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再读《论语别裁》[最终版]
再读《论语别裁》
从来到这所小学那天起,我就和大家一起捧起了南怀谨老先生的《论语别裁》这本书。初读时,对里边的很多东西,都是一知半解,只求数量,不注意琢磨思考。现在再次读起这本书,突然也能够安静下来一点点去消化了,去理解了。当我把手中这本《论语别裁》逐字逐句细细咀嚼的时候,我竟然发现,这本以前认为晦涩的古书会如此有意思。南老师平易亲切的文字结合现实社会,对古代孔子言行作了白话文似的注解,让我们增强对于学人信心有极大帮助,和许多优秀书籍一样,道出的也是宇宙真相的智慧,传承了中国古代的文化精神„„
前面我们大家都听了于丹教授讲的《论语》心得的讲座,也是受益匪浅。于丹教授注重立竿见影的实用效果,能立刻让人从中获益并指导于日常实践之中;南怀瑾先生讲的《论语》,则更注重修身养性,从中体会到更多的乐趣,以使自己的内心更加净化,修养更深。他们都有各自的观点与看法,都有自己更高一层的理解。其实,《论语》这本书,每个人读起来可能都有自己的理解,因为修养不同,境界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对经典的理解和吸收自然也会有所差异。无论怎样,只要从中是获益了的,这便是《论语》最大的贡献。其实没有任何一个人敢说参透了孔子,孔子的思想到底要传达给我们什么,谁也说不到最透彻,但是只要我们所收获的对我们的言行,做人处事有所帮助,对这个社会有所贡献,就足够了。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这一辈子,遇到知己固然好,但多少做学问的人,终生孤独,遇不到一个知己,那怎么办呢?我们做学问,即使没有人理解,也要坚持下来,不能因为别人的打击就轻言放弃。我们不去埋怨别人,而是通过找自己的不足,哪里做得还不够好,怎样使自己更进步,才是君子所为啊。我们做学问要有健康的积极的心态,有宽广的胸襟,豁达的气度,才能求到至高的真理。
孔子提倡“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里面隐含着一个前提,就是“在其位,要谋其政”,先把你自己的那个岗位做好,先不要操心别人的事。作为老师,那么就要明确自己的责任,教书的责任,育人的责任,责任明确了,才能把工作做好。那么,在其位,怎么谋其政呢?首先是做事的原则。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迪也,无莫也,义之与比。”什么叫做“义之与比”?就是用“义”作为比照,作为法则。其次是做事的方式。在“言”与“行”之间,我们要更看重“行”。作为老师不能夸夸其谈,少说多做,要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摆正心态,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让我们在圣人言行的指引下,做一个真正有意义的人吧!
第二篇:分享稿《论语别裁》
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
各位老师:
早上好!先跟大家分享一则关于《论语》的笑话(幻灯片)
说古时候有一县令,知道宰相赵普靠半部《论语》治天下,也就迷上《论语》,断案也按照《论语》上说的来办,但这位县令,文化程度低,刚愎自用。
有一天,衙役又抓来一个偷席子的,请他发落。他就想起那句“朝闻道,夕死可矣”来,摇头晃脑朗诵道:“朝闻盗席,死可矣。这各很明确!”推出去斩。从《论语》这部书的角度讲,这个笑话说明了什么?(幻灯片)1不是每个人读了《论语》,都是好事!
