评价方式,搜集能反映学生在该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资料。用代表性的事实来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行为表现予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做到正面引导。
第四篇: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郑州市二七区荆胡小学 校本课程建设小组组长:徐全法2013年6月
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依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2010-2020)》的精神,结合学校课程规划整体方案,从我校办学特色和育人目标出发,本着有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依靠本校教师、学生和家长课程共同开发的原则,经过会议讨论研究,制定我校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一、校本课程规划的基础:
“校本课程”是指在国家课程计划框架内的学校为主体,由学校自行决定、自主开发的课程。
我校课程的开发是根据学校地处农村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结合我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自主开发适合我校的课程。学校课程的开发打破已有的“校校同课程,生生同书本”的格局,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和实效性,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兴趣与经验和学校、社区发展的需要。学校课程的开发,为教师提供了专业发展的机会和条件,也为学校培植办学特色创造条件。学校课程的开发有利于完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弥补其局限性。
二、校本课程规划总体目标:
学校课程是由在国家课程计划框架内,学校自行决定,自主开发的课程,开发主体是学校教师。因此,体现时代的要求,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核心内容,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促使每一个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教师、学生共同成长。培养自尊、自强、自立的有独特个性、有完善人格、有创造精神、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才。
三、校本课程结构与门类
拓展类:《童声合唱》,《少年篮球》,《趣味运动》,《科技创新》等以营造多彩课堂为着眼,培养学生兴趣特长为目标。
艺术类:《少儿腰鼓》,学校腰鼓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起步,至今已经形成了学校独具特色的文化,开发成为校本课程,更有利于保持特色发展,培养学生艺术修养。
四、校本课程实施办法:
校本课程的常规管理由教导处负责,主要负则排课、教师教案的检查、教师上课情况的检查、监督学生上课的情况,实施发展性评价。要求教导处的常规管理方法讲究科学,工作要细致入微,予确保校本课的正常运作。
对教师备课的管理和教研、科研管理由教导处负责。学校以教育科研为载体,通过承担科研课题,开发校本课程。教师校本教材的编写和备课以教研组为单位,在教导处的指导下进行。
我校的校本课程由该学科任课教师担任,或由该学科领域的相关技术人员担任。校本课在讲授的内容上执行校本教材,在讲授方法上注重学法指导,强调学生思维的开启,强调知识的拓宽,课堂气氛轻松愉快,教学方法不拘一格。
四、校本课程评价办法
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更多地依靠学校进行自觉自律的自我评价,不断地反思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自我批评、自我激励、自我改进,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健康顺利运行。建立较为规范的自觉自律的内部评价与改进机制。
四、保障措施
1.建立民主开放的学校组织机构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开放民主的决策过程,要求学校具有民主开放的组织机构。校本课程开发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能完成的,是由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活动。学校要具备广泛而通畅的交流。2.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校本课程是相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的一种课程,是指以某所学校为基地,在理解国家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特点和资源,组织并开发实施的课程。由于校本课程是新生的事物,教师对此还不熟悉,为提高教师对校本课的认识,学校组织教师学习课改文件,开办讲座,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校本课的理论,使教师在短时间内领会校本课程实施的要领,掌握校本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
3.提供经费保证
为了加大校本课程开发的力度,学校将提供必要的经费保证。(1)提供经费聘请专家指导我校校本课程开发工作。(2)提供经费组织教师到外地考察学习。
(3)提供经费,购买大量书籍,拓宽教师的知识面,增加阅读量。(4)对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编写,实验的教师给与补贴奖励。4.教师的工作时间与专业技能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题是教师群体,因此校校进行课程开发首先需要教师有时间可以支配,同时教师还必须具有课程开发的技能。附件二:《欢乐腰鼓》任课教师:孟慧霞 李亮
《趣味运动》任课教师:高发旺
《童声合唱》任课教师:张慧
《科技创新》任课教师:谢天 荆体昌 《少年篮球》任课教师:黑黎明 李亮
第五篇: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清徐县清徐中学校 校本课程开发规划方案
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是学校课程开发与建设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凸现办学特色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对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选择与发展需求具有重要价值,体现着对人的高规格培养。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依据学校实际,对学生的发展需要进行科学的评估分析,特制订本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一、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课程是为学生而生的,满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兴趣和需求是校本课程开发最根本的关注点。“一所好的学校不应当规定人的发展道路,而应该是一个能够让学生实现梦想的地方。”学校就其本质而言就是一种让学生在其中不断完善、成长的环境,学校最重要的责任就是按照教育规律、人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创造一种最适合学生的生态环境。
随社会发展和课程改革,以创建师生的幸福人身为学校的理想,学校极为重视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追求,同时又注重立足学生今天的发展设计,使学生明天的发展总是建立在今天的基础上,并且通过实现学生素质的培养,夯实学生发展的根基,真正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
现代社会的学生素质全面,竞争意识强,个性突出。这是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的根本点。面对学生群体,我们既要让学生通过课程获得更高的知识和思维能力,更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生活、学会发展、学会创新;既要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所需要的特色素质,更要让学生学会尊重、继承传统、懂得关爱、习得文明。
