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思维创新对企业发展的现实意义
浅谈思维创新对企业发展的意义
作者:赖震宇
班级:2012界工程硕士项目管理
【摘要】探讨、明确思维创新与企业发展进步两者之间的规律及其操作方式,促使思维创新同企业发展进步的要求相适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企业、发展、创新、意义、科学技术。
(一)企业确立强烈的思维创新意识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人类社会文明进步、民族的昌盛、国家的强大、世代的更替,都离不开思维创新。历史是公正无私的,它以胜于雄辩的事实一再证明创新思维及其密切相关的创新成果,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魂魄。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企业的发展进步更离不开创新。
1.思维创新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在原始社会,原始人“无羽毛鳞介以居寒热,无爪牙以争食也”,他们虽然“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人所)用”,原始人之所以能够制服凶猛的虎豹犀象,驾驭牛和马,在水旱风雹的险恶环境下得生存、繁衍、壮大,究其根本原因他们是人,有着其他动物不可比拟的、不断进行创新思维的大脑。
不断创新曾使中华民族是一个久负盛名的文明古国。对此,英国科学技术史学家李约瑟说。中国“在许多重要方面有一些科学技术发明走在那些创造出著名的‘希腊奇迹’的传奇式人物的前面,和拥有古代西方世界全部文化财富的阿拉伯人并驾齐驱,并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的这些发明和发现往往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在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在汉代末期,生铁冶炼、铸造、采矿等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景德镇瓷器、“丝绸之路”和郑和7次下西洋的壮举,标志着我国陶器、纺织’、造船和航海技术达到了很高的发展水平,不仅对当时中国的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而且对世界各国经济技术发展也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四大发明“预告资产阶级到来”,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最大的杠杆”。但是,到了近代,由于晚清统治者的政治腐败,同时又由于闭关锁国,因循守旧.压抑和扼杀了国民的
创新热情。导致国力一天天衰竭,最后沦人长达百年的半殖民的境地。
创新使素有千岛之国之称的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日本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但是在二战之后用很短的时间,使经济得以恢复快速发展。正如日本大平正芳于70年代末说:”战后日本经济复兴是依靠人的头脑、进取心、纪律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从这些无形的资源发展起来的。’日本人对“我们最终拥有的是思维”,引以自豪。因为。一个由“高级人脑”组成的科技队伍,使日本在较短的时间内由战败国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可见,创新思维及同它紧密相联的创新行为,是一个民族强盛、国家繁荣和综合国力快速增强的中流砒柱。
2.企业思维创新的必要性
创新思维是实施创新行为的基础或前提,然而思维主体进行思维创新是有条件的。一是思维主体要敢于异想天开;二是社会环境要宽松,允许乃至于激励思维主体敢想敢干,也就是敢于进行创新思维,敢于实施创新行动。从历史和现实来看,后者相对前者显得特别重要。人们都熟知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核心,尽管理论创始人讲的“客观实在”包括人的大脑,人脑也是物质。但是,人脑及思维成果往往涉嫌“二元论”及唯心论,又作为无产阶级世界观和资产阶级世界观的分水岭,从而严重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因此,我国研究思维科学起步很晚,并仅限于权威人士的小圈子内,而创新思维作为思维科学研究的热门课题则是近五、六年的事情。正是由于这样,我国近5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同发达国家相比在诸多方面仍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当前,为了推进我国社会全面进步,激发包括国有企业在内一切经济组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发展的活力,必须加强思维科学的研究,必须加强创新思维的研究和基本知识的普及,必须重视“科学的发展和前人对思维的认识结果,使得我们已经进人了一个注重自知的阶段,强调自我认识的阶段”。也就是说要进一步明确人的大脑的物质性,还给创新思维宽松的社会环境;要进一步明确创新思维的性质和作用,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创新思维的氛围,组建一支宏大的由“高级人脑”组成的创新思维的队伍,以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质量。因为创新思维是“理论思维”的核心,是制约社会能否高速发展和进步的极为重要的因素。充分认识创新思维在推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增强创新的紧迫性和自觉性,则是人们对创新思维理性认识的标志。
(二)企业选准科学技术成为现实第一生产力突破口的需要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是邓小平同志纵观国内外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科学技术具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论断,它已经成为国人的共识,表明了我们抓住了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
