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语别裁》读后感
《论语》中的企业管理道理
——读《论语别裁》有感 经济093 宫晴晴 091940
看过《论语》没有?坦白回答,除了初中、高中时课本上要背诵的那几小段,我以前从没有认真系统的读过这本书。看到这本厚厚的《论语别裁》有点不知所措,无从下手。不够还好作者的解释很明白,让我能从《论语》深奥博大的儒学文化中收获不少东西。
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化一下子涌入中国,不可否认,企业家们从国外的经营理念中获益不少。可是在盲目的吸收西方文化时我们却忽略了古老的中国文化,其实它从不落后甚至还会超越西方文化。宋朝开国宰相赵普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中蕴含着多少管理哲学,下面就谈谈我从论语中学到的企业管理的道理。
一、企业管理的学问也是要学从经验来的。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这是论语《学而》中的第一句。学这句话中我们不仅可以明白人生的道理同样也可找到企业管理道理。作者认为这是说要我们随时随地的学习,而不是说读书就是学问。不是你读了厚厚的关于管理的书籍,你就能够妥善的管理企业,我们不能做赵括,纸上谈兵。没有经验只会一败涂地。要在工作中积累经验。同时要说明,没有那一个企业会一帆风顺,其实从失败中总结失败的教训,化为自己今后在企业管理的经验,积少成多。经验多了,自然会经得起风雨。
二、企业管理者要懂得取长补短。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作者认为看见一个道德、学问有修养的贤者,就要想到到达他那个境界,跟他在造诣上的成就;看到不贤坏的人,最好当作自己的借镜,借以自我反省。也可以从一个普通人身上学习他的优点,反省他的缺点。其实,企业管理也要取长补短的,不管是从成功企业管理中汲取他们的长处,还要从失败的企业中寻找教训,借以自警。不要生搬硬套,每一个管理模式中都会有局限性,应该去之糟粕,取其精华。
三、企业管理要讲究人和。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这就话是对当时的国家管理者所说的,其实也可以用来提醒企业管理者的。“敬事而信”就是要对一件事认认真真的做,让下面的人信服;“节用而爱人”是对经济要节省,不是为
自己,而是为员工。试想剪掉那些毫无意义的文山会海的支出,而用来抚恤员工,效果当然不一样;最后是“使民以时”也就是要理解员工,体恤员工。这一点富士康可能是没有做好,就是这样一个庞然大物,这样一个优秀先进的企业,让人匪夷所思的就是偏偏有人接二连
三、前赴后继的不惜生命代价的“纵然一跳”。究其原因,难道说是企业“包身工”式的劳动与生活,“拿摩温”式的管理方式所致?还是企业追求的是剩余价值,致使这些员工与机器捆绑在一起,进而也变成了机器?或许是这些人根本看不到通向城市安居生活的可能性时,打工的意义轰然坍塌,前进之路被堵死,后退之路已关闭,他们进退维谷?还是“心理压力过大,导致心里扭曲”等等。总之,他没能达到人和,为能让员工获得职业幸福感,也就无法为企业尽心尽力的工作。
四、企业无信不立。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人无信不立,而对于企业来说“信”也是非常重要的。这里所说的“信”不光是要对企业的顾客要诚信,也包括对企业的雇员要诚信。对顾客要保证自己的产品和服务的信誉,这点的反面例子很多,就拿三鹿来说,弄虚作假,最后注定会垮台的。而对员工来说,处理事情,管理者要多想想,骤然下决定,以致随时改变,使部下无所适从,这就是管理者言而无信了,员工自然会反感。论语中还有一句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我想也可以化为管理者使员工以信,员工事企业以忠吗。
五、企业要知人善任。
子曰:无求备于一人。
书中对孔子的弟子都有介绍,而孔子个人对弟子的性格、学识、修养都很了解。子路,性格鲁莽,刚直,冲动,是天生的武将; 颜回,也就是颜渊,大家都知道,“好学”。所以可以做学问家。冉有,孔子说“可使为宰”,是个很好的内政官。子贡,白手起家,头脑精明,而且能说会道,是个非常成功的商人。公西华,孔子说“可使与宾客言”,其口才了得,是个外交官的料。对于企业来说也应该知人善任的。因才施用,用其所长。让员工更好的发挥自己的特长,更好的服务企业。
好了,其实《论语》中,蕴含的管理思想太多了,我只不过讲的都是些皮毛,只是我们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无暇去研究它,利用它。我们是华夏儿女,就应该充分的运用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知识的,用它来创造中国特色的管理系统。
