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语文渐渐浓 生活语文年年新

时间:2019-05-14 18:01: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诗意语文渐渐浓 生活语文年年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诗意语文渐渐浓 生活语文年年新》。

第一篇:诗意语文渐渐浓 生活语文年年新

诗意语文渐渐浓 生活语文年年新

——孝感市2013、2014年中考语文试卷比较谈

安陆市解放路初中 张明霞

一卷2014年孝感市中考语文卷到手,笔者端详良久,微笑颔首,默思探寻,久不释卷,正如“品味一盏清茶,里面有着说不尽的意蕴”。纵观2013年和2014年的中考语文命题,笔者发现有两个关键词一直鲜明地凸现其中:一个是“诗意语文”,一个是“生活语文”。这是笔者的深切感受,也许命题者另有更高的品位与追求,但命题好比做菜,厨者胸中的味道和食者舌尖上的味道,可能统一,也可能有异。笔者以一己之感,姑妄谈之,不当之处,请命题的专家们笑而释之。

一、藏在四个关注里的精彩

先说文人关注。

2014年卷第3小题: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2分)

细细 一盏清茶,里面有着说不尽的意蕴。清幽淡雅的绿茶,清澈透明,沁人心脾;雅俗共赏的花茶,齿颊留香,妙不可言;外刚内柔的乌龙茶,甘而不浓,回味无穷。文人喝茶,喝出的是茶外茶。郑板桥喝出了“汲来江水烹新茗”的,杜耒喝出了“寒夜客来茶当酒”的,梁启超喝出了“饮茶之乐乐无穷”的。

A.品尝 绝妙意境

浓情厚谊

独特感受 B.品赏

浓情厚谊

绝妙意境

无限乐趣 C.品赏

浓情厚谊

闲情逸致

无限趣味 D.品味

闲情逸致

浓情厚谊

独特感受

茶中有诗意,茶中有文化,文人与茶关系密切。不信你听:“琴里知闻唯绿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白居易以茶为知音,抚琴品茶,通过琴茶获得心灵的轻松宁静;“诗情茶助爽,药力酒能宣”,刘禹锡唱和白居易,既是自个儿以茶为诗友,也道出朋友是在茶酒间左右拥抱之人;“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钱起品饮紫笋茶,进入俗念全消的忘言状态,心尘洗尽,渐入空灵。至此,笔者想说,命题者的选材很雅,眼界属于“文人关注”。

2014年中考卷文人喝茶的这段话,很有诗意,而且不难,笔者问及很多考生,这一题都做对了。如此一来,既缓和了考试气氛的紧张,又给考生以文化熏陶和感染。它就在考卷的开头,恰如一位斯文儒雅的使者,迎面给考生一个轻松诗意的问候,并引领考生开启一场诗意之旅。

再说民生关注。

2013年卷第3小题:依次填入下面括号里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2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可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面对这让人()的舌尖上的浪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中国式剩宴”。近日,团中央、全国学联开展了()的“光盘行动”,倡导节约、反对浪费。广大学生纷纷用实际行动响应号召,合理消费的做法()。

A.瞠目结舌

波澜壮阔 蔚然成风

B.触目惊心

来势汹汹

风起云涌

C.骇人听闻

声势浩大

家喻户晓

D.触目惊心

声势浩大

蔚然成风

“舌尖上的浪费”,“光盘行动”,这两个词是自2012年以来媒体上频现的热词,反对奢侈浪费,提倡勤俭节约,这是国计民生问题。命题者将视线投向了“民生关注”,国计民生,自古至今是考试的指向所在。此题除考察词语运用以外,对考生的正确健康生活又一次进行了心理导引。国家强盛,人人有责,考题也在淳淳教导。

然后说热点关注和文化关注。2014年卷第5题:

③电视文化节目《舌尖上的中国》,再次激起了我们对源远流长的中华饮食文化的极大兴趣,让我们不禁感怀“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孟浩然《过故人庄》)中主人的盛情,也让我们由衷赞叹“,”(李白《行路难(其一)》)中饮食的精美。

④“时间都去哪儿了?”这个话题引起了人们对珍惜时间的深深共鸣。请写出古诗词中表示珍惜时间的相连的两句:

2013年卷第5题:

③“梦”,是温馨的怀想,是美好的期盼。温庭筠在《商山早行》中用“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抒发了他的思乡之情;李白在《行路难》中用 “

,”表达了他希望得到重用的愿望。

《舌尖上的中国》,是从2012年起就火起了的电视文化节目,饮食中的文化元素很多,比如电视节目中的盆菜,蕴含人们对家族团结的美好愿望;比如考题中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传达了主人的盛情;再如“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表现了饮食的精美„„ 《时间都去哪儿了》是2014年春晚唱响了的一首歌,借此引出考察珍惜时间的诗句,也是在悄然提醒学子们——劝君惜取少年时。

中国梦,是2012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过程中,习近平发表的重要讲话之一。题干解析了梦的含义,是怀想,是期盼,“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恰给“怀想”作了注脚,请考生为李白《行路难》中的“期盼”写下两句诗作注脚,“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热点与文化,诗句积累与诗句的运用,浑然一体,十分巧妙。

二、藏在文本里的人文关怀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评价应该改变过于重视甄别和选拔的状况,突出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课标语)

从这两年阅读的文本选择上,笔者看见了命题者的匠心。

2013年记叙文选取了《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2014年的记叙文选取了《大雪封不住希望的心》,笔者正是一个初三孩子的母亲,十分明了十四五岁孩子们的内心世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他们大多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豪情,心地纯净而美好,但一直活在父母的呵护里,少能经得起生活的风雨挫折。这两篇文章恰在他们少年时,给了他们成长的诊断和发展导引,两文都在告诉孩子说:孩子们,人是可以很坚强。《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亲切地关怀孩子们“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那枝叶是信念,那树干是平和,那深入地底的根须,就是默默地承受。人这一生,有这么一棵树,不管经历多少风雨,依然能凭借一缕心香,从容抵达幸福的彼岸”。《大雪封不住希望的心》友善地教导孩子“如果把人心当成一眼水井,那么就算生命中的风雪再大,也无法锁住心里的热情。而且,更重要的是,还能给迷路的人指引方向、带来希望!”

2013年的说明文选取了《安全的空中旅行》,2014年的议论文选取了《谨防数字化痴呆症》十四五岁的孩子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其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显著的发展,但他们对问题的看法还常常是只顾部分,忽视整体;只顾现象,忽视本质,即容易片面化和表面化。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经常会考虑未来。坐飞机到底安不安全呢?这可是他们喜欢探究的问题,也许几个男孩子之间还刚刚为“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出行最安全”争得面红耳赤呢,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就在阅读之间。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他们爱不释手,昨夜还可能偷偷上网不肯睡觉被父母责骂而心有不服呢。现在,文本就在悄悄提醒“克服数字化痴呆症,需要增强对自身行为的把控能力,养成更加积极平衡、健康的生活方式,防止被数字化产品“绑架”了思维、“绑架”了生活。

作为一个母亲,感谢文本对孩子的人文关怀。

三、藏在笔者心里的祝愿

热点关注和文化关注,在综合性学习中也体现得比较突出,2013年的内容是“读万卷经典书,行万里文明路”,2014年则是“传承文化,走进成语”,但在第2小题的考察上同去年比侧重点略有不同。

2014年卷综合性学习考查的题目是:

②在《中国成语大会》猜成语节目中,主持人要求同组两人,一人用两个字的词描述,另一人根据描述在最短时间内猜出成语。在猜“鹤立鸡群”成语时,甲组选手用 “禽鸟”“出众”描述;乙组选手用“站着”“众多”描述,你认为哪组描述好?为什么?(3分)

2013年卷综合性学习考查的题目是: ②阅读材料二,请你在“青苹果乐园”栏目中跟帖,对丁姓同学、家长、媒体、网友这四方中的任意一方说几句合宜的话,表明你对此事的态度(不超过50个字)。(3分)

材料二:南京一名丁姓学生出国旅游时在埃及神庙刻下“到此一游”。事件曝光后引发各方热议,学校网站论坛“青苹果乐园”栏目中帖子骤增,有谩骂丁姓同学的,有指责家长的,也有委婉批评媒体热炒、网友过于苛责的。一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我对 说:。

成语大赛第2小题重在考查形象思维及表述能力,其答案是“甲组好。理由示例:甲组既提示了成语用字,又提示了成语的意思,暗示性比较强。”它比较倾向于语文本身,用两个词语描述成语,就是限字解词,拿来考查考生,就是让考生评说一下哪个解得更好。

论坛跟帖既考查了考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及交际应对能力,还隐性地教育学生要追求积极、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

“综合性学习应贴近现实生活。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学习活动,在实现语文学习目标的同时,提高对自然、社会现象与问题的认识,追求积极、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增强抵御风险和侵害的意识,增强在与自然、社会和他人互动中的应对能力。(课标语)

由此看来,2013年、2014年中考语文卷的综合性学习考查题,在综合性考查的深度与广度方面,各具特色。

最后,选取湖北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史绍典先生的那句话“我用两只眼睛看世界,一只是语文,一只是生活”来与大家共勉。无论语文教师还是语文命题者,只要胸中有生活,胸中有语文,把语文的世界放在生活的世界之中,笔者相信,语文的世界会越来越大,孝感的中考语文卷会越来越精彩。

第二篇:关于诗意语文

关于“诗意语文”的三点体会

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一年前我开始感兴趣。于是我在网上找王老师的授课视频、王老师关于“诗意语文”的视频讲座、有关“诗意语文”的文章来学习。一段时间后,感到“诗意语文”离我有点近了——如水中月镜中花一般有个朦胧的印像,又感到“诗意语文”离我有点远——如水中月镜中花一般可望而不可及。这一近一远的感觉,使我对它产生了探究一下的打算,就接着看了更多的资料,但体会还不是太深。幸得今年有机会参加 “赢在课堂”活动,我到现场观摩了王老师的《与象共舞》、聆听到王老师的讲座后,我对“诗意语文”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感觉到“诗意语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很美,美得成了艺术品,它的美,来自以下几点:

一是注重教学氛围的保持与加强。按王老师的说法,“诗意语文”注重创设特定的教学的“场”,让学生在教学的“场”里自然地动脑,象铁屑在磁场中受磁力线的影响而自然运动。如《与象共舞》一课,学生在了解到人与象亲密无间后,王老师介绍:“这种场景你在日本看不到,你在韩国看不到,你在美洲看不到,你在非洲也不可能看到!”接下来,产生“磁力线”的话语就来了:“同学们,说到这里,你们肯定有一种疑惑了,肯定有了——”。他这一句“肯定有了”,目的在于提醒学生思考,相当于“只有在泰国才会有这种场面,为什么”一类的问句,但如果用提问的方式呈现这一问题,就撕裂了此前老师已经创设好的学生一直在静悄悄动脑的氛围,而这种提醒学生思考的语句,则有效地保持了此前的氛围,并让氛围得以加强。一学生在这种

氛围里马上就接了一句:“只有泰国才有——奇怪呀!”你看,这学生表述心中的疑问没有用问句而是用感叹句,没有说成“只有泰国才有,为什么这样怪呢”之类的语句。这是沿着王老师的语言方式在进行,更是沿着王老师此前创设的静悄悄动脑的氛围在进行。老师马上以儿童满有好奇心的口吻接上一句:“是啊,奇怪呀!”这句一出,所有学生又紧接着情不自禁地思索:“真奇怪呀!为啥这么怪呀!”你看,静悄悄动脑的氛围又被成功保持,而且再次得到加强——这种连问都舍不得提的课堂怎么会不美呢!

二是注重重点词语的还原。我们的常态教学,也在教学目标中注明引导学生理重点词语,但在教学中不外乎先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再让学生说说这个词语在特定句子中的意思,大不了再加上一点用于能力训练的句子,最后让学生把带重点词语的句子或相关联的句子连起来读一读了事。但“诗意语文”不这样,因为这样太肤浅。在“诗意语文”的理念下,重点词语的处理方法之一是还原。比如在《一夜的工作》中,王老师对“宫殿式”三个字进行了这样的处理:

老师问:“这一宫殿式的房子里,原来住的是谁——你猜一猜。”学生有猜袁世凯的,有猜慈禧太后的,有猜皇上的。老师说:“他比皇上还大,他管皇上呢,他就是摄政王载沣。你想想,一个摄政王的官邸里,有些什么摆设呀?”学生发挥想象,有说名人字画的,有说金银器皿的,有说珍珠玛瑙的。接着老师就问:“可是成了总理的办公室后,里面有些什么?”学生回答:“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这样一还原,一比较,总理的简朴就浮在了纸上——这样的课堂又怎么会不美呢!

三是注重技巧的运用。王崧舟老师说过,“诗意语文”从来不回避技巧。在他的教学中,就有诸如《一夜的工作》中用写总理的现代诗、也是歌曲的《你是这样的人》进行首尾呼应;诸如在《枫桥月泊》中用大量写月、枫、钟、寺的诗句塑造课堂张力;诸如在《二泉映月》中用二胡曲《二泉映月》渲染气氛的技巧呈现。但最让我等一线老师

感兴趣的,可能要数复沓手法的运用了。比如在《长相思》中,关于纳兰性德的离别,王老师先引出了纳兰关于离别的一首词中的两句:“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通过引导后,师生进行了这样的互动:

老师:“长亭外,芳草凄凄,妻子眺望远方,问道——”一学生:“问夫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老师:“小楼外,霪雨霏霏,父亲举目远眺,问道——”一学生:“问儿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老师:“中秋之夜,儿子看着明月,问道——”一学生:“问父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最后,王老师是这样结束教学的:

老师:“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教师用手指着题目,以下的两处都是这样)——”全班学生:“长相思!”老师:“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全班学生:“长相思!”老师:“爱家乡,爱祖国,字字化作——”全班学生:“长相思!”

这两处复沓手法的用运,都使学生的理解得到了深化,也让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课堂教学纯粹在进行三重奏——这样的课堂,想不美都没办法!

“诗意语文”,就这样美得让我等牵肠挂肚。

第三篇:诗意语文

荷尔德林,19世纪德国的哲学诗人,一个被誉为“恢复语言活力和复苏灵魂的人”,面对人生和人类的种种苦难,写下过这样的诗句:

如果人生纯属辛劳,人就会仰天而问: 难道我所求太多以至无法生存? 是的,只要良善和纯真尚与人心为伴,人就会欣喜地 用神性来度测自己。神莫测而不可知?神湛若青天? 我宁愿信奉后者。神本是人的尺规。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上。

是的,人生,语文,充满劳绩但却诗意盎然。让自己、让学生诗意地栖居在语文这片广袤的大地上,不正是我们用神性来度测人生的肇始吗?

