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部大开发若干重大问题的思考
十六大解读:新型工业化“新”在哪里?
新华网北京11月23日电(记者 赵承)
十六大报告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传统的工业化相比,新型工业化“新”在哪里?记者为此采访了国家计委有关负责人。
这位负责人说,所谓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与传统的工业化相比,新型工业化有三个突出的特点:
第一,以信息化带动的、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工业化。发达国家都是在工业化之后推行信息化的,中国是一个后发展的国家,这些年信息化发展很快,我们完全可以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从而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顺应新形势,新型工业化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动力,注重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质优价廉的商品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第二,能够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工业化。在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特别是在快速发展的时期,大多数是以消耗能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可以说“先发展、后治理”,代价是很大的。所以,我们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特别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强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新型工业化道路,依托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为在加快发展中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从而大大增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经济后劲。
第三,能够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在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注重机械化和自动化,与此同时出现了一些失业问题。中国的国情是人口多,劳动力成本比较低,我们就是要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充分考虑到这个国情,处理好资本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处理好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处理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既充分利用工业化来提升劳动生产率,又着眼于扩大就业,发挥我国人力资源的优势。来源:新华网 2002年11月23日
中部各省区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 表示将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工业化和
城镇化进程
新华社北京11月21日电 地处我国中部地区的干部群众连日来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表示要按照十六大确定的宏伟目标,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改进传统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湖北、河北、吉林等省的干部群众认为,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为新世纪农业和农村工作指明了方向。武汉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主任肖小秋说,根据武汉城镇化水平发展的趋势和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要求,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加快都市农业发展的新思路,把发展设施农业、品牌农业、加工农业、市场农业、创汇农业、旅游休闲农业作为调整目标,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无公害鲜活农产品作为主攻方向,把促进一产业向二、三产业延伸作为调整重点,努力实现特色、规模、品牌、效益的突破。
湖南、山西、河南等地干部群众认为,十六大报告对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作了深刻阐述和新的部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山西省副省长兼计委主任牛仁亮说,作为一个传统行业占很大比重的内陆省份,山西在启动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之际,将以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 1 和质量,提高经济综合实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将扶持由企业自主推荐的、目前已有一定规模、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产品和项目作为突破口,把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来抓,力争再经过几年的努力,使产业结构趋于合理,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达到全国中等或中等以上水平,保证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湖南省农业大县宁乡县道林镇大界村党支部书记崔建湘说,十六大报告提出要调整农业结构,这说到我们心坎里。大界如何更快发展,这几天村干部已经讨论出了计划:一是扩大奶牛生产;二是增加烤烟的种植面积;三是利用资源优势办好硅石厂、红枣厂等村办企业。
在工业化、城市化速率位居江西前列的新余市,当地干部纷纷表示,坚决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通过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良性互动来加快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新余市市长金细安说,在十六大精神指引下,我们将进一步提高新余的工业化、城市化速率,把城市作为大发展的平台来构建,创新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模式,以城市品位的提升来增强城市经济的综合竞争力。
黑龙江省民委主任洪英华说,近年来全省民族经济迅速发展,“兴边富民”行动不断深入,少数民族群众生活质量显著提高。黑龙江省将按照十六大精神,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指导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绿色、特色经济,改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做出积极的贡献。地处淮河边的安徽华安达工艺品公司,是一家利用水生植物杞柳编织工艺品的民营企业,每年出口创汇1000多万美元,带动当地5万农户跃出“贫困窝”。公司总经理、全国百佳退伍军人企业家潘同春在学习了十六大报告后表示,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越来越好,民营经济大有作为。我们将从科技开发、人才培养等方面入手,为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做出自己的贡献。
金融时评:中国经济应该如何发展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第四部分论述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时指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为中国应该如何发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这一道路和方向的选择具有历史必然性,既符合中国的国情也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形势。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既具有后发优势也具有后发劣势,既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也要注意自身的特点。说到底,在发展过程中,中国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当然,这个比较优势既包括外生比较优势也包括内生比较优势。我们认为,这两个比较优势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打好的两张牌。
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中国在发展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实际上,要正确处理好这一关系就要把握好外生比较优势和内生比较优势的界限和路径。在中国加入WTO新形势下,我们可以合理利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要素配置功能,在发展速度和发展效率之间找到一个“最优折衷”,以求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以尽可能高的质量完成中国新型工业化这一艰巨的历史性任务。
只有坚持科教兴国战略才能真正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才能制造出中国的内生比较优势,从而走上现代意义上尤其是新经济条件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新增长理论的模型告诉我们:国家的竞争表现为人力资本的竞争,人力资本在长期经济增长中起重要作用。然而,人力资本的形成并不具有物质资本的形成所具有的特点,印度的软件行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套用政治教科书上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社会主义可以创造比资本主义更先进的精神文明”,换句话说,人力资本是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这也是我们可以借此塑造自身的内生比较优势的原因。我们认为,没有中国的内生比较优势就不可能实现中国真正意义上 2 的新型工业化,因为没有内生比较优势就没有真正的创新,从而也就没有了所谓的自主知识产权,进而不能形成国家的长期竞争优势。
我们在强调内生比较优势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了外生比较优势的作用,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会在很大程度上必须依靠外生比较优势进行发展。中国作为一个转型的社会主义国家,现阶段的工作重心应该放在利用外生比较优势上,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增长和就业问题,进而逐步解决结构性调整问题。前一段时间,媒体上广泛讨论了如何把中国打造为“世界制造中心”,其根本方法可以算做是外生比较优势原理的应用。当然,另一个典型的应用就是对国有企业进行的改革,目的就是使其符合外生比较优势从而具有自生能力。从外生比较优势到内生比较优势,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内生比较优势的作用相对于外生比较优势而言会逐步上升。当然,这与中国渐进式改革的大思路是一致的。事实上,国外转型经济学界的理论研究表明,渐进式改革是一个帕雷托累进的过程。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认为,发展是一种“创造性破坏”。从比较优势的角度进行分析,我们可以认为,“创造性破坏”就是新演生的内生比较优势把原先的内生比较优势转化成了外生比较优势,更确切地说,是转化成了外生比较劣势。我们应该注意到,这种劣势用在别人手里却可以成为优势,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的道理正在于此。当然,外生比较优势和内生比较优势的区分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而言的。实际上,内生比较优势和外生比较优势是一个交互作用的动态过程,这个道理正好体现于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耗费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国际金融报》(2002年11月22日第四版)课题研究:“入世”给我国制造业带来了
什么?
国家信息中心“入世”课题组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时间虽然仅有短短的近一年,但是我国制造业却已初步体验到了入世后国内外市场更加开放带来的影响和冲击——“入世”给我国制造业带来了什么?
加入世贸组织近一年来,我国认真兑现入世承诺,对外开放的大门更加敞开。从制造业的总体运行表现看,这一年内既没有受到进口商品的明显冲击,也没有出现外商大量进入的异常情况。与入世前的预期不同的是,从出口看,一部分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的受惠程度不高,比较优势未能得到有效发挥,机械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等技术密集或资本密集型产业短期内却受益比较明显;从进口看,原以为入世后受冲击和影响最为严重的汽车工业受冲击程度并不高,钢铁、化肥等的进口高增长却对国内产业形成高压。一年时间过于短暂,入世对我国制造业的影响尚未充分显现。随着时间推移,各产业受入世的正负影响程度会发生变化。短期受益较多的产业仍然存在着长期的隐忧,甚至存在今后几年出现与入世第一年完全相反走势的可能。
机械电子行业 受益比较明显
受入世的影响,今年以来中国机械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行业的国际市场环境进一步好转,从而成为入世的最大受益部门。据海关统计,今年1—8月,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总额1891亿美元,增长23.8%,占全国外贸进出口的49.3%,净增363亿美元,占全国外贸进出口增量的68.43%。其中出口952.6亿美元,增长27.2%,拉动全国外贸出口增长约10个百分点;进口938.4 亿美元,增长20.4%,进口增幅低于出口近7个百分点,进出口一直保持顺差。从出口类别看,计算机、移动通信设备、家用电器类产品出口大幅增长。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和零附件、家用电器及零件为出口前两大类产品,前8个月累计分别出口 3 193.46亿美元、119亿美元,分别增长57%、40%。同时,发电设备、纺织机械、钟表、自行车等去年出口下降的产品,今年止跌回升。在出口的拉动下,机械、电子等装备加工行业产销形势进一步好转,1—8月,机械、电子行业产值分别增长22.7%和21.1%,产销率达到97.18%和97.72%,成为今年工业发展的一个亮点。
这些行业和产品具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是技术含量相对较高;二是大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一般认为,中国大多数产业最大的比较优势是拥有低廉但质量高的劳动力价格,因此劳动密集型产品可以凭借成本价格优势取得比较优势,而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则处于比较竞争弱势。为什么入世对中国机械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行业这类资本密集型产业产生的积极影响反而较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更加明显呢?从入世的角度看,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这类产业市场化程度较高,政府保护程度较低。机械电子产业及通信设备制造行业是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也是引进技术、产品和资金最多的产业部门,因此,相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来说,入世前这些行业的关税和非关税措施的实际保护程度较轻,加入世贸组织后调整的幅度也较小,很多产品不但具有较强的国内市场竞争能力,而且具有一定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入世之后,随着国际贸易条件的改善,这些行业的比较优势和出口能力自然会进一步显现出来。从入世后中国机电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进出口表现看,我们不难得出一个基本判断,即越是市场化程度高的产业,其入世的受惠程度越高,越是政府保护的产业,其所受到的冲击越大。
第二,出口结构适应了国际分工的需要,出口受限程度较轻。客观地看,中国机电产品特别是通信设备等产品的技术含量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但也正是这一技术上的差距,一方面使出口的产品主要以满足工业化国家低端产品的需要为主;另一方面中国也需要从发达国家进口大量的高技术产品,从而使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在这一领域形成产品和市场的互补。这种互补结构,使入世谈判时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对进口中国的机电产品和通信设备产品的市场准入条件放得较宽,因此入世后中国机电产业和部分通信设备就比较快地享受到了市场双向开放带来的好处。