2孔子的这部《论语》,是没有标点。
没有标点读起来不方便,有了标点也不不一定就是好事。为什么? 原因有二(幻灯片)
1古代印刷术不发达,书少,所以古人读书是讲求精读,逐字逐句地读,推敲揣摩地读,翻来覆去地读;现在书太多,有了标点符号,一目一行,一看就懂。
2孔子时代,自然科学是不发达的,文化艺术也不是发达的,你看文章还停留在语录体的阶段,但有一样东西是很发达的,那就是人生经验,而论语就是一部记录儒家人生经验的书。
所以这部书,一要精读,要翻来覆去地读,要推敲揣摩地读;二要有人生经验的人来读。
从标点符号这个角度说,这也正印证了老子那句话: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缴。
学校组织我们读、背、默写《论语》,所以我才有幸与南怀瑾老先生的《论语别裁》结下一段尘缘。
读完《论语别裁》,一个字Admire:佩服。我今天的分享分为三部分——(幻灯片)
其人(幻灯片)
南怀瑾(1918年——),老先生后赴台湾,执教于台湾文化大学、辅仁大学。又远赴美国、欧洲等地,考察讲学。精研国学,于儒、道、佛皆有精湛造诣,兼通诸子百家、诗词曲赋、天文历法、医学养生诸学,对西方文化亦有深刻理解,学贯中西,著作等身,堪称一代宗师。
我看过他很少一部分书,(幻灯片)比如《庄子諵哗》《孟子旁通》《易经杂说》《论语别裁》等等
其书(幻灯片)
讲解《论语》的人很多,陈校长就讲过,于丹也讲过,都不错;对《论语》注解的版本也很多,也不尽相同。一是因为时代在变,有新的含义;二是各人的学识与人生经验不一样。我读这本书,觉得三有——
有趣味(幻灯片)
《为政第二》中有这一句:“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这就是讲看人的学问,老先生讲到“有心无相,相由心变。有相无心,相随心转。”一个人思想转变了,形态就转变,譬如我们说一个人快发脾气了,是怎么知道的呢?因为从他相上看出来了,他心里发脾气,神经就紧张,样子就变了。所以,看相是科学。有人说,印堂很窄的人度量一定小,印堂
——两个眉尖中间的距离——很宽就是度量大,这是什么道理?有人天生的性格,稍遇不如意事,就皱眉头,慢慢的印堂的肌肉就紧缩了,这是当然的道理。(幻灯片)“功名看器宇”,就是这个人有没有功名,要看他的风度。“事业看精神”,一个人精神不好,做一点事就累了,还会有什么事业前途呢?“穷通看指甲”,一个人有没有前途看指甲,指甲又与人的前途有什么关系呢?绝对有关系。根据生理学,指甲是以钙质为主要成分,钙质不够,就是体力差,体力差就没有精神竞争。有些人指甲不像瓦型的而是扁扁的,就知道这种人体质非常弱,多病。“寿夭看脚踵”,命长不长,看他走路时的脚后跟。说他曾经有一个学生,走路时脚根不点地,果然短命。这种人第一是短命,第二是聪明浮躁,所以交待的事,做得很快,但不踏实。
(幻灯片)《先进第十一》中有一句:“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谈到:訚訚如也就是谦和恭敬的样子,侃侃如也就是潇洒的样子,但子路是行行如也,就是动来动去,坐不住,几十岁的人了还动来动去,坐不住,孔子就下断语了:不得其死然,就是不得好死。结果孔子看对了。老先生讲譬如有些人坐下来会抖腿,在相术上,这种人有多少钱都会被他抖光,这是一种“败相”,不但钱会抖光,事业也会抖光。人坐就是坐,睡就是睡,坐有坐相,睡有睡相,走有走相,吃有吃相,前面有相,后面有相,这就是看相。
由此观之,《论语别裁》可以为我们带来乐趣。
有思考(幻灯片)
就拿断句停顿来讲,在《雍也第六》中有一句话“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大多数的版本都是这样断句,智者喜爱水,仁者喜爱山;智者好动,仁者好静; 智者快乐,仁者长寿。
但是老先生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他说如果这样解释,问题大了。套用庄子的话来说,“知者乐水”,那么鳗鱼、泥鳅、黄鱼、乌龟都喜欢水,它是聪明的吗?“仁者乐山”,那么猴子、老虎、狮子都是仁慈的吗?这种解释是不对的。
(动画)正确的解释是“知者乐,水。”知者的快乐,就像水一样,悠然安详,永远是活泼泼的。“仁者乐,山。”仁者之乐,像山一样,崇高、伟大、宁静。这是很自然的道理。
而且下文也说说知者的乐是动性的,像水一样。仁者的乐是静性的,像山一样。有些人的学问修养,活泼泼的,聪明人多半都活泼,比如我们学校校长、老饶,韩辉、老崔、郑华、陈文清呀等等,就这么个气度。仁慈的人,多半是深厚的,宁静得和山一样,比如老赵、张岩,老黄、平老师、曹老师等等。
由此观之,读《论语别裁》,至少可以启迪我们的思考,而不人云亦云。有学识(幻灯片)
我们读书的时候背过一首诗:龚自珍写的《己亥杂诗》
什么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讲龚自珍忠贞报国
什么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老先生在《泰伯第九》中就讲到这个人,说
龚自珍是个怪人。中国近一百多年来的思想,受他的影响很大,康有为、梁启超等等,都受了他的影响。他才气非常高,文章也非常好,很狂,很怪。
出个儿子更怪,他儿子后来别号叫龚半伦,(幻灯片)我们讲人有五伦——什么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个家伙除了自己的小老婆,别的通通不爱,故自号“半伦”。他更狂,读他爹的文章时,把他爹的神牌放在一边,手里拿一支棒子,读到他认为不对的地方,就敲打一下神牌,训斥:“你又错了!”
