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数字钟
目 录
目录………………………………………………………………………….……….1
1、设计目的………………………………………………………………….……...2
2、设计方案………………………………………………………………….……...2
3、设计原理及其框图……………………………………………………………....2 3.1数字钟的构成…………………………………………………..……….….……2 3.2数字钟的工作原理……………………………………………………..…...……4 3.3时间计数单元………………………………………………………………....…5 3.4译码驱动及显示单元………………………………………………………….….6 3.5校时电源电路…………………………………………………………..………..6 3.6整点报时电路…………………………………………………………………….7
4、元器件…………………………………………………………………………….7 4.1实验中所需的器材………………………………………………………………..7 4.2芯片内部结构图及引脚图…………………………………………………...…....8 4.3面包板内部结构图………………………………………………………………10
5、功能块电路图…………………………………………………………………...10
6、总结……………………………………………………………………………...18
7、参考文献………………………………………………………………………...19
一、设计目的
数字钟从原理上讲是一种典型的数字电路,其中包括了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电路。此次设计与制作数字电子钟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数字钟的原理的前提下,运用刚刚学过的数电知识设计并制作数字钟,而且通过数字钟的制作进一步了解各种在制作中用到的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作用及其使用方法。由于数字电子钟包括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电路,通过它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掌握各种组合逻辑电路与时序电路的原理与使用方法,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总的来说,此次课程设计,有助于学生对电子线路知识的整合和电子线路设计能力的训练,并为后继课程的学习和毕业设计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设计方案
1.设计指标
时间以24小时为一个周期; 显示时、分、秒;
有校时功能,可以分别对时及分进行单独校时,使其校正到标准时间; 计时过程具有报时功能,当时间到达整点前5秒进行蜂鸣报时; 为了保证计时的稳定及准确须由晶体振荡器提供表针时间基准信号。2.设计要求
画出电路原理图(或仿真电路图); 元器件及参数选择; 电路仿真与调试; 3.编写设计报告
写出设计与制作的全过程,附上有关资料和图纸,有心得体会。
三、设计原理及其框图
1.数字钟的构成
数字钟是一个将“ 时”,“分”,“秒”显示于人的视觉器官的计时装置。它的计时周期为24小时,显示满刻度为23时59分59秒,另外应有校时功能和一些显示星期、报时、停电查看时间等附加功能。因此,一个基本的数字钟电路主要由译码显示器、“时”,“分”,“秒”,“星期”计数器、校时电路、报时电路和振荡器组成。数字钟实际上是一个对标准频率(1HZ)进行计数的计数电路。由于计数的起始时间不可能与标准时间(如北京时间)一致,故需要在电路上加一个校时电路,同时标准的1HZ时间信号必须做到准确稳定。通常使用石英晶体振荡器电路构成数字钟。
图3-1所示为数字钟的一般构成框图
⑴晶体振荡器电路
晶体振荡器电路给数字钟提供一个频率稳定准确的32768Hz的方波信号,可保证数字钟的走时准确及稳定。不管是指针式的电子钟还是数字显示的电子钟都使用了晶体振荡器电路。
⑵分频器电路
分频器电路将32768Hz的高频方波信号经32768(数。分频器实际上也就是计数器。
⑶时间计数器电路
时间计数电路由秒个位和秒十位计数器、分个位和分十位计数器及时个位和时十位计数器电路构成,其中秒个位和秒十位计数器、分个位和分十位计数器为60进制计数器,而根据设计要求,时个位和时十位计数器为12进制计数器。
⑷译码驱动电路
译码驱动电路将计数器输出的8421BCD码转换为数码管需要的逻辑状态,并且为保证数码管正常工作提供足够的工作电流。
⑸数码管
数码管通常有发光二极管(LED)数码管和液晶(LCD)数码管,本设计提供的为LED数码管。)次分频后得到1Hz的方波信号供秒计数器进行计 2
2.数字钟的工作原理
1)晶体振荡器电路
晶体振荡器是构成数字式时钟的核心,它保证了时钟的走时准确及稳定。
图3-2所示电路通过CMOS非门构成的输出为方波的数字式晶体振荡电路,这个电路中,CMOS非门U1与晶体、电容和电阻构成晶体振荡器电路,U2实现整形功能,将振荡器输出的近似于正弦波的波形转换为较理想的方波。输出反馈电 阻R1为非门提供偏置,使电路工作于放大区域,即非门的功能近似于一个高增益的反相放大器。电容C1、C2与晶体构成一个谐振型网络,完成对振荡频率的控制功能,同时提供了一个180度相移,从而和非门构成一个正反馈网络,实现了振荡器的功能。由于晶体具有较高的频率稳定性及准确性,从而保证了输出频率的稳定和准确。
晶体XTAL的频率选为32768HZ。该元件专为数字钟电路而设计,其频率较低,有利于减少分频器级数。
从有关手册中,可查得C1、C2均为30pF。当要求频率准确度和稳定度更高时,还可接入校正电容并采取温度补偿措施。
由于CMOS电路的输入阻抗极高,因此反馈电阻R1可选为10MΩ。较高的反馈电阻有利于提高振荡频率的稳定性,非门电路可选74HC00。
图3-2 COMS晶体振荡器
2)分频器电路
通常,数字钟的晶体振荡器输出频率较高,为了得到1Hz的秒信号输入,需要对振荡器的输出信号进行分频。
通常实现分频器的电路是计数器电路,一般采用多级2进制计数器来实现。例如,将32768Hz的振荡信号分频为1HZ的分频倍数为32768(215),即实现该分频功能的计数器相当于15极2进制计数器。常用的2进制计数器有74HC393等。
本实验中采用CD4060来构成分频电路。CD4060在数字集成电路中可实现的分频次数最高,而且CD4060还包含振荡电路所需的非门,使用更为方便。
CD4060计数为14级2进制计数器,可以将32768HZ的信号分频为2HZ,其内部框图如图3-3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CD4060的时钟输入端两个串接的非门,因此可以直接实现振荡和分频的功能。
图3-3 CD4046内部框图
3)时间计数单元
时间计数单元有时计数、分计数和秒计数等几个部分。
时计数单元一般为12进制计数器计数器,其输出为两位8421BCD码形式;分计数和秒计数单元为60进制计数器,其输出也为8421BCD码。