1.存在问题的原因及要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转变现实第一生产力,存在着认识上的片面性和实际操作上的局限性。其主要原因:一是割裂科学和技术的内在联系;二是科技研究、开发方式落后;三是实行市场经济对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一点论等,其消极影响或危害不可低估,要引起高度重视并予以矫正。
准确理解科学技术的含义,从实际出发,确立系统论的观念。一是科学与技术,是联系紧密含义有别的二个概念。科学一词源于拉丁文,奉意为“学问”、“知识”。一般地讲,科学可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类,近代又出现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的边缘科学。但它们的共性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形式和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是适应人们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是实践经验的升华和结晶,并在新的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的理论。而技术则是人类为了同自然之间进行物质转换和能量、信息传递,根据生产实践和自然科学原理创造而成的各种活动手段、方法、技巧和配方。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两者呈现一体化的趋势。二是促使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发展,采用科学技术要从实际出发。也就是要从企业生产经营的行业特点出发,从企业满足市场供求状况及其发展趋势出发,从企业自身人力、物力、财力的现有条件及企业实现长足发展的客观要求出发,从企业增强自身竞争能力、经受住国内外竞争对手严峻挑战的实际需要出发。这是由于不同部门、不同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决定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只有同企业生产经营特点、以及企业人、财、物的实际状况相结合,做到数量上合乎比例,质量上相互适应,才能实现预期目的。
2.基本对策及根据
企业在创新的作用下实现长足发展,要树立系统论的观念,将应用性很强的思维科学及其诸创新方法同企业内外部状况所体现的条件、特点等有机结合起来,这是科学与技术是由第一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第一生产力的首要条件。
信息加“高级人脑”合作的科学技术由是第一生产转变为现实第一生产力的
基本方式。之所以将科学技术界定为第一生产力,要大力倡导和弘扬创新思维,是基于现代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之势以及企业进步、发展同破产、倒闭是同时并存的严峻现实。所以现代人类社会,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态势,催逼着企业不断进行创新,否则难以生存,而适时进行创新、及时捕捉发展进步的机遇,企业必须重视信息和“高级人脑”的合作。
信息是企业创新的基础。企业创新是多方面的,但具体创新内容或目标的确定,创新所需人力、物力、财力及智力投人的核定,以及预期产出或市场回抱的测定,还有创新过程中所需各种物质和时间的协调等,都离不开信息。
诚然,在漫长的人莱社会的历史长河中,有大量的创新成果是由个人完成的,即使近代和现代,也不乏个人创新之例。但是,置身于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企业,其创新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企业的创新更多的要以“高级人脑”合作的方式来完成。
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导致社会生活日新月异。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下,企业从自身优势出发,选准并尽快拿出创新成果,需要“高级人脑”的合作。
当代社会,生产、流通已跨越国界,企业置身于竞争十分激烈的旋涡之中,谁能在优胜劣汰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其关键性因素谁创新得当,谁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一方面,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把希望和精力聚焦在创新上,在客观上加剧了创新的艰难程度;另一方面,企业对已经获取的创新成果进行封锁,并为了自身利益,以最大的热情搞第二代、第三代换型产品或工艺的技术储备,因此,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企业创新要有“高级人脑”共同合作。
企业创新,有时需要多门学科、多种技术手段、多人或多家协作单位共同完成,同时,创新要有快捷、准确高质量的信息,而这样的信息又是由专门从事信息业的“高级少、脑”筛选、整理出来的。对此,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美国著名科学家尤里说:“现代科学研究往往需要集体的合作。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研究原子的分裂,就发动过50多位专家共同攻关。”还有一位研究脑神经学 并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西班牙的卡哈说:“科学的发现总是集体脑力劳动的产物。”所以,企业创新以“高级人脑”合作来完成,是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高效创新形式。
创造有利于思维创新的社会条件。企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社会,而企业创新