后来我上百度一搜,才知道当年带领英法联军把圆明园洗劫一空的就是龚自珍的儿子龚半伦,然后又做英国公使的翻译,代表英国和恭亲王谈判,百般刁难。恭亲王就骂:“你等世受国恩,却为虎作伥甘做汉奸!”
龚半伦也不是省油的灯,说:“我们本是良民,上进之路被尔等堵死,还被贪官盘剥衣食不全,只得乞食外邦,你骂我是汉奸,我看你是国贼。
由此观之,读《论语别裁》还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幻灯片)
其影响
这里主要是简略地谈谈对我的影响。
1读书的影响
记得我们以前读论语,就是讲某个词语,某个句子的意思,但老先生不是这样读的,他讲解这个句子,常常联系上下句,联系整个章节,乃至整本书来讲解。如本章第一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他说:通过“乐”“说”“不愠”这三个词体现君子一生的样子就是乐呵呵的;而且这一句还引出了下一句君子的本是什么?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而且与最后一句: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与就是一种首位呼应,完整一体。
2做人得影响
《论语》这部书就是讲解做人的书,包含丰富的人生经验。老先生既能结合历史的经验又能结合个人的人生经验讲解,这实在是福音。
目前为止,对我影响很大的本来有两句话,(幻灯片)有子这个人我很佩服,很喜欢。但我今天只分享一句话: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容闳学校的校训是:有容乃大。这句古话实质上还有下一句:无欲则刚。我爹妈当年跟我取这个名字——刚,并没有告诉我怎么做到刚,但今天我读《论语别裁》就知道了。一个人没有欲求是不可能的,只是欲求可以少一点嘛。我在容闳也几年了,我很看重这句话。少一点欲望,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所以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但是要敏于事而慎于言,敏的第一种注解就是迅速、灵活,这句意思就是做事要灵活、要勤快,说话要谨慎;就有道而正焉,就是在生活中要不断地调整自己。前两天,郑华说我近来有些松懈,说得好,我就应当有道而正!
所以我读老先生的著作,老先生也多次强调孔子是很讲人情世故的,是很灵活的。我很喜欢这本书!
释迦摩尼佛每次讲完佛经,都会问弟子,说我今天跟你们讲了什么吗?弟子都会回答:佛什么都没讲。老先生跟我们讲了《论语别裁》,如果也这样问我,我也会回答:老先生什么都没讲。那自然我今天早上也就什么都没讲了。(幻灯片)谢谢!
