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中美大学生篮球运动员培养体制
浅析中美大学生篮球运动员培养体制 麻栗坡县杨万中学盘兴荣
摘要 :众所周知,篮球运动起源于美国,NBA 代表了篮球运动的最高水平。NBA 长盛不衰,球星辈出,关键在于美国有一个世界上最完整和合理的人才选拔体系。研究世界体育强国大学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先进经验, 分析中国大学高水平运动队的管理现状, 从中发现中国大学高水平运动队在选材管理方面较为薄弱, 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与研究。为此, 作者对中美两国大学高水平运动员的选材模式进行分析与比较, 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运动员选材体系, 为培养出高水平的篮球运动员打下基础,为我国竞技体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关键词:浅析体制篮球选材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以中国、美国的大学生篮球运动员的选材培养体制为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2.文献资料法
利用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和优秀硕博论文库查阅有关中国、美国篮球运动和运动员选材、培养体制等方面的相关文献,研究中美两国的差别。3.访谈法
通过与学校相关篮球教师进行访谈,就某些问题、观点和方法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获得相应的资料。4.比较分析法
对已经掌握的材料,运用逻辑学的知识和方法,进行分类与比较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相关概念的界定 “体制”的概念
所谓“体制”顾名思义,“体”即结构、体系;“制”即制度、规定。综合起来,“体制”即是相关结构体系及其法规制度的总和与总称。“体育体制”的定义 所谓体育体制,就是指国家关于体育事业的机构设置、领导隶属关系和管理权限划分等方面的体系与制度的总称。体育体制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体育的管理体系与体育管理的制度。“培养体制”的定义
体育人才培养体制是指体育人才培养系统的机构设置、权限划分和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总称。体育体制决定着运动员培养体制,运动员培养体制还涉及到政治、文化、教育、经济、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复杂的系统,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渠道、培养方式、培养环境、资金来源、激励机制和法规制度等。
体育体制和运动员的培养体制是建立在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基础之上,并且体育体制、培养体制的发展要与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发展相适应。2.中美篮球运动员选材培养体制分析 我国篮球运动员选材培养体制
我国体育教育体制和竞技体育体制是分离的,它们的基本形式和指导思想均有差别。体育教育体制的基本形式为小学、中学、大学等,而竞技体育的基本形式为:少体校、青年队、专业队。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健康第一,而竞技体育的指导思想是贯彻“三从一大”的训练方针,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为国争光。这种体育教育体制与指导思想的出发点本身是无可厚非的,但从培养人才的全面发展的角度上来讲却又偏失。我国篮球运动员培养途径如下:(图1)
图1 我国运动员培养体制 美国篮球运动员选材培养体制
美国体制的基本形式为中小学、大学、职业队或俱乐部。没有全国统一的指导思想。全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的宗旨是促使校际运动竞赛成为整个教育计划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促使运动员成为整个学生群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通过校际竞赛达到多方面培养学生运动员的目的。其特征是体育与教育基本融为一体。两种体制在形式与知道思想上的差异导致了其他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异。美国篮球运动员的培养途径如下:(图2)
图2 美国运动员培养体制
