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水利部部长陈雷2012年6月4日在中国水利企业协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时间:2019-05-14 17:41: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家水利部部长陈雷2012年6月4日在中国水利企业协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家水利部部长陈雷2012年6月4日在中国水利企业协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第一篇:国家水利部部长陈雷2012年6月4日在中国水利企业协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抓住水利跨越发展新机遇 推动水利企协和水利企业更好发展

——在中国水利企业协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国家水利部部长 陈 雷(2012年6月4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今天,中国水利企业协会召开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总结第四届理事会工作,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这是中国水利企业协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广大水利企业和水利企业家的一次盛会。首先,我代表水利部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广大水利企业管理者和水利企业职工表示亲切的慰问!

刚才,朱登铨会长代表中国水利企业协会第四届理事会作了工作报告,对水利企协6年来的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六年来,水利企协在朱登铨会长和第四届理事会的团结带领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完善办会思路,认真履行职责使命,着力加强自身建设,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为促进水利企业繁荣发展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在协助行业管理、加强行业自律、推动行业交流、服务行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赢得了部门肯定、企业信任、会员认同、社会认可。一是面向广大水利企业积极宣传贯彻中央水利工作方针、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和民生水利理念,及时传达行业政策、反映企业诉求。二是与有关金融组织建立合作关系,为水利企业开展融资咨询服务,拓宽 企业融资渠道,帮助企业开拓市场,促进水利企业提升市场竞争能力。三是搭建一系列交流合作平台,定期组织水利企业开展专题考察洽谈活动,成功举办首届水利水电企业发展高层论坛,积极促进水利企业相互合作。四是组织开展全国优秀水利企业、全国优秀水利企业家评选表彰活动,在行业内推广典型经验,努力推动水利企业共同发展。五是围绕企业改制、企业管理等组织开展培训工作,累计培训1.5万余名水利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有力地提高了水利企业从业人员素质。六是完成了业务司局委托的水利社会公共管理、移民分享水电工程效益、民营企业参与水利建设等政策研究工作,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政策建议。七是组织编写了水利水电施工企业、项目法人、管理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及评审办法,为推动水利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八是大力推进协会自身发展,指导地方协会开拓业务,广泛吸收新会员,加强秘书处干部队伍建设,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协会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工作,特别是2011年中央先后出台1号文件、召开最高规格水利工作会议,对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制定出台了支持水利的财政、金融、税收、土地、价格、宣传等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明确今后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累计投资将达到或超过4万亿元,提出了一大批直接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水利工程,水利事业迈入了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历史最好时期,为水利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有利的外部环境。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国内外环境更加错综 复杂,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世界经济复苏的曲折性、艰巨性进一步凸显,国内经济运行仍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特别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对广大水利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加快改革转型升级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中国水利企业协会是联系水行政主管部门与水利企业、水利企业家的桥梁纽带,是促进水利企业改革创新、发展壮大的得力助手,也是水利企业和水利企业家加强交流、深化合作的重要平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中国水利企协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战略部署,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牢固树立民生水利发展理念,坚持服务水利企业和企业家宗旨,坚持走市场服务型协会的发展道路,以服务、信息、交流、引导、规范为重点,不断拓展服务领域,不断丰富服务内容,不断改进服务手段,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不断创新发展机制,着力增强协会的行业影响力、会员凝聚力、社会公信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为广大水利企业发展壮大创造良好的条件与环境,团结和组织广大水利企业和企业家为水利跨越发展和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贡献力量。

第一,增进交流沟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水利企协具有掌握水利政策、熟悉水利行业、了解水利企业的独特优势,要充分发挥水利企业代言人、会员贴心人、企业与水利部门联系人的作用。要加大对中央各项方针政策的学习宣传贯彻力度,及时向广大会员传达水利战略部署、宏观调控政策和市场监管制度,确保中央大政方针落实到建设管理和生产经营一线。要建立健全联系部门与企业、覆盖水利 行业、反映快捷全面的信息反馈机制,广泛听取会员意见,及时反馈水利企业执行国家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情况,及时反映水利企业和企业家的呼声与要求,为政府制定政策法规服务,切实帮助水利企业和企业家解决实际困难。

第二,积极建言献策,着力当好政府参谋助手。要经常深入企业和基层调查研究,关注经济运行的新情况,发现企业经营的新问题,把握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主动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行业发展规划编制、政策法规研究起草、技术标准制定实施等工作,抓住机遇积极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协助加强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积极为行业经济发展建言献策,发挥其他市场主体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提高服务水平,促进企业增强竞争能力。要牢固树立服务至上的观念,及时向广大会员介绍国内外水利发展先进技术和先进经验,有针对性地提供法律、政策、技术、市场、管理等咨询服务,帮助水利企业在开拓国内外市场中捕捉信息、赢得商机。要大力开展行业人才培训,组织面向企业家、经理人、专业技术人员的各类专业培训,促进企业提高员工素质、增强创新能力、改善经营管理。要积极支持水利企业参与国家级奖项和资质评选,引导水利企业打造品牌优势,提高水利企业知名度。要关注企业生存和发展现状,充分利用水利企业协会在行业内外联系广泛的优势,为企业改革发展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帮助困难企业尽快摆脱困境。

第四,搭建合作平台,积极帮助企业开拓市场。要根据水利企业需求,举办多种形式的推介会、展览会、展销会、交易会,组织企业 广泛开展洽谈合作。要打造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支持有条件的水利企业依托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在“走出去”中做大做强。要通过定期组织会员开展座谈交流、参观考察、培训讲座、研讨联谊等活动,搭建企业交流沟通与合作共赢的平台,促进会员企业建立互利共赢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第五,营造良好风尚,大力推动行业自律发展。要坚持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并重,完善行业自律性管理约束机制,制定质量规范、技术标准、资质管理、职业准则等行业规约,规范会员行为,协调会员关系,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秩序。要继续做好全国优秀水利企业和优秀水利企业家评选表彰等工作,进一步完善评选办法,提高评选质量,更好地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要深入开展行风创建评议活动,逐步建立企业诚信档案,大力推进行业诚信建设。

第六,加强自身建设,不断促进协会发展壮大。要坚持依法办会、民主办会,自觉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章程规定开展各项工作,完善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制度,认真执行换届选举制度,加强财务、资产和分支机构管理,促进协会自身健康发展。要加强对在职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建立专业化、职业化、知识化的协会管理人才队伍。要抓好秘书处建设,把秘书处建设成为精干、高效、团结、奋进的集体。各级水利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水利企协的支持力度,为水利企协发展创造更好条件,赋予水利企协更多任务,充分发挥水利企协的重要作用。

水利企业是推动水利改革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 来,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广大水利企业勇立潮头、锐意进取,不断开拓,着力优化产业结构,不断壮大经营规模,大力提高管理水平,逐步增强创新能力,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企业生机活力竞相迸发,行业经营发展精彩纷呈,一大批优秀水利企业脱颖而出,一大批产业优势明显、经济实力雄厚、可持续发展能力突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相继涌现,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和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借此机会,我对水利企业发展提几点希望。

第一,科学谋划水利企业发展战略。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紧紧依托行业优势,准确把握市场变化,超前谋划、深入研究、科学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明确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关键举措,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为企业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要注重提高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把着力点始终放在做强做优、提升综合素质和主业核心竞争力上,依靠质量求生存,依靠管理求效益,依靠创新求发展,推动产业布局向产业链高端延伸,产权结构向股份化、多元化发展,资源资本向优势业务、优势领域、优势企业集中,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投入、研发、转化、应用机制,大力推进企业人才职业化、市场化、专业化,实现增长方式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规模扩张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着力增强水利企业核心竞争力。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中,培育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立 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和保证。广大水利企业要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培养造就一支知识结构合理、具有战略眼光、富有开拓精神的水利企业经营管理队伍,综合分析、正确研判企业各方面条件,找准方向,发挥优势,挖掘潜力,加快发展,最终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要充分利用行业和技术资源优势,抓住国家加大水利建设投入的机遇,做大做强水利建筑和施工企业,重视培育发展节水企业和水务企业,大力发展机电安装、检修、运行和技术咨询服务,积极参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水利建设主力军作用。要及时跟踪研究国内外市场形势、产业变化趋势、技术创新方向,深度开发、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延长产业链条,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拓宽企业发展空间。要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广阔市场前景的核心技术、设备和产品,提高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抢占市场制高点,增强市场开拓能力。要牢固树立品牌意识,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原则,打造具有独特性和比较优势的企业产品。要坚持合作共赢原则,与其他企业广泛开展合作,寻求优势互补和强强联合。