第二篇:《论语别裁》读后感
读《论语别裁》有感
最近门店组织的读书会,我们集中读了一点《论语别裁》来充实自己。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以渊博的学识,旁征博引,谈古论今二而撰写成《论语别裁》,通过南怀瑾先生的论述、诠释,希望自己从《论语》中学到一点道运用到我的工作、生活中。下面谈一丁点读《论语别裁》的感受。《论语别裁》这部书是南怀谨先生对《论语》这部书别出心裁的解释,特别是有别于明朝朱熹对《论语》的解释。他认为现在人们对于儒家学说的错误认识和理解,多是由于朱熹的解释给人们的误导。
经历了10年的社会生涯,有时候会对社会有悲观的想法,对人生有无奈的想法,现在周围,好象始终是那些有关系的人吃得开,利益始终是大家关注的焦点,“熙熙攘攘,皆为利来,熙熙攘攘,皆为利往”,不但是那些社会的宠儿,哪怕是平民百姓,都在为手头的工作而生存,有几个人可以超脱的生活,有几个人可以做到“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毕竟说什么生活还得继续。正因为工作的辛苦和无奈,大部分人都觉得不快乐,混日子的感觉很厉害。我们的生活,得为“利”字。在这个前提下,那论语的做人学问,仁的东西,到底有什么用呢?毕竟这个不管我们饭的。我结合自己,想了一下认为其实是我们还是没有理解人生之道。
首先,不管我们怎么样一个人,其实都有一个做人之道,诚实之人,狡诈之人,其实都在修炼自己的人生的道。这个是客观存在的。只是有些高人,如南怀瑾先生,就会去把做人理论化,找到人生的修炼理论,可以更好的指导做人。而大部分人,则是根据自己的教育和周围人的影响,在无理论的实施而已。
其次,做人之道,其实并不与谋生之道不相容,它可以知道我们更好的谋生。可以认为,做人之道,是和做事的态度和方式相辅相成,只是做人之道越明确,做事就越清晰,不会出现原则的问题。
最后,做人之道,其实是给人寻找真正的幸福和快乐的根本。始终人生必须明白,财富和享受不是人生真正的意义,疾病、穷困、死亡、失败都是人生不可避免的情况,真正人生不败的境界就是人生的修炼。一个人做人明确了,他可能事业失败,可能遇到疾病,但是他始终还是会有生存的勇气和决心,因为他可以面对。否则,则可能会由于某个原因,他失去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总之《论语别裁》是一本好书,有助于理解孔子《论语》传授的做人之道,我会继续仔细的品读下去,以便更好的让我在工作和生活中运用古人的道理。
第三篇:《论语别裁》读后感
《论语别裁》读后感
李勇
假期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结束了。回顾这个假期,都是在忙忙碌碌中度过,唯一有成就感的事情,就是读了一点《论语别裁》。但惭愧的是只读了上册,下册才刚刚开始读。宋朝的赵普,能做到半部《论语》治天下,希望自己也能像赵普那样,从《论语》中学道行多的方法,去治我的工作、生活。下面谈一丁点读《论语别裁》的感受。《论语别裁》这部书是南怀谨先生对《论语》这部书别出心裁的解释,特别是有别于明朝朱熹对《论语》的解释。他认为现在人们对于儒家学说的错误认识和理解,多是由于朱熹的解释给人们的误导。《论语》这部书,在中国文学史上、思想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部书的绝大部分是孔子和他的弟子或者其他人的问答的话。聪明的学生问他,有聪明的答复,愚笨的学生问他同样一个问题,他的答复便又不同。孔子说话,是因人而异的,即“因材施教”。孔子是一个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他将人看作是平等的。《论语》中有“性相近,习相远,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就是说,除了绝顶聪明和绝顶愚笨的人没有办法教育以外,其他都是平等的,可教育的能力是一样的。孔子提出了四个字,可以说是中国的民主主义教育哲学,就是“有教无类”,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初读南怀瑾先生著作的《论语别裁》,虽然以自己现在的学识和眼光还不能完全领悟本书的真谛,但看完本书之后,使我对《论语》有了新的认识,对国学有了新的认识,对教育也有了新的认识。南怀瑾先生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注解《论语》时就对当时的教育导向和制度进行了无情批判。他认为,当时之教育,最大的失误,在于教育的功利性。