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余庆县2014年中小学教师教材教法考试 学前教育
余庆县2014年中小学教师教材教法考试
幼儿教育
考试时间:
120分钟,卷面总分:100分
命题人:梁大平
学校:敖溪镇中心幼儿园
单位 姓名 得分
一、填空(共20分,每空1分):
1、《指南》是共有()个学习和发展目标,()条教育建议。
2、《指南》通过提出3-6岁各年龄段儿童()和相应的(),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3、《指南》在目标部分别对()岁、()岁、()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指明了()的具体方向。
4、语言是()和()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的重要时期。
5、为幼儿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条件。成人应提供一定()、符合()、富有童趣的图画书。提供相对(),尽量减少干扰,保证幼儿自主阅读。
6、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其社会性不断()并奠定健全()基础的过程。()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
二、判断题(共14分,每题1分):
1、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2、保证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提高幼儿适应季节变化的能力。()
3、对于拍球、跳绳等技能性活动,不要过于要求数量,更不能机械训练。()4、5-6岁幼儿在书面表达初步技能的典型性表现是在成人提醒下,写画姿势正确。()
5、教育幼儿要诚实守信。允许幼儿犯错误,告诉他改了就好。不要打骂幼儿,以免他因害怕惩罚而说谎。小年龄幼儿经常分不清想象和现实,成人不要误认为他是在说谎。()
6、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
7、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
8、幼儿对于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和成人差不多。()
9、中班幼儿乐于模仿自然界和生活环境中有特点的声音,并产生相应的联想。()
10、在音乐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他对音色、强弱、快慢的感受。()
11、我们要理解和尊重幼儿在欣赏艺术作品时的手舞足蹈、即兴模仿等行为。
12、某个幼儿园制定的某个月计划进行的教学活动属于幼儿园的中期目标。()
13、幼儿教育是指对0-6岁学龄前儿童实施的教育。()
14、幼儿美育不仅仅是指我们传统观念中的艺术教育。()
三、单项选择题(共10分,每题1分)
1、语言是()的工具。
A、交流和思维
B、语言发展
C、各个领域
2、幼儿在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同时,也在发展着()。
A、交往的环境
B、人际交往能力
C、学习能力 3、3—4岁幼儿在别人对自己说话时能()并做出反应。
A、感受到
B、听懂
C、注意听
4、幼儿在3—4岁年龄中愿意在熟悉的人面前能大方地()。
A、表现出来
B、感兴趣
C、与人打招呼
5、必要时,幼儿愿意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想法,能配以()表示。
A、手势动作
B、关系的句子
C、语气的声调
6、幼儿与别人讲话时,能在成人的提醒下使用恰当的()。
A、说话声音
B、讲究语言
C、礼貌用语
7、在3—4岁幼儿中,会主动要求成人()并喜欢跟读儿歌、童谣。
A、讲故事,读图书
B、耐心倾听
C、书写
8、平常和幼儿一起阅读时,具有能()短小的儿歌或故事能力。
A、提供
B、反应
C、听懂
9、幼儿在阅读理解能力中,会看画面,能根据画面说出()有什么,发生了什么事。
A、语言和图案
B、图中
C、作品内容 10、3—4岁的幼儿具有初步的书面表达愿望,如:喜欢用()表达一定的意思。A、涂涂画画
B、符号和游戏
C、书写方法
四、名词解释(共13分,1、2每题5分,3题3分。)
1、独立自主性原则
2、幼儿园的教育目标
3、保育
五、问答题(共23分,其中1小题5分,2、3、4题均为6分。)、幼儿发展评价方法有哪些?
、艺术领域的教育目标?
、幼儿园的任务是什么?
六、案例分析(共20分)
星期一,A 老师埋怨说:“萱萱在家过了一个双休日,再回到幼儿园后,许多良好的行 为习惯就退步了,不认真吃饭,乱扔东西,活动时喜欢说话,真不知孩子在家时,家长是怎 么教育的?”站在一旁的 B 老师颇有同感地说:“是啊。如果家长都能按我们的要求去教育 萱萱,我们的工作就好做多了!”A 老师接着说:“可这些家长不按我们的要求去做倒也罢了,还经常给我们提这样那样的意见。好像我们当老师的还不如他们懂得多,真拿这些家长没有 办法„„” 请你运用幼儿园与家庭相互配合的有关理论,分析和评论A、B 老师的教育观点,并具体谈 谈幼儿园与家庭相互配合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第二篇:小学美术教师教材教法考试
小学美术教师教材教法考试
一、填空题:(每空1分 共36分)
1、美术课程具有 性质,是学校进行 的主要途经。
2、美术课程标准按教学活动分为 ; ; __; 四个学习领域。
3、在对于教材的处理方式上,新旧两种美术教材观的不同之处在于旧教材观是教材,新教材观是 教材。
4、教师在美术教学行为中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学生学习的欣赏者。
5、美术又称、、。美术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 功能 功能和 功能。
6、美术媒材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如颜料、纸张、粘土、画布、电影胶片、录像带、木材和塑胶。
7、透视法又称,常见的焦点透视有 透视和 透视两种。
8.色彩千变万化,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三大要素,分别是。
9、用笔,中国画技法名。在技法上,笔不是指毛笔,而是指 等方法。中国画用墨的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泼墨法、等方法。
10、雕塑以其不同的表现形态可以分为 雕与 雕。的作品《大卫》是一件 雕作品。
11、秦汉时代的美术中,兼有绘画与雕刻两种特点的是 与。
12、画史上“吴带当风,曹衣出水”分别指的是唐代画家 和北齐画家 所独创的宗教图像样式。
13、北宋画家王希孟的,全图长1119.5厘米,高51.5厘米,是我国古代绘画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14、马蒂斯被称为是 派派别的画家。
15、毕加索是 籍的画家、雕塑家、版画艺术家,是 画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共8分)
1、被历代民间画工和士大夫誉为“画圣”和“画祖”的唐代画家是()。
A、阎立本 B、吴道子 C、张萱 D、张择端
2、法国画家塞尚在西方被尊奉为()。
A、后印象画派之父 B、现代绘画之父 C、印象派之父 D、当代绘画之父
3、《巴黎圣母院》的建筑形式属于()。
A、罗马式建筑 B、拜占庭式建筑 C、哥特式建筑 D、拉丁式建筑
4、十七世纪荷兰的绘画艺术属于()。
A、封建文化 B、市民文化 C、宫廷文化 D、贵族文化
5、印象派画家在描绘物体时所追求的是()。
A、形体结构 B、光线明暗 C、光色变化 D、意象效果
6、美术创作原则“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提出的。
A、王洽 B、张璪 C、王维 D、张彦远
7、“明四家”中以工笔重彩闻名的画家是()。
A、沈周 B、文征明 C、唐 D、仇英
8、铜胎掐丝法郎的俗名是()。
A、唐三彩 B、扣器 C、景泰蓝 D、宣德炉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 共8分 对的打“√”,错的打“×”)
1、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美术课程评价的依据是《美术课程标准》。()
2、教师只是课程的传递者和执行者。()
3、美术学习活动是一种不同于其他文理学科的学习方式。()
4、生活经验也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5、两河流域最早的美术是由希腊人创造的。()
6、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是尼德兰。()
7、工笔从画法上可分为白描、淡彩、重彩、没骨四种。()
8、书法分为楷书、魏碑、行书、隶属四种书体。()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 共18分)
1、美术课程的性质与价值是什么?
