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年度河北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项目
2018年度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项目
课题指南
艺术基础理论研究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研究* 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思想研究* 新时代艺术的新使命新境界
中国艺术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研究 文化自信与新时代文艺 中外艺术比较研究* 艺术学新兴、交叉学科发展状况及学科建设研究*习近平关于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研究* 河北省地方艺术史论研究* 艺术生产评价体系研究* 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中国化研究 20世纪中外艺术理论家及其思想研究 断代、专题、区域艺术史研究 中国艺术学方法论研究 中国传统艺术研究 现当代艺术理论研究 外来艺术样式中国化研究 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北艺术发展研究 河北艺术家研究 河北文艺口述史
河北现当代艺术批评研究 河北省艺术生态研究 西方现当代艺术理论研究
戏剧(含戏曲、话剧、歌剧、音乐剧、曲艺、木偶、皮影)研究
中国儿童戏剧史* 景观剧研究
河北戏曲移植改编研究* “互联网+”与戏剧创作、传播研究* 河北戏剧管理体制深化改革研究* 河北戏剧发展现状研究 戏剧作家作品研究
河北戏剧(戏曲、话剧、曲艺、木偶、皮影)艺术家研究 河北省戏曲剧种调查及研究 河北省地方戏曲传承与振兴研究 戏曲表演艺术研究 戏曲音乐理论研究 戏曲作曲研究 戏曲舞台美术研究 河北地方剧种史论研究 20世纪河北戏曲学术史研究 河北戏剧产业与市场研究 戏剧资料数据库研究 河北戏曲与地域文化研究 河北戏曲文献文物研究 戏剧受众与文化影响研究 河北曲艺创作与表演研究 河北省民间曲艺发展对策研究 “互联网+”曲艺艺术传播研究 河北省木偶戏、皮影戏史论研究
电影、广播电视及新媒体艺术 新时代中国影视创作理论与美学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外影视合作与交流研究 影视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研究* 网络电影、网络剧与网络综艺现状及发展研究* 中国影视人才培养现状及发展研究
音乐研究
河北地方音乐研究* 河北民歌生态研究* 革命音乐文化研究* 中国校歌文化研究 丝绸之路外文音乐文献整理与研究
中外音乐文化比较研究 河北音乐史研究 河北民族民间器乐研究
河北省音乐古籍、传谱、音像文献资料整理研究 舞蹈音乐研究 音乐社会学研究 西方音乐研究 曲艺音乐研究 电影音乐研究 音乐美学研究
当代河北音乐作品与作曲家研究 社区音乐文化建设研究 新媒体音乐研究
舞蹈研究
河北民间舞蹈研究* 群众舞蹈文化研究* 舞蹈应用理论研究* 中外杂技交流研究 中国传统舞蹈文化研究 舞蹈编导学研究 舞蹈表演体系研究 舞蹈评论研究 河北舞蹈史研究
舞蹈记录方式数字化研究 当代舞剧创作研究
中国舞蹈艺术的表演体系研究 “一带一路”乐舞文化研究 河北“非遗”舞蹈研究 河北杂技艺术研究
美术研究
美术交流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研究* 当代美术研究
革命题材美术作品研究* 美术创作理论与实践研究* 河北省民间美术史研究* 河北省当代美术家研究* 地域文化与少数民族美术研究 连环画创作研究 中国当代美术批评研究 中国现当代书法艺术研究 中国古代书画批评理论研究 中国古代书论画论研究 中国书法史断代、专题研究 中国雕塑史断代、专题研究 西方美术批评理论研究
设计艺术
中国艺术设计产业发展研究* 设计推动新农村建设策略与方法研究* 基于新技术的文化产品设计研究* 基于传统技艺的创新设计研究*
文化市场研究
河北省文化市场监管体制机制与能力建设研究 河北省艺术品展览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河北省演出市场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文化市场管理理论和政策研究 大众文化消费研究
文化产业研究
促进数字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研究* 大运河文化带文化资源富集型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与农业农村融合发展问题研究 河北省文化产业扶贫研究
河北省文化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 河北省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河北演艺戏剧产业研究 河北省文化消费市场培育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产品开发体制研究 数字创意文化产业研究
新媒体在文化产业中的作用研究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特色小镇文化产业研究
大运河文化产业带研究
雄安新区文化产业研究
科技提升传统文化产业研究
文化产业园区公共服务平台研究
公共文化服务研究
完善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河北省文化生态建设路径研究及探索
雄安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繁荣群众文艺,创建我省百县、千乡、万村基层文化队伍建设的科学方案的研究与探索
以科技创新为手段,加强我省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平台建设的研究
河北省大众文化消费结构调查研究 农村群众文化需求调查研究 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 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体制机制研究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研究
河北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与实现机制研究 新时期下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研究*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雄安新区建设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探索与研究 * 大运河文化带(河北段)创建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路径研究 * 信息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中的应用研究 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研究 河北省传统工艺振兴举措研究 河北省非遗小镇建设发展研究
对外文化交流研究
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问题研究* 京津冀历史文化资源脉络研究 国际艺术节运作模式研究
建立和完善我省对外文化交流体系相关问题研究 河北对外文化贸易能力提升研究 新时代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策略研究 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机制和路径研究*
文化艺术综合研究
河北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研究 文化与旅游融合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研究* 京津冀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发展共享机制对策研究* 雄安新区历史文化研究* 加快雄安新区建设的文化思考* 2022年冬奥会背景下京张文化旅游发展研究 文化强省建设之政策、策略及方法研究 河北省文化艺术人才队伍现状调查 河北省民营艺术表演团体现状调查 文化与科技融合研究
艺术资源信息库建设与应用研究
网络文化发展对社会文化生活的影响研究 中华美学精神和河北地域文化研究
传承、保护、培育、涵养文化生态系列研究 加强我省省会城市文化建设的建议和思考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实证研究 河北省文化体制改革问题研究 新型智库建设问题研究
(*为优先研究方向)
第二篇: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管理办法
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繁荣和发展我省文化艺术事业,推动和促进文化艺术科学研究,多出优秀成果,多出优秀人才,根据文化部《全国艺术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参照省委宣传部《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结合我省文化艺术科研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研究规划及管理,必须坚持党的各项文艺方针政策,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文化,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部署,紧密围绕我省文化艺术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入研究探索,努力提高质量,促进理论创新,指导文艺实践,为全省文化艺术事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