也同样需要诸多的社会条件。它包括社会政治制度、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和企业对科学技术的需求状况等,但从我国目前企业创新状况看,巫须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培养或确立敢想、敢试、敢冒风险和敢为人先的气质,要成就一项事业,完成一个创新成果,就要有一股奋发向上,敢于向一切陈旧的东西进行挑战的神气。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以“怀疑一切”的胆识,不仅用事实推翻了洋专家讲的中国是个“贫油国”的结论,而且证明中国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25年前的春天,安徽的几个农民,敢于大逆不道搞承包,不仅解决乡亲们吃饱饭的问题,而且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东风,成为掀起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光彩夺月和催人泪下的一页。如果没有敢于创新的气质,难以成就创新乏举,即使接近成功,也会因为“底气’,不足而告吹。普朗克是德国的物理学家,他虽然首先提出了“能量子假说”,但由于胆怯,对自己的发现表示怀疑,不相信世纪性的突破就在眼前,未能进一步证明量子理论,结果成为千古憾事。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而为每个职工、每个企业发挥聪明才智和大展宏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是,由于传统思维定式的束缚,为数众多的人们不思进取;一些企业或安于现状,或等待观望,或搞“翻牌公司”、“真戏假做”,这种状况,于己、于民、于国家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三)小结
以创新思维及创新成果巨大推动作用的理性认识为前提,明确创新是科学技术成为现实第一生产力的突破口,有助于企业在发展进步过程中做到知与行的统一,有助于企业成为科技成果研制与应用的主体,有助于增强企业活力和整个国民经济的综合实力,加快我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
[1]企业发展之道_思维创新 [2]创新思维与企业技术创新 [3]创新思维是企业发展的思维方式 [4]创新思维及其基本原则 [5]企业创新思维的基本内蕴
第二篇: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应有创新思维
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应有创新思维
--长沙银行朱玉国行长访谈
2012年02月02日 13:14来源:千龙网
[推荐朋友]
[打印本稿]
[字号 大 中 小]
华尔街金融风暴引发的忧虑与经济思考仍在继续。当全球经济进入低迷,在融资难度高、经营成本上升以及市场萎缩等一系列困难之下,部分中小企业不得不选择停产、半停产或减产。怎样的帮扶措施更有力、更见效、更长效?与中小企业打过多年交道的长沙银行行长朱玉国,以杭州的“平秋月”、法国的“康采恩”等为例,以广阔的视野结合长沙中小企业发展实际,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强而又极具新意的帮扶举措,值得相关部门及业内人士借鉴。
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中小企业已步入严寒的冬季。据调查统计,至2008年11月底,在全市2070户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中,全停产、半停产、减产的企业达864家,涉及歇岗员工近8万人,分别占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的41.7%和员工人数的16.1%。帮助扶持中小企业过冬已经成为各级面临的严峻课题。新年刚过,市委、市就推出了“两帮两促”的举措,非常及时和必要。考虑到目前经济形势的复杂性,朱玉国认为帮助扶持中小企业走出困境,除了落实好原有的各项帮扶策外,更要有一些创新的思维和举措。为此,朱玉国行长提出以下建议:
1尽快组建以工业园区为依托的策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或融资服务体系
融资难仍然是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工业企业目前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对于这一问题,目前各级的主要做法是加大财对担保公司的补贴和注资力度,希望通过支持担保业进而解决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这一点固然正确而且重要,但由于目前在长沙展业的担保公司除省中小担保以外,实质上主要以商业性担保公司为主,普遍资金实力较弱,且商业利益取向十分明显,有不少靠采取收取客户保
证金、收取客户担保评估费、论证费等方式维持运营获取利益。因而不仅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的力度有限,且加重了中小企业融资负担。
据长沙市经委的调查,目前中小企业通过担保公司贷款的年均融资成本达到了12%~15%,企业难以承受。财的补贴对调动担保公司展业的积极性有一定好处,但不会减轻企业的融资成本。据长沙银行长期与担保公司、中小企业往来的经验看,这一策的作用比较有限。
朱玉国行长的意见是,必须尽快依托工业园区建立分层次的策性信用担保体系或者融资服务体系,建议市、区(县)两级从财资金中每年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以工业园区为依托,在每一个园区设立一家主导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或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中心,这些机构以服务园区内的中小企业融资为目标,而不以盈利为目的,可通过至少以下三种方式解决园区内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第一种方式是由担保公司或融资服务中心直接向银行贷款,用于储备园区工业土地、建设标准厂房、购买通用设备等,阶段性租赁给中小企业使用,待中小企业实力壮大后再将这些资产出售给企业,对于特别有发展前景的企业,也可适当直接参股;第二种方式是为园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向银行贷款;第三种方式是为园区中小企业以土地抵押向银行贷款提供抵押土地回购担保,即当园区中小企业以土地抵押申请贷款时,要求银行按土地购买价或银行、企业、担保公司三方认可的评估价不打折全额提供贷款,担保公司或服务中心承诺一旦借款人到期不能偿还银行贷款,由担保公司全额回购抵押土地。这样一来,企业通过土地抵押从银行借到的贷款将至少放大一倍。
这一体系的建立至少有几个方面的好处:一是主导、侧重策效应,能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二是立足园区建立的担保公司(融资服务中心)熟悉园区内企业情况,能为园区企业及时提供支持;三是有背景,能有效扩大与银行的合作;四是有利于促进我市策性担保体系和商业性担保公司并存发展局面的形成,促进商业性担保公司改进服务、规范运营。
2充分发挥财资金的“乘数效应”,整合财、银行、信托、基金及担保机构资源,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模式
