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师德教风建设演讲稿:拾一路芬芳,继续前行
师德教风建设演讲稿:拾一路芬芳,继
续前行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陶行知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就是爱,这就是对教育的爱,有爱才有教育,因为爱才崇高,无私地爱,是教育的魂!我今天演讲的题目就是——《拾一路芬芳,继续前行》!
XX年,我来到了仁风镇中心小学出任五年级的班主任、体育老师兼语文老师。在这以前,这个班没有固定的老师,班主任一年一换。当我走进教室的时候,发现地面凌乱不堪,小吃食品袋,碎纸,瓜子壳,被大卸八块的桌椅板凳,以及教室后面的扫帚,簸箕,倒扣的垃圾桶,横七竖八的摆满了地面。作为班主任更心塞的就是,班里面的优秀学生转到临班十之五六。
这就是我接班时的大体情况。我默默的对自己说:“两年之后,我不要求剩下的学生成绩要多好,重要的是品行要好。我坚信,小学毕业之前他们将是最开朗乐观的、最懂事听话的、最团结努力的、最有上进心的一班同学。”
老话说:“真心换真心,四两换半斤。”我毫不夸张地讲那是我用爱换来的!在我心中,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张白纸,我在上面用爱心描绘,所以就会收获了爱的享受!在我的班上,有个孩子个性特别强。有一天中午我正在吃饭,几个学生慌慌张张跑到我的办公室说张胜打架了,还勒索同学。我一听,外套都顾不上穿,跑到明德楼西北角,一看,张胜正用胳膊肘顶着赵帅同学的脖子,嘴里还在恶狠狠的嘟囔着什么。我边喊边冲上去,拦在他们中间,随后我便叫他们两个去办公室了解情况。事后,我分别给他们做工作,给他们讲冲动的后果(制止只会加剧学生的逆反心理,我要让学生知道后果),宽容的重要。
后来,经过几次三番的促膝谈心和无微不至生活上的关心。张胜同学开始变了。之前每次当我想接近他时,他的眼神总是很慌乱的躲开我的视线。在课余时间,他总是用打架的方式吸引别人的目光。看着他眉头那与年龄不相称的神情,我真为他难过。我向他教过他的老师打听他的情况,才知道他的家庭情况很特殊,十年之前,家境优越,之后父亲出车祸后有了残疾,妈妈在外打工,靠一个打工的女人的工资支撑全家的生活。家庭的不幸使得这个孩子自尊心很强,又很敏感,每当别人想要帮助他时,他总是像刺猬般地拒绝。了解到这个情况,我对这个孩子有了更多的心疼和关爱。利用休息的时间,我找张胜谈心,给他讲我自己的故事,也是差生逆袭的故事来激励他,我坚信真心换真心。像父亲般的关怀他,很多次他擦着眼泪对我说:“老师,我一定好好的……”
我有意识的在班级讲我的老师告诉我的“态度决定高度,勤奋铸就成功。”努力改变命运,讲命运在自己手里的故事,讲同学之间真诚真爱的力量,暗中交待几个班干部在平时多与他聊天,多帮他复习。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个孩子渐渐的不再封闭自己了,学习上也有了劲头,在六年级期末考试中,前进了十几个名次(原来的倒数铁三角),班级的其他同学也在这充满爱的集体中变得成熟了。整个班级洋溢着的是团结,是自信,是融洽,看着这一切,我倍感欣慰,我在他们心田上播下的爱的种子,已经开始生根,发芽,这难道不是爱的力量吗?
生活在纯真的孩子们中间,让我感受到了真爱的无价,教育孩子的同时也教育了自己。自从当上了班主任,我的人生观得到了彻底的转变和升华,我再也不觉得“爱学生”是口号,是肉麻,是虚伪,我深深体会到爱学生那是超越了爱自己闺女和亲朋好友的人间真爱!我开始用相机记录下我们一起生活的点滴,并承诺等他们到了初中、到了高中、到了大学,乃至大学毕业了再一起看我们的照片,再一起看我们的童年,看我们一起的“傻样”!
XX年中考,我亲爱的孩子们,加油!与你们一路走来,芬芳遍地,满满的都是属于我们的美好回忆。重整旗鼓,咱们一起继续前行。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深感自己责任的重大,工作的艰辛,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我要多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寻求育人的良方,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努力、努力、再努力,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结束语:给孩子以最幸福的童年,为孩子的终生幸福奠基。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到此结束!