第三篇:《论语别裁》读后感
读《论语别裁》有感
最近门店组织的读书会,我们集中读了一点《论语别裁》来充实自己。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以渊博的学识,旁征博引,谈古论今二而撰写成《论语别裁》,通过南怀瑾先生的论述、诠释,希望自己从《论语》中学到一点道运用到我的工作、生活中。下面谈一丁点读《论语别裁》的感受。《论语别裁》这部书是南怀谨先生对《论语》这部书别出心裁的解释,特别是有别于明朝朱熹对《论语》的解释。他认为现在人们对于儒家学说的错误认识和理解,多是由于朱熹的解释给人们的误导。
经历了10年的社会生涯,有时候会对社会有悲观的想法,对人生有无奈的想法,现在周围,好象始终是那些有关系的人吃得开,利益始终是大家关注的焦点,“熙熙攘攘,皆为利来,熙熙攘攘,皆为利往”,不但是那些社会的宠儿,哪怕是平民百姓,都在为手头的工作而生存,有几个人可以超脱的生活,有几个人可以做到“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毕竟说什么生活还得继续。正因为工作的辛苦和无奈,大部分人都觉得不快乐,混日子的感觉很厉害。我们的生活,得为“利”字。在这个前提下,那论语的做人学问,仁的东西,到底有什么用呢?毕竟这个不管我们饭的。我结合自己,想了一下认为其实是我们还是没有理解人生之道。
首先,不管我们怎么样一个人,其实都有一个做人之道,诚实之人,狡诈之人,其实都在修炼自己的人生的道。这个是客观存在的。只是有些高人,如南怀瑾先生,就会去把做人理论化,找到人生的修炼理论,可以更好的指导做人。而大部分人,则是根据自己的教育和周围人的影响,在无理论的实施而已。
其次,做人之道,其实并不与谋生之道不相容,它可以知道我们更好的谋生。可以认为,做人之道,是和做事的态度和方式相辅相成,只是做人之道越明确,做事就越清晰,不会出现原则的问题。
最后,做人之道,其实是给人寻找真正的幸福和快乐的根本。始终人生必须明白,财富和享受不是人生真正的意义,疾病、穷困、死亡、失败都是人生不可避免的情况,真正人生不败的境界就是人生的修炼。一个人做人明确了,他可能事业失败,可能遇到疾病,但是他始终还是会有生存的勇气和决心,因为他可以面对。否则,则可能会由于某个原因,他失去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总之《论语别裁》是一本好书,有助于理解孔子《论语》传授的做人之道,我会继续仔细的品读下去,以便更好的让我在工作和生活中运用古人的道理。
第四篇:《论语别裁》读后感
随着国学热潮的汹涌而至,我也通过阅读提升自己的国学积淀和文化素养,让自己更充实起来。阅读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一书,我从中读出了先生的谦虚和虚怀若谷,把学问做透的执着态度。特别是读完先生对《卷二?里仁第四》的解读,如在《里仁第四》、《月是故乡明》、《兼收并蓄见仁心》等篇章对“仁”的阐释和讲解,让我更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仁”的认识,更坚定了“仁在心,学做人”的信念。
南怀瑾先生认为“里仁”是人如何处在仁的境界,要求我们重视个人修养,强化精神提炼,追求“仁”的境界。这就引导我们以“里仁为美”,让修养、学问、做人达到智慧之境,达到真善美的境界。这就启迪我们从以下三大方面要求自己:
树“仁”之人生观,做到知行合一。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只有以发自内心的善意去对待他人,以博爱之心“泛爱众,而亲仁”,能够深刻认识到“仁德”是人之本、人之性,以仁爱作为真正的做人之道,逐渐超越血缘基础之上的亲亲之爱,以无限的温暖照亮他人,逐渐让“仁爱”作为一种品性和能力,并在现实生活中加以落实,让自己的言行举止都能展现出“仁”的风范,并成为一种行为的自觉。
坚信心中有爱,以仁爱之心爱人。在日常生活中,坚信“己所不欲,勿施与人”,想别人所想,以一颗仁慈之心学会关爱,做到在家爱父母、爱兄弟姐妹,在外爱朋友、爱他人,逐渐构建爱的和—谐氛围。做到以宽以待人的胸襟勇于承担,摒弃自私自利之念内修文德。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爱,以仁爱之心平等对待他人,以和睦相处促进团结协作,那么怎么会成不了真正的正人君子和仁人君子呢?
