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成长的途径★

时间:2019-05-14 17:07: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企业成长的途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企业成长的途径》。

第一篇:企业成长的途径

企业成长途径

(一)发展战略可选择的途径

1.外部发展(狭义内涵:并购)

外部发展是指企业通过取得外部经营资源谋求发展的战略。

2.内部发展(狭义内涵:新建)

内部发展指企业利用自身内部资源谋求发展的战略。

3.战略联盟

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经营实体之间为了达到某种战略目的而建立的一种合作关系。

(二)并购

1.并购的类型

按并购双方所处的产业分类:(1)横向并购,指并购方与被并购方处于同一产业。(2)纵向并购,指在经营对象上有密切联系,但处于不同产销阶段的企业之间的并购。(3)多元化并购,指处于不同产业、在经营上也无密切联系的企业之间的并购。

按被并购方的态度分类:(1)友善并购,指并购方与被并购方通过友好协商确定并购条件,在双方意见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实现产权转让的一类并购。(2)敌意并购,通常是指当友好协商遭到拒绝后,并购方不顾被并购方的意愿采取强制手段,强行收购对方企业的一类并购

按并购方的身份分类:(1)产业资本并购,一般由非金融企业进行。目的是获得产业利润。(2)金融资本并购,一般由投资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收购。目的是获得投资利润。

按收购资金来源分类:(1)杠杆收购,收购方在实施企业收购时,如果其主体资金来源是对外负债,即是在银行贷款或金融市场借贷的支持下完成的。(2)非杠杆收购,收购方的主体资金来源是自有资金。

2.并购的动机

(1)避开进入壁垒,迅速进入,争取市场机会,规避各种风险。

(2)获得协同效应。——用系统理论剖析协同效果

第一,并购后的两个企业的“作用力”的时空排列得到有序化和优化,从而使企业获得“聚焦效应”。(统一调配)

第二,并购后的企业内部不同“作用力”发生转移、扩散、互补,从而,改变了公司的整体功能状况。(优势互补与共享)

第三,并购后两个企业内的“作用力”发生耦合、反馈、互激振荡,改变了作用力的性质和力量。(互相促进、再创新)

(3)克服企业负外部性,减少竞争,增强对市场的控制力。——个体理性导致集体非理性

3.并购失败的原因

(1)决策不当的并购

(2)并购后不能很好地进行企业整合(3)支付过高的并购费用

(4)跨国并购面临政治风险

(三)内部发展战略(Endogenous Growth)

内部发展,也称内生增长,是指企业在不收购其他企业的情况下利用自身的规模、利润、活动等内部资源来实现扩张。

1.动因

(1)开发新产品的过程使企业能最深刻地了解市场及产品;

(2)不存在合适的收购对象;

(3)保持同样的管理风格和企业文化,从而减轻混乱程度;

(4)为管理者提供职业发展机会,避免停滞不前;

(5)可能需要的代价较低,因为获得资产时无需为商誉支付额外的金额;

(6)收购中通常会产生隐藏的或无法预测的损失,而内生增长不太可能产生这种情况;

(7)这可能是唯一合理的、实现真正技术创新的方法;

(8)可以有计划地进行,很容易从企业资源获得财务支持,并且成本可以按时间分摊;

(9)风险较低。在收购中,购买者可能还需承担以前业主所做的决策而产生的后果。

2.缺点

(1)与购买市场中现有的企业相比,它可能会激化某一市场内的竞争;

(2)企业并不能接触到另一知名企业的知识及系统,可能会更具风险;

(3)从一开始就缺乏规模经济或经验曲线效应;

(4)当市场发展得非常快时,内部发展会显得过于缓慢;

(5)可能会对进入新市场产生非常高的壁垒。

3.内部发展战略的应用条件

(1)产业处于不均衡状况,结构性障碍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2)产业内现有企业的行为性障碍容易被制约。

(3)企业有能力克服结构性壁垒与行为性障碍,或者企业克服障碍的代价小于企业进入后的收益。

克服进入障碍的能力:① 企业现有业务的资产、技能、分销渠道同新的经营领域有较强的相关性。② 企业进入新领域后,有独特的能力影响其行业结构,使之为自己服务。③ 企业进入该经营领域后,有利于发展企业现有的经营内容。

(四)企业战略联盟(strategic alliance)

1.企业战略联盟的基本特征

(1)从经济组织形式来看,战略联盟是介于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一种“中间组织”。

(2)从企业关系来看,组建战略联盟的企业各方是在资源共享、优势相长、相互信任、相互独立的基础上通过事先达成协议而结成的一种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

联盟企业之间的协作关系主要表现为:

①相互往来的平等性

②合作关系的长期性

③整体利益的互补性

④组织形式的开放性

(3)从企业行为来看,联盟行为是一种战略性的合作行为。

2.企业战略联盟形成的动因

(1)促进技术创新 —— 分担投入

(2)避免经营风险 —— 信息沟通

(3)避免或减少竞争 —— 竞合,避免过度竞争

(4)实现资源互补

(5)开拓新的市场 —— 产品增加,市场扩张

(6)降低协调成本 —— 不用整合(相对于并购)

3.企业战略联盟的主要类型

从股权参与和契约联结的方式角度来看

(1)合资企业 —— 体现战略意图,强调股权对等

(2)相互持股投资 —— 少量持股

(3)功能性协议:技术交流协议;合作研究开发协议 ;生产营销协议 ;产业协调协议。

第二篇:浅谈企业技术创新的途径

浅谈企业技术创新的途径

毛泽明

2013-1-28 10:12:47来源:《北方经济》2012年第4期下

摘 要:技术创新对促进企业以及行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发展,近年来许多企业结合发展实际做出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不少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并参考大量文献,分析技术创新的内涵与分类,以及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的途径,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企业,发展,技术创新,途径

一、技术创新的内涵

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明确提出:“技术创新是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点或中间环节,它既是一种技术行为,也是一种经济行为。”将技术创新确定为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把一种新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和技术能力,使企业生产活动市场化。因而技术创新强调它是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过程,突出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和应用。

另外,企业应紧密依托市场来进行创新活动,将从创新构想的形成到创新成果的应用,并最终实现创新成果市场价值的全过程始终与制度创新、观念创新和管理创新相结合,使技术创新真正成为企业全面发展的重要技术经济活动。

二、技术创新的分类

技术创新涉及企业活动的所有方面,根据其应用场合的不同,可分为四类:一是产品创新,目的是改善或创造新的产品和服务,进一步满足顾客需求;二是过程创新,目的是改善和创造企业活动中的某一过程,包括工艺过程和业务过程;三是市场创新,目的是改善和创造更好的方法,以利于企业与顾客(用户)交流和沟通,提高市场占有率;四是管理创新,目的是改善或创造更好的组织环境和制度,使企业的各项活动更有效。例如,知识管理、创新管理和变革管理都是管理创新的范畴,管理创新会影响其他的创新。

