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湘潭市雨湖区历史二模考试答案及评分标准
湘潭市雨湖区2015届第二次模考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小题
D C D D C B A D B A B D A C C A C B B C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21-30小题
×√√×√×× × √ √
三、材料题
31、(1)由落后贫穷到先进富饶;(1分)(2)①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1分)②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1分)
(3)两宋。(1分)市舶司。(1分)(4)闭关锁国。(1分)造成中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2分)(5)政治稳定;注重生产技术的改进和人才的引用;坚持对外开放等。(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
32、(1)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2分)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2分)
新特点:资本输出。(1分)
(2)日本反省战争;两国用和平手段解决一切争端。(2分)
(3)实质:掩盖南京大屠杀的真相,抹杀战争罪行,企图为军国主义招魂。(1分)
看法:要牢记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灾难,一方面,我们要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时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另一方面要为实现“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牢记“创新是民族灵魂,发展才是硬道理!”(2分)
33、(1)长沙文夕大火
程潜、陈明仁(2分)(2)朝鲜
土地改革(2分)
(3)农业生产合作社
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2分)
(4)人民公社
挫伤了农民积生产极性(或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2分)(5)文化大革命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
34、(1)英国:《权利法案》
法国《人权宣言》(或《拿破仑法典》)美国《独立宣言》(或《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独立宣言》(4分)
(2)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孟德斯鸠
(2分)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和约》 《九国公约》(3分)(4)美国(1分)
35、(1)研制成改密昂的蒸汽机,推动了英国机器大工业的发展。(2分)(2)二战后至60年代
原因:战争中大发横财;美国利用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有利地位,大力开拓市场;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最新成果,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任写一个即可得分)(2分)
(3)第二次 汽车、飞机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的出现方式。第三次 信息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人们通讯方式。(其他成就言之成理即可)(2分)(4)工业废弃并排放,环境污染。(2分)
(5)认识:人类在自身的发展中要不断地创新,并利用新科技成果发展经济、改善生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合理开发资源,注意保护环境等等。(其他言之成理即可)。(2分)
第二篇:2014年二模历史答案
2014历史二模答案
9.A10.C11.D12.B13.D14.A15.C16.C
29.(8分)(1)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颁布推恩令;铸造钱币;征伐匈奴。(任答两点即可2分)
(2)唐太宗(或李世民)(1分)表现:农业丰收、物价低平、百姓安居乐业、社会治安状况良好、社会经济繁荣、社会财富相对富足等(任答两点即可2分)
(3)作用:人口增加;耕地扩大;百姓安居乐业。(答两点即可2分)
(4)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统治者励精图治,注重政策的调整;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等等。(任答一点即可1分)
30.(7分)(1)文艺复兴(1分);伏尔泰(或孟德斯鸠、卢梭)(1分)
(2)君主立宪制(1分);《拿破仑法典》(1分)
(3)蒸汽机的改良和广泛应用(1分);爱迪生(1分)
(4)计算机网络技术(1分)
31.(9分)评分标准
一等(9~7分)
①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二等(6~4分)
①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评价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3~0分)
① 观点不明确;②为引用史实;③论证欠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注意:小论文在论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中,应该包括以下几个要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制定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为抗日战争胜利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中国人民的巨大民族觉醒、空前民族团结和英勇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美国使用原子弹;苏联对日宣战等。(其它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可酌情给分。)