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一张文凭,寻得一个饭碗,而对青年的人文教育,如何做人、如何立身,视而不见。其最终的后果就是整个社会的人文缺失、精神泯灭、信仰不在,在这个物质的天堂、人文的沙漠里,和谐何从谈起!我们当今的教育是否存在以上所说的缺陷呢。学习了孔子的教育宗旨“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后,我对教学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一、文。南怀瑾先生认为应该是广义的,包括一切知识和文学。我认为“文”就是学生应该学习的东西。一切知识的范围太宽泛了,如果学生能够掌握的知识固然是越多越好,但是同时我们也要遵循孔子说的“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意思是说,人的智慧不是一样的,可以分为上、中、下三等。中人以上的资质可以学到叫深奥的知识。中人以下的资质,在教育方面,教导方面,对他们就不要做过高的要求,不妨做低一点的要求。我认为只要循序渐进,因材施教,不管是什么资质的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都会取得成就的。另外,“夫子循循然善诱人”。我认为教育是诱导的,特别是当前学生叛逆心理特别强的特点,如果处理不好,一点反感慢慢积累,到最后会对一切事物都有了反抗性的习惯。就很难达到我们想达
到的效果。
二、行。南怀瑾先生认为狭义的讲是行为、品德,广义的讲是指一生事业的成果。我们要教育学生的行为品德,首先要正己。“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意思是说:使民如此,对学生又何尝不是如此?以庄严的态度对待学生,学生就会尊敬你。注意,这庄严的态度,不是见到学生就做出一副嘴脸,一副庄严宝相,显示自己的威严;而是对待学生应该从心底里对他们表示尊重,而不把他们当作可以任意支配的实验品。以爱自己的儿女或弟妹一样爱护学生,学生自然会心存感激,把老师的爱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对学生的爱,就是严格要求他们去完成应该完成的学习任务,而不是放任,名之曰“培养个性”。表扬好的学生,教育一时跟不上的差学生,使学生知道明确的目标和差距,学生就都会努力学习了。这里的“劝”是勉励、使努力的意思。教育出好的学生是教师一生的成果也就是“行”,要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必须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的行为和品德,用我们的一言一行示范给学生,引导和教育学生的行为和品德。
三、忠。南怀瑾先生认为对一事一物无不尽心者谓之忠。是指对国家、社会、父母、朋友,任何一人一事,答应了的话就贯彻到底、永远不渝的诚心。从对学生的教育方面讲我认为忠指的是学习的态度和方法。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说的是曾子做学问很简单,每天用三件事情考察自
己。一是答应别人的事情办了吗。二是与朋友交往是否言而有信。三是老师教我如何做人做事实践了没有。教育学生学习应该采取“三省吾身”的办法,增强他们的修养,养成对一事一物尽心尽力而为的习惯。这种好的习惯将受益一生。
四、信。南怀瑾先生认为就是信义。我认为是指诚信,是人的修养,是人格的造就。“信”的含义与“诚”、“实”相近。孔子认为,“信”是“仁”的体现,他要求人们“敬事而信”。他说:“信则人任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和孟子都将“信”作为朋友相交的重要原则,强调“朋友信之”,“朋友有信”。由此看来,传统伦理将诚信作为人的一种基本品质,认为诚实是取信于人的良策,是处己立身,成就事业的基石。总之,是一种个人生活的准则。我们岂有不教好学生“信”的理由。
孔子提出一个很重要的字,就是“仁”。孔子的看重“仁”字,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个“仁”,就是人的人格,人的人性,人的尊严。孔子说“修己以敬”。孔子的学生问:“这就够了吗?”孔子又说:“修己以安人”。这个学生又问:“这就够了吗?”孔子又说:“修己以安百姓”。这句话就是说教育并不是让你去打坐念经,“修己”是让你去做自我教育的工作,但是还有一个社会目标,就是“安人”。安人是给人类以和平、快乐。这个教育观念是新的。教育并不是为自己,为的是一个社会目标。所以《大学》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修身的基础,而后面的“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社会的目标。