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广州二模语文答案文字版

时间:2019-05-14 13:49: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6广州二模语文答案文字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6广州二模语文答案文字版》。

第一篇:2016广州二模语文答案文字版

2016 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

(二)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内容理解】(3分)C(原文表述是‚融合了新闻报道的现实性与细致观察及小说的技巧与道德眼光‛,选项表述为‚运用小说家的直觉洞察力‛,与原文不符。)

2.【理解分析】(3分)D(原文表述是‚非虚构文学„„总是容易被和虚构文学对立起来谈‛,选项表述为‚非虚构文学与虚构文学是对立的‛,与作者观点不符;‚非虚构文学与虚构文学是对立的‛与后面的结果没有因果关系。

3.【概括分析】(3分)C原文是‚非虚构写作只能尽最大努力接近‘真实’‛,不可能达到真正的‚真实‛,选项表述与原文不符。)

4.【文言理解】(3分)C(‚扫除之职固当‛作‚以为‛的宾语,‚尔‛是句末语气助词,‚所以‛表结果,因此A、B选项错误。‚力士‛应做下句主语,结合上句意思,‚逐‛的不是力士,因此D选项错误)

5.【实词理解】(3分)A(‚特指男女十五岁成年‛理解不恰当,应该是特指‚女子十五岁成年‛。)

6.【概括分析】(3分)B(牟子才作记不是‚以致‛后面内容的直接原因;‚从旁阻挠‛的是其他‚宦者‛,不是董宋臣。)

7.【文言翻译】(10分)

(1)于是亲自写信给他说:‚我想见你很久了,所以有这个任命,你千万不要有疑虑,为了我(你就)勉为其难出来做官吧。‛

[5分。‚赐御笔‛1分,‚是命‛1分,‚起‛1分,大意2分。]

(2)当时士大夫稍微触犯当权者,就被流放,子才向皇上请求重罪的轻罚,轻罪的免除处罚。

[5分。‚迕‛1分,‚窜流‛1分,‚放还‛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牟子才,字荐叟,井研人。他的八世祖牟允良生下来一岁时,遇上淳化年间强盗作乱,全家在此难中灭绝,仅有一个未成年的姑姑幸免,她用缸盖住允良,允良得以辛免。牟子才小时候跟着父亲寄居在陈咸家,陈咸大奏音乐大摆宴席,牟子才闭门读书好像没听到看到,见到他的人都觉得他与众不同。嘉定十六年牟子才考中进士。当时丁大全与董宋臣内外勾结败坏朝政,牟子才多次上疏请求辞职还乡。当初,牟子才在太平州建造李白祠,自己写了一篇记说:‚李白被贬斥,实在是因为高力士激怒杨贵/妃,来报复李白让他脱靴之仇。高力士当时位尊倨傲,怎么会甘心以奴仆自居呢?李白不是只以:气势压人,而是认为担负清除奸佞的职责本该这样,所以冒犯了君王。唐玄宗糊涂不知真相,反而替高力士驱逐了他所嫉恨的李白,高力士声势益发嚣张,宦官猖獗之势就从这里开始。之后高力士分权率领禁兵,在宫廷中厮杀,虽是天子也不能使唤指挥他了。‛又描摹了高力士t为李白脱靴的样子,为李白写赞而且刻在碑石上。恰好有人将碑文拓本给了董宋臣,董宋臣大怒,拿着二篇碑文向皇帝哭诉,于是就和丁大全合伙谋划,唆使御史先后上奏,诬陷弹劾牟子才私自侵吞在州郡的公宴以及馈赠客人的花费,降官两级,仍不罢休。皇上怀疑这件事,暗中写信询问安吉太守吴子明,吴子明

上奏说:‚我曾经到过牟子才家,家徒四壁,人们都知道他清廉贫穷,陛下不要听信谗言。‛皇帝对经筵官说:‚牟子才的事情,吴子明却说没有,为什么?‛众人没有敢回答的,戴庆炣说:‚我记得牟子才曾经退还吴子明的哥哥吴子聪的任命。‛皇帝曰:‚对。‛事情于是了结。有公论在,即使是仇人也不能置公论于不顾。没多久,丁大全垮台,董宋臣被贬斥,诬陷弹劾牟子才的人都被流放到岭海之外,于是恢复牟子才官职,做玉隆万寿宫的提举。皇帝想要立刻征召牟子才。适逢贾似道入朝为相,他向来忌惮牟子才,仅让他升为进宝章阁待制、温州知府;又唆使御史捏造流言把牟子才视为吴潜的党羽,要中伤加害他。皇帝的旨意不可改变,于是以礼部侍郎的职位召用他,他多次推辞,不被允许。皇帝亲笔写信说:‚我想见你很久了,所以有这个任命,你千万不要有疑虑,为了我(你就)勉为其难出来做官吧。‛按照旧例,从外地召回的近臣,一定先拜见皇帝后才能就任;牟子才到北关,请宦官带他进宫奏事,宦官从旁阻挠,皇帝特地下令召见,非常高兴,安慰开导了他很久。当时士大夫稍微触犯当权者,就被流放,子才向皇上请求重罪的轻罚,轻罪的免除处罚。度宗做太子时,一向尊重牟子才,开口闭口必称他为先生。太子即位后,授牟子才翰林学士、知制诰,牟子才极力推辞不接受任命,一再请求离去。进官端明殿学士,以资政殿学士的身份退休,去世后,追赠四级官,给他两位后裔授官。

8.【技巧鉴赏】(6分)

(1)直接描写动作和神态,写了大雁的‚南翔‛‚不成行‛‚吊影苍波‛的动作、形态,形象而有韵味;(2)烘托手法,用‚霜露‛‚惊风‛‚日暮天长‛等烘托大雁的孤寂、凄凉、零落;(3)拟人修辞,说雁‚何限恨‛,把雁人格化,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效果。

[6分。一点3分,答出两点即可。给满6分为止。意思对即可。]

9.【主旨把握】(5分)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对亲友团聚的思念,对国家残破的痛惜。光阴逝去,佳节又至,故人不知在何处漂泊,请大雁给瓢泊在潇湘的故人们带去我无尽的思念。

[5分。分析2分,情感3分。意思对即可。]

10.【名句默写】(6分)(1)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2)(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3)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6分。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则该空不给分。]

11.(1)【内容分析,特色鉴赏】(5分)E B(A.‚以免影响前途‛的分析只是推测,小说并未明确交代。C.‚性格鲜明‛是不准确的,小说对哨兵、号手的形象一笔带过,没有鲜明的性格。D.‚人物之间的对话,不但增添了浓郁的乡土气息,更为读者展开了一副南美的风俗画卷‛是不恰当的,小说情节在军营中展开,人物对话没有乡土气息,小说也未对当地风俗进行描写。)

[5分。答E给3分,答B给2分,答A给1分。答C、D不得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本题不给分。]