第三,建立健全水利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推动决策民主化、运营专业化和管理科学化,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要按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加快企业法人制度建设,规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健全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规范运作机制,完善企业领导人员的选任、考核、评价、培养、激励、约束机制,促进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有效制衡、协调运转。要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适应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不断创新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方式,提高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能力和水平。要积极探索企业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充分保障职工代表大会对生产经营重大问题的知情建议权和对各级管理人员的监督权,建立健全管理层和企业职工的协商沟通机制。要大力推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不断健全和完善企业内部各项规章制度,继续深化用工、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切实增强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为水利企业的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第四,进一步提高水利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加强管理是企业发展永恒的主题。广大水利企业要在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上下功夫,向管理要效益、求质量、促发展,增强应对复杂形势、抵御市场风险、保持健康发展的能力。要按照集约化管理要求,加强对生产经营各个环节、领域、流程的管理,降低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切实提高企业综合效益。要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完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严格生产加工和建设管理过程的质量控制。要围绕产品研发设计、生产过程控制、市场营销推广、人力资源开发等环节,加大信息技术应用力度,大力提升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要认真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健全企业内部风险控制体系,加强预算管理和内部审计,建立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国有资产监管。要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逐步完善收入与业绩挂钩的薪酬分配体系,不断提高职工收入水平。要认真落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完善“三重一大”(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运作)集 体决策制度,进一步规范水利企业薪酬管理、股权激励、职务消费和对外投资行为。要注重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职工向心力,激发职工创造力。

第五,大力发展水利多种经营。利用水利系统的水土资源、技术力量等优势开展多种经营,努力发展实体经济,是促进水利企业持续健康发展、解决水管单位经费不足、提高水利行业自身实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要利用水资源优势发展供水产业,扩大供水规模,优化供水结构,增强供水企业实力;要利用水能资源优势发展小水电,完善供电网络结构,更新改造输配电设备,降低供电损耗,搞好增效扩容,提高水电企业经济效益;要利用山水资源优势建设水利风景区,积极发展旅游经济;要利用水域优势合理发展水产养殖,在不影响水域使用功能的前提下,积极引进名特优新品种,延伸渔业产品链,提高水产养殖的整体效益;要利用土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林果业和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要利用专业技术优势,着力开展工程项目咨询服务,积极涉足节能环保、信息技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着力打造一批有较大规模和较强经济实力的水利多种经营企业。

第六,积极履行水利企业社会责任。水利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和健康,必须正确处理好企业经济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关系,主动把履行社会责任的要求融入企业发展战略和日常经营管理。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方针政策,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依法经营、规范经营、诚信经营、公平竞争,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要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参与水利扶贫、水利援藏、水利援疆,大力支援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水利建设发展。要主动参与防汛抗旱防台风和抢险救灾,积极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和援助,能够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勇挑重担。要自觉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加快以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减少和治理污染为目标的技术改造,加大对高耗能、高污染和落后生产工艺及装备的淘汰力度,形成“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清洁生产模式。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杜绝各类重特大事故的发生。要关注群众和职工的合理诉求,维护群众和职工的合法权益,构建良好的生产环境、和谐的劳动关系。

同志们,新时期水利企协工作大有可为,水利企业发展前景广阔。本次大会将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希望新一届理事会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水利大好形势,继承发扬水利企协的优良传统,团结和组织广大水利企业,把握机遇,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水利企协和水利企业发展新局面,为推动水利改革发展新跨越作出新贡献!

最后,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

第二篇:在岳阳市计划生育协会第五次全市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计划生育协会第五次全市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中共XXX委副书记

各位代表、同志们:

在全国上下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时期,市计划生育协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隆重召开了,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协会领导班子,部署了新一届协会的工作。在这里,我受兰香书记、荣华市长的委托,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大会的召开,向刚刚当选的新一届协会领导班子表示热烈地祝贺!向出席会议的各位代表和全体人口计生战线的工作者致以亲切的慰问!

今天荣华市长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会议,就是对人口计生工作的高度重视,就是对计生协会的亲切关怀,就是对全体人口计生工作者的殷切期望。等下荣华市长还要做重要指示,请大家认真贯彻落实。

一直以来,我市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坚持领导和省人口计生委的正确指导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工作目标,以创新谋发展,以实干求实效,以服务聚合力,夯实工作基础,严格依法行政,确保了人口计生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特别是3982个基层计生协会组织和51万名会员坚持立足本职,敬业勤业,在发展中提高,在提高中发展,组织和发动广大会员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计划生育道路,协助政府在控制人口数量、稳定低生

育水平,宣传引导群众推进生育关怀,加强基层自治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全市人口增速得到有效控制,人口质量不断提升,人口结构发生可喜变化,实现了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些成绩有取得凝聚着计生协会组织和广大会员的心血和汗水,在这里,对大家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新时期、新阶段,人口计生工作仍然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基础工作、重点工程,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计生协会作为党领导下协助政府开展计划生育工作的群众团体,更要充分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积极主动的围绕党委政府关于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整体部署,独立自主和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把全市计生协会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更高水平。借此机会,我讲三点意见:

一、要审时度势,在思想认识上有新高度。

当前,人口素质、数量、结构和分布逐渐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持续抓好人口计生工作,一是中央有要求,党的“十七大”、“十八大”一以贯之的提出,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这就充分表明,实施这项政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坚决的行动,绝没有丝毫放

松,容不得丝毫懈怠;二是确实有需要,科学发展是时代的主题,群众的愿望,人口问题没有解决好就谈不上科学发展,当前,多子多福、重男轻女等生育观念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转变人们的生育观念,树立新型的社会主义婚育文化,还有比较长的路要走,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三是协会有责任,当前,我市人口计生工作已进入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新阶段,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形势更加严峻,任务更加艰巨,需要群众团体承担更多的社会性、服务性、公益性工作,计生协会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发动群众自觉投身计划生育事业的重要力量,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中的地位作用很重要,社会责任重大,一定要从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计生协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思想认识,坚定信念信心,全力以赴抓好人口计生工作,推动人口计生工作上水平、争一流、做贡献。

二、要发挥优势,在服务全局上有新作为。

计生协会来源于群众,工作上贴近群众,具有会员多、组织全、分布广等优势,要充分发挥计生协会的各项优势,找准计生协会履行职能和促进人口计生工作的重要结合点,更好的服务全市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一是在政策宣传上要有新作为,要加强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

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和中国计划生育协会《科学发展纲要》精神的宣传,加强对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人口计生工作部署要求的宣传,加强奖励扶持、社会抚养费征收等政策的宣传,加强健康生育知识、优生优育知识的宣传,推动全社会依法生育、计划生育和科学生育;二是在关怀服务上要有新作为,要以稳定低生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中心,围绕“三查四术”落实、治理性别比偏高、基层群众自治、流动人口管理、奖扶政策兑现、社会抚养费征收、深化优质服务等工作,深入开展生育关怀行动,建立完善党政重视、协会主导、部门参与、基层配合、社会响应、群众受益的关怀服务机制,打造生育关怀服务品牌,提高协会工作水平;三是在联络协调上要有新作为,要积极协助政府和人口计生行政部门推行计生基层群众自治,广泛动员协会理事和会员在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工作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协助村居两委工作中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在落实自治章程、自治公约、“三查四术”和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依法维权中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影响启发和引导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真正做到党政所急、群众所需、协会所能。