第三篇:二模考试思品及答案
第二次模拟考试思品试卷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24分)
1.2013年9月10日,“寻找最美乡村教师”结果正式揭晓。据悉,当选的这10位“最美乡村教师”代表广大教师领取属于他们的荣耀。他们是平凡中的伟大,他们之所以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是因为他们有()
A.强烈的自我表现意识B.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C.不顾后果的冲动D.严于律己的精神
2.党的十八大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当前的实际。当前我国最大的实际是()
A.生产力水平比较低B.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具体社会制度还不完善D.科学文化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
3.促进两岸永续的和平与繁荣必须坚持的政治基础是()
A.全面实行社会主义制度B.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原则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一个中国原则
4.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社会主义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政治协商制度
5.每年的全国人民大会都要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这是因为()
① 全国人大只有对国务院进行监督 ② 全国人大是我国地位最高、权力最大的机关 ③ 国务院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④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6.在我国的经济大舞台上,活跃着多种所有制经济,其中唱主角的是公有制经济。下列选项中属于公有制经济的是()
A.小雨自己开的理发店B.小明就职的中国南方电网公司
C.外商投资兴建的游乐场D.小娟创办的服装厂
7.“沙是散的,堆积起来就是无限的沙漠;水是散的,积聚起来就是辽阔的海洋;风是散的,汇集起来就是威力无穷的风暴。”由此可见,集体和个人的关系是()
①集体与个人是相互排斥的②集体的存在离不开个体
③个体只有紧紧地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④集体与个体是相互依存的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8.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要坚持“三个面向”,即()
①面向现代化②面向传统③面向世界④面向未来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9.时下一些中学生以“抠”为荣,被称为“酷抠族”。他们穿衣不再盲从“牌子”,只要大方得体;过生日不再“下馆子”,自己做菜更显温馨。对“酷抠族”的行为理解正确的是()
A.合理消费,勤俭节约B.哗众取宠,故意作秀
C.时尚跟风,标新立异D.安全消费,维护权利
10.2013年10月1日,我国首部《旅游法》将正式实施。这体现了依法治国中的基本 要求。
A.执法必严B.有法必依C.有法可依D.违法必究
11.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爱好和平B.勤劳勇敢C.自强不息D.爱国主义
12.四项基本原则是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之一。下列关于四项基本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它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B.它是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C.它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务D.它是立国之本,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四项基本原则
二、简答题(5分)
13.我国当前工作的中心是什么?(2分)为什么要坚持这一中心工作?(3分)
三.材料分析题(11分)
15.材料一:2013年6月26日,新疆鄯善发生暴力恐怖袭击事件,造成24人遇害,公安人员当场击毙11名暴徒。
材料二:2014年3月1日,云南昆明发生恐怖袭击事件,造成29人遇害,多人受伤,公安民警当场击毙4名歹徒。
材料三:两次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都第一时间做出重要批示,要求依法严厉打击任何暴力恐怖犯罪,坚决打掉敌人的嚣张气焰,坚决维护全社会稳定大局。
(1)世界上许多国家把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做法称为“中国经验”。这里的中国经验是
指什么?(2分)
(2)在暴力事件发生后,公安机关果断处置、依法严厉打击任何暴力恐怖犯罪。请你谈
谈这一做法的重要性。(3分)
(3)维护民族团结,不仅是国家的事,也是青少年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中学生应怎样履行这一责任和义务。(6分)
三、实践探究题(10分)
16.2012年3月以来中共遵义市委和遵义市人民政府提出并开展“双创一巩固”活动。“双创”是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一巩固”是指巩固全国卫生城市活动。
十一中为推动“双创一巩固”的深入开展,决定组织招募“双创一巩固”志愿者活动。假如你是我校参与招募志愿者的工作人员,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本次招募志愿者活动写一条宣传标语。(2分)
(2)结合所学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的内容,谈谈你对参加公益活动的认识。(6分)
(3)假如你是一名志愿者,在“双创一巩固”活动中应该做出哪些方面的努力?(至少
2个方面)(2分)
二模考试思品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6 BBDCBB7-12DBACDB