3.中、美篮球运动员选材培养体制比较分析 对比中美两国篮球运动员的培养体制发现,我国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的培养主要是沿用原有的训练体制,运动员大多来自各年级青年队和省、市体校。这是一种早发现、集中培养的后背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便于人才管理,国家的投入资金较少。但是这种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是竞技体育与学校之间是完全分离的一种培养模式。这中培养模式的缺点在于,这些运动员由于过早的脱离了系统的文化教育,使我国的篮球运动员综合素质较为底下,这对以后发展过程中一些重要思想的理解形成障碍。培养模式分析
美国篮球培养后备人才模式的最大特点是普及,美国少年儿童从小学起就已经开始接受正规的篮球技术指导,然后到中学再到大学,经过层层选拔,直到进入代表美国最高赛事的NBA,其过程就是一个“金字塔”。美国众多高水平的篮球运动员都来自各个高校,美国的竞技体育是建立在学校体育之上的,他们是同一体系及同一轨道的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在这种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下所培养出来的篮球运动员,不仅具有高超的篮球技、战术应用能力,还是高学历的综合型才人。
和美国的“金字塔”式篮球人才培养相比,中国篮球的后备人才培养主要依靠各级体校,地方政府给予财政支持。教育系统负责组织并开展业余训练,一旦发现有潜力的人才一般都输送到各级体校进行专业化训练。由于训练条件和训练设施的限制,还有对各级体校的扶持力度不够,教育系统自身培养的高水平运动人才很少。近年来,由于各级体校的不断萎缩,体校原有的制度优势丧失,特别是优秀运动员的退役安置问题、学习与训练矛盾突出等因素,使许多学生家长对子女的体育训练心存疑虑。4.美国篮球运动员培养体制对我们的启示 篮球运动水平要不断的发展,就必须遵循体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其中后备人才培养就是篮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只有重视后备人才的梯队建设,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才有后劲;一个项目要保持水平不断提高,必须遵循项目自身的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有些项目眼睛只盯着尖子运动员,忽视后备人才的培养,最终必将导致人才的断层。与美国对比篮球运动员的培养体制相比,中国篮球的后备人才培养主要依靠各级体校,地方政府给予财政支持。教育系统负责组织并开展业余训练,一旦发现有潜力的人才一般都输送到各级体校进行专业化训练。由于训练条件和训练设施的限制,还有对各级体校的扶持力度不够,教育系统自身培养的高水平运动人才很少。应加强体校与各市学校的合作,鼓励社会兴办篮球学校货俱乐部,拓宽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渠道。
三、结论与建议 结论 1.美国的体育体制是完全市场经济下的“分散型:体育体制,其培养体制有着超强的自我造血功能,各级管理部门分工明确,组织机构十分健全,能够为篮球运动的正常运转把握方向,但是缺乏政府职能部门有效的宏观调控。
2.我国的大多数优秀篮球运动员都是从体校选拔出来的,体校重训轻教,没进行过正规的高等教育,使我国篮球运动员存在“体教分离”的现象。
3.中国篮球运动员的培养模式在早期曾经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运动员“三级”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情况。国外其他国家的一些先进的培养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建议
1.在人才选拔培养方面,坚定走“体教结合”的道路,充分调动“体”“教”积极性,优化体育和教育两个职能部门的资源配置,发挥各自的长处,使二者有机的结合,进一步完善“体教结合”的模式。
2.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建立完整的培养体系,形成层层连接的整体,建立、并逐步完善不同层次的竞赛制度,比扩大竞赛所覆盖的面积。
3.加快体育体制改革的步伐,使“体教结合”做到真正的有法可依,这样才能使我国的“体教结合”沿着法制化的道路健康发展。参考文献
[1]金玉,中美大学高水平运动员选材管理的比较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3(3)[2]王永盛,中、美大学高水平运动员培养的比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8(3)[3]钟赋春,美国大学校际体育[J].国外体育科学,1997(11)[4]庞红平,漫谈美国大学篮球[J].体育博览,1993(2)