2、美术教学设计的关键点有哪些?
3、我国秦陵兵马俑的主要艺术特色有哪些?
五、案例分析题:(共10分)
以下是针对《牵牛花》一课拟定的两套不同的教学目标,请试用新课标理念分析两者的异同。
教学目标一:
1、初步认识牵牛花的生长规律,能运用线条或色彩画出其基本特征。
2、通过课件(或范画)了解牵牛花的相关知识,观察它的生长过程,并通过发现、讨论来了解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不同形态,学会描绘观察到的事物。
3、对牵牛花的生长过程产生兴趣,能积极参与表现活动。
小学美术学科招聘教师考试操作模拟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美术课程具有_________性质,是学校进行_________的主要途径。
2、《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根据学生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学习领域。
3、新课程的总目标是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维度进行表述的。
4、为了提高课程的适应性,满足不同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要,国家制订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级课程管理政策、。
5、美术又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美术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________功能__________功能和___________功能。
6、图案纹样按照组织形式可分为 _____________纹样和_____________纹样。
7、在对于教材的处理方式上,新旧两种美术教材观的不同之处在于旧教材观是_______教材,新教材观是_______教材。
8、透视法又称___________,常见的焦点透视有__________透视和__________透视两种。
9、美术学习活动大致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类,就活动特征而言,前者更倾向于外化,后者更偏重于内化。
10、最早明确提出“以形写神”为中心的传神论的画家是__________时代的__________,其代表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张择端的名作________________是一幅被誉为描绘北宋市民生活的____________。
12、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四大石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中国古代园林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型。
二、选择题:(每空1分,共10分)
1、美术是艺术的种类之一,具体可包括()等。
a、绘画、工艺 b、雕塑 c、摄影 d、电脑美术 e、产品设计
2、法国画家塞尚在西方被尊奉为()
a、后印象派之父 b、现代绘画之父 c、印象派之父 d、当代绘画之父
3、在塑造美术形象的艺术语言中,线条、形体、明暗色调属于美术的(),而夸张、变形、对比,寓意、象征、抽象则是指()。
a、艺术手法 b、表现形式 c、表现手段 d、艺术规律
4、《巴黎圣母院》的建筑形式属于()。
a、罗马式建筑 b、拜占庭式建筑 c、哥特式建筑 d、拉丁式建筑
5、基本的美术素养应当包括()。
a、能解读身边的美术现象 b、能运用美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观念 c、能熟练运用各种表现形式自如地描绘对象 d、能自主追求更高的审美品位,有自己的审美趣味
6、十七世纪荷兰的绘画艺术属于()。
a、封建文化 b、市民文化 c、宫廷文化 d、贵族文化
7、美术创作原则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提出的。
a、王洽 b、张璪 c、王维 d、张彦远
8、唐三彩常用的颜色主要是()
a、红、黄、蓝 b、红、绿、白 c、绿、黄、紫 d、黄、绿、白
9、印象派画家在描绘物体时所追求的是()
a、形体结构 b、光线明暗 c、光色变化 d、意象效果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记“√”为对,记“╳”为错)
1、在美术活动中基本上不存在标准答案,某些活动中也不存在“对”与“错”,美术活动是一种极富个性与想象力的创造性活动。()
2、两河流域最早的美术是由希腊人创造的。()
3、“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是指达•芬奇、提香、拉斐尔。()
4、美术学习活动是一种不同于其他文理学科的学习方式。)
5、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是尼德兰。()
6、工笔从画法上可分为白描、淡彩、重彩、没骨四种。()
7、新印象主义又称为“分割主义”或“点彩派”,代表画家有修拉、梵高等。()
8、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美术课程评价的依据是美术课程标准。()
9、“印象主义”这一名称源于莫奈的《日出•印象》一画,故莫奈有“印象派之父”之称。()
10、书法分为楷书、魏碑、行书、隶书四种书体。()
四、简答题(10分)
如何理解《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的“综合•探索”?
