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年中考中国近现代史综合测试(二)
2018年中考复习中国近现代史综合测试题
(二)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170多年前林则徐领导的与这一共识相关的活动是()
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虎门销烟 D.义和团运动 2.历史遗迹能够让我们回味历史,读懂历史。圆明园遗迹反映的是()
A.鸦片战争的耻辱 B.英法联军的暴行 C.沙俄侵华的罪证 D.八国联军侵华的罪行
3.近代列强曾强迫清政府允许他们在中国投资办厂,其目的是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原料和劳动力,剥削中国人民,这种外国企业最早出现是在签订()
A.《南京条约》后
B.《北京条约》后
C.《马关条约》后 D.《辛丑条约》后 4.“口号”在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和传递着历史信息。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是()
A.“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B.“废除二十一条” C.“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5.北京某中学将组织“红色记忆”考察团,分赴四个地点实地考察,其中前往西南方向考察的主题应为()
A.生死攸关 历史转折 B.三军会师 长征胜利 C.开天辟地 党的诞生 D.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6.报纸是反映社会动态、传递民间呼声的重要工具。1901年,有报纸刊登了一篇评论,愤怒地指出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与此评论相关的社会背景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台湾割让给日本 C.《辛丑条约》的签订 D.百日维新的失败
7.下列对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背景因素的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A.人民反抗的威胁 B.列强侵略的逼迫 C.清朝统治的危机 D.资产阶级的斗争 8.“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该事件()
①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②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③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④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历史往往赋予各个时代不同的主题。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主题是()
A.自强、求富 B.民主、科学 C.独立、自主 D.和平、发展
10.“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这是一次革命战争中的誓词,其“军阀”主要是指北洋军阀,“总理” 即孙中山。与这一誓词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五四运动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11.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 “伟大传奇”是指()
A.五四运动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红军长征 12.张学良回忆(1901年-2001年)说:“我的事情是到36岁,以后就没有了……从21岁到36岁,这就是我的生命。”张学良“36岁”时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重庆谈判 13.下列选项描述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事件的是()
A.歌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B.诗句“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急”
C.诗句“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冤魂在地狱中哭泣” D.电影《甲午风云》
14.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军队在中国制造的一起大屠杀惨案,被中外舆论界称为人类“现代史上破天荒的残酷记录”“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这起惨案发生在()
A.沈阳 B.上海 C.南京 D.广州
15.毛泽东的诗中写道:“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天翻地覆”的含义是指人民解放军()
A.解放南京 B.挺进大别山 C.转战陕北 D.解放长江以北地区 16.瞿秋白于1899年诞生于常州青果巷。在13岁时他决然剪掉了自己的辫子,以表达对()
A.清政府开展自强运动的响应 B.推翻清王朝专制统治的拥护 C.“打倒孔家店”口与的认同 D.中国代表拒签巴黎和约的支持
17.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他说“今天是进京赶考去……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照此说法,当年的完美答卷应该是()
A.召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被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C.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D.实现了中国的统一
18.时下,人们爱用“最美”一词赞美危难关头舍己为人的英雄。六十年前,作家魏巍发表过一篇充满激情、脍炙人口的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生动报道了在朝鲜战场上英勇作战、舍生忘死的()
A.中国工农红军 B.八路军 C.中国人民志愿军 D.中国人民解放军 19.辛亥革命从政治上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那么从经济上废除两千多年封建土地制度的是()
A.土地改革 B.抗美援朝 C.三大改造 D.人民公社化运动 20.旧版1分纸币的正面主景图案,是国产第一辆解放牌汽车。这辆汽车最早产生的时期是()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C.改革开放初期 的宪法是()
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D.21世纪初
21.最早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A.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22.民族脊梁是支撑共和国大厦的根基和砥柱。下列人物属于社会主义探索与建设时期的代表有①王进喜 ②邓稼先 ③焦裕禄 ④杨利伟()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23.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A.国有企业改革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D.实行对外开放
24.当今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之所以能出现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局面,主要得益于()
A.民主改革 B.民族区域自治 C.一国两制 D.西部大开发
25.今年7月1日,将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18周年。“特别行政区”中的“特别”是指()
A.政治上不直属中国中央政府管辖 B.香港断绝与英国的一切政治经济联系 C.中国政府不向香港派驻军队 D.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保持资本主义制度
D.①②④
二、综合题(50分)
26.(24分)小华同学在学习中国现代史过程中,看到一段文字:“历史事实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实现民富国强”。为寻找历史事实依据,印证上述结论,他和同学们以“探寻中国救亡图存、富民强国之路”为主题,通过网络等手段搜集到以下资料,设计出相关问题,请你与他们一起进行探究。【屈辱与探索】
材料一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逼迫下,坠入近代的屈辱、彷徨与困惑。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1)材料一所述,“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含义指什么?(2分)
(2)材料一所述,“维新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4分)概括“维新之路”“共和之路”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的共同原因。(2分)【抉择与奋斗】
材料二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应将重心转向农村,积聚革命力量,发展壮大自己,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3)材料二所述,“正确革命道路”指什么道路?(2分)在这条正确革命道路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长期艰苦卓绝斗争中经历了哪些重大事件?(两例即可,4分)
【发展与富强】
材料三
1956年,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之后,经过艰辛求索,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壮丽的篇章。
(4)材料三所述,“历史性的伟大转折”指什么?(2分)“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指什么道路?(2分)请列举1978~2001年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一例即可,2分)
【收获与拓展】
(5)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同学们颇有收获启示。请你写出两点启示。(4分)
27.(26分)下列材料摘选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三个标志(6分)
(2)材料一中提到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经历了严重曲折”,请举出三次重大的探索失误。(6分)
材料二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确立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哪一次会议上?(4分)“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是在哪一次会议上?(2分)
(4)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进入了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主要任务的历史新时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创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先河,请写出全国农村最早实行“包干到户”的地点名称。(2分)1980年,国家决定建立经济特区,总共建有五大经济特区,请写出其中三大特区。(6分)
参考答案
1——5CBCDA
6——10CDCBA
11——15DBBCA
16——20BCCAB 21——25BCABD 26.(24分)(1)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或答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
(2)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6分)