三、技术创新是促进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技术创新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企业技术创新不仅决定着企业技术发展的具体行为,也决定着企业的命运。企业能否正确选择并贯彻实施合适的技术发展方式,不仅是企业能否顺利实现技术发展的先决条件,也是企业能否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

国内外实践表明,技术创新不仅能促进一个企业的发展壮大,而且还必将对企业所从事的行业产生重大影响。回顾起来,一些企业在技术创新上的突破和成功的商业化,对企业的发展乃至一个新兴产业的发展,往往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通用公司贝尔实验室之于通讯产业,福特公司之于汽车制造业,美孚、壳牌公司之于石油勘探开发产业,IBM、英特尔、微软公司之于计算机产业,都是技术创新引领企业发展和产业兴盛的典型案例。这些企业的重要技术创新活动,不仅促进了企业本身的跨越式发展,而且推动了工业化的历史进程。

四、实现企业技术创新的途径

实现企业技术创新的途径大致有两条:一是自主创新;二是模仿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开发,实现二次创新。

从全国企业的现实条件来看,主要途径应是引进再创新。即使是国外大企业,由于一个企业的技术不可能都居于领先地位,往往也采取先购买其他公司的专长技术,进而再创新的策略。企业创新活动的具体形式,因企业而不同,如建立研究与开发机构、实行产学研合作、组建创新联合体等。近年来温州民营企业中出现的组合创新,也是一种好形式。这种形式是以有创新需求的企业和有创造精神的企业家为主,从获取信息、选择产品着手,寻求技术源,把技术、资金和生产条件组合起来进行技术开发,完成创新过程,转化为现实经济优势。

五、对中小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的建议

1.加深对技术创新作用和意义的认识,全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

加强地方科技工作,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作为党和政府增强自身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我们要牢记执政党的使命,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战略落到实处。科技创新工作需要上下左右再认识再提高,科技创新工作要再务实再发展,科技创新工作要再扶持再推进,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转变观念做好服务工作,为企业发展提供一个好的环境、好的平台。

2.加快建立企业技术创新制度

实行规范化的公司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全面落实“产权清晰、权责明

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结合各自实际大胆制度创新,实行股份制,组建公司集团对于非公有制企业,同样存在理顺产权,建立现代化制度的问题。公司要按《公司法》改制后成为规范化的责任公司,方可能获得来自有关部门的担保、风险金和个人风险投资。企业改制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中心,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促进企业可续发展。按照这一总体思路,在企业改革问题上应坚持以下几项原则:一是产(股)权是收益分配的根本,分配制度是对产(股)权制度的完善和巩固,是为了提高企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二是与其说改制是为了切割存量,毋宁说是为了规范增量。改制不是分家,而是着眼于公司发展。

3.营造企业创新文化氛围

要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和技术创新文化,需要全社会的努力,需要创造一种容许偏离常规、容许存在没有根据的见解,允许团体内存在不同工作方式的氛围,企业家也应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较强的创新能力和深刻的危机感。第一,要培养合格的职业经理人,强化企业家创新精神,力求完全融入企业创新文化。第二,要培养员工作为企业经营者、拥有者的意识。第三,要形成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创新理念。深植于企业全体成员中自上而下的时刻创新的价值理念和高度的创新能力,能更好地营造出充分发挥知识和智能效率的企业创新文化氛围,从而在快速变动的商业环境中形成特有的竞争实力。

4.健全创新的管理机制

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需要在整个企业中建立一个有效的鼓励创新的机制,广泛听取员工的合理化建议,拟订奖惩和考核制度,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增强企业的整体技术创新能力。企业的性质和规模、产品的结构和业务过程不同,需要有不同的创新管理方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鼓励创新的管理机制可通过以下措施和途径初步形成:一是拟订企业创新的评价体系,制订评价创新的标准;二是将信息管理部门改组成知识管理部门;三是将合理化建议制度化,列为企业的日常工作议程;四是定期举办创新研讨会和培训班。五是建立创新奖惩和考核评价制度。

5.落实知识保护制度机制

知识产权是企业的一项资产,它在未来能给企业带来价值。许多企业的成立和发展正是以产品服务或生产工艺的创新为基础的,这些创新构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生存之本。这些创新形成的知识产权一旦失去,不但会大大降低企业的竞争优势,甚至直接威胁到企业的生存。创业企业知识产权的维护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防止自己的知识产权被别人侵犯;二是不要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没有知识产权保护,创业企业的技术创新及成果就会被仿制,在市场竞争中就无法取得竞争的比较优势,尤其对初创企业来说,泄密将断送一片市场,甚至断送企业本身。

6.形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

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是运用市场经济手段促进产学研结合的一次尝试,是一次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一是要充分利用各种政策工具,营造有利于产业技术创新发展良好政策环境,结合有关政策、规定的制定和实施,研究制订引导产业技术创新战略发展的其他政策和措施。二是要深化资源配置改革,结合重大专项以及“十二五”重大项目的实施,对研发活动予以优先支持;结合科研基地、重点

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予以支持。三是要疏通融资渠道,创新金融产品,加大对金融的支持等。

六、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得出,技术创新是企业全面发展的重要技术经济活动,决定着企业的命运。技术创新不仅能促进一个企业发展壮大,实现企业本身的跨越式发展,更会推动工业化的历史进程。

(作者单位:内蒙古集通铁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第三篇:美国精英的成长途径

美国精英的成长途径 来源: 尚济生的日志

在美国,除了学而优则仕,还有商而优则仕......如南怀瑾所言,美国,也有他们的“世家”。

美国精英的发迹途径,在克林顿、奥巴马、基辛格等人代表的个人奋斗之路外,也存在大量“老子英雄儿好汉”的现象。

“平民美国”只是一个面

大西洋两岸原来有一项传统文化区别:欧洲有历史悠久的贵族制度和社会等级区别,而美国自从立国以来,便以《独立宣言》中“人人生而平等”的平民社会自诩。

在长期的奴隶制度和对其他“有色人种”的歧视迫害之外,“平民美国”确实有其真实的一面,也所谓是美国对世界各地移民的一大吸引力。“美国梦”理论上对所有人开放,哪怕是一文不名的下层社会穷光蛋,也可以通过个人奋斗成为亿万巨富。反过来,富人家族后代难以代代维持富人地位。总之,这不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子打地洞”的地方。

这种“机会均等”的实例,见于众多的新贵,如比尔·盖茨等,而百年前的垄断资本巨头后代,除了洛克菲勒的若干子孙,其他大都已默默无闻。从社会学角度,至少在主流白人之中,美国普通平民的“社会上升机会”的确是西方世界第一。

