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与名校对接拜名师学艺
与名校对接
拜名师学艺
县二中着力打造高效课堂新模式
(刘书革)为深化课业革命,打造高效课堂,县二中教师连续两天在聆听了吉林省专家报告会并现场观摩了优秀教师的高效课堂展示后,又于3月28日由校长带领二十多名骨干教师与盟校屯庄营中学、常耳寨中学部分教师一起赶赴国家级名校杜郎口中学进行为期两天的观摩、学习和交流。
为取得“真经”,学到精髓,县二中教师带着疑问对该校教学和管理的各环节:从白天到晚上,从课堂到课间,从教室到操场,从图书室到餐厅,从文化课到艺术课,从校园文化到宿舍管理等方方面面进行了跟踪学习和考察;在此基础上,对该校学生进行了调查和询问,与教师进行了交流和探讨,认真听取了校领导的经验介绍,详细询问了具体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等。二中总结了考察成果,参照吉林省“导学五步”教学法,结合本校实际进行了集体讨论、分析和酝酿,在统一思想后,制定了自己的高效课堂实施方案,明确了分工和责任,至此县二中的高效课堂模式正式“上路”,它将和日益成熟的 “军事化跑操”、“特色课外活动”形成二中校园文化的三个亮点,为我县创建高效课堂工作的开展注入二中色彩。
河北肥乡第二中学 2011年3月31日
第二篇:拜名师、学名师、成名师工作方案
遵义县平正民族小学
关于开展“拜名师 学名师 成名师” 深化坐标定位活动的实施方案
根据市教育局及《遵义县教育局关于开展以“拜名师〃学名师〃成名师”为主题深化坐标定位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我校教师要结合自身现状,选定学赶对象,制定发展计划全力比学赶,逐步成长为名师、名校长。结合我校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教师应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从职业发展中获取成功的幸福感。因此提高师德水平和教师专业水平,强化培养,激活教师成长的潜能。以师德高尚、教学理念先进、授课技艺精湛、业绩突出的名师标准为奋斗目标。
二、活动目标任务
以学校为主阵地、以校长为主导、以教师为主体,探索教师发展成长模式。发挥教师特长,通过向名师学习、成果汇报、经验总结,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养。
(一)多种途径拜名师。全乡教师要结合自身实际,找准定位,紧盯发展。采取向本校优秀教师当面拜、向全国教学名家网上拜、向县内外教学名师跟岗拜等形式,选定学习和赶超对象。学校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主动为教师牵线搭桥,寻找名师。学校骨干教师,教学能手要主动承担传帮带的作用,帮助年轻教师尽快成长,中心学校将把帮扶情况作为县级骨干教师、名师评选和晋升职称的重要依据。
(二)全力以赴学名师。选定好名师对象后要主动学,通过研读教学专著、现场听课、看视频、听讲座等渠道,学习名家的教学理念、专业素养。根据学习计划,采取网络学、跟岗学、外出培训等方式,学习名家的教学方法、授课艺术水平。借鉴好方法好风格上好模拟课、汇报课,撰写教学反思总经验,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学校要结合名师、名校长工程、教师结对帮扶工作,建立名师、名校长、骨干教师后备人才库,多途径培养教师。学校将大力开展各学科赛课、班主任交流活动,对比中找“短板”和不足,比学习、比技能、比奉献,逐步成长。
(三)具体措施1.实施“教师结对结亲帮扶工程”,借助课堂研讨,通过结对结亲、骨干引领等方式促进青年教师业务发展。一年基本进入角色,二年站稳讲台,三年形成特色,四年以后步入我骨干教师行列。2.依托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和课题研究,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促进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力争在二至三年内成为学科带头人。3.成立名师工作室,启动“名师成长工程”,以点带面,激励骨干教师职业研讨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力争在三、四年内成为具有自己教学风格的教学能手和校级名师、乡级名师。
三、实施步骤
以时间节点分期考核。2015年5月——2016年5月为第一期,分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2015年4月)。根据市、县教育局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结合学校工作计划,精心研究制定《平正仡佬族乡中心学校关于开展“拜名师〃学名师〃成名师”深化坐标定位活动的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召开动员会,并通过活动宣传,让全体教师明确活动的意义。要求全体教师选定导师、制定计划。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2015年5月——2016年4月)。中心学校将结合教师继续教育、名师名校长工程、跟岗培训和挂职锻炼等,拟定计划方案,同时要求各校园同一标准制定教师个人成长档案。教师做到有成长计划、学习有记录、有体会、反思和效果。
第三阶段:总结推广(2016年5月)。认真总结一年工作经验与做法,找到不足,形成书面材料。典型案例和成果选送推广,不断将“拜名师学名师成名师活动持续深入开展下去,持续搞好传帮带工作。
四、活动要求
(一)成立领导小组,完善工作机制。为了切实加强教师成长发展的实施与管理,学校成立了以校长刘青林为组长,支部书记吴朝飞、副校长潘燚为副组长,各业务主任为成员的领导机构,吴朝飞兼任办公室主任,江涛负责此项活动的开展。
