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系统职务犯罪现状与预防对策探析
教育系统职务犯罪现状与预防对策探析
作者:张宏城 谢伟芳 陈贵华 肖薇 文章来源:南山检察院 2010-12-06
[摘要]近年来教育系统职务犯罪时有发生,并且上升 趋势迅猛,使得教书育人的神圣净土受到玷污,群众反映强 烈,严重妨碍了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关 注。本文试通过对深圳市检 察机关近年来查办的教育系统职 务犯罪案件分析,总结出目前教育系统职务犯罪的基本情 况,深入剖析了主观、社会、行业和管理制度等几个方面的 发案原因,并提出从加强理念教育、完善管理机制和坚持打 防并举、以防为主等几方面来预防此类职务犯罪的对策和建 议。
[关键词] 教育系统 职务犯罪 预防对策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自古以来,教育工作者深受人 民群众的尊重与爱戴,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民族的生 存和发展。近年来的教育体制改革 成效显著,我国教育事业 取得了长足发展。但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政府和社会 对教育投入的增加,教育系统职务犯罪日渐突出,成为职务 犯罪的多发区。一些教育工作者利 用职务之便,违法乱纪,损公肥私,不仅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玷污了教书育人的 神圣“净土”,更是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给社 会埋下了不和谐隐患。因此,加强对教育系统职务犯罪的研 究分析、透视发案原因并提出相应预防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和必要。
2005 年至 2010 年,深圳市检察机关共立案查处教育系 统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案件 32 件 32 人,其中大案数为 30 件,达立案总数的 94%。涉及罪名有受贿、单位受贿、贪污、挪 用公款等,其中,受贿(含单位受贿)案共 21 件,占立案 总数 65.6%;贪污案共 8 件,占立案总数 25%;挪用公款案 共 3 件,占立案总数 9.4%。2006 年至 2009 年的年均立案数 为 3 件 3 人左右,2010 年却增至 12 件 12 人,增长势头迅猛。
一、教育系统职务犯罪案件的主要特点
1、犯罪主体相对集中。一般是在教育系统担任一定职 务,具有一定的人、财、物管理权力和决策权力的人员。教 育系统职务犯罪的主体大多是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及院校领 导、以及教务、后勤、基建部门的管理人员。这些人员都拥 有对人、财、物的管理权和支配权,能够利用自己的职务便 利,把权力变为谋取私利的工具。由于缺乏监督,导致这些 人员贪污、受贿案件多发。近年来,全国各地不断有高校领 导因经济犯罪而落马,如浙江大学副校长吴世明因涉嫌受贿 被捕;陕西经贸学院总务处原处长高汝聪、湖北美术学院原 副院长李泽霖、广东省教育厅基建财务处原处长潘光一等因 受贿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
2、犯罪环节相对集中。突出表现在:教材图书和教学 设备采购环节,辅导资料的印刷与代理发行环节,学校基建 和工程发包环节,招生录取环节,人事调动、职称评定及提 拔任用干部环节,等等。总的犯罪性质较为单一,主要以传 统的职务犯罪类型为主,如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深圳 市检察机关 05 年以来所办理的 32 件教育系统职务犯罪案 件,所涉罪名分别为贪污、受贿(单位受贿)和挪用公款,尤其受贿案件比例居高,占案件总数的 65.6%,体现出犯罪 行为多集中于权钱交易环节。
3、窝案、串案、共同犯罪突出,甚至出现群体化现象。由过去一般是单人小金额作案,发展到分管领导、下属单位 负责人之间串通一气,结成犯罪联盟,共同实施犯罪,肆无 忌惮地为个人谋取私利。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共同犯罪,它比 单独犯罪具有更为严重的社会危害 性,造成的社会影响也更 为恶劣。如我院今年查办的深圳大 学研究生部徐某、武某、尚某等 3 人,就是利用各自手中的职权,相互勾结、掩护,共同挪用学费 406.64 万元,分别用于投资股票和置办物业,中饱私囊。
4、犯罪主体文化程度较高。上述涉案的 32 人中,大学 本科以上文化程度的有 29 人,其中 5 人具有硕士学历。文 化程度偏高,但法律意识仍然较为淡薄,多数人认为自己的 行为是行业“潜规则”,“多劳多得”,并不算犯法。最后,正是这种贪占心理和侥幸心理致使这个高学历高文化的知识分子群体一步步走上犯罪道路而浑然不觉。
5、作案手段隐蔽,方式多样化。犯罪主体往往通过少 支多报、虚开发票、收款不入账或少入账等手段从中贪污;或是在签订合同或履行合同的过程 中,收受商家暗地给予的 贿赂;或是利用工程承发包、大宗采购或工程决算的支配权 直接索要钱物;或是在招生录取或人事调整程序背后搞暗箱 操作,进行权钱交易;或是以借款名义暗中挪用公款进行营 利活动。如我院 2009 年查办的深圳大学成教学院原教材中 心主任叶某,就是利用主管教材采购的职权,不经过学院基 本账户往来账款,而是暗中通过外 单位账户进行走账套现,对公款进行截留从而予以贪污。
6、做账外账,“小金库”现象普遍。近年来一些学校通 过办补习班、计划外招生等积累了大量的资金,对促进学校 基础建设和改善教职工的工作、生活条件起到了一定的作 用,但违纪违规使用这部分资金的现象也较为严重。有的学 校收入不入账或者私建“小金库”,让资金体外循环,使少 数人谋取个人利益或小团体利益有了“土壤”和条件。在深 圳市检察机关查办的案件中,教育系统尤其是学校违反财经 纪律设置“小金库”的情况相当普遍,几乎无一例外。
7、教育系统职务犯罪社会危害严重。长期以来,教育 部门一直被誉为“清水衙门”。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 教育体制的改革,教育系统 的办学经费从过去的单一财政拨 款转为对渠道筹措,经费来源趋向多元化发展,办学体制和 机制的改革使得办学形式多样化,昔日的“清水衙门”已经 变成了“肥水衙门”,这些变化为犯罪提供了机会。一些教 育部门和个人为追求非法利益,导致教育系统“回扣”的盛 行,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了重大损失,严重损害了教育 工作者在民众心目中的形象,容易滋生和升级社会矛盾,产 生极为恶劣的影响。从深圳市检察机关近五年的统计数据分 析,在所立案查处的 32 件教育系统职务犯罪案件中,大案 数达立案总数的 94%,涉案金额 10 万元以上的亦有 23 件,其中 4 件涉案金额超过 400 万元。上述全部案件,来源于个 人举报线索的有 11 件,占总数 1/3 强,这在举报线索成案 率低的现阶段相当罕见。这足以证 明,教育工作者的职务犯 罪行为所造成的社会影响已日益扩 大,社会容忍度也越来越 低。
二、教育系统职务犯罪成因分析
(一)主观因素
理想信念发生动摇,人生观扭曲,价值观倾斜,法制意 识不强是所有职务犯罪发生的根本原因。在改革开放的条件 下,极易滋长拜金主义、极 端个人主义和腐朽生活方式等消 极现象,对人们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产生冲击。在教 育系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业务建设、轻政治教育的现 象。政治学习流于形式,思想政治工作缺乏针对性、有效性,放松自身政治理论学习,放松世界 观的改造,放松对自身的 严格要求,以至受到不良的 社会风气的影响和腐朽思想的侵 蚀,思想变质,心理失衡,导致部分教育工作者开始利用手 中的职权、便利条件搞钱权交易、侵吞、挪用公共财产。廉 洁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有些人在作案时根本没有意识 到自己的行为会构成犯罪,甚至为自己钻了空子,占了便宜 而沾沾自喜。特别是对于以“好处费”、“犒劳费”、“折扣款” 等名义收受的财物,认为只是隐性收入,也许意识到了不妥 但并未真正在意。还有一些 身居要位或临近退位的领导干部 在“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心理驱使下,经不起金钱的诱 惑,亦走上了犯罪道路。如近几年深圳市检察机关查办的深 圳市教育局原副局长黄某某、深圳 龙岗中学原校长孙某某、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原后勤办主任张某某、深圳大学基建处原 处长刘某某等人,均为退休 或退位前夕利用手中权力大肆收 受贿赂,以致晚节不保。
(二)社会因素
首先,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和不断加大投入,教 育市场前景诱人,因此成为书刊发行社、建筑商、电教设备 商、校服厂、印刷厂、保险业等商 家竞相“进攻”的目标。在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不正当竞 争,回扣现象在各行各业比比皆是,已成为公开的秘密。一 些不法分子为达到他们的商业目的,采用各种手段拉拢、腐 蚀教育部门领导和主管人员,纷纷以“感谢费”、“劳务费”、“发行服务费”等名义向其大肆行贿,于是难免产生钱权交 易,甚至发展到明目张胆地索贿,以致陷入犯罪的泥潭。接 受回扣的现象在教育系统普遍存在,这是诱发教育系统职务 犯罪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其次是社会宽容埋下制度隐患。教育部门历来都被认为 是清水衙门,整个社会对下一代的高期望、高投入,伴生了 学校乱收费在一度时期不同程度地存在。部分学校利用人们 对教育投入的宽容与我们教育市场 不够开放、公办学校长期 处于垄断地位之机,巧立名目乱收费,长期私自设立小金库,并使之成为腐败现象滋生的重要源头。
