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海市社会征信体系建设试点的调研报告(共5篇)

时间:2019-05-14 19:25: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上海市社会征信体系建设试点的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上海市社会征信体系建设试点的调研报告》。

第一篇:关于上海市社会征信体系建设试点的调研报告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座谈会

关于上海市社会征信体系建设试点的调研报告

联合调查组

为贯彻落实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建立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2002年3月,国家计委经济政策协调司金融处与辽宁省计委等单位组成联合调查组赴上海市专题调研社会征信体系试点情况,回京后又组织一些专家和有关地方的同志进行了座谈讨论。现将调研情况综述如下。

一、上海市社会征信体系试点的基本情况

征信是指对他人的资信状况进行系统调查和评估。在发达国家,普遍存在专门从事征信业务的社会中介机构,根据市场需求收集、加工和生产信息产品,提供资信信息服务,并形成了一整套与之相关的法律和政策体系,以及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概称之为社会征信体系。据了解,国内最早见诸报端研究此项工作的,是1998年国家信息中心与美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征信机构邓百氏公司举办的一次国际研讨会。会后国家信息中心向我委领导和人民银行领导正式报告,建议在国内着手研究建立社会征信体系,并随即参与了上海市社会征信体系的筹建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市已经成为我国市场经济最活跃的地区,营造诚信氛围,提升城市信用指数,已经越来越成为大多数上海人的共识。上海的金融服务业发展十分迅速,消费信贷余额迅猛增加,截至2001年底,上海市个人消费信贷余额已经突破1000亿元,成为我国个人消费水平最高的城市。同时,上海市个人消费信贷的活跃人群已经达到560多万人。这些表明,上海市已经具备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条件。1999年初,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以上海市计委为主,会同上海市信息办、上海市信息中心等部门成立了一个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筹备研究小组,准备先行成立一家征信公司,作为试点工作的开始。

上海市政府十分重视社会征信体系的建设工作,当时的上海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陈良宇亲自组织实施,确定了政府指导、推动和市场化运作的原则。1999年7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核准、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在上海市计委、市信息办、市信息中心和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的支持、参与下,内地首家个人信用联合征信机构──上海资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该公司由上海市信息投资股份公司、上海市信息中心、上海市中汇金融外汇咨询有限公司和上海隶平实业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同年9月,朱镕基总理批示首先在上海市进行建立个人征信体系的试点。

-1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座谈会

库存量)。目前企业征信系统的技术平台、网络建设、信息采集、报告生成和服务体系建设等工作已全部完成,具备了向社会提供企业联合征信服务的必要条件,并于今年3月28日正式建成开通,标志着国内第一个较为完善的包括个人征信和企业征信的区域内社会征信体系框架在上海已基本成型。

二、上海的试点对建立全国社会信用体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近三年来,上海市就社会征信体系建设的法律框架、业务发展模式、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数据库建设以及区域性合作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成功的试点,所建立的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已经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并在以下四个方面取得了全国的首创,积累了经验。

1、探索建立开展个人信用联合征信业务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框架。2000年2月,上海市颁布了国内第一部关于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的政策性管理办法──《上海市个人信用联合征信试点办法》;今年还将出台两个有关资信方面的法规。

2、探索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个人信用联合征信业务发展模式。为了有利于确定一个初步的行业约束准则和控制征信信息使用范围,成立了由16家金融机构以及移动通信、联通和公用事业企业等公司组成的“上海市个人信用信息数据中心理事会”。这是在目前法制不健全情况下的自律机构。

上海资信有限公司采取渐进方式推进业务的开展。最初以消费信贷起点,为银行开展个人消费信贷提供同业征信和内部服务。到2001年5月,与移动通信、联通、水、电、煤气等公用事业单位、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先后确定了合作关系,从同业征信走向联合征信。与上海市的高校合作,通过对大学生发放助学贷款,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随后,在同年6月,开展面向公众的资信服务,向个人开通报告查询服务,从行业服务走向社会服务。到2001年12月累计查询请求数25936份,报告提供数20307份;每天向商业银行提供报告800份。目前每天提供的报告总数达1200份以上。

目前,上海资信有限公司正在探索介入租赁业(如个人租赁汽车)、百货业和拍卖等行业,并尝试电子商务和个人提供自己的信用基础资料供社会查询等新业务。

3、探索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个人信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联合征信业务的实施办法。上海资信有限公司在个人信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面,设计了从个人信用报告、个人信用评分到系列化评分卡的不同层次的信用考核办法。同时,同国外著名的征信机构合作,引进先进的考核评价软件系统和模型,逐步提高信用报告的准确程度和量化标准。

-3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座谈会

新世纪国际资本全球化流动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资本总是流向投资更安全、资本收益更高的国家和地区。上海市社会征信体系的建立有助于降低投资风险,获得投资的预期收益,将有效地吸引国际、国内资本投资,扩大利用外资。

5、上海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成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近,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调“诚信”等基本道德准则。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也将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建设。

当然,上海市的社会征信体系也还有一个完善的过程,当前遇到的主要问题: 一是法规还有待建立和完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全国性的相应的法律法规,在道德信用与资产信用的界定、银行外信用在个人信用评价中的地位、个人隐私权及知情权的权衡等方面都迫切需要有法可依。二是投资回报实现盈亏平衡还有一个过程。相对大的投入与前期回报相对低的反差,投入的相对刚性与回报的相对弹性之间的反差。从国外的经验看,征信机构的盈利一般需要5-8年的时间,上海资信有限公司的盈亏点也需要3-5年的时间达到,更具体地说如果每天提供的信用报告数量能够达到3000份以上,基本可以实现公司的资金平衡。最后是发展规划和监管问题。目前缺乏对征信机构乃至信用体系建设的全国整体规划,包括市场准入和地区布局;监管也不明确,对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力度也不够。在上海试点的过程中,开始由市计委牵头,后转由市信息办和人行上海分行共同牵头。今后在全国性的法规中,应该对监管部门及其职责进一步加以明确。

第二篇:关于上海市社会征信体系建设试点的调研报告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座谈会

关于上海市社会征信体系建设试点的调研报告

联合调查组

为贯彻落实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建立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2002年3月,国家计委经济政策协调司金融处与辽宁省计委等单位组成联合调查组赴上海市专题调研社会征信体系试点情况,回京后又组织一些专家和有关地方的同志进行了座谈讨论。现将调研情况综述如下。

一、上海市社会征信体系试点的基本情况

征信是指对他人的资信状况进行系统调查和评估。在发达国家,普遍存在专门从事征信业务的社会中介机构,根据市场需求收集、加工和生产信息产品,提供资信信息服务,并形成了一整套与之相关的法律和政策体系,以及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概称之为社会征信体系。据了解,国内最早见诸报端研究此项工作的,是1998年国家信息中心与美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征信机构邓百氏公司举办的一次国际研讨会。会后国家信息中心向我委领导和人民银行领导正式报告,建议在国内着手研究建立社会征信体系,并随即参与了上海市社会征信体系的筹建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市已经成为我国市场经济最活跃的地区,营造诚信氛围,提升城市信用指数,已经越来越成为大多数上海人的共识。上海的金融服务业发展十分迅速,消费信贷余额迅猛增加,截至2001年底,上海市个人消费信贷余额已经突破1000亿元,成为我国个人消费水平最高的城市。同时,上海市个人消费信贷的活跃人群已经达到560多万人。这些表明,上海市已经具备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条件。1999年初,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以上海市计委为主,会同上海市信息办、上海市信息中心等部门成立了一个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筹备研究小组,准备先行成立一家征信公司,作为试点工作的开始。

上海市政府十分重视社会征信体系的建设工作,当时的上海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陈良宇亲自组织实施,确定了政府指导、推动和市场化运作的原则。1999年7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核准、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在上海市计委、市信息办、市信息中心和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的支持、参与下,内地首家个人信用联合征信机构──上海资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该公司由上海市信息投资股份公司、上海市信息中心、上海市中汇金融外汇咨询有限公司和上海隶平实业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同年9月,朱镕基总理批示首先在上海市进行建立个人征信体系的试点。

上海资信有限公司的正常运行与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公司成立之初,上海分行发文要求当地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必须向上海资信有限公司提供上海市个人信用档案信息数据,同时建立个人信用档案信息数据中心,由上海资信有限公司负责中心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并运用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数据库信用信息网络,开展个人信用信息咨询、资质认证和风险评估等业务。此外,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还就商业银行的信贷评估报告的需求和提供做出了必须使用上海资信有限公司的信用报告的规定。

2000年1月,由上海市信息办、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牵头组建了“上海市个人信用信息数据中心理事会”,上海市15家金融机构(目前达到16家)和移动通信、联通为理事会成员单位。理事会负责协调各有关机构使用信用信息的行为。

2000年7月1日,上海市个人信用联合征信服务系统数据采集及信用报告查询分系统正式启动,并出具了中国大陆第一份个人信用报告。目前,该系统已采集了240多万人的个人信用信息。这些信息的更新频率主要是根据各信息来源部门本身的业务周期确定的,如账户信息等经常发生变动的,一般按月更新,遇有重要信息即时更新,更新的数据向提供机构付款每条0.10元。负面信息的保存时限一般根据该信息的严重程度和信息提供方的信息保留时限共同确定。例如:用户拖欠自来水费连续5次以上,根据国际惯例,其不良记录将被保留。最严重的失信记录保留最长不超过7年。

上海市个人信用联合征信服务系统数据采集及信用报告查询分系统开通至今,每份信用报告需使用者支付10元(现已降为5元),已累计查询16万余次。同时,在全市范围内还建立了近300个查询网点,为方便客户、提高业务效率、规避商业风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上海资信有限公司的诞生受到了国内外各界的热切关注。2000年10月在旧金山召开的第二届个人信用报告全球会议对上海资信有限公司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与会代表一致认为上海资信有限公司的成立是自第一届会议召开以来全球资信界发生的最重大的事件。全国各省市已有20多个考察组到上海考察,表示要尽快开展此项工作。

2001年11月,上海市企业联合征信系统建设启动。建成后的上海市企业联合征信数据库系统,是目前上海地区规模最大、信息采集跨度最全面的综合性企业征信系统。现阶段的征信合作单位,包括上海市工商局、上海市技监局、上海市统计局、上海市国资办、上海海关、人行上海分行等,系统覆盖了上海全市所有拥有经营记录的企业,入 库单位数量达48万余家(超过人民银行上海分行“企业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3万户

库存量)。目前企业征信系统的技术平台、网络建设、信息采集、报告生成和服务体系建设等工作已全部完成,具备了向社会提供企业联合征信服务的必要条件,并于今年3月28日正式建成开通,标志着国内第一个较为完善的包括个人征信和企业征信的区域内社会征信体系框架在上海已基本成型。

二、上海的试点对建立全国社会信用体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近三年来,上海市就社会征信体系建设的法律框架、业务发展模式、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数据库建设以及区域性合作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成功的试点,所建立的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已经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并在以下四个方面取得了全国的首创,积累了经验。

1、探索建立开展个人信用联合征信业务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框架。2000年2月,上海市颁布了国内第一部关于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的政策性管理办法──《上海市个人信用联合征信试点办法》;今年还将出台两个有关资信方面的法规。

2、探索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个人信用联合征信业务发展模式。为了有利于确定一个初步的行业约束准则和控制征信信息使用范围,成立了由16家金融机构以及移动通信、联通和公用事业企业等公司组成的“上海市个人信用信息数据中心理事会”。这是在目前法制不健全情况下的自律机构。

上海资信有限公司采取渐进方式推进业务的开展。最初以消费信贷起点,为银行开展个人消费信贷提供同业征信和内部服务。到2001年5月,与移动通信、联通、水、电、煤气等公用事业单位、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先后确定了合作关系,从同业征信走向联合征信。与上海市的高校合作,通过对大学生发放助学贷款,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随后,在同年6月,开展面向公众的资信服务,向个人开通报告查询服务,从行业服务走向社会服务。到2001年12月累计查询请求数25936份,报告提供数20307份;每天向商业银行提供报告800份。目前每天提供的报告总数达1200份以上。

目前,上海资信有限公司正在探索介入租赁业(如个人租赁汽车)、百货业和拍卖等行业,并尝试电子商务和个人提供自己的信用基础资料供社会查询等新业务。

3、探索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个人信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联合征信业务的实施办法。上海资信有限公司在个人信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面,设计了从个人信用报告、个人信用评分到系列化评分卡的不同层次的信用考核办法。同时,同国外著名的征信机构合作,引进先进的考核评价软件系统和模型,逐步提高信用报告的准确程度和量化标准。

4、在区域性信用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建设上取得成果。上海初步建立了有一定覆盖面的征信数据库,到2001年7月共采集了240万人的信息资料,70余万笔个人贷款资料,240万移动入网人员情况,120万张准贷记卡信用资料。采集与个人信用有关的信息,主要是征集还款能力等属于资产信用范畴的信息。现正在考虑建设基于这些数据的派生数据库,对社会、对行业、对特定人群进行分析。

三、上海市社会征信体系建设试点的意义及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1、为创造良好的市场经济运行秩序和环境打下基础。最近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指出,“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法制经济,良好的社会信用是建立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保证,是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条件,是现代经济金融正常运行的根基”;“要借鉴国外经验,把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作为关系经济发展全局的一件大事来抓,力争尽快取得成效。当前,要在试点的基础上,抓紧建立全国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社会征信体系的建立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完善的社会征信体系可以有效地促进商业交易的完成,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信用风险,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上海市建立社会征信体系可以扩大市场中的信用交易成分,降低经济生活中的交易成本。

2、促进商业银行发展信贷业务。在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背景下,信贷消费成为促进消费进而促进经济增长的有力手段。但由于社会征信体系不健全,银行贷款的风险很高,特别是个人消费信贷过程中,由于针对个人资信状况的调查缺乏有效手段和依据,明显制约了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开展。因此,上海市社会征信体系的建立,能较好地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制约消费信贷的瓶颈问题。目前上海的试点已经扩大到企业征信,将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银行惜贷”和“企业赖帐”的问题。

3、为全社会投融资改革和发展创造条件。最近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要求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大力促进直接融资和民间投资,这些措施都需要有健全的社会信用制度作为保证。只有在交易制度和信用体系越来越完善的前提下,才可以充分发挥直接融资的功能和效益,降低间接融资的比重,促进各种类型的投资包括创业投资和民间投资的稳定增长,促进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4、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将会继续改善上海市的投资环境,塑造上海崭新的形象。

新世纪国际资本全球化流动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资本总是流向投资更安全、资本收益更高的国家和地区。上海市社会征信体系的建立有助于降低投资风险,获得投资的预期收益,将有效地吸引国际、国内资本投资,扩大利用外资。

5、上海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成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近,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调“诚信”等基本道德准则。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也将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建设。

当然,上海市的社会征信体系也还有一个完善的过程,当前遇到的主要问题: 一是法规还有待建立和完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全国性的相应的法律法规,在道德信用与资产信用的界定、银行外信用在个人信用评价中的地位、个人隐私权及知情权的权衡等方面都迫切需要有法可依。二是投资回报实现盈亏平衡还有一个过程。相对大的投入与前期回报相对低的反差,投入的相对刚性与回报的相对弹性之间的反差。从国外的经验看,征信机构的盈利一般需要5-8年的时间,上海资信有限公司的盈亏点也需要3-5年的时间达到,更具体地说如果每天提供的信用报告数量能够达到3000份以上,基本可以实现公司的资金平衡。最后是发展规划和监管问题。目前缺乏对征信机构乃至信用体系建设的全国整体规划,包括市场准入和地区布局;监管也不明确,对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力度也不够。在上海试点的过程中,开始由市计委牵头,后转由市信息办和人行上海分行共同牵头。今后在全国性的法规中,应该对监管部门及其职责进一步加以明确。

第三篇:征信体系建设名词解释

征信体系建设名词解释

文章来源:征信管理局

信用: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包括货币借贷和商品赊销等形式,如银行信用、商业信用等。

征信:为信用活动提供的信用信息服务,实践中表现为专业化的机构依法采集、调查、保存、整理、提供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并对其资信状况进行评价,以此满足从事信用活动的机构在信用交易中对信用信息的需要,解决借贷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征信体系:指由与征信活动有关的法律规章、组织机构、市场管理、文化建设、宣传教育等共同构成的一个体系。征信体系的主要功能是为借贷市场服务,但同时具有较强的外延性,也服务于商品交易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征信机构:指依法设立的专门从事征信业务即信用信息服务的机构,它可以是一个独立的法人,也可以是某独立法人的专业部门,包括信用信息登记机构(有公共和私营,私营信用信息登记公司在国际上也被称为征信局)、信用调查公司、信用评分公司、信用评级公司。

征信业务:又称信用信息服务业务,包括信用记录(报告)、信用调查、信用评分和信用评级。

信用记录:又称信用查询,是指征信机构利用数据库技术采集、汇总企业和个人借、还款历史记录并提供查询服务的业务。

信用调查:又称信用咨询,指征信机构接受客户委托,依法通过信息查询、访谈和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和评价被调查对象信用状况的活动。

信用评分:是利用数学和统计方法、根据中小企业和个人的还款记录等信息对其信用状况进行的量化评价。

信用评级:又称资信评估、信用评估,是指征信机构通过定量、定性的分析,以简单、直观的符号标示对大中型企业主体和企业债项未来偿还能力的评价。

个人信用报告:个人信用报告是全面记录个人信用活动、反映个人信用状况的文件,是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基础产品。

信用管理:分为货币信用管理和商业信用管理。指在充分掌握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的关于借贷、赊销的决策及其他有关活动,包括授信、贷款管理和商账追收等。从事信用管理所需的信用信息分为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内部信息指信贷机构自己获得的第一手信息,外部信息指从专业的信用信息服务机构获得的信息。

信用信息登记机构:指通过批量初始化和定期更新相结合的方式,集中采集借款人信用信息形成数据库的机构。核心数据是借款人借、还款的历史信息。信用信息登记机构一般只以原始数据或通过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客观反映借款人的信用记录或信用状况,不对借款人进行进一步分析判断。信用信息登记机构由政府运营的称为公共征信机构;由非政府机构运营的称为私营征信机构。公共征信机构和私营征信机构在操作上最主要的差异在于,向前者提供信息是强制性的而后者是自愿的。

征信数据类型:凡是有助于判断借款人信用风险的信息都应当是征信机构数据采集的范围。就个人征信而言,征信机构采集的借款人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四类:一是身份识别信息,主要包括姓名、身份识别号码、出生日期、地址、就业单位等。二是负债状况和信贷行为特征信息,即借款人的当前负债状况和还款的历史信息。三是判断企业和个人还贷能力的信息。四是特殊信息,例如法院民事判决信息。

征信增值服务:向客户提供信用报告是征信机构的基础业务,此外,征信机构还向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包括信用评分、信用评级、金融服务业务解决方案、市场营销服务、防欺诈服务、商账追收等。

第四篇:加快征信体系建设 建立社会信用体系

加快征信体系建设 建立社会信用体系

营造廉洁自律社会环境

——魏 绪 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包含法律、制度、管理、信息共享服务和道德文化等内容。其中,金融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信用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征信体系的建立。征信,即“征之以信”,是专业化的、独立的第三方机构依法采集、保存、整理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并依法对外提供信用信息服务的行为的总称。具体的作用是为企业和个人建立信用档案,帮助人们积累信用财富,扩展经济活动的地域空间;提供有效传播信息的平台,缓解信用交易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建立奖励守信、惩戒失信的内在机制,引导人们养成守信履约的行为习惯,改善社会信用环境。可以说,有无健全的征信体系是市场经济能否稳健运行和走向成熟的标志。

建设征信体系是人民银行的一项新职能。人民银行于2006年组织建成了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到2007年年底,该数据库分别为全国1300多万户企业和近6亿自然人建立了信用档案。目前,信用报告正逐渐成为企业和个人的“经济身份证”,日益渗透到人们日常的

1经济活动中,开局良好。人民银行基层行应当积极推动金融征信体系建设,不断改善社会信用环境,为构建全社会信用体系打下坚实基础。一是加强对征信体系建设的组织管理。进一步明确和增强人民银行管理和建设征信体系、发展征信市场的职能,把征信体系建设和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一项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重要工作。二是应提高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对发展征信事业、创建诚信文化、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认识,提高社会各界对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建设的支持度。三是积极开展征信和金融知识宣传教育,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信用环境,增强全社会信用意识,积极培育国内信用市场,将征信及相关金融知识带进百姓生活,教育社会成员牢固树立诚信守法意识。四是加快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建设步伐。进一步完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系统查询、异议处理、统计、纠错等功能,提高数据处理效率。提高数据库的数据质量,建立多渠道的数据质量检查制度和快捷的纠错机制,充分挖掘数据库的统计分析和监测功能,加大数据库的非银行信息采集工作力度,以不断提高数据库的应用水平。

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有利于形成社会管理的长效机制,特别是对以“信用”为根本的银行业来说,推动征信系统建设,防止金融欺诈、恶意逃废金融债务、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重大作用。通过加快征信体系建设,改善社会信用环境,发

挥个人信用记录在就业、融资、经营活动、事业发展甚至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使缺乏契约意识、不守信用、违规违纪者付出代价,让人们倍加珍惜和爱护个人信用,大力营造廉洁自律的社会环境,是人民银行履行社会反腐败职能的重要职责。

第五篇:推进完善农村征信体系调研报告

诚信是一切经济交往和国际交往中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也是现代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诚实守信是一个社会最为宝贵的无形资产,也是现代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石。加快完善农村征信体系,推进农村诚信建设,对于创建文明守信的和谐农村,扩大农村信贷投入,实现“海西”整体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当前农民信用意识比较低,农村的信用环境比较差,征信体系不健全,不利于金融机构对农村的信贷投入。

一、当前农村征信体系状况

当前农村征信体系状况是:以**县为例,辖区内真正开展个人信用评级的机构没有一家。农村征信业务主要分为二类,一是人民银行建立的个人征信系统;二是农村信用社建立的信用农户评审机制。

(一)人民银行的个人征信系统。由人民银行总行组建的个人征信系统主要收集有贷款的**县农户个人基本信息、贷款信息和信用卡信息1.2万个。个人基本信息包括个人的姓名、证件类型及号码、通讯地址、联系方式、婚姻状况、居住信息、职业信息等。贷款信息包括贷款发放银行、贷款额、贷款期限、还款方式、实际还款记录、担保信息等。信用卡信息包括发卡银行、授信额度、还款记录等。信贷领域以外的信用信息。

(二)农村信用社建立的农户信用评审机制。一是信用农户的核定。**县农村信用社在乡镇、村干部的协助下,对辖区的农户开展资信状况调查,根据资信评定标准进行评估,核定“信用户”,确定授信额度,发放信用证。全县共核定“信用户”2800户,发放贷款4100万元。二是农户信用等级评定。在农户填好《农户信用等级评定表》后,由**县农信社逐户建立农户基本经济档案,然后根据资信评定标准进行信用等级评定,核定授信额度。信用等级共分为“优秀”、“较好”和“一般”三个等级,“优秀”等级的每三年评审一次,“较好” 等级的每二年评审一次。评为“一般”等级的农户不给予贷款或收回已发放的贷款。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信用缺失。当前,通过开展“信用村”活动,农村的信用环境虽有了一定的改善。但农村、农民对征信体系知之甚少,农民信用意识比较低,农村的信用环境比较差,仍存在一些问题,视金融部门贷款为“唐僧肉”,抱着能借则借,能逃则逃,能废则废的态度,制约了金融机构对农村的信贷投入,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

(二)农户可用的信用档案资料匮乏。一是只有少部分的农民建立了信用档案。多数农民因未与金融机构发生信贷业务,而没有在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系统中建立信用档案。全县农村劳动力约8.6万人,在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系统中建立信用档案约1.2万人,占比为13.95%。二是个人征信系统中的农民信用信息不全面。目前,个人征信系统中,能查询到的个人信用信息只有基本信息和银行信息,缺乏非银行信息。三是人行的农户信用信息档案未完全建立。由于人行的农户信用信息档案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建立的农户信用信息档案较少。到目前为止,人行**县支行所建立的农户信用信息档案223户,已建立农户信用电子化档案只有45户,且尚不能对外提供农户信息。四是农信社只建立部分农户经济档案。当前,在**县农信社建立的农户经济档案约1.1万户,只占全县3.5万户的31.43%。且这部分农户经济档案只用于农信社内部,不对外共享。

(三)非银行信息采集难。当前,与人行**县支行建立信用信息共享机制的非银行机构只有法院、技监局、环保局三家,也只有三家机构为人行征信部门提供信用信息,但信息量很小,采集的信用信息不全面。其他多数的权力机构由于尚未与人行**县支行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且这些权力机构所掌握的大量信用信息有的对外封闭,有的对外共享时机尚未成熟,难以成为人行的征信信息。总体上,人行征信部门所能采集的非银行信息量很少且有限,难度很大。

(四)个人征信系统的失信约束功能发挥受到制约。人行建立了个人征信系统以后,虽收集了大量的个人信用信息,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信贷活动提供了方便,起到了约束信贷失信行为。但其约束功能的发挥却受到以下方面的制约:一是受制于银行业金融机构所提供的基本信息、银行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二是受制于人民银行非银行信息的采集量低;三是受制于信用产品的开发与运用范围单一。个人征信系统失信约束功能的发挥受到制约,不利于农村的诚信建设。

三、推进农村征信体系建设的建议

(一)为农村征信体系建设而加快立法。信用体系建设需要相应法律的保驾护航,如信用信息的征集、信息共享、信用信息的查询和使用。制订与建设征信体系相关法律法规是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紧迫任务,也是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紧迫任务。只有通过立法,才能为征信系统建设提供法律保障,为金融机构和个人提供伸张正义、惩罚失信者的法律保障;才能达到充分体现保护债权人利益的原则,提高失信成本,保护债权人、守信者;才能打击失信方的信用规则,保护经济行为主体的正当权益。

(二)深入农村开展征信宣传。政府应开展形式多样的征信宣传活动,提高广大农民的信用意识。一是组织多种形式宣传活动,如散发宣传资料、悬挂宣传条幅、征信灯迷竞猜、开展巡回演出、办宣传栏、开座谈会等;二是建立村级征信宣传站,开展经常性宣传,让征信知识在农村持久地、广泛地传播。通过宣传,让农村经济实体、农民了解更多的征信知识,提高信用意识,明白信用记录对其事业、融资的影响,珍惜信用记录,懂得信用财富积累。

(三)完善农民信用信息档案。目前,个人征信系统中农民信用档案信息不够全面,农户信用档案建设滞后,农户信用信息比较匮乏,影响农村征信体系建设,最终阻碍了农民的信贷投入。所以,为推进农村诚信建设,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建议如下:一是加强与当地政府及其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当地政府及其部门的支持,加快非银行信息采集,尽快完善农民个人的信用信息;二是农联社应积极配合人行开展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加快农户信用档案电子化建立;三是人行应加强向个人征信系统提供基本信息和银行信息的金融机构的监管,确保相关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

(四)建立信用守信失信奖惩机制。不少农民个人的信用意识较差,还贷意愿低下,视金融部门贷款为“唐僧肉”,抱着能借则借,能逃则逃,能废则废的态度。所以有必要实施奖惩机制,如对信用守信者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等奖励,对失信者给予相应的打击甚至法律制裁等处罚。

(五)完善农村信用评价体系。目前,农村信用评价多为农信社的“信用户”评选活动、“优秀”等三个信用等级的评定,其他的信用评价没有涉足农村。建议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整合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建立以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的农村信用评价机构,完善农村信用评价机制、体系和方法,为金融机构业务加大农民信贷投入提供重要的依据。

下载关于上海市社会征信体系建设试点的调研报告(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上海市社会征信体系建设试点的调研报告(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根据**县民政局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总体方案的要求,2009年4月13至17日,我带领局生救办、低保办、优安股、福利股等股室负责人到华阳、板桥头、上庄、金沙、伏岭等乡镇......

    个人征信体系建设设想论文范文合集

    一、我国征信体系建立的现状及现有模式经过近几年的努力,人民银行牵头建设的全国统一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按照国务院的要求,2004年初人民银行加快了......

    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情况调研

    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情况调研**市**区地处浙江中部沿海,总面积280.12平方公里,辖8个街道,1个镇,1个农场和1个渔业总公司,41个社区居委会、275个行政村,总人口49.97万人;2008年财政总收......

    民政局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近年来,XX市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民生问题,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把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保障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

    关于完善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建设的探讨

    个人征信体系又称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牵头组建,是各商业银行的信用数据信息共享平台。主要采集和保存个人在商业银行的借还款、信用卡、担保等信......

    关于我市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李奎建全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好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对于枝江打造湖北工业强市、滨江宜居城市和长江经济带强劲增......

    关于加强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内容摘要:当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经起步,并取得初步成效;人民银行牵头建设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已经建成,应用广泛,作用显著;各部门、各地方在推进行业和地方信用建设方面做了......

    开展征信和社会信用体系专题宣传活动总结

    开展征信和社会信用体系专题宣传活动总结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XX支行XX号文件要求,我行积极响应我XX人行要求,在XXXX年XX月XX日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关于征信及社会信用体系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