(二)加强宣传,促进交流。各学校要通过板报宣传《平正仡佬族乡中心学校关于开展“拜名师〃学名师〃成名师”深化坐标定位活动》的开展的情况,通过《遵义县教育手机报》、《遵义县教育与科技》宣传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
(三)经费保障与考核。各校(园)要加大投入,提供经费保障,保障各项活动正常有效地开展。建立教师考核制度,考核结果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内容,作为教师继续教育和绩效考核、评职晋级、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之一。
遵义县平正民族小学
2015年5月17日
第三篇:拜名师学习计划
拜名师学习计划
篇一:计划学名师,拜名师计划
喇叭镇中心小学“拜名师、学名师、成名师”
个人两年成长计划
教师:余章凤 很庆幸自己能从事这样一份有意义的工作,站在讲台上,心中就有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想成为一名名师就更应该对自己的专业化发展做出规划,并为之不懈努力,为了使自己快速的成长,在师德、业务等各方面都有较大的进步,并快速跟上新课程.新教育思想的步伐,我有幸拜遵义县数学骨干教师、我校总务主任刘显亮为老师,特为自己制定一份两年成长规划:
一、自我分析
余章凤,女,出生于1980年9月3日,XX年3月参加工作,现在是喇叭小学小学一级教师,我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能与时俱进,能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长期从事低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能有效深入儿童的内心世界,且深得学生的喜爱,且教学效果一直比较理想,但对高年级的数学教学、尤其是生活问题的教学,有待加强,课堂教学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对教材的分析、理念的掌握不够,个人能力还有待提高。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拜名师、学名师、成名师”实施方案。作为教师的我必须对自己今后的发展有一个计划,在这段时间里,我会不断的学习,希望各方面有所发展,有所进步,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争取成为学生喜欢的教师。
二、名师简介
刘显亮,男,喇叭小学总务主任,遵义县数学骨干教师。工作16年来,一直从事小学高年级教学,具有一定教学经验、能有效驾驭课堂,还发表了一些教学经验性论文,并代表全镇参加片区优质课,参加全县组织的青年教师技能大赛活动,论文曾获县级一、二、三等将,曾获县级优秀教师,成绩优秀班主任。
三、成长目标
1、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力求做到师德高尚、教学民主、师生平等、学生喜欢。
2、熟悉本学科以及相近学科的教育教学理论,并能有效地运用到教育教学研究中去。及时记录自己的教学心得,写出教学反思。养成勤写勤练的习惯。
3、教学方面的目标:
①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转变教师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②树立新型的教育观、教学观和学生观,在教学中努力渗透新课程的理念。
③对自己的教学活动及时进行反思,及时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成功与不足,取长补短,使自己的教学水平逐步提高,教学经验日益丰富,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争取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四、实施方式:
1、拜名师,向遵义县喇叭镇中心小学总务主任,遵义县数学骨干教师刘显亮学习,重点学习课堂教学,教案设计,辅导学生等内容
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加强数学学科知识的学习。在教学中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熟悉本学科以及相近学科的教育教学理论,并能有效地运用到教育教学研究中去。及时记录自己的教学心得,写出教学反思。养成勤写勤练习惯。
3、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绝不上无准备。认真听取刘显亮老师和同事的意见和建议,从中找到不足,改进自我的教学方法,及时揉进自己的课堂并进行实践。
4、积极借鉴现成的媒体技术,运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五、行动措施及目标
1、首先努力完成日常教学工作,认真备课,认真上好每一堂课,爱岗敬业,按要求完成反思,及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经验,积累经验,善于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发现问题,并努力解决问题,认真研究学科特点,学习理论知识,不断拓宽自己知识视野,增加自己知识储备。
2、认真参加培训学习,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和自身能力。
3、积极参加各种听、评课活动,进行高质量的教研活动,争取机会让自己在校内或校外上一些有质量的公开课,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4、平时抓紧时间加强自身学习,阅读教育专著和教育教学文章,做好读书笔记。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继续努力工作,注重自身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把自己的全部知识、才华和爱心奉献给学生,奉献给教育事业,努力使自己成为名师。