五、分析题(14分)
以下是针对《牵牛花》一课拟定的两套不同的教学目标,请试用新课标理念分析两者的异同。
教学目标一:
1、初步认识牵牛花的生长规律,能运用线条或色彩画出其基本特征。
2、通过课件了解牵牛花的相关知识,观察它的生长过程,并通过发现、讨论来了解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不同形态,学会描绘观察到的事物。
3、对牵牛花的生长过程产生兴趣,能积极参与表现活动。
教学目标二:
1、初步了解牵牛花的生长规律,并运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2、在观察、触摸中进行感官体验,认识、感悟牵牛花的生命形态之美。
3、对牵牛花的生长过程产生兴趣,能大胆表现出自己的感受。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人文 美育
2、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
欣赏•评述
综合•探索
3、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国家 地方 学校
5、造型艺术 空间艺术 视觉艺术 认识 教育 审美
6、单独 连续
7、教 用
8、远近法平行 成角
9、创作 欣赏
10、东晋 顾恺之 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
11、清明上河图 风俗画
12、云岗 龙门 敦煌 麦积山
13、皇家园林 私家园林 自然风景园林
二、选择题(每空1分,共10分)
1、abcde(一空)
2、b3、c a(两空)
4、c5、a b c d(一空)
6、b7、b8、d9、c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简答题参考答案(10分)
答:新课标中的“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1分)。其内容应包括⑴ 融美术各学习领域为一体(1分)⑵ 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综合(1分)⑶ 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1分)。三个方面的内容有不同程度的交叉与重叠(1分)。
⑴通过“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差异与联系,学习领或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设计探究性活动的方案,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并以各种形式发表(2分)。⑵ 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发展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1.5分)。⑶ 开阔视野、拓展想象的空间,激发探索
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1.5分)。
五、分析题参考答案(14分)
答:不同点:两套教学目标各自的侧重点不同,第一套教学目标强调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对客观物象的表现(3分),第二套教学目标侧重于学生对植物生长的感官体验的培养,重引导学生进行主观感受的表现(3分)。相同点:
1、两套教学目标的拟定都体现了新课标要求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特征(3分),具有可测性(1分)。
2、两套教学目标都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2分),同时又注重了学科间的综合性(2分)。
小学美术教师教材教法样卷
文字试卷(样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6分)
1、美术课程具有性质,是学校进行的主要途经。
2、美术课程标准按教学活动分为;;
_;四个学习领域。
3、在对于教材的处理方式上,新旧两种美术教材观的不同之处在于旧教材观是
教材,新教材观是教材。
4、教师在美术教学行为中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学生学习的欣赏者。
5、美术又称、、。美术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功能功能和功能。
6、美术媒材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如颜料、纸张、粘土、画布、电影胶片、录像带、木材和塑胶。
7、透视法又称,常见的焦点透视有透视和透视两种。
8.色彩千变万化,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三大要素,分别是。
9、用笔,中国画技法名。在技法上,笔不是指毛笔,而是指等方法。中国画用墨的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泼墨法、等方法。
10、雕塑以其不同的表现形态可以分为雕与雕。的作品《大卫》是一件雕作品。
11、秦汉时代的美术中,兼有绘画与雕刻两种特点的是与。
12、画史上“吴带当风,曹衣出水”分别指的是唐代画家和北齐画家所独创的宗教图像样式。
13、北宋画家王希孟的,全图长1119.5厘米,高51.5厘米,是我国古代绘画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14、马蒂斯被称为是派派别的画家。
15、毕加索是籍的画家、雕塑家、版画艺术家,是画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8分)
1、被历代民间画工和士大夫誉为“画圣”和“画祖”的唐代画家是()。
A、阎立本B、吴道子C、张萱D、张择端
2、法国画家塞尚在西方被尊奉为()。
A、后印象画派之父B、现代绘画之父C、印象派之父D、当代绘画之父
3、《巴黎圣母院》的建筑形式属于()。
A、罗马式建筑B、拜占庭式建筑C、哥特式建筑D、拉丁式建筑
4、十七世纪荷兰的绘画艺术属于()。
A、封建文化B、市民文化C、宫廷文化D、贵族文化
5、印象派画家在描绘物体时所追求的是()。
A、形体结构B、光线明暗C、光色变化D、意象效果
6、美术
创作原则“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提出的。
A、王洽B、张璪 C、王维D、张彦远
7、“明四家”中以工笔重彩闻名的画家是()。
A、沈周B、文征明C、唐D、仇英
8、铜胎掐丝法郎的俗名是()。
A、唐三彩B、扣器C、景泰蓝D、宣德炉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8分对的打“√”,错的打“×”)
1、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美术课程评价的依据是《美术课程标准》。()
2、教师只是课程的传递者和执行者。()
3、美术学习活动是一种不同于其他文理学科的学习方式。()
4、生活经验也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5、两河流域最早的美术是由希腊人创造的。()
6、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是尼德兰。()
7、工笔从画法上可分为白描、淡彩、重彩、没骨四种。()
8、书法分为楷书、魏碑、行书、隶属四种书体。()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美术课程的性质与价值是什么?
2、美术教学设计的关键点有哪些?
3、我国秦陵兵马俑的主要艺术特色有哪些
第三篇:小学美术教师教材教法考试
6、美术创作原则“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提出的。A、王洽 B、张璪 C、王维 D、张彦远
7、“明四家”中以工笔重彩闻名的画家是()。A、沈周 B、文征明 C、唐 D、仇英
8、铜胎掐丝法郎的俗名是()。A、唐三彩 B、扣器 C、景泰蓝 D、宣德炉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8分对的打“√”,错的打“×”)
1、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美术课程评价的依据是《美术课程标准》。()
2、教师只是课程的传递者和执行者。()
3、美术学习活动是一种不同于其他文理学科的学习方式。()
4、生活经验也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5、两河流域最早的美术是由希腊人创造的。()
6、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是尼德兰。()
7、工笔从画法上可分为白描、淡彩、重彩、没骨四种。()
8、书法分为楷书、魏碑、行书、隶属四种书体。()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美术课程的性质与价值是什么?
2、美术教学设计的关键点有哪些?
3、我国秦陵兵马俑的主要艺术特色有哪些?
