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考研政治理论试题

时间:2019-05-14 19:59: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年考研政治理论试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年考研政治理论试题》。

第一篇:2018年考研政治理论试题

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具有深刻的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其创始人马克思1818年5月5日出生在德国特利尔城的一个律师家庭,恩格斯1820年11月28日出生在德国巴门市的一个工厂主家庭,他们放弃了舒适安逸的生活,毅然选择了充满荆棘坎坷的革命道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够创立科学社会主义,主要是因为

A.他们对时代有着超越常人的认知能力

B.他们拥有优良的家庭背景和教育经历

C.社会历史条件和个人努力的相互作用

D.德国是当时最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2.“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日白马非马。”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白马非马”这一命题的错误在于

A.割裂了事物共性和个性之间的联系

B.模糊了事物本质和现象之间的联系

C.混淆了事物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区别

D.颠倒了事物形态和功能之间的关系

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基础是唯物史观关于

A.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原理

B.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

C.人民群众的活动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原理

D.总体的人在总体的历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的原理

4.《资本论》(德文版)第一卷于1867年9月在汉堡出版,其影响力历经150年风雨而不衰,至今对我们分析、理解现实经济问题依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十分丰富,其中“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的理论是

A.价值规律理论

B.商品二因素理论

C.劳动二重性理论

D.剩余价值理论

5.经济建设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据。就必须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不动据。当前,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A.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

B.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

C.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D.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6.实行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实现形式是丰富多样的。经过长期探索,我国在通过依法选举让人民的代表来参与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管理的同时,找到了一种保证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权利的特有民主形式,这一特有民主形式是

A.谈判民主

B.协商民主

C.票决民主

D.竞争性民主

7.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所坚持的方针是

A.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

B.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 C.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D.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8.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取得重要积极成果。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

A.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

B.相互尊重,求同存异

C.增强两岸同胞的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

D.深化两岸利益融合,共创两岸互利双赢,增强两岸同胞福祉

9.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其中,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最主要的矛盾是

A.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10.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朝统治阶级内部的洋务派兴办近代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洋务派兴办洋务新政的主要目的是

A.发展资本主义

B.维护封建统治

C.对抗顽固派

D.迎合帝国主义

11.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锻造出了有效的克敌制胜的武器。武装斗争就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重要法宝之一,其实质是

A.工人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

B.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封建战争 C.工农联合的反军阀战争

D.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国主义战争

12.20世纪40年代前期,为了提高广大党员的思想理论水平,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一场整风运动。这场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是

A.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B.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C.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D.反对享乐主义以整顿作风

13.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公共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社会和谐稳定的起码道德要求。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

A.文明礼貌

B.助人为乐

C.爱护公物

D.遵纪守法

14.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引用英国哲学家培根的一段话:“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玷污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这说明公正司法的重要性。公正司法是

A.社会公正的唯一标准

B.社会公正的最终目标

C.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D.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决定因素

15.2017年中央1号文件聚焦”三农“工作,提出新的历史阶段我国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是

A.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B.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

C.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D.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

16.2017年12月1日,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在北京开幕,来自120多个国家近300个政党和政治组织的领导人分享治党治国经验,共商合作发展大计。本次对话的主题是

A.中国改革,执政党的角色

B.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美好世界

C.从严治党,执政党的使命

D.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贡献政党智慧和力量

二、多项选择题:17~33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7.2017年6月,我国科学家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国际上率先成功实现了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量子纠缠“就是两个(或多个)粒子共同组成的量子状态,无论粒子之间相隔多远,测量其中一个粒子必然会影响其他粒子。”量子纠缠“现象虽然未被完全认知,但它仍然能够说明()

A.物质世界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B.事物联系的主观性和偶然性

C.事物联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D.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18.社会形态的更替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但这并不否定人们历史活动的能动性,并不排斥人们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于某种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性。人们历史活动的能动性和选择性主要体现在 A.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

B.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是主体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

C.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D.社会发展的客观过程由每一个参与历史活动的个人的主观意志所决定

19.为了追逐最大化的利润,资本家总是想方设法地进行资本积累,而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一般而言,资本积累规模的大小取决于()

A.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B.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C.资本家垫付资本的大小

D.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

20.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社会阶层、阶级结构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A.高级职业经理成为资本主义社会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

B.资本家由从前的直接生产经营者变成了以剪息票为生的食利者

C.职工持股和参与决策使得劳动者成为资本家集团的重要力量

D.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数量随科技革命不断深入而持续地增加

21.列宁指出”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形态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这一论述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揭示了各民族发展道路的多样性的内涵。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特点的正确观点有()

A.各国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B.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不同国家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

C.各国民族因素和地理环境的不同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决定因素

D.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

22.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也是确保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为第二个百年目标打好基础的关键阶段。面对各种严峻复杂的挑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好的攻坚战有()

A.污染防治

B.精准脱贫

C.产业结构调整

D.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23.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途径。2017年9月11日,我国首条由民营资本控股的高铁---杭绍台高铁项目在浙江杭州签约。该项目预计总投资超过400亿元,其中民营联合体占比51%,中国铁路总公司占比15%,各级地方政府合计占比34%。本项目坚持风险分担、利益共享原则,构建政府和社会资本都能接受的投资回报机制。这是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一个典型案例。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

A.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B.各种所有制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C.发挥国有资本的带动力和影响力

D.改善企业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

24.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需要进一步加强河湖管理保护工作,落实属地责任,健全长效机制。2016年11月2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2017年11月20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在湖泊实施湖长制的指导意见》。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是建设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重要举措。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主要包括()