六、月历推进
XX年10月
篇二:拜名师、学名师、成名师工作方案
遵义县平正民族小学
关于开展“拜名师 学名师 成名师”
深化坐标定位活动的实施方案
根据市教育局及《遵义县教育局关于开展以“拜名师〃学名师〃成名师”为主题深化坐标定位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我校教师要结合自身现状,选定学赶对象,制定发展计划全力比学赶,逐步成长为名师、名校长。结合我校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教师应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从职业发展中获取成功的幸福感。因此提高师德水平和教师专业水平,强化培养,激活教师成长的潜能。以师德高尚、教学理念先进、授课技艺精湛、业绩突出的名师标准为奋斗目标。
二、活动目标任务
以学校为主阵地、以校长为主导、以教师为主体,探索教师发展成长模式。发挥教师特长,通过向名师学习、成果汇报、经验总结,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养。
(一)多种途径拜名师。全乡教师要结合自身实际,找准定位,紧盯发展。采取向本校优秀教师当面拜、向全国教学名家上拜、向县内外教学名师跟岗拜等形式,选定学习和赶超对象。学校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主动为教师牵线搭桥,寻找名师。学校骨干教师,教学能手要主动承担传帮带的作用,帮助年轻教师尽快成长,中心学校将把帮扶情况作为县级骨干教师、名师评选和晋升职称的重要依据。
(二)全力以赴学名师。选定好名师对象后要主动学,通过研读教学专著、现场听课、看视频、听讲座等渠道,学习名家的教学理念、专业素养。根据学习计划,采取络学、跟岗学、外出培训等方式,学习名家的教学方法、授课艺术水平。借鉴好方法好风格上好模拟课、汇报课,撰写教学反思总经验,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学校要结合名师、名校长工程、教师结对帮扶工作,建立名师、名校长、骨干教师后备人才库,多途径培养教师。学校将大力开展各学科赛课、班主任交流活动,对比中找“短板”和不足,比学习、比技能、比奉献,逐步成长。
(三)具体措施1.实施“教师结对结亲帮扶工程”,借助课堂研讨,通过结对结亲、骨干引领等方式促进青年教师业务发展。一年基本进入角色,二年站稳讲台,三年形成特色,四年以后步入我骨干教师行列。2.依托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和课题研究,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促进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力争在二至三年内成为学科带头人。3.成立名师工作室,启动“名师成长工程”,以点带面,激励骨干教师职业研讨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力争在三、四年内成为具有自己教学风格的教学能手和校级名师、乡级名师。
三、实施步骤
以时间节点分期考核。XX年5月——XX年5月为第一期,分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XX年4月)。根据市、县教育局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结合学校工作计划,精心研究制定《平正仡佬族乡中心学校关于开展“拜名师〃学名师〃成名师”深化坐标定位活动的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召开动员会,并通过活动宣传,让全体教师明确活动的意义。要求全体教师选定导师、制定计划。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XX年5月——XX年4月)。中心学校将结合教师继续教育、名师名校长工程、跟岗培训和挂职锻炼等,拟定计划方案,同时要求各校园同一标准制定教师个人成长档案。教师做到有成长计划、学习有记录、有体会、反思和效果。
第三阶段:总结推广(XX年5月)。认真总结一年工作经验与做法,找到不足,形成书面材料。典型案例和成果选送推广,不断将“拜名师学名师成名师活动持续深入开展下去,持续搞好传帮带工作。
四、活动要求
(一)成立领导小组,完善工作机制。为了切实加强教师成长发展的实施与管理,学校成立了以校长刘青林为组长,支部书记吴朝飞、副校长潘燚为副组长,各业务主任为成员的领导机构,吴朝飞兼任办公室主任,江涛负责此项活动的开展。
(二)加强宣传,促进交流。各学校要通过板报宣传《平正仡佬族乡中心学校关于开展“拜名师〃学名师〃成名师”深化坐标定位活动》的开展的情况,通过《遵义县教育手机报》、《遵义县教育与科技》宣传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
(三)经费保障与考核。各校(园)要加大投入,提供经费保障,保障各项活动正常有效地开展。建立教师考核制度,考核结果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内容,作为教师继续教育和绩效考核、评职晋级、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之一。
遵义县平正民族小学
XX年5月17日
篇三:拜名师计划
“拜名师,学榜样”活动 计划措施
为更好地打造“活力课堂”,切实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立足校本发展,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为教师乃至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我们学校开展“追寻心中的名师,学习身边的榜样”系列活动。在教师个人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开展了说说“我心中的名师”及学习身边的榜样活动。