二、简答题:
经济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三、材料分析题: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①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发展;
②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③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四、实践探究题:
(1)“双创一巩固”,你我同努力,(或积极行动起来,共建美好家园等)
(2)我们生活的社会应该是一个互帮互助的社会,更应该是一个人人相互关爱的社会;
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及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
当你参加公益活动时,也许你觉得自己的力量还不够强大,但你的一次行动将会得到众多人的积极响应。(此题满分4分,任答一点给2分,两点给3分,三点给满分)
(3)①讲文明、有礼貌、平等待人、尊重和宽容他人;
②进行创建文明的知识宣传,纠正市民的不文明行为;③爱护环境,节约资源;
④遵守交通规则;
⑤不乱吐痰、不乱丟垃圾;等等。
第四篇:安徽中考历史(二模)试卷答案
2013年包河区九年级教学质量检测
(一)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5: D C D C B6~10: D B C C D
二、组合列举(大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6分。)
11.(1)安丰塘或芍陂(2)袁隆平(3)大包干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2.(1)金字塔(2)凡尔赛体系(3)阿拉曼战役
三、辨析改错(本大题2小题;共12分)
13.【×】(1)明治维新改为戊戌维新
【×】(2)政治改为经济
【√】(3)
14.(1)错误:诗圣改正:诗仙
(2)错误:辛弃疾改正:苏轼或苏东坡
(3)错误:《狱中杂记》改正:《儒林外史》
四、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15.(1)推翻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推翻封建帝制,确立共和政体,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
人心。(4分)
(2)民族和民主意识觉醒(2分)五四运动反对巴黎和会出卖中国利益;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商人也参加了爱国斗争;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2分)
(3)转折点:国共两党结束了长达10年的内战,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全民族抗战。(2分)
16.(1)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2分)
(2)普法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2分)
(3)保障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促进经济发展(2分)(任意一点即可);
措施:经济:成立“欧共体”使用统一货币欧元等。政治:成立欧盟委员会、欧
洲议会等。(2分)
(4)成员国公民可以自由往来成员国之间工作、学习和居住。(2分)
五、分析探究题(本题12分)
17.(1)《九国公约》;(1分)和平与发展。(2分)
(2)二战战火进一步扩大或(二战达到最大规模);(1分)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中
日关系的改善。(2分)
(3)合则共赢,斗则两伤。(言之有理即可)(2分)
(4)美国的强权政治、日本右翼势力猖獗、朝核问题等。(答出两点即可。2分)
加强沟通与交流,实现合作与共赢;减少摩擦、互惠互利等。(答出一点即可。2分)
第五篇:2014年中考历史二模试题(带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4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题☆星级模拟
友情提示:
1、本试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板块,共100分,检测时间60分钟。
2、答题前请认真填写好密封线内的学校、班级、姓名和考号等项目。
3、用钢笔或圆珠笔答卷,字迹要清楚,卷面要整洁。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图为春秋战车复原图。战车自商代晚期崛起,春秋趋于鼎盛,当时大的诸侯国往往号称拥有万乘战车。随着作战地域的扩大,战车受地形的限制,到战国时开始衰落,并逐渐被灵活的步兵、骑兵所取代。战车的兴衰直接反映了当时()
A .经济的发展
B .战争的需要
C .运输的需求
D .社会的安定
2.2013年3月4日,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
疆六省区签署了一份联合协定,用于保护一条具有千年历史,沟通中西方交通的陆上要道。这条交通要道是指:()
A.丝绸之路B.玄奘西游之路C.鉴真东渡之路D.郑和下西洋之路
3.下列对先秦(秦朝以前)时期历史发展 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半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并开始使用彩陶
B.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提高了生产效率
C.孔子的思想主要是“礼”和“法”两部分
D.西周实行分封制,在当时起着拱卫周王室的作用
4.唐太宗是我国古代一位有作为的开明君主,下列言论不属于他的治国智慧的是()
A.“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B.“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C.“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D.“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5.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香港凤凰卫视组织了一艘命名为“凤凰号”的帆船沿郑和下西洋的航线航行,他们最远可到达()