一般采用10进制计数器74HC390来实现时间计数单元的计数功能。为减少器件使用数量,可选74HC390,其内部逻辑框图如图 2.3所示。该器件为双2—5-10异步计数器,并且每一计数器均提供一个异步清零端(高电平有效)。
图3-4 74HC390(1/2)内部逻辑框图
秒个位计数单元为10进制计数器,无需进制转换,只需将QA与CPB(下降沿有效)相连即可。CPA(下降没效)与1HZ秒输入信号相连,Q3可作为向上的进位信号与十位计数单元的CPA相连。秒十位计数单元为6进制计数器,需要进制转换。将10进制计数器转换为6进制计数器的电路连接方法如图3-5所示,其中Q2可作为向上的进位信号与分个位的计数单元的CPA相连。
图3-5 10进制——6进制计数器转换电路
分个位和分十位计数单元电路结构分别与秒个位和秒十位计数单元完全相同,只不过分个位计数单元的Q3作为向上的进位信号应与分十位计数单元的CPA相连,分十位计数单元的Q2作为向上的进位信号应与时个位计数单元的CPA相连。
时个位计数单元电路结构仍与秒或个位计数单元相同,但是要求,整个时计数单元应为12进制计数器,不是10的整数倍,因此需将个位和十位计数单元合并为一个整体才能进行12进制转换。利用1片74HC390实现12进制计数功能的电路如图3-6所示。
另外,图3-6所示电路中,尚余-2进制计数单元,正好可作为分频器2HZ输出信号转化为1HZ信号之用。
图3-6 12进制计数器电路
4)译码驱动及显示单元
计数器实现了对时间的累计以8421BCD码形式输出,选用显示译码电路将计数器的输出数码转换为数码显示器件所需要的输出逻辑和一定的电流,选用CD4511作为显示译码电路,选用LED数码管作为显示单元电路。
5)校时电源电路
当重新接通电源或走时出现误差时都需要对时间进行校正。通常,校正时间的方法是:首先截断正常的计数通路,然后再进行人工出触发计数或将频率较高的方波信号加到需要校正的计数单元的输入端,校正好后,再转入正常计时状态即可。
根据要求,数字钟应具有分校正和时校正功能,因此,应截断分个位和时个位的直接计数通路,并采用正常计时信号与校正信号可以随时切换的电路接入其中。图3-7所示即为带有基本RS触发器的校时电路。
图3-7 带有消抖动电路的校正电路
6)整点报时电路
一般时钟都应具备整点报时电路功能,即在时间出现整点前数秒内,数字钟会自动报时,以示提醒。其作用方式是发出连续的或有节奏的音频声波,较复杂的也可以是实时语音提示。
根据要求,电路应在整点前10秒钟内开始整点报时,即当时间在59分50秒到59分59秒期间时,报时电路报时控制信号。报时电路选74HC30,选蜂鸣器为电声器件。
四、元器件
1.实验中所需的器材,5V电源,面包板1块,示波器,万用表,镊子1把,剪刀1把,共阴八段数码管6个,CD4511集成块6块,CD4060集成块1块,74HC390集成块3块,74HC51集成块1块,74HC00集成块5块,74HC30集成块1块,10MΩ电阻5个,500Ω电阻14个,30p电容2个,32.768k时钟晶体1个,蜂鸣器。
2.芯片内部结构图及引脚图
图4-1 7400 四2输入与非门
图4-2 CD4511BCD七段译码/驱动器
图4-3 CD4060BD
图4-4 74HC390D
图4-5 74HC51D
图4-6 74HC30 3.面包板内部结构图
面包板右边一列上五组竖的相通,下五组竖的相通,面包板的左边上下分四组,每组中X、Y列(0-15相通,16-40相通,41-55相通,ABCDE相通,FGHIJ相通,E和F之间不相通。
五、功能块电路图
1. 一个CD4511和一个LED数码管连接成一个CD4511驱动电路,数码管可从0---9显示,以次来检查数码管的好坏,见附图5-1。
图5-1 4511驱动电路
2. 利用一个LED数码管,一块CD4511,一块74HC390,一块74HC00连接成一个十进制计数器,电路在晶振的作用下数码管从0—9显示,见附图5-2。
图5-2 74390十进制计数器
3. 利用一个LED数码管,一块CD4511,一块74HC390,一块74HC00和一个晶振连接成一个六进制计数器,数码管从0—6显示,见附图5-3。
图5-3 74390六进制计数器
4. 利用一个六进制电路和一个十进制连接成一个六十进制电路,电路可从0—59显示,见附图5-4。
图5-4 六十进制电路
5. 利用两个六十进制的电路合成一个双六十进制电路,两个六十进制之间有进位,见附图5-5。
图5-5 双六十进制电路
6. 利用CD4060、电阻及晶振连接成一个分频——晶振电路,见附图5-6。
图5-6 分频—晶振电路
7. 利用74HC51D和74HC00及电阻连接成一个校时电路,见附图5-7。
图5-7 校时电路
8.利用74HC30和蜂鸣器连接成整点报时电路。见附图5-8。
图5-8 整点报时电路
9. 利用两个六十进制和一个十二进制连接成一个时、分、秒都会进位的电路总图,见附图5-9。
图5-9
六、总结
我们学习了数字电子电路和模拟电子电路,对电子技术有了一些初步了解,但那都是一些理论的东西。通过这次数字电子钟的课程设计,我们才把学到的东西与实践相结合。从中对我们学的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在此次的数字钟设计过程中,更进一步地熟悉了芯片的结构及掌握了各芯片的工作原理和其具体的使用方法。也锻炼了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通过查看相关资料来解决问题的习惯。虽然这只是一次简单的课程设计,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们了解了课程设计的一般步骤,和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设计本身并不是有很重要的意义,而是同学们对待问题时的态度和处理事情的能力。至于设计的成绩无须看的太过于重要,而是设计的过程,设计的思想和设计电路中的每一个环节,电路中各个部分的功能是如何实现的。各个芯片能够完成什么样的功能,使用芯片时应该注意那些要点。同一个电路可以用那些芯片实现,各个芯片实现同一个功能的区别。另外,我们设计要从市场需求出发,既要有强大的功能,又要在价格方面比同等档次的便宜。
在这次设计过程中,我也对word、画图等软件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这使我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七、参考文献
康华光.2000年.电子技术基础 数字部分(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王慧玲.2003年.电工电子实验与实训.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吴建强.2004年.电工学新技术实践.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付家才.2003年.电工电子学习指导.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王建华 吴道悌.2003年.电工学实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邓玉元 蒋卓勤.2003年.Multisim 2001及其在电子设计中的应用.西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第二篇: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数字钟)