第二篇:师德教风建设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陶行知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2011年,我来到了**镇中心小学出任五年级的班主任、体育老师兼语文老师。在这以前,这个班没有固定的老师,班主任一年一换。当我走进教室的时候,发现地面凌乱不堪,小吃食品袋,碎纸,瓜子壳,被大卸八块的桌椅板凳,以及教室后面的扫帚,簸箕,倒扣的垃圾桶,横七竖八的摆满了地面。
这就是我接班时的大体情况。我默默的对自己说:“两年之后,我不要求剩下的学生成绩要多好,重要的是品行要好。
老话说:“真心换真心,四两换半斤。”我毫不夸张地讲那是我用爱换来的!在我心中,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张白纸,我在上面用爱心描绘,所以就会收获了爱的享受!在我的班上,有个孩子个性特别强。有一天中午我正在吃饭,几个学生慌慌张张跑到我的办公室说张胜打架了,还勒索同学。我一听,外套都顾不上穿,跑到明德楼西北角,一看,张胜正用胳膊肘顶着赵帅同学的脖子,嘴里还在恶狠狠的嘟囔着什么。我边喊边冲上去,拦在他们中间,随后我便叫他们两个去办公室了解情况。
后来,经过几次三番的促膝谈心和无微不至生活上的关心。张胜同学开始变了。之前每次当我想接近他时,他的眼神总是很慌乱的躲开我的视线。在课余时间,他总是用打架的方式吸引别人的目光。看着他眉头那与年龄不相称的神情,我真为他难过。我向他教过他的老师打听他的情况,才知道他的家庭情况很特殊,十年之前,家境优越,之后父亲出车祸后有了残疾,妈妈在外打工,靠一个打工的女人的工资支撑全家的生活。家庭的不幸使得这个孩子自尊心很强,又很敏感,每当别人想要帮助他时,他总是像刺猬般地拒绝。了解到这个情况,我对这个孩子有了更多的心疼和关爱。
我有意识的在班级讲我的老师告诉我的“态度决定高度,勤奋铸就成功。”努力改变命运,讲命运在自己手里的故事,讲同学之间真诚真爱的力量,暗中交待几个班干部在平时多与他聊天,多帮他复习。
2016年中考,我亲爱的孩子们,加油!与你们一路走来,芬芳遍地,满满的都是属于我们的美好回忆。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第三篇:教风师德建设
教风建设之我见
——厚德、严谨、精业、爱生
教风即教师风范,是教师德与才的统一表现,是教师整体素质的核心,是教师道德、才学、作风、素养、治教的集中反映。从某种意义上讲,教风也是一个学校崇高的精神旗帜,它对学生可以起到熏陶、激励和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教风好,可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可以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和社会可信度,因此,可以说教风是一个学校生存和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之源。高等学校教师的教风不仅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而且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
优良的教风主要表现为教师坚持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严谨治学,潜心执教,为人师表,善于创造,关爱学生,精心育人。高校教风具有共性的表征和评价指标,并表现为高尚的教育职业规范,其基本的表征和评价指标一般包括教师和教学群体的政治原则,思想修养,教育理念,备课、上课、实训、作业、辅导、考试等环节教学行为的科学规范与教学改革实效,以及教师正确的“学生观”显现出来的师德、师风和教学水平。根据自身的工作心得,我用八个字概括了教师应该具有的风范,即厚德、严谨、精业、爱生。1.厚德
厚德出自《易·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又有《淮南子·氾论训》:“故人有厚德,无问其小节。”且看曹植的《鹦鹉赋》:“蒙含育之厚德,奉君子之光辉。《大学》中有“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善”。什么是“德”,其实很简单。帮助别人要求回报,叫做
交易;帮助别人不要求回报,就叫做“德”。如果有很多人得到你的帮助,而你都不要求回报,那你的德就厚了,就可以称作德高望重了。厚德载物是说,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现在多用来指以崇高的道德、博大精深的学识培育学子成才。“厚德”即主张人要推崇高尚的品格,这是为人之本,把它列于首位,意指教师要以高尚的道德立身,以德载物,以德育人。
教师一定要做学生的榜样。我们经常对学生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要求学生上课不要讲话,可我们参加会议的时候有没有和邻座窃窃私语呢?要求学生上课的时候手机要调成静音,可有多少老师上课期间手机响了呢?要求学生每日清扫教室卫生,一天接受数次检查,我们老师有没有在教室随意丢弃废纸呢?要求学生讲文明,我们自己话语中有没有不文明的字眼呢?要使我们老师的教育更有力度、更有成效,就要使学生真心地信服你,我们老师要以德服人,用自身高尚的道德魅力去影响学生,而不是苍白无力、长篇大论的说教。2.严谨
严谨是指严肃谨慎。严谨治学、从严执教对一个学校的教风乃至校风建设至关重要,它有可能对学生的一生都起到重要的影响。严谨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身正为范,为人师表。注重言教更注重身教,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和品德去教育、影响学生;要学高为师,终身学习,严谨笃学,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和教学水平。
举个简单的小例子,我讲授的一门课程是**分析,这门课程的教