聆听圣人启迪,提升综合素养。通过学习阅读,从先贤圣人那里学习做人之道,以“恭、宽、信、敏、惠”要求自己,真正成为“至仁之人”,以此才能行于天下。在生活工作中,以“恭”要求自己,坚持做到必恭必敬,对世界、对他人有恭敬之心,做到恭则不侮;以“宽”勉励自己,以自然宽和之态善待他人,以宽容和美汇聚人心;以“信”立人品,做守信之人,讲求信用,力争做到诚以修身,信以立世;以“敏”提升做事效率,在工作中以敏锐、敏捷的态度抓住机遇,能以敏锐的应变能力力争敏则有功;以“惠”警示自己,能以慈惠之心感动别人,发挥精神感染力。
总之,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在学习中,我都将以“仁”为追求人生向善的动态的进取过程,进行自觉地地“仁道”选择。最终,以良好的品性为保障,以过硬的本领为支撑,以远大的理想追求为航标,以超强的主观能动性为自觉,以恒久的“仁心”勤践行,以推己及人之心温暖世人,温暖世道!
第五篇:论语别裁读后感
论语别裁读后感(一)
近日偶读书,南华瑾先生一字一句一行一书尽入眼目,咀嚼回味,口齿留香……
人生在世几百年间,能看尽沧海桑田,月缺月圆,参悟其中道理玄机者又有几分?
谈学问,简言“学”,一字好写,秉承几难?孔夫子曾经说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及“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诸如此类的名言,并且还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五十七年的经历使他仁德兼备,学问渊博,成为冠绝一时的大学问家,大思想家,可谓是震古烁今。以如此身份,当他的高足问他时,他的回答竟然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多么令人不可思议!
孔子的特点不是探求天地万物的具体性理,而是探求社会与人生的具体性情。因为世间万物的客观规律也许是有限的,但是人的具体感情是无限的。作为有限的“人”,探究的是无限的“人”,这也正是让孔子感到学无止境的原因。人的性情举止,是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的,每探究出新的内容,就打破了原来的旧的规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把话已经说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才是最困难的。而孔子最精辟的论述,也自然而然体现他对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见解。
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这一点上,和孔夫子几千年前提出的主张“仁与德”的观点不谋而合,两人都是伟大的教育家,两人都是把“仁与德”当作自己去不断努力实现的目标,不断的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与品德,这是有必然性的。
为了学习,可以三月不知肉味,这足以见孔子的勤奋,可如果仅仅是勤奋,恐怕孔子就不会如此得到世人的尊敬了。他的好学表现在方方面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谦虚;我不如老农,我不如老圃,这是实事求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是一种乐观。他的学习精神,不仅仅限我们常人的思维。孔子会以最博大的胸怀,去接容包纳世间万物,这就是我们所不及的。
两千年前的孔子,就是一位具备着各种谋生技能、又具备着对于生命意义有深隧洞见的哲学家及教育家,又对教育的目标有着明确的方向指引,因着他的众多的知能,成为了中国文明史中最重要的教育家,他的许多谋生技能的知能细节固然没有保存下来,但是他的人生智能的谈话却成了绵延两千年的中国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智能宝典,当我们阅读吟咏他的话语之时,每一句话都可以从他的智能中找到自己生命的目标。
这就是孔子的学习!这就是圣人的学习!