目录
一. 设计目的„„„„„„„„„„„„„„„
二. 实现功能„„„„„„„„„„„„„„„
三. 制作过程„„„„„„„„„„„„„„„
四. 原理框图„„„„„„„„„„„„„„„
4.1 数字钟构成„„„„„„„„„„„„„„„
34.2设计脉冲源„„„„„„„„„„„„„„„
44.3 设计整形电路„„„„„„„„„„„„„„
4.4 设计分频器„„„„„„„„„„„„„„„
4.5 实际计数器„„„„„„„„„„„„„„„
64.6 译码/驱动器电路的设计„„„„„„„„„„„ 7
4.7 校时电路„„„„„„„„„„„„„„„„ 8
4.8 整点报时电路„„„„„„„„„„„„„„
4.9 绘制总体电路图„„„„„„„„„„„„„
五. 具体实现„„„„„„„„„„„„„„„
5.1电路的选择„„„„„„„„„„„„„„„
5.2集成电路的基本功能„„„„„„„„„„„„ 10
5.3 电路原理„„„„„„„„„„„„„„„„
六. 感想与收获„„„„„„„„„„„„„„„ 12 七. 附
录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一、设计目的
数字钟是一种用数字电路技术实现时、分、秒计时的装置,与机械式时钟相比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直观性,且无机械装置,具有更更长的使用寿命,因此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数字钟从原理上讲是一种典型的数字电路,其中包括了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电路。
钟表的数字化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且大大地扩展了钟表原先的报时功能。诸如定时自动报警、按时自动打铃、时间程序自动控制、定时广播、定时启闭电路、定时开关烘箱、通断动力设备,甚至各种定时电气的自动启用等,所有这些,都是以钟表数字化为基础的。因此,研究数字钟及扩大其应用,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石英数字钟,具有电路简洁,代表性好,实用性强等优点,在数字钟的制作中,我们采用了传统的PCMS大规模集成电路为核心,配上LED发光显示屏,用石英晶体做稳频元件,准确又方便。
二、实现功能
① 时间以12小时为一个周期; ② 显示时、分、秒;
③ 具有校时功能,可以分别对时及分进行单独校时,使其校正到标准时间; ④ 计时过程具有报时功能,当时间到达整点前10秒进行蜂鸣报时; ⑤ 为了保证计时的稳定及准确须由晶体振荡器提供表针时间基准信号。
三、制作过程
1.确立电子数字计时器的制作思路
要想构成数字钟,首先应有一个能自动产生稳定的标准时间脉冲信号的信号源。还需要有一个使高频脉冲信号变成适合于计时的低频脉冲信号的分频器电路,即频率为1HZ的“秒脉冲”信号。经过分频器输出的秒脉冲信号到计数器 中进行计数。由于计时的规律是:60秒=1分,60分=1小时,24小时=1天,这就需要分别设计60进制,24进制,(或12进制的计时器,并发出驱动AM;PM的标志信号)。各计数器输出的信号经译码器/驱动器送到数字显示器对应的笔划段,使得 “时”、“分”、“秒”得以数字显示。
任何数字计时器都有误,因此应考虑校准时间电路,校时电路一般采用自动快调和手动调整,“自动快调”是利用分频器输出的不同频率脉冲使得显示时间自动迅速的得到调整。“手动调整” 是利用手动的节拍调整显示时间。
2.查阅资料绘出各部分的电路图(详见原理框图)
数字计时器的设计方法:(1)设计脉冲源(2)设计整形电路(3)设计分频器(4)设计计数器(5)译码器/驱动器(6)设计校时电路
3.按所设计的电路去选择、测试好元器件、并装配成为产品
4.准备设计论文答辩
四、原理框图
1.数字钟的构成
数字钟实际上是一个对标准频率(1HZ)进行计数的计数电路。由于计数的起始时间不可能与标准时间(如北京时间)一致,故需要在电路上加一个校时电路,同时标准的1HZ时间信号必须做到准确稳定。通常使用石英晶体振荡器电路构成数字钟。
数字钟组成框图
2.设计脉冲源
自激式振荡电路有:自激多谐振荡器,激间歇振荡器这次我们选择晶体振荡器原因如下: 由于通常要求数字钟的脉冲源的频率要十分稳定、准确度高,因此要采用石英晶体振荡器,其他的多谐振荡器难以满足要求。石英晶体不但频率特性稳定,而且品质因数很高,有极好的选频特性。晶体振荡器电路给数字钟提供一个频率稳定准确的32768Hz的方波信号,可保证数字钟的走时准确及稳定。石英晶体振荡器的频率取决于石英晶体的固有频率,与外电路的电阻电容的参数无关一般情况下,晶振频率越高,准确度越高,但所用的分频级数越多,耗电量就越大,成本就越高,在选择晶体时应综合考虑。
一般输出为方波的数字式晶体振荡器电路通常有两类,一类是用TTL门电路构成;另一类是通过CMOS非门构成的电路,本次设计采用了后一种。如图(b)所示,由CMOS非门U1与晶体、电容和电阻构成晶体振荡器电路,U2实现整形功能,将振荡器输出的近似于正弦波的波形转换为较理想的方波。输出反馈电阻R1为非门提供偏置,使电路工作于放大区域,即非门的功能近似于一个高增益的反相放大器。电容C1、C2与晶体构成一个谐振型网络,完成对振荡频率的控制功能,同时提供了一个180度相移,从而和非门构成一个正反馈网络,实现了振荡器的功能。由于晶体具有较高的频率稳定性及准确性,从而保证了输出频率的稳定和准确。
(a)CMOS 晶体振荡器(仿真电路)
3.设计整形电路
由于晶体振荡器输出的脉冲是正弦波或是不规则的矩形波,因此必须经整形电路整形。我们已学过的脉冲整形电路有以下几种:削波器、门电路、单稳态电路、双稳态电路、施密特触发器等。通过查阅资料主要使用施密特触发器:
门电路组成的整形电路
4.设计分频器
分频器 —— 能将高频脉冲变换为低频脉冲,它可由触发器以及计数器来完 成。由于一个触发器就是一个二分频器,N个触发器就是 2N个分频器。如果用计数器作分频器,就要按进制数进行分频。例如十进制计数器就是十分频器,M进制计数器就为M分频器。若我们从市场上购买到石英晶体振荡器其频率为32768HZ,要想用该振荡器得到一个频率为1HZ的秒脉冲信号,就需要用分频器进行分频,分频器的个数为2N =32768HZ,N =15 即有15个分频器。这样就将一个频率为23768HZ的振荡信号降低为1HZ的计时信号,这样就满足了计时规律的需求:60秒=1分钟,60分=1小时,24小时=1天。
5.设计计数器
计数器的设计,以触发器为单元电路,根据进制按有权码或无权码来编码,采用有条件反馈原理来构成。当 “小时” 的十位为2;个位为3时,只要个位数
“分”
有进位时,就应使十位的“小时 ”的位数归零,因此24小时进制计数器要采用有条件反馈的设计。(12进制计数器也同理);但应在归零的同时发出驱动AM(上午)、PM(下午)标志的信号。
按规律,一般设计计数器的方法
秒部分:个位选用模10计数器;十位选用模6计数器 分部分:个位选用模10计数器;十位选用模6计数器 小时部分:模12计数器;或模24计数器 6.译码/驱动器电路的设计