(2)【形象鉴赏】(6分)

①贫穷卑微:穿着朴素,探视儿子只能带一只鸡,进入军营前胆怯紧张,遭到士兵的嘲笑和轻视。②以子为荣:为儿子是一个军官而骄傲,看到儿子受到尊重而喜悦。③念子心切:在军营中等待儿子时忐忑,见到儿子时激动,被儿子赶出军营时虽气愤,但仍对儿子十分牵挂。[6分。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

(3)【技巧鉴赏】(6分)

①第一次是士兵起哄要‚炖鸡吃!‛老人不禁乱了方寸,说‚炖了给儿子吃。‛这背后是初进军营的紧张和对儿子的掂念;

②第二次是父亲把鸡送给警卫班长吃,还不忘请求分一块鸡脯给儿子吃,这背后是对儿子的失望和无法割舍的爱。

③两次描写,对比鲜明,凸显了父亲的心理变化,丰富了人物形象,揭示了小说主题。

[6分。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

(4)【特色探究】(8分)示例: ①从在小说中的地位来看,儿子是作者着力塑造的一个人物形象,与父亲一样有着重要的审美意义,所以对儿子的刻画是小说不可缺少的内容。②从形象塑造上看,儿子是父亲探视的对象,所以对儿子行为和心理的描写对塑造父亲形象、表现父亲的心理起着关键作用。③从艺术表现上看,对儿子的描写和对父亲的描写随着故事的发展交替进行,使情节更富悬念,儿子的冷漠虚荣与父亲的真切深爱互为比照衬托,产生更好的艺术效果。④从思想内涵上看,对儿子的描写,蕴含着作者对儿子冷酷无情的批判和对父亲爱子之心的同情,这不仅使小说的内涵更加深刻,也使小说的主题更为鲜明。[8分。答出一点给3分,答出两点给6分,答出三点给8分,给满8分为止。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

12.(1)【概括分析】(5分)D E(A.‚特立独行的性格和过人的毅力‛的分析是不恰当的,高尔顿年轻时的经历说明他兴趣广泛、智力过人。B.‚这些旅行使他成为一位卓越的超然物外的人类学家‛表述不当,原文中是‚在广泛的旅行中他成为一位卓越的超然物外的人类学家‛,因果分析不当。C.‚高尔顿具有银行家和科学家血统的遗传,这使他确信身体特性、智力和性情等是可以遗传的‛对传主的经历概括错误,高尔顿的遗传不是‚他确信身体特性、智力和性情等是可以遗传‛的原因。)

[5分。答D给3分,答E给2分,答A给1分。答B、C不得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本题不给分。]

(2)【筛选整合】(6分)①把达尔文关于围绕着群的平均值的偶发变异原理应用于人类研究。②研究更精确的测量方法来考察人类才能的差异。③第一次提出了一个以人类的自觉选择来代替自然选择的社会计划。④提出优生学概念,开创了优生学学派。

[6分。一点2分,两点3分,三点5分,四点6分。意思对即可。]

(3)【内容分析】(6分)①兴趣十分广泛(好奇心强)。他热爱文学,一生发表300多部作品;他爱好探险,喜欢旅行,发现‚反气旋‛现象;他对人类学、地理、气象学、心理学、统计学等产生兴趣。②天资聪明(敏锐观察)。他年少时即精通《荷马z史诗》,形成自己的思考方法,表现出过人的天资。③意志力强(善于钻研)。他与各种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历尽艰辛,获得了大量西南部非洲资源和风土人情的第一手资料。[6分。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4)【主题探究】(8分)丹尼尔·凯维勒斯的评价指出优生学的不足。优生学夸大了遗传素质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忽视了后天生活环境的作用,同时它也成了禁止不同种族间通婚的法规背后的智力动因。引用这一评价的好处有:①表明作者对优生学的结论持保留态度。②使读者对高尔顿及优生学有全面客观的认识。③指出高尔顿研究的弊端,使人们在运用优生学理论时能避害趋利。

[8分。写出评价内容2分,作用分析6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

13.【成语辨析】(3分)B(A‚妙手回春‛比喻将快死的人救活,指医生医术高明,用来形容中医药不恰当。C‚不知所以‛意思是不明白为什么是这样,指不知道原因,应改为‚不知所措‛。D‚目眩神迷‛多形容所见情景令人惊异,一般与‚令人‛连用。)

14.【语病辨析】(3分)B(A项,语序不当,‚通过金融网络‛应放在‚把公益需求‛之前;结构混乱,‚提供了新选择‛应改为‚提供的新选择‛。C项,成分残缺,应在‚向土卫六发射‛前加‚进行‛。D项,句式杂糅。去掉‚引起的结果‛‚造成地球生物的不良反应‛。)

15.【语言连贯】(3分)C(本段话的话题是‚中国文化输出‛。第③句是总观点句,定位我们的文化输出远小于文化输入,不是文化强国。第⑤句提出‚文化输出‛时所要解决的问题。第①⑥句强调我们有很多东西可以向处输出,但面临着困难。‚但是‛一词,承接上下文的语气。第②④句是阐明输出的正确方法,‚因此‛一词承接上文,‚这‛一词,对应‚去粗取精‛的方法。)

16.【准确、连贯、简明】(5分)

①为此必须要有先进的装备

②所以只有通过‚物探‛方法才能找到 ③落后的二维物探船将被淘汰

[5分。第①1分,第②③句各2分。意思对即可。]

17.【准确、简明、连贯】(6分)

(1)示例

结论1:与2014年同期相比,2015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依然增长但增长率回落明显。结论2:从与全国趋势的比较来看,2015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发展情况整体好于全国,但比苏、鲁等略差。

(2)示例 全国主要城市省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不平衡,但总体保持在较高水平。[6分。第一问4分,第二问2分。意思对即可。]

第二篇:广州二模答案

2012 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

(二)文科综合·政治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B25 D26 C27 B28 A29 C30 B31 D32 C33 B34 D35 A

二、非选择题:2 小题,共 52 分。

36.(23 分)

第(1)问:

2008 年起,该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速超过 GDP 增速,已经成为该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增速总体放缓,而且距离全省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5 分)

第(2)问:

①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4 分)

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能够通过价格的涨落比较准确、及时、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所以,政府必须善待市场资源。(3 分)

③面对市场竞争,商品生产经营者作为市场主体,能够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主动调整生产经营活动,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所以,政府必须尊重市场主体的选择。(3 分)

第(3)问:

①做事情要尊重客观规律。该市在不同时期,分别采用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方式,都是依据当时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形势做出的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正确选择。(3 分)

②做事情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该市面对经济发展的困境,果断转变发展方式,对发展民营经济采取多项扶持政策,体现了政府的与时俱进。(3 分)

③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该市既充分尊重市场调节,又注意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2 分)