三、要统筹兼顾,在组织保障上有新加强

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把计生协会工作摆在重要突出的位置,认真抓、持续抓、抓落实,抓到位。一是组织领导上要

加强,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人口计生工作的领导,实行“党政一把手负兑现、亲自抓”,做到计生协会工作和人口计生工作研究、布置、检查、考核、表彰五同步,要认真听取计生协会工作汇报,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做到领导关心到位

一、组织保障到位、政策支持到位、经费投入到位,为计生协会开展工作创造良好条件;二是工作支持要到位,高度重视计生协会领导班子建设,把综合素质高、协调能力强、热心计生协会工作的同志充实到协会中来,要果断解决好协会的机构、编制和待遇问题,落实好协会活动经费,为各级计生协会开展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特别是人口计生部门,要充分尊重协会的主体地位,支持协会开展活动,帮助协会解决实际困难;三是自身形象要提升,各级计生协会要主动按照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拓宽发展领域,提高发展质量的要求,切实加强能力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深入开展基层群众自治、“两为两争”、生育关怀行动等活动,不断增强计生协会的组织动员能力、综合协调能力、资源开发能力、优质服务能力和民主监督能力,切实把协会建设成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群团组织,努力提高全市计生协会的科学化水平,为推进“四化两型”、“五市一极”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第三篇:在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附件1:

在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第四届

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第四届理事会会长孙玉才

(根据录音整理)

二OO五年一月十一日

同志们:

首先,我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信任,推选我为电力建协第四届会长。

我们这次会议主要是进行建协换届工作。会议筹备了很长时间,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会前也进行了沟通,征求了方方面面的意见,在这个基础上,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和领导班子。在新班子中,基本上是各大公司主管基建的老总,有着丰富的经验,这就更增强了我和班子全体成员为大家服好务的信心。我们将努力为会员单位提供沟通、协商、交流的平台,做好新一届建协各项工作。

这次会议,我们听取了建协第三届理事会吉辅会长向大会作的工作报告。在这里非常感谢上一届班子所做的工作,为我们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特别是在调研、体制改革方面所做的大量的工作,充分反映了会员的意见和建议,并得到了有关方面的重视。吉辅会长这次退下来当顾问,还望继续关心、支持建协的工作。

电力体制改革后,建协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发挥好建协的作用,对于加快电力建设步伐,提高建设管理水平,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我想借这个机会,谈几点想法供大家参考:

一、抓住有利时机,加快发展步伐

2004年全国发电量21870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了14.8%。其中水电328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了16.6%;火电180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了14.5%。

2004年,全国新增330千伏及以上线路11421公里(含1857公里直流线路),变电容量5208万千伏安,换流容量600万千瓦;净增装机4930万千瓦,其中,水电1336万千瓦,火电3513万千瓦,核电66万千瓦,风电8.55万千瓦。

2005年电网建设的总投资将达1070亿元;投产330千伏及以上线路6580公里,变电容量3560万千伏安;开工330千伏及以上线路8160公里,变电容量4090万千伏安。跨区送电量700亿千瓦时。根据权威部门预计,目前全国在建电站项目总规模超过2.8亿千瓦,总装机容量已超过4.4亿千瓦,全国主要电力设备制造厂接到的2005年发电设备订单已超过7200万千瓦,需要加班加点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另一方面,电力供需形势非常紧张,入冬以来很多省市拉闸限电,国家处于煤、油、电全面紧缺的状态,预计2005年全国电力供应缺口为2000万至3000万千瓦,所以包括政府部门、地方企业都十分关注电力建设的发展。

目前的形势为电力行业带来了发展的机遇。首先是由于电力紧张,使得国家和地方有关政策向电力倾斜;其次是资金流向电力,项目很多,创历史高峰;再者,人们对电力发展的重视程度有了更高的认识,电力还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受到全社会的关

注。所以,我们要清楚地看到,政策、资金、项目是我们电力大发展的最好基础,目前就是我们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最好时机。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作为电力行业来讲,有高峰,也会有低谷。因此要有一个比较可行的发展战略,把长期战略与近期目标有机结合起来,认清在任务饱满的情况下怎么做,在任务不足的情况下怎么办,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提高效率,有战略思考,要抓紧有利时机,加快自身发展,使自己真正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二、坚持市场化取向,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主辅分离工作已经摆在我们的面前。对电力施工企业来讲,要勇于面对这个严峻的现实。电力施工企业独立进入市场后,保护会越来越少,其他行业的队伍也要进入电力建设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在市场条件下,我们的企业要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尽快做大做强,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加强技术管理,推进科技创新,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机制、开发、吸收和应用新技术,增强核心技术优势。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的改革,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才能在市场经济中谋生存,求发展。

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市场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这是企业发展壮大头等重要的大事。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电力施工企业人才流失的现象十分严重,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要研究制度、待遇、情感、事业留人的问题,要引进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不仅让人才愿意来,而且能够忠诚地为企业做贡献。只有重视人才,留住人才,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才具备

了扎实的基础。

另外,还要强调一下质量与安全问题。无论是业主还是施工单位,切不可忽视质量与安全管理,这是确保我们整个电网安全运营和在建项目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的百年大计。我们电力企业走向市场后,要创造企业名牌,保持良好的企业形象,要长远地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质量与安全管理。特别是在任务量十分艰巨、十分繁重的情况下,更要高度重视,不能有丝毫懈怠和侥幸心理,要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当前,个别单位安全和质量出现了滑坡现象,转包工程十分严重,这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切不可只顾眼前利益而铸成大错。

总之,我们要坚持市场化的取向,加强企业的战略研究和管理,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三、突出重点工作,发挥好建协的作用

建协新一届理事会今天成立了。建协要发扬以前的光荣传统,努力为会员单位创造一个沟通、服务的平台,为大家服好务。企业需要我们做的事情,我们要尽心尽责高质量地做好,让会员单位满意。大家借助这样一个平台,获取信息,增长知识,加强交流,共同提高。协会是自愿参加的社团,协会自身要树立服务意识,改善活动方式,增强协会的凝聚力。同时,也需要得到会各单位的支持,没有大家的支持,协会是办不好的。协会要及时反映企业的诉求,突出工作重点,要具有自身的特色。建协近期应做好以下主要工作:

1、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的联系,反映会员单位的呼声,为政府和企业当好参谋和助手,架起政府和企业的桥梁。特

别要关注当前电力改革的动态,积极促进电力改革的顺利进行。

2、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3、从行业的角度,抓好质量管理。积极开展达标投产、评选优质工程等活动。做好国优工程、鲁班奖的推荐和评审工作。

4、开展行业自律,做好行业管理的有关工作。如监理工程师和总监师的管理工作;调试资质管理工作等。

5、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身素质。如办好建协的网站;尽快解决建协的人员短缺问题,一方面要提高专职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专家库的作用,特别注意发挥好专委会的作用,进一步建立健全建协的规章制度。

6、适当拓展建协的业务范围。如争取承办施工企业的资质审查;电力建设市场的准入管理;电力工程的质量监督等。要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的联系,并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要加强与各大电力公司和会员单位的联系,使我们的服务更具针对性。要加强与兄弟单位协会的联系,虚心学习兄弟协会的好经验、好方法,使我们的协会工作水平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

最后借此机会,给大家拜个早年,祝大家工作顺利,心情愉快,身体健康!