五、案例分析题:(共10分)
以下是针对《牵牛花》一课拟定的两套不同的教学目标,请试用新课标理念分析两者的异同。
教学目标一:
1、初步认识牵牛花的生长规律,能运用线条或色彩画出其基本特征。
2、通过课件(或范画)了解牵牛花的相关知识,观察它的生长过程,并通过发现、讨论来了解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不同形态,学会描绘观察到的事物。
3、对牵牛花的生长过程产生兴趣,能积极参与表现活动 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教师考试网
第四篇:教师考试教材教法试题
一、填空题。
1、《标准》中的四个目标大致可分为两个领域:认知领域和情感态度领域。其中,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属于认知领域。
2、教学设计的一般的结构是:概况、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3、所谓问题,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需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关键、重要之点。
4、教学案例形成的几个步骤一般如下:(1)确定教学任务的思考力水平与要求;(2)课堂观察并实录教学过程 ;(3)教师、学生的课后调查;
(4)分析教学的基本特点及与思考力水平要求的比较;(5)撰写教学案例.5、教学方法的选择,还要视不同班级情况而定。有的班级学生思维相当活跃,可考虑采用引导发现法;有的阅读课本习惯较强,也可适当采用自学辅导法。
6、问题生成的途径有四个方面:其一,教学内容即问题 ; 其二,教师提供问题;其三,学生提出问题;其四,课堂上随机生成问题。
7、数学课程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维度。
8、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活动具有导向、(激励)、(评价)的功能。
9、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有小组合作式、半圆式、双翼式、席地式等。
10、教学案例的一般结构是主题与背景、案例背景、案例描述、案例反思。
11、教学模式指的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影响特定教学目标达成的教学活动诸要素,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形成的、以教学程序为其表现形式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结构。它将教学的诸因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成相对稳定的结构,具有可操作性、完整性、中介性、针对性等特点”。
12、“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的智力在教师指导下的潜在发展水平(第二发展水平)。
二、辨别题。(对的打√,错的打×,并加以分析或改正)
1、情感、态度目标与其他目标的实现是一种“渗透”、“融合”的关系。(√)
2、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的教学经验是课程资源,学生间的学习差异、师生间的交流启发,乃至学生在课堂出现的错误也是有效的课程资源。(√)
3、小组合作开始后,教师的角色主要是组织者。(×)小组合作开始后,教师的角色以合作者、引导者为主。
4、让学生掌握知识才是自主学习的本义。(×)让学生能够探索、学会探索,才是自主学习的本意。
5、《标准》与原来的教学大纲相比,从目标结构上看,它立足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增加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要求。(√)
6、掌握、了解、理解是过程性目标的行为动词。(×)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是过程性目标的行为动词。
7、“情感与态度目标”是可以预设的。(×)
“情感与态度目标” 应该区分预设性目标和非预设性目标。
8、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是彼此独立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常常呈交叉关系,有些是重点而不是难点,有些是难点而不是重点,有些则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三、简答题。
1、分析教学对象可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要点:一是学生的年龄、学段情况。
二是学生的数学基础情况。三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情况。
2、哪些内容可以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1)在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2)在教学内容的易混淆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3)在思维的交锋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4)在思维的发散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5)在规律的探索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3、使用谈话法进行教学应注意什么?
①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对提的问题,提问的对象,学生可能回答的情况,应如何进一步做好启发引导,谈话所需的时间,都要做到心中有数。②提出的问题要明确、简洁,使学生能理解。③提出的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全班同学都能积极准备,然后再点名某个学生作具体回答,以利于全班同学积极思维,发展智力。不同程度的问题,可考虑给不同能力的学生回答。
4、使用探究法应注意什么?
①精选探究材料
②注重教师的引导
③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④所设立的问题难易要适中
5、练习设计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① 练习课也要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② 练习设计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③多一些问题解决,少一些机械操作
④ 用足用好每一道练习题 ⑤ 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探索和交流时间
6、举例说明过程性目标使用的局限性。答:(1)有些基本知识的学习经过这一过程根本行不通。例如:“兀代表圆周率”这一知识,只能采用配对联想记忆来学习,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没有任何过程性目标。(2)有些数学知识、技能经历这一过程则没有必要。如,“年月日”中闰年、平年的概念,产生闰年的原因,这些知识,尽管让学生自己查阅相关文献可以获得,但是如果教师手头有详尽的文献,课堂上可以直接抛出。(3)有些知识、技能经历探究过程的习得效果则更差一些。例如,46÷5的竖式写法,现代学习心理学一致认为,采用接受学习的效果要比发现学习的效果更好。如果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把学习的重心放在经历、探究等过程性目标上,往往会浪费大量的学习时间,影响实际的学习效果。因此,对于过程性目标的落实,需要根据学习内容的具体特点而定,而不必任何时候都要刻板地去落实这一目标。
7、用教材教有哪些策略? 要点:(1)比较—比较学习材料和学生已有经验之间的关联;(2)还原——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原成具体、可感的形象;(3)转化——将课堂中的随机事件转化为教学资源;
(4)开发——开发周边资源,对教材内容进行个性化、生活化、活动化再加工;(5)调整——运用更换、增删、归并等手段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6)挖掘——充分挖掘教材含蕴,发现教材新意义。
8、编写教学设计要体现哪些特性?
要点: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主体性,体现课程资源整合的理念。
9、举例说明“尝试教学法”的步骤。举例:《小数加减法》让学生尝试计算11.5+3.2或《9加几》尝试计算9+5 第一步:出示尝试题
第二步:自学课本
第三步:尝试练习。
第四步:学生讨论。即讨论解题策略。
第五步:教师讲解归纳
第五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复习材料
第1章 绪论
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的特点主要有哪些?
(1)综合性
(2)独立性
(3)实践性
(4)发展性
(5)创新性 2.信息技术的含义是什么?它对教育教学和学生有哪些重要影响?