(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长征的胜利、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6分)(4)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2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2分)中美建交、港澳回归、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2分)
(5)落后就要挨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等。(言之成理即可,每要点2分,共4分)
27.(26分)(1)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6分)(2)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6分)(3)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三大。(6分)(4)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2分)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海南中任意三个。(6分)
第二篇:2018年中考中国近现代史综合测试(三)
2018年中考复习中国近现代史综合测试题
(三)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1.一位同学参加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网上答题,她回答的题目是选择标志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她的正确答案应该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2.2005年5月15日中央电视台报道,云南省得宏州某村庄有11户人家因吸毒而灭户。清朝后期,林则徐因禁烟而名垂千古.下列对林则徐禁烟活动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缉拿烟贩,销毁鸦片
②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 ③使英国再也不敢进行侵华活动
④其禁烟精神值得我们学习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3.在清末,有个人住在香港岛,原来每年都要向清政府纳税,但后来税收却要交给英国统治者。你认为这种转变会发生在()
A.虎门销烟后
B.《南京条约》签订后
C.清政府被推翻后
D.新中国成立后 4.汇集了东西方建筑艺术精华的 “万园之园”圆明园毁于()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5.中国近代史上割让领土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A.中俄《北京条约》 B.中英《南京条约》 C.中俄《瑷珲条约》 D.《辛丑条约》 6.1884年,清政府为了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在新疆设立了()
A.西域都护府
B.安西都护府
C.新疆行省
D.伊犁将军 7.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丘逢甲的《春愁》: “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这首诗写于()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8.一个外国资本家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工厂,你认为最早出现在()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洋务运动时期
C.《马关条约》签订后
D.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后
9.如果让你担任历史纪实片《1911年的北京东交民巷》的导演,在反映当时的北京东交民巷时,不应该出现的画面是()
A.各国使馆林立 B.某国使馆举行舞会 C.驻扎外国军队
D.居住大量北京居民 10.辛亥革命最重要的成果是()
A.推翻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C.使人民获得一些民主自由权利
D.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的殖民势力 11.下面是李明同学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设计的四个学习专题,其中错误的是()A.洪秀全与太平天国
B.曾国藩与洋务运动 C.胡适与《庶民的胜利》
D.陈独秀与《新青年》
12.“一代宗师.仲甫先生.科学民主.二旗高擎.南陈北李.建党丰功;晚年颓唐.浩叹由衷。” 该对联评价的人物是()
A.孙中山
B.李大钊
C.鲁迅
D.陈独秀
13.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后开始采用民国纪年,一位老人出生于民国23年,请问他出生于公元多少年()
A.1934年
B.1936年
C.1938年
D.1939年
14.学完中国近代史,八年级(1)班开展了一次题为“近代化的探索”的历史小论坛活动。下列选项不恰当的是()
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15.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这里的“长技”是指()
A.西方的先进技术 B.西方的政治制度 C.西方优秀的思想文化 D.西方开放的对外政策 16.“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罢课,庆贺商店关门。”这首打油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五四运动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7.“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之歌》反映的历史背景是()A.九一八事变 B.柳条湖事件 C.八一三事变 D.七七事变 18.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同点是()
①爱国的、进步的②经济上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③政治上挽救民族危亡
④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
19.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之路。这条道路的起点是()
A.南昌起义 B.八七会议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D.遵义会议 20.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在于()
①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②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
③苏联红军歼灭日本百万关东军
④美国向日本投掷了两颗原子弹,震撼了日本朝野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21.我们说维新变法运动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是指启什么思想之蒙()
A.封建主义思想
B.自由主义思想
C.资产阶级思想 D.无产阶级思想 22.“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这首歌反映的历史是()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五四运动
D.红军长征 23.一位老人生于1850年,卒于1902年,他一生可能经历哪些事情()
① 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 ⑤林则徐虎门禁烟 ⑥义和团运动
A.①②④
B.②③④⑥
C.②③④⑤⑥ D.④⑤⑥ 24.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的创办者是()
A.太平天国 B.洋务派 C.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党 25.某地拟建辛亥革命纪念馆,以纪念在辛亥年间首先发动的反清武装起义等事,这一地点应该是()
A.广东广州
B.江苏南京 C.日本东京
D.湖北武昌 26.以下人物中,“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是()
A.康有为
B.孙中山
C.毛泽东
D.邓小平
27.“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以上材料反映的历史史实有()
①南昌起义 ②秋收起义 ③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建立 ④井冈山会师 ⑤新四军成立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 28.新文化运动的作用有()
①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②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③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④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A.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
29.假如你是1945年8月重庆的一位市民,你可听到大街小巷议论最多的话题是?()
A.日本帝国主义大肆侵略中国 B.日本帝国主义杀害我市市民30多万人 C.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
D.日本投降,重庆谈判可能会使国家结束战争 30.下列影视片中反映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正面抗战中爱国官兵英勇事迹的是()
A、血战台儿庄
B、小兵张嘎
C、铁道游击队
D、太行山上 31.在开国大典上,54门礼炮齐鸣28响,你认为“54”、“28”的含义 最可能是()
A.甲午中日战争结束至新中国成立的54年间,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1928年的井冈山会师建立起了第一支红军队伍
B.“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了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
C.54门礼炮象征着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54个民族;28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的28年
D.1928年第一支红军队伍诞生,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2.家乡的一个木匠回忆当时社会主义改造时说了以下的话,你认为符合实际的是()
①当时手工业的合作化推动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②当时自己县的木匠都踊跃参加了农业合作社
③1956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合作社 ④1956年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33.如图所示,导致这种历史性错误的原因有()
①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 ②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 ③急于求成 ④苏联撕毁合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4.“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上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由于()
A.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农民思想封建落后 D.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35.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
A.深化改革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B.加快改革开放,推进经济全面发展