(三)行业因素
一是单位职权因素。单位职权越大,工作人员以权谋私 的资本也越大,拥有权钱交易的机会也越多,可能获得的不 正当利益也越大。过去,发生在教育系统的职务犯罪比例相 对较低,教育体制改革后,教育经济活动日益频繁,教育系 统职务犯罪呈上升趋势也就证明了这一点。教育系统职务犯 罪的主体往往掌握着常人所不具备 的行政资源和社会资源,使得一般的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难以见效。这种情况下,教 育系统的某些“掌权”者难免会产生侥幸心理,而不惜以身 试法。
二是行业不正之风。尽管国家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但 教育经费严重不足仍然是困扰基础教育事业的重大难题,特 别是在基层。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教育经费来源已 转化为多渠道、多方位的筹集。教育系统存在的行业不正之 风主要表现在乱收费现象上,许多学校巧立名目搞创收、乱 收费,如:择校费、代管费、辅导费等等,群众对此反映强 烈,但有关部门并没有下功夫进行 纠正治理,学校乱收费给 一些经手收费或管理经费的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侵吞或挪用 公款创造了极大的便利条件,促成了教育系统职务犯罪的增 多。
(四)管理制度因素
一是选人用人机制存在缺陷,导致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不 懂管理。目前,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领导岗位的人员大 都是从优秀教师中选拔的,他们教学是内行,但是对于管理 岗位一般较为陌生,有的不懂管理、有的虽然略懂管理,仍 把主要精力用在教学上,因此教育领域普遍存在制度不健 全、管理松懈等问题,给职务犯罪留下了可乘之机。
二是体制上的弊端。在计划经济时代,教育系统的经费 由财政统一划拨,教学规模也不太 大,因此该系统内的职务 犯罪并不多见。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教育体制改革 的不断深化,教育经费的来源,已从过去的单一财政拨款转 换为多渠道多方位的筹资(除国家拨款外,还有学费、校办 产业收入等),与此同时,招生规模也越来越大,各种教学、实验、行政配套设施的承建和物资采购的数量、规模也在日 渐增加。在此背景下,旧时的教育系统管理模式没有与时俱 进,这就为职务犯罪提供了许多真空地带。三是财务管理混乱,单位资金监管失控。教育体制改革 给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一些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 财务管理及其运作机制存在较大缺 陷,致使一些管理人员钻 资金管理上漏洞和监督机制上的薄弱环节,在财务管理、购 销、经营等环节“暗箱操作”,或上下勾结,或里应外合,侵吞挪用国有资产。有的单位会计、出纳岗位职责混淆,相 互间缺乏监督,不能及时发现问题; 有的岗位一人身兼数职,既管钱又管帐,使公款轻而易举地被截留、侵吞;有的单位 领导没有对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切实负责,以致犯罪 分子侵吞巨额公款屡屡得逞却毫无察觉。许多学校早就实行 了财务收支由学校统一管理的办法,但有的学校对下属单位 的预算外收入未建立有效的财务监督制度,有的学校领导明 知有关部门未将经济往来中收受的回扣款、手续费上交或截 留变成了“小金库”,但放任自流,或只发文件要求上交,而无人监督落实,个人或小集体长 期保留“小金库”资金,公款私用,客观上为职务犯罪创造了机会。
四是疏于监督制约、制度流于形式。教育系统在教学体 制,人事安排、后勤管理以及重大事件的处置等方面赋予行 政领导较多的决策权、管理权和处置权,在经费的管理上不 管金额大小、基本实行“领导集中制”,没有建立行之有效 的内控制度、这就为腐败的产生埋下了种子。事实表明,贿 赂犯罪多发生在单位负责人或某些项目主管人员等实权人 物身上,其原因就在于权力过分集 中而又缺乏必要的监督。从案件情况看,由于单位内部制度不健全,存在领导个人决 策、个人专断等弊病,加之内部监督形同虚设,上级监督又 鞭长莫及,致使暗箱操作、私下交易严重。
五是制度不落实,处理不够硬。有的单位领导对违法违 纪问题姑息迁就,处理不严厉,对已经发生、发现的问题不 及时纠正处理,埋下隐患。甚至有的单位领导面对上级检查 时,纵容本单位财务人员搞账外账应付检查,掩盖问题,欺 上瞒下。
六是廉洁自律和法制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欠缺。深圳 市检察院侦查人员在讯问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原后勤办主任 张某某时告诉他,国家颁布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的 《刑法》中都对账外暗中收受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以受 贿论处的规定。对方称“从来不知道有这方面的规定,也不 知道私自留下教材折扣发放奖金是违法的,以为顶多违反了 财务纪律,而且以前别人也是这么 干。现在进了看守所才对 自己行为的性质真正有所了解,才知道有关的法律规定,但 是已经晚了。”他还承认以前在学校,大家对于廉洁方面的 学习教育并未真正认真对待,都是流于形式,走走过场,直 到案发以后才发现,当今教育工作 者,普遍缺乏法制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亦相当淡薄。
三、预防教育系统职务犯罪的对策建议
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师德师风
提高教育系统教职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准,筑牢思想道德 防线,是预防职务犯罪的基础。教 育系统的干部走上贪污、受贿等职务犯罪道路是其政治素质低下和世界观堕落的结 果。因此,要预防教育系统职务犯罪,应首先从解决广大教 育系统干部、教职员工的思想问题入手,培养其牢固的廉洁 自律意识。实践证明,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是预防职务犯罪 最积极、最广泛、最基础的防线。它是依靠自身的修养、自 我约束和自我抵御来摒弃不良动机 的,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加 强思想道德建设的灵魂,也是使教育系统干部、教职员工防 止各类职务犯罪的有效方法。通过理想信念教育,使之自觉 保持和弘扬高尚的师德师风风范,自觉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 面貌,增强同腐败行为作斗争的能力。同时还要加强法制教 育,通过学习法律条文,剖析案例,以案释法,增强法制观 念。在抓好普遍教育的基础上,还应注重个别教育,增强教 育的针对性、有效性。通过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的教育,把他们的消费追求引向正确方向,确立具有符合时代精神和 特征的社会心理和风尚,为人师表,摒弃各种腐朽的价值观 念,使之获得健康、稳定的精神动力,以预防和阻止职务犯 罪的发生。
2、建章立制,加强督查,建立和完善有效的管理机制
①加强制度建设是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关键环节。教育 行政主管部门要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系统内的实 际,建立和完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 管理制度。如政务校务公 开制度,以防止公权私用和权力滥用现象发生;经费集中管 理或结算中心制度,加强预算和审核报批,增加记账、报销 环节,减少浪费,堵塞漏洞;加强校办企业管理制度,要加 强校办企业法人代表资格的验证和经营中的管理,对企业要 进行资产和赢利评估审计,坚持依法经营,防止以经营为晃 子,而从事其它非法活动,防止以经营为借口,侵吞和私分 国家财物;坚持党委集体领导制度,充分发挥党委的核心领 导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重大问题由党委集体讨论 决定,充分发扬民主,形成正确的决策;坚持校长和第一负 责人述职报告制度,自觉接受党内外党员、群众的监督;对 于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和涉及教职 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应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实行基建项目公开招投标制度,防止 暗箱操作;推行预算外与预算内资金统一管理制度,对外来 渠道资金进行阳光操作,坚 决禁止和杜绝小金库。