活动过程中,每位教师畅谈自己心仪的名师,宣讲他们爱岗敬业的精神,坚持不懈的执着追求,教书育人的艺术,与时俱进的创新举措;谈自己的学习体会,与名师的差距及自己的努力方向。另外,为了让这项工作落到实处,我们又举行了学习身边榜样的活动。学校的每位教师立足学校实际,善于发现每位教师的闪光点,取长补短,在不断地帮教学习中不断完善自我,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通过这项学习,力求使我们的教师达到三点:铸就师魂——敬业爱岗,无私奉献;提高师能──掌握教学基础知识与技能;形成师德──育德之道。做到 “六个一”:每周听师傅一节课,每月请师傅评一节课,每个月写一份体会,每学期上一节汇报课,拟一份试卷,写一份学习总结。
本次活动,拉开了“追寻心中的名师,学习身边的榜样”序幕,营造了互帮互学的良好氛围,为教师搭建了展示的舞台,使各层次教师明确了自己的奋斗目标,也为广大教师尽早达成个人发展阶段目标增添动力。
“拜 名 师 学 榜 样”活 动
计划措施
双 槐 小 学
XX年3月
篇四:名师学习计划
名师学习计划
赵庄小学 孙娟 学习名师于永正:1941年生于山东莱阳,中共党员。1962年从徐州师范学校毕业后,就一直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现任鼓楼区教研室主任。
学习教育理念: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五重”教学的提出,抓住了语文教学的关键,是语文教育的一次回归,标志着于永正老师语文教学艺术风格的成熟和进一步完善。于永正“教无定法”的阅读教学、生动活泼的作文教学对陈旧的教育理念、封闭的教学思想都形成了很大的冲击,他将传统与现代巧妙融合,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特色。
学习形式:阅读书籍、观看教学视频
篇五:XX年“名师工程”项目个人学习计划
XX年“名师工程”项目个人学习计划
王月平
作为教师,做好教师工作的基础之一就是要勤于学习,要在实践中学习,要向书本学习,向专家学习,向学生学习,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这是吴正宪老师给我们年轻教师指明的学习方向。不学习就是一个盲目的人,不学习就不可能长足发展,这个道理是无需解释的。但由于工作事务繁忙,学习往往化为了一个简单的想法。今天借着“名师工程”这个推手,正好强迫自己付诸实际行动。为此在本制定以下学习计划:
一、在工作实践中师生共同学习。工作实践其实就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为了教好课,我需要深研教材、教参,准确把握课标理念,学生学习中存在的认知疑点,需要我们师生共同学习研究解决。在这个日复一日的实践活动中,有意无意的增长了见识。
二、研读理论书籍。本在工作之余挤出大量时间反复研读《吴正宪给小学数学教师的建议》一本专著,深刻领会其思想精髓,并逐渐科学内化吸收,为自己所用。做好读书笔记,书写学习随笔与心得体会。
三、积极参加培训,向专家学习。一方面,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每年都要聘请一些专家开展一些专题讲座、学术汇报会,如果给我学习机会,我一定要把握好,力求学到最多的实用知识,并收集好重要的学习资料,做好笔记。另一方面,继续深入络大课堂,收看吴正宪等名师名家的课堂实录与视频讲座,做好记录。
四、向身边的老师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从身边的每一位老师身上也能学到不少知识。虽然我们的团队中没有像吴正宪、窦桂梅老师一样的顶级大师,但每个人都是有闪光点的。把每一位同志的优点化为自己的能量,这个进步也是惊人的。特别是要抓住校本教研活动机会,不光聆听数学课展示,也要兼听语文等其他课展示。做到认真听,听出门道;仔细评,评出味道。
总之,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不同于脱产学习,具体时间不好安排,姑且不做具体时间安排表,本着上述四个方面抓住灵活的学习时机进行灵活的学习,尽力完成学习计划任务,向年终考核交出满意的答卷。
附:《XX年“名师工程” 项目个人学习计划》实施记录表
《XX年“名师工程” 项目个人学习计划》实施记录表
篇六:拜师学习计划
拜师学习计划
来到商外,又是刚毕业的学生,一切对于我来说,既新鲜又陌生。面对我的第一份工作,面对可爱的孩子,我满怀激情。可事实告诉我,只有激情是不行的,还要有方法。正当我无助之时,学校开展了“青蓝结对”计划,给我们这些新教师安排了师傅,让我们在教学上,在班级管理上不再迷茫。作为一名新教师,在学科知识,教育理论,教育实践等方面都有待提高。
外因起辅助作用,真正起作用的还是内因。因此,在学校与师傅的帮助下,我制定以下《拜师学习计划》。
一.在理论方面继续学习。以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理论知识为基础,认真学习职业道德规范,具有良好的师德,从学识上,道德上做学生的榜样。
二.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认真学习领会新课改,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学习与反思,勤动笔勤动脑。不仅认真钻研本学科知识,同时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增加自身知识含量。尽快掌握语文学科特点,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三.勤听课,多反思。每小周去听师傅两节课,学习师傅的教学环节和对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而且认真学习师傅每节课重难点的讲解方法。每次听完课后,都认真的反思,及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收获。请师父每大周听自己两节课,另外,还邀请本组内其他老师每大周听自己一节课。在听评课的过程中认真接受其他老师的建议,在以后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改进并修正。