面对当前的形势,靠财有限的直接投入,很难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还必须有多种多样的融资解决方式。目前有关方面也出台了促进发行中小企
业集合债券、IPO等策意见,但鉴于长沙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这些办法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可行的方法是要充分研究发挥财资金的乘数效应,创新出“以财资金为引导,启动会资金积极参与”的新的融资模式。
借鉴目前杭州等一些地方的成功经验,朱玉国行长建议由相关部门牵头组织,从财每年用于支持工业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引导的专项资金中拿出一部分作为发起资金,联合相关银行、信托、基金、担保机构创新发行、以信托计划与银行理财产品相结合的中小企业集合信托债权基金,为辖内中小企业解决中长期融资问题,使有限的财资金发挥以一当十的乘数效应。集合的力量、市场的力量、会资金的力量和企业自身的力量渡难关。
在这方面外地已经有了成功的经验,如杭州市西区,通过1000万元财资金作为发起资金,由财、银行、信托、担保机构等同参与,就发起创设了一期“平秋月”中小企业集合信托债权基金,募集资金5000万元,为20户中小企业提供了为期两年、年利率7.5%的融资。目前第二期“宝石流霞”又已启动,募集资金6000万元。从长沙过来发行集合委托贷款的情况看,这样的集合信托债权基金在长沙大有发展空间,不仅将为中小企业提供新的融资渠道,还将为间资金创设出新的理财通道。
3抓紧筹建和引进金融租赁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双向服务支持
市政府应尽快推动先导区先导投资控股公司提出的设立金融租赁公司设想的落实,尽快启动金融租赁公司的筹建工作,同时应出台系统的支持鼓励措施,加快引进华融租赁公司等中央大型金融租赁公司来湘设立分支机构、开展业务。鼓励金融租赁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双向服务支持,即一方面为创业的中小企业提供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的租赁服务,减轻中小企业设备投资的压力,鼓励中小企业创业和扩大生产。另一方面为工程机械、机床等中大型生产设备制造企业在销售环节提供设备按揭销售服务,帮助中小企业打开市场、扩大销售。
4加快发展工业地产
最近长沙市已出台策对投资额较小的项目不再提供成片土地,这一策非常重要。但对中小企业而言,其发展必须有较强大的工业地产支撑,而目前长沙市的工业地产可以说仅仅起步,所以应该出台具体措施鼓励、扶持工业地产业发展:第一,对在园区内发展工业地产的建议全额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第二,对园
区内有成片闲置土地的企业建议投入适当的引导资金,鼓励这些企业开发工业地产项目;第三,出台措施鼓励银行发展工业地产按揭业务,支持工业地产发展,前期可由长沙银行先行尝试,形成示范效应。
5扶植、壮大集群产业的本地配套能力,促进龙头企业和配套企业的联动发展
经过多年的努力,长沙已经逐步形成了一些上规模的产业集群,而且还在不断地壮大。但遗憾的是这些产业集群在本地配套能力仍显不足,以工程机械为例,目前长沙本地能提供的配套能力仅40%左右,大量仍需异地采购。为此,在扶植发展产业集群的同时,我们也应高度重视集群产业配套能力的培育,以充分发挥龙头产业、龙头企业的产业带动效应。
一方面建议市由科技等部门牵头,联合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中小企业,紧紧围绕龙头企业、集群企业的配套要求进行系统地科技攻关,帮助中小企业尽快形成为龙头企业、集群产业配套的技术能力。另一方面出台鼓励措施,通过减免税收、财补贴等方式鼓励龙头企业、集群产业就地采购配套产品。
6支持、促进中小企业行会、协会的发展
从国际的实际来看,对中小企业的帮助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的帮助,主要是出台相关的鼓励策和设立策性的信用担保机构,如法国就专门设立了一家国家控股的、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的法国中小企业发展银行。其次是间机构为中小企业的自我服务,主要有企业的各种联合会、协会及其创办的“康采恩”,这类机构由企业、企业家自主创立,以代表并保护自身利益、进行自我服务、争取自己创业的良好环境为宗旨。如法国1944年就成立了法国中小企业联合会(CGPME),下设按区域划分的100个省的省联合会和按行业划分的400个行业联合会,其主要任务就是帮助中小企业与中小行业开发新的产品和服务市场,在国内浙江等发达地区各种协会的发展也非常迅速。
而从长沙的情况来看,这方面的差距仍然很大,中小企业基本处于各自为战的单兵突击状态,因此各级在帮助中小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十分有必要把支持、促进中小企业行会、协会发展摆到突出的位置来抓。
第三篇:论创新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论创新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当今世界瞬息万变,唯一永恒不变的就是“变化”了。应对变化,只有不断创新,企业才能求得长远的发展。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网络经济时代,也是信息经济时代,以创新谋求发展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且变化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不创新就死亡”已经悄然成为世界商业游戏的规则。
对企业而言,创新不是在实验室很美妙,而在市场上一败涂地的构想,而是一个能转化为收入和利润的想法。爱迪生曾经说:“卖不出去的东西,我根本不想去发明。销售是有用的证据,有用代表着成功。”伊尔梅特说:“没有客户的创新是没有意义的,那根本不是什么创新。”因此,真正的创新应该能够改变公司所处的情境,包括市场、顾客、竞争和社会等方方面面。创新与企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企业的发展是一个符合生命周期理论的周期性循环过程,一般要经历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而企业创新能力的变化通常要比企业经济状态的变化早一个相位。创业初期,创新是企业的主题,企业因创新而成立。在成长期,企业发展的重点是体系设计、新领域的选择和产业多元化,而这些正是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结构创新的具体表现。经过前期的创新和积累,企业步入生命周期的高峰状态即成熟期,逐步在生产技术、产品质量、销售渠道等方面取得相对竞争优势,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也大大提高。进入衰退期以后,企业的经济业务出现停顿和下滑,直接或间接反映出企业创新能力存在问题。企业要想在未来的商业竞争中获胜,就必须高度关注自身创新能力的变化,并逐步强化自身的创新能力。