C.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的确定 D.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36.我国对外开放首先选择的省份是()
A.广东、福建 B.广东、广西 C.江苏、浙江 D.福建、江西 37.我们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其主要含义是指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从阶级斗争转移到()
A.统一国家 B.思想工作 C.经济建设 D.拨乱反正 38.实行对外开放的最终目的是()
A.引进外国资金 B.引进外国技术 C.学习外国管理经验 D.发展民族经济 39.“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中共“八大”的相同之处是()
①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②都明确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 ③都提出了要实行改革开放 ④这两个会议有一定的继承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0.“自从包地包产后,家家生活大变样。”全国农村率先搞包产到户的典型是()
A.安徽凤阳 B.四川邛崃 C.河北沧州 D.贵州关岭 41.在改革开放中,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的是()
A.汕头 B.珠海 C.厦门 D.深圳
42.改革开放后,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这个格局表述正确的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沿海经济开放区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43.我国的经济特区与港澳特别行政区的主要区别是()
A.与中央的关系不同 B.各自权限不同 C.社会制度不同 D.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44.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的是()A.“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B.四项基本原则
C. 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45.在①中日建交 ②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③中美建交等事件中,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①③② 46.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方针是()
A.求同存异 B.互利共赢 C.独立自主 D.和平共处
47.有-个美国记者曾这样评论周恩来:“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你认为,这最有可能是指哪-次外交活动?()
A.中印会谈 B.第一次亚非国际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中美关系正常化
48.中美关系中有“小球转动大球”的佳话,“小球”指的是()
A.排球 B.足球 C.篮球 D.乒乓球
49.世纪中国加快了融入世界的步伐,下列事件中体现了这一说法的是()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中国成功加入WTO ③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 ④“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0.为实现“科教兴国”战略,我国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教育领域的努力包括()
①颁布《义务教育法》 ②成立“希望工程” ③恢复高考 ④设立学位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二、综合题(50分)
51.(10分)【迈向近代文明】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在中国近代,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
材料一
材料二 在民族危机日趋深重和康有为屡次上书警示之下,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史称戊戌变法。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请完成: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什么重大事件?此事件的目的是什么?(4分)
(2)材料二中所提的戊戌变法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3)根据材料三回答,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什么?(4分)
52.(9分)【历史性的大转移】
材料一:中央电视台2006年4月9日报导:中央电视台《我的长征》大型电视行动今天正式启动。行动以重走长征路为主线,通过记者和志愿队员的亲历,回顾历史,体验和感受长征的艰辛和豪迈,展示长征沿途的新变化。
材料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七律•长征》)请回答:
(1)红军为什么被迫开始长征?从哪一年开始?(3分)
(2)红军长征途中召开了一次什么重要会议?“三军过后尽开颜”的标志是什么?(2分)
(3)“红军不怕远征难”中的“难”包括哪些方面?(至少写两项)(2分)
(4)我们经常说:要发扬长征精神,你心中“长征精神”是什么?(至少写两点)(2分)
53.(10分)【笑看历史风云人物】
“在重庆,有些人认为蒋介石是靠不住的,是骗人的,要同他谈出什么结果是不可能的……我向他们说,你们说的是有理由的,有根据的……但是,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事情还有另一方面,还有许多因素,使蒋介石还不能不有很多顾忌。” ——毛泽东(1)从这段文字你可以看出这是毛泽东在谈哪一件重大历史事件?(1分)
(2)在这个历史事件中,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领导人既然知道“蒋介石是*不住的,是骗人的,要同他谈出什么结果是不可能的”,那么毛泽东为什么还要去呢?出于什么目的?(3分)
(3)这次和谈有没有达成什么结果?从哪些事情可以看出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举两个例子)(6分)54.(10分)【牢记历史,把握未来】
时间回转,你回到了几十年前的中国烽火大地。你是一位勇敢的战地记者,你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1932年你到了东北,1936年你到了西安,1937年底你来到南京,1938年你去了山东台儿庄,1945年你又来到延安……你怀着一颗爱国心,用你的笔与中国人民共呼吸,共抗争。
(1)请你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你在以上五个时间段的所见所闻写一个提要式的报道。(不超过四十字)(8分)
(2)时光飞逝,当你在晚年得知日本政府企图借教科书事件篡改这段历史时,你想对日本新一代的中学生说些什么?(2分)
55.(11分)【改革开放新时代】
材料一 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20世纪80年代流传于民间的凤阳花鼓词
材料二(经济)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邓小平
(1)材料一中的“改革”指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2分)该事件有何历史意义?(3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设立经济特区的原因。(4分)并指出“经济特区”的特殊之处。(2分)2018年中考复习中国近现代史综合测试题
(三)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ABBBC
6―10
CCCDA
15―20
ADBCC 21―25 CABBD
26―30
BCDDA
31—35
BBADD 36—40 ACDBA
41—45
DBCAC
46—50
ABDAD
二、综合题(50分)
51.(10分)【迈向近代文明】(1)洋务运动。“自强”和“求富”或维护清朝统治。(2)对中国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3)民主和科学。52.(9分)【历史性的大转移】(1)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损失较大。为了保存革命力量,红军被迫转移;1934年。(3分)
(2)遵义会议;会宁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2分)
(3)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强渡乌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克服自然险阻。(任选两例即可)(2分)
(4)艰苦奋斗的精神;勇往直前、自强不息的精神;团结奋斗的精神;不怕牺牲的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牺牲自我的集体主义精神,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精神(2分)53.(10分)【笑看历史风云人物】(1)1945年重庆谈判(1分)
(2)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3分)(3)达成了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1946年撕毁“双十协定”进攻中原解放区;1947年大举进攻陕甘宁解放区(6分)54.(10分)【牢记历史,把握未来】
①东北锦绣河山沦于敌手,东北军奋勇抗争,局部抗战开始;
中共调停,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十年内战结束,团结抗战开始;
血债累累,日寇杀害南京军民30万同胞;
台儿庄我军扬威歼敌一万,取得抗战以来重大胜利;(每点2分,共计8分)
抗战即将胜利,中共七大召开,为抗战胜利指明道路
② 学生只要答之有理,即可得分。(3分)55.(11分)【改革开放新时代】
(1)事件:农民创造了“包产到户”这一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2分)意义: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经济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进程。(3分。答对1点1分,答出两点即得满分。)
(2)原因:学习外国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引进外资;探索对外开放的路子。(每点2分,共4分)特殊之处: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方法。(2分)
第三篇:2005年历史中考试题整理主观题部分(中国近现代史二)剖析
2005年历史中考试题整理主观题部分(中国近现代史二)
作者:杨倩整理
文章来源:中学历史在线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3-17 2005年四川省中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课改实验区)
二、比一比,看谁列举得又快又好。(6分)26、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创业的年代,我国涌现出了一批社会主义建设的英雄模范人物,强烈影响着我们得社会,震撼着人们得心灵。请你举出这一时期三位这样得典型人物。(3分)
2005年武汉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政治、历史试卷(课改实验区)历史部分
二、学用结合 探究问题 [关注我们的社会]
32、新闻报道一
2005年4月29日,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举行了历史性的会谈。两党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等共同体认下,发布了“两岸和平发展共同远景”的新闻公报。新闻报道二
新华网发表:“连主席个人的一小步,是中华民族的一大步”。读新闻,回答问题
(1)国共两党共同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这“一步”的迈出意味着什么?(2)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中学生应该做些什么?