第三条 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坚持公平竞争,择优立项,关注基础,确保重点的立项原则。
第四条 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实行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重点管理与一般管理相结合,统一要求与分级管理相结合。
第二章 机构和职能
第五条 河北省文化厅成立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负责全省文化艺术科学研究规划、审批、管理与协调工作;
第六条 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下设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办公室,业务上接受省委宣传部规划办指导,办事机构设在河北省艺术研究所。第七条 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
1、负责全省文化艺术科学发展规划课题的制定、评审、管理、成果鉴定、验收和宣传推广等工作;
2、组织开展文化艺术方面的学术研讨活动;
3、负责文化部重点课题的组织推荐工作;
4、负责制定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项目指南,组织项目评审工作;
5、具体管理、监督使用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研究经费。
第三章 规划和选题
第八条 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指南的制定,由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办公室提出初步方案和意见,征求全省有关单位、文化艺术学科研究机构、高校等方面的意见后向全省发布。
第九条 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的选题,要突出我省文化艺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积极探索体现先进文化和民族特色的艺术发展规律。加强环渤海区域文化发展趋势、文化发展战略、文化产业与文化经济理论、城市文化与城市发展、文化发展史、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等理论和对策研究。
第十条 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的设立包括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委托项目和自筹项目。事关全省文化艺术发展急待解决的,需要多学科、多部门协同攻关的重要课题,经领导小组负责人审定,以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办公室特别委托项目的方式单独立项。
第十一条 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项目设立自筹经费项目,申报和评审办法与资助项目的要求相同,根据学科发展、队伍建设以及当年申报的实际情况确定项目数量。
第四章 申报和评审
第十二条 凡我省文化艺术单位、省属及各部委驻我省高等院校的科研人员以及热心于文艺科研的社会各界人士,均可根据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项目规划办公室提供的项目指南选题范围申报项目。
第十三条 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项目每两年评审一次,自项目指南发布之日起开始受理申报,受理期限一般为40天。申报人应先向本单位科研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初审后,统一报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办公室。多部门合作项目由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的科研管理部门负责初审及申报。
第十四条 申请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的负责人应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河北省有固定工作,具备进行文化艺术科学研究的基本条件;
2、申请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委托项目和青年项目,应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申请青年项目者(包括课题组成员)年龄不得超过39周岁(以申报截止日期为准),不具备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须由两名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同行专家推荐;
3、申请人(包括主要成员)一次只能申报一个项目。凡承担国家和本省社科规划项目和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尚未结项的项目承担人,不得申报当年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项目;
4、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实行信誉管理制度,申报人在项目获准立项后及项目研究期间要遵守各项承诺,履行约定义务,按期完成研究任务;违反规定擅自出版者视为自行终止相关资助协议。成果鉴定为不合格或有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现象的,项目负责人五年内不得申报新项目;
5、一个项目只允许确定一个负责人。项目研究实行项目负责人 责任制,项目负责人必须承担实质性研究任务,具有组织指导整个科研工作的能力,并对该项目经费有最终支配权;
6、申请自筹经费项目,在按程序申报的同时,还须交验出资单位的经费资助证明。
第十五条 申请人需如实填写《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申报、评审书》(以下简称《评审书》),按规定时间送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审核,签署意见,报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办公室,并承诺项目的管理任务及信誉保证。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办公室负责审核《评审书》和申请人所在单位意见。
第十六条 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实行同行专家评审制。评审组专家由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办公室聘任,每年根据需要作适当调整。
第十七条 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办公室负责组织全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项目评审的具体工作。
第十八条 在进行资格审查后,进入会议审评。评审组成员须有三分之二以上出席方能进行评审和表决,出席成员三分之二以上同意,表决方能生效。对拟立项目,由学科评审组正副组长签署建议立项意见,交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办公室审核。
第十九条 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办公室对会议评审结果进行复核、综合平衡,提出经费资助意见,报上级有关部门审批。
第二十条 研究成果形式为研究报告、论文、专著、软件等,完成时间为1至2年。
第二十一条 凡批准立项的,由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办公室向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下达立项通知书。立项时间自发布之日算起。
第二十二条 为保证评审立项的公正性,评审专家和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下列纪律:
1、评审阶段不得以任何理由查询或透露课题论证活页的相关背景材料;
2、评审专家在受聘期间,本人申请本项目者,不得参与本的评审;
3、不得收受礼金或礼品。
违反以上纪律者,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取消评审资格或纪律处分。
第五章 经费管理与使用
第二十三条 项目资助经费采用一次核定、分期拨付、包干使用、超支自补的办法。项目资金拨款一般分三次:立项批准后,拨付资助经费的40%;中期检查合格后续拨经费的30%;剩余30%为预留经费。预留经费由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办组织鉴定之用,或通过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办公室委托课题组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组织鉴定之用。预留经费待通过鉴定、结项后一次拨付。
第二十四条 对列入计划的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经费,拨付给项目承担单位的财务部门进行管理,单独立帐,专款专用。在财务制度规定的范围内,经主管领导批准,资助经费由项目负责人根据科研进度自主支配。经费的使用,须接受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办公室和有关部门的监督。
第二十五条 经费使用范围主要包括:
1、资料费:即研究所需的资料收集、复印、翻拍、翻译以及必要的图书购置费用等;
2、调研差旅费:指为完成研究工作而进行的调研活动开支的差旅费,其标准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3、会议费:指围绕项目举行的小型研讨会的经费开支;
4、计算机使用费:指上机费、录入费以及用于项目研究的资料查询、信息交流等上网费和软件设计费;