创新可以改变而且正在改变世界商业的格局。一些新兴的企业利用创新迅速崛起成为业界大佬并且制定业内的游戏规则。比尔〃盖茨正是凭借开发个人微型计算机这个创新的想法和包括电脑操作系统在内的一系列创新受到广泛的欢迎,使个人计算机成了日常生活用品,并因而改变了每一个现代人的工作、生活乃至交往的方式,使得微软赢得计算机软件业的霸主地位。至今,比尔〃盖茨缔造的微软帝国仍然创造着巨额的利润,它的霸主地位仍然没有一家公司能够撼动。马云由于创新性的把B2B与互联网的结合起来,迅速的建立起一个阿里巴巴商业王国,04年已经日进百万。永业集团旗下刚成立不久的永业农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创造性的从劣质煤中提炼出能使大多数经济农作物增产20%的生命素,已经于2008年4月在美国纳斯达克OTCBB成功上市,融资3000万美金。可以预见生命素必将改变中国农资行业的现状,并改写农资行业的游戏规则。
创新可以改变企业的经营方式。一些老牌的企业正在强化自身的创新能力以创造更高的利润。中国的万向集团始创于1969年,能够在四十年的经济大潮中存活到现在不是一个偶然,主要是因为万向走的是有自己特色的创新之路,始终坚持把提高自主
创新能力摆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首要位置,因此万向实现了40年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而该集团的创始人鲁冠球也被称为“企业家常青树”。雷富礼自从2000年6月出任宝洁公司CEO以来就把“让创新融入到宝洁所开展的一切活动”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从而挽救了在衰落的宝洁,到07年已经创造了营业利润率提高4%、利润额增长两倍多、营业额翻倍达到800亿美元的业绩,并且使宝洁“十亿元级品牌”从10个增加到23个。
创新可以让企业主动出击并且更快更深的切入市场。诺基亚在印度针对农村消费者的独特需求,通过创新性的增加一些功能创造了两亿的顾客,从而登上了市场老大的宝座;戴尔借助新创的业务模式,向消费者直销并且按订单生产,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招商银行通过服务创新、产品创新和思路创新赢得了巨大的客户和“本土最佳私人银行”等奖项。
创新不仅是实现可持续成长、创造超群价值的主要推动力,而且是改造一家公司的的战略、组织能力、文化和领导力的催化剂。一个企业要想做大做强,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必须营造起一个创新的文化。中国的海尔在张瑞敏的带领下营造出一个创新型的海尔文化,才会从众多的竞争者之中脱颖而出并逐渐成为一个世界级的品牌;宝洁公司在雷富礼的领导下复苏了沉寂已久的创新文化,所以在过去的八年中取得较大的内生性增长。
可以预见,不能持续稳定的进行创新的企业必将走向衰亡,所以企业的领导者们除了创新别无选择。但大多数的企业的创新
观念仍然十分落后,这些企业的生存年限也十分的短暂。因此中国的企业要想走出中国、走向世界,还有很长的一段创新路路要走。为了营造创新文化,企业的领导者们必须建立一个长远的战略、一个创新的团队、一个把创新推向市场的流程和一个支持创新的组织机构。在中国,海尔、华为正是因为做到了这些,所以取得了成功。
第四篇:浅论管理创新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浅论管理创新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摘要:
从创新的角度出发,依次从管理创新的四个重要领域(战略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进行相关理论阐述,并举出相关事例,深入浅出进而得出四大创新领域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管理创新;战略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
管理创新是指对企业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工具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它是企业面对技术和市场的变化,所作出的相应的改进和调整。一般地讲,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既有自然的工具属性,又有一定的社会属性,因此,可以近似地认为,管理创新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复杂的过程。1战略创新
在企业管理中,经营者对自己的目标没有明确,各行其是,没有想到合作对他们生存的重要性,也没有好好想想他们所面临的是一个怎么样的环境。面临着这样的问题,不论是新进入市场的企业,还是致力于拓展自己经营领域的发展中的企业,都需要一种新的有效的发展思路指导企业的前进,而这些工作都得仰仗战略创新。
战略创新就是一种能力,就如管理大师哈默尔所说,战略创新是一种分析和重构企业和行业现有的资源配置方式为顾客创造新价值以及为所有股东创造新财富的方法的能力。战略创新也
是新进入厂商在面对巨大的资源劣势时赢得成功,以及现有厂商继续获得成功的唯一途径。
战略创新的核心问题是重新确定企业的经营目标。企业确定的经营目标会决定企业如何确定自己的顾客、竞争对手、竞争实力,也会决定企业对关键性成功因素的看法,并最终决定企业的竞争策略,成功的战略创新者会采用与所有竞争对手完全不同的竞争策略和经营目标。
在竞争策略上,面对众多的竞争对手,从你死我活的竞争理念向竞争与合作和统一的竞争理念的创新。其实,这是为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客观要求。目前,国际上原来竞争对手的企业之间,纷纷掀起合作浪潮。例如:电子产品领域中美国的IBN与日本东芝的联盟;汽车行业中美国的福特与日本丰田公司的联盟;电器设备制造业中美国通用电器与欧洲西门子联盟。当今世界出现的这种竞争与合作相统一的现象,不是个别企业的经营战术,而是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企业所具有的竞争观念创新的表现。