②在教育系统内设立监督管理机构,进行跟踪监督,及 时纠正工作流程中违规违纪行为,同时建立健全上级组织监 督、下级群众监督、单位党政自身监督的监督制约体制。加 强监督应注重两个方面:一是要建 立和完善内部监督制度。教育系统各级机构应按国家的有关法律,建立健全自上而 下、左右相连的自我监督机制,加强对“一把手”的有效监 督,建立一个慎重授权、合理分权、有效制权的“三权制”,避免个人专权。二是要注重监督机制的建设。为此,明确管 理人员的职责、权限,健全和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并形成 具体的操作性强的硬性措施。此外,还要针对不同时期、不 同情况所出现的突出问题,适时调整监督规章制度和内部制 约的有机网络,使监督制约机制真正成为克制腐败现象、预 防职务犯罪的防线。
3、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针
严惩教育系统的职务犯罪是防治该类犯罪的重要手段。首先需要站在立法层面来考量这个问题。现行的刑事法律对 于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特别是教育系统职务犯罪方面,无 论在结构体系上还是具体规定上,都存在不如人意的地方,需要进行修改和完善。并且我国现行刑法以及司法实践,对 于职务犯罪,特别是涉及教育系统的职务犯罪,在处罚上量 刑偏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犯罪成本,助长犯罪分子的嚣张 气焰,也容易引起人民群众的不满。因此,可以通过提高某 些职务犯罪的法定刑,降低起刑点来加大对职务犯罪(教育 系统职务犯罪)的打击力度。同时在执法方面,检察机关还 要加大查办教育领域职务犯罪的力 度和深度,有效遏制教育 系统职务犯罪易发、多发势头。而教育系统的纪检监察机关 也要加强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苗头并予以纠 正,对群众反映的违纪违法问题认真对待,严肃处理;对涉 嫌犯罪的应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查办,绝不姑息包庇和搞 内部消化。
检察机关要进一步加大法律监督的力度,有效抑制和预 防教育系统职务犯罪的发生。检察机关要结合查办职务犯罪 案件以案释法,使教育系统工作人员充分认识职务犯罪的危 害,增强拒腐防变的廉洁意识。对发案单位在监督、管理等 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 检察建议,帮助发案单位 堵漏建制。教育部门的行政领导班子,在认真抓好教学、科 研和其他行政管理的同时,要增加对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视程 度,将廉政工作同其他行政工作一起部署,一同考核。对于 已发案件,发案单位应当深入研究 剖析案件,针对暴露出的 问题和薄弱环节,积极主动寻找建章立制、加强管理的对策; 尚未发生案件的,“防病于未然”。教育部门可与检察机关联 手,进行预防教育系统职务犯罪方面的专门培训,围绕重点 环节、部门和岗位,特别要针对基建工程、招生录取、图书 教材和设备采购等重点岗位和环节,共同研究制定规范管 理、强化监督的办法措施,并抓好落实。同时双方都要注意 探索和总结预防职务犯罪的有效做 法和经验,共同推进社会 矛盾化解,维护社会稳定、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① 范正伟 《高校成职务犯罪新的高发区》,载于 《人民日报》 2007 年4月17日第010版 ② 胡金辉、梁锦文 《教育系统职务犯罪的三个重点环节》,载于 《检察日报》2008 年 1 月 23 日第 003 版
③ 徐丽森、李宁生等《高校职务犯罪及其预防遏制》,载于《江 苏警官学院学报》2002 年第 1 期 ④ 李荣想《基层教育系统职务犯罪的调查分析》,载于《法治快 报》2009 年 5 月 27 日第 005 版
⑤ 苟芳 《教育系统预防职务犯罪的思考》,载于 《甘肃经济日报》 2009 年 8 月 24 日第 005 版
⑥ 莫洪宪 《职务犯罪预防战略的基本理念与价值目标》,载于 《法 学论坛》2007 年第 29 期
第二篇:教育系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汇报
教育系统预防职务犯罪
工 作 汇 报
为进一步加强教育系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确保教育事业的和谐稳定,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体系,充分发挥预防工作在促进教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创造优良的法治环境,现就我们教育系统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成绩
(一)突出重点,抓好“七有”工作要求的落实。
1、有组织。为切实加强对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领导,县教育局成立了以杨丽霞局长任组长,其他局班子领导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纪检书记李恒同志担任,并按要求制定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方案,建立和完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机制。
2、有规划。依照《山西省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条例》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职务犯罪长期规划和近期规划,明确责任,抓好落实。
3、有制度。按照《山西省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条例》的规定,建立并实行转任、轮岗、回避、经济责任审计制度,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公务公开制度,与检察机关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联系制度,职务犯罪线索移送制度,公开招标进行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制度,预防职务犯罪教育制度等,有效预防职务犯罪的发生。
4、有人员。按照《山西省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条例》规定,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实行领导责任制,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第一责任人,监察部门具体负责预防工作,各单位确定一名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联络员,具体负责与预防职务犯罪领导组办公室的工作联系。
5、有场所。凡具备条件的重点单位和学校都建立了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活动场所,即:警示教育基地、警示教育室、警示教育橱窗、警示教育专栏和版面、宣传图片等。
6、有措施。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和特点,开展以预防职务犯罪为主要内容的廉政文化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对本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开展理想信念、作风纪律和廉洁从政教育。
7、有效果。通过预防工作促使广大国家工作人员增强对职务犯罪的免疫力,杜绝或减少职务犯罪的发生。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要求落实到位,抓紧抓好,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稳步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强化宣传教育,营造预防氛围。
一是各科室处所和各学校责任人把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与党风廉政建设及全局各项工作目标结合起来,进一步充实学习预防职务犯罪的内容,在丰富教育活动上建立预防职务犯罪长效目标机制。二是围绕《条例》的贯彻落实,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开展正反两方面的警示教育、示范教育、岗位廉政教育,不断夯实预防的思想基础,筑牢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防线。三是继续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和家庭助廉活动,把廉政文化建设同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法制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和家庭成员廉洁自律意识。四是把预防职务犯罪法律法规作为我局法制宣传内容之一,利用展板、报纸、电视等法制宣传阵地广泛宣传,营造更加浓厚的预防职务犯罪氛围。五是及时总结典型经验,把各单位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好的经验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使预防工作深入到每个岗位和每个党员干部。