第四篇:水利部部长陈雷在全国农村水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水利部部长陈雷在全国农村水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面开创农村水利工作新局面

(2011年3月28日)

同志们:

在举国上下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全国“两会”精神、全面实施“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时期,在广大干群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部署、加快推进水利改革发展的关键时刻,在全国各地大兴冬春农田水利建设、奋力夺取今年夏粮丰收的紧张时节,水利部召开全国农村水利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坚持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决策部署,按照全国水利工作会议的总体要求,系统总结“十一五”农村水利发展成就,深入分析农村水利面临的新形势,进一步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水利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奋力推进农村水利新跨越,为服务“三农”和保障民生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山西省委、省政府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袁纯清书记对开好会议作出重要批示,王君省长、刘维佳副省长亲临会议指导。刚才,王君省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全面介绍了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好形势和全省农村水利发展的强劲势头,描绘了山西“十二五”水利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听后倍感振奋,深受鼓舞。一会儿,国家发展改革委农经司司长高俊才同志、财政部农业司副司长张岩松同志和中农办农村二组副组长祝卫东同志还要讲话。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农村水利发展成效,认真总结农村水利工作经验

“十一五”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各级水利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大力发展民生水利,团结拼搏,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为国家粮食连续七年增产、农民收入七年持续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一是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实现历史性突破。累计解决了2.13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提前1年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十一五”规划任务,提前6年实现联合国千年宣言目标,被社会各界和亿万农民誉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二是灌区配套与泵站改造取得重要进展。实施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和新建灌区工程,新增有效灌溉面积5000万亩;完成中部4省139处大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排涝标准由不足5年一遇提高到10年一遇。三是农田水利建设实现恢复性增长。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逐步建立,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完成投资4865亿元,投入劳动工日143.2亿个。启动实施850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四是农业用水效率效益不断提高。新增节水灌溉工程面积9200万亩,新增节水能力189亿立方米。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45提高到0.5,在保障粮食连续增产的同时实现了农业灌溉用水总量零增长。五是牧区水利试点初见成效。发展节水灌溉饲草料地74万亩,为290多万头牲畜提供补充饲料,2600万亩天然草场得到轮牧、休牧和禁牧。六是抗旱减灾成效显著。先后战胜了2006年川渝大旱、2009年冬麦区大旱、2010年西南特大干旱等严重旱灾,年均挽回粮食损失870亿斤,解决2628万人、1933万头大牲畜的因旱饮水困难。七是农村水利改革继续深化。以县为单位探索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专管机构、维修基金和水质检测中心等三项良性运行机制取得实效,大型灌区管理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完成700多万处小型水利工程产权改革,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织5.2万个。八是行业管理能力明显提升。农村水利规划体系初步形成,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不断完善,全面推行工程建设“四项制度”,技术指导和基层培训大力度不断加大,农村水利管理信息系统一期工程投入运行,农村水利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

五年来,农村水利积累了宝贵经验,得到了深刻启示。第一,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是农村水利发展的根本保证。党的十七届三中、五中全会以及连续八个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饮水安全、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农田水利建设等作出重要部署,为加快农村水利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第二,坚持以人为本、人水和谐,是农村水利发展的重要遵循。顺应“三农”发展新要求和农民群众新期待,把解决直接关系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水利问题作为着力点,农村水利发展理念发生深刻变化,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迈上新的台阶,较好地实现了内涵和外延、进度和质量、规模和效益的有机统一,惠及了亿万群众,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第三,建立和完善政策扶持体系,是农村水利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央和地方不断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建立健全以“民办公助”、“以奖代补”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水利政策扶持体系,“十一五”时期农村水利中央投入达到1027.7亿元,是“十五”的4.7倍。第四,强化组织实施和引导发动,是农村水利发展的关键环节。各地适应农村税费改革等新形势,积极创新农村水利组织形式、建设方式和管理模式,最大程度地激发农民群众兴修水利的积极性。第五,创新建设和管理体制机制,是农村水利发展的强大动力。强化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推进灌区、泵站等水管单位体制改革,加强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以改革促发展。第六,加强部门沟通和协调配合,是农村水利发展的有力保障。各级水利部门积极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主动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加大资金落实和整合力度,形成农村水利建设的强大合力。

农村水利成绩来之不易。借此机会,我代表水利部,向长期关心支持农村水利工作的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长年奋战在农村水利一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致以诚挚的问候!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农民群众的期待相比,农村水利工作还有不小差距,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工程老化失修。全国还有一半以上耕地是“望天田”,缺少基本灌排条件。全国40%的大型灌区骨干工程、50%~60%的中小型灌区、50%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不配套、老化失修,大型灌排泵站设备完好率不足60%,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凸显。二是管理较为薄弱。农村水利法规制度、配套政策和标准规范不够完善,管理信息化建设较为滞后,基层水利服务体系亟待加强。三是农业用水方式粗放。单方水粮食产出只有发达国家的一半,很多地方仍存在大水漫灌现象。四是稳定增长的农村水利投入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取消“两工”以后,农田水利建设投工投劳由过去每年127亿个工日降至30亿个工日,现有投资规模难以弥补资金缺口,地方配套资金不能及时足额到位。五是农村水利改革相对滞后。县级以下国有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政策尚未完全兑现,农业用水合理水价机制尚未形成,农民用水户协会发展尚不均衡。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尽快解决这些问题。

二、准确把握农村水利发展形势,切实增强做好农村水利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经历广泛而复杂的变革,农村水利工作出现很多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面临许多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第一,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大兴水利强基础,对农村水利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对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作出全面部署,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出台的第一个综合性水利政策文件,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中央一号文件特别强调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特别指出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特别要求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特别制定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政策措施。这是对农村水利发展阶段的科学研判,是对农村水利重要地位的准确定位,是对农村水利改革发展的巨大支持。我们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部署和要求上来,开拓进取、扎实工作,推动农村水利事业实现新跨越。

第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对农村水利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在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农业用水日益紧张、生产成本持续提高的情况下,我国实现了连续7年增产增收,但粮食和农业发展的各种支撑力量已经绷得很紧,各种制约因素和矛盾不断积累并逐步显现,特别是农田水利建设滞后、水利基础保障脆弱的问题更加凸显。实现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目标,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最关键的因素是水,最重要的基础是农田水利。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是管理好通胀预期、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的基础,也是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把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作为提高我国农业生产能力的根本之策,着力夯实农田水利这个重要基础。

第三,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增强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对农村水利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近年来我国极端水旱灾害的突发性、异常性、不可预见性日益突出,年均洪涝干旱灾害面积5.44亿亩,约占耕地面积的30%。2009年入秋到2010年春季,我国西南地区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干旱,去年10月以来,北方冬麦区遭遇严重的冬春连旱。2010年全国许多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洪涝灾害损失明显高于往年。频繁发生的洪涝干旱灾害集中暴露了我国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薄弱环节。要下更大的决心,采取更有力的措施,从根本上增强农业的抗灾减灾能力。

第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对农村水利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人增、地减、水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农业受制于水的状况将长期存在。这就决定了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条件,解决农田水利设施薄弱,农业用水粗放,水土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必须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提高农田水利化和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五,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对农村水利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随着城镇化加快推进,农村用工成本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加速转移,农村水利建设出现了组织难、投入难、管理难等问题。必须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加快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水利扶持政策,加快转变农村水利建设和管理方式,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人居环境,推进城乡水利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六,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保障和改善民生,对农村水利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当前,农村水、电等公共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全国仍有近3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尚未得到解决,1亿多山区农民仍以烧柴为生活燃料,一些边远地区农民的用电问题尚未解决,中小河流治理与山洪灾害防治工作较为薄弱,蓄滞洪区群众生产生活还不稳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发展民生水利,着力解决人民群众要求最紧迫的水利问题,让广大群众共享农村水利改革发展成果。

三、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明确农村水利改革发展思路和要求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突出加强农田水利等薄弱环节建设,对农村水利的建设、管理、改革作出全面部署,明确了支持农村水利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这是针对农田水利滞后于农业农村发展现状做出的重大决策,为农村水利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也为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水利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水利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加大灌区改造和建设力度,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加强农村水利管理,创新农村水利发展机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灾减灾能力和水土资源利用效率,推进农村水利现代化进程,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农村水利工作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坚持以人为本,保障改善民生。把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作为优先领域,加快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群众受益程度和水平。二是坚持科学发展,促进人水和谐。综合考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条件,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加快水环境治理步伐,增强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三是坚持统筹兼顾,推进协调发展。科学规划和布局,东中西部统筹,平原、山丘区和草原牧区兼顾,大中小微工程并举,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结合,推动农村水利协调发展。四是坚持建管并重,保障良性运行。切实把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有机衔接、有效统一起来,做到建后管护主体明确、权责清晰、机制完善、管养到位,确保工程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五是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发展后劲。深化农村水利各项改革,着力创新体制机制,推进法规制度建设,完善配套政策,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加快管理方式转变,为农村水利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要妥善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第一,处理好政府主导和农民参与的关系。农村水利涉及面广、公益性强,必须做到政府主导与社会协力相结合。一方面,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快实现公共财政对水利特别是农村水利领域的全覆盖,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公共财政投入的主渠道作用,加大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力度,共同推动工作。另一方面,要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充分考虑农村水利的特点,广泛调动受益群众的积极性,通过以奖代补、先干后补等多种方式,引导农民群众自愿投工投劳兴修水利。

