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香港创意产业及科技创新委员会
香港创意产业及科技创新委员会
香港创意产业及科技创新委员会成立于香港,这是一个非营利性的协会,透过提供全面的设施、服务及充满活力的环境为创意科技产业提供一个交流合作的发展平台,让企业全面发挥科研和商业潜能,在形成良好的合作伙伴的同时开拓无限的创意商机。团结各界同业朋友,为同业利益共同奋门,以本会为管道,参与公共事务,充分表达同业意见,创造更有利的营商环境。立足香港,面向祖国,积极参与中国内地经济建设与投资,加强地区与国际间沟通及联系,促进经济交流合作,创造商机。
香港创意产业及科技创新委员会自成立以来,与不同团体如政府部门、公共机构、大专院校、传媒及私人机构等组织通力合作,成功举办多个普及创新科技与创意产业知识活动,加强了会员之间的交流,同时亦积极参与香港工商界的其他活动,提高了商会的知名度,进一步推动会务的发展。透过这些活动,我们直接推动公、私营机构及个人参与社会服务,亦鼓励社会各界及政府赞助和增拨资源,继续支持香港创新科技与创意产业的持续发展。成立背景:
近几年全球在金融海啸的冲击下,世界各国藉此机会为各项产业寻找新的契机,最受人瞩目的就是英国率先提出的创意产业,在创意产业的构想及实施的冲击下,许多传统知识型产业多元化的改变,对创意产业之发展有相当正面的影响,香港及中国内陆亦获得正面的效应。
由于资讯的快速流通、科技的迅速发展、产业之多元化发展已成趋势,创意产业走上此趋势,尤其与高新科技之结合,势将造就包括文化、科技、资讯等创意产业得以迅速发展,结合项目之创意、设计、行销与科技创新相互结合,接近市场、结合业界群聚效应、共同努力,从而获得成功商业机会。
成立宗旨:
1、促进香港与中国内陆创意产业及科技创新之蓬勃发展;
2、推动与建立两地创意产业及科技创新人才之培养;
3、推动和支持创意产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移及应用;
4、制定、发展、和推行创意产业科技创新的计划及措施,以便推动两地的 合作发展;
5、努力建立两地创意产业及科技创新的交流与合作投资之平台。我们的使命:
1、培育创意产业及科技创新的专业人才,让他们成为发展本地,拓展国内创新科技行业的中流砥柱;
2、建立创意产业及科技创新经营智库或顾问团,对于创业者提供咨询、投资服务及协助;
3、凭藉香港与珠三角两地未来发展的强大优势,推动发展高增值,具创意发展及科技创新的活动;
4、收集创意产业及科技创新行业之意见、向两地相关机构提出制定行业政策之建言;
5、推动两地之产业经营、推广及交流活动,以整合多方资源共同创建双赢或多赢的平台;
6、推动两地创意产业、科技创新行业展览及最新产品发表会等交流活动;
7、推动设置创意产业、科技创新的园台基地、致力缔造方便营商的环境,吸引更多的香港企业落户国内创意产业园区;
8、在本土凝聚创意科技产业群组,以产生协作效应,扩大行业的两地市场规模发展。
创意产业、科技创新不仅仅是一个创造财富、提供就业机会的经济概念,而且是一个集价值观念、发展理念为一体的综合系统,是思维的变革、思想的飞跃的新方向。它们的发展已进入调整、充实的阶段,“创意、创新引擎”引领中港两地经济的快速持久发展,我们相信创意产业、创新科技将在两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将会形成全民懂创意、全民争科技创新的社会氛围。
内地经济的迅速发展,尤其国家“十二五”规划强调文化创意、科技创新发展,为香港带来无限机遇,让香港有机会成为促进本港、内地和海外创意产业资讯及科技创新企业合作的枢纽。
让我们携手并进,开创未来!
