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学计算能力竞赛和英语基础知识竞赛活动安排
受督导检查的影响,把数学计算能力、英语基础知识竞赛活动导到这个周四、周五进行,我把竞赛中的细节再和大家说一下:
1、赛前准备:(1)各班级在黑板上写上活动的主题,让学生有个竞
赛的氛围和竞争的意识。
(2)竞赛时,把学生的空间拉开,特别是大教室的班级,并且让学生把桌面收拾干净立争的。
2、活动的形式:以班级为单位,以小组为评价主体,不统一安排考场,如果个别班级有需要的话可以与本年组相邻的班级进行互换若干名学生。
3、参赛人员:各班级全体学生,不要漏掉一个学困生。
4、竞赛时间: 周四第六节课数学,周五第六节课英语,都是40分钟。(第五节课我把题送给各年组长,麻烦年组长给分一下)
5、竞赛要求:
(1)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测试内容,学生保证好时间、保证好准确率,提前答完题也不要收卷,让学生养成认真检查的习惯。(2)各个年组要求学生统一使用同一种颜色的笔答题,规范书写。
6、评卷要求:班主任和英语教师要认真阅卷,刚才我给大家发了一张各班小组成绩统计,大家统计好后公示给学生,让各组学生都心无疑虑。
7、评奖方法:如果班级6个人一组,取成绩前两个小组,如果4个人一组,取成绩前3各小组,这样各班均有12名学生获奖,咱们现在班级最少的人数是三年二班35人,最多的是五年一班、五年四班都是51人,获奖率在23.5%—34.3%之间。
8、展示要求:竞赛后,各班选出优秀的试卷若干张,以年组为单位统一进行展出(跟上回书法比赛的一样)。
9、注意事项:竞赛都在第六节课,科任教师要看好课表,及时要与班主任做好沟通,防止丢课。英语教师要主动与班主任做好协调,做好英语竞赛的监考工作。
第二篇:数学计算能力竞赛总结
数学计算能力竞赛总结
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功,也是学生走上社会后,在生活和工作上必须具备的能力,具有广泛的实用性,是学生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以及分析判断能力。因此在此基础上我们数学组在全校开展了一次数学竞赛活动,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通过数学竞赛,各年级同学在数学计算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为下一步学习其它数学知识奠定了基础。
通过竞赛,许多优秀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了展示,增强了同学们为班集体争光的意识,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班集体的凝聚力。
竞赛中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学生,各年级同学都取得了较满意的成绩。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学生的不足之处,这些都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便于老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我们下一步的数学教学指明了方向。
各年级奖励办法:六、七、八、九年级各取前五名进行奖励,颁发奖品。
数学组
2013年10月
通知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展示学生在学习数学中的成果,下周将在全校开展数学计算能力知识竞赛活动,望各年级同学积极准备,踊跃参加,为班集体争光。
第三篇:三年级数学计算能力竞赛活动方案
三年级数学速算能力竞赛活动方案
活动目的:
1、加强学生对计算的熟练程度,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培养正确的计算能力。
2、通过竞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重视口算,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活动对象:三年级全体学生
活动地点:各班教室
活动时间:11月28日
监考、阅卷安排 :由各班数学教师监考,四年级数学教师阅卷。竞赛评奖方法:
以班级为单位每班取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如有并列,看情况另行处理。
第四篇:三年级数学计算能力竞赛试题 - 副本
芦里中学三年级数学计算能力竞赛 班级 姓名 成绩
亲爱的同学们,数学计算是我们最拿手的,让我们一起去计算的海洋中畅游吧!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一、比一比,看看谁细心:(每题1分,共15分)
31×3= 42×5= 120×5= 81-24= 300-30= 10000-7000= 69÷3= 7000+200= 300×6= 8000+2000= 48÷4= 50×3= 23×4= 42÷2= 55×10×0=
二、算一算,认真很重要:(加★号的要验算,每题3分,共45分)34÷5 = 369+172 = 50÷7 =
★56÷9 = 2500+3000 = 580×6 =
★89÷6 = 350-106 = 806×4 =
63÷5 = 8×640 = 666×5 =
156-97 = 658×3 = 204×5 =
三、脱式计算:(每题3分,共12分)(36+54)÷4(359-59)×3
21÷3+81 49×(5+4)
四、想一想,周长是多少:(每题2分,共8分)
四、试一试,动脑筋去做:(1—2题3分,3题8分,4题6分,共20分)
1、□□9
2、□08□ × □ × 9 42□4 □□□1
3、改写成一个算式
189-93=96 45+36=81 96÷3= 5×81=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77+79+76+80+81+83+84你会用简单一点的方法计算吗?