(三)注重制度防范,切实发挥制度的制约监督作用。
一是要对我局现有的机关内部管理制度进行梳理,对制度的可行情况进行评估,并联系工作实际,认真查找当前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为全局各项管理制度的完善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严格落实预防职务犯罪各项制度,严守财经纪律,坚决执行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和对配偶子女国家工作人员加强管理等制度,认真执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民主评议、诫勉谈话、函询、质询等党内监督制度。三是加强重点岗位、重点环节制度的执行和完善,紧密结合我局查找的风险点,联系岗位实际,认真查看流程是否规范、防范制度是否健全,制度执行是否到位,对于流程不规范、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到位的要进一步完善规范。四是注重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组对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定期自查,同时,局党组对各单位制度执行情况进行不间断、不定期的明察暗访,不定期进行督查通报,切实预防职务犯罪。
二、存在问题
由于教育系统点多面广,涉及社会方方面面,在党风廉政建设自检自查中存在一定的不足与差距:一是政(校)务公开工作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公开形式单一;二是少数教师违纪现象时有发生;三是党风廉政制度建设覆盖面不够广。
三、工作打算
一是认真抓好教育工作,既抓好公务员队伍教育,又抓好全县教师队伍的教育;二是抓好党纪政纪宣传学习,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积极推进依法治教、依法行政进程;三是切实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四是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收费行为,增强收费和政(校)务公开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五是狠抓制度落实,把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责任制的规定要求落实到位,抓紧抓好,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稳步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第三篇:教育系统学习预防职务犯罪心得体会
金凤区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活动
----学习心得体会
金凤区良田回民中学
蒋彦飞
2013年11月
金凤区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活动心得体会
金凤区良田回民中学-----蒋彦飞
2013年9月24日上午,金凤区组织金凤区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188人观摩了金凤区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金凤区党委常委、纪委书记梁海滨,金凤区检察院检察长雷鸣博参加了观摩。
金凤区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由金凤区检察院设计建设,分为展板教育厅、楼道廉政字画、反腐警示厅、检察办案区四个部分,有廉政展板46块,展示案件60余个、廉政故事60余个、廉政格言1000余条、图片100余幅,选取了近年来区内一些领导干部失德失范的典型案例,通过这些领导干部从失德失范走向腐败堕落的沉沦轨迹和沉痛忏悔,启发教育和警示广大党员干部从中汲取教训,修身立德、廉洁从政,具有很强的教育性和针对性。是金凤区第一个规格较高的、具有特色的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职务犯罪是一种严重的腐败现象,在经济犯罪案件中,职务犯罪占有相当的比重。究其原因,主要是对领导干部的权力缺乏有效、有力的监督所致。加强教育宣讲和学习,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权力的有效监督,是从源头上预防、治理和遏制腐败的重要途径。通过学习,我的灵魂经历了一次洗涤,深感党组织和各级领导关怀我们用心良苦,同时也体会到我们党反腐倡廉、打击职务犯罪之决心,时刻警醒自己思想上提高警惕,工作上站稳立场,生活上扎紧篱笆,拒绝一切诱惑,远离职务犯罪。作为一名中学校长,结合自身工作特性我认为,教育系统预防职务犯罪应大力强化以下几个方面的监督:
一、强化自我学习和监督
加强自我学习就是要以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党章为重点,以实践“三个代表”为主要内容,认真解决学校党员干部在思想、组织、作风上存在的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拒腐防变能力,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开展党纪条规和法律法规教育,加强纪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自重自警,身体力行;认真开展警示教育,以案明纪,引以为戒,促使党员领导干部增强道德约束力,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
二、强化组织监督严格制度落实
组织监督是依托现有的组织系统,依据管理原则和纪律,上级对下级,组织对所属成员实施的监督。实践证明,这种监督是最有效、最普遍、最直接、最及时的监督,在监督机制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是对权力监督的主要渠道之一。因为,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但同样监督也需要权力,缺乏权力的监督是无效的监督。就一个部门、一个单位而言,要想改变“一个人说了算”的现象,就必须要加强上级领导班子对下级领导班子的监督。在实行监督的同时,还要定期进行考核,针对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和苗头性倾向,及时提出整改意见。组织监督如果运行得好,可以达到监督关口前移目的,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要严格落实制度,实行学校财务公开,学校的采购必须完善程序,每张发票都要有经手人、证明人、审核人、审批人以及采购用途。大一点的学校建设支出必须先做出预算,经过学校行政会议讨论并报上级有关部门审核同意后,方可进行。
三、强化审计监督
审计监督是基于经济监督和干部管理监督的需要而产生的。审计监督对领导干部廉政勤政做出评价是十分重要的。当前,腐败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权钱交易。但不管这种交易如何隐蔽、诡秘,总会在财务帐目上留下蛛丝马迹,通过审计,最终能把它揭露出来。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审计制度,扩大审计范围,加大对领导干部的审计力度。通过审计,对领导干部廉政勤政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可有效预防职务犯罪。
四、强化民主监督
学校的党员干部和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是对领导干部实行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员干部、职工对单位、部门的重大决策不但有知情权,还有建议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在当前,一是要全面推行校务公开制度,增强工作透明度;二是要组织党员干部、教职工评议领导干部,把对领导干部是否廉政勤政的评判权交给群众。
本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时常警醒、珍惜自我、珍惜权力、珍惜自由、珍惜家人,不断加强学习和道德修养,廉洁自律不做违法违纪之事。
第四篇:浅析职务犯罪产生的原因与预防对策
前 言
当前,职务犯罪已成为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科技发展的阻力,是造成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分析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职务犯罪加以遏制,对于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的写作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如有不当之处,望老师多多指正:
一、职务犯罪的概念及其特点
1、职务犯罪的概念
2、职务犯罪的构成及其要件(1)职务犯罪主体(2)职务犯罪的主观要件(3)职务犯罪的客体要件(4)客观要件表现形式
3、职务犯罪的类型
(一)权钱交易型
(二)严重渎职型
二、市场经济下职务犯罪产生的主要原因(1)传统性的家底贫困和体制根源(2)封建特权思想和过分膨胀的私欲根源(3)市场经济价值观诱发拜金主义思想(4)法制不健全,执法不严
三、职务犯罪具有以下特征:
浅析市场经济下职务犯罪产生的原因
与预防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体制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市场经济已经作为一种适应的经济组织形式正逐步得到完善和走向成熟。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的经济结构由计划性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必然会带来一些新的矛盾,引起上层建筑的相应变化,要解决好这些矛盾,必须弄清职务犯罪产生的原因,处理好发展市场经济与预防职务犯罪的关系,使社会主义化建设健康发展。
关键词:市场经济 职务犯罪 原因 预防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迅猛发展,职务犯罪也随着公共权力的产生而产生,并已逐渐成为社会经济、文
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进行非法活动或者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破坏国家对职务的管理职能,依照刑法应当受到处罚的行为的总称。
2、职务犯罪的构成及其要件。
(1)职务犯罪主体:职务犯罪的主体在我国法律中规定:一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二是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中的国家工作人员、三是人民团体中的工作人员、四是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
(2)职务犯罪的主观要件:是指行为人对其行为的危害后果,所持的一种心理与心理状态。
(3)职务犯罪的客体要件:侵害的是国家对职务活动的管理职能。
(4)客观要件表现形式。我国法律规定职务犯罪的客观要件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一是利用职务之便;二是滥用职权;三是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务。种类修订后的刑法规定,检察机关管辖53中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划分为三大类:贪污贿赂犯罪(第八章);渎职罪(第九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贪污贿赂犯罪,在我国刑法中第八章中用了十五个条文,规定了十二个罪名(394—396)包括:
1、贪污罪
2、挪用公款罪
3、受贿罪
4、单位受贿罪
5、行贿罪
6、对单位行贿罪
7、介绍贿赂罪
8、单位行贿罪
9、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10、隐瞒境外存款罪
11、私分国有资产罪
12、私分罚没财物罪。渎
利益便成了当今职务犯罪的主要类型之一。这种形式和职务犯罪行为,轻重有异,涉及面大,往往治而复出,花样翻新,在一些地区、部门势头有增无减。一些人奉行“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信条,千方百计、不择手段、见什么捞什么,借以满足私欲,中饱私囊。特别是手中掌握一定权力的人,更是利用职权假公济私、化公为私。个别党政干部长年占用公物私用、私费公报、巧取豪夺。近年来,行贿的方式由过去的暗送发展到现在的高档物品甚至现金,行贿主体由过去的个人、私企到现在的国营、集体企业;行贿的对象由过去的一般工作人员发展到现在的领导干部,甚至是相当级别的高级领导干部。这种现象,在党政干部中是极少数,但其绝对数并不少。2000年,全国法院系统依法判处贪污、贿赂犯罪分子17931人,其中省(部)级以上公务人员3人,地(厅)级公务人员 52人,县(处)级公务人员350人。
(二)严重渎职型
长期以来,由于权力过分集中,使一些国家工作人员存在严重的渎职、失职现象。具体表现为:
1、高高在上,做官当老爷,摆衙门作风,不为群众办实事,好说空话,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搞“面子”工程。
2、违背实事求是的原则,理论与实际相脱离,不调查研究,导致工作中的偏差,不能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影响乃至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如有的领导,在引进国外技术时,不懂实情,盲目引进,造成严重的积压和浪费。
3、事业心衰退,工作不负责任,得过且过,玩忽职守,给国家政治经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
用手中的权力,进行各种职务犯罪活动。
(3)市场经济价值观诱发拜金主义思想。改革开放发展社会经济,不仅要发展社会生产力,而且在更深层次上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人们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价值观念。但是在人们思想观念转变的同时,有极少数的国家公职人员产生了“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思想。他们极力鼓吹“金钱至上”“有钱能使鬼推磨”“有钱途,才有前途”当这些人的头脑充满了拜金主义思想,并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就会产生强烈的金钱欲,就可以臵国家、法规不顾,不惜牺牲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4)法制不健全,执法不严。目前我国尚无专门预防和惩治的法律,只有一些条例和文件,而且执行情况也不尽如人意。在执法过程中,还存在查下不查上,治小不治大,惩外不惩内,罚疏不罚亲的现象。
三、职务犯罪具有以下特征:
1、职务犯罪的手段日趋“合理”和隐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和社会主义法制的日益健全,打击职务犯罪的力度不断加大,职务犯罪的手段也不断翻新,在“权钱交易”的职务犯罪过程中,往往是双方得利,两厢情愿,无人揭发不易暴露,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而目前,公开、半公开的职务犯罪行为也在逐渐增多,有些人私欲胃口越来越大,谋私的胆量也越来越壮。他们不仅偷偷摸摸地隐蔽干,而且还以各种借口堂而皇之公开搞,如为单位(或个人)谋私说成“有偿服务”,把行贿收回说成是“搞活经济”。
从全国各级反腐败部门查处的职务犯罪案件情况看,省部级和市地级干部呈上升趋势,且这些人犯罪金额都在百万元以上,有的甚至在千万元、亿元不等,给国家造成了损失。
5、职务犯罪严重危害着国家政权和社会的稳定。职务犯罪是一种极端的腐败行为,严重影响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如果这种腐败行为得不到及时遏制和有效的打击,必将严重危害国家政权和社会稳定。
四、职务犯罪滋生漫延的原因
1、经济体制不健全是滋生职务犯罪的原因之一。目前,我们国家工作人员还离不开经济行为和经济体制的制约,人们的收入、分配、消费、投资、交易等一切商业行为均被纳入一定的规范之中,如果国家工作人员不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办事,就会滋生犯罪的士壤和条件。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不规范是构成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重要根源之一。
2、政治制度不健全是滋生职务犯罪的重要根源。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阶段,不仅经济上处于发展阶段,而且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也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还大量存在,官僚主义、主观主义、个人主义以及地方保护主义还很严重,以权压法、以权抗法、以言代法等现象还是一些领导的习惯性做法。这些都是导致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政治根源。
3、腐朽消极的特权思想也是滋生职务犯罪的根源之一。在相同的环境和体制条件下,有些国家工作人员可以做到两
1法律修改工作滞后,规范经济行为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不配套,制度不建全等现象。这些不仅会给一些违法犯罪者可乘之机,同时也会产生一些社会矛盾、问题。正因为如此,职务犯罪现象也会伴随改革的深入而增大。这不仅是客观事物发展的必然,也是预防职务犯罪的关键所在。