A.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

B.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

C.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D.完善部门职责分散交叉的环保监督体系

25.党的十九大提出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并特别强调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之所以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是因为()

A.坚定政治立场是党的根本宗旨

B.政治属性是政党的第一属性

C.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

D.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

26.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需要实施更为主动的开放战略。近年来,我国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全面开放进一步深化。据统计,2016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1832亿美元,连续两年位列世界第二;中国境外企业销售额1.5万亿美元,向所在国缴纳税费400亿美元,雇佣外方员工150万人;我国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超过9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6%,在全球引资东道主中排名第三位,高附加值以及服务行业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持续增长。这表明()

A.我国国际投资合作水平进一步提高

B.我国防范经济风险和外部冲击的能力已经形成 C.我国吸引外资的结构和质量正在不断优化

D.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已经完全转向高端

27.忠诚于党、听党指挥是我军的光荣传统。1929年12月下旬,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古田村召开。这次会议史称古田会议。会议通过的毛泽东起草的决议案,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规定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必须()

A.绝对服从共产党的领导

B.担负打仗、筹款和做群众工作的任务

C.加强政治工作

D.实行全国军事的总动员

28.抗日民主根据地是认真贯彻和实现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坚持抗战和争取胜利的坚强阵地。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政权建设,其主要举措有()

A.抗日民主政府在工作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

B.各级抗日民主政权机构领导人通过人民选举产生

C.实行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

D.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试行民族区域自治

29.从1953年开始,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始进行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有系统的社会主义改造。当时中国之所以要着力进行和可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因为()

A.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

B.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

C.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

D.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和遏制,社会主义国家的同情和援助

30”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守法是法律实施和实现的基本途径。对守法的正确理解是()

A.守法的主体是一切组织和个人

B.守法意味着一切组织和个人严格依法办事的活动和状态

C.守法是行使法定的权利,履行法定的义务

D守法是遵守宪法和法律

31.我国民法通则、合同法、物权法中,都有要求民事主体在进行民事活动时应当遵守社会公德,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经济秩序的内容,已经具有”公序良俗“的含义。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民法总则明确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从民法基本原则的高度确立了禁止违反公序良俗的原则。这一规定体现了()

A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

B.法律为道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C.对传统民法上的公序良俗原则的维承和发展D.道德为法律提供价值基础

32.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干年大计、国家大事。雄安新区的设立有利于()

A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

B.探索沿海和内地对外开放新模式

C.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

D.集中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

33.2017年9月5日,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会在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期同举行。金砖国家领导人和受邀的埃及、几内亚、墨西哥,塔吉克斯坦、泰国五国领导人出席会议,开启了”金砖+“合作模式,其重大意义在于()

A.破解了南北对话的僵局

B.进一步推动了全球治理体系的改善

C.对南南合作形成了有机补充

D.全面提升了金砖机制的代表性和影响力

三、分析题:34~38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34.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因此,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

矛盾着两方面中,比有一方面是主要的,她方面是次要的,其主要的方面,即所谓矛盾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事务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

对于矛盾的各种不平衡情况的研究,对于主要的矛盾和非主要的矛盾、主要的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的矛盾方面的研究,成为革命政党正确的决定其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战略战术方针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一切共产党人都应当注意的。

摘自《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材料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摘自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如何理解”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5分)(2)根据矛盾主要方面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原理,说明为什么”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5分)

35.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同志在向党的十九大作报告时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进入新时代,最鲜明的历史坐标,就是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未、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2017年10月25日,在中共十九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同志再次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体现了全党的意愿。

新时代标示新方位,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举旗定向、运筹帷幄,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深刻的历史性变革。5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代,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5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5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新时代聚焦新目标,党的十九大上承“三步走”战略目标,下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部署,又提出了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目标,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十九大到二十大的5年,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第一个百年奋斗日标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要开篇。

新时代催生新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围绕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是习近平同志。在领导全党全国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实践中,习近平同志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作出了决定性贡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其内涵十分本富。党的十九大报告用“8个明确”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为贯彻落实这一思想,报告提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并概括为“14个坚持”。“8个明确”的基本内容、“14个坚持”的基本方略,构成了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新修订的党章,上升为全党统一意志,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是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是党的十九大的一个历史性贡献。

摘编自人民网(2017年10月24日、11月3日、11月6日)新华网(2017年10月24日、11月17日)

(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5分)

(2)为什么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5分)

36.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从一八四0年的鸦片战争到一九一九年的五四运动的前夜,共计七十多年中,中国人没有什么思想武器可以抗御帝国主义,旧的顽国的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打败仗了,抵不住,宣告破产了,不得已,中国人被迫从帝国主义的老家即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武器库中学来了进化论、天赋人权论和资产阶级共和国等项思想式器和政治方案,组织过政党,举行过革命,以为可以外御强列,内间民国。但是这些东两也和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一样,软弱得很,又是抵不住,败下阵来,宣告破产了.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在近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剧利运动中,在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这动的结合过程中,一九二一年中国其产党庄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人民此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

摘自《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一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大会上的报告》

材料2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举行、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习近平同志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某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就是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10月31日,十九大闭幕仅一周,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从北京前往上海和浙江嘉兴,赡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在瞻仰中共一大会议室原址时,习近平动情地说,毛泽东同志称这里是中国共产党的“产床”,这个比喻很形象,我看这里也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在参观南湖革命纪念馆时,习近平说,在浙江工作期间,我曾经把“红船精神”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我们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参观结束时,习近平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习近平同志强调,“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96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同时,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7年11月1日)