在数字系统中常常需要将测量或处理的结果直接显示成十进制数字。为此,首先将以BCD码表示的结果送到译码器电路进行译码,用它的输出去驱动显示器件,由于显示器件的工作方式不同,对译码器的要求也就不同,译码器的电路也不同。数字显示的器件的种类:荧光管、辉光管、发光二极管、液晶显示屏等.译码器电路:此次我们选择的是LED共阳极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显示电路如下: 原理图
7.校时电路
校时电路是计时器中不可少的一部分因为当即时间与计时器时间不一致时,就需要校时电路予以校正。校时电路有两种方案:第一、校时用的脉冲可选用频率较高的不等的几种脉冲,从计数器的总输入端(秒计数器的第一级输入端)送入。
第二、校时用的脉冲,分别将秒脉冲送到“计小时”的计数器的输入端,“计分”的计数器输入端,但校时、校分时,应将原计数回路关闭或断开。校秒时可采用关闭或断开秒计数器的脉冲信号输入端使其停止计时 8.整点报时电路
电路应在整点前10秒钟内开始整点报时,即当时间在59分50秒到59分59秒期间时,报时电路报时控制信号。
当时间在59分50秒到59分59秒期间时,分十位、分个位和秒十位均保持不变,分别为5、9和5,因此可将分计数器十位的QC和QA、个位的QD和QA及秒计数器十位的QC和QA相与,从而产生报时控制信号。
实现方式:
说明:当时间在59分50秒到59分59秒期间时 分十位、分个 位和秒十位均保持不变,分别为5,9和5;因此,可以将分计数器十位的Qc和QA,个位的QD和QA及秒计数器十位的QC和QA相与,从而产生报时控制信号。IO1分计数器十位的Qc和QAIO2U1VCC15VVCC2345VIO3分计数器个位的QD和QAX18IO456114V_0.5WIO512秒计数器十位的QC和QA74HC30DIO6数字钟设计-整点报时电路部分 9.绘制总体电路图
五:具体实现
1、电路的选择:
我们采用了传统的PCMS大规模集成电路为核心,配上LED发光显示屏,用石英晶体作为稳频元件,准确又方便。
数字钟专用集成块如下:
a.译码/驱动电路:LM8361,M8560,LM8569,TMS3450NL,MM5457,MM5462集成电路,因为它在所有型号中静态功耗最低。其管脚图见图(12)
b.分频器:我们采用了CD4060。
c.反相器: 我们选用了CD4069(内含有六个反相器)。
2、集成电路的基本功能
(1)CD4060:它是一个十四级二分频器,它所产生的信号频率为30720HZ,经九级两二分频后,得到一个60HZ的脉冲信号,见图。
(2)CD4069反相器: F1—F6六个反相器,通过外接电路去控制各电路的工作状态,管脚见图:
(3)MM5462: 它是集译码/驱动电路为一体,它是60HZ时基24小时专用集成电路。1-4,6-12,22十三个端子是显示笔划输出的,1脚是四个笔划,其余每脚输出二个笔划,16脚为正电源,5脚为负电源,20脚睡眠输出是直流信号,由17脚动和关闭,由13脚调整至需要值,最大值59分钟倒计时。17脚是内部振荡器RC输入端,该振荡信号一是作为外部时基的备用,二是13闹输出的信号源。在我们选用的这套套件没有用20脚的睡眠功能。19脚为时基信号输入脚。14、15、18脚是操作控制端,若接高低电平各有不同的功能。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输出端均为低电平有效。
、3、电路原理:(见图原理方框图)
CD4060 CD4069 变压器将交流220V电压,变为双7.5V交流低电压,经全波整流后路经D
411 供显示屏驱动电路,而另一路经滤波后供主电路。由于时钟需要脉冲源,我们选用了JT,R1,C3和CD4060内部的两个反相器组成的晶体振荡器,目的是为了提脉冲源的稳定度,而脉冲源产生的波形不是规则的矩形波,因此,需经整形器整形后,送到下一级,由于脉冲信号源的频率较高,经CD4060九级分频及计数后变换低频脉冲信号。由13脚得到60HZ的脉冲信号一路送入MM5461的19脚,另一路去控制由F4,Q2,Q3组成的显示屏驱动电路。由于F4的倒相作用,使Q2,Q3和时基信号交替导通,形成间歇点亮显示屏,使它工作在正常状态。
当60HZ的信号从MM5461的19脚进入后,由控制电路各部分电路的正常工作经译码与驱动电路去控制显示屏各个应亮的端。
F1,F2,F3,R2,R8,C5,K1组成了一个“电子自锁式开关”,每控一次K1,F2的输出状态会改变,一路去控制MM5461的18脚,另一路去驱动显示屏右下点的发光二极管以指示该功能的工作状态。“亮”表示“闹钟时间已设置”,“灭”表示“闹设置取消”。
R7,Q1,FMQ组成闹输出放大电路,控制信号由MM5461的13脚输出。当响闹时,按下K5可使闹暂停并延时九分钟再闹,还可多次使用报时延时,响闹总时长59分钟。
由于MM5461无秒信号输出,故用F5,F6,R3,R4,C4组成秒信号发生器,经Q4去驱动显示屏中间的“冒号”闪动。电路中各开关的功能:
K1:闹钟时间的设置开关。K1+K5快调闹时间的设置。K1+K4慢调闹时间的设置
K2:时间的设置开关。K2+K5 快调时间的设置
K2+K4慢调时间的设置。K3:闹钟时间显示开关。单击K3可显示事先所设置的报时的时间 K4:慢调时间开关
K5:快调时间开关/暂停/显示
电路中,R10(1K)的作用,是防止开关操作工作时,正负电源短路。R13,R27,R9为限流电阻,它们决定显示亮度。
六:感想与收获
这次的比赛是我们三个人一起参加的,在比赛前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三个人的收获很大,具体有三点:(1)有利于我们学习能力的提高。这里所说的学习能力包括获取资料的能力、理解前人思路的能力、系统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分析排除故障能力、表达能力等很多方面,而这段时间的经历,我们提高都很大。
(2)有利于我们团队精神的培养。在课堂之外实际的工作中,我们三人一般都要合作共同完成某一项目,这就非常需要团队精神,而这一点在课堂常规教学中得到的锻炼是很有限的。三个人必须互相信任、互相配合、分工合作,在顺境时小组成员要相互提醒保持冷静,逆境时要相互鼓励共度难关,出现问题时不能相互埋,这些与课堂教学强调独立性是有明显区别的。
(3)有利于我们各种能力的锻炼。第一、不够细心比如由于粗心大意焊错了线,第二,是在学习态度上,这次培训是对我的学习态度的一次检验。我第一次体会到要作一名电子设计师,要求具备的首要素质是严谨。我们这次制作所遇到的多半问题多数都是由于我们不够严谨。第三,在做人上,我认识到,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你足够坚强,有足够的毅力与决心,有足够的挑战困难的勇气,就没有什么办不到的。
电设赛场风云涌,各路英豪皆争雄。今朝罢去怀壮志,来届电赛再显锋!七:附录 电路原理总图:
附录
二、LED显示屏电路原理图
第三篇: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苏州科技大学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1412
姓名:孙玮
苏州科技大学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报告
专业班级:电子1412 学号:14200106214
姓名:孙玮
指导教师:潘欣裕
2016年
07月
03日