(二)市场经济越发展,解决人的道德观念越重要 从当前各类经济犯罪的表现可以看出职务犯罪是一种与国家公职活动密切联系的,权力与贪利相结合的犯罪。我们说,发展市场经济,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国家工作人员的潜在能力,也就是国家工作人员只有公正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才能在市场经济建设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改革越向深度发展,一些机关,企事业单位,集体经济组织,社会团体受局部利益的驱动或以单位名义索取收受他人财物,或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挪用资金炒股,炒外汇、炒房地产。加之市场经济的重利性,一些国家工作人员,拜金主义抬头,把手中权力做为商品对待,把市场经济奉行的物价交换引入到党内生活中来,于是出现了见怪不怪的权钱交易现象。我们建立的市场经济是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是在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所以遇到的各类问题以及当前犯罪分子所采取的犯罪手段,犯罪形式,犯罪特点也在不断发生新变化。从长远的观点来看,预防职务犯罪,增强国家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才能为经济建设提供可靠的保证。市场规律是价值规律,它的运行体制实际是一种平等竞争的机制。市场供求,货币流通,3性,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预防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利犯罪,抓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抓“预防”要与深化改革相结合。从执法实践来看,贪污贿赂等经济犯罪行为,是人民群众十分痛恨的社会腐败行为,它败坏了政府形象,毒化了社会风气,危害了国家建设,破坏了社会安定,从这个意义上讲,抓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要学会观察事物的本质,要积极研究,分析腐败的根本原因,完善制度,强化机制,在惩治腐败的同时,努力围绕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惩治犯罪和预防犯罪的工作,要意识到改革越深入,问题可能暴露得越明显,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就会越艰巨。
二是抓“预防”要把阶段性工作同持久性工作相结合。要让每个同志都明白,抓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决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工程。体制改革,法制建设,虽然是惩腐倡廉的根本性措施,而实现这种措施必须逐步进行,所以在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中,既不能急,也不能稳坐钓鱼台,对要抓的工作一定要心中有数,既要有阶段性的工作又要考虑到长期的计划安排。
三是抓“预防”要依靠专门机关,强化打击与预防相结合,从开展反贪污贿赂工作的实践中看,打击犯罪也是一种预防犯罪的措施,古人有“以儆效尤”的说法,也主要是说通过一个人的惩治达到教育众多人之目的。如果对犯罪行为不惩治,很快就会像“流感”一样泛滥。假如一个人失去了
5说群众对大部分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是信任的,也是支持的,历史经验证明,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离开群众,必然会走向失败。在打击经济犯罪工作中,群众是基本的生力军,无论是发现犯罪,揭露犯罪,证实犯罪、惩治犯罪,还是预防犯罪,每个环节都离不开群众的参与和支持。
七是抓“预防”要做到专项预防与综合治理相结合。对群众反应的重点问题,热点问题,必须进行专项预防,在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中,要积极同党委取得联系要把预防工作纳入到综合治理工作之中,要学会运用教育、行政、纪律、法律等手段,形成合力、“综防”、“综治”。
(1)要不断加大打击职务犯罪工作力度,最大限度地震慑腐败分子。职务犯罪严重败坏了党风,影响了干群关系,是造成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是社会前进发展中的强大阻力。因此,加大职务犯罪案件的查处力度,坚持重点查办党政领导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经济管理部门和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的违纪违法案件,认真查办金融、建筑、海关、人事、司法等领域贪污贿赂、徇私枉法、买官卖官、严重失职渎职的案件,对这些案件要一查到底,严厉惩处。
(2)要从多角度全方位地开展职务犯罪预防活动。首先要进一步加大法律约束力度,使各级政府部门在法制的轨道上健康运行,做到依法行政,廉洁勤政,以化解市场经济给职务犯罪带来的体制弊端。其次要加强廉政宣传教育,着力培养廉政主体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质,消除腐败动机,大力
7应相应给公务员发放特别奖。有利于调动公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总之,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必须要抓好人的思想建设,必须注重人的素质建设,让更多的有志之士为发展市场经济做出贡献。而预防犯罪是提高人的素质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要发展经济,必须把预防犯罪工作作为经济发展的一种保障措施紧紧地抓在手上,真正做到使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确保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树立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崇高威望、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920-
第五篇:职务犯罪及预防对策研究论文
目录
论文提纲………………………………………………………………………………………2 内容摘要……………………………………………………………………………………….3 关键词…………………………………………………………………………………………...3
一、职务犯罪的特点.............................................................................4
二、职务犯罪的主要原因.........................................................................6(一)思想信念动摇...................................................................................6
(二)特权思想严重...............................................................................6(三)法制观念淡薄及存在侥幸心理.......................................................7
(四)工作机制管璀和管理万式尚待完善...........................................8
(五)监督制约机制松懈,制度流于形式...........................................8
二、建立职务犯罪预防体系...................................................................8
(一)强化思想建设...............................................................................9
(二)强化法制建设..............................................................................10
(三)强化干部制度建设......................................................................10
(四)强化监督机制..............................................................................11 参考文献.................................................................................................14
论文提纲
一、职务犯罪及其特点
l、大案要案增多;
2、利用职务之便腐败人数增多;
3、团伙作案增加;
4、犯罪方式科技化:
5、廉洁度下降。
二、职务犯罪的主要原因 l、政治素质低;
2、特权思想严重;
3、法制观念单及存在侥幸心理
4、工作机制和管理方式尚待完善;
5、监督制约机制松绑,制度流于丁形式.