含义: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指能够支持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存储和呈现的一类技术。
影响:⑴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教学的变革; ⑵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⑶信息技术支持有效学习;⑷信息技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其主要任务包括哪几个方面?
对象:⑴信息技术课程; ⑵信息技术教学;⑶信息技术学习; ⑷计算机辅助教育(CBE); ⑸计算机远程教育
任务:(1)使学习者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小学不同层次中的教育目标,并能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进行深度和广度的研究。
(2)使学习者运用所学的信息技术专业知识,以学科理论为指导,进行教材和教法的研究。(3)使学习者掌握信息技术教学的方法和技巧,练好扎实的基本功,有效地进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4)使学习者掌握指导信息技术学习的规律和原则,在教学工作中科学地指导学生学习,取得优异的教学效果。
(5)教育学习者牢固树立专业思想,热爱信息技术教育事业,并善于运用唯物辩证法指导教育实践,不断总结和丰富信息技术教学经验。
4、谈谈目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解决?
存在的问题:
⑴观念跟不上、评价机制不完善 ⑵发展不平衡 ⑶资金不足 ⑷师资缺乏 解决方法: ⑴ 更新教育观念 ⑵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⑶ 有效整合现有资源
行“多纲多本”。
⑷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第1页
⑸教法落后
⑹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没有颁布
⑸ 关于教学模式问题:现阶段采取,设立信息技术课程,提倡学科整合应用,教材执⑹ 改革教学方法
第2章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的和内容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什么?怎样实现?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及其他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2.确定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各学段教学目标的依据是什么?
信息技术课的设置不能脱离学生现有的心智发展水平,不能偏深、偏高、偏广。但是中小学生可塑性强,兴趣爱好日趋广泛、深入,思维趋向科学,且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因此,中小学各阶段的教学内容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要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各类学科的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有哪些? 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模块可以划分如下: 模块一 信息技术简介 模块二 操作系统简介 模块三 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 模块四 用计算机处理数据 模块五 网络基础及其应用 *模块六 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 模块七 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
第3章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特点和教学原则
1.认知结构是人的全部知识或观念的总和及其组织。2.信息技术科学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的关系。
信息技术科学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两者是不同研究领域的研究对象,信息技术科学知识结构是计算机专家研究的对象,其认知结构是心理学家研究的对象。
3.信息技术课的学习过程是信息技术科学的认知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输入阶段、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阶段和操作阶段。
第2页 4.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特点主要有:现代性特点、实践性特点、工具性特点、应用性特点、文化性特点。5.什么是信息技术课的学习过程?分哪几个阶段?
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信息技术科学的认知过程。
根据学习的认知理论,这个过程包括输入阶段、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阶段和操作阶段。6.根据目前情况,谈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特点。
⑴现代性;⑵实践性;⑶工具性;⑷应用性;⑸文化性 7.试述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原则。⑴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 ⑵理论性与实际性相结合的原则; ⑶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 ⑷巩固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
8.试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辩证统一关系。
(1)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指教学的进程、内容、方法、组织和实施通常都是由教师来设计和决定的;教师要对教学效果和质量负责;
(2)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指学生作为认识和发展的主体,要积极主动而不是消极被动地学习(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也必须由教师引导)。
(3)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做教学的组织者、管理者、引导者,不应包办代替、面面俱到。课堂教学中,要多安排“自学”环节,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和尝试的机会,使学生的个性品质在自学活动中得以形成和发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9.试述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中,贯彻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的原则的意义。
(1)知识和能力,是学生发展过程中的两个必要因素。知识的掌握与认识能力的发展的关系极为密切。
(2)离开知识的掌握,就谈不上认识能力的发展;同时认识能力的发展也会反过来影响掌握知识的质量和速度。
10.试述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如何体现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的原则。
(1)重视基本技能训练。在教学中重视基本技能训练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抓好上机实验课的教学,对实验课的安排要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切不可让实验课的教学成为学生单纯“玩”计算机的过程。
(2)注意掌握知识的方法。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启发式教学,将其渗透到各种教学活动中,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要帮助学生主动通过观察、分析等思考过程去理解知识,逐步掌握思考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这有利于改进学生的认知,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
第3页
⑸量力性与尽力性相结合的原则; ⑹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的原则; ⑺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⑻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 力,并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总之,教师应根据教材、学生的特点,尽量使教学方法多样化,吸引学生到学习中来,通过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其能力。
11.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如何贯彻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向学生提出统一要求,又要承认个别差异,采取各种不同的教学措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统一要求指的是把年轻一代都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使他们把传授的计算机知识掌握好。因材施教要求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不同的智力采取不同的、有效的措施,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尽可能的发展。