香港创意产业及科技创新委员会
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本会名称
本会中文名称为“香港创意产业及科技创新委员会”;英文名称为“Hong Kong Council for Technology & Creation”,英文简称为“HKCTC”。第二条
本会为非牟利组织,其宗旨:热爱祖国,热爱香港,加强香港从事创意产业行业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举办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会议、展览、研讨和招商活动。
第三条
本会是由香港从事创意产业及科技创新的企业、相关机构、个人按照自愿平等原则组成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组织,是实现行业服务和自律管理的跨部门、非营利性的团体。
第二章 任务、业务范围和活动原则
第一条
本会的任务:
(一)宣传政府有关的方针、政策、法规、条例;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有关创意产业及科技创新的政策意见和建议;协助政府制(修)订有关产业领域的政策、法规、标准,并推动其贯彻执行;
(二)开展创意产业及科技创新基本情况调查、向会员及有关部门提供创意产业及科技创新发展情况、市场发展趋势、经济预测等信息;
(三)加强香港与中国内陆合作与交流,通过海内外信息发布、组织两地创意产品及科技创新交流,为会员开拓两地市场服务,协助会员提高创意及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产品品质、打造企业品牌,积极地把两地的创意产业及科技创新产品推向国内外;
(四)积极开展协会业务领域的咨询、服务工作,建立创意产业及科技创新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平台;
(五)开展创意培训工作,立足会员单位,面向社会服务,培养造就一批策划创意领域的优秀人才;
(六)承办政府或其它组织交由委员会办理的其它事项。
第二条 本会的业务范围:合作交流、咨询培训、中介服务、会展招商、出版发行、承办政府等有关部门委托的事项。
第三章 会员
第一条 本协会的会员由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组成,申请加入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相关企业、其它组织及在创意产业及科技创新领域有影响的个人;
(二)志愿加入本会;
(三)承认本会章程并自觉履行义务。
第二条 会员入会程序是:
(一)提交入会申请书;
(二)由本会委员会审核同意,并发给同意吸收入会的有关证书。
第三条 会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享有本会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二)参加本会举办的有关活动;
(三)获得本会服务的优先权;
(四)对本会工作的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
(五)入会自愿,退会自由。
第四条 会员应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本会章程,执行本会决议,服从行规行约,维护行业利益;
(二)完成本会委托的工作,支持并参加本会的各项活动;
(三)按规定时限和标准交纳会费;
(四)主动向本会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报表。
第五条 会员退会应向本会递交书面函件,会员如果在两年内无故不缴纳会费或不参加本会活动的,视为自动退会。
第六条 会员严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或本会章程的,经理事会三分之二以上与会者通过,予以除名并公示。
第四章 组织
第一条 本会组织机构为会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
第二条 本会最高权力机构为会员大会。会员大会亦负责制定或修改会章;决定会务方针;审查、批准理事会之年度帐目和工作报告以及监事会意见书;选举产生会员大会会长会、理事会和监事会。
第三条
会长会互选产生主席一人、常务副主席、副主席若干人、秘书长一人。主席负责对外代表委员会,并领导及协调本委员会工作。常务副主席、副主席协助主席工作,主席缺席时,由常务副主席、副主席代行主席职务。
第四条
本会得聘请对本会有贡献的社会热心人士为本会荣誉主席、名誉主席、名誉顾问、法律顾问、顾问等辅助和支持本会会务之发展。
第五条
理事会互选产生理事长一人、常务副理事长、副理事长、常务理事及理事若干人。理事长可负责对外代表本会,理事会负责执行会员大会决议;策划会务、推展工作;领导会员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及公益活动及处理日常会务。
第五章
会议
第一条
会员大会每年举行一次会议,特殊情况下得适当提前或延迟召开。会员大会由会长或代任人召集,至少于会议前半个月以书面形式发函通知会员,并在报刊刊登召开会员大会通知。会员大会之召开,须有半数会员出席,方为有效。如法定人数不足,会员大会于超过通知书指定时间三十分钟后作第二次召集,届时不论出席人数多少,会员大会均得开会,亦视为有效。
第二条
理事会、监事会至少每三个月召开一次会议。
第三条
理事会之会议由理事长或代任人召集,监事会会议由监事长或代任人召集。
第四条
理事会和监事会有半数以上成员出席时方可议决事宜,依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定。遇到票数相同时,采用充分协商、达成一致的办法解决问题。
第六章 经费
第一条 本会经费来源如下:
(一)个人入会基金港币
元正,会费每年
元正。法人公司会员入会基金港币