四.抽出时间多于师傅沟通交流,提出自己的问题或见解,虚心听取师傅的意见和看法。另外,在课前,我会认真备课,把修改过的教案让师傅检查,不懂的地方就去请教师傅。
教案要写的准时准确,课前反复练习,不留下任何疑问。在讲课之前多看练习册及其他参考资料,知道课文要考的重点与难点所在。讲课才有突破点。
五.在作业布置与讲解上,我也要多请教师傅。学习如何在有效的时间段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反思,我要不断找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创造出自己的教学风格。
XX年9月13日
篇七:学习名师的个人计划
XX年秋季学期学习名师的个人计划
为了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特制定XX年秋季学期学习名师的个人计划。
一、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1、加强学习。有这样一句话:“活到老,学到老”。告诫人们活着就要学习,它不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而我选择最为方便的学习方式就是读书,进行全面、系统的阅读 学习,对书中的建议,想法,案例,方法进行分析与反思,做到及时摘录,认真写好深刻的学习体会,每学期至少一篇。
2、注重积累。教师的成 长需要积累。时间的积累,经验的积累,知识的积累,总之教师的积累尤为重要。在上收看有关名师的教学课堂实录,作好笔记,主动与同科的教师探讨,学习名师们的先进的教学方法,取其长处,补足自己的不足,使自己的业务能力更上一个新的台阶我要努力做到
3、充分利用外出学习的机会,学习并领悟同行及专家们的先进经验,积极与专家们交流,提出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困惑问题,努力寻找到突破的路径,从而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二、学习内容
1、积极参加名师工学习的各种活动。
2、阅读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杂志、报刊和书籍等。
以上是我要完成和探索的目标,为此我会努力工作提升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
篇八:王顺梅名师计划
喇叭镇沿河小学“拜名师、学名师、成名师”
个人成长计划
教师:王顺梅
根据《中共遵义县教育局委员会在全县教育系统开展以“拜名师、学名师、成名师”为主题的深化坐标定位活动通知》、《遵义县名师工程实施意见》和《喇叭镇中心学校“拜名师、学名师、成名师”活动》及学校《“拜名师、学名师、成名师”活动》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自身实际。特拟定个人成长计划如下:
一、自身状况分析
1、个人优势分析:从教十二年,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当好人梯,对教育事业忠贞不
二、矢志不渝、无怨无悔,用良好的师德去影响教育学生,对同事坦忱热情,对学生爱护真诚,有一颗无私的爱心,能与同伴团结协作,能主动关心他人,先人后己、一身正气、不随波逐流,能与时俱进,有独特的人生追求,使自己幸福地走在教育的路上;积极参加教育科研活动,并具有初步的科研能力,教育教学工作有条理、有计划。
2、个人不足剖析:课堂教学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在课堂教学方面,虽掌握了一些先进的课改理念、方法,但却不能做到每节课都游刃有余、得心应手。我将努力不断改进课堂教学,形成轻松、高效的课堂教学风格,信息技术方面尽力做到独立制作课件等。信息技术方面有待于进一步学习和提高。做事毛躁不够细致,有待于改进。
三、个人成长的目标发展
从教十二年的我深知:个人的发展离不开学校的培养,离不开教研组这块沃土,更离不开专家的指导.因为我深感,没有学生的发展,就根本谈不上个人的发展!
发展定位——力争在两年内成为优秀教师,成为骨干教师.预期效果:
1.在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上有一个明显的提高。
2.具有良好的驾驭课堂的教学能力。
3.个人学科专业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
4.使自己成为受学生喜欢且尊重的教师。
四、实施措施
向名师学习,与名师结对。拜名师于永正老师为师,认真阅读他的论著《我怎样教语文》,认真观看教学实录或教学视频等,将自己的学习内容认真做好读书笔记,每周1次,撰写学习反思或心得每学期至少1次,撰写教学设计1篇。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积极参加各级教研活动,将自己的学习运用与教学实践,通过不断锻炼,不断成长。
五、名师基本情况及主要特长
于永正老师1941年生于山东莱阳,中共党员。
1962年从徐州师范学校毕业后,就一直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现任鼓楼区教研室主任。
1985年,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同年被徐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1990年中国教育电视台拍了三集报道于永正的“言语交际表达训练”作文教改实验的电视片,并向全国播出;
1991年初《人民教育》发表了报告文学《徐州有个于永正》;全国小语会会刊《小学语文教学》和《江苏教育》、《小学教学》等刊物先后报道了于永正的教改事迹;