这是一个梦,一个温馨而浪漫的梦,一个需要用一生的良善和纯真去守望的梦。为了这个梦,我们努力着、我们求索着、我们渴盼着、我们感悟着——

诗意语文沉积于千年历史文化之中,她简单而明净,绝不故作高深;她厚重而深邃,绝非苍白无力;她温婉而含蓄,绝不急功近利。诗意语文,让每一个生命拥有内在的充盈和美丽,让每一个生命诗意地栖居于这一片深情的土地。

让诗意走进语文课堂让语文课堂激情飞扬 如果说语文是一座美丽的花园,那么诗意则是花园里百花齐放的幽香;如果说语文是一片蔚蓝的大海,那么诗意则是海面上浪花跳跃的欢快;如果说语文是一方秀丽的山林,那么诗意则是山林中生机盎然的翠绿„„

诗意,它不仅属于人生,属于生活,它同样属于语文。拥有了诗意,语文就不再是简单的读书识字,它传承着中国文明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它蕴涵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厚重和智慧。《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具有工具性,它同样具有人文性。”语文是知识的载体,为“求器之术”,传统的语文强调它的工具性;而诗意的语文则更注重它的人文性,认为它是一种人文的关怀,一种情感的塑造,一种心灵的净化,一种生命的滋养。诗意,是人的文化素养的最高形式,它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所在。缺乏诗意的语文教学,无异于干旱的季节没有绿意浸润的枯涩。语文教学,需要诗意之水的浇灌才能开出生命之花,需要诗意之水的滋润才能结出心灵之果。当我们的课堂变的绿意葱茏、芬芳四溢之际,也就是我们的语文教学走进崭新的诗意境界之时。

语文教师,如果不是诗人,至少也要具有诗的气质,包含诗的魅力。著名的语文教育家李吉林说过:“诗人是令人敬慕的。其实,教师也在用心血写诗,而且写着人们关注的明天的诗——不过,那不是写在稿纸上,是写在学生的心田里。” 教学理念要有诗的精神

1. 关注生命。2. 树立民主。3. 张显个性。

诗歌一向高举着张扬个性的大旗,成为文学园地里打动读者心灵的一方净土。“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教学也就拿起这面大旗。然而,个性的缺失,仍然是困扰当前语文教育的痼疾。《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情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张扬学生个性,让学生充分地自读自悟,自主探究;搭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充分交流体会、抒发情感。语文教师要有诗的魅力

1. 对待事业要有诗人一样的激情。2.锤炼课堂语言要有诗的感染力。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最讲求课堂语言的锤炼,经过语言锤炼的于漪老师的课堂变成了学生在诗意的情境中享受诗意的乐园。她说:“教师的语言要锤炼、准确生动、流畅优美,像磁石吸铁一样,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正因为于漪老师努力追求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所以她的教学语言生动隽永,能给学生如坐春风的艺术享受。呆板、枯燥、机械的讲述,只能使教学氛围冷漠、压抑,而丰富翔实、富有艺术感和审美变化的描述,则会使课堂出现欢快,热烈,生机昂然的景象。

2.个人素养要像诗人一样宽广丰厚。

诗人的气质不是天生带来的,其形成一定是经过文化的长久熏陶的结果。语文教师要不断学习,努力突破过去的那种“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模式,建立起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相互支撑的多层复合、不断更新的合理的知识系统。只有这样,语文教师,才有可能言谈拘谨,幽默风趣,妙语连珠。他随口而出的一句格言,一首古诗,一个典故,一个成语,甚至他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种语气,都能透露出其诗性的文化素养,都能打动学生的心坎,都能成为学生课下效仿的经典。让语文诗意飞扬

语文原本是缤纷绚烂、浪漫瑰奇、充满诗意的:苍松云海是黄山的雍容;青山秀水是武夷的瑰丽;银装素裹是北欧的风情;桑巴探戈是南美的神秘。没有诗意的语文是苍白枯燥令人厌恶的,是没有语文的语文,如同娇艳的花朵渐渐褪去了美丽的色彩,而这更泯灭了学生对文学这一神圣殿堂的向往与热爱。

这里所说的“诗意”,就是语文课应该像诗一样给人以美感,创设出一种富有诗意和人文气息的情境。而这种诗意的美感意境的营造,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采撷文本的“诗意”

人一出生就面对着一个诗意的世界,一缕光、一片云、一座山、一道水„„无不蕴含着大自然的奇思妙想,无不寄托着有心人的万缕情丝。诗意存在于生活中,诗意蕴藏于文本中,语文教师就应该做一个采矿工,将散落于文本中的诗意“因子”拾收,并串连成精美的项链,呈现于学生面前,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热情。“含英咀华品真味,吟咏体悟吸精髓”,学生每天都在与文章交流,有时候有些优美生动的文章只有通过美读才能感觉到它的美与内涵。普希金说:“我的语言和着和谐的节奏,和着嘹亮的韵脚,随着梦涌流。”

语文文本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例如:《岳阳楼记》中表达的“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的博大胸襟,《爱莲说》中称赞的君子风度,《天净沙·秋思》中透示的怀乡情愫,《风筝》中追求自由的勇敢叛逆,《安塞腰鼓》的壮美与豪放,《雨霖铃》的婉约与柔情,《背影》的绵长回忆与感激,《散步》中透露的温馨与和睦„„一篇篇优美的诗文,都是丰盛的文化大餐,它们所呈现的诗意也是多种多样的,既有生活的智者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顿悟;也有平常人等在生活中的那一点点欣喜和感动;还有曹操把酒临风、横槊赋诗的豪迈;更有辛弃疾报国无门、把栏杆拍遍的悲叹与愤慨„„语文教学的诗意就应如百花园中绽放的花朵,芳香各异。作为语文教师,自己首先应该好好的挖掘文本中的诗意,品味文本中的内蕴。语文教师倘若不以激情去挖掘,去表现,那么再好的文本也黯然失色。只有教师自己真正用心灵去解读,去体悟了,才能以此引导、启发学生,引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深思人类文化的精典,夯实学生文化素养的大厦根基,使语文学习走出单纯的知识传授,进入一个充满诗意的、散发着文化馨香的意境。

二、建设学生诗意的言语和精神家园

语文,它总是以最美的语言描写世间最美的状态和情景,这就是诗境;它总是以丰富的形象来表达最感人和最令人遐想的情思,这就是诗情;它总是选择最精美的文字来负载所要表达的内容,这就是诗句。从诗境、诗情、诗句的语言中,学生能汲取到丰富的精神营养。学生更会得到一种温暖而厚重的精神力量,会从生命与学习的起点上占据一个“制高点”,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境界。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到“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的韩愈,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他们代表了我们民族的精神;从颠沛流离的孔子到慷慨激昂的岳飞,从君子好逑的《诗经》到受过宫刑的《史记》,从李太白的杯中酒到曹雪芹的梦中泪„„他们代表了我们民族的智慧和心灵。柏拉图曾这样说起过亚里士多德:“我的学园由两部分组成:一般学生构成它的躯体,亚里士多德代表它的头脑。”丘吉尔曾说:“我宁愿丢掉十个印度,也不愿 2 失去一个莎士比亚!”是的,任何一个民族或者说任何一个有出息的民族,都不会忘记自己民族乃至整个人类历史上出现的精神导师,都会如饥似渴地从他们那里不断汲取精神养料以滋补民族的灵魂。所以,语文取其琼浆醍醐滋润学生的精神家园。

语文是通过言语教育来实现学生言语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成长的。语文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装盛知识的容器;而且知识也不是过去人们理解的那种抽象的知识、死的知识。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都是有生命的。一个词为学生打开通向外部世界的一扇窗;一个句子,为他们打开一扇门;一篇文章,则为他们打开一个通道。每扇窗、每扇门、每个通道里都别有洞天。语文特别关注的是学生听、说、读、写、思、悟的言语经历,在言语经历中,学生把言语作品内化到他们自己的世界里去。语文不单单给予学生实用的知识,更要给孩子充实的精神世界。俗话说,人心之不同,各如其面。语文就是要让学生通过个性化的言语实践,使每个人都拥有独特的积累、独特的珍藏,从而拥有独特的言语世界和精神世界,换句话说,也就是使学生拥有优雅的言谈、生动的文笔和优美的个性。教学的本源是在为学生的生命垫底。为学生一生发展和幸福奠定一道亮丽的底色。让学生生成智慧、丰富情感、锤炼意志、完善人格等,使他们知、情、意、行的发展和谐统一,成为一个完善的独立的人。

三、感悟诗意的生活

生活是充满诗意和情趣的,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在生活中审视语文,在语文中感悟诗意的生活。强调语文的诗意,旨在强调一种诗意的人生,引导学生善于在语文活水与生活源头中感知美、发现美。如果李白躲进小楼,那么,“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美景就不会如此飘逸地流泻到诗人的诗中,只有在高峻的庐山上,诗人才会临风把酒,诗情飞扬。如果范仲淹闭门造车,那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豪情就不会如此洒脱地栖落到诗人的笔端,只有在壮美的岳阳楼上,作者才会凭栏远眺,壮思遄飞。语文学习就要打开门窗,让思想的骏马奔驰草原,在蓝天与远方的召唤中,读出那山那水那激情那遐想。

语文以它的审美特质呵护着人的感性。科学里感性认识需要上升到理性。但在语文里,感性本身就包含着理性,有人称之为直觉理性。也就是说语文是靠感性把握世界的。为了表述方便,我把它称为审美感性。领略一回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一片残阳,一条古道,一座小桥,多情的远行人,孤独的异乡客,好一曲深情脉脉、离恨悠悠的丝竹调。物换星移,沧海桑田,可这一份人类最美好的情感,我们将永远珍藏在心头。

在拥有审美感性的人的眼里,世界、生活也不是单纯的物,而也像人一样富有灵性。审美感性不仅使人与人之间心有灵犀,心心相印;而且能够使人与物之间进行交流,“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即是。所以从本质上讲人是审美的动物。

黑格尔说,人只有在审美中才是自由的。语文坚守着人的感性,在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盛行的今天,帮助人们杀开一条血路,让人自由、自主、聪明而有意义地生活,让人美丽地生活,诗意地生活。

四、追寻诗意的语文课堂

坐在语文的课堂里,摒弃道德的假恶丑,走向人生的真善美。同赏谪仙李白那轮寄自然人生哲思的明月;共听易安居士那阵含流离之苦、家国之痛的细雨;抒发陆放翁“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情怀;树立杜子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豪气。与莎士比亚、雨果、泰戈尔对话;和鲁迅、冰心、巴金交流,与鲁滨逊一起漂流,和格列佛共同游历„„语文课堂原本就是如此的广阔,它会给你播种智慧的火种,吹奏思想的号角,点燃精神的灵光,培养审美的内力!

如果把整个课堂比作河床的话,那么师生的情绪、灵气和悟性无疑是浮动在整个河床上面最耀眼最灿烂最动人的浪花。它构成了课堂诗意最坚实的河床与有生命力的潮汐。我们不 3 少的语文课堂如今干枯、板结,令人可怕地乏味,甚至面目可憎。有鉴于此,我们在这里“呐喊”一声,以引起“疗救的注意”!对语文课堂的最高赞美应当是:“就像一首诗!”这里的“诗”,并不单指那些在书上供人反复吟咏的作品,而是指那些在课堂上师生情绪、灵气和悟性感受到的绽放、闪光,或者激荡。

师生的情绪、灵气和悟性首先来自于师生众里寻他的投入,把课堂视为生命活动的一个重要场所,进行全身心的投入——投入理想,信念,人格,情感„„投入整个的生命。其次来自于师生心有灵犀的融通。语文教师应把课堂作为情感通道,在师生精神世界的情感领域力求融通,教师只有把准学生的脉搏,进入学生的内心,和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和撞击,课堂才能有“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教学效果。再次来自于师生轻舞飞扬的创造。课堂教学中的诗意并不单指那些收在语文教材诗歌单元中让人反复吟咏、细细咀嚼的篇什,而是更指那些本质的东西、闪光的地方、内在的火花。师生在课堂上的美学追求应当是,以自己的知识积淀和人生经验为基础,发现、开掘并创造出这一诗意。

师生的情绪、灵气和悟性让语文课堂上洋溢着诗的情感,诗的意韵和创新的火花。学生在课堂中知识得到积累,个性得到张扬,情感得到熏陶,智慧得到培育,语文素养得到提高。这样的课堂就是我们所要追求的诗意的语文课堂。

五、做一个诗意的语文教师

语文是诗意的语文,语文教师也应该是诗意的语文教师。教师的教学魅力源于自身的激情,丰富的文化底蕴,高超的教学艺术,深厚的语言功底。

诗意的语文教师应多一点激情。语文教师是“性情中人”,应是“多情善感”的人。善于“抒情”“煽情”的语文老师,会使他的语文课堂魅力无穷,充满磁性与感动,语文教师本身也会光彩照人、鲜亮无比。用语文独有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去丰化和磁化语文教学过程。当我们在课堂上用心灵去拨动孩子的心灵时,我们的课堂中就会流淌出美妙的旋律,师生在这如歌的美丽中适意地栖居„„精神升华了、人格提升了,语文教学的美、美的语文教学,在这里共同融会交织成一首美的交响曲,这样的语文课,也是最有“语文味”的语文课。

特级教师于漪认为语文教师要有拼命吸取的本领与素质,犹如树木,把根须伸展到泥土中,吸取氮、磷、钾,直到微量元素。有了这样的底气,言语中才能包蕴着文化和智慧的含量,教学才能左右逢源,出口成章,才能像磁铁般地深深吸引学生徜徉于语文课的诗境。

诗意的语文教师自身应具备较深的文化底蕴,有较为渊博的知识和对生活的欣赏,有意识地加重语文课堂的文化含量和思想内蕴,这样语文教师才能够以自己的儒雅、自己的博学和自己对生活的深切而独到的感悟深刻地影响学生,感染学生,用自己的诗意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也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真正能够达到远离卑俗,远离丑陋,注重修养,完善人格,追求诗意,从而最终触动学生的情感和灵魂,使学生建立起自己的精神家园。

一个诗意的语文教师应该具备高超的教学艺术。艺术是技能与智慧的完美结合。艺术包括处理教材的艺术、课堂设计的艺术、教学方法的艺术、处理问题的艺术,以及语言、板书、操作等艺术。所谓艺术就不是大众化的,突出的是个性与新颖。不是照本宣科,直扑主题;而是从学生的兴趣与认知出发,让学生渐入佳境。不是简单照搬,甚至是反复操作一个模式;而是创设出富有个性组织形式。不是像走程序,而是创造一个崭新的天地,一个迷人的世界。

诗意的语文教师最讲求教学语言的锤炼,经过语言锤炼的语文教学变成了学生在诗意的情境中享受诗意的乐园。于漪老师说:“教师的语言要锤炼、准确生动、流畅优美,像磁石吸铁一样,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正因为努力追求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所以她的教学语言生动隽永,能给学生如坐春风的艺术享受。呆板、枯燥、机械的讲述,只能使教学氛围冷漠、压抑,而丰富翔实、富有艺术感和审美变化的描述,则会使课堂出现欢快,热烈,生机盎然的景象。

诗意,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一条富有诗意 4 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语文应该是诗意永远的学科,语文教学需要诗意的灌溉,语文教师亟需诗意的滋养,这是新课改给我们提出的要求,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当我们的课堂充满诗意,充满灵性时,是语文教学走进一个崭新的境界之时,也是把诗意的语文还给孩子们之时!