元正,会费每年
元正;
(二)个人或法人赞助;
(三)其它来源的资助;
(四)理事会认为必要时,得进行筹募经费。
第七章
附则
第一条
本章程经会员大会通过生效。
第二条
本章程所未规范事宜,概依香港有关社团组织法规执行。
第二篇:香港创意产业及科技创新委员会闪亮2011厦门文博会
香港创意产业及科技创新委员会闪亮2011厦门文博会
2011第四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博会正式完美落幕,本届厦门文博会以“一脉传承 创意未来”为主题,邀请海峡两岸文化界人士相聚鹭岛,再掀两岸文化创意热潮。香港创意产业及科技创新委员会(HKCTC)作为本届文博会的协办方及香港展区的承办方,组织了大批香港嘉宾前来参观考察。同时香港创意产业及科技创新委员会会中国事务主席张建韬先生Danny Cheung作为香港代表出席了开幕式。
迎合国家“一二五”计划发展,响应推动城市文化大发展打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香港创意产业及科技创新委员会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推动香港以及中国大陆文化创意事业发展,其委员会成员经常为香港以及中国各省加速文创事业发展活动而奔走于两地之间,积极主动帮助多个文创意事业活动举办,多次受邀成为协办方以及作为香港代表参与多个大型文化创意事业展览会,逐渐成为大陆发展文创事业的香港代表主力军。直至10月底,香港创意产业及科技创新委员会积极组织并参与各项文化创意事业活动,加强与各方文化界人士沟通与合作,多次以协办方以及港商代表参展团的形式参与各大城市的文化产业博览会,包括2011广州文化创意博览会,2011杭州文化创意博览会。在最近享誉两岸的文化交流盛宴第四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博会中,香港创意产业及科技创新委员会作为文创事业的香港代表方,全权承办了厦门文博会中的香港展区,展示香港文化创意产业的最精彩一页。
在会中,香港创意产业及科技创新委员会作为大会协办方,组织了大批香港嘉宾以及一批拥有多年在香港发展创意产业的专家前来参观考察。在3天的展期内,主办了多场创意产业相关主题演讲,吸引了与会各方文化界人士相聚于香港馆,主动与海峡两岸文创专家沟通,共同分享发展文创事业心得,寻求两岸三地互利发展契机。期间广东省副省长雷于蓝女士以及厦门省省长苏树林先生更亲临香港展区参观与考察,对香港创意产业及科技创新委员会发展文创事业的决心表达了认同以及希望加强两岸三地文创事业发展的合作。会中香港创意产业及科技创新委员会更与厦门文博会组委会联合主办了以“文化点亮城市”为主题的文化创意沙龙,与海峡两岸知名嘉宾交流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各方充分表达意见,共同探讨两岸文创事业新趋势,互相表达希望加强两岸三地文化合作的意愿。
香港创意产业及科技创新委员会此次的参展成果得到各方认同,大会为表彰我会为文博会成功举办而作出的贡献,特向我会颁发了优秀组织奖。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通过与各方文化创意产业活动举办方紧密联系,扩大海峡两岸文博会的影响力,于东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向更广范围、更大规模、更高层次迈进。
第三篇:深圳科技创新委员会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2019年基础研究自由探索项目申请指南
一、申请内容
以获取自主知识产权、原始创新成果、培养创新型人才等为目标,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开展前沿的、学科交叉的创新研究。成果形式主要以论文、著作、专利等为主。
重点支持领域:互联网、生物、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海洋、航空航天、生命健康、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等未来产业;先进制造、安全生产、资源环境等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及民生改善的科技领域。
二、设定依据
(一)《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促进条例》,深圳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44号;
(二)《关于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深发〔2016〕7号;
(三)《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深圳市财政委员会,深科技创新规〔2012〕9号;
(四)《深圳市科技研发资金管理办法》,深圳市财政委员会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深财科〔2012〕168号;
三、支持强度与方式
支持强度:有数量限制,受科技研发资金、战略性新兴产业资金和未来产业资金总额控制,单个项目资助不超过50万元。支持方式:采用“单位申报、合规性审查、专家评审、社会公示、审批机关审定”的方式予以支持。
四、办理条件
(一)申请单位应当是在深圳市或深汕合作区内依法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具有基础研究能力的国家、省、市级企业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
(二)申请人应具有承担基础研究项目或者其他从事基础研究经历,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2.具有博士学位;