第三,外商直接投资较多,全球化或国际化特征明显。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机电产业是外商直接投资最为集中的领域和行业。入世后,由于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进一步接轨,市场透明度增加,更多的机电和通信设备生产厂商加快了向中国转移的步伐,很多跨国公司更是计划将中国作为其全球通信设备的生产基地。外商直接投资的迅速增长,使中国机电和通信设备产业具有明显的“两头在外”的全球化(或国际化)特性。今年上半年,外商投资企业机电产品出口446.2亿美元,增长26.1%,其中外商独资企业出口增长38%,中外合作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出口分别增长9.7%和11.0%,成为带动机电和通信设备制造业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这表明,越是全球化特征明显的产业,由于其产业链的配置范围和方式与外部经济活动的联系越紧密,而入世无疑将改变国内外同一产业的联系方式和深度,因此,国内产业受入世积极影响的可能性将明显加大。
一部分传统产业 比较优势未发挥
我国纺织品、皮毛羽绒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有色金属、金属制品等劳动密集或资源密集型产业,依托于资源禀赋和要素成本的比较优势,长期以来在国际产业分工、国际贸易中形成了独特的国际竞争优势,是我国多年来的出口大户。按理说,加入世贸组织后,在更加开放的国际市场环境中,这些行业的比较优势应该能够得到更为充分和有效的发挥,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获得更大的利益。但是,从入世后这些行业的表现看,除纺织行业表现比较平稳外,大多数行业的出口增长并不是十分明显,有的甚至出现了下降的迹象。
受入世后国际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在上述行业中,同一行业中不同产品的受惠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如在纺织行业中,针织物及钩编织物、特种机织物、化学纤维长丝、工业用纺 4 织制品等制成品1—7月的出口金额累计分别增长了46.4%、40.1%、36.9%、34.7%,而初级产品中的蚕丝、动物毛的出口则分别下降了13.6%和10.1%。在贱金属及制品行业中,铝及其制品、铅及其制品的出口分别增长了50.5%和19.3%,锡及其制品、锌及其制品、镍及其制品、钢铁的出口则分别下降了53.6%、20%、22%、12.7%。
从入世的角度看,我国一部分传统重点出口行业的预期效应之所以未能转化为现实,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入世前纺织、服装等传统重点行业对部分国家的出口长期呈两位数增长,致使其国际市场份额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较高的国际市场份额基数和低需求弹性制约了入世后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进一步扩大。二是谈判时发达国家对中国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市场开放的条件较为苛刻,入世后虽然取消了对部分产品的配额限制,但最终取消配额限制还有一个协议规定的过渡期。根据中美协议,我国承诺在2008年12月31日以前,出口到美国的纺织品服装数量的年增长率不得超过7.5%(毛纺产品为6%),否则美国可以单方面采取提高关税、设置配额等保护性措施。根据WTO规则中的“双边谈判多边适用”原则,其他成员也可以使用这一协议中的内容限制中国产品的出口。而近年来我国对部分国家的出口是呈两位数增长的,这一约束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钢铁化肥等行业 产品进口增长快
入世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初期影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减让进口关税的影响。根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承诺,中国于2002年1月1日大幅下调了5000多种商品的进口关税,关税总水平由15.3%降低到12%。由于关税上限是约束性的,实际关税水平比承诺的关税水平要低一些,且关税降幅不同,有些行业或产品承受的压力较大。二是取消非关税措施的影响。按照入世承诺,中国自2002年1月1日起取消了钢铁、腈纶、涤纶、聚酯切片、化肥、部分轮胎等产品的配额许可证管理,到2005年将取消所有配额、许可证和特定招标。在五年过渡期间,保留的部分产品配额也都明确了基期配额量和增长率,由于基期配额量较大且增长率高,配额的保护作用大大弱化。受此影响,入世后钢铁、化肥行业出现了明显的异动迹象,而备受关注的汽车行业则因种种原因避免了入世初期的进口冲击。
自去年以来,国际上刮起了一阵限制钢材进口的风潮,引起了各国反倾销、进口限制的连锁反应。2002年3月20日美国紧急提高钢铁进口关税的“201条款”正式生效。根据这一方案,美国对钢材、长板等进口的主要钢铁品种,实施为期3年的关税配额限制或加征高达8%至30%不等的关税。美国启动201条款以后,欧盟、日本、韩国等一些国家纷纷采取了临时保障措施或者进口限制措施,而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后又大幅度降低了钢材进口关税和取消钢材进口限量登记等非关税措施,从而使一些钢材出口国的大量低价钢材涌入国内,对国内钢铁产业形成巨大的冲击。据统计,今年一季度钢材钢坯的进口量为491万吨,仅3月份就达到267万吨,创最近几年来的历史最高记录;与此同时,出口量却大幅下降,今年一季度出口仅119万吨,同比下降33.89%。钢材的进口高增长和出口的大幅下降,致使我国钢铁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度下滑。今年一季度钢材价格比去年同期又下降了200—300元/吨,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库存和产成品资金增加,实现利润下降43.86%。为保护国内钢铁产业,中国按照世贸组织规则采取相应措施,决定自2002年5月24日起180天内,对普通中厚板等9类48个税号的进口钢铁产品实施关税配额管理的临时保障措施,同时对原产于与中国签有双边钢铁贸易协议的三个非WTO成员————哈萨克斯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钢材实施进口限定数量管理。但是,实行临保措施后,境外资源对国内市场仍然保持高压态势。据海关统计,5、6、7、8四个月份全国分别进口钢材209万吨、235万吨、255万吨和252万吨,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53.7%、58.8%、49%和48%,达到了近年来的最高水平。目前除不锈钢板、硅电钢、普通条杆、无缝管外,其余5个品种钢材的进口量都超过了各自的限制数量。由于临保措施11月24日到期,之后一个月进口钢材不再受临保措施限制,且临保措施只适用于钢材一般贸易进口,加工贸易不受临保措施限制,再加上按规定进口份额 5 不超过该种产品进口总量3%的原产于发展中国家/地区的产品不适用临时保障措施,哈萨克斯坦、乌克兰、白俄罗斯与中国签有双边钢铁贸易协议,双边协议列明产品不适用临时保障措施,因此,下半年我国仍面临关税减让、取消限量登记的问题,境外进口压力仍然沉重。
我国是世界化肥消费第一大国,化肥进口量最高时曾达世界化肥进口总量的30%左右。目前,我国进口的化肥品种,主要是钾肥、磷酸二铵和复合肥等。由于今年以来几个化肥品种的准入量基本用足,钾肥进口又没有限制,因此国内化肥市场受到的冲击程度并不亚于钢铁行业。据海关统计,今年1—8月,中国累计进口肥料1225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66.6%,累计进口金额169303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1.8%。其中,化肥累计进口608万吨,增速高达81.5%,累计进口化肥金额9818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3.6%。作为支农产业,我国化肥是微利行业,近几年几乎没有利润(现有34.1%的企业亏损),在进口高速增长的压力下,今年前八个月国内化肥行业的产销及利润增长较去年同期进一步回落,生产经营形势进一步恶化。另外,据世界化肥协会(IFA)报告分析,今后几年国际化肥市场仍将供大于求,如果不能较好地把握调控手段和采取相应的政策,进口化肥势必对国内市场造成更大的冲击。
从产业成熟度、市场开放度以及生产经营能力判断,汽车工业应该是入世后受冲击和影响最为严重的产业部门之一。但是,实际的运行结果却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今年1—8月,全国累计生产轿车63.37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51%,汽车消费市场增长率达到40%,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而进口车销售量增长不足10%,和去年入世以前的比例大体持平。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被压抑许久的需求,在进口车价格没有任何下降趋势的时候,呈现出爆炸性释放。有关机构曾测算,去年国内的短期等待人群就有5万人左右,这5万人的消费欲望已经在今年前两个季度消化完毕,而且几乎90%以上的消费者都购买了国产汽车。二是入世以来由于国家仍然执行严格的进口车配额的限制,中国汽车行业关税和非关税措施还有3年左右的过渡期,再加上其他种种客观性的原因(如批文涨价等),因此,虽然关税降幅较大,但进口车未出现预期的大幅激增。但在这两方面的因素淡化之后,汽车行业受入世冲击的影响将会逐步显现出来,国内汽车行业仍然面临产业损害的潜在威胁。
少数出口行业 产品价格下降
受美元贬值和全球性通货紧缩的影响,今年以来,中国重点出口行业产品价格继续呈下降趋势,其中,中、高技术产品类出口价格的下降更为明显。这说明,世界经济不景气对中国制成品出口价格的负面影响并未因入世而得到缓解。在海关统计的13大类出口制成品中,有8个类别产品价格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跌,这些产品有一部分恰恰是今年出口增长较快的行业。据海关统计,今年1—8月织物制手套、帽类产品累计出口数量分别增长18.3%和27.2%,但金额仅分别增长7%和12.9%,从而造成单价分别下降9.6%和9%。从电子行业中出口增长最为迅速的彩电业来看,2002年前8个月中国共出口彩电1095万台,比去年同期增长54.8%,但出口单价却由上年8月的118.6美元/台下降到今年8月的116.7美元/台。由此可见,入世后中国出口增长主要是数量增长拉动的结果,出口效益的改善幅度大大低于数量的增长幅度。
从1—8月进口产品价格的变化情况看,在海关统计的11类制成品中,除两类产品的价格较去年同期有所上涨外,其他9类产品的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从入世的角度看,促使进口产品价格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关税下调,使进口产品的价格相应下降,剔除这个因素,进口产品的利润相对于出口产品仍然维持在较高的水平,进口商因价格下降造成的损失明显低于出口的损失。二是入世后,为抢占中国市场,国外生产、经销商采取了低价销售的市场战略,并对中国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威胁。
从出口价格变化的趋势上看,中国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出口的产品市场,都是极具竞 争性的市场,在这一市场上,价格竞争仍然是竞争的主要形式。对大多数制成品国际贸易来说,中国基本处于供应链的末端,不论是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服装还是属于高技术产品的通讯设备、计算机和办公设备,中国由于缺少自己的核心技术、核心产品,严重依赖外国的技术创新,赢利能力受到限制和挤压。即使是那些中国企业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中、高技术产品,也大都属于这两类产品中的低端产品,无论从质量、性能、技术创新和外观设计都与发达国家甚至亚洲四小龙等发展中经济体有较大的差距,因而出口产品价格处于低档位,与一般的制成品没有什么不同。因此在出口产品结构不能完成升级的情况下,中国制造业的出口价格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仍将维持在较低的水平。而从进口价格的变化情况来看,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技术、资本货物主要来自发达国家,一半以上以出口为目的的加工贸易进口大量来自发达国家,这就决定了中国对发达国家进口的需求将不断扩大和升级,形成垄断价格的可能性就越大,价格的走势将随竞争格局的演变而变化。贸易摩擦增加多 反倾销全面启动
我国自1996以来已成为世界上出口产品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据统计,从1979年我国出口的糖精钠在欧盟被反倾销起,截止到今年4月,已有32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出口产品发起494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涉及4000多种商品,影响我国出口贸易额150多亿美元。入世以后,国际市场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和保障措施案件居高不下,从温州打火机欧盟遇阻事件,到号称“入世第一战”的钢铁临保措施的出台,再到DVD专利纠纷以及针对中国纺织品、农产品设置的“绿色壁垒”等非关税贸易摩擦,都昭示出WTO对于中国来说,机遇是潜在的,而挑战则是现实的。在贸易伙伴滥用保障措施和反倾销措施时,为减轻贸易摩擦对国内产业的损害程度,中国政府在不打折扣地履行成员义务的同时,于2002年1月1日开始施行《反倾销条例》。在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四个月里,中国反倾销案数量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
入世后中国与WTO成员贸易摩擦不减反增,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从国际角度看,全球经济明显放缓,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尤其缓慢,特别是去年,全球贸易发展放慢,而在这种情况下,贸易保护就容易抬头;二是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中高关税下降,关税已不再是主要的贸易障碍,非关税措施必然增多。三是一些国家仍然视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而采取歧视性政策。来源:《经济日报》
东部如何“更快一些” 从沪苏代表发言
看东部发展动向
听过江泽民同志作报告,来自苏南昆山的十六大代表张雷很兴奋。两年前,江泽民同志到昆山视察,曾鼓励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力争率先实现现代化;现在,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号召“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一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张雷说,一定要按照大会精神,抓紧、抓牢、用好机遇,以开放推进工业化进程,争取3年内使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基本实现现代化。
事实上,不仅张雷,许多来自东部“有条件的地方”的代表,都早已或正在着手考虑“率先”问题。透过他们的思考,能够触摸到东部热烈跳动的脉搏。
胡茂元想“走出去”
胡茂元代表,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总裁。作为全国三大汽车集团之
一、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40%的国有大型企业总裁,他想的是:如何从前期“引进来”战略而转向“走出去”。事实上,作为上汽集团,已经在慢慢迈出,先是零部件“走出去”了,前不久,又以10%的股权参与了通用收购大宇的重组,开始了资本的全球化运作。“这还远远不够。”胡茂元说,“今后要寻找多种机会,在世界级的范围内寻求重组,在全球性的范围内,一定 7 要充分利用世界资源,壮大中国经济的实力。”
李良园看“长三角板块”
李良园代表,上海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在他看来,包括上海、江苏、浙江的长三角经济带,应该进一步加强合作,发挥更强的经济龙头地位。其实,“长三角板块”近年来崛起速度惊人,跨国公司纷纷在此安营扎寨,产业资本相继驻足。李良园认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城市群,已成为全球六大城市群之一。按照规律,城市群与产业带密切相联。“长三角应该作为一个区域概念,抓住未来20年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利用世界产业转移,做大做强。”他说,“这也是上海能否建成制造、金融、航运、贸易中心的关键。”
蒋定之“为基层多鼓掌”
蒋定之代表是无锡市委书记。他先给记者算了两笔“账”。第一,是13年间,无锡出现了人均GDP和财政收入增长的“两个10倍”;第二,是无锡用20年时间基本实现了当年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目标。接着,蒋定之话语一转谈起了改革创新:“无锡还要有新局面,改革需要有新突破。”怎么突破?“改革的办法来自基层,改革的主体来自基层。要多依赖、多支持基层群众,吸收他们的智慧和力量。”他强调说,对于来自基层、来自群众的创造力,多鼓励,多支持,多鼓掌,就是对改革的最大支持。
胡鋐亮说“产业群”
胡鋐亮代表,是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副总经理。如何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他认为,“要抓住信息产业的核心,这样可由点成链,由链成片,形成强大的产业群效应”。他举例说,像软件业中的芯片制造,就涉及三大类:从上游看,一是为设计公司提供专业服务的企业;二是提供设计工具的企业。从下游看,吸引封装、测试两大类公司。不仅如此,还有外围的一大片企业,比如为上游企业再配套服务的试剂工厂、高纯水技术工厂、设备维修公司等等。“点—链—面,整体看就变成了一条‘龙’,一个地区也就生龙活虎了”。
沈文庆忙“科企联姻”
沈文庆代表是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长。“新型工业化道路,关键在科技,”这句话他最爱听,也最常说。他所在的科研院所,现在已开始把面向国家战略需要的研究放在第一位,与支柱产业“联姻”,解决其技术改造问题。据沈文庆透露,他们与电气集团首期就签订了金额达5000万元、涉及14个项目的合约,第二次又签订了8000万元,涉及19个项目。当然,不仅支柱产业受到沈文庆他们的青睐,充满活力的民营企业同样也备受器重。“就算是小商品,如果注入高科技,同样可以产生大效益。”
张卫国要创“惟一”