何谓“诗意语文”?一言以蔽之:将生命融于语文教育,将语文教育融于生活,让语文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

1、诗意语文,是自由对话的语文。诗意语文的首要任务就是倾听学生自己的思想、情感和以至,诗意语文追求的学习氛围是自由、自然的氛围,诗意语文致力于培养的是具有自由品质的人。

2、诗意语文,是唤醒意会的语文。诗意语文,不必把学生绑在“字、词、句、篇”的肢解上,也不必要求学生苦苦追寻“准确、深刻”的理解,让学生在“每有会意”处体验生命的灵动、自由和独特。

3、诗意语文,是精神契合的语文。这种契合,是包括学生、教师、文本、作者在内的各自的精神被深深地卷入、沉浸和交融,是用生命阐释生命的意义,建构富有独特个性的生命化理解,创造精神领域的共识和同在。

4、诗意语文,是追寻幸福的语文。诗意语文之诗意,重在对话过程中的欣赏和体验。

5、诗意语文,是实现自我的语文。诗意语文,就是要努力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高峰体验,在当下实现自我。从目的上看,诗意语文并不局限于语文知识的掌握、语文能力的发展、语文习惯的养成。更为关注的是在引领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养成习惯的过程中,启迪智慧、陶冶其性情、温暖其心灵,充盈其精神,达成生命的自我实现。

——摘自王崧舟《诗意语文,追寻生命化教育的境界》

我以为这与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生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应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的要求不谋而合。“诗意语文像是语文之镜中一次‘美丽的日出’,日出已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而更加灿烂的美丽当是日出后的升腾。”我一时无法全部领悟诗意语文的内涵,但诗意语文给我朦朦胧胧的感觉就是,他的课堂应该是充满灵动的,智慧的,置身于这样的课堂应该是全身洋溢诗的味道,应该是身心舒畅的,好像全身的细胞都在呼吸着诗歌的气息,那是无比惬意的事情。在这样的课堂里浸泡的学生,语文的素养能不得到全面提高吗?

语文路漫漫,吾将努力而求索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走近大师让我发现了自己身上更多的不足,未来的路还需要付出更多更大的努力:

1、要象诗人赋诗一样拥有热爱自己事业的激情,关注每位学生的生命成长。

2、要象诗人炼字一样,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

3、要象诗人拥有满腹诗书一样努力丰富自己的文学底蕴„„ 省略的是无数个“要象”,表示的却是我还需要付出的无数个努力,应学诗者也应学思者,我只求能在老师们的帮助下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每次哪怕进步一点点,已是我莫大的满足!谢谢领导和老师们!

唐校长点评:师=诗

1、丰富的积淀,老师是一首永远吟唱不完的诗。

2、精美的语言是师震撼心灵的诗。

3、锐敏的教育智慧是师开启心灵的诗。

4、炉火纯青的技巧是师演绎生命成长的诗。

一言以蔽之:诗意语文者,乃生命融于语文,语文成为生命也。

语文用形象作词、用感情谱曲。语文看上去是一幅幅多姿多彩、形象鲜明的画,读出来是一首首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歌。语文说到底是一种感性的存在。学生用情感领悟母语的同时,母语也同时熏染着学生的情感;学生用智慧解读母语的同时,母语也同时提升着学生的智慧;学生用心灵品味母语的同时,母语也同时雕琢着学生的心灵。因此,母语应该成为学生生命世界中的一片绿洲、成为学生精神世界中的一道风景、成为学生心灵世界中的一股甘泉。一堂好的语文课,存在三种境界:人在课中、课在人中,这是第一种佳境;人如其课、课如其人,这是第二种佳境;人即是课、课即是人,这是第三种佳境。境界越高,课的痕迹越淡,终至无痕。因此,课的最高境界乃是无课。朱熹有言:“凡读书,须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问题在于,这样读书,有人不屑一顾,有人不以为然,有人不了了之,也有人不知所措。学生的读书水平普遍不高,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把功夫扎扎实实地化在读原文上,这是学好语文的金玉良言。语文课堂,让诗意飞扬 语文是什么?有学者这样描述:“语文是闪亮的先秦繁星、皎洁的汉宫秋月,是珠落玉盘的琵琶、高山流水的琴瑟,是庄子的逍遥云游、孔子的颠沛流离,是君子好逑的《诗经》、魂兮归来的《楚辞》,是李太白的杯中酒、曹雪芹的梦中泪„„”这是一种非常诗意的描述,它形象地说明语文是具有诗性特质的,用特级教师王崧舟的话来说:“语文看上去是一幅幅多姿多彩、形象鲜明的画,读出来是一首首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歌。”他就把语文教育当作“生命的诗意存在”,当作他人生的终极梦想。所以说:语文的本色是诗意的,没有诗意的语文课是苍白的、枯燥的、令人生厌的语文课,语文课堂,就应该让诗意萦绕,让诗意飞扬

一、营造美妙的诗境课堂是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充满诗意的语文课堂,应该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展现教材的美妙意境。教师应善于用诗的情怀,调动多种艺术手段,为学生创设一种入迷入痴的情境,一种令其学而不厌的气氛,一种使之随着课文内容的波澜而产生的如歌如吟的感情流动。诗意的语文课堂体现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充满诗意的导语中,体现在学生一次又一次摇头晃脑的吟诵中,体现在对优美画卷和音乐构建的画面的津津有味的欣赏中„„语言文字的训练放在富有情感意味的环境中就会充满生机,语文素养的培养通过诗意的安抚慰藉、润泽滋养就会真正生根、发芽、开花。在充满诗意的课堂氛围里,学生就会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感受到学习生活的幸福和甜蜜。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我是从如下几个方面把学生引入美妙的诗境的:

1、激情飞扬的导语设计 导语设计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开启课堂宝库的金钥匙,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特级语文教师于漪也说过:“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两位语文教学专家都用诗意的语言对导语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确实,好的导语是优秀的演奏家拔出的第一个音符,散发出神秘的魅力,引诱着听众渐入佳境;是徐徐拉开的序幕,让观众屏息凝神,凝视舞台中神秘而又异彩纷呈的世界;更是教师精心打造的一把金钥匙,放射出独特的光芒,带领着学生登堂入室。好的导语,本身就应该是一首诗。教学布封《马》时,我用自己写的诗谜导入“你从天山走来,扬起一路的尘埃;你向战场奔去,昂起高贵的头颅。你是驯服诚实的奴仆,更是英勇忠义的战士;你是豪迈犷野的游侠,更是典雅高贵的士。” 教学《外国诗两首》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你可听到桃花开放的声音,她用轻盈舒缓的小提琴曲拉开春的序幕;你可看懂蜻蜓在荷叶上写的文字,那是一首用小篆书写的抒情诗;秋野里,你可看见红薯南瓜丰盈的笑脸;冬阳下,你可注意蚂蚁的对话„„让我们在诗人济慈的引领下,去倾听生命的歌吟 6 吧。”因为重视导语设计,我的课堂往往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去年我接手的七年级156班,写作水平很低,我就要求学生把我的导语记下来,长期的熏陶感染,使他们进步很快。

2、如醉如痴的朗读训练语文课堂的诗意氛围,可以通过形式各异的朗读训练来营造。比如范读、指名读、分角色读、小组读等。在教授新课时,我认为,教师的范读仍很有必要。毕竟,教师的情感体验、知识水平要高于学生,教师慷慨激昂、抑扬顿挫的范读更容易直接将学生带入文章意境。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曾说:“就我而言,感觉上得最好的语文课,是我给学生读小说、诗歌、报告文学等课外读物的时候,或把自己的思想情感通过课文倾泻出来的时候;而在学生心目中,这样的语文课也是他们最盼望甚至最神往的——”他曾回忆一次给学生朗读的情景:“此刻,教室里弥散着一种宁静、温馨而又崇高的氛围,每一个人仿佛都可以听见其他人心脏跳动的声音,是的,我们胸膛里的热血正和着主人公的青春激情而汹涌澎湃„„”特级教师韩军更是追求通过范读把学生带入作者写作时的状态——“还原文本初态”,他在长沙执教《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时,一开头就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诵将全场三千余名师生的心牢牢抓住了,以致整个课堂激情飞扬,一气呵成。课堂上,教师应该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要让学生在对文本的反复诵读中体验诗情。教师应紧紧抓住课文中每一个真、善、美的要素和亮点,激发学生去咀嚼、品味、感悟、欣赏,使其性情得到陶冶和感染,心灵得到净化与提升。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出诗意,读出自我,让学生在浓浓诗意中受到教育和感染,让高尚的情操、崇高的思想通过优美的语言文字流进孩子们的心田,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文化品味,审美情趣。课堂的诗意,就会在学生们旁若无人、激情澎湃的朗读中萦绕。

3、精彩纷呈的音像辅助 现代教育,为我们提供了精彩纷呈的音像手段,我们可以适当运用它们将学生带入优美的艺术境界。我在上公开课《看云识天气》时,先让学生在《踏浪》这美妙的音乐声中欣赏一组美丽的云的图片,在美的情境中再吟咏有关云的古诗词,并要求学生边听边在脑海中把语言幻化成电影画面,使得学生“入境动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平常教学中,我也很重视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如教《安塞腰鼓》时,我给他们播放一段《黄土高坡》,将学生带入苍茫辽阔、雄浑粗犷的大西北;再教《社戏》时,我放的是《梦里水乡》的音乐,让学生在江珊如诗如画的浅吟低唱中阅读“夏夜行船”;教《马》时,我给他们欣赏徐悲鸿的名作,教《论语》期间,组织看《百家讲坛》„„当然,文学是不同于音乐、美术的艺术,她的魅力蕴藏在文本中,需要我们引领学生去品读、去感悟。音像手段可以帮助学生将文本化为形象的试听感受,但我们不能过于依赖她们,而应该让学生在对文本的品读中感受语文的无穷魅力。

二、挖掘文本中的诗意 课本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课文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包蕴着无比深刻的审美因素,深入浅出地进行开掘,便会带给学生一种审美愉悦,激起学生的审美兴趣。语文教师应该做一个“采矿工”,将散落于文本中的诗意“因子”拾收,并串连成精美的项链,呈现于学生面前,从而激发生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李镇西老师在教学《孔乙己》时,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为什么课文结尾中说孔乙己大约的确已经死了,孔乙己到底死了吗”入手,一步步诱导学生理解孔乙己形象及社会环境,从而理解文章的主题,整个课堂看似信手拈来,实则环环相扣,紧凑严密而火花四射,学生在对文本的品读中情随文展,学生的讨论更是精彩纷呈,整堂课是一首流畅而又意蕴悠长的诗篇,该课成为了李老师的“成名作”。我在教泰戈尔的《金色花》中,有意引领着学生用心去体会一些优美的字句篇章,在品读中调动各人的知识储备,积累各人的审美经验。一方面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感受文章的音乐美;同时在对重点词句的质疑探究中品味文章的语言美;再通过交流讨论,回想与母亲相处的温馨细节、叙说对母爱的感激赞美中感悟文章的人文美;最后,以“我为母亲唱首歌(写句诗)”的形式结束。整堂课,既给了学生情感美的滋养,也给了学生艺术美的熏陶,达到了开放、互动、诗意的效果。

三、呵护孩子的诗心,捕捉孩子的诗情 有人说: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诗人。他们跃动着诗性,扑棱着诗情。教育的真谛是促使儿童在智慧和感情两方面增添深层的积淀。语文课堂更要善于呵护孩子的诗心,捕捉孩子的诗情。有一位教师在教学《丑小鸭》时,一位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丑小鸭本来就是一只天鹅蛋孵化的,难道他不应该成为一只天鹅吗?”敏锐的老师马上肯定了这位孩子的思考,同时立刻指出:“如果丑小鸭不经历那么多的磨难,如果它失去了坚强、向往美好的心灵,它能够成为一只真正的白天鹅吗?”试设想,假如这位老师平常没有对学生真诚的赏识和对文本深刻领会的慧心,而是简单的将学生的问题“再做讨论”甚至“一棍子打死”,学生是提不出的这样不寻常的问题的,课堂是呈

现不出这样诗意的瞬间的。我在教学《羚羊木雕》时,采用“辩论会”的方式,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或支持万芳,或支持父母,当堂发表看法。学生有的引用原文,有的联系生活,有的甚至借助法规,侃侃而谈。我不时以赞许的目光和中肯的点评推动辩论一节节开展。课堂上妙语连珠,掌声阵阵,孩子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态度和合作、探究、自主的精神,让他们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轻松走进了一种知情结合、文质兼美的艺术境界。课上,他们的眸子在闪闪发光,思想的火花不时迸绽,我不得不惊叹孩子们身上所隐藏的巨大潜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语文课堂,应该让诗意飞扬。诗意飞扬在教师激情澎湃的话语里,飞扬在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中;飞扬在教师睿智深刻的评析里,飞扬在孩子专注热烈的讨论中;诗意萦绕在课堂上,诗意飞舞在心灵中。我们教师只有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内涵,以一颗热爱教育、热爱孩子、热爱语文的心去拨动孩子们灵动的心弦,打开孩子们智慧的心扉,激发孩子们自由的、活泼的思想,才能产生心灵的碰撞,才能创设出诗意的课堂。

演绎诗意语文 走进快乐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人文性的语文呼唤诗意,人文性的语文课堂应该成为学生的享受。

语文自身的魅力无穷:内容上,它有精彩的故事,有趣的人生,多彩的生活,神秘的自然;形式上,它有看起来如小精灵一般生动的文字,读起来如音乐一般缥缈的韵律,品起来如诗画一般的优美意境。语文充满了情,真挚的友情,深厚的亲情震动着读者的心灵,敲击着我们内心深处那根最敏感的心弦;语文充满了智,神秘的大自然,有趣的动物王国,气象万千的世界给予了我们多少丰富的知识;语文充满了趣,一个个精美的故事仿佛又把我们带到梦想的天堂。语文浸染着墨韵书香,涌动着率真灵动的生命激情,语文课堂应该是快乐的课堂。

回眸传统的语文教学,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教师是占有知识的绝对权威。课堂是传授知识的场所,学生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在这样的课堂中,老师和学生都在为完成自己的任务而各自运转。试想,即使再有诗意的语文也被我们“技术高明”的语文老师肢解得支离破碎;再美妙的语言,也仅从技术上对它进行分解、排列、组合,使语文的诗意日益丧失。学生学得乏味,老师教得疲惫。如此的语文课堂,成了师生共同的累赘。语文教育没有诗意就好比山无草木,水无鱼虾,月下不见杨柳,园中不闻鸟鸣,必然毫无生趣。由于语文教育“诗性内涵”的匮乏,语文教学也如秋天黄叶飘零的枯木,失去了本应具有的靓丽风姿。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语文应该是诗意永远的科学,如果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欢乐,就必须让课堂洋溢诗意。

一、诗意的语言打开快乐的心扉

语文教师的语言,既是教学的手段,又是对学生的示范,语文教师的语言具有诗意,才能在学生的语言中播下诗意的种子,才能打开学生快乐的心扉。在教学中,我对课堂的导语、结束语注意推敲,常用形象优美、韵味十足的语言去打动学生。

导入语的设计要精巧。《桂林山水》文质兼美,文脉贯通,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教学中,我尝试以诗一般的导语、丰富的情感将学生带入美好的意境,轻松地走入文本。我这样设计导入语:“桂林以桂树成林,盛产桂花而得名,它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城市。这里山秀丽、水清澈、石壮美、洞奇特,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誉。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骚人墨客为它写下了优美的诗文,唐代大诗人韩愈就曾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诗句来赞美它。今天,让我们走进美丽的桂林,欣赏她迷人的风光„„”