历史模拟试题
4、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
A.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C.非洲东海岸和地中海沿岸
B.红海和地中海一带D.地中海和欧洲一带
6.我国历来重视民族团结和注重对边疆的有效管理。下列汉唐时期的行政或军事机构管辖的地区是()
A.新疆 B.西藏 C.东北 D.台湾
7.诗歌是生动鲜活的历史,它向人们描绘了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沧桑。下列诗句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②“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④“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②①④D.④①②③
8.有学者认为:“随着这些城市起义(指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接连失败,毛泽东在农村的活动开始呈现出重要性。”此时,毛泽东在农村进行的“重要性”活动之一是()
A.参加中共一大B.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C.召开遵义会议D.参加重庆谈判
A.奖励发明B.废除八股C.精减机构D.裁汰冗员
11.应蒋介石邀请,1945年8月毛泽东到重庆与国民党谈判。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目的是()
A.中共假和谈,真内战B.同国民党商讨抗日合作策略
C.揭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D.加强与美国的合作
12.国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为新中国诞生而作。画面再现
了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喜悦和对新生活的向往,生动地表达了新中华成立的意义。“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
义是()
A.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实现了民主共和
B.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获得了民族解放
C.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当家作主
D.中国人民解决了温饱问题,整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
13.一五”计划中,国家对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投资比例为1:7:9。由此可见,“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
A.优先发展轻工业 B.轻重工业均衡发展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14..《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一书中写道:“他增产的粮食实质上使人口增长率下降了。他在农业科学上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领导着人们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文中的“他”指新中国著名科学家:
A.李四光 B.袁隆平C.邓稼先 D.钱学森
15.阅读下表,指出直接影响1980年后中美贸易显著增长的因素是
题17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①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④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6.在1971年召开的某次国际会议上,阿尔巴尼亚等23国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提案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获得通过。这一结果表明()
A.中国同世界各国都建立了外交关系B.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取得了成功
C.中国的综合国力已经跃居世界前列D.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到了恢复
17..“1800年,大约五分之一的英国人口居住在城镇,城镇规模大约1万多人。而接下来的一个世纪中,庞大的乡村社会被城市化了,全国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在城里工作和生活。”这则材料最适合用来说明
A.启蒙运动的意义B.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C.工业革命的影响D.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
18.“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会从慕尼黑作出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在我们之后,其他人也将遭遇同样的命运。”这段话中的“我们”成为受害者,是因为英法推行()
A.绥靖政策B.侵略政策C.法西斯政策D.不结盟政策
19.现代文明与科学进步密不可分。然而,某著名科学家说了句令人清醒的话:“原子释放出来的能量已改变了除我们的思维方式以外的一切,因此,我们正在走向空前的灾难”。
这位科学家是()
A.阿基米德B.牛顿C.达尔文D.爱因斯坦
20.右边图示反映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是()
A.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不断加快
B.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最活跃的因素
C.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格局走向多极化