1992年12月14日-16日,国家教育部在南京专门召开了“于永正语文教学研讨会”,推广于老师的“五重”教学法。这是建国以来教育部为个人召开的第一个教学研讨会;
1995年8月,于老师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1995年出版《于永正课堂教学教例与经验》;
1999年出版《教海漫记》;
XX年被评为江苏省教育模范;
XX年12月出版《于永正文集》,在全国、省级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百余篇。
在40年的教育生涯中,他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和人民的委托,辛勤耕耘,开拓进取,成绩卓著。他是江苏省继斯霞、李吉林之后涌现的又一位具有可贵探索精神和鲜明教学个性的特级教师,也是国家教育部在“跨世纪园丁工程”中向全国推出的第一位名师。于老师勇于革新,敢为人先,以语文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为
小学素质教育工作带来了一缕清新的风。他把如何启迪学生的智慧、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天赋作为主要研究课题,形成了“以学生为本,以读书为本,以创新为本”,“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情趣、重习惯“的教学特色。在小学作文教学上,他实践了”言语交际表达训练",在全国有较大的影响。中国教育电视台、山西教育电视制作中心、吉林教育电视台将有关教学实况拍成电视片向全国发行,在全以外的30个省(市、自治区),特别是送课到大西北贫困山区,他的课和报告受到专家、老师们的赞誉。XX年9月
篇九:千人拜名师心得体会
千名教师拜师名校培训心得体会
XX年11月3日——11月7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彭水县教委、进修学校组织的千名教师拜师名校的培训。在进修校负责人的带领下,我们来到华新实验小学观摩学习,我听了五年级的语文课,老师们的精彩展示,不仅令那些学生们陶醉,而且对于正在语文教学路途上摸索前进的我来说,无疑也是醍醐灌顶,收获颇多。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一、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无论是低段还是高段,老师授课前首先要吃透教材。听完老师们的课后,我认为他们对教材的把握都有独到之处,能够抓住重点施教。无论是教师的引导还是朗读,都能恰到好处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突出教学重点。俗话说得好,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同时,这一桶水还必须不断注入新的水源,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尤其是作为一名新教师的我,更要钻研教材,做到上好每一堂课。
第二、采用启发式教学,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力求让学生主动地学,课堂气氛活跃。在五年级的古诗教学中,通过教师精彩的品读与引导,引发学生边读边体会诗歌意境及情感。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们采取合作学习的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真正做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第三、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华新实验小学的老师不仅教会学生学习,还很注重学习过程中良好习惯的养成。强调正确的坐姿,正确
的书写习惯。
第四、亲切的评价语言。华新小学的教师们温和、亲切,对学生的评价具体、贴切。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尤为缺少对学生的评价。
总之,通过这短短5天的学习,使我明确了方向,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方面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学习机会积淀教学素养。
第四篇:名师名校一盏灯
名师名校一盏灯
时光荏苒,转眼已过不惑之年,反思自己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虽然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但是随着社会大环境的改变,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世人对教师期望值的升高,面对见多识广、精灵古怪、满脑子问题的学生,要胜任今天的教学工作,做到不误人子弟,无愧于良心,自感的确急需更新教育观念,更新知识,拓展视野,才能适应当前教育工作的需要。一直希望有一个学习提高的机会,小学教师置换培训雪中送炭,正好满足了我这一愿望。
在这一个月的培训中,我们和专家、教授、名师的教学理念进行了一次次亲密接触,参观了名校,观摩了名校教师的示范课,聆听了专家的精彩的评课,既有理论引领,又有实践的具体操作指导,使我受益匪浅。下面将我这次培训中收获最大的两点汇报如下。
一、把名师当做一盏灯,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以前,听过不少名师的优质课、观摩课,在名师的课堂上,我们能看到和谐、平等的师生对话;积极的多元评价;一唱三叹的排比导读;咬文嚼字式的品词析句;还有形象生动的写作特色介绍„„总之,多种形式在课堂上和谐共生,相辅相成,教师在课堂上挥洒自如,游刃有余。我们常常被他们渊博的学识、深厚的文化素养、对文本解读的细致入微以及课堂上的教学机智所深深折服。慨叹之余,不仅沉思:名师为什么能把课上成这样,他们是怎样做的?我们该向他们学习什么?我非常赞同《小学教学》2009年第5期中《我们该向专家