(1)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应运而生”?(4分)

(2)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由“简”而“巨”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6分)

37.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2017年11月17日,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总书记请老人坐在自已身边的暖心举动,感动了全国人民,同时也让大家记住了这位93岁高龄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1937年,日本开始了全面侵华,黄旭华随同学在向内地转移途中,看到无数城市在日军的轰炸下化为了废墟。年少的黄旭华默默思考:国家太弱就会任人欺凌、宰割!我要学习航空、造船,将来制造飞机捍卫我们的蓝天,制造军舰抵御外国的侵略。凭着这个信念他考入大学学习舰船技术。

由此他把自己的专业志向与国家需要紧紧结合在一起,从20世纪50年代起,他隐姓埋名30多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孜孜不倦地战斗在核潜艇研制一线。1970年,我国第一艘鱼雷攻击型核潜艇终于顺利下水试航,中国也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动力潜艇的国家。如今,已是90多岁高龄的黄旭华仍然每天准时出现在研究所,在他身上好像蕴涵着无穷的力量,水远不知疲倦,而这一力量正是源自他年轻时确立的正确的理想信念,他说:“研制核潜舰是我的梦想,一辈子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我很幸福。”

黄旭华为我国第一代核潜艇从无到有、第二代核潜艇的跨越发展和第三代核潜艇的探索赶超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7年7月30日)、《光明日报》(2017年11月26日)

材料2

2017年5月24日,总书记在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时强调,黄大年同志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的先进事迹感人肺腑,我们要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从自已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黄大年是我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017年1月8日因病去世,年仅58岁。黄大年青年时期就立下“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的宏大志向。他17岁考到地质队工作,成为一名物探操作员;1977年考入大学,从此与地球物理结下一生的缘分。1992年被选送至国外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临出国前,他说,“等着我,我一定会把国外的先进技术带回来”,“我是国家培养出来的,我的归宿在中国”。2009年,黄大年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科研条件,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母校。四国7年多,他作为国家多个技术攻关项目的首席专家,带领科技团队只争朝夕、项强拼搏,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他秉持“祖国的需要就是最高需要”的人生信条,为实现科技强国梦殚精竭虑,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常说,“中国要由大国变成强国,需要有一批‘科研疯子’,这其中能有我,余愿足矣!”

黄大年的一生从“物探操作员”到“地球物理学家”,变的是称呼,不变的是他对理想信念的不懈追求。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7年7月13日)、(光明日报》(2017年7月24日)

(1)为什么说年轻时期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能够为人的一生提供“无穷的力量”?(6分)

(2)青年如何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自己的青春梦想?(4分)

38、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性突出,一些人把世界乱象归咎于经济全球化,以致民粹主义,孤立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等逆经济全球化思潮涌动。曾经的经济全球化“推手”美国。不仅反对多边贸易体系,而且主张以“美国主义”替代“全球主义”;曾经的区域一体化“标杆”欧盟,不仅遭遇英国“脱欧”,而且其他几个老牌发达国家也接连上演“投票箱大戏”……曾被人们当成“阿里巴巴的山洞”的经济全球化,历时久远,促成了贸易大繁荣、投资大便利、人员大流动、技术大发展,现在何以又被不少人视为“潘多拉的盒子”?处于质疑声中的经济全球化将何去何从,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而如何引导经济全球化释放出更多正面效应,则是对大国智慧与责任担当的考验。

---摘编自《经济日报》(2017年5月12日)

材料2

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治。“一带一路”倡议即是最好佐证。“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四年多来,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场合强调,“‘一带一路’以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为合作目标”,“‘一带一路’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这不仅使“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深入人心,而且取得超出预期的成果。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一带一路”倡议先后被载入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理会的重要决议。2014年至2016年,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中国企业在20多个国家建设56个经贸合作区,为有关国家创造11亿美元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

2017年5月14日,举世瞩目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开幕,30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三大国际机构负责人以及来自130多个国家的约1500名各界贵宾出席。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上的演讲中表示:中国将加大对“一带一路”建设资金支持,将向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中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更多的资金援助……中国正以十足的诚意和坚定的行动,落实着“一带一路”倡议,为经济全球化注入强劲动力。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发展带来了中国方案,有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更加平衡、包容、和谐发展,对于通过国际合作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诸多挑战具有重大意义。

摘编自《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人民日报》(2017年4月11日)

(1)为何要引导经济全球化释放出更多“正面效应”?(5分)

(2)如何理解“‘一带一路’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5分)

第二篇:省委党校考研试题政治理论附带答案2021(1)

政治理论

一、简答题(每题4分,共20分)

1.马克思把人的发展划分为哪三大历史阶段?

答:第一个历史阶段是自然经济状态下的前资本主义阶段。(1.5分);

第二个历史阶段是指商品交换普遍发展的资本主义阶段。(1.5分);

第三个历史阶段是指未来的实行产品经济的共产主义阶段。(1分)

2.价值规律的作用是什么?

答:(1)推动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形成优胜劣汰的机制,社会资源向优势企业流动。(2分)

(2)调节社会劳动在不同部门的分配。(2分)

3.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什么?

答:在共产党领导下(1分),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1分),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1分)。

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基地(1分)。

三者密切配合。

4.简述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四个要点。

答:(1)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分);

(2)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与话语权。(1分)

(3)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1分)

(4)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1分)

5.在山西打造“六最”营商环境中的“六最”指什么?