张卫国代表是江苏镇江市委书记。镇江如今被划入“苏南板块”,他既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有了发达地区的鼎鼎大名;担忧者,镇江这个“小老弟”如何赶超“老大哥”?“我们的想法是,实行错位竞争,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他说,“能争第一就第一,不能当第一就创惟一。”争第一,欲通过集聚资本、人才、技术来实现超常规发展;创惟一,就是做足生态、沿江港口、旅游和区域发展文章。他们的口号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人民日报.华东新闻》(2002年11月19日第二版)专家:城市生态设施建设十大战略 面对中国未来巨大的城市化前景,北京大学景观规划设计中心主任俞孔坚教授前瞻性地提出了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十大战略。
(一)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
城市之于区域自然山水格局,犹如果实之于生命之树。因此,城市扩展过程中,维护区域山水格局和大地机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是维护城市生态安全的一大关键。
面对高速公路及城市盲目扩张造成自然景观基质的破碎化,山脉被无情地切割,河流被任意截断,俞教授提出了严重警告:照此下去,大量物种将不再持续生存下去,自然环境将不 8 再可持续,人类自然也将不再可持续。因此,维护大地景观格局的连续性,维护自然过程的连续性成为区域及景观规划的首要任务之一。
(二)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乡土生态环境系统
在大规模的城市建设、道路修筑及水利工程以及农田开垦过程中,毁掉了太多太多独具特色且弥足珍贵、被视为荒滩荒地的乡土植物生境和生物的栖息地。大地景观是一个生命的系统,是一个由多种生境构成的嵌合体,而其生命力就在于其丰富多样性。哪怕是一种无名小草,其对人类未来以及对地球生态系统的意义可能不亚于大熊猫和红树林。
历史上形成的风景名胜区和划定为国家级省市级自然保护区的地区,固然需要保护———那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国土生态安全的最后防线。但俞教授认为,这些地区只占国土面积的百分之几或百分之十几,不足以维护一个可持续的、健康的国土生态系统。而城市中即使达到30%甚至50%的绿地率,由于过于单一的植物种类和过于人工化的绿化方式,尤其因为人们长期以来对引种奇花异木的偏好以及对乡土物种的敌视和审美偏见,其绿地系统的综合生态服务功能并不很强。相反,在被城市建设吞没之前的土地上,存在着一系列年代久远、多样化生物与环境的乡土栖息地。这些地方往往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和休闲价值,保留这种景观的异质性,对维护城市及国土的生态健康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三)维护恢复河道和海岸的自然形态
河流水系是大地生命的血脉,是大地景观生态的主要基础设施。污染、干旱断流和洪水是目前中国城市河流水系所面临的三大严重问题,而尤以污染最难解决。然而,人们往往把治理的对象瞄准河道本身。
耗巨资进行河道整治,而结果却使欲解决的问题更加严重。犹如一个吃错了药的人体,生命遭受严重损害。这些“错药”包括:水泥护堤衬底,大江南北各大城市水系治理中几乎没有幸免,结果———许多动植物无处安身;截弯取直———事实上,弯曲的水流更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有利于消减洪水的灾害性和突发,为各种生物创造了适宜的生境,且尽显自然形态之美。
河流是地球上唯一连续的自然景观元素,也是各种景观元素之间的联结元素。而当所剩无几的水流穿过城市的时候,人们又不惜工本拦河筑坝,以求提高水位、美化城市———此举有许多弊端。城市河流中用以休闲与美化的水不在其多,而在其自然的动人之态。其它对待河流之态度包括盖之、填之和断之,则更不可取。治河之道在于治污,而非改造河道。
(四)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
湿地对城市及居民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如:提供丰富多样的栖息地、调节局部小气候、减缓旱涝灾害、净化环境、满足感知需求并成为精神文化的源泉。
在城市化过程中,因建筑用地的日益扩张,不同类型的湿地面积逐渐变小,在一些地区已经趋于消失。不合理地规划城市,导致湿地斑块之间的连续性下降,湿地水分蒸发蒸腾能力和地下水补充能力受到影响;随着城市垃圾和沉淀物的增加,产生富营养化作用,对其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保护、恢复城市湿地,避免其生态服务功能退化而产生环境污染,对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及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五)城郊防护林体系与城市绿地系统相结合
带状的农田防护林网是中国大地景观的一大特色,而以“三北”防护林为代表的防护林体系,则是在区域尺度上为国土的生态安全所进行的战略性工程。全国范围内目前已启动了十大生态防护系工程,这在全世界也不多见。
俞教授指出,这些国土生态系统工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无论在总体布局、设计、林相结构、树种选择等方面,都忽略了与城市、文化艺术、市民休闲、医疗健康、保健等方面的关系。这些已成熟的防护林体系,往往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被忽视和破坏。一些沿河林 9 带和沿路林带,往往在城市扩展过程中,因河岸整治或道路拓宽而被伐去。一些林网也在由农用地转为城市开发用地过程中被切割或占用,原有防护林网的完整性受到严重损坏。
只要在城市规划和设计过程中稍加注意,保留原有防护林网并纳入城市绿地系统之中是完全可能的。通过逐步丰富原有林带的单一树种结构,使防护林带单一的功能向综合的多功能城市绿地转化。
(六)建立无机动车“绿色”通道
熟悉国际城市发展情况的俞教授说,以汽车为中心的城市是缺乏人性、不适于人居住的,从发展的角度来讲,也是不可持续的。“步行社区”、“自行车城市”已成为国际城市发展的一个标志。社区内部、社区之间、生活与工作场所,以及与休闲娱乐场所之间的步行或非机动车联系,必将成为未来城市的追求。
快速发展的中国城市,似乎并没有从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中获得启示,而是在以惊人的速度和规模效仿西方工业化初期的做法,“快速城市”的理念占据了城市大规模改造的核心。
作为城市发展的长远战略,利用目前城市空间扩展的契机,建立方便生活和工作及休闲的“绿色”步行道及非自行车道网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一“绿”道网络不是附属于现有车行道路的便道,而是完全脱离车行的安静、安全的“绿色”通道。它与城市的绿地系统、学校、居住区及步行商业街相结合。这样的“绿色”系统的设立,关键在于城市设计过程的把握,它不但可为步行及非机动车使用者提供了一个健康、安全、舒适的步行通道,也可大大改善城市车行系统的压力。同时,鼓励人们弃车从步,走更生态和可持续的道路。
(七)开放专用绿地,完善城市绿地系统
单位制是中国城市形态的一大特征,围墙中的绿地往往只限于本单位人员享用,特别是一些政府大院、大学校园。对此,俞教授有自己的见解:由于中国社会长期受到小农经济影响、大工业社会形态很不发育、对围合及领地的偏爱等原因,形成了开放单位绿地的心理障碍。而现实的安全和管理等考虑也强化了绿地的“单位”意识。但现代的保安技术早已突破围墙和铁丝网的时代。事实上,让公众享用开放绿地的过程,正是提高其道德素质和公共意识的过程,在看不见的保安系统监护下,一个开放的绿地可以比封闭的院中绿地更加安全。
(八)“溶解”公园,使其成为城市的绿色基质
公园概念至今普遍存在于中国各大城市的公园设计、建设与管理中。设计者挖空心思,力图设计奇景、异景;建设部门花巨资引种奇花异木,搭建假山、楼台,甚至摆放各种娱乐器械,以此来吸引造访者。公园的管理部门则以卖门票为生,“以园养园”。这实际上是对公园性质的误解,是把公园同娱乐场所、主题公园和旅游点混为一谈。
在现代城市中,公园应是居民日常生产与生活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城市的更新改造和进一步向郊区化扩展,工业化初期的公园形态将被开放的城市绿地所取代。孤立、有边界的公园正在“溶解”,而成为城市内各种性质用地之间以及内部的基质,并以简洁、生态化和开放的绿地形态,渗透到居住区、办公园区、产业园区内,与城郊自然景观基质相融合。这意味着城市公园在地块划分时不再是一个孤立的绿色块,而就是弥漫于整个城市用地中的绿色液体。
(九)“溶解”城市,保护利用高产农田作为城市有机组成部分
保护高产农田是未来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田园城市模式也将乡村农田作为城市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在现代中国城市扩张模式以及规划及管理方式上,农田实际上很难在城市用地范围内存在。从总体规划和审批开始,城市就是一个边界明确的土地利用单位,凡是进入城市边界的,所有土地便成为城市开发建设用地,当然还包括绿地系统。农田则迟早被征用,城市中是不允许有农业用地的。
随着网络技术、现代交通的发展及随之而来的生活、工作方式的改变,城市形态也将改变,城乡差别缩小,城市也在“溶解”。大面积的乡村农田将成为城市功能体的“溶液”:高产农 10 田渗透入市区,城市机体延伸入农田之中,农田将与城市的绿地系统相结合,成为城市景观的绿色基质。这不但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农副产品,同时提供了良好的休闲和教育场所。
(十)建立乡土植物苗圃
俞教授对这样一种现象持反对态度:不惜工本到乡下和山上挖大树进城。虽然中国大地东西南北气候差异明显,乡土植物区系多样,但人们在城市大街上可见的绿化植物品种单调,且往往多来自异地。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城市建设者和开发商普遍酷爱珍奇花木,而鄙视乡土物种;二,缺乏培植当地乡土植物的苗圃系统。改变前者,有赖于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改变后者,则需要前瞻性的物质准备。因此,建立乡土植物苗圃基地,应作为每个城市未来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一大战略。
俞教授指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具有前瞻性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其中生态基础设施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本质上讲,它是城市所依赖的自然系统,是城市及其居民能持续地获得自然服务的基础,这些生态服务包括提供新鲜空气、食物、体育、休闲娱乐、安全庇护以及审美和教育等等。它不仅包括一般意义的城市绿地系统的概念,而是更广泛地包含一切能提供上述自然服务的城市绿地系统、林业及农业系统、自然保护地系统。这需要城市决策者提前 50年—100年进行规划和投资。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前瞻性,更需要突破城市规划的既定边界。
此外,建设生态城市不能急功近利。目前,中国的城市规划师和城市建设决策者,只是忙于应付迫在眉睫的房前屋后的环境恶化问题和街头巷尾的交通拥堵问题。应研究长远的大决策、大战略,哪怕是牺牲眼前或局部的利益来换取更持久和全局性的主动。因为只有这样,规划师才有他的尊严,城市建设和管理者才有其从容不迫,城市的使用者才有其长久的安宁和健康。《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11月18日第十一版)
第二篇:西部大开发能源问题思考
西部大开发能源问题思考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核工程21 孙文钊 2120302019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大国,若是我们研究每朝每代的政治中心(即首都),我们会发现,从大一统的秦朝开始,到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我国政治中心一直在朝北方和东方迁移,从古秦时期的咸阳,到现如今的北京。而正是由于这种迁移,造成了西部的逐渐落后,所以邓小平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思想,这之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的地方。一.何谓西部大开发
西部大开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的一项政策,目的是“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剩余经济发展能力,用以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巩固国防。”2000年1月,国务院成立了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由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担任组长,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担任副组长。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之后,国务院西部开发办于2000年3月正式开始运作。2012年2月,国家发改委官员对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进行解读,明确了战略部署的基本思路。待开发的总面积为68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的71.4%。2002年末人口3.67亿人,占全国的25%。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战略位置重要。但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不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40%,迫切需要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
三个阶段
西部大开发总体规划可按50年划分为三个阶段:
奠定基础阶段
从2001年到2010年,重点是调整结构,搞好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科技教育等基础建设,建立和完善市场体制,培育特色产业增长点,使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初步改善,生态和环
境恶化得到初步遏制,经济运行步入良性循环,增长速度达到全国平均增长水平; 加速发展阶段
从2011年到2030年,在前段基础设施改善、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制度建设成就的基础上,进入西部开发的冲刺阶段,巩固提高基础,培育特色产业,实施经济产业化、市场化、生态化和专业区域布局的全面升级,实现经济增长的跃进;
现代化阶段
从2031年到2050年,在一部分率先发展地区增强实力,融入国内国际现代化经济体系自我发展的基础上,着力加快边远山区、落后农牧区开发,普遍提高西部人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全面缩小差距。“十五”计划时期,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任务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巩固农业基础地位,调整工业结构,发展特色旅游业;发展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特别是要做好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疆地区和特困地区的扶贫工作,从根本上改善这些地区的生产和生活条件,要集中有限力量,精心规划,组织建设一些关系西部发展全局的标志性工程。力争用5到10年时间,使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确保西部开发有一个良好的开局。
主要任务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也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既要有紧迫感,又要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总的战略目标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到21世纪中叶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时,从根本上改变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的面貌,努力建成一个山川秀美、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民族团结、人民富裕的新西部。21世纪头10年,力争使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有较大发展,重点地带开发步伐明显加快,科技教育和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明显加强,改革开放出现新局面,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奠定坚实的基础。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西部地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积极发展有特色的优势产业,推进重点地带开发;发展科技教育,培育和用好各类人才;国家要在投资项目、税收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逐步建立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着力改善投资环境,引导外资和国内资本参与西部开发;西部地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在改革开放中走出一条加快发展的新路。
党的三代领导人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关注
早在五十年代,毛泽东同志在著名的《论十大关系》中就强调,要处理好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他讲道:“我国全部轻工业和重工业,都有约70%在沿海,只有30%在内地。这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不合理的状况。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