学习什么》一文的作者朱荣霞的观点:我们应该学习专家“钻研教材的精神、艰辛磨课的精神、海量阅读的精神”。可到底应该从哪里入手呢?却实在有些迷茫。
此次培训中,听了武凤霞老师《做一个会上课的老师》的报告,在报告中,武老师详细地给我们讲述了做一个会上课的老师具体应该怎样做,读那些书可以迅速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及文化素养,开阔自己的眼界,增长自己的智慧,并告诉我们怎样去读。武老师还向我们介绍了怎样解读文本,怎样掌控课堂的学问。还有何风彩老师、郭文祥老师,周雁翎老师,都向我们介绍了他们成长的经历、成功的经验。使我如沐春风,受益颇多。今后,我将把这些名师的做法作为教学的指路明灯,沿着这些名师所指的道路不懈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水平踏上一个新的台阶,像名师一样创设出最具活力的课堂愉快教学,让学生也能在欢乐中成长;像名师一样营造出最具氛围的课堂情境,让学生也能感到学习的幸福; 像名师一样快速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也能插上想象的翅膀,文思泉涌,妙笔生花;像名师一样拥有最能打动学生的课堂语言,让学生喜欢倾听。
一、把名校当做一盏灯,打好学生语文基本功
近年来,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以及考试排名的影响,使学校和老师只注重知识的掌握应用,让学生整天埋头于题海之中而忽视了语文写字基本功的训练和读书兴趣的培养。虽然现在素质教育表面上开展得轰轰烈烈,而实际上学校、老师基本上还摆脱不了老的窠臼,还是在走以前的老路。我们痛心地看到好多小学生甚至中学生乃至大学
生,不会握笔,不知道握笔的正确姿势,不知道书写笔顺的比比皆是,他们写的字歪七扭八,不堪入目,简直是糟蹋祖国的文字。老师改起作业来,头晕眼花,心情郁闷,怨声载道,又无可奈何。至于读书方面,可喜的是近两年各地都开始倡导开展“书香校园”活动,好像已经比较重视学生读书习惯的养成,其实只是一种形式,好多学校是有其名无其实,特别是农村学校。好的学校,负责任的老师也不过是让学生读背一些古诗而已,所以读书活动并没有正真开展起来。
此次培训中,我们参观了郑州市金水区试验小学,惊喜地看到这个学校从一年级就开始就重视学生的写字训练,学生的字字体端正,结构合理,笔画规范。参观的老师无不发出啧啧赞叹。我们还观摩了一年级老师的写字课教学,看到他们教学生写字时那么认真,首先要学生口述写字的姿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一尺、一拳、一寸”,握笔姿势也要口述,甚至具体到每一个字的横画的长短、位置,竖画的悬针、垂露的区别,以及勾的大小方向都要口述出来。另外听他们介绍他们要求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不用橡皮,让他们从小就养成认真书写、不出差错的良好习惯。
在这个学校,我们还惊喜地发现从一年级开始就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他们学校的课外阅读开展得如火如荼。我们也观摩了他们学校老师的阅读教学课,二年级的绘本课外书的阅读教学,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读得津津有味。六年级名著《三国演义》阅读交流课,在老师的精心组织下,以了解三国人物和感受三国兴亡史为中心的游戏进行得妙趣横生,教室里不时传出开心的笑声和
热烈的掌声。课间,我们参观了学生的作业展览,看到的是学生的成长记录,上面特别显示出了一、二年级学生的写话训练,生动、有趣、感情自然真实、富有生活气息。五六年级的作文更是训练有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能力和修改文章的能力。我们看到学生的作文都由学生先行批改,写出评语和修改意见,以及努力方向,再由老师做最后把关。我们还看到学生平时开展课外阅读的成果展示,一本本厚薄不一的书籍,有《上下五千年》《影响孩子一生的101个成长故事》《窗外的小豆豆》《青铜葵花》等等,每一本的每一页都写满了孩子的认真阅读后的感悟。看到这些每一个参观者都感慨颇多,赞叹不已。不仅如此,作课老师还详细地向我们介绍了他们开展课外阅读的成功经验。
《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中要求充分认识写字教学的目的和意义“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有效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是学生学习语文和其他课程,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热爱祖国文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并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也是基础教育课程的目标之一。”并强调应在教学中明确对学生写字的要求,要特别重视学生日常写字,各科作业都应要求书写规范、认真、端正,真正做到“提笔就是练字时”。新课标中说:“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要把学生的内在动力激发出来,一切都会水到渠成。
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就是这个道理。名校的做法,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如果我们也像他们那样重视写字教学和阅读教学,也从现在做起,从自己的学校,自己的班级做起,扎扎实实地开展写字教学和阅读教学,我们的学生怎能不终身受益,何愁学生写不出一手漂亮字,何愁学生写不出一篇篇文思泉涌、生动感人的文章呢?