2005年玉溪历史中考题(课改实验区)
22、阅读下列材料: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 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中共十三大报告 请回答:
(1)说一说中共十三大召开的时间。(1分)请回想,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以哪一事件作为标志的?(1分)(2)材料中谈到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请你说一说“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什么?(1.5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党的哪一次会议上作出的?(1.5分)(1)答:1987年。(1分)
1956年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1分)(2)答:共产党的领导是核心。(1.5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1.5分)
2005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社会政治(课改实验区)22.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的亲切会见,是国共两党继近代史上两次合作后最高层的又一次亲密接触。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近代史上国共两次合作建立的统一战线是革命统一战线和
统一战线。(2分)(2)这两次国共合作对当时的中国革命各起了怎样的推动作用?(4分)
(3)2005年4月国共两党最高层的亲密接触,对发展两岸关系有何积极影响?(3分)23.运用所学知识回答:(图略,是日本)
(1)图中的A国是
,现在属于
(发展中国家或发达国家)。根据上图分析,该国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是
(4分)
十九世纪,A国和中国都遭到了列强侵略。为挽救民族危亡,两国都进行了改革。(2)两国政府进行了哪些改革?(2分)这些改革对两国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改革后的A国,曾先后对中国发动过两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灾难。但是,当前A国右翼势力却
否认、歪曲、美化过去的侵略历史,把侵略中国说成是“进入”中国,甚至把其制造的骇人听闻的大屠杀都说成是“资料上尚存疑点”……
(3)请根据材料拟定一个小论文的题目。(3分)
(1)日本
发达国家(2分)海岸线长,多优良港口。(2分)(2)中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答出其中一个即给分)(1分)日本:明治维新。(1分)洋务运动使中国开始了近代化进程,戊戌变法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都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当时亚洲唯一摆脱殖民地、半殖民地命运的国家,走上了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4分)(3)要求:所拟定的题目①应符合材料意思;②应反映一个明确的主题;③应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3分)
湖北省十堰市2005年城区(课改实验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试题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2小题,17小题5分,18小题4分。共9分)
17、材料一:1919年北洋政府派代表出席巴黎和会,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等合理要求,但遭到帝国主义的拒绝。1921年北洋政府派代表出席华盛顿会议,在人民反帝运动的压力下提出“十大原则”,包括取消外国在中国境内的一切特别权和优越权等,但华盛顿会议却使中国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材料二:1971年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率中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大会仰天开怀大笑。(图)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通过的与中国有关的文件分别是什么?(2)乔冠华为何事而仰天开怀大笑?
(3)结合中国近现代外交史,谈谈你的感想?(1)《凡尔赛和约》(1分)《九国公约》(1分)(2)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1分)
(3)感受:要求学生要从中国近代外交史和现代外交史谈感受,观点正确,语句通顺,可难2分,观点正确,语言表达不顺1分,观点错误不给分。
18、材料一:2005年4月29日,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来祖国大陆访问,与中共总书记胡锦涛实现了跨越60年的握手。材料二:截止2001年底,台湾同胞来祖国大陆投资、文化交流、旅游、探亲的累计已达2400万人次,赴台探亲和从事文化活动的大陆居民也有60万人次。台湾同胞来祖国大陆投资的企业达5万多家。两岸间接贸易额达到2300亿美元。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想一想,60年前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会谈的历史事件是什么?(2)党和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3)你认为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迅速发展的基础是什么?(1)重庆谈判(1分)(2)“一国两制,和平统一”(1分)(3)两岸人民血浓于水,都是中华民族,有共同的语言、文字、共同的传统文化(1分);党和政府始终把国家、民族利益放在首位,从客观实际出发,与时俱进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1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2小题,第19小题4分,第20小题5分,共9分)
19、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略史,又是一部中国人民探索史的两件事例,并简要评说这两个历史事件。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任写两条给2分)
洋务运动:是一次先进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对后来的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义和团运动:是一次反帝爱国运动。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民,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取了。
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它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针对写出的两个事例进行评说,观点与上述一点相同或相似,各得1分,共2分)20、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什么?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标志: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分)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分),坚持改革开放(1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1分)
济南市2005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课改区)
33、(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1)台湾是怎样被“贵国所踞”的?(2分)“余既来索”的最终结果如何?(2分)材料二
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2)“去年今日割台湾”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2分)台湾又是怎样回到祖国怀抱的?(2分)材料三
诗人余光中《乡愁》:┅┅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3)“一湾浅浅的海峡”使“我”和“大陆”分离的现状是如何形成的?(2分)这一现状与材料一“贵国所踞”及材料二“割台湾”在性质上有什么不同?(2分)
34、(12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历来是中国社会的重大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概括西汉初期统治者是如何重农的?(3分)结果如何?(1分)
(2)在中国近代史上,民族资产阶级提出的土地政策是什么?(2分)对当时的革命运动有何影响?(2分)(3)1950年凤阳花鼓词唱道:“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土地还家后,幸福生活万年长。”“土地还家”指的是什么?(2分)有何意义?(2分)
六盘水市2005年课改实验区初中升学考试试卷 15、识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红军长征途中在何地召开了党的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1分)(2)、红军三大主力在何地会师?(1分)(3)、红军长征途中克服了哪些困难?(至少答出2种困难)(2分)表现出一种什么精神?(1分)(1)遵义。(2)会宁。(3)
1、恶劣的自然环境。少粮食给养。敌人的围攻堵截,沿途的民族问题等。
2、长征精神
四、简答题(8分)
17:关于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外交,请回答下列题:(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什么?(5分)(2)、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什么方针?(1分)有什么作用?(2分)
(1)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的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方针:“求同存异”的方针。作用: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对和合作。
五、综合题(20分)1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05年3月4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了四点意见,第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第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第三、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绝不改变。第四、反对“台独”分裂活动绝不妥协,号召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团结起来共同为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而奋斗!