第二,处理好骨干工程和田间配套的关系。当前一些大中型灌区骨干工程改造与田间工程配套不同步,特别是灌区“最后一公里”问题突出,影响了效益的充分发挥。在安排农田水利项目和资金时,要优先安排和重点支持已完成骨干工程改造的大中型灌区、已完成除险加固水库灌区的田间工程改造,切实搞好田间渠系的配套完善,充分发挥工程的整体效益。

第三,处理好内涵式发展和外延式发展的关系。坚持走内涵式发展为主的道路,是农村水利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要下大力气对现有灌区进行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恢复和扩大有效灌溉面积,同时,在水土资源条件好、粮食增产潜力大的地区,科学规划新建一批重点灌区,作为国家粮食后备产区。无论是灌区改造还是新建灌区,都要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节水灌溉技术,建设节水高效的现代化灌区,改变大水漫灌的粗放用水方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第四,处理好重点突破与长远发展的关系。解决农村水利建设滞后的问题,既要集中力量在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实现重点突破,又要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切实增强农村水利发展后劲。一方面,要突出加强农田水利等薄弱环节建设,大力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继续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加强山丘区“五小水利”工程建设,从根本上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尽快让农民便捷地喝上洁净水、放心水,另一方面,要按照“三化同步”的要求,坚持用现代治水理念、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管理制度来谋划农村水利改革,武装和改造传统水利,加快农村水利发展方式的转变,着力推进农村水利现代化。

第五,处理好发展速度和质量效益的关系。农村水利历史欠账多,薄弱环节多,必须加快发展,但这种发展是好中求快、又好又快的发展,是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统一的发展,是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发展。各地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农业农村发展的要求和水资源承载能力、地方财力状况,科学规划农村水利发展目标和任务,优化农村水利发展结构和布局。要更加注重工程质量,更加注重工程管理,更加注重工程效益,把前期工作做深做实,把建设环节抓牢抓好,把工程建好管好,不搞形象工程,不搞半拉子工程,不搞豆腐渣工程,真正做到建一处成一处,让农民群众长久受益一处。

四、适应农业农村发展新形势,加快推进“十二五”农村水利建设

农村水利发展的思路、目标、任务已经明确,要科学规划、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着力抓好以下十个方面农村水利建设:

第一,着力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要把农村饮水安全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力争2012年年底前解决原规划内农村饮水安全问题,2015年年底前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要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供水方式,优先考虑城乡供水管网向农村延伸,鼓励发展集中供水工程,切实加强水源保护和水质保障工作,力争到2020年农村集中供水受益人口比例达到85%。

第二,加快推进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要把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认真核定改造范围、投资规模和建设内容,完善规划、可研等前期工作,落实地方配套资金,加强工程建设和管理,做到每年完成一批,验收一批,销号一批。2015年要完成190处大型、800处重点中型和1500处一般中型灌区的节水改造任务,2020年要基本完成大型灌区、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

第三,抓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在抓好第一、二批850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的同时,继续扩大重点县范围,基本覆盖到产粮大县和农业大县,并向主要牧区大县延伸。以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现代化灌排渠系、雨水集蓄利用和解决“灌区最后一公里”为重点,推动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由分散投入向集中投入转变、由面上建设向重点建设转变、由单项突破向整体推进转变、由重建轻管向建管并重转变,促进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第四,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要以水资源高效利用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以发展喷灌、微灌和管道输水灌溉为主要措施,经济作物区和粮食主产区并重,重点示范和普及推广相结合,资源节约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相促进,进一步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性资金投入力度,大力推广和普及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从今年开始,中央从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资金中每年安排50亿元左右,并争取从中央财政和土地出让收益中央统筹部分中设立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专项资金,集中支持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通过财政以奖代补、奖补结合以及优惠贷款、财政贴息等方式,引导、带动地方财政和社会资金加大对高效节水灌溉投入,集中连片、规模化发展节水灌溉,确保5年内新增节水灌溉工程面积1.5亿亩,其中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亿亩,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3以上,水土资源利用效益明显提高。要注重灌溉制度研究,完善按作物需水要求和土壤墒情适时、适量灌溉的最佳节水灌溉制度,推广非充分灌溉和水稻“薄、浅、湿、晒”控制灌溉。要积极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节水灌溉技术,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大力研发具有中国特色、适合中国国情、质优价廉的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推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和装备的综合集成和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第五,加快发展有效灌溉面积。结合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的实施,通过外延发展与内涵挖潜相结合,确保“十二五”期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4000万亩。在三江平原地区建设沿江沿湖水源工程和灌区工程,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在长江流域适当配套兴建一批水库灌区,尽快发挥灌溉效益。在黄淮海地区加快南水北调工程及其配套工程建设,通过水源置换退还挤占的农业用水,恢复部分有效灌溉面积。在西北地区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加强水资源节约保护,积极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在西南盆地、平坝水源条件丰沛地区,结合新建水源工程配套发展一批中小灌区。

第六,大力开展冬春水利建设。进一步建立“政府引导、规划依托、财政资金主导、农民积极参与”的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兴修水利的积极性,大力加强田间工程、涵闸、泵站等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小型水源工程建设和灌溉设施维护,修复水毁、灾损工程,确保工作力度不断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增加,保障措施不断优化,综合效益不断提高。

第七,切实加强山丘区小型水利建设。要坚持蓄引提并举,因地制宜建设“五小水利”工程,提高山区蓄水供水能力和抗灾减灾能力。实施山丘区小型农水设施恢复抢救工程,对已有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清淤扩容、整修加固、除险增效。加快山丘区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设,大力发展集雨节灌。合理利用雨水、地表水及地下水资源,力争到2020年全国山丘区补充灌溉面积达到3亿亩左右。

第八,搞好大中型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全面实施全国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优先安排粮食主产区,重点支持东北易涝地区、黄河上中游沿黄高扬程大型泵站更新改造项目建设,争取到2013年基本完成全国251处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任务。抓紧做好中型泵站现状调查及更新改造规划编制等前期工作,适时启动改造工作。

第九,积极开展农村水环境整治。依托农村水利重点项目建设,开展农村水系治理、河道清淤疏浚、小型水库清淤、山丘区山塘整治、水污染防治等农村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力争经过3~5年努力,遏制农村水系紊乱、河湖围垦侵占、河道淤积堵塞、水质污染恶化、功能丧失、效益衰减等突出问题。

第十,大力推进牧区水利建设。以发展节水灌溉饲草料地为重点,坚持“以水定草、以草定畜”,水利措施与农艺措施、畜牧业措施相结合,优先抓好内蒙古东中部、新疆北部、青海三江源、环青海湖、四川西北部、甘肃南部等重点地区的牧区水利建设,以点带面,力争“十二五”期间再发展500万亩灌溉饲草地,到2020年新增节水灌溉饲草料地3000万亩,促进天然草原生态保护和恢复。

五、着力加强农村水利管理,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

农村水利工程面广量大,建设管理任务重,建好、管好、用好农村水利工程,保证长期发挥效益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第一,加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泵站更新改造、农村供水工程等项目要大力推行工程建设“四项制度”,积极探索建立适合小型农田水利特点的建设管理制度,强化政府有关部门质量监督责任,积极推行工程监理制和群众质量监督员制度,严格设计、施工、监理、质量检测等资质预审和从业人员资格合规性核查备案管理,建立健全施工企业、监理单位等农村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制度,加强工程建设管理,严把质量关,确保工程质量。