结束语言应当富有诗意,力求意犹未尽,如在学习了《鲁滨孙漂流记》后,我用抒情的语调,讲了这样的一段话:“在今后的岁月里,也许我们,不能亲历惊险故事,也许我们,不能成传奇作家。但是,乘着想象的翅膀飞翔,带者探险的精神前行,我们的生命会更加精彩。”

二、诗意的画面装饰快乐的心田 语文课文中的许多情境,学生无法直接感知,在教学中,我根据实际实际情况模拟情境、再现情境,让学生在诗意的画面中愉悦地入情入境。

诗是抒发诗人情感的,而感情又一定要通过形象,构成一种意境,然后借助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因此诗歌是十分注重形象描绘的。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教师能将抽象、凝炼的语言与具体的形象实物联系起来,将古诗中的“形象”化为可作用于视觉的一幅幅动态的画面,那么教学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咏鹅》这首诗意蕴丰厚,有鹅的色彩、声音、动作等等。如此丰富的信息仅凭口头讲解是不易表达完整透彻的,根据诗意我精心制作了相关的动画。画面上:岸上杨柳依依,水中碧波荡漾,一位天真可爱的儿童正在不断地向湖里那群“嘎嘎”欢叫的大白鹅抛撒谷粒,白鹅栩栩如生。教学时诗画对照,相映成趣,为学生想象活动提供了丰富、鲜明的表象信息,学生很轻松地踏入了诗的意境之中。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结合画面说说生动活泼的白鹅形象,学生出口成句:“那长着一身洁白的羽毛,有着两只红红的脚掌的鹅,在清澈浅绿的湖水中悠闲地挥掌前行,欢快地引颈高歌。”此时水波微荡,荷叶轻摇,荷花飘香„„这意境是多美啊,同学们学在课堂,乐在其中。

运用录象资料,再现当时当地的情境,是对学生进行直观教学的常用手段。在教学《葡萄沟》一文第二自然段时,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新疆葡萄沟的风光,并伴以优美的音乐范读有关语句。此时,画面、语言和文字的结合,学生同时感受画面美、语言美,愉快地徜徉在诗一般的意境之中。

三、诗意的活动点亮快乐的心灯

心理学家陈鹤琴告诉我们,孩子们是喜欢活动的,他们对活动兴味盎然。李吉林老师曾深情地回忆起自己带着学生看月亮的情景:夜幕降临,孩子们跟着李老师来到濠河边,静候月亮缓缓升起。一轮橘黄色的圆月缓缓升了起来,大家一阵欢呼,接着七嘴八舌地用自己的话赞美月亮。李老师一边点评,一边鼓励,之后,又带着孩子们唱起月亮歌。他们手拉着手,在晚风中歌唱,在月华中歌唱,其乐融融„„这是诗意的生活,它除了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外,还让他们多一点其他的经历。今后不管是悲观失望,还是步入古稀之年,他都不会忘记小时候在一起看月亮的情景,那一刻成为了一生中定格的美。

在一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也试着安排了这样一个诗意的活动主题:走进田野,融进秋色,捕捉秋天,感受秋韵;吟诵美文,体悟诗意,敞开胸襟,抒发情怀。学生听说要走进田野,教室里一下子沸腾了。待学生静下来后,我对他们说:“同学们,秋天是收获的季 9 节,更是美丽的季节。无边的秋色陶醉了古今多少文人墨客,人们用各种方式描绘秋天,赞美秋天,那么,请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搜集素材,到时候,我们将以大地为舞台,以阳光为灯光,以秋色为背景,举行诗会、朗诵会、歌会、词语大汇串等活动,同学们说,好不好?”大家异口同声:“好——”活动开始后,同学们可忙了。有的把峻青的《秋色赋》诵读了几遍,有的从散文集里找来了写秋的散文,有的搬来了《唐诗三百首》和《宋词鉴赏》,有的把《现代汉语词典》中带“秋”字的词条都抄了下来,他们还找来了好多有关秋天的歌曲和美术作品。我把同学们收集的这些宝贵的材料张贴起来,办了一块学习园地,并起了个名字叫“秋之歌”。

这个富有创意的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又让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

四、诗意的练笔拨动快乐的心弦

许多同学不喜欢写作文,甚至讨厌作文,把写作文当成可怕的事,主要原因是我们所设计的练笔或枯燥、或单调、或脱离实际。如何让学生“乐于写作”呢?我特别注意设计富有诗意的、能激发学生想象力的练笔。

就想象力来说,成人远远不会像儿童那样想象自己“在月亮上荡秋千”“和小羊一道跟狼作战”,诗不仅是一种文字技巧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它来自想象力的自由驰骋。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科克教授认为“相信儿童能写诗,尽可能使儿童感到写诗很容易、很愉快、很兴奋„„帮助儿童了解诗好在哪里,并鼓励儿童写更多的诗”。鉴于此,我在班中也鼓励学生写诗,大胆发挥想象力,正像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而在想象的过程中“文字规则似乎非常自然地、渐渐地为孩子们所掌握”。如我在教学李白的《赠汪伦》时,在课堂上让学生回忆和亲人告别的场面,模仿其格式写一首短诗,全班五十多位同学都能写了,虽然文字还是稚嫩粗糙的,但透露着灵气。其中刘媛媛同学是这么写的:

赠外婆 媛媛乘车将欲行,忽闻窗边叮咛声。春来朝阳暖如火,恰似外婆送我情。

这里既有原来诗句的格式,又有自己的想象,有一定的表现力和妙趣。当然,我们不是为了培养诗人,而是让孩子们诗意地生活,愉快地学习。

学完《画风》一课,我要求学生填空:“我想画,风来了,风把____吹___了,风藏在______里”这样的练笔,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下面是几个同学的答案:

同学们所写的不仅仅是简单的答案,而是一首首清新的小诗。“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师者的职能不就是荡水、击石,去努力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诗人,去奏响他们心中快乐的琴弦吗?

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应努力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堂课中都能孕育出诗意的心境,带着愉悦的心境走进文本,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在灵感勃发的互动中获得美的享受。诗意的语文课,如同高山流水,春雨缠绵;诗意的语文课,情景交融,自然流放;诗意的语文课,师生融洽,兴趣盎然。我们语文老师理当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课堂上用情真意切的语言、形象优美的画面、情趣无穷的活动和富有创意的练笔,和学生一起共同构筑处处充满灵性,时时涌动真情的诗意课堂,从而快乐地栖居在语文的百花园中。

美读——让语文诗意起来

二、拓展文本,唤醒体验,感悟生活诗章。

三、依托文本,拓写展境,勃发诗意生命。

黄萍《语文课堂是一首美丽的诗》19世纪德国哲学诗人荷尔德林曾写下诗句:“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上。” 作为学生学习母语的“家园”,语文不仅是字词句篇、听说读写,还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绵绵不绝的文明。马卡连柯早在《教育诗》中理直气壮地把教育说成是一首诗,一首激情、含蓄而又精湛的诗。课堂作为学生和教师栖居的主要场所,也应充满着浓郁的诗意——流动着诗的灵性,洋溢着诗的浪漫,弥漫着诗的芳香,澎湃着诗的激情,回荡着诗的旋律,演绎着诗的精彩„„对课堂教学的最高赞美应当是:“就像一首诗!”“诗意”是语文教育的生命与活力所在,我们理所当然要让学生诗意地栖居在语文课堂中。

一、善于营造美妙的诗境

课堂是师生共生的精神家园。充满诗意的语文课堂,应该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展现教材的美妙意境。教师应善于用诗的情怀,调动文学、艺术的手段,营造诗意的学习情境,把学生带入心旷神怡的境地,磁石一般把孩子的心灵吸引,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播下诗的种子,张开诗的翅膀,舒展诗的灵性。这要求教师善于抓住“诗意”的因素。记得特级教师支玉恒讲《第一场雪》“雪静山村夜”令人沉醉的意境,学生在诗意盎然的课堂里尽情享受学习的美丽与精彩。又如《小小的船》文字优美,我在教学时,以富于幻想的音乐让孩子们飘飘欲飞,乘上“月亮船”,置身于群星之中和嫦娥对话„„这样,学生在领略诗意、体察诗情的氛围中张开了学习的双翼,弯月、星光、碧空辉映,歌声、乐音、童音交织。我们诗一般的语文,学生徜徉其间、浸润其中。

二、精心呵护跃动的诗心

鲁迅说过:“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以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出天空,他想钻入蚁穴。”孩子都有一颗跃动的心,每个孩子都是一首最美的诗。诗意的语文课堂应是和谐、互动、绿意盎然的生态化课堂,是学生梦想自由飞翔的地方。呵护诗心,就要给学生留足梦想的空间,鼓励奇思妙想,允许异想天开,善待“奇谈怪论”,允许有叛逆的声音存在。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这样,课堂才会焕发出诗意的光彩。学习《荷花》一文时,班上一位男生出人意料地说:“我听到了荷花开放的声音!”这位同学朗读了文中描写荷花的句子,说:“读这段话时,我看到了一池带着晶莹露珠的荷花,正一点一点地展开洁白的花瓣。我仿佛听到了花瓣展开的声音,是那样清脆、悦耳、轻盈„„”随着这位同学的描述,大家不由自主地坠入了诗意的想象中。有的说:“我感到一切都静止了,只有那晶莹的水珠在荷花间滑动,声音是那样婉转!”有的说:“我看到了轻柔的风儿亲吻着荷花,是那样甜蜜!”有的说:“我听到了阳光洒落在荷花上的声音,是那样温暖!”„„教师在教学时的耐心期盼、精心呵护,使我们欣喜地聆听到了心灵绽放的声音。

三、巧妙点燃心灵的诗情

诗意的境界是一种洋溢着情感,弥漫着想象、幻想,充满着爱的世界,因为它保留了所有赋予人内心活动的东西:灵光闪现的顿悟、蓬勃向上的激情、悲喜交集的感受、脉脉醉人的温情、美好动人的想象„„这些正是诗意的东西,只有诗意的情感才会有诗意的课堂。有幸欣赏了著名教师王菘舟执教的《二泉映月》,当学生理解“坎坷”一词后,王老师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学生的体验感悟不断加深。接着教师深情描述:这样坎坷的经历怎能不让他深沉地叹息?怎能不让他伤心地哭泣?怎能不让他激愤地倾诉?怎能不让他倔强地呐喊?就这样,《二泉映月》诞生了。此时,如歌如泣如诉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响起,配以“月光似水,静影沉璧”的月夜图,学生心灵深处的诗情被点燃了,他们沉浸在情感的波澜里,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飞翔在想象的王国里,阿炳的坎坷写在了他们纯净的心灵上,声情并茂的朗读,激情荡漾的对话缓缓流淌,他们读懂了阿炳那积淀已久的情怀与心绪,心中涌起 11 的是对阿炳的理解、同情、赞赏、崇敬„„诗意的课堂注定是充满激情的生命之旅。这样,师生对文本真实的体验、融入与感动,会实现心有灵犀的融通、轻舞飞扬的创造。学生内心发出了真正的震撼,涌动着生命的灵性。

四、尽情拥抱诗意的情怀

拥抱诗意的情怀,要求教师必须永葆一颗“童心”。画家柯罗说过:“我每天向上帝祈祷,希望他可以使我像孩子那样不带任何偏见地去观察自然。”用儿童的眼光去看世界,用儿童的心灵去感受、去体验,才能聆听到“荷花开放的声音”。培根说过:“阅读使人充实。„„诗歌使人智慧„„”教师不一定都能写诗,但至少应该喜欢读诗、背诗,喜欢诗意地读书,懂得欣赏,自觉地汲取滋养。拥抱诗意的情怀,还要求教师学会诗意地生活,拥有诗意的语言;用“诗人”的目光去触摸教材,去寻觅和挖掘文本字里行间蕴藏着的丰富的“诗意”;用“诗人”的情思和智慧构建课堂。只有这样语文课堂才能永远散发着文化馨香的意境,洋溢着诗意,流淌最精彩的生命激情,师生也才能享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和幸福。

第四篇:诗意语文论文材料

语文教学应诗意化

保定清苑中学 王丽娜

语文教学本来是充满诗意的,可是如今却教得这么累,学得这么苦。海德格尔说,“人应该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这话经海德格尔的哲学提升,已成为绝代佳句,传遍天下。我们语文教学何不仿效,也诗意的教学呢?

然而,怎样才算诗意的教呢?

首先,要诗意地处理教材。“欲看银山拍天浪,天窗放入大江来。”无论何时,教材是最要紧的。吃什么,总比怎么吃重要。对课本,教师要敢于增删,要敢于开放。当然增删的标准全在自己,只有自己感动过的,理解较深刻的,才能向学生讲解。这就是要求教师要有学问,有眼界,有见识,有胆魄!分得出优略、高下、良莠。这就要求教师也是个读书人,能挑选最好的精神资源提供给学生。我通常的做法是拿到课本,粗粗流览,大致分成三部分,一部分是平庸的,做假的,做作的,照顾性的文章。对这部分文章态度是删,不教也不提。第二部分是文章也许不错,但本人不感兴趣,上课不会来劲,或者学生一看就懂并无深意的。对这类,则一笔带过,最多稍加点评,让学生自己去看。上课是要有激情的,如果是连自己都没被打动的东西,怎样上得好?还有一部分是我要讲授的,这些文章确实深深地打动过我,而且很有心得,则不惜时间,再次去感受,去体验,去钻研,然后或扩充或深挖,调动种种教学手段,非得上得学生终生不忘!课本外有万紫千红,课堂外有万水千山。我们的课本应该是开放型的,没有处理教材的主动性和胆识,何来教学的诗意!

其次,教法也要有诗意。教法要遵循一个原则,就是尽可能让学生与文本对话,要以学生的学习为本,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对话场。在这个对话场中,有一种极好的氛围,让作者和学生,编者和学生,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展开充分的自由的对话。而这些对话,又都必须有两个层面,一是尽可能体现说话人的原意,尽可能走进文体;一是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独特的体验。至于具体的教法,那是丰富多彩的。《学记》中说:教无定法,教亦多术。可以一读到底,可以一讲到底,可以边读边讲,可以提问式,可以创设情境式,可以借助音乐、影视,也可以用多媒体------十八般兵器,只要有利教学,都可以使用。

诗意地教语文,更要扩大语文的内涵。生活有多大,语文就有多大。这是一种全身心投入的教学热情,一种无拘无束的教学心态,一种高屋建瓴的教学安排,一种举重若轻的教学境界,这是一种冲破禁锢的教学胆识,这是一种不计得失的教学自由,更是一种教学人格的真正体现。

我想,也许这就算诗意的教语文吧!