37.(29 分)

第(1)问: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从“中国热”到“西学东渐”,是当时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由盛而衰,西欧资本主义由弱到强的反映。(5 分)

②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发展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从 “中国热”到“西学东渐”,是中西文化不断交流、传播、共享和共同发展的过程。(5 分)

第(2)问:

①事物联系是普遍的。中外文化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关系,我们既要“引进来”,吸收世界文化的先进成果,又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4 分)

②事物是永恒发展的。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方针,是为了加强中外文化的交流,促进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国。(4 分)

第(3)问:

①国家要履行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3 分)

②国家要履行好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文化软义,相互借鉴,增强中华文化的感召力和影响力。(4 分)

③国家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相互尊重,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相互借鉴,增强中华文化的感召力和影响力(4分)

第三篇:广州二模语文作文

2015届广东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作文审题分析及考场优秀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我发现,世界越来越喧闹,而我的日子越来越安静了。我喜欢过安静的日子。(周国平)

我想社会生活本来就是喧嚣的,或者说喧嚣是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喧嚣这种现象,也不完全是负面的。(莫言)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题目解读】

本题作文材料由两部分组成。第一段材料是周国平的话语,意思是,在这喧嚣的社会中,他选择安静的生活方式,安静地写作,安静地思考,不受外界的喧嚣干扰或诱惑,守得住自己的内心。

第二段是莫言在2014年南国书香节上演讲的观点摘录。意思是,这是一个喧嚣的时代,生于斯,长于斯,谁人都不能避免直面喧嚣。如何看待这个喧嚣的时代,如何应对这个喧嚣的社会,值得每一个人认真思考。

材料中的关键词有两个:“安静”和“喧嚣”。如果把“安静”理解为“宁静”“安宁”“平静”,把“喧嚣”理解为“喧闹”“热闹”,不作偏题处理。

“内容”层面,可侧重对“安静”和“喧嚣”意义的直接解读;“含意”层面,可以由“安静”和“喧嚣”引申到对现代人生活态度或生存方式的思考。

关于“自选角度”,学生可以在“安静”和“喧嚣”两者中任选一个作深入思考,也可以将二者综合起来思考。

【考场优秀作文】

在喧嚣汇总寻求“静”土

周国平渴望过安静的日子,莫言却认为生活本应是喧闹的。而我以为,作为个体应沉静下来,社会则应在喧闹中发展。

每个人,只有静下心来才有可能作出一番成就。梅贻琦曾说:“人生不能离群,而自修不能无独。”只有摒弃浮躁的心灵,才能深刻地剖析自己的内心,专注于学术上的思考,从而有所作为。余秋雨在文革期间躲进僻静无人的藏书阁中,苦心经营文化典籍,最终著称了《文化苦旅》一书;季羡林请求摘掉“三顶桂冠”,潜心钻研国学,而成为一代大家。在安静的日子中,他们与文学进行着心贴心的交流,由此才能领悟其中的真谛,而非停留在表面。无视外界的喧闹,无论是褒是贬,静下心来,成就自己。

然而社会往往是在一片喧闹声中发展的。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在人才荟萃的稷下学宫中总能传来激烈的辩论声,在这种热闹的氛围中,最终推动了文化的大繁荣;19世纪的欧洲,工业革命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机器的轰鸣声响彻云霄,人类科技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真正安静如桃花源般的世界虽宁静和谐,但“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只有在思想的交锋与碰撞中,在技术的革新与相互促进中,社会才能向前发展。

但如何在喧闹的社会中寻求安静的自我呢?陶渊明告诉我们:“心远地自偏。”我们每个人生活的社会本无不同,只是心态上的差异罢了。有人有了一些小小的发现,便迫不及待的到处炫耀;有人对问题刨根问底,只求探寻其本质的原因。面对高速发展的社会,科技的进步日新月异,难免会造成人心浮躁的情况,但若我们能够摆正心态,能够窝在角落中静静地品味一杯香茗,阅读完一本好书,或许与自己灵魂对话的日子就不遥远了。

但反观当下,所谓的“专家”、“教授”层出不穷,网友也不禁调侃:让我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人心过于浮躁,最终让个人也无法沉静,而那些名噪一时的专家也不过是昙花一现罢了。

学会在喧嚣中开辟一片属于自己的“静”土,从而推动社会在繁荣与喧嚣中发展吧。

【得分:24+23+9=56】

喧嚣与安静

自古以来,喧嚣和安静都被放在一个对立的位置之上,文人墨客间关于二者的讨论不免引发现代人对喧嚣和安静的思考。我认为,这两者不应是矛盾的,而是可以共存的。

喧嚣已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常态,这并不完全是一件坏事。因为有了人们处事的行为方式不同,所以有了喧嚣;因为有了人们思想的迸发与碰撞,所以有了喧嚣。也因为有了喧嚣,人们有了发展自己更完善人格的机会。当今社会从不缺乏笔锋犀利的时评家,他们对同一件事情的观点可以截然不同,于是引发了大众的热议和思考,亦在这一1 过程中,每个人的思想系统都获得了重建的砖头,以此构建自己更坚固的思想体系。在人处于安静的状态时,他可以自由地思考却难以得到思想火花的碰撞,这只可以从喧嚣中得到。有了喧嚣的生活形态,才有了人与人间的密切交往,才促进了人们的自我更新。

然而,超出负荷的喧嚣只能带来人心的浮躁,喧嚣的生活里每个人都应拥有属于自己的安静一隅。在人们的喧嚣中,摘得奥运金牌的孙杨因心生浮躁而飞驰于道路,刚刚出道便倍受赞赏的柯震东迷失自我沉溺毒品做出了最不好的示范。如我们终日沉浸在喧嚣中乐不思蜀,便会酿成无法挽回的后果。深知这个道理,厌倦了官场的陶渊明如所有隐士一般归隐深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德国的一家名为“慢时光”的特色咖啡店也会为客人提供免费的茶点,只以客人逗留在店中的时间收费,旨在为客人提供安静的一隅,他因其远离繁忙都市的喧闹而备受青睐,吸引了当地以及国外的游客。喧嚣中的我们无不需要在安静中懂得人生的真谛。

喧嚣是品味过安静后对人生的依然热爱,安静是喧嚣过后对人生的释然,首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莫言表示在知道获奖的消息后,兴奋不已,这实在是一份对中国人来说特别的荣耀。接连不断的采访纷至沓来,“莫言”这一名字亦在中国乃至外国传播更广。然而,莫言也说,他最希望的是在获奖之后,仍能过上从前的生活。从前的生活安静,不受打扰。喧嚣亦好,安静也罢,二者兼有的人生才是完整的人生。