在经营目标上,从企业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发展到对社会发展、环境的责任和对用户的责任的经营目标多元化理念的创新。从国际企业发展上看,经营目标多元化已成为趋势前不久,在美国国际性评选优秀企业时,采取九项指标,其中企业的创新能力、长期投资价值;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等指标在整个指标中占了相当份量,所以在经营目标上我们要进一步地拓宽思维,超前发展。
2组织创新 在企业中,战略已经改变的组织需要创新,以实现更加合理的资源配置方式。典型的组织变革和创新是通过员工态度、价值观和信息交流,使他们认识和实现组织的变革与创新。GE总裁韦尔奇执政后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革GE这部老机器。有一个部门主管工作很得力,所在部门连续几年盈利,但韦尔奇认为可以干的更好。这位主管不理解,韦尔奇建议其休假一个月:放下一切,等你再回来时,变得就像刚接下这个职位,而不是已经做了4年。休假之后,这位主管果然调整了心态,象换了个人似的。组织创新是企业组织形式的变革和发展,通常意味着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以及相应的管理方式变化。然而从更深的层次上看,组织创新意味着企业资源的重组,因而这里的组织创新涵盖了组织治理、结构、流程等多个方面。组织创新应当以打破部门壁垒,促进资源积聚和杠杆效应的扩大,从而更有效地进行持续的价值创新为目标。
组织创新也是组织所进行的一项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变革过程。通过企业的组织创新,可以改变人的行为风格、价值观念、熟练程度,同时能改变管理人员的认识方式。
3制度创新
企业的发展需要充分合理地配置其内部资源,充分调动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性,而做到这一点,需要科
学的制度安排。
制度创新是实现企业制度的变革,制度创新为企业提供足够的创新动力和创新空间,通过调整和优化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各个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得到充分的体现,不断调整企业的组织结构,修正完善企业内部的各种规章制度,使企业内部各种资源合理配置,发挥最大限度的效能。中央党校有位教授在总结深圳特区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绩首先归功于制度的创新。当今意义上的企业制度创新主要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它是企业产权制度(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的权利和责任)、经营制度(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包括目标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等)、分配制度(企业内部资源如材料,资金,设备,劳动力等的取得和使用的规定)的综合创新。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是指企业文化的创新。以价值最大化为导向的平安新价值管理文化就是创新。平安厦门分公司(寿险)传经送宝,帮助厦门地税部门创建税务文化。
一个企业需要自己的文化,有人说,战略加文化等于卓越。企业文化一般是指企业内部共有的基本价值观念和一系列行为准则,其实质是企业内部的价值观,企业文化对于其员工行为有着重要影响。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新阶段,并成为先进企业增强活力,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为了形成支持持续价值创新、战略创新的组织氛围并影响员工行为,企业需要通
过文化创新使人们重新认识环境,认识企业,更好地把握和创造变革,同时有利于资源整合方式和价值创造系统的不断更新。台湾电子巨头宏基公司,它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建立了一套人性本善的人性管理,平实务本、顾客为首、贡献智慧。
文化创新就是改进企业文化管理方式,将文化管理与企业的物质精神环境相结合,通过一系列的文化管理活动,培养和发展新的合适的企业文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创新的新趋势有以下几种:①确立双赢价值观的趋势。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知识经济的崛起,在使非赢即输、你死我活的狭隘价值观受到致命冲击的同时,也催生出与新的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双赢价值观。一个企业只有奉行双赢价值观,才能不断地从合作中获得新知识、新信息等创新资源,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左右逢源,立于不败之地。
②选择自主管理模式的趋势。这种模式以先进的文化理念为核心,充分尊重人的价值,注重发挥每一个员工的自主精神、创造潜质和主人翁责任感,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强烈的价值认同感和巨大凝聚力,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并通过制度安排,实现员工在企业统一目标下的自主经营和自我管理,进而形成企业创新的动力和创新型管理方式。
③提高企业家综合素质的趋势。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到来,对企业家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科技知识与人
文知识的综合,需要古今中外多种科技文化知识的综合;要打开国际市场,还需要有对各国生活习惯和民风习俗的综合性了解与把握。实践证明,企业家只有具备了融通古今中外科技知识与人文知识、管理经验与民风习俗,善于应对各种市场变化的智慧,才能具备不断创新的实力,获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参考文献
[1]芮明杰.管理创新.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2]芮明杰.管理学-现代的观点.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3]邓水兰.知识经济与企业创新发展战略.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4][美] 帕金森等.不可不知的管理定律.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4.