感受诗意语文——听王崧舟老师《长相思》有感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10-09-17 15:55:00 ]

作者:刘淑湘

编辑:studa20

[摘要]让学生在情境诵读中入情,在想象体验中融情,在拓展延伸中升情,这就是笔者感受到的诗意语文。

[关键词]《长相思》 情境 想象 拓展

在美丽的吉安举行的江西省小学语文教师“文学与教学”主题研讨会上,我有幸听了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执教的《长相思》。这位“诗意语文”里的情感派大师,把我们带进了他营造的诗情画意般的世界中,形象地感受着那荡气回肠的读、直面心灵的想象和充满情感的写,让我进一步感受到了诗意语文的魅力。现在就让我们走进他那诗情勃发、诗意盎然的课堂里,感受他的诗意,去体验他和孩子们在这篇课文中诗意栖居。

一、在情境诵读中入情

以情带读,读中悟情是“情感派”阅读教学的立身之本。“以情带读”的“情”,是融合了思想、体验、想象、灵性的情,是充满了生命活力的情,是求真、向善、爱美的情。以情带读,带出的是饱含深情的读、是多元感悟的读、是个性飞扬的读、是融会贯通的读、是出神入化的读。以情带读,还自然带出读的技巧、读的节奏、读的韵味、读的神。诗意语文在阅读教学中更是高扬“读”这面大旗。

为了让学生能入情入境,王老师课堂一开始,他就用抑扬顿挫而有磁性的语言进行如诗如画的导语描述——

同学们,当“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诗人王安石的内心生起了“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思乡之情;当“洛阳城里见秋风”的时候,诗人张籍的内心则涌东着“欲作家书意万重”的思乡之情。那么当夜深人静、风雪交加的时候,诗人纳兰性德又将流露一种怎样的思乡之情呢?请大家打开书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在这番导语过后,学生读出的《长相思》都别有一番风味。

接下来王老师把“读”始终贯穿整个过程,其中有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也有老师一层层递进式的引读,还有学生在音乐的渲染下的一次次想象读,不仅读的形式多,量大,连读的要求也在不断加深,从最初的读得“字正腔圆”到“有板有眼”,从读得“正确”、“有节奏”到最后读出“味道”与“感觉”,学生通过这一层层的读,读出了纳兰性德征程孤独、思念、期盼、伤感的画面,也读出了故园安宁祥和的情景,更读出了作者身和心分离的那种感受、那种心情。正可谓是“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感情读;“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读和悟。

在反反复复的读中,学生读出了意,读出了境,读出了情,读出了韵,读出了心灵的诗意。在反反复复的读中,王老师引领着学生一次次地穿越语言文字,还文字以形象,还文本以画面,还文本以情感,化文境为心境。这就是语文追求的诗意。

二、在想象体验中融情

王老师认为,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显像结构本身没有什么可感性,必须借助人的联想和想象,才能让干瘪的符号化为鲜活的画面。他没有坐而论道,而是身体力行。感悟“征途”时,王崧舟用他那磁性、激情而内敛的声音,声情并茂地将学生引进词的境界,走近词人的生活:“孩子们,你的心和纳兰性德越走越近了,想更近些吗?好,请闭上你们的眼睛,让我们一起随着纳兰性德,走进他的生活,走进他的世界。”随着老师极富渲染力的朗读和背景音乐的播放,学生尽情地展开想象,通过形象再现,让自己走进纳兰性德的世界,走进他的“征途”,在王老师营造的诗一般的境界中,学生想象的“涟漪”在不断地扩散,渐渐地,“征途”这个词丰盈了,活动了,成了一幅幅可观可感的画面。当他们再读诗的上阕时,语调中充盈着作者的孤独与煎熬,浸透着思念与期盼。

紧接着王老师又锁定“故园”不放松,步步跟进,层层剥笋,一开始他用舒缓的语言叙述着“假如时间可以倒流,你的心随着纳兰性德来到他的故园,又应该是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呢?展开你的想象,把你在作者的家乡,在作者的故园看到的画面写下来。”学生又在《琵琶语》的伴奏声中展开对“故园”的想象。写话时,教师用舒缓的语调提示词人在家乡的生活有多种可能性:也许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纳兰牵着儿子的手在绿绿的草坪上放风筝,也许是„„王老师借着这些也许来拓展学生的思路。此时,文字的浸润,场景的感染,让孩子们感同身受,似乎他们就是身在征途,心却在故园的纳兰性德,此时的“故园”就写在他们的眼中,就写在他们的心中,就流淌在他们的文字中。读着纳兰性德的故园,写着纳兰性德的故园,经历着纳兰性德对故园的相思,虽然此时学生理解的故园还处在感性的层面上,但是读出来时,却浸透了浓浓的情愫!

这又是王老师高超教学技艺的又一表现,他引领学生借助想象成功地实现了由文字到形象,由形象又到语言的互现。这一互现,让孩子“见”到了文字背后的那个形象,体会到了那种意境,从而触摸到文本的内核。文字与形象的互现,这是诗意语文教学的理想追求。

三、在拓展延伸中升情

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它有精练而有韵律的语言形式,它含蓄深沉、形象丰富、感情丰妙。教学这课时,为了让学生能更深地走进文本,王老师充分展示构建“诗意语文”的重要手法,进行文本的拓展,对感悟的形象进行巩固和升华。

在学生移情想象完“故园”的丰富意象后,王老师沉思片刻,幽幽地向学生问到:词读到这,你有什么问题想问一问纳兰性德?这一问,看似不经意却勾起了学生对词人心灵的叩问。于是“为什么不回家而要去打仗,为什么去打仗了而又牵肠挂肚思念故园”等等一连串的问题由学生追问出来。在学生的追问中,王崧舟独具匠心地把文本延伸到纳兰性德的另一首词《菩萨蛮》,呈现出词人的自问——“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学生的追问和词人自问再次把学生引入“故园”情景的追思中,并由此生发词人的“妻子”“儿子”“父亲”“哥哥”一次次叩问——“问君何事轻离别”?在叩击心灵的追问中“故园”的感悟步步加深,“乡愁”越来越浓。

王老师并没停留在这一层面的理解上,他用一句“轻离别?你们居然说我轻离别?我,纳兰性德真的轻离别吗?真的对离别无所谓吗?”来引导学生反问自己,反问“父亲”,反问“妻子”,在一次次地反问中引领着学生理解着纳兰的理想与壮志,在一次次的反问中引领学生从词人“不得不离,不得不别”的矛盾中体悟到词人“身向榆关那畔行”并非“轻离别”,而是为了保家卫国,最后在这富有创意的拓展延伸中升情,让学生既立足文本,又超越文本,让学生在诗意的课堂中学会诗意地生活。

诗韵·诗意·诗境 ——以《泊船瓜洲》为例谈古诗朗读教学 福建省永春县苏坑学区

陈永林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有助于理解古诗的内容,领悟只能意会而无法言喻的意境和韵味,是综合感受语言美、意境美的重要手段。古诗朗读教学要抓准韵脚、节奏、语调等诸多要素,引导学生读好诗韵,读准诗意,读出诗境。下面以《泊船瓜洲》为例谈谈古诗朗读教学。

一、抓准韵脚,读好诗韵。诗韵是古诗朗读中潜在的情感语气,它主要依赖于读准平仄音,表现好韵脚韵音等得以实现的。因此要让学生明白,朗读古诗要想表现出诗韵,首先要将平仄音读正确,如《泊船瓜洲》中的“间”字是仄音jiàn,如果读成平音jiän,就会损伤音节的谐和效果。其次要注意将各韵脚的音节读得正确中肯。古诗中的绝句和律诗一般情况下奇数句不押韵,偶数句押韵,一押到底,不变韵。朗读时对韵脚要恰当重读,非韵脚音读得轻佻一点儿,使上下句音节谐和对应,这样才能产生沁心感怀的韵味效果。当然,对韵脚重读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泊船瓜洲》一诗的韵脚有四个:“间山、岸、还”,如果把这四个韵脚都重读了的话,就会使人感到重复乏味。这时应根据诗意的表现需要,对“间、岸”给予恰当重读,而“山、还”的朗读力度应稍弱一点儿。此外,诗歌朗读是介于读和唱之间的形式 —— 吟诵,为了更好地表现出诗的韵味,朗读时不能太短促,有的字音要适当拖长些,从整体上表现出古诗回环起伏、委婉动听的音韵美。

二、正确理解,读准诗意。理解是朗读的基础。只有正确理解内容,朗读才可能表情达意。因此在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诗歌的意思后,必须引导学生读好古诗的节奏、重音及语调,准确表现诗意。⒈节奏。划分节奏的一般规律是:首先将句子分成前后两大部分,五言句分成“△△|△△△”形式,七言句分成“△△△△| △△△”形式,然后再根据结构、内容等具体情况,将后一部分三字划分成“△

|△△”、“△△

|△”或“△△△”停顿形式,有时七言句的前部分划分成“△△

|△△”形式。如《泊船瓜洲》一诗,可指导学生合理划分节奏并用符号加以表示:京口瓜洲

|一水间,钟山

|只隔

|数重山。春风

|又绿

|江南岸,明月

|何时

|照我还?⒉重音。诗句的意思和情感的表达是依靠情感语气来实现的,其中语音轻重是关键。因此必须根据诗歌的表达重点,确定少而精的词语加以重读处理,并用着重号“·”标示。如本诗应把“只、又、何时”读成重音,强调诗歌的内在情感。⒊语调。根据诗歌的情感表达确定哪句(部分)用升语调,哪句(部分)用降语调,分别用“↑”“↓”表示,注意诗句前后部分语调要相反或相对配置,如“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可作如下语调处理:明月何时↑照我↓还?读升语调时音量逐次加大,力度渐次加强,语尾音节上扬且拖长;读降语调时力度从强次减弱,语速平缓。而且就整首诗而言,上句与下句,前两句与后两句语调配置也要交错对应,以取得起伏跌宕、相应谐趣的效果。

三、展开想象,读出诗境。朗读的最高境界是入情入境,古诗朗读也不例外。因此在学生读出诗韵、读准诗意的基础上,应诱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情境,让他们进入角色,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发挥自己的创见性,去表现诗歌的思想情感。要引导学生读出诗境,首先应帮助学生获取更多有关诗歌的背景资料,这才可能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如《泊船瓜洲》一诗是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的一首抒情杰作。经查证,该诗写于他再次入相的赴京路上,泊船瓜洲古渡之时。这次复相,意味着对他前期改革的肯定,此时此刻,一种将要为国家一展雄才的欢娱充盈着他的整个身心,然而他毕竟是一位身历风霜的政治家,对前程并不抱有幻想,倒不乏丝丝忧愁。回望自己的第二故乡 ——

钟山,他在想:什么时候事功有成,在明月清辉之下,我将回到钟山;万 一事功遇阻,这山林绿野正是我最好的归宿。如果没有以上这些背景资料,就会误以为这是一首普通的思乡诗,感情体验自然也就相差万里。其次要引导学生想象入境。如《泊船瓜洲》一诗,虽说课本没有插图,但教师可以用简笔画形式,简单勾勒出长江、瓜洲、京口、钟山的空间位置以及诗人、月亮的大致形象,为学生的想象提供形象的凭借,然后可播放《春江花月夜》片段,并通过教师的诱导性语言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最后让学生扮演诗人角色进行吟诵。这时的朗读,真情实感就会自然地流露出来。▲该文发表于《小学教学参考》2002年第1期 诗韵·诗意·诗境 ——以《泊船瓜洲》为例谈古诗朗读教学 福建省永春县苏坑学区

陈永林

诗韵·诗意·诗境——以《泊船瓜洲》为例谈古诗朗读教学

可以触摸的诗意清泉

——论诗歌教学与信息技术之整合

江苏

张震

摘要:『如何将信息技术与高中诗歌教学进行整合,这是笔者和许多同仁一直在思考与实践着的课题。为了将个人在探索过程中的一得之见和困惑展示给大家,笔者不嫌浅陋,立足高中阶段诗歌教学实践,对诗歌教学和信息技术整合的时代必要性,操作合理性,可能存在的误区以及美好前景四个层面进行初步地分析。』

关键词:『诗歌教学

网络多媒体』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诗三百》到《唐诗三百首》那些泽被后世美不胜收的艺术菁华非常有助于提高广大学子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识,有助于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而高考对古代诗歌鉴赏考查的加强,也符合了当代语文教学中文学性特征加强的趋势。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引导当代这些惯于手握鼠标,耳塞MP3的电子青年去会见古哲圣贤,体味古风古韵,真是当下语文教学者的一个难题。

时下“开谈不讲互联网,纵读诗书也枉然”。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活在当代的求知者也几乎不可能超脱网络。我们依据什么把教育领域中这两个热点问题联系在一起?它将向我们展现出一幅什么样的学与教的图景?在深入推进的过程中,它又将面临哪些挑战呢?

一、清泉本应石上流。

利用多媒体的声光色影可为学生带来一泓可以触摸的诗意清泉,毫不夸张地说,看得见松间明月影,听得到石上清泉声。

大家大概都知道海伦凯勒的故事,盲聋的海伦对于安妮老师开始教给的词汇如针、帽子、杯子和坐、站、走等动词一开始只当是一种简单的游戏,无法懂得这些词汇的真正含义。一日,安妮带着海伦到水房去汲水,当清凉的水流过海伦的手时,她在海伦的手上拼下了“w-a-t-e-r”(水)这一单词。海伦后来回忆说:“不知怎地,语言的迷突然被揭开了,我终于知道水就是流过我手心的一种物质。这个活的字唤醒了我的灵魂,给我以光明、希望、快乐。”

海伦的语言谜团就通过这样轻轻的触摸而诗意地解开了,我们知道诗歌意境深远,感情丰富,语言精练准确,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常能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美的熏陶,从而开阔视野,增长心智,提高文化品味。现行的人教版和苏教版中学语文教材,均选取了古今中外有代表性的作家的优秀诗歌。但往往由于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对诗歌中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等均感到陌生疏远,往往讲台上的天花乱坠,在学生往往还是略知皮毛,隔靴搔痒,故而诗歌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而信息技术与之整合则解决了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为诗歌配以声情并茂的朗诵,有的甚至是带有视频的朗诵,还有优美的视频图片以及flash制作的诗歌改编的歌曲等等。不仅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还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学习理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所以我认为将信息技术与高中古典诗歌教学有机地整合起来,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在《登高和登高诗歌》的网络教学中,抓住诗歌的诵读、内容的理解、审美的熏陶这些中心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或放或收,时教时学,在丰富的资源和多种的学习方式中充分体会诗歌学习的审美愉悦。真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学生沉浸于诗境之中的时候,诗歌的固有魅力就真的滚滚而来了。

二、何必幽咽冰下难。

诗歌语言的朦胧、模糊、混沌为人们提供了表达丰富含蓄感情的最好介质。而人的感情、性格、思维、心理活动等因为其抽象不可捉摸,而难以用词语直接地精确地加以表达。因此表现这一范围的词语本身就带上模糊性。故而传统的诗歌教学,注定存在着某些局限,例如单调的教学资源与媒体、封闭的教学形式以及呆滞的教学过程。

过去,课堂诗歌教学的主要资源就是课本和教参,学生手上则只有课文和练习而已;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朗诵,顶多会用录音机播放一下朗读录音;为了增强诗词的直观性,有时也会找幅画来辅助教学,相对单调。传统的教学模式是逐字逐词逐句牵引,而后归纳诗意的串讲式,教师不断面向集体提问、讲解,学生全无自主学习的自由,何谈潜心领会的时间,导致有限的教学时间在学生等待提问,以及教师和个别学生的一问一答中慢慢消耗掉了,大多数学生语言实践的权利被悄悄而“合理”地剥夺了,教学知识面窄,学生的主动性也得不到充分发挥,个性更得不到培养发展,教学效率低下的现象便普遍存在。

而现在,我们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和设备,完全可以穿透语言文字的扶疏枝叶,可以打碎理解想象的障碍坚冰,可以最大限度地突破破传统诗歌课堂教学的局限,有力地提高诗歌教学的课堂效率和大大拓宽课后的学习方向。