喧嚣让人对生命充满热爱,安静让人感受生命的独特与自在,喧嚣而又安静的人生教会我们理性而又快乐地生活。

【得分:24+24+10=58】

不舍喧嚣 亦可求静

在尘世喧嚣中,听听闲言碎语,与人打打闹闹,求的是一种生活的趣味,驱走寂寞。在喧嚣外静静独立,倾听自然之音,求的是一种心灵的宁静平和,驱赶烦躁。而生活,本不该只有其中之一,不舍喧嚣,我们亦可求静。

莫言说“社会生活本来就是喧嚣的。喧嚣这种现象,也不完全是负面的。”可不是吗?人生来为群体动物,终归属于人群,有人群之处便注定有喧嚣,然喧嚣使我们不再孤独,给生活添上几笔明丽。想想过年时的花市,花香阵阵,人影重重。天气还透着凉,人们穿着薄袄,挤在一块儿,几乎可以感到从挨着的陌生人身上传来的体温,但每个人都是笑着的,赏花的笑声,赏月的笑声,还有祝福的笑声,笑声朗朗,一片喧闹,却也这样温馨,仿佛这一大群人都是一大家子。过年过节的韵味实在只有在这一片喧嚣之中才足够透出热闹的气息,这是一片美妙的喧嚣,我们生活于其中,把它当成生活的一部分,便越发离不开。

喧嚣要带着求趣味,求温暖的心去细细体味,才能感到它的重要,然而也不可一直待着,需要我们懂得适时适当给心灵一片宁静,在喧嚣过后,带走烦躁。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陶渊明即便身处热闹之地,依然能感到心灵宁静,达到这样的境界,固然与自身修养有着密切关系,但更重要的是把心移出人群,稍稍安置于大自然之中。这让我想起一篇“听雨”的文章,诗人在闹市的房子之中准备写作,雨却落了下来,外面很吵,有人的喧闹声,但诗人的心却渐渐静下来,听着雨声,滴滴答答,恍若大珠小珠落玉盘一般打落在窗上、屋顶上,竟分外清脆悦耳,好听的紧。那雨声其实已悄悄落于诗人心头,让他仿佛置身于自然母亲的怀抱之中,心灵也便宁静了。当心神放松时,拥抱自然,让我们能够在喧嚣中透出一口气,这便是于闹中求静的良方了。

当心有自然,而身在人境,生活最适宜悠然的样子也便不过如此罢了。我们不舍喧嚣,是懂得品尝其中之趣,而求静,其实也简单,把心放大,置于蓝天白云,置于花花草草中,不就够了吗。

【得分:23+23+9=55】

闭目独静,开牗同喧

周国平说:“世界越来越喧闹,而我的日子越来越安静了。”在尘嚣渐上的世界里,每个如他一般的思考者都渴盼一个安静的角落。安静,是一种思考的自由,理应存在。而安静并非沉默,守静的人更应有睁开双眼、走出静室、与人同喧的襟怀。

在交流途径如此广泛的当今,我们愈发难以守住宁静的空间,却愈发渴望守住。安静带来干净,带来别无他物、独我一人的空间。梭罗筑舍湖畔,舍弃雅典执政官身份带来的喧嚣,守住了一片安静的空间,一颗平静的心;阮籍吟咏溪畔,啸歌山林,同样是为了无人打扰、自得其乐的自由,为了乱世中一点清静。守静,也为守独,守住一片心灵的净土。

也唯有安静的、避开纷纶乱象的世界中,我们才有独立思考的余地。“致虚极,守静笃”,灵感无不来自沉静无言的世界中,但我们通常在喧嚣中迷失了自己,凌乱了本心,世上不缺释迦牟尼,不缺七天七夜,缺的是一棵菩提树,一片杳无人迹的静土、净土。

没有不受打扰的独立思考,何来灼见真知,何来冷静的社会氛围?静水如镜,锦鲤中游;乱潮拍岸,退去一空。日本的安静,酝酿出独到的思考,精雅的风俗。中国闹是闹了,看似百家争鸣,细看却珠玉寥寥,大多不过博采之言、附会之辞。安静,不仅让个人凝思昭达,更让社会拥有思考之风。

然而,守心不等于离群,安静非同于沉默。熊培云认为,要在喧闹中拥有独立思考,以独立思想融入群体,闭户自专,充其量不过何晏;开牗同喧,与人论道,才能成就王阳明。同样,将自己封闭于静乐的世界,于己无益,于人无益。经世致用,知行合一,才能使自己日臻完满,使社会渐趋和谐。苏格拉底在闹市中讨论,孔子在杏坛上与人宣讲,四皓入朝,谢安出山,岂非融于喧闹的襟怀?若在ISIS横行、地沟油当道,外患不绝、内忧未止的今天,我们仍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做个“希夷先生”,于己何益,于世何益?

闭上眼,我们应守住内心的安静,拥抱灵魂的和乐,应在无扰无涉的世界中,宁静昭达。推开窗,我们更应走向社会,走向现实,在完善自我之时,同此凉热。如此,方能无愧于天地,最终内安于本心。

【得分:23+24+10=57】

简评:这是一篇一类(上)议论文。文章立意符合题意,对材料内涵的理解深刻。开头从所给材料的第一段切入,接下来深入分析“守静”之于对个人和社会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再辩证地分析“安静”与“喧嚣”的关系。文章内容充实,论述层层深入,逻辑严谨,语言表现力强,有文化内涵。不足之处,梭罗的例子用得不够准确,个别语句略显生涩。

在喧闹中听清自己的心跳

如今的世界似乎变得越来越喧闹了。

不论是在现实中还是在网络上,各种各样的声音充斥着我们的耳畔。不论何事一出,总能引来大片的议论,甚嚣尘上。我们不禁要提出疑问:这样一个越来越喧闹的世界,是现在的人心浮躁所造成的吗?

有些人的回答是“是”。于是他们选择对尘世的喧嚣置若罔闻,在纷杂的声音中独善其身,守得一片安静的生活。这样的做法固然值得敬佩。

而我却要对这个问题回答:否。声音繁多,也许并不代表人们都是在瞎喊乱叫。众多的声音,也让我们看到一种大众表达自己观点的热情。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便拥有一种关心和了解这个世界所发生的事情的权利和责任。在这个信息发达的世界,能对获得的信息加以思考并对思考的成果进行表达,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如今微博等社交平台的出现,更是给公众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表达心声的媒介。有各种各样的声音总比一片寂静要来得好。在喧闹的微博世界中,虽不乏许多跟风凑热闹的转发和围观,却仍能涌现出大量十分有价值的观点。

这些涌现出的“喧嚣中的精华”其实有一共同点,即他们都具有鲜明、坚定的立场和观点。虽然这些声音的观点各异,有时甚至十分矛盾,以致双方会时而陷入激烈的辩驳,但它们都是观点所持者经过自己的深入思考和判断所得出的,代表了他们自己内心的声音。而我们所期待的“喧闹”,便正是由这样的声音组成的:在排山倒海的议论的洪流中,他们没有迷失自己的方向,随波逐流,而是选择清楚地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站稳脚跟,坚持自己的观点,所以他们显得立场坚定,不易被众人所驳倒,并能以他们的思考与其他思想进行碰撞,产生更多有意义的内容。而这正是我们的社会所需要的。