因材施教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教师讲某一问题时,明确向学生指出是否要求每位学生都必须掌握,或者指出必须掌握的内容。比如,在讲WPS 编辑用→ ←↑↓方向键移动光标时,要求每一位学生都必须掌握,而对于Home、End、PgUp、PgDn 等键,则可以提出不同要求。
(2)布置上机、课外作业时,分出哪些是必做的,哪些可以选做。对于必做而不会做的学生就得个别辅导。
(3)组织学生“一帮一”对子,效果会很显著。学得较差的学生得到帮助,学得较好的学生为了辅导同学,听课学习会更认真。
第4章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是师生为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教学措施和教学手段,是教师和学生相互结合的活动方式。
2.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分类:
1)按产生的时间可分为传统教学法和新教学法。2)按教学指导思想不同可分为启发式教学和注入式教学。3)从教学内容的逻辑安排可分为归纳法和演绎法。
4)以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可分为语言的方法、直观的方法和实践的方法。5)按学生的认知活动的基本形式可分为接受型、自学型和探究型。
6)现代教学论对上述分法进行了归纳,将教学法分为两大类:一类叫综合教学法,另一类叫基本教学法。3.现代教学方法应具备哪些特征: 1)以发展学生的智能为出发点
2)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情绪生活)的培养和调节 3)注意因材施教,促进发展
第4页 4)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
5)对传统教学法适当保留并加以改造
6)实现信息的多向传递
4.信息技术课的常用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自学指导法、演示法、实验法、练习法、教练法、范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
5.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教学目的和任务
2)教学内容
3)学生的实际情况 4)教学条件
5)课型
6)教学时间
6.讲授法是指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景、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教学方法。可用于传授新知识,也可用于巩固旧知识。有以下形式:讲述、讲解、讲演等形式。
7.谈话法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经验,向学生提问并引导学生经过思考,对所提问题得出结论,从而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教学方法。
8.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就教材中的基础理论或主要疑难问题,在独立钻研的基础上进行讨论、辩论的教学组织形式。
9.自学指导法是在教师指导下,使学生通过自学而掌握知识的方法。适用于学生力所能及的内容,比如软件使用的自学。
10.演示法是教师在上课时,出示实物、挂图,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通过画画、投影、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得知识和学习实验技能的一种基本教学方法。11.教师上课时运用演示法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演示时教师应对演示对象加以必要的说明,告诉学生应着重观察什么,并提出一系列问题,把学生注意力引导到应注意的内容上去。(2)演示时间要适当。
(3)演示完后要归纳总结,作出明确结论。
(4)演示不能取代上机实习,最好的方法是在演示结束后就进行上机实习。
12.实验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某一问题反复实践,或对某一动作反复地进行,借以形成技能、技巧或习惯的教学方法。可用于巩固知识,引导学生把知识应用于实际,发展学生的能力。
13.练习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多次的、多方面的、创造性的应用已学知识,从而达到巩固知识、掌握技能和技巧的方法。
14.教练法的主要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围绕某些学习任务,组织学生进行信息活动、操练某些技能,且按照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学生操作中给予帮助和指导,使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
第5页 观得到有效培养。
15.范例教学法是以典型的范例为中心的教与学,使学生能够依靠特殊范例掌握一般,并借助这种一般独立地进行学习。
16.项目教学法是指基于项目的学习方法。它是以学习、研究某种或多种学科的概念和原理为中心,以制作作品并将作品推销给客户为目的,在真实世界中借助多种资源开展探究,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并在一定时期内解决一系列相互 关联问题的一种教学/学习方法。
17.发现法是布鲁纳于20世纪50年代末所倡导的教学方法。
18.启发式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易到难地逐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
19.程序教学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斯金纳 于20世纪50年代根据控制论原理首创的,使用教学机器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是按照程序编制者对学习过程的设想,把教材分解成许多小项目并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制作成卡片或编成计算机程序,学生按此程序进行自学、独立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
20.教学模式是指在某种情境中展开教学活动的结构形式,是由许多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成的一个动态。
21.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模式一般有哪些? ① 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② 边讲边练式教学模式 ③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 ④ 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⑤ 自主式学习模式;
22.何谓教学方法?现代教学方法有哪些特征?
教学方法是师生为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教学措施和教学手段,是教师和学生相互结合的活动方式。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教师教的方法(教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学法)。
现代教学方法应具备的特征:①以发展学生只能为出发点;②注重因材施教,促进发展;③重视学生非智力(情绪生活)因素的培养和调节;④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⑤对传统教学方法适当保留,并进行改进;⑥实现信息的多向传递;
23.结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特点,谈谈实验法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重要性。
实验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某一问题反复实践,或某一动作反复地进行,借以形成技能、技巧或习惯的教学方法。实验对工具性学科和技能性学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尤为必需。实验法对
第6页
⑥ 合作式学习模式 ⑦ 探究式学习模式 ⑧ 课程整合式教学模式 ⑨ WebQuest教学模式 ⑩ 游戏式教学模式 于使学生巩固知识,引导学生把知识应用于实际,使学生发展能力以及形成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信息技术课除了在课堂上教学外,更多的是在机房操作实验。
24.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发展特点,阐述自学指导法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意义。
自学指导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学而掌握知识的方法。一般做法是,教师指定教材或自学材料,学生在课堂或课外自学,教师指导、答疑和小结。这种教学方法以学生自学为主,有利于学生培养自学能力、养成自学习惯。自学要有布置、有指导、有检查。教师要十分重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的培养,以便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后能继续学习。
25.在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有哪些教学模式,其适用范围如何?