也许我们这些凡人是永远无法领会万世师表的学习的内涵,但每一个人也许都可以从中找到一个新的自我。
论语别裁读后感(二)
《论语别裁》是南怀谨先生对《论语》的解释。整本书都在教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
我不是一个善于总结反思的人,对于《论与别裁》可能理解的不深,只能记下自己一些零星的感受。对于《论语》里经常提到的“君子”“小人”其中有一句对我的感触特别大。“小人之过也必文”这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文过饰非”。有些人对于自己的过错,总喜欢给自己找一个借口、理由来掩盖自己的过错。而一个君子错了,就承认错了,所谓君子之过如日月之蚀,和太阳、月亮一样,偶尔有一点黑暗阴影,大家都看得见。可是等一会就会过去,仍不失原有的光明。君子不怕有过,不要自己去掩饰,错了就坦诚错了,大家都看得见,这就是君子风度。不过现在明白了,改过来,人们就像对月亮、太阳一样,仰望他的光明。读到这几句话的时候,我就在反思自己:在这方面我是个君子还是个小人?对于自己的过错我是否能够坦诚?不,我没做到。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当我错怪了某位同学的时候,我曾因为自己是老师而不好意思或是不肯蹲下身子跟孩子说声对不起。现在返回头来想想:我们教师都在教育孩子诚实,不要说谎,但老师自己却不能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错误,这叫孩子怎样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当我们面对错误,勇敢地说出“对不起”的时候,我想,因为我们的坦诚,我们依然是孩子敬重的老师。
这些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又能有多少人做到呢?这也就是所谓“执德不弘、信道不笃”。譬如:看见别人做好事,心里一定肃然起敬;看见人家有好画,心里也很欣赏;读书时看到有些道理很对,也很开心,但是我们照着做了吗?没有,这就是“执德不弘”。我们没有这样远大,我们也服从真理,看见别人做好人好事也很钦佩,但是自己做起来,没那么积极,不能发挥。我们人生的体会,有时明明知道这个道理,但到处理事情时,自己的个性、脾气一来,就不管道理了,这就是“信道不笃”不踏实。“焉能为有,焉能为之”,换句话说,自己没有建立一个人生观,自己没有中心思想,简单一点就是缺少一种目标的动力,这就像我们最近在写的三年规划,开始时,我有些迷茫:我该怎样给自己定位,自己的目标在哪里?偶然间在杂志上看到这样一件事情:法国一家报纸曾经进行刊登过一个问题:“如果法国最大的博物馆卢浮宫失火了,情况只允许抢救出一幅画,你会抢救哪一幅?”据说这家报纸收到数以万计的答案,人们纷纷论证自己的选择,有的甚至写出几万字的论文,阐明为什么应该选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而不是凡高的“向日葵”,或者为什么应该是“向日葵”而不是“岩间圣母”。众人相持不下,谁也不服谁,直到法国著名作家贝尔纳说:“我抢离出口最近的那幅。”
道理很简单,在失火的情况下,到处是浓密的烟雾,你根本无法看清哪幅画挂在哪儿,如果你冒险进去找你心中认定的那幅,很可能的结果是在找到那幅画之前,你自己已经葬身火海。而抢离出口最近的那幅,虽然不是最有价值的,但却是最可行的。再说,一幅画只要能挂在卢浮宫,就说明它怎么都差不到哪儿去,尤其当其它的画都化为灰烬以后,这一幅即使再普通,也会变得不普通不寻常。
这个故事给了我一个启示:给自己订一个目标,并不是一定要价值最大的目标,而是最有可能实现的目标。给自己确定一个目标,一个前进的方向,尽量做到执德能弘,信道能笃。
读了南怀谨的《论语别裁》让我想到的是瑞典汉内斯。阿尔文的名言:“如果人类要在21实际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40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论语是我们华夏民族5000年智慧的结晶。对社会,对人,对社会和人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作详细而又精炼的透视。《论语》中的每一句话都是经典,为我们明白地讲述了:《论语》讲究做人做事,如何完成做一个人。南怀瑾老先生把《论语》用自己的理解意译了一遍,将孔子为人处世的态度展示出来,教我们懂得一些道理。
论语别裁读后感(三)
从《学而》中,我就能感受到孔子立身处世的态度,“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入则孝”,我明白了,这个学生在家里是个孝子,“出则弟”就是在外面,对朋友,对社会,对一般人就能够友爱,扩而充之爱国家,爱天下……记得有人说过:要看一个人是否能与你交朋友,就先看他在家里是否是一个孝子。这就是“入则孝”,若在家里,连自己的家人都不能做到“入则孝”,何况在外,怎能做到“出则弟”?与别人交朋友呢?在学校同样如此,同事之间也要做到“出则弟”,学校是一个大家庭,老师之间要讲友爱,讲团结,才能把人作好,才能把事作好,才能爱自己的学生,才能教书育人。