苏州科技大学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1412
姓名:孙玮
一、基础部分(共55分,利用下列芯片,构建出具有验证其逻辑或时序功能的系统,实现仿真电路,并附详细参数计算及说明)1.1、基于74138、74148编码、解码系统。(10分)
图1
图2 苏州科技大学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1412
姓名:孙玮
图1为编码器电路,图2为解码器电路。他们的逻辑转换表如下所示。
图3
图4 74HC148在S=0电路正常的工作状态下,允许I0~ I7当中同时有几个输入端为低电
’’平,即有编码输入信号。I7的优先级最高,I0的优先级最低。当有多个输入时,编码器只
’’’会对优先级最高的进行编码,优先级较低的不会进行编码。当出现Y2、Y1、Y0都为0时,’’’可以用Ys和Yex的不同状态来区分。只有当S为0时。编码器才会工作,不为0 时,编码
’’器不工作,输出均为1。有输入时Ys为1,Yex为0,当使用两片接成16-4编码器时,第一’’片的Ys连到第二片的S。
’’ 74HC138只有当S1=1,且S2=S3=0时才会工作。数据由S1段输入,由A2A1A0来确定输出口,所以S1成为数据输入端,A2A1A0为地址输入端,以反码输出。
将73HC148的输出作为74HC138的地址输入可以实现完整的编码解码电路。’
’
’1.2、基于74161或74160的计数电路。(10分)苏州科技大学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1412
姓名:孙玮
图5 图5所示为基于74HC161的计数电路。该电路是由两片74HC161级联实现的256进制计数器。其输入端逻辑电平如下图所示。
图6
’74HC161为十六进制计数器,其从0000到1111计数。RD为0时,74HC161不论其他引
’’脚的接法直接异步置零,当CLK为上升沿时,且RD为1,LD=0是芯片工作在预置数状态,’’同步置数;CLK上升沿,RD=LD=1,芯片处于计数状态,每来一次上升沿,芯片会有一次加一。图中芯片处于计数状态,~LOAD和~CLR接1,ENP与ENT接1,芯片开始正常计数。当数据加到1111时,在RCO处产生进位。此外,通过多个级联可以实现多进制的计数器。
1.3、基于74151数据选择器的功能电路。(10分)
图7所示为基于74151数据选择器的功能电路。图8所示为74151数据选择器的逻辑转换表。74151是八选一的数据选择器,使用ABC输入地址代码,可以选择八个数据中的一个,并在Y输出,~W输出Y的取反值。例如如图中所示,当输入为D0=D1=D2=D4=D5=1,D3=D6=D7=0,A=0,B=C=1,数据选择器选择了D3,所以表现在二极管上是不导通。
苏州科技大学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1412
姓名:孙玮
图7
图8 1.4、基于JK触发器的时序电路。(10分)
图9 图9所示为由四个JK触发器构成的十六进制计数电路。其输出波形如下图所示。
图10 苏州科技大学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1412
姓名:孙玮
由图可见,各触发器驱动方程分别为T0=1 T1=Q0 T2=Q0Q1 T3=Q0Q1Q2。将上式代入T触发器
*’*’’*’(由JK触发器构成)的特性方程可得Q0=Q0Q1=Q0Q1+Q0Q1 Q2=Q0Q1Q2 *’’’Q3=Q0Q1Q2Q3+(Q0Q1Q2)Q3+(Q0Q1Q2)Q3。电路输出方程为C= Q0Q1Q2Q3。其电路状态转换表如下图所示。
图11
1.5、555的信号产生电路、施密特触发电路各一个。(15分)
图12 如图12所示为基于施密特触发器的整波电路。它的功能是将正弦波转化为方波信号。仿真的示波器截图如下图所示。苏州科技大学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1412
姓名:孙玮
图13 如图14所示为基于555定时器的多谐振荡电路。其充电周期T1=Ln2*(R1+R2)C2,放电周期T2=Ln2*R1*C2,T=T1+T2。因此,图中电路所产生信号频率为f=1/T=476Hz。测量波形如下图所示。
图14 苏州科技大学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1412
姓名:孙玮
二、提高部分(40分)
2.1、制作一个时钟电路,具有时、分、秒显示、重置、预置等功能,要求写出必要的设计过程,并画出对应的逻辑图,实现仿真。(15分)计数部分截图如图15所示;置数如图16所示;复位如图17所示。
1、秒钟设计:
秒钟是六十进制,用两片74HC160实现,第一片作为秒,十进制,第二片作为十秒,设置成六进制,并将第一片的进位信号连接到第二片的ENT与ENP;秒位满十进制进位溢出给十秒位计数信号,所以秒位计十次,十秒位计一次,从而实现六十进制。74HC160输出端接数码管读出计数。
2、分钟设计:
原理和秒钟一样,也是采用六十进制。
3、时钟设计:
时钟与之前两个不一样,设置为二十四进制,整体进行置数,当时钟达到24时直接置零,从头开始计数。
4、秒钟与分钟之间的连接:
当秒钟计到59时,会对分钟产生进位。所以用与门将秒位的二进制九和十秒位上的二进制五通过与门连接到分钟的ENT/ENP使得分钟正常计数开始,从而实现秒钟计数六十次,分钟计数一次。
5、分钟与时钟的连接:
原理与秒钟和分钟的连接类似,将秒钟和分钟上的二进制位的59通过一个与门连接到时钟的ENP/ENT,使得时钟得以正常计数,从而实现分钟计数60,时钟计数一次。
6、整体时钟的置零:
将各个位的CLR位引出来和六进制的复位连线经与门之后连接到单刀双掷开关上,CLR是低电平有效,所以当单刀双掷开关接地时,整个时钟电路时置零。
7、整体时钟电路置数:
将每一片的74HC160的输入端连接到一个开关,通过控制开关的连接控制输入1或者0。将所有芯片的Load端引至一个单刀双掷开关,低电平有效,从而实现同时置数。
以上就是设计时钟电路的简要思路。
图15 苏州科技大学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1412
姓名:孙玮
图16
图17
2.2、用两片四位全加器74283和必要的逻辑门设计一个数制转换电路,实现将输入的两位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十进制数的输入采用8421BCD码来表示,要求写出必要的设计过程,并画出对应的逻辑图,实现仿真。(15分)
图18 苏州科技大学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1412
姓名:孙玮
如图18所示为仿真的截图。其左端输入BCD码10001001,右端LED显示的是01011001,均分别为十进制数89。设计思路:
假设有一个两位十进制数X,其对应的八位BCD码为ABCDEFGH,即ABCD*(10000)BCD +EFGH=(X)10。上式=ABCD*(1000)B+ABCD*(10)B+EFGH,所以二进制为ABCD000+ABCD0 +EFGH=ABCD000+ ABCD0+0EFG0+H。由上式可知,H可以直接输出,其为二进制的最低位。然后我们可以用第一片74283将ABCD与0EFG求和,将得到的结果设为KLMN,进位为O。于是二进制数可以表示为KLMN0+ O00000+ABCD000+H。由此可见,M与N分别为二进制的倒数第三与第二位。而其前四位可由74283将ABCD与OKL相加得到,最终输出七位二进制数。