然而,美国频频出现的政治世家门第,与前述巨富世家常常很快没落形成相当的反差。这说明,在美国政治地位的延续与财富的继承有相当的区别,财产不是保持精英地位的充分条件——美国上层社会还是具有将大部分个人资产回馈社会的优秀传统。而在小布什总统任上,作为共和党“保守革命”的一部分,曾经大幅度减少遗产税,增加了个人财产的世袭。精英教育世袭是根本

中国常熟翁家,从满清到民国出了两代帝师、两名状元、四世公卿和其他社会名流,特别是有成为两朝帝师的状元翁同龢。道光十五年,入值上书房、授国子监祭酒和奉天学政的翁心存在督促儿子翁同龢读书的家信中,披露了这一累世荣耀的关键:“富贵不足保,惟诗书忠厚之泽可及于无穷。”

美国上流阶级的家庭教育哲学,与这一教育思想几乎平行,可以归纳为:“富贵不足保,惟名校精英教育之泽可及于无穷。”确切地讲,美国精英阶层有一个重要共识,即留给子女的最好遗产不是金钱,而是精英教育。换言之,世袭政治的一个重要前提和原因,是精英教育的世袭。

以美国历史上枝叶最茂盛的“贵族世家”罗斯福家族为例。两个罗斯福总统都毕业于哈佛大学。打破纪录连任四届总统的富兰克林·罗斯福生了四个儿子,三个去了哈佛。西奥多·罗斯福一房更不简单,不仅维持了至少五代哈佛校友的家族传统,而且代有奇人。例如西奥多的孙子克尔密特·罗斯福成为中央情报局早期的顶尖人才,是1953年伊朗政变、巴列维王朝

复辟的总导演。其孙克尔密特·罗斯福三世也是哈佛本科毕业,再上耶鲁法学院,今天不仅是常春藤盟校之一的宾州大学法学教授,还是颇有名气的小说作家。

不仅布什父子总统都毕业于耶鲁大学,从“老太爷”布什参议员,到小布什总统的女儿,布什家族是延续了至少四代的耶鲁校友。前副总统戈尔夫妇,四个子女全都是哈佛大学毕业;按照低于十分之一的哈佛大学平均录取率计算,这该是“万年一遇”的现象。耶鲁校友克林顿夫妇新近结婚的掌上明珠切尔西,则是西海岸的“常春藤”名校斯坦福大学毕业;“驸马爷”华尔街高盛集团银行家马克·梅兹文斯基不仅是前民主党国会议员的公子,更是切尔西的斯坦福大学同窗。

常春藤世袭现象不只限于“高干子弟”。由数百名华尔街捐款大鳄校友组成的哈佛“大学资源委员会”,成员子女申请哈佛的录取率超过50%。其中美国最大烟草公司前副总裁詹姆斯·威尔奇,竟有六个儿子全部进了哈佛,超过了“万年一遇”的戈尔子女的成就。资源委员会另一大员拉尔夫·赫尔墨,则在2002年同班校友会上宣布:“我的三个女儿不仅全部从哈佛本科毕业,还全都嫁给各自的哈佛男友。”

《华尔街日报》曾指出,世家子弟“削尖脑袋”也要挤进常春藤名校,为的是延续经济和文化上的上流地位。政治世家门第的出现和延续,是这一教育投资的重要回报。其结果按照《纽约时报》中右专栏作家大卫·布鲁克斯的诙谐说法,造成美国的党争,无非是常春藤毕业的共和党籍MBA,和同是常春藤毕业的民主党籍博士之间的权力轮换。

美国上层精英争取延续下一代的常春藤名校教育,是从托儿所和幼儿园时代就开始的。美国各级私立贵族学校和升学及课业辅导工业的兴旺蓬勃,便是明证。《经济学家》曾经发表专题报道,介绍在新近的经济大衰退之中,美国可谓百业萧条,唯独供不应求的私立学校成为例外。《纽约时报》近日的一篇报道,更借一位华尔街律师之口,将这一上层社会偏好归纳为订立“远期合同”。

美国的“精英世袭”现象,只是美国日趋明显的“教育水平-社会经济地位”因果关系“世袭化”大势的一部分:蓝领中产阶级的衰亡,大学教育成为中产阶级和下层阶级的分水岭;最穷四分之一的美国人口子女获得大学学位不到9%,而最富四分之一人口中达75%(据《纽约时报》)。长此以往,美国社会可能存在越来越多“龙生龙,凤生凤”的现象。

财经国家周刊报道 彼得·奥尔扎格最近辞去白宫行政管理与预算局局长一职,这是直接制定美国政府经济政策的要职。奥氏出身于美国最出名的私立贵族中学,又以最高一档成绩毕业于“常春藤”普林斯顿大学本科,获得去欧洲深造的马歇尔奖学金,最后得到伦敦经济学院的博士。诺贝尔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是他的导师和合作者。

在“双料常春藤产品”奥巴马总统之下,这样的狭义“学而优则仕”现象更加明显。白宫首席经济顾问、前哈佛校长萨默斯,诺贝尔物理奖得主、能源部长朱棣文,以及最新获得参议院批准的最高法院大法官、前哈佛法学院院长卡根,都属此列。

难怪《纽约书评》杂志最新评论奥巴马上任以来的政绩时,把倚重常春藤知识精英看成是这届政府的最大特色,也是激起中下层白人“茶叶党”反精英浪潮的主要原因。

英国上层社会有个传统说法:“滑铁卢战役的胜利来自伊顿公学(贵族子弟)的操场”。虽然目前“戎而优则仕”已随着美国社会演变而被“好男不当兵”的世风取代,但“健而优则仕”仍在美国上层精英中盛行不衰,并且从精英教育延伸到大众教育,甚至连中国现代教育的“德智体”口号,也受到了这一英美传统的影响。

在美国,体育运动不仅是社会上层的普遍强项,也是精英教育的重点,成为美国“预备学校”所谓“预校文化”的重要特征。在培养了包括克林顿总统在内的大量美国精英的罗兹奖学金(大学本科毕业后到到英国牛津大学继续深造)的评比中,体育运动是评比标准中的第二条。

就连美国精英领袖教育的大本营常春藤联盟的名称最早也起源于体育运动,指的是美国东北部这八所大学之间的校际体育联赛,后来成为这八所大学组成的地区联合会的“正名”。

虽然年青时多病,肯尼迪总统也热衷运动,从事过赛艇、美式足球、高尔夫球等项目,并且是哈佛大学游泳队成员(彼时美国奥林匹克代表队的大批队员来自常春藤校队)。这一能力是他二战时成为海军英雄的重要原因。

自越南战争以来,美国上层社会的这一风气迅速改变,而演变成今天上层精英“好男不当兵”的世风。

布什父子两代是这一风俗变化的典型。小布什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在面临征召入伍的紧要关头,和当时一批得克萨斯州“高干子弟”(包括两个联邦参议员的儿子)一起进入本州国民警卫队,而避免去越南服役。参加国民警卫队是当时想逃避越战的大量平民子弟梦寐以求的目标,常常排队多年仍无法进入,布什却轻易“中奖”。