一个人人闭口不言,人人自危的社会,必然是得不到调整和进步的。有时我们的社会正需要喧闹,需要各种不同声音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在历史上,若没有这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喧闹,便没有群臣进谏,没有开明的政治,没有宏大的革命。在今天,若没有这种喧闹,便没有思想的交流和进步。

作为生活在这样一个喧闹的时代里的公民,我们所应做的就是坚持自己的信念,在积极投身于这个蓬勃发展日新月异时代的同时,在喧闹中听清自己的心跳,在思想中感受生命存在的不平凡的意义。

【58分】

静其心,动其身

有人喜欢清幽安静的生活,静看潮起潮落、云卷云舒。有人喜欢繁华喧嚣的生活,看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静躁如何取舍?王羲之认为:“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的确各3 人活在各人的静躁之中,无可非议,但我认为最好的生命姿态在于静其心,动其身,即秉着淡定平静的心态,投身于喧嚣的社会之中。

孔子认为士人的最高理想在于: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正心修身等内在修养在前,治国平天下等行动在后。每个人自出生就处于喧嚣的滚滚红尘之中,贵在能够退而静其心。静心之内涵,在于能够沉心静气、苦心钻研,提高自身内在修养。这种静心,是孙膑对兵法的探索,韩愈对诗书精华的汲取,朱熹对文化的钻研,而有别于陶渊明在自我打造的桃花源中的且歌且吟。前者是为动身实践的积累和储蓄,后者只是为了追求个人内心的自由愉悦。

动身,旨在投身喧嚣社会,品察社会百态,这样才能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内化成更深一层的人生体会。就像伟大的诗圣杜甫,深入社会底层,感受民间疾苦,并留下了一篇篇反映残酷现实和人们强烈愿望的不朽诗史。再如鲁迅,体察社会百态,用笔杆尖锐地抨击中国国民的劣根之处,那一笔一画都是为唤醒国人的撕心呐喊。动身的最高境界,在于献身于改造社会的浪潮之中,有如孙中山在静心求索一条救国存亡的出路后,为推翻腐朽落没的清政府,建立自由平等的新社会而奔走呼号。再如曼德拉,在狱中经历了个人思想的斗争和挣扎后,出狱后为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为黑人解放的伟大事业献出了自己一腔热血和毕生精力。

静躁从不是对立的,静躁是相辅相生,相辅相成的。如果一味地静心修身而脱离社会的喧嚣,那这种静除了满足个人之私情外没有其他的意义;如果不经静心修身便投身于社会的喧嚣之中,那么最终也会被社会之喧嚣所同化,成为随波逐流的一份子。唯有静其心,修其身,增加内在的自我修养,才能在进入喧嚣的社会时始终淡定从容,不忘初心,才能感悟世间百态,进而治国平天下。

静其心、动其身,耐得住寂寞,经得起繁华,这难道不是最好的生命状态吗?

【57分】

若心向静,无谓喧嚣

若将明窗关起,便可不必理会屋外的喧嚣。若将心窗关起,却又难以寻觅内心的安静。正如周国平所言,世界愈发喧嚣,而他只喜过安静的日子。或譬如莫言认为,作为社会生活一个方面的喧嚣,也许并不完全是负面的。闹与静看似矛盾,实取乎于心——若心向静,无谓喧嚣。

繁华之下,隐匿着盛大的无声无息。曾经迷失在舞台的灯光阴影里,喧哗声像流水一样从头顶汹涌流过,而我的世界寂静如夜。曾经徘徊在历史的黄沙玉台中,且听万世奢靡的徵羽,亦窥得“心远地自偏”的现世安宁。人们若在喧嚣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便倾心于求田问舍的安静。而处静过久,内心渴望喧嚣的躁动便不可收拾。一闹一静之间,百千世界。

溯回山河岁月,古时的文人似是都是喜静的。陶潜“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诉说着魏晋文人风骨,纵现世喧嚣、政治混乱,唯求内心一静足矣。英国意识流女作家弗吉尼亚· 伍尔芙生活在女性卑微的年代,男权主义者们的大喊大叫未能击碎她内心的宁静,她在“一个人的房间”里写出了《黛洛维夫人》,以安静细腻的笔触震颤整个世纪的神经。

喧嚣的外界隐喻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太多的声色利诱像无形的巨网束缚手脚。有的人在喧嚣中死去,有的人在安静中重生。唯坚守内心之宁静,才可以在喧嚣现世中寻得一片心灵的净土。

中国女作家萧红在众声喧哗中走过了她的前半生,在战火纷飞中燃尽了她的后半生。当抗日战火点燃神州大地,当萧军、丁玲等人被裹挟在时代洪流中急速向前时,这位“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曾发出绝望的呐喊——“你知道我别无所求,我只想找有个安静的地方写写东西!”世界越来越喧嚣,萧红的日子却越来越安静,即使世界熙熙攘攘,若心向静,则无谓喧嚣。

纵使人人都怀揣“现世安稳,岁月静好”的理想,大多数人的追逐往往被现实践踏。而在喧嚣中孕育出的批判与反思,也不完全是负面的。作家韩寒在众声喧哗中顺流而下,口诛笔伐之间为世人敲响警钟;演员黄渤用喧嚣的音乐与夸张的表演,冲击当代的审美疲劳;而网络炫富女郭美美确为世人所不齿,却亦督促着社会重塑价值标准„„此类领悟无法于闭门中获得。

喧嚣,不只是吵闹,亦是反思。安静,不只是沉默,亦是坚守。不必追逐身外的无物之境,若心向静,无谓喧嚣——那一种安静,也是一种惊人的表达。

【24+24+10=58】

在喧嚣中静默绽放

我想要静默的生活。静默的坐在一切之上,看庭前花开花落,看天外云卷云舒。就好像鱼儿在水中争吵并不与水有关,鸟儿在天上厮斗并不与天有碍一样,我静默的伫立着,存在着,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静默,是对万物的包容,是内心的宁静,是极简极真的生活意志。纵然喧嚣中有鲜妍明丽的春色,有绝世独立的佳人,有快意恩仇的侠事,但这些都抵不过手中的一盏淡茶,抵不过一碗清粥的简单。当春意消逝,美人迟暮,宝刀已老时,所有的喧嚣都将归于沉寂,而静默之事,依旧静默着。

可曾试过看一场烟雨从开始下到结束?看一树蓓蕾从绽放到落英缤纷?做这些并不是为了禅定,也不是为了风雅,只是为了在闲逸的山水中体会静默的乐趣罢了。体会了静默的乐趣,才会被静默吸引。