答:审批最少(1分)。

流程最优(1分),体制最顺(0.5分),机制最活(0.5分),效率最高(0.5分),服务最优(0.5分)。

二、辨析题(辨别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每题5分,共20分)

1.世界上绝没有不可认识的东西,只有已被认识的东西和未被认识的东西之分。

答:正确。(2分)

列宁的观点,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今天没有认识的东西在明天是可以认识的,划清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同不可知论的界限。(3分)

2.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

答:错误。(2分)

货币的最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3分)

3.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党的生命线。

答:正确。(2分)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对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原理在自己全部活动中的创造性的运用,是党的革命活动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离开群众路线,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3分)

4.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中的根本性建设。

答:错误。(2分)

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中的基础性建设,政治建设才是党的建设中的根本性建设。(3分)

三、材料分析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包括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因此,人的认识,在物质生活以外,还从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中(与物质生活密切联系),在各种不同程度上,指导人和人的各种关系。其中,尤以各种形式的阶级斗争,给予人的认识发展以深刻的影响。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

材料二: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人们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方面,对于社会方面,也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

材料三: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际的情形是这样的,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物质生产过程中、阶级斗争过程中、科学实验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中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所谓“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的地位,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排斥一切否认实践重要性、使认识离开实践的错误理论。列宁这样说过:“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毛泽东1937年《实践论》

(1)实践活动的基本特点有哪些?并做简要说明。(4分)

答: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活动的基本特点是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第一,实践是人自觉改造客观世界,使外部对象发生某种改变的现实的物质性活动。因此,实践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存在形式,实践的主体(人)

对象(客观事物)、手段和工具,乃至实践的结果都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物质活动。

第二,人的实践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活动。动物的活动是一种消极适应外界环境的本能活动,而人的实践是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自觉的能动的活动。

第三,实践是人的活动,而人是社会的人,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因此,实践不是单个人孤立的行为,而是社会的活动。

(2)实践和认识之间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答:第一,实践决定认识,因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3分)

第二,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则把人们引向歧途。(4分)

2.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奋发有为,锐意进取,人类社会就能更好前进。

材料二: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

材料三:40年春风化雨、春华秋实,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材料四:40年来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在中国人民手中,不可能成为了可能。我们为创造了人间奇迹的中国人民感到无比自豪、无比骄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历史性决策的依据是什么?

答: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的依据,第一,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

第二,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

第三,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

第四,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4分)

(2)改革开放40年宝贵经验有哪些?

答:改革开放40年宝贵经验就是九个“必须坚持”:

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必须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挥和增强我国制度优势。

必须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国力。

必须坚持扩大开放,不断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6分)

3.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只有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使我们党更加团结统一、坚强有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2016年10月,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规定:“全党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材料二:“四个意识”是一个意蕴深刻、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集中体现了根本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要求,是检验党员、干部政治素养的基本标准。政治意识,主要指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大局意识,主要指自觉从大局看问题,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做到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核心意识,就是指在思想上牢固树立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习近平总书记是党中央核心、全党全军全国人民核心的意识,自觉做到思想上认同、政治上围绕、组织上服从、行动上维护核心;看齐意识,主要指经常、主动、全面地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确保党和国家的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1)“四个意识”的提出具有哪些重要意义?

答:第一,增强“四个意识”,对于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领导,对于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更好地凝聚力量、抓住机遇、战胜挑战,对于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意义。(2分)

第二,当前,强调增强“四个意识”,是全面从严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题中应有之义,是确保我们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的必然要求,是攻坚克难、应对风险考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可靠保证。(2分)

(2)我们在工作中如何践行“四个意识”?

答:一是自觉践行政治意识,把政治定力贯穿于思想和工作的各个方面。党员干部必须筑牢政治信仰之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重大政治问题上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二是自觉践行大局意识,把责任担当贯穿于思想和工作的各个方面。

要树立正确的大局观,自觉从党和国家大局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毫不动摇地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确保中央政令畅通。要围绕党和国家大局开展工作,千方百计在大局下想问题、作决策、抓落实、求发展。要自觉跳出本位主义、地方保护主义思维定式,打破局部利益的藩篱。

三是自觉践行核心意识,把政治品格贯穿于思想和工作的各个方面。

要自觉坚定地维护党中央的权威,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无条件执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

四是自觉践行看齐意识,把政治原则贯穿于思想和工作的各个方面。

要经常、主动、全面地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看齐。做到靠理想、靠党性、靠纪律自觉看齐、真正看齐,以实际行动推动各项事业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绩、实现新发展。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本答案以复习资料为标准,但按19大报告答也是满分)

1.联系实际论述新时代如何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答:理论要点:(7分)

(1)

要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筑牢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2)

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3)

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4)

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5)

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联系实际(8分)

2.联系实际论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

答:理论要点:(7分)

(1)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2)

实现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必须坚持党的性质和纲领;

(3)

实现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

联系实际(8分)

第三篇:2017年考研大纲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招生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并有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专业上择优选拔。Ⅱ.考查目标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要求考生: 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

2.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3.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

4.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5.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背景,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约2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约3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约1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约16% 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约16%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16分(16小题,每小题1分)多项选择题34分(17小题,每小题2分)分析题50分 Ⅳ.考查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的发展。2.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鲜明的政治立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崇高的社会理想。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二)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世界的物质性

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及其理论意义。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基本存在形式。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