第五篇:双碧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竞赛活动小结
双碧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竞赛活动小结
就数学学科来说,计算能力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也是数学学习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技能之一。计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小学,计算教学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可见计算教学的重要性。因此,在上周,我校举行了数学计算能力竞赛,现将本次活动小结如下:
一、取得的成绩
1、大部分教师对于学生的计算技能的训练比较重视,在平时经常都拿出一定时间进行计算训练,有口算,也有笔算。
2、本次数学计算能力竞赛分年级进行,每个年级的竞赛时间都是30分钟,都有100分题目,题量较多且时间短,通过学生答题的情况来看,绝大部分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大致答完,答题速度较快。
3、从学生答题结果上看,各年级各班之间的成绩差距不大。
二、存在的问题
1、忽视训练目的
通过竞赛我们发现,学生答题比较快。都是也还是有个别学生的成绩并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的教师在平时教学当中忽视计算训练的目的,只重视学生的答题速度,却忽视学生答题的准确率;只重视了部分学生的提高,却忽视了学生的整体。
2、忽视学生的习惯养成
这次竞赛,暴露出一个最大的问题在于我们的大部分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习惯养成。良好的习惯包括很多方面,首先说学生的字迹,有些学校的学生书写的字迹特别潦草,看起来令人十分不舒服,还有的学生在脱式计算时一步写出得数,这就说明我们的教师在平时的练习中不注重学生的书写训练和答题习惯的培养。其次,个别学生尽管答得快,但正确率低。这说明我们老师在平日的训练中,只注重了学生的答题速度,忽视了对学生答题正确率的要求。
3、忽视训练形式
有些教师在平时教学时不注重训练的形式。个别教师认为,计算训练就是规定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做完几道题就行了,忽视了准确率;还有的教师在竞赛前,突击几天进行练习,上课练,下课也练,弄得学生筋疲力尽,怨声载道。但计算训练真应该这样简单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种训练形式枯燥乏味,根本不可能激发起学生的练习兴趣来,学生被动的练习,又怎么可能得到良好的练习效果呢。
三、改进的措施
1、注重口算训练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学生的笔算能力是在准确﹑熟练的口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培养计算能力,还是应从口算入手。对于口算,应通过训练,使学生达到“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熟练程度。只有口算速度上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才有可能提高。
2、注重平时训练
学生的计算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计算训练应坚持经常,不要搞突击。每天坚持练一练,可以根据每天的教学内容适时适量地进行一些计算练习,通过长期坚持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坚强的意志,又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3、注重训练形式
计算对于学生来说,内容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如何让学生对计算产生兴趣?我们应丰富我们的训练形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计算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教会学生用口算、笔算进行计算,并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达到算得准、快的目的。
讲究训练形式,激发计算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寓教于乐,结合每天的教学内容,在进行计算练习的同时,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限时计算;自编计算题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4、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
学生的计算错误,从现象来看,似乎大多是由 “粗心”造成的,而“粗心”的原因不外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尚不够成熟,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又有助于身心的发展。从小养成的好习惯,让人受益一生。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前提。就拿这次计算能力检测来说,学生主要
有以下几种错误:做题时思想不集中,不注意审题,如(634+326)÷(180÷60),不少学生都把634+326的得数写成了1000;计算时马虎、不认真,看错小数点位置,如5.9×1.02,很多学生都把1.02看成102;不观察题中数字的特点,如7.8×4.69+22×0.469,导致没有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解答,做起题来不但麻烦,而且易错。根据学生发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有相当一部分因素是属于学习习惯方面的问题,因此,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防止计算错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根本所在。让学生养成做题前审题的习惯;做完题检查的习惯;计算结束后用估算方法快速验算的习惯等等,这些都是提高练习质量的重要途径。教师还要加强书写格式的指导,包括学生的字迹、规范的书写格式等,防止错写漏写数字和运算符号。
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一定能见到成效!
双碧小学教导处
201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