对万物持有包容之心,是静默之本。这里的包容不单指对个人、国家,还指对义理,对思想。同时包容又建立在理解之上,理解他人的难言之隐,理解人民的生活疾苦,理解各人信奉的准则和坚守的底线,才能做到对一切的包容。包容不同的差异,不争辩,不强求。能做到这一点,便是静默的开始了。

更高一层的静默,便是内心的宁静。淡泊名利,宠辱不惊。而内心的宁静,则来自于超然的心态。他拥兵百万,受人爱戴,不羡;他穷困潦倒,无以为继,不嫌;他杀人如麻,罪大恶极,不恶。对万物平等以待,对众生平等以待,所谓宁静,不过如此。

而最后的静默,则在于极简极真的生活意志。粗茶淡饭可食,华贵珍馐亦可食;粗布短褐可穿,绫罗绸缎亦可穿;茅屋草亭可住,万间宫殿亦可住。不再挂心身外之物,最终留下的,只有超然的精神,简真的意志。

俗话说静默存久远。唯有静默才能寄存精神。我所渴求的静默,似乎拥有无尽的能量来抚平我内心的波澜,又似娇弱的一击便碎无法拼凑了。可它又坚定的存在着,日复一日的存在着,日复一日的吸引着我。

我追逐着静默,却又怕追逐的脚步打扰了静默。或许是我太稚嫩,不知静默是在宁静中悄然到来的吧。希望最终有一天,你能见我,在喧嚣中静默绽放。

【25+24+9=58分】

入世出俗

如周国平所言“在喧闹的世界中过安静的日子”也许是士大夫自古以来的精神追求;然而莫言口中的“喧嚣”也的确道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它不可能毫无益处。自小便听父亲口中道出的一个词“入世出俗”,恰可作为答复上述二者的处世之道。

人一出生便是社会性的,也许这种随着生命而来的束缚被一些试图追求极致自由的人们视作枷锁,但诚如《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中说的那样:这让人有重量,让人能够踏在大地上,而你若挣脱了这层牵连,便会浮起来,变得无比轻——这种“轻”本身便是难以承受的。社会的喧嚣某种程度上是社会能量的战士,它包含了争论,激辩,因而也就蕴含了创造。在这个意义上,经历喧嚣,或参与制造喧嚣,本身就是生命成长的过程。

反之,若完完全全地摒弃这种对个人而言也许是束缚的喧闹,等待你的或许只能是无尽的黑暗与死亡。如顾城携妻逃避到小岛上,一个写出了“上天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的纯净的诗句的诗人,却恰可能因了这种童气,而并未看全这世界,只是沉浸在自身想象的极乐园中。不能接受现实的喧嚣,不能理解人世的繁杂,便注定不能锻造出强大的心灵。孩子一般的诗人,终究成为结束妻子与自身性命的屠夫。

“入世”可以理解为一种爱,它在本质上是与生命契合的。罗曼罗兰曾说过“这世间只有一种英雄主义——看清这世界,然后依然爱它。”这是一种对自己置身于这世界的肯定。不论世态炎凉,不论浮世绘中多么嘈杂喧嚣,依旧本着对生命的热爱与感激而活下去,积极地,乐观地踏着自己的步子。

在北大的一次毕业演讲上,一位前辈说得极好:“作一位不参与的局内人”。正如前文所言,“局内”是我们一出生便决定了的状态,而是否与世道同浊,则真正体现了人的品性。在缺乏信仰的时代里坚定自己的步伐,在蜚声四起的洪流中保持自己的声音,这便是“出俗”,不与世俗同污。

东坡曾评价陶潜入世为官,“不以求之为嫌”,脱帽归隐,“不以去之为高”。这便使“入世出俗”的典型体现。为官则忧国忧民,尽心而已;不满时世则褪去官服,这并无高低之分,都只是同样的品性于不同世道的表达罢了。

我们终将步入时代的洪波里,置身于纷繁的喧闹中,而持心自守,入世出俗,终不会成为尼采一般的疯子,然也将无愧于心。

【24+23+10=57】

第四篇:2014年广州二模政治试题及答案

2014年广州二模政治试题及答案

24.某保险公司在广州等地首次推出价格为20元的“中秋赏月险”:中秋节当日被保险人因遭受意外伤害事故导致身故、残疾或烧烫伤的,可获最高为10万元的赔偿;因当地天气导致不能赏月的,可获得津贴50元。“中秋赏月险”

①属于财产保险②是投保者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

③属于人身保险④能为投保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25.阅读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走势图(人民币元/1美元)

注:我国自2014年3月17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1%扩大至2%。

假定其他情况不变,据上图推断

①总体上看,2013年1 1月以来人民币在升值

②总体上看,2014年1月以来人民币在贬值

③人民币汇率双向合理波动总体上不利于到国外留学、旅游和投资

④人民币汇率双向合理波动符合我国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方向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6.截至2013年6月,我国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达10.89万亿元。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政府债务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的固定收入

②地方政府适当举债有利于扩大国内的社会总需求

③政府举债过多会扩大财政赤字,不利于财政收入增加

④各级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控和化解债务风险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7.右为近年全球直接对外投资流入图。图中信息对我国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的启示是①不断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的能力

②抓住有利趋势合理放宽外商投资准人条件

③促进国有企业跨国并购,向混合所有制转变

④大力推进跨国公司生产、贸易和技术全球化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28.“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这幅对联的现实意义是

A.国家的兴衰取决于领导的修养和抱负

B.官亦是民,民亦是官,官民本是一家

C.领导干部要尽忠职守、善待百姓、为民造福

D.领导干部要清正、政府要清廉、政治要清明

29.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锐意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体制改革,不断扩大开放,成就举世瞩目。这说明

①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法律赋予的②经济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障③中国共产党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④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的根本之策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

30.历史上,新兴大国与既有大国之间由竞争走向冲突甚至对抗,似乎成为一种难以摆脱的宿命。而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会晤时明确提出,中美要发展“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其依据是

①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②中国与美国之间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

③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深化发展

④中国与美国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常任理事国

A.①④B.③④C.②③D.①②

31.与孙中山的“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励”所表现的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一致的是

A.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B.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C.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D.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32.近年来,无论是最美乡村教师,最美乡村医生,还是最美妈妈、最美司机,一系列平凡人的非凡事迹,无不深深触动我们的心灵,令我们由衷产生敬意。最美平凡人的行为

①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②引领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弘扬了中华传统美德和时代新风④表明思想道德修养重于科学文化修养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

33.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一束白光是纯净而没有颜色的光”。这两位哲学家的观点分别属于

A.形而上学与朴素唯物主义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C.主观唯心主义与唯物辩证法D.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34.1964年科学家预言物质质量之源——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本世纪科学家通过实验找到了该粒子存在的证据,从而完成了粒子物理标准模型,解释了粒子为何拥有质量。希格斯玻色子的发现进一步证实了