学内容中70%是需要学生动手操作的实验项目,不要轻视一个小小的实验项目,不要认为实验课没有理论课重要,恰恰相反,老师上一堂实验课的工作量要远大于一堂理论课。因为学生虽然分组进行实验,但老师要不断地到各个小组去检查学生的实验情况,及时地给予指导,特别是纠正学生操作中的不规范处。如果指导教师坐在实验室也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但对于学生来讲,这样的授课效果肯定不好。如果一个专业的老师大都如此,那么学生的操作技能何以提高?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如何实现?学校的发展怎能长远?所以,我们老师一定要严格要求我们的学生,从叠滤纸是否规范这样的小事开始,每一个环节、每一门课都严格要求,我们的学生也会耳濡目染,利于他们养成严谨的求学态度,无论将来他们从事什么职业,都是受益匪浅的。3.精业
精业,即精湛的业务能力。源自韩愈《进学解》:“业精于勤而荒于嬉”,意蕴教师要尽心于所从事的职业,精通本专业的业务,刻苦钻研,教以致技。“精业”是良好教风的理性条件,业而不精,厚德将无所依从,爱生也会流于空泛。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教师知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教师教学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实效。一个满腹经纶的老师,却不能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将知识以更易于学生接受的方式传授出去,这是学生的不幸;一个空有教学花架子而缺少丰富知识内涵的老师,同样是学生的不幸。所以,作为一名老师,要不断地补充、更新专业知识,还要针对学生的情况研究调整教学的方法,同时还要与时俱进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民族的进步、国家的富强,与每一位普通的老师讲授的每一堂课息息相关。我们老师应该为自己从事的高尚而神圣的职业感到骄傲,让我们立足本职,潜心钻研业务,使每一堂课变得不普通。4.爱生
爱生,即关爱学生,就是要对学生尊重、理解、赏识、信任。爱是教育的根基,爱生才能育人。只有牢固树立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的道德情感,全面建立起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才能缩短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真正实现“相信人人有才,帮助人人成才”。因此,爱生是良好教风的内在灵魂,也是厚德、精业的落脚点和终极目标。
教师本身也是为人父母的人,不管自己的孩子是上幼儿园、小学、初中还是高中,谁不希望孩子在学校能够多多被老师关注,无论孩子的表现如何,老师都能够一视同仁。作为家长,这样的想法很普遍,也很普通,人之常情啊。那么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最能理解家长的这种心情,并应该将这种理解化为工作的动力、源泉,把自己任教、管理的学生都当做自己的孩子,当他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不要抱怨、不要放弃、不要因为他们学习态度不好、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不去理睬他们;当他们违反纪律要求的时候,我们不要迁怒于他们的不懂事,而因此放弃和风细雨、耐心的说教和长期的教育。
爱生是一种责任,是一种义务,爱生应该从点滴的关爱做起,对学生的爱也是一种巨大的力量。**老师,是我们身边一名普普通通的
同事,却在爱生方面给我们树立了好的榜样,在学生有生命危险的时刻,他舍出了自己的手指,全然不顾手指可能被咬坏的危险,试问,有多少老师能做到这样?
热爱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孩子吧,他们的一点点进步都足以让我们感到骄傲,他们会以一个美好的未来回报我们爱的付出。
任何一所优秀的学校,都具有优良的教风。良好的教风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保证;是教育成功的基本条件;是学校进步的价值尺度;是教师自我完善的最高境界。我们要发扬和创新优良教风,推动师资队伍的建设,向学院辉煌的明天前进!
第四篇:师德教风建设
绽放教师之光华,树立楷模之芳馨
---------记马厂学区师德先进事迹
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马厂学区自开展师德教风建设活动以来,领导高度重视,全体干部、教师与时俱进、积极创新。在各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得到学生、家长、社会的良好评价,涌现出众多道德模范、美德少年和一些道德学校。
范红云老师自参加工作以来,她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以满腔的工作热情,努力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得更好。她一直用“勤奋”与“爱心”辛勤耕耘着,热爱学生、团结同志、顾全大局,勇挑重担,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张春娇,中学一级教师。参加工作年来,一直坚守在教育教学工作第一线并担任着班主任工作,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爱岗敬业。在教学上勤奋踏实、勇于创新,出色的完成本职工作,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称赞。
2012年,刘如伟、冯婧、王贵生、孙红芬等几位教师在教师节表彰中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师德标兵”和“优秀教师”的光荣称号,他们成为我们师德的一面旗帜。我们身边还有很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教师,他们用平凡的善举鼓舞着我们,让我们不断地修师德、铸师魂。
第五篇:师德教风演讲稿
多一点爱与责任,人格就多一份魅力
银河小学 李晓敏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呢?作为许多学生人生导向的老师,都会这样在教育之初想过这样的问题吧?社会不断的发展,对人的要求也在不断的变化,应该教育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呢?