耶鲁肄业的前副总统切尼,在越战时期正当青壮,却先后4次“缓期服役”。后来,有人询问这位超级鹰派年轻时为何多次放弃大好的“爱国”机会。切尼毫无愧色地回答说他当时有“其他优先次序”。

克林顿总统夫妇和奥巴马总统夫妇是最好的代表。这两对夫妇都是常春藤名校毕业的法学院博士。更有甚者,奥巴马的副总统拜登也是律师出身,而克林顿的副总统戈尔则在就读法学院期间,因老爹曾经占据的田纳西州联邦议员席位出缺,退学竞选,成为该州最年轻(28岁)的国会议员。

“讼而优则仕”主要包括很早就抱政治野心、而以法学博士为敲门砖的职业政客,以及“不差钱”的上层权贵子女两类政治精英。克林顿和奥巴马两位总统都是以名校法学博士为招牌的职业政客,“高干子弟”戈尔算是后一类。

克林顿贫苦白人出身,但在乔治城大学读本科时,就在大名鼎鼎的联邦参议员富布赖特办公室担任实习生。后来,在耶鲁大学法学院毕业后次年就参选国会议员,一年后当选阿肯色州检察长,再过两年,32岁时当选为阿肯色州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州长。只是在第一次连任州长失利的短期内,克林顿才在某律师事务所挂名,“仕而优则讼”了两年。

“商而优则仕”固然是美国政界的长期传统,走此道路的著名人物包括越战时代的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哈佛商学院MBA、福特汽车公司首任非福特家族总裁)。而近年来,这一模式还有更上层楼的趋势。这反映了两大社会因素。首先,美国名校学生精英虽然不乏理想主义,但远比越战时代的激进前辈现实理智,并认同比 尔·盖茨先发大财再改造世界的成功模式。其次,美国竞选费用高涨,而保守派主导的最高法院新近却投票裁决,废止旨在制约金权的政治献金限额法律,进一步刺激了商界大老自费竞选公职的趋势。

美国共和党的两员女将在中期选举中脱颖而出。她们背后彰显的价值在于“商而优则仕”。这正是美国社会结构过去几十年来发生深刻变化的内容之一。

财经国家周刊报道 根据《华尔街日报》最新民调,英国石油公司(BP)在公众中的正面形象比率只有11%,远低于因为质量问题而鼻青脸肿的丰田汽车公司(31%)。而金融泡沫的首要罪魁华尔街投行高盛公司的正面形象率只有4%,似乎成了过街老鼠。

这种形势下,在美国中期选举加州的初选中,有两员女将脱颖而出,成为共和党“商而优则仕”道路的新星。

“商而优则仕”的政坛新星

这便是共和党籍加州州长候选人、网上拍卖公司电子湾(eBay)的前首席执行官梅格·惠特曼(Meg Whitman)以及共和党籍联邦参议员候选人、惠普公司前首席执行官卡莉·费奥里娜(Carly Fiorina)。

这两位女将的最大特征在于,都是美国“创意经济”的佼佼者,不仅没有石油和华尔街金融业的道德包袱和负面形象,而且还是民主党偏向的硅谷高科技工业中不多的共和党代表。她们不仅有助于纠正共和党的传统弱项──女性选民,更可以炫耀在新经济挑战下成功创造个人和社会财富的从商经历。无怪《华尔街日报》社论表扬她们的脱颖而出,代表了美国右翼的“一场政治输血”。

常春藤盟校(Ivy League)指的是美国东北部的8所顶尖高等学府,这8所学校有着许多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美国最顶尖、最难考入的大学、它们是全世界接受捐款最多的学 府、它们吸引无数最优秀的学生与师资。此外它们也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8所学校中的7所是在英国殖民时期建立的。

两位女强人都是名牌大学出身:惠特曼是普林斯顿,费奥里娜是斯坦福;两人的家世都属于父母受过良好教育的中产阶级:惠特曼的父亲是纽约长岛的贷款商,母亲是中美缓和之后首批访华的妇女代表团成员;费奥里娜的父亲是法学院教授(后来成为联邦法官),母亲是个画家。这样的家庭背景,日益成为常春藤名校注重的招生 对象,正是在于早期家庭教育和工作伦理,使得其子女毕业后的社会成功机会明显超过权贵世家子弟。

她们俩本科毕业后,又分别进入其他名校的商学院深造。惠特曼获得哈佛大学商学院MBA;费奥里娜在马里兰大学MBA之外,还获得麻省理工学院(MIT)管理科学硕士。两人下海之后“商途”一帆风顺。费奥里娜在美国电话公司(AT&T)从管理实习生一路升到主管硬件和系统的副总裁,然后担任AT&T分划出来的朗讯公司的全球业务服务总裁,最后被惠

普公司聘为首席执行官,是财富20强公司中首位女性CEO。费奥里娜上任后决策收购康柏(Compaq)公司,组成按台数计算的全球第一大电脑制造商。

惠特曼则从宝洁公司品牌助理干起,以后多次跳槽,包括担任前共和党籍麻州州长兼总统候选人罗姆尼掌管的贝恩(Bain)公司和迪斯尼公司的副总裁,以及占近乎垄断地位的全球鲜花递送公司FTD的首席执行官。1998年,惠特曼受聘为当时只有19名员工的eBay公司CEO。10年后,eBay成为拥有员工1.5万名、年收入80亿美元的全球最大网络拍卖行。

要有选票必须先有支票

这两位女强人都崛起于商海,固然大部分在于她们本身的能力,但名牌学位和因之形成的高层校友人脉无疑起了重大作用。例如,惠特曼进入贝恩公司并且升到资深副总裁,与公司元老罗姆尼是哈佛商学院校友直接有关。她后来投桃报李,出任过罗姆尼竞选总统的财务主席。另外,美国高科技工业的发展,与风险基金、上市策 划、公司购并筹款等等至关重要,而后者正是华尔街多如过江之鲫的常春藤名校校友大展拳脚的场所。

其他不说,费奥里娜赢得共和党联邦参议员初选,便靠了在最后紧要关头投入数百万美元个人资金购买政治广告。而惠特曼在初选中投入7000多万美元的个人资金,并且准备为正式的州长选举再花费1.5亿美元。

作为常春藤名校毕业生,费奥里娜和惠特曼都属于共和党温和派,加上耀眼的高科技工业领袖成就,又是成功的女性,本来应该有相当的号召力。可是为了赢得新近的共和党初选,两人都被迫在限制移民问题上发表不少讨好共和党右翼草根的激烈言论。在拉美裔选民已经超过20%并且还在不断增长的加州,这未免会成为大选时的严重障碍。