我曾经上过一堂示范性网络课《就是那一只蟋蟀》,为了让学生明白意象是诗人借以寄托感情的载体,在诗歌中运思而成的寓意深刻的形象。特别精心制作了flash以及视频网络资源来帮助学生了解一般诗歌中意象表达的情感,如杨柳寓惜别,圆月牵思念,落叶翻失意,春风吹得意,大海显开阔,流水引叹惜,古迹多怀旧,梅花有傲骨。这样在后期的讨论中学生很踊跃地说出一般的审美的习惯:如“望月人怀远”、“见流水惜年华”、“春女伤心秋士悲怀”、“梧桐细雨衬凄凉“等等。打破了意象这块坚冰,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诗歌表达的情感了。

三、问渠那得清如许。

传统语文课上的“半亩方塘”常常是学生围着教师转,学生兴趣寡然,参与率低,大部分学生甘当“观众”,感觉好似“众生皆醉师独醒”。

如何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课堂单向度的学习方式,逐渐使学生由参与学习直至达到学会学习。这曾经是诗歌教学中最困扰我的一个问题。信息技术支撑下的诗歌教学可以做到比传统的诗歌教学更加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特别强调培养学生从网络资源中获取素材,自我改造、重组、创造教学内容的能力,养成学生从网络获取资源的能力和习惯。

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始终在教师的指导下有序的进行自主活动,包括浏览网页、举证例文、回答问题、课堂讨论、交流每个环节,全体学生都能认真思索、积极参与、发现问题、深入挖掘、肯说愿写、乐于交流、平等互助、勇于竞争,课堂气氛活跃而有序。学生完全从被动接受者的地位转变为主动参与、自由选择、自主探索的主体地位。在网上教学中,学生学习效果可以即时大范围交流,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例如,教学李清照的《一剪梅》,我指导学生先登录本校网络教学系统和因特网,指导学生自由浏览链接的相关资料,了解该词的作者生平简介、词的写作背景以及内容与形式等方面的情况。学生在完成这些的基础上,还自己在网上查找视频的朗诵,以及flash制作的邓丽君演唱的歌曲。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通过网络查找等自主性的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词的理解更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课堂上的讨论非常踊跃,课后有个同学甚至从网上下载了梁衡《乱世中的美神》介绍给大家传阅,普及了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知识。有个同学找来了邓丽君80年代畅销的宋词演唱唱片《淡淡幽情》。大家听后都觉得宋词很美,许多同学进而去买来《宋词三百首》研读,这是传统课堂教学中难以达到的效果。

通过多次实践,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的确立,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合作性得到发挥,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因而更有生命力。

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合作性得到发挥,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的养成。

四、万水千山总是情。

诗歌是情感的结晶,教师无论如何利用外部手段,都不要忘记自己必须首先进入角色,这样才可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诗学就是情学,诗是心灵的燃烧。古人读诗或低声吟哦,或漫声长吟。古人称作诗曰“吟咏情性”(《诗·周南·关雎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毛诗序》)。所以诗歌教学与鉴赏,不能只满足于释词译句。听录音也好,看画面也好,最重要的是自己融入角色,把自己的感情全部投入进去,这样才能感染别人。如果冷冰冰地以一个电脑操作员的态度来点击朗读、分析、讲解,必会索然寡味。电声光影其实并不能完全替代语文老师的一颦一笑,语言声调。师生感情在网络情境下如何有效地同频共振,其实是一个最大的问题。只有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才能使学生对诗歌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中学诗歌教育的目的绝非为了培养几个诗人,这也很不现实,我以为高中阶段诗歌教育的目的是在于普遍提升学生人文修养的同时给学生一点“诗情”,实际这也是提供一种消解人生挫折伤痛的健康渠道。诗可以兴观群怨,诗可以哭可以笑可以跑可以跳,可以飞翔。而网络环境下的诗歌教学则可以轻易地为学习者递上一个望远镜,一只麦克风,一片试飞的天空。

诗歌往往言简意赅,意蕴深广,通过信息技术与诗歌教学的完美结合,可以更真切地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讴歌,对人生社会的思索,从而获得某种启迪与感悟。比如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我让学生通过网络了解到苏轼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个很特出的人物,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放。他心胸豁达,气质清明。在《水调歌头》一词中,他处在醉与醒之间,既不像屈原那样遗世而独立,也不跟有些文人似的和其泥而扬其尘。他对自己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是有些厌倦的,他也渴望上升到一个更纯净的高度,然而他却忍受不了这种寒冷。他就是这样处在一个矛盾的情境之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而王菲的演唱和视频男中音富有感染力的朗诵,更把学生们带入词人的情感世界。

许多同学通过此课学习中链接了余秋雨的散文《苏东坡突围》,更深刻全面的了解了苏东坡其人其诗,还有的同学更进一步在网上搜索并阅读了林语堂的《苏东坡传》。通过这个例子,让学生们认识到感情是诗的直接表现对象,也是诗的内在生命。

结语:诗歌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属于时代的产物,正象所有处于起步阶段的新生事物一样,具体运作总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课堂上的师生的直接交流这样的瓶颈问题,需要教师更加认真地设计和灵活处置;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需要加强,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的学生甚至容易失控;资源的大量、多样化容易掩盖分析思考过程;一些基础知识容易被忽略等。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也将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诗歌的教学艺术就像任何艺术,都在于突破因袭的模式,创造独特的美学风范。为什么一定要让那些美不胜收的内容变得枯燥无味,死气沉沉。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完全可以让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变成形、声结合的画面图式,让静态的审美对象活跃起来成为动态,并打破教室四十五分钟的时空限制,古今中外事,上下数千年,沟通你我他,沟通过去现在与未来,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引发大量的联想和想象,由此必将创设出一个崭新的语文教学审美时空。

让语文课堂教学绿色化诗意化

新闻作者:骆英琦

发布时间:2010-05-28

“绿色”,是大自然的骄傲,象征着平静,也预示着希望和活力。而“绿色”一词运用于教育领域,则衍化为一种教育理念,一种艺术化的教育,一种将“人的智慧、才干和人对人的爱”统一的教育境界。在语文中,我们要让“绿色”来诗化低语课堂,让低语课堂充满着浓浓的诗意.理想的语文课堂是什么样的?理想的语文课堂又应该给予学生些什么?我试图构建一种能激发孩子们的情感渴望,点燃孩子们的心灵火花,使语文学习更具生机和活力的绿色课堂、诗意课堂。

一、生活与课堂交相辉映。

春日的鲜花、夏日的小溪、秋天的明月、冬天的残阳,那是多么美好诗意的事物,我们的生活中能够充分享受这些东西,是多么的诗意,那么就让我们的课堂生活化,学习不也就变成了诗意的学习。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营造那份诗意呢?

1、让生活走进课堂。

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对课本所记录的生活和自身的生活经历进行阐释。学生要在学习中体会生活的苦与乐,感受生活的悲与喜,从中获得生活的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从一定意义上说,学生的生活体验越丰富,他能感悟到的语文内涵也就越丰富。我们应当推开窗户,让语文课堂荡漾着生活的气息。在新课标教材《影子》一课的教学中,我就尝到了甜头。《影子》描写的是学生生活中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但一年级的孩子对于生活现象的观察是无意识的,没有别人的提醒和引导,更多的时候是视而不见。于是,在揭示课题后,我就带着孩子们来到了草地上玩“影子”的游戏:“小朋友们,我们站在阳光下,我们的身边就又多了一个朋友,那就是——影子。现在,你们玩玩自己喜欢的跟影子有关的游戏,看看你会发现什么?”虽然初冬时节的风已有了寒意,但孩子却一个个欢呼雀跃,兴致盎然。你们可以想象在灿烂的阳光下,在绿色的草坪上,一群活泼孩子一边玩着游戏,一边背着课文《影子》:“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这样的课堂是多么的富有诗情画意。

在这里,没有了老师一本正经的讲解,没有了学生正襟危坐的沉闷,让游戏进入了学习,让生活走进了课堂。我们感受着孩子们张扬的个性和鲜活的思维,收获着孩子们多彩的想象和灵动的语言。原来,课堂是一种诗性的光辉,一种浪漫的情怀,是一种灵性,一种尊重。

2、让课堂走进生活。

“让课堂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语文课堂相对于孩子丰富的生活世界,是渺小的。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读好生活这本“大书”,听讲座、逛书店、看展览、观影视,乃至游山玩水,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让他们饱览更深邃的语文视野。如新课标倡导的低年级“生活识字”这一教学实验,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大街上的商店标牌、电视上的广告用语、车厢里的宣传标语、风景区的旅游标牌,甚至我们可以背起行囊,带着干粮与水壶,唱着歌儿去旅游,多么浪漫,多么惬意,多么诗意„„因为到处都是孩子们识字的天地。

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我们的课堂,就无处不在,我们的课堂快乐、自由、浪漫而诗意„„ 诗意的课堂总让人产生梦幻般的追求,诗意的人生启发我们享受语文的快乐。

二、个性与灵性珠联璧合。

人们常说,语文是炫目的先秦繁星,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是千古绝唱的诗词曲赋,是功垂青史的经史子集„„面对如此意蕴深厚、丰富多彩的语文,我们的语文教学应抓住“诗意”的灵魂,让诗意在语文课堂间流淌。除了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的诗意外,在课堂上,我们要尊重学生阅读中的多元感受,呵护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闪现的智慧火花,让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和灵性得到发展的港湾。

1、物我两相忘

语文课堂要诗意葱茏,就要牢牢抓住“情感”这个语文教学的“根”。教师要积极营造生动活泼、和谐自然的情境,善于以自己的情感调动起学生的情感,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在审美体验的乐趣中感“情”、动“情”,进入“欲辩已忘言”“物我两相忘”的诗意世界。

我在教学《荷叶圆圆》一课时,让学生美读课文后,我戴上荷叶头饰,成了一片美丽的“荷叶”。“荷叶”蹲在那里,左右顾盼,等待小动物的到来:“有哪些小动物会来我这里呢?”我以动作引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情境,进入了创新的境界。孩子们有的扮演起了小水珠眨着亮晶晶的眼睛,拍着手让我抱。有的扮青蛙,蹦到“荷叶”上说:“荷叶是我的歌台”,接着学着青蛙呱呱地唱起了歌。有的扮小蜻蜓,飞到“荷叶”上展开透明的翅膀说:“荷叶是我的停机坪。”有的扮小鱼儿躲在荷叶下,笑嘻嘻的游来游去,捧起一朵朵很美很美的水花„„看到学生们都跃跃欲试,我又请班上的女生扮小动物,男生扮荷叶。“小动物”选择自己认为最美的一片“荷叶”,互相进行对话表演。课堂上,“小动物们”飞的飞,跳的跳,活泼可爱;“荷叶们”或以水嬉戏,或翩翩起舞,煞是多姿多趣„„

好一个让人如临其境的童话世界!在生动的情境中,学生们真切地体验着自己就是一片美丽的荷叶,一只可爱的小动物,个性与灵性融入了诗意的课堂中。

是老师的情唤醒了学生的情,走进了教材的情,实现了三情共振,让学生经历着美的陶冶与熏陶,经历了一次诗意与创新的旅行。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尽情地展现着自己,他们的个性与灵性是那样的鲜活与阳光。

2、千树万树梨花开。

我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也努力让语文课堂流淌着诗意,迸发出个性与灵性的火花,让语文课堂上有“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创新境界。语文教学又是极具个性化的,课堂教学就是要关爱学生的生命发展,为学生创造个性与灵性表达的舞台,要尊重学生富有个人感情色彩的表达,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悟。

在教《柳树醒了》这一课时,我把学生带河边的柳树前,爱提问题的小远问“老师,柳树为什么会发芽?

“是呀,柳树为什么会发芽?”

聪明的小泳冲着我滑稽地笑了笑说:

“是让风给吹来的!”

不紧不慢的子怡站起来说:

“柳树睡了一个冬天,现在打了个哈欠醒来了。”

“哈哈哈!”

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孩子们的思想都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老师,老师,我说柳树的芽是让布谷鸟给叫出来的。我唱过这样的歌。”“老师!老师!我——我——”学生的灵感已经被激活了,妙不可言的精彩时刻马上就要到来!

“哦!不忙不忙,我还有要求呢,我喜欢听到不同的声音。如果你的想法我都想不出来,我会紧紧地拥抱你!如果你的想法与众不同,我还会和你热情地握手。”

“柳树听到小朋友在草地上唱歌、做游戏,它睁开眼看看,就发芽了”

“柳树的芽,是小燕子从南方捎回来的。”

“柳树听到枝头的小鸟的歌声就发芽了。”

“柳树的芽是小草带来的朋友。”

“柳树的芽是小鸟从花苞里衔来的”

“柳树呀,想看看红红的太阳,就仰起了头,睁开了美丽的眼睛。”„„

孩子们依旧在激动地说着,不时因为与我的握手和拥抱而变得神采飞扬。学生的语言个性化色彩浓,富有诗意和灵性,学生创新的泉水汩汩流淌。课堂上,涌动着诗的灵性,洋溢着诗的个性,弥漫着诗的芳香。

我喜欢我和学生们共同营造这样的语文课堂,有时,它会像一首淡雅清丽的小诗,有时它会像一首澎湃激昂的壮歌,有时它会像一篇富有哲理的散文。学生的奇思妙语,常常会照亮我思想的天空;在很多时候,我不经意中的点拨,往往能收获到学生思维的百花争艳;在很多时候,我们都能倾听彼此的思维涌动不息的声音,看到阳光般的个性与灵性在课堂中飞扬。

“春草年年绿”,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绿色化诗意化,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新境界。歌德有这样一句名言:“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绿色是象征生命的颜色,它是一种指向,一种声音,一种呵护,是一种繁华落尽后的真淳,是一种对诗意语文的呼唤。语文实践活动《徜徉在诗意的春天》教学案例

语文实践活动《徜徉在诗意的春天》教学案例

扬中市西来桥学校

李月琴

[案例说明]

《徜徉在诗意的春天》是我在四年级举行的一次语文实践活动,是以咏颂春天为主题的读书交流实践课。是为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增大学生课外阅读量,开发返朴归真大语文教学观,以达到课标要求阅读总量,多渠道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而组织的丰富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之一。教师要求学生在一周内都阅读搜集与春天有关的词句,诗歌,歌曲,散文,然后办好《徜徉在诗意的春天》的小报,老师再给学生搭建一个展示汇报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品读吟唱中感受春天的美丽。

课前要求学生带上《徜徉在诗意的春天》的小报,黑板上描绘一幅燕子呢喃柳絮飞扬的美丽春景图,老师准备好“春之诗、春之语、春之韵、春之歌”的小组牌和投影仪。活动重点是分组展示小报,咏颂春天,感受春天的美。

[教学过程] 一.“春天在那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清脆的山林里„„”教室里洋溢着春天的乐曲,课件屏幕上出现美丽的春景图,学生边听歌曲边欣赏美景。有的学生跟着动情的唱起来。

师:听了歌曲,欣赏了图片,你想说点什么?

生:春天真美呀!我想在大自然中去拥抱春天!

生:一阵春风吹过,小草轻轻的向我点头致意呢!

生:看那小河边的一排柳树,正眨着黄绿眉眼,在春光里微笑!

生:听了歌曲,我也想为春天唱一曲赞歌!

生:欣赏了图片,我想也拿起五彩的笔,画一幅春天的画!