3.有两名与其研究领域相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科学技术人员推荐。
(三)申请人(或主要参与者)必须是申请单位(或合作单位)的在职研究人员,项目完成不超过60周岁。
申请单位非全职聘用的在职工作人员作为申请人申请基础研究类项目,应当提供申请单位的聘用合同复印件,并提供包含聘任岗位、聘任期限和每年在申请单位工作时间的说明(申请单位或其人事部门盖章)。
(四)申请人为博士后在站人员的,需提供合作导师签字的单位承诺函。
(五)申请单位应具备较好的科研实验条件,申请人须提供本项目相关在深自有科研用房和仪器设备清单等证明材料(加盖单位公章)。
(六)有合作单位的,应注意以下事项: 1.合作单位仅限1个。
2.申请书中填报合作单位名称,提供合作协议书,并加盖合作单位公章。协议书中须注明双方研究内容分工、财政资金及自筹资金分配、知识产权归属等,申请单位应承担大部分研发内容,资金分配比例大于等于单个合作单位资金分配比例。如果项目无合作单位,则明确填写“无合作单位”。
3.申请单位项目组成员(前五位)应占三位以上。
4.有企业参与的,自筹经费金额应不低于市财政资金资助企业的金额,并提供自筹经费投入承诺书。
(七)申请单位或申请人应遵循以下原则:
1.申请人或企业同年只能申请1项基础研究类项目(学科布局或自由探索)。
2.申请人或企业在研(包括主持和参与)市级基础研究项目、技术攻关项目和创业资助项目不超过(含)3项。
3.以相同或基本相同的项目申请书在不同机构中以同一申请人或者不同申请人的名义进行多处申请的,我委核实后将不予立项资助,并将申报人列入我委科研诚信负面清单。对于申请人在以往市级科技计划或其他机构(如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厅等)资助项目基础上提出的新项目,应明确阐述二者的异同、继承与发展关系,作为附件随申请书一并报送。
(八)申请项目如获资助,产生的知识产权归属申请单位(含合作单位),所发表的论文、著作等第一署名单位应为申请单位(含合作单位)。
五、申请材料
(一)登录深圳市科技业务管理系统在线填报申请书,提供通过该系统打印的申请书纸质文件原件。
(二)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或具有组织机构代码、纳税人识别号、社会保险登记编码的“一照四号”营业执照复印件)(非事业单位提供)。
(三)法人代表身份证复印件(非事业单位提供)。
(四)上完税证明复印件(非事业单位提供)。
(五)2017年审计报告(审计工作尚未完成的,可暂由财务报表替代,最迟在2018年4月30日前上传审计报告)。
(六)事业单位登记证(事业单位提供)。
(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原件。
(八)申请人主持或参与国家、省、市项目的清单(企业提供单位的项目情况),以及本项目相关研究内容获得其他渠道或项目资助的情况说明(盖单位公章)、科研成果及学术水平的相关证明材料(含职称证书或学历证明、高层次人才证书、获奖证书等)复印件。
(九)申请人聘任(用)合同复印件(申请单位或其人事部门盖章)。
(十)申请人或企业主持和参与市级基础研究项目、技术攻关项目和创业资助项目未超3项证明(盖单位公章)。
(十一)本项目相关的在深科研用房和仪器设备清单等证明材料(加盖单位公章)。
(十二)在站博士后申请项目须提供全国博管委或有关省、市人事部门出具的进站文件、工作协议复印件,以及合作导师签字的依托单位书面承诺函原件,承诺在项目资助期内在站工作或出站后留在依托单位继续从事科学研究。
(十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人员以外的科研人员申报项目,需提供两名与其研究领域相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科研人员推荐信。
(十四)合作协议。
(十五)有企业参与的,须提供自筹经费投入承诺书。
(十六)涉及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项目,须提供伦理审查委员会意见。以上材料
(二)~
(六)由申请单位管理员在业务系统统一上传,其他材料由申请人上传。同时准备纸质材料一式两份,复印件需加盖申请单位公章,A4纸正反面打印/复印,非空白页(含封面)需连续编写页码,胶装成册。所有材料的电子版和纸质版务必保持一致。
项目申报材料中拟取得的学术、技术及经济效益等指标应严肃、科学,申报指标将作为项目评审、合同签订、过程管理、验收结题及项目评估的依据,原则上不予调整。特提请各申报单位严肃对待。
项目申报单位对申请材料的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如有虚假,我委核实后将不予立项资助,并将申报单位列入我委科研诚信负面清单,视情节轻重,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六、申请表格
本指南规定提交的表格,申请人登录深圳市科技业务管理系统在线填报。
七、受理机关
(一)受理机关: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二)受理时间(按申报顺序,分批处理):
网上填报受理时间:2018年1月12日-2018年2月14日 书面材料受理时间:2018年2月22日-2018年3月7日 办公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9:00-12:00 下午:14:00-17:45
(三)联系电话:
电子信息领域:88127371、88101054 生物与环境领域:88121057、88121058 材料与能源领域:88125027、88103124 智能制造领域:88125001、88103956
(四)受理地点:市民中心行政服务大厅西厅18-28号窗口。
八、决定机关
科技研发资金资助项目由深圳市科技创新委会同深圳市财政委员会审定。