第二,加强农村水利项目资金管理。要合理编制、如实申报农村水利投资计划,加快计划下达和资金拨付,确保工程建设的资金需要。要加大地方各级尤其是省级财政投入力度,创新投资机制,确保地方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要强化资金使用监管,严格实行专户存储、专账管理,全面推行财政资金县级报账制,建立信息通报和社会公示等机制,坚决防止滞留、截留、挤占和挪用项目资金。

第三,加强农村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要坚持建管并重,积极探索农村水利工程分级管理、分类管理、专业管理、群众管理的模式和途径。新建工程要落实管理设施与主体工程“三同时”制度,积极推行“先建机制、再建工程”的模式。已建工程要按照性质和分类,建立权责明确、精简高效、制度完善、管理科学的运行机制。要积极推行农民用水户参与管理,大力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织,逐步完善水管单位专业化服务与用水户自主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第四,加强农村水利服务体系建设。要以乡镇或小流域为单元,健全基层水利服务机构,落实人员编制,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做到乡有水管站、村有水管员,切实解决农村水利设施管护缺位问题。要重视和加强灌溉试验站建设,因地制宜地开展灌溉试验研究,加快供水、节水等技术队伍建设,搞好技术服务、培训、推广工作;加强农村抗旱服务组织建设,建立县、乡、村社会化抗旱服务网络。

第五,加强农村水利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要加大农村水利基础研发和技术创新力度,大力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着力提高农村水利科技含量。加快完善农村饮水安全、大型灌区、小型农田水利等农村水利管理信息系统,建立有效的实时信息报送沟通机制,实行各类重点项目的进度定期报告制度、项目完工销号制度和规划计划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制度。要加大人员培训力度,尽快完成基础数据入库工作,确保2011年农村水利管理信息系统全部投入正式运行,全面提高农村水利项目管理水平,以农村水利信息化带动农村水利现代化。

第六,加强农村水利管理基础工作。要加快《农村水利条例》等相关法规制度建设,制定和完善农村水利各类重点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和相关技术标准,规范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行为。要继续做好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和指标复核工作,全面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着力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六、不断深化农村水利改革,努力创新农村水利发展体制机制

当前,农村水利改革正在向多领域扩展、向深层次推进,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系统性更加凸显。要准确把握农村水利改革方向,注重协调推进和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增强农村水利发展活力。

第一,加快推进农村水利投资体制改革。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基建投资和财政专项资金大幅增加对农村水利的投入力度、提高补助比例,逐步建立以财政补助为主导,国家、农民、社会资金共同投入的多元化农村水利投资机制。要以县为单位、以规划为依托,整合各类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农村水利项目。

第二,继续落实水管体制改革各项政策。要全面完成大中型灌区、泵站管理单位的“两定”工作,通过中央补助、地方加大财政投入等渠道,足额落实“两费”,做到以事定员定岗,妥善安置分流人员,落实社会保障政策。要注重培育维修养护市场,积极探索公益性资产的有效管理方式。要逐步将水管体制改革延伸到小型水利工程、基层水管单位,切实落实管理责任、管护措施和管理人员,全面提高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水平。

第三,推进农业水价改革和水权合理流转。按照促进节约用水、降低农民水费支出、保障灌排工程良性运行的原则,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把农村集体和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管理工程费用纳入水价测算范围,推行农业终端水价机制,探索实行定额内用水享受优惠水价和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加强量水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推进农业用水计量收费。建立水权合理转换机制,积极培育水市场。

第四,深化农村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完善农村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办法和配套制度,通过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合作等方式,搞活经营权,转让使用权,拍卖所有权,盘活存量水利资产,实现农村水利工程良性运行和滚动发展。在符合规划、履行审批程序的前提下,鼓励群众独资、合资兴办小型水利工程,使农民真正成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和受益的主体。

七、用足用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多渠道增加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投入

近年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特别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强、覆盖面广、含金量高的重大政策。各地要认真研究、积极协调、努力争取,着力把各项政策转化为工作思路,细化为工作方案,实化为工作措施,落实到田间地头,兑现到千家万户。

第一,用好公共财政投入政策。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发挥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中央和省级财政要大幅增加专项补助资金,市、县两级政府也要切实增加农田水利投入。水利部将努力争取不断增加农村水利项目中央资金规模,并不断拓宽建设领域。各地也要积极争取加大地方财政性资金对农村水利的投入力度,确保各级财政对农村水利投入的总量和增幅明显提高。要按照国务院批准的新的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办法要求,努力扩大水利建设基金征收渠道和规模,严格征收、使用和管理。要落实好基本建设占用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耕地和灌溉水源的补偿政策,总结推广烟水工程配套、资源开发利用补偿等做法,探索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农村水利发展机制。

第二,用好土地出让收益政策。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是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来源渠道的重大突破,各级水利部门要积极协调配合有关部门尽快制定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具体办法,加强计提和结算工作,确保资金足额提取、定向使用。针对土地出让收益资金供给与农田水利建设投资需求不相匹配的结构性矛盾,要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分别统筹部分资金,重点向粮食主产区、贫困地区和农田水利建设任务重的地区倾斜。从土地出让收益所提农田水利建设资金主要用于大型灌区田间工程配套、灌区小型水源工程建设、中小型灌区改造、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牧区农田水利建设等。

第三,用好民办公助和财政奖补政策。2005年,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补助资金,通过民办公助形式对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予以支持。2008年2月,国家出台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政策,今年将覆盖全国。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重申,中央和省级要大幅增加专项补助资金,市县两级也要切实增加投入,加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充分调动农民兴修水利的积极性。各地要把民办公助、财政奖补与一事一议、投工投劳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建立“农民自愿参与、村组自行组织、政府协调服务”的筹资筹劳新机制,鼓励农民兴办小型农村水利设施。

第四,用好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近年来,中央财政不断加大对农机具购置补贴的支持力度,将排灌机械和农田基本建设机械列入补贴范围,中央财政对购置机具给予30%左右的补贴,一些地区财政还在此基础上给予适当补贴。中央一号文件又明确提出扩大节水、抗旱设备补贴范围,有关部门规定了46类、180个农机补贴品目,各省还可在此基础上自行增加30个品目。各级水利部门要加强与财政、农业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充实、完善补贴目录,引导和鼓励农民用足用好这项补贴政策。

第五,用好财政贴息扶持政策。近年来,国家安排财政贴息贷款支持发展节水灌溉,利率执行国家基准利率,中央财政补贴利息的一半,每年中央贴息资金达5000万元。同时,2008-2009年中央财政还专门安排水利贴息资金约4000万元,带动银行贷款达60亿元以上。各地要积极争取扩大农村水利项目财政贴息范围,提高贴息比例,增加农村水利建设信贷资金投放规模。

第六,用好水资源有偿使用政策。水资源费是水资源节约、保护、配置和管理的重要资金来源。目前各地水资源费征收标准不一,不同行业差异很大。水资源费取之于水、用之于水,各地要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的要求,合理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明确征收范围,严格征收和使用管理。

第七,用好抗旱浇灌扶持政策。前一阶段,为支持北方冬麦区抗旱工作,国务院及时决策出台了加强抗旱水源建设、抗旱服务队设备购置、抗旱物资储备和抗旱浇地直补等抗旱政策措施,中央财政一次性安排特大抗旱补助费,支持受旱严重的9省、自治区800个县级抗旱服务队购置抗旱设备,每个县补助200万元。各地要按照国家防总、财政部、水利部的要求,抓紧落实这些政策。同时,要加强对县级抗旱服务队的指导,促进抗旱服务队在抗旱保丰收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第八,用好其它农水扶持政策。要按照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研究出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用地政策和税费减免优惠政策;联合有关部门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用电执行居民生活或农业灌排用电价格专项检查。要抓紧研究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公益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费用补助,以及对农业灌排工程运行管理费用财政补助的具体办法,确保工程良性运行。