[5]冯于安,试析我国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现状与前景[J].中国体育科技, 1996(11)[6]吴双文,对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竞技水平及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4)[7]宋振镇,从CUBA与NCAA的比较谈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5)[8]李正贤,CUBA联赛与NCAA联赛的比较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3(3)[9]汪海燕,对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几种不同培养模式的再认识[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1)
第二篇:篮球运动员场上意识及其培养
篮球运动员场上意识及其培养
威宁县第六中学 顾庆阳
摘要:篮球运动员场上意识对技战术的发挥有较强的操作作用,在势均力敌的比赛对抗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因此,本文应用运动心理学基本理论,就其场上意识的含义,内容和在篮球训练中如何培养等简单做一个粗浅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篮球运动员 场上意识 培养
1、引言
随着篮球运动的快速发展,当今篮球比赛的抗衡已不再局限于技术、战术、身体素质和思想作风了。意识素质更是一个重要方面。在势均力敌比赛对抗中,谁能合理、稳定、灵活地运用意识素质,谁就能最终获得比赛的胜利。在篮球运动训练中,如何提高运动员场上意识已被较多的人提出,其重要性越来越明显,本文试图运用运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结合多年来的教学训练经验,就其场上意识的含义、内容、培养方法等问题,作一个粗浅分析与探讨。
2、场上意识的含义及内容
场上意识,是指运动员在篮球教学训练和比赛中的其有明确目的性和方向性的自觉心理活动。场上意识的最显著特点是它的能力性。从心理学观点来看,意识是以第三信号系统为特征的高级神经系统活动的表现,是在平时训练中逐步积累形成的,场上意识的这种心理活动,对实际技术、战术有较强的操作作用,是运动员的判断能力、反应能力、全理地运用技术和战术目的能力的概括,作为一个篮球运动员应具备良好的场上意识,它除了我们平常所说的进攻意识和防守意处,还包括随时注意自己在场上所处位置及该位置上的技术动作配合意识,也就是说对自己将要完成的每个传、接、运、投动作等都有一个强烈的准备,判断意识。在完成前一个技战术动作之后,立即转换成下一个战术动作的串联意识等。
3、培养场上意识的方法
我认为,意识比技战术更重要,技战术不会可学会,但意识不好,却很难改变。等到真正的明白过来,已经为时已晚,意识好,可以大大提高训练的效率,掌握比赛中需要的并又会运用的技战术;意识不好,训练的盲目性就大,往往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所以,培养运动员的场上意 识应是全面的,系统的,应把它放在与技战术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下面就谈谈部分技战术训练中场上意识的培养。
3.1 传接意识的培养要从破坏地方的组织战术意识着手,从传球和接球准确性、攻击性、灵活性、多样性和独特性方面多下功夫,要根据需要和因人而异进行,传接球训练中要培养运动员做到:
3.1.1 指导思想明确,重视传接训练,养成机智果断,认真细致,运用个人技术的习惯。
3.1.2 选择和掌握尽可能两种以上的攻击性、准确性大的传接球技术以及那些能在关键场次派上用场绝招传接球技术,并反复练习,多下功夫,以保证在比赛中能根据需要选择使用。
3.1.3 善于根据双方的当时位置,比分形势,心理状态,对于传、接球水平和站位,灵活运用个人传接球技战术。
3.1.4 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传接球时不受比分、得失球、观众、场地环境的影响和干扰。训练中,对每个传、接球队员定型的传接技术要强化训练,做到千锤百炼,万无一失,形成特点,比赛就能无误,运用自如。3.2 启动抢点意识的培养。启动抢点的技术动作细腻精确,运用变化多,启动抢点的意识培养主要从传球的高度、远度、速度、弧度和方向上来进行,为此,训练中要培养运动员做到:
3.2.1 能根据来球的远近、速度、弧度、落点正确启动抢位。3.2.2 启动抢点前能隐蔽自己的意图及迷惑对方。
3.3 投篮意识的培养,投篮是战术配合的结束阶段,投篮的成败反映了一个球队的战术质量和效果。投篮意识的培养主要从能否突破对方着手,为此,训练中要培养运动员做到:
3.3.1 有强烈的投篮欲望和敢打必胜的信心。
3.3.2 根据传球的方向、弧度和速度、落点能预辨出可能组织的战术。3.3.3 投篮前利用敏锐的观察力根据对方防守位置,正确选用投篮路线和个人战术。
3.3.4 参与集体配合的每个投篮手从思想上和技术上都要有投篮准备,那些明知是自己掩护同伴的投篮也要假戏真做。