八十年代,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以后,邓小平同志提出了“要顾全两个大局”的地区发展战略构想。“一个大局”是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较快地先发展起来,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另一个大局是,当发展到一定时期,即到本世纪末全国达到小康水平时,全国就要拿出更多力量帮助中西部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江泽民同志高度重视这个具有全局意义的重大问题,并多次就解决地区发展差距、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问题发表重要讲话。1999年6月17日,江泽民总书记在西北五省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抓住世纪之交历史机遇,加快西部地区开发步伐”。
江泽民同志还提出了加快西部地区开发的总原则,即“把加快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同保持政治社会稳定、加强民族团结结合起来,把西部发展同实现全国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结合起来,在国家财力稳定增长的前提下,通过转移支付,逐步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在充分调动西部地区自身积极性的基础上,通过政策引导,吸引国内外资金、技术、人才等投入开发,有目标、分阶段地推进西部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前期关于西部大开发的能源问题的思考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开发西部的政策犹如兵马的调度,而所需要的能源犹如战争之中的粮草,一般来说,断粮一天,军队战斗力至少会下降一半,断粮两天,全军必定崩溃。所以粮草对军队的重要性便不言而喻了。而在西部大开发的区域中,能源的储量很大但可利用量不大。就当前中国能源的利用情况来考虑,使用最多,最广泛,使用最成熟的很大的煤炭在西部大开发的区域储量很少,这对于西部大开发的影响是致命的,所以要实现西部大开发,解决能源问题是必须的,也是急需的。
图为中国矿物资源分布图,图中可清晰看到:除去天然气,无论是煤炭,石油,还是其他的矿物资源,基本都集中在东南沿海,而中西部,特别是西部所蕴藏的资源量少的可怜,就图中标注来看(虽图中看的不是非常清楚,但可以清晰看到图中各色点的疏密程度),可能西部所储藏的化石能源很难供给整个西部开发之用。
在基础设施较为落后的西部,是较难做到天然气的合理科学开发和利用的。而煤炭资源在西部储量较少,所以我认为,较好的方法就是将山西,宁夏等煤炭资源储量及产量较多的地区的煤炭向西部运输,这样可能不是长久之计,但绝对可解燃眉之急。提出这条建议,我有以下几个原因。
1.十二五规划中我们可以知道为了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四川交通继续给力。在交通运输部公布的《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中,四川将新增12条高速出川大通道,新增5300余公里高速公路建设里程。
《纲要》提出了西部地区今后十年战略重点公路建设方案。重点公路建设包括“八纵八横”骨架公路、重点经济区干线公路、老少边穷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连接线、国际运输通道等四个层次,均为高速公路。四川在四个层次均得到大力支持,有8600多公里进入《纲要》,其中5300多公里为新增里程。“八纵八横”骨架公路中有六条纵线、两条横线穿越四川境内,总里程约5133公里,其中建成1751公里,在建1377公里,待建2005公里。
这意味着我们在未来极短的时间内会有从东部到西部,从南部到北部的交通运输保障,加上青藏铁路的运输保障,我们有着充足的运输能力将东部出产的煤矿资源运输至西部,这些能源将成为解决西部大开发能源问题的第一把钥匙。
2.从周边地理位置上看,能给我国提供进口服务的的国家,我国能够进口的能源主要为石油和天然气,首先并不符合西藏的能源使用现状,其次没有比较方便廉价且量大的运输方式(如铁路运输)将能源运输至需要的地区。
3.若从长远考率,可以与俄罗斯等周边国家交涉,进口石油天然气,可以现在就从其国家之内引导输油和输气管道,为以后的能源运输使用打下基础。
二.中期关于西部大开发的能源问题的思考
通过能源分布图可以看到,西部(主要是西藏与新疆)有较大量的石油储存地和大量的天然气储存地,当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后,在西部便有了科学合理利用石油与天然气的能力,所以在中部,我提出以下建议: 1.充分利用本地的石油资源以及天然气资源,就地取材,利用初步建设完成的交通网运至西部地区靠东的位置,那里的石油与天然气储量较少,而发达程度较西部而言较发达,能更好的利用运输而至的石油和天然气能源。
2.继续从山西,宁夏等产煤大区运送煤炭资源至西部地区,我国煤炭资源储存量居世界第一,资源使用还是要以煤炭为主,只不过需要开发煤炭资源的综合与清洁利用。让环境保护与能源利用综合到一起,更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观念。
3.若在早期西部大开发时从俄罗斯等过引入了输油输气管道,那么便可以从俄罗斯等国进口石油以及天然气。可以有效增加西部的能源的可利用量。
4.当基础设施建立完成后,应当考率清洁能源利用设施的建设,如风能,水能,地热能的清洁能源,这些高效率,低污染的能源是未来能源的使用趋势。以下是一些风能和水能的可利用度信息:
我国风能理论可开发总量为32.26亿千瓦,实际可供开发量为2.53亿千瓦,比1996年全国总装机容量还大。我国风能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和东北的草原或戈壁,以及东部和东南沿诲及岛屿。一般为冬春季风大,降雨量少;夏季风小,降雨量大,风电与水电的枯水期和丰水期有较好的互补性。目前,我国西部地区风电场开发现状为:1999年底全国共建风电场24个,装机容量达26.8万千瓦,其中西部地区风电总装机为12.52万千瓦,占全国风电总装机的46.7%。
我国地热资源以中低温地热为主,主要分布在四川、华北、松辽、苏北等地,可采资源量为18亿吨标煤。我国高温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滇、藏、川西和台湾。据估计,我国喜马拉雅地带赋存高温地热系统255处,总资源量0.058亿千瓦。迄今,我国运行中的地热电站(不含台湾)有5个,总装机容量27.78MW,其中西藏羊八井25.18MW,那曲和朗久各1.0MW,其他地区0.6MW。
水能资源分布 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做了普查,统计了单河理论蕴藏量0.876亿kW·h/a以上的河流3019条,总理论蕴藏量为5.7万亿kW·h/a;加上部分较小河流后,合计为5.92万亿kW·h/a分布很不均匀,大部集中在西南地区,其次在中南地区,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的水能资源较少。而中国煤炭资源多分布在北部,形成北煤南水的格局。我国西部太阳能的年总辐射约为140-200 Kcal/cm² 年,高于东部的80-160Kcal/cm² 年;我国东部、北部地区的年总辐射约为120-160 Kcal/cm² 年,高于南部地区的80-120 Kcal/cm²年;我国三分之二以上的地区的年日照时数达2000小时,年总辐射大于140Kcal/cm²,应用太阳能空调的前景很好。特点:
(1).太阳能资源最好的地区和最差的地区,都分布在北纬22°~35°区域内。尤其是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理想的地区,年辐射量达180~200Kcal/cm2 year。而四川盆地由于处在南北两股暖冷气流交汇处,云雨天气多,形成太阳能资源的低值中心。(2).在北纬30°~40°之间,太阳能资源随纬度增加而增加。(3).北纬40°以上,太阳能资源自东向西逐渐增加。(4).新疆地区太阳能资源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5).台湾地区太阳能资源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增加,海南岛太阳能资源和台湾基本相当。
图为中国太阳能资源分布图
从资料和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西部地区风力强度足够,但由于空气密度较低,所以风能资源分布不是非常理想,但也比中部省份略强,所以也可以在部分风能分布较多的区域建立风力发电站,这也会是未来能源组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西南的水能资源分布较丰富,尤其是喜马拉雅山脉流下的雪融水正是诸多河流的源头,所以在西部,尤其是西藏等地建立水力发电站的一系列水力措施是势在必行的。
我们从太阳能的分布以及太阳能分布图中可以清晰的看出,西部地区由于海拔高,污染小等一系列优势,太阳能资源异常丰富,若想从源头上解决西部的能源问题,重视太阳能的使用时必须的,太阳能可能会成为西部清洁能源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一部分。
在喜马拉雅山脉,地热能的储量也很高,总资源量为0.058亿千瓦,所以可以在喜马拉雅山脉建设地热电站,地热能也会成为西部能源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三.后期关于西部大开发的能源问题的思考 后期的西部大开发能源问题主要在清洁化石能源与新能源的利用上,继续保持本地清洁化石能源的利用,同时稳步增加新能源的开发,能源就可以跟得上开发的步伐。
经历过各种清洁能源的开发后,相信西部会成为我国的能源产量中心,所以西电东送工程与西气东输工程便可以继续了。
以上便是我对西部大开发能源的看法,预祝我国西部开发顺利进行。谢谢观赏。
参考文献:
1.《西部大开发》——百度百科
2.《对陕西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问题的思考》——刘玉玲 3.《论西部大开发战略模式的选择》——王辰 4.《毛邓论文—西部大开发》
5.《内蒙古煤炭资源开发及其可持续利用研究》——刘利霞 6.《我国矿产资源的现状》——百度百科
7.《西部大开发是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贺韬
8.《西部大开发能源是基础_西部开发中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约束机制的研究》——牛冲槐
王汉斌
9.《中国金属矿产资源现状及综合利用概况》 10.《中国矿产分布图》 11.《矿产资源》——林少俊 12.《中国能源资源分布地图》
13.《中国太阳能分布及太阳能资源储量》 14.《能源与开发问题的联系》 15《中国风能的分布》——百度百科 16《中国水能的分布》——百度百科 17《中国地热能的分布》——百度百科 18《中国太阳能的分布》——百度百科
第三篇: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思考(推荐)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思考
张宇
2013年03月07日08:49 来源:红旗文稿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部署,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的热潮正在兴起。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涉及许多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深入研究。
一、关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这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对于这一问题认识不清,就会在实践中出现方向性的偏差。应当看到,虽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已经有了20多年的历史,但人们对于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质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比如,有人认为,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方式是没有社会属性的,现代市场经济只有先进与落后之分,没有社会制度之分;有人认为,建立市场经济就必须与西方制度接轨,而不应当强调中国特色;还有人认为,社会主义意味着社会公平,而市场经济意味着高的效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社会公平加市场效率。上述这些看法都是有片面性的,只看到了市场经济的共性,而没有看到市场经济的个性,从而割裂了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不能正确认识市场经济的实质。市场经济是存在于不同社会制度形态的共同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不姓“社”也不姓“资”,是中性;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又总是与一定社会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一个社会的历史的范畴,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又必然具有特殊的社会属性和具体特点。现实的市场经济是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我们既不能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混同起来,否定市场经济的共性;也不能把市场经济与社会制度割裂开来,否定市场经济的个性。这一点,我们党的理论是很明确的。党的十四大报告在提出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特别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越性在哪里?就在四个坚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第1363页,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即“四项基本原则”。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搞的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如果离开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就会走向资本主义。”(江泽民:《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202页,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作为我国改革开放获得成功的重要经验之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这种结合,一方面发挥了市场机制信息灵敏、效率较高、激励有效、调节灵活等优点,增强了经济发展的活力;另一方面发挥了社会主义经济中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调节、统筹兼顾、独立自主、团结互助等制度的优势,克服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固有的盲目性、自发性和滞后性以及经济危机、贫富分化等深刻的缺陷和弊病,这就从理论和实践上超越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流俗教条,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也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广阔道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之所以要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此。
能否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等同于市场化改革方向呢?严格地讲,不能这样简单等同。这是因为,作为改革目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调节作用,二是坚持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要求建立自主经营的企业制度、市场调节的价格机制、健全的市场体系、充分的市场竞争。这些方面的改革可以简称为市场化改革。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则要求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发挥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实现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这些方面的改革显然不能用市场化改革加以概括,甚至是相反的,是对市场经济的局限和弊端的纠正、调节和超越,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所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资源的市场化,固然是深化改革的基本要求,但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实现共同富裕和保障公平正义,同样也是深化改革的应有之义。这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才能完整准确地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的要求。