所以孔子时代的这种“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观念就是将教育个人与社会连贯起来。教育的目标不是为自己自私自利,不是为升官发财,而是为“安人、安百姓”,为“齐家、治国、平天下”。因为这个使命,就感觉到“仁”------受教育的人。人本来有人的尊严,到了做到自己感觉有“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使命时,就格外感觉到一种责任。所以《论语》中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就是说,必要时,宁可杀身来完善自己的人格。这就是《论语》中的“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孔子的弟子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仁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就是说受教育的人要有大气魄,要有毅力,因为“任重而道远”。“任”就是担子,把“仁”拿来做担子,担子自然就很重。孟子说:“自任以天下之重”,曾子说“仁以为己任”。以整个人类作为我们的担子,就是2500年来一个了不得的传统。后来宋朝的范仲淹也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就是“修己以安人”而感觉到“任重而道远”的缘故。明朝的顾亭林认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是这个道理。
《论语》是一本由只言片语构成的伟大著作,是我们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论语》的深邃,是即便南怀谨先生这样的国学大师也要穷数十年的精力才能入其堂奥的巨制。我作为一个后学晚辈,只希望随着人生经验、阅历的增加,对《论语》的理解也能更加深入,对于我的教学和生活不断带来更大的帮助。
第四篇:《论语别裁》的读后感
读《论语别裁》的心得感悟
说到《论语》,没有人不熟悉,最为经典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们对论语的认识基本上都来自于我们所学的课本,对意思的理解也基本来自于书本的注解和老师的分析。如果不是对它特别有研究,大抵是没多少人去看的。毕竟古文虽说文字的功能比白话文更强大,但理解起来还是有些难度的,总感觉和现代有些脱节。当我看到《论语别裁》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想起了曾经看过的由袁腾飞老师著的《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本人学习历史时不是很认真,历史上的大事件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真是掌握不好,但我又很喜欢看历史,所以当我读完《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关于明朝部分时,我对袁老师佩服之极!那种历史问题现在化,语言通俗易懂,贴近生活。我觉得能把历史讲解到这个份上,真是大师!当然,南怀瑾先生通过《论语别裁》,给我们还原论语的现代版,同样是让人钦佩之至!深觉南先生学问的博大精深,在著述中,他广征搏引,谈笑自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了传统深奥的经典,或引诗句,或讲典故,或解学术,循循道来,不管是朴素道理还是人生哲理,都能让读者有所感悟。
翻开《论语别裁》,在前言里,我就看到了一位谦虚的南怀瑾先生。他写道“本书定名‘别裁’,也正为这次的所有讲解都自别裁于正宗愚者经学之外,只是个人一得所见,不入学术预流,未足以论下学上达之事也”,其实南先生在学术上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任何人都不应该说我是最好的,因为是别裁,所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必要拿条条框框来界定,要挑出其中不合理的地方。所以张中行老先生的一番言论,某种意义上说其实也是“别裁”。我欣赏南先生谦虚、低调的性格,那是对我做人的一种启发。