3.3.5 比赛中有多次投篮,可以想象,无论是得分与不得分,都对激发本队士气和兴奋性都起到巨大作用。因此,训练中提高运动员控球能力,个人战术变化的同时;要注意寻找适合每个队员的独特投篮控球能力的同时; 都要注意寻找适合每个队员的独特投篮方法。加强突破能力和投困难球的能力,以及机敏灵活投篮能力方面进行,同时还要结合防守进行投篮训练。3.4 跑动站位意识的培养。随着篮球战术的日趋繁多,主动站位意识的培养更具紧迫性。跑动站位的培养主要从准确判断来球路线入手,因此训练中要培养运动员做到:
3.4.1 树立敢于拼抢的坚定信心,你跑动我补位积极主动。
3.4.2 尽可能提早识别对方的进攻意图并善于隐蔽自己的意图,从而有的放矢的进行跑动和站位的质量。
3.4.3 观察进攻对手分配球的特点和传球者的特点,组织有效跑动站位,遏制进攻效果。
3.4.4 敏锐的观察,快速的反应,能根据传球者传球时间,高度、出手等特点来调整站位位置和跑动路线。
3.4.5 不断提高识别假意识传球能力,减少上当受骗机会。
3.4.6 充分利用规则,争取场上主动。加强跑动站位意识的培养是训练中极其重要的一项内容,训练时必须加强对跑动站位意识的培养,两者结合进行,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3.5 场上无球队员意识的培养。纵观一系列篮球比赛,运动员在场上大部分时间处于无球状态,在这段时间里,无球队员要积极争取与本队相适应的一些无球战术的配合。即为了实现全队攻守战术,创造出突然袭击方或灵活地防地和反击而采用的观察判断,移动、防守、保护、补位、换位等。有目的、有意识的个人战术性动作都可以说是无球队员的战术性运动。因此,在训练和培养无球队员场上意识时应做到:
3.5.1 正确的观察判断,在首先熟记本队攻防战术的要求和打法基础上,扩大观察视野,看清双方战术重点和意图。
3.5.2 加强作风培养,无论在平时训练和比赛中运动员都要将无球作有球去处理,教练员应经常进行启发教育,培养运动员的刻苦训练,顽强毅力,一丝不苟的良好作用,它是提高无球队员实战水平的一环。
3.5.3 在基本技术训练中贯彻无球队员战术意识的培养。技术是战术的基础,无球队员行动是战术意识训练重要组成,应重视无球队员意识的培养。3.5.4 抓好无球动作与有球动作技术的衔接,比赛场上无球、有球交替变化衔接紧密,要解决从无球到有球的快速转变,然后根据这些临场战术变化情况决定自己的行动。总之,无球队员的一切行动都带有战略性,它包含明确的目的性,鲜明的针对性和强烈的攻击性,因此,应重视对无球队员的意识培养,加强对无球队员的训练。
4、小结
4.1 篮球的基本技术和应具备的场上意识是组成战术的基础,没有全面、准确、熟练的技术和良好的意识,一切战术设想都无法实现。
4.2 把篮球的各项意识渗透到技术训练的各个环节中,既要学习技术的规格和要领,使队员形成正确合理动作定形,明确各项技术的运用能力。4.3 在训练内容上,做到技术、战术意识的训练既要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又要密切配合,互相渗透,加强训练的科学性、系统性,改变单一的、孤立的、片面的训练方法。
参考资料
1、体育心理学:高等学校试用教材 1985
2、郑送达等:场上无球队员意识的培养,载辽宁体科技 1992(2)
第三篇:中美行政监察体制比较
中美行政监察体制之比较
摘要:行政监察是国家行政内部监督中一种重要的监督形式,它在预防、监察以及惩处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贪污腐败问题上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不同的监察制度适用于不同的政体,因此各个国家的行政监察制度并不完全相同。中国和美国,一个是民主集权制国家,一个是联邦制国家,它们的行政监察体制各有优缺,通过中美行政监察体制在领导体制、权利范围和配套法规等方面的比较,体现了中国行政监察机关在双重领导体制、党政不分和配套法规不健全等方面的缺陷,我们可以从比较中汲取美国的优点来弥补我国监察体制现存的缺点,以达到完善我国行政监察的目的。
关键词:行政监察 监察机关 行政机关 比较
一、行政监察之定义
行政监察是指行政机关内部设立的专门监察机构对国家行政机关极其工作人员的行政活动实施的一种内部监督。如今,政府腐败已经发展成了一个全球性的话题,对于腐败我们说的较多的是惩治。其实我们应该意识到预防最重要,就好象监督一样,我们应该注重事前监督而不是事中和事后监督。行政监察就可以通过对行政机关极其工作人员进行监察从而达到预防贪污腐败的目的。行政监察还具有提倡廉洁从政、提高行政效率、促进依法行政、促进法制建设等作用。由此可见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行政监察非常的重要。
二、中美行政监察体制之比较
每个国家的监察体制都不会完全相同,只有通过比较才能找出各自的优缺点,才能更好、更全面的改进和完善本国的行政监察体制。中美两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政体,因此在行政监察方面有很大的区别。我们可以通过二者的比较,进而找出完善中国行政监察体制的途径。
(一)领导体制上
我国的监察部门,大都设置在政府机关内部,在领导体制上,这些部门受双重领导,既要接受上级监察机关的领导,同时还要接受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在组织上,监督机构的负责人,不是由同级行政机关的领导成员兼任,就是由行政机关任命。在经济上,监督机构一般都是从同级行政部门那里领取活动经费、事业费、工资和奖金,从而在经济上受制于人。这种监督体制严重影响了监督主体的独立性,难以独立行使监督权。与此相比照的是美国已实行了监察权独立,即监察机关权力独立于行政权力之外,监察长直接对最高行政首长或国会负责,在