二、关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对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必须从两个方面加以认识:一个是基本制度,一个是经济体制。从基本制度方面看,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从经济体制方面看,改革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初期,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一种说法,即中国的改革是改体制而不是改制度,这种看法的合理之处在于它肯定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但在理论上是不准确和不严密的。所谓制度,一般指的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和行动准则,如企业制度、市场制度、价格制度、税收制度、金融制度等等,从这些方面看,制度与体制并无根本区别,都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对象。即使从基本制度的角度看,也存在改革的问题。我们党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所确立的以公有制的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就是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社会主义本质的创新和发展。没有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本质特征的这种创新和发展,就不可能实现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也就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因此,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包括了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一方面要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另一方面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八大报告正是这样表述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的。从经济方面看,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是: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加可持续的发展。上述目标,既包括了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内容,又包括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容,涵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生产、分配和交换等主要环节,以及基本制度、经济体制和对外开放等主要方面,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制度体系,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正确认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上述目标,需要明确以下几点: 第一,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绝不能否定和抛弃社会主义制度。要特别警惕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所谓的普世价值,并以此为标准来确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设计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蓝图,主张全面推行私有化、自由化,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完全接轨,实行西方资本主义的民主宪政;符合这种标准的所谓的改革才是真正的改革,与这种标准不相符合的制度比如公有制、计划调节、共同富裕和共产党的领导等,都被看作旧制度的残余和改革的障碍。同时,也要警惕对市场经济的改革提出质疑,主张重回传统社会主义老路的观点。这两种观点看似对立,实则相通,都否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
第二,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成就和已有成果,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和出发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向前推进,从总体上看,中国已经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转折,确立了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在实践中展示出极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活力。只有承认这一点,增强我们的制度自信,才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推向前进。那种认为经济改革已经陷入停滞、正在面临崩溃,因而需要推倒重来,进行激进式变革的观点是不符合事实的。
第三,现行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依然比较繁重。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以及基本经济制度不完善、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腐败现象严重等问题依然突出,需要通过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以解决。这些问题的产生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需要全面具体分析:有市场化不足的问题,如市场体系不健全、政府职能不到位等;也有所谓的泛市场化问题,如公共服务产业化、权钱交易现象蔓延等;还有法律、法规、政策和管理上不完善的问题;更多的问题则是发展中的问题,如自主创新能力低、城乡二元结构分割等。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在市场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已在经济生活中起支配作用的条件下,我们不宜再把现实中出现的所有问题都归结为计划经济的残余或者市场化改革不彻底。相反,经济波动、收入分配不公、货币拜物教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市场经济的固有弊病,即使在发达的完善的市场经济中也是不可避免的。这些弊病需要通过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加以克服,寄希望于用所谓彻底市场化的办法解决市场化固有的缺陷,无异于缘木求鱼。
构建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经济制度,归根结底,就是要使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得到更充分的体现,而这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实现了社会的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解放发展生产力是手段,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共同富裕是目的,二者的有机统一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优越性。完善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最终要体现在共同富裕上。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建设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最终也都要通过共同富裕体现出来。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全面贯彻这一根本原则,切实解决现行经济制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进一步解放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好地得到发挥。
三、关于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是一个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决定一个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个环节以及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在这一问题上,目前面临许多重要的理论和政策迫切需要我们深入研究。比如,现阶段我国公有制经济存在的条件和基础是什么,优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以公有制为主体和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具体含义是什么,用什么指标来具体衡量?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有经济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经济的性质有什么区别,作用有什么不同?如何认识非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和作用,处理好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如何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壮大集体经济实力?等等。应当看到,虽然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并成为指导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宪法准则,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制结构的变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机制的作用,受到市场竞争、全球化、资本流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必然会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在这样的条件下,如果缺乏有效的体制机制和法律措施的保障,单纯依靠市场自发作用,基本经济制度的实现就有可能落空。建立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保障机制,关键是要确立基本经济制度的调控主体,由其负责对基本经济制度的发展状况进行调研,督促基本经济制度各项法律和政策措施的落实,协调各种所有制经济发展的关系。我们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和成熟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但是还没有形成比较完整成熟的所有制结构调控体系,后者的重要性丝毫不低于前者,甚至更为重要。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是由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赋予的,社会主义国有经济是为了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和有计划的发展,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否定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必然会加剧劳动与资本的对立、财富分配的两极分化,催生私人资本特别是大资本的形成,导致金融寡头的出现,破坏社会的稳定,导致社会的混乱,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基,最终将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健康发展。在这一点上,不应当有丝毫的含糊。
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和布局结构,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通过进一步改革加以解决。主要包括:国有企业的布局还比较分散,“集中力量办大事”和统筹发展的优势还需进一步发挥;国有企业管理中存在管理者以权谋私和重大决策不够规范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国有经济分布于不同部门和地区,管理的统一性和规范性有待提高;国有企业作为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企业,其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需要进一步健全,等等。需要强调的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绝不是要实行私有化或让国有企业退出竞争领域,而是要形成与公有制经济关系相适应的更加完善的经济管理体制,进一步做强做优国有经济,使其更好地为全体人民的利益服务。那种把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曲解为私有化,并进而把国有经济的做强做大视为改革的倒退的观点是与我国国有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方向背道而驰的,也不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也面临不少问题,这些问题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从外部因素看,存在着市场准入限制,融资渠道窄,实际税费负担较重,企业合法权益不时遭受侵犯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进一步积极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但是,毋庸讳言的是,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除了外部条件的制约,还受到内部因素的限制,经营模式粗犷,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社会责任意识薄弱,“家族式”、“家长制”治理方式弊端严重,甚至违法违规经营也时有发生。这些内部因素也制约着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壮大。因此,需要在改善外部环境和加强自身素质两个方面齐头并进、共同努力。
四、关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需要解决的最主要的问题或者主要的矛盾是什么?人们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不一致,是制约收入分配制度顺利推进的一个重要原因。比较流行的一种观点认为,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同区域、部门和行业之间收入差距过大,收入分配改革的主要目标就是缩小居民收入差距。这种观点并没有抓住问题的根本。这是因为:收入差距的大与小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判断收入分配制度好与坏的关键并不在于收入差距的大小,而在于收入分配合理与否,是否符合公平的原则。那么,判断收入分配是否合理是否公平的标准是什么呢?就是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所谓社会公平,不过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在法律和道德上的反映,社会主义社会的公平原则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基础上的。按劳分配是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收入分配的基本原则,它强调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实现劳动平等和报酬平等,既反对剥削,又反对两极分化。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允许资本、知识、技术、信息、管理、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多种所有制形式在分配中的实现,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使各种资源都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就是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建立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和共同富裕的合理的分配关系,把提高效率与促进公平结合起来。显然,这一目标不能仅仅归结为缩小收入差距。
现在的问题是,虽然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作为我国基本分配制度的地位已经确立,但其具体含义和实现机制在现实中并不很清楚,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不少疑问,这是我国收入分配领域比较混乱,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多年以来进展不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分配制度出发,才能准确把握当前我国收入分配面临的主要矛盾,找到缩小收入差距和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的有效途径。问题的关键是要区分两类性质不同的收入差距:
一类收入差距发生在普通劳动者之间,主要是因不同部门、地区、行业之间劳动者的素质或贡献和生活费用的差别造成的。这类收入差距的产生有其合理性,体现了按劳分配和市场经济的要求,有利于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但其中也存在不合理因素,比如,许多私有企业工人工资长期低于生存工资水平,劳动力再生产的成本在相当程度上由劳动者自身承担;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的约束机制不够健全,高管人员收入水平和职务消费缺乏有效约束,等等。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分配制度的改革加以解决。
另一类收入差距是由财产占有(包括生产资料、房地产、各种金融资产和自然资源)上的差别造成的。这类收入差距是多种所有制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但如果没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分配制度为保障和政府的有效调节,而是按照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任其发展,则会导致财富占有和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