第五篇:浅析科技创新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浅析科技创新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以湖北省襄阳随州地区汽车行业发展为例
【摘要】科技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最直接动力,20世纪以来,加大科技投入,促进科技发展已经成为各国加快经济发展的共识。“十五”计划《纲要》首次提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建立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促进知识创新工程”;实施“跨越式发展”的宏伟战略。本文以湖北省襄阳随州地区汽车行业的发展为例,通过对企业科技创新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的调查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有利于探索科技创新的路径选择,为科技创新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关键字】科技创新汽车发展
前言
2013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3)》的主题是“全球化新形势下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化发展”,意在探究中国汽车产业“走出去”的现状与未来。在目前汽车市场面临微增长的市场环境下,科技创新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国家也是高度重视,在政府的相关政策下在科技创新建设一些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本实践团队通过对襄阳随州地区汽车行业进行实地考察以及与企业进行座谈等方式展开调查研究,科技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只有牢牢把握科技创新优势,企业才能获得长久的发展。
一、襄阳随州地区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及科技创新在企业中的地位
(一)汽车产业发展格局
根据湖北省“十二五”规划,将依托武汉—随州—襄阳—十堰汽车产业带,以整车生产为龙头,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建设城市圈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着力完善汽车自主研发体系,重点发展发动机、变速箱、机电一体化等关键零部件,形成中西部最大汽车产业基地。作为湖北汽车产业走廊中心的襄阳和“专用汽车之都”的随州,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势以及国家政策的引导,把汽车行业确立为工业领域的龙头产业,把战略新兴产业确立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一个重要方向,同时应用科技创新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成长性较好的产业,带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襄阳随州地区以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为重点,做精做专中小企业,着力完善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引导中小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高中小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加快专用汽车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和产品结构调整,积极推进优势企业联合兼并,不断增强企业实力、扩大市场份额;积极引进主机厂和外资,促进企业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壮大。2005年以来,襄阳市汽车产业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在东风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根据全国汽车产量和东风汽车产量预测,确定了把襄阳建设成为中国汽车新城,力争2015年规模以上汽车产业增加值达到950亿元,2020年达到2000亿元以上的发展目标。襄阳不仅是东风商用车和乘用车重要的制造基地,也是我国汽车动力和汽车零部件的制造基地。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落实共建协议,深化政策
依托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行业领导优势,借助湖北省人民政府的力量,为专汽产业发展提供产品研发、市场营销、品牌宣传等支持,落实深化协议内容,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在相关政策的帮扶下襄阳已逐步形成整车和汽车零部件配套体系,主要是支持发展自主品牌和鼓励发展汽车零部件。目前,襄阳汽车零部件配套体系逐步形成,各类零部件产品生产达4000多种,形成了发动机总成(东风康明斯柴油发动机,东风标志、雪铁龙发动机)、车身(含驾驶室)总成、车桥(驱动桥总成、非驱动桥总成)总成、变速器总成、车架总成、电气和仪表系统总成,轴承、座椅、灯具、蓄电池、调角器、车门锁、发电机、起动机、摩擦材料、油品化工等产品总成系列。因此,未来5-10年应着重提高汽车零部件的自主研发能力和品牌化、模块化发展水平。
(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切实加快企业创新体系建设
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提升企业研发中心的层次,加快构建企业设计创新服务平台和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以自主设计创新、自主技术创新、自主品牌创新和自主制度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截至“十一五”期末,随州市汽车产业规模以上企业118家,较“十五”期末的57家增长了1.07倍,年均增长率15.66%。全市专用汽车企业进入国家公告目录19家,产销过亿元的企业26家,其中过5亿元的企业6家、过20亿元的企业1家。汽车产业成为随州第一个产值过“百亿”的产业。“十一五”期末全市专用汽车产量7万辆,较“十五”期末的1.37万辆增长了4.11倍,年均增长38.57%;“十
一五”期末全市汽车产业实现产值151.34亿元,较“十五”期末的36.51亿元增长了3.15倍,年均增长32.89%;“十一五”期末全市汽车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2.11亿元,较“十五”期末的35.08亿元增长了3.34倍,年均增长34.10%;“十一五”期末全市汽车产业实现利税11.51亿元,较“十五”期末的1.47亿元增长了6.83倍,年均增长50.92%。
二、企业在科技创新上所遇到的问题
(一)条块分割、机构庞杂、产学研脱节
过多的科研机构游离余企业之外,不利于产学研的结合,科研经费、科研力量不能集中使用,造成了科技投入的普遍浪费,致使许多基础性、关键性和普遍性的生产技术问题不能解决,直接制约了技术创新的速度和进程。以部门和行业为核心的隶属关系的羁绊,给科技系统结构上的优化组合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设置了层层障碍,使科研单位与企业的一体化遇到了无法克服的体制困难。