⑴ 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它适用于计算机基础知识、概念性或需要进行逻辑思维的内容的教学。⑵ 边讲边练式教学模式。它适用于机时较充裕、操作性较强的应用软件的教学。
⑶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此模式主要适用于操作性强的教学内容,如电子表格(Excel)、动画制作(Flash)、网页制作(FrontPage)等。⑷ 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⑸ 自主式学习模式; ⑹ 合作式学习模式 ⑺ 探究式学习模式 ⑻ 课程整合式教学模式 ⑼ WebQuest教学模式 ⑽ 游戏式教学模式
26.何谓任务驱动式模式?试举例说明在教学中如何运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模式,是建构主义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表达情感、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立体、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灌输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实验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与学习状态,使学生能根据自己对问题、情感、任务的理解,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提出设想与方案,最后经过实践解决问题。
27.选取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选择与评价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⑴教学目的和任务;⑵教学内容;⑶学生的实际情况;⑷教学条件;⑸课型;⑹教学时间。
好的教学方法应达到以下要求。⑴有利于“双基”的掌握,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⑵重视学生能
第7页 力的培养,特别是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性能力的培养。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⑷能因材施教,把统一要求与分类指导结合起来。⑸要在教学计划规定的时间内达到以上要求,不能加重教师和学生的负担。
第5章 信息技术课的现代教学手段
1.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尤其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最常用、最直接、最有效的教学手段当属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各种现代教学手段,它主要指计算机辅助教学、交互式多媒体教学、远程教学等。2.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屏幕广播、屏幕监视和交流。3.电化教育的基本功能有:
1)集成功能
2)再现功能
3)交互功能
4)虚拟功能
5)扩充功能 4.电化教育在教育教学中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提高学习质量
2)提高学习效率
3)扩大教育规模
4)促进教育改革
5.电化课的教学过程是教育者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向学习者传递与交流教学信息的过程。包括4个基本要素:教育者、教学信息、现代教育技术、学习者。
6.通常把计算机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称为计算机辅助教育。具体又分为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和计算机管理教学(CMI)。CAI 系统一般由系统硬件、系统软件、课件三个部分构成。
7.积件是由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需要自己组合运用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的教学软件系统。积件由积件库和组合平台构成,包括教学信息资源、教学信息处理策略与工作环境。8.远程教育系统的技术支持
⑴计算机网络技术;⑵多媒体通信技术;⑶人工智能技术;⑷CSCW 技术(Computer Supported Work,计算机支持下的协同工作);⑸虚拟现实技术。9.与传统教学相比远程教育系统有以下优势: 1)基于网络的现代远程教育更符合建构主义学习方式 2)基于网络的现代远程教育可以促进群体的协同学习3)基于网络的现代远程教育可以促进双向互动 4)基于网络的现代远程教育可以优化教学资源 10.远程教育系统的教学模式有以下几种: 1)讲授型模式(同步时讲授、异步式讲授)
2)个别辅导模式
3)讨论学习模式
4)探索学习模式
5)协作学习模式
11.异步式讲授:教师将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评测等教学材料放到网上,学生随时可以通过网络
第8页 使用这些资料来学习。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教师和学生的时间自由,易于技术实现;缺点是缺乏师生之间的实时交互、对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要求较高。
12.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是什么?广义的现代教育技术包括哪些学科内容?
狭义地说,现代教育技术就是将各种现代教学手段应用于教学的技术和方法。
广义地说,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学科,它应用了教育教学理论、心理学理论、传播学理论、多媒体理论及系统科学理论等的科学成果,涉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文学艺术等领域。
13.根据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情况,试述远程教育的优势。与传统教学相比,远程教育系统具有以下优势。⑴基于网络的现代远程教育更符合建构主义学习方式; ⑵基于网络的现代远程教育可以促进群体的协同学习; ⑶基于网络的现代远程教育可以促进双向互动; ⑷基于网络的现代远程教育可以优化教学资源;
第6章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工作
1.教学设计是指依据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使教学效果达到优化的决策过程。
2.教学内容分析的目的是确定学习内容的范围与深度。
3.教学目标是指在学校的教育目的(或培养目标)以及课程的总目标的指导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确定的具体预期教学结果和标准,是教学活动的发出点和归宿。
4.教学目标既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导向,又是学生学进行学习的航标,还是进行课堂效果评价的尺度。5.教学目标可以分为哪些?
(1)认知目标(2)情感目标
(3)动作技能目标
(注:也称作“三维目标”)6.课堂教学的类型
(1)根据上课的方式分类,可分为3种不同类型的课:①理论课 ;②上机课; ③实践课(2)根据知识掌握的阶段,可分为4种不同类型的课:①新授课;②复习课;③练习课;④检测课 7.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的过程。教学过程的结构,可表示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效果
8.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一般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第9页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2)引导学生理解知识
3)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实践
4)检查巩固知识
9.教学过程最优化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基本环节如下:
1)教学目标最优化 2)教学策略最优化
3)教学控制最优化
4)教学评价最优化 10.备课的基本环节有哪些?
1)分析教材
2)了解学生
3)考虑教法
4)编写教案,熟悉教具 11.课外辅导根据辅导方式分为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
课外辅导根据辅导内容分为单纯课外辅导和课外活动辅导。12.信息技术教育实习的意义有哪些?
1)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2)培养学生教书育人的实际工作能力
3)检验学生所学知识,达到教学相长
4)引导学生了解、认识和掌握教育教学规律
5)巩固学生专业思想
6)检验高等师范院校办学质量、获取教改信息 13.信息技术教育实习前一般要做好哪些准备?
(1)思想心理准备
(2)知识、技能准备
(3)材料准备 14.教学过程的实质是什么?有哪些作用?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的过程。作用:⑴传授知识;⑵形成技能;⑶培养智力;⑷发展个性 15.备课有哪些基本环节?
1)分析教材
2)了解学生
3)考虑教法
4)编写教案,熟悉教具 16.如何确定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如何体现三维教学目标?
分析教材,首先是确定教学目标(目的)、教学内容及逻辑顺序、重点和难点,做到明确目标,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
17.教案一般要包括哪些内容?结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编写一份教案。
通常包括下列内容:授课班级、教学课题、教学目标、教材分析、课的类型、教学用具、教学方法、课时分配、参考资料、教学过程、作业及教学后记(教学反思或课后分析)。18.课堂教学有哪些任务和基本要求?