A.科学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B.人的认识总是与客观规律相一致

C.世界的本质取决于人们的价值判断D.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35.漫画(作者:德国·卜劳恩)中父亲的做法

①忽视了静止的条件性、暂时性和相对性

②抓住了主要矛盾但没有兼顾到次要矛盾

③割裂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④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但忽略了联系的多样性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36.(21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中国与部分国家研发支出(占GDP的百分比)图2 中国与部分国家竞争力指标得分

注:2013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支出占GDP比重超过2%。注:分值满分为7。

材料二:广东新型科研机构H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完全按照企业经营模式运作,自负盈亏;所有员工按照业绩进行激励,以专利成果、技术入股的方式,开展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工作;让创新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为当地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促进了当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仅用5年,H的收入便从千万元增长到10亿元量级,并孵化出了一批高成长型企业。

(1)解读材料一中我国的经济信息,(4分)并结合材料二和《经济生活》中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如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9分)

(2)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为紧迫的是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破除一切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请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原理对此进行论证。(8分)

37.(31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香烟,烟农看到的是如何种烟获利,经济学家看到的是烟草税如何征收,美术从业者看到的是如何设计包装,教育工作者看到的是吸烟对青少年的危害。

材料二: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全世界范围内13岁到15岁的年轻人中有78%称经常接触各种媒体上的烟草广告、促销等,大约三分之一的年轻人因此开始尝试吸烟。2013年世界无烟日的主题是“禁止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

材料三:某市出台控烟条例三年来,公共场所吸烟现象明显改善,但也面临困境:公共场所禁烟尢部分只能靠自觉,酒楼商场等经营者担心禁烟影响生意,落实禁烟行动不积极;控烟执法缺人缺钱,只能每个月组织一次大规模的联合执法。

(1)运用所学“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解释为什么不同人对香烟有不同的看法。(8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中的有关知识分析禁止烟草广告的合理性。(10分)

(3)结合上述材料和《政治生活》中的有关知识,从公民政治参与的角度谈谈你将如何参与控烟活动。(13分)

参 考 答 案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36.(21分)

(1)①我国科技研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或研发支出占GDP的比例稳步提高);(1分)但我国科研机构质量和创新能力与部分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有待进一步提高。(2分)研发支出的不足影响了创新能力的提高。(1分)

评分说明:若考生答出“研发投入的绩效不高”,加1分。

②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推动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3分)发挥好政府的支持作用,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加大政府对研发的投入,提高研发投入的绩效,持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3分)坚持管理创新,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3分)

评分说明:若考生答出“推动发展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更多依靠创新驱动转变”;或“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或“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或“建立研发人员报酬与市场业绩挂钩机制,使人才的贡献与回报相匹配,让各类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加2分。

(2)①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4分)

②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就是改变生产关系中同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使之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上层建筑中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使之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从而破除束缚创新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通过创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4分)

37.(31分)

(1)①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具有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3分)

②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限制,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5分)因此不同人对香烟的看法不同。

(2)①文化对人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禁止烟草广告能创造有利于大众身心健康的氛围。(5分)

②大众传媒具有信息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文化市场具有自发性,传媒具有商业性。禁止烟草广告有助于引导传媒和烟草企业更加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5分)

(3)①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原则,自己带头不吸烟或戒烟,自觉维护维护国家、集体和公民的合法权益。(5分)

②依法通过多种方式参与民主决策,为完善控烟条例建言献策;(4分)

③负责任的行使监督权利,监督控烟条例的实施;(4分)

第五篇:2014年广州二模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4年广州二模历史

12.右图为《战国采桑宴乐射猎攻战纹铜壶》的纹面。从上至下,第一层是采桑和习射的场面,第二层是猎射和宴?的场景,第三层是水战和攻城战的场面。这反映了当时

A.战争频繁社会动荡B.青铜制造处于鼎盛时期

C.人们开始养蚕缫丝织绸D.人们普遍过着采集渔猎的生活

13.“天下之士群趋而奔向之。上意所向,风俗随之,人才高下,士风之醇漓,率由是出。”材料描述的制度是,A.察举制B.九品中正制C.三省六部制D.科举制

14.南宋时徽州人均耕地15亩,元代降至4亩,明万历时2.2亩,清康熙时1.5亩。然而当地很多村落却在人均耕地面积大量减少的明清时期走向了鼎盛。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耕作方式改进,土地利用率提高B.商品经济发展,地域性商帮兴盛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城镇经济繁荣D.经济重心南移,徽州村落得到开发

15.作为临时国会的参议院,自1912年1月28日在南京成立,中间经一次改选,至1913年4月8日在北京自行解散,在14个月的时间里,先后开会220次,议决230余案。这一系列会议

A.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B.是对议会政治的实践

C.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D.核心议题是制定《临时约法》

16.下表是《新青年》在不同时段相关文章中“革命”一词出现的频度。其中1923-1926年的频度高于前两段时期,其原因是

起止时间19***-19221923-1926文章篇数770631128“文革”0.78%2.45%25.14%A.毛泽东思想的广泛传播B.十月革命的影响

C.国共合作出师北伐的推动D.土地革命的开展

17.中国在1965-1976年间出现了三次经济复苏回升,分别是在1965年、1973年、1975年。其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A.对外贸易的发展B.“大跃进”的推动C.实施“一五”计划D.纠正“左”倾错误

18.“七七”是中国一个承上启下的年头。这以年,我们沉睡了十年的民族醒了,它彰显了一个民族对知识的渴求,对于中国历史来说,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转折。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A.卢沟桥事变B.“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C.恢复高考制度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个人”作为单独的自治单位,独立于家庭、社区和社会秩序之类的集体性概念之外。有学者认为,“个人”所具有的这一内涵,“只有到了16世纪末或17世纪初才得以形成”。能支持这一观点的应是

A.智者学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B.文艺复兴提倡人文主义

C.启蒙思想强调人的“理性”D.《人权宣言》宣称人生而自由平等

20.某一力学规律“问世后200多年间,一直是全部天文学和宇宙学思想的基础。天体的运行、潮水的涨落和彗星的出没,所有这一切都可以用这一力学规律来解释。”这一力学规律是

A.自由落体定律B.经典力学体系C.相对论D.量子论

21.某西方学者提出“巴黎公社的重要性不在于它取得了什么成就,而在于它预示的信息;作为一个象征它十分可怕,但作为事实则不然。”该学者认为巴黎公社

A.将引发欧洲无产阶级潮流B.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将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D.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22.罗斯福在《向前看?在路上》写道:“由于被剥夺了进入美国市场的机会,为了支持其自身工业发展并照顾自身的失业问题,其他工业国家不得不寻求发掘新的市场。”材料表明作者