材料二:
2005年5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领的亲民党大陆访问团全体成员。胡主席强调:讨论两岸关系发展这个重大问题,必须以宽广的眼光审视当今世界和两岸关系发展的大势,顺历史潮流而动,应人民要求而行,两岸共同发展繁荣正面临着历史性机遇,我们应抓住机遇,携手合作,开创未来,为台湾地区谋和平,为两岸同胞谋福祉,共同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请回答问题:
(1)针对台湾问题,我国于何年何月制定了一部什么样的法律?(2分)(2)、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方式是什么?(2分)采取这种方式的意义是什么?(3分)(3)、为实现两岸和平统一,青少年应该做些什么?(3分)(4)、近代史上,台湾何时被哪个殖民地侵占过?(2分)请计算,2005年是中国收回台湾多少周年?(1分)(5)、1950年,美国用什么方式阻止我国解放台湾?(1分)(6)、新中国成立以来,两岸为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作出了哪些努力?(6分)(1)“2005年3月14日,《反分裂国家法》。(2)“一国两制”
意义:第一、有利于实现国家统一,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有利于港,澳,台地区的稳定、繁荣、发展。
(3)坚决拥护和积极宣传中国政府的对台政策,热爱祖国,努力学习,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坚决同分裂祖国,破坏祖国的言行作斗争。
(4)1895年,日本 60年
(5)派海军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
(6)
1、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改革开放以后,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
2、不久,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构想的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3、1987年,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到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采取一些开族措施。使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4、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5、1992年,两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6、1993年,“汪辜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入协议,达成开展两岸经济,文化,科技,交流的共识。7、1995年初,江泽民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作为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8、2005年3月,我国制定了《反分裂国家法》。(以上八点只答出6点就可给满分)
山西省2005年试验区中考文科综合试题
三、综合题(共40分)
13、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材料: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 请回答:(1)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邓小平在党内的核心领导地位,党和政府在农村开始实行以
为主的责任制。(2分)
(2)袁隆平在农业科技上的突出贡献是什么(2分)(3)你从材料中得到什么启示(4分)
(1)家庭联产承包(2)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或东方魔稻、杂交水稻、籼型水稻)(3)启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既要靠党的富民政策(2分)又要靠科学技术。(2分)(意思相近即可给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05年课改试验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3、14、16小题各10分;第15小题6分,共36分。13.请结合图例所提供的历史信息,简要表述历史写出五条即可。(10)
例:中英鸦片战争后,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14.希望中学的几位同学以“建国后我国农村的变化”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查询资料和采访等,他们得出结论:生产关系的调整对农村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假如你也是课题组成员之一,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0分)(1)1950年我国农村进行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三大改造完成后,在农村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3)1958年在我国农村发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2分)(4)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农村的生产关系做出了怎样的调整?取得了哪些成就?(4分)
枣庄2005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新课标卷)
21.从下列图片中提取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图一:转战陕北示意图,图二:晋冀鲁豫解放军挺进中原形势图,图三: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示意图)(1)分别说出三幅图所示历史事件的意义。(3分)(2)从图一到图三反映了什么历史趋向?(2分)
(3)结合图片反映的史实,请 你谈谈这一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作出的贡献。(4分)
2005年福建省宁德市中考历史试卷
二、辨析题 22、1870年,英国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福州销售,清政府官员决定收取英商20%的税款。同年,日本人在福州开办了许多工厂。(4分)(1)错误: 理由:
(2)错误: 理由: 23、1955年,亚非欧国家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会议期间,毛泽东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圆满成功。(4分)(1)错误: 理由:
(2)错误: 理由:
四、问答题(共20分)
28、回答下列对外开放的有关问题。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春天的故事》的歌词
(1)根据所学历史知识,指出1979年那个“春天”的到来与哪次会议的召开相关(2分)(2)歌词中的那位“老人”指的是谁?(1分)
(3)结合图5,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特区分布在哪三个省份?(3分)
(4)分别指出我国现代的对外开放与鸦片战争以后的“开放”有何不同影响?(4分)
2005年福州市初中毕业会考、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二、判断正误题 23、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4、“两弹一星”是新中国科技领域的重大成就。
25、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是新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26、福州地处沿海,凭借优越的地理条件,成为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
34、(9分)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有关“红军长征”的问题: 相关链接: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1)(2分)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年”处在哪个世纪哪个年代?(2)(4分)请你写出长征途中的两件事。(3)(3分)各抒己见:谈谈你心目中的长征精神。(1)20世纪30年代(2)飞夺泸定桥;会宁会师等。(3)为了救国救民,不怕艰难险阻,不怕牺牲的精神等。
35、(9分)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有关“农民、农业和农村”的问题:(1)(3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一个重要文件,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农村轰轰烈烈地展开,请你写出该文件的名称。(2)(3分)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什么?(3)(3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是什么?(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3)主要形式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05年广东中山市历史中考试卷
一、识图题
观察组图回答问题:(中学历史在线注:南京大屠杀的四幅图片)(1)该组图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2)简述该事件。
(3)你认为日本小泉首相参拜供奉着对中国和亚洲一些国家犯下滔天罪行的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反映了日本政府对待“过去侵略战争”罪行持什么立场?
(4)我们为什么要坚决反对日本政府官员参拜靖国神社的行为?