学科教研组、集备组、教师必须认真分析研究学生群体,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座谈等多样的调研形式,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走进学生,了解学生所需,掌握学情,有针对性的开发相关校本课程。
教师和学生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是课程构成的最为重要的元素。教师是教育的核心,是课程开发与建设的主体,是保障学校发展、学生发展最根本的力量。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既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在需要,更是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育研究的发展需要。教师可以通过课程将自己的兴趣或优势智能付诸于教学实践,拓展研究领域,也可以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与人生价值。
学校在推进课程改革中逐渐形成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以课程建设为抓手,以学生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发展思路,也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课程开发体系与模式。学校鼓励全体教师积极开设校本课程,从教师专业化发展、教研组团队建设、课时补助、制度管理、评优推荐、后勤保障等诸多方面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提供更加积极、民主的大环境。清徐县历史悠久,有着丰厚的人文气息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日新月异的经济建设,都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提供了可能性。
二、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的总体目标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又提出,“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校本课程是与国家、地方课程并列的课程类型,具有独立的价值,并且有着明确的比例配置,任何人不得剥夺学生学习校本课程的权利。
我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的总体目标
在素质教育的探索中,我们突出强调“以人为本”的核心教育价值理念。以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支撑,根据教育全球化及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学校以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为价值取向,按照基础教育的定位、人的成长发展规律及本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身心健康素养、信息素养、自我认知和生存能力等基础素质。
三、校本课程的开发设想
(一)开发主体:
教师个人(包括后勤工作人员)、备课组、教师全体、校内外合作、学生以及师生合作等。提倡“1+1”模式,即任课教师承担一门学科的教学,有能力的再开发一门校本课程,原则上谁开发随承担实施。
(二)课程主题:
(1)反映学生兴趣、特长、综合素质和身心健康等个性发展的主题;
(2)反映时代发展需要人的新的素质如理财、表达、合作、宽容、创新等方面的主题;
(3)反映学校特色发展的主题;
(4)反映民族、民俗、社区、环境等地方文化与自然的主题。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类型:
我校校本课程目前主要规划为8类,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类别选择开发相应的校本课程或者进行课程改编,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智能兴趣跨学科、跨领域开设校本课程。
主要分类如下:
科学激趣类、艺体技能类、人文素养类、语言工具类、技术类、学科拓展类、体验感悟类、文化交流类课程等
四、校本课程的实施与常规管理
每一门校本课程必须包含相关的课程规划、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的实施与评价以及课程资源的分析与利用等课程元素。
(一)校本课程的实施
校本课程在基于课程目标的前提下,采用多样化的实施方式。由课程教学处和年级组组织实施。
1、课程教学处和年级组面向家长和学生要精心组织课程推介会,详细介绍学校课程的特点及对学生素质培养的功能。注重引导学生去发现自己的地优势智能,帮助确立发展的欲求。
2、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选择课程。
(二)校本课程的课时安排与学分要求
1、每门校本课程课时安排一般为每周1课时。
2、《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规定,每个毕业生的最低学分为144,其中必修学分为116,选修Ⅰ学分至少为22,选修Ⅱ学分至少为6。学校课程(选修学分ii)的设置要采取模块方式,每个模块设计为18学时1学分,或36学时2学分。学校至少应实际开出18学分的学校课程。
(三)校本课程的常规管理
1、年级组
(1)各年级组有责任分阶段规划开发实施的校本课程。其校本课程的数量与质量是年级组千分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
(2)各年级组所开校本课程按规范必须做到“六有”:有课程目标、课程计划、有课前教案、有科学而可行的教学设计、有实施方法及评价办法。
(3)各年级必须开出足以满足本年级学生需求量的学校选修课程。鼓励以合作的形式开设相关课程。
2、教师层面
(1)开设的校本课程要建立在学生问卷调查基础上,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兴趣和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课程,提高教学服务质量。
(2)教师不得自行调课、代课、停课;不得私自更改上课时间、地点。
(3)教师必须自觉遵守核定课时量,不得违规擅自增加或减少课时,以免造成学生课时负担或管理松散。
(4)任课教师向课程教学处提供学生百分制的原始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占40%,学生上课缺勤三次以上,本门选修课程将不记学分。
3、学生层面
(1)学生根据学校课程一览表进行选课,填写选课申请。学生一旦确定选修的学校课程,则不得随意更改或退出。学生如想改换选修校本课程,必须向年级组提交书面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班听课,记入学分。
(2)校本课程原则上需报名不少30人才准予开课;超过75人要分班教学。中途学生流失而造成人数低于底线,则该课程终止。
(3)遵守学校课程课堂常规管理,教师要加强课堂管理,注重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4)学生如果在选修校本课程过程中遇到不满意的情况,有权向年级组投诉或通过《选修课反馈单》向年级组反映。
五、校本课程的评价
(1)教师从教应有计划、有教案、有总结、有评价。
(2)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课时与教学目标。
(3)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记录,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
六、校本课程的保障
为加强校本课程的管理与研究,特成立“学校课程管理委员会”,负责对申报校本课程的审批、常规管理、教学考评、特色课程的认定等工作。
“学校课程管理委员会”成员构成:校长、书记、副校长、教科研室主任、年级组长、备课组长、校内外专家、家长代表等组成。
常规管理一般由学校课程教学处负责,各年级组为执行落实部门,教师为开发主体。定期对校本课程的开设情况进行评估、检查、反馈、评价,及时调整和改进,确保校本课程的开课质量,保证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有序性、科学性。
校本课程开发规划方案
清 徐 县 清 徐 中 学 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