2.3、自主设计一个具有特定功能,且包含4个以上不同类型芯片的系统,要求写出必要的设计过程,并画出对应的逻辑图,实现仿真。(10分)
本部分我自主设计了一个四位二进制乘法器,其仿真截图如下所示。图中两个输入端分别输入了1011与1101,其乘法运算结果为10001111,与仿真结果相符。
图19 苏州科技大学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1412
姓名:孙玮
设计思路:
假设一个四位二进制数为ABCD,另外一个为EFGH,则其相乘的运算过程为:ABCD*EFGH=(A*E)(B*E)(C*E)(D*E)000+(A*F)(B*F)(C*F)(D*F)00+(A*G)(B*G)(C*G)(D*G)0+(A*H)(B*H)(C*H)(D*H)。因此我们可以将EFGH每一位提出来与ABCD每一位相乘,然后将其加起来求和。这里提出EFGH中每一位的过程可以通过移位寄存器实现。此外,因为74HC283只能实现4位二进制的全加过程,因此每次相加完都需要将和的最低位取出进行保存。此处保存使用移位寄存器(因为前面我们使用了移位寄存器,且其也移动四位,所以可以使用前面使用的移位寄存器来实现数据的保存)。另外,因为74HC283不是时序逻辑电路,所以需要将它输出的用于下一步求和的数据(此处的数据为求和结果的高三位与进位)存于寄存器中。等待下个上升沿到来后,将数据传输到74HC283的B输入口(B4输入进位,B3~B1输入前一次求和结果的高三位)。由此,经过四个周期之后,乘法运算就全部计算完毕。但由于在运行完四个周期后还会继续运行,导致数据无法保存,所以需要加一个计数器(这里采用74HC160)。当计数计到0100的时候,通过逻辑电路将时钟信号与计数器停止。下次运行时只需摁下复位开关将寄存器与计数器复位即可进行下次运算。
第四篇: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数字钟的设计)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一、设计目的
数字钟是一种用数字电路技术实现时、分、秒计时的装置,与机械式时钟相比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直观性,且无机械装置,具有更更长的使用寿命,因此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数字钟从原理上讲是一种典型的数字电路,其中包括了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电路。
因此,我们此次设计与制做数字钟就是为了了解数字钟的原理,从而学会制作数字钟.而且通过数字钟的制作进一步的了解各种在制作中用到的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作用及实用方法.且由于数字钟包括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叙电路.通过它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掌握各种组合逻辑电路与时序电路的原理与使用方法.二、设计要求
(1)设计指标
① 时间以12小时为一个周期; ② 显示时、分、秒;
③ 具有校时功能,可以分别对时及分进行单独校时,使其校正到标准时间; ④ 计时过程具有报时功能,当时间到达整点前10秒进行蜂鸣报时; ⑤ 为了保证计时的稳定及准确须由晶体振荡器提供表针时间基准信号。(2)设计要求
① 画出电路原理图(或仿真电路图); ② 元器件及参数选择; ③ 电路仿真与调试;
④ PCB文件生成与打印输出。
(3)制作要求
自行装配和调试,并能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4)编写设计报告
写出设计与制作的全过程,附上有关资料和图纸,有心得体会。
三、原理框图
1.数字钟的构成
数字钟实际上是一个对标准频率(1HZ)进行计数的计数电路。由于计数的起始时间不可能与标准时间(如北京时间)一致,故需要在电路上加一个校时电路,同时标准的1HZ时间信号必须做到准确稳定。通常使用石英晶体振荡器电路构成数字钟。
第 0
页
(a)数字钟组成框图
2.晶体振荡器电路
晶体振荡器电路给数字钟提供一个频率稳定准确的32768Hz的方波信号,可保证数字钟的走时准确及稳定。不管是指针式的电子钟还是数字显示的电子钟都使用了晶体振荡器电路。一般输出为方波的数字式晶体振荡器电路通常有两类,一类是用TTL门电路构成;另一类是通过CMOS非门构成的电路,本次设计采用了后一种。如图(b)所示,由CMOS非门U1与晶体、电容和电阻构成晶体振荡器电路,U2实现整形功能,将振荡器输出的近似于正弦波的波形转换为较理想的方波。输出反馈电阻R1为非门提供偏置,使电路工作于放大区域,即非门的功能近似于一个高增益的反相放大器。电容C1、C2与晶体构成一个谐振型网络,完成对振荡频率的控制功能,同时提供了一个180度相移,从而和非门构成一个正反馈网络,实现了振荡器的功能。由于晶体具有较高的频率稳定性及准确性,从而保证了输出频率的稳定和准确。
(b)CMOS 晶体振荡器(仿真电路)
第 1
页
3.时间记数电路
一般采用10进制计数器如74HC290、74HC390等来实现时间计数单元的计数功能。本次设计中选择74HC390。由其内部逻辑框图可知,其为双2-5-10异步计数器,并每一计数器均有一个异步清零端(高电平有效)。
秒个位计数单元为10进制计数器,无需进制转换,只需将QA与CPB(下降沿有效)相连即可。CPA(下降没效)与1HZ秒输入信号相连,Q3可作为向上的进位信号与十位计数单元的CPA相连。
秒十位计数单元为6进制计数器,需要进制转换。将10进制计数器转换为6进制计数器的电路连接方法如图 2.4所示,其中Q2可作为向上的进位信号与分个位的计数单元的CPA相连。
十进制-六进制转换电路
分个位和分十位计数单元电路结构分别与秒个位和秒十位计数单元完全相同,只不过分个位计数单元的Q3作为向上的进位信号应与分十位计数单元的CPA相连,分十位计数单元的Q2作为向上的进位信号应与时个位计数单元的CPA相连。
时个位计数单元电路结构仍与秒或个位计数单元相同,但是要求,整个时计数单元应为12进制计数器,不是10的整数倍,因此需将个位和十位计数单元合并为一个整体才能进行12进制转换。利用1片74HC390实现12进制计数功能的电路如图(d)所示。
(d)十二进制电路
另外,图(d)所示电路中,尚余-2进制计数单元,正好可作为分频器2HZ输出信号转化为1HZ信号之用。
4.译码驱动及显示单元电路
选择CD4511作为显示译码电路;选择LED数码管作为显示单元电路。由CD4511把输进来的二进制信号翻译成十进制数字,再由数码管显示出来。这里的LED数码管是采用共阴的方法连接的。
计数器实现了对时间的累计并以8421BCD码的形式输送到CD4511芯片,再由451
1第 2
页
芯片把BCD码转变为十进制数码送到数码管中显示出来。
5.校时电路