最近几十年来,美国社会正在经历深刻的结构性变化。这一变化的根本动因,是美国经济向后工业化社会的历史性演变,传统制造业的比重不断衰微,服务业和新兴高科技工业的比重不断上升。从社会财富的创造来说,美国已经明显从制造业经济演变为“知识经济”,或者是《华尔街日报》新近的说法:“创意经济(idea-driven economy)”。

不仅只是华尔街创造各种泡沫投资“新手段”赚得盆满钵满、闯下大祸却要纳税人买单的金融大鳄,美国社会的“实体型”财富新贵也明显展示这样的“创意型”现实:微软、谷歌、雅虎、亚马逊、脸书等新兴跨国公司的创始人,比比皆是美国最新一代的亿万富翁。

无论是华尔街还是硅谷,这些财富新贵大都可说“白手起家”,但加深了美国上层社会的一个传统特色──他们无不具有常春藤精英教育背景,以及因此带来的有形和无形的社会资源。

“反精英主义”后更加精英主义

与此同时,尽管有本人精英教育出身的小布什总统在台上玩了八年“反精英主义”,以及新近如火如荼的“茶叶党人”运动,美国政界的精英主义传统却有变本加厉的势头,而影响到两党上层政治人物的命运和浮沉。

中国传统的政治精英道路是“学而优则仕”。美国也不乏学人从政。哈佛大学博士班的同窗基辛格和布热津斯基,奥巴马总统的首席经济顾问、前哈佛校长萨默斯,诺贝尔物理奖得主、能源部长朱棣文等人都是例子。

但是美国以民主立国,从政“正途”是选举产生的公职。像上述学人那样依靠任命踏入仕途,不免有点类似中国科举时代的捐纳和荫封“异途”。竞选出身的“科班”政客集体,无过于美国国会。哈佛大学高材生、《纽约时报》大牌记者纪思道几年前曾经归纳过美国国会议员的职业出身:218名是律师,12名是医生,3名是生物学家。至于国人曾经认为“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数理化学人,则一个都没有。

换言之,美国通过竞选从政的精英最多是有法学博士头衔的律师,说得再通俗一些是“讼而优则仕”,其次是曾经悬壶济世的医学博士。这一情况与美国精英教育重点相辅相成,两者间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关系。在2010年初夏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台上宣读的本科生直接读博的去向,第一是法学院,其次是医学院。

然而美国政界的“讼而优则仕”传统,对共和党相当不利,这是因为美国律师业有明显的民主党偏向,尤其是与传统支持共和党的石油业和保险业对比。律师出身的克林顿总统夫妇和奥巴马总统夫妇是最好的代表。作为一种自然的对比,美国共和党政治精英走的常常是“商而优则仕”的道路。

具体而言,“商而优则仕”是在名牌本科教育之后,直接进入商界和工业界,中间常常再回到名校商学院读完MBA,在商界获得显著的成功之后,再改行从政。布什总统父子可以说是这一“商而优则仕”道路的典型代表:老布什耶鲁大学本科毕业后,“下海”到德克萨斯州油田,挣出了数百万美元家产,方才改行从政;小布什则在耶鲁本科毕业后先上了哈佛商学院,得到MBA后,在商界不痛不痒地干了多年后转入政界。共和党政府任命的官员也往往具有同样的背景,例子是小布什总统的的两位财政部长:美国铝业公司总裁奥尼尔(公共管理硕士)和高盛集团总裁保尔森(哈佛商学院MBA)。

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各自“商而优则仕”和“讼而优则仕”的从政传统并非偶然,因为前者代表财富的创造,是以增长经济为教条的共和党的强项。而后者代表财富的重新分配,自然而然成为标榜为弱势群体“请命”的民主党的专长。

新近的美国茶叶党人民粹运动,很大程度上是中层白人群起反对奥巴马政府向少数民族居多的下层阶级“重新分配财富”,应该是共和党精英“商而优则仕”的难得机会。但是新近的墨西哥湾油井泄漏事故和华尔街金融泡沫破灭造成的持续经济衰退,导致美国选民中罕见的“仇富”思潮,而增加了商界传统的共和党精英从政的困难。

对我们的成长意义何在呢?

第四篇:教师专业成长规划和成长途径

教师专业成长规划和成长途径

一、什么是教师专业成长(或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是专业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过程。

摘录:

1、“教育智慧”:教育智慧是渊博的学识,是机智的应变,是幽默的言辞,是“厚积”而“薄发”,是一切教育顿悟和灵感的闪现。把教育当职业的人,不会诞生教育的智慧;把教育当事业的人,能够拥有教育的智慧;把教育当信仰的人,才会点燃智慧的烛光。

2、平凡教育:熟练的满堂灌,笨拙的提问语,偏激过头的自主,吵闹无休的合作,浅尝作秀的探究,反复的无效抄写,雷同的题海训练,残酷的作业惩戒……

3、一堂好语文课的三种境界:人在课中,课在人中;人如其课,课如其人;人即是课,课即是人。境界越高,课的痕迹越淡,终至无痕。因此,课的最高境界乃是无课。

二、怎样制定专业成长规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加强教师成长的自觉反思与合理规划,有利于教师确立理想的目标,促进专业发展,过上幸福的教育生活,实现美好的人生。

(一)教师专业成长规划的主要内容

1、发展定位:专任教师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在规划期内为自己定一个总体成长目标。如成为校级、县级、市级等骨干教师、教坛新秀、名师、学科带头人以及先进教师,或者取得荣誉若干等。

2、具体目标:

(1)学习培训。在工作之余学习现代教科研理论书刊,学习与课题研究相关的理论专著,摘录与课题研究相关的信息,广泛阅读教育教学资料等。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培训,以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要求,如普通话培训,心理辅导培训等。

(2)学历进修。在科学合理地安排工作与学习的基础上,有计划地进行高学历进修,提高自身修养和业务素质。

(3)教学研究。根据实际情况,有计划地承担教研课、展示课、公开课等,并积极参加听课评课活动。(4)科研目标。积极参与科研活动,确立科研任务,如每学期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在哪一级发表或获奖)、承担或申报课题研究,撰写教育教学心得文章等。

(5)教学成果。包括学生考试成绩横向与纵向目标,辅导学生获奖(6)班级管理。是否申请担任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工作的创新研究与管理成果及设想,如获得哪一级先进班集体或优秀班主任等。

(二)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计划的基本框架

1、自身成长历程和素质分析

(1)成长的历程和现在所处的阶段;

(2)专业知识方面的分析;

(3)教育教学能力方面的分析;

(4)职业道德及个性特征的分析;

(5)个人优势和不足。

2、个人专业发展目标

(1)总目标

(2)具体目标

①师德目标

②教学方面的目标

③教育和班级管理方面的目标

④教育科研方面的目标

⑥学习和其他方面的目标

3、具体措施(行动策略)(1)自身素质的改进

(2)客观条件的改善

(3)专业发展的途径和策略

(4)阶段发展目标预期实现时间

(5)预期发展目标的结果及评价

三、教师专业成长主要有哪些途径?