一、人格完善是教育的理想和追求
在寻找答案过程中,一种回答让我心有所动。1972年,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提交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报告中指出:‚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这就是对教育基本目的的一个广义的界说。‛无独有偶,哈佛的校长在谈到大学教育的目的时也说到:‚大学要提供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最佳教育。这种教育不仅赋予学生较强的专业技能,而且使他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塑造健全完美的人格。特别是通过不同学科领域知识的渗透,使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懂得鉴赏艺术,从事艺术创造的人了解科学,使每个人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因此我认为:人格完善是教育的理想与追求。
二、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教育事业中具有重要作用。
要培养学生的完善人格,教师必先完善自己。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培养人格,正如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说过,‚要播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汉代韩婴在《韩诗外传》中说得好:‚智如泉涌,行可以为表仪者,人师也。‛也就是说,教师须德才兼备,智慧如泉水喷涌,道德、言行可以作别人的榜样。
教师人格中的自我、责任心、态度、爱心、道德等,通过教师的一言一行作为一种榜样在学生人格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人格完美,对学生的心灵就有感召作用。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确实如此,凡是成功的教师无不以人格之光烛照学生的心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鲁迅先生是伟人,他在教学生方面也是我们杰出的榜样。鲁迅在北平师范大学讲课,来听讲的人越来越多,礼堂容纳不下,只好临时挪到大操场上去。他站在一张方桌上,处于人群当中。他滔滔不绝地说,鼓励青年认识北洋军阀统治的黑暗,走自己的路。在秋风萧瑟中,没有扩音器,也没有扬声喇叭,但听者专心致志,激动感奋;听得一清二楚。何以有如此震撼人心的力量?是鲁迅先生人格的力量。这种人格魅力来自于品德崇高、学识渊博。这样的教师给我们以高山仰止的感觉,是我们学习的典范。那些把关心留给社会,把热心留给学校,把忠心留给教育,把爱心留给学生,把真心留给同事,把耐心留给自己,用心去工作,用爱去育人的教师不正闪烁着人格的巨大魅力吗?
事实上,不管教师自觉不自觉,情愿不情愿,对学生的影响都不可能是‚零‛。做几年班主任,有些学生走路、说话、写字都有班主任的影子,这就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结果。教师的一言一行影响学生成长、成人、成才。《论语•子路》中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故而,教师作为身负重任的社会一员,更应该积极地自我教育,在人格自我完善的道路上不断前进。那我们作为教师的教师,岂不是更该如此吗?!
三、用爱与责任铸师魂
师德是教师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师德中爱与责任则是师德的灵魂。回到对孩子的教育上来,我想正是出于对孩子的爱与责任,我开始了对教育的深入思考,爱与责任是母亲的天性,其时爱与责任也是教师的天性,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小学特级教师陶淑范就曾这样说:‚我把一生献给孩子们。我深感其乐无穷,很有价值。在小学教育的田野耕耘收获,给了我一生的充实。‛优秀教师无不把教育事业看作是自己的生命。也许正是以这种爱与责任为出发点,他们才能不停地教育自己,完善自己,才能更靠近学生.正所谓‚大道无声‛。冰心说:‚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陶行知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教育的爱必须通过的教育的智慧表达出来,否则可能出现恨铁不成钢的体罚、侵占学生自习课、罚抄作业等现象的泛滥。如果说爱是一种内存的情感,那尊重则是外在的行为,尊重学生是师爱的底线,马卡连柯就曾说过:‚如果有人问我,你怎样能够以简单的公式概括你教育经验的根本时,我就回答说,要尽可能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
我们说爱与责任是师德的灵魂,其时责任也是一种爱,歌德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这不由得使我想起一名援藏教师在一篇名为《带着爱启程》的文章中写到:‚当我爱到那些帮孩子背沉重行李的母亲那期待的眼光时,当紧紧握着家长的手,听家长一遍遍地说‘拜托、拜托’时,我的心灵一次次受到震撼,我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责任。‛这正是师爱的真挚的表白。但在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今天,有不少人却把责任定位在升官发财上,在教师队伍中也出现了不和谐音。为了依大官、傍大款,有钱有势人家的孩子不管好不好,年年是三好;班上的核心座位也作为讨好别人的资源;对有‚背景‛的孩子犯了错姑息迁就,而对于不送礼、家长地位低的孩子则鄙夷不屑;更有甚者,为了金钱拿回扣、考场舞弊等臵国家的法律与政策不顾者……我们说教师应是世界的良心,民族的良心。尽管现代教育技术日益高超,但在涉及学生人格的完善、特别是道德、价值观念形成方面教师的作用无法取代。
‚至要莫如教子‛是一个母亲的责任,‚教书育人‛就是一名教师的责任。‚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对教师的职业多一点使命感,我们的生命就多了一份精彩。生命和使命同行,人格就能闪发出耀眼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