当我读到第七篇《述而》中有一句“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从中领悟到孔子立身处世的态度。在解释这段话的时候,南先生也给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 “可求”与“不可求”是针对人生道德方面讲的,如富贵符合道德规范,符合“道”,即使是很苦的事情,也愿意做。如果富贵靠不择手段去求得来,这个富就很没有道理,很难接受。认为是不可以做的,富贵与我们是没有什么关系,我们还是走自己的路,干我们喜欢事情吧,宁可保持那份物质上的清贫。这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也是个人自身修养的体现。
从《论语》中处处能够明显感觉到孔子的“因材施教”,这对我也是很大的启发:同样一个问题,对不同的人有深浅以及侧重不同的解释,很讲究针对性,从中也能够感受到那时候人的生动,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死板,为人处事虽有原则,但也要因人而异的,连孔子这么一个如此有坚持和自己理想的人都懂得处处变通。想想自己,有时候太过较真实在没有必要,何况从道家的角度,更要懂得顺势而为、因势利导。
这本书中还有很多值得自己去深入理解和消化的,通过阅读《论语别裁》,学习《论语》的精髓,让我明白,很多感悟不单停留在理论上,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些感悟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上。《论语》中给我们阐述的学问的真谛,孔子关于教学的见解,这些都应该贯彻到做人做事之中,贯彻到我们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同时促进教育教学工作。尽快使自己成长起来,成为一名当代合格的教师。
第五篇:论语别裁读后感
行走在乱世间的教书人
---读《论语别裁》
读《论语》是延续很久的一个过程,读过原文,读过数本不同时代关于论语的注释,也看过台湾徐醒民老先生的讲解视频,印象不深。原因有几个:对历史背景缺乏了解,文义理解不准;注释太学术化,概念繁多而枯燥,记忆不便;书中的道理没有跟人生阅历思考印证,体会不透。
知道南怀瑾的书是因为一位爱好古文前辈的推荐,第一次见面,他坦诚地跟我们交流人生经验,他说,知识分子最大的特点是唯书意识和自以为是,而入世修行才是提高人生境界不二法门,如果想知道什么叫真学问,那就去读南怀瑾。于是就开始看这本《论语别裁》。书中开篇即说:“今古学术知见,大概都是时代刺激的反映,社会病态的悲鸣,而振衰补弊,改变历史时代,端赖实际从事工作者的努力。”点出了学识来自于社会实践的道理,而读完全书,对此体会更深,不禁对南怀瑾先生高山仰止,感慨需要多么的洞悉人性,通达世事才能读通论语。
《论语别裁》是南怀瑾先生在70年代中期关于论语的讲座记录,语言通俗易懂,妙趣横生,但也经常“离题万里”,讲述论语之外的故事道理,这也是他自述为书定名“别裁”的原因之一:“只是个人一得所见,不入学术预流,有别于正宗儒学者经学之外”。很多人因此诟病他的学术水平,指摘他某句某字解释的有误,但想来若通读全书,就会明白他想阐述人生体验重于书本知识的道理,也就不会在这些方面对他求全责备。
一般以为,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并不是一部系统的著作,而在南怀瑾看来,论语20篇本身具有完整的系统,每篇都是
完整文章,不可以圈断,且篇篇都高潮起伏,一点也不呆板。“学而、为政、八佾、里仁”是最重要的四篇,包含了论语最核心的观念:什么叫学问—不是知识,不是文字,是拿人生修养来体验,随时随地学习;怎样为政--学问的外用,为人谋忠,与朋友交信,笃行不倦;礼的核心是什么--文化的精神,克己复礼,对自己有要求,做事有要求;仁是什么—勉强可说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温情。论语的话有些讲仁的“相”,有些讲仁的“用”,只有“吾道一以贯之”是仁的“体”,但不可言传。而其余16篇,则是用故事和对话式的讨论来印证或注解这四章,这为我们读论语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阅读骨架。
全书对当时历史背景进行了的大量解读,对论语中出现的孔子学生、当权者和历史人物100多人一一介绍,对《春秋》、《诗经》、《礼记》的主旨大意加以解释,对孔子的生平经历和春秋各国之间的征伐交锋详细描述,让我们回到春秋末期乱世时局,了解孔子当时说话的语境,从而能把握论语的原意。《别裁》为我们描述了一个人性化的孔子,一位行走在乱世间的教书人。他与当权者的交往与交锋,他与学生之间的教学相长和嬉笑嗔骂,他在生活里的衣食住行,他对时人的评价和对时事的判断,他对从事事业的看法和面对选择时的坚定。就像生活在你身边的人,充满亲切感,不是那么地至圣先师。读此书的过程中经常会会心一笑,与我心有戚戚焉的感觉油然而生,这是十分难得的阅读体验。