2.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联系的内涵和特点。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联系与运动、变化、发展。发展的实质。发展与过程。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相互关系。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事物存在的质、量、度。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否定之否定规律及其意义。3.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法是伟大的认识工具。矛盾分析方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不断增强思维能力。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和新发展理念对唯物辩证法的创造性运用。

(三)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1.认识与实践

实践的本质、基本特征与基本形式。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客体与中介。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区别。能动反映论的基本特点 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相互关系。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真理与价值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与谬误、成功与失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价值及其特征。价值评价及其特点和功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3.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及其辩证关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必须勇于创新。自由与必然。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四)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生产力的含义和结构。生产关系的含义和内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及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内涵。国家的起源和实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社会形态的内涵。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2.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方法及其重要意义。阶级的产生和本质。阶级斗争的根源和作用。阶级分析方法。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革命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改革的性质和作用。

科学技术的含义。科学技术革命的作用。正确把握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3.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现实的人及其活动与社会历史。人的本质。唯物史观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的原则。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个人与社会历史。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正确评价无产阶级领袖。

(五)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1.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商品的二因素。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商品价值量的决定。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货币的本质和职能。价值规律及其作用。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2.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演进和更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资本的原始积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所有制和所有权。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剩余价值的实质。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及其意义。剩余价值率。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的本质、源泉和后果。资本有机构成。相对过剩人口。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资本循环及其职能形式,产业资本运动的基本前提条件。资本周转及其速度。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及实现条件。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和形式。平均利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分割。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形成及其尖锐化。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根本原因、具体表现和周期性。

3.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进步作用和局限性。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及其本质。辩证地分析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六)资本主义发展及趋势 1.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于发展

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生产集中与资本集中。垄断的形成、本质及垄断组织。垄断与竞争。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主要形式及作用。金融垄断资本的发展。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及其后果。垄断资本国际化条件下的垄断组织。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实质。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和后果。2.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新变化的表现和特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3.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七)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 1.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局限性。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十月革命胜利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社会主义在苏联一国的实践。社会主义发展到多个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议与发展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巨大贡献。2.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3.在实践中探索实现社会主义发展规律

俄中等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必然性与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的原因。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曲折前进。

(八)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2.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共产主义的发展阶段。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及其关系。2.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得灵魂。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4.思想路线与理论精髓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基础。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额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三)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2.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3.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依据。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四)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六)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1.社会主义的本质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和科学内涵。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坚持科学发展。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

“三步走”发展战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七)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1.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3.扩大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是一项基本国策。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4.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保障和改善民生。创新社会治理体制。5.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九)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1.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及其实践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新形势下对台湾工作方针。

(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1.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的形成依据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2.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据和重要意义。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十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一切为了人民。实现共同富裕。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

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3.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

4.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

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十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 1.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2.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文化水平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3.全面从严治党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持思想建设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加强组织、纪律和作风建设。加强党

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一)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2.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3.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民族意识的觉醒。

(二)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2.洋务运动的兴衰

洋务事业的兴办。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3.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戊戌维新运动。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三)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2.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武昌起义与封建帝制的覆灭。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3.辛亥革命的失败

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四)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五四运动爆发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意义。

3.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国共合作的形成与大革命的兴起。大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

(五)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2.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遵义会议与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红军长征的胜利。

(六)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2.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一二o九运动。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其基本策略。全国性抗战的开始。3.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战略防御阶段和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4.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及其战略地位。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明。延安整风运动。中共七大。5.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七)为新中国而奋斗

1.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抗战胜利后的国际国内局势。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

2.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第二条战线的形成和发展。3.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第三条道路的幻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

4.创建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

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八)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其伟大意义。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恢复国民经济。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2.选择社会主义道路

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和条件。3.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农业、手工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及其意义。

(九)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1.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成果。2.探索中的严重曲折

“大跃进”及其纠正。“文化大革命”及其结束。严重的曲折和深刻的教训。3.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

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

(十)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转折。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2.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

中共十二大制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纲领。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跨世纪发展

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中共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提出跨世纪发展战略。4.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共十六大制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不断推动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中共十七大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5.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中共十八大确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提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重大实践的展开。6.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新中国发展的两个历史时期及其相互关系。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根本原因和主要经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绪论

1.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思想道德与法律。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一)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1.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的含义、特征与作用。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2.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正确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二)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 1.中国精神的传承与价值

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

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爱国主义及其时代价值。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做忠诚的爱国者。3.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及其主要体现。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

(三)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生与人生观。人生观的主要内容。正确认识人生矛盾。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2.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3.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四)注重道德传承加强道德实践 1.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道德的本质、功能与作用。道德的历史发展。2.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传统美德的当代价值。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3.继承与发扬中国革命道德

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发扬光大中国革命道德。4.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着眼“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强道德建设。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积极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

(五)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格 1.社会公德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2.职业道德

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大学生的择业与创业。自觉遵守职业道德。3.家庭美德

恋爱、婚姻家庭中的道德规范。弘扬家庭美德。3.个人品德

个人品德及其作用。加强个人道德修养。追求崇高道德境界。

(六)学习宪法法律,建设法治体系 1.法律的概念及发展

法律的含义。法律的本质和特征。法律的演进与发展。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

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3.我国的宪法与法律部门

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4.建设中国特色会主义法治体系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意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容。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七)树立法治观念,尊重法律权威 1.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相统一。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宪法实施,落实依宪治国。2.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

法治思维方式的含义和特征。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培养法治思维的途径。3.尊重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尊重法律权威的重要意义。尊重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

(八)行使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 1.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 法律权利。法律义务。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2.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