那么,当前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主要根源是什么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生产决定分配。导致贫富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不可能是劳动收入,而只能是财产收入。据有关资料,目前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最高省与最低省的收入差距,以及收入最高行业与最低行业的收入差距大约都在3倍左右或更多一些。但是,由于所有制结构和财产关系的日益多元化,最贫穷阶层和最富裕阶层在财产占有上以及由此产生的收入上的差距,却只是小巫见大巫。特别是财产收入差距中存在的不公平不合理因素,更是引起人民群众普遍不满,危害极大。
因此,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一方面要加大收入再分配的调节力度,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另一方面,要坚持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深化初次分配制度的改革。具体来说,一是关键部门和重要领域的生产资料必须掌握在国家手中,并完善其监督管理机制,保障其为人民的利益服务;二是维护劳动收入的主体地位,鼓励人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和智慧获得应有的报酬;三是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四是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五是完善国有企业分配制度,切实贯彻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原则,保证同工同酬,加强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管理,建立健全国有资本收益分享机制;六是在非公有制经济中,积极稳妥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和行业性、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逐步解决一些行业、企业职工工资过低的问题;七是完善公共资源占用及其收益分配机制,加大对高收入财产性收益和自然资源利用的税收调节。
五、关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对于这一问题历来众说纷纭,认识不一。从历史上看,曾经出现过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有调节的市场经济、有计划的市场经济、福利国家市场经济、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等不同的形态。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中,政府是“守夜人”,主要承担保护产权的职责;在有调节的市场经济中,政府不仅保护产权,而且进行宏观调节,维护经济的稳定;在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中,政府不仅保护产权,进行宏观调节,而且还制定经济发展计划;在福利国家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主要职责是提供完善的福利保障;在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中,政府成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性力量。可见,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制度、发展阶段和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把握三个主要的维度:一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二是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要求。以上三个维度的结合,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的经济职能具有了自己特殊的内容,主要包括:
计划统筹。政府从社会的全局和长远利益出发,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有计划的调节,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关系。
经济调节。政府对宏观经济运行中社会供求的矛盾运动进行调控,以实现社会供求在总量上和结构上保持基本平衡。
市场监管。政府依法对市场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社会管理。政府通过制定社会政策和法规,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与社会事务,维护社会和谐。
公共服务。政府通过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为公众参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
保障民生。政府以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为目标,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国有资产管理。政府作为国有经济的所有者,代表全体人民对国有资产进行有效监管,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收入分配调节。通过市场的自发力量加以实现,政府对收入过程进行必要的调节。
总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作用,不仅在于弥补市场的缺陷,补充市场的不足,更重要的是推动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二者是统一的,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积极推进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减少政府对市场经济的直接干预。同时,也必须摆脱“大市场小政府”的自由主义教条的束缚。事实是,从早期资本主义到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政府所承担的经济职能是多了而不是少了,政府的规模是扩大了而不是缩小了,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作用早已超出“守夜人”的范围,广泛介入了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政府的强弱已经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国际地位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小政府、弱政府的自由理想早已成为了历史的遗迹。我国是一个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大国,面临着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全球化的几重重大历史变革在同一个时代的交织和叠加,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急剧转型和世界格局的大变动大调整,使国际国内各种各样矛盾异常复杂尖锐。在这样的条件下,没有党中央的强有力的统一领导和政府强有力的引导推动,不可能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任务。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一论断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也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既存在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干预过多、市场体系不健全、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不够充分的问题,也存在政府宏观调控的科学性、有效性、权威性需要提高,政府职能转变没有到位,政府管理体制不尽合理,一些该管的事情却没管好的问题。因此,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方面要围绕着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推进相关领域的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健全市场体系,完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推进城乡之间要素的自由流动,增强市场的活力;另一方面要围绕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推进相关领域的改革,进一步完善财税体制、金融监管体制、宏观调控体系,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维护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使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更好地结合起来。
六、关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式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从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形成了两条明显不同的道路,即苏联东欧的激进式改革和中国的渐进式改革。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不仅在于它向世人昭示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是可以结合的,而且还在于它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渐进式改革道路或改革方式,其主要特点是: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在坚持统一领导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基层单位在制度创新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双轨过渡,增量先行,在保留计划协调的前提下,通过在新增资源中逐步扩大市场调节比重的办法来逐步向市场经济过渡。
——整体协调,重点突破,在坚持全国一盘棋的前提下,分部门、分企业、分地区各个突破,由点到面,实现经济体制的整体转换。
——兼顾改革、发展与稳定,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从实际出发,摸着石头过河,循序渐进,先试验后推广,并根据实践的需要不断调整改革的思路。
目标决定方法,方法内生于目标,不能脱离改革的性质和目标来抽象讨论改革的方式问题。中国的经济改革之所以采取了渐进式的改革方式,从根本上来说是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目标的特殊性质决定的。这是因为:第一,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而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否定。改革的这一根本性质,决定了改革的方式和过程必然具有温和渐进的特点。在这里,新旧体制之间不是泾渭分明、截然对立的,而是具有明显的连续性和继承性。第二,中国目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化与工业化、体制模式的转型与发展模式的转型是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必然要经历一个比较长的历史过程。第三,人们对改革的认识并不是先验的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实践和理论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人类历史上一种新的市场经济形态,其成熟和完善以及对它的科学认识必然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实践证明,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是一种成功的改革方式。那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不是还需要采取这种渐进式的改革方式呢?回答是肯定的。因为,决定中国渐进式改革的一些基本条件如改革的性质、目标和具体的国情等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但是,与改革初期相比,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渐进式改革方式的具体特点必然也会有所不同:一是随着经济体制日渐成熟,人们对改革规律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这就有可能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更加注重整体设计,统筹安排,系统推进。二是随着经济利益的多元化和社会矛盾的复杂化,人们对改革的认识也会产生明显的分歧,这就需要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民主决策,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三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逐步成熟,增量与存量、新体质与旧体制长期并存的双轨制过渡方式的空间越来越小。四是整体配套和重点突出的领域和环节发生了变化,国有企业作为经济改革中心环节和价格改革作为经济成败关键的特殊地位不复存在,社会领域、民生领域和保障公平的改革日益重要。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为了人民而改革,依靠人民而改革,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才能最终取得成功。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政治经济学评论》主编)
(责任编辑:秦华)
第四篇:天水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思考
天水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思考
一、“十一五”全市工业经济取得显著成就
“十一五”以来,全市上下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坚持 “突出一个振兴,建设三大园区,发展五大集群,壮大县域经济”的发展思路,深化企业改革,推进自主创新,加强项目建设,着力扶优扶强,全市工业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以装备制造业为重点的工业企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大力实施振兴装备制造业“12341”行动计划和“10强50户”工程,采取政策引导、资金扶持、重奖功臣等措施,落实兑现出口创汇退税、技术改造项目贴息、技术创新项目补助等扶持政策,激励、扶持企业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装备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企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2009年,全市154户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23.5亿元,增加值47.5亿元,比“十五”末分别增长81.6%、79.2%。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由“十五”末的7户发展到18户,星火和华天两户装备制造企业主要生产指标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10强”企业销售收入由起初的6981万元增加到3.04亿元,提高了4.3倍;“50户”企业由起初的640万元增加到1906万元,提高了1.97倍。
——项目对工业经济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加强与中材集团、西电集团、娃哈哈集团、酒钢集团、湘电集团、上海复星集团等20多家中央直属企业、大型企业集团和科研院所的战略联合,西电集团重组成立的“天水西电长城合金有限公司”已投入运营,总投资1.57亿元的高压电工触头生产基地项目开工建设,杭州娃哈哈集团投资2.5亿元的超净热罐装生产线、酒钢集团西部重工与锻压合作投资6.9亿元的大直缝埋弧焊管及矩形管生产线、星火公司联手湘电集团打造风电设备制造基地等招商引强工作积极推进。天水中材年产2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一期工程项目2009年当年开工当年投产,不仅创造了我市工业项目建设史上的最快速度,而且还创造了中材集团项目建设史上的“天水速度”。星火公司机床产业化、华天公司高端电子封装、风动公司石油钻杆和煤田液压支架、锻压公司大型成套制管生产线及系列摆式剪板折弯机高品位生产线开发、二一三公司低压智能电器产业园、海林公司重型机械轴承、长开公司高压设备产业化等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总投资56亿元的星火机床工业园和华天电子科技园建设破土动工、进展顺利,为我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技术创新及名牌战略实施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十一五”以来,全市工业企业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的科研成果和新产品近300项。星火、锻压、长开、华天等4户企业的技术中心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占全省11家的36.4%,占全省装备制造业5家的80%,居全省14个市州之首。全市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达到22户。星火公司联合清华大学等11家知名院校、科研单位和骨干企业,在全省率先发起成立了甘肃省数控机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为全省首创。红山“大型多用途智能控制试验机”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填补了我国试验机行业的空白。星火公司产品获“中国名牌产品”,海林、锻压、二一