(一)校本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沃土

校本研究是基于学校发展、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它以发生在学校教学现实场景的真实问题以及提升教学常规、教学水平、教学管理等方面为研究内容,深深根植于学校与教师的现实需求。

1、课题研究。基于校本的课题研究应以教学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发现问题——查阅资料——编成研究方案——根据方案去行动——反思总结”的基本流程,围绕同一专题多次多人反复研究,探寻教学对策,逐步解决,从而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2、案例研究。以某一具体的课为研究对象,重在对课本身的“改进、优化和提高”,从而给出“问题解决”的示例的一种研讨活动。案例研究 把先进的理念通过课例为载体进行研究,强化了教师实践智慧,发展了教师反思能力。研讨内容包括:教师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反思。展开方式有:一人同课多轮、多人同课循环、同课异构、互动式观课、诊断式观课和反思式观课等。让教师始终以研究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改进教学行为。

3、教育沙龙。一种由志趣相同的教师参加的可以自由发言的专题讨论会。教育沙龙营造出的宽松自由的研究氛围,让大家在“品一品,尝一尝,聊一聊”中探讨课改中的“疑点”“难点”“热点”“焦点”话题。

校本研究实际上是把学校的教育实践过程变成一种研究的过程,实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双向构建,使学校真正成为一个研究的实体、文化的实体。校本研究由于问题的现实性、参与的广阔性、内容的丰富性而成为培养教师集体专业扎实成长的一块沃土。

(二)读书学习: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

细心的教师常常会发现,几乎所有的特级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嗜好——学习,他们充满智慧和灵气的课堂正是得益于他们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1、阅读书籍。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理论的提高,没有理论支撑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学一些教育理论经典书籍,特别需要经常读一些大师作品,通过读书加深自身底蕴,提高自身学养,让自己浸润在文化的滋养里。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世界,好的社会,它能陶冶人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教师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不断地探索中,陶冶自己的情操,扩大自己的视野,才能在不断的社会进步中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有更多更新的知识来面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在有阳光的午后,在春雨绵绵的假日,在万籁俱寂的夜晚,读书的日子会很宁静,也会很浪漫。与大师平等对话,与另一个自我赤诚相见,你的眼光会变得平和,你的内心会变得坦然,你的生活会更加丰满,你的思想会更加成熟。同时,在看书、读报时,要特别关注那些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文章,好的文句要做一些笔录,好的文章可以把它剪下来做成剪报收藏好,并且在有空的时候经常翻出来看看,以使自己经常受到激励和启迪。

2、远程培训。教师培训是促使教师专业快速成长的有力措施,要想使培训有力、有效,最重要的是使培训贴近教师的工作实践,使培训能真正满足教师的有效需求,尤其是最需和急需。这样才能有效地调动中小学教师接受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上公开课: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

“我们就是在听公开课的过程中成长的,也是在上公开课的过程中成长的”“哪位教师有机会上公开课,他的成长就快一些;哪所学校的教师有机会上公开课,哪所学校教师的成长就快一些”“如果没有公开课,教师 3 的专业成长是缓慢的”对于公开课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许多教师深有体会。

从公开课的类型上看,不外乎两种:一种是校内的公开课,一种是各级各类的观摩课、赛课或评优课。校内公开课的作用是为教师提供了一个真实的研讨情境,大家互相听课、互相借鉴和研讨,并从中找到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在这个过程中大家有发现的快乐,也有创造的快乐。各级各类的观摩课、赛课或评优课,被赋予代表一所学校或一个地区教学水平的重任,往往是一节公开课倾注了全体教师及相关专业人员的集体智慧。可以说,在公开课的磨砺中渐渐生长,大大缩短教师的成长周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是成就名师不可缺少的磨炼。

(四)教育博客: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教育博客以其技术上的低门槛、情感上的人本化、使用上的开放性、经济上的零成本优势,以及个人电子出版物的亲和形式走进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之中,使教师乐于在教育博客上记录教学经历和教学心得,乐于反思、学习与自我完善,乐于欣赏自己的才华、成就与发展,使新课程引发的学习、交流的需要与教师主体意识融为一体。教育博客是教育工作者的网上家园,是知识管理、行动研究、专业引领、同伴互助的平台。

1、知识共享。教师可是随时随地以文字、多媒体等方式,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课件等上传发表,超越传统时空局限,促进教师个人隐性知识显性化,让全社会可以共享自己的知识和思想。通过访问其他教师的博客,看到发生在别人课堂上的事件及他们的思考,进而开始以一种审视的目光来看待自己的教学,去思考其中的问题与困惑。同时,可以有效实现同行之间信息资源的共享,借鉴和效仿新鲜的教育教学信息,减少许多重复性的工作。

2、同行互动。一个精彩的贴子,往往起到“招凤引蝶”的效应——吸引众多的博友光临、引发众多的自由评论。在博客里,我们可以突破身份、地域和学科等方面的界限,把远隔千里外的同行聚在一起,形成即时互动式交流,通过参与回复、讨论,可以体验他人思想、分享他人经验,使我们在自己的工作圈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得以顺利解决,使自己的思想观念与知识结构实现跨越式的提升和发展。博客的交流以作者观点为主,其他人围绕这个主题思想进行各种讨论,能够比较系统地反映某种思想,使得在这里的交流具有强烈的针对性,使思想得到实践的检验,认识得到不断的升华。

3、专业引领。博客是一个远程技术帮助的平台,针对特定的专业领域开设的博客网站,通常都是由该领域的专家或造诣较深又热衷于技术和网络、乐于奉献的学者充当博客。他们会千方百计地把该领域的精华搜集整理,不断向读者展示该专业最核心的问题、最新的趋势和发展、最重要的人物和成果、最新的产品、最好的文章、期刊和网站等。教师博客,让所有的教师有话能说,它是一种高效、民主、平等的新型教研文化和自由、开放、温馨的校园文化,越来越受到学校、教师的普遍欢迎和教育行政部门、科研机构的高度重视,正在成为当前形势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助推器。

(五)教学反思:教师专业成长的纠偏仪

任何一个教师,那怕是一个高明的教师,在其执教的过程中也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审视和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决策和教学结果,可以有效地纠正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上的偏差,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提高自我觉察水平和教学监控能力。

1、教后记。教师上完一个课题之后,及时分析总结这一课的成败,重新认识和作出评价,肯定成绩,找出存在问题,分析具体原因,及时提出改进教学的措施。教后记是从教学实践中产生的,它是教师思想智慧的结晶。教后记的写作形式不拘一格,常见的有:批注式、提纲式、摘记式、随笔式。教后记的类型有:小结得失型、反馈信息型、探讨问题型、分析原因型、拾遗补漏型、纠正过失型、取长补短型、研究学生型、拓展扩充型、抓住“亮点”型。教后记的写作要做到迅速及时、实事求是、有的放矢,否则就会失去灵魂,失去价值。