三、问答题
今年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逝世80周年,作为伟人故乡的学生,请根据课本有关内容设计一段介绍伟人孙中山的文字,以作纪念。
2005年广丰县优质高中实验班招生考试历史样卷
二、读图识图题(共10分)(一)、读图一,回答下列问题。(5分)
26、在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的瓜分中国狂潮中,德国强迫租借哪一地区?(1分)胶州湾
27、在重新分割世界争夺霸权的斗争中,和德国矛盾最大的国家是哪个?(1分)英国
28、美国于哪年提出了什么政策,使自己在中国的侵略势力一天天膨胀起来了?(2分)图一 这幅《时局图》是十九世纪末
图二
1945年8月9日
一们爱国者画的。图上的虎代表英国,长崎原子弹爆炸后的蘑菇云
熊代表俄国,肠代表德国,蛙代表法国,太阳代表日本,鹰代表美国。
1899年(1分)
门户开放政策(1分)
29、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进一步加剧,导致的最大后果是什么?(1分)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三、材料分析题。(共10分)(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5分)“诸位代表先生们,全国人民所渴望的政治协商会议现在开幕了……我们的会议之所以称为政治协商会议,是因为三年以前我们曾和蒋介石国民党一道开过一次政治协商会议……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恢复了政治协商会议。”
33、“和蒋介石国民党一道开过一次政治协商会议”是何时何地召开的?(2分)1946年 重庆
3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何时召开?会议通过了哪一文献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2分)1949年(1分)
《共同纲领》
35、请你举出一项会议通过的内容。(1分)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确定五星红旗为新中国的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北平改名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新中国采用公元纪年;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以上内容学生只要答出任一点即可得分。1分)
四、简答题(共15分)
39、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历史问题也是现实问题。请简述西汉初期统治者或新中国建国初期人民政府恢复发展农业生产的重大措施是什么?效果如何?(6分)重大措施:(3分)西汉初: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等几代皇帝吸取了秦朝迅速灭亡的教训,采取了轻徭薄赋的休养生息政策;释放奴婢、安定农民、奖励生产。
新中国建国初期:实行土地改革运动,彻底废除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效果:(3分)
西汉初:农业经济得到持续。形成“文景之治”。
新中国建国初期: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获得迅速发展。
2005年广西贵港市钦州市来宾市中考历史题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中英国商定。材料二: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材料三:中法战争的结果: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材料四: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请回答:
⑴材料一、二分别出自哪两个不平等条约?(2分)
⑵中法战争后,法国的侵略势力深入到我国哪一地区?(1分)
⑶从日本割占台湾到1945年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日本割占台湾共多少年?(1分)⑴《南京条约》、《北京条约》。(2分)⑵西南。(1分)⑶50。(1分)
三、问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29.解放初期,有些国家机关和企业的工作人员进城后,经不起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犯了哪些错误?(3分)针对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1951年底,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开展什么运动?(2分)有什么历史意义?(3分)
错误:贪污、浪费、官僚主义。(3分)运动:三反。(2分)
意义:打退了资产阶级的进攻,挽救了一批干部,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
2005年湖北黄石中考历史试题
13.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发展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以下材料反映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某些方面。
材料一: 中国第一所近代学校
京师同文馆
1862生
中国第一个近代兵工厂
安庆军械所
1861点
中国第一个近代交通企业
轮船招商局
1872上
中国第一个近代钢铁工业
汉阳铁厂
1890上
——《中国历史》第3册53页
材料二:中央设立铁路矿务局、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普遍设立中小学堂……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中国历史》第3册71页
材料三: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居住、出版、言论、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弹劫总统的权力。
——《中国历史》第3册93页
回答:①材料一反映清政府中什么派别的活动?(1分)它反映了中国社会在近代化进程中生产方式方面的什么显著变化?(1分)
②依据材料二;,简析法令的颁布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2分)
③据材料三的内容,分析它体现了中国在近代化过程中哆译享覃的哪些主要进步?
(2分)①洋务派(1分)采用机器生产(1分)
②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1分)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1分)
③人民享有国家主权,各民族自由平等(1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体现了法律意识的增强。(1分)1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本是一九三五年拍摄的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
歌词如下: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请回答:①国歌名称是什么?什么时间被正式定为国歌?(1分)②歌词中“最危险的时候”的含义是什么?(3分)
③举出1935年到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人民“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史实。(2分)
①《义勇军进行曲》1982年(1分)
②日本帝国主义步步进逼,策划华北五省自治等侵略活动;(1分)国民政府妥协退让,同日本签订《何梅协定》;(1分)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1分)
③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中共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1分);“一二•九”运动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初步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分)17.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也是一部从不成熟逐步走向成熟的发展史。回答: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曾遭受过哪几次最重大挫折?(3分)从“革命道路”、“生死攸关会议”、“建国后的伟大转折”三方面,说明中国共产党如何从幼稚走向成熟?(3分)
挫折: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和国民革命失败;王明的“左,倾错误和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经济建设遭到严重损失;十年文革**,使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遭受重大损失。(以上四点答对三点即可,每点1分,共3分)
革命道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相结合,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1分)
会议: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1分)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1分)
2005年湖南省益阳市普通初中毕业(升学)会考试卷
27、材料一:1982年9月,在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中,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态度强硬:中英谈判只有在承认”三项条约”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进行下去.邓小平在会见这位以强硬著称的”铁娘子”时,针锋相对地提出: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到时英国必须下旗归去。材料二:香港地区示意图 请回答:
(1)代表香港岛的是图中字母,代表新界的是图中字母
。(2分)
(2)与香港问题相关的“三个条约”中,规定割让香港岛的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2分)(3)到今年7月1日,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已有
周年。(2分)30、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实现了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第三次握手”。请问:
(1)国共两党第一、二次合作正式实现的时间和标志各是什么?(6分)(2)这两次合作对两次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请写出这两次战争的名称。(2分)(3)你认为国共两党的“第三次握手”将对中华民族产生什么积极影响?(2分)
江苏省宿迁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政治历史试题
六、请完成“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与农业发展分析报告”的部分内容。政策回顾
(1)1950年,中央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大规棋的____________运动在全国开(1分)(2)1953年,党中央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决定对农业实行__________________。(1分)(3)1958年,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随后在全国开展了________和___________运动。(2分)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从农村掀起,其主要内容是在农村实行_________________。(1分)分析对比
(1)1958年,党的农村政策给农业发展带来了什么后果?(2分)(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农村政策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2分)历史认识
通过上述“分析对比”,你认为党对农村政策的调整必须遵循什么原则?(2分)
八、材料一: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该法不是针对台湾人民的,而是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的法律。
材料二:2005年3月28日,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率团汾问大险,开始其对大陆的“破冰之旅”,这是五十六年来国民党首次组团访问大陆。继此之后,国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又于4月26日开始了对大险的“和平之旅”。这一系列访问为国共两党的和解和海峡两岸进一步沟通送来了娄娄春风。
(1)历史上,国共两党的两次合作分别形成了什么统一战线?(4分)
(2)有人认为,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大人的事情,与青少年无关;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5分)(3)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统一,请分别针对台湾人民和“台独”分子写句心里话。(2分)我想对台湾人民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对“台独”分子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5年江苏扬州中考题
33、学史明智
2003年12月13日,由旅日华侨捐资50万元铸造的重6.6吨主题为“铭记历史教训、祈祷世界和平”的“和平大钟”,在南京撞响66声。结合材料和你对历史的学习回答: ① “和平大钟”为什么撞响66声?(2分)② 谈谈你的感想。(5分)(要求不少于35字)南京大屠杀“万人坑”中遇难者遗骨
① “和平大钟”撞响66声,是因为从1937年南京大屠杀到2003年是66周年。(2分)② 感想:A.不忘历史,铭记历史教训,是我们奋起的动力;B.纵观几千年的人类历史,任何时候、任何国家都不是靠祈祷来赢得和平的;C.“落后就会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真正需要撞响的,应该是警世之钟,是自强之钟。(以上三个方面任一方面或其他方面谈,只要言之有理且层次清晰,都可得4分,如能联系实际且较为深刻可得1-2分)
第四篇:中国近现代史材料
材料: 今当我亡国灭种大祸迫在眉睫之时,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再一次向全国同胞呼吁:无论各党派间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政见和利害的不同,无论各界同胞间有任何意见和利益上的差异,无论各军队间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敌对行动,大家都应当有“兄弟倪于墙外御其侮”的真诚觉悟,首先大家都应当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人力、物力、财力、武力等)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源于什么机构在什么时间发表的什么名称的文件。
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中共中央和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的名义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史称《八一宣言》。
2、结合所掌握的知识说明该文件发表的背景与动因。
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发表的宣言。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由于国民党军队执行不抵抗政策,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中国东北后又继续侵略华北,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根据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变化,以及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关于建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政策,以中共中央和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的名义发表。
三、问答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1、简述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发动武装起义的历史意义。
回答要点: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暂时转入了低潮。在极为严峻的形势下,要不要革命,如何坚持革命?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两个带根本性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的解放和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无产阶级政党。英勇的中国共产党人并没有被国民党的屠杀政策所吓倒。他们冲破反革命的高压,在黑暗中高举着革命的大旗,又奋勇前进了。1927年8月1日,在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人领导下,南昌起义爆发。起义军打了一些胜仗,但终因敌我力量悬殊,于10月初在广东潮汕地区激战数日后失败。南昌起义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它打响了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强暴、继续坚持革命的坚强决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立了一面革命武装斗争的旗帜,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人民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伟大开端,因而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八七会议之后,毛泽东去湖南领导秋收起义。起义于9月9日发动,原计划也是以攻取大城市为目标,准备在占领澧陵、浏阳等县城后,继续攻取长沙。但是,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各路起义军先后遭受严重挫折,结果导致攻取长沙的目标无法实现,这时,毛泽东当即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改变原定计划,决定迅速撤离湘东地区,向南转移,在敌人控制比较薄弱的地区寻求立足点,以保存革命力量,再图发展。从进攻大城市转向向农村进军,这是人民革命史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在转移途中,队伍到达江西永新县三湾村时,前委决定将保留下来的不及千人的队伍进行改编。三湾改编,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是把工农革命军建设成为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在起义遭到重大挫折后,毛泽东及时率领部队在实践中开始走上了一条与农民相结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代表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