D.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与促进
二、非选择题:满分60分
21.2013年是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起步之年。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朝中期的中国,是一个综合实力走在世界前列的强国。但中国人没有恃强凌弱,郑和下西洋是世界上公认的和平之旅;28年间,郑和船队始终奉行“共享太平之福”的对外政策,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关系,在中国与亚非国家之间架起了友谊的桥梁,进一步树立了中国的和平友好形象。——《中国水运报》
材料二历史是最好的见证,爱好和平和自由的东南亚人民是最严正的法官,数百年中,各种郑和庙宇香火旺盛,各种遗迹经久不损,各种传说历久不衰,这正是东南亚人民对来自中国的友好使者怀念、敬仰的表现。
——《郑和下西洋》
(1)明朝哪位皇帝最早派遣郑和下西洋?(2分)郑和船队最远到达哪个洲?(2分)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多久?(2分)
(2)依据材料一、二,简要说明郑和下西洋为什么是“世界上公认的和平之旅”?(4分)
材料三纵观中国历史,我国自汉唐始便是海洋强国,再到宋、元延续,直至明朝转折,清朝衰退,由海洋强国变为海洋弱国,其中教训深刻。
——2012年12月20日《南方日报》
(3)以史实说明我国汉朝时便是“海洋强国”。(2分)清朝时,中国“由海洋强国变为海洋弱国,其中教训深刻”,请你说出一条深刻的教训?(2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俄国从北方,英国从西方,法国从南方,日本从东方,虎视眈眈,时刻准备扑向中国,中国处于他们的包围之中,岌岌可危;其它还有十几个国家磨牙涎舌,跟随四国的后面,也想分些残羹刺饭。” ——强学会序(1895年8月)
材料二:1945年9月9日上午9
时,中国政府代表在南京接受侵华日军司令冈村宁次
递交的投降书。冈村宁次脸色惨白,双手颤抖着在投降书上签字盖章。此后,受降仪式在中国各地展开,100多万侵华日军向中国人民低下了曾经不可一世的头颅。
材料三:中国是1945年联合国成立时的创始会员国,但在新中国成立后,合法席位被长期剥夺。1961年,周恩来曾说:“„„等我们的力量强大了,再进去不迟。总有一天要请我们进去。”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霸权地位衰落,亚非国家在联合国中的作用大大加强,中国重新展开外交活动„„,随着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联合国中亚非新会员国的增加及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越来越多„„,在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通过了阿尔及利亚等国的提案,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中的一切合法权利。
材料四: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下,中国积极地活跃在国际舞台上,广泛参与各种国际组织的活动,增进对外交流,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努力发挥自己的重要作用。
请回答:
(1)请指出材料一反映的中国社会所面临的状况,并指出导致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历史事件。
(2)为什么说抗战胜利洗雪了中华民族百年来的耻辱?
(3)请根据材料三概括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国际地位变化的认识。
23.阅读下列材料:
古希腊的斯巴达和雅典是两个最大的城邦„„由于相互猜忌,不能友好相处,反而进行你死我活的斗争,最终被历史所淘汰。后人把修昔底德的这种总结称为“修昔底德陷阱”。从世界范围来看,能走出“修昔底德陷阱”的国家,法国和德国应该是个典范。法国和德国有很深的历史积怨„„经过数百年你死我活的斗争之后,德国和法国人民都深刻地进行反思,认为这样你死我活的对抗下去对双方都是个灾难。于是双方决定重归于好,永不再战„„——摘自《大科技·百科新说》
请回答:
(1)历史上法德之间有很深的“积怨”。请举出一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双方两败俱伤的战役。
(2)法德“双方决定重归于好,永不再战”,20世纪60年代欧洲开始了一体化的进程。到90年代成立了什么组织?它的成立有何意义?近代历史上中日两国也有很深的“积怨”,请写出其中日本发动的两次侵略中国的战争的名称。
(4)法德两国成功走出“修昔底德陷阱”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你认为中日两国应如何正确面对过去的历史?(2分)
24.(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古今中外出现过一系列的革命或改革运动,人类社会就是在不断的革命或改革中曲折前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3分)
(2)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人类先后开始了两次工业革命。这两次革命把人类分别带入了什么时代?并分别列举两次革命中极大地改变近代中国人社会生活的重大发明各一例(4分)
(3)邓小平和罗斯福分别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家和资产阶级政治家,他们的作为有何相同之处?(2分)
25、在主题为“世界联成一体”的历史活动课上,一个小组的同学向其它同学展示了四幅选自历史教科书上的图片:
他们提出挑战,请其他组同学派出一个代表,上台回答他们的问题。如果你也是其中一员,你能顺利完成这场挑战吗?
(1)首先,他们要求同学写出以上四幅图片内容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名称?(4分)
图1:图2:
图3:图4:
(2)请列举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发明(任举两列,2分)
(3)接着,他们要求上台的代表任选一幅图,然后说出图中人物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你会选哪一幅呢?(2分)(请注明你选择的人物,再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