实际中取得了较好的监督效果。美国1978年制定了《监察长法案》,规定联邦政府各部门和各独立机构设监察长办公室,目前共有62个联邦政府部门设有监察长办公室。监察长由总统提名、参议院批准,对国会和总统负责并报告工作,无任期和党派限制。为保持其工作的独立性,监察长办公室的经费由国会单独列支,工作人员由监察长自行选聘,部门首长无权干预。为协调各监察长办公室的工作,设立了行业协会性的组织——廉政与效率委员会,各部门监察长任成员。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通报工作,沟通情况,交流经验,并且每3年组织成员单位进行一次相互审计,评估各监察长办公室的工作,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二)权利范围上
我国行政监察机关主要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察,以保证政令畅通,维护纪律,促进廉政建设,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能。监察机关监察监察对象贯彻实施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情况;监督处理监察对象违反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和违反政纪的行为;受理个人或单位对监察对象违反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违反政纪行为的检举、控告;受理监察对象不服纪委处分的申诉;按照行政序列分别审议经国务院任命的人员和经地方人民政府任命的人员的纪律处分事项;纠举其中之违法失职的机关和人员,给予政纪处分;向有处理权的机关提出对国家行政机关违反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行为的建议,也可以对如何提高行政机关行政效能提出建议。在美国,1978年《监察长法案》规定监察长办公室不干涉政府部门日常工作,主要是开展监督。监察长办公室实行监审合一,既有审计职能,又有案件调查职能。审计依据国会审计办公室制定的标准进行,主要包括财务审计、绩效审计和对信息系统的审计,监控所在部门资金流向、防止浪费和内部网络安全情况,发现苗头性问题及时整改纠正,发现重大线索就与调查部门合作开展深入调查。案件调查人员依法拥有调查和搜查权,可以调用所有资料包括电子资料,拥有配枪、发出传票、跟踪卧底、实施拘捕等司法权力,经法官批准还可采用窃听、引诱等特殊侦查手段。监察长办公室有调查权和建议权,但没有处分权。调查结束后,发现构成违纪的,通常由监察长提出口头警告、书面警告、停职停薪、除名等处分建议,交部门首长最后决定。涉嫌刑事犯罪的,移送司法部,由司法部检察官提起刑事诉讼。由于美国司法程序比较漫长,行政长官通常会先作出纪律处分或人事处理,再等待司法判决,这种办法比较主动,实际效果也较好。监察长办公室每半年必须向国会和总统报告一次工作,遇有重大情况可随时报告。监察报告提交前须送部门首长过目,部门首长可以对报告提出不同意见,并附上说明一并提交,但无权对报告进行修改。监察长办公室的工作情况对社会公开,接受公众监督。
(三)配套法规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由1997年5月9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5次会议通过,根据2010年6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的决定》修正。我国和行政监察配套的法案主要有《宪法》、《行政组织法》以及《公务员法》,其他的都是一些规定、通知、规章或者办法,比如《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贪污贿赂行政处分暂行规定》、《监察机关调查处理政纪案件办法》等,这些法规的层级比较低、强制力比较弱。美国与《监察长法案》相配套的许多都是以法律形式出台的,比如《政府道德法》、《道德改革法》、《廉政法》《选举竞选法》等,他们就很少制定那些层级比较低、强制力比较弱的法规与之配套。美国的监察法律法规相互之间形成了一种严密的体系。对执法主体和如何执法问题有明确规定。比如《政府道德法》,它不仅对财产申报的种类、人员、内容、审查以及利益冲突的解决等作了详细的规定,还要求设立联邦政府道德署,政府各部门也要设立道德官员办公室,并对这些专门机构的职能、权限和运作程序作出规定,从而使执法主体、执法内容和监督对象在同一部法律之中予以明确。
三、中美行政监察比较启示
通过中美行政监察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目前的行政监察体制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缺陷,通过比较我们可以把美国行政监察的优点借鉴到我国的行政监察体制上,然后加以修改,使之能适合我国的行政监察体制。