生:我想读古往今来人们为春天写下的诗文!

……

师:(满怀深情)是啊,冬去春来,和风送暖,鸟语花香,春趣盎然。春天是一首首优美的诗,春天是一幅幅美丽的画,春天是一曲曲抒情的乐章。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墨客,用诗,用词,用散文等文学形式从不同的角度,选择不同的题材,描写春天的景物,抒发春天的情怀。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春天(指着黑板课题),聆听春的消息,在春姑娘的诗意心灵里徜徉吧!

二.教师出示实物投影仪展示小报。

师:这段时间我让同学们搜集整理了大量春天的诗文,办了“走进春天”为主题的语文小报,我们现在来展示展示,看谁的小报设计巧妙,内容丰富。

(同学们纷纷上前展示)教师分好中差的小报质量做简单评述。

师:哇,同学们,你们个个都是优秀的小报编辑!春天在你们的笔下变得如此斑斓,你们的版面设计也如此别致,真让我们大饱眼福啊!下面就用我们的心来感受春天,品味春天美妙的诗文。你们先自由的读读自己的小报内容吧,可要读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哟!

三.学生读自己的小报内容。

师:刚才同学们把自己小报的内容全面的读了一遍,现在你看看你的小报哪个内容最让你感兴趣,你就多读几遍。

四.选读小报内容。学生对小报哪个版块的内容感兴趣就读哪个版块。

(教师拿出写有“春之语,春之诗,春之歌,春之韵”的小组牌)

师:我们现在准备分组读文交流了,喜欢读描写春天词句的到“春之语”组,喜欢读春天诗歌包括儿歌的到“春之诗”组,喜欢唱春天歌曲的到“春之歌”组,喜欢读春天散文的到“春之韵”组。

五.学生迅速到自己喜欢的小组。

师:把自己喜欢的文章好好的读给自己听,再读给自己的朋友听,并谈谈自己的感受,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呆会儿看谁勇敢的交流汇报给全班同学听。

六.学生在自己的小组中读的有滋有味。

七.小组分别汇报展示自己喜欢的词句诗文。

春天的美词:春风送暖

春风拂面

春雨淅沥

阳光和煦

万紫千红

春深似海

春华秋实

春意融融

姹紫嫣红

鸟语花香

春寒料峭

春趣盎然

春天的美句:哦,到了,春天的脚步,扫去残冬的寒风。你努力的、勇敢的改造着这个世界,你抚慰着冬日的创伤。你使万物苏醒,给以生机和希望„„

阳光照暖大地,空气清香,没有锄尽的青草在各处复活了,不但在林阴路两旁的狭长草地上生长出来,而且只要有可能,甚至从石头跟石头中间的夹缝中钻出来„„

春天的美文:我给大家读一段朱自清的《春》„„

我给大家读一段杨朔的《茶花赋》„„

我给大家读一段茅盾的《春蚕》„„

春天的歌曲:我给大家唱一支《迎春花》„„

我给大家唱一支《祖国祖国美丽的春天》„„

我给大家唱一支《春之梦》„„

(学生边唱边做动作,会唱的同学全跟着一起唱起来,教师随即让学生齐背一遍歌词)

春天的诗歌:我会背《春晓》《咏柳》《江畔独步寻花》

我会背《城东早春》《春怨》

(会背的同学也情不自禁的跟着背起来)

八.学生谈读后感受。

师:读了这么多关于春天的文章,相信春天已走进我们的心中,大家能谈谈自己的感受吗?

生:正因为作者善于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他们才会写出如此优美的文章来,我以后也要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生:我现在写有关春景的文章不用愁了,因为我们搜集了这么丰富的资料,随时可以学习查阅;

生:我准备去郊游,仔细观察春天,也写一篇与众不同的春天的文章;

生:这次搜集整理资料,自办小报,又汇报交流,我的词汇丰富多了!

生:我想我还会很有兴趣的去阅读积累夏天,秋天和冬天的美文,去搜集整理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文呢!

九.教师小结:同学们的表现如此出色,老师感到无限欣慰。是啊,春天有绿色的希望,夏天有火热的激情,秋天有金色的收获,冬天有雪白的童话。春夏秋冬,江河湖海,日月星辰,亲情友情,书海中有着多么丰富的主题!同学们一定要做爱读书的好孩子。当然,多彩的读书汇报交流课我们会坚持不懈的开展下去,相信同学们的表现会比今天更精彩!

[教学反思]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强化课外阅读已提上了议事日程。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我清醒的认识到,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固然已课内学习为主,但光靠课内学习这一条腿走路显然是不行的,必须给学生营造课外阅读的良好情境,给孩子搭建一个表现自我的平台,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激情。

组织丰富的班级读书交流会,是我班经常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我非常注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到浩瀚的书的海洋中去遨游,去探索无穷的大千世界,去欣赏祖国优美的语言文字,去享受知识享受语文,在课外阅读这个广阔的天地翱翔。

本课例,我认为主要体现了以下特色:

1.体现了综合性学习新思维。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沟通了语文听说读写,沟通了课内课外,沟通了书本学习与实践,是一种综合化生活化的课程。本课例学生办报的精美设计,图文并茂的合理搭配,春天诗文的搜集与整理,学生阅读的品味与交流,无不是孩子语文实践能力的综合体现。在注重了读写吟唱协调的同时,还兼顾语文音乐美术等课程知识的整合与运用。

2.注重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我有意地选择“春天”的主题,让学生在短期内带着主题进行课外阅读,学生就会有的放矢地在网上去搜集,在书海中去浏览,去积累。这样就有效地扩大了学生的阅读范围,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同时也在努力的向课标要求的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要超过一百万字的目标奋进。

3.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独特感受。学生在课外搜集大量有关春天的文章,在课内汇报交流的内容可自己选择,突出了学生阅读行为的自主性。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就读得津津有味,读后感受也谈得深入得体。

4.重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关注每个学生发展。合理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课例中,我不仅注意了情境的创设,注意了引导与小结,还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基础上,给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学生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汇报形式多样,自由读,分组读,抽读,齐读,表演读,甚至唱读,阅读的方式多,阅读的面积广,关注了每个学生的发展。

5.体现了返朴归真的大语文教学观。《课标》特别强调“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阅读教学确立“超文本”理念与“大阅读”策略,正是追求阅读范围上的这种沟通。在小学阶段,课内阅读的文章,300篇左右,只有三四十万字,这是无法形成独立阅读能力的。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言:“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 本课例较好的体现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联系,实行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两条腿走路;施以不局限于课本的“大阅读”策略。总之,这次语文实践活动让我认识到,孩子们有充盈的情感和阅读的欲望。我们要以孩子们的语文生活和成长需要为依归,放飞孩子的心灵,让丰富的阅读生活给孩子带来快乐,让生活化的语文给他们带来愉悦,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的课堂如一溪活水,永远充满生命的活力。

第五篇:感受诗意语文

感受诗意语文——听王崧舟老师《长相思》有感

上传:龚舒英 时间:2011年3月18日 点击:370 在美丽的吉安举行的江西省小学语文教师“文学与教学”主题研讨会上,我有幸听了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执教的《长相思》。这位“诗意语文”里的情感派大师,把我们带进了他营造的诗情画意般的世界中,形象地感受着那荡气回肠的读、直面心灵的想象和充满情感的写,让我进一步感受到了诗意语文的魅力。现在就让我们走进他那诗情勃发、诗意盎然的课堂里,感受他的诗意,去体验他和孩子们在这篇课文中诗意栖居。

一、在情境诵读中入情

以情带读,读中悟情是“情感派”阅读教学的立身之本。“以情带读”的“情”,是融合了思想、体验、想象、灵性的情,是充满了生命活力的情,是求真、向善、爱美的情。以情带读,带出的是饱含深情的读、是多元感悟的读、是个性飞扬的读、是融会贯通的读、是出神入化的读。以情带读,还自然带出读的技巧、读的节奏、读的韵味、读的神。诗意语文在阅读教学中更是高扬“读”这面大旗。

为了让学生能入情入境,王老师课堂一开始,他就用抑扬顿挫而有磁性的语言进行如诗如画的导语描述——

同学们,当“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诗人王安石的内心生起了“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思乡之情;当“洛阳城里见秋风”的时候,诗人张籍的内心则涌东着“欲作家书意万重”的思乡之情。那么当夜深人静、风雪交加的时候,诗人纳兰性德又将流露一种怎样的思乡之情呢?请大家打开书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在这番导语过后,学生读出的《长相思》都别有一番风味。

接下来王老师把“读”始终贯穿整个过程,其中有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也有老师一层层递进式的引读,还有学生在音乐的渲染下的一次次想象读,不仅读的形式多,量大,连读的要求也在不断加深,从最初的读得“字正腔圆”到“有板有眼”,从读得“正确”、“有节奏”到最后读出“味道”与“感觉”,学生通过这一层层的读,读出了纳兰性德征程孤独、思念、期盼、伤感的画面,也读出了故园安宁祥和的情景,更读出了作者身和心分离的那种感受、那种心情。正可谓是“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感情读;“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读和悟。

在反反复复的读中,学生读出了意,读出了境,读出了情,读出了韵,读出了心灵的诗意。在反反复复的读中,王老师引领着学生一次次地穿越语言文字,还文字以形象,还文本以画面,还文本以情感,化文境为心境。这就是语文追求的诗意。

二、在想象体验中融情

王老师认为,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显像结构本身没有什么可感性,必须借助人的联想和想象,才能让干瘪的符号化为鲜活的画面。他没有坐而论道,而是身体力行。感悟“征途”时,王崧舟用他那磁性、激情而内敛的声音,声情并茂地将学生引进词的境界,走近词人的生活:“孩子们,你的心和纳兰性德越走越近了,想更近些吗?好,请闭上你们的眼睛,让我们一起随着纳兰性德,走进他的生活,走进他的世界。”随着老师极富渲染力的朗读和背景音乐的播放,学生尽情地展开想象,通过形象再现,让自己走进纳兰性德的世界,走进他的“征途”,在王老师营造的诗一般的境界中,学生想象的“涟漪”在不断地扩散,渐渐地,“征途”这个词丰盈了,活动了,成了一幅幅可观可感的画面。当他们再读诗的上阕时,语调中充盈着作者的孤独与煎熬,浸透着思念与期盼。紧接着王老师又锁定“故园”不放松,步步跟进,层层剥笋,一开始他用舒缓的语言叙述着“假如时间可以倒流,你的心随着纳兰性德来到他的故园,又应该是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呢?展开你的想象,把你在作者的家乡,在作者的故园看到的画面写下来。”学生又在《琵琶语》的伴奏声中展开对“故园”的想象。写话时,教师用舒缓的语调提示词人在家乡的生活有多种可能性:也许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纳兰牵着儿子的手在绿绿的草坪上放风筝,也许是……王老师借着这些也许来拓展学生的思路。此时,文字的浸润,场景的感染,让孩子们感同身受,似乎他们就是身在征途,心却在故园的纳兰性德,此时的“故园”就写在他们的眼中,就写在他们的心中,就流淌在他们的文字中。读着纳兰性德的故园,写着纳兰性德的故园,经历着纳兰性德对故园的相思,虽然此时学生理解的故园还处在感性的层面上,但是读出来时,却浸透了浓浓的情愫!

这又是王老师高超教学技艺的又一表现,他引领学生借助想象成功地实现了由文字到形象,由形象又到语言的互现。这一互现,让孩子“见”到了文字背后的那个形象,体会到了那种意境,从而触摸到文本的内核。文字与形象的互现,这是诗意语文教学的理想追求。

三、在拓展延伸中升情

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它有精练而有韵律的语言形式,它含蓄深沉、形象丰富、感情丰妙。教学这课时,为了让学生能更深地走进文本,王老师充分展示构建“诗意语文”的重要手法,进行文本的拓展,对感悟的形象进行巩固和升华。

在学生移情想象完“故园”的丰富意象后,王老师沉思片刻,幽幽地向学生问到:词读到这,你有什么问题想问一问纳兰性德?这一问,看似不经意却勾起了学生对词人心灵的叩问。于是“为什么不回家而要去打仗,为什么去打仗了而又牵肠挂肚思念故园”等等一连串的问题由学生追问出来。在学生的追问中,王崧舟独具匠心地把文本延伸到纳兰性德的另一首词《菩萨蛮》,呈现出词人的自问——“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学生的追问和词人自问再次把学生引入“故园”情景的追思中,并由此生发词人的“妻子”“儿子”“父亲”“哥哥”一次次叩问——“问君何事轻离别”?在叩击心灵的追问中“故园”的感悟步步加深,“乡愁”越来越浓。

王老师并没停留在这一层面的理解上,他用一句“轻离别?你们居然说我轻离别?我,纳兰性德真的轻离别吗?真的对离别无所谓吗?”来引导学生反问自己,反问“父亲”,反问“妻子”,在一次次地反问中引领着学生理解着纳兰的理想与壮志,在一次次的反问中引领学生从词人“不得不离,不得不别”的矛盾中体悟到词人“身向榆关那畔行”并非“轻离别”,而是为了保家卫国,最后在这富有创意的拓展延伸中升情,让学生既立足文本,又超越文本,让学生在诗意的课堂中学会诗意地生活。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武凤霞

宋代词人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中写道:“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他用“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十个字来总括洞庭的秋色之美,由实而虚,发挥词境的张力,试图让读者超越自己文字描写的拘囿,更自由地去想象、去领悟洞庭的秋光秋色,真是神妙之章。

特级教师王崧舟的《荷花》一课,恰如这“表里俱澄澈”的洞庭秋色,让人悠然心会,却难言妙处。然妙处虽难言,却总有一种萦怀的感动驱使着我要去表达、去倾诉、去描摹。王老师的《荷花》一课,上得美仑美奂、情趣盎然。整堂课以“美”为主线,让学生在潜心会文的过程中,去发现、感悟荷花的美,将荷花拟人化、生命化、情态化,进而用自己的情感和语言去创造荷花的美,可谓怎一个“美”字了得。

一、在呈象感形中悠然心会

清代理论家叶燮就“意会”的机制总结过这样三句话,“呈于象,感于目,会于心”。意会“荷花”之神韵,首先须将抽象的文字通过外在的媒体和内心的视象转化成鲜明可感的画面。面对画面,学生凝神注目、忘我玩索,久之,必能感悟荷花之美妙神韵。而王老师的教学,正是遵循着这样的机制:

师:今天咱们上《荷花》这篇课文。哪些同学看到过荷花?看过的请举手。还真不少,还想不想再看看荷花?

生:(齐答)想。

师:好!咱们一起来欣赏。看完以后,大家再来交流交流,你看到了怎样的荷花。

师:(播放荷花的课件。)生:(欣赏课件。)

师:都陶醉了,是吧?来,跟大家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荷花。生1:我看到了美丽的荷花。

生2:我看到正在开放的荷花,还没有开放的荷花,和全部开放的荷花。师:你看到的是各种形状的荷花。生3:我看到了白色的荷花。

师:你注意到了荷花的颜色。但老师有个建议,能不能为荷花的颜色换上一个美美的词语?

生3:雪白的荷花。

师:雪白,哦!比普普通通的“白色”这个词可美多了。要是再加一个雪白,那就更美啦!