5、印刷费:指研究成果的印刷费、打印费和誊写费;
6、成果鉴定费:该经费根据本管理办法第十九条,由省文化艺 术科学规划办掌握执行,每位鉴定专家的劳务费由预留的30%经费中支付。
第二十六条 项目负责人因工作调动等原因更换科研管理部门及财务管理部门,须经调出、调入单位同意,报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办公室审批。
第二十七条 凡因项目负责人出国、生病、死亡或其他原因不能继续研究的项目,停止拨款,并追回已拨经费的剩余部分;对依照本办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予以撤销的项目,追回已拨经费,项目负责人无法赔偿的,由所在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第二十八条 项目完成后,项目负责人会同所在单位财务部门清理历年收支账目,如实填写《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项目鉴定结项书》中的经费决算表,接受管理部门检查。
第二十九条 自筹经费项目的经费筹集、使用和管理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财务制度及本管理办法的规定。自筹经费由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管理。
第三十条 项目资助经费的管理实行分级负责制。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办公室对管理范围内项目资助经费行使监督、检查和指导职责;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管理部门对项目资助经费实施具体管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财务部门应妥善保管项目和单据,接受审计和上级财务部门的审查。
第六章 项目中期管理
第三十一条 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实行检查制度,检查项目的研究进度、项目阶段性成果和经费使用情况。
第三十二条 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办公室委托各有关科研管理部门对项目进行检查,检查结果与后续拨款挂钩。项目负责人须认真填写项目检查表,经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审核,报省文化艺 术科学规划办公室检查。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办公室对进展正常、经费使用合理的项目,实施续拨款。对不按规定报送项目执行情况检查表或经检查不合格者,暂缓拨付经费。
各有关科研管理部门在检查的基础上,对当年在研项目的进展情况、项目事项变更、经费使用、已完成项目数量、质量、成果出版、成果获奖、存在问题、改进措施及建议等方面撰写检查综合报告,报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备案。
第三十三条 为促进项目正常进行,按时、保质完成研究任务,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要将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纳入本单位的科研工作计划,加强对各类项目的跟踪管理。
第三十四条 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须由项目负责人提交书面请示,经所在单位同意,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办公室审批:
1、变更项目负责人;
2、改变项目名称;
3、改变成果形式;
4、研究内容有重大调整;
5、变更项目管理单位;
6、完成时间延期一年以上或多次延期;
7、项目执行过程中和成果出版等方面有涉外问题;
8、中止项目协议;
9、撤销项目;
10、其它重要事项的变更等。
第三十五条 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由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办公室予以撤销项目:
1、成果有严重政治问题的;
2、研究成果质量低劣的;
3、第一次鉴定未能通过,经修改后重新申请鉴定,仍未能通过的;
4、剽窃他人成果、弄虚作假的;
5、与批准的课题设计严重不符的;
6、应用性研究课题在获准延期一年后到期仍不能完成的;基础性研究课题在获准延期两年后到期仍不能完成的;
7、严重违反财务制度的。
被撤销项目的项目负责人三年内不得申请新项目。
第七章 成果鉴定和验收结项
第三十六条 为科学评估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研究成果的质量和实际水平,项目完成后对最终成果进行鉴定,通过鉴定后予以验收结项,并向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办公室申请办理结项手续。
第三十七条 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项目最终成果的鉴定一般采用聘请同行专家鉴定的方式。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办公室负责组织或委托有关科研管理部门组织项目的最终成果鉴定。
第三十八条 鉴定专家的选定:
1、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办公室建立相应的鉴定专家库,以备组织鉴定时,随机挑选。鉴定专家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相当于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思想作风正派、有较高学术水平;
2、每个项目的鉴定专家不得少于5人。课题组成员不能担任本项目的鉴定专家,所在单位及其上级主管部门参与鉴定的专家人数不能超过2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不得超过2人;
3、课题组成员不能作为本项目的鉴定专家,也不能参与鉴定的具体事务;
4、鉴定组织者需对鉴定专家人选、鉴定过程中的具体内容严格保密。鉴定结项时对需要进行重要修改并重新申请鉴定的项目,可由鉴定结项管理部门汇总鉴定专家(匿名)的意见反馈项目负责人。
第三十九条 成果鉴定程序:
1、项目研究完成后,项目所在单位的科研管理部门需向省文化艺 术科学规划办公室提交鉴定申请报告,报告须提供鉴定专家组建议名单、鉴定时间及组织方式,待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办公室同意后,方可实施;
2、项目研究工作完成后,由项目负责人填写《结项书》,经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审核合格后,连同最终成果报送鉴定组织者;
3、鉴定组织者要对《结项书》和最终成果进行技术审查,最终成果的内容和形式须符合立项申请的设计标准;
4、根据5名专家的多数意见确定是否通过鉴定,成果鉴定分为合格和不合格,合格的水平等级划分为:国际领先、国际先进、国内领先、国内先进;
5、鉴定未能通过的,允许课题组在半年内对成果进行修改,并重新申请鉴定,重新鉴定仍不能通过的按撤项处理。
第四十条 最终成果鉴定通过后,由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办公室负责验收并办理结项手续。
第四十一条 验收结项材料要符合下列条件:
1、鉴定获得通过,并符合程序;
2、经审计和检查,项目经费使用合理;
3、最终成果没有知识产权纠纷;
4、鉴定和结项材料齐备,符合规定要求。第四十二条 验收结项材料应包括: 1、1份《结项书》原件,两份复印件(含“专家鉴定意见表”一式三套,一套原件,两套复印件,每套五份); 2、3—5套最终成果(专著打印稿可1套,待正式出版后补送)。
第八章 成果出版与宣传
第四十三条 凡正式出版的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研究成 果,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和有关管理办法。对外公布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研究成果,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保密制度及规定。
第四十四条 为充分发挥我省文化艺术科学研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办、各课题组和各有关科研单位,应采取各种积极措施加强对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和转化。
第九章 附 则
第四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第四十六条 本办法的解释权归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办公室。
二○○八年十月三十日
第三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河北广宗非遗文化项目
充分挖掘广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潜力
文化彰显一座城市的神韵和内涵,促进文化的发展繁荣对于提升一座城市的软环境、转变城市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文化强县的建设是个战略性的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各类文化资源。广宗具有丰厚的文化资源,是远近闻名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与发展就是其重要体现之一。广宗有三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梅花拳、太平道乐、柳编和黄巾鼓、跑竹马、八面鼓等多项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梅花拳