培训是短暂的,但收获是充实的,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充电机会。我学到了丰富的知识,拓展了视野,把握了最新的教学动态,进一步提高了业务素质。它让我站在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上审视了我的语文教学,使我对今后的工作有了明确的方向。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今后我要把所学的教学理念,咀嚼、消化,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要不断搜集教育信息,学习教育理论,增长专业知识。课后经常撰写教学后记,对该堂课的得失有所记载,以便今后进一步提高。以名师名校为楷模,把他们作为自己教学的指路明灯,把他们的成功经验灵活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在小学语文教育天地中走得更宽,更远,争取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做得更出色。
上街区马固小学孙桂花
2009年5月26日
名师名校一盏灯
孙桂花
上街区马固小学
2009年5月26日
第五篇:名校造就名师
名师,名望高的教师、师傅。目前大多指教育领域公认的有重大贡献和影响的学者、教师。
所谓名校,就是在教学和管理,办学特色等几个方面很有名的学校。就是说名校的造就不能由名师造就
乍一看,二者关系很大,老师教学上出了名,自然是因为所在学校的教学水平很高,所以才会出这样的名师。类似于时事和英雄的关系。与其说名师和名校是内因和外因的关系,而我却认为这更像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名校就像是社会存在,决定了社会意识的发展方向,同时也给社会意识的形成提供了外部条件。我们承认人的作用,但那是在承认环境的条件下,不能撇开环境,一味的强调人的作用。因此时间久了,这所学校自然也会被成为名校。因为这所学校有名师。一说某某名师出自某某学校,人们自然会对这所学校刮目相看。颇有点“夫贵妻荣”的味道。事实真的如此吗?难道说,一个学校真的出了名师,就会成为名校?我认为,这有点绝对化了。最起码,这样的学校是没有根基的。
原因如下:第一,名师是个体,学校是整体,一个人的出名,不一定会带来整体的改变,即使学校一时名气大了,但由于没有“后援”,时间一长,也就烟消云散了。第二,如果这位名师离开了这所学校,那么,名校还能被称为“名校”吗?也就是说,这种名校是没有坚实基础的。
当然,我不是否认名师在创建名校过程中的作用,而是想说,在创建名校过程中,名师的作用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而不能过于依赖它。否则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在这场辩论中我方持的是名校造就名师,到底什么样的学校称之为名校,什么样的老师称之为名师呢?所谓名校就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有自己独特的学校文化,深厚的人文底蕴,注重内涵式发展的教育机构,而所谓名师则应具有高尚的师德,精湛的教学基本功,鲜明的教学个性,受到学生和社会尊重的教育工作者。想必大家都听清楚了,教育工作者,没错,工作。老师的义务是将学校这个教育机构的思想发扬光大,而所谓教育机构则包括教育工作者,正是因为学校本着教育的宗旨才会有教育工作者的出现。老师以前是学生,当他是学生时,在良好的学校接受了良好的培训,之后成了老师,既然连成名师之前的老师都是因为有学校的才出现的,那么之后的老师就更不要说了。所以我方的观点再明白不过,名校造就名师!
老师客观的来说只是一个职业,而名师只是他将这个职业在一定的基础上加以生动,比如上课的质量,本身的道德修养,于是得到了社会的肯定,使之成为优秀的教师,最后赞扬的人越来越多,于是就成了名师,就相当于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将自己的运作模式发挥好了,于是帮社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并且有利于社会的发展,那么顾名思义这个企业就是一个好企业,于是这个企业再接再厉他对社会的贡献越来越多,名气就越来越大,最后成了一个名企,大家有没有发现,为什么这个企业能够成为名企呢?就是因为他对社会的发展起了一个推动作用,而一个好企业或者说一个名企就能造就一个社会吗?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企业仅仅是社会管辖的一部分,企业在社会这样的环境中,不断根据社会的需要改善自己,于是最终才走向成功,成为众所周知的名企。所以名校造就名师就好比以上事例。
我们再来一条实事政治,在“十一五”规划中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事实素质教育,一切以人为本,追求教育本真,有为治标,无为治本,高举质量大旗,全面提高教学教育质量,加强教育科研,形成办学特色,以创建为契机,全面加强软件、硬件建设,像“质量+特色,创一流学校”的目标迈进。大家请注意,邓爷爷再三强调的是“创一流的学校”为什么是学校?要按正方的观点,邓爷爷应该强调的是培养几个名师,再创他几个名校。这样不更省事吗?可事实不是这样,白纸黑字的文件写明了是创一流的学校,为什么?正是因为邓爷爷知道,只有一个好的学校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而除学生外,老师也是学校培养的对象,好的学校才能培养出优秀的老师。所以我方再次强调:名校造就名师!
名校之所以有名,必须具备三个要素,一是办学特色,二是文化背景,学习氛围,三是教学效能。三者缺一不可,同时也很难集三者于一,有的学校即使经历百年的历史,也不能达此,如果说仅靠几个名师就想达到这种境界,那我不得不怀疑此命题的真实度。
名师,很多时候,要看如何形成的。如果名师仅仅有名师的称号,而没有名师的内涵,怎么能够称之为名师?离开了名校,名师的内涵又怎么获得呢?离开了名校,名师的真正优势又怎么发挥呢?发挥不了优势的教师,又怎么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名师呢?
如果是因为在校期间,教师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而形成的,那么这样的名校里的老师就是我们最期待的名师了。
再比如,北师大培养了无数的优秀师范生,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就是名师的一号种子啊。所谓一般结论,就是能够普遍推广适用的,那么,对方辩友觉得是名校造就的名师多呢?还是名师造就的名校多呢?结果想必不言而喻了。
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名校出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