A.认同社会救济的作用B.强调恢复银行信用的意义

C.肯定美元贬值的效果D.认可调整农产品结构的影响

23.1961年5月25日,肯尼迪向国会建议在十年内实现登月,并要求国会为载人航天计划补充拨款5亿美元。国会几乎没有经过讨论就批准了肯尼迪的要求。这表明

A.“分权制衡”原则被破坏B.美国放弃了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C.冷战局势助推了美国科技发展D.欧共体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

38.(28分)孔子研究是建国后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对孔子的评价直接关系到对儒家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二千多年的历史里,孔学因与皇权结合而政治化,皇权因与孔学结合而理论化。„„皇权虽不断更迭,而孔子的权威却日益稳固,从未动摇过。——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1916年秋,康有为请政府于宪法中定孔教为国教。陈独秀连加痛驳,谓孔教与帝制有不可分的因缘,孔子提倡的道德礼教为封建时代的道德礼教,他的伦理学说与共和立宪政体相违。此后,李大钊、吴虞等人也对礼教进行了大力批判,胡适还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据郭庭以《近代中国史纲》等

材料三:1966年至于1976年,造反派组织了声势浩大的讨孔、批孔运动,反孔还是尊孔成为革命与反革命大是大非的政治问题。1976年开始,全面客观地评价孔子成了学术界的热衷话题。1989年以来。学术界先后召开了“儒学及其现代意义国际学术研讨会”及其他相关得学术会议,成立了“国际儒学联合会”等组织。——据颜炳罡《五十年来孔子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孔学“政治化”和皇权“理论化”的具体表现。(4分)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对待孔学的态度,概述陈独秀等人批判“孔教”的历史背景。(10分)

(3)据材料三,指出1976年以来学术界“孔子研究”的特点,简要分析其原因。(10分)

(4)当今世界出现了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谈谈孔子思想对构建和谐世界的积极意义。(4分)

39.(24分)社会流动,从广义上讲,包括劳动力的转移和人口迁徙等;从狭义上讲,是指社会成员社会地位的变化,包括社会阶级和阶层结构的量变过程,也包括职业结构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6世纪的经济大变动,为17世纪英国的社会流动提供了动力。又正是17世纪英国的社会流动,为18世纪的工业革命创造了基本的社会条件。——据成德宁《17世纪英国的社会流动与结构变迁》

材料二:1864年美国政府成立了移民局,通过了《鼓励移民法》。由于美国采取了多种鼓励自由移民的优惠政策,大量移民源源不断地来到美国。据统计,在1850-1940年,大约6000万人离开欧洲,其中一半去了美国,其余的去了拉美、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等地区。

——据帕尔默《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新的国际移民浪潮,在20世纪80年代晚期和90年代早期,移民活动之盛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联合国的数字表明,全球移民总量从1965年的7500万增长到1990年的1.2亿。这一时期,劳动移民的流向发生根本性逆转,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移居。而劳动移民成为移民主体,其中高素质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移民成为突出现象,同时也形成了一支以大量的难民、非法移民以及女性移民为主体的廉价劳动力移民群体。——据李其荣《经济全球化与国际人口迁移》等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经济大变动的具体表现。分析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流动产生的影响。(10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一时期欧洲人移民美国的原因。并概述这一时期欧洲移民对世界发展的积极影响。(8分)

(3)据材料三,概况二战后国际移民新浪潮的特点。并谈谈你对这一新浪潮的认识。(6分)

2014年广州二模历史参考答案

12-23ADBBCDCBBA CC

38.(28分)

(1)孔学“政治化”:“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皇权“理论化”:“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的提出。(4分)

(2)态度:革新、改造和利用。(2分,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

背景: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传播了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一战期间,中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袁世凯废除《临时约法》,实行独裁统治,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8分)

(3)特点:全面客观地评价孔子;研究国际化。(4分)

原因:实行改革开放,为重新评价孔子创造了社会环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立,“双百方针”恢复,为重新评价孔子提供了思想基础;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为重新评价孔子提供了人才和学术基础;对外学术交流的增加,为重新评价孔子提供了学术支持。(任3点,6分)

(4)按三层次给分,总分4分

第一层次:能作出简单、表面的认识。(1分)

第二层次:能结合孔子思想的具体内容和当今世界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2分)

第三层次:能作出恰当的、概括性的评述。(1分)

39.(24分)

(1)具体表现:新航路开辟,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欧洲社会出现“商业革命”;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加速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6分

影响: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工业资产阶级日益壮大,并推动了议会改革;无产阶级生产生活环境恶劣,工人运动兴起。(任2点,4分)

(2)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结束,欧洲产生大量剩余劳动力;新型交通工具的发明,为移民提供了便利;《鼓励移民法》的通过,为移民提供了政策支持;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经济快速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欧洲局势动荡,美国相对稳定,推动了欧洲人移民美国。(任2点,4分)

积极影响:为世界各地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方式;传播了民主与科学的思想。(4分)

(3)特点:移民的主流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移居;移民的主体是劳动移民。(4分)

认识:从新浪潮的形成背景、影响等角度回答。(2分)

广东省广州市2014年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

(二)文综历史试题

下载2016广州二模语文答案文字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6广州二模语文答案文字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4广州二模化学无答案[精选五篇]

    2014年广州市二模试题与答案(2014.04.02)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蛋白质和油脂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CO2和CH4都是造成温室效应气体C.蔗糖和麦芽糖水解产物均为葡......

    朝阳区二模语文答案

    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试题(二)·语文答案 一、阅读(60分) (一)(15分,每句1分)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2.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3.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4.西北望,射天狼。5.知......

    2012年最新广州二模政治试题+答案【非扫描】

    广州市二模 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24.关于收入(Y)和消费(C),存在如右图所示的关系(C0B线)。不考虑其他因素,由该图可推断出 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2011年广州二模作文

    2011年“广州二模”作文“另类”写作导航及范文展示 一、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曾经有人说,阮籍,郑板桥,布鲁诺是另类;也有人说,韩寒、李宇春、丁俊晖是另类;......

    2013年“广州二模”作文

    2013年“广州二模”作文范文 让数据不再冰冷 作家梁晓声曾把现今的中国分为三个中国:数字中国,网络中国,身边的中国。而美国也有一句谚语:“除了上帝,任何人都必须用数据来说话。......

    2014年 石家庄二模语文答案

    2014年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1.B(偷换概念,“承担着对本家族成员的社会保障功能”的应为“家族组织”,而非“家风”。) 2.A(理解不当,“社会主义核心价......

    南京市2015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

    南京市、盐城市2015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6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答案写......

    2014届九年级二模语文答案

    2014届九年级二模语文答案 一、 选择题 (1—10) A C B D A B A B C D 二、 诗文默写 (11----16)略(17)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1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阅读题(一)文言文答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