梅花拳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宗梅花拳传承人李玉琢是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央电视台《第一线》栏目在奥运期间曾专门采访报道广宗梅花拳,2011年7月河北电视台连续播出《‚梅花‘神’拳‛上》和《‚梅花‘神’拳‛下》两集,1997年被河北省授予‚梅花拳之乡‛称号。
梅花拳在广宗的传播是清康熙末年,梅花拳第三代宗师邹宏义从徐州来到广宗县前魏村传拳。梅花拳的组织形式分文场和武场,文场领导武场。其文理武功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依相生、共存共荣,融阴阳生克之奥理,星转斗移,寒暑往来,天下始于一,成于三,行于五,终于九,万物通变之术,皆其术数也。外有五式开合,内有叱呐升降,风格独特,简单易学,常持久练,身强体健,神清脑灵。梅花拳的特有器械和套路,动作、套路朴实大方,既有表演观赏价值,又有技击实战功能。
风火轮、梅花刺,油瓶枪、判官笔……车上的108个部件,拆开后件件都是仿古兵器,组装起来就是携带方便的独轮兵器车。九节鞭两头挂在这辆独轮车上,就成了传统独轮车上套在推车人脖子上的颈袢,车轱辘是风火轮,安装车轱辘的则是月牙铲的铲头,车腿是梅花刺,两边的车帮则是两把弓,就连独轮车上的插销都是独门暗器飞镖……拆下兵器车上任何一件兵器,梅花拳传承人耍起来都是虎虎生风。
广宗县委、县政府积极扶持梅花拳的继承和发展。成立了县梅拳协会,促使梅花拳走上了有组织、有领导的继承发展的轨道。1996年邢台市体委、体总授予广宗县为‚邢台市梅花拳之乡‛;1997年8月河北省体委、体总授予广宗县为‚河北省梅花拳之乡‛;直到今天,梅花拳演练场所遍布全县80%的农村,‚亮拳‛比武的遗俗已成为广宗对外开放的亮点。2006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目前,广宗与深圳世纪华业公司正在走高端路线,谋划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期刊,建立文化产业素材库,为梅花拳文化的始祖张角进行塑像,对这些文化资源加强包装,进行物质化、创意化、美学化、商品化,并把文化遗产附属品申报成专利,借助影视文艺力量把文化底蕴深厚的遗迹、革命老区红色资源包装起来,使其上升到战略高度、推出产品、积累资本、搭建平台、塑造展示广宗灵魂的文化形象。该县正按照市场运作要求成立项目小组和专业文化对接公司,以进行组合式发展,同时该县正与世纪华业公司交流基础研究资料,与专家签署委托合作关系,计划将梅花拳文化遗产编排成大型动漫电影《梅花拳》,现在正整理前期资料。
太平道乐
太平道乐是珍稀的民间文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世界道教音乐的“活化石”。它起源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舆论发动过程中,至今在广宗县传承延续了1800多年,不断得到补充、发展与完善,吸收佛教音乐和宫廷音乐的成分,更多地是吸收融合这一带地方戏曲和民间小调的韵律,逐渐形成一套由经乐与器乐组成的完整的太平道乐。
太平道乐的乐器以管、笙、笛、箫为主,以坛鼓、云锣、铛子、铙、镲等为辅。演奏形式分为两种:一种是静乐,演奏时或坐或立;一种是动乐,边吹奏边行进,又称舞乐或道舞。它既有道教音乐清超的韵味,更有源起于农民开展起义粗犷、雄浑、质朴的特性。其曲调有的明亮、高亢,有的深沉、悲切,旋律起伏跌宕,幽雅婉转。广宗县太平道乐演奏团能演奏演示70多首曲子、8种道舞图案,现在流传下来的曲谱主要有《太平十八番》及‚三仙曲‛《朝天子》、《经堂乐》、《玉芙蓉》等,还有大型民间舞蹈《抬黄杠》等。
太平道乐是中华民族的民间艺术瑰宝,1958年在邯郸举行的冀晋鲁豫民乐大赛中太平道乐表演团荣获一等奖,演员受到了国家领导周恩来和郭沫若的接见;1997年3月,太平道乐表演人员又曾应邀参加了第二届新加坡道教节(青松观)。1998年2月15日曾代表中国在新加坡参加了亚洲各国联合举办的老子诞辰纪念活动;在永年举办河北省吹歌比赛中,太平道乐表演者曾荣获了优秀奖荣誉称号。太平道乐弟子张俊华从1992年以来,先后20余次带领广宗的太平道乐演艺人员奔赴北京、天津等全国各地演出。2000年广宗太平道乐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6年和2008年先后列入河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柳编
广宗县柳编技艺源于清初,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世代相传,口传心授,主要有家传和师传两种形式。柳编制品不仅有精美、漂亮、实用的特点,还有很高的观赏性。经过多年的积累,具有一套非常完整的工序。集自然之美和创作之美于一体,把历史、文化的精髓得以更好的表现。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
柳编技艺是广宗县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广宗县历史上曾是黄河故道,是黑龙港流域,那时县境内不仅河流大面积穿过,而且还有数量繁多的水塘,这些地带的沿岸到处是垂柳,这为柳编业打下了物质基础。广宗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和充满智慧的大脑,利用现有的柳树资源,将柳条进行加工,所有制品的大小、宽窄、式样都靠艺人的制作灵感和制作经验。其制品有簸箕、篮子、圆簸箩、方簸箩、盒子簸箩、盛面粉用的八斗、结婚时女人用的八角盒子,还有近年编织的休闲帽等,工艺有平编、纹编、勒编、砌编、缠边五种。柳编使用工具主要有镰刀、锥子(环锥、草锥)、计量、麻绳、线刀,这些工具都是自制的,形式多样。
该县有两个村从事柳编行业的人最多,其它村庄也有不少柳编能手,其中柳编规模最大的是葫芦乡 大辛庄村,柳编技师占到了全村的60%,该村也因柳编而出名,俗称‚簸箕辛庄‛。在这个村子里,几乎所有人都会用柳条编东西,一根根普普通通的柳条在他们手里不小一会儿就变成了一个漂亮的工艺品。在该村记者见到了姜朝春,他为柳编第十一代传人,擅长编簸箕,徒众多,在柳编业有很高的声誉,其制品精美。
近年来该县不断加大保护与发展这一特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力扶持从业人员的生产水平,提升工艺品味,延长产业链条。带领他们外出交流学习,参加文化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我们的节日---百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迎春展示‚活动、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 等展览会,现在柳编制品日益成为人们的手中宝,该县正在制定更为翔实和更为科学的保护发展措施,利用这一国家级‚非遗‛金招牌扩大文化产业链条,带领群众享受这一民族手工技艺宝库中的瑰宝。
手工木旋技艺
广宗手工木旋技术发祥于河北省广宗县杨清村,源于明永乐16年(1388年),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2007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旋技艺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载体,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发挥了巨大作用,也是劳动人民长期的智慧结晶,折射出人类发燕尾服的历程,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手工木旋工艺历史悠久,是典型的民间传统手工实用技术,该项技术应用到社会众多领域,在很长的历史过程中,曾是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种技术,该技艺以旋床为基础,以木材为载体,通过手工技术加工,将木坯旋削成各种生产、生活用具。所需工具主要有木制旋床、旋刀、钻及斧头、锯、圆刨等。旋床由床架、拉弓、压板、踏板、座板等部分组成,旋刀包括平刀、斜刀、尖刀、圆刀、弯刀、指甲刀等。旋床大小不一,一般长1.2米,宽1米,床型为长方体木架,上方有两根横梁,上有两个夹板,用来固定所旋毛坯,右夹板固定在横梁右端,左夹板在两横梁上,根据所旋削制品长短可左右移动,夹板上各有一个顶针,使被夹在中间的毛坯可以转动。弓子上有弓弦,弓弦一般用牛皮条,拴在弓前端和小把上,小把用来控制弓弦的松紧度。将弓弦绕于毛坏之上,前后推拉弓子,使弓弦带动毛坯旋转。压板用来固定移动的夹板将其压死不动,另外它还做为刀架,使旋刀可以平稳的旋削毛坯,直至旋制成所需制品。
手工木旋制品的种类、花样和质量全靠自己的悟性,‚心中出花样,手中出好活‛就是这个意思。广宗县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民间技艺博大精深,自古以来,民风淳朴,自然生态良好,百里沙带纵贯南北。其上林深叶茂,灌木丛生,为木旋技艺等农副业加工储备了丰富的原始资源。该技术以扬、柳、梨、槐等杂木为原料,旋制成各式各样的生产生活用品。手工木旋技艺的具体表现形态:木旋技艺的特点是以木为基材,利用以中心轴线旋转的原理,通过旋削将原材料加工成以轴线为中心的圆形对称制品。其表现形式是:旋削制品将生产生活实用性和工艺欣赏性融为一体,使其制品既是实用品又是工艺品,故旋削工艺既可称之实用技术,又可称之工艺创作,她源于日常生产、生活,而又用于日常生产、生活。其制品有砸蒜锤、擀面杖、锤布棒锤、桌椅板凳腿等各种圆型生活用品;也有套滑、鞭把、车辕橛、锭轱辘、皮钱等多种园型生产用品;还有锣鼓锤、管子、棋子、算珠、公章毛坯、文棒、探官笔等文化体育娱乐用品;再者还可制作陀螺、花棒锤、木头人、花瓶等多种工艺品。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通过多种渠道,对木旋技艺进行宣传,增强群众对该技艺的了解和认同,对该技术进行录像、照像,系统全面记录该技艺的全过程。2006年成立木旋技艺学会,研究木旋技艺的发展方向。将其列入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社会各界也都积极宣传保护这项传统技术,并不斯开拓市场,将其制品从实用型向艺术型转变。