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资金资助项目由深圳市新兴高技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审定。
九、办理程序(流程图)
申请人网上申报—窗口受理纸质申报材料—专家评审、合规性审查—制定资助方案—审批机关审定—社会公示—下达资助通知—签订项目合同书—项目经费拨付—项目后续过程管理—项目验收、科技报告及相关统计。
十、办理时限
结合受理情况,按申报顺序,分批处理。
十一、证件
证 件:批准文件。
有效期限:申请单位应当在收到批准文件之日起1个月内,与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签订项目合同书。
十二、法律效力
申请人凭批准文件获得深圳市科技研发资金、战略性新兴产业资金、未来产业资金资助。
十三、收费
不收费。
十四、年审或年检
无年审。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按照项目合同书对项目进行跟踪管理和组织验收。
声
明:
我委从未委托任何单位或个人为项目申报单位代理资金申报事宜,请项目申报单位自主申报。我委将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和程序受理,不收取任何费用。如有任何中介机构和个人假借我委领导和工作人员名义向申报单位收取费用的,请知情者即向我委举报。
第四篇:香港文化创意产业研究
香港文化创意产业研究
摘要:文化创意产业是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经过多年发展,香港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形成相当大的规模,创造了令人称道的成就。香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经验,对于我国内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经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香港文化创意产业经验启示
近年来,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一些特别倚重创意及才华的知识密集型行业在经济规划和政策制定中日益受到关注。英国率先于1997年有系统地推广文化创意产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亦紧随其后加以发展。中国香港地区长期以来是亚洲的创意中心,数码娱乐、电影、设计、漫画、出版等文化创意产业在业内均享负盛名,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从经济型态看,香港已进入创新驱动经济增长阶段,具有知识型、创意型及服务型特点的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我国内地文化创意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潜力巨大。香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经验,对于内地积极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经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香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历程
由于历史渊源与地理条件的关系,香港自古以来是东西方交会的舞台,因此形成了多元文化的独特环境。根据香港大学文化政策研究中心完成的《香港创意产业基线研究》,香港创意产业在狭义上分为三大类,包括11个行业。第一类是文化艺术类,包括艺术品、古董与手工艺品、音乐、表演艺术。第二类是电子媒体类,包括数码娱乐、电影与视像、软件与电子计算、电视与电台。第三类是设计类,包括广告、建筑、出版与印刷。然而以广义的角度来思考,香港也将健身美容、美食、文化旅游等服务业称为创意行业。
进入21世纪,香港陆续推出研究报告,全面梳理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XX年9月,香港贸发局公布了首份题为《香港的创意产业》的研究报告,评估文化创意产业对香港经济的贡献。根据资料显示,截至XX年3月,香港创意产业聘用员工超过9万人,占香港总就业人口3.7%:创意产业在XX年的出口总值达100亿港元,占香港服务出口总额31%;同年,创意产业产值为250亿港元,约占香港本地产值的2%。
XX年6月和XX年8月,香港与内地签署了《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第一、第二阶段协议,内地承诺开放26个服务业领域,其中有多项行业属于文化创意产业范畴。按有关规定,香港影视制作等行业可以进入内地投资,并可从事文化市场开发等活动,大大促进了香港相关产业的发展。
随后,香港特区政府于XX年正式策划推出香港创意指数,拟定了5cs作为香港的创意指数:创意的成果、结构及制度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研究结果表明,香港自1999~XX年的整体创意指数显示出正增长,指数由1999年的75.96上升至XX年的100。
XX年香港特区政府在《施政报告》中,更详尽论述了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原因和限制,并指出目前香港文化创意产业只占本地生产总值的4%左右,相对于英国的8%尚有很大的增长余地。XX年以来,cEPA在实施中不断深化,内地居民访港“个人游”的计划逐步扩大,已遍及泛珠三角全部省会城市;XX年元旦起进一步扩展至石家庄、郑州、长春、合肥及武汉等5个省会城市。与此同时,香港特区政府更加持续建设、落实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公共投资,包括政府总部、立法会大楼和公众休憩用地的添马舰工程等。