数字钟应具有分校正和时校正功能,因此,应截断分个位和时个位的直接计数通路,并采用正常计时信号与校正信号可以随时切换的电路接入其中。即为用COMS与或非门实现的时或分校时电路,In1端与低位的进位信号相连;In2端与校正信号相连,校正信号可直接取自分频器产生的1HZ或2HZ(不可太高或太低)信号;输出端则与分或时个位计时输入端相连。当开关打向下时,因为校正信号和0相与的输出为0,而开关的另一端接高电平,正常输入信号可以顺利通过与或门,故校时电路处于正常计时状态;当开关打向上时,情况正好与上述相反,这时校时电路处于校时状态。
实际使用时,因为电路开关存在抖动问题,所以一般会接一个RS触发器构成开关消抖动电路,所以整个较时电路就如图(f)。
(f)带有消抖电路的校正电路
6.整点报时电路
电路应在整点前10秒钟内开始整点报时,即当时间在59分50秒到59分59秒期间时,报时电路报时控制信号。
当时间在59分50秒到59分59秒期间时,分十位、分个位和秒十位均保持不变,分别为5、9和5,因此可将分计数器十位的QC和QA、个位的QD和QA及秒计数器十位的QC和QA相与,从而产生报时控制信号。
报时电路可选74HC30来构成。74HC30为8输入与非门。
第 3
页
说明:当时间在59分50秒到59分59秒期间时 分十位、分个 位和秒十位均保持不变,分别为5,9和5;因此,可以将分计数器十位的Qc和QA,个位的QD和QA及秒计数器十位的QC和QA相与,从而产生报时控制信号。IO1分计数器十位的Qc和QAIO2U11VCCIO35VVCCX182345V分计数器个位的QD和QAIO456114V_0.5WIO512秒计数器十位的QC和QAIO674HC30D数字钟设计-整点报时电路部分
四、元器件
1.四连面包板1块(编号A45)
2.镊子1把 3.剪刀1把
4.共阴八段数码管6个 5.网络线2米/人 6.CD4511集成块6块 7.CD4060集成块1块 8.74HC390集成块3块 9.74HC51集成块1块 10.74HC00集成块4块 11.74HC30集成块1块 12.10MΩ电阻5个 13.500Ω电阻14个 14.30p电容2个
15.32.768k时钟晶体1个 16.蜂鸣器10个(每班)1)芯片连接图
1)74HC00D
2)CD4511
第 4
页
3)74HC390D
4)74HC51D
2.面包板的介绍
面包板一块总共由五部分组成,一竖四横,面包板本身就是一种免焊电板。面包板的样式是:
第 5
页
面包板的注意事项:
1. 面包板旁一般附有香蕉插座,用来输入电压、信号及接地。2. 上图中连着的黑线表示插孔是相通的。
3. 拉线时,尽量将线紧贴面包板,把线成直角,避免交叉,也不要跨越元件。4. 面包板使用久后,有时插孔间连接铜线会发生脱落现象,此时要将此排插孔做记号。并不再使用。
五、各功能块电路图
数字钟从原理上讲是一种典型的数字电路,可以由许多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组成,所以可以分成许多独立的电路。
(一)六进制电路
由74HC390、7400、数码管与4511组成,电路如图一。
U1A3123U2A12Com74HC00D74HC00DU5SEVEN_SEG_COM_KABCDEFGU3AV1 32Hz 5V141INA1INB21CLR31QA1QB1QC1QD5677126U413DADBDCDD5OAOBOCODOE1211109151474HC390D43~ELOF~BIOG~LTVCC5V4511BD将十进制计数器转换为六进制的连接方法
(二)十进制电路
由74HC390、7400、数码管与4511组成,电路如图二。
第 6
页
U4A3126U4B4574HC00D74HC00DComU3SEVEN_SEG_COM_KU1AV1 60Hz 5V141INA1INB21CLR31QA1QB1QC1QD5677126U213DADBDCDD5OAOBOCODOE12111091514ABCDEFGVCC5V74HC390D43~ELOF~BIOG~LT4511BD十进制接法测试仿真电路
(三)六十进制电路
由两个数码管、两4511、一个74HC390与一个7400芯片组成,电路如图三。
(四)双六十进制电路
由2个六十进制连接而成,把分个位的输入信号与秒十位的Qc相连,使其产生进位,电路图如图四。
第 7
页
ComComSEVEN_SEG_COM_KU1B6453U1A12U4SEVEN_SEG_COM_KU7U11BABCDEFG64513DADBDCDD5OAOBOCODOE~ELOF~BI~LTOG1211109151421CLR141INA1INB3U10A12ABCDEFG74HC00D74HC00DU3B15122INA2INB142CLR132QA2QB2QC2QD11109U2712674HC00D74HC00DU8A31QA1QB1QC1QD5677126U913DADBDCDD5OAOBOCODOE12111091514VCC5V74HC390D43U1C891011U1D12134511BD74HC390DComVCCU643~ELOF~BI~LTOG5VSEVEN_SEG_COM_K74HC00D74HC00DABCDEFG84511BDComU15C91011U16DSEVEN_SEG_COM_K1213U14U3A131INA1INB21CLR1QA1QB1QC1QD5677126U513DADBDCDD5OAOBOCODOE1211109151474HC00D74HC00DU12B15122INA2INB142CLR132QA2QB2QC2QD111097126U13DADBDCDD5OAOBOCODOEABCDEFG***14V1 100kHz 5V474HC390D43~ELOF~BI~LTOGVCC74HC390D5V43~ELOF~BI~LTOG4511BD4511BD
(五)时间计数电路
由1个十二进制电路、2个六十进制电路组成,因上面已有一个双六十电路,只要把它与十二进制电路相连即可,详细电路见图五。
ComComComComComComU1SEVEN_SEG_COM_KU2SEVEN_SEG_COM_KU4SEVEN_SEG_COM_KU3SEVEN_SEG_COM_KU5SEVEN_SEG_COM_KU6SEVEN_SEG_COM_KABCDEFGABCDEFGABCDEFGVCCVCCABCDEFGABCDEFGABCDEFG5V***45VVCCVCC***49***45V***3121110***01514145V9VCCOG995V99OAOBODOAOBODOAOBODOEOEOCOCOCOFOFOEOGOAOBODOAOBODOAOBODOEOEOCOCOCOFOFOEOGOG~LT~LT~EL~EL~BI~BI~ELDADCDDDADCDDDADC~LT~LT~LTDBDB~EL~EL~EL~BI~BIDADCDDDADCDDDADCDBDB3DBDD~BI5V73DBDD4511BD54511BD******12643U23CU25A74HC00D***8U21A74HC00D13111038U20C74HC00D3U19A74HC00D131110974HC00D9356356772QB1QD2QD2QD1QB1QC2QB2QC2QB2QC1QB1QA2QA2QA1QA1QC1QD2QA2QC2QD61QB2INA1CLR2CLR2CLR1INA1INB2INA2INB2INA2INB1INA1INA1INB74HC00D161CLR74HC390D6151INB74HC00D111CLRU26B74HC390D74HC390N1174HC390N74HC390DU20B1574HC00D1262INB74HC00D74HC00D***242V1 1000Hz 5V时,分,秒计时电路图