黄巾鼓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广宗县黄巾鼓,源于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黄巾起义以打醮聚众,以击鼓助威。黄巾鼓作为战场助威鼓便应时而生,故其又叫太平战鼓。广宗县是黄巾起义的策源地,起义领袖张角实行政教合一,把全国的太平道徒编成36方,他所在的广宗一带为中央方。策动起义时,竖立‚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旗帜的 ‚点将台‛及大战‚六路口‛等遗址尚存。黄巾起义失败后,黄巾鼓在当地民间流传下来。黄巾鼓演练者为避官府抄拿,遂将其改名为‚文鼓‛。从此,黄巾鼓演练者从拜师学艺到演练表演,均由师傅口传心授。对黄巾鼓的鼓谱、起源、更名等内在渊源,他们更是潜移默化、牢记于心。于是,该鼓便在当地村庄流传至今,后人称其为黄巾鼓、太平战鼓或文鼓等不一。与黄巾起义有关的村名来历、习俗和传说故事至今在民间广泛流传。东董里、大柏社、东召等村便是黄巾鼓典型的传承村落之一。黄巾鼓传承脉络百年以前的没有文字记载。清末至今,东董里村具有师承关系的22代黄巾鼓传承人的传承脉络清晰。演奏艺人有较高的积极性,但受到市场经济和文化多元化的严重冲击。用于战场助威的黄巾鼓演奏,鼓声撼天动地,很通烘托战场助威的浓烈气氛。演奏者身着黄色服装,头扎黄巾,以示当年的黄巾军,其意义和目前一些打击乐队黄衣服装饰有本质的区别。
八面鼓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八面鼓在广宗县的发展历史悠久,据传明朝 ‚燕王扫北‛以后,冀南平原人烟稀少。永乐年间,核桃园村的鞠、黄两大家族,分别由山东、山西迁至此地,在喜庆节日以鼓乐相贺,经过多年的演变发展,逐渐形成了现在形式的八面鼓。八面鼓主要分布在广宗县核桃园村及周围楼斗寨、七斗店、大柏社、东召等几个村内。八面鼓又称‚驾鼓‛,其隐含‚八面来风‛之意,四通八达、发财发福。据传,在明万历年间,核桃园八面鼓曾进京为皇后祝寿演出,皇后懿旨‚此鼓适宜喜庆之时演奏‛。此后,每逢迎亲嫁娶、庆丰祝寿、年节祭祀等活动,便敲起八面鼓以示庆贺,并不再参与白事演出。八面鼓由大鼓两面、腰鼓十二面,大钗八对、铙八对、水钗三对、掂锣、提锣、算子等组成,演奏时人员达四十余人,在旗手引导下,鼓乐震天,声势浩大,成为当地群众民间文化活动不可多得的演奏形式,深受群众喜爱。
跑竹马
跑出幸福心声。瓦岗英雄程咬金是个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更是妇孺皆知的俗言口语,折射出国人热爱英雄、崇拜英雄的美好心理。瓦岗寨英雄群体的形象除在《隋唐演义》中有生动的记述外,在民间艺术之乡广宗县,每逢春冬两闲季节和喜庆节日,还以‚跑竹马‛的民间艺术形式薪火相传了上千年,百姓们不仅为了自娱自乐,更重要地是为了深切纪念仙逝的隋唐英雄。随着时代的变迁,广宗民间艺人不断给跑竹马这一传统娱乐形式赋予新的内容,使之焕发出了新的艺术青春。
跑竹马来自民间,源远流长,尽管史书先承没有记载,但据表演跑竹马的老艺人的口传,应该发源于隋唐时期的古战场——广宗县北塘疃乡后旧店村(据《广宗县志》),已世代相传了十七世,其传承方式分师传和家传两种。竹马在发展演变过程中,融入了民间舞蹈、武术、杂技等多种技艺,已形成为一种传统文化的独特形式。在冀南平原上是一种稀有的文娱活动方式。
该艺术表演主要用于节日庆典、红白事等场合,场地表演和舞台表演均可。表演者以竹马为道具,竹马道具一直是自制的。表演者身穿彩镶戏装,配以吹打乐器以及浑圆的唱腔、生动的台词,借以一定的场地,随着笙笛唢呐、鼓锣镲钹等乐器的伴奏,载歌载舞,故名竹马戏。
广宗跑竹马为八马一驴,由九人骑着上场表演,九人分别扮演唐代瓦岗寨程咬金、秦琼、罗成等众位英雄的形象。其中有:一马秦琼,二马尉迟敬德,三马陆明星,四马陆明月,五马胡金蝉,六马王金娥,七马罗成,八马单雄信,一驴程咬金。竹马戏的表演为八马一驴。八匹马为黄膘马、乌骓马、豹花马、枣红马、白龙马、青龙马、黄斑马、汗血马等,一头驴为大黑驴。除程咬金骑驴外,其他英雄均骑名马一匹。竹马戏表演的特点主要是以小步为基础,表演过程如行云流水,环环相扣、扣扣相接,一气呵成。
广宗跑竹马具备一定的表演艺术性,通过各种艺术表演, 展示了宏大的历史背景,是我国民间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历史演变过程中,融入民间舞蹈、戏曲、武术、杂技等多种表演技艺和技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观赏价值和旺盛的生命力。该活动可以强身健体,愉悦身心,可以作为文化旅游资源,打造成文化产业,为拉动当地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它是活跃农村文化生活、自娱自乐、创建和谐社会的有效载体。跑竹马以一种特殊的表演形式,营造了一个幸福、和谐、欢快的气氛,深受群众喜爱。
近年来,广宗县先后成立了抢救保护竹马领导小组,组建了业余竹马表演团。为保护、传承好这一民间瑰宝,县政府先后投入资金为该民间文化遗产置买乐器、提供组织技艺培训和外出演出经费、更新表演服装、提供整理、收集、挖掘竹马戏资料的相关经费。鼓励他们以师带徒,主动为艺人联系演奏市场,创造经济收入机会,使其形成产业。该县多次聘请专家指导,改进表演形式,丰富竹马文化内涵,以演奏质量占领市场,通过开拓国内演出市场尽快使竹马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今年该县命名了一批竹马优秀表演艺人并举办了随师出徒青年和培训班毕业生表演大赛。值得庆贺的是,2009年3月,广宗跑竹马已被列入邢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今后将加大保护和发展力度,争取早日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保护行列。
(通讯员李恒尚
高晓辉)
第四篇:2017河南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课题-开封文化艺术职业
2017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
规划项目课题指南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2017年3月
2017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课题指南
说明:本《课题指南》所列条目只规定研究范围、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申请人可结合自身研究优势,自行拟定题目。
一、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1.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研究 2.“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关系研究 3.总书记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命题研究 4.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研究 5.“四个自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进程研究 6.五大发展理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研究 7.信息化时代社会思潮的传播特点与规律研究 8.新形势下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研究 9.基层意识形态工作形势特点与对策研究 10.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研究 11.有效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研究
12.新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机制创新研究 13.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成效和经验研究 1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机制与路径研究
15.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相互关系研究
16.河南红色文化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1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明乡风建设研究
18.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的诚信文化建设
研究
19.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20.加快推进河南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研究 21.我国社会思潮的演变及应对策略研究 22.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问题研究 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研究 24.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数据评价研究
25.自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研究 26.网络空间与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权、话语权建构研究 27.网络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特点与规律研究 28.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研究
29.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二、党史·党建
1.总书记关于党史、国史重要论述研究 2.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新实践新经验研究 3.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研究 4.总书记统一战线思想研究
5.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研究 6.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系统性创造性实效性研究 7.强化党员干部“四个意识”研究 8.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结合研究