继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又发动了广州起义。1927年12月11日,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和叶挺、恽代英、叶剑英等领导国民革命军第四团教导团、警卫团和广州工人武装举行起义,建立了广州苏维埃政府。但3天后,在敌人优势兵力的进攻下,起义失败,张太雷和许多革命战士英勇牺牲。广州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群众武装夺取政权的又一次尝试,它的失败再一次证明,首先夺取中心城市来发展革命已经是不可能的了。井冈山道路,而且只有井冈山道路才是中国革命惟一的正确道路。
2、试析抗日战场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关系。回答要点: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抗战开始前后,全面科学地分析中日战争的形势和敌、我、友三方的具体情况,认为:敌强我弱,中国在军事上单靠正面防御是难以取胜的,还必须到敌人的后方去发动群众性的游击战争;敌小我大,日军兵力不足的敌后广大乡村地带必然成为开辟抗日根据地的理想区域;国民党军装备水平远远高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且控制全国资源,八路军、新四军等善于做群众工作,长于游击战和运动战,适于担负开辟敌后战场、坚持敌后抗战的战略任务。因而,“国民党担任正面的正规战,共产党担任敌后的游击战,是必须的、恰当的。”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的这种分工,既符合全面抗战军事战略上的需要,又符合国共两党和两军的自身情况。两个战场缺一不可,在统一战线旗帜下,发挥各自的优长,采取不同的作战形式和手段,以抗击日本侵略者。两个战场的相互配合,构成了有利的战略布局。全面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人民武装同国民党军队在战役层次上进行了密切的配合。这种配合,体现在国共两军在作战行动上的协调、支援与策应。1940年8月,八路军在华北敌后战场发动了有105个团、20万人参加的“百团大战”,时间长达5个多月,歼灭日伪军4万多人,瘫痪了日军的主要交通线,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极大地支援了正面战场。对此,蒋介石在给八路军的嘉奖电中称:“贵部发动百团大战,不惟予敌寇以致命打击,且予友军以精神之鼓舞。”1944年春,八路军、新四军在华北、华中敌后战场发起强大攻势,实施局部反攻,有力地牵制、打击了日军,使沿平汉路南下的华北日军在进攻至平汉线南段之后,不得不回师华北。
在战略防御阶段,正面战场对敌后战场的配合、支援也是比较好的。正如毛泽东所说,“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同我党的关系也比较好。” 全面抗战初期,正面战场作为日军的主攻方向,抗击了日军的主要兵力,在战略防御阶段是中国抗战的主战场。从“七七”事变到武汉失守的一年零四个月间,正面战场先后进行了忻口、淞沪、徐州和武汉4次大规模战略防御性作战,共毙伤俘日军25万余人,彻底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三个月灭亡中国”的速战速决战略企图。同时,它在客观上也起到了掩护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游击队等在敌后实施战略展开的作用。在敌后战场形成之初,国民党军或直接配属八路军或间接配合八路军进行反围攻作战,都曾起到了积极作用。1938年4月,八路军总部指挥一二九师、一一五师第三四四旅和山西新军一部,在配属的国民党军2个军另3个师的积极配合下,粉碎了日军3万余人对晋东南抗日根据地的“九路围攻”,并收复县城17座。正面与敌后两个战场同时打击侵华日军,使其顾此失彼,这既有利于消灭敌人,又有利于保存自己,由被动变主动,由弱变强。八年全面抗战中,正面与敌后两个战场共进行重大战役200余次,大小战斗20多万次,歼灭日军150余万人、伪军118万多人,接受投降日军128万余人。不难想像,如果只有一个战场,那么日军就可以毫无顾忌地集中全力于一线作战,使其“以战养战”、“以华制华”的战略图谋得逞。
八年全面抗战期间,虽然两个战场的配合并未尽如人意,但两个战场都功不可没。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告诉我们: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战胜强大的敌人,要独立、富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团结一致,和衷共济。
四、论述题(30分)
根据所掌握的知识并结合近年来学术研究动态,试论述国民党败退大陆的原因
一、政治反动说:代表了封建地主阶级、官僚资产阶级、帝国主义的利益,背叛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长期进行反共内战与人民为敌。
二、经济崩溃说:认为财政经济的总崩溃导致南京政权的败亡,提出经济崩溃说:抗战胜利后,国统区的经济由于美国的经济侵略、四大家族的残酷掠夺和内战的巨大消耗而陷入严重危机,币制改革使经济加速崩溃。财政经济的总崩溃,既推动国统区民众起而为生存斗争,也加剧了国民党内部各派矛盾的激化和军事与政治的危机,导致南京政权败亡。
三、未来得及制度创新终至合法性危机说:把中国放在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现代化进程的大背景下考察,提出未来得及制度创新终至合法性危机说:中国是在庞大的人口压力和自然资源的相对短缺、亡国灭种的生存危机、政治衰败和国家四分五裂的背景下开始现代化起步的。南京政权面临来自外国列强、地方势力和民间社会三方面挑战,来不及实现制度创新,厉行政治、经济、农村等各方面改革以满足社会各阶层的愿望和要求,只得向专制体制回归;于是丧失现代化导向,不但无法化解抗战胜利后的参与爆炸危机,反而发生合法性危机,最终被以中共为代表的自下而上兴起的革命力量击败。南京政府对社会的抽取超过了社会可资抽取资源的限度,引发社会对抗;政府在集权的同时不向社会尽提供公共物品的义务,也无力通过制度创新完成变革,结果丧失政治转型的历史机遇,失去合法性基础。
四、全能主义政治推行失败说。学者们把视角上溯至清末,指出从传统官僚帝制到现代中央集权科层制之间必须经过集权(传统)——分权——集权(现代)的过程,才能实现现代化的启动。民国以来至30年代的权力分散和政治无序,诱发了全能主义政治的产生。但国民党的全能主义政治在权力凝聚与分散两个层面都犯了错误。政府偏重从地方收缴权力而不注重决策的分层化,造成在中央能够控制的权力网络,决策过分集中于行政中枢,特别是蒋介石个人,权力运作中人治传统更起作用,制度化水平低下。国民党在本应分权的社会层面却强化了对社会的控制,并对地方势力施行削弱和消灭政策。结果是被剥夺殆尽的民间社会丧失了推进现代化的基本动力,地方势力与中央政府愈演愈烈的暗斗明争贯穿南京政权之始终,削弱其统治。于是全能主义政治走向全面衰败,出现改朝换代的革命。
五、腐败说。、国民党既不能实现向现代法理型政党的结构转变,又丧失了革命党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在意识形态内聚功能减弱、组织结构涣散和政治无内部制衡与外在监督的情形下,逐渐趋向腐败。表现为贪污腐败、组织涣散、派系争斗的政治腐败是国民党统治垮台的根本原因。蒋介石的观点认为国民党军队腐败根源于党的腐败,推论出国民党腐败是该政权在大陆失败的原因。国民党的腐败与抗战胜利后的劫收结合起来,劫收是南京政权失败的原因。国民党政权腐败的政治根源有三:一是清党和向旧军阀势力妥协,使该党的性质发生根本变化,丧失革命精神和活力;二是删除三民主义中的革命成份,失去抗御腐败的思想武器;三是国民党政权的政治体制在设计和程序上的弊端,使其缺乏应有的制衡机制,基层组织涣散。
六、私有制说。认为南京政权失败原因在于所依靠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及其意识形态,这决定了他们为满足私利必然损害和牺牲人民利益,必然失去人心,走向败亡。
七、失去农村(民)说。认为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迅速崩溃,农村问题、特别是农民的土地问题未解决具有决定意义。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而南京政权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其阶级局限性决定了它不可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科举制度的废除造成农村精英向城市的单向流动,豪强恶霸逐渐占据底层权力中心,乡村阶级冲突加剧。到南京政权统治时期,政府穷于应付各方面挑战,对农村底层的控制更加微弱,政府职能在农村基本只体现为征粮、征赋、征丁,加剧了与农民的紧张关系。渴望土地的农民在共产党的土改措施下被大规模动员起来,成为改朝换代最强大的社会资源。
第五篇:小学四年级英语综合测试二
英语综合测试二
一、介绍你的好友。
二、家庭情况。
主要介绍你的姓名、年龄,所在班级,你爸妈的职业、工作地点以及他们的为人与兴趣爱好。
三、写一封回信。
Dear all,I’m sorry to tell you in this weekend.We’ll have a lot of homework.At first, please answer some questions for me.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Who are they? What do your parents do? Where do they work? What do they often do? What do you want to be in the future? Why? If you can write some soon, you needn’t copy Lesson21.Please write to me soon.Yours,Miss Smith.Dear Miss Smith,四、仿写一段话。
I love my mother best.She is very kind and beautiful.She works in a hospital.She is a nurse.She helps doctor and patients every day.She’s at home until very late.She often does a lot of housework.She often tells me some interesting sto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