任务:(1)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2)掌握主动参与的方法(3)养成主动参与的习惯 要求:(1)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按照教学计划设计好每堂课的教案;
(2)针对课堂内容,准备好课堂教学中需要的硬件、软件,对所需的资料如图片、声音、视频等素
第10页 材应事先整理好,形成资源共享;
(3)在教学过程中,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努力创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和行为,促使他们的行为形成习惯;
(4)应对每堂课的教学进行测评,为下一堂课作好准备。
第7章 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基本类型
1.概念与词语有着密切联系,概念是词语的思想内容,词语是概念的语言形式。2.概念间的相容关系有:同一关系、从属关系、交叉关系。3.概念间的不相容关系有(全异关系):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
4.程序是用语言、文字、图表等方式表达解决某个问题的方法步骤(算法)。
计算机程序是用指定的计算机语言表达解决某个问题的方法步骤,这些方法步骤必须是计算机能理解并且能执行的。
程序设计主要指研制计算机程序的过程,它应该包含:对问题的分析与了解、选取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步骤、用特定的计算机语言将方法步骤记录下来,记录下来的这个方法步骤就是程序清单。5.程序设计语言的语法是一组规则,它由词法和句法组成。6.结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具体概念,谈谈如何进行概念教学。
概念教学的一般要求:(1)使学生了解概念的由来与发展。(2)使学生掌握概念的内涵、外延及其表达形式。(3)使学生了解有关概念间的逻辑关系,会对概念正确地进行分类,从而形成一定的概念体系(4)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运用概念。
概念的教学途径和一般方法:(1)概念的引入。(2)概念的明确与理解。(3)概念的巩固和运用。
第8章 智力、能力与信息素养的培养
1.知识是人们对客观规律事物认识的总和,是对客观事物的现象与本质的反映。能力是人们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本领,属于个人的心理状态或心理特征;而智力是大脑机能在社会活动中认识和改造客观事物的心理特征。知识和能力是学生发展过程中两个必要的因素。
2.智力是一个复合体,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
3.非智力因素是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但对认知过程起动机、定向、引导、维持、强化作用的心理因素。它包括动机、需要、兴趣、情感、意志、性格、气质、好奇心等等。
4.能力按其倾向性可分为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一般能力主要指智力,它是从事各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认识能力;特殊能力是指为了顺利地从事某种专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一些能力综合。
5.信息技术教学过程可按照“三阶段七环节”来进行。第一阶段是示范阶段,包括讲解和示范等两个环节。第二阶段是制作阶段,包括学生自主探索、分组讨论和作品的制作等三个环节。第三阶段是讲评阶段,包
第11页 括作品的交流和讲评等两个环节。6.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1)牢固掌握基础知识
(2)加强实践活动
(3)改进课堂教学(4)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5)教会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7.信息素养是指人们为了某种目的而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是综合能力的基础。
8.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意义
(1)信息素养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2)信息素养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3)信息素养是个人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
9.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能力培养的基本途径是什么?
(1)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2)学好信息技术科学的基础知识。(3)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4)注意各方面知识的渗透、综合。(5)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10.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能力培养包括哪些内容?
⑴自学能力;⑵操作能力;⑶编辑能力;⑷思维能力;⑸创造能力; 11.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1)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质。这里的创造潜质是指创造的目标、创造的意志、创造的精神等。(2)培养学生的创造心理。创造性心理是创造力的基础。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心理,就要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坚强的意志。
(3)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学习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帮助学生形成与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条件。
(4)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一起搞科研,撰写论文,搞小创造、小发明,都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好方法。
(5)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6)进行教法创新。
12.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有何意义?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意义:
(1)信息素养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2)信息素养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3)信息素养是个人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
第12页 途径:
⑴通过信息技术专门课程,培养学生信息素养;⑵加强学科课程教学整合,培养学生信息素养;⑶创设信息技术应用环境,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第9章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评价
1.教学评价的意义有哪些?
(1)教学评价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
(2)教学评价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3)教学评价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4)教学评价是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 2.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功能有哪些?
(1)导向功能
(2)检查功能
(3)激励功能
(4)改进功能 3.教学评价的分类
(1)按评价的目的进行分类可分为三类: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总结性评价。(2)按评价所参照的标准分类,可分为以下两类:绝对评价、相对评价。4.学生学习成绩评价的方法有:定性评价方法和定量评价方法。5.教学评价的意义是什么?
(1)教学评价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
(2)教学评价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3)教学评价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4)教学评价是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 6.教学评价有哪些功能?
(1)导向功能
(2)检查功能
(3)激励功能
(4)改进功能 3.如何理解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特点? ⑴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评价要注重实践
⑵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评价中存在着难以量化的因素 ⑶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效果依赖于教学设备 ⑷信息技术的教学评价标准依赖课程内容 7.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
⑴定性评价。定性评价是指用切合实际的语言表达学生的学习情况。它一般建立在评价者的经验或印象的基础上,难免带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
①评语鉴定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便易行,结论一目了然;缺点是不够精确,容易掺杂主观因素。②等级评定法。按等级的形式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等级评定法简便易行,但不够精确,同一等级者之间的差距不好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五级评定法: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第13页 四级评定法:很好、较好、一般、差; 三级评定法:上、中、下; 二级评定法:合格、不合格。⑵定量评价
⑶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结合
第10章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研究与论文撰写
1.信息技术教学研究要注意哪些基本原则?
(1)不能主观臆断,必须从客观事实出发。(2)不能随行就市,必须全面地研究问题。(3)不能用统计代替分析,必须注意事物的数量和质量分析。(4)不能轻信材料,要最大限度地保证材料的可靠性。(5)不能被现象迷惑,必须寻求事物的本质。2.信息技术教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大体分为:
(1)发现问题
(2)收集资料
(3)深入研究
(4)实践验证 3.信息技术教学研究的方法有:
(1)历史研究法
(2)文献研究法
(3)观察研究法
(4)调查研究法(5)实验研究法
(6)行动研究法
(7)校本研究法
(8)个案研究法(9)质的研究法
(10)人种志研究法
(11)德尔菲专家法
4.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研究的课题有:基础理论研究课题、应用性研究课题和开发性研究课题。
5.教学研究课题的基本原则有:
(1)需要性原则
(2)创新性原则
(3)科学性原则
(4)导向性原则
(5)可行性原则 6.课题选择的主要方法有:逻辑法和灵感法。7.如何选择教学研究课题?
教学研究课题的基本原则有:(1)需要性原则;(2)创新性原则;(3)科学性原则;(4)导向性原则;(5)可行性原则。
课题选择的主要方法有:逻辑法和灵感法。8.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应注意哪些事项?
⑴突出主题论点,论证鲜明;⑵内容层次分明,结构严谨;⑶叙述文字流畅,简明扼要;⑷使用语法规范,合乎逻辑。
第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