“谨而信”也提到做人做事要非常地谨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世要言中有信,也要谨慎处世而信,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一切都要言而有信,答应了别人的事要做到,老师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要为人师表。同时又“泛爱众”,一个人有了伟大的胸襟,能够爱人,在学校里,彼此之间的友爱,对学生的爱,扩而充之,就能爱天下人就如爱自己一样。()假如一个人对这些都做到了,就能“而亲仁”,就能再亲近那些有学问,有道德的人,就能与他人和睦相处,也就能做到“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了。也就是说,学会了做人,做好了人,还有更多更好的心情,更多更好的精力再去“学文”,热爱文学的就做文学家,热爱科学的就做科学家,热爱艺术的就做艺术家等等,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志向所在,兴趣爱好,去以量力而行。
在读到第七篇《述而》中有一句“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进一步我能理解到孔子在当时那个年代对富贵、对金钱的认识。
孔子告诉了我们应该追求富有,这是非常符合我们现实人的思想的,如果都追求贫穷,社会怎么发展呢?以孔子的看法就是如果能挣到钱,干什么活都行,但是我们应该有道德上,甚至法律上的底线。该挣的钱我们理直气壮地挣,心里塌实,当然也不能怕吃苦,怕干累活。现实中,确实有这种现象,可以不费力气,得到一笔钱,可以让我们变得富有,生活上一个层次,在这个时候,一定认识到自己,一定把握住自己,一定守住道德的底线。记得看过一个节目《人与社会》,一个农民在自家房子底下挖出了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如果卖了的话,那么家里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这几个青铜器可以卖上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经过很长时间的思想斗争最终他把青铜器上交了国家。孔子话和这个小故事中我觉得对富有的认识必须保持一份清醒的,说起来容易,真地做起来很难的。这需要我们每个人有一定的修养。随着对教育事业越来越看重,教师的工资也是不断增长,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正确、清醒地面对自己的职业和金钱的关系,为社会和国家培养真正的人。
人就像一块磁铁,吸引思想相近、志同道合的,排斥其他不同类的。如果你想结交仁慈、慷慨的人,自己也必须先成为这样的人,种什么因,收什么果。这也许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吧。确切地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文明。一个人真正成为文明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因为这是很高很难做到的要求,所以我们目前的社会总是在反复提倡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教育工作者呢,也要把握好这个度,虽然孩子们小,但也要将心比心的为他们想想。当你要求孩子们做某件事时,首先想想,你做到了吗?然后再要求孩子,所以自己要以身示范。正所谓“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到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到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到一个命运;播种一个善行,你会收到一个善果;播种一个恶行,你会收到一个恶果。
《论语别裁》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狮子搏物”,“狮子是百兽之王,狮子何以会是百兽之王?因为他对任何事情都很恭敬,很认真,当狮子要吃人的时候,使出全副的力量,绝不放松,当狮子抓一只小老鼠的时候,也是用全部力量,这种狮子的精神,就是无小大,无敢慢,一件事情到了手上,不管小事大事,不要以为容易,如果以为容易往往出毛病,这就是说怎样可以做到泰而不骄。”这就是狮子,对任何事都是认真对待。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其实,任何事业成功的人大都是从小事做起的,为什么会成功,因为他们从来不把小事当作小事看。所以对于毛躁的我来讲,我要做“狮子”,任何事都当大事来做,竭尽全力做到精益求精,我想我会成功的。
南先生最后说“万事都从做人开始,一个人生,无论做什么事业——做官、经商、做学者、做平民,都是要做人。事业的升沉成败,各有变化不同。但无论如何,总要做人。”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职业要求我们要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有时,在我们的工作中要把计划落实下去,有时需要做一些说服工作,但是,我们发现,没有哪一位哲学家会叫卖自己的观点,因为这不是说服不说服的问题,哲学的深层次,而是你不得不信服他,所以,我们要学习传统文化,学一些哲学,这也是提高我们工作的能力。
以上是我对《论语别裁》一部分浅薄的看法,虽然未能全部领会,但是,我相信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这都是一种境界,我想这也应该是《论语》的价值和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