三、建立职务犯罪预防体系 l、强化思想,政治建设;
2、强化法制建设;
3、强化干部制度建设;
4、强化监督机制;
工作中: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动员社会力量,发 挥整体效能,检查机关:立足检察职能,围绕检察职权,不搞越权预防,配合各部门有效遏制和减少职务犯罪,更好地服从利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大局。
职务犯罪及预防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贪污贿坼作为腐败问题的重要表现,对经济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是社会不稳定的重要隐患。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是党和国家腐败斗争的一支重要力量,尤其是存当前腐败问题易发、高发的关键时期,检察机关应加强对职务犯罪的查处力度。然而在实际的职务犯罪侦缉中存在着很多的困难和问题,这给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开展带来'很大的困难,严重影了反腐败斗争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职务犯罪 原因 预防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坚定不移惩治腐败,是我们党有力量的表现,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腐败现象犹如“明珠蒙尘”,反腐擦去的是尘埃,剜去的是腐肉,打掉的是腐败分子,只要“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中国共产党一定能永葆生机和活力。正像总书记所指出的,有党心民心作力量源泉,反腐败斗争必定胜利。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力度,很多“四风”问题被曝光,一批领导干部因违纪违法问题相继被查处。所以职务犯罪是当前最重要的犯罪行为。职务犯罪的预防是对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贪污贿赂犯罪、渎职、侵权犯罪在事前采取有关预防措施,不断促成抑制犯罪因素的增长,着力铲除犯罪的根源和苗头,防止止发生职务犯罪的一种治本式的行为。
一、职务犯罪的特点
职务犯菲通俗的讲就是腐败,它是指国家公职人员滥用职权谋取 私利,侵犯公共利益,腐蚀、破环现存社会关系的行为;其本质特征 是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职务犯罪,主要表现是贪污、贿赂、挪用公 款等经济犯罪,是腐败现象最突出的表现.从整体上来看,职务犯罪 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一)在行为的严重性上,大案要案急剧增多。从涉案金额看,过上贪污、受贿数万元可称为大案,而现在犯罪金额在几十万元、几 百万元甚至几千万兀的屡屡出现;从行政职务看,运去职务犯罪多发 生在一些掌握具体钱、物的一般工作人员之中,他们的行政职务、级 别一般不高,若出现
一、两个县处级干部犯罪,就视为“高官”。但 是,现在县处级职务犯罪却极为常见。
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化的提高,一些新的犯罪行为方式会产生,侦查和查处面临的新问题将会更多,在法律相对滞后的情况下,及时有效的开展打击必然会受到影响。职务犯罪后果严重,还在于罪犯实施犯罪行为后,往往将犯罪所得挥霍一空或携款潜逃,使追赃款 工作无法进行。即使对其绳之以法,但国家因犯罪行为所造成的损失却无法弥补。
(二)在行为的主体上,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之便卷入腐败活动的 人数有上升趋势。虽然所涉及人员的绝对数量不大,但由于卷入者位 高权重,所造成的破坏性后果极为惊人,***案、徐才厚案就是典型。且从事公务的人员与非从事公务的人员往往相互勾结,共同犯罪。
(三)有组织的团伙作案日益增加。近年来出现大量窝案和串案,在权力部门内结成有领导、有分工的违法犯罪团体,有组织地滥用权 力。湛江走私案、厦门走私案令人触目惊心,(四)犯罪手段和工具日益科技化。随着信息技术、电子网络的 运用和普及,一些犯罪呈国际化、智能化,隐敞性、突发性等特点,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化的提高,一些新的犯罪行为方式将会产生,查处将更加同难。
(五)权力的廉洁度普遍下降。国家工作人员中 “吃一点,用一点无关紧要”思想广为泛滥.在任何牡会,对腐败行为的判断都有一定的量和质的标准。这些标准构成了追究违法违纪责任的起点。但我们知道,国家干部行为规范的底线在往高于这一基点。于是在权力 的廉洁状态和腐败状态之间,形成一种未达到追究违法责任的地步但 权力本身并不干净的空间,这种状态被称为“准腐败”。“准腐败” 的大量发生使权力的廉洁度普地下降,而其严重性是它构成职务犯罪 等腐败现象群发的丰厚土壤。
二、职务犯罪的主要原因
职务犯罪现象如此严重,其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微 观层次上个人素质方面的,也有宏观层次上制度机制方面的,而究其 根本原因则是权力的失控。土要的原因如下:
(一)思想信念动摇
理想信念对共产党人意味着什么?习近平有个形象贴切的比喻,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职务犯罪的干部大多没有良好的思想基础,又放松自身学习,不注意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和严格自律。在市场纾济的大潮中,我国实行开放政策,引进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资金等,同时难免会使资产阶级生活万式中消极腐朽的东西涌入国门,受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侵蚀,并由此产生了强烈的金钱和物质占有欲,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世界观、人生观错位,价值观扭曲,把一切向钱看的腐朽思想文化带入执法领域中,为实现不劳而获的寄生生活,便把手中的权力视为交换的筹码,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把公正执法扔到了脑后。究其根本原匿是丢掉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理想信念动摇,最终蜕变为社会的渣滓。
(二)特权思想严中 当前职务犯罪发生的罪根本原因是特权思想严重,从而使自己手 中的权力性质发生扭曲,特权思想有两种表现,一是在这些联务犯罪的干部中,往往拥有特权,以管人者的身份自居,自认为高人一等,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利当作耍特权的资本,认为自己可以不受法律约束,凌驾于法律之上。二是缺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为 人民甘于奉献的敬业精神,忘记了“权力来自于人民”、“人民公仆 为人民”的崇尚宗旨,忘记了干部的本色是为人民服务,价值观错位,人生观扭曲,消极腐朽思想恶性膨胀,为已谋取私利,大肆进行贪污、受贿等犯罪活动,从而走向人民的对立面。
(三)法制观念淡薄及存在侥幸心理
职务犯罪的干部大多没有牢固树立公正执法的思想观念,在实际 工作中也就不可能自觉遵照法律规定做到依法办事。违法办事的干部 往往认为工作不会出问题,自己不会犯错误,就是发生了一些违纪违 法情况,还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对工作缺乏高标准、严要求,不能兢 兢业业对待每项具体工作。
被调查的犯罪嫌疑人都不是法盲,都懂得什么是犯罪,也知道犯 罪的后果但他门之所以明知故犯,一个很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心存侥幸。
职务犯罪的主体在利用职务犯罪时,往往具有隐蔽性的特点,这就 会使职务犯罪主体对犯罪产生一种侥幸心理,认为自己利用职务进行 犯罪不会被人发觉,在这种侥幸心理的驱使下,一些职务主体自然会 自我解除心理上对刑罚的恐惧,毫无顾忌地去实施各种职务犯罪.