(一)双重领导体制下,缺乏独立性
如前文所述,我国行政监察机关独立行使监察权并没有完全落到实处,双重领导体制和党政合署办公制度严重削弱了行政监察机关的独立地位,弱化了其行政监察职能。借鉴美国实行的独立监察权,我国可以尝试单独设立行政监察院,实行行政监察垂直领导体制,确保行政监察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行政监察院是行政监察机关,要独立于行政机关,由代表机关产生,对法律负责。国家行政监察院的监察对象包括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委、中央直属企事业单位中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领导干部;基层以上地方各级行政监察院的监察对象,是同级人民政府领导、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和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职能部门任命的其他人员;对乡、镇一级人民政府的领导和工作人员,由基层行政监察院的派出机构进行监察,以保证监察的权威性;国家行政监察院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对地方各级行政监察院管辖的案件行使管辖权。也可以将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交给下级监察机构办理。在领导体制上,借鉴美国的监察单轨制,结合我国国情实行垂直领导制,即监察部依据宪法属于国务院序列,接受国务院领导。直接对总理负责并报告工作;地方各级行政监察机关不再接受地方各级政府的领导,而只接受上级行政监察机关的单向领导。
(二)职权范围小,职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从五十年代到现在,我国监察机关所拥有的职权有一个演变过程,较过去有了一定的扩大,但是美国相比,我国监察机关所拥有的职权范围还是太小,只能通过建议、劝告等方式间接实现职能,并没有直接的独立裁决和直接罚没的权力,对于实施中的政府行为和公务人员行政行为也起不到有效约束的作用。这种职权范围的局限性,严重影响监察机关职能的发挥。为了保证行政监察机构行使其职能,有必要扩大监察机关的权力,强化监察机关的职能。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第一,扩大监察机关的处分权限。在监察机关原有的给予违纪人员警告、记过、记大过处分外,赋予降级、降职、撤职处分的职权。第二,赋予检察机关一定的经济处罚权监察机关的经济处罚权应包括比如因决策失误或指挥不当给国家造成严重损失的行政领导、企事业单位干部,监察机关应拥有给予一定经济处罚的职权。第三,深入开展效能监察。效能监察指监察机关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
人员的行政效能进行监督检查的活动。主要通过设立专门的效能监察机构来逐步开展效能监察工作,并把受理行政效能投诉作为效能监察机构工作的重点。
(三)行政监察配套法规不健全,缺乏法制性
从中美两国行政监察配套法律法规比较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的行政监察法律体系还不完善,某些规范性文件尚未制定,而某些虽已制定但已明显不符合实际情况。因此,在不断完善 《行政监察法》 的基础上,应抓紧制定出一系列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以促使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切实保障行政监察工作的开展和职能作用的发挥,推动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进程。
四、小结
中美两国的行政监察体制在许多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本文只是从其中的领导体制、权利范围和配套法规等方面作出了比较,并在比较的基础上,结合美国行政监察体制的优点,提出了中国行政监察体制在领导机制不科学、权力功能发挥不够以及法规不健全三个大方面的缺陷。虽然中国行政监察实行中还存在很多其他方面的问题,但是其中的很多问题都是由于这三方面的缺陷而导致的,因此如果我国能从这三方面完善我国行政监察体制,将会使我国行政监察体制发生质的变化。随着全国行政监察人员不断地总结实践经验,继续完善我国行政监察体制的趋势,相信我国的行政监察体制不久就可以如人民所愿,真正有效地实现对政府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全面监察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尚勇, 江水法.中外行政监察专门机构及其核心制度安排的比较研究[J].求实2004.11 [2](美)F“丹尼尔”小艾赫恩著,胡仙芝译, 张梦中校.美国的总监察长办公室:一种反腐败机构的模式。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第一期.