政治权利与义务。人身权利与义务。财产权利与义务。社会经济权利与义务。宗教信仰及文化权利与义务。

3.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

依法行使权利。依法救济权利。尊重他人权利。依法履行义务。结束语

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

五、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一)形势与政策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重大方针政策。

间(2016年1月-2016年12月)国际、国内的重大时事。

(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综合国力竞争。大国关系。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地区局势与热点问题。西方干涉主义的新特点。联合国等主要国际组织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挑战。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作用。南北关系。南南合作。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十八大以来中国对外工作新思想、新论断。

第四篇:政治理论试题二

政治理论试题

(二)一.单项选择题

1、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我国要实现这一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__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A.政治体制改革 B.经济发展 C.粗放型发展 D.可持续发展

2、社会意识是()A.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

B.社会的政治生活过程 C.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 D.人类改造社会的过程

3、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A.人类有意识,动物无意识

B.人类有群体组织,动物无群体组织 C.人类有宗教信仰,动物没有宗教信仰

D.人类能生产自己必需的生活资料,动物则不能

4、同质的事物也是有区别的,把它们区别开来的依据是()

A.事物的量的规定性B.事物的属性C.事物的度D.事物的特殊矛盾

5、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变动。在日常生活中,价格变动对需求量变化影响较小的一组商品是

A.摄像机、猪肉、禽蛋 B.金银首饰、液化气、轿车 C.食用油、蔬菜、米面 D.电视机、住房、电脑 6、2007年5月以来,全国各省市猪肉价格不断上涨,在猪肉价格的一路飙升面前,鱼、虾价格的实惠显现出前所未有的消费诱惑。“少吃点肉,多吃点鱼”,成了居民的日常用语。这说明

A.一商品价格上升会使互补品的需求量增加 B.一商品价格上升会使替代品的需求量增加 C.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影响比较小 D.居民的收入下降会直接影响居民的消费

7、国务院于2007年9月13日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意见》决定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这意味着长达十余年的中央企业不向政府分红的历史宣告结束。这表明

A.国家以所有者身份依法取得国有资本收益 B.股份制将成为我国所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C.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优势更加明显 D.能够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8.股市有风险,投资须谨慎。股海淘金,需要仔细权衡的是

A.股票价格、银行利率 B.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C.投资风险、投资收益 D.保险系数、所有权限

9.中国人民银行于2007年12月20日宣布2007年内第六次加息。从经济生活角度看,这说明了

A.我国当前经济运行中货币信贷增长平稳 B.其目的是缓解已经形成的全面性通货膨胀 C.国家运用经济手段来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

D.采取紧缩财政政策是政府履行职能的表现

10.民间疾苦,枝叶关情。在第200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从教育、医疗、住房到就业、社保、救助、个税调整,民生议题多达70多个。更加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是本次会议的最大亮点。这说明本届政府 A.非常重视社会公平,努力消除社会差别 B.保证社会收入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C.努力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D.强调在初次分配中更加注重效率

11.2007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即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自2008年3月1日起由1600元提高到2000元。这表明

A.我国的税收将大幅度减少 B.税收具有固定性的特征 C.中低收入者的纳税有所增加 D.税收具有无偿性的特征

12.根据国家发改委制定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我国将制定和完善鼓励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适时出台燃油税,研究开征环境税。国家采取这些政策与措施

①有利于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②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

③有利于发挥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④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有望成为文化领域“博鳌论坛”的太湖文化论坛于2007年12月5日在北京宣告成立。作为太湖文化论坛的业务主管单位,中国文联提出,论坛将以形式多样的方式构筑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大平台。这有利于

A.中国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 B.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C.彰显中华文化的优越性 D.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14.影片《江北好人》是迄今为止第一部以苏北方言为主要对白的优秀国产影片。片中没有坏人,只有好人,这部戏似乎没有矛盾冲突,而这又恰恰是剧作上的大忌。于是编剧就用“误会法”来解决了这个问题,使得整部戏剧情紧凑、高潮迭起,特别好看。这告诉我们

A.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B.文化创新可以促进文化的继承 C.文化创新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D.文化创新是文化实践的源泉和动力

15、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黄河流域80万平方公里,长江流域180万平方公里,而当时世界上所有文明流域加起来的面积也只是中国的十五分之一。所以,气魄、宏伟的统一文明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点。由此可见 ①中华文化就是中华文明 ②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③中华文化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④我国各族人民对中国文化有认同感和归宿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胡锦涛主席在第十五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发言指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反映了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历史责任、当前人均排放上的差异,凝聚了国际社会共识,是开展国际合作的基础。据此回答16—17题。16.“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其哲学依据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B.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C.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D.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辨证统一的

17.各国之间通过开展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这说明 ①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 ②整体的功能总是大于局部功能之和 ③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④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具有对等性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8.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地“有容乃大”。对天地的理解是:天在上,地在下;天为阳,地为阴;天为金,地为木;天性刚,地性柔。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焉,四时行焉。上述观点不足之处在于 A.否认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B.在自然观上坚持了唯心主义观点 C.没有看到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D.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

19.30年来,解放思想孕育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创造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果举办“我国改革开放30年成就展”,你认为最符合展览要求的哲学主题是

A.主观决定客观,实践产生理论 B.量变决定质变,变化推动发展 C.思想引领实践,改革促进发展 D.系统决定要素,部分影响整体 20、2007年8月30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就业促进法。它要求各级政府建立健全就业与再就业援助制度,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优先扶持和重点帮助。从唯物辨证法的角度看,其依据是