9.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研究 10.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研究 11.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研究 12.政治生活、政治生态与政治文化研究 13.基层党组织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化问题研究 14.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科学化研究 15.实现党内监督全覆盖问题研究 16.坚持和创新党内学习制度研究
17.思想建党、组织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研究 18.新形势下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研究 19.创新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具体制度研究
20.发挥民主生活会在党内监督中的作用问题研究 21.新形势下的批评和自我批评问题研究 22.先进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研究 23.正确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研究 24.党内监督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 25.河南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与理论研究 26.基层党组织党群关系评价机制研究 27.运用大数据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研究
28.探索不同领域党组织设置和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研究29.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研究 30.提高基层党务工作者管党治党能力问题研究 31.提高党性教育实效性的对策研究
32.加强干部正向激励研究 33.河南党员干部道德教育研究
34.打造具有河南特色的廉政文化品牌研究
三、哲学
1.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哲学基础研究
2.总书记文化自信思想研究 3.总书记科技创新思想研究 4.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5.当代中国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良性互动研究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哲学基础研究
7.中国特色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研究 8.中国哲学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研究 9.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研究 10.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前沿问题研究 11.文化自信的哲学研究
12.深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研究 13.中原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研究 14.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研究 15.当代中国伦理观念的嬗变研究
16.继承和弘扬国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研究 17.中原根亲文化资源及当代价值研究
18.改革开放以来原创性、时代性哲学成果研究 19.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哲学研究 20.网络道德建设研究
21.当代科学技术与人的全面发展研究 22.当代国外哲学思潮、流派和前沿问题研究 23.中国逻辑与传统思维研究 24.当代应用伦理学前沿研究 25.传统美学的当代转换研究 26.中原哲学研究
四、经济学
1.总书记经济思想研究
2.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思想研究
3.五大发展理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 4.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创新与路径选择研究 5.河南决胜全面小康的重点难点与重大举措研究 6.经济强省的内涵、特征及建设路径研究 7.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研究
8.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现代服务业强省、现代农业强省和网络经济强省研究
9.大力发展网络经济、枢纽经济、创意经济和生态经济研究10.加快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双向开放格局研究 11.推动中原腹地成为开放前沿研究
12.河南制造业转型升级与互联网新经济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13.河南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和知名品牌研究
14.促进制造业向集群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升级研究
15.推动河南制造向河南创造、河南速度向河南质量、河南产品向河南品牌转变研究
16.河南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升级发展研究 17.河南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发展研究 18.河南推动食品加工业增强创新优势研究 19.河南推动汽车工业跨越发展研究 20.河南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加速发展研究 21.促进消费品工业提速发展研究 22.推进能源原材料工业转型发展研究
23.培育壮大“百千万”亿级优势产业集群研究 24.大力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提升工程研究 25.提升壮大现代粮油产业、现代畜牧业、特色农业研究26.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研究 27.发展都市生态农业研究
28.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研究
29.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研究 30.“互联网+”现代农业研究
31.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研究 32.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问题研究 33.培育壮大区域性物流中心研究 34.发展“互联网+”高效物流研究 35.“金融豫军”崛起研究
36.推动金融组织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研究
37.积极发展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科技金融等新兴业态研究 38.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和支持经济转型研究 39.加快金融改革和投融资体制改革研究
40.“三山一滩”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践路径及对策研究 41.健全脱贫攻坚的广泛参与机制研究 42.完善脱贫攻坚扶持政策体系研究 43.新常态下提高农民收入对策研究 44.全域旅游的内涵、特征及实现路径研究 45.大力发展健康服务、养老服务、家庭服务研究 46.聚焦影响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深化改革研究 47.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研究
48.深入推进财税、投融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研究 49.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对策研究
50.河南引进产业人才团队重点及政策研究 51.加快构建系统完善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研究 52.扩大民间投资对策研究
53.河南全面推进互联网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发展研究 54.推动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线上线下结合等新兴业态快速发展研究
55.培育发展分享经济、体验经济研究 56.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研究
57.加快国家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试点省建设研究 58.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研究 59.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研究
60.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有关问题研究 61.河南突出开放创新研究 62.河南完善创新创业环境研究