八、切实加强农村水利工作领导,全面落实各项保障措施

面对极为繁重的农村水利工作任务,必须着力强化保障措施,狠抓各项工作落实,确保取得实效。

第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各级水利部门要把农村水利工作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大决心、花大气力狠抓农村水利建设、管理和改革。对重点农村水利项目、关键改革举措、重要政策落实,要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层层签订责任书,逐级落实行政责任人、技术负责人和监督人并向社会公布,建立健全工作考核制度和奖惩机制,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第二,注重科学规划,搞好前期工作。要认真做好“十二五”农村水利各类专项规划的编制,千方百计落实前期工作经费,超前开展项目前期工作,规范前期工作审批程序,提高审批质量和效率。要严格规划和项目前期管理,依法审批的规划不得擅自调整,不符合规划或前期工作不完善的项目不得安排投资计划。

第三,强化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各级水利部门要切实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主动向党委政府汇报工作,争取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加强与发改、财政等部门的协调配合,确保各项建设、管理和改革任务落到实处。要强化水利部门的团结协作,建立上下密切联系的沟通机制,充分发挥流域机构和地方水利部门的作用,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做好农村水利工作。

第四,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通过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农村水利建设的重大意义,深入解读中央关于农村水利的重要部署和政策措施,全面反映农村水利工作的新举措和新成效,及时报道各地农村水利建设的典型事例和先进经验。采取群众喜闻乐见形式,普及农田水利、节水灌溉、饮水安全、防灾减灾等知识,推广先进技术和经验。要策划一批重点宣传活动,形成报道强势,提升宣传效果,营造推动农村水利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五,加强队伍建设,转变工作作风。回良玉副总理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谆谆告诫我们要带着“四情”做“三农”工作,服务农民要有感情,开展工作要有热情,开拓创新要有激情,献身事业要有痴情。农村水利战线的同志们特别是领导干部要铭记在心、落实于行,充分认清肩负的重要使命和重大责任,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大力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倾听干群心声,摸清实际情况,解决突出问题,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主动性,增强措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推动农村水利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要加强基层农村水利队伍培训,全面提高农村水利队伍的政治素质和综合素质,更好地胜任农村水利改革发展的繁重任务。要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重大问题要集体决策,关键环节要严格把关,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同志们,农村水利工作任重道远,使命光荣。我们要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以高度负责的政治觉悟、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认真扎实的工作作风,不断开创农村水利工作新局面,努力推动农村水利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服务“三农”、保障民生和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贡献!

第五篇:国家水利部部长陈雷2012年7月26日在全国水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大力加强水利法治建设 为水利改革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在全国水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国家水利部部长 陈 雷(2012年7月26日)

同志们:

这次全国水政工作会议是在水法修订实施十周年、全国各地治水兴水高潮迭起的大好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进依法行政和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战略决策部署精神,系统总结近年来水政工作成效,深入分析水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全面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政工作任务,不断提高水利工作法治化水平,为水利跨越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全面回顾近年来水利法治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不断深化对水政工作的规律性认识

近年来,各级水利部门按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要求,扎实推进依法治水管水,水政工作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为水利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

一是坚持围绕中心、突出重点,适合国情水情的水法规体系逐步健全。近年来,水利立法工作紧紧围绕水利中心工作,坚持加快立法 进度与提高立法质量相结合,以水利改革发展立法需求最为迫切的领域为重点,统筹推进水法规体系建设。修订出台了《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等2件法律,制定了6件行政法规和近20项部门规章。开展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修改、废止、宣布失效了一批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各地出台了一大批内容新、质量高、有特色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目前,适合我国国情和水情的水法规体系基本完备,各项涉水事务管理基本有法可依,为推动水利改革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二是坚持严格规范、提升效能,水行政执法工作更加有力有效。各级水利部门认真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执法职责,着力加强综合执法,水行政执法队伍专职化程度不断提升。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大力推行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行政裁量权基准制、案卷评查制等制度。着眼提高执法能力,实施了一批水政监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持续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了一批重大水事违法案件,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执法活动。积极完善执法体制,建立流域与区域相结合、水利部门与其他部门相协调的执法协作机制。水行政执法效能的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各项水法规实施,有力地维护了良好水事秩序,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群众合法水事权益。

三是坚持预防为主、源头管理,水事矛盾纠纷预防调处成效显著。建立健全预防为主、预防与调处相结合的水事纠纷预防调处机制,完善协商、排查、应急处置等各项制度。以北京周边、省际敏感河段为重点,组织流域机构和地方开展水事矛盾纠纷集中排查化解活动,采 取法律、行政、经济、工程等多种措施,妥善解决了一批重大省际水事纠纷。2007年至2011年全国共调处水事纠纷3.98万件,敏感纠纷处于可控状态,团结治水良好局面不断巩固,为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等重大活动营造了和谐氛围。

四是坚持广泛宣传、教育引导,依法治水管水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按照中宣部、司法部和全国普法办的统一部署,坚持集中宣传与日常宣传相结合、学法与用法相结合、法制宣传与法治实践相结合,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贴近实际的水利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圆满完成了“五五”普法任务,印发并实施了“六五”普法规划。利用每年的“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全国法制宣传日”等重大活动组织集中宣传,全社会水法治意识明显增强。

五是坚持规范高效、依法履职,水利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大力推进科学民主决策,建立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论证制度,保证行政决策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成六轮行政审批项目清理,取消和调整的审批项目约占总量的一半以上,建立健全水利行政审批管理长效机制,严格依法设定审批项目,加强对行政许可行为的监督管理,行政审批更加规范有序、高效便民。积极发挥行政复议作用,依法公正办理行政复议案件,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六是坚持立足前沿、注重应用,水利政策研究支撑能力逐步增强。围绕关系水利改革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问题和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水利政策研究。设立水利重大课题研究项目,制 定水利重大课题和水利政策研究项目管理办法,在政策研究项目立项、检查验收和成果应用三个环节严格管理,积极吸引国内权威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参与课题研究,不断提高研究的质量和水平。经过多方努力,水利政策研究取得了一大批成果,为科学决策和依法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水政工作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结果,是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各有关部门通力协作的结果,也离不开广大水政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和无私奉献。借此机会,我代表部党组,向长期奋战在水政工作一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亲切的慰问!向所有关心支持水政工作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深刻理解新形势下推进依法治水的重要意义,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水政工作

当前,水利工作正处于抢抓机遇、跨越发展的黄金时期,攻坚克难、负重前行的关键阶段。我们要立足服务水利改革发展大局,准确把握水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认真履行好水政工作所肩负的职责和使命,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努力推进水利改革发展新跨越。

第一,进一步加强水政工作是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实现水利发展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2011年中央1号文件将依法治水摆在水利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提出了一系列任务要求。在去年召开的中央水利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尽快构建适应我国国情和水 情的法规体系,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的水行政执法体系,完善水事纠纷预防和调处机制,提高水利工作科学化、法制化水平。依法治水是水利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切实把依法治水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去,不断提高水政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确保圆满完成水利改革发展目标任务。

第二,进一步加强水政工作是推进水利科学发展、加快水利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举措。水政工作是推进水利科学发展、加快水利发展方式转变的有力抓手,在水利改革发展中发挥着引领规范和支撑保障的重要作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大力推进依法治水管水,着力抓好水法规政策体系顶层框架设计,不断建立健全行政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切实改变重规划轻落实、重审批轻监督、重建设轻管理、重进度轻质量、重业务工作轻法治建设的局面,确保水利可持续发展。

第三,进一步加强水政工作是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迫切需要。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和主要内容。当前水利法治工作仍然面临不少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一些急需的领域还存在立法空白,部分水利立法质量不高、操作性不强、权威性不够,水政执法急需加强,执法方式亟待改进,水法普及宣传还不够广泛深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进一步完善水利法规政策体系,认真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使命,全面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切实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法治政府建设目标落实到水政工作的各个方面。