生3:我看到了雪白雪白的荷花。

师:听!多美的一个词语。也只有这样的词语,才配得上荷花呀!生4: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的美丽的荷花。生5:我看到了千姿百态的荷花。

师:好一个“千姿百态”!比刚才老师说的那个“各种形状”要强一百倍!

生6:我看到了绿油油的荷叶像大圆盘一样,托着美满的荷花。师:好花要有绿叶衬啊!你不但关注了荷花,还注意到了碧绿的荷叶,看得真够全面的。

生7:我看到刚开的荷花露出嫩黄色的小芽。

师:噢,那不叫小芽,叫小莲蓬。(板书“小莲蓬”,组织学生正音。)谁还有话想说吗?

生8:我看到了亭亭玉立的荷花。

师:“亭亭玉立”,太好了!请教一下,这个词语你是从哪儿学来的? 生8:从课外书上。

师:好!只有做个有心人,哪儿都能学到语文。

面对荷花的生动形象,学生陶醉了、沉醉了。是王老师的轻轻唤醒,将学生从恍惚迷离的沉醉中拉回到现实的沉静,让学生在沉静中回味着荷花的情状和韵致。于是,凝视荷花色泽的有了“雪白雪白”的意会,注目荷花丰姿的有了“亭亭玉立”的神悟。学生的悟性和灵性徜徉在言、象、意的水乳交融中悠然心会。

二、在品词悟情中悠然心会

谁也不会否认,“冒”的教学,是本课的一大亮点。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其神其韵,都在一“冒”字。这是一个看似平常、实则蕴藉极深的文眼,是一口富含精神和意味的文字的泉眼。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像泥鳅一样从你的感觉之手滑落。但王老师毕竟是大家,一句“我也来读个句子大家听一听”,将大家闺秀“冒”的红盖头掀了起来;又一句“冒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眼”,呼唤出一排以“长”为代表的小家碧玉齐刷刷地站到了学生的眼前;令人击节称奇的却是这一句:怎样地长出来才是冒出来?于是,风情万种的“冒”字在学生悟性和灵性的滋养下诞生了:

师:谁嚼出“冒”的味道来了?你觉得怎么样地长出来才叫冒出来。生1:我觉得比较快地长出来是冒出来,不是很慢地长。师:迅速地长出来。好,这是你的感觉。生2:悄悄地钻出来。

师:悄悄地长出来。有点害羞的味道,嗯,这是你嚼出来的味道。生3:争先恐后地长出来。

师:争先恐后地长出来。这一朵急着要长出来,那一朵也急着要长出来,谁也不让谁。我们从中体会到了荷花的一种心情,什么心情?

生4:急切的心情。

师:冒是怎样地长?冒是急切地长。生5:迫不及待的心情。生6:非常高兴的心情。生7:非常激动的心情。生8:欢天喜地的心情。

师:太好了!迫不及待地长,兴高采烈地长,非常激动地长,欢天喜地地长,这就是冒出来呀!你们还有别样的体会吗?

生9:心花怒放地长出来。生10:快快乐乐地长出来。生11:亭亭玉立地长出来。

师:是啊,同学们,作者不用“长”、不用“伸”、不用“钻”,就用了“冒”这个字眼。为什么?因为,“冒”让我们嚼出了荷花的急切、荷花的激动、荷花的争先恐后、荷花的迫不及待、荷花的心花怒放。

在这里,王老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并怀着各不相同的心情品读着这个“冒”,这个风情万种的“冒”,这个蓄积着荷花的全部生命力的“冒”。学生的悟性和灵性,同样随着对“冒”的解读一起冒了出来。这不仅仅是“冒”之内涵的领悟,更是师生生命智慧的闪亮展现。

三、在移情入境中悠然心会

《荷花》一课,特别讲究对语境的“意会”。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道:“书画之妙,当以神会”,事实上,语言文字之妙,亦当以神会。此处所言之“神”之“意”,其实就是学生的悟性和灵性。课只有将学生的悟性和灵性都充分开掘出来时,才能进入真正的妙境。而这样的妙境,我们惊喜的在《荷花》一课中发现了。

荷花的神韵,全在一“冒”字。对于“冒”的内涵,王老师并没有满足于字面意思的理解和扩展,而是创设情境,放飞学生悟性和灵性的翅膀,让学生直面荷花的精神,抒写内心的意会:

师:(播放课件,随着音乐和画面,教师旁白)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那么急切,那么激动,那么争先恐后,那么心花怒放。看看这一多,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白荷花们仿佛想说些什么?仿佛又想做些什么?

生:(欣赏摇曳多姿的荷花。)

师:同学们,尽情地展开你想象的翅膀。你就是一朵白荷花,白荷花就是你自己。现在,你最想说些什么?最想做些什么?请写在练习纸上。

生:(音乐响起,学生独立写话。)

师:白荷花们,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你想说些什么?你想做些什么? 生1:(读话)我是一朵美丽的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想让前来观看的游人们更早地看到我美丽的面孔。

生2:(读话)我是一朵洁白的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骄傲地说:“瞧!我长得多美呀!”

生3:(读话)我是一朵亭亭玉立的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小姑娘,穿着洁白美丽的衣裳,穿着碧绿的裙子,在随风飘舞。

师:荷花仙子来了!真是三生有幸啊!(笑声)

生4:(读话)我是一朵招人喜欢的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想要跟别的荷花比美,你们谁也没有我这样美丽动人。

师:我欣赏你的自信!自信的荷花才是美丽的荷花。

生5:(读话)我是一朵姿态万千的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想说:“我终于长成一朵美丽而漂亮的荷花了,可以让许多游客来观赏我。”

师:将自己的美献给游客,你不但有一个美丽的外表,更有一颗美丽的心灵。生6:(读话)我是一朵快乐的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想说:“夏天可真美,我也要为夏天添一些色彩。”

生7:(读话)我是一朵孤独的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多想找几个小伙伴跟我一起捉迷藏啊!

师:谁想跟这朵荷花交朋友? 生:(纷纷举手。)

师:不孤独,孩子,不孤独。你有朋友,瞧!他们都是你的朋友。在这里,我们清楚地看到了一种借助文本而又超越文本的教学理念和有效策略,王老师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想象,既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又加深理解和丰富了课文内涵,培养了创造能力。

在这里,我们惊喜的发现,荷花已被学生的生活阅历和人生体验拟人化甚至人格化了,荷花已不在是自然之花,荷花成了学生的心灵之花。我们强烈的感觉到,不是荷花在言说,而是学生自己在言说;不是在言说荷花本身,分明是在言说学生自己的思想、情感、体验、悟性和灵性。于是,一朵朵人格的荷花、文化的荷花盛开在学生的纯净心灵中。

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一份暖暖的人文关怀。当一个孩子借着荷花诉说着内心的孤独和烦闷时,王老师的感觉是如此敏锐、如此细腻又如此敞亮,一句“谁想跟这朵荷花交朋友”,仿佛暖日冬阳化开了孩子心灵的冰冻;一句“不孤独,孩子,不孤独。你有朋友,瞧!他们都是你的朋友。”更是给这个孩子以莫大的抚慰和真诚的关切。心灵,从此不再孤独!至少在那一刻!

从词语开始,进入一片新天地

作者:沈海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18 更新时间:2012/6/5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往往不把词语教学当作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来处理,更多的时候是可有可无的“语文教学点缀”。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也仅借助工具书来了解一下词语本身的意义,似乎也就限制于此。其实纵观语文教学本身,你就不难发现,这一认识是不科学的,至少是片面的。

好的词语教学绝不是简单的认识词语的过程,它应该具备多重功效。在考虑音形义的同时,还应该考虑到词语的意象、意味、意蕴,考虑到词语的拓展、运用,考虑到词语的文化内涵。这样的词语教学才不会显得单

一、单调,它的有效性才能得到最好的体现。

一、潜心涵泳,体悟词境

叶澜教授曾说:“学语文要把语言文字变得鲜活起来,变成孩子能够看得见能够理解的东西。”但在课堂中我们发现,大部分老师在品词析句过程中只是停留在“这句话反映了什么,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然后朗读体会”这一层面,仅仅只是从文字到文字进行理解,没有把语言文字转变为很形象的生活画面,这样的理解即使再深刻,也无法触摸作者的心灵。阅读教学中的词语教学应让学生体验词语背后的生活,感受词语背后的精彩,彰显其表现力。

请看王崧舟老师对《荷花》一文中“冒”字的处理:

1、谈体会:你觉得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好?

2、换词理解:“冒”还可以换成什么字?

3、自己用心读读前后几句话,体会体会,你觉得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

4、表演体会:荷花是怎样冒出水面的?谁能来表演一下。

5、激发想象:这些白荷花冒出来以后,它们想干些什么呢?

6、师小结:多么可爱的白荷花呀!大家看,一个“冒”字,不但把白荷花写活了,而且使白荷花变得更美了。正像同学们所讲的那样,这是一种喜气洋洋的美!生机勃勃的美!让我们一起,像白荷花一样地冒出来!快冒!快冒!(学生起立诵读第3段)

看,王老师紧紧抓住这一个“冒”字,一连问了五个很有层次性的问题,且每次提问与读有机穿插起来。我们可以明显感到,学生脑海中的“冒”是有着很形象的生活画面的,是很丰满的,有内容的,而且理解了一个词,荷花那不同一般的、丰满的美的形态就形象地展现在了学生面前。“冒”字牵一发而动全身,抓住了它,就把握了全文的精神所在,就能使景语背后的情味跃然纸上。

二、引导想象,凸显画面

我们的汉语非常神奇,有时候一个字、一个词,就是一幅画。像“雪”、“天高云淡”,仅仅凝练的几个字,就有无穷的画面铺展开来。在一些写景的文章当中,这样的词语更是比比皆是。那么执教这一类课文的阅读教学时,我们就可以紧紧抓住一个个生动的词语,引导孩子在反复品词读句的过程中、想象画面。

张祖庆老师在《在大熊猫的故乡》的教学中,出示了这样一组词语:苍绿幽静、鸟鸣声声、郁郁葱葱、泉水清清、箭竹茂密、流水涓涓。然后指导学生品读:“咱们中国的语言很美很美,有时候,一个词语就是一幅画。请你再去读读其中的某个词语,想象一下,你的脑子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生:读着“苍绿幽静”,我好像来到了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树枝相互遮掩,看不见天空,里边很静,很静,偶尔传来几声悦耳的鸟鸣声。

生:我读“流水涓涓”,仿佛看到了清澈见底的流水。

生:我读着“鸟鸣声声”这个词语,仿佛看到了许多美丽的小鸟在树林里边飞边叫,周围满是清脆的鸟鸣。

生:“泉水清清”(学生充满深情,“清清”两个字读得很舒缓)我仿佛来到了清澈澄净的泉水边,里面有很多鱼儿在嬉戏玩耍,还可以望见溪底的沙石,树木的倒影在水中格外清晰。

在张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张开了想象的翅膀,眼前活现出了一幅又一幅画面,词语的丰富内涵生动地投射在了学生的心湖上。学生读到的不仅仅是一个词,而是一幅优美的画,一首婉转的诗,在如诗似画的品读中,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语言的魅力泼泼洒洒地散发着。

三、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许多教师苦苦寻觅词语教学的真谛,殊不知,从叶老的“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到课标的“用教材教”,其本质还是:扎根语言。根深才能叶茂。

我校一位老师在教学《火烧云》时,注意引领学生理解表示颜色的词语,尝试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师:你找到具体描写火烧云颜色变化的句子了吗?,生朗读: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师:读得抑扬顿挫的,了不起,大家看得也认真,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生1:我发现这句话中有好多表示颜色的词语:有红彤彤的,半紫半黄,葡萄灰……

生2:我发现火烧云的颜色变化非常快。

师:你是怎么发现的?

生2:课文中有四个一会儿。

师:变化确实很快,一眨眼的功夫。大家看看这些写颜色的词语有没有重复的呀?你又有新发现了吗?

生3:我发现红彤彤和金灿灿是ABB结构的。

生4: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是半…半…结构的。

生5:葡萄灰,梨黄,茄子紫前面是东西,后面是它的颜色。

师:同学们真厉害。为了奖励大家,老师给大家看看火烧云,怎么样?

播放课件,学生不时发出赞叹声。

师:火烧云多美啊!你还看到了课文中没有描写的颜色吗?

生1:紫盈盈、黄澄澄。

师:你说了abb的词,好。说说其他形式的词。

生2:半红半紫。

生3:玫瑰红,柠檬黄。

师:一口气说了两个,了不起,好,四人小组再说说火烧云的颜色,越多越好。

小组练习口头表达。

小练笔。课件出示:北仑元宵烟火表演开始了,只见漆黑的夜幕顿时变得五彩缤纷:。

生练笔,3分钟后个别展示。

《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词语教学应着力培养学生学语言、用语言的意识和能力。精选词语训练点,在朗读、理解、感悟、想象、口语、练笔等立体训练中,积累语言,发展语感。

词语是组成文本的细胞,生动有效的词语教学能让学生走近词语本身,走近词语内涵,从而更好地走近文本理解。正如维果斯基所说:“词语只有在获得了感性的个人涵义而不是单纯作为概念存在的时候,它才能成为个体生命中一个生气勃勃的细胞”。只有让词语教学真正生动有效起来,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得到更好的体现,我们在课改中的脚步也才能迈得更实在,更沉稳。

下载诗意语文渐渐浓 生活语文年年新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诗意语文渐渐浓 生活语文年年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诗意语文读后感

    2011年教师读书随笔征文大赛 《诗意语文》读后感 龙口市第二实验小学生丽波zhanjie7758@163.com*** 何为“诗意语文”?这是我从教语文而来第一次接触到的一个新的概......

    诗意语文精要

    诗意语文精要 从教语文多年,困惑随着新课标的推行日渐其多,时有不解语文是何物之想,因而也就不知语文如何去教。幸而偶阅王崧舟所著一书,让人有醍醐透顶,豁然顿开之感,现把书中经......

    诗意语文---讲课稿

    讲课稿 诗意语文的显著特征: (1)情感━━诗意语文的“标识”。语文本是充满感性和人文色彩的一门学科,一篇篇经典文章本身流淌着浓厚情感汁水的字符组合而成,但一度甚嚣尘上的语......

    诗意语文教学初探

    诗意语文教学初探 陈仓区贾村镇中心小学 谭芳勇 【内容摘要】 《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生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

    诗意语文读书笔记

    “诗意语文如何是” 一、举象(诗意语文用到的基本策略或者说最精彩的课堂现象就是举象。) 所谓举象,就是将语言文字还原成一定的形象、印象、意象。 什么是“举”呢?就是呈现,就......

    浓情端午节,诗意观音山[合集]

    浓情端午节 诗意观音山 ——第六届东莞观音山诗歌节隆重举行 6月12日(端午节),第六届中国东莞诗歌节在观音山隆重举行。本届诗歌节迎来了全国各地百余位著名诗人及众多文学爱好......

    诗意语文的思考

    诗意语文的思考 孙红燕 各位老师:早上好! 第一次坐在这里,面对诸多前辈,内心惶恐的很。对与不对,还请各位多加包涵。我与大家交流的题目是《诗意语文的思考》。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

    追寻诗意的语文

    追寻诗意的语文 [摘要] 全国特级教师景洪春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应该具有诗意和美感,具有滋养人性的功能。什么时候教育丧失了诗意和美感,失去了愉悦人性的魅力和滋养人性的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