2、群团反思。教师的个人反思与“个人理解”毕竟有一定的局限,如果有同事参与相互讲座、共同分析,提供“不同意见”、“多种声音”,可以促使教师借助集体的智慧,不断矫正个人理解的偏颇,从而进行更深刻、更全面的反思,使教师理念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如年级组进行单元教学反思、学科组进行期中、期末反思,并将反思汇编成册。

第五篇: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模版)

《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读书笔记

——分界初中陆素娟

《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这本书通过30位优秀教师的案例,为我们展示了他们从新课程改革中的心历路程。第一部分 遨游网络的海洋——在网上成长,与世界同行。像朱国红老师初上讲台执教就差点被家长哄下台,到后来在网络上一炮打红;万玮老师在第一次当班主任的失败教训后深刻意识到“一个好老师除了有爱心之外更要有方法,而这个方法是不断反思之后感悟总结起来的。第二部分 修炼自身的素养——教师的学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像陈晓华老师的为成长壮行为成长充电;周永清老师的学会了朱老师的一溜小跑“他是为了炫耀自己!” 史长青老师的我能看到最幸福的事,都是网络惹的“获”。第三部分 把握命运的脉搏——我们不会错过机会,我们还要创造机会。像彭荣辉老师的初为人师我的“大学”历程;程东文老师的成为“新秀”的前前后后论坛煮酒论英雄初步意见。第四部分 沉迷教育的世界——这是一个教育的世界,我们投入,我们沉迷。像田祥彪老师的生命留给我的记忆 泪水浇铸出的感悟 ;朱雅芳老师的我教一年级;焦照锋老师的差一点点儿成为“大腕儿”一位高三教师的“战地日记”等。其中三位优秀教师的成长案例,给我的触动最大。魏智渊老师触动我的,不是“为了不让自己偷懒,我坚持洗冷水澡,坚持写日记,甚至在日记本上的每一页都写上今天你做到了吗几个字,如果没有做到,就自己打自己一个耳光”,而是他不断追问生活的意识和勇气。“惊回首,我发现曾几何时,自己多了几分浮躁,少了几分沉静。上网,读书,写作,发表。。。这是否就是生活的意义?我知道如果沿着这条路往下走,我也会慢慢成为所谓的专家,在一大堆垃圾文章中沾沾自喜,顾影自怜。”读到此处,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现在论坛上,很多“大虾”渐渐没了身影。远离网络的喧闹,生命更加充实而宁静。“喧闹是有局限的,喧闹蕴涵着结束和失落,而宁静无边无际 ”。宁静,才能致远。已经捞到几桶金的大虾开始追寻一种纯净的生活。我等小虾也在网络行走多年,是不是在喧闹中迷失了自己?朱国红老师:一个通过网络一炮打红的典型。没有羡慕她的“一炮打红”。打动我的,是她的这番话:“自己十几年如一日地工作着,多年没有开公开课的机会,没有外出学习的机会,一次次被领导安排所谓的滚刀肉班,我都泰然地走过了,从不敢轻易放弃自己的梦想和追求。我在寂寞中走进了苏霍姆林斯基,认识了陶行知,了解了朱永新,读懂了李镇西。”如果没有网络,如果没有一个机缘成全,恐怕今天,我不会知道有个“朱国红”。但是,我敢肯定地说,朱国红一定会在那里,她安身立命之地,继续默默耕耘。“平平常常的铺垫,也许和成长无关,但没有平时的铺垫,成长又将在哪里?”对每一个渴望成长的人,不是一种很好的启示吗? 读过清澈小舟的《没有孩子是差生》,被小舟博大的爱心、非凡的智慧所感染。可正是这么一位优秀的老师,曾经差点被家长轰下台。然而,她并没有屈服,不轻言放弃,用自己的追求书写了现在的辉煌。书中的衣奎伟老师每天都认真总结自己教育教学的得与失――一件事情,今天成功了,是怎么做的,有什么体会;今天发生了什么矛盾,是怎么解决的;今天遇到了什么挫折,有什么感受;今天读了什么书,有什么感悟。具体到课堂教学,课的成功之处,课的精彩之处,课的不足,学生的进步,等等,都原封不动的记录下来。和他们相比,自己在这方面以前做得太少了,以后也要努力改变。

我从30位优秀教师的案例中明白虽然他们的成功途径不同,可是却有着一些共同性的特征,那就是他们的执着,他们的努力,他们能在反思中提高,在研究中成长,在探索中进步,使自己一步步变得更优秀。如何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或者说如何重构教师角色和形象,也许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套路,没有整齐划一的演进历程,但其中至少存在着一些共同性的特征。《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30位优秀教师的案例》,正是通过案例向我们展示了这些特征,让我们明了当今为师之道,知晓教师何以由合格到优秀、由优秀到卓越。在反思中提高。

有人说教育是一个受经验左右的行业,从事教育的人较容易以往的经验羁绊。在研究中成长。以往的教师并不见得要把自己作为一个研究者,因为惯常的做法、已有的经验完全可以应对来自于教学或学生的挑战,他需要做的就是将学生纳入教学的常规,将知识在单位时间内传递给学生。在锤炼中升华。在探索中进步。在“积识”中“成智”。本书30个案例中的教师,展示了自己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心路历程,困惑因何而起,问题因何而生,方法因何而来,快乐因何而来,智慧因何而成,让我们更进一步理解了“积识成智”的道理。从中我深刻体会到自主发展已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途径所以我们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时刻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教师是一份平静的职业,教师的工作是平平常常的,心态决定教师的素质和教育教学工作业绩。教师要以良好的心态勇敢地面对挑战,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工作中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主动去做,这样不但会锻炼自己,也提高了自身的素质,同时也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机会。作为一名教师要有奉献精神,不去计较个人得失。如果什么事情都需要别人来告诉我们,我们就已经很落伍了。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缺陷,都有自己相对较弱的地方,只要不断学习,去吸收时代的、别人的、科学的、优秀的东西。学会学习,就会成功。为了更好地营造良好的心态,我们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注意力,这样就会产生任何自己想要的心境或感受!如果你要想成功或幸福,那么现在就即刻做出选择,将你的注意力集中在你的生命中美好而积极进取的一面,集中在你想要达成的目标上!