第四,进一步加强水政工作是强化水利社会管理、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近年来,随着水资源条件深刻变化、涉水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水利发展方式深刻转变,水利社会管理的难度和挑战在不断加大,特别是不同地区、不同群体水事活动中的利益冲突明显加剧,水事纠纷和矛盾呈现高发态势。水政工作直接面对行政管理相对人,与水事活动主体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是水利部门与社会联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加强和创新水利社会管理,自觉把水利工作和涉水活动纳入法治化轨道,不断提高水政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水事权益,努力维护和谐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三、准确把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政工作总体要求,奋力谱写水利法治建设新篇章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大力加强水利法治建设,全面提高水利依法行政水平,为推进水利改革发展新跨越提供良好法治环境和有力法治保障。

一是以完善水利法规体系为载体,进一步加快水利立法工作进度。推进依法治水首先要解决有法可依的问题。要抓紧修订完善《水法规体系总体规划》,加快饮用水安全保障、节约用水、农村水利、农村水电、跨流域调水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尽早填补相关领域的立法空白。要按照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求,加快研究制定水资源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制度规范和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利用、节 约保护。要扎实推进《河道管理条例》修订和《节约用水条例》起草工作,积极配合国务院法制办做好《洪水影响评价管理条例》和《南水北调供用水管理条例》的审查修改工作,争取早日颁布实施。要认真做好《农村水利条例》、《农村水电条例》、《地下水管理条例》研究起草工作,进一步完善防汛抗旱、水土保持以及流域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为依法实施水利管理提供基础支撑。要加快部规章和地方配套水法规的立法步伐,加强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工作,积极探索建立水利立法后评估制度,坚决维护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

二是以增强执法能力为核心,进一步加大水行政执法工作力度。水行政执法是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法定职责,直接关系到法律的尊严、政府的权威和水利部门的社会形象。要加快建立健全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水行政执法体制,抓紧出台全面推进水利综合执法的指导意见,从源头上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执法缺位等问题。要按照中央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加大专职水政监察队伍建设力度,继续推动将水政监察队伍纳入公务员队伍或者参照公务员法管理。要大力推进执法公开,依法细化、量化水行政处罚裁量行为,严格落实水行政执法责任,切实规范、制约和监督行政权力的行使。要继续实施水政监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断加强流域和地方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执法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大水利执法队伍培训力度,全面提升水利行政执法保障水平。要以水资源管理、河湖管理、水土保持监督、农村水电开发管理等为执法重点,积极组织开展专项执法活动,始终保持对水事违法行为的高压 严打态势,确保中央决策部署和水法规的各项规定落到实处。

三是以隐患排查化解为重点,进一步强化水事矛盾纠纷预防调处。要按照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总体部署,深入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水事矛盾纠纷的成因和特点,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调处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完善属地为主、条块结合的水事纠纷调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和流域管理机构的协商机制和处理制度,逐步形成政府负责、部门配合、社会协同的工作格局。要加强源头控制和隐患排查化解,加快建立应急信息共享和快速处置机制,不断增强工作预见性和针对性,尽可能地把水事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对出现矛盾激化苗头的,要深入现场听取意见,及时提出解决方案,防止矛盾激化;对已经发生的水事纠纷,要落实措施,积极协调,尽快解决;对违法违规建设引发纠纷的,要严格依法处置相关责任人;对已经签订协调协议的,要加强对协议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限期解决问题。要将水事矛盾纠纷隐患排查化解作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要确保北京周边地区及省际敏感河段水事活动的和谐有序,为党的十八大顺利召开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四是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抓手,进一步做好水利依法行政工作。加快推进水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转变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的重要内容。要积极贯彻国务院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一步清理、减少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严格依法设定和实施审批事项,不断创新行政审批服务方式,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要加强与国务院审改办的沟通协调,积极推动完成第六轮行政审批项目集中清理工作,抓紧编制并及时公布水利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目录。要进一步规范水利行政许可审批行为,依法优化和简化审批流程,积极推行网上审批和网上服务,做到程序透明、审批高效、服务便民。要抓紧研究建立行政审批事项后续监管制度,加强对行政审批事项的监督。要大力推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在健全决策制度、规范决策程序、强化决策监督、严格责任追究上狠下功夫,最大程度减少和避免决策失误。要进一步畅通水利部门行政复议渠道,加大调查力度,提高办案质量,切实做到“定纷止争、案结事了”。

五是以强化应用支撑为引领,进一步提高水利政策研究的实效性。开展水利政策研究,是完善水利决策咨询机制的重要手段,也是推进水利跨越发展的有力支撑。要进一步健全水利政策研究课题管理办法,大力促进课题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和经费使用效率。要针对当前水利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以贯彻落实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为重点,科学确定政策研究项目,从源头上把好选题立项关。要强化政策研究过程管理,严格落实跟踪检查、中期督导、审查验收等过程管理制度,特别要组织实施好水利重大课题,不断提升研究成果质量和水准,切实提高政策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加强政策研究成果管理,建立健全政策研究成果推广和共享机制,充分发挥政策研究成果对水利决策和管理的基础支撑作用。要依托水利政策研究项目和平台,不断完善上下协作、内外结合、优势互补的研究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和 汇聚行业内外研究力量,共同推动水利政策研究工作。

六是以促进学法用法为目的,进一步提高水利法制宣传教育水平。加强水利法制宣传教育,是推进依法治水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要围绕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和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坚持不懈抓好水利法制宣传教育。要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等大众传播媒介,组织开展好“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宣传活动,在全社会持续掀起水利法治宣传热潮。要采取自学、轮训、讲座、调研、研讨等多种形式,大力推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用法,不断增强他们维护法律尊严、履行法定职责的意识。要大力加强水利法治文化建设,着力打造水利法制宣传精品佳作,广泛组织开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水利法治文化活动,切实增强全社会的水法制意识和水法治观念。要积极探索水利法制宣传教育新形式、新途径,稳步推进“六五”普法工作和法律“六进”活动。当前,要以纪念水法修订实施十周年作为契机,精心筹划一批重点宣传活动,深入推进水法等涉水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努力形成全社会深入学习水法规、严格遵守水法规的良好氛围。

四、切实加强水政工作组织领导,确保水利法治建设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水政工作是水利改革发展中的基础性、全局性、保障性工作,要切实强化各项保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把水政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一要着力增强法治意识。广大水利干部职工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 要牢固树立依法治水管水理念,做到认真学法,真正将法治意识内化于心,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利;做到认真用法,真正将法律法规外化于行,促进法律法规的实施;做到认真守法,真正将行政行为置于各类监督之下,严格按法定权限和程序办事。

二要着力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水利部门要把水政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把水政工作情况作为检验各级水利部门工作业绩的重要内容,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加大督促指导力度。水政部门要切实履行各项职责,更好地承担起组织协调和指导监督作用。

三要着力加大支持力度。要针对当前水政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不断加大支持力度,保证水政部门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经费保障与其工作任务相适应,特别是对争取立法资源、调处水事纠纷、加强水行政执法、开展政策研究等工作,要积极创造良好条件,切实帮助解决工作难题。

四要着力搞好综合协调。各级水利部门要主动加强与立法机关、司法机关、政府法制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协调和沟通,在立法、执法等方面争取得到更多支持和帮助,水利系统有关业务部门要积极配合支持水政部门的工作,努力形成推进水利法治建设的整体合力。

五要着力强化队伍建设。要及时开展交流培训,强化业务指导,全面提高水政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着力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勤政廉洁的高素质水政队伍。广大水政工作者要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勇于担当,敢于碰硬,为 水利改革发展保驾护航。

六要着力做好基层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对基层水政工作的指导,在教育培训、经费投入、干部交流培养等方面下功夫,切实解决部分基层水利部门水政机构人员偏少、经费保障偏紧、执法装备偏弱等问题,为基层水政部门依法履行职责和全面完成任务创造良好条件。

同志们,大力加强和改进水政工作,事关全局,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大力发展民生水利,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不断加大依法治水管水力度,为实现水利跨越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下载国家水利部部长陈雷2012年6月4日在中国水利企业协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家水利部部长陈雷2012年6月4日在中国水利企业协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