63.建设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的现代城镇体系研究
64.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研究 65.促进城镇非户籍人口落户城镇制度创新研究 66.河南促进就业和提高居民收入问题研究 67.全面增强县级中小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研究 68.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研究 69.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战略路径研究 70.郑州国家中心城市提升国际化水平研究 71.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路径研究
72.郑州大都市区物流协同发展规划布局与路径研究 73.推进省辖市提质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研究 74.支持省际交界城市提升跨区域竞争力和吸引力研究 75.加快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研究 76.推动城乡一体化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77.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研究78.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研究 79.加快河南建筑业发展研究
80.加强城市设计提升河南城市品质研究 81.繁荣河南建筑设计创作研究
82.基于“多规合一”的省级空间规划体系构建探索研究 83.运用经济市场手段增强国土资源保障能力研究 84.新欧亚大陆桥(陇海——兰新)经济带发展战略研究 85.构建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研究 86.河南文化产业与科技、金融、互联网融合发展研究 87.供给侧视角下河南文化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研究
88.加快建设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 89.中原文化与自然旅游资源综合开发研究 90.河南特色小镇建设问题研究 91.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研究
五、政治学
1.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研究
2.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领导核心的政治机理和制度路径研究 3.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的政治学研究 4.十八大以来中国政治改革的成就及经验研究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政治文化的关系研究
6.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学术体系研究 7.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河南实践研究
8.“互联网+政务服务”条件下政务公开路径和方式创新研究 9.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的关系研究 10.建立健全市场主体行为规则和监管办法研究 11.提高政府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精准性和有效性研究 12.创新政府配置资源方式研究 13.加快推进政务诚信建设研究
14.完善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研究 15.强化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研究 16.切实落实地方政府环境责任的机制研究 17.治理贿选与完善选举制度研究
18.提高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研究19.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研究 20.加强和改进党对群团工作的领导研究 21.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研究 22.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研究 23.区域经济发展与地方政府府际合作问题研究 24.构建和完善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机制问题研究 25.建立健全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体系研究
26.政府职能转变与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问题研究 27.新时期乡镇政府的职能定位及职能转变问题研究 28.农村基层反腐倡廉问题研究
29.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30.改进和完善公务员制度问题研究
31.移动网络时代公民政治参与形式的发展变化与规范问题研究
32.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 33.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问题研究
六、法学
1.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思想研究 2.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研究 3.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依法治国的关系研究 4.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研究
5.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研究6.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研究 7.社会治理法治化实现机制研究
8.地方立法体系与立法质量评价机制研究 9.公共事件防控法律机制研究
10.加快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研究 11.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法律制度建构研究 12.依法信访、依法维权和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研究 13.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研究 14.互联网金融监管法律问题研究 15.司法责任制改革问题研究 16.庭审实质化问题研究 17.网络安全法律问题研究
18.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研究 19.律师执业保障制度研究
20.非公有制经济产权司法保护研究 21.河南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22.河南农业补贴法律保障机制研究
23.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法律保障机制研究
24.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法律保障机制研究 25.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研究 26.“金融豫军”法律保障机制体系研究
27.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 28.“老家河南”品牌战略实施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 29.执行难与网络拍卖规范化研究 30.河南环境司法专门化问题研究 31.电信网络诈骗的惩治与防范研究 32.河南“网约车”经营服务法律规制研究 33.食品安全问题有效解决的法律对策研究
七、社会学
1.总书记关于创新社会治理思想研究 2.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研究 3.创新社会治理中的社会政策研究 4.社会工作在创新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研究 5.影响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的瓶颈研究 6.互联网与养老服务社会化、精准化路径研究 7.社区治理与服务创新的体制机制研究 8.社会组织的培育孵化与发展研究 9.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机制研究 10.创新社会治理中社会组织的作用研究 11.大气污染防治的地域协同治理研究
12.政府、企业、公民合作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研究 13.加强网络空间管理的制度研究 14.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研究
15.健全网络与信息突发安全事件应急机制研究