(六)校正电路
由74CH51D、74HC00D与电阻组成,校正电路有分校正和时校正两部分,电路如图六。
第 8
页
142CLRU13AU16B1QA1QC1QDU24DU22BU14AU17BU20DU15AU18B74HC390N43~BI~LT4511BDOGU7U8OFU10VCC4511BDOGU9U114511BDOFU124511BD1010921921254***254
IO1VCC正常输入信号5V校正信号R1IO2U2C9108小时校正电路J110Mohm74HC00D注意:分校时时,不会进位到小时。U11111213910U2DKey = A12R210MohmIO313U2A8123时计数器IO574HC00D1123674HC00D正常输入信号校正信号R3U3A10Mohm12U2B456分计数器IO6IO44574HC00D74HC51D3J274HC00DKey = B分钟校正电路分校正时锁定小时信号输入R410MohmU3B456图中采用基本RS触发器构成开关消抖动电路,其中与非门选用74HC00;对J1和J2,因为校正信号与0相与为0,而开关的另一端接高电平,正常输入信号可以顺利通过与或门,故校时电路处于正常计时状态,当开关打向上时,情况正好与上述相反,这时电路处于校时状态。74HC00D数字钟设计-校时电路部分
(七)晶体振荡电路
由晶体与2个30pF电容、1个4060、一个10兆的电阻组成,芯片3脚输出2Hz的方波信号,电路如图七。
(八)整点报时电路
由74HC30D和蜂鸣器组成,当时间在59:50到59:59时,蜂鸣报时,电路如图八。
第 9
页
说明:当时间在59分50秒到59分59秒期间时 分十位、分个 位和秒十位均保持不变,分别为5,9和5;因此,可以将分计数器十位的Qc和QA,个位的QD和QA及秒计数器十位的QC和QA相与,从而产生报时控制信号。IO1分计数器十位的Qc和QAIO2U11VCCIO35VVCCX182345V分计数器个位的QD和QAIO456114V_0.5WIO512秒计数器十位的QC和QAIO674HC30D数字钟设计-整点报时电路部分
六、总接线元件布局简图
整个数字钟由时间计数电路、晶体振荡电路、校正电路、整点报时电路组成。
其中以校正电路代替时间计数电路中的时、分、秒之间的进位,当校时电路处于正常输入信号时,时间计数电路正常计时,但当分校正时,其不会产生向时进位,而分与时的校位是分开的,而校正电路也是一个独立的电路。
电路的信号输入由晶振电路产生,并输入各电路。简图如图九。
七、芯片连接总图
因仿真与实际元件上的差异,所以在原有的简图的基础上,又按实际布局画了这张按实际芯片布局的接线图,如图十。
八、总结
1. 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① 面包板测试
测试面包板各触点是否接通。
② 七段显示器与七段译码器的测量
第 10
页
把显示器与CD4511相连,第一次接时,数码管完全没有显示数字,检查后发现是数码管未接地而造成的,接地后发现还是无法正确显示数字,用万用表检测后,发现是因芯片引脚有些接触不良而造成的,所以确认芯片是否接触良好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③ 时间计数电路的连接与测试
六进制、十进制都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只是芯片引脚的老问题,只要重新插过芯片就可以解决了。但在六十进制时,按图接线后发现,显示器上的数字总是100进制的,而不是六十进制,检测后发现无论是线路的连通还是芯片的接触都没有问题。最后,在重对连线时发现是线路接错引脚造成的,改过之后,显示就正常了。
④ 校正电路
因上面程因引脚接错而造成错误,所以校正电路是完全按照仿真图所连的,在测试时,开始进行时校时时,没有出现问题,但当进行到分校时时,发现计数电路的秒电路开始乱跳出错。因此,电路一定是有地方出错了,在反复对照后,发现是因为在接入校正电路时忘了把秒十位和分个位之间的连线拿掉而造成的,因此,在接线时一定要注意把不要的多余的线拿掉。
第 11
页
第五篇: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总结报告样本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总结报告样本
一、课程设计名称
金属探测器的设计
二、课程设计目的
1.进一步了解什么是自激振荡、产生正弦波自激振荡的条件、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和判断电路能否产生正弦波振荡的方法和步骤;
2.了解正弦波电路所产生的自激振荡和负反馈放大电路中产生的自激振荡的区别;
3.掌握正弦波振荡电路中为什么必须要有选频网络; 4.重点掌握电感反馈式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 5.掌握进行模拟电子电路功能原理设计的技术; 6.掌握实用工程电子电路的完整设计过程;
7.认识相关电子元件,器件,掌握电子元件,器件的电气性能;
8.初步掌握现代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工具软件protel99原理图绘制和PCB板绘制;
9.了解所用器件特性及性能的运用,掌握经典焊接技术,基本元器件制作技术及电子线路板的综合调试技术。
三、课程设计要求:
1.根据相关的教材内容及教师推荐的有关参考资料,设计出金属探测器的原理图,要求能测出某区域是否有金属,如有给出相应的声光提示; 2.用protel99绘制直流电机驱动器电路原理图; 3.用protel99绘制印刷电路板(PCB); 4.用PCB组装焊接实体电路;
5.调试电路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
四、课程设计内容:
在此电路中,LC正弦波振荡电路工作在临界状态,产生一定频率正弦波,当无金属靠近电感时,LC正弦波振荡电路正常工作,T3管截止,无声光提示; 当有金属靠近电感时,破坏LC正弦波振荡电路振荡条件,无正弦波输出,T3管导通,发出声光提示。
分析以下问题:
1.产生正弦波振荡的条件是什么?
2.电路中T2管的作用是什么?
3.为什么无金属靠近电感时,T3管截止,无声光提示; 4.为什么有金属靠近电感时,T3管截止,无声光提示。
VCCR4R1 R3C1R6T2T1R5R7D1T3C2C3D2
C4R8R9R10LEDLBUZZERR2C5GND
五、课程设计步骤:
1.查阅和学习相关科技文献,熟悉电感反馈式振荡电路工作原理及其应用场合;
2.运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学习的波形的发生的知识,并且依据产品的设计思想,设计出可靠性高,性价比高的金属探测器; 3.查元器件手册,设计金属探测器电路原理图; 4.用protel99原理图绘制原理图和PCB板图; 5.焊接电路板,进行电路调试。
6.课程设计总结,完成课程设计报告。
六、课程设计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