比如孔子见阳货的故事(阳货十七)。阳货是鲁国权臣,希望孔子为他做事,孔子避而不见,于是他送孔子重礼,趁孔子回礼时与之相遇,用语言来压孔子:“你满腹经纶、有学问、有志气,但自己国家那么**,有机会出来做事你却不肯,这样对得起国家,称得上是有智慧吗?况且时间在流逝,要抓住时机啊!”孔子被逼无奈,只好说:“是是,我马上就要出来做事了”。可以看到孔子
对待权贵,对待不喜欢的人,不呆板,不清高自许,讲究礼节。知道他要说什么而不想见面,见了面对方讲得有道理也会赞同,虽然自己一生颠沛流离,希望得到机遇成就一番事业,但是不会出去为阳货做事,这是大节上的把握。这首先要了解当时鲁国形势和阳货其人其事,结合“夫子不为卫君”(述而第七、子路第十三)和“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第七)来看,就能体会孔子重视出身之“名正言顺”以及“邦无道,富且贵,耻也(泰伯第八)”的观念。
比如孔子与叶公(子路十三)的对话。叶公就是叶公好龙的那位,他说:“我们那个地方百姓纯朴直爽,如果父亲偷了羊,儿子会挺身而出举证他。”孔子回答:“我们那地方的百姓不是这样,父亲会为了儿子隐瞒,儿子会为父亲隐瞒。直的道理是这样的。”可以看出孔子讲究人性,大义灭亲或许没错,但从父子亲情的角度讲不能称之为纯朴直爽。这个道理从孔子不赞同“以德报怨”而要求“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中也体现出来。孔子做事讲究适度,孔子观人直指本心,“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
再比如孔子与学生子路的相处。子路胸襟开阔,对朋友讲义气,对财物看得比较轻,有侠义精神。他很爱戴老师,是孔子周游列国的开路先锋,一心希望老师完成夙愿,甚至愿意帮他夺取卫国的政权。孔子也很喜欢这个学生,评价他具有政治才干,“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有勇气,“暴虎冯河死而不悔”。但也指出子路勇猛太过,不知裁度,不够谦虚,时时提醒他注意性格修养的培育。师徒之间相处坦诚融洽,孔子见卫国国君宠妃南子,子路发脾气,孔子还得赶紧解释自己没做逾矩的事。通读论语中的谈及子路的41章,师傅弟子之间相互扶助、师友弟恭的感情跃然纸上,也会对孔子因材施教的观念有更深的体会。孔子担心子路的性格在春秋的乱
世恐怕会“不得其死然”,一语成谶,子路最后果然死于卫国内战叛乱,让人叹惜!
《论语别裁》用这样轻松明了的方式来解释论语,是南怀瑾先生刻意为之,这背后隐含了他对“五四”以来打到孔家店的反思和对复兴传统文化的良苦用心。他在后记里说:“孔家店开得太久了,经过二千多年的陈腐烂败,许多好东西都被前古的店员们弄得霉烂不堪,还要硬说他是好东西,这是不合理的事情”,指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原因是唐宋以来,特别是明以后科举只唯朱熹解释为准导致儒学被教条化、禁锢化,最终“霉烂不堪”。但他认为,论语的价值,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对它的原本文意,只要不加曲解,始终具有不可毁的不朽价值。在孔子的时代,儒学相对来说在强调“可用”的阶段,还没有系统理论化,追求创建仁义礼治的社会,是纯朴鲜活的。为此,他摆脱两千余年章句训诂的范围,把唐宋以后的注解推开,采用经史合参的方式,以《论语》与《春秋》相融,凭借自己多年对儒道释的研究和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尽量还原论语原意,让我们看到“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社会的紊乱面目,看见孔子确立开创教化的历史文化思想精神”。以期对民族、历史和国家有所贡献,“使一班陷于现代社会心理病态的人们,求得一个解脱的答案,建立一种卓然不拔,矗立于风雨危艰的人生目的和精神。”这份苦心孤诣,也是南怀瑾先生一生所愿,贯穿在他的人生经历和著作中。
读《论语别裁》的过程,是愉快和兴奋的,觉得趣味盎然,处处人生哲理。而大量历史故事的引述阐发,又促使自己将章句背后的故事和人物对应推理,体会其涵义和道理,进一步端正做事先之、劳之、不倦的态度,确立多闻阙疑、慎行其余的行动准则,追求学而时习、乐而忘忧的精神境界。
读此书时南怀瑾先生尚在太湖大学堂讲学,常常盼望有一天能得睹真容,聆听教诲。而今南师已与世长辞,驾鹤西去,令人扼腕叹息,生起时光易老,时不我待的感慨。想起他对年轻后辈曾有“能够立志研习原始儒家的学问,我将为之先驱,但开风气不为师”的期望,谨以此文介绍读《论语别裁》的些许心得,表达对南师的敬意和纪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