二、教师要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

要有自我发展的理想,只有心中有了某个奋斗的方向和目标,才能主动的去学习、思考、实践,才能有前进的动力。多年来,我一直努力探索在新课程理念下的独具自己风格的教学模式,无论结果怎样,我都会义无反顾的去思考、去尝试,去探究,在过程中体会教学的魅力。我们是直接面对学生的教育者,学生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并且知识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它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每时每刻都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量和质的变化,因而,我们这些为师者让自己的知识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跟上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要有专业知识的“深”,还要有有非专业知识的“ 只有具有广博的知识,娴熟的教学技巧、在课堂才能“举重若轻,行云流水”。要想做到这些,需要大量的阅读。不仅读自己的专业书籍,如教学参考书,教学杂志等;还要读非专业书籍,如文学作品,科学杂志等,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当你站在讲台前,胸有成竹,信手拈来时,你的学生会被你深深折服,你也会有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

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善于学习,勇于实践,在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最好的方式“用中学”“用中研”,也就是要结合自己的工作不断学习、实践、研究。努力学习教育理论、专业知识和非专业知识;积极参加教研活动,虚心向优秀教师学习,平时上好、听好、评好每一节课。要敢于开公开课,课后主动向专家请教,请他们指出自己的不足,然后自己在体会,这也是使自己迅速成长的一种好方法。目前,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正赶上基础教育改革的好机遇,保持在新课程改革中与时俱进,主动亲近课改,直面融入课改,敢于创新。要相信通过自己执着的追求,刻苦地学习,就可以避免少走弯路,但也要知道少走路,一定是不会成功的。

还要向学生请教。一般认为,老师是教学生的,学生是向老师请教的,哪有老师向学生请教的道理?殊不知,我们在教学生之前,应该明白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认知基础,应该清楚学生的内心在想什么——心理需求,应该把握学生学习的最佳方式——外部刺激……,只有这些问题解决好了,你才能是一个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你才可能成为一名出色的教师。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你要想当好先生,先要当好学生。你当好学生了,你就当好先生了。”当代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凡事必和学生商量,这一节课怎么学,这一件事怎么处理……

他的课堂上学生永远是主人,总是在“请教”学生的过程中完成的;他班里的制度都是学生自己定的,执行、监督、考核,甚至是必要的惩罚也是学生帮他做好的。教师若能放下架子做到“礼贤下士”,态度诚恳地向学生请教,不但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激发他们的上进心,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得到不教而教的目的,而且可以了解学生的心理,掌握学生情况,为教育教学提供有力帮助;不但可以亲密师生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学习的热情,进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而且可以扩大教师的视野和知识面,实现教学相长。请时刻记住:我是老师,我也是学生。我是老师——身教重于言教,处处以身示范;我也是学生——了解学生、相信学生、依靠学生,与学生共同进步。

向书本寻觅,向同事学习,向学生请教,是我们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如果做到了,相信在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我们能够走得更快、更好!

三、做个有心人,及时的反思教学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常反思、勤动笔。一个人专业发展的过程,实质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研究的过程。养成反思的习惯,因为反思就是总结,反思就是研究,反思就是提高。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 反思;北师大博士生导师林崇德认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 反思;叶澜教授业说过“写一辈子教案,你不一定成为名师,但写三年课后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学反思具体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记成功之举,二是记败笔之处,三是记教学机智,四是记学生见解,五是记再教设计。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看看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作为一个教师,要从“无名”到“有成”,最关键的是教育教学的反思。我们最需要反思的就是自己教学行为,从教材解读与设计、教法与学法的选择、课堂细节的处理等层面去反思。作为日常的教学,近年来我常常用这样的几个问题去反思自己的教学:这节课,我投入激情了吗?对教材的解读,有更恰当的角度吗?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合理可测吗?这节课中最难忘的一个细节是什么?这节课最大的遗憾是什么?如果重新来教这节课,哪个地方最值得改进?反思的深度,决定着教学所能达到的高度。拿起笔来写好“教后记”、“教学案例”、“工作案例”,再稍加整理就是一篇教学论文。通过反思自身实践,积极进行教育实践研究,不断地认识和改造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观念,就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其发展速度必然加快,缩短成为骨干教师的进程。

我们除了反思教学,还要反思为人处事,反思一切可以反思的东西。同时,要边反思,边记录,为研究自己的教育教学提供鲜活的案例。

四、有爱心、耐心,认真对待每一个孩子

人的智力是不等的,有差距的,也就造成了学习的差异。要想把孩子都达到统一标准是不可能,也就是说教好所有的孩子是不容易的。用统一的眼光看不同的孩子是不对的。要用不同的尺子来量孩子,发现孩子与与众不同的长处。千万不要用一把尺子来量所有的孩子,那样你满眼基本上都是差的孩子。孔子弟子三千,贤者才七十二。爱因斯坦小学呆头呆脑,学校开除;黑格尔大学毕业,辅导员的评价:“此人智力中等,不善长哲学”。没有想到开了个天大的玩笑,黑格尔成为哲学大师。孩子的发展有快有慢,我们怎能凭孩子的一时表现,判断他的一生呢?

五、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要正确对待评价。

教师之间的竞争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犹如“自行车的两个轮子”带动着我向前运动,如果停下来就要跌跟头。教师之间的竞争是一种无形的,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笑人无,恨人有”,这种消极的文化有时候也有积极的作用,比如:学生考试成绩不好,不用别人说我就会自觉惭愧;他人获得了荣誉,个人也会暗暗加劲,力争超越他人。而学生的评价,对教师来说,那更是比生命还宝贵的“名誉”。有人说“教师干得是良心活”,实质上是我们对学生评价的特别在乎,因此,我们都力争把每一节课讲好;不管有没有要求,我们都会绞尽脑汁的思考方法措施。只要一个教师敢于竞争、珍惜名誉,就一定能干好自己的份内工作,成为一个积极进取的教师。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今天所从事的工作有着太多的责任和压力,我们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心态,对学生要有慈母般的爱心,且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做到与时代同步,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挑好肩上这付教书育人的重担。

下载企业成长的途径★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企业成长的途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师成长的支点和途径

    教师成长的支点和途径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虽然教师成长没有所谓固定的“攻略”......

    教师成长的“途径”(5篇材料)

    教师成长的“途径” 1研揣先进的教育思想:指航路只有用思想行走的教师,才会越走越高、越走越远、越走越成功。因此,教师要研揣行为主义理论、认知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个......

    企业境外融资途径选择

    企业境外融资途径选择 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与入世的临近,投融资包括境外融资的决策和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资本运营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在日益全球化的世界经济中,......

    浅谈降低企业成本的途径

    摘 要 在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中小企业也在飞速的发展,并且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为解决社会的就业问题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这样的中小企业在成本控制中......

    论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范文)

    目 录 目 录 ............................................................................... Ⅰ 摘 要 .................................................................

    关于企业文化建设途径的几点认识

    关于企业文化建设途径的几点认识李贵峰(本文字数:3577)字号: 【大 中 小】早在70年代初就提出了企业文化这一概念。它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经营思想,群体......

    浅谈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途径

    浅谈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途径一、企业文化建设概述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建设、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管理理论、群体意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

    学习型企业构建途径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学习型企业构建途径研究 作者:刘恒衍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05期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