[3] 陈宏彩.国外行政监察专员制度的形成及其启示(上)[J].党政论坛 2006.8 [4] 陈洪权.论我国行政监察制度的改革与完善[J].兵团党校学报2006.5 [5] 张心泉.论行政监察制度的改革与完善[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2 [6] 刘立祥.论我国行政监察制度的沿革、权限及原则[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4.4 [7] 王勇谦.对强化行政监察职能的几点思考[J].廉政大视野2003.12 [8] 姜海斌. 我国行政监察制度的现状分析及前瞻思考[D].山西大学2005
第四篇:篮球运动员
迈克尔·乔丹
乔丹即迈克尔·乔丹。
声明
本词条已参考明星类词条指南进行整理;如果您有建议,欢迎到百科明星团吧一起交流;点击了解本词条维护团队。
迈克尔·乔丹(Michael Jordan,1963年2月17日-)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被称为“空中飞人”。
他在NBA篮球职业生涯中创造了刷屏般不胜枚举的纪录,被多数人认为是全世界最优秀的篮球运动员,也是NBA历史上第一位拥有“世纪运动员”称号的巨星。他将NBA推广至全球每个角落,成为好莱坞以外又一无可阻挡的美国文化,他为联盟带来的收入至少在100亿。NBA官方网站称:“就受到的赞誉而言,迈克尔·乔丹是NBA史上最伟大的篮球运动员”。他在2009年入选篮球名人堂。
2010年3月19日,已经退役的迈克尔·乔丹成功收购NBA夏洛特山猫队,成为山猫队的老板。
2011年9月,乔丹已与相恋多年的古巴名模女友伊薇特·普列托订婚。[1]
第五篇:篮球运动员的篮板球意识及其培养
篮球运动员的篮板球意识及其培养
摘 要 意识是行动的前提,有争抢篮板球的意识,才有抢篮板球的行动。美国职业教练雷·乔治认为“抢篮板球75%取决于愿望,25%取决于能力”。足见培养强烈的争抢意识对提高争抢篮板球能力的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对我国篮球运动员的篮板球意识的研究及分析,为重视和培养篮球运动员的篮板球意识提出了有益的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 篮板球意识行动能力
1 问题的提出
当代篮球运动正沿着主体空间和高难度技战术方向发展,比赛双方进行高水平的全面对抗,比赛过程复杂多变,特别是势均力敌的比赛,控制篮板球成为极重要的环节。而出色控制篮板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运动员要有争抢篮球板球的强烈意识。
本文根据NBA、CBA诸赛的有关统计数据,对现阶段我国运动员和世界强队运动员的篮板球意识进行比较研究,为广大篮球教练员在训练中强化运动员拼抢篮板球意识提供参考。
2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观察分析法。
3 结果与分析(见表1)
表1
球队
平均参予争抢人数/球
公牛队
3.2/1
马刺队
3.0/1
鹰队
3.25/1
奇才队
3.2/1
北京首钢队
2.46/1
上海东方队
2.26/1
八一队
2.48/1
沈区客车队
2.16/1
表1显示,当场上出现争抢篮板球时机时,我国运动员参予人次均少于NBA赛中的名队,反映我国篮球队整体篮板球意识弱。其主要表现有:
3.1 参与抢篮板球的人数少通过临场观察统计,我国球员抢篮板球的意识明显差于国外(NBA),每出现一次篮板球,只有1—2名队员冲抢,其他队员则驻足观察。而在NBA,一旦出现篮板球则蜂拥而上,抢占有利位置、堵位、挡人拼抢,动作自然迅速到位,而我国球员参加争抢的人数少,很难体现出强烈的集体抢篮板球意识。
3.2 自投自抢意识差自投自抢对球的落点容易判断,外线队员自投自抢有利于助跑、冲抢;内线队员自投自抢使对抗能力增强。而我国球员大多数只投不抢,如本届CBA联赛最后一轮,首钢队对上海东方队一战,赛季“篮板王”巴特尔在此场比赛中自投自抢的篮板球没有一个,其意识之差可见一斑。
3.3 没有将争抢篮板球组织在战术之内组织战术的目的只为纯粹的防守和进攻得分,这是中国篮球队的通病。通过临场观察,我国球员在比赛中出现这么几种现象:
3.3.1 堵位、挡人意识较差,蜂拥而上,只顾自己抢而没有注意进攻队员的冲抢。
3.3.2 同伴之间缺乏默契、相互没有配合意识,同队队员同抢一球现象较多。
3.3.3 区域分工不清,往往出现己方多名队员挤成一推。
3.3.4 缺乏敬业和拼搏精神意识只有在一种精神信念的支撑下才能变得更强烈。我国运动员在这方面尚有待增强。
4 结论与建议
4.1 我国运动员和国际高水平运动员相比在争抢篮板球意识上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也是一个亟待提高的技术薄弱环节。
4.2 争抢篮板球的意识是不断从实践中产生,再在训练中有意地培养而逐渐形成的。如何有效地培养我国篮球运动员强烈、敏锐的拼抢意识应是当前篮球界提高篮板球训练水平的首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