16.土地流转和农业人口转移背景下的农村社会治理研究 17.城乡弱势群体的生存压力与社会支持研究 18.农村公办学校教育资源闲置问题研究 19.县域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制度规制研究 20.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研究 21.去产能国有企业的职工安置途径研究 22.慈善行为的社会激励与法律保障研究 23.激发企业家履行社会责任的制度研究 24.二孩政策落实的政策体系研究 25.进一步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研究 26.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耕地保护制度研究 27.新型城镇化与农村发展联动研究 28.信息化与政府公共服务创新的路径研究 29.促进非政府组织规范发展和发挥作用问题研究 30.农村留守妇女、老人、儿童问题研究
31.河南促进社会事业领域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研究 32.河南引进国外优质医疗、教育资源设立独立机构路径研究 33.重大工程项目社会综合经验评估研究 34.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疾病保险制度研究 35.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36.建立健全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研究 37.城市化背景下河南传统村落转型与发展路径研究 38.河南老字号品牌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研究 39.脱贫攻坚工作的跟踪调查与评价研究
历史学、考古学、文学、语言学、新闻学与传播学、体育学、艺术学、教育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
以上9个学科不设具体研究条目,申报者可结合自身的研究优势和学术积累,自由选题申报,但选题要能够体现学术前沿,体现理论创新,体现自身学术特色和学术优势。
第五篇: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
目 全 国 艺 术 科 学 规 划 项 目
书 鉴 定 结 项 审 批 书
项目批准号
项 目 类 别
学 科 分 类
项 目 名 称
项目负责人
所 在 单 位
填 表 日 期
****年**月**日 日
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2015 年 9 9 月修订
声
明
本申请鉴定结项的研究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享有宣传介绍、推广应用本成果的权力,但保留作者的署名权。特此声明。
项目负责人(签章)
****年**月**日
填
表
说
明
一、按照有关规定认真如实地填写表内栏目。无内容填写的栏目可空白;所填栏目不够用时可加附页;凡选择性栏目请在选项上划圈或打“√”。
二、“主题词”栏需填写反映成果内容的 4 个以内关键词;“最终成果简介”的写法和要求见该栏目的“主要内容提示”。
三、参加鉴定的专家个人意见须填入《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成果通讯鉴定表》,该表可根据成果形式下载使用。
四、本《鉴定结项审批书》报送 2 份(A4 纸打印,左侧装订),并附 7 套项目最终成果和 4 份最终成果简介。以上材料经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审核后,报送所在省(区、市)文化厅(局)科研管理部门组织鉴定。(注:北京地区的项目鉴定由我办组织,请将有关材料报送我办。)通过鉴定后,将本《鉴定结项审批书》、2 套项目最终成果和 3 份最终成果简介报送我办。
五、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地址:北京市朝阳门北大街 10 号,邮政编码:100020。
一、数据表 鉴定结项成果名称 1.2.3.主题词
原计划成果形式
现成果形式
原计划完成时间
年 月 定稿时间
年
月 鉴定时间
年
月 成果
形
态 A.出版物 B.打印稿 C.手稿或其复印件 D.其它 成果
字
数
报送成果套数
是否需要出版
(计划)出版时间、单位
获
奖
情
况
转摘、引用情况
结
项
种
类 A.正常
B.提前 C.延期
D.免于鉴定
E.申请撤项 鉴 定 等 级 A.优秀 B.良好 C.合格 D.不合格 项目负责人及主要参加人员简况 负责人 姓
名
性别
民族
出生日期
年
月 所在单位
行政职务
专业职务
研究专长
学历
学位
通信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手机
主要参加者
姓
名
单
位
职 称
承担任务
二、总结报告
主要内容提示:研究计划执行情况;成果内容以及研究方法有何特色、有何突破、有何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有何不足和问题;有哪些问题尚需深入研究。
项目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三、阶段性成果一览表 序号 作
者 成果名称 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或发表刊物及刊物年期 1
四、最终成果简介
主要内容提示:
1.“最终成果简介”是结项的必需材料,供介绍、宣传、推广成果使用。
2.简介内容包括:该项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略写);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各篇章内容概括)、重要观点或对策建议(详写);成果的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以及社会影响和效益(略写);字数(含图片、谱例数)。
3.简介内容应由项目负责人撰写,2000-3000 字左右;文章内容要层次清楚、观点明晰、用语准确、文风朴实,要有实质性内容,并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
4.文章结尾处应注明项目批准号、项目名称、最终成果名称、课题组主要成员、是否出版,如出版,应注明出版社和出版时间,并由项目负责人签字。
5.“最终成果简介”用 A4 纸打印 4 份,作为活页附在本《鉴定结项审批书》中。
五、鉴定结论(申请免于鉴定的理由)
主要内容提示:1.在总结概括鉴定专家个人鉴定意见的基础上,确认是否通过鉴定、鉴定等级;2.该课题成果的突出特色,主要建树以及学术价值与实践价值;3.研究成果及研究方法尚存在的不足,该成果修改、提高的具体意见和建议。
鉴定组组长签名:
****年**月**日
参加鉴定专家名单
姓
名
单
位
职
称
承担任务
六、经费决算表 填写说明:项目资金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直接费用须如实填写开支细目,同时附上预算调整情况说明和由所在单位财务管理部门打印的经费开支明细账。有外拨资金的项目,由项目负责人汇总编制项目资金决算,并附上合作研究单位财务、审计部门审核签章的直接费用开支明细账。
直接费用开支情况说明 支出类别 批准预算数 决算数 支出内容说明 1.资料费
请就图书(包括外文图书)购置,资料收集、整理、复印、翻拍、翻译费,专用软件购买费,文献检索费等情况作出说明。
2.数据采集费
请就组织开展问卷调查、数据跟踪采集、案例分析等情况作出说明。
3.会议费/差旅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
请就项目研究过程中开展学术研讨、咨询交流、考察调研等活动而发生的会议、交通、食宿等费用,以及项目研究人员出国及赴港澳台、外国专家来华及港澳台专家来内地开展学术合作与交流的情况作出说明。
4.设备费
请就购置设备和设备耗材、升级维护现有设备以及租用外单位设备情况作出说明。
5.专家咨
询费
请就咨询专家情况作出说明。
6.劳务费
请就支付给参与项目研究的研究生、博士后、访问学者以及项目聘用的研究人员、科研辅助人员等的劳务费用情况作出说明。
7.印刷出 版费
请就打印、印刷相关材料作出说明。(项目经费不支持版面费,出版费仅限阶段性成果)
8.其他
费用
请就以上七项支出之外的其他支出情况以及特殊情况作出说明。
间接费用使用情况说明
间接成本
万元 管理费用
万元 绩效支出
万元 结余资金 已拨剩余经费:
万元 结余资金支出计划(请详细列支,将以此作为结余资金使用的主要依据)
预留资金:
万元 注: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研究成果首次鉴定的费用由全国艺规办另外支付。首次鉴定未通过并组织第二次鉴定的,鉴定费从项目预留资金中扣除。
为确保拨付预留经费的安全性和准确性,请务必填:
写您单位现使用的账户:
户
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账
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户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财务部门意见(如无具体文字意见,即视为“情况属实且符合有关规定”)
公
章
负责人(签章)
****年**月**日
单位审计部门意见(如无具体文字意见,即视为“情况属实且符合有关规定”)
公
章
负责人(签章)
****年**月**日
七、审核审批意见 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意见
主要内容提示:成果质量是否符合申请书的要求,是否同意鉴定结论;课题组的研究工作和自我管理是否符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及全国艺术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的有关规定;对于经费决算是否同意财务、审计部门意见。
公
章
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或科研管理部门意见 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科教处
主要内容提示:是否同意所在单位意见;是否同意验收合格。
公
章
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全 国 艺 术 科 学 规 划 领 导 小 组 办 公 室 审 核 意 见
主要内容提示:成果质量是否达到应有水平;课题鉴定是否符合程序;是否同意鉴定结论;经费使用是否合理;是否同意验收合格。
鉴
定
费
支
出 鉴定专家劳务费
合计 邮寄材料费
会议费(非会议鉴定不报)
其他
公
章
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