三、风动、华天、长开、电缆等7户企业的7件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31件商标获得“甘肃省著名商标”,39种产品获“甘肃省名牌产品”,最近我市又荣获全国首批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称号。目前,我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7个、中国名牌产品1个、甘肃著名商标31件、甘肃名牌产品39件,提前并超额完成了“12341”行动计划中确定的目标任务,天水市的国家级和省级“驰名”、“著名”商标、国家级和省级“名牌产品”位列全省市州第一位。
——国企改革改制工作的深入推进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列入全市新一轮改制范围的462户企业完成改制458户,安置职工10.59万人,改制面达98.92%。全市32户破产重组企业共核销各类债务44亿元,争取到国家和省上补助资金96750万元。通过改制重组,消除了企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有效整合了资源,工业经济发展活力彰显。
——“两化融合”工作积极有序推进。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行业联动、企业实施”的原则,坚持把信息化与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扶持新兴产业相结合,积极推进全市通信基础设施
建设,组织企业实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的信息化项目,引导企业研发节能新产品,实施节能产品产业化示范项目,切实推动一批“两化融合”重大项目的实施,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有机融合,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对中小企业发展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积极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争取国家及省上对中小企业的各类扶持资金,建立中国中小企业天水网及网上融资平台,加强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开展“金融活动周”等多种有效途径和形式,积极搭建融资平台,协调落实融资资金,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全市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机遇
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正确看待天水工业形势,必须放眼全局,跳出天水看工业,清醒认识差距,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迎头赶上。当前我市正处于工业化转型期、城市化加速期、市场化提升期,客观、冷静地审视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当前仍面临不少挑战:一是工业经济总量偏小。我市的工业经济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工业化进程整体上仍处在初级阶段,工业经济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任务十分艰巨。2009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仅占全省1120亿元的4.24%,全省100强企业我市仅有9户。县区工业园区建设相对滞后,规划管理有待加强,项目支撑和产业聚集效应不够明显。二是与周边地区发展差距明显。2009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7.5亿元,仅占全省的4.24%,在全省位列第8名,兰州、庆阳、金昌等排名在前6位的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都在100亿元以上,我市与第7位的平凉市61.1亿元相比还差13.6亿元。从关中—天水经济区七市一区工业发展情况来看,2009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仅高于商洛市和杨凌区,处在第6位,有四个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在200亿元以上。三是产业结构调整任务艰巨。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缓慢,传统产业比重高、新兴产业比重低的矛盾尚未得到有效解决。深度加工业规模小、链条短、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全市工业总体上还没有摆脱产业和产品结构单
一、发展粗放的基本格局。四是资金匮乏严重制约企业发展。受现行金融体制和企业资产运营状况的双重制约,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企业项目投入和流动资金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全市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全市工业发展既面临诸多挑战,同时也面临许多难得的机遇。从国内宏观政策看,党的十七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标志着国家工业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特别是我省的支持力度,先后出台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西部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今年又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有利于我们更多地争取资金和项目,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全面提升工业企业竞争力。从全省发展战略看,《甘肃省关于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决定》中提出 “振兴装备制造业行动计划”,将装备制造业作为重点做大做强的五大特色优势产业之一,并把我市列为全省重点扶持发展的装备制造业工业区域。同时,随着我省被国家确定为循环经济试点省,我市被省上列为装备制造循环经济基地城市,天水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和清水县循环经济产业园被列入省级循环经济产业园。这对于我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从我市发展基础看,通过大力实施 “工业强市”战略,我市已具备了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基础条件:一是有一整套涉及振兴装备制造业、培育壮大“10强50户”企业、提速工业发展、加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推进企业改革改制等方面较为完善的工作机制和措施;二是有一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锻炼成长起来的经营管理能力较强的企业家、技术研发人才和市场营销队伍;三是有一批在改革开放中通过改革改制、自主创新、项目建设迅速崛起壮大的骨干企业;四是随着宝天高速公路通车、天水机场民航开通,天水—定西、天水—陇南、天水—平凉、天水—十堰高速公路及宝兰客运专线等重大项目的实施,天水承东启西、辐射南北的交通枢纽地位将更加突出,为我市工业引进资金、技术和项目提供了
便利条件。
三、“十二五”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总体思路与工作重点
基于对工业经济发展基础及客观形势的分析判断,全市 “十二五” 时期工业经济发展应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突出一个振兴,建设一区多园,发展六大集群,壮大县域经济”(即振兴装备制造业;建设天水经济开发区和星火机械、华天电子、长城电器及市县(区)工业园区;发展机械制造、电工电器、电子信息、医药食品、建筑材料、能源化工六大产业集群),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培育创新人才、优势产业、骨干企业、名优产品为重点,以工业园区和“10强50户”工程为抓手,以重大项目为支撑,突出科技创新,强化战略重组,走生产集约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工业化发展道路,把天水建设成为西部区域工业特色鲜明、发展充满活力的新型工业城市。
按照全市工业经济跨越式科学发展的总体目标,到“十二五”末,工业增加值在“十一五”的基础上翻一番,年均增长20%,达到130亿元以上,实现“两个高于、一个确保”,即: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高于全市“十一五”平均增长速度,确保全市万元GDP能耗、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不突破控制指标。应按照“两个基本阶段、分两步走”的发展路径,即在今年和“十二五”前两年,着力于强基固本,集中力量抓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大幅度增长,进一步夯实基础,积蓄后劲,发挥优势,逐步缩小与周边发展快的市州的差距;在“十二五”后三年,着力于追赶跨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全面提速,力争使工业总量和增速保持强劲增长势头,赶上并超过周边发展快的市州。
围绕上述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应突出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重点:
1、把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应通过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同时,通过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层次,实现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是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依托现有工业基础,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机械制造、电工电器、电子信息、建筑材料、医药食品等优势产业,不断提高发展水平。二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紧紧围绕省上建设河西“风电走廊”、再造“陆上三峡”的战略布局,加大对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投入;以华能热电联产、西北大型风电场工程建设为依托,重点发展风力发电、太阳能成套设备、煤化工等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调整企业、产业和产品结构,逐步改变轻工业太轻、重工业太重的现象,实现“两高一资”向“两低一资”的转变,使产业结构趋于优化;通过加强产品质量监管,提高市场竞争力,尽快解决初级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上游产品多、下游产品少以及企业管理粗放等问题,使企业质量和效益明显改善,力争在以结构调整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上取得新突破。
2、把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和项目建设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点战略。实践证明,一个特色优势产业一旦形成,可以吸引更多的生产要素快速聚集,产生“聚变效应”,推动整个经济快速增长。我市工业能不能强起来,能不能成为联动一、三产业的纽带和推进全市经济发展的“引擎”,关键取决于能不能做强特色优势产业。我们在推进工业强市战略中,应树立“以特做优、以优做强、以强做大”的理念,力争通过六大主导产业的率先突破,带动其它产业、其它领域的发展。应高度重视“招大引强”工作,继续加强与酒钢集团、陕电集团、西飞集团、湘电集团等国内大型企业集团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引大引强、强强联合,引进一批事关全市工业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支撑发展、加快发展。各有关部门和企业应紧盯国家投资方向,找准国家政策支持的领域,切实把项目工作的重点放在与国家财政、金融、投资、产业等政策的对接上。抓好新材料、新能源、技术改造、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等项目的上报和审批工作,争取更多的项目开工建设,做到依托项目保增长、调结构、促发展。
3、把加快自主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应突出科技创新,强化人才支撑,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上下功夫。一是突出技术创新。通过引进先进设备,大幅度提升企业装备水平。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投融资政策,进一步健全技术创新体系。坚持把深化产学研结合作为促进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针对企业发展中的技术需求,与省内外科研院所结成技术合作联盟,加快技术创新步伐。二是推进品牌创新。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在“特”字上做文章,走特色品牌发展之路,实现“制造优势”向“品牌优势”跨越;在“创”字上下功夫,走品牌创建之路,加大品牌创建力度,落实名牌奖励政策。三是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创新的基础和原动力,当前要重点做好人才引进工作。结合我市企业实际,制定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力争在引进硕士、博士研究生方面有新发展。从长远看,天水应谋划创办理工大学,为培养工业人才奠定基础。四是加快机制创新。引导企业实行按劳动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多种分配形式,使收入分配向科技、营销、管理等岗位倾斜。各企业应健全和完善科学规范的人事制度、用工制度,构建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快机制创新步伐,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五篇:西部大开发工作总结
西部大开发工作总结
一、西部大开发工作进展情况
1999年以来,我县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按照《西部大开发“十五”规划》和《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要求,紧紧围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县”这一奋斗目标,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积极调整经济结构,着力提高发展质量,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势头。2008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4.1亿元,较1998年的5.074亿元增长了673%,超额16.1亿元完成年初28亿元的计划任务,增速高出全市平均增速13个百分点,名列全市第一。人均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33万元;完成财政总收入7.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6亿元,较1998年的0.46亿元增长464%,财政收入增速和地方财政总量位居全市首位,提前四年完成了县第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2012年财政收入目标;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5亿元,较1998年的0.91亿元增长357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2187元,较1998年的2226元增长447%;农民人均纯收入3078元,较1998的1010元年增长205%。在2008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综合监测评比中,我县位居第20位。
(一)工业经济迅猛增长,主导地位更加突出。先后编制了《*县朱家湾循环经济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县煤化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启动了循环经济示范县规 划编制工作,开工建设了小庄煤矿、180万吨煤制甲醇、30万吨GM改性甲醇汽柴油项目,组织实施了官牌工业广场、2×20万千瓦煤矸石电厂等项目,建成了120万吨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一期工程和大佛斯瓦斯发电厂,初步形成了以煤炭生产为主导,“煤电-煤化工-煤建材”一体化的产业链条,探索出了符合我县实际的新型工业化之路。2008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48.8亿元,其中规模工业产值46.8亿元,工业经济对全县GDP贡献率达到70.8%。