A.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B.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C.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D.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21.“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人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这表明

A.人的认识是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完成的 B.人的感觉能力决定认识的产生与发展 C.人的认识能力是由人的生理结构决定的 D.事物因人的感觉而存在

“„„什么时候家乡变得如此的拥挤,高楼大厦到处耸立,七彩霓虹把夜空染得如此的俗气„„ ” 一首《一样的月光》唱出了都市人对巨变中的城市的困惑与疑问,也道出我国城市建设“千城一面”的现象。回答22—23题 22.“不见四合院就不能叫北京,没有石库门就无法称上海”这种看法强调:()A 事物的个性比共性更重要 B 事物的个性通过共性表现出来 C 任何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D 个性是事物千差万别,丰富多彩的原因 23.一个城市的魅力,不在于轰轰烈烈的“克隆”,而在于立足城市的历史积淀,保护文化遗产,挖掘人文资源,注入开放、包容、鲜活的时代元素。这一观点蕴涵的哲学道理:()

①任何事物都是处在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中 ②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 ③事物是发展的,不要重复别人做的事情 ④事物在批判与继承,学习与创新中发展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②

24、加拿大青年凯尔·麦克唐纳通过网络实现了用一个回形针换一套房子的梦想。他的创意行为催生了一种叫“换客”的时尚族;将自己的闲置物品发布到相关网站,注明自己所需求的物品,然后等待网友来交换。这种以物易物的交换方式,目前成为一种推崇环保精神的流行生活方式。“换客”这种流行生活方式,蕴涵的经济生活道理有

①“换客”是一种商品流通 ②“换客”可以使商品的价值最大化

③“换客”可以使商品的使用价值最大化 ④“换客”有助于人们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

A.①②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③④ 25、2007年1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上海发布了10个新职业。这些新职业的出现:

①有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②促进了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程度的提高 ③有利于扩大就业领域,增加就业 ④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构建和谐社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26、温家宝总理说,解决民生问题要首先着眼于困难群体,特别是农民。一个舰队决定它速度快慢的不是那艘航行最快的船只,而是那艘最慢的船只。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上述观点体现了

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②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③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决定整体的性能状态 ④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 A.①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7、今朝踏浪书海豪情盛,来年题名金榜笑颜开,这是一位老师送给高三学子的一副对联。该对联的哲学寓意是

A.知识是进步的阶梯,间接经验的获得比直接经验更重要 B.人生价值的实现,需积累更多的主观因素

C.对真理的求索无止境,人们可以突破客观条件和规律的限制

D.感性认识需要上升为理性认识,人们才能更好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9、在Windows XP的成功普及后,微软的步伐并没有停息。他们研发了界面更加绚丽,内核更加完善、更加安全的操作系统Windows Vista,这种不断创新的精神是微软不断走向成功的重要原因。这启示我们

①要敢于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②要发扬大胆抛弃一切的革命批判精神 ③创新是永无止境的 ④创新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30、2007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自2008年3月1日起由1600元提高到2000元。国家这种调控手段属于

A.财政手段 B.货币政策手段 C.法律手段 D.行政手段

31.2008年1月2日,纽约商品交易所2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在电子交易中达到每桶100美元,这一价格刷新了2007年创出的每桶99.29美元的国际

原油期货盘中最高记录,再创历史新高。面对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大幅上升,人们开始担心,世界经济可能受油价拖累,放缓增长的步伐。这说明 ①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 ②国际油价上涨对世界所有国家都是不利的 ③经济全球化也意味着“风险全球化” ④我国必须重视维护自身的经济安全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③④

32、著名词作家、综艺晚会导演甲丁认为,娱乐是文化中的一项功能,也是一个部分,但不能替代文化,也不能成为舞台和屏幕的主导,我们的文化应该能够代表民族水平和时代方向。这启示我们文化发展要

A.坚持高雅的、严肃的方向 B.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C.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D.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33.近年来,不断有业内人对经典翻拍趋之若鹜,可其中有不少作品却让观众诟病。相比之下,《亮剑》、《历史的天空》、《士兵突击》等原创作品的热播则告诉人们,与其频繁向经典剧“借光”,还不如多花点心思,让今天的原创作品成为明日的经典。这告诉我们

A.经典作品没有翻拍的价值 B.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C.只有对传统文化的否定才是真正的发展 D.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是原创作品

参考答案

1-11BADACBACCCB 12-22CBCDDADCAAD 23-33ACABBAACCBB

第五篇:盐池县政治理论试题2011年

盐池县运管所二〇一一年政治理论试题

姓名:单位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水是生命之源、(B)之要、生态之基。A.生活B.生产C.生计D.发展 2.人多水少,(B)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水情。A.洪涝干旱灾害频繁 B.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C.水污染形势严峻 D.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3.洪涝灾害频繁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C)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A.水生态问题突出 B.农田水利建设滞后 C.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D.防灾减灾能力薄弱

4.农田水利建设滞后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B)是国家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A.水资源节约保护工作薄弱 B.水利设施薄弱 C.防灾减灾能力薄弱 D.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滞后

5、“十二五规划”的时间跨度:C

A2010-2015B2010-2014C2011-2015D2011-20166、中国是从哪一年开始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B A 1951B 1953C 1955D 1957

7、“三五规划”的时间:D

A 1963-1967B 1964-1968C 1965-1969D 1966-19708、从哪个五年规划开始,规划中除了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外,还增加了社会发展的内容?B