(四)工作机制和管理方式尚待完善
少数基层领导对干部职务违纪违法导致的各种问题认识模糊,加 之受“难免论”、“难管论”的影响,行动上自然对干部失察、失管、失控。对违纪违法干部无原则地加以袒护和纵容。领导干部的一岗双 责制度,明确规定既要抓业务也要抓队伍建设,但少数领导往往只顾 压任务定指标,忽视讲纪律,提要求;只注重完成工作任务指标数字,不检查完成任务的方法利手段,不检查制度规定的落实情况。因此,工作上满足于一般化的部署要求,缺少深入检查;对违纪违法干部姑息迁就,.缺乏严肃批评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停留在表层,缺乏渗透到每个环节的具体借施。尤其是不能有效地启动预防机制,处理上又失之于宽。
(五)监督制约机制松懈,制度流于形式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都普遍制定了相应的预防职务犯罪的规定、纪律、制度、办法等,但在具体落实上,却缺乏广度和深度,没有起 到干部之间相互监督,部门之见相互制约的作用。如在一些司法机关 中,存在刑讯逼供等严重违法行为,法规制度失去应有的约束力成了一纸空文。这些管理上存在的漏洞,也是监督制约机制没能正常运转的结果。
三、建立职务犯罪预防体系
职务犯罪等腐败现象已经侵蚀着社会结构的每环节,已经泛及 社会的各个领域。我们党和国家一贯清楚地认识到腐败的严重危害 性,一贵重视与腐败斗争。反思我国历次的反腐败斗争,虽然功小可 没,但也存在不少问题。针对目前现实,深感开展预防 职务犯罪工作任重而艰难,似于是被动的预防。
打击是惩治职务犯罪的治标措施,预防才是治本之策。人们往往 关注打击职务犯罪而忽视预防工作。惩办渎职侵权犯罪令人解气,但 更重要的是预防和减少职务犯罪的发生,以减少国家和人民群众的损 失,树立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预防职务犯罪本人认为应做好“四强”
(一)强化思想建设
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提高国家工作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依托,加强对国家工作人员的政治思想 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对国家工作人员进行理想信念、宗旨教育和世界 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进行理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提高政治 素质,牢固树立大公无私、勇于奉献、勤政廉洁、甘当公仆的思想观念;克服特权思想,增强严格执法、依法办事的法制观念。
不少事实证明,“千腐败、万腐般、都是思想先腐败”。徐才厚、***、***等,这些高级干部之所堕落,都是从思想蜕化变质开始,逐步滑向腐败深渊的。以此为鉴,必须从思想上强化预防职务犯罪的建设,在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思想上筑起预防职务犯罪的坚固堤坝。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加大思想教育力度。要把对领导干部的教育,特别是中高级干部的教育作为重点,把党性、党风、党纪教青作为培训党员干部的必修课。思想教育既要突出教育的广泛性,又要讲究教育方法的多样性和针对性;既要讲实效,又要造成一定的声势。要求在各级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把纪委、组织部门、宣传部门、党校、以 及新闻单位,文化艺术部门的力量集中起来,发挥思想教育工作的整体优势,形成纵横交错的思想教育网络,造成强大的思想教育攻势。
(二)强化法制建设
必颂重点抓住两个方面:一是立法;二是执法。一方面必须切实加强预防职务犯罪的立法工作。要尽快建立和完善职务犯罪预防、惩戒、监督等方而的法规,比如建立《国家公务员监督法》、《预防职务犯罪法》等,形成一套比较完善和规范的的预防职务犯罪的法规体系,使预防职务犯罪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在职务犯罪高发期,治乱要用重典,所制订的法观要加大惩罚的力度,量纪量刑要从重,要增加职务犯罪的政治成本和经济成本,在政治和经济上要给予职务犯罪分子沉重打击,使其在党内无藏身之地。另一方面要克服执法中的“软骨病”,排除各种干扰,刚正不阿执法。要坚决杜绝以言代法,以权代法,以权压法,以罚代刑,以及贪脏枉法的职务犯罪问题发生。一定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没有特殊公民。只要违法的都要依法严惩,以震慑职务犯罪分子。
(三)强化干部制度建设
一是抓住当前机构改革和企业改革的有利时机,加快政府职能的 转变,精简机构,实行政企分开,防止枝钱交易。是进一步推进干 部制度改革。按照“公平、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选拔任用领 导干部。在党政机关普遍推行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崩,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和民主讨论干部等制度。要建立健全用人失察责任追究制度。对选拔任用干部中违反干部政策,造成失误的必须严肃追究责任。三 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改革福利利分配方式。对领导干部的褔利待遇要由“实物化”改为“货币化”,尽可能实行领导干部住房、工作用车、出差食宿标准纳入其工资褔利中,取消福利性的实物分房和公款接待,从根本上杜绝领导干部在住房方面谋私和坐超标车、公车变私车、屡屡更换新车以及公款大吃大喝现象.四是要绝对保证国家机器“吃皇粮”,军队、武警部队、政法机关及其他所有党政机关与所办经营性企业彻底脱钩,一律不再从事经商活动。执收执罚部门实行“收支两条线”,铲除职务犯罪现象产生的土壤。五是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完善有形建筑市场等各类市场管理,规范市场行政行为、企业行为和市场行为,同时要进一步增加行政办事的透明度,要大力推行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等。增加用权行为的透明度,由“暗箱操作变为“阳光行动”,根治“黑箱”伯”。此外还要大山推行政府采购和会计委派等制度。总之,要通过改垃,努力寻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同经济发展、政治民主和精神文明适应的方法,从根本上预防和治理职务犯罪。
(四)强化监督机制
马克思主义监督学说认为,监督是国家的一种职能,是维护一定 社会政治和经济秩序的手段。从政治学的角度看,不受监督的杈力必 然走向腐败。应该肯定,我们党多年来已经形成了不少党内监督的好 制度和经验.但是,监督体制还不够完善,没有形成具有足够约束力 的监督体系,是目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特别是对掌握各级和各部门单位最高权力的党政“一把手”,由谁监督,监督什么,如何监 督没有明确的规定,更缺乏经常有效的具体监督措施,导致对他们的 监督“失控”,进法违纪的比例上升。针对这些监督方面存在的突出 问题,应从七个方面强化监督机制的建设:一是强化党内监督。要通 过加强民主集中制,加强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 民主评议制度等,强化党委内部的监督和纪委的监督。二是强化权力 机关的监督.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在人民代表大会 的权力中,监督权是最重要的一种。要充分发挥各级人民代表人会及 其常委会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的法律监督和工 作监督的作用。三是强化行政监督,主要是要扩大监察机关的权限,例如,给予监察机关查阅、查封银行存款权、停职检查权、奖励权,以及开除的处分权等。同时要完善行政监察管理体系,使之能相对独 立行使监察权。此外,还要加强行政监察队伍建设,培养一支训练有 素,懂政策、法律和技术的监察队伍。四是强化经济监督。这方面的监督主要是指国家授权经济监督职能的专门机关和其事业单位内部的监督机构,按照一定的法律、制度和纪律对一切机关、团体、企事 业单位的经济活动,以及国家公务人员的经济行为进行监察和督促,这是防止贪污、贿赂、挥霍浪费等职务犯罪现象的重要手段。特别要 加强财务监督制度,用法律制度保证财会人员的政治、经济地位不受监督对象支配,依法独立行使经济监督权,抓好对本单位本部门执行财会制度情况的监督。五是强化民主监督。重点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协机关民主监督的职能作用,围绕反腐倡廉,积极抓好民主监督。六是强化群众监督。要明确便于群众对权利监督的重要内容和监督的方 法,同时要依法保护群众的监督权,调动群众监督的积极性。七是强化舆论监督。要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尝试给予新闻媒体的知情权、调查权、评论权、曝光权,使之不失为制约职务犯罪的锐利武器。
综上所逆,职务犯罪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通过对其产生的原因及其特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工作中,必须贯彻党中央关于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要求,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动员全社会力量,发挥预防工作的整体效能。检察机关,在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中,必须立足于履行检察职能,紧紧围绕检察职权,不搞越权预防,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与有关部门配合和系统预防、部门预防与社会预防相结合,防止在工作中检察机关在国家政治结构中的分工和定位,更不能“种了别人的地,忘了自己的田”。只要我们运用正确的手段,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敢于坚持不懈地同腐败问题作长期而坚决的斗争,才能有效遏制和减少职务犯罪,才能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大局。
参考文献
1、武田:《预防犯罪的庇佑之路》[M]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8年8月
2、樊风林 宋涛:《职务犯罪法律对策及治理》 [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7年1月
3、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 中共中央宣传部 2014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