二、香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经验
经过多年发展,香港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形成相当大的规模,创造了令人称道的成就。相关产业对生产总值的贡献已超出15%,并且在经济转型中发挥着巨大的催化和推动作用,促进了整体经济向知识型经济迈进。以广告业为例,目前香港经营广告业务的公司超过1,100家,其中约半数从事广告策划代理及顾问服务,其他包括广告招牌制作以及广告赠品制作公司分别约200家,宣传展览公司约50家,广告喷画制作公司40多家,电视广告制作公司20多家,户外广告制作公司约20家,直销市场服务、报纸及期刊广告制作公司,以及网上广告制作公司各1o余家等。各行业广告开支十分巨大,XX年香港各行业整体广告总开支剔除折扣后为164亿港元,同比上升14.8%。此外,在数码娱乐、电影、设计、漫画、出版等方面,香港在亚洲也占据重要位置,在业内赢得了广泛的影响力。香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经验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健全的自由市场体制
香港的自由市场体制,表现在企业可以自由经营、自由贸易,无关税及配额,对外来投资和对外投资亦无限制。同时,香港实行独立税收制度和低税政策,无外汇管制,港币可以自由兑换。香港连续10年被美国传统基金会评为世界上最自由的经济体系,是世界上主要的金融商贸中心,但政府除了发行低面额的辅币外,没有中央银行和存款保险制度,印发法定钞票由私营商业银行负责,政府对银行业的监管较松,资金流动和进出十分自由。目前,香港是亚洲唯一低风险地区,已成为美元和欧元的亚洲实时结算中心,以及人民币最大境外流通中心。作为独立的关税区,香港还可以“中国香港”的名义在wTo框架下进行商贸活动。正因为香港具有健全的自由市场体制,使企业具备较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能够随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做出快速的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
自由市场主导下的政府角色
香港特区政府依照不同产业链的需要,承担着不同角色,尽量使文化创意产品实现自由生产和流通,政府只提供必不可少的法治基础和商业环境。具体管理方面,香港采取事后机制,即市场的文化创意产品只在违法或受到市民正式投诉之后,政府才依法处理。在自由市场的主导下,香港政府的政策范围虽然有限,但执行力度却很有效。在私人企业能力不达的范围,在符合公共利益和资源许可的情况下,政府才予以协助。例如,近年来,香港电影业与银行业达成共识,由政府成立电影贷款保证基金,银行以履行合约保证的方式,发放贷款给电影制作公司,使各界在不同的平台上相遇和合作,缔结出更多的文化创意良缘。
积极有效的吸引创意人才机制
香港在吸引创意人才方面极具竞争优势,创意人才汇集。在“输入内地人才计划”下,香港过去3年已成功吸纳超过1.1万名内地人才。对于人才引进,香港都持自由开放的态度,各类人才可以根据行业变化的需要,自由申请工作签证或以其他身份来港发展及定居。因此,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很多方面,香港都拥有众多高水平的专业及管理人才。不同国家、文化背景出身的人才汇聚在香港,不断产生交流及碰撞出创意的火花,增加了香港企业的创意与活力。目前,香港的文化创意人才,普遍具备企业经营技巧,而且有长期的国际合作经验,精通国际融资、成本控制、人才搜罗与市场开拓等技能,为香港文化创意产业的不断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人力基础。
公正的司法制度和法治精神
香港是法制社会,其独立的司法制度,保证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法律环境。香港除了外交事务、国防及中国宪法外,终审法院是其他一切事务的最终裁决机关。于1985年成立的香港国际仲裁中心,如今已是全球主要仲裁地之一。香港在商业、金融、船务及建筑等方面的专长,能为仲裁提供经验丰富的各行各业专家,包括会计师、律师、建筑师、工程师、银行家等。香港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就已通过《防止贿赂条例》、《廉政公署条例》,建立起有效的肃贪倡廉的执法制度。公正的司法制度和法治精神,以及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确保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企业和个人无须顾虑隐蔽不清的交易成本,实现在商业上的公平竞争。
三、香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经验对我国内地的启示
我国内地目前正在建设创新型社会,香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经验,对于内地积极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力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经济中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