(二)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全县粮食产量稳定在10万吨以上,果园面积发展到50万亩,农业产值连续5年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长速度,2008年达到11亿元。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2006年以来,累计投入7.04亿元,实施了156个新村建设,已建成新居1.44万户8.65万间173万平方米,农村面貌明显改观。劳务经济迅速崛起。在“珠三角”地区考察确定了32户企业作为我县劳动力转移就业基地,并在东莞设立了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处,对我县在“珠三角”地区的务工者进行信息提供、就业指导及权益维护等服务;县财政投资50多万元,对由县上组织转移的务工者,以奖代补体检费、交通费、培训费,并办理人身路途保险,有力地促进了劳务经济的健康发展,2008年,全县累计输出劳务人员9.3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7.8亿元,劳务经济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一村一品稳步发展。制定出台了《*县“一村一品”发展规划》,启动建设了50多个“一村一品”示范村,初步形成了城关镇朱家湾村奶牛养殖、炭店乡虎家湾村大棚西 瓜、小章镇卧龙村养猪、香庙乡上新庄村无公害苹果生产等10个省级示范村,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农业产业化进程。农村基础设施全面加强。全县累计修筑通村水泥路(柏油路)720公里,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柏油路)目标;完成了太峪河引水、李家川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建设任务,建成农村人饮工程44处,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83.2%,较1998年提高了6.8个百分点;建成了190个村电网改造工程,保证了农村用电安全;实施了电话“村村通”、有线电视入户、宽带网接入工程,全县固定电话用户较1998年增长了78%,有线电视用户较1998年翻了三番,移动电话、宽带网用户分别较2002年翻了三番,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三)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服务功能日趋完善。城市规划体系日臻完善。聘请了省内7位知名专家教授担任城建工作顾问,为我县城市规划、建设审核把关;修编了《*县县城总体规划》,编制完成了泾河新区控制性规划、紫薇山生态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以及城区重要节点部位、区段修建性详细规划,初步形成了城市建设三级规划体系。城市建设步伐明显加快。累计投资12.1亿元,实施了83项城市建设工程,城区面积扩大到7平方公里,城区人口发展到7万人,“五纵三横”的城市框架初步形成。其中,投资4000多万元,建成了县级垃圾卫生填埋场、城区污水处理厂一期一体化生化池主体工程,县城区排污能力明显增强;投资8000多万元,完成了公刘街开发、高速公路引线工程、姜嫄街改造工程、中西街道路改造工程,实施了隘巷等38条背街小巷硬化改造工程,彻底解决 了群众出行难问题;投资3000万元,在全市各县(区)率先实施了集中供热工程,初步解决了城区群众冬季取暖问题;投资4.3亿元,建成了豳风苑、开元广场一期、紫薇山亮化、*州商城、火石咀物流汽修中心等项目,开工建设了紫薇山生态公园、城区集中供热二期、集中供气续建工程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城市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
(四)招商引资成效显著,项目建设进展顺利。2003年以来,全县累计签定招商引资合同113个,到位资金63.58亿元,陕西煤化集团、陕西中达集团、深圳东部集团、浙江虎豪集团、山东新汶集团、浙江家福乐集团等知名企业相继投资兴业,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坚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累计完成投资94.96亿元,建设重点项目162个,全面建成*蒋公路改造、火石咀泾河大桥加固、李家川水库除险加固等58个项目;今年计划实施63个重点项目,项目总投资234.32亿元,计划投资54.02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39.35亿元,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五)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我县把加快林业发展、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村工作的重点,努力改善群众生活环境。制定出台了《*县绿化美化总体规划》、《重点区域绿化规化》、《农田防护林网建设规划》及《新农村建设和“三化一片林”规划》,绘制了生态保护宏伟蓝图。累计投入6397.8万元, 实施了十大绿化工程,建成了大佛寺文物绿化区,李家川水库、太峪河水 4 库等生态示范区和三北防护林、泾河沿岸水土保持、农田林网三大生态保护体系,完成了紫薇山、七星台、公刘墓及侍郎湖四大旅游景区绿化任务,全县森林面积达到75.5万亩,森林覆盖率由34.1%提高到42.5%,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60平方公里,我县先后被授予“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营造林工作先进集体”和“全省绿化模范县”等称号。
(六)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累计投资近亿元,改造校舍1648间32972平方米,实现了校校无危房目标;县财政列支1200万元,在全省率先彻底化解了全县上世纪3347.4万元的“普九”债务,消除了困扰乡村两级和农村中小学校多年的沉重债务负担;先后招聘中小学教师1490名,提高了572名临聘教职工工资待遇,全县教师队伍不断加强。建成了县疾病防控中心、县医院住院楼、传染病区,改造了16个乡镇卫生院,全县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2008年,全县人口自增率控制在3.7‰以内,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达到99.6%,全面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人口控制目标。
(七)各项改革顺利推进,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农村综合改革顺利实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改革顺利完成,建立了以县为主的经费保障机制,增强了义务教育发展活力。乡镇机构改革成效显著。撤并了48个乡镇办事机构,压缩了72个乡镇行政事业编制,裁减了18个乡镇领导职数,有效地促进了乡镇职能的转变,大大提高了乡镇政府的办事效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集权制度改革顺利推进。在全省率先启动 实施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摸底调查及勘界确权工作全面完成。财政改革不断深化。加快构建公共财政框架,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使更多的群众享受到了公共财政阳光的温暖。国有企业改革稳步推进。对县招待所、农机公司、工业品公司、林产品贸易公司、粮油议价公司等企业进行了改制,依法关闭了硅铁厂,完成了朱家湾电厂改制重组,组建了县自来水总公司,增强了企业发展活力。
(八)民生质量不断改善,社会大局安定和谐。实行县长包抓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推行煤矿安全监督员驻矿跟班制度,完善安全生产工作机制,全县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开征了地质灾害防治专项基金,加强了煤矿采空区地质灾害的综合治理。不断加强社会救助体系、灾害应急救助体系、双拥优抚安置体系、社会事务管理体系和社会组织体系建设,城乡群众低保、农村五保户供养和城乡医疗救助基本实现了全覆盖。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建成了城区电子监控系统;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活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全县社会大局和谐安定,我县被命名为全省首批安全县。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县在西部大开发中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受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等客观因素制约,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结构不尽合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二是地方财力依然薄弱,建设发展资金匮乏;三是农业基础脆弱,农民增收难度较大,培育新型农民任重道远;四是煤炭工业发展所引发的地质灾害 及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形势严峻;五是城镇化水平较低,社会事业发展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今后,抢抓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紧扣“富民强县”的工作主题,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强农惠民、城镇带动、民营崛起”四大战略,培育壮大“能源化工、特色农业、商贸流通、劳务输出、观光旅游”五大产业,努力实现“工业园区、重大项目、农村经济、城镇建设、民营企业、社会事业”六大跨越。
(一)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继续按照“煤炭强基、转化做大、三产配套、环境优化”的思路,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今年县财政列支1000万元作为工业发展基金,支持全县工业企业技改及工业园区建设。到2010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120亿元,建成50亿元以上的企业2户、30亿元以上的企业1户、亿元以上的企业10户,努力打造关中能源接续地。具体来讲,一是上产能,二是抓转化,三是建园区。上产能。投资60亿元,重点实施水帘洞等煤矿技改工程,新建雅店、小庄和文家坡3个煤矿。今年全县原煤产量达到1500万吨,2010年突破2000万吨。同时,不断提高煤炭附加值,使精洗煤、高炉喷吹煤占到40%左右。着力加大煤矿技术改造力度,努力提升煤炭资源开发水平,使全县百万吨左右的矿井回采率达到75%,百万吨以上的大型矿井回采率达到80%。抓转化。重点发展煤电—煤化工—煤建材—煤加工等转化产业。投资400亿元,建设2×20万KW、2×30万KW煤矸 石电厂和粉煤灰综合利用、180万吨甲醇、60万吨烯烃、50万吨煤制汽柴油、120万立方米残煤气化等重大项目,探索建立“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形成园区小循环、区域中循环、社会大循环。建园区。以重点企业为纽带,积极推进工业园区建设进程,投资10亿元,重点抓好煤炭工业园区、煤电工业园区、煤化工业园区、食品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为建设陕西省第二大能源化工基地奠定基础。
(二)实施“强农惠民”战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坚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统揽,加大资金投入,全力实施“十大惠农工程”,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到2010年,财政、企业、扶贫等累计投资达到3亿元,建成100个新村、35万亩水果、10大龙头企业。一是加快发展农村富民产业。今年县财政列支500万元,继续用于农村富民产业培育。具体措施是,千方百计建管好35万亩水果、15万亩干杂果和15万亩饲草。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巩固壮大大棚蔬菜、瓜果等设施农业,烤烟、中药材等特色种植业,奶牛、肉兔、生猪等养殖业。积极推广“草-畜-沼-果-菜”五位一体生态农业,建设一批极具特色的生态观光园,推进现代农业的良性循环。二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快培育柿子、核桃、红枣、果脯、果粉等10个加工、流通企业,每年利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贷款5000万元,大力发展果品储藏、销售、加工业。到2010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4500元。三是积极实施新村建设。在捆绑使用涉农资金的基础上,今年县财政列支1000万元用于新农村建设,列支500万元,用于实施“告别土窑洞” 工程,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到2010年全县建成100个标准化新村,使3万户15万名群众受益。坚持以“水泥路、新能源、卫生计生室、文化图书室、治安调解室、百货超市”六进村和“自来水、沼气池、太阳能、卫生间、互联网、广播电视”六入户为重点,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四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大力实施“人人技能工程”,着力培育“双能”增收型农民。实现“打工—创业—置业”良性循环,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到2010年,使全县外出务工人员保持在12万人以上,年创收7.2亿元。
(三)实施“城镇带动”战略,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围绕建设“咸阳北部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统筹经济、人口等因素,到2010年,累计投资20亿元,建设滨河大道、泾河防洪、城北泾河大桥、城区集中供热供气、污水处理、县城新区水上公园、南北两山生态公园等重大工程,建成十大商贸物流中心。拉大城市框架。按照“硬件”与“软件”并重建设、“外延”与“内涵”同步发展的要求,建设循环经济工业园区、鸭河湾和新民塬化工区,完成11公里泾河防洪治理区,形成“一城三区”的功能框架。到2010年,城区面积达到1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10万人、城镇化水平由现在的27.3%提高到35%以上。完善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县城工业区、行政区、科教区、商业金融区等,明晰城市功能区划分。不断优化城市休闲、娱乐、购物等服务功能,建设中山街、家福乐、*州商城等商业购物中心,以及火石咀、姜嫄街等汽修物流中心,把*县建成咸阳北部商贸物流集散地。发展城镇经济。按照“充 实功能、改善环境、聚集产业、构筑框架”的建设思路,突出发展餐饮、服务、商贸、旅游、运输、修配、房产开发和物流配送等城市产业,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切实推进以“七镇两乡”为重点的新城镇建设,增强城镇辐射带动能力,把小城镇打造成农村经济发展的“辐射源”,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优化城市环境。充分发掘*县的自然、历史、人文资源,重点抓好紫薇山生态公园、七星台公园、泾河沿岸景观带、城区绿地建设等绿化美化工程。到2010年,完成城北新区文化广场等建设任务,通过二到三年的努力,实现“能源产业雄厚、生态环境良好、人文蕴涵丰富、市场繁荣发达”的城市发展目标。
(四)实施“民营崛起”战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在加大重点项目建设的同时,积极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全力发展民营企业和非公经济。全面落实多项扶持政策,积极牵线搭桥,加强银企联合和财政支持,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问题。今年县财政列支1000万元担保基金,撬动金融信贷资金1亿元,培育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到2010年,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到51亿元,占到生产总值的60%。坚持“非禁即入”、“非禁即可”的原则,不限范围、不限形式、不限数量、不限规模,鼓励、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国企改革和公益事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拓展发展领域,催生培育一批中小企业群体。积极承接东南沿海产业转移,鼓励、引导在外能人带资金、带技术、带客商回乡创办企业,扶持返乡农民工以创业带动就业,引导城镇失业人员不等不靠实现再就业,掀起全民创业热潮。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以古丝绸之路大佛寺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 作为切入点,积极开发花果山,绿化美化大佛寺景区和下沟矿区。开发包装旅游产品,以大佛寺梨、枣木工艺业加工包装为重点,全力挖掘我县刺绣、根雕、小作坊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心打造古豳旅游特色产品,力争每年接待游客5万人,旅游收入突破1000万元,使旅游产业很快成为我县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建设火石咀物流汽修中心、粮油物流配送中心等项目,改造农产品批发市场,努力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积极发展运输业,支持引导货运业主组建货运集团,实行联合经营,把我县运输业做大做强。
(五)实施民生工程,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围绕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事业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积极争取更多项目和资金,加快实施民生工程。到2010年,投资10亿元,将21所初级中学建成寄宿制学校,新建县委党校、职教中心、紫薇中学、泾河新区小学、泾河新区幼儿园;完成19个乡镇卫生院的改扩建,建成247个村级标准化卫生室;完成县城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和县城棚户区改造任务,全面搬迁煤炭采空区及农村危房、土窑洞居住的群众,基本解决全县城乡干部群众的安居问题;建成县文体中心、图书大楼、群众文化艺术大楼、乡村文化站(体育室);同时,继续实施农村新型能源、有线电视村村通、农村安全饮水与环卫等项目,实现户户使用新型能源,人人喝上洁净水;大力实施社会保障工程,做到应保尽保,建成县城容纳500人的敬老院和5个乡镇敬老院,逐步使全县“五保”人员实现集中供养。
二〇〇九年九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