A 五五 B 六五 C 七五 D 八五

9、“十二五规划”的主线是:D

A 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C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B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D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0、“十二五规划的建议”要通过哪次会议才能正式通过?D A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

B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及全国政协第十一届三次会议C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D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及全国政协第十一届四次会议

11、“十二五规划”的主题是:A A 科学发展B 改革开放

C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 D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

12.文化体制改革将按照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的两轮驱动思路,理顺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让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下列对文化体改革的思路认识不正确的是(b)A.有利于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B.削弱政府对市场的管理,势必导致文化的发展偏离社会主义方向

C.理顺了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有利于国家更好的对文化市场进行宏观调控

D.能更好发挥文化企事业单位的积极性、自主性、主动性,创造出更多的优秀文化作品

13.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增强,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到新阶段,文化体制改革实际上是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延伸,有利于文化生产力突破制度性束缚,爆发出应有的活力,从而使文化更好的发挥新的经济驱动力作用。这表明(a)A.政治和经济密不可分,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具有能动作用 B.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经济发展并非完全同步 C.文化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

D.经济实力增强,意味着文化也必然先进

14.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到新的阶段,文化体制改革势在必行。这蕴含的哲理是(a)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 B.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人民群众是文化体制改革的主体

15.进行文化体制改革,目的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文化表述不正确的是(d)

A.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B.社会主义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C.社会主义文化的动力是改革创新

D.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就要坚决抵制外国的文化

16、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d)A、发展战略B、发展道路C、发展模式D、发展观

17、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c)

A、科教兴国B、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C、发展D、发展战略、18、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c)

A、速度至关重要B、以人为本C、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D、全面、协调、可持续

19、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b)

A、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B、坚持以人为本C、实现人的全面发展D、实现可持续发展

20、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是(a)A、促进和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B、坚持以人为本C、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D、坚持五个统筹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错选漏选不得分)1.水利具有很强的(abc)。A.公益性B.基础性 C.战略性D.专业性

2.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bcd)。

A.能源安全B.经济安全 C.生态安全D.国家安全

3.“十二五”期间基本完成重点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这里的“重点中小河流”包括(abc)。

A.大江大河支流B.独流入海河流 C.内陆河流D.流域二级干流

4.水利改革发展要坚持民生优先,坚持统筹兼顾,(abc)的基本原则。A.坚持人水和谐B.坚持政府主导 C.坚持改革创新D.坚持市场配置

5、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什么?()C、DA 马列主义B 毛泽东思想C 邓小平理论

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6.中共第十七届六中全会将“文化兴国”作为主要议题。下列关于“文化兴国”的依据说法正确的是(a b d)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B、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作用越来越突出

C、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加强文化建设就能挫败世界范围内文化霸权主义,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

D、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 7、2004年2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ac)A、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B、宏观调控中存在的问题 C、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D、市场经济秩序中的诚信问题

8、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指(abcd)A、树立全面的发展观B、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C、树立协调的发展观D、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9、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以下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叙述正确的有(abcd)

A、关于爱国统一战线的主体描述增加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写入宪法 C、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规定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10、要以改革的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一步解决好党的建设的历史性课题是提高(ad)A、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B、党的领导人的知识水平C、党的法律意识D、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简答题(共30分)

1、简述胡锦涛总书记科学发展观及的内涵。(8分)

答:、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的思维理念。它的基本内涵是:一是全面发展;二是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所谓协调,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所谓可持续,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相协调,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相协调。

2、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水利改革发展基本原则。(8分)

答:一要坚持民生优先。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推动民生水利新发展。二要坚持统筹兼顾。注重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治标治本兼顾,促进流域与区域、城市与农村、东中西部地区水利协调发展。三要坚持人水和谐。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水资源。四要坚持政府主导。发挥公共财政对水利发展的保障作用,形成政府社会协同治水兴水合力。五要坚持改革创新。加快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破解制约水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3.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你认为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主要包括哪些内容?(14分)

答:(1)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加快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培育合格市场主体。

(2)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促进文化产品和要素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流动,必须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3)创新文化管理体制。深化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强化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推动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关系。

(4)完善政策保障机制。保证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提高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

(5)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促进文化相互借鉴,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共同维护文化多样性。

(6)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机制。

下载2018年考研政治理论试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年考研政治理论试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7年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试题答案—分析题[范文模版]

    2017年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试题答案—分析题 三、分析题 每小题10分,共5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 34.2008年,斯坦福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家设计出了第一个专家系统......

    2014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考点精粹(11)

    2014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考点精粹(11) 2014考研政治基础复习阶段3月-6月底,文都图书为了广大考生能轻松掌握考研政治基础内容,由王向明老师执笔,编写了此书,此书包含了全国硕士入......

    2014年考研思想政治理论预测考点

    2014年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复习预测纲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近现代史纲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形势与政策 --------......

    2014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考点精粹(7)

    2014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考点精粹(7)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本章知识逻辑】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科学内涵、历史进程及其 理论成果;了解......

    2014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考点精粹(17)

    2014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考点精粹(17)2014考研政治基础复习阶段3月-6月底,文都图书为了广大考生能轻松掌握考研政治基础内容,由王向明老师执笔,编写了此书,此书包含了全国硕士入学......

    2014年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复习纲要

    2014年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复习预测纲要 材料分析题 1.【预测点一】环境问题。 中国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普遍,雾霾天气在全国多数城市频发,严重影响人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

    2014思想政治理论考研大纲变动说明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一)删除的考核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 (1)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013年思想政治理论试题03

    NBF考研包过班www.kaoyan.in 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