首先,必须建立自由的市场机制,努力开拓国际市场。近几年来,我国内地文化创意产业开始蓬勃发展,许多地区建立起多种形式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和生产基地。但内地文化创意产业的内容产品比例偏小,广播影视业、音像业、文化艺术业、休闲娱乐业等行业的原创能力还很薄弱;市场规模也不够大,单靠本地市场难以获得足够盈利,影响了产业发展的动力和竞争力。我们可以借鉴香港利用南洋华侨和美加华人聚居地市场来扩大产品发行网的经验,确保文化创意产品的外销出路和资金回笼,增强投资者的信心。例如,可以音像制品出口为突破口,确立电视剧、电影、民乐、书法、杂技、现代舞以及武术、风光、医药等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关的音像节目为重点目标市场,利用文字和文化亲和力,辐射港台、韩日、东南亚华人文化圈,并进军欧美等文化创意主流市场,积极拓展外向型文化创意产业。
其次,必须制定有效的发展政策,营造良好的创意社会基础。世界性的文化创意中心,如伦敦、纽约等,往往以金融商贸中心的地位为发展基础。考虑到香港国际性金融商贸中心的战略地位,我们应超越常规,突破传统政策局限,凡是企业愿意投资于适合经济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政府都应给予大力支持,包括给予批地和税收优惠;并充分依托香港的地理优势,从总体视野来制定发展政策,用区域市场的经营来实现文化创意产业的全球化生产。另一方面,要积极鼓励广大市民,尤其是年轻的一代,增加对文化创意艺术及其传统的认识与参与,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共同价值观。在这其中,尤其需要营造一种自由、开放、灵活、变通的文化创意氛围,在提倡保留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更要广泛接触海外先进文化,做到洋为中用、东西结合,开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契机。
再次,必须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建立公平竞争的法制环境。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政府应协助相关产业和行业,结成策略性的发展联盟,争取公平的市场待遇,并利用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推广内地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品牌,谋求更大的国际市场。在法制建设方面,尽管内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势头很快,但对文化创意产品的知识产权重视程度远不及香港及其他发达国家或地区,软件业、音像业等行业的盗版现象还十分严重,若不加以严格控制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将会严重削弱技术创新的积极性,限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空间。内地和香港必须在知识产权保护、专利技术转移与产业化等方面进行区域合作,形成共同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利的法制保障。
最后,必须不拘一格地引进创意人才,加强本土创意人才的培养。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内地存在着人才错配、分布不均和人才不到位的人力资源浪费现象;而在香港地区,创意人才的培养有着成功的基础,即使近年来香港创意人才流失比例增大,但其所具备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模式,以及人才的交流环境是内地短期内无法比拟的。因此,我们必须加强两地信息交流,努力营造良好的生活与工作环境,不拘一格地引进各地创意人才,让不同的思想和价值观互相撞击,产生持久的创意灵感和理念。同时,更要加强本土创意人才的培养和提高广大群众的艺术与文化修养,将设计、媒体、艺术等融入到各个阶段的教育中,在相关院校中设立艺术、设计和媒体学院,培养一批真正认识内地与香港文化、既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律又懂国际化经营理念的复合型人才,让每个从业者在自己的工作中都能渗透着创造力的火花,进而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全面发展。
第五篇:香港创意产业及科技创新委员会于厦门文博会期间举办多场文化创意沙龙
香港创意产业及科技创新委员会于厦门文博会期间举办多场文化创意沙龙
在会中,香港创意产业及科技创新委员会作为大会协办方,组织了大批香港嘉宾以及一批拥有多年在香港发展创意产业的专家前来参观考察。在3天的展期内,主办了多场创意产业相关主题演讲,吸引了与会各方文化界人士相聚于香港馆,主动与海峡两岸文创专家沟通,共同分享发展文创事业心得,寻求两岸三地互利发展契机。期间广东省副省长雷于蓝女士,对香港创意产业及科技创新委员会发展文创事业的决心表达了认同以及希望加强两岸三地文创事业发展的合作。会中香港创意产业及科技创新委员会更与厦门文博会组委会联合主办了以“文化点亮城市”为主题的文化创意沙龙,与海峡两岸知名嘉宾交流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各方充分表达意见,共同探讨两岸文创事业新趋势,互相表达希望加强两岸三地文化合作的意愿。
香港创意产业及科技创新委员会此次的参展成果得到各方认同,大会为表彰我会为文博会成功举办而作出的贡献,特向我会颁发了优秀组织奖。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通过与各方文化创意产业活动举办方紧密联系,扩大海峡两岸文博会的影响力,于东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向更广范围、更大规模、更高层次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