(二)企业素质和企业经济实力影响技术创新
襄阳随州地区很多汽车企业设备老化,冗员过多,以乡镇企业为主体,高科技企业比重较小,在工程技术人员数量、素质、层次上与大企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一些技术人员常忙碌于日常技术性工作,很难独立展开创新工作。同时由于经济实力的影响,2002年国家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中小企业用于研究开发的费用只占到其销售收入的0.31%,由此证明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用于技术创新的经费远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占销售收入的1.5%的水平,从而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创新。如图1是近十年中国财政的科技投入增长图:
图
1(三)政府政策、市场环境等因素制约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由于我国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因素,以前国家的技术改造投资几乎集中在大中型国有企业,对中小型企业不够重视,使一些有潜力、发展快、技术含量高的中小型企业不能健康的发展。具体表现在:资金投入不足、扶持企业技术开发与创新的政策力度不够等。
二、针对相关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政策保障机制
围绕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实施以园区建设平台,以平台招揽人才,以人才集聚产业,以产业支撑发展战略,构建融科技创新、产业转型、体制机制创新于一体的政策保障体系。加大研发费加计抵扣、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技术服务企业税收优惠、人才引进、创新创业等政策落实力度,调动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的积极性和人才创新创造的积极性。通过财政投入、政策激励等扶持,带动和促进企业和全社会加大科技和人才的投入,增进全省研发投入的整体提升。
(二)进一步完善科技金融机制
要扩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资金规模和科技担保规模,全面推广科技金融示范区,强化科技和金融合作机制,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新型科技投融资体系,通过阶段参股、跟进投资、投资保障和风险补助等方式,吸引股权投资基金、社保基金、保险公司等社会资金开展创投服务,促进创业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三)进一步落实好财政科技投入刚性增长机制
要尽快将财政科技投入增长纳入对市县区党政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考核指标,确保财政科技经费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确保财政性科技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财政对知识产权工作经费投入逐年提高。
(四)建立重大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扶持机制
要在有效整合各类科技园区的基础上,引进高层次管理团队,优化运行机制,打造区域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和高端人才集聚载体。要围绕重点产业链,鼓励和支持引进建设高层次的产业科研机构和技术创新平台,加快设立高层次科研机构引进专项资金。对地方政府引进的高层次产业科研机构,上级政府要给予一定比例的投入补助,对投资建设的科研院所要在三年内给予一定的运行经费补助或奖励,补助经费用于科研院所建设前期论证、基本建设、必要的实验仪器设备购置和初期运行费用等。
(五)突出培育创新型企业和科研机构建设
在政策上、资金上、人才上给予全力支持,培养出龙头、骨干企业,提高企业的整体核心竞争力。积极培育扶持新生的研发机构,引进吸纳有实力的科研机构落户,力争实现大中型先进制造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覆盖率100%。
(六)突出人才队伍建设
推进人才特区和国家千人计划人才基地建设,优化人才政策,致力提升人才的归宿感和荣誉感,努力使打造高端人才密集区、创新创业人才首选区。积极培育创新创业人才,以本地高校、重点企业、重大研发机构和重大科技项目为依托,重点培养锻炼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科技专家和创新团队,一批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和管理创新能力的高级管理人才,一批企业紧缺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制定政策积极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回襄阳随州家乡创新创业,加快培育一支宏大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
三、总结
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进行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企业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不创新,企业就不能生存,不持续创新,企业就难以发展。不创新就灭亡,对于企业说是一条难以改变的规律。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每个企业都面临着竞争的巨大压力,如何在竞争中取胜,成为企业生存下去的关键,而这又必须依赖于科技创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进行科技创新不是一句空口号,不仅要落实科技创新优惠政策,建立创新型企业家的培养机制,还要加大科技创的资金投入,重视人才的引进和有效使用。
【参考文献】
[1]李培培.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代红延.科技创新.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2012-010-9.
[3]钟红艳,王凤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及防范[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11期
[4]夏训嘉;廖馨;;企业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问题研究[J];经济纵横;2011年08期
[5]邓子基;杨志宏;;财税政策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11年05期
[6]陈劲;陈钰芬;;开放创新体系与